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守则范文

时间:2023-11-11 08:19: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班级管理守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班级管理守则

篇1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医院,拥有床位1500张,位于市中心,由于交通方便,各种车祸、煤矿工伤患者比较多,夜班最多手术达15 台,如何充分发挥夜班护士职责,积极配合处理各种手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质量和生命安全。笔者现谈一下2011年1月-2011年12月综合手术室夜班护士职责管理对策。

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1年12月经合理安排夜班护士职责,夜班共做手术2190台,其中外请教授手术86台,遗留常规手术520台,急诊手术1584台,手术患者年龄出生后4小时-90岁,平均45岁,共发生I类不良事件4例,无Ⅱ类、Ⅲ类不良事件发生,经过积极协调处理、安全分析、及时防范,无一例护理纠纷发生。

2 依据实际夜间工作情况,规范夜班护士职责

2.1由主管护师担任组长,17:30分准时接班,接班后和临休息前、交班前巡查手术室门关、水电、各手术间净化机组运转情况及白班遗留工作、该班次遗留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补漏,如遇疑难问题及时上报。

2.218:00―19:00点负责消毒各个手术间1小时,次日晨7:30分负责当日常规打开手术间净化机组,注意备一个急诊手术间。

2.3负责夜间一切急诊手术、抢救工作的配合和病理标本的送检。

2.4夜间手术器械由上台护士推至预清洗室初洗后码整齐,将器械名称和签名填写在小卡片上。

2.5负责夜间临时工工作的监督与管理。

2.6负责监督夜间入出手术室人员的行为规范。

2.7负责夜间急诊手术病人和次日常规手术接入候诊区病人的对接车转换和病情观察。

2.8根据夜间所用仪器、器械,结合次日常规手术所需,及时消毒灭菌和交接提醒,以免影响常规手术使用。

2.9保持信息栏动态变换准确,接到手术变动通知及时写在信息栏上并签名,同时通知相关人员如:临时工、管腔镜人员等以避免无用工作的延续。

2.10对值班室、会议室进行6S工作,保持卫生干净、台面整洁。

3管理对策

3.1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同时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老虎是培养年轻护士,让年轻护士尽快成长起来【1】。夜班除了3名值班人员外,再安排2名护士参加听班,要求随叫随到,保证夜班急诊手术多时人员的充足。值班人员在夜班当日白天及第2天全天休息。夜班安排值班听班人员时,注意年龄及能力方面合理搭配。护士长总听班,24 h开机,有特殊情况及时汇报请示护士长。

3.2加强专科知识与技术操作培训因为接受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和河南省十大指标、医院管理年的评审,手术室结合评审标准,将手术配合常规、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技术操作规程、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制作成手术室员工手册,定期进行专科知识讲座,实施严格培训和考核。并要求夜班组长总结夜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利用晨会时间及时进行讨论,人人发表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3完善各项核心制度及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自2008年7月新手术室启用后,我们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人人参与不断完善和修定各项核心制度和应急预案,并融入手术室员工手册中,定期进行学习与考试。在护士长领导下成立了核心制度应急预案组、技术操作组、科研带教组、物品定位管理组,重视核心制度的落实与效果,加强手术室应急预案的学习,对科室工作定期进行全方位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在交接班方面,做到三不交接:器械护士手术未结束前不交接,巡回护士敷料、器械未点清不交接,患者病情危重不交接【2】。提高护士对夜间危险因素的防范意识,增强其在预防不良事件过程中的主动作为能力,从而保障了夜间手术患者的安全。

3.4加强急救药品、仪器设备、手术间物品定位的管理依据手术室员工多、房间区域多现象和专科手术特点,相对固定专科手术间,给每个房间制作定位卡,划定责任人。其间物品放置利于手术,即将电刀、微量泵、监护仪、麻醉机、圆凳、脚踏、托手架、床卡、约束带、垃圾桶、头圈、枕头、器械托盘、按照方便的原则定位放置,若其他手术间临时取用,用毕必须归还原位。壁柜内物品按照洗手、巡回、麻醉使用分类放置。要求手术开始前和结束后一个样。定位质量责任归巡回护士。

3.5加强职业防护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对手术室相职业危害及个人防护知识进行学习与宣传,在思想上得到重视,纠正护士的一些不安全行为,在工作中自觉做好职业防护一并且为夜班护士准备充足的一次性手套、防护眼罩等。对陪检、保洁人员定期培训,所有急诊手术均按照特殊感染手术进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误伤自己及他人。同时,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体检,注射乙肝疫苗等。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更好地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

3.6加强沟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将“保持热情的态度、掌握语言的艺术性、用心倾听、重视非语言性沟通、善于利用换位思考”等医患沟通基础知识作为护理人员医德规范教育内容,使大家爱岗敬业,爱护体贴患者,提高沟通能力,遇到问题能够换位思考,建立良好的患护关系及医护关系,真正体现人性化服务。护士长充分发挥五查房的管理方法,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护士在医患、护患沟通方面遇到问题时,要及时汇报给护士长,以便护士长掌握动态变化,使矛盾及时得到解决。

3.7明确手术室护士服务规范 手术前到候诊区接患者入手术间,按手术需要摆好,注意保暖;手术时态度严肃,不讲与手术无关的事,不谈笑嬉戏;主动与患者交流,指导手术配合,消除紧张情绪;术中患者诉痛,应耐心安抚解释,不能简单地说:“开刀肯定要痛的嘛!”;术后需要时协助患者穿好衣裤,搀扶患者下手术床,不需麻醉师护送的患者,应有护士护送,不能让患者自己回病房;急诊手术患者,不能因某项术前准备工作未做好,而把患者推出手术室,应抓紧时间在手术室内继续完成术前准备。

