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形式化范文

时间:2023-11-16 10:37: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劳动教育形式化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劳动教育形式化

篇1

1.启动阶段

一堂课确定了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后,就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活跃课堂气氛的需要,有的教师采取观察、调查、反问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上化学课,讲氧气的性质,教师先准备一集气瓶氧气让学生观察是否有颜色,让学生闻一闻是否有气味,从而得出氧气的物理性质。然后让学生观察红热的木炭放在燃烧匙里,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里会立刻燃旺,发出白光,从而得出氧气的化学性质。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上第一节课就让学生观察镁带在空气中点燃会发出耀眼的白光,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并提出一些问题,镁带在点燃之前是什么颜色?点燃时有什么现象?燃烧完后是什么颜色?燃烧前与燃烧后比较,物质的颜色发生了变化,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那么物质的性质发生变化没有呢?

2.接收阶段

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教材的感知,对教师演示实验的观察,而获得了信息,学生把这些信息整理加工,形成技能。比如:学生对氧气的观察,并动手将红热的木炭放在燃烧匙里,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燃旺,从而思考得出氧气是助燃剂,可以帮助燃烧,供给呼吸,从而想到铁匠铺的红炉旁的鼓风机,不断地往炉中鼓吹空气,炉中的炭燃得旺;想到医院里抢救病人的情景。

3.加工阶段

教师上化学课,通过演示制取氧气实验,演示木炭、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学生观察思考,从而理解了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教师再进一步地引导学生看书消化,分析、比较,概括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能跟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得出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4.储存阶段

教师讲完一节课内容让学生看书,看教材内容,把这一节课的内容,乃至一个单元的内容记忆在大脑中的过程。比如:教师上完一节课或上完一个单元的课程,总是留十分钟或一课时,让学生复习巩固这一节课的内容或这一单元的内容,然后再教其他的内容。

5.练习应用阶段

教师上完一节课,讲完一个知识点,总要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练习,通过练习达到对知识的应用。教师上完一个单元课程要出单元练习题,上完一学期课程要出期终复习题,通过这些专题练习,综合练习或创造性的练习,让学生把知识技能转化成能力。

6.检验阶段

教师上完一节课,为了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就在第二节课前,抽上、中、下三种不同的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检验学生动口的能力,检验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效果。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得好再继续教别的内容。如果学生对前面的知识技能掌握得不好就要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后,再让学生学习新内容。

篇2

陶行知在1927年《生活即教育》一文中解释:“生活即教育,就是要用教育的力量,来达民之情,逐民之欲,把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并指出:“中国从前的旧文化,是上了脚镣、手铐的……以天理压迫人欲”。他说:“我们主张生活即教育,要是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1934年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一文中确切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他强调“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并把其普及教育的最终目的定为“解放全人类”。

目前推行的素质教育与生活教育的主旨有许多相同之处,审视素质教育的实践,我们会发现有些地方还有待改进:

一是教育和生活相脱节的现象还相当严重。陶行知十分强调教育与生活要保持一致。他说:“过的是少爷生活,虽天天读劳动的书籍,不算是受着劳动的教育;过的是迷信的生活,虽天天听科学的讲演,不算是受着科学的教育;过的是随地吐痰的生活,虽天天写卫生的笔记,不算是受到卫生的教育;过的是开倒车的生活,虽天天谈革命的行动,不算是受着革命的教育。”目前从小学到大学,对学生的劳动观念教育不够,许多学生的劳动意识淡薄、劳动习惯差、自理能力差,我们的爱国教育乃至做人教育也都存在着内容和形式两张皮的现象。我们天天谈爱国,可听到国歌许多学生竟然无动于衷!我们从小教育孩子要诚实友爱互助,可“逢人只说三分话”颇有市场,见恶不止,甚至不敢仗义直言的现象普遍存在,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依然不少。诸如此类的现象,除了社会痼疾以外,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陶行知把教育与生活等同起来,把生活绝对化、概念化是其理论的缺陷。可教育要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教师要以身作则,“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却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

二是素质教育形式化在有些地方和学校相当普遍。开几节体音美课,搞几次艺术节、科技节、生活节便算是素教硕果。购置的电教仪器和图书设备成了上级检查的标本;把德育局限于几节课、几次报告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管理形式上;重智育轻德育和劳动教育、课业负担重、恶补、满堂灌屡见不鲜。如果不能真正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整体入手,不能从教学、管理、环境服务等环节全面落实,那么素质教育就会流于形式。

三是终身教育、开放式教育、个性教育、创新教育等有待加强。1930年陶行知在《再答操振球之问》中指出“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生活即教育承认一切非正式的东西都在教育的范围之内。若拿教育做生活,八股的教育必然造成八股的生活”。这些话启示我们,教育要贯穿人的一生、人的生活的每一方面,这是终身教育的内涵。教育要树立开放式的大教育观,走出学校教育的围墙、书本教育的围墙,以及重智轻能、重智轻德教育的围墙。要把生活教育、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创新教育加强起来。21世纪是全新的知识经济社会、信息革命社会和教育社会,因此学生过电脑的生活,便受电脑的教育;过有个性的生活,便受有个性的教育;过知识创新的生活,便受创新教育。教育要从单一的学校系统向成人教育系统和其他非正规教育系统扩展,教育要从象牙塔教育向市场经济、教学科研效益一体化过渡。

二、“社会即学校”的启示

如果说“生活即教育”是对现代教育本体论的回归,让我们认识到教育是回归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回归人的身心潜能素质,由此超越学校化教育的狭隘,为走向学习化社会,实现学习、劳动、闲暇一体化的贯穿一生的生活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视野,那么“社会即学校”的命题,为构建现代教育主体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和方法。“社会即学校”这个命题,从本质上提出了社会(形式化的人)与学校(形式化的教育)的关系,其革命性和创新性在于,对面向少数人的学校中心论予以批判和否定,认为社会的全体成员才是教育的全体。“在社会的伟大学校里,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人人可以在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在做我们的学生”,可以说是陶行知对20世纪初西方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初见端倪的普及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乃至21世纪的学习化社会的科学诠释。他曾天才地主张“出世才算破蒙,进棺才算毕业”,以扩大教育的时限。他在上世纪30年代末提出的“为了整个寿命的教育”,和现代的终身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当以电脑为主体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带来多媒体教学、网络学校、虚拟大学等全球化学习的热浪时,当建构主义理论、交互式学习、实时教学的思想逐步打破学校、社会、家庭的围墙,陶行知所提倡的“无形的社会大学”便有了真正的生存土壤。它启示我们:

1.要把传统学校中那堵学校与社会隔绝的“高墙”冲破,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和互相学习的热情。他指出:“无形的社会大学,是只有社会而没有大学之名,它是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28宿为围墙,人类都是同学,依‘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之原则说来,人类都是先生,而且都是学生。新世纪之创造是我们的主要功课”,“使自己和同伴近邻养成好学的习惯,活到老,学到老,进步到老”。

2.学校教育要树立“教育服务教育者,教育服务社会”的理念,既不能将教育与社会割裂,又不能等同于社会。一方面教育要有效地利用社会的各种有利因素,另一方面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等素质。学校教育要满足社会成员学习的需求,从服务的角度看待学校的一切工作,要建立一套“教育质量体系”,以持续地提高教育质量,真正实现“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的目标。

3.要转变传统的办学主体,运用社会力量来办校。陶行知说:“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的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济社会的需求。”他说:“民主的教育是民治、民享的教育”,“政府应该还教育于人民”,“应当将校门打开”,“校长应当有社会即学校的观点”,这些思想对于我国提出的多元化办学模式很有借鉴意义。

篇3

物理课程的人性化是在批评和总结了六十年代以来的教育发展中,因过分重视物理课程的现代化与结构化,而导致教育流于主智主义和科学主义,忽略了情意教育和审美教育,不利于培养健全个性公民的经验教训而产生的一种物理课程改革思潮,这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物理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它强调物理课程改革的实施,应精减物理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教学型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物理课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实践表明:物理课程呈现方式并非一定要刻板、单一、乏味,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事实上,物理课程的呈现若能做到生动活泼而有趣,让学生有"寓教于乐"的感觉而乐于学习,更有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否则,尽管物理课程编订有实用价值,但过于生涩艰深,则不易引起学习动机,难达到物理课程的预期目标。如日本、韩国等国均以"快乐的学校"、"欢欣的教室"、"宽裕的物理课程"为其教育改革的前提。美国所提倡的所谓"个别处方学习",则是强调依据学生个别的起点差异,设计不同的物理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按自己的实际进行个别化的学习,之后,通过对学生进行个别诊断,再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补救性质的教学活动,这种形式反复进行,最终达成学生有效学习的目标。

可见,重视学生个体需要的满足,提倡人文化的陶冶,处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最合理的环境下学习,是当今各国强调物理课程人性化的具体表现。

2. 力求物理课程的生活化

物理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近年来物理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随着社会的变迁,信息爆炸及知识技术的迅速推陈出新,传统的靠背诵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为了适应快速的变迁,人们在学校除了学得基本知识外,更需要有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各种生活挑战及工作所需的能力。正如英国哲学家怀德海认为的教育中的任务不是把死知识或"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儿童的脑子中去,而是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的僵化,使儿童通过树木而见森林。譬如,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重要的不再是知道多少信息,而是能否收集、分析、研判、整合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不再是有多少数学、科学的知识,而是能否运用这些知识未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物理课程的生活化正是这一发展潮流的产物。它主张物理课程的发展应着重考虑提高学生对周边社会及生活环境的认识,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认为教育活动应重视生计教育、环境教育、劳动教育、信息教育……等一些实用取向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而不应只是单一形式的训练或机械记忆,物理课程内容也不应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杂乱无章的对实际生活毫无助益的零碎知识。所以,强调学习内容应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成为物理课程生活化之要旨。

3. 注重物理课程的整合化

物理课程的整合化是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物理课程发展的又一趋势。它要求每一阶段的学校(小学自然、初中、高中)或每一年级的教育物理课程一贯性的纵的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或衔接上的不良,也要求同一阶段同年级各科物理课程内容的横的联系,使物理课程的架构周延完整,对内容难易多寡相称合理,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能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同时,随着文理科相互渗透日益深入,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也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注重通才教育,使学生具备文理科知识学习的基本能力;此外,正式物理课程与非正式物理课程,学科物理课程与活动物理课程,显性物理课程与隐性物理课程(或潜在物理课程)也在整合之列,提倡两者要相互兼顾,不能偏废。因为正式物理课程或显性物理课程虽是可预期的计划性学习,但是,若能兼顾没有预期而却能产生深远影响的隐性物理课程或潜在物理课程的学习,则教育效果将会更好。

篇4

家庭是大学生身心成长的摇篮,是社会的细胞,人从出生到青年期,多数时间是在家庭中与父母一起度过的,而这一时期正是人的社会化最关键的时期,父母在孩子的成熟历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家庭关系对大学生犯罪有着深刻的影响。大量的有关青少年犯罪研究资料表明,家庭与青少年犯罪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1、家庭教育的失当是青少年犯罪滋生的土壤。我国的家庭教育失当现象相当严重,主要存在着的教育方法有溺爱型、粗暴型、放任型。其中大学生家庭存在的溺爱型最为普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不是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就是过分保护与干涉;不是专制粗暴、惩罚严厉,就是偏袒和溺爱。这种极端化教养方式很难使青少年实现正常的社会化,往往形成不良的习惯和人格,而这些不良的习惯和人格正是犯罪的内在动因。同时,家庭教育的失当还表现在教育的内容上,在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下,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分数,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健全人格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2、家庭结构的残缺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调查数据显示,单亲家庭(破裂家庭)出身的青少年犯罪高于正常家庭的孩子。家庭残缺使教育功能减弱,甚至失去家庭教育功能,一方面可能为了补偿而过分溺爱,另一方面又有可能造成对子女情感淡漠。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往往孤独怪癖,一旦遇到挫折,无法找人倾诉,很容易走极端。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因为缺乏父爱或者是母爱而在求学过程中遭受同伴的讥讽、排斥养成自尊心强、抗挫能力弱、爱面子、逃避、好强、心胸狭隘、嫉妒心强的个性。

在内心里他们渴望和正常家庭一样享受父母的关爱,外表却装作冷酷无情让人难以接近。他们的心理年龄比一般同龄伙伴要偏大,在他们求学过程中,最害怕的就是别人的嘲笑和同情。一旦被同学当作取笑的对象,或者他人不小心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会报复对方,触犯法律。

二、大学教育及管理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1、大学教育体制存在缺陷

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学校相对重视专业教育,忽视德育教育和劳动教育;文化教育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而品德教育又形式化,两者在一定程序上与实际脱节。虽然目前高校素质教育已开始启动,对教学课程的设置作了相当大的改革,但对教育和学生违法犯罪之间的密切关系仍未予以充分重视。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学生学习目的是考试及格,不要补考或重修;教师讲授限于完成教学工作量甚至带课费。究竟课堂教育效果如何,往往没有一套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方法来衡量,因此学生心理和思想问题是否能够解决,可以解决多少也就成了很随意的事情。在这种教育模式下,部分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人生观、价值观未能正确树立,对社会、人生产生错误的认识,最终导致道德沦丧,犯罪发生。

