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范文

时间:2023-11-11 08:19: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55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师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通过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地理课上有所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是衡量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本文试图从深入解读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三个方面,对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作了以下几点的思考:

一、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深入解读教材是基础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课程改革使初中地理教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解读教材成了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解读教材即有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以保障教学活动高效全面的开展。深入地解读教材要注意以下一几点:

1、吃透新课程的理念

《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地理课;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地理知识;不同的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做到这些,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比如人人学有价值的地理。有价值说的是这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内容有价值,二是学习方式有价值。学生的地理课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地理活动。例如:在教学研究地震时怎么样产生时,先让学生猜测地震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然后在多媒体上播放相关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及危害的视频资料,接下来用视频来讲解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地震产生的原因,这样学生看着生动形象,学生易懂,最后交流、归纳,找出地球运动的规律及总结地球的运转等知识,让学生感悟到地理知识的来龙去脉,感悟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和乐趣。

2、领会教材意图

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中。

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教学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初中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拔指导,使地理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1、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如在教学中国地形地貌时,要求能力弱的一些学生只要掌握基本知识点即可,能力好些的学生则要求掌握各地区的一些季节的变化及地区文化遗产。

2、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能够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如把“静止”的内容变为“动态”的形象,增强教学效果。

三、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老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1、充分了解学生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不仅要考虑地理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地理课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地理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地理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

篇2

初中地理练习题要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充分体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注重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要在准确解读“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所要求的广度与深度的基础上,把握地理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精心设计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地理练习题。

例:读“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经过

山,

河,此线是我国一月

度等温线大致通过的地方。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通过我国

毫米等降水量线。

以上练习题的设计,紧扣课程标准提出“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不仅考查学生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基本特征的掌握程度,而且考查了学生读图能力,强化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二、联系生活实际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课内练习题时选材切入点贴近学生的生活,重视挖掘生活中的地理素材,引导学生探究身边的、生活中的地理科学知识,充分突出地理知识的“有用性”。

例:考入某初中学校的小玲同学给外省的姥姥写一封信,描述自己的学校:“……学校大门朝南,一进校门穿过一段铺有大理石的通道,这就是我们的教学大楼;大楼的后面是宿舍、食堂等生活区;东侧是有400米跑道的运动场……喔!对了,校门的西侧还有厕所,……我爱我的新学校”。姥姥回信让小玲给她画一幅学校的平面图。

请你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按照地图的基本要素,帮助小玲画一幅学校平面图(只画横线上的内容),比例尺为1 ∶ 10 000。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是初中地理重要的基础知识。本例从学校位置入题,巧妙地从生活的角度切入,创设身临其境的氛围,使练习题充满生活气息,教会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避免了让学生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并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从而对这些知识产生兴趣。

三、引入时事热点

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素养和人文素养,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因此,地理练习题设计时,要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重大自然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将地理基础主干知识进行迁移和重组,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讲板块时设计印度尼西亚发生海啸练习题,把重大时政事件和地理知识的考查有机融合,考查学生整合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理念。

篇3

目前我国农村很多农民并不是只局限于农村的生产与生活,多数人会离开农村进城务工。农民工进城后如果没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城市建设和自身发展都会受到极大影响,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但是,当前农村初中地理学科教学状况不尽人意。鉴于地理学科目前的处境和地位,针对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现状,探索农村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高教师地理教学积极性。

一、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1.地理学科社会认可度低

目前,在初中升学考试中,初中地理尚未纳入升学考试范畴,只局限于结业考试,其考试的组织方式和考试结果,均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地理学科专业教师较少。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开设现状看,除了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外,学科课时的多少及各年级课程开设情况往往决定该学科地位的重要性。地理学科周课时少、只在初中一、二年级开设,初三基本不涉及地理课,地理课程专业教师极少,多由语文、数学等其它学科教师兼任,有的学校还成为领导附带上课的理由,个别学校由体育教师或者后勤人员担任地理教学,加之学校根本不将地理学科列入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地理课经常被其它学科挤占,失去了地理课应有的地位。

二是社会及家长对地理课程认识缺乏长远意识。地理教师实施开放式教学被认为是浪费学生学习时间,给学校施加压力,使地理教学改革举步维艰。家长对学生地理学习也不重视,只关注子女升学科目的学习,认为只要升学考试科目抓好就能考出高分、考入名校,学不学地理无所谓。

三是由于中考指挥棒的导向。学生超负荷运转,升学压力太大,无暇顾及地理学习,地理课堂常出现一张张疲惫的脸,对地理学习失去激情,把地理课当成休闲课或者完成其它学科作业的场所。大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了解不多,有的甚至一无所知,即便是主科成绩很不错的学生,地理成绩也都不理想。

2.地理学科基础设施及资料不足

地理学科特点对学校基础设施要求高,要求学校应该配备地理专用教室、天象馆、地理园、地理实验室以及地球仪、地形标本、图片、投影、幻灯机、录像和多媒体等设施设备及地理挂图、地理参考资料等。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最基本的基础设施都不具备,教师教学只有地理教材和少量的辅助教学资料。丰富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完备设施和辅助资料能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相关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是地理学科特点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无法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很难保证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地理教学基础设施落后,缺乏现代化教学设施。教师在教学中难以使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甚至缺乏必备的教学工具和教学辅助书籍,校内课程资源相对匮乏,校本教研无法开展,校本课程研发成为空谈,这样的教学现状增加教师的教学难度,甚至无法开展正常有效的地理课。