4 结果

通过规范夜班护士职责,使夜班护士知道:为预防夜间医疗事故的发生,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和医疗卫生机关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强调护理行为的严肃性【2】,既使夜班护士职责得以充分发挥,也使各种手术配合处理积极,有效保证了夜间手术病人的安全,降低了医疗事故发生率。

篇2

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1],是学校系统的子系统[2]。班级也是一种组织,属于社会学范畴。因此班级管理可同时归属于教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范畴。根据现代社会学理论,社会组织有三个特性: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具有严密的组织机构;具有严格的组织规范[3]。在组织中,目标是组织存在的根本,没有目标,组织则没有存在的价值;组织机构是组织的骨架,支撑组织的运作与成长;组织规范是组织的约束力与鞭策力。组织是一种静态的存在,管理则是组织得以运作的齿轮,是组织从静态走向动态成长的运作力。班级管理是班级成员实现既定目标的运作力。

在管理过程之中,组织欲平衡成长,则离不开权威作用机制,权威作用机制是组织的平衡机制之一,关系到组织中的个人行为如何凝聚为集体行为,也关系到组织目标如何转化为个人的实际行为,是行为“统”“分”,是个体行为和整体行为相互转换的关键环节[4]。

二、小学班级管理权威作用机制的现状

集体是一种组织形式的团体,狭义的组织是指为实现共同目标协作结合而成的团体。权威存在于集体之中,关涉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组成集体,个人依赖集体获取个体成长与个人利益;集体由个人组成,集体依赖个人变得完备。始初,集体仅是一定数量单独个体的集合,只有当个体之间产生“化合作用”,实现“1+1>2”的功能时,集体的作用才初见成效。这种集体内部的转变需要集体构建者、集体规则、集体骨干的存在,离不开对集体的管理,并取决于何种权威作用机制参与管理过程。

小学班级是小学实施教学的基本单位,是由小学生构成的集体,小学生将在此集体中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自律能力。该目标的实现除与班级管理者中教师角色息息相关,也取决于小学生所处的集体氛围,而自律能力的培养则取决于集体功能的发挥。小学班级集体属性由个体数量性构成质变为个体化合性组成时,集体氛围才能得以显现,集体功能才能得以发挥。在此质变过程中,班主任、任课教师充当集体构建者角色;班级纪律则是集体规则;集体骨干则由班干部担任,三者如何促使质变过程实现取决于班级的管理,管理的关键在于采用了何种类型的权威作用机制,而这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学生观、班级纪律内容、班干部的作为是分不开的。

在一项对3省6所小学中的13个五年级班级的跟班观察中发现,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集体自构建以来仍然处于个体数量性构成向个体化合性组成的质变过程中,即班级还没有成长为班集体。就集体构建者层面而言,班主任在处理班级日常事务时,总是大包大揽,导致学生在归属感上产生误解:班级是班主任的班级,不是我的班级。在跟班观察过程中对班主任处理日常事务的手段进行统计后发现,班主任主要采用命令与恐吓的手段处理日常事务。

在课堂上,知识的传授应该处于次要地位,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塑造才是最主要目的。班集体的形成与学生的自律能力、合作能力分不开,自律能力培养的基础源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培养的基础源于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而自学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依赖于课堂,并超越课堂。在跟班观察过程中发现教师“一言堂”仍是主要授课形式,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开发,影响着以此为基础的自律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就集体规则而言,班级纪律是集体成长过程中用以约束集体成员行为,并确保集体成长不偏离轨道的规定。小学一般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守则》),落实到班级时需要班主任结合本班实况酌情增删内容,以形成符合本班级的条文规定。研究者调查的13个班级中都悬挂有《守则》,但班主任落实《守则》内容时只重视言传,缺乏身教;对于违反《守则》的学生,注重惩罚,缺乏启导。言传难以使小学生领悟《守则》精神,惩罚仅使小学生知道错了,却不知道怎样才能不错。

就集体骨干而言,班干部在班集体构建过程中担当榜样的角色,也是班集体建设的领头军。因此班主任在任命班干部时,应秉持品学兼优原则,让能够真正促进班集体成长的学生担任。上文13个班级的班干部大多是由学生自己投票推选,但也存在班主任直接任命的现象。班干部能否认清并发挥其功能是评价他们是否尽职尽责的标准,而在调查中发现,多数班干部将身上肩负的职责看成手中掌握的权利,甚至出现用权利来获取个人利益的现象,这会对班级造成不良影响,削弱班干部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的榜样及带头作用。

从集体构建者、集体规则、集体骨干三个层面分析小学班集体建设的现状,间接反映的是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权威作用机制。管理学认为,一个人接受另外一个人的支配和影响,往往源自于这个人内心对另一个人的崇拜、尊敬、恐惧等。有些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充斥着“恐惧的味道”,小学生为免于惩罚变得不作为,种种迹象反映出这些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权威作用机制受个性力量的支配和影响,是非理性的、错误的。

三、小学班级管理权威作用机制存在的问题

1.重包办,轻放权

班级管理者将班级内大小事务全都包揽在自己身上,学生一直生活在“庇荫”之下,缺少锻炼独立自主能力的机会。此现象一般存在于年轻的班级管理者身上,一方面是由于初到学校缺乏班级管理经验;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对教师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班级的表现是教师考核的内容之一,二者结合极易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

2.重惩罚,轻启导

班级管理者通过惩罚的手段来“迫使”学生遵守班级纪律。须知,惩罚手段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威胁。当学生违反班级纪律时,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第一反应不应是如何惩罚学生,使其下次不敢再犯,而应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错在何处,为什么错,怎样做不错,使其下次不会再犯。

