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康复的治疗范文

时间:2023-11-12 14:57: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盆底肌康复的治疗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盆底肌康复的治疗

篇1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是目前临床中作为常见的,会造成女性盆底器官脱落及压力性尿失禁等一些并发症出现,直接影响到女性的生理器官,因此,会导致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1]。妊娠与分娩是发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较高的元素,但不同的分娩形式会对机体本身功能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别,如何改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成为产妇预后的关键,现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3年3月~2015年8月收取的分娩200例妇产资料,将产后实施早期盆底肌康治疗的100例产妇为实验组,产后实施常规指导的100例产妇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为(27.5±0.3)岁,孕周时间37~40 w,平均孕周为(38.5±0.4)w,新生儿体重为2.8~4.2 kg,平均重量为(3.5±0.3) kg,分娩次数最多的为0~4次,平均次数为(2.2±0.1)次;实验组患者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为(27.2±0.4)岁,孕周时间38~40 w,平均孕周为(38.2±0.3)w,新生儿体重为2.4~4.6 kg,平均重量为(3.2±0.5) kg,分娩次数0~4次,平均次数为(2.2±0.1)次。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组产妇采用临床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其中主要的内容有电刺激、生物反、盆底肌功能锻炼等。产妇无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产后实施早期的时间均为产后7 w。电刺激治疗,设定频率为8~33 HZ、脉宽为310~710 us,对于其他所进行的该I类肌纤维训练,设定基本频率为20~80 HZ、脉宽为25~310 us,对于其他所进行的该II类肌纤维训练。然后进行盆底肌力训练,若在治疗当中出现效果不理想,可以将频率和脉宽适当的调整一下,通过重复锻炼会增加治疗效果,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加长锻炼的时间。根据产妇的肌肉强度以及收缩时间不断提升,并且指导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盆底肌肉训练。2次/w,30 min/次之内,10~20次为1个疗程,治疗要持续5 w。对照组产妇为进行产妇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在产后只进行临床常规的康复指导。

1.3 观察指标 ①Ⅰ级:产妇自己可以感觉到肌肉轻微收缩,但并不持续。②Ⅱ级:产妇可以明显感觉到肌肉在收缩,但仅持续2 s,完成2次。③Ⅲ级:肌肉收缩能使手指向上向前运动,持续3 s,完成3次。④Ⅳ级:肌肉收缩有力,能抵挡手指压力,持续时间4 s,完成4次。⑤Ⅴ级:肌肉收缩有力,能持续对抗手指压力达5 s以上,完成5次以上。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产妇剖宫产盆底肌电活动以平均值±标准差(x±s),采用t检验,剖宫产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分布情况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若P

2结果

2.1对比两组剖宫产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分布情况 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力分布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

2.2 两组产妇剖宫产盆底肌电活动对比 实验组产妇盆底盆底Ⅰ类肌纤维、盆底ⅡA类肌纤维、盆底ⅡB类肌纤维、平均肌力、肌电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产后盆底肌肉强硬度呈现逐渐下降,从而引发很多广泛的关注,其不仅经常出现尿失禁,还可能影响女性日后的性生活的质量,影响夫妻之间的和谐性生活,因此,有必要增加产后康复训练[2]。盆底功能障碍要以障碍、腰部疼痛、压力性尿失禁女性产后生殖器官健康状况下降的主要原因,对产后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3]。我国目前医学治疗水平不断更新,早期康复治疗已经被临床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4]。盆底电刺激治疗的原理始于阴道内放置电极,其传递的不同程度大小的电流会对产妇的盆底肌肉和神经产生刺激的作用下,从而增加了盆底肌肉自身的弹性,增加了盆底的收缩强度,此外,利用反射性抑制作用能够减少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5]。盆底肌训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产妇有意识的训练盆底肌肉自主收缩能力,可以延长盆底肌收缩时间比较长,使患者出现逐渐恢复正常的盆底功能。

综上所述,临床中产妇剖宫产分娩情况下,实验组盆底肌纤维持久收缩压、持续收缩的时间。平均肌力、肌电压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盆底肌力分布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刘湘晖,杜丹,黄淑妹,等.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2,39(6):613-615.

[2]陈翠兰.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近期盆底功能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5,11(11):46-49.