3.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和观念陈旧

新课标教材结构与以往地理教材相比,文字叙述减少,图文、表格、活动增加,教材体系和结构均变化,大量地理知识是以活动探究或者阅读材料等方式呈现,无疑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提高难度。

目前,农村中学地理教师专业性弱注定教师无法正确处理教材,难以进行合理而科学的教学设计。他们对现有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研究甚少,根本谈不上用课程标准去解读教材;课堂教学中,只重视教材文本知识的解读,教学方法生硬、教学手段单一,习惯于照本宣科,对内容处理粗糙,甚至只将考试重点勾画出来,让学生回去背诵或者组织学生使用题海战术进行练习,而忽略教材内容中活动与阅读材料教学。一节课基本以教师“灌”为主,忽视与学生互动与沟通交流,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限制其个性化发展。

二、改变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对策

1.提升地理学科社会地位

要改变目前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提高地理学科社会认可度,必须从多层面、多角度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方法。首先,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敦促学校开齐学科课程、开足地理课时,并定期对学校地理课程开设情况进行检查,保证地理课程能正常实施。其次,调整教师结构,优化教师资源。一是从高校选拔一批地理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地理教师队伍;二是从学校其它学科富余的教师中选拔一批,请业务主管部门进行学科专业培训,解决地理教师师资不足问题。稳定地理教师队伍,防止出现把地理课作为其他教师课时不足的补充方式。最后,改变目前升学考试现状,把地理课纳入升学考试范围,提高地理学科地位,从而保证地理教学正常有效进行。

2.整合地理课堂教学资源

整合教学资源即是将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校内现有地理教学资源,并购置地理教学必备设备,如教学挂图、地球仪、多媒体电脑、幻灯机、各种模型、化石标本、地理实验器材以及相关教辅资料等,让地理课能合理使用相应设备,对教师正常开展地理教学提供必要帮助。学校还可以鼓励地理教师研制教学工具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研发校本课程,将学校教学资源最大化,使其发挥最大效力。农村中学直接与大自然融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素材丰富,为地理教师开展校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的广阔空间,挖掘乡土地理资源,编制各类校本教材,丰富地理课堂教学。

3.重视地理教师专业培训

鼓励地理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终身学习思想,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优化教学过程。学校应加强地理学科教研组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如地理教研活动多开展研究课、示范课和展示课的观摩学习以及抓好集体备课和教学设计。学校定期派遣地理教师参加区、市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地理学科专业培训以及国家层面的地理学科学术研究活动,可为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极好的成长平台。

篇4

地理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包罗万象,是生动有趣的,但是有的学生不喜欢地理,因为地理知识又是琐碎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教师要学会或帮助学生构建每一课时的知识树。经过老师深思熟虑构建起来的知识树能够清晰地展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有一条明确的思维路线,这条线索就把琐碎的地理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感觉记忆是有规律的,各个知识点之间是有联系的。

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一节时,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好像是没有联系的知识点:西双版纳在西南边陲、有发达的旅游业、有多种热带植物和动物、有少数民族风情、旅游业发展中遇到了问题等。其实,只要抓住了以下三条即可。

这三条主线,这节课的知识就不再琐碎,而像是一棵大树上长出了三枝清晰的树枝。许多时候,教师需要借助知识树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正确的、符合地理学科特点的联系,让学生自觉养成“分析自然环境对人文特征影响”的习惯,从“人与地的关系”的角度来看待地理学习。

如果教师能够把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用知识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就会节约学生大量的记忆时间,使记忆成为有规律的、尊重地理事物内在联系的有意义识记。时间久了,在学生眼里,地理知识不是若干个琐碎的点,而是一条条清晰的线。

二、知识构建需要遵循的原则

1.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水平

既然构建知识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教学,那就要求教师在构建知识树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水平。要能够让学生理解起来更顺畅;要能够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严格遵守地理的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构建知识树的目的也是如此,希望通过每课时知识树的构建,能够养成学生自觉分析地理事物内在联系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知识构建切记不能违背地理的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做一些迎合学生的或者不严密的设计,这样对学生将来的地理学习也是没有好处的。

3.体现出教师的教学风格

可以说,即使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也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因为每位教师的性格特点、看问题的视角、教学风格是不同的。因此,知识树的设计切忌盲目跟风,要做出最适合自己教学优点的知识树,这样用起来才游刃有余。

三、知识构建对地理教师的要求

知识构建不同于备课、上课,是对教师更高层次的要求。

1.教师必须熟悉教材,有灵活驾驭教材的能力

知识构建是找出知识间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如果不熟悉教材,很难做到这一步。教师必须对教材烂熟于心,而且对本课时知识在整个章节、整册书、整个初中地理阶段的地位和作用有明确的认识。否则,即使构建了,也没有多少使用价值。

2.教师必须熟悉学生,了解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惑

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越能针对学生学习难点的知识构建越有价值。学生学习遇到障碍,大多是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短路”。知识构建就是解决这些短路的桥梁。

3.教师必须对课程标准有充分的了解,做出符合自己个性的解读和理解

知识构建的理论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课程标准,把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备课中所设计的知识构建就是落实课程标准的良好时机,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知识构建向学生传递正确的课程理念。

篇5

一、前言

1.数字星球系统

数字星球系统是信息时代最先进的教学仪器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三维立体动态展示的单位数字化教学仪器。它通过国际先进的三维图像处理平台,方便教师将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转变为球面图像,结合精密光学技术,瞬间展示于数字化球形投影屏幕上,动态立体地再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现象与过程。

