时间:2023-11-10 11:03: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地理学科的意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8-0080-02
兴趣是学生勤奋学习和发展智能的直接动力,是发明创新的精神源泉。那么,如何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呢?我认为:首要任务就是要理顺地理学科与艺术学科的关系。而地理学与美术、音乐、体育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这些科学都要广泛用到地理学的知识,总结多年的地理课改经验,我认为初中地理课改于下面三大艺术学科有着不可割舍的关系:
一、地理与美术的关系
把美术课中简单的色彩、透视、构图技法知识运用到地理的三板教学中来,有利于学生把握形象的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和谐,健全的个性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讲《我国的人口政策》时,可引用如下漫画制成课件进行教学:
(小结:人口的剧增是地球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人口的增多给社会环境带来许多问题,人类必须要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请保护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大家行动起来,从我做起吧!)
用这种具有强烈讽刺性和幽默性的漫画,大胆夸张,形象比喻,寓意深刻,画面诙谐风趣,起到讽刺和嘲笑的效果。
采用美术中的漫画手法来进行地理教学,可以是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渲染了课堂气氛,利用漫画帮助学生理解,更有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
二、地理课改与音乐的关系
高昂激越的音乐能鼓舞人的斗志,激发人们的热情,尤其是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家乡的热情,优雅轻松的音乐,能把人的思想带入思考,进入深邃的联想,泛起缕缕涟漪;
悲壮的歌曲更会激起人们的忧患意识,唤起心灵的共鸣。尤其是苦y的岁月,战争年代的歌曲更能唤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如在讲“滚滚长江”这个知识点时,老师先富有感情地朗诵《长江之歌》歌词: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肩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有无穷的力量,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也可以叫学生唱一遍。还可以唱唱《龙的传人》,这些震撼山河的歌曲,使学生对祖国的山河有个亲切感,深知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无时不在地呵护她,愿她源远流长,恩泽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
三、地理课改与体育的关系
重要的体育史实无不与地理扯上关系,如我国参加奥运会,亚运会的时间、地点、目的意义何在,了解中华民族是怎样由一个体育弱国走向世界体育强国之列的艰辛历程。了解各地各种体育项目,科学地锻炼身体,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学习和继承世界冠军的体育拼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无私奉献精神。
如讲授《中国的疆域和人口》时,我借奥运会结束的契机,向学生提出:
1.今年的奥运会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举行?中国拿了多少块金牌?你最佩服的是哪位世界冠军?为什么?
2.上届的奥运会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举行?中国拿了多少块金牌?
3.下届的奥运会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举行?为什么选择这个国家的城市举行?
学生们顿时纷纷议论,争先恐后,整个课堂刹时群情激昂,对祖国的那种自豪感溢于言表,在这种充满自信和自豪的氛围进行中国地理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就是最好的时机了。
课后我会提出一道思考题:
我国有许多著名的体育之乡。你知道下列这些项目的家乡是哪儿吗?其中广东省占多少个?
1.滑雪之乡 2.摔跤之乡
3.足球之乡 4.武术之乡
5.跳水之乡 6.长跑之乡
7.排球之乡 8.踢毽之乡
9.田径之乡 10.杂技之乡
11.举重之乡 12.游泳之乡
(附答案:1.黑龙江阿城县;2.山西忻州县;3.广东梅县;4.福建厦门郊区;5.广东东莞市;6.台湾雾台县;7.广东台山市;8.河北承德市;9.福建莆田县;10.河北吴桥县;11.广东东莞石龙镇;12.广东东莞。)
这样的趣题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大有裨益,如上面的“体育之乡”,诺大的中国广东就占了5个,学生那股兴奋而又自豪的劲头就别提了。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5-0066-01
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一定行为和策略在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什么是有效学习?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有效学习的四个基本要素:一是“基础”,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之上,学习基础是进行有效学习的根本。二是“思考”,有效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思考,善于思考,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三是“活动”,活动是学习的基本形式,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是有效学习的重要形式。四是“再造”,学习的过程是经历再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纯粹的模仿和纯粹的记忆。
我校在2010年开展了“教学效益年”活动,活动开展以来,使我在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对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看法和做法。
一、注重课堂的“管”
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所讲的问题上来,只有让学生听你的话,按照你说的去做,你的教学才可能有效。老师讲的再生动,即使把教授、科学家请来上课,学生的精力不集中,那么教和学都是无效的。像我们这类民办学校,任何一个老师从专业知识上教学生都是没有问题的,但要想提高课堂效益,管理能力比专业能力更重要,因此首先要把课堂“管好”,向课堂管理要效益。例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干什么,不能自顾自的讲,要善于发现学生有没有把精力集中在课堂上,对没有认真上课的学生可采取提醒、提问、个别帮助等方法,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是有效的。