篇2

【关键词】盆底康复治疗;功能障碍性疾病;体会

【中图分类号】R2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136-02

盆底康复治疗技术是一项主要针对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非手术疗法,它包括三大内容:功能锻炼、手法康复和仪器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和障碍三大类。主要由于妊娠和分娩引起,妊娠期由于子宫增大,对盆底的慢性牵拉造成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改变了盆底结缔组织的胶原代谢,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减弱;另外分娩时盆底受胎头挤压,拉伸廷长,肌肉高度扩张,使盆底发生去神经改变、结缔组织间连接分离等变化,难产、器械助产等易引起盆底及尿道周围组织的损伤、膀胱颈位置及活动度改变等,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1]因此,产后早期进行盆底功能的康复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针对产后42天后的妇女开展了盆底康复测评和治疗技术,下面就盆底康复治疗中的一些体会和心得进行综述。

1 功能锻炼

1.1 Kegel锻炼法1940年美国妇产科医生Kegel针对产后妇女尿失禁、子宫、膀胱、直肠、脱垂和阴道紧缩度降低等问题,创建了盆底肌肉康复锻炼法,简称Kegel法,主要内容是指导患者有意识的收紧和阴道,维持时间不少于3秒,然后放松,连续12-30分钟,4-6周为1个疗程。这项锻炼通过有意识地收紧盆底肌群,增加盆底肌群及筋膜的张力,促进盆肌的血液循环,预防或减轻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但做该项锻炼必须督促患者持之以恒以及指导其掌握正确的盆底肌收缩方法,同时,该项锻炼虽然对盆底肌肉的功能康复有一定的作用, 但由于不能针对性地对盆肌的某一薄弱肌群进行重点康复锻炼,所以不能满足产后妇女整体盆底肌肉群全面康复的需要。

1.2 膈肌锻炼法膈肌锻炼法需分几个步骤完成:(1)吸气松腹;(2)收腹呼气;(3)屏住呼吸,腹部不动;(4)继续收腹、扩胸;(5)盆底肌同时收缩;(6)缓慢吐气。重复上述步骤多次,以不觉得疲劳为度,逐渐延长到每天30分钟。膈肌锻炼法主要针对肌力低下、多次指导仍不能掌握正确的盆底肌收缩方法的患者,同时作为仪器治疗的辅助方法时,在临床上发现: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效果明显。但同Kegel锻炼法一样,该项锻炼要求患者必须持之以恒,根据个体差异调整锻炼时间和次数,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2 手法康复

2.1 阴道按摩:对于产后会阴切口疤痕按压时或性生活过程中出现疼痛的患者,可用这一方法。首先治疗师食指放在患者切口疤痕疼痛处,轻轻按揉,力度以不觉得痛为准,然后指导患者每天在洗澡时自行按摩疼痛部位,时间不超过5分钟。应告知患者坚持每天自行阴道按摩,并配合电刺激中的止痛方案进行治疗,才能收到良好疗效。2.2 肌肉收缩锻炼:治疗师食中二指置于患者阴道后穹窿处,往下按压耻骨尾骨肌,指导患者收缩这块肌肉,然后手指退至阴道口处,分开阴道口,要求患者有意识地收紧阴道口肌肉,收缩练习分1类和2类肌力进行,该项练习比患者自行收缩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能纠正不正确的收缩方式和习惯。主要目的是让患者学会正确的盆底收缩,并指导自行练习收缩的方法。

3 仪器治疗

3.1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通过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仪,将探头置入阴道内,以检测盆底肌肉电信号活动,并采用模拟的声音或视觉信号反馈给患者和治疗者,使患者根据这些信号训练,学会控制盆底肌的收缩和舒张,[2]而治疗师可通过反馈的信息及时发现和纠正患者不良的收缩习惯和收缩方法,并找到治疗的重点,从而能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生物反馈疗法比单纯的依靠患者自行收缩练习具有直观性、有针对性的优点。同时,还可通过设置不同的场景反射练习,控制不良的盆底肌肉收缩,并对这种收缩进行改进纠正。