2.将数字星球系统引入教学的意义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大潮,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数字星球系统正是在这种改革与创新的浪潮中出现的,它的出现为教育环境与教学过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如何将它更好地运用于地理教学设计中,这是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而地理教学设计是地理有效教学的前提,科学可行的教学设计能减少和克服地理教学活动的随意性、盲目性,增强和提高地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适应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达到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教学设计者应具备的设计理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即“备课”,可以概括成“三备三写”:备教材、背学生、备教法;写学期教学进度、写课题(或单元)教学计划、写课时计划(教案)。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是在新课程教学设计理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学技术,科学有效的一种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应是设计者在丰富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创新的结果。具体来说,应具备以下教学理念。

1.具备教育教学基础理论

教学设计深受系统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的影响,这些理论不仅为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方法和技术,它们是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数字星球系统使得教学内容通过数字化球形投影屏幕,瞬间将平面、静态的图片转变为立体、动态的图像,可以极大地满足教学的应用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运用传播理论的有效指导,将会极大地改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发展。在设计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海陆的变迁》这节课时,七年级学生受活动范围、思维能力和知识量的限制,对海陆变迁原理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用视频、动画、数字星球演示使教学内容通俗易懂,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开阔视野,认识上从感性逐步上升为理性。

2.融入地理新课程标准

在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时,要科学地解读课程标准的每个部分,理解其中蕴藏的深层含义。如,在初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球运动这方面的知识一直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部分,数字星球系统的运用可以极大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如何将其发挥到最大效益,还需要地理教师在科学地解读地理课程标准的前提下,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实践,将教学效果最优化。

3.树立“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在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时,作为设计者应该多考虑如何将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如,在设计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中东》这节课中石油的运输路线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在课前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策划主要的石油运输路线,由小组代表在课上发言,在数字星球中指出每条石油的运输路线。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4.注重创新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设计教学设计时,除运用系统本身的各种资源外,还应学会开发出自己需要的教学资源。如,讲授“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时,设计者就可以利用数字星球模拟不同的运输线路,由学生讨论选择哪条线路。也可以由教师指导,分小组讲解小组内的研究成果。因此,此种形式下的教学设计,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自身教学与研究能力的提高。

优秀的教学设计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而合理有效的设计理念是教学设计的灵魂。如今在以新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环境形势下,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是顺应课程改革的必要出路,而设计理念的提出可以为教学设计者提供可借鉴的设计思路,因此对它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李家清.新概念地理教学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3.

[3]胡再,邓涛.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地理科学与地理教育论文集,2010(08).

篇6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一、开发的必要准备

1、初步列出参考性的乡土地理资源类型结构清单,即要开发哪些地理课程资源

其一、可以按照地理学科的体系结构,从沙坡头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要素入手,探究沙坡头区位置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植被、河流、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概况,还有沙坡头区行政区划的演变、三大产业发展、交通变化、文化教育、以及人口与城市化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开发和整理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清单。

其二、通读和解读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认真分析内容标准中的活动建议要求,事先归纳和整理出初中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中可以联系乡土地理教学的活动要求,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需求,列出需开发的乡土地理资源清单,包括可以用乡土地理替换的案例、时事热点等。

2、进行学科内的分工协作

部分乡土资源可从网络、报刊、以及一些资料上搜索和整理出来,但更详细的数据和资料,需通过深入各种相应机构,如:政府部门、地理科普教育基地、图书馆、科技馆、气象台、天文馆、博物馆、陈列馆、展览馆和主题公园、科研单位、社区、工厂、以及自然界等。通过开展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各种途径收集获得,而初步获取的原始资料不一定适用于课堂教学,需加工和处理成能常用于课堂教学的文字材料、数字表格、电子地图、各种图表(非地图)、探究活动设计等。从原始资料的获取到资源库的建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须发挥教师、学生、甚至家长的力量集体开发,进行分工协作。依据分工可以建立:社会、人口、历史文化教育组、自然环境和自然灾害组、经济建设组、环境保护组、信息技术组(负责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和地理课程资源库建设技术)等。每个组把收集到的材料整理成一定格式的文字材料、数字表格、电子地图、各种图表(非地图)、探究活动设计等录入计算机,并归集到信息技术组处理,形成资源库。

3、教师要先熟悉所在地的乡土地理

本区有一部分的教师是外乡人士,对所在地的地理知识缺乏了解,即使是本土教师,平时缺乏研究和收集,对本土的地理知识也只是略知一点。因此必须组织地理老师尽快熟悉乡土地理,尽可能地收集乡土各方面的资料,拓展自己的视野,加深对乡土地理知识的认识。

二、开发的主要策略

1、开展老师的调研实践活动

不同组别的老师在分工之后,可以有所侧重地从网络、报刊、图书馆等搜索和整理出很多有用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也可通过多种途径开展调查、访谈、实地考察、探究活动获得详细资料。其中,通过集体考察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实践考察的效率。例如,在学科教研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科老师的实地考察活动,深入到工厂、农田、果园、沙漠、旅游区等生产第一线参观考察、听介绍,也可深入到山川河流自然环境中考察探究,在考察的同时,老师之间进行交流探讨,进行资源共享,提高了考察的效率。曾经组织老师参观考察过大麦地岩画、长城遗迹、腾格里沙漠麦草方格、沙坡头旅游景区、沙坡头旅游景区展览馆、沙坡头旅游景区沙生植物园、现代农业科技园、工业园区、地震局防震减灾展示厅地理园、气象局等。老师们感觉很有必要组织这样的实践活动,在身心得到放松的同时,使理论和实践得到了很好的结合,也听到和看到了一些资料上没有的景观和现象。