二、控制教师的“讲”
传授型教学模式对学生获取知识确实具有简捷、快速的优势。但如果教师讲得太多,会使学生逐渐产生依赖教师的习惯,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不到提高,而且阻碍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探索性学习的产生。因此,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师要讲哪些内容,而且要备学生怎么活动,活动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等问题。如我在讲述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时,选用了一幅“苦难的母亲”的漫画,画面上愁容满面的母亲不但手里牵着,背上也背着孩子,而且她长得酷似地球的孩子也即将降临人世,她身旁的两个孩子为争食物还在打架呢!然后找学生回答: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引导学生得出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地球人口已经出现了过剩,主要是因为以前人们还没有完全认识到人口过剩给我们整个社会带来的压力,因此人口的增长要与环境相协调,要与资源相一致等。通过学生自读,分组讨论,教师点拨,师生交流等环节,学生不仅记住了概念、标志和意义,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教与学才更有效。
三、带有目标的“学”
目标,是预先确定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一定的方法通过学习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因而必须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这种目标在实际上课中就是一个一个的小问题。例如在学习洋流这一内容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认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洋流的概念;2.洋流的形成原因;3.洋流的分类;4.洋流的分布;5.洋流的作用。每个目标的达成都要给学生规定时间,整个过程中提问始终贯穿其中。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每完成一个目标都能享受到自己学习成功的喜悦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学生也会为下一个目标而努力。这样不但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了,也体现了现代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
四、巧妙重点的“导”
例如在评价一条河流的航运价值大小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该河的自然条件即地形、气候和社会条件即人口、经济等方面考虑。地形平坦,河流平稳;气候湿润降水均匀,河流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小;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可运输的客货量大,那么该河的航运价值就大,反之亦然。学生可以用这种思路判断世界上任何一条河流的航运价值大小,这样比直接告诉学生某河航运价值大或小有用得多。指导学生如何获得知识,远比教会学生这个知识重要得多。
五、抓住学科的“特”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地理的“图”。学习地理应该做到“左图右书”。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充分利用好各类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牢固、更准确地记忆地理事物,学习地理知识,因为它有很强的直观性。地理考试中图的叠加,图文转换,图的分析应用,无图考图题题有图,正因如此高一教材中的各类图达到了200多幅。要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学会图文转换,只要学生抓住了地理中的“图”,许多地理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因而抓住地理学科特点教学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是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
六、师生关系的“和”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有效教学和学生有效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喜欢你,信任你,自然会喜欢你的课。例数从教很多年的经历,使我真正懂得了融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觉得我校提出的“八多八少”的育人思想,非常值得大家去深究,愿与共享:
多一些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些引导少,一点指责;
1.可以准确反映学生的地理学习结果及过程,激励学生有效地学习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要面对的学生数量相对广泛,而这些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是参差不等的。如何才能了解我们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建构情况?是否懂得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否形成正确的环境资源观?也就是说,学生们是否达成了本节的学习目标。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可以让我们更具体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作出评价时,务必要多角度、全面地去评价,并尽量放大学生的优点,合理地指出其不足之处,让学生在付出努力之后,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励其学习的自信心。
2.可以帮助教师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不但要完善自己的学科知识,提高自身的地理素养,更要知道如何“传道、授业、解惑”。我们的任务是培养国家之栋梁,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从而帮助到每个孩子呢?我们知道“因材施教”是科学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而科学的课堂评价,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优点和不足,也能让我们从孩子们接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更充分地了解和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我们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不断地提升。课堂评价让学生和教师都不断地成长、让教学质量也得到不断的提升,那如何才能让它的效果更为显著呢?我认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是根本,以下是我常用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方法
