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的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3-11-16 10:37: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体育教学的研究方向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体育教学的研究方向

篇1

0前言

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是目前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传统的体育教学来看,是我国教育当中的薄弱环节,由于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对象的理解程度不够全面系统,在这样的情况下,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随着体育教学观念的不断改变,需要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以此来从整体上提高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1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

1.1首先是理论高于实践

体育教学是一种重视实践的教育课程,在对基础体育知识和理念进行了解的情况下,通过相应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由于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类型正在不断的增多,这就需要在际的体育教学当中增加实践活动所占的比例,以此来提升整体的体育教学效果,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无法满足实际的体育教学,具体表现在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理论越来越多,种类也在不断丰富,但是在实际的实践训练当中,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使两者之间发展的距离相差较大,也就是所谓的理论高于实践的现状。

1.2缺少规范化的体育教学模式概念

对于我国的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来说,目前还没有较为明确的定义,对于其中的研究标准也没有得到统一,教育人士在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由于研究的出发点和所选角度的不同,使研究的最终结果也各不相同,在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多样化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形成概念上的共识,同时由于缺少统一的定位和理解,在对其进行实际指导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一定的偏差,导致体育教学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1.3缺少规范性的体育实践

体育实践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体育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践的主要特点,来和相应的理论进行结合,这样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具体的实践内容来课堂设计进行优化,目前在高校的体育教学当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对教学实践进行自由安排,而不是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教学模式理论研究的主要意义将得不到体现。另外是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发现教学模式当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2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未来发展方面

针对上述体育教学模式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目前随着人们对体育教学模式研究重视程度的提高,虽然其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其发展方向较为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首先是素质教育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

从广义上来说,素质教育主要指的是生理和心理的共同发展,就目前体育教学当中的素质教育来说,主要指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下,教育部门逐渐提高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应的体育教师也通过对课程的优化设计和对体育的进一步理解,提高了学生心理和身体的综合素质。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的职业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能够结合目前素质教育的主要特点,将实践与理论相互结合,创新出适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2.2体育教学中实践活动所占比例逐渐增多

在体育课程得到相关重视之后,在目前的体育教学当中,其实践活动所占的比例在逐渐增多,学校较大对体育的资金投入力度,引进了各种体育设施,来满足体育教学中实践活动场所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教师也能够对各种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和实践,并且结合目前体育教学的实际要求,合理的掌握过程结构教学,完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体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目前的体育模式进行创新,实现了理想的体育教学效果。

2.3重视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和评价

在体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性得以体现,在目前的体育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已经掌握了相对较为合理完善的教学评价手段,并且结合相应的体育教学模式,来对学生的整体成绩进行评价。在这样的过程中,传统的重视考试成绩的现象已经得到较大的改善,学生学历的动力和兴趣有所增加,另外,随着教学评价模式的不断研究和发展,目前教学评价的重点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增加了学生实时评价和自我评价等模块,这些评价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发展,使体育教学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得到了体现。

3结语

体育教学与我国的综合实力息息相关,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综合国民素质,就需要结合目前体育教学的发展特点,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在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全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通过对教学的培训,也可以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实现对体育教学课程的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发展将会进一步提高。

作者简介:蒋聪(1980-),男,河南夏邑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篇2

1.1 实验研究法

本研究于2003年2月28日至2003年7月30日开展实验。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石家庄市师大附中、第40中学、第9中学3所中学初二、高二年级1453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15.73±3.42)岁。

1.1.1 主要运动处方及教学方法 教育干预前,研究者在多次征求教育理论专家及中学高级体育教师意见的基础上,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结合实验地的经济、文化背景、学校教学情况、实验课教师的特长及学生的兴趣,选取体操(含健美操)、武术、球类(篮排球为主,结合各种小球的选修)为主体课程资源,结合素质练习和各种体育游戏,设计Ⅰ型健身(身体素质)系列运动处方和Ⅱ型健身(运动技能及健康教育)系列运动处方,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1.1.2 实施方略 根据美国健康教育学家凯尔曼的“服从、同化、内化”的态度转变三阶段理论,将体育课教学与课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相结合,在体育课上学习新知(技),发展能力;在俱乐部中巩固技能,提高素质。使两个学段的体育活动相衔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内化,兴趣逐渐养成。在实际操作中,按照不同处方的教育目的以及知识、技能的难易程度,将不同内容的体育课程资源按比例分配到体育课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

(1)实验前,对学生进行综合体质测试。采用身体素质测评法,对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爆发力等4项素质进行测试,并按体质标准分和学生性别,将试验班学生分成6组,即男/女体质优组、男/女体质中等组和男/女体质弱组,每组10~12人。由学生选出组长并进行同伴教育。教师按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质状况安排每一锻炼单元练习的强度和密度。