3.2 电刺激治疗盆底的电治疗是指放置在阴道内的电极通过传递不同强度的低频电流,刺激盆底神经肌肉的本体感受器,唤醒盆底的收缩反应,使盆底肌肉收缩的强度和弹性增强,另外通过反射性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使控尿反射增强。同时,还可设置镇痛电流,治疗痛、会阴切口疤痕触痛等的患者。电刺激治疗过程中,设置合适的电流是治疗是否有效的关键,盆底肌分1类和2A、2B三类肌纤维,针对治疗不同的肌纤维必须设置不同的电流参数,包括频率、脉宽,强度、波形、时间等,由于盆底的电刺激是一种低频电流刺激,强度没有固定的标准,必须因人而异,最重要的是电流加至患者觉得放置在阴道的探头往耻骨和头部方向移动的感觉,同时,在电流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必须将电流加至最佳收缩强度,从而完成个体化的电流刺激方案。

4 小结

4.1 三大疗法的配合运用在盆底康复治疗的三大疗法中,对于肌力在3级以下,症状严重者,应以仪器治疗为主,功能锻炼和手法康复为辅,综合治疗才能得到更好的疗效。运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可进行针对盆底的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和电刺激疗法,仪器治疗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效果明显,消除症状快。但仪器治疗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在消除症状的基础上,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收缩习惯,预防再次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方面的问题。

4.2 治疗师的重要作用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必须在治疗中多用语言引导、鼓励患者,使患者尽快学会正确的收缩,增强患者对康复的信心;其次,应多督促患者回家后完成收缩练习;最后,由于在我国,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个体探索才刚刚起步,针对不同的个体,统一的方案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个体差异,根据病情特点、轻重等因人而异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并要不断总结吸取经验,才能提高治疗水平。

4.3 盆底康复治疗有效的标准通过个性化的盆底治疗方案,逐渐提高患者的1类和2类肌力,通过手部检测和可视肌电图标上检测肌力变化,力争达到肌力5级,疲劳度为0,并解除症状,建立良好的生物反馈和场景反射,达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有效或治愈的标准,并指导患者养成日常坚持进行盆底肌锻炼的良好习惯。

总之,针对产后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康复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具有无痛无创、无药物副反应、简便、易操作、患者易接受等优点。目前,在我国,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高达28%,大于45岁者可达40%。在产后人群和广大妇女中大力推行、普及盆底康复治疗技术,将会大大减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生率和手术率,提高产后妇女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篇3

女性的盆底主要是由肌肉和筋膜组成,妊娠和分娩可使盆底肌肉的过度拉伸及会阴损伤,导致盆底肌力下降,出现盆腔脏器脱垂(POP)、尿失禁(SUI)等一系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盆底康复综合治疗是采用法国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通过不同强度的电刺激和生物反馈,配合Kegel锻炼和盆底肌肉康复器进行盆底肌肉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和改善盆底肌肉强度,提高女性生活质量。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7月来我院产后门诊正常分娩42天复查的产妇,选择自愿配合调查和治疗的180名产妇,建立盆底康复病历,记录年龄、产次、胎儿体重等。根据患者意愿,入选90名为治疗组,90名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盆底肌力测试,盆腔脏器脱垂(POP-Q)分度,填写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两组在年龄、产次、胎儿体重及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给予盆底康复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的健康教育。两组5个月后回访,再次进行盆底肌肉测试,检测盆腔脏器脱垂恢复情况,调查尿失禁发病率。

方法:盆底肌力测定:按国际通用的会阴肌力测试法(GRRUG),将盆底肌力分为0~5级,采用法国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PHENIX,法国VIVALNS公司)测定盆底肌力。当患者阴道肌肉收缩持续0s肌力为0级,持续1s肌力为Ⅰ级,持续2s肌力Ⅱ级,持续3s肌力为Ⅲ级,持续4s肌力为Ⅳ级,持续5s或>5s肌力为Ⅴ级。Ⅲ级以上为正常。

对照组:指导患者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卫生保健知识,采纳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积极参加产后运动并适当进行室外锻炼,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便秘。5个月后回访,检测自然恢复情况。