3.重成绩,轻能力

学校管理者及任课教师所持有的教学观,过于注重学生智育的培养,忽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一言堂”“满堂灌”等填鸭式教学仍然存在,侧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学习方式常被忽视。

四、建构以认同感为基础的权威作用机制

集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导向、价值认同,集体的目标包含有组织成员的目标。班集体目标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代表绝大多数学生的目标,使学生对班集体产生认同感,进而为实现集体目标努力。这种建立在认同感基础之上的权威作用机制在管理学中称之为由于目标导向、价值认同带来的追随和服从[5]。摒弃个性力量支配和影响的权威作用机制,建构以认同感为基础的权威作用机制才是班级管理之道。

1.由“管”走向“观”

班级理应管理,管理在此是统称,但如果将“管理班级”简单理解为“管住班级”,就使得班级管理的概念变得狭隘了。管理班级的手段多种多样,但对班级进行严加看管并非恰当手段。学生的发展是在犯错中萌芽,悔改中成长,因此,班级管理者要给与学生一定的容错空间,使其在犯错中获得成长的机会。由“管”走向“观”,是指班级管理者置身于客观的立场观察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通过弥补学生的不足促进学生的发展。

2.由“荫”走向“引”

学生欲成为“参天大树”,除了需要阳光外,还必须要经过风吹雨打的洗礼,庇荫之下的学生永远成为不了“树人”,反而会成为教育的失败品。如果管理班级过严,事无巨细大包大揽,将班级看作是管理者的班级,而非学生的班级,就会使学生成长在庇荫之下,凡事没有自己的主张,阻碍学生成为“树人”。因此,班级管理者要懂得放权,将学生的意愿放在第一位,遵循学生的意愿,引导学生的前行与发展,即由“荫”走向“引”。

3.由“灌”走向“贯”

“一言堂”“满堂灌”等填鸭式教学方式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在学习过后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不懂得将知识应用于实践。“贯”指系统连贯,学生需要获得系统连贯的知识,那么教师必须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元认知入手,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从灌输走向贯通。

4.由“权”走向“全”

“权”是针对班级管理者的管理观念而言的,“权”有支配、指挥之意,在此引申为等级,班级管理者若在潜意识中将学生仅仅看成是被管理对象,则带有等级观念的意味。要意识到学生是独立的人,是发展的人,是和教育者处于同等地位的人,班级管理者在学生的管理观念层面理应坚持全面发展、全人发展的理念,真正做到师生之间的平等。

5.由“阂”走向“和”

不恰当的班级管理会导致师生间的隔阂,阻碍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学生的发展需要和谐的环境,由“阂”走向“和”十分必要。由“阂”到“和”,班级管理者需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需重识自己的角色,树立主人翁意识,双方合作,共同建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郭毅.班级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

篇3

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高中,班级管理事关班风、学风的形成。好的班风成就好的学风,好的学风又会推进好的班风。但就学生的年龄段而言,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小,由“不懂事”开始起步。其班级管理细度、难度相对于初中、高中要多得多。但其管理的好坏又与学生日后升初中、上高中的“成才”息息相关。因此,抓好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是摆在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就小学阶段如何抓好班级管理谈谈个人的拙见。

一、扎实抓好新生入学的初始管理

就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而言,大部分班主任是全程制跟班,即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站式地跟到读完小学,也有部分学校执行分段式跟班管理。不论是一站式还是分段式,都要做好学生入学初始(或初接班)管理。就现在的小学生来说,虽然有部分有过幼儿固、学前班的“阅历”,但那毕竟只是学前教育,与真正的“小学”是有本质上区别的。加之小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大。这就使入学初始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从灌输学生守则入手,抓好入学管理。学生守则是学生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小学生从踏进校门的那天起,班主任就要抓好守则的灌输工作。但小学生对守则的理解不会那么明晰、透彻,不如中学生理解那么快捷。这就要求班主任对灌输守则方面要做到耐心、灵活。耐心即不要急于求成,顺着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度的慢慢转变而循序渐进,宜细不宜粗:灵活即灌榆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2、细化班级规章制度。学生守则较框架化,欠具体化,操作不够灵活。小学新生刚入学,一切都感到陌生,感到好奇,感到新鲜,感到兴奋,加之年龄小,故顺教者多。逆反者少,几乎把老师说的认为都是对的,容易照老师说的去做。

3、选好配强班干部。班干是班主任管理班级不可缺的助手。小学生刚入学,老师对他的各自情况不甚了解,不宜过旱确定班干,而应耐心全面地观察、考察学生,物色班干人选。要用“用其所长”的观念去物色班干部.不宜仅凭“听话”、“学习好”去确定人选,要重在有管理胆量和能力。有些学生的品德、纪律、学习等各方面都非常优秀,但不一定能当班干,因为其不一定具备管理班级的能力和魄力,不一定有这方面的素质.选用班干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班干部最起码要具备思想品德好、遵守纪律好这两个条件,如果班干还经常迟到、旷课,经常有不良行为,就难以管理别人了。二是遵循“角色”原则,即“因岗定人”,什么样的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如劳动委员这岗位,就要选勤劳、不怕苦不怕累且能组织指挥的人.如果劳动委员不参加劳动。学习委员不做作业,那其他学生就有意见了。此外,选配好班干后,班主任要加强指导,提高班干学当、会当、敢当“孩子王”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自我管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家都知道,随着计划生育不断深入人心,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由于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其宠爱也是有加无减,容易造成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弱.能力差.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小学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应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使其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圈子里走出来,逐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学会如何与同学和睦相处,知道怎样去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不是一时之事,而是系统的、漫长的工程,要贯穿于教育教学之始终。主题演讲、主题实践活动,加强个别指导等。