1.纸笔测验评价方法纸笔测验评价方法是通过学生的书面回答,了解其学习情况的一种评价方法。使用这种评价方法,对试题的质量要求比较高,试题要尽量注意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注重“双基”的考查,即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其次,要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例如:复习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知识时,我选用了下面这道题对学生进行测验评价。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009年3月在墨西哥和美国等地先后爆发甲型H1N1流感。墨西哥位于___洲,首都墨西哥城的大致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处于___(东或西)半球,位于五带中的____带。(2)美国的旧金山位于墨西哥城的___方向。(3)纽约当地时间晚上9点进行的NBA比赛,北京的小明却是在上午观看这一场比赛直播,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地球的____(自转或公转)运动。这道题的综合性、地域性和生活性特征就十分明显,通过它,就能评价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地理基本能力的达成情况。如第(1)小题,就要求学生记住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地球上五大温度带的划分界线这些基本知识。第(3)小题,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体现了生活性特征。另外,第(1)、(2)小题还考查了读图判断地理位置和方向的能力。总的来说,纸笔测验评价方法,有效地发挥了各种类型题目的功能。它既能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又能考查学生通过图文等材料,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还可以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探究和创造能力等地理学习能力,综合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2.量表评价方法量表评价方法是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中最常采用的方法,它是事先确定好需要进行评价的指标,并给出评价的等级,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者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逐项给出相应的等级评定。这种评价方法可以是针对学生的,也可以让学生来评价教师,甚至可以是其他听课的教师对授课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量表评价方法,有利于我们教师了解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也可以了解自己授课时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需求,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方式,从而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量表可以设计成“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表”“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和“师生的课堂教学活动评价表”等。如下为“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表”。这种评价表,一般交由小组长进行评价,然后教师总评,提出自己的意见。我们的学生人数多,教师不能对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都了然于胸,所以必须依靠小组长的帮助。那么,事先我们应该把班里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组长负责两三个学生,这样,对学生的评价会更准确,有利于我们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提出更好的改进措施,争取更大的进步。而“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则是让学生从师德师风、教学技能、课堂管理和作业批改等方面,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教师授课时经常侃侃而谈,不能深刻体会到学生的感受,认为学生应该都听懂了,都理解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所以,我们也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评价我们的课堂。作为评价者,学生给的意见,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方向也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评价,好好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积极改进,让师生都能受益。此外“,师生的课堂教学活动评价表”是依据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行为,将课堂教学分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从第三者的角度,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在教师行为方面,主要体现其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看其是否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教学中是否能以学生为主体、是否关注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差异,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等……而学生行为方面,则要注重其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能否独立思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解决问题是否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能否和同学、老师进行合作探究,有没有收获和体验等。这种评价方法,不仅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各自的要求,还体现了对师生的教与学之间配合的融洽度,是否达到了最为理想的状态?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怎样能够让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最优的体现?当然,课堂评价的方法不仅仅是上述两种,还有课堂提问评价法、观察评价法,更为具体的还有档案袋评价法等。不论是哪种评价方法,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从评价中得到成功的体验,激发其学习动力,让教师通过评价进行反思,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旅游景观地理;旅游客体;课程体系