2、大学学生管理相当薄弱

首先,高校扩招使管理资源相对不足。随着高校近几年的飞速扩招,高校出现教育资源紧张、管理不到位、后勤服务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并成为制约高校发展、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其次心理健康问题管理没落到实处。高等学校心理环境相对落后、高等学校心理调查工作滞后,心理干预无力。较忽视贫困学生、家庭特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在客观上放任了情绪丰富化、强烈化、心境化的大学生价值观的混乱,引发认知不协调,甚至导致部分大学生自我封闭、自我否定、怀疑人生。这些都造成高等学校心理环境相对落后的现状,有不少人也正是由于在这种环境下,心理问题不能解决,心理异常程度越来越严重,一旦遇有契机,很容易导致出现犯罪行为。

再次,为了确保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专门制定并颁布了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最终使问题处理打大折扣。而长期有规无循,最终丧失威严,也令少数学生有恃无恐,不断做出违纪行为。管理力度不够的另一个表现是,对本为数不多的校纪处理,基于某些考虑,不能及时公布于众,使得他人从中受到警示。同时,由于教育目标追求功利,学校把一切工作都纳入量化管理,通过打分测评等方法评优,把一切管理手段和标准量化,把学生的一切行为都与分数挂钩,导致以利益相诱惑的恶性竞争。这种恶性竞争很容易导致学生心理的失衡。

三、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篇5

关键词:

社会实践;养成教育;中外差异

1.社会实践在养成教育的意义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现状,我国大学生很多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相对优越,难以理解工人、农民的劳动状况,对创造社会财富没有明显的概念,容易出现唯我独尊的心态。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从社会实践中获取生活、社会经验,从而形成善解人意、诚实守信等品质,了解复杂的人际关系,提升生活和社会技能。另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和危机,学生的生活阅历稀少,缺乏社会和生活经验,在复杂的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走上歧途。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早地熟悉社会环境,理解社会环境中的正面、负面情形,有助于他们更理性地认知社会,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和经受挫折的能力,拥有更健全的心理素质。

2.社会实践在中外养成教育的差别

2.1社会实践制度的差异

为了促进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2004年相关部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该文件中指出各个高校要将社会实践活动归纳到教育教学体系及教学大纲中,社会实践活动要有固定的教学学时和学分,学校要给予经济投入和扶持。2005年我国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该文件再次强调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并且明确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要求。目前,长春光华学院外语学院形成相对适应学校教育情况的社会实践制度,主要有《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细则》、《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办法》等文件制度,文件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规范和要求。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管理办法,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考评,落实学生的社会实践。但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制度中,仍然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我国的宏观调控力度有待提高,没有具体的政策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规范;其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较单一,难以适应学生的专业需求;再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考核机制缺乏合理性,实际运用中出现各类问题;最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国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归纳起来,具备以下四个共同点:第一,国家政府重视宏观调控,通过法律、政策等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保障。政府制定的法律和政策,强化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第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为高校的必修课,并且规定社会实践活动所占必修课的比例。高校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且将社会实践活动贯穿整个大学课程教学。第三,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模式多样化,实践程度逐渐提升。首先,学校与企业双元式的模式,教师深入企业,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通过在企业工作、研究等完成实践活动;其次,劳动教育模式,大学生通过参与劳动获得相应的学分,形成职业观和热爱劳动的道德情操;最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及社会责任教育,大学生在学校的安排下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接受学校的责任课程的学习及实践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第四,高校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完成体验式的就业,就是通过实习等方式完成社会实践活动,既体验本专业对应的工作内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还能够从实习就业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2.2社会实践教育途径的差异

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经验,同样能够对学生所学进行检验。目前,国内外高校都重视社会实践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建设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首先,我国高校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教材内容注重理论,脱离社会实践。其次,我国高校在学生入学初期,会开展军训等军事化训练,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等价值观。但在我国的军训中,更注重形式化的教育,训练的时间较短,且学生在军训期间存在各类问题,难以达到军训的教育目的。再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目前,我国高校在暑假期间都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参与生产、服务、公益等活动中,从实践活动中形成实践能力,培养价值观和劳动观。但由于缺乏学校的组织,大多数学生为了获得学分而参加实践活动,少数学生通过造假来获得学分,最终难以达到实践的目的。最后,我国高校注重对学生的成绩要求,但对学生的素质的考核要求不高,教师和学生难以真正重视社会实践的开展。国外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教材内容要紧贴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部分非常简单,但注重活动性及与社会的联系性。同时,在教学中学校会邀请从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课程的讲授,与学生共同探讨,让学生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由于国外的人口基数相对较少,目前韩国、美国等国家都要求适龄大学生服兵役,从军事训练中形成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吃苦耐劳的价值观。同时,国外高校非常注重学生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的组织或介绍下,学生完成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并且实践活动的成绩将会纳入学生的档案,作为必修科目之一,也会参与考核,最终形成社会责任感。另外,国外高校将学生的品德、素质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在升学或者今后的发展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

3.1更新教学理念

我国各大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快速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同时,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社会的竞争和挑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社会实践中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3.2完善社会实践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的社会实践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政府要加强通过相关法律、政策保障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高校要积极完善既定的制度。首先,可通过导师制度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刚入学的大学生,心理上仍存在应试教育的意识,大学的自由生活容易让学生放松或者迷茫,导师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的目标;其次,高校要将社会实践作为考核内容之一,且完善考核制度,通过激励学生,让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要作为教师的考核内容之一,教师要更重视社会实践的开展;最后,高校要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与用人单位、社区、部门合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

3.3丰富社会实践模式

首先,在大学生入学后,学校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其次,学校和导师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课题的研究中,获得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再次,学校组织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等,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体会社会的多面性,形成富有同情心的现代化新人;最后,鼓励学生主动的参与社会实践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专业等,参与社会实践,并且主动地寻求实践机会,参与实践活动。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实现养成教育的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语言及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尚品德的人才。养成教育的理论教育学,学生只能够形成相关思维、语言和行为的概念,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则能够将所学的概念转化为形象、具体的习惯,并且最终养成良好的语言、思维及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作者:刘晓晶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

参考文献:

篇6

建国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通过各类教育培养了数以亿计有文化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人才,教育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支持越来越大。尽管我们的教育还存在某些问题,甚至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但对教育进行整体评价决不能简单地冠之以 “ 应试教育 ” ,这涉及到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果乃至教育性质的评价问题。只可以说,我们某一类教育中的某些学校的办学思想还不够端正,还存在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诸如忽视德育和劳动教育,忽视音体美教学,忽视后进生,加班加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等。

只要我们国家不宣布普及高等教育,高一级学校招收新生就存在一个选拔问题。有选拔,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升学率,这是办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考试不是 “ 应试教育 ” 特有的,正如市场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一样,因此,进行教育改革决不能丑化传统教育,决不能把实施素质教育与考试和提高升学率对立起来。实施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教育的反思、继承和发展,要在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前提下,突出抓好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把更多更好的毕业生输送到高一级学校,对升不上学的也要培养成当地经济建设的合格劳动者。

二、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知识传授为主,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统一。

知识即学识、学问。从通常意义上来说,知识多,办法就多,水平就高,能力就强。什么是能力?中小学到底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我曾与一些教育专家和命题专家探讨过这一问题。有些专家明确指出:中小学阶段需要培养的能力主要是指记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判断选择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规划设计能力,辨别真假信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等等。有的专家认为, “ 知识的有效运用即能力 ”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明确了知识与能力的基本关系,为中小学教学工作中的能力培养指明了方向,也是对课改后 “ 轻视知识 ” 倾向的一种矫正。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知识是一个大圆,能力是一个比知识稍小一点的圆,二者相交重叠了绝大部分;随着知识大圆的不断扩大,能力小圆也不断扩大并向大圆中移动;随着能力小圆不断扩大,知识大圆也不断扩大,而且重叠部分越来越多。因此,必须把知识与能力有机统一起来。

三、正确处理三维目标与 “ 双基 ” 的关系,必须坚定不移地以 “ 双基 ” 为主,课改初期要特别注意防止 “ 双基 ” 的淡化和三维目标的虚化。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任何割裂三维目标的做法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把过程与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形式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这是了不起的进步。但是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在实施层面上出现了 “ 双基 ” 淡化和 “ 三维目标 ” 虚化的现象,过去大家抓得很实很有效的 “ 双基 ” 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淡化,三维目标出现了虚化,知识、技能这个担负着极其重要常规任务的基础性目标该实的实不了;过程、方法目标出现了 “ 游离 ” 的现象,游离于知识、技能目标之外,游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之外,游离于学生发展之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出现了 “ 贴标签 ” 的现象,一些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像讲知识要点一样,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直接 “ 教 ” 给学生,这种教育显得空洞乏味、苍白无力,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抓 “ 双基 ” 与推行新课改并不矛盾。课改前,教学中也存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就是没有明确提出这两个目标,也不能因为课改后提出了三维目标,就淡化 “ 双基 ” 。在课改初期要特别防止走向忽视 “ 双基 ” 的另一个极端,否则,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四、正确处理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的关系,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间接知识为主,努力达成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的融通和整合。

“ 回归生活 ”“ 关注学生体验 ” 已成为我国课改的一个焦点话题。针对原有课程的弊端,提出关注学生体验、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非常重要,但不能矫枉过正,必须处理好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的关系。

直接知识是间接知识的基础和来源,间接知识依托并服务于直接知识,两者的关系的本质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我们提倡理论联系实际、服务实践、导向实践,但并不主张 “ 回归实践 ” ,因为这既有悖于人类从直接知识中分离出间接知识的初衷,同时也会妨碍间接知识的发展进程。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根据间接知识的自身逻辑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科学利用直接知识的教育资源,努力达成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的融通和整合,而不能走 “ 间接知识回归直接知识 ” 的路子。

五、正确处理接受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必须坚定不移地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积极探索探究性学习的新途径。

学习方式变革是本次课改的一大亮点。在实施课改的这段时间内出现了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景观,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多样化背后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

通过认真的比较反思,发现传统 “ 讲授法 ” 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它具有大众化特点,它的应用是最广泛的,至今仍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教师使用此法;它有很强的包容性,有讲,有问,有答,有议,有读,有写,有启发引导,它是以讲授为主,兼有多种形式和特点的教学方法;它有一个组织严密的过程,非常注重师生的双边活动,从来也没有否定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需要学生付出紧张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学生的思维时刻在教师的讲解引导下进行活动;它具有高效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利于组织纪律性的培养。实际上,对中小学生而言,这个阶段的身心特点,受动性大于能动性,依赖性大于自主性,继承性大于创造性。因此,在课改的新形势下,讲授法仍是最优秀、最主要的教学方法之一。

新课程在强调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也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探究式教学比接受性教学要多花很多时间,耗时是讲授法的 1.4 倍之多,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不可能每节课都采用探究式。探究式学习主要用来打开重要知识网络中的一些 “ 结 ” 和 “ 扣 ” ,一些能讲清楚的事实性的知识是没有必要探究的。对广大教师而言,最好的教学方法不是哪个教育家的方法,而是符合师生实际,用最节省的时间、最简洁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最多的知识,并促使学生最快地转化为能力的方法。

六、正确处理考试与多元评价的关系,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考试为主,积极探索多元评价。

此次课程改革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使教育评价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多出一批各有所长的好学生。改革传统评价制度非常重要,但目前新的评价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要认真扎实地发挥好考试这种传统评价方式的作用,不可先破后立,影响教育的健康发展。

评价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尽善尽美的普适性的评价体系。不论采用何种衡量方法,客观上总有 “ 分值 ” ,这是首先需要想通的。我们不要做分数的奴隶,以分取人,以分定性。而且,少一分、多一分,也不见得就会有多少差距。对学生而言,我们要引导他们懂得理智对待分数。比如, “ 百分制 ” 相对于 “ 等级制 ” ,多了精确度,少了模糊度;而 “ 等级制 ” 相对于 “ 百分制 ” ,多了涵盖度,少了细分度。两者利弊,绝不取决于他们自身计算的方法,而是我们对它们的态度。过去考试采用百分制,为了淡化竞争,就改成五分制,好像五分制就是素质教育,百分制就是应试教育,这其实是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关系的极端片面理解。希望通过实行 “ 等级制 ” 减少竞争压力,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而教会学生以正常的心态对待一切评价方法才是最主要的。

七、正确处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确保教师主导作用充分发挥。

本次课改的方向是从教师中心地位向学生中心地位转移,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教育改革是从学生中心向教师中心转移。表面上看,两者是趋异性,但实质上是趋同性,各自取长补短,向自己缺乏或薄弱的方面去加强,同时避免各自的片面性,都是为了改进和加强自己国家的基础教育。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应该百分之百为学生的学。观察教学过程应该从观察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进行,把观察的重点从教师的作为转到学生的作为上。只要没有激起学生的有效学习,不论教师讲解得如何生动,不论教师展示了多少教育资源,都是不必要甚至是无价值的。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评价关注的重点应该从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习上来。怎样把握这个度呢?以往是 70% ~ 80% 关注教师的教的行为,现在要调整到 50% 以上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大于 50% 就算基本符合要求,小于、等于都应该视为不符合要求。

