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的雕刻艺术范文

时间:2023-11-17 09:36: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葫芦的雕刻艺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葫芦的雕刻艺术

篇1

中图分类号:J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169-01

一、东昌葫芦雕刻艺术概述

(一)东昌葫芦雕刻起源与发展

关于东昌葫芦雕刻艺术的起源,一种传说认为是张骞出使西域归来时,将葫芦种子送给当地人们种植,被有心人取来雕刻,作为陪嫁的物件流传开来;另一种说法是宫廷艺人王和尚告老还乡后,就地取材,把自己的雕刻与绘画技艺运用到葫芦上,并发扬光大。东昌葫芦雕刻的真实起源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留下了一项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明清时期,葫芦雕刻技艺与形式得到很大发展,东昌府是京杭大运河畔的经济、文化重镇,葫芦雕刻品曾随大运河远销到全国各地。现今主要分布在聊城市堂邑镇,雕刻手法与制作工艺都得到完善的继承与发展,已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东昌葫芦雕刻技艺的特点

东昌葫芦雕刻要经过脱皮、染色、雕刻、上色等工序才能完成,工艺复杂且讲究。考工记中记载:“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此四者可以为良。”这句话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精髓。东昌葫芦雕刻的制作工艺丰富多样,有烙花、刻花、绘花等。装饰雕刻纹样有戏曲故事、人物传说、吉祥纹样等,艺人们在葫芦形体规范的基础上对纹样进行合理变形,纹样简约流畅,疏密有致。

二、东昌葫芦雕刻艺术的美学意义

(一)形式美

葫芦的装饰纹样最早出现在马家窑彩陶文化中。可见,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对这浑厚饱满、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闻一多曾认为,伏羲、女娲有可能就是葫芦的化身。所以说,从远古时代,人们就对葫芦产生了情感认同。葫芦在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中寓意着富禄、多子。同时葫芦圆润饱满的造型也充满了美好的寓意,东昌葫芦雕刻基于葫芦的外在形式与载体,表现出了独特的形式美。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离开形式固然没有美,但是只有形式也不成其为美。艺人们正是在此观念下,以手工雕刻葫芦的手法,赋予更加深层次的艺术感觉,从而让葫芦雕刻艺术得到升华,使人们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东昌葫芦雕刻融合了内在形式与外在美。民间传统艺术讲究“图必有意,言必吉祥”,将葫芦与雕刻纹样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崭新的艺术内涵。东昌葫芦雕刻沿袭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艺术处理手法,构图根据题材的需要,或饱满、或开光、或分层,艺术效果简约而不失高雅。例如表现传统历史故事题材,大多采用全景连贯式构图,首尾相接,表现出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画面。

传统葫芦雕刻艺人们大都没有多少文化,他们所雕刻的装饰纹样大都来源于历史故事及戏剧故事,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将传统历史故事描绘在葫芦上。所以,传统葫芦雕刻纹样反应了人们的审美理念与心理诉求的变化。

(二)材料功能美

中国传统美学关注的着重点更多的不是对象与实体,而是功能与关系。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有别于宫廷贵族工艺,大都以实用为出发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演化成反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祈求的装饰品。东昌葫芦雕刻最初作为酒壶、水瓢和赏玩之物,用来盛蝈蝈、蛐蛐。由于葫芦是草本植物的果实,透气性非常好,非常适合作为此类器物。

柳宗悦曾经指出器物之美的一半是材料之美,只有适宜的材料才具备优良的功能,没有良好的材料就不能产生健全的工艺。美既要讲究形式美,也要追求功能美。葫芦外形独特,材质非常适合雕刻,人们正是抓住这一特点,顺势而为,让葫芦雕刻艺术发扬光大。如果将同样的纹饰雕刻到木头或绘制在瓷器上,则完全是另一幅画面,所以,葫芦本身就展现出了它独特的器物之美。

(三)自然意境美

葫芦本身并不美,可葫芦外形柔美的曲线,古朴纯真的质地,饱满的形体,恰恰符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的心理。经过人们的艺术加工,葫芦雕刻既表现出了自然美同时也展现出了一定的人文关怀。

意境是民间手工艺品的灵魂,没有意境,器物就会显得毫无生气,就会脱离生活的本源。中国传统文化受儒家文化影响,讲究含蓄美,追求天人合一。经过艺人们的精心雕刻,雕刻葫芦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物件,而是承载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与心理诉求,达到了与人们情感的和谐统一。