(2)实验中,各实验班按每周2次课、2次俱乐部活动、每月1~2次讲座的进度进行教学,并安排因地制宜的实践活动。对照组学生与本年级其他班学生一样,仍按照原体育教学计划上课。

(3)教学内容考虑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因材施教。在教育干预过程中,把课程分为3个阶段,每阶段6~8周;其中穿插理论和知识介绍的室内课6次,开展全校性健康讲座6次。理论课教案全部制成PowerPoint、Flash或Action课件的形式,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新颖性。

(4)探索性进行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开展课外体育锻炼调查和健康传播。由于教育具有滞后性,干预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未来的生理、心理、学习、生活产生良好的后续效应,所以加深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认识的程度、掌握强健身心的方法、提高自我锻炼能力至关重要。通过让学生开展小范围社会调查、健康知识技能传播等活动,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些活动,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内化程度。

(5)与相关学科教师开展横向的综合教育。本研究开展学科联合教育,以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对试验组学生进行多角度综合教育。主要包括与班主任配合,组织以体育与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会;开展校际《体育与健康》作文竞赛和学生漫画展;与生物教师一起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在校报上设立“体质与健康论坛”,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和方法等。

1.2 调查法

(1)本研究中所用测量工具见表1。干预前、后、回3次测量的有效问卷数共1250组。有效率分别为85.46%、86.37%、86.26%,平均有效率分别为86.03%。本研究用于定量分析的资料符合测量学统计要求。

表1 各量表(问卷)基本信息一览表量表名称

研制者

项数  同质性信度

相关报道

效度

测量目的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MMHI-60)

王极盛1997

60

0.65~0.84

0.72~0.91  0.79

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

社会适应性自评问卷

北师大辅仁应用心  15

0.72~0.85

0.73~0.85  0.84

评定青少年社会适应的整体发展水平

理发展中心

体育锻炼感觉量表

Gauvin Rejeski1993  12

0.72~0.85

0.76~0.82  0.82

测量体育锻炼心理效应及锻炼后心理

(EFI)

感觉

体育与健康KAP问

自编

78

0.65~0.79

0.65~0.79  0.89

评价目标人群体育与健康的知、信、行

状况

(2)目标人群访谈与调查。在干预教育前、中及回测时分别对学生、教师、家长3大目标群体进行座谈和访谈,同时采用电话、电子邮件、信件等多种形式与重点目标人群保持联系,了解干预进程及效果。

(3)专家访谈。干预教育前走访了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体育学院、河北师范大学等院校研究学生体质与健康的专家和部分中学体育高级教师,就中学生身心健康研究的现状、方法、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的趋势和走向、运动处方的设计和实验控制等问题进行了咨询和求教。

(4)数理统计方法。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F检验的两两比较,One-way ANOVA、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与健康运动处方对学生体质干预效果的评定

2.1.1 体育与健康运动处方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由表2可见,干预后试验组学生身体素质优秀率由实验前的10.03%提高到18.73%,良好率由26.99%提高到45.13%,不及格率由16.96%下降到8.11%。对照组学生的优秀率和良好率也有一定的提高,但提高幅度没有试验组大,实验后两组的测试结果组间差异显著(P<0.05)。回测时,学生的优秀率和良好率都有一定的下降,但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仍然显著。从后测和回测的身体素质分级情况来看,试验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试成绩表现为由干预前在“及格”水平聚集上升为在“良好”水平聚集的现象,而对照组学生的3次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均表现为在“及格”水平聚集的现象。这也说明干预教育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效应,大多数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使身体素质水平得以提高和保持。

表2 干预后、回测时中学生身体素质分级比较

干预后

回测

内容

等级

试验组

对照组

P

试验组

对照组

P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A优秀

59

8.70

41

7.17

52

7.67

37

6.47

50m

B良好

326

48.08  162

28.32 *  315

46.46  154

26.92 *

C及格

232

34.22  305

53.32

246

36.28  314

54.90

D不及格

58

8.55

64

11.19

65

9.59

67

11.71

A优秀

56

8.26

28

4.90

49

7.23

26

4.55

1000/800m

B良好

360

53.10  135

23.60 *  356

52.51  135

23.60 *

C及格

190

28.02  310

54.20

200

29.50  311

54.37

D不及格

72

10.62  100

17.48

74

10.91  101

17.66

A优秀

147

21.68

95

16.61

140

20.65

91

15.91

立定

B良好

308

45.43  192

33.57 *  303

44.69  184

32.17 *

跳远

C及格

177

26.11  241

42.13

186

27.43  254

44.41

D不及格

4

6.78

43

7.52

48

7.08

44

7.69

A优秀

247

36.43

93

16.26

241

35.55

85

14.86

引体向上/

B良好

232

34.22  156

27.27 *  221

32.60  154

26.92  **

仰卧起坐

C及格

156

23.01  214

37.41

171

25.22  224

39.16

D不及格

44

6.49  108

18.88

44

6.49

108

18.88

A优秀

127

18.73

64

11.19

120

17.70

59

10.31

合计

B良好

306

45.13  161

28.15 *  299

44.10  156

27.27  *

(平均)

