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4 10:10: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国家经济总体形势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对我国工业经济效益的考核,迄今为止采用的仍是1998年进行试算、1999年按月对外的工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随着工业经济形态向知识经济形态的转变,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被人民所重视,客观上对工业经济效益的考核提出了新的要求,故对我国现行工业经济效益考核的指标体系做如下探讨。
一 现行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缺陷
我国现行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套由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等七项指标组成的工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这套指标与会计核算联系较紧密,是以新会计制度中有关会计指标为基础来构成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管理的要求。经过多年的运行,已经趋于成熟,但一些问题却也随之暴露出来。
(一)缺乏对企业发展能力与发展趋势的评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相互竞争定会日趋激烈,经营风险与投资风险也日趋增大。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在经营或投资时总是尽可能的回避风险,降低自己的风险系数,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准确的预计所投资或经营的企业的发展能力与发展趋势。
现行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资本保值增值率虽然可以显示出企业的一些实力与发展后劲,但它只是对企业获取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的评价。现代市场竞争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不断求得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进技术进步,注重企业发展能力的培养,所以要求我们用技术进步经济效益来对企业的发展能力来进行评价。
(二)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不够合理
现行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虽然也设计了资产负债率来直接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但反映内容尚很不全面完整。从发展趋势来看,资产负债率有成为超稳定指标的倾向。由于在指标体系的计算过程中,当资产负债率低于60%时,该指标的权重即固定为“12”,而目前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降到60%以下,随着企业改组改制工作的进行,这种下降趋势仍将持续,因而就全国而言,这项指标的权重将长期保持在“12”,当然,个别地区和一些企业有可能存在差异。超稳定指标的存在,综合指数应有的变动幅度被“修匀”,经济波动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就不能通过综合指数准确地反映出来。所以本人建议取消该指标,换用负债权益比率来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三)缺少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应该增加流动比率,在负债权益比率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同时,流动比率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从而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建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就是通过评价考核工作,引导工业经济向着“集约型”和“内涵型”扩大再生产方向发展,从根本上实现我们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衡量经济工作的成绩,要重视采用综合性考核指标,要看产值和速度,更要看是以什么方法获得的产值和速度,绝对不能只追求不讲效益的速度。所以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工作,坚持把“宏观导向性”放在突出位置,以求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科学性原则
即指标体系的设置和综合评价方法要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要能全面反映经济效益的客观实际。既要有反映活劳动消耗的指标,又要有反映物化劳动消耗的指标,既要有反映生产环节的指标,又要有销售环节的指标;既要有反映劳动消耗的指标,又要有反映劳动占用的指标;既要有反映现实的经济效益的指标,又要有反映发展的经济效益的指标。
(三)可操作性的原则
就是从实际出发,按照我们目前的统计制度和会计制度所能够取得的资料情况,制定出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具有可操作性并能满足时效性要求的方案,使评价考核得以顺利贯彻实施。
三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思路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企业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合理经营,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的情况下不断增加企业财富,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这就是我们设计这套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
新的指标体系应紧紧抓住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根本目标是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的这个核心,打破原有的指标体系不把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而是作为政府部门的基层预算单位的陈规,将考核的中心指标由资金利税率转为资产净利率,将考核重点由企业行政目标的实现程度转移到企业是否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综合素质上来,不仅要考核企业即期经济效益和资金营运情况,又要考虑企业将来偿付债务情况和后续发展情况。
我们将企业的价值归纳为四种能力,即获取利润的能力(获利能力),资金综合运营能力(营运能力),偿付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发展能力),并通过这些能力的达到程度来综合评价某一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
新的指标体系主要应有以下几个突破点:
一是要摆脱以资金利税率为核心的传统的考评企业模式的约束,不再服务于对企业进行检查评比和施加行政干预的目的,而是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应具有的行为导向、基本素质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之所以选用资产净利率为核心指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必然要求。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总价值的公式,企业的总价值与企业每年所获净利润成正比,因而它是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首要条件。
二是要博采众家之长,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分析方法上,继承国际上惯用的比率分析法的长处;在评分方法上,将功效评分与总分评定综合起来,既解决总分评定法分数跳跃的弱点,又克服功效计分的“比率越高越好”这一与经济学中利润最大化的概念相悖谬的弊端。
三是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内实际与国际标准相结合,力求评价结果更能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实际情况。营运资金占总资产比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释当前企业资金普遍紧张根源,并引导宏观经济部门转变思想观念。企业只有真正产生营业盈余,营运资金才会有稳定来源,才能具备正常的支付能力,如果企业不具备相应的“造血”机能,无论如何注入资金,都会无济于事,而且事与愿违,非但银行信贷安全得不到保障,企业反而背上沉重的包袱。同时,对于经济效益核算不实的企业,这个比率也是一个很好的制约。企业在利润上搞虚盈实亏,对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额的影响不大。而且企业潜亏,必然要靠借贷支撑,则营运资金数额必然下降,进而揭示了企业真实的资金营运能力。
四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案
根据以上分析,为完善现有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故在现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取消了资产负债率这个指标,同时增加三个新的指标:
(一)增加技术进步经济效益来反映企业的发展能力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竞争,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不断求得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进技术进步,不断开拓新产品、引进新设备或对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及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注重企业发展能力的培养,而不能急功近利,求一时的高效率、高利润。为此,我们可以借鉴一些西方多家通过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总额与净利润的比值来显示其发展潜力的作法,引入这个指标,其内容用公式表示如下:
技术进步经济效益=工业增加值增长额/总资产增长额
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额等于报告期工业增加值减去上年工业增加值;总资产增长额等于报告期总资产减去上年总资产。
(二)增加一个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来补充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负债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00%。
(三)增加流动比率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100%。
总之,要真正做好经济效益评价考核工作,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有一套科学的、为社会公认的、可行的工业经济指标体系,二是要有一种公认的、科学简便的评价方法,三是要有一套完整的、稳定的统计制度。
参考文献
[1]陈红,关于现行工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统计与决策,1999,第10期
1 目前我国房地产整体形势和现状
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是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一种控制手段,这种调控的特点是根据国家的经济形势进行综合分析后,对具体经济行为进行调控。经过实践证明,宏观经济调控成效显著。目前房屋价格已经经过了几轮的上涨,有些地方房屋价格已经超出了原有价格的2-3倍,已经背离了价值规律。根据经济学原理来分析,已经到了价格拐点。恰巧在这时,国家也意识到了房屋价格过高现象的存在,意识到房屋价格过高已经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水平。所以,在这时,国家适时的出台了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这是及时的也是必要的。对房屋价格的调控,国家的原则是明确的,即房屋价格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走,既防止过快上涨,也防止过快下跌,总的房屋价格趋势要保证稳定,要符合市场定价规律。
从这种宏观调控可以看出,国家是根据经济学原理办事的,是尊重客观规律的。我国已经实行多年的市场经济,更多经济行为就应该按照经济规律来执行,而不是依靠行政命令来解决,从这一点上看,国家是极具科学眼光的。目前的我国的整体房地产经济形势是从过快增长向平稳增长转变,从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变,实现由量的增长向质的增长的转变,使房地产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所以,目前房地产经济的总体形势是在国家的宏观政策的调控下,从房屋价格过快上涨向房屋价格稳定的方向发展,从房地产经济过热向房地产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由于房地产经济和多种行业具有密切联系,所以对房地产经济的调控会对许多上下游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冲击,所以国家出台的针对房地产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首先是稳定的,其次健康,最后是促使国家整个房地产经济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房地产经济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的一种重要的经济形式,房地产经济是否能健康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计,关系到每个国人的幸福感,所以目前出台的房地产经济调控政策都是以稳健为主。
2 宏观调控下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方向
自从国家出台了房地产经济调控政策之后,房地产经济就破除了持续高速上涨的神话,开始了向合理价格的理性回归。不得不否认,之前几年的房地产出现不正常的快速上涨的怪现象。一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自身的利益,鼓吹“中国人多地少,房子越来越少”的概念,恶意炒高房屋价格,使得房屋价格居高不下,虽然实现了自身利益的上涨,却损害了广大消费者,所以建立在这种方式下的房地产经济发展模式并不可取。
国家出台的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政策,正是基于对这种经济形式的深刻分析之后,做出的理智的选择。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市场经济是主流,国家和政府不可能逆历史潮流而动,但是对于房地产经济不合理的快速上涨,国家和政府也不可能听之任之,出台宏观调整政策就成了必然。最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经济的调控力度,其目的就是挤掉房地产经济的泡沫,使房地产经济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前在国家的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之下房地产经济朝着这几个方向发展:
2.1 房屋价格由虚高向理性合理价格回归
房屋价格和其他的商品一样,定价机制都要遵守市场经济规律。根据经济学原理,价格规律是成波浪形的,价格可以适当的偏离价值,但是必须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否则就容易形成经济泡沫,泡沫一旦破裂,对实体经济的损害是巨大的。房屋价格经过前几年的上涨,已经达到了价格顶点。某些城市和地区甚至出现了一年间,房屋价格就翻番上涨的局面,这对整个国家的房地产经济发展是不利的。经济发展有规律可循,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不能为了短期的利益饮鸩止渴。所以,经历过大规模的上涨,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之后,房地产价格逐渐的开始合理性的回归,开始向合理的价格方向发展。这不但是宏观调控的效果,也是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必然。只有这样,房地产经济才能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2.2 房地产开发从过度开发向适度开发方向回归
房地产开发的规模要与城市建设规模相适应,房地产过度开发不但浪费闲置土地,也不利于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在前些年的房地产开发中,有些城市和地区存在房地产过度开发的现象。例如,某一中等城市人口只有100万,新建住宅套数居然达到了20万套,已经超出了该城市正常的发展需求。这种房地产开发就属于过度开发。并且房屋价格虚高,严重超出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最终导致大量的商品房闲置,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我国的土地资源有限,必须加大土地的使用率。现在国家正在搞城乡一体化建设,有些城市为了扩规模,合并的周边的乡镇,大力发展房地产经济。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地方经济发展固然是好事,但是房地产总量也要从实际需要出发,房地产过度开发是对各种资源的浪费,必须得到遏制。国家出台了宏观调控政策之后,房地产开发正由过度开发向适度开发方向回归。
2.3 房屋形式由商品房为主向经济适用房方向转变
前几年的房地产开发,主要的房屋形式是商品房,主要面对的有改善房屋需求的群体。并且商品房的户型均以中大户型为主,超大户型和别墅也存在相当的比例。但是城市的消费群体为工薪阶层,中大户型并不是其主要的诉求,开发宜居的小户型成为了房地产发展的必然。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转移,国家开始大规模建设经济适用型住房。经济实用型住房面对的群体是城市中低收入家庭,这部分家庭的住房状况日益受到国家和政府的关注。正常的房地产开发结构应是根据群体不同,开发不同的形式的房屋。城镇居民按照收入水平划分,分为高中低等收入水平,这就决定了当地产开发的房屋形式应是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按照一定比例并存的,而不能全部都是商品房。根据这一现实情况,国家及时的出台了针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加大了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力度,目的是为了使房屋结构形式更趋于合理。所以,在这种大的政策的指导下,房地产房屋形式必然由商品房向经济适用房方向转变。
3 新形势下房地产经济如何发展