问题的提出:统一旅游客体之下的多学科重复和交叉
旅游活动可以构成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学科体系,但基本上是围绕着人们的旅游活动的管理、服务、消费而展开的,相对于人和组织而言,可以构成一个共同的载体或对象,即旅游客体。旅游专业的不同学科都要围绕旅游客体展开教学,这也是开展旅游活动和旅游研究的必然要求。于是就形成了旅游资源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美学、旅游生态学(生态旅游学)、旅游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研究同一旅游客体的局面。这种多学科研究同一客体对象的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对旅游事物和旅游产业的认识水平,但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定的重复教学现象。
对于旅游研究而言,要求精、深、广、博,学科发育越是细密,越是有利于弄清旅游事物的本质。但对于旅游教学,尤其是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高职类型和层次的教育而言,高、精、尖、新就未必合适。高职旅游教学时间短暂,所有课程教学基本上控制在二年以内,只相当于本科教育的一半(去除公共课、实训实岗课后,课堂教学比例更低),不允许有更多的重复教学。虽然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内容重复,但在较短的时间内也同样会出现“教学疲劳”和“似曾相识”的感觉。随便对比一下旅游资源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美学、旅游文化学等教科书目录,就可看清这些学科有着几乎完全一致的教学对象——广义上的“旅游产品”系列。
毋庸置疑,上述学科都有着自己明确的研究范畴,比如,旅游资源学研究旅游产品对象(景区)的资源属性和特征;旅游美学研究旅游景观的审美价值和心理体验;旅游文化学研究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特征;旅游生态学(生态旅游学)研究旅游景区的生态特征和生态关系问题;旅游产品学研究旅游劳动对象和旅游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价值性、市场适应性和产品销售等问题;旅游地理学研究旅游地理事物的现象、特征、成因及其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规律。有了各自的研究范畴,就可以形成各自的学科,但这并没有改变它们具有共同的研究客体物——旅游本体。是否能够将关于旅游客体的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统一到一个教学环节中呢?答案是肯定的,道理也是简单的。只要是同一事物,就可以对它进行综合性的解释和解读,揭示其内在的本质属性,只是需视其情况各有侧重点而已。
应当看到,利用传统的旅游地理学学科教学模式承担这种对旅游客体的综合性解读,还存在诸多困难和不便。因为传统旅游地理突出的是区域差异性、地理现象和成因,对于旅游对象的审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等价值体系并不十分关心。需要有一种共同的“纽带”把它们联系起来,这个纽带就是旅游客体本身,也即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景观”。如果能将传统旅游地理的内容集约和简化为“旅游景观地理”,那么上述几个学科的内容就能较好地统一到这个教学范畴中来。
《旅游景观地理》课程概念的提出及其特性
《旅游景观地理》课程的概念 《旅游景观地理》既可以成为一门学科,也可以是由多学科综合而成的一门课程,其核心在于“景观”。“旅游景观地理学”即依托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特征,将对职业活动有用的旅游对象归结到广义的“景观”概念中,对旅游景观的现象、审美、成因、价值、特征和规律等内涵加以整合,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这门课程可以适应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的多样性、审美性、体验性及教育性要求,以“旅游景观”(简称“景观”)为纽带,可以很自然地将旅游资源学、旅游美学、旅游生态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地理学等学科的内容整合到统一的“旅游景观地理学”中来,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研究对象,就是“景观”,而真正能够将它们整合到一起的也只有“景观地理”这一学科,因为“景观”(包括微观和宏观)都是供旅游的,类型和范畴是广泛的,对旅游学科而言也是最为贴切的,“景观”同时具有资源性、审美性、生态性、文化性、科学性等特征。但应注意,“景观”的内涵十分丰富,不限于“观光景点”,而是包括观光、休闲、度假、体验等各类旅游活动的旅游客体的统称,是对不同旅游消费品类型的高度概括。
《旅游景观地理》课程的特性 将传统的“旅游地理学”改造成为以“景观”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地理学”,其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基础性。旅游景观是整个旅游活动大系统的共同载体和基础,旅游景观地理以此为研究对象,其成果和教学内容将成为许多旅游活动的基础知识,也可以进一步作为上述学科的基础,使其研究基础更加牢靠,可以吸收多学科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巩固和发展本门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因此,以“景观”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地理学,其基础性不但没有丧失,反而使其基础性、服务性的地位更加巩固和重要。
2.包容性。诚如上述对“景观”概念范畴的扩展,“景观”不仅包括各个类型、各个尺度的旅游产品型态,而且其研究内容涵盖了各个学科的研究重点,旅游景观地理学可以将这些内容有重点地整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出课程的包容性特征。这正是其他许多学科所不具备的,同时也是对“景观”概念的真正回归(许多学科都在运用“景观”这个概念,但都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导致“景观”概念的泛化)。