三、总结

篇2

一、兰州雕刻葫芦的历史渊源

兰州雕刻葫芦也称兰州刻葫芦,始见于清光绪年间。许多说法都提到一个姓王的裁缝,说他是兰州第一个在葫芦上刻画图案的人。而据《皋兰县志》记载,光绪十八年(1892),艺人王鸿平等人在葫芦外皮刻画戏剧人物脸谱。也有人说,王裁缝就是王鸿平,但真情现已无据可考。到了民国初年,有几个人别出心裁,在鸡蛋葫芦上雕刻以刀马人物和风景名胜为主的情节,作为儿童玩具销售,这才引起人们的注意。至张广建督甘时期(1914~1921年),由于张广建的提倡和艺人李文斋创造性的劳动,兰州雕刻葫芦一举由民间跃入上层社会,成为官僚士绅互相馈赠的艺术珍品。

说起兰州刻葫芦的历史,第一人应是王裁缝,但从有记录的真实姓名的人中说开来,则首推李文斋。据说当年“李文斋刻得好的,一个葫芦能卖一个大洋”。李文斋擅长书画,诗文俱佳,他将“王羲之爱鹅”、“竹林七贤”、“十八罗汉”、“渊明赏菊”、《桃花源记》、《兰亭集序》、《赤壁赋》等故事、传说和诗文变成刻葫芦作品,在形似的基础上追求神似,引起了工艺美术界的瞩目,从此使兰州刻葫芦得以名扬天下,登上了工艺品的大雅之堂。

二、兰州刻葫芦三大家族及其艺术成就

从李文斋时展到现在,兰州刻葫芦的艺人队伍日趋庞大,最有名的是以陈家、阮家和王家为代表的三大家族。

(一)陈氏家族及其成就

兰州刻葫芦以甘肃省特级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陈唯一先生为代表,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和技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以深厚的艺术功力和精湛的工艺手法,创作了大量的艺术精品。陈唯一在刻葫芦业的贡献值得推崇,他发明了三角刀刻的技法,可谓独辟蹊径。他与人合作的《万里图》一面世就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1991年,他在两个直径不到4厘米的葫芦上刻成了5000多字的书法作品《道德经》,轰动了当年甘肃工艺美术博览会。1995年,他又和女儿陈红同台献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别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陈红,2005年被评为“甘肃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曾获得第4届、第6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陈红从小随父陈唯一学习书画、雕刻葫芦,17岁开始从事雕刻葫芦的设计与制作,擅长雕刻刀马人物、动物、古典题材、寓言故事、敦煌壁画题材、佛教故事等。

陈氏刻葫芦第二、三代后继有人,陈唯一的两个女儿陈红、陈兵等都是甘肃省名列前茅的艺术人才,和父亲一起被业内誉为“三陈”。目前陈家三代计有15人从事微雕葫芦的创作和经营。他们打破以往刻葫芦只有单色的古老模式,大胆创出多彩葫芦,使画面更加丰富。

(二)阮氏家族及其成就

阮家早期的代表人物是阮光宇,它出生于河北省丰润县宋家营镇一个书画世家。他把高超的诗书画印修养和雕刻技艺引入这一古老民间艺术中,不仅把兰州刻葫芦艺术推上了一个新高度,也奠定了阮氏微雕葫芦的根基。他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刻意求新,把《西厢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作品中的人物巧妙地刻画在葫芦上,并配以诗词文字、风景山水,使刻葫芦这一民间工艺更臻完美。他还组建了兰州特种工艺社,推出专业刻品,使兰州刻葫芦大放异彩。20世纪50年代被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专题片在国内外介绍。史志称他为“刻葫芦专家”。

其子阮文辉,多才多艺,善中国画、漫画、书法、篆刻、泥塑、雕刻葫芦、烙画、陶艺、根艺、石艺等。20世纪80年代,阮文辉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把阮家微雕葫芦推向了高峰。他继承父业、博采众长,将雕刻工艺分为“描写”与“雕刻”两种。所谓“描写”,是在葫芦的外表用特制钢针将表皮刺破,镌刻书画,涂以松墨;所谓“雕刻”,是以小刀将葫芦硬壳刺透,用粗线条描绘人物、山水、花卉等。他在雕刻上独具匠心,针、刀并用,以刻、铲、刮、磨等多种方法,将中国画的勾勒、点垛、渲染、皴擦等手法用在刻画葫芦上,仿制出历代名家泼墨写意山水以及徐悲鸿、齐白石的画风笔意,使雕刻葫芦工艺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如其作品《敦煌飞天》,在直径5厘米左右的葫芦上,刻有120位飞天,有的吹笛,有的抱筝,有的反弹琵琶,人物个个弯眉秀目、樱唇含笑、婀娜多姿,就连飞舞的丝带和婀娜多姿的纤手也楚楚动人。《东坡赤壁夜游图》,是在l枚直径2厘米的椭圆形葫芦上,刻有一叶扁舟,舟中6人神情迥异,栩栩如生,舟外远山近树,疏密有致。同时还刻有537字的《前赤壁赋》,字迹秀媚、工整清丽。阮文辉运用丰富的国画知识和功力,创造“水墨写意”、“仿名人书画”、“彩雕”、“微刻”等技法,所雕刻的“150个儿童游戏图”,“唐诗204首”,“敦煌飞天120身”及“桃源行”、“夜游图”、“八仙歌”等4套6枚微雕葫芦被定为国家珍品,由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他也被国家授予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他的微雕葫芦被列为国家级珍品并为国家珍宝馆收藏,手捏民俗泥人获全国一等奖,均被称为中国一绝。其美术和工艺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和获奖。他还长于诗、词、散文和随笔等写作,著有《冷余诗草》、《走人风雨》、《艺术随笔三百题》等。