当前的房地产经济发展,每年钢材用量占全国钢铁产量的40%,水泥使用量占全国水泥产量的60%,铝用量占全国电解铝产量的30%,虽然对钢铁、水泥和铝制品行业有促进之外,但是对整体经济确实有危害的。因为钢铁、水泥和铝制品都是高耗能企业,产能的上升意味着对能源的高消耗。目前国家正在提倡节能减排,建设节能型社会,房地产如果继续按照目前速度发展,对资源的消耗将持续增加,这不符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基于此,在国家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将出现供应量和价格的双重下降。再次,我国的土地资源有限,不可能有大量的耕地用于住宅建设,未来几年内,我国的房地产开发规模将逐步缩减,房地产经济将由高房价和高数量实现平稳着陆,实现价格和数量稳中有降。房地产经济的增长速度将逐渐放缓,最终与国家整体经济增长实现和谐统一,朝着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回顾;展望
在2013年,美国的霸气有所收敛,由于联邦政府财政预算拨款没有获得批准,政府无钱可花。中东的动乱比较多,突尼斯民众抗议物价持续上涨,也门首都爆发了武装冲突,在这场冲突中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从整体看,中国的走势逐渐好转,但挑战也逐渐的增多,其要融入国际社会需要更艰苦的努力,中国要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这样能够使他们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对于他们而言,是机遇但不是挑战。
1 2013年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形势的回顾
1.1 2013年世界经济发展情况
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在2013年,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下滑的现象,这是金融危机之后的最低发展水平。2103年,世界经济在政治形势的刺激下,处于脆弱复苏的阶段,但从总体上看,总体形势相对稳定,世界各国正在维持着“弱增长”的局面。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实际经济发展进行统计,2013年的世界经济增长3%左右,这是在金融危机之后的最低发展水平。目前发达经济体将要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
通过对2014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进行统计,其略高于2013年。国际经济增长率已经得到提高,同时国际购买力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通过全球贸易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全球贸易增长明显加快。全球通货膨胀水平略有上升,但初级产品价格低位徘徊。2014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已经下降,非能源价格已经下跌。
美国和日本失业问题还在继续缓解。
1.2 2013年世界政治形势的具体情况
在2013年,大国之间博弈激烈,叙利亚呼吁联合国发挥重要作用,阻止美国对叙利亚进行攻击。但美国的霸气有所收敛,美国的领导力有所下降,美国一直试图试压使中国屈服,但结果适得其反,在西亚、中东问题的处理上,反应出美国已经力不从心。中东地区的局势持续动乱,突尼斯、埃及的各政治派别争斗激烈,其社会经济已经下滑,失业率较高。2013年,在波兰华沙召开了全球气候大会,虽然没有解决实质性的问题,但还是达成了三项主要共识,这就表明与会各国都不愿意承担大会失败的责任。
在2014年,通过对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了解,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5年多来,欧洲许多国家的贫困人口大幅增加。欧洲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目前欧盟28个成员国已经处于贫困危险边缘。在2014年1月份,伊朗国家已在当天停止最敏感的铀浓缩活动,伊朗已经自愿暂停20%浓度的铀浓缩活动,切断了纳坦兹铀浓缩工厂的原料供应。
2 对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展望
2.1对世界经济的展望
通过对世界经济的回顾,预测在近几年的时间里,世界经济整体复苏步伐会不断加快,各国都已经开始实施了宽松的经济政策,所以世界经济形势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世界整体经济的复苏速度将会加快。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计,2014、2015年的世界经济增长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将会比2013年的世界经济发展水平高,但增长率仍属于偏低的中期增长。
2014年、2015年的时间里,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其经济的发展将回升到比较好的态势。纵观全球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经济将会快速回升。对于欧洲国家而言,将会走出衰退的经济发展时期,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全球市场增强信心。而美国经济的复苏将会促进全球经济的大力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将会得到提升。特别是近年来美国经济的发展更是备受世界的瞩目,经过金融危机之后的美国,其自身的经济增产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复苏势头也比较稳定,鉴于近年来美国通过经济调整之后取得的成功,包括其在房地产市场以及国内工业改革等几方面,都呈现出稳步发展且市场走向良好的趋势,在2014年里,美国的经济将会持续不断的增长,增长的势头也会更加稳固,据不完整统计,2013年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为2%-2.3%之间,但是到了2014年,其增长速度将会达到2.9%-3.1%。
2.2对世界政治形势的展望
中欧双方已经发表《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为未来的数年合作绘制了蓝图,双方已经认识到只有坚持对话磋商、互利互赢,才能为中欧关系不断注入发展动力。欧盟的主要机构将实现领导换届。中欧关系将继续健康平稳的发展,更为深入的务实合作和良性互动打下基础。
2014年初韩朝离散家属会面在朝鲜金刚山举行,在2014年―2015年朝韩之间的关系将有所缓和,但要熔化半岛坚冰,也并不是一天的任务,局势短期内难言明朗,中国仍然是解决朝韩问题的重要力量。从总体上看,从2014年到2015年,世界各国的发展都朝向较好的方向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会不断增加,各国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和谐。
3 结语
总而言之,世界的经济与政治始终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的,尽管之前曾出现过经济低迷的时期,也呈现过政治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但是世界的经济与政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发展,从而走到今天的。鉴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问题,因此相关的世界组织应该对这一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近年来欧洲已经建立了统一的市场,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已经完成了多项准备工作。在2013年,叙利亚发生化武危机,通过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一致通过要求叙利亚销毁化学武器的决议。
【参考文献】
[1]王小军.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
李灿荣:
明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可能明显回落
国家商务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李灿荣表示,如果海内外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初步预计 二00四年中国对外贸易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考虑到今年出口基数较高,出口退税率下调 等因素,进出口贸易特别是出口的增长速度将可能出现明显回落。
0 引言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点话题,在历年的两会上这个问题总会出现在总理的政府报告中,而委员们也不断地为解决这个问题献计献策。同时,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经济、教育体制和个人因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深入分析我国当前的经济大环境形势如何,以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充分理解现阶段就业的形势,客观分析我国就业趋势的发展,从而不断地完善现有体制,积极、科学地引导大学生就业。
因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牵涉到的群体太广,所以这也成为众多专家学者正想研究探讨的领域。而纵观诸多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绝大多数都是以教师、政府官员或者社会人士的角度去研究,而未发现从学生视角出发的研究。本文通过汲取专家学者先前研究的精华,通过日常生活的体会以及调研,从学生视角出发去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1 当前的经济形势分析