C及格

189

27.88  267

46.68

202

29.79  276

48.25

D不及格

55

8.11

79

13.81

57

8.41

81

14.16

(注:*:P<0.05;**:P<0.01)

干预后的锻炼感觉测试表明(见表3),试验组学生在精神振作感和积极参与感两个维度的比较中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同时安静感均值下降而疲劳感上升,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学生积极的锻炼感觉表明学生参与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心理状态,也是运动习惯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3 干预后、回测时中学生体育锻炼感觉变化比较

后测(M±SD)

回测(M±SD)

维度

P

P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组

对照组

精神振作感 8.36±2.80  5.34±2.67 *  7.81±3.09 5.32±2.64 *

安静感

5.40±2.47  5.47±2.47  4.71±2.32 4.60±2.57

疲劳感

5.75±2.84  5.14±2.94  5.35±3.02 4.91±2.75

积极参与感 7.88±3.53  6.60±2.71 *  7.72±3.50 5.94±2.59 *

(注:*:P<0.05;*P:<0.05)

2.1.2 体育与健康运动处方对学生健康知识、信念、行为的影响 表4表明,实验组学生干预后知识得分增长最为显著。与前测得分相比,干预后知识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37.15%提高到84.19%;信念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57.98%提高到92.03%;健康行为的参与率由干预前的35.97%提高到88.17%。

表4 干预后中学生KAP问卷知晓率比较

测试内容

实验组(M±SD)

对照组(M±SD)

知晓率%

知晓率%  率检验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健康观

5.59±1.36  5.50±1.45  92.33

2.11±.65

2.25±1.24

36.33

**

生理

7.40±1.43  7.74±1.72  84.11

2.83±.36

2.91±1.72

31.89

**

知识 身体素质

5.49±1.57  5.80±1.88  80.71

2.42±1.34

2.28±1.34

33.57

**

奥运

4.82±1.68  4.74±1.90  95.60

1.98±1.59

1.77±1.58

37.60

**

一般运动常识

4.68±1.55  4.86±1.14  95.40

3.24±1.07

3.06±1.27

63.00

*

体育与学习

5.52±0.50  5.89±0.21  83.00

4.65±1.38

5.50±0.62

82.50

*

信念 体育锻炼误区

7.65±1.87  7.73±1.33  82.89

6.58±1.39

6.72±1.37

84.22

*

体育与心理健康

1302±1.94  13.23±2.36 87.47

6.57±2.23

6.43±2.47

42.53

***

锻炼态度与兴趣

8.52±1.78  8.82±2.02  96.33

5.86±2.18

5.99±2.12

64.56

**

运动频度

6.02±1.74  5.92±1.93  85.29

5.85±1.99

5.30±2.17

79.43

*

行为 运动处方

6.02±1.43  6.79±1.01  91.43

2.97±1.00

2.64±1.04

39.86

**

运动参与

13.02±1.85 13.09±2.35 87.00

4.68±2.41

4.90±2.42

31.87

**

K

知识总分

27.98±4.36 28.68±4.75 84.19

12.58±7.00  12.27±7.14

38.84

***

A

信念总分

35.02±4.36 36.76±4.01 92.03

24.66±7.18  24.74±6.57

60.85

***

P

行为总分

26.02±4.35 25.12±4.05 88.17

13.50±5.40  12.83±5.63

45.31

**

KAP  总分

89.02±.736 90.52±8.52 89.77

50.74±19.58 49.84±19.34  50.29

***

2.1.3 体育与健康运动处方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1)社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又称社会健康。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把“自然人”塑造成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表5显示,干预后,试验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无论与自身前测结果相比还是与同时段对照组学生相比都有显著增长(P<0.05),处于“较好”等级学生的比例由干预前的37.8%上升到73.59%;“较差”等级学生的比例下降了8.06%。

表5 干预后及回测时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分级比较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组合计  对照合计