八、正确处理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关系,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教材为范例教好教材,鼓励优秀教师探索用教材教的方法和途径。

传统课堂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惟一对象,教学变成了教书,这是一种极其狭隘的教学。新课程实施后,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解释者、执行者,而是一道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新课程的民主性、开放性、科学性让教师找到了课程的感觉,形成了课程意识。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充分地挖掘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对教材的补充、延伸、拓宽、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进行质疑和超越,这是新课程十分可喜的变化。但是,由于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和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有效经验,在实施层面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现象。用教材 “ 教 ” 是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然而我国基础教育是普及性教育,越是低年级,师资状况越差,一部分教师 “ 教 ” 教材也很难达到要求,用教材 “ 教 ” 就更不现实了。因此,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教好教材仍是广大教师的重要任务和要求。

九、正确处理扬长教育与补短教育的关系,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扬长为主,积极做好扬长与补短相结合的工作。

扬长教育是培养成功人才的教育,成功在长处,不在短处,越是扬长,越容易成功;每个人的创造潜能只能蕴藏在他的特长之中,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发现和充分挖掘、发挥教育对象的优势,并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因势利导,发展并张扬这种优势,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求全责备会导致平庸,如果只限于、忙于 “ 补短 ” ,则必然没有时间和精力去 “ 扬长 ” ,就会压制那些奇才、怪才、偏才。

短处很难补成长处,但不能影响长项的发挥,不能影响升学成绩。扬长就是承认差异,承认智力结构多维性和多元性,以及学生作为生命体的多样性。扬长教育的本质是个性化教育,是对整齐划一传统教育的一种挑战。扬长是把中国由人口大国转化成人才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篇7

一、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1.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一些国家倡导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回到校园,形成了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1]。上个世纪末以来,校本教师培训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师培训形式,以其灵活性、针对性、突出学校和教师的主体性等特点逐渐为我国教育者所认识和接受。校本培训特点决定了它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

2.校本培训是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师在职培训主要是以高校模式为主。但是高等院校在倡导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轻视了农村教师的需求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忽略了农村教师的主体参与性。高校模式“把持”教学的主动权,学习者只能根据预设的课程结构进行学习,参与机会很少。对于教师来说,参不参加培训,参加什么样的培训,“一切都是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做出的选择,而非教师自主做出的判断”[2]。总的来说,高校培训模式依然是一种外控式模式,学习者只能被动接受,很难发挥自主性。而成人教育是“一种没有权威的合作探讨加非正规学习”[3]。教师是有自主能力的成人学习者,在校本培训中,教师是主体,结束了他们以往培训中的被动局面,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成长需要选择培训内容,有利于教师的自主发展。

3.校本培训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

院校集中式培训学习成本较高。首先,从时间上来看,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有的教师包班,有的教师跨年级兼任多门课,偏远学校教师甚至要从事复式班工作,任务更重,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很难分身参加离职培训。其次,从经费上来看,农村教师的收入较低,一次培训下来培训费、交通费、食宿费等让他们不堪重负。很多农村教师不愿意参加这种培训的主要是经费问题。有调查显示,农村教师自己负担培训费用的为79.3[4]。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紧张,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接受培训都有一定困难,而校本培训正好避免了这些问题,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

二、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自上个世纪末,校本培训在全国农村中小学校逐步展开,但目前的校本培训活动并没有得到农村教师的广泛认同,校本培训的实施陷入困境。

1.现代教育理论难以深入

适应教师需要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特点。“需要”一词反映了校本的灵活适应性,但是到底什么样的需要适合呢?是不是所有的需要都可以拿来选题培训?有些学校在开展培训是注意到了教师的需要,于是就围绕着所谓的“需要”展开了:基本功差了,就组织教师读、写、画;理论不足了,就安排集体阅读教育书刊。当然,不能否认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现代教育理论依然无法深入其中,农村校本培训总是在这个层次徘徊,理论水平难以提高。

2.形式化校本培训难见成效

校本培训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教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培训内容适用于本校实际,并且以教师的实际工作状况来评价培训的效果[5]。然而,有些农村学校将校本培训当作上级下达的任务来抓,为了应付检查,学校将一些日常活动统统划在校本培训的名下。校本培训成了教师的“作业”,因为上级要来检查,学校就要求教师“交作业”,有些老师也就随便抄抄了事。笔者曾就校本培训的实施情况对某地农村中学进行了调查。其培训内容是教育局发放指定教材,每位教师85元;培训形式是教师自学;评价方式是开卷考试。学校有关负责人根据教师的读后感,撰写校本培训报告会记录等材料(有些活动实际上根本没有开展,负责人只能闭门造车),以备上级检查。这样的校本培训已经退化成一种形式,有其名而无其实,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3.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缺乏整合

农村优质的师资资源、教育资源有限,可是这些有限的资源也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同一区域内不能针对本地教师、学校的实际情况,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灵活机动地开展培训。甚至有些学校认为校本培训就是在本学校,由本校教师组织学习,于是,关起门来读读报纸书刊也算组织了一次校本培训。

4.不同区域农村教师差异性难以关照

培训教材没有取舍,不考虑城乡教育的差别,不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培训内容,不管合不合适拿来就用。有的培训内容与农村学校的课堂实际距离太远,与教学工作脱节;有的培训内容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具体需求,忽视了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之间的差异性,采取大一统的模式,缺乏针对性。

5.农村教师主体意识丧失

确立教师在学习、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自主发展型教师队伍。校本培训应该充分依赖教师群体的力量和智慧。然而,很多农村教师主动参加培训的热情不够,主体意识严重缺失。某学校为体现和巩固校本培训的成果,要求全体教师参加培训之后精心设计并上交一份优秀教案。一个多月过去了,竟没有几位教师主动上交。负责人督促了几次,效果甚微,结果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对教师进行了扣分与批评后,很快全部交齐,但是内容雷同,相互抄袭的痕迹明显。

三、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发展与完善

1.加强校本培训研究,提高培训的理论性

首先,高等院校应深入教育一线,加强理论引领。无论是教师职前教育还是在职继续教育,高等院校都应该成为培养和造就教师的摇篮。校本培训减轻了高校在教师培训中的负担,但并不等于高等院校在校本培训中没有责任。这种责任不是单纯理论的演绎,而是要竭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联姻。高校教师应深入到教育第一线,关注教师的需求,真正走进教育的天地去研究教育。要把高深的教育理论以潜移默化、乐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在农村教师眼前,使其逐步理解、接受,进而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

其次,教育管理部门要总结经验,推广优秀案例。对于学校(或者学区),如果能够鼓励教师对自己的实践知识不断进行反思、转化,通过共同体在学校组织机构传递,基于共同系统价值观的专业知能将得以建立起来[6]。在校本培训的引导、管理、评价的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起着重要作用:一是不能将校本培训当成文件下发,当成任务下达;二是应及时发现优秀案例,总结经验;三是要宣传优秀成果、推广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目前,一些地方已经积累起丰富的农村校本培训经验,值得借鉴。农村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所谓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是在乡镇教育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下,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本乡镇中小学校本培训的资源,实现各种资源因素在校本培训中的整体优势[7]。

第三,教师即研究者,应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8]。由于自身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农村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一般较差,对教育科研多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其实,教育科研不是教育专家的专利,每一个从事教育实践的教育工作者都有从事教育研究的可能,农村教师更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践行教育理论,提高理论素养。

2.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研,增强培训实效性

一是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正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但是,农村教师普遍缺乏课程开发的能力。中老年教师的本土知识较为丰富,但是教育科研能力不足;青年教师虽然很多出身于农村,可是本土知识缺乏。农村校本培训应有效地结合本地区特色,对教师进行本土化知识培训,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二是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相结合。随着我国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兴起,校本教研逐渐成为热门的教育研究核心理念[9]。对于很多农村教师来说,对教育研究很陌生,针对教师畏难情绪,校本培训可以结合校本教研选择培训内容,以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知识,从而促进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整合区域教育资源,提高培训针对性

第一,要实现优质师资共享。农村优秀教师缺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农村骨干教师、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很小。我国农村小学教师中,中学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0.3%,小学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38.9%,城市的平均水平是0.9%和49.6%;我国农村中学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3.5%,城市的平均水平是15.6%。即使是这些有限的优秀师资也集中在乡镇中心学校,在偏远的村级学校和教学点,优秀师资严重缺乏。挖掘本地区的优秀教师资源,让骨干教师担当起培训重任,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教师。

第二,要推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随着现代农村远程教育日渐普及,网络也走进了农村教师的生活。外面的世界并不遥远,一根网线就可以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展现在农村人的眼前。2004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全国教师网联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全员培训的意见》出台,加快了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步伐[10]。如今,很多农村地区已经建立起了多媒体教室。“教师网联计划”要求中小学相互沟通,为校本培训提供快捷便利的平台和优质课程资源。如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为本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搭建了集学习、研讨、交流、合作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教师学习资源中心[11]。广大的农村教师亲切而形象地把中心比喻成自己专业成长的加油站、获取信息的资源库、交流合作的俱乐部。教师学习资源中心本着“合作学习,共享资源,交流经验,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当地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值得推广。

第三,要实施区域联片培训。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较为分散,很多村级学校规模较小,只有几名到十名左右教师的学校为数不少,甚至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尚有一人一校现象存在。由于学校规模小,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学校在教师学习资源上投入较少,教师学习条件较差,自然很难满足教师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实施区域联片培训,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质资源。

4.注重教师差异,办农村特色校本培训

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农村校本培训应针对农村教师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宜盲目设置培训内容。农村教师群体差异性较大,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有着不同的需求。在培养造就年轻教师的同时,不能忽视中老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乡镇为中心的学区在校本培训的管理和引导中,应从不同群体的特点出发,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二要实施农村本土培训。农村校本培训要有农村特色,将农村教育资源纳入校本培训内容体系,是走农村特色校本培训之路的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在指导本校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活动时,总是充分利用农村教育的资源,不忘与农村社会的联系。他带领师生在荒芜的土地上开垦出一块葡萄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和一位失去老伴的乡村大叔交朋友,潜移默化地进行品德教育;在学校空地上选择一片贫瘠的土地进行小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12]。农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教育教学资源,这一片广阔的天地等待师生共同认识、共同开发。鉴于中老年教师农村乡土知识丰富,青年教师科研能力较强的优势,可以鼓励中青年教师合作,开发优秀的本土课程融入到校本培训内容体系中去。

5.完善学校激励措施,激发教师主体性

首先,应满足教师需求,增强培训的活力。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需求导向的培训内容。但是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需求,一所学校有多少老师也可能就有多少不同的需求,在开展校本培训之前要充分调查教师的不同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计划。保证每一次培训都能适应一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只有如此,才可以保证培训活动的活力。

其次,要在培训中培养教师,激发参训的动力。要使校本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让每一位教师通过培训体会到教育事业的创造性,体会专业成长的快乐。在校本培训中应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塑造教坛新秀,让教师在主持培训、接受培训的同时看到专业发展的前景,以此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动力。

第三,应完善评价制度,提高培训吸引力。目前,很多校本培训活动的考察类似于考勤,只要参加就行,参加后只要上交规定的“作业”即可,不管培训是否取得了实效,教师是否有收获。这种做法挫伤了教师积极性,使校本培训失去了吸引力。应让教师参与到校本培训的计划、实施、总结、评价等各个环节,让教师真正成为校本培训活动的主人,并实施参与式管理和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以充分培养教师校本培训的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12.

[2]时伟.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84-194.

[3][美]StephenD.Brookfield.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张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71.

[4]顾明远,檀传宝.2004: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教师与教师教育[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

[5]万福.校本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2,(1):25.

[6]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行动学习的实践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37.

[7]李水清.农村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5):8.

[8][前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15.

[9]曹一鸣.校本教研实施方略[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6.