2011年,我国经济在固定资产投资的驱动下保持了较快增长,其中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较为显著。在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下,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剧。通货膨胀对居民实际收入的侵蚀以及城乡差距削弱了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导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是投资驱动的增长。而这种增长存在着不稳定性,这也造成了就业市场的波动。
而根据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和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论坛暨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2011年秋季预测会”上的报告,今后一段时期里,我国GDP的增速将可能维持在8%至9%的区间内。同时,给定生成通胀原因的复杂性,稳定物价需要一段时间的持续努力。今明两年CPI可能还将维持在4%至5.4%的较高区间内。对通胀的潜在威胁切不可掉以轻心,而通胀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就业的困难局面。
同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也直言:“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风险挑战增多,一些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一些国家债务问题突出;特别是一些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国内看,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是影响经济稳定运行的不利因素不少,一些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就业总体形势严峻。”总体来说就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当前整个经济大环境不好,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还是很严峻。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新高,有680万人,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而能提供的职位空缺毕竟是有限的。
2 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
类比失业问题,可以以性质来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分类:一般性就业问题、结构性就业问题和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就如摩擦性失业一样,一般性就业问题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是普遍存在的。而根据专家学者的研究和现实中的情况,结构性就业问题以及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又日趋严重。
2.1 一般性就业问题
一般性就业问题是指缺乏足够的工作岗位而产生的就业问题,即人多岗位少,基本特征是“人找事”。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目前仍属人才奇缺的发展中国家。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仅占总人口的5.57%,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非常大的差距。因此,从长远角度来说,我国对于大学生的需求还是旺盛的。
2.2 结构性就业问题
结构性就业问题是由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不对应而形成的工作岗位与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就业问题。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学历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学校的差异及专业之间的需求冷热差距相当明显;地区的环境及经济发展状况差异导致需求反差明显。
2.3 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
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是指由于个人出于对职业的选择未能就业而导致的就业问题。根据研究表明,其实当前大学生找一个工作并不难,但是过高的个人就业期望和择业期望,使得自己很难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
3 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们可以通过经济学知识以及作为学生自己的日常感受对这一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首先,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其次,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再者,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及就业渠道;最后,学生自己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具体来说:
(1)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的余威使世界经济陷入了低谷,由于我国以前实行的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因此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国内沿海地带大量的中小企业倒闭、迁移或缩小规模,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减少。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大批海归进入我国就业市场,也挤压了大学生的就业。
(2)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大学生人数的激增,使得就业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转变。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3年212万,2005年380万,2007年480万,2009年592万,2011年660万,11年增加了445万人。预计今年全国毕业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超过680万人,年年增加的大学生人数再加上之前未就业的大学生,可想而知竞争多么激烈。
(3)学生提供的就业信息匮乏及就业渠道不畅,目前的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熟人推荐、专业性的就业网站、考公务员等。
(4)高等教育规模和社会市场需求相比,高校的专业结构设置和调整存在不合理,不能紧贴社会实际,盲目追求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使得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严重的供大于求。
(5)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使得自己的期望很高,而承受力又低。
4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
4.1 政府层面
(1)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边远地区就业的政策和措施。(2)强化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挖掘更多适合毕业生特点的就业岗位。(3)要加强宏观管理与指导工作,对用人单位和高校同样要加以指导和管理,尤其是对高校的专业调整要应该予以注意。同时要增加资金投入,为毕业生提供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平台。
4.2 学校层面
(1)转变教育理念,搞好素质教育,多渠道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2)转变之前单纯的精专业教育,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大专业教育。(3)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构筑网络化的就业平台。
4.3 大学生层面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1
前言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体系就体现出全球化以及贸易自由化的特点,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在这种全球化的环境中得以发展。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其最基本的形式之一,同时也是世界各国能够充分将世界资源整合的途径。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其中一员,也要充分认清现如今国际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现状,并在这样的条件下不断调整自身的对外贸易战略,以便于赢得最大化的利润空间。