时段  等级

初中

高中

初中

高中

P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较好 248  70.48  251 74.70  108 37.01  108 38.57  499 73.59 216  37.79  *

后测  中等  68  20.00

60 17.97  134 45.89

12 47.28  128 18.99 266  46.59  *

较差  26

7.52

25  7.33

50 17.10

40 14.16

51  7.43  90  15.63  *

较好 245

71.3  247 73.43  104 35.66  106 37.77  492 72.53 210  36.72  *

回测  中等  69  20.22

64 18.99  135 46.21  134 47.69  133 19.61 269  46.95  *

较差  28

8.15

25  7.58

53 18.13

41 14.54

53  7.87  94  16.34  *

回测时,试验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处于“较好”等级学生的比例保持在72.53%;“较差”等级学生的比例保持在7.87%。且试验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测试结果与自身后测结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学生相比,优势仍然明显(P<0.05)。

体育教育活动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学、练的交互行为来完成教学任务的群体活动。几乎所有的练习过程都是师生、学生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交往中,师生、学生之间身心的接触频繁发生,有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有利于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学习效率,也为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奠定基础。

(2)心理健康。由图1可见,干预后试验组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有明显改观(P<0.05),尤以初中学生干预效果较为显著(P<0.01)。试验组学生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由6.93%下降到6.19%。而对照组学生在后测时中度以上心理问题人数有上升趋势(7.19%8.22%)。

人际

学习  适应  情绪 心理不

强迫  偏执  敌对

抑郁  焦虑

心理

敏感

压力  不良  波动  平衡

前测 34.37 16.96 11.95  13.57

7.08  14.45  29.79  8.26  13.86 15.63  6.93

后测  20.5  9.73  6.19  10.77

5.46  12.68  23.01  7.52

6.61 11.21  6.19

回测 23.01  9.59  6.93  10.18

6.93  14.75  24.34  9.14  10.18  8.41  7.08

本研究中接受干预教育的试验组学生在干预后除焦虑和学习压力感两个维度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八个维度差异均比较显著。按各维度中无问题学生干预后增长比例进行排序,从大到小依次是适应不良、情绪波动、心理不平衡、焦虑、敌对、强迫、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偏执、学习压力。按各维度中中度及以上问题学生干预后减少比例进行排序,从大到小依次是强迫、学习压力、偏执、情绪波动、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心理不平衡、敌对、适应不良、抑郁。

从回测时各维度保持情况来看,中度及以上问题学生比例继续下降的依次是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敌对、心理不平衡、抑郁;而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出现反弹的依次是学习压力(-5.31%)、适应不良(-2.95%)、情绪波动(-2.48%)、焦虑(-0.59%)、强迫(-0.45%)、偏执(-0.15%);整体心理健康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也由干预后的6.19%上升到7.08%。说明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在干预教育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能够学到实用的心理健康知识,并通过体育活动排解心理压力,也认为体育课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学校里缓解心理紧张、增加与同学交流机会的最适当的场所(89.44%)。

2.2 对体育与健康运动处方教育干预过程的评价

本研究对试验组进行了5个月教育干预,在干预过程中和结束后,研究者、任课教师和实验组学生对实验中教学内容的选用、教学方式、教师授课能力和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有83.26%的学生认为这门课可以接受,89.32%的学生喜欢或非常喜欢上这门课,通过学习,共有94.74%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收获,其中分别有52.19%、23.71%和18.84%的学生表示有“很多”、“较多”和“一些”收获。

2.2.1 专家教师对干预教育过程的评价 干预过程中,聘请实验学校中三位高级教师(教育巡视员)对实验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具体教学评价主要针对教师的课前准备、教学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学策略的运用、学生学习状态、课上紧急或特殊情况处理能力、课后小结情况等进行评分。在“评价标准”一栏中,每项满分为5分,合计100分。从实验结束后的综合得分情况来看,实验教师总平均分88.85分,且得分情况表现为由前到后逐渐升高的趋势。说明教师的教学能力逐步提高,能够很好地胜任干预教学工作。

2.2.2 学生对干预教育过程的评价 实验结束后,由试验组学生填写《体育与健康教育综合评价表》,对实验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授课情况进行评分。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基本素养、教学即时效果5项。二级指标每项总分为10分,合计100分。实验教师平均得分为87.42分。 2.2.3 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师教学能力的关系 在《体育与健康教育评价表》中,按百分制,让学生对自己在体育学习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收获进行了自我评估,得分越高表示收获很大。结果表明,试验班学生得分均值最高分为87.52分,最低分为79.34分,平均得分为84.62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One-Way ANOVA),检验不同授课教师对不同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收获、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师授课能力4个方面的评分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8个试验班在4个方面的得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实验教师水平相当,教师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