篇8

一、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1.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一些国家倡导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回到校园,形成了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1]。上个世纪末以来,校本教师培训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师培训形式,以其灵活性、针对性、突出学校和教师的主体性等特点逐渐为我国教育者所认识和接受。校本培训特点决定了它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

2.校本培训是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师在职培训主要是以高校模式为主。但是高等院校在倡导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轻视了农村教师的需求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忽略了农村教师的主体参与性。高校模式“把持”教学的主动权,学习者只能根据预设的课程结构进行学习,参与机会很少。对于教师来说,参不参加培训,参加什么样的培训,“一切都是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做出的选择,而非教师自主做出的判断”[2]。总的来说,高校培训模式依然是一种外控式模式,学习者只能被动接受,很难发挥自主性。而成人教育是“一种没有权威的合作探讨加非正规学习”[3]。教师是有自主能力的成人学习者,在校本培训中,教师是主体,结束了他们以往培训中的被动局面,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成长需要选择培训内容,有利于教师的自主发展。

3.校本培训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

院校集中式培训学习成本较高。首先,从时间上来看,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有的教师包班,有的教师跨年级兼任多门课,偏远学校教师甚至要从事复式班工作,任务更重,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很难分身参加离职培训。其次,从经费上来看,农村教师的收入较低,一次培训下来培训费、交通费、食宿费等让他们不堪重负。很多农村教师不愿意参加这种培训的主要是经费问题。有调查显示,农村教师自己负担培训费用的为79.3[4]。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紧张,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接受培训都有一定困难,而校本培训正好避免了这些问题,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

二、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自上个世纪末,校本培训在全国农村中小学校逐步展开,但目前的校本培训活动并没有得到农村教师的广泛认同,校本培训的实施陷入困境。

1.现代教育理论难以深入

适应教师需要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特点。“需要”一词反映了校本的灵活适应性,但是到底什么样的需要适合呢?是不是所有的需要都可以拿来选题培训?有些学校在开展培训是注意到了教师的需要,于是就围绕着所谓的“需要”展开了:基本功差了,就组织教师读、写、画;理论不足了,就安排集体阅读教育书刊。当然,不能否认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现代教育理论依然无法深入其中,农村校本培训总是在这个层次徘徊,理论水平难以提高。

2.形式化校本培训难见成效

校本培训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教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培训内容适用于本校实际,并且以教师的实际工作状况来评价培训的效果[5]。然而,有些农村学校将校本培训当作上级下达的任务来抓,为了应付检查,学校将一些日常活动统统划在校本培训的名下。校本培训成了教师的“作业”,因为上级要来检查,学校就要求教师“交作业”,有些老师也就随便抄抄了事。笔者曾就校本培训的实施情况对某地农村中学进行了调查。其培训内容是教育局发放指定教材,每位教师85元;培训形式是教师自学;评价方式是开卷考试。学校有关负责人根据教师的读后感,撰写校本培训报告会记录等材料(有些活动实际上根本没有开展,负责人只能闭门造车),以备上级检查。这样的校本培训已经退化成一种形式,有其名而无其实,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3.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缺乏整合

农村优质的师资资源、教育资源有限,可是这些有限的资源也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同一区域内不能针对本地教师、学校的实际情况,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灵活机动地开展培训。甚至有些学校认为校本培训就是在本学校,由本校教师组织学习,于是,关起门来读读报纸书刊也算组织了一次校本培训。

4.不同区域农村教师差异性难以关照

培训教材没有取舍,不考虑城乡教育的差别,不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培训内容,不管合不合适拿来就用。有的培训内容与农村学校的课堂实际距离太远,与教学工作脱节;有的培训内容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具体需求,忽视了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之间的差异性,采取大一统的模式,缺乏针对性。

5.农村教师主体意识丧失

确立教师在学习、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自主发展型教师队伍。校本培训应该充分依赖教师群体的力量和智慧。然而,很多农村教师主动参加培训的热情不够,主体意识严重缺失。某学校为体现和巩固校本培训的成果,要求全体教师参加培训之后精心设计并上交一份优秀教案。一个多月过去了,竟没有几位教师主动上交。负责人督促了几次,效果甚微,结果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对教师进行了扣分与批评后,很快全部交齐,但是内容雷同,相互抄袭的痕迹明显。

三、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发展与完善

1.加强校本培训研究,提高培训的理论性

首先,高等院校应深入教育一线,加强理论引领。无论是教师职前教育还是在职继续教育,高等院校都应该成为培养和造就教师的摇篮。校本培训减轻了高校在教师培训中的负担,但并不等于高等院校在校本培训中没有责任。这种责任不是单纯理论的演绎,而是要竭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联姻。高校教师应深入到教育第一线,关注教师的需求,真正走进教育的天地去研究教育。要把高深的教育理论以潜移默化、乐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在农村教师眼前,使其逐步理解、接受,进而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

其次,教育管理部门要总结经验,推广优秀案例。对于学校(或者学区),如果能够鼓励教师对自己的实践知识不断进行反思、转化,通过共同体在学校组织机构传递,基于共同系统价值观的专业知能将得以建立起来[6]。在校本培训的引导、管理、评价的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起着重要作用:一是不能将校本培训当成文件下发,当成任务下达;二是应及时发现优秀案例,总结经验;三是要宣传优秀成果、推广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目前,一些地方已经积累起丰富的农村校本培训经验,值得借鉴。农村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所谓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是在乡镇教育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下,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本乡镇中小学校本培训的资源,实现各种资源因素在校本培训中的整体优势[7]。

第三,教师即研究者,应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8]。由于自身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农村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一般较差,对教育科研多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其实,教育科研不是教育专家的专利,每一个从事教育实践的教育工作者都有从事教育研究的可能,农村教师更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践行教育理论,提高理论素养。

2.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研,增强培训实效性

一是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正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但是,农村教师普遍缺乏课程开发的能力。中老年教师的本土知识较为丰富,但是教育科研能力不足;青年教师虽然很多出身于农村,可是本土知识缺乏。农村校本培训应有效地结合本地区特色,对教师进行本土化知识培训,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二是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相结合。随着我国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兴起,校本教研逐渐成为热门的教育研究核心理念[9]。对于很多农村教师来说,对教育研究很陌生,针对教师畏难情绪,校本培训可以结合校本教研选择培训内容,以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知识,从而促进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整合区域教育资源,提高培训针对性

第一,要实现优质师资共享。农村优秀教师缺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农村骨干教师、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很小。我国农村小学教师中,中学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0.3%,小学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38.9%,城市的平均水平是0.9%和49.6%;我国农村中学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3.5%,城市的平均水平是15.6%。即使是这些有限的优秀师资也集中在乡镇中心学校,在偏远的村级学校和教学点,优秀师资严重缺乏。挖掘本地区的优秀教师资源,让骨干教师担当起培训重任,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教师。

第二,要推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随着现代农村远程教育日渐普及,网络也走进了农村教师的生活。外面的世界并不遥远,一根网线就可以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展现在农村人的眼前。2004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全国教师网联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全员培训的意见》出台,加快了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步伐[10]。如今,很多农村地区已经建立起了多媒体教室。“教师网联计划”要求中小学相互沟通,为校本培训提供快捷便利的平台和优质课程资源。如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为本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搭建了集学习、研讨、交流、合作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教师学习资源中心[11]。广大的农村教师亲切而形象地把中心比喻成自己专业成长的加油站、获取信息的资源库、交流合作的俱乐部。教师学习资源中心本着“合作学习,共享资源,交流经验,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当地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值得推广。

第三,要实施区域联片培训。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较为分散,很多村级学校规模较小,只有几名到十名左右教师的学校为数不少,甚至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尚有一人一校现象存在。由于学校规模小,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学校在教师学习资源上投入较少,教师学习条件较差,自然很难满足教师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实施区域联片培训,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质资源。

4.注重教师差异,办农村特色校本培训

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农村校本培训应针对农村教师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宜盲目设置培训内容。农村教师群体差异性较大,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有着不同的需求。在培养造就年轻教师的同时,不能忽视中老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乡镇为中心的学区在校本培训的管理和引导中,应从不同群体的特点出发,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二要实施农村本土培训。农村校本培训要有农村特色,将农村教育资源纳入校本培训内容体系,是走农村特色校本培训之路的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在指导本校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活动时,总是充分利用农村教育的资源,不忘与农村社会的联系。他带领师生在荒芜的土地上开垦出一块葡萄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和一位失去老伴的乡村大叔交朋友,潜移默化地进行品德教育;在学校空地上选择一片贫瘠的土地进行小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12]。农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教育教学资源,这一片广阔的天地等待师生共同认识、共同开发。鉴于中老年教师农村乡土知识丰富,青年教师科研能力较强的优势,可以鼓励中青年教师合作,开发优秀的本土课程融入到校本培训内容体系中去。

5.完善学校激励措施,激发教师主体性

首先,应满足教师需求,增强培训的活力。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需求导向的培训内容。但是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需求,一所学校有多少老师也可能就有多少不同的需求,在开展校本培训之前要充分调查教师的不同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计划。保证每一次培训都能适应一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只有如此,才可以保证培训活动的活力。

其次,要在培训中培养教师,激发参训的动力。要使校本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让每一位教师通过培训体会到教育事业的创造性,体会专业成长的快乐。在校本培训中应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塑造教坛新秀,让教师在主持培训、接受培训的同时看到专业发展的前景,以此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动力。

第三,应完善评价制度,提高培训吸引力。目前,很多校本培训活动的考察类似于考勤,只要参加就行,参加后只要上交规定的“作业”即可,不管培训是否取得了实效,教师是否有收获。这种做法挫伤了教师积极性,使校本培训失去了吸引力。应让教师参与到校本培训的计划、实施、总结、评价等各个环节,让教师真正成为校本培训活动的主人,并实施参与式管理和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以充分培养教师校本培训的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12.

[2]时伟.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84-194.

[3][美]StephenD.Brookfield.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张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71.

[4]顾明远,檀传宝.2004: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教师与教师教育[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

[5]万福.校本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2,(1):25.

[6]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行动学习的实践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37.

[7]李水清.农村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5):8.

[8][前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15.

[9]曹一鸣.校本教研实施方略[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6.

篇9

教师德育工作年终总结1一、学生方面:

(1)日常习惯的培养,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开展各种活动。如:教师节活动,使学生学会尊重和敬爱每一个老师;中秋节活动,使学生明白了孝敬父母的重要和传统佳节的韵味;大型实践活动收获,使学生明白了劳动的光荣,劳动的喜悦.依稀记得我们班一些孩子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时,脸上洋溢的笑容;在圣诞节主题队会上,使我充分领略了孩子们的聪明机智与多才多艺。这些活动不但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更加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知识。

(2)课堂习惯的培养。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课堂习惯的培养是班主任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可以说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从刚开学那天,就开始训练一些课堂常规。我几乎每天都是7点左右来到学校,早上第一件事就是评选“今日读书之星”,培养孩子们早读的意识。然后一周再评选出“每周读书之星”,这样每个孩子,在这一学期里都有机会获得读书之星,不知不觉中,我们班的孩子有一半以上已经会自觉读书了。在课堂上,我利用最简单的方法发红花,从听讲是否认真,发言是否积极两方面鼓励孩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学习,自己掌握学习方法。

二、个人方面

1、备课深入细致。

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开展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教案认真完成,虚心请教有经验的教师,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低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2、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

3、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4、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半年来的教学中,我一直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应当纵向地看到: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2、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首先,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该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该在稍有一点进步时得到老师的肯定。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他们,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因为做到了以上几点,所以我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上,效果还是明显的。

通过以上工作,本班学生纪律、学习、生活习惯、日常行为规范等都有了较大转变,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好了基础。

总之,半年来,干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行为和课堂学习习惯还不够规范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教师德育工作年终总结2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一年的时间又过去了。现将本年度幼儿教师德育工作总结如下,敬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经过一学年的德育渗透,我班的孩子已形成了初步的道德观,能判断日常事件的对与错,说话有礼貌,会使用礼貌用语,知道正确地处理问题的方法,懂得谦让和尊重劳动者等等。这一切,都归功于我们班安排的系列活动和我们平时的点点滴滴随机的品德行为的培养。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设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优良的品德行为

我们设计、组织的活动,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从而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乐中,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育过程的化。

(1)节日活动

一年四季,有不少节日,我国在欢庆节日的同时,利用节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三·八”节进行爱妈妈教育;“五·一”节进行劳动教育;“十·一”节进行爱国教育等等。

(2)参观活动

组织幼儿参观小区风光,认识各种花草。让幼儿了解珍惜人们的劳动,激发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设施的情感。

(3)娱乐活动

幼儿喜欢看表演,也喜欢参加表演,因此,在娱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渗透,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4)体育活动

幼儿园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这就为德育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在各类竞赛性游戏中,教育幼儿团结一致,激发上进心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品德;

(5)“大带小”活动

由大班哥哥姐姐为主角的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我们班的孩子最感兴趣了。看着大哥哥姐姐们精神地升旗、敬礼,让孩子感受到国旗的庄严和神圣。通过这种活动,培养了幼儿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团结友爱、和善交往、办事有责任感等优良品质。

二、把德育渗透到幼儿家庭教育中去

幼儿园和家庭,是两个背景极不相同的群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一方面受到幼儿园的教育,一方面继续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长的品德个性、习惯、爱好特长,为人处世的态度及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幼儿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根据这些情况,我们努力做好幼儿家长工作,如家访、、电访、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接待家长来访等,及时了解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情况,向幼儿家长宣传和普及教育幼儿的知识和方法,帮助他们端正教育观点,促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协调一致。

通过教育的实践和思考,我们感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的主要途径,尽管,我们已初步尝到了收获的喜悦,但这仅仅是我们的教育实践和探索点滴,今后将更深层次地研究幼儿德育的问题,做好德育工作计划,继续寻求幼儿教育整体优化的途径。

教师德育工作年终总结3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下期的德育工作,在学校领导、学生处教育部门及园长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加之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为了发杨成绩,克服不足,以利用今后的工作,现将本学期幼儿园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大家都知道,幼儿期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为人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幼儿正处于学期晚期,是由学期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的承上启下的时期,因此,我们抓住这一重要时期,培养幼儿诚实有礼、敢作敢为、谦让合作、关心他人的优良品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也为幼儿进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日常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