二、加强与科任老师的协调配合

有几门学科就有几位老师来讲课。一般情况下,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不是普通的老师,而是专门管理他们的“特殊”老师。因此,班主任上课他们也显得“专心”些,即使不认真听课也不敢随便、任性。而其他老师上课则有可能表现不一样,一些学生认为这些老师不是他们的“领导”,有可能表现得随意、任性些,想学就学,不想听就不听。如果科任老师责任心不强,只管教学,忽视教育管理,不配合班主任工作,那么班级管理效果就有可能不如意。因此,班主任要加强与科任老师的协调配合。一方面要经常向科任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纪律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对科任老师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妥善解决,争取科任老师的信任。另一方面要经常与科任老师沟通,交换意见,争取科任老师对班级管理的支持与配合。只有科任老师与班主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班级管理及各科教学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

培养一个好的学生,除了学校的努力外,离不开家庭、社会的共同教育管理。一般而言,班主任全面掌握了学生在校的各方面情况,而对学生在家庭、在社会的表现就难以全面知情,如学生是否按时回家,在家、在社会有什么特殊爱好,有什么不良行为等,老师就难以掌握。反之,家长知道子女在家、在社会的表现,却不完全掌握其在学校的情况。因此,老师与家长加强沟通,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教育管理学生。沟通的主要方式为召开座谈会,互相走访、设置联系卡、电话联系等。班主任与家长沟通要注意几点:一是座谈沟通时,属于表扬的,可在会上说;属于批评的,宜点事不点人,切忌点名道姓,要给学生及家长留面子;二是给家长反映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切忌夸大,更不能无中生有;三是向家长反映问题要有选择,属于偶发的且影响不大的问题后不必反馈给家长,由老师教育即可,不必点滴事情也汇报给家长,以免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失去信心;四是向家长反映学生存在的问题时要注意环境,注意场合,注意婉转,特别是反映问题后提醒家长要正确教育,不能有过激行为,否则会引起学生因老师的“告状”遭到家长不正确教育而对老师反感。

四、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篇4

作为教师,如果在细节上影响学生,便能充任好教师。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期曾说过:“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榜样教育学生”。为了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的高尚人格。要照亮别人,自己心中必须要有火种。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而一个教师的人格和灵魂并不是表现在大是大非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表现在与学生相处的一点一滴中,如穿着打扮,要朴素大方,不穿奇装异服;举手投足,一言一行要得体,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这些细节可以说是一丝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夜喜雨。

二、关爱学生,以人为本

“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我们每天做的就是这一件件平凡而细小的事,而这些小事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祖国的未来。”把自己对学生的爱,融入到日常教育的细微处,让学生从内心体验到爱的那份光亮。教育孩子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每位教育者应该把自己对孩子的爱化成春风细雨,在每一个教育细微处加以引导,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爱,那金子般的闪光的心灵必定会出现在校园里。我对学生的爱不是直接的语言表白,而是通过平时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句温暖心灵的语言,一声简单的问候,也可是批发作业时一句批语,或是给学生的一张卡片。不矫情,不造作,而是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伟大的人格魅力,从而在内心里产生对教师的爱戴,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互通。

记得有一位叫李伟的学生,他平时学习态度不端正,考试时随便应付。我就在作业本中对他说:“你在我眼中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可是你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果你能改正自己粗心的毛病,相信你会拥有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如果你肯努力,我就是你的依靠,不管学习多累,请回头看看,我在这里支持你。”就是因为这几句话,改变了他的态度,在之后的日子里,他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最终他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县实验中学。地上有纸,我主动捡起;学生病了,一句轻轻的问候,及时送医院看病;学生累了,讲个笑话……等等,都是对学生的关爱。

三、张场个性,促进发展

在班级管理中,增加评价的尺子,让学生全面发展,尽显个性美。如:助人为乐、品质优秀的学生,可评为“德育标兵”;艺体、音美等方面有特别技能的,可评为“优秀特长生”;作业认真的可评为“作业标兵”;好习惯养成有“周明星”和“月明星”……

一次演讲要评出最佳选手,一次辩论要评出最佳辩手,活动随时随地进行时,人人都有可能被评为好学生,这样既促进了各项活动的开展,同时也张扬了个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对班级管理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使班级管理走向良性循环。

四、巧用机制,管理学生。

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教育不仅是科学的事业,而且是艺术的事业。”某些教师往往比较多地注意到了教育作为科学事业其庄严神圣的一面,而忽视了教育作为艺术事业其睿智机巧的一面。

在管理班级时我是这样做的:接新班时,我通过几个星期的观察,并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进行归类,筛选出有共性的问题及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比如有的学生有随手丢垃圾的习惯,而且看见地面有废纸不主动拾起;有的上课不积极回答问题;有的上自习课时,不能全神贯注于自己的事情,喜欢管闲事、闲聊等等。

我找出了问题的所在,便召开班委会,商讨如何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学生。在班委会上,我要求所有班干部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让每个班委成员根据班级存在的不良现象拟一份《学生守则》的草稿。在此基础上,集中整合稿件进行比较和补充,形成初稿,提交到全班进行讨论和修订,形成定稿。

篇5

一、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缺乏威信的树立导致班级管理陷入混乱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之中,教师秉持“尊师重道”的原则,将自己放在了长辈的位置之上,使得教师在班级的管理中处于绝对主导的地位,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学生的感受,导致了班主任在班级中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求学生像“圣旨”一样来无条件的服从,这种强制性的镇压手段却没有得到预定的效果:或者学生对于班主任产生畏惧心理,因此没有办法信任班主任,使得班级秩序维持的实际响应度不高;或者是正处于青春叛逆状态的学生,由于高压政策而产生了逆反的心理,进而导致师生矛盾日渐尖锐,一触即发,进而导致班级工作没有办法正常的开展。