分析学生的收获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师授课能力的关系,以学生的收获为因变量(Y),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评分(X[,1])、对教学方式的评分(X[,2])、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分(X[,3])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选用后退法剔除变量,剔除标准为F>0.10,结果显示,各变量间的相关较为密切,除X[,1]:Y外,相关系数均大于0.5(见表6)。三个自变量均被选入方程。方程的复相关系数为0.857,决定系数为0.841。回归方程为:Y=1.547+0.464X[,1]+0.955X[,2]+0.781X[,3]。以上方程说明三者对教学效果均有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师授课能力得分越高,学生的收获越大。其中教学方式和教师授课能力对教育效果的影响较大。

表6 多元回归分析中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Y

X[,1]  X[,2]  X[,3]

Y

0.000

X[,1]

0.489

1.000

X[,2]

0.611

0.517

1.000

X[,3]

0.555

0.835

0.520

1.000

3 结论

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法,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采用运动处方教学法对中学生体质进行综合干预研究,并就教育效果进行了探索性的综合评价。结论如下:

(1)经5个月的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增长显著,试验组学生优秀率提高了8.70%,不及格率下降了8.85%;学生体育知识、信念、行为的综合得分大幅度提高,知晓率分别提高了37.05%、24.05%、32.2%;采用健身运动处方能够使学生产生良好的锻炼感觉。实验表明,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锻炼感觉具有密切的依存关系,良好的锻炼感觉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养成健身习惯。

(2)干预教育后,试验组学生心理健康无问题的人数较干预前上升12.72%,有中度以上问题的学生下降0.74%,社会适应能力与前测相比提高8.65%;与对照组相比,改善幅度显著。结合定性研究的结果,表明体育与健康教育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面是有效的。

(3)中学生对健身运动处方的内容是有选择的,组织者必须结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兴趣爱好,精心选择锻炼内容,科学组合。

(4)采用多种器械和运动组合,结合实用健身技能和时尚健身方式的体育与健康运动处方是一种受学生欢迎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建议大力推广。

(5)在课内外体育锻炼中,应用体育与健康运动处方,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加运动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而且具有较好的锻炼效果,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健康身心的自我锻炼技能,提高体质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明达,于道中.实用体质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2]邢文华,季成叶,廖文科.中国学生体格发育状况动态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2):77-80.

[3]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9.

[4]季浏.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周登嵩.我国优秀体育教师的成才之路[J].中国学校体育,2000,(2):19-20.

[6]田继宗.运动处方教学模式[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12.

[7]黄玉山.中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的应用研究[J].体育学刊,2003,(6):90-93.

[8]教育部、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张民选.对“行动研究”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1):34-37.

[10]Marcus B H.Exercise behavior and strategies for intervention[J].Res Q Exerc Sport, 1995, 66(4): 319-323.

篇3

中小学都开设有思想品德课,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是将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如何做好中小学生的品德塑造历来为人们所探究。十多年前,体验教育开始走进校园。这种教育形式受到学校德育、少先队工作者的关注,并且积极地进行尝试、研究与推行。

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它以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性、开放性为特点,与以往的说教式教育形成鲜明的对比,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明确其教育价值,认真探讨实施体验教育的方法,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

一、何为体验教育

体验是一种情绪、情感现象,是一种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内心活动,强调人的内心感受,注重亲身经历,通过实践认识事物。体验学习,是指少年儿童的行为体验和内心体验的结合。少年儿童通过实践体验行为,在内心深处发生变化、内化或升华,从而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实施体验教育,意味着对现实教育的深刻反思和调整,充分认识“缺失主体性教育”和“封闭教育”带来的严重弊端,从而调整到主体性教育、参与式教育上,调整到理论与实践并重、互动式教育上。体验教育符合当今的主体性德育和发展性德育的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

二、以实践为主体的实施原则

引导学生亲身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使他们把做人做事的思想道德规范内化为健康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行为习惯,这个过程强调的体验是在实践中的体验。这一根本原则突出体现了实践在体验教育中的基础地位,而实践对体验教育的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体验教育以实践为动力方面。

学生是体验教育的主体,他们在体验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离不开实践这个大背景。体验教育除了具有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般特点之外,还具有教育主体的选择性、教育内容的可接受性、教育目标的导向性和教育效果的知行统一性等独特的特点。在进行体验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的体验观,坚决反对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体验观。