一、国际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产生与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体系就已加速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进程,并在对外经贸中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我国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获得了较大的经济利润。以1990年为例,这一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金额为850亿美元,而这其中的出口金额高达520亿美元,占同年当中世界出口总贸易的2%,在世界排名第15。和20世纪的80年代相比,现如今的经济区域集团化体现出两方面的特点:首先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在经济区域集团化当中占据着核心的位置;其次,目前的国际经济区域集团化在形式上体现出更大的规模[1]。
大国在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贸易环境中发挥出了愈发显著的作用,比如说在北美的贸易区当中,美国是核心的地位,加拿大是美国经济实力的十分之一,墨西哥仅占据美国经济实力的二十分之一。在欧洲的贸易区中,德国和法国的经济实力不相上下,后来由于德国的统一,人口数量上涨到8000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上涨到1.5万亿美元,使得经济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增强,一跃成为西方的第三大经济国。而在亚洲,经济中心的位置长期被日本占据,并和亚洲的其他国家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二、经济区域集团化对贸易环境的影响
国际经济区域集团化能够影响很多国家在经济贸易关系方面的变化,在这种影响下,有的国家的经济发展会很快,而有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则会遇到一系列的阻碍。总体说来,经济区域集团化对世界贸易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影响地理结构,在一些国家中建立起集团是为了加深各个国家区域贸易的发展,而区域贸易会在世界的贸易体系当中体现出更加重要的地位。在世界贸易体系当中,区域贸易是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并会带来很多方面的变化。现阶段,各个经济集团在世界贸易体系当中都占据着不同比例的比重。
其次是影响到世界贸易中的供求关系,自从在国际中形成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就出现了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那就是每一个集团当中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种不平衡的发展,任何一个集团都在做出自身的改变,经济发达的国家尽力去帮助经济落后的国家,这种行为也会导致国际贸易市场当中的供求关系发生新的变化[2]。
最后是影响到贸易保护主义,现如今各个经济区域集团中都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出现贸易保护主义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因此应对贸易保护主义严格打击和制裁。
三、我国应如何选择贸易战略
1.认清国际形势,把握机遇
我国属于亚洲国家,要想促进亚洲经济的繁荣就要推动亚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只有在实际的发展中加强亚洲各个国家的联系与合作才能为我国的贸易发展创造出有利的条件,如果在亚洲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中没有很好地把握住时机,就会使我国脱离于经济一体化的环境当中,与亚洲的另外的国家形成了一道屏障,无法享受到贸易市场中资源方面的优势[3]。
2.理清对外贸易战略的思路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关于对外贸易的战略思路也应随之发生改变。以现阶段的发展水平来看,应选择进口代替的战略,使用进口战略代替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我国国内的市场以及工业的发展,以便于让我国顺利建成一套科学化的产业体系,也能有效减少我国在外汇上的支出力度。但值得注意的是,选择进口代替战略也会体现出一定的弊端,比如说会将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互相分隔,这也会导致我国在激烈的贸易竞争环境当中无法立足。要想让我国在如此激烈的贸易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要有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还要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优质的产品质量以及综合全面的对外贸易网络。
3.建立跨国公司
在我国建立起一定数量的跨国公司,能够加强对外竞争的能力。建立跨国公司的目的就是以国家化的经营手段为战略发展目标,将实际业务当中的生产、科研以及金融方面的资料相互组织到一起,在确定产权结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或多个法人经济联合体。从组织结构的特点上来看,所建立的跨国公司应具体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一是要具备资产结构方面的特点,二是要具备内部组织的特点,三是要具备企业功能的特征,四是要具备经营战略的特征。
四、结论
国际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目前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当中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经济结构的形成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全球范围中国际贸易形势以及投资形势。国际经济区域集团化不仅和经济发达国家的联系密切,对我国也同样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过本文的阐述,也了解到我国面对国际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形势应作出怎样的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必然会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分析2008年前三季度统计数据,既亮点纷呈,又问题多多。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厘清逻辑、把握大局,事关当前、影响长远。特别是深刻分析国际经济走势和我国经济的整体形势,对于采取正确的经济政策,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继续深刻变化,其后续走势已初步显现。美国经济:已由流动性黑洞走向流动性陷阱。所谓流动性黑洞是现有的流动性一下消失;流动性陷阱则是诱导政府注资,但所注资金对市场没有作用。现在美国有数以百万亿美元计的五花八门的证券和债券需要在市场抛售,没有几年时间,美国难以从流动性陷阱里出来。欧洲经济:目前是货币紧缩和通货膨胀问题同时存在,两者很难平衡。加之长期在体制和机制上严重缺乏活力,整个欧元区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已变得十分困难。西方国家经济金融危机的根源是收入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财富越来越由少数人占有的矛盾已经到了异常尖锐的程度。实体经济的发展由于受市场制约以及技术进步停滞的原因已很难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从2001年开始,美国开展了大规模的金融创新活动,实行无抵押贷款和无信用贷款,然后转成债券,打包放贷。现在巨大的金融泡沫开始破裂,并迅速由信贷危机演变成信用危机和信心危机,使融资、生产和消费出现互相挤压的恶性循环。因此,这种恶性循环势必还将深度演变。
第二,国际经济的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没有伤及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本次源自美国金融危机的西方主要经济体的经济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还在不断地显现出来。一是随着众多国际性银行和金融机构深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出现资产损失甚至倒闭,国内银行和金融机构对其所持有的美元资产将遭受较为严重的直接损失;二是汇率变动必然使我国的外汇储备出现不同程度的缩水。三是对我国出口会有重大影响。四是热钱可能大量涌入。从总体上看,尽管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影响,我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是健康的,我国经济具有强大的抵御国际经济金融风险的能力。只要把握得好,因势利导调控得好,国际经济金融危机不会对我国经济产生实质性伤害,不会伤及我国经济的基本面。