1.2班主任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而导致了班级管理不理想

班级管理并不是随心所欲的,需要教师丰富的理论基础作为重要的支持。但是实际上班主任都是由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老教师来承担,由于其对于新观念的接受能力不强导致了其在班级管理中的定位不够准确,在日常教学中缺少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对于学生内心中的想法缺乏了解,进而只是凭借着经验和感觉来进行管理,这就导致学生的自尊心没有受到尊重,激起了学生的反抗心理,导致班级管理陷入困境。

1.3学生思想认识不足导致班级管理不理想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深入,独生子女已经成为了现今初中班级中的主要家庭构成,因此形成了在思想上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心理,这就使得班集体中没有团结意识,各行其是。随着学生与网络的关系日渐密切,视野不断的开阔,难免也会受到不良信息和观念的影响。初中生的社会阅历和生活阅历较少,因此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不良信息使得初中生沾染恶习,进行形成不良习惯和消极的思想、狂躁的性格,这就使得打架、早恋等现象越来越突出,这就使得学生生活在自己和网络的世界中,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缺失,课堂管理陷入到窘境。

二、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对策

2.1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关系地位

初中时期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性格都还未完全成型,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班主任认识到自己的职能,与学生进行更加平等的沟通,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班主任应该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和地位,端正态度,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尊重学生。例如,教师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真正想法,进而通过平等的地位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诱导和渗透,小明最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师需要适当的提醒,同时在课下还可以与小明聊天,进而了解其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进而循序渐进的进行教育,以朋友的身份而不是老师的身份来进行,这样就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师生的关系,进而为班级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2.2制定班级行为规范

班级作为学校正常运行的基本构成单位,班级管理秩序是否通畅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总体管理水平的评估。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教育与管理之间的区别,通过教育来促进管理,再通过管理反作用于教育。此外还需要通过借助成文的科学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诸如《中学生守则》等,通过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举止、道德纪律和文明语言等方面来进行制度化的规定。例如,教师可以在开班会的时候,联合全班同学,集思广益,进而实现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班级守则,进而鼓励大家共同遵守,互相监督,实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正确的导向作用。

2.3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切记要坚持对于全班同学一视同仁的态度,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够因为成绩的优差、贫富的差别或者与班主任关系的亲与疏而出现差别对待的情况,不能够因为学生的生理心里有缺陷而出现差别对待的情况。例如,教师需要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那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科学、全面、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发掘他们的优点,尊重每一个同学的个性特点,为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不会因为个人的偏爱而影响对于一个学生的评价,这样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正常进行,打破师生僵局,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促进集体主义精神。

2.4软硬兼施,保证班级管理

所谓对学生采取平等的和缓方式进行管理并不是意味着一味的退让,班主任应该时刻坚持自己的原则,采取刚柔并济、软硬兼施的方式来保障班级管理的正常运行。如果只是采取“硬”的方式,那样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恐慌,进而学生对班主任是一种畏惧的态度,这样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就会拉远;如果一味的采用“软”的方式,学生就会认为老师比较好欺负,因此老师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不会配合,导致班级管理效率低下。例如,初中生的正属于可塑性极强的时期,并且对于长辈或者十分有内涵的人都会有一种崇拜心理,因此只要获得学生的认同就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就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班主任需要做好榜样,通过采取软硬兼施、恩威并重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管理,赏罚有度,做的对的话就会鼓励和表扬,而做的错的话就会批评和惩罚,进而保证班级秩序的正常进行。

三、结语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需要时刻履行老师自己的职责,一切以学生为重。班主任作为与学生交流最为密切的角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班主任需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指导其进行科学的班级管理活动,同时还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进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做到对于学生思想动态的实时掌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家长在学生的教育中也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就需要班主任时刻保持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进而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做贡献。

参考文献

篇6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优秀班级的形成,定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对于一个班级来说,班主任是主要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工作范围涉及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一个班级能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能否脱颖而出,取决于是否有一位具有较好工作能力和水平、洞悉班级管理工作艺术的班主任,现结合我多年的亲身体会,谈谈自己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技巧。

一、做好学生的表率

班主任是学校教师中的一员,既是学生的教育者,也是自我教育者,一个班级的好坏,是衡量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依据。我们知道班主任是一个班级人格的培养者,心灵的塑造者,其特殊性在于不仅靠自己的工作教育学生,而且凭自己情感、意志、人格等个性品质去影响学生。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学生心灵上的感应,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胜于言教”,正是揭示了这一本质。作为学生的表率,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只有正确树立新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才能教育好学生,引导学生会做人;帮助学生探索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指导学生培养独立生活和与人共同生活的能力;学会求知、做事,保护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锻炼身体,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得到学生的认可,才能做好学生的表率,齐心协力管理好一个班集体。

二、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在教室室内布置上,大有文章可做,走进教室,要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有形的鼓舞,除了张贴名人名言挂图,教室后面的黑板报更要充分利用。黑板两边可设置展现学生各种才艺的活动园地,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去,感受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重要性。

三、培养得力、负责的班干部

在各项活动中,通过留心观察,确定有一定号召力、品学兼优、关心集体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对于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都要严格要求,教育他们多关心、帮助同学,了解同学们的愿望和困难,并及时向班主任反映,让班干部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小助手。

四、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

校有校纪,班有班规。除了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外,我还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制定了更为具体的《学生守则》《纪律守则》《卫生守则》等。张贴于墙壁上,组织学生定期检查、评比、学习。这样久而久之,规范了学生的言行,有助于班级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五、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管理

作为班主任,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脾气秉性、各种表现,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一视同仁,不歧视、鼓励后进生,而一味偏袒优秀生,又要区别对待,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六、批与赞要适度