治疗组:①向患者交代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的目的、疗效和优点,治疗期间积极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使其了解有关疾病的发病原因及功能锻炼知识,消除顾虑,树立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过程包括电刺激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将盆底肌肉治疗头轻轻放入阴道,针对患者的症状采用不同治疗方案,适当调节电刺激,调整电流强度15~70mA,频率5~85Hz,脉宽20~740μs,以产妇自觉盆底肌肉有收缩感而无疼痛为准,依据肌电压设定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训练模块,依次对患者实施Ⅰ类肌纤维和Ⅱ类肌纤维的电刺激以及生物反馈训练、A3反射以及场景生物反馈。生物反馈能有效的控制不良的盆底肌肉收缩,并对这种收缩活动进行改进或纠正。指导正确的盆底肌活动,并形成条件反射,协助妇女避免腹肌、臀肌等不该用力的肌肉收缩,以达到主动、正确收缩骨盆底肌肉的目的。当肌力提高后着重A3反射的生物反馈作用和尿急情况下的生物反馈下训练。每周2次,每次20~30分钟,10~15次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盆底肌肉评估。②盆底肌肉训练:从第1次电刺激疗法后开始在家中配合盆底肌肉训练,即Kegel锻炼。可选坐位及卧位时进行,排空膀胱后开始收缩阴道、和会阴3~6秒后放松,间隔3~6秒重复上述动作,收缩肌肉时吸气,放松时呼气,连续15分钟,2次/日。以后逐渐增加肌肉收缩次数、增加收缩强度。③疗程结束后,配合使用盆底肌肉康复器进行家庭锻炼,以巩固治疗效果。康复器根据重量不同分为5个重量级,训练时先将最轻的1号康复器开始放入阴道内,保持10~15分钟,1~2次/日,如在咳嗽、大笑、跑步情况下仍不会脱出,1周后更换2号康复器,直至最重的康复器不会脱出。每次15分钟,1~2次/日,持续3个月后来院再次进行盆底肌肉评估,随访治疗效果。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X2检验。

结 果

两组治疗前盆底肌力≥Ⅲ级的例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5296(P>0.05),治疗后治疗组盆底肌力≥Ⅲ级的由8例增加到63例,有统计学差异X2=70.3579(P0.05),见表1。

两组治疗前盆腔脏器脱垂(包括阴道壁膨出和子宫脱垂)、尿失禁例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3332(P>0.05),治疗后治疗组盆腔脏器脱垂由治疗前56例减少到12例有统计学差异X2=17.8762(P

讨 论

女性盆底肌由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多是由于患者的盆底支持结构发生损伤或缺损,或者由各种原因导致功能障碍,从而导致疾病,该疾病存在许多类型,其中较为主要的是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这两种类型均与妊娠分娩有着密切的关系,多是由于患者分娩时引起盆底功能受损而导致[1]。这些患者在分娩时,由于对盆底组织造成较严重的影响,从而对其结构及功能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使得盆底组织在患者分娩的时候受到过度牵拉[2],可造成盆底支持结构损伤,导致盆底肌力下降而发生尿失禁。PFD的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分娩造成盆底支持结构损伤。有研究显示,一些产科因素,如分娩次数的增加、第二产程的延长、胎儿体质量偏大、产钳助产等均可导致盆底肌部分肌纤维及神经损伤[3]。如果盆底肌肉因妊娠与分娩受损不能及时恢复,随着年龄增长,生理功能的下降,相应并发症会越来越重。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PFD已成为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5种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4]。盆底康复综合治疗是采用不同频率的电刺激,提高肌肉纤维数量,提高肌肉本体感受器敏感性,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改善肌肉盆腔组织内环境(血液循环)加速受损肌肉及神经细胞恢复改善尿道及括约肌功能、修复并改善神经肌肉反射、放松肌肉的紧张性、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使患者恢复阴道紧缩、提高盆底肌力、预防及治疗盆腔器管脱垂、提高性生活质量。Wilson等通过研究发现,产妇进行产后盆底肌锻炼即Kegel锻炼可有效提高盆底肌强度[5]。由美国Kegel博士于1948年发明的运动,是一种主动盆底康复的方法。患者通过自主的、反复的有节律的收缩阴道、尿道口、周围的肌肉,增加盆底肌的紧张度和收缩力,增强支持尿道、膀胱、子宫和直肠的盆底肌张力、增加尿道阻力、恢复松弛的盆底肌。女性妊娠期及产后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对防治尿失禁的作用已得到普遍认同,盆底肌锻炼1个月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排尿症状,减轻患者排尿时紧迫感程度、频数和溢尿量。配合盆底肌肉康复器训练进一步巩固疗效,达到提高盆底肌力、预防和治疗女性尿失禁和生殖器官脱垂的目的。盆底康复综合治疗具有修复并改善神经肌肉反射、改善组织营养、改善并提高盆底肌张力功能的作用。我院两年以来,通过对产后女性患者实施上述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解决了患者的难言之隐,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产后及时进行盆底康复综合治疗可恢复阴道紧缩、提高盆底肌力,减少或延缓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亦可对产后尿失禁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因此我们认为盆底康复治疗是保障产后女性健康的首选。

参考文献

1 郎景和.重视盆底康复治疗,提高女性生活质量[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8):563.