第三,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判断。一是国际消费结构的改变对中国的出口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二是石油和其他基础产品价格下降,对我国缓解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是十分有利的;三是如果监管有力,调控有效,大量外资的进入可以为我所用;四是西方国家经济的颓势为我国在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多的发言权提供了有利条件。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为9.9%,这是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尽管与上年同期比有所回落,但这个速度仍然快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特别是这个速度是在国民经济遭遇一系列重大的自然灾害和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取得的,更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仍然十分强劲。从较长时间看,我国经济最近五年的经济增长一方面速度较快,同时又是最稳定的,增长速度的方差最小,各种关系比较协调。从未来一段时间看,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基础仍然坚实,发展后劲仍很充足。首先,我们的高储蓄率保证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资金在整体上是充足的,流动性是能够保证的;随着国际经济的消涨起落,制约我国经济的瓶颈因素,包括农业、能源、基础产品的供给状况和贸易条件都会有所改善;三中全会以后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的长足发展,必将使我国经济发展的纵深进一步扩大,回旋余地得到拓展,大国经济优势将会更好地得到发挥;今后几年将是我国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加速提高的时期;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仍将长期维持。因此,我国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和国际贸易方面的政策操作空间很大。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完全有能力克服国际经济的不利影响,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面对复杂形势,应采取积极审慎的宏观政策。一方面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继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国目前的经济情况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有根本性不同,不应随西方起舞;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总体有利,应抓住机会加快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用几年的时间,实现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紧紧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确保农业和粮食不出问题,这是改革的关键,是发展的战略基础;不要急于到西方国家去抄底,美国经济金融危机还远没有见底,资产价格还远没有跌到真实的水平。应冷静观察国际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演变,吸取日本当年的教训。应密切关注石油价格下行走势,择机增加对石油的战略储备。切实加强对国际热钱的监管。央行应高度重视对热钱的跟踪和监管工作,并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国际资金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服务。货币政策和金融改革要深化。不能只看市场表面,要防止货币紧缩表象下的流动性泛滥问题。关键是要注意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衔接,做到信息透明对称。要通过改革和完善,使市场能够发现资金的真实价格,现在这方面问题很突出。过多地使用准备金率工具问题较多,要发现真实的利率并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目前金融领域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市场不能反映真实的资金价格,这种状况对经济构成的潜在危险不容忽视。我们现在需要坚定的信心和稳定的预期,这一点我们和西方国家不一样。当前情况下,保持我国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和外汇市场的稳定是十分关键的。对我国来讲,要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信心比黄金还贵。宏观政策应以紧平衡的财政政策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作为政策组合。要更多关注农民的利益。下大力气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下决心把过高的基尼系数降下来。要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合理调整国民经济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基尼系数既是战略需要,更是现实必须做出的选择。
而日本福岛核电站关闭,部分燃煤发电站在地震中受损,以及日本和欧洲随后关闭了一些其他的核电站,这些因素造成了4300万吨油当量的供应缺口,几乎相当于2010年亚洲核电消费量的1/3或全球核电消费量的7%。
不过,总体数据却显示出一如寻常的发展轨迹。去年GDP和能源消费增长接近长期平均水平。而在总体趋势风平浪静的表象下,价格变化首先反应出重大的调整正在悄然发生。2011年石油价格暴涨,布伦特原油价格年均上涨40%,达到111美元每桶,创下史上最高的名义油价纪录。如果比较扣除通胀因素后的年度油价,比本年实际油价更高的年份需要追溯到1864年。
其中,西德州中质原油(WTI)与布伦特原油的价差在2011年大幅增至16美元。品质接近的两种原油出现如此价差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和加拿大供应激增造成了运输基础设施的瓶颈。
此外,国际煤炭指标价格的简均价格上涨了24%,其中欧洲涨幅最大,而美国煤炭价格逼近天然气价格。尽管美国页岩气生产的革命性变化继续拉低了天然气价格,美国之外的与石油指数挂钩的天然气价格在原油价格上涨的带动下扶摇直上,现货价格也亦步亦趋。
供应中断是能源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常见的可能原因是经济增长。尽管全球经济在危机之后增速放缓,经济重心仍继续向非经合组织经济体转移。两个阵营内都存在经济波动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但2011年这些问题在经合组织表现的更为明显。地震和海啸影响了日本的经济发展轨迹;金融危机后,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增长走向殊途:美国呈现试探性复苏,而欧洲则受到统一货币区诸多未解难题的拖累而举步维艰。
目前,这两种不同的发展态势仍在延续。在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后的经济调整也是困难重重。由于危机的影响在发展中国家显现较晚,因此问题会在2012年及以后显现出来。
一次能源的增长速度再次证明,即便过去几年动荡不安,但是总体形势依旧,经济发展并未对能源需求带来异乎寻常的影响。除了核能这个明显的特例外,燃料结构的演变在整体上也与长期趋势大致吻合。
2011年世界能源市场以自己的方式应对着供求的突变。燃料替换、供需和贸易模式变化都发挥了各自作用。石油供应量增加,特别是沙特产量提高,再加上全球石油贸易和炼油体系的灵活性提高,使沙特重油在欧洲市场上替代了供应中断的利比亚轻油;欧洲部分天然气转销至亚洲,弥补了日本关闭的核电站发电量;美国非常规天然气成功开发、美洲地区煤炭出口增加,有助于替代欧洲天然气的消费。
我们看到,这些措施已经有所成效。部分农产品期货价格显著下跌,一些农副产品的现货价格也有所回落,居民通胀预期有所稳定。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物价仍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从上半月的物价形势看,11月份的CPI仍有可能创出年内新高,12月份的消费物价涨幅可能因基数效应减弱而有所下降,但明年上半年的物价形势很可能更加严峻。物价形势决定了防止消费物价过快上涨的工作不会在短时间里结束,这也要求相关政策应考虑可持续性,建立保障物价总体形势平稳的长效机制。
显然,制定长效物价维稳措施的基础是,要深入理解通胀的机理,全面地把握物价形势。当前的调控重拳主要挥向农业部门,农产品价格对消费物价稳定,尤其是家庭生活成本的当然举足轻重,但我们还应该关注农业部门之外的物价上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农产品生产成本的上升。无论是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还是劳动力成本,都有了明显的上涨。
我们知道发达国家更多的是面临通货紧缩的问题,而不是通胀问题。这意味着2007年前后,较高的国外价格传递到国内这一效应在当前并不显著。这首先反应了国内经济周期已经从危机时的产能过剩,转向了部分领域的产能紧张。其次,当前国内流动性的相对过剩。这种过剩有国内货币增长较快和国外央行数量宽松政策两层原因。最后,也是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反应。中国的劳动力供应正在变得相对短缺,工资面临趋势性上涨,三农一直是经济社会中的弱势部门,这种状况正在改变,而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就是这个改变过程的伴随现象。从积极的意义上看,农产品价格的上升有助于纠正国民经济的失衡,增加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缓解收入差距的分化。
由此来看,稳定消费物价形势的举措还需要考量以下几方面。