三、积极进取的心理定向

积极的成功的体验教育要打破传统思想品德教学死气沉沉的局面,使思想品德课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因此,实施体验教育,要确定积极进取的心理目标。课程实施的心理定向为:第一,学生要充满自信,既不怀疑自己,又不低估他人;第二,愉快地自发参与,这种心理体验必须是愉快自发的,而不是被迫的,不受外部强迫性地干预刺激;第三,要做到自主发展,少年儿童有着自主和独立的性格,这种自主和独立使得他们更多地依据自己的内心体验在客观现实与内心体验冲突时不盲目跟风,以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第四,善意地互帮互助,少年儿童虽然体验到世俗中人们之间存在差异,诸如贫富、地位、宗教等方面的差异,但要与人为善,同伴之间要真诚,互帮互助。

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验教育方法

良好的思想品德课的开设是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以便应对未来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因此,实施体验教育,应是全方位的、立体化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自然界中的教育。

(一)家庭生活中的体验教育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只有培养中小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使他们意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艰辛和努力,才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和有所作为。不管将来社会如何发展,中小学思品课都要不忘对青少年进行吃苦教育,且首要的就是家庭生活的体验教育。

我国的现实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中的人口政策决定了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的三口之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多数农村中的强壮劳动力到城市务工,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越来越多。过去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家务劳动逐渐被先进的家用电器取代,面对严峻的现实,中小学生缺少必要的家务劳动和磨难教育。

在学校里,可以普遍开设家政课,教学生学做家务,包括烧饭炒菜等。学生参加这类实践活动,既有助于增长知识和见识,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组织活动能力、办事能力和应变能力,又有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进一步认识到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针对城市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每年有7到10天的耐苦生活体验,在中小学开展“上山下乡”活动,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到生活条件差的农村和边远地区体验艰苦生活,接受劳动教育,经受锻炼,磨炼意志,体验艰苦生活,品味人生,培养“生存能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在学校,可以给中小学生人为地设置磨难课程,对学生进行磨难教育,还可让城市里的学生参加用扁担挑水,用搓衣板洗衣服,用小石碗磨花生等传统的家务劳动。

(二)学校生活中的体验教育

学校生活中的体验教育同样不可或缺。通过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德育环境,学生才能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象棋、围棋等比赛活动,以及柔道等国际著名的传统体育活动,加深学生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不畏战斗艰难,懂得合作。通过茶道、书法等传统艺术,以及古典音乐、古典文化的熏陶,尊重历史,形成认真协调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此外,学校还可以带领学生在校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素质拓展训练,通过运动项目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素质拓展训练正成为中小学思想品德课中重要的行之有效的体验教育方法。

比如,可以在校内开展约20分钟的“信任之旅”项目活动。活动程序是:活动先分组,每组选定一人做向导,两人做安全员,其余人员均做盲人。盲人蒙上眼睛,原地转3圈之后,在向导的带领下,沿着选定的路线绕过障碍物前进。其间允许话语提醒,不能用手势、动作帮助“盲人”。活动结束后交流当“盲人”的感觉,与帮助别人的感觉,并在团体内交流。也可以开展“板鞋竞速”活动,同样限时20分钟。活动程序是:先准备两副6人一排的板鞋,把每队分成两组分别站在场地两端。哨声响后,两队开始向目的地出发,队长喊口号负责指挥。到达目的地之后交换板鞋,让下一组人继续返回起点。活动结束后,大家交流心得。通过这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学生可以深刻地领会团队精神的重要。

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可以开展“怎样当好小辅导员”、“怎样当好小干部”、“做守时形象好少年”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三)社会生活中的体验教育

社会生活中的体验教育应推广到社会生活中,而不应局限于家庭和学校。

我们可以以个人的自觉行动为前提,在中小学开展志愿者活动,学校集体组织,以公益和社会服务等为主要内容,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生活的体验教育。例如进行给老年人、残障人士带路;植树节集体种花植树;在社会上展开保护益鸟、道路安全与防火防灾的宣传;到敬老院、社区福利院服务;回收废旧报纸书刊等社会公益活动。

社会生活中的体验教育,尤其要重视与社区合作,积极依托社区的力量,加强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联系,使学校德育教育和社区德育相互渗透相互配。在农村,要加强学校和村委的联系;在城市,要加强学校和社区的联系,建立家长委员会,成立家长学校,组建社区少先队组织。通过社区教育的组织形式,学校德育得到社会的支持、理解和帮助,从而提高少年儿童学生德育的实效性。同时,中小学校要积极开发和利用社区内各种潜在的德育力量,发挥社区环境育人的功能。如聘请社区的老、劳模先进工作者担任校外辅导员;充分利用社区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影剧院、公园、商场、工厂、农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学生充当各类景区的讲解员,增强他们的自豪感。