对于班内表扬,班主任是要把握好量和度的,要量身裁衣,因人而异。对待差生应多表扬、勤表扬,以激起他们上进的勇气,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对于经不起表扬,一受表扬就头脑发热忘乎所以的学生,班主任的表扬尤为慎重。班主任的表扬既不能让学生产生骄傲情绪,又让他们感到永不满足。在表扬男生时,不能百分百肯定,要论事说事,让他们感到成功中肩负着继续奋斗的力量。在批评女生时,态度要和蔼,语气要温和。多做个别交谈,讲明道理,指出不足,不能一概而论,使每位学生在适度的批赞中不断努力、上进。

七、沟通思想,搞好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关系

篇7

三年级(1)班共有48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2人。班级凝聚力较强,班级集体荣誉感较强。

在班级管理方面,我首先结合班级评比制定相应的制度,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明确学生责任意识。班级中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有固定的人去管,有人去做,我也从繁重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认真准备家长座谈会,站在家长的角度谈孩子,和家长达成了共识,无论是家里发生的事,还是学校发生的事,家长都愿意和我说一说。正因为如此,我们班才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班级。

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一)注重教室文化的建设

开学初,我组织学生把教室布置好,让教室的墙壁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在具体布置时,针对班内学生的特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制定班级文明行为评分表,张贴小学生行为规范歌谣,使学生行有可依,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并设立评比栏。

(二)注意班干部的培养

对待班干部,我积级引导,大胆使用,注意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另外,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布置新的工作和任务。这样,由于班干部积级配合,以身作则,从而带动全班,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三)注意养成教育和传统道德教育的结合

加大学习、执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力度。我借助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执行《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且配合德育处召开班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三位一体”的互促法

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单靠班主任显然是不够的,而要先靠各种力量的齐抓共管。通过班主任的工作,把学校、社会、家庭组合成一个整体,形成教育的合力,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我利用家校互动平台与家长沟通,或电话联系,及时反馈学生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篇8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所谓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为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实现共同的目标而不断进行协调的综合活动。简单地说,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对所带班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进行的组织活动过程。如果每位班主任都能将班级管理工作做实、做细,那么整个学校就会自然而然形成一种良好的校风、学风。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那究竟该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呢?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以下几点。

一、全面了解学生,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若没有适合班级实际的管理制度,那一切都只能是空谈。笔者自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每学期开学之初,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全面了解学生,及时召开班会,组建班委会,并全班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制度的建立可参照《中小学生守则》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结合全班学生实际。当然,在管理制度的建立上,不能太单一,太死板。如笔者每带一个班,不仅建立班级管理制度,还同时建立与其相符的班级管理办法、班级一日常规、班级考勤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整个一套管理制度,都是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完成的,这样不仅充分体现了班级民主,还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班干部的工作组织能力。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班级管理方法,实现班级精细化管理

篇9

俗话说:“沒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班主任,制订班规是一项不可避免的工作。一套有效的、符合实际的班规是班级形成良好纪律和班风的前提。我们应该依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根据班级实际,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集体讨论拟订班规,分别制订出勤、卫生、学习、纪律、文明等具体细则。制订过程中,既不能由班主任一手包办,也不能全部任由学生讨论,班主任应当参与其中,充当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自己为主导才行。制订出来的班规要合情合理,内容不宜太多,但要切实可行。班规最忌的就是“假”“大”“空”。当然,班规也不是一成不变,还应当随着工作的进行,问题的出现,适当地进行一些修改,使之更人性化,合理化,规范化。制订了良好的班规,就为班级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选好能干的班干

制订好了班规,接下来就是落实的问题。班规的落实靠谁呢?靠的是一批能干的班干。班干部是教师工作的得力助手,班干部有沒有能力,有沒有威信,与班干部是如何产生的有很大关系。常见的班干部产生办法有:任命式、海选式、自荐式、推荐式。这四种办法各有优缺点。作为一名老班主任,我认为选班干部可以采用师生多向式。何谓师生多向式,就是由学生自荐,教师推荐,全班投票完成。这样选出来的班干,既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同时学生也不会认为班主任偏心,在工作中有威信。这样的班干部,班主任只要进行一些简单的培训与提点,让班干部人尽其才,各自分工明确,同时团结协作。大的事情与班主任商量集体处理,小的事情则由分管班干自行处理。这样,既锻炼了班干部的能力,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节省了时间。

三、倾注教师的爱心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不能沒有爱,沒有爱就沒有教育。”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付之以爱心。常言说,一场春风一场暖,一场秋风一场寒。你给学生温暖,学生回报你的是春风,你给学生一块冰,学生还给你的是严冬。爱学生,班主任就应该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应该尊重学生,学生才会接纳你;应该赏识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他们才会朝着班主任期待的方向渐行渐近。爱心是燃烧的火,会让绝望的心灵重新点燃。作为班主任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关爱学生。不论是残疾的孩子,还是学习上的后进生,或是暂时犯错的学生,我们都要用同情心去唤醒他们的上进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他们清除自卑感,排除他们的烦恼和悲伤,用热情和温暖鼓励他们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你为学生付出爱心,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不管什么“淘气生”“学困生”“自卑生”,在你的爱面前,他们通通会变成“守纪生”“进步生”“自信生”。

四、注重管理的艺术

作为一名班主任,光有爱心还是不够的,还要注重管理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班集体。管理时,应以班规、守则、规范为核心,但针对个别学生问题时,那就得讲究管理艺术了,不要不分事情大小,动不动就请家长。我们应该充分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只要学生有心改错,处理的方式方法是可以灵活变通的。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平等民主,班主任与学生之间都应相互理解、信任,形成共识才能形成心灵上的沟通,得到学生的认可。当然,管理班级,也离不开跟家长的紧密联系。如今的科技发达,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比如建立班级博客,家长QQ群、校讯通平台,让班主任与家长联系方便又快捷。确需个别联系,电话、手机就是最好的选择。管理艺术是无止境的,但只要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又管理好了班级,这种管理就是艺术的。