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工作不是单独的说教,它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对他们进行教育。

晨间活动:我们让起得早的幼儿为小朋友们整理桌椅、给自然角的植物浇浇水、对星期日返园的小朋友。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增强文明意识。

我们改变了传统的点名方法,让幼儿自己来报数点名,使幼儿学会关心自己的同伴,热爱集体。

课间活动:在这时,我们教育孩子要相互关心、照顾小一点的孩子,帮助他们复习课上所学的内容;要学会谦让,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

进餐:进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吃饭时不掉米粒、不剩饭菜,吃完后能自觉地将餐具收拾好,让幼儿克服“饭来张口、衣来生手”的不良习惯。

午睡:教育幼儿睡前将脱下的衣服叠整齐,并迅速入睡。

二、节日中的品德教育

1、学期一上来,就是教师节。

在教师节的那一天,教师们收到了无数的鲜花,有的小朋友送的是一朵香水百合,有的是一束康乃馨,有的小朋友虽然没有送花但却送了张亲手做的贺卡,还有的小朋友说:“老师我忘了今天是教师节了,我没带什么来,今天就送你一个吻吧!”礼轻情义重!简简单单的一束花、一张贺卡、更或是一个吻,体现了孩子们对老师的尊敬和喜爱之情。

2、中秋节的那段日子里,各班开展了一次班级自助餐活动。

孩子们纷纷从家里带来了佳肴,虽然这些菜都是普普通通的家常菜,但在活动之中,孩子们吃得都很开心。你尝尝我的,我也尝尝你的,孩子们邀请着好朋友一起吃,大家聚在一起,非常和睦,真像个大家庭。

3、“十一”国庆节到了,我们开展了“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和小朋友一起了解祖国的美好河山、民族文化,深深促动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为了打扮教室,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共同制作了有自己特色的灯笼,还做了小国旗,把我们的教室打扮得格外美丽。

4、九九重阳节是敬老的节日,在一周里,孩子们纷纷讨论这要为家里的老人、长辈做点什么,有的小朋友说:“我回家帮爷爷敲敲背”,有的小朋友说:“我爷爷奶奶不在家里的,我就帮妈妈爸爸做家务了”。

在这一周里,我们还组织孩子们到社区里去看望一些爷爷奶奶们,还给他们画了张相,爷爷奶奶们可高兴啦,都觉得我们的小朋友们特别的懂事。

5、同时,在有小朋友生病的时候,如:住在山庄的柳童小朋友,他病了,孩子们纷纷和教师一起自制玩具,送给他,每人还说了一句祝福话。

这充分体现了孩子们之间纯真的友情。

三、家园联系共同教育

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需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因此,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各方面都要加强对幼儿思想品德的教育,保护幼儿健康成长。我们通过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家长会议、家长开放日及家园联谊活动来进行教育活动。

1、孩子的学习态度始终是家长和老师最关心的问题。

通过家长会,我们和家长讨论了如何让孩子自己要学习,对学习产生兴趣,而不是强加于他们。

2、现在的孩子自私、任性、霸道的有很多。

于是,我们通过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多给孩子有利增强集体观念、劳动观念的实践机会,培养幼儿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热爱集体、艰苦朴素的好思想,及初步的劳动习惯。

3、家长、教师必需行为正确,做幼儿的榜样。

家长和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要求幼儿做到的事,自己要先做到,不许孩子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要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创造一个文明健康的环境,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当然,我们的工作还有做的不足的地方。在落实各项德育措施时,老师的思路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后还应该拓宽思路,寻求德育教育的各种新方法。

总之,我们会抓住每一个有利的时机,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走向社会、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德育工作年终总结4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构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幼儿园是孩子理解教育的最基础时期和主要场所,有职责和义务帮忙我们的孩子克服缺点,逐步构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使他们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因此在幼儿园向幼儿进行德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目前幼儿园德育资料与方法上存在的诸多不足。如在德育资料上过于抽象,德育资料不遵循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将幼儿品德教育与幼儿社会教育相割裂。在方法上以教师主导为多,忽视了幼儿的主体作用;以群众教育为多,忽视了幼儿的个体特点和差异;以道德知识灌输为多,忽视了幼儿的内在需要。幼儿园中“重说轻行”的倾向,使得有些孩子讲起来头头是道,而行动却是另外一套,德育成效不高,现行的德育资料和方法亟待更新。因此,我园也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不断地摸索着。

一、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

幼儿园的德育工作不是单独的说教,它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的,它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例如在晨间活动时,我们引导幼儿主动地和老师同伴打招呼,来得早的幼儿还会主动关心班级的自然角,给自然角的植物浇浇水。我们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点名方法,让幼儿自己来发现班中哪个幼儿没来园,使幼儿学会关心自己的同伴,热爱群众。自由活动时,我们引导孩子学会互相谦让,学习与人交往的语言,并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

午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吃饭时不掉米粒、不剩饭菜,吃完后能自觉地将餐具收拾好等,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每两周的升旗仪式也是我园的亮点,因为它也是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有利途径,在活动前我们会结合相应的季节和月教育重点,以及社会上的重大事件制定相应的方案,并选取幼儿喜欢的形式,如儿歌、歌曲、表演等形式,在宽松、幽默、愉悦的氛围中使幼儿受到启迪。

二、优化教育活动,使幼儿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人

在开展幼儿园德育活动时,要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德育活动要改变形式化、单打一的现状,与各科活动有机整合,开展综合性活动,要走到儿童生活中去,重感悟、体验,并充分释放儿童的生命潜能,激活创造精神,注重培养幼儿探究性研究、终身发展的潜力,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做人与处世。

我们不是透过灌输让幼儿掌握道德知识,而在于幼儿的实践和亲身体验。我们采用日常渗透、游戏、情境表演、幼儿主体参与的方式进行,鼓励幼儿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人。如在幼儿游戏中渗透德育资料:给老奶奶让座、帮小弟弟穿衣。组织幼儿参加自助餐、玩具大家玩等活动,从中幼儿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一个个故事的表演则让幼儿体会到了助人、关心他人的乐趣。在活动中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幼儿园德育活动不枯燥乏味,幼儿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这有助于幼儿将外在的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三、在德育主题活动中深化德育教育

新学期一开学,就迎来了两个新小班的小朋友,幼儿园对他们来说既陌生又新鲜,为了帮忙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融入群众中,我们中大班的小朋友充分发挥了他们做哥哥姐姐的作用,带领弟弟妹妹参观了幼儿园,透过才艺展示,帮忙弟弟妹妹简单了解了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在大带小的过程中,孩子们的交往潜力得到了培养,中大班的幼儿在活动中也逐渐学会去关心照顾弟弟妹妹,学会了谦让。

中秋节我们则是以年级组的形式开展大活动,孩子们纷纷从家里带来了月饼和糖果,在活动中,孩子们你尝尝我的,我尝尝你的,学会了与人分享。国庆节到了,我们开展了“我是中国小娃娃”的德育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和小朋友一齐了解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民族文化,深深促动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为了打扮教室,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共同制作了有特色的灯笼,还做了小国旗,把我们的教室打扮得格外美丽。而“秋天真美丽”“迎新年长大一岁”、“寒冷的冬天”等活动也都充分体现了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四、做好家长工作,家园共建促教育

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单靠幼儿园一方面的努力,必需持续教育的一致性。因此,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各方面都要加强对幼儿德育的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我们透过家长园地、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来进行教育。

此刻的孩子自私、任性、霸道的有很多。于是,我们透过家长园地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多给孩子有利增强群众观念、劳动观念的实践机会,培养幼儿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热爱群众、艰苦朴素的好思想,及初步的劳动习惯。家长、教师必需行为正确,做幼儿的榜样。家长和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要求幼儿做到的事,自己要先做到,不许孩子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要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创造一个礼貌健康的环境,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德育工作年终总结5在开学初期,我们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我班级的德育计划,并将它贯穿与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及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使德育工作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现将本学期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将德育工作渗透与游戏中

在游戏中,鼓励幼儿多讲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不讲脏话,不争抢玩具,大家一起玩,轮流玩,并鼓励幼儿试着协商解决。

二、把德育工作贯穿与教育教学环节中

1、在九月份,我们以“我喜欢”拉开了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题。

主要活动有“抱一抱”在集体游戏中感受友谊的温馨,并让幼儿懂得关心他人和他人分享快乐。“甜蜜手语”体验关心残疾人的情感

2、十月份,在“感官总动员”中的“嘘,仔细听”的活动中让幼儿懂得尊重他人,上课要遵守纪律认真听讲。

知道倾听的重要性。

3、在“伞的世界”中“伞下的家”“伞下的感受”等活动中培养了孩子初步的规则意识,在制作伞的过程中学习小组的合作能力,增强集体意识,培养集体精神。

4、十二月份的“给你一封信”中,通过家长和孩子之间信的交流,让孩子懂得父母的爱,让孩子学会爱父母,爱他人的情感,机智,勇敢等优良品质。

三、利用节日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通过”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教育幼儿尊敬长辈,热爱祖国的情感。

篇10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工作,它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体现在素质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德育是学校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提高的保证。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健康成长的环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因此,学校应该把德育工作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建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确保学校德育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一、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发展,很多学校都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加大对德育工作的投入力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社会中的不良思想、行为影响着中职学生的价值取向,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中职生整体素质下降。近几年中职学校扩大招生规模,降低中职生入学门槛,很多学生没有参加中考甚至连初中都没有毕业就直接进入职校学习,所以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都不高。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往往是被老师忽视的弱势群体,纪律性、自律性都比较差,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把原来的很多陋习都带到了职业学校,从而形成了难管、难教的局面。

(二)认知偏差。一些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没有真正地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很多时候会把德育形式化,如只喊口号、不见行动,这样德育在学校层面没能被真正地重视起来,学生自然也不会把德育的要求当成一回事,导致德育效果不佳。而一些学校有德育行动,但只是摆摆样子、敷衍了事,造成学校没能从德育中获取教育经验、提高德育效果,导致没能渗透到学生心里,德育收效甚微。

(三)缺乏个性。目前中职学校相当一部分德育工作者还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缺乏先进的教育思想做指导,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效仿型。没有创意,看到别人用什么办法有成效,自己也跟着这么照葫芦画瓢,没有认真思考,不能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来实施。(2)任务型。上级安排什么就做什么,不结合本校学生具体问题,对症下药,德育缺乏有效的计划和统筹。(3)集体型。以集体会议、集体讲座的形式进行德育,只注重共性,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

(四)没有形成体系。大部分学校的德育还只是停留在口号阶段,并没有形成体系。有些学校在进行德育时,采取“填鸭式”的方法,从来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而学生却在下面听得一头雾水。这样的德育方式只会让学生越来越排斥德育。

二、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教师应与学生平等相处,关注、关爱留守学生,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

1.与学生平等相处,建立朋友关系。教师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学生相处,而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朋友关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才能更好地展开教育工作。尊重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不能伤害学生自尊心。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不愿上课就滚出去”、“你不可救药了”、“真笨,讲了多少遍了还不会”等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否则很难与学生交上真心朋友,更谈不上展开德育。

2.关注、关爱留守学生。这些学生的父母常年都在外打工,与孩子相聚的机会和时间都很少,孩子都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严重缺失父爱母爱。留守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孩子,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也有喜怒哀乐,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感受被认可的快乐。对学生来说,爱是一缕阳光,照进他们的心里。因此,班主任必须给他们足够的爱,让他们融入学校班级这样的一个大家庭,充分感受爱,才能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德育。

3.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正确鼓励,正确引导。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短”,对于中职生的优点,我们应把它放大夸奖,在合适的场合,恰当的时机进行表扬;而对于学生的缺点,我们则应把握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正确选择教育的时机和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缺点所在,这样才能达到德育的最佳状态。

4.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班主任应从细节上关心学生,不仅是学习上的,更应该是生活上的,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班主任的用心。时刻提醒自己是他们的朋友,作为朋友,要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班主任应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甚至视学生如自己的孩子。用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在孩子们的心中点亮一盏灯,点燃一个希望,照亮他们一生。

(二)更新德育观念。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着重技轻德的现象,它们过多地强调学生的技能水平,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道德教育。而实际上,很多企业在招聘中职学校毕业生时,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求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与人相处的方式与技巧、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因此,中职学校应更新观念,重视德育。应当把德育当成是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首要任务,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全面进步和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保证。

(三)建立健全班级管理机构——优秀的班干部团队,实行学生自我管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班级主人翁意识,构建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充分体现管理的主体性,逐步形成良好的德育教学氛围。组建责任心强的班委,由班委共同商定班干部的工作要求和职权范围,向全班公布,由全班同学讨论通过。发挥班委的带头模范作用,示范是一种无声的管理、无形的激励,无声无形的管理和激励会促使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班风形成。在这种风气中班级管理工作通过一种示范激励的方式使学生将自己与制度、自己与他人、自己与自己进行比较、对照,让学生逐渐养成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德育教学氛围。有了优秀的团队管理班级和良好的德育教学氛围,班主任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德育活动,如开展以“热爱班集体”为主题的班会,以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信任感等。通过主题班会活动,不仅能加强学生对集体主义精神的认识,也为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建立一个高效的平台。