2、开展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教师结合所在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特点,结合不同年段的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心智特征,设计一些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活动,扩大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来源渠道。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结合课程标准和人教版教材,在教学中,从地理的要素着手,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各种主题的乡土地理问题。如:关于疆域和人口部分可以布置学生探究“沙坡头区行政区划的演变历史,沙坡头区在人口、教育、文化发展方面的概况;关于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部分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沙坡头区的地形、气候与农业生产”;自然资源部分可以布置学生探究“沙坡头区有那些比较突出的资源?沙坡头区土地资源有那些利用类型?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你发现有那些问题?该如何解决?还可以探究:“沙坡头区的旅游、交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沙坡头区的环境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等。但要注意提供给初中学生探究的问题不宜设置过大,设置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只要收集到的乡土地理资料全面就行。

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及时给予方法和技术上的指导,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成若干个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的一般程序是:

篇7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Junior and Senior High Geographic Content

Convergence from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LIU Qiaomei

(Hangzhou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Hangzhou, Zhejiang 310023)

Abstract This article hopes by comparative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social curriculum standards (b)", "Science (Grade 7-9)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high school geography curriculum standards", can answer reflect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in the choice of teaching content requirements, thereby improving the junior secondary geography teaching content standards, so that the true sens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ndard teaching high school geography.

Key words curriculum standard; history and society; senior geography; convergence

课程改革开设综合课程的初衷是减少学科门类,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按要求《历史与社会》是在初中阶段承载原来历史和人文地理方面的教学任务,《科学》则是承载物理、生物、化学和自然地理的教学任务。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和浙教版《科学》。对比《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即使使用了这两本教材,仍满足不了初中学生对地理内容的学习,如何改进或完善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内容,与高中地理接轨,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深入比较研究,发现问题所在,从而改进或完善初中的地理教学,促进“依标施教”的有效开展。

1 课程概况的比较

1.1 从课程在课程系统中的地位来看――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

《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实施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这表明该课程是必修课,以历史和地理学科为基础,在融合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同时,保持了历史和人文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观点和方法。不仅要和小学段的《品德与社会》在内容方面有内在的联系和承继关系,而且还要与同阶段《思想品德》的教学相衔接、互补。

《高中地理》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基础课程。它由“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而不是与7~9年级实施的综合课程相衔接。

1.2 从课程设置的宗旨来看――素质教育

《历史与社会》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的课程,体现“以育人为本” 而不是“知识为本” 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和实践性。

《高中地理》同样是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的课程,是对未来公民进行可持续发展基础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当前基础教育实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和谐统一。

1.3 从课程形态的把握来看――综合性

《历史与社会》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观,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上都力求整合的新型课程:所有学段、全部主题,都有多学科支撑的知识背景,自始至终体现“综合”的意义。不同的是自始至终体现历史观和历史知识的教育。

《高中地理》同样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上都力求宏观、综合的课程。不同的是该课程不主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分离和割裂,而是提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充分发挥地理学文理兼备的综合优势,以全球问题为对象,进行宏观层面的综合研究。不同的是自始至终体现人地系统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1.4 从课程的实施特点来看――开放性

《历史与社会》和《高中地理》都属于开放的课程,在教学内容、评价方式和教学环境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提供更大的空间: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使知识不再局限于教科书,两者都不强求学科体系和知识内容的完备性,《历》主张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了解社会问题,《地》主张从全球的角度、宏观的角度、综合的角度、区域的角度来分析全球性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评价方式从追求唯一的、固定的结论转变为重视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评价目标多样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历》侧重评价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及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侧重对学生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评价,对地理研究方法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教学环境也从课堂的狭窄范围扩展到社会的广阔空间,并提供多种教学选择,强调社会实践,使课程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历》多次强调应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法,《地》则强调应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达到以点知面、举一反三的效果,并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

2 课程目标的比较

在《历》和《地》中,“课程目标”在总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细化,但是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综合文科课程《历》来说,更为注重的是“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优先考虑的目标。

正确熟练地掌握“过程与方法”,不仅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素质,而且它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地理技能的形成,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都具有促进作用。

《历》和《地》中都提到“尝试”“探究问题”,“与人合作”等,都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侧重点不一样。《历》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探究社会问题;而《地》尝试先发现地理问题再调查研究最后提出对策,问题更专业、过程更完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提到的“意识”、“责任”、“观念”、“态度”、“习惯”等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是受益无穷的。

《历》和《地》中提到“科学态度”、“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责任感”并且关注国情。不同的是《历》强调从历史的角度关注国情,而《地》则从地理的角度关注国情。

3 内容标准的比较

3.1 地理工具――地球仪和地图

地球仪和地图具有双重身份,不仅本身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而且又是人们认识社会事务空间分布的基本工具。虽然《历》和《科》在初一上学期重复讲了这方面内容:地图及三要素、地球仪的使用、判读地形图、绘制简面示意图等,但是,可以发现这也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学生还不太能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尤其是到了高中之后,再进行应用可能就会出现困难。《地》中没有要求再学习这两者的知识,因此可以在学生初中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加强,如对初二出现的历史地图进行分析,尤其是注意地理语言的运用,不仅要站在历史的角度思考,还要站在全球的角度去分析,这需要建立在对世界区域了解的基础上。