充分重视社区的公益劳动、社会募捐活动和节日庆典活动等,总之,学校德育要充分利用社区内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因素,带领学生清扫所在街区、社区,在干净的环境中育人。

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活动,能够培养学生重视公益、尊重他人和无私奉献观念,树立为国家为大众效力的思想。此外,在时间上,可以规定,小学和初中学生每年至少要有一至两周的社会见习与实践时间,增强少年儿童及家长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意识。

(四)自然界中的体验教育

培养学生尊重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优秀品质。城市的水泥砖头砌成的高楼大厦,虽楼宇之间有绿树花园,但如果没有在自然界中的体验教育,学生能够感悟到的仍然是相当有限的。中小学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快乐访问日”、“让母亲河的水更清”、“冬天盛开的花有哪些”、“寻找废品中的宝藏”、“寻找萤火虫”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我们还可借鉴国外某些中小学的做法,如每年都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将劳动课列入教学计划,对劳动内容做的规定。户外劳动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农业,可以在中高年级开展种植水稻、种植甘蔗活动,让他们在本地农业等部门的支持下,从耕地、播种、插秧、田间管理直至收割、运粮、脱粒、碾米,参与每个环节的劳动,最后集体做饭品尝,在体验劳动成果的欢乐喜悦中增强劳动意识。这样,学生会学到学校和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真正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农村学校可以就近指导学生烧炭种菜,参加渔业劳动,学习养蚕。

五、结语

在中小学思想品德课中,通过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验教育,可以使少年儿童自发自觉地触动内心,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最终达到开设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彩彩,陈敏.“知行合一”的体验教育[J].中国商界,2010(3):218-219.

篇4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09-0007-04

一、引言

体像(body image)或称躯体意象,是指个体对身体的主观感受,它包括了我们对自己身体的知觉、想象、情感与物理性质的感知等。这是一个随着我们的心境、环境和身体经验而时刻变动着的概念,是后天习得并在发育成长中完成的心理现象[1]。中学生正处于一个生理与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由于中学生开始对自己的容貌、身材、第二性征等表现出一定的关注,因此,中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自身这些方面的现状感到困惑或不满,表现出体像烦恼问题。体像烦恼是一种介于正常体像心理和体像障碍之间的不正常的体像心理。它是由于个体自我审美观或审美能力偏差导致自我体像失望而引起的心理烦恼。其特征为:过分关注自己的体像,有强烈的改变自身某方面体像的欲望,同时伴随着一些消极情绪。它比体像障碍更具有普遍性和弥散性。

我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体像障碍、体像烦恼,并对它们在青少年学生中的现状及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以往的研究中大多强调体像障碍的病理学特点,对体像障碍者的节食、减肥等行为研究较多[2-6]。但实际情况是,学生中有体像障碍的比例远远少于体像烦恼。因而近年来也有学者开始对体像烦恼与社交问题[7]、体像烦恼与主观幸福感[8]、体像烦恼与自我完美主义倾向[9]等的关系进行研究。而中学生还没正式踏入社会,平时接触较多的人就是父母亲,父母亲的教养方式会对中学生的体像烦恼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对这一点国内还未有前人研究。本研究从中学生的体像烦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入手,以期对中学生对于自身体像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选取江门市新会区4所不同类型中学的在校学生,实施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与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调查。共发放问卷 950 份,回收942份,回收率99.2%。剔除两题以上未做者,获得有效被试754人,有效率80.0%。其中男生304人,女生450人;初一254人,初二166人,高一177人,高二157人;职业中学137人,普通高中199人;普通中学199人,重点中学219人;居住地在城市的369人,农村的385人。

(二)研究工具

1.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

此问卷采用由高亚兵,彭文波和周丽华等人[10]编制的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该问卷包括四个主成分:容貌烦恼、形体烦恼、性器官烦恼和性别烦恼,共由25个问题构成。问卷为三级评分,分别为符合、不置可否以及不符合。其中有16个条目为反向计分,总分范围是25~75分,分值越高,体像烦恼程度也越高[10]。

2.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此量表采用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 Perris等人于1980年编制,岳冬梅等人[1]1993年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该量表包括母亲量表和父亲量表,母亲量表5个维度,父亲量表6个维度。量表中各题目按1、2、3、4评分,分别代表“从不、偶尔、经常、总是”,得分越高,表明父母在某个因子上的行为表现越多[11]。