(四)建立健全制度,完善体系,明确责任,具体到人。学校要做好德育,必须建立与之对应的管理体系。首先,应该明确校长、中层领导、教师这些参与人员的具体分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使得全校的德育管理形成自上而下的有机联系,实现信息及时可靠,指挥准确无误,沟通方便顺畅,充分发挥德育体系的职能作用,从而保证学校德育工作能顺利开展。其次,应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一是充分发挥校长和政教主任的领导作用,校长和政教主任是学校德育的领导核心,应对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针对学生的具体特征,制订出适合本校发展的德育方案,并决定采取实施德育的方法和手段。二是充分调动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而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的作用举足轻重。三是要充分调动各科任教师的积极性。一方面学校制定出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具体工作内容,明确科任教师的责任与权力;另一方面要求科任老师积极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工作。学科教师也是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在具体的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进行德育,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这样才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达到较好的德育目的。综上所述,中职学校的德育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足够重视、人人参与、明确分工、认真执行才能够达到较好的德育效果,即便面临着重重的困难,中职学校也必须迎难而上,抓好每一个德育实施环节,因为只有做好了德育,才能培养出社会认可的人才。

作者:黄启发 单位:柳州市融安县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篇11

作者简介:唐锡海(1966-),男,广西桂林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广西-东盟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研究”(编号:GJA114006)阶段性成果,主持人:唐锡海;广西教师教育研究重点课题“‘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10A02)的阶段性成果,主持人:唐锡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8-0009-06

职业教育自产生开始教学与工作就存在着同一性关系,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兼有“职业人”的身份,“职业人”培养职业人成为职业教育应有之义。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受普通教育影响,“职业人”培养职业人的规律遭到扭曲,职业院校的教师逐渐脱离了“职业人”身份,成为非“职业人”。还原教师“职业人”身份,让其重新回归工作世界,将“工作”世界与“教学”世界有机结合起来,这不仅可以有效矫治职业院校教师发展的偏向,而且可以有效地呼应当下大力推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职业教育健康的发展。

一、 “工教结合”的析义及与工学结合的关系

“工教结合”是在职业教育特定语境中与工学结合相对应的概念,两者共同构成职业教育教与学的规律。

(一)“工教结合”析义

“工教结合”是指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与专业工作实践有机的结合,专业工作与教学有效对接,是对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的规定性,揭示的是职业院校教师的本质属性。“教”是教师的教学,“工”即“做”,指的是教师的专业实践活动,既包括教师到企业或工厂的兼职,参与技术推广和企业技术改造活动,也包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环境、工作场景或工作过程的亲身体验,以及教师在真实生产环境中的示范演示活动。 “工教结合”意味着职业院校教师的身份具有双重性,因履行职责的不同而不断转换,在单一的工作世界主要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专业性工作,在学校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主要以教师身份出现。教学与工作世界的联结,凸显了职业院校教师与行业企业的密切性、关联性。“工教结合”是“教中有工,工中有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种活动交互存在,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从空间维度来看,“工”可以是校内教学工厂实践,也可以是企业的实践;“教”并不局限于课堂,也可以在教学工厂、企业现场。从时间维度来看,“工”与“教”交替进行,“教”则是在专门教学时段,而“工”可以是特定时间,也可以是业余时间。“工”与“教”互相依存,“工”不是简单的工作参与,直接的目的是为了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密切与业界的联系,跟踪技术发展的前沿;间接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教师的“职业人”身份,为了更好地“教”。“教”也不是简单的教,它源自工作,但高于工作,把在工作世界的范例带回到学校,经过教学设计,通过示范,从而使教学更加有效。

(二)“工教结合”与工学结合的关系

“工学结合”经过多年实践和发展,已经具有丰富的内涵。有学者认为它是历史的产物,反映的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制度,一种育人模式,一种管理结构,一种助学举措,一种工作探索[1]。无论工学结合形式和外延如何演变,它的基本内涵是不变的,体现的是职业教育对学生学的规定性,实质上是职业院校的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资源,创造理论与实践学习相结合机会,强调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工教结合”与工学结合是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互相呼应,“‘工学结合’中的相关人员,他们的教学与工作、学习与实践相互交融,既要在工作中学习,又要在学习中工作;既要在教导中工作,又要在工作中教导,两种活动交互存在。”[2]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很早以前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就可以很好地诠释“工教结合”与工学结合两者逻辑关系。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教与学之所以能统一,就统一在‘做’字上,只有在做上教的才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才是学生。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下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3]。这种以“做”为中介使教与学有机统一的方法论,正是以实践为第一性的认识论基础上的教育方法论。

“工教结合”和工学结合两者体现的是一种共生态关系,两者有效地把职业教育与社会实际,职业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教师的自我教育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师生间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等统筹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反映了职业教育教与学的规律,体现了能力为本教育思想,表征着职业院校师生的真实生存发展状态,代表着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展示的是职业院校的文化。

当下,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背景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应有地位重新确立,被视为职业教育发展主要路径和贯彻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是培养技能人才的根本性制度。教学是一个整体,一种双边活动,如果只强调学生“工学结合”,忽视教师“工教结合”的有效呼应,教学效果和质量就会大打折扣的。教师回归“工教结合”应然状态,呼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工”与“教”结合与分离

“任何理论最终只能从‘事实’或者原本的给予中获得其本身的真理。”[4]“工教结合”作为历史的产物,来自于历史的事实,来自于它的原初。职业教育自诞生开始教学就与生产劳动天然结合一起,相当长一段践行着“职业人”培养职业人规律。从学徒制向学校形态职业教育转换过程,师傅的职业人身份开始弱化,逐渐被“教师”身份所遮蔽,在一定程度造成了教学世界与工作世界相分离。

(一)古代学徒制“工教结合”的最佳境界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即人类为了维持自身发展需要而进行的传递生产劳动经验、技术技巧、方法态度的社会活动的出现而产生的。如果说,自人类社会之时起就存在教育活动,那么这种教育活动首先是技术教育活动。“技术教育的第一个阶段是原始技术教育,这一阶段技术教育与劳动教育具有同一性。原始人在劳动过程中向年轻一代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年轻一代也正是在现实的生产劳动中完成其社会化过程。”[5]在这个历史时期,劳动生产与教育活动融为一体,以劳动为主,职业教育处于一种不自觉的萌芽状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当社会开始出现第一次社会分工之时,技能传承也开始转向由专门人在专门工作场所来传授,原始状态职业教育演变成为学徒制。学徒制是以单纯手工工业职业训练为目的的一种职业教育形式,教学散在单个的、多作坊或家庭等现场进行,体现是单纯的师徒关系。“在这种学徒式的学习中,师傅作为‘教师’始终参与同一实践活动,他们的实际操作就是学徒榜样和标准。”[6]师傅与学徒两者同时具有双重身份,师傅身份既是教师,亦是职业人,学徒既是学生,同时亦是准职业人。师傅不仅是行业技艺的传播者,技术通过他们得以代代相传,而且对学徒品行负责,通过示范、练习,模仿,矫正完成师徒之间技术传承。古代学徒制度可以说是职业教育有效形式,其实质是教学与工作的同一性,“教学做”一体,体现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有效结合,工作与学习有效结合,日本学者细谷俊夫在谈到中世纪的学徒制度时认为,“一方面是一种真正理想的技术教育体制,同时也是一种卓越的社会教育组织。”[7]这也是现代学徒制得以存在的主要原因。

(二)现代学徒制“工教结合”的渐变

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古代学徒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工业化批量人才培养的需要,其中一些弊端越来越明显。“教育效率不高。学徒制是个别教学,徒弟在独立操作之前,先要熟悉工作的所有工序,而每一道工序又很少单独传授,而是在完整、自然的工作过程中随机学习。这样要掌握各个工序就需要长的时间,因此学徒期特别长。”[8]因此,古代学徒制单一培养方式演变为集中批量化培养的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承接历史并实现了现念的学徒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古代学徒制的“工教结合”和工学结合的内涵,但形式有所变化。现代学徒制在世界各国主要以两种不同类型为代表,一种是企业训练式,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步培训,师傅既是教师又是工人,边教学边工作,以培训为主,如日本的企业训练制度,我国企业办技工学校。另一种是企业与学校结合型,较为典型如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完全分离或部分分离,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一部分时间在企业学习和实践。在学校负责理论教学的教师,不需要多少实践能力,就可以胜任理论教学。在企业从事实践教学的培训师则不一样,同时兼有师傅和工人的双重身份,既能胜任一定理论教学,又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由于学校的理论教学与学生在企业学习和实践时间间隔不长,学生能迅速消化从学校学到的书本知识,企业培训师还可以有效地弥补学生在学校理论教学的缺陷,因而不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三)现代职业学校“工教结合”的式微

学校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场所,产生于奴隶社会。其产生主要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后,使一部分人脱离直接生产劳动,专门从事教育与学习,教师职业同时产生,主要从事脑力劳动,以传授学术知识为主,学校也因此成为以传授学术知识为主的教育场所。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职业教育并没有被纳入这种学校教育范畴,而主要以非正式教育学徒制的形式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制度在19世纪的确立,现代学校形态职业教育也因此产生。古代学徒制在向学校形态职业教育转换过程中受到以传授学术知识为主的普通教育的影响,再加上在现代教育制度确立之时,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也应运而生,职业教育学校教师自然归并到师范院校来培养,这也在一定程度影响到学校形态职业教育的教师发展。师范院校培养教师主要按学科模式分专业进行的,在学科知识本位教育思想影响下,以理论学习为主,实践被置于次要的地位,从而造成理论与实践分离,教师不需要多少实践能力就可以胜任教学。因此,现代职业学校的教师逐渐与职业世界分离,逐渐丧失“职业人”和“师傅”的身份。

三、“工教结合”的回归

“虽然我们对过去的历史的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教育历史似乎为未来的教育提出双重任务:教育既要复原,同时又要革新。”[9]“工教结合”的回归不仅是职业教育教师本质的需要,而且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工教结合”回归不是简单回到原始状态,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和一定时代背景的有机结合。

(一)技术知识传授的要求

职业教育以传授技术知识,形成技术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技术知识是指人类在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技术经验和理论,它的表现形式是经验技术知识和理论技术知识。经验技术知识是关于生产过程和操作方法规范化的技术和记载,理论技术知识是关于生产过程和操作方法的机制和规律性阐述。技术知识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一种关于“做”的实践性知识。在技术发展过程中,技术知识首先表现为经验技术,并贯穿于技术发展始终,因此,职业教育在传授技术知识过程中必须要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在前技术时代,“以工具的手工操作为基础的经验技能在技术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为以经验技能为主的单相技术结构”[10],当时的技术以一种经验技术存在,技术与掌握技术的人是不可分离的。经验技术不可言传,很难用语言文字描述,一些无法详细言传的技术不能通过规定流传下来,技艺的流传只能通过师传徒这样的示范方式得以传承。徒弟按照师傅的样子做是因为他信任师傅的办事方式,尽管他无法详细分析和解释其效力来自何处。在师傅的示范下通过观察和模仿,徒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那种技艺的规则,甚至连师傅本人也不外显地知道的规则[11]。因而,一个人要想吸收这些隐含的规则或难以言明的技术知识,就只能委身于另一个人进行模仿。到了近技术时代,“在经验技术累积发展的基础上,随着各种机器的发明和利用,使得与古代手工工具不同的机械工具的地位得以牢固确立,实体型技术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出现了经验型技术和实体型技术为主的双向技术结构。”[12]在这一时代,虽然产生了以新的实体型技术形态,但技术知识还是以经验技术为主,技术的传授仍然离不开“做中教”的示范方式。进入到现代,“在双相技术奠定了工业社会的技术基础上,在科技一体化的背景下,技术理论知识越来越重要,知识型技术在技术结构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出现了经验型技术、实体型技术和知识型技术相结合的三相技术结构。”[13]从技术的发展历史逻辑和技术本质来看,技术理论产生并不能取代经验技术,它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作用旨在让学生掌握技术原理,形成完整的技术知识,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仍然需要遵循“教学做”的规律。

(二)教师职业规定性的要求

职责是组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的工作任务,它是构成职业的内容要素,决定着职业的性质和分类。一般来说,组织是由岗位组成的,岗位是组织设定的,至少是社会认可的,并以组织或者社会的名义,给这个岗位规定了相应的工作任务,称之为岗位职责。岗位与职责是凝固在一起的,明确的职责是反映职业特征的依据,因此同样具有稳定性,不因人员的变化而变化。职业教育对教师岗位具有规定性,除了教育的共性规定之外,还有特殊性要求,主要体现在职业活动中。职业活动是指劳动者的职业行为,职业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直接职业行为,还有一种是间接的职业行为,即个人为从事某种职业劳动而开展的活动行为,无论是直接的职业行为,还是间接的职业行为,都属于职业行为范畴。“职业活动必须以素质条件作保证,只有劳动者的知识、能力与所从事的职业要求相匹配,职业活动才能卓有成效。”[14]对职业教育而言,教师的直接职业行为就是教学,间接的职业行为则是职业世界中工作,教师的间接行为是达到与其岗位匹配素质条件的职业活动行为,这也是职业教育教师区别于普通的教育教师的主要特征。现代职业教育创始人凯兴斯泰纳认为一个仅仅具有一些理论知识的人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教师,教师应该是一个“实践的教育者”,他说“技术人员的教学能力没有得到证明之前是不允许作教师的,至少不允许在教育机构作教师。” “我不仅仅想让国民学校知道这些要求,同时也想让所有学校无一例外了解这些要求。”[15]