3.2 地球概况

有关于“宇宙中的地球”这一部分主要是在《科》中和《地》相衔接,比较发现,二者都从宏观到微观了解地球所处的环境,《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由《科》的关注影响到《地》的阐述、辩证地看待影响,由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上升到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从《科》了解现象的层面上升到《地》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等;从《科》单纯的内部圈层结构扩展到《地》整个内外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历》对自然环境也有涉及,但是重于区域间的比较,在《科》中分类了解了地形、土壤、水分、空气等要素。

3.3 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

这部分知识是学习人文地理、人地关系有关知识的基础。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是由许多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动物和土壤等组成的。

《历》重在“自然环境差异”的“了解”,对于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并没有具体分析,这一部分出现在《科》中;而《地》中不仅是要从宏观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还要从微观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综合思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此多次用到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这一技能,这是在初中单纯的收集、获取信息基础上增加了再加工和反馈(绘制)过程,能力进一步提高。比较过程中还可以发现《地》增加了对大气环流、天气系统、气候变化、洋流的认识,这些内容有些多且深,在初中鲜有涉及,但是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有时还运用到,这需要在初中增加了解。

此外,初中阶段的学习主要集中在某项自然资源和某种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抵御灾害的措施。而《地》中强调通过案例学习,而不是纯理论阐述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及变化、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4 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

人文地理是系统地理的重要分支之一,与自然地理学并列为系统地理的两大支柱。学习有关人文地理环境的知识对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培养都是极为重要的。

《历》和《地》中都涉及到人地关系的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比如《历》主要是以感受型为主的学习,对于人口和人口问题的基础知识、城市形成过程和各具特色城市的基础知识有了基本的认识;《地》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应用到地理学的一些原理(理论)去分析人口和城市的变化,了解人口增长模式及分析特点与分布,并且增加了一些新名词如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城市的空间结构、地域结构。《历》中已列举出历史上的多次人口迁移、不同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景观的影响,这为高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是学习时间相隔较远,学生是否能举出具体事例还要看实际情况;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城市的空间结构、地域结构等是高中阶段新增加的需要学生理解的专业术语,要视学生的情况用合适的学习途径,选择不同深度的实例进行讨论。

人地关系、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初高中必须了解的内容,毋庸置疑,不过也很容易重复;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对人地关系的不同看法,可以了解这些看法有什么价值、有什么局限,可以了解这些看法对知道当时人们的行动起了什么作用,也可以了解这些看法对于今天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什么借鉴意义。这些内容在初高中都是十分重视,不同的是《历》是放在历史长河中慢慢讲述,而在《地》中是集中讨论分析。《地》主要通过案例教学从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农业、工业生产影响的角度学习某种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及特点,以及过来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而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历》偏向于理解一定的区域内人们的生产活动(如生活习俗、文化传统)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对典型实例的分析着眼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差异;《科》中简述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某要素(气候)的影响。

3.5 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

地域性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尽管不少的地理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但是具体地理问题的解决,都必须结合具体区域的实际情况。

“区域”一词在《历》和《地》中属于核心概念,但是却赋予不太相同的内涵:《历》中从“社区”扩展到“区域”,围绕“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空间”,以人文活动为主,而在《地》中除了人文区域外还有自然区域,其他的特征如空间尺度、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都有涉及。

在《历》和《地》中都提到要了解区域环境的差异,因地制宜的改善环境:《历》中是从人们社会生活的差异性着眼,自然环境只是作为区域生活的背景来展示;而《地》中则强调先从自然环境的差异比较开始,继而才是人类活动的差异,要学生在认识地域差异的同时,进一步认识组成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历》中主要动态地展示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影响;而《地》则就某个区域的发展阶段讨论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两者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前者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分析,而后者是站在研究区域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地理问题;区域的差异性导致区域间必须相互联系,这在初高中的教学内容都涉及到,初中只是简单了解这些项目,而高中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辨正地分析这样做会对区域的环境产生何种影响。

总之,《历》仅仅是以比较典型区域的人文特征为主,对很多区域(如世界大洲、国家和中国的区域地理知识)了解甚少,而《地》直接要求以案例分析从成因上探讨区域的差异、认识区域同人类的关系、区域的开发整治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3.6 地理信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与互联网的普及给人类生产或生活带来各方面的变化,以3S为主的地理信息技术进一步促进了地理学科的发展。地理学科诸多关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要素,如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等都可以应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历》和《科》只是要求知道3S可以在生活中的哪些领域做什么事情,《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其工作过程及具体的应用实例;尽管《历》内容目标中提到介绍3S,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基本没有提到过,建议在初中教学中应加强该内容,因为初中的学生基本上都可以感受到GIS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导航,设计旅游路线等等。

4 小结

从上面的比较可以发现:从初中到高中有关地理内容的学习要求由关注活动到阐述、辩证的看待影响;从重“现象”认识过渡为重“原理”探究;由单纯的收集、获取信息上升到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由学习感性知识、体验性知识上升到对事物的理性思考。

做好初中与高中地理内容的衔接,这需要教师通过了解学情,通过阅读相关学科、学段教材的内容来确定衔接内容,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解决;对容易忽视和薄弱问题及时弥补。在日常初中课堂教学中渗透地理技能的培养,读图能力的培养:如从区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了解地理环境的作用;增加用地理知识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在地图上落实历史事物的分布等等。总之,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切实解决初高中地理内容的衔接问题。

注:行文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简称《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简称《地》,《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简称《科》

参考文献

[1] 陈澄,樊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 顾明远总,强海燕著.中、美、加、英四国基础教育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 基教室中学地理科.厦门市高中、初中衔接的教学建议.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2006.