篇10

《教师报》曾报道了湖南的一桩血案,这位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同时还对学生施以严格的思想管制,要求学生宣誓效忠他自己。这种近乎残酷的管理,最终导致了惨祸的发生,使教育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从这个案例中看出,目前这位老师的班级管理还停留在重视刚性管理、忽视柔性管理的阶段。

一、刚性班级管理的困境

刚性管理是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记录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是20世纪通行的泰勒管理模式。刚性管理运用到班级管理时,其困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教师为中心”

我国的班级管理长期受“教师中心论”的影响,班主任扮演的是“行政官员”的角色,同学生是“猫鼠关系”、“警察小偷关系”,班主任以“权威”自居,学生只能绝对服从。

2.“以规章制度为中心”

学生除了要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还要执行学校制定的《教室守则》、《宿舍公约》等“土政策”,使学生时时处在“规矩”的“天罗地网”之中,真是“未敢翻身已碰头”,谁还敢“越雷池半步”。

3.“以学习为中心”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看重的是成绩,成绩成了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这种刚性化管理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守纪,但他们亦步亦趋,更谈不上时代所需要的创新精神了。

二、班级管理的时代新宠――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相对,在企业中,它要求管理者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在知识经济大潮激荡的今天,人的主体意识日益觉醒,关注自由和情感,存在与价值等人文精神再次成为时代的呼唤。因此,作为智力资源地的学校也呼唤着充满人文关怀的“柔性管理”,柔性管理是学校管理包括班级管理的新的价值取向。

由现代企业管理中“柔性管理”的概念,我们不难理解所谓的“班级柔性管理”,它是班主任在研究班级学生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班集体意志变为学生自觉行为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它强调“学生为中心”,强调发掘学生个性中深层次的动力因素,即利用人类自身固有的美好的东西来感化和引导学生,也是“教育是一门艺术”的极致发挥。

柔性管理不是把学生看作是“机器的附件”,而是强调“以人为本”,把满足学生的高层次需要,唤醒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作为出发点,因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以积极的心态进行有效学习,它是管理工作的最高境界。

三、实施柔性管理对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同志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班主任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是学校教育的生力军。班主任工作也必须不断创新,在扬“刚性管理”之长的同时,将“柔性管理”作为班级管理的追求,努力提高管理艺术。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转变观念,树立“学生为本”的管理思想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把人放在了发展的中心地位,强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实施班级柔性管理也正顺应了教育的这种潮流,它所追求的也正是“以学生为本”,要求班级的管理者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与学生息息相通,休戚与共。为此,我们认为班主任首先要实现“两个转变”:首先教师要从权威型向对话型的转变,“蹲下来看学生”,你就会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甚至是“伟大”之处;其次是从限制型向发展型转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允许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

(二)加强修养,增强人格魅力

班主任人格魅力的影响,是建立在学生信服的基础上,通过潜移默化而内化为学生的某种动机,使学生的接受是自愿和主动的。因此,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巨大而又持久。我们平常所说的“好老师”,其内涵往往是指教师的良好师德和美好品格。班主任老师努力形成无私、正直、真诚、谦虚的品格,以美德、善行和真情去感化学生,“用人格塑造人格”,这才会在学生的内心激起自觉意识,才是对教育本质理念的终极关怀。

(三)博闻强记,提高学识水平

学识渊博,爱好广泛,也是对学生的良好熏陶和感染。班主任所要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丰富立体的人,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成为“学科教学专家”,还应该广泛学习,努力汲取教育学、心理学、管理科学以及其他科学知识,从而在教育的过程中成为多面手,既担负起班级组织者、从能够在学生的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

(四)改进方法,满足学生深层次需要

马斯洛提出:人的行为动机出于多层次的需要,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为维持生活所必须满足的低层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相当于“保健因素”,而被尊重和实现自我的高层需要则属于“激励因素”。柔性管理主要是满足学生的高层次需要,班主任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不断完善教育艺术,努力满足学生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让学生时时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友爱的甜蜜和真情的芳馨。

(五)培育班级文化,发挥精神的推动力

学者马尔库赛认为:“观念和文化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可以改变世界”。好的企业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濡染出优秀的员工,同样,优秀的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可以塑造出优秀的学生。所以,培养优良的班级文化是柔性管理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充分重视“德育的未来性”,用高度的责任感和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奉献、进取的氛围,使班级充满尊重理解的人文精神,从而达到班级柔性管理的最高境界。

班主任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是学校教育的生力军。班主任工作也必须不断创新,在扬“刚性管理”之长的同时,将“柔性管理”作为班级管理的追求,努力提高管理艺术。就像拿破仑说的一样:“我有时候像狮子,我有时候像绵羊。我的全部成功的秘密在于我知道什么时候我应当是前者,什么时候我应当是后者。”假如把管理理论比作一辆汽车的话,那么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如同管理这里汽车的两个前轮,这是这两个轮子同时的滚动,目标方向一致,追求两方面的不断完善,才能在管理中不断升华。

参考文献

[1] 郭宏.浅谈新时期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1(2)

篇11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思想道德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人好与坏的主要价值标准。当今社会,“有能无得”已成为社会所淘汰的“低级”人才。所以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尊重学生的情感,制定相应的纪律规章,以其他学科教育教学为途径,来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而约束学生的行为,让他们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下文笔者就针对班级管理在法制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二、当前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的现状