(三)施测方式

以班级为单位,召集被试在教室里团体测试,调查问卷为匿名,使用统一指导语,测试完后当堂收回问卷。

三、结果

(一)中学生体像烦恼情况

男中学生体像烦恼的得分为41.80±7.40,女中学生为46.69±8.05;初一学生体像烦恼得分为44.56±8.51,初二学生为43.83±7.64,高一学生为45.60±7.84,高二学生为43.83±7.64;职业中学学生体像烦恼得分为46.59±8.24,普通高中学生为44.40±7.87;普通中学学生体像烦恼得分为44.68±8.44,重点中学学生为43.84±7.93;城镇组学生体像烦恼得分为44.99±8.20,农村组学生为44.46±8.10;总体中学生的体像烦恼得分为44.89±8.37。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中学生体像烦恼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8.456,p

(二)中学生体像烦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1.不同体像烦恼水平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

根据体像烦恼得分的高低,将中学生分为三组:体像烦恼分数由低到高25%的中学生为低体像烦恼组,由高到低25%的中学生为高体像烦恼组,其余为中等体像烦恼组。三组不同体像烦恼水平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结果与差异比较的结果如表1所示。

由上表可知,三M中学生报告的结果除母亲偏爱被试这个因子外均存在显著差异(p

2.中学生体像烦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

中学生体像烦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如表2所示。

从表2相关栏(r 栏)可以看出,中学生体像烦恼与父亲和母亲的情感温暖方式都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父亲和母亲的惩罚严厉等其他教养方式均呈现出显著正相关(p

从表2偏相关栏(pr栏)可以看出,在控制母亲教养方式的影响时,中学生体像烦恼与父亲偏爱被试存在显著正相关(p

四、讨论

(一)对中学生体像烦恼结果的讨论

本研究发现,中学生体像烦恼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女生的体像烦恼得分@著高于男生。出现这个结果可能包括内部主观原因和外部客观原因两个方面。从内部主观因素来讲,一方面随着青春期身体发育,女生的第二性征更为明显,自己感觉身体渐渐地变得陌生了,渐渐地被不太匀称的成人的体形所替代,产生一些身体的自我不满意感,从而引起烦恼和焦虑;另一方面,由于对自己体像的过高的自我期望,从而出现自我丑陋或者过分夸大自我缺陷,最终产生烦恼和焦虑的现象。从外部客观因素讲,媒体及影视作品对骨感美的“狂轰滥炸”和过分渲染在女生体像烦恼的产生过程中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另外,本研究发现,中学生体像烦恼无年级、学校类别、城乡差异。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解释是,现代中学生受到各种媒体及影视作品的影响基本是一样的。

(二)对中学生体像烦恼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关系的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保持母亲各因子相同的情况下,中学生体像烦恼与父亲只有偏爱被试这个因子有显著正相关,与父亲其他因子相关不显著;在恒定父亲教养方式情况下,体像烦恼与母亲情感温暖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母亲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等因子有显著正相关,与母亲过分干涉保护无显著相关,这个结果可能与父母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有关。在我国传统家庭中父母形象一般都是“严父”“慈母”。父亲与子女的关系较母亲疏远,因而父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等对子女体像烦恼的影响不大。而母亲跟子女的关系比较亲密,子女也更容易接受来自母亲的各种影响。如果母亲多采用情感温暖方式,子女会倾向于更多地自我接纳,其体像烦恼水平会越低;反之,如果母亲多采用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子女也会倾向于不接纳自我,其体像烦恼水平会越高。如果父亲或母亲更多偏爱子女的话,子女会倾向于更多地关注自我形象,其体像烦恼也越高。

五、结论

(一)中学生体像烦恼有性别差异,无年级、学校类别、城乡差异。

(二)中学生体像烦恼与母亲情感温暖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母亲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等因子有显著正相关,与母亲过分干涉保护无显著相关;与父亲偏爱被试有显著正相关,与父亲其他因子无显著相关。

参考文献

[1]路红,祁禄.性别、抑郁、自尊与体像评价:关于大学生体像的调查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41(5):98-102.

[2]郑日昌.北京女青少年节食状况及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6):340-342.

[3]肖广兰.北京女中学生进食障碍和节食行为的调查与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00.

[4]杜文东,王挺,刘娜.青春期女性体象障碍与心理反应关系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6):70-71.

[5]朱武,杜乾君,易运连,等.女性减肥者的体像问题与社会支持及性格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3):149-151.

[6]刘晓海. 女大学生自我体像问题与瘦身行为现状调查[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26-128.

[7]周丽华,骆伯巍,彭文波,等.初探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与社交问题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1):64-65,24.

[8]许浩川,刘毅,陈韵婷. 广州市大学生体像烦恼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2009,1:60-64.

[9]李玉环,宋灵青,赵富才. 大学生体像烦恼与自我完美主义倾向的关系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8:962-96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