[4] 徐悠.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解读.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9:12-13.

篇8

1.教学管理制度引起的地理衔接障碍

第一,缺乏重视影响地理学科教学工作

近年来,虽然地理学科在中学基础教育中已经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在部分地区仍然受到“副科”“小学科”等不正确的待遇。德国著名地理学者赫特纳1927年描述过:“在学校中,地理学的地位仍然不明确并受到非难,像小媳妇儿似的受到歧视。它经常只能充当小伙伴的角色,不能同语文及数学甚至不能和历史及自然科学平起平坐,而必须在楼底下当杂役。”[2]。虽然现代中学课堂中的地理学科并没有这么严重的受歧视,但是现阶段的教学实践中,上到学校,下到教师、学生,甚至家长们对该学科的重视程度还是不足的。

第二,学习阶段“断层”引起学生知识储备缺失

长期以来,我国地理教学呈现着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初中地理教学阶段中,7、8年级安排地理课程,9年级空缺。又因为9年级学生和教师忙于复习其他学科以备中考,地理知识便被搁置甚至遗忘,而在升入高中的第一年,即高一年级的地理学习内容为自然地理和系统地理,因此,区域地理的学习可以说是遭遇了初三和高一年级两年的断层。

2.教学内容和标准差异引起的地理衔接问题

首先,教学内容的差异是地理教学衔接的重要原因。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教材直观性强、可读性和趣味性高,教材中对新知识的导入和教授多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较形象,一般遵循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比较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高中地理课程的内容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作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与发展、资源与环境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侧重的是从系统地理角度来阐述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着重向学生传授系统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以寻找促进人地关系协调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1]。

其次,课程标准在初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差异

(1)教学理念的差异

对比初高中地理课标基本理念可以看出:初、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基本一致的,都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重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满足学生学习与发展需要的地理,重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之处,初中更侧重知识的获得和学习方法的形成,而高中地理的学习更侧重地理抽象思维的形成,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能力的培养,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是初中的继续和升华,高中地理课程重视问题的探究,强调多种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在地理教学衔接的过程中,既要以初高中基本理念的紧密联系为有力条件,也要注意到理念上的差异和过渡,以此做好基础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衔接。

(2)教学三维目标的差异

从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来对比,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知识面进一步拓展。初高中的目标动词使用有明显差异,从“了解”“初步认识”向“学会”“掌握”“分析”等要求较高的行为动词,说明初中阶段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是基础,高中的教学目标设定要求更高。

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中,都强调了信息收集的过程,但是在要求层次上有所不同。初中侧重概念和地理原理的获取以及分析的过程,而高中则要求在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地理学过程。在发现和解决问题方面,初中阶段要求提出探究思路,提出看法和解决问题的设想,但高中则要求根据探究方案,摸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于学习态度和兴趣方面,高中课程标准更强调了对学习动机的解读;都要求关心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初中强调了乡土地理的要求,而高中不仅关注国情现状,更引导出对趋势的强调;关于全球意识方面,初中区域地理学习中注重了解和认识异国文化的多样性,强调民族自信心,高中则更加强调全球范围内的人口与发展、资源与环境等问题,强调公民责任感的形成。

总之,由于初高中阶段的课程目标要求差异,导致学生在进入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中出现难以适应的情况,构成导致教学有序衔接的一大原因。

二、衔接问题的主观原因分析

上述客观原因仅从教学的外界环境阐释,而主观因素的发展和变化才是衔接出现各类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对教师和学生这两大主观因子的研究和分析才是从根源上解决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的关键。

1.学生心理特点差异造成学习差异

初中阶段的学生偏重于依存方式,更喜欢表征地理事实明确、详尽、富有条理、生动活泼的讲授;而高中学生则更偏重于独立方式,学生较能适应结构松散、时有“布白”的地理教学,因为此时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会有所提高,能善于用自己的认知方式来重组地理结构[3]。

学习方法和思维的年龄和阶段差异主要由于学生的心理特征具有阶段差别。因此,协助学生从初中阶段向高中学习阶段的顺利过渡才能解除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不适应,也是解决的对教学衔接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

2.高中教师对衔接问题的忽视

现阶段由于高考压力,高中地理教学任务较重,课时和进度安排较紧,再加之大部分教师对初中地理教学的不熟悉,部分高中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

首先,大多数高中教师对初中教学没有实践经验,不利于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工作开展。很少教师在从事高中教师工作之前做过初中地理教师,绝大多数教师只从事过高中地理教学的工作,说明对初高中两个阶段地理课程的衔接有较为实际的难度。

其次,日常教学中,高中课堂对初中知识的渗透较少。在高中知识的学习中,应该做好初中知识点的渗透,以便更好的引导学生唤起已有的基础知识储备,但在实际教学中,情况似乎有些差异。

所以,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初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衔接的情况并不乐观。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我们才能有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思路。

参考文献:

篇9

一、对义务教育阶段区域地理课程教学的认识

义务教育阶段的“区域地理”课程,包括“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两大知识板块。区域学习要求方面,“课程标准”除规定少量必学区域(极地地区、中国的北京、台湾、香港、澳门)外,只让学生选择性地学习一定数量的不同尺度区域。但课程学习强调对“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的认识和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区域地理”课程教学,应依据“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坚持“案例教学”,落实以下教学要求。

1.让学生感受区域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

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知道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了解各要素相互联系,感受不同环境的地理特征,即引导学生形成对地理环境“区域性”和“综合性”的基本认识,使学生能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生活的环境,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力。教学中可结合生活感受,通过图表资料阅读及思考,重在建立对诸如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等地理要素特征的感知以及认识其对环境特征的综合影响,使学生知道地理环境中“有什么”、“怎么样”、“与人类关系如何”等。

2.为学生建立必要的地理事实表象

对地理问题的探讨往往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即需要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些必要的地理事实表象。例如,地球的形状及运动特征、全球海陆分布大势、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著名山系的分布、世界人口以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地区分布、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的主要分布、世界主要气候区的环境特征、典型气候区的自然景观、我国地形及气候的主要特点、“秦岭――淮河”线南北的地理差异、“四大地理单元”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等。这些地理事实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相关地理问题的基础,区域地理教学理应帮助学生建立必要的地理事实表象。

3.培养学生认识区域的一般方法

义务教育阶段的区域地理教学重要的不是让学生背记具体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而是采用案例教学方式,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例如,掌握认识区域地理特征需要使用图表资料的阅读和分析方法;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地形、气候、河流特征的描述方法及其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方法;区域主要地理特征的归纳方法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认识方法等,都应是区域地理课程需要落实的基本“方法”教学内容。

4.引导学生明确区域的主要地理题

通过区域地理课程的学习,应让学生了解当今社会在区域中存在的一些地理问题,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灾害问题等,了解相关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初步了解其产生的地理背景以及它们与人类活动的联系,以此为认识基础,在高中阶段学习相关地理内容时,能联系现实社会中的地理问题,应用系统地理的规律、原理及理论进一步进行较深层次成因分析。高、初中内容衔接举例(如表1)。

二、对区域地理知识在高中地理课程学习中的应用思考

1.坚持案例教学,引导方法迁移

篇10

1.地转偏向力

即北半球右手,手心向上,以四个手指代表物体原始运动方向,大拇指表示物体的偏转方向。同样道理,南半球,用左手,手心向上,四个手指代表物体原始运动方向,大拇指代表物体偏转的方向。

2.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

北半球右手,手心向上,由高压指向低压,四个手指的指向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拇指的指向代表风向。南半球右左手,手心向上,由高压指向低压,四个手指的指向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拇指的指向代表风向。

3.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

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余四指表示气流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余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左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余四指表示气流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余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4.地球自转方向

右手表示:右手握拳,四指握指的方向一一自西向东,就是地球自转的方向;俯视食指握指的方向――逆时针,就是北极俯视的自转方向;仰视小拇指握指的方向一一顺时针,就是南极俯视的自转方向。

总之,时代在不停进步,在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地理教学"的方法也要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创新,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利用法则把难以学习记忆的知识点轻松掌握,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地理新课标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11

一、把握新课程核心理念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五项基本理念。对于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一是理论层面上,是从专家的视角阐述的理念,是科学而系统的理论体系。二是通俗层面上,是基于基本理念的理解,抓住其本质精髓的观念意识,对新课程实施比较通俗的思想意识和普遍共识。理念不能太多,把问题复杂化。广大基层教师更为需要通俗易懂的、简明扼要的、能深入人心、耳熟能详的基本理念,需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把握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关键是要把握住其核心理念。本轮课程改革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地理学科来讲,核心的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其他的,如第二条,是对于课程设置而言;第三条是重视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第四条是强调教与学的手段;第五条是如何评价。这就不难看出,为了培养学生地理素养这个核心,要多方共同努力。在新课程实施中,主要是围绕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而采取多手段多样式教学。

地理素养可以理解为地理素质与修养,是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方面的有机综合与整体反映,既有内化隐性的素质,又外显为具体行为。地理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必备的地理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地理知识基础,是学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地理能力,包括地理学习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是初中阶段“生活有用的地理”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延续。三是地理意识,包括空间意识、环境意识、全球意识等,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意识能力,是人的最基本的素质组成之一,也是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四是地理情感,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地理思维活动、影响地理判断能力、支配地理活动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还可以从学习过程和内容结构上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包括掌握地理知识的素养,运用地理技能的素养,获取地理信息的素养,探索地理问题的素养,关爱乡土和关爱祖国的素养,关爱全球的素养,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素养,学会生存的素养,学会学习与合作的素养等等。

二、强化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整合

1、把握理念,用好教材

新课程理念倡导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无疑是大大地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面临着教材的多样性与选择性,教学方式方法多元化,重要的问题是把握好课标理念与现行教材的整合。这就要下大气力研读课程标准,精确把握其精要部分。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最大特点,是按照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这个大目标来设计和编制的,而不是按地理知识结构体系来设计编写的。这样,体现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上,就没有过去习惯上的知识结构和逻辑联系那么系统和严谨,但在培养地理素养的理念上却十分鲜明。在教材使用上,可以人教版教材为蓝本(因其基本上保留了传统的编写体系和学习习惯),把高中与初中、必修与选修、系统与分区的所有内容(共十四本教材)整合起来,并吸纳其他版本教材的精华部分,博取众家之长,在新课程理念下融为一体。在教材处理上,要强化主干知识,合理删减枝梢末叶,理顺内在逻辑关系,整合成适合于自己学生的高中文科地理新课程体系。