教育育人的特征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示范性。韩愈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也明确指出了教师的职责,即传授为人之道,传授知识,说得具体些,就是教书育人。教师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所以,“师者,人之模范”。“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用自己的思想、常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16]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任何一名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并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具有作为普通教师的示范性作用,而且还要发挥作为职业人的示范性作用。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俞仲文说过“‘教授手上没有油’他们是知识的导师,但不是技能的师傅,学生‘拜了师’而‘学不到艺’。”[17]这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该是这种人。”对职业院校教师来说更应如此,教师要成为职业工作的示范和职业道德的示范。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素质,熟练的职业技能,完美的职业形象将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甚至会影响终生,会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产生重要影响。

(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在所有改革因素中,涉及教师改革方面最为薄弱的环节。教师是职业教育发展和提高质量的关键和制约因素,职业教育改革需要教师同步改革,无论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改革,实践基地改革,还是从教师自身发展来看,“工”与“教”结合是适应当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职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确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必由之路。当下正在进行的工学结合改革虽然是取得一定进展,但前进道路上困难重重。工学结合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各个方面,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果按简单直线思维方式,单兵推进,将难以有所建树,必须把工学结合置身复杂视野来统筹考虑。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教师是一个关键,也是制约工学结合有效推进的瓶颈,倡导工教结合是对工学结合有效呼应,也是工学结合的内在要求。工学结合与“工教结合”中教与学结合对象都是“工作世界”,工学结合直接指向学生学的能力,工教结合直接指向教师的教学能力,两者最终指向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需要。“所谓生产性实训就是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生产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社会等生产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18]现代职业教育强调集教学、生产、科研、技术服务四位一体功能实训基地建设已成为一种趋势,一种导向。建设高水平、高效益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成为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生产性实训按企业生产组织形式展开,教学与生产同步进行,实训的内容以企业生产任务为中心,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企业文化和职业体验中,按真实的生产要求生产真实的产品,按企业员工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考核,从而使生产性和教学性达到有机结合。生产实训要求教师同时兼任“教师”与职业人角色,同时具有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作为教师进行以真实产品为载体进行项目结构分析,开发教学项目,以真实生产要求进行项目内容分析,确定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教学。作为职业人角色,在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劳动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方面,发挥职业人示范性作用。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成为教师教学平台,而且也成为教师锻炼和示范职业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

3.一体化课程改革的需要。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组成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知识体系。传统职业教育针对这两类知识在课程结构中分别设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以区别两种知识学习。其弊端是不言而喻的,不仅不利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互相促进和转化,而且容易形成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则将理论与实践通过特定的载体有机融合在一起,发生理论与实践的‘化学反应’,通过手脑并用的‘做中学’和行动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学生不但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通过经历工作过程获得职业意识和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交流与沟通,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19]当前,理实一体化课程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如果没有一支能够胜任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的教师队伍, 不但开发不出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理实一体化课程 ,即使开发出来也无人能够去实施,一体化课程只能成为空中楼阁。一体化课程开发和实施不同于传统职业教育课程,有其特殊要求,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学习领域的一体化课程为例,“学习领域所显现的一种全新的追求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结构性原则,就是将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融合,并在专门构建的学习情境中进行职业从业资格的传授。”[20]这就要求作为课程开发者和实施者的教师与工作世界建立密切的联系,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不仅要有课程理论知识和课程技能,而且还要具有工作世界的经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仅能胜任理论教学,而且能指导实践教学。因此,一体化教学过程必然是“工教结合”,做中教,教中做。

4.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的需要。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结合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除了培养人才之外,提供社会服务也是职业院校一项工作职责。合格的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除了要能胜任课堂教学,对企业和市场有必要的了解,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能够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还要积极参与技术成果推广运用,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革新,为社会,行业和企业提供有效社会服务,同时这也是提高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这也是对教师的必然的要求,“工教结合”理应成为他们的“日常生活样式”。

5.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诉求。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指出:“应把教学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它是一种公共的业务。另外,对于在其负责下的学生的教育和福利,要求教师具有个人和集体的责任感。”决定职业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专业性,不可替代性。一个职业是否有不可替代性是该职业是否有专业性的核心标志。我国教育家顾明远先生说过,“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个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21]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师资整体专业水平比较低,大多数缺乏必要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这说明职业教育师资具有很强可替代性,也难怪经常被社会所诟病。职业教育院校教师要走出当下困境,专业化是其必然选择。实现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必然与普通教育的路径不同,否则就会与普通教育教师同质化,容易被替代。

四、 “工教结合”的路径

在当前,许多职业院校普遍存在教师不能很好胜任“职业人培养职业人”的职责。“师傅教徒弟”职责情形下,要使教师同时扮演好教师和职业人的双重角色,“工教结合”是一种有效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职业院校的教师已经习惯学校“教”行为模式,要使他们生活方式发生转向,专业自觉是基础。传统职业院校的“教”仅仅局限于学校,而“工教结合”在空间上跨越了教学与工作世界的界线,教学工厂和实训实习基地成为他们新的活动平台。现有教师制度并不完全支持“工学结合”,要促进“工”与“教”有机结合,在制度层面也必须加以考量。

(一)教师专业自觉

“教师专业自觉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专业性的清晰体认,明确教师专业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形成坚定的教师专业信念和崇高的专业理想,主动维护教师专业的声誉。”[22]职业院校的教师专业自觉主要取决于职业教育专业活动的认同、理解、接受。职业院校教师专业除与普通学校共性要求外,还有一定的专业标准——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 自己专门行为模式。“工教结合”作为职业教育教师的基本行为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本质和规律。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成长不能仅仅局限单一的教学成长,必须依赖具体职业工作场景历练和职业工作实践体验,学校和企业都是他们成长的沃土。职业院校的教师只有走出校门,自身学会在行业中生存的高技能本领,才能实现“职业人”培养职业人的目的。职业院校的教师与职业人结合,不仅能积累行业实践经验,而且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能融入职业人的思维方式和职业意识,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习实训,从而自觉的依据市场、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主导“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此同时,职业院校的教师也会自觉将企业文化引进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在各类教学活动中,通过言传身教,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以职业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去主导学习和实训,从而培养学生职业人的素质和行为规范,树立起职业角色的成才志向。

我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仍然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教师实践能力欠缺仍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化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路径,广大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职业院校的教师一旦有了专业自觉,就会认识到提高专业水平的紧迫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把“工教结合”作为自己日常生活方式努力践行。

(二)构建实习实训平台

在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成为促进学生学习与工作结合的重要平台。从系统论角度和教学相长的规律来说,教师是重要相关者,实训实习基地不仅要成为学生工学结合的场所,也要变成教师“工教结合”场所;不仅成为工学结合的平台,而且要成为“工教结合”平台。因此,要从有利于学生工学结合,工学转换,还要从有利于教师 “工教结合”,“工”与“教”转换出发,整体构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成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平台。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都是基于真实生产环境的,它们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教学为主,生产性为辅的。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师是“主人”,而在校外实习中教师只能是“客人”。只有当教师成为实训基地“主人”时,才能实现“教师与师傅”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23] “主人”与“客人”位置并不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情形会发生转变,职业院校的教师通过努力,在企业也能“反客为主”。

(三)建立制度保障体系

我国学者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为解决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忽视能力培养问题,提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双师型”教师理论,这在一定程度促进了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双师型”教师理论过于强调结果,忽视过程,变成了证书化、概念化、形式化、碎片化、工具化,这一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工教结合”与工学结合对应,具有动态性,强调的是过程,促进的是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工教结合”这一提法可以有效弥补“双师型”教师理论的不足,因此,有必要建立促进“工教结合”相关制度,在制度上为“工教结合”提供保障。

建立“工教结合”制度,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兼职制度。国外发达国家不仅建立兼职教师制度,而且建立相应教师兼职制度,如在澳大利亚,要求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每周在相关企业兼职工作10小时。我国职业院校往往重视建立校外兼职教师制度,而对教师兼职有一种片面认识,忽视教师兼职制度的建设。正确认识职业院校教师兼职重要意义,建立职业院校教师兼职制度,把“工教结合”制度化、常态化,将有利于教师走出校门兼职,深入行业企业,提高实践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也有利于教师带着问题去企业兼职,通过企业兼职带回项目,开发教学资源。同时,兼职也是教师对自己实践能力的认可,也是对自己的挑战。融入行业,成为职业人,职业院校的教师才能真正达到“职业人”培养职业人,“师傅教徒弟”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邢晖.多角度解析“工学结合、半工半读”[N].中国教育报,2006-11-15(10).

[2]李国志.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及其实践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0(02).

[3]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25-126.

[4]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

[5]方鸿志,陈红兵,陈凡.技术教育概念辨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7(04).

[6]翟海魂.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演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32.

[7][日]细谷俊夫.技术教育概论[C]. 肇永和,王立精,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84:24.

[8]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4.

[10][12][13]盛国荣,陈凡,韩英莉.论技术发展过程的累积效应[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11][英]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批判哲学[M].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79.

[14]张洪霖.职业学教程[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41.

[15][德]乔治·凯兴斯泰纳.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M].郑惠卿,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00.

[16]牟艳杰.教师劳动特点及其原因探析[J]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8(02).

[17]俞仲文,韩树林.高等职业教育的春天[J].求是,2007(18).

[18]贺星岳.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2008(20).

[19]李雄杰.高职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规划与设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2).

[20]姜大源.基于职业科学的职业教育学科建设辨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67).

篇12

 

 

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和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学校管理,优化师资队伍。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推进特色学校的建设,丰富和提升学校教育内涵。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打造xxx的新形象。

二、整体目标

1、严格学校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工作实效。

2、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均衡发展,深化行为规范教育。

3、加强班主任队伍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教科研水平,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4、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5、完成学校改扩建工程,完善教学设施,优化后勤管理。

6、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

7、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继续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艺特色活动和课外阅读活动,为全校学生提供多样化发展的平台,打造学校品牌。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体制

学校领导班子组织好教师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提升群体的亲和力,保证组织的凝聚力,努力办成和谐向上的温馨校园,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为学校综合实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以民主和法治精神为支撑,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并结合学校的发展特点,明确学校各岗位的管理责任,从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学科组长、教师和班主任各个层面上分别加强领导,倡导合作,优化管理。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形成有章可循、照章办事、违章必究的工作约束机制。本学期,修订完善《xxx教职工考勤制度规定》和《九龙第三小学学校管理资金使用方案》《xxx教职工绩效考核方案》。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学工作量、考勤、综合性等方面的考核,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实现学校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的和谐统一。

(二)德育工作求创新

在学校工作中,我们牢固树立“德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的理念,让德育渗透到我们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角落都在闪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1、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的作用。充分利用、升旗仪式、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形式,宣传模范人物和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好榜样,让学生学有榜有样,赶有目标,班主任在班务工作记录簿中要建好学生思想进步档案,要建立班级学习标兵制度,班级黑板报要有本班德育工作开展情况展示,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大力推进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

2、在德育教育的内容上,要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的意识,文明的行为习惯等,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序列训练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将以能力发展为目标的活动内容,形成选题小、切口小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通过组织班级活动与校级活动,一般活动与重点活动,专题活动与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

3、继续抓好“文明班”评比工作,在全校各班中开展“比学风、比班风”活动。校外要主动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优化校外活动环境,充分利用德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发挥以热心于教育的家长为主体的校外辅导员队伍的作用;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做好家访工作,办好家长学校,对家庭教育进行必要的积极指导。

(三)切实抓好队伍建设

1、抓好领导班子队伍建设。领导班子成员要牢记“奉献、团结、高效、开拓”的工作作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探索、求实创新。具体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一流的学校要一流的干部和一流的教师,学校领导、全体党员同志和教职工都要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实绩,进一步服从大局讲团结,忠诚事业讲奉献,立足本职比贡献。热爱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关心集体,少说空话,多做实事。

二是继续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以创文明校风、树师表形象为重点,深入开展以“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师德教育。坚决杜绝歧视差生、体罚差生、违反规定搞有偿家教、向学生推销学习资料等一些有损教师形象的现象,做到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文明施教。对于屡禁不止的年度考核一律为不合格。全体教师都要有爱生精神、敬业精神、乐业精神和专业精神,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以律己,忠于职守,服务学生,提高质量。

三是管理上要有凝聚力。一个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坚强战斗集体,既要有自身崇高的人格魅力,又要有自已的学术权威,还要善于挖掘教师的潜能,扬起教师理想的风帆,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全校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要讲究科学管理,实行目标管理与层次管理的结合,各部门、各位领导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工作责职,提高工作达成度。要给教师创造成功的机会,发展的舞台,通过每一位教师的成功,实现学校教育的成功。