2 王雅贤.刘颖琳,陈少清,等.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对改善盆底功能的作用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4):293-295.

3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1-346.

篇4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195-01

PDF是指盆底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表现为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慢性盆腔疼痛及障碍等[1]。妊娠与分娩是公认导致PDF的高危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成为困扰妇女的重要问题之一。为预防及早期治疗产后PDF,我院于2013年6月引进了PHENIX治疗仪进行生物反馈和电刺激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产科自然分娩,产后6周门诊复诊收治的产妇90例作为治疗组,其中盆腔脏器脱垂76例,尿失禁9例,障碍5例,年龄20~42岁之间,平均35岁。选择同一时间段我院产科自然分娩产后6周门诊复诊的产妇8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盆腔脏器脱垂76例,尿失禁8例,障碍4例,年龄21~41岁之间,平均33岁。两组均为产后42天以上,恶露干净,无泌尿系感染及阴道炎,盆底肌肉评估I、Ⅱ类肌纤维肌力均小于3级,并排除既往有神经及精神病史者,机体其它系统严重疾患者。两组在年龄,胎次,产程,分娩方式及胎儿体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组:

1.2.1.1采用法国国家卫生诊断认证局ANNAES 认证的测试标准。由首诊医师常规对产后42天的产妇进行盆底筛查,包括询问病史,盆底肌肉手法评估及盆底康复治疗仪检测(电诊断),对肛提肌慢纤维即一类纤维和肛提肌快纤维即二类纤维的功能进行评估,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症状量化,以明确盆底功能障碍的类型,根据患者的症状,结合每个患者的情况,对需进行产后PDF防治的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师依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不同的电刺激、生物反馈、A3反射、场景反射、松弛反射等治疗。原则为先进行一类肌纤维的训练,再进行二类肌纤维的训练,最后是综合训练。

1.2.1.2 用PHENIX治疗仪给予康复训练:①首先给予320-740μs脉宽,8-32Hz频率的电刺激及生物反馈,使患者学会一类肌肌纤维收缩及学会分开盆底肌与腹肌的收缩。②给予20-320μs脉宽、20-80Hz频率的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指导患者掌握二类肌纤维收缩方法,并对二类肌纤维肌力进行锻炼。③给予各种场景的生物反馈训练模块,如搬东西、抱小孩、上下楼梯等各种场景下训练盆底肌肉收缩,并在训练中加以强化。④给予A3反射的生物反馈训练模块,让患者跟着模块训练,而且需要模拟咳嗽时,患者收缩盆底肌肉。其作用为训练患者收缩盆底肌肉从而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⑤取会阴-腹部协调的模块应用,对会阴-腹部在直立位的协调收缩进行锻炼。⑥治疗过程中电刺激和生物反馈同时配合进行。⑦治疗时间:康复锻炼为15-30min/次,2次/7d,10-15次为一疗程,第二个疗程在三个月后开展,并完善随访工作,对效果进行了解。

1.2.1.3 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治疗的成功,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特点,讲解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方案治疗优势,配合要点,预期目标,就成功案例向患者介绍,以取得配合,提高治愈信心及医护依从。②个体化干预:因患者机体耐受情况存有差异,故刺激间隔时间、时长、频率应个体化选择,指导患者掌握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克服紧张心理,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及防护意识。③在治疗过程中向患者讲述生物反馈的概念、性质、目的和作用,争取得到患者最大程度的配合,从而让患者把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反馈信号和发挥想象上,增强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能力。④环境护理:营造安静、整洁、温馨的环境,温湿度需适宜,空气流通,增加患者舒适感。