2、把握课标形神兼顾

新课程标准有“形”可考量,以教材和教学为载体。把握新课程理念则如灵魂或“神”,“形”与“神”必须兼顾,一体化运行。从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视角来认识问题,就容易理解课程标准的意图,把握其灵魂的东西,做到“形散神不散”。所谓“形散”,就是可以用不同教材和课程资源,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鼓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但其基本理念和标准应是统一的,并作为一种灵魂贯穿于全部教材和教学过程之中,这就是“神”不散的意思。只有把握好理念,才能形神兼顾,使教学有“魂”。最主要的就是要牢牢扭住地理素养这个核心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千方百计地、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除了课堂教学外,还要关注生产、生活身边事,由生活化到理性化,再由书本到实践,上挂下连,旁征博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形成地理能力。书本上的所有地理现象和原理都有生活基础和能感受到的实例。实际案例虽然在我们的周围,但不是都能感受到和说出“理”来,要想方设法去挖掘。一是教师要关注实际,心里要有案例,视野要有实物;二是要引导学生列举、查找与探究。三是有效利用网络和各种课程资源等广泛获取。这些身边事既是课堂教学的好素材,也是备考中设计灵活试题的素材。联系实际教学,课堂生动有趣,学生爱学会学,素养培养尽在其中。

三、促进新课程理念与备考整合

地理高考的态势与走向,对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的影响至关重要。从考试大纲的要求看,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在能力要求中,突出对学生地理素养的要求,侧重“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虽然每年有一些变化,但主要的还是四个方面:一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二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三是理解、分析、解释有关地理事物,发现地理问题,探究地理问题;四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从考试的内容范围看,仍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部分。高中自然地理知识是地理通识,是地理素养的基础,每年高考涉及的考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高中人文地理是在自然地理基础上的应用地理素养,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的考试中偏重理论应用。高中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在空间上综合反映和具体体现。近年关注地缘政治敏感区、自然灾害多发区、生态环境破坏区、重要资源分布与出口区、重大工程的建设和战略区、区域政治经济合作区、海陆交通枢纽区、旅游探险活动区等。从全国和各地的考试卷看,一是突出地理主干知识,重视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再识读、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二是突出能力考察,尤为突出的是与生产、生活有密切关联的能力考查,把获取、解读、比较、分析、判断、应用等各种能力考查融入到每道试题中。三是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尤其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四是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倡导生活有用地理,强化问题探究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教材中没有的新问题等。

篇12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9102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教育背景下,中学的学科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则是落实对学生的素质培育和人格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四个要素: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那么,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呢?笔者结合人教版七年级“人口与人种”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一、教学理念

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教师首先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发展自身的学科素养。教师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与教师具备的学科核心素养密切相关。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地理教学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的地理实践力,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

笔者在“人口与人种”设计和教学中,更多地强调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首先是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立“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之德,树“具备地理核心素养”之人 ;其次,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探究活动的开展,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与地理实践能力;再次是关注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在课堂交流、展示中尽可能让每位学生表现自我,从而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理念与地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相符合。这一顶层设计为“人口与人种”一课的教学提供了思想上的引领。

二、教学目标

在撰写教学设计时,教学目标是设计的重中之重,它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地理核心素养更加具体化。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教师在深度解读课程标准与地理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情,将课程标准细化为课堂教学目标,同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实现教、学、评的统一。

地理课程标准对于“人口与人种”的学习提出了最低的要求,H仅依照课标进行教学设计,很难达到笔者最初的教育理念:立“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之德,树“具备地理核心素养”之人。因此,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①通过看新闻视频,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在数量上和增长上的特征;②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师生共同总结人口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合作学习并总结出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交流汇报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原因;④学生结合地图,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貌特征及主要的分布地区。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笔者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念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期望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读图、议论、交流、展示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三、教学策略

1.重视地图教学,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地图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地图也是初中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初中学生在学习完“地图的阅读”后,应掌握从地图中获取知识并用来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发展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

笔者在本节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例如在“人口增长”这一知识点教学中,笔者展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引导学生掌握曲线图的阅读技巧,让学生自主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又如在“人口分布”教学中,设计学生探究活动:①对照图例,找出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②结合世界地形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图、世界年降水量图,分析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③对照图例,找出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④分析这些地区人口稀疏的自然原因。这些教学活动都充分利用了地图,让学生通过地图的阅读,获取地理信息并解决地理问题,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2.设计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探究活动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提出相关的案例和问题,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开展阅读、思考、议论等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探究式教学在学会学习与实践创新两大素养的培养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人口与人种”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例如,在学习完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之后,笔者设计了探究活动:“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影响家乡南通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 该活动设计希望学生通过家乡南通人口密度的数据,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生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分析南通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将地理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来,体现出课标要求的“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3.实施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受到正面评价后,能够产生更强的学习自信心。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更多的是对小组中负责汇报的学生进行一定的点评,忽视了对小组其他同学的评价,而点评的语言主要是“汇报得很好”,“对问题思考得比较深入”。笔者后来认识到这类语言的过度使用会使得教学评价失去意义。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当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结果性评价为辅,聚焦学生在人地协调观念、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方面的表现,让学生能够张扬个性,健康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