一、引言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无疑为我国的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开展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探析,明确当下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特点,并且根据国内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更加周密的发展计划,可有效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在使得我国的企业获得更加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和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二、当下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基本特点探究
开展当下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基本特点探究,主要可以将当下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基本特点总结如下:
(一)当下的国际金融市场的总体形势相对较为平稳
随着国际经济的不断复苏,当下绝大部分的欧元区重债国所具有的债务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有效的解决,同时很多国家的高风险资本也逐渐的呈现出回调现象(以美国为主)。因此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变动也逐步的呈现出了缓和的状态,所处的环境和其总体的趋势也相对平稳。
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结构的复杂性相对较高,因此很多具有经济问题的稳定趋势也容易被较小的经济变动因素打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需要长期的保持警惕性[1]。
(二)国际金融市场所具有的资本呈现出流向逆转的现象
当下的国际金融市场所具有的资本的结构分配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动现象,逐步的显现出了“南升北降”的发展特点。“南升北降”的经济资本特点的逐步呈现,使得新兴股市的发展速度十分的缓慢,进而出现了资本呈现出流向逆转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而导致经济发达的国家的发展速度的逐步提升造成的。
(三)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贷结构性分化
由于世界的经济体系的逐步复苏,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贷结构性也开始逐步的呈现出了分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1.发展中的经济与发达经济的结构分化问题日益凸显。同时由于发展中的经济受通货膨胀的整体趋势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需要加急改革自身的货币政策。
2.发达经济与短期利率的分化问题呈现出长期分化的趋势[2]。开展当下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基本特点探究可知,当下的国际金融市场的总体形势相对较为平稳,在其所具有的资本呈现出流向逆转的趋势的同时,其信贷结构性分化并且发达经济长期于短期利率分化。通过开展国际金融市场的形式的基本特点,可以为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的思考和探究提供更加明确的探究思路,进而为我国的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中指出更加科学的发展方向。
三、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的因素探究
针对于当下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基本特点,进行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的因素探究,主要可以将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的因素总结归纳如下:
(一)美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美国的经济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所占有的主导地位无需质疑,因此美国的货币资金吸引能力、以及美元的资金的流动性都会影响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
(二)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金的流动方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多元化趋势的逐步呈现,美国在国际上的经济主导地位也开始被逐步的削弱,国际上的金融资金也开始逐渐的呈现出由美国流向欧洲以及亚洲的趋势。但是由于国际的金融市场被全球的宏观经济所良好的调控,因此可以在这一背景下实现国际金融经济的稳定性的有效的保障[3]。
(三)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银行无疑是金融和经济的重要承载体之一,只有保障国际银行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平稳性,才能够真正实现国际金融市场的长期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因此国际金融银行的发展趋势,也是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开展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的因素探究可知,美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金的流动方向以及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因此我国企业在新时期进行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应当密切的观察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因素以及因素的动态,进而才能够真正的提升自身竞争实力,实现企业的长期的、可持续性的发展[4]。
四、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探究
开展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探究,主要可以将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总结如下:
(一)国际金融市场逐步呈显出资金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其所呈现的资金国际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国际金融市场的资金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可以有效的提升国际资金的利用率,实现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趋势的良好型的保障。
(二)国际融资畅通化成为了国际市场的发展主流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的逐步发展,国际融资畅通化成为了国际市场的发展主流,国际金融市场的畅通化的提升,也有效的提升了各个国家在利用资金投资时的宏观性[5]。
通过思考探究当下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可知,国际金融市场逐步呈显出资金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并且国际融资畅通化成为了国际市场的发展主流。当下国际金融市场的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为我国的企业的发展、改革和扩张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同时也对于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因此我国企业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应当顺应市场趋势,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才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结束语
开展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探析,首先应当明确当下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基本特点,进而针对于当下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基本特点,进行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的因素探究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探究。开展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探析,明确当下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特点,根据我国的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有方向性的、科学的以及全面的提升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可以有效的实现我国的企业的良好发展,进而高速推动我国社会和经济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陶思豪.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研究[J].中国商贸,2015,04:79-81.