3.实用性。传统旅游地理难以直接应用,原因就在于教学内容的学科性太强,对教学要点和教材的选择总是顾此失彼。改为以“景观”为核心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以后,研究对象的产品性、类型性、具体性(可视性)显著增强,可以直接应用到旅游开发的实践中去。课堂教学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直接引导学生进行导游词写作、讲解,对旅游线路进行组合设计包装,使旅游产品宣传能够真正找到诉求重点和景区卖点。
以《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为核心统一旅游客体诸学科教学的好处
可避免研究对象教学的重复和交叉,加深对景观内涵的认识 在一定意义上,旅游客体诸学科研究的对象究其本质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景观”,或者说“景观研究”是旅游客体研究的共同内容,且都是为旅游建设服务的。如果对同一研究对象分出不同学科安排教学,必然会造成一定的概念紊乱现象,即每一门学科都在谈“景观”,但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将其讲清楚。如果将“景观”的内容加以捆绑“打包”,则可以从不同侧面将其本质内涵讲清楚,学生对“景观”概念的认识水平就会大大提高。
可大大节约旅游教学课时总量,促进课程教学分工简捷化 将3~4门课程合并到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中来,从表面上看将大大加重“旅游地理”的教学工作量,但经过认真筛选和整合以后的旅游景观地理课程,内容更加充实紧凑,教学模式更加明晰有序,总体上是以识图(是什么)、读图(审美,怎么样)、释图(成因)、用图(产品化)为基本环节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总体上是在轻松愉快中进行的,对于未来从事旅游职业服务活动也将更加准确、更加有底气,因为“景观”教学的内容是与野外的景观现象一致的,整个教学活动就像是对野外现场的预演,生动、形象、逼真。所以,课程教学合并后就可以一门课程的课时量(或略为增加)替代多门课程的课时量,使总体课时量大为减少,而教学效果反而会有所提高,成为促进以“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化”为导向的高职旅游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包括旅游地理在内的旅游客体诸学科的课程教学计划向来都是以专业基础课为定位设计教学的,这种教学模式重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轻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职业技能活动的要求存在相当大的距离,这也是传统的学科教育模式的弊端所在。建立“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对专业基础课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景观地理”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将“所学”与“所用”贯穿于一体,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与职业过程相结合,导游词的撰写、讲解,旅游线路(产品)的设计与整合,都可以很有效地“边讲边做”,实现景观地理教学的“学中做”,基本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同步进行。这种教学改革虽然重点在课堂教学,但与旅游野外职业活动是息息相通、一脉相承的,同时可体现景观地理学课程的基础性和专业性,使景观地理的教学功能和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建设《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体系的构想
集中力量编撰《旅游景观地理》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整合相关诸学科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景观地理》教材尚未出版,相似的专著即便有所出版,也难以真正为职业教育改革服务,难以符合这门综合性课程教学的需要。因此,需要旅游教学工作者,尤其是旅游地理、旅游美学、旅游开发教学工作者下一番工夫,将与旅游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景观地理教学内容筛选出来,建立完善的“旅游景观地理教学大纲”,并以此为基础,编著以景观综合知识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地理》教材,这是实现旅游客体整合式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通过师资培训促进教材在师生中的合理应用,是旅游景观地理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 将传统的旅游地理教学模式改革为景观旅游地理教学模式,对于多数教师而言在短期内是难以适应的,人们往往习惯于既有的教学模式,而不思全新教学内容的创新开发。主要是不了解其中的目的、价值与意义,不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直观性、具体性、实用性,同时对相关旅游美学、旅游产品学等学科知识也比较陌生,这将给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认为,对旅游客体的教学一定要尽可能做到通透连贯,尤其是旅游审美和旅游产品设计的知识和概念对旅游地理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多年以来,对景区景观资源的价值评价主要还是在旅游地理工作者中进行的,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了旅游美学和产品设计的知识和规律。至于课堂教学的流程与控制,经过简单的模拟演示培训,多数教师和学生是能够适应的,而且会发现其中的好处要远远胜过传统旅游地理教学方式。此后,景观地理的教学就可以生动形象起来,对旅游活动的指导作用会更加明显,旅游景观地理的职业服务功能将大大提高。
搭建课程网络公共平台是促进课程科学化运行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措施 不论是教材建设,还是教学模式创新,都是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改革活动,都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适应和完善,新教学模式的建立需要旅游教学工作者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共同完成。为此,需要搭建《旅游景观地理》精品课程公共网络平台,在这里形成统一的教学公共资源,相关学科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点击学习、下载利用,也可以发表见解,提出建议,尤其是可在与职业活动过程的结合上多加探索,或作为典型案例加以推介和交流,同时也是对旅游业界的一大支持。现在有许多旅游产品设计质量低劣,粗制滥造,影响了公众对旅游产品品种和质量的期待和要求,景观地理教学模式的创新将为改善旅游消费品的产品类型、结构、质量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