⑤安全防护:电极片避免粘贴在皮肤伤口、烧伤区域或污染区域,必需使用专用的盆底肌肉治疗头和康复器,避免交叉感染。使用专用的导电膏以保障治疗效果。⑥生活行为方式干预;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尿和排便的习惯,在咳嗽或打喷嚏前,能主动有力地收缩盆底肌肉.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重体力劳动与剧烈运动,增加富含纤维的食品。⑦康复训练的要点:在医生和治疗师的指导下,根据盆底损伤情况,应用综合技术进行训练,使其掌握正确的盆底肌肉收缩方法(避免腹肌收缩),训练过程要循序渐进,适时适量,且必须持之以恒。

1.2.2对照组:除常规给予产后健康教育外,并于产后六周在家庭开始进行盆底肌肉锻炼(PFME)称为Kegel运动。方法:缩进的动作,每次收紧不少于3 s,然后放松,连续做15~30 min,每日进行2~3次,持续5~6周。

1.3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200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七版《妇产科学》标准。应用盆腔器官脱垂POP―Q分度评价盆腔器官脱垂情况,POP―Q评分。 采用盆底肌力检测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2]。 盆底功能检测正常值:深、浅 I类肌纤维的肌力为5级;深、浅II类肌纤维的肌力为5级;肌电位10-20uV;肌肉疲劳度:正常为0%,负值为异常。

1.3.1盆腔脏器脱垂 治愈:I、II类肌纤维的肌力5级,阴道口紧闭,神经反射正常,阴道粘膜红润,站力位阴道内无脱垂物;好转:I、II类肌纤维的肌力4级以上,站力位阴道内脱垂感明显减轻;无效:I、II类肌纤维的肌力3级以下,站力位阴道内仍有脱垂感。

1.3.2 尿失禁 治愈:症状消失,客观查体无尿失禁;有效:漏尿次数减少50%以上;无效:尿失禁症状无明显缓解,漏尿次数减少50%以下[3]。

1.3.3 障碍:①症状改善为治愈。②症状缓解为好转。③无变化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14.5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治疗组90例患者完成一个疗程的治疗后,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较前延长、最大阴道内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①脏器脱垂治愈73例,好转2例,无效1例;②尿失禁治愈6例,好转2例,无效1例;③障碍治愈4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97.78%。其中有1例为重II度子宫脱垂,经改为手术方式治疗,治愈出院。

2.2 对照组88例两个月后电话随访及回院复诊,其中①脏器脱垂治愈47例,好转15例,无效14例;②尿失禁治愈2例,好转3例,无效3例;③障碍治愈1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79.55%。见表1。

3讨论

PDF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和障碍三大类是妇产科的常见病,中国45%的已婚已育妇女患有不同程度的PDF,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医学对PDF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治疗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PHENIX治疗仪利用高科技的生物工程技术、生物信息原理,精确客观地检测、评估盆底肌肉的肌力情况和纤维受损类型,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针对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频率、不同脉宽、不同强度的电刺激,不同效果的生物反馈模式,结合独有的A3反射、场景反射的训练,唤醒被损伤的盆底神经、肌肉,增加盆底肌肉的肌力和弹性,使盆底功能恢复正常,增强阴道紧缩度,提高性生活质量,并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尿失禁、子宫脱垂等PDF。电刺激主要是通过低频脉冲电刺激能够刺激盆底肌群及支配盆底肌肉的神经,唤醒盆底肌肉的本体感受器、从而使松弛、损伤的肌肉达到最大限度的拉直和修复。而生物反馈技术就是应用功能训练的方法,达到改善和协调局部肌肉和脏器功能状态的一种自然疗法,将反馈信息通过仪器转化为可识别的图像,患者可在直视下准确地收缩盆底肌群、从而达到预想的治疗效果。在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应用的同时,加强整体护理干预对改善预后作用显著,如实施心理护理,可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实施必要的健康教育,加强对疾病基础知识的了解,可提高医护依从[4]。我院采用PHENIX治疗仪为产后PDF患者予以治疗,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身体健康状态及相关检查结果,为患者量身制定了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能有效提高盆底肌肉张力,降低尿失禁发生率,同时改善阴道前、后壁脱垂,起到了治疗和保健的双重作用,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受到了广泛的好评。结合本次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接受盆底康复训练及护理干预后的盆底肌张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相关观察指标,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

参考文献

[1] 蒋红,吴艳.产后盆底肌电刺激对不同分娩方式盆底肌力近期疗效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2):145-147.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