[2]玄立明.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5,22:61-62.
[3]张雪.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33:41.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说,受欧债危机影响,很多德国收入直线下降,于是,便有人非法上街揽客,而在柏林库达姆大街站街的更是越来越多,让即将建成的大型购物商场很着急。对此,该街区特别召开会议商讨应对措施。与会的购物中心投资人弗朗茨提出“反计划”。该计划包括在人行道设监控录像、调亮路灯以及播放古典音乐等。因为据称,有实验表明,最害怕古典音乐。弗朗茨认为古典音乐可作为“情绪杀手”,让感到紧张不安,从而防止其站街——以为播放一通古典音乐就可以让从街头自动消失,未免让人大跌眼镜。
更让人称奇的事情发生在西班牙。近一段时间以来,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自治区的莫里拉达小镇附近的多家超市遭到抢劫,大量牛奶、糖、油被抢走。而抢劫发生时,总有一个人站在超市外用扩音器“指挥”同伴的抢劫活动,这个人正是莫里拉达镇现年53岁的左翼镇长胡安·戈迪洛。戈迪洛宣称,此举是为了表达对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不满。“我们决定征用这些食物,用于救济贫民。”一时间,这个带头抢劫超市救济穷人的镇长,被很多人称为“现代罗宾汉”。
在英国,因为今夏以来街头女士们多长裙飘飘,有人据此断言说,女士裙长已达到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之最,根据著名的“裙长指数”,英国经济或已触底。
“裙长指数”是指经济繁荣程度与女性裙长成反比关系:经济繁荣时,女性的裙子越来越短;一旦经济进入衰退期,裙子则越来越长。这一论点的依据是:1929年~1933年经济大萧条时期,女士所穿裙子长度几乎达到脚踝。1957年,时任英国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宣布,英国“从未有过这么好的经济状况”。不久后,迷你裙面世。1989年~1992年,股市暴跌,经济萧条,裙长再度超过膝盖
近年来,英国经济出现双底衰退,裙子变长。去年秋冬季节,裙子长度更上一层楼。不过,有心人发现,今年的裙子开始变短。因此有人说,英国经济复苏的微光已经出现。
不过,现实依然令英国人沮丧。首相戴维·卡梅伦不久前说,经济糟糕形势可能还将持续数年。一些经济专家也认为,欧元区总体形势复杂,能源和日用品价格上涨,英国经济前景暗淡——看来,依据裙子长短对国家经济状况所作的乐观判断,毕竟不那么靠谱!
近日,新一届法国政府34个部长新鲜出炉,而女性占据了17个席位,其年龄平均在20岁左右,她们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政治态度。有媒体报道说,除了管理国家,经常变换服装,甚至穿短裙走进爱丽舍宫,“享受青春带来的美丽荣耀,对她们同样重要”。
当前阶段,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从国际看,欧美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对我国工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正逐步加深。从国内看,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工业经济面临着增长动力减弱、要素供给趋紧、通胀压力持续和企业效益下滑等一系列挑战。
电子信息产业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由于受出口环境变化影响,全行业效益出现大幅度下滑,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前三季度,电子制造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5%,主营收入利润率只有3.05%,近四分之一企业经营亏损。而相比之下,前三季度整个工业利润同比上升20%以上。可见,加快转型升级已成为新时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当前,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综合信息网络向宽带、融合、泛在的方向加速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正在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二五”时期,我们要紧紧把握国际经济科技的发展态势,按照创新驱动、市场牵引、开放合作、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着力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坚持自主创新,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设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
二是融合发展,建立协同互动的产业体系。增强产品、网络与服务的垂直整合和融合发展能力,建立产业互动发展和融合创新的发展模式,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升级,提高产品和服务附加值。
三是集聚发展,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聚集区,建设研发集聚中心和高端制造基地,引导支持产业转移,在培育骨干企业的同时,注重培育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中小企业。
四是国际化发展,提升产业国际分工地位。
五是安全发展,增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手段体系化建设;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政策法规;推进信息安全标准化等基础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