1.看重学习成绩,忽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很多学生依然以学习成绩为终极目的,各学科的教师都以学科成绩论英雄,谁的班级在年级组成绩排上名次,才算是最好的班级。而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重视的比较少。在班会上谈的最多的是学习成绩,对学生很少渗透和贯彻如何对安全、法制知识的学习。学生法制观念、生命意识比较淡薄。

2.学校法制教育活动开展甚少

作为教育未来人才的专门机构——学校,关注的更多的是学校的发展前景,学校的升学率,以及生源的多与少,而很少用心思组织一些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相关的活动,明显的对学生法律法规知识的传授和教育,让学生意识不到法律、安全、生命、道德等方面的学习和注重,遇到问题,却后悔莫及。

3.教师法律意识淡薄

当代教师,不但能够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有一定的法律意识,掌握基本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要做一个守法知法的社会公民和建设祖国的未来花朵。但是,很多教师自己对法律知识都孤陋寡闻或者不感兴趣,觉得“教好书”就是履行教师职责的全部,缺乏时代感,缺少对当前学生所思所想的真正了解,又如何能够面对他们。

三、如何发挥班级管理对法制教育的作用

1.利用班会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初中学习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和定型的重要阶段。因此,每位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都要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然后借助学习德育工作思路,利用每周的班会,要求学生从严律己,强化法制意识,有效防止事故、事件的发生,激发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做守法的公民。

2.凭借思想品德课增加学生的法律知识

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不能单单只靠班主任的教育和影响,还要依靠其他各科的任课教师通过德育教育的途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比如,法制教育可以与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普及基本法律常识的内容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材与光盘,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学校可以规定每个班级的第几周为法制教育周,组织学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初中生地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培养他们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行为习惯。

3.通过教师来引导学生认识法律

立法律意识是班级法制教育的根本保证。因此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教师,首先要有明确的法律意识,能够知道基本的法律常识和法律法规,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 ,将学到的基本法律知识通过班会和其他方式,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教育当中,不断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4.开展班级活动来丰富法制教育的手段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可以依据《中小学生守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八荣八耻”等为法制教育的核心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比如利用主体班会、唱爱国主义歌曲、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做一次交警”、 “法制知识竞赛”、“法制演讲”、“学雷锋,树新风”读书演讲等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展现学生的个性,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教育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法律知识,增强了学生的道德意识,把一些枯燥的法制教育通过具体的班级活动达到寓于感化的目的。

四、小结

班级管理在初中生法制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班主任及其各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鼓励他们珍惜今天,把握好明天,做一个让家长放心,让学校放心,力争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且通过班级法制教育,启发学生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也使得班级管理工作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篇12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不仅适应于课堂教学,也适应于班级管理方面。魏书生认为“管理是集体的骨架”,班级作为学校的一个小集体,在管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中学生来说,他们充满好奇心,渴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渴望获得成功,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优化班委组合,实行自我管理

1.组建责任心强的常务班委

实行学生自主管理,教师不必事事躬亲。在班级管理中,组建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有魄力的班干部队伍是非常重要的。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凝聚班集体的纽带。首先,按照民主原则,选举产生班委,是由班委民主再选举产生班长。然后,在班长带动下,组织班委成员制订班干部的责任目标和职权范围,面向全班公布,全班同学讨论、修改完善后,再执行。全班同学负责监督和评价班干部的工作,班级的日常管理由班干部负责,班长协调,从而做好各项工作。

2.设立灵活多样的督导小组

除组建常务班委外,还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并建立多样化的自主小组,如学习督导小组、纪律监察小组、卫生监督小组等。鼓励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小组,促使学生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担担子。学生既是班级的管理者,同时又是被管理者和合作者,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管理与被管理相结合,能够充分提高每一位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责任感,使得自己的聪明才干在班级管理中得到充分展示。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手段,既能够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信任感,也使得学生个性得到充足发展,同时还提高了班级的管理效率。

二、自主制订班规,实行自主管理

有一位著名教育学家说过,“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也谈到,“学生自治可以为修身伦理的实验,适应学生之需要,辅助风纪之进步,促进学生经验发展”。因此,对于刚升入中学的新班级,要让学生根据班级的情况自制班规。首先,让学生明确班规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班规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不同之处,认识到班规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其次,让学生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亲自制订适合本班的班规,使每个人都成为“立法者”,征集“好点子”。最后,由各个小组集体讨论,由班委汇总、协商、制订明确的班规,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班规不是教师或班委在管理自己,而是自己对自己的约束。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强调班规的针对性、实效性,班规面前人人平等,让班规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作用,体现学生的民主、平等,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活动丰富多彩,体现自我价值

一个有活力的班集体能够开展多种有意义的活动。中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希望通过各种形式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并获得认可。因此,如何引导他们健康发展,是班级工作的重点。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开展各种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比如 “抗战胜利70周年”举行“祖国领土寸土不让”手抄报活动,“十一”国庆节举行“祖国在我心中”诗歌朗诵会,“艺术节”举行书法绘画展、竹杠舞比赛、文艺汇演等。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尊重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实现学生自身价值。

四、班委带好头,实现自我完善

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他们在服务班级的同时,又对班级进行管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干部的示范服务对其他学生是一种无声的管理、无形的激励,使班级形成积极、健康向上、有声有形的班风。在这种氛围中,通过示范激励,学生能够将自己与他人之间、自己与制度之间、自己与自己之间进行比较、对照,从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修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五、全员激励,共同进步

班主任对学生必须一视同仁,并坚信“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不断地激励全班学生积极主动地制订切实可行的班级远、中、近期目标,以及小组、个人目标,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得以实现,从而体验成功感。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并以一个管理者的身份管理他人,更学会自我管理。这种形式的管理与教育相结合,既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同时也符合新课标的发展要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