2、培养科研型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专题校本培训,深化校本教研。继续完善教研机制,切实组织开展各项教研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促进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提高自身素质。

加大力度实施校内“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工程,对全体教师通过建立与健全人事档案,进行分类定位,导向培训,逐步达标。要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促进我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形成。要大力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切实抓好活动的落实和效率的评定。青年教师要严以律己,虚心学习,积极钻研,着力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校长室、教导处、各科组继续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考核,作为评优晋级聘任的主要依据。

3、进一步加大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全力构筑学校发展新优势。

建立 “骨干、学科带头、新秀”阶梯式的校本培训模式,通过多渠道、深层次的结对帮教活动,到兄弟学校去随堂学习,有效促进新老教师的优势互补,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教学工作求实效

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按课表上课,按教学进度、备课内容上课,提前候课,准时下课,每天按时处理学生的作业,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以教学为中心,质量为核心,” 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一中心,抓住如何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如何巩固学习效果等现实问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使教研工作能够重实际,有实招、出实效。提倡教师合作备课,形成集体智慧。做到功在课前,利在课上,思在课下。抓好“备、讲、批、辅、考、思”六个环节,优化教学过程。本学期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教育教研工作。科研兴校,能通过教研活动解决我校的实际问题,使形式化的教研转变为有效的为教学服务的活动。要求各组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教研计划,整个学期的计划要有紧密的联系性。每一次教研要确保教师都有所收获,突出实效性。

2、完善听课制度,加强教师间的学习交流。领导每人每学期推门听课不得少于30节,其他教师不得少于20节。在听课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与上课教师进行面对面地交流,共同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分管年级组领导听课情况作为绩效考核与年度考核中上课得分的重要依据。

3、真抓实干做好学生培优、扶差工作。全体教师都要做到思想重视,情感投入,时间落实,辅导要活,重视检测、反馈,不断改进方法。补差工作除了上好补差课外,全体教师更要重视个别辅导,分类评价,及时激励。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的各类教育科研、教学研究竞赛活动,争取和获奖。

5、要继续重视劳动教育和卫生工作,音乐、体育、美术三门学科要上出特色。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和社区中去寻找、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然后进行交流和筛选,确立若干个“主题”,然后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调查、观察、上网、实验、咨询等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学期末要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汇报。

6、严抓教育教学常规的落实。学校将对照《xxx教职工绩效考核方案》加强监督及考核,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本学期将组织组织语、数、英青年教师进行撰写教案比赛。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活动。一、三、五年级举行数学、语文知识竞赛,三、五年级举行英语知识竞赛,一至六年级举行经典诵读比赛等。

7、强化学生的健康教育。要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教导处要对健康教育课及相关老师的备课、上课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和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健康情况进行了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处理,有必要的情况下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8、继续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艺特色活动和课外阅读活动,为全校学生提供多样化发展的平台,打造学校品牌。

9、继续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按时按质完成学时审验。

(五)强化安全、总务后勤管理工作

安全、后勤工作是学校教学秩序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为此学校继续抓好学校的安全、总务后勤工作,硬化后勤管理,进一步强化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

1、加强经费的管理使用。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实行校务公开。加大对财务收支、基建维修、大宗教育用品采购等方面的科学管理,提倡艰苦创业,厉行节约。

2、加强公物管理,规范建立学校固定资产帐,抓好循环用书和教学资料的收缴管理。财产责任到人,坚持谁损坏谁赔偿的原则,控制学校财产流失。

3、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积极创建平安校园。认真落实学校安全目标责任制、重大安全事故报告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防火、防盗等各项预防措施,进行安全疏散演练。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杜绝校舍安全事故、饮食饮水安全事故、校内及学校组织活动中重大安全伤害事故的发生。

4、继续严格财务管理,规范收费行为,杜绝乱收费现象的出现。坚持收费公示制,严禁任何个人私自向学生乱收费、乱征订。

5、加快学校改扩建工程的进程,高标准、高要求,按期竣工

总之,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我们坚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完成各项任务,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教育教学工作一定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的成长和未来高于一切”为根本目标,认真贯彻学校的工作思路,落实各处室关于年级的工作计划内容,着重激发学生成才欲望,狠抓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在做人、学习、纪律、集体生活等方面严格要求学生的基础上,努力创设和营造一个科学、和谐、有力度、有效率、有创新的管理机制和人文氛围,把在“细节中求成功”作为本学期提高本年级质量的根本方法,全面提高年级的整体实力和管理水平,切实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和目标。打造一支为六中发展做好坚实基石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1)在学校领导下,坚持不懈的狠抓常规管理,努力打造“和谐年级”、“学习年级”、“爱心年级”、“平安年级”,把高一年级工作全面推上新台阶。

(2)以班风建设、学风建设为突破口,规范学生的言行,净化学习生活环境,增强学习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树立良好的班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力,形成良好的学风。

(3)争取让每位教师立足本职岗位、勤奋敬业,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关心、尊重、服务学生。

(4)各次月考、段考、期末统考成绩要稳中有进。

三、主要工作

1.推进和谐年级组、平安年级组建设

从教师做起,创建“和谐校园”、“和谐年级组”、“和谐班级”,并教育学生做到。纯化年级风气,调动师生的精神状态。加强与政教处、保卫科的协同配合,制订计划和方案,认真履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为主,切实落实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制度,确保本学期不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使学校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创立人心安定、学生学习安心的平安年级组。

2.德育工作与学生管理方面

(1)抓好入学教育,让学生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通过军训狠抓纪律教育,培养良好的集体荣誉感,促进班级的良性发展;通过开学第一个学月各种形式的讲座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卫生意思,树立崇高的理想;通过第一个学月的广播操比赛增强规范意识,等等。

(2)统一思想,以增强全年级所有老师管理学生的责任心为突破口,把使学生“学会做人”放在前位,以爱施教,以严治班,指导学生走好高中生活每一步。要求每一位任课老师,发扬“敬业、爱生、奉献”的精神,在每一堂课、每一节自习,都有管理学生的责任和任务,认真组织教学,敢管学生、会管学生,坚决制止上课睡觉、说笑、看课外书、使用手机、听随身听等不良行为。

(3)常规管理方面,要加强探究,想方设法做好学生工作,把班级管好,形成好的班风、学风;班主任工作准则就是要“厚待学生、爱生如子”,要“爱、严、细、实”,争取尽快形成好的班风、学风。同时各位科任教师也一定要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注意心理健康教育。

(4)抓好日常管理工作,对学生出操、卫生、安全、自习、就寝纪律等方面严格管理。加强与政教处、保卫科、寝室管理员、学生会、团委会的协作。

(5)重视差生教育管理工作,对屡次违纪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做到“努力抓,反复抓,抓反复”,及时与其家长沟通,对每一个学生不抛弃,不放弃。

(6)加强值日管理,作好值班情况反馈。班主任实行定时到位,午休、晚自习、晚就寝轮流巡查值班制度,根据值班检查出现的问题,定期班主任会议。

(7)制定班级公约,激励和约束学生行为规范,班干部与班主任共同管理,全体学生自觉遵守班级公约。

(8)各班利用班会、演讲比赛、升国旗仪式等各种形式活动,养成爱校、爱班、爱同学的良好传统。

(9)班主任还要认真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加强家长与学校在教育问题上的沟通与合作。

(10)加强与体育、信息、美术等教研组的管理,把提升体育、信息、美术等方面的成绩与成果作为年级组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任务来抓。

3、教学管理方面

(1)落实教务处相关教学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规范年级组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业务水平。

(2)狠抓课堂教学,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扎实抓好备、教、批、辅、考、评等基本环节的落实,在常规教学上下功夫。

(3)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请专家、教师和成绩好的同学与全年级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认真组织月考,强化考试纪律,以考风促学风。年级组将在本学期组织2次月考,每次考试都要进行成绩统计和试卷分析,班主任对本班学生成绩进行逐个分析,做好考试前和过后的学生心理辅导与学习方法指导。

(5)深入开展评教评学的活动。配合教务处的教学调查,落实评教和学风评价活动,并及时反馈信息。重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行为,确保学生满意。

(6)适时组织和安排好有关培训和培优补差工作。

高一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关键而艰巨。我们相信高一年级全体教师定会通力协作,务实高效,全力将高一年级建设成为工作制度化、管理科学化、程序规范化、环境人文化的和谐团队,为完成样板年级构建而奋斗。

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以XX理论、“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区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强化质量意识,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创新管理机制,完善目标和评价体系,落实考核奖惩制度,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精心打造学校品牌,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提高工作实效。

2、抓好学生管理,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及行为习惯。

3、深入抓好校本研训和教育科研工作。

4、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全力以赴做好规范化学校验收的迎检工作。

5、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打造学校品牌。

6、抓好学校安全工作,构建和谐校园。

三、主要措施

(一)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目标责任,增强质量意识

1、创新管理机制:认真解读并落实《XX市XX区教职员工考核指导意见》,层层分解责任,提高管理效能。

2、引进竞争机制,创新人事管理制度。我们将全面推进以“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考核奖惩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建立“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加速名教师、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实行学校中层干部学期目标考核制。期初每位中层干部制定学期工作目标,期末向全体教师述职,由全体教师民主评。其次,实行教师考核奖惩制。修订完善《xxx教师工作考核奖惩条例》《九龙第三小学学校管理资金使用方案》健全完善教师的工作目标和学期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加强目标制定、实施、检查、考核的全程管理,做到月初工作有目标,周周有安排,平时有检查,月底有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发放、评优晋级挂钩,实现奖优罚劣,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责任人作违纪违规论处,并实行一票否决制,以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生理、心理、经济负担。

3、狠抓常规、规范管理。我们要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狠抓教育教学常规,加强教师教学业务工作考核。总务处要加强校产校具管理、安全卫生管理;教导处要加强学籍管理、档案资料管理,及时做好各项资料的归档工作,促使各项管理规范上格,服务育人。

(二)重视德育工作

1、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文明礼貌、养成习惯及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班队会、品德与社会课的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礼仪规范和养成习惯教育,积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采取有效方法,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行为规范进行严格训练、严格管理及严格考核评比,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2、开展诚信教育活动。通过开展“诚信班级、诚信学生”竞赛活动,积极营造“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良好风气。

3、开展环境教育。结合世界环境日及爱鸟日,组织开展植绿、养绿、护绿活动。

4、加强科学教育,利用科技活动周等重大节日开展创建“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和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

5、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道德实践活动。新学期各校少先队要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实施“德育与心育相融合的活动课程”,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活动,“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活动,“扶残助残”活动,“爱心助成长”捐助活动,努力提高小学生道德实践能力。

(三)优化教育投入,在硬件建设上求实效

1、全力以赴,做好规范化学校迎检工作。今年9、10月份,XX市将对规范化学校进行评估验收。作为学校,我们要配合区教育局做好规范化学校迎检工作。围绕办学条件水平,特别是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作用的情况等指标,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要高度重视这次迎检工作,成立迎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要求和责任,对照规范化学校的标准,从严要求,抓紧时间,查漏补缺,做好迎检资料,确保各项迎检工作按时到位。

2、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和教育装备建设。我们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和教育装备建设。首先,根据学校规模,为适应学校发展,力争在8月份前完善校园改扩建工程,完成拆迁、建造围墙等工作。其次,加强教育装备建设。我们要多方筹措资金,对照新标准,清查摸底,制定方案,配齐常规教学仪器。同时,要完成校园广播系统改造工程,发挥校园广播系统的教育功能。明确规范,强化管理,配备完善各功能场室。

(四)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在教学方面要争取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力求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实现:1、加强常规管理。①抓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等环节;②加大检查力度,坚持实行严格管理、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

2、深化课堂教学。①领导要经常深入班级听课、评课,促使教师观念更新及教学方式的转变;②学校集体业务学习不仅要渗透教学新理念,更要开展一些直接促进教师业务素质提高的培训活动;③认真组织教学比赛,发现并积极培养学科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

3、推进课程改革。①做好三级课程管理,继续深入探究校本课程开发工作;②进行学生评价探索尝试,建立发展性、激励性的评价体系,达到评价主体多元,评价立足过程。

4、抓好校本研训。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宗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利用多种形式抓好校本研训工作。

5、落实奖惩考核。①不断完善学校教学管理量化考核方案,力求更具操作性、实效性和激励性。②严格管理,认真实施,不断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6、切实做好培优、扶差工作和开展学科竞赛活动。全体教师都要做到思想重视,情感投入,时间落实,辅导要活,重视检测、反馈,不断改进方法。培优工作除了平时的分层教学外,各年级、学科要统筹安排,责任到人,确保效果。“扶差”工作除了上好课外,全体教师更要重视个别辅导,分类评价,及时激励。教导处要有计划地进行质量测评,及时通报、调整改进。

7、打造学校品牌。学校以“星星教育”为理念,“我们是一颗闪亮的星星”为口号,立足于教育多样性和差异性,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研究学校品牌的战略,全面提升学校发展的内涵,不断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积极引进和开发学校课程,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学校品位,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