阮氏微雕葫芦也后继有人,其子女阮琦、阮琳、阮力和弟子吕崇辉都是其中佼佼者。

(三)王氏家族及其成就

王家即王德山一脉,这也是直承李文斋技艺的唯一一个世家。王德山祖籍山东,清末时其父辈移居兰州,以种地为生。王德山没上过学,但他喜欢画画,且很有天赋,在李文斋死前一两年才拜师学刻葫芦,后来技艺大进,留下了不少传世珍品,因其不识字,其作品刻好后,通常都是别人代为题款。王德山继承了李文斋遗志,博采中国传统画技之长,仿刻出历代名家的名画作品,使雕刻葫芦工艺更臻完美,题材更加广泛,雕技更加精良。王德山刻葫芦开始从民间走出国门,畅销西欧各国。王德山的作品,曾在20世纪70年代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作品《抗美援朝》、《刘胡兰》等被国家永久性收藏。20世纪70年代,王德山与其师兄陈唯一合作了许多作品。其中刻葫芦《桃园问津》(诗配画)也被国家收藏。

篇3

高宝福从小酷爱绘画,钟情于葫芦雕刻。在上小学二年级时,美术课上,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孙悟空大闹蟠桃会》的画。孙悟空手捧一个又红又大的仙桃,老师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高宝福看着入了迷,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大画家。从此以后,每看到一幅画,他都用心琢磨、细心研究,对画中的每一个细节是如何安排、画家对人物的喜怒哀乐是如何表现、画中所描绘的意境等细节都不放过。

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高宝福对美术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到初中时就拜了表叔徐永兴(画匠)为师,在闲余时间,随表叔到各地油漆门窗、家具、棺材等。高中时期,在美术老师门下学习中国画中的山水和人物。这为他以后从事葫芦雕刻打下了深厚的绘画基础。1984年,高宝福高中毕业,参加高考,结果名落孙山,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在临夏工艺美术公司招收工人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被选入公司。在公司上班的第一天,经理何琰发给他一只葫芦和一套雕刻工具。回到家中,父母、兄弟都问:“这小葫芦干什么用?”他没回答,因为小葫芦干什么用,他也不清楚。他把小葫芦洗刮干净,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观察。突然,脑海里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把我所学的人物画在小葫芦上,并用刻刀刻上去该多好。于是,他悄悄地一个人在自己的房间里开始刻画。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半夜,作品“天女散花”终于完成了。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兴奋得整夜无法入睡。天刚蒙蒙亮,他就把还在睡梦中的弟弟推醒,让年幼的弟弟看看他的作品,弟弟只大喊一声:“哎呀!”这一声可把全家人惊醒了。大家都来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一瞧,大家都傻了眼,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是用猜疑的眼光打量着站在一边的高宝福。

然后,他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高高兴兴地去上班。可是到公司时间还早,好不容易熬到上班时间。他就急不可待地从兜中掏出自己的“杰作”让大家看。这时,经理来了。他看完作品后,特别严肃地对高宝福说:“小高,谁让你这么做的?你把小葫芦刻坏了,应该按价赔偿。”原想得到表扬,可听到这样的话,他当时就愣了。“明明是自己把一幅漂亮的图画刻在了上面,怎么把葫芦刻坏了呢?”后来经理拿出了一件葫芦雕刻的作品让高宝福欣赏。不看则已,一看惊人。在直径不到4厘米的小葫芦上竟然刻着“八仙游空,祝福人间”的图画。神仙驾着祥云,手持法器,逍遥自在,神态活现,这些画面栩栩如生,好像要从小葫芦中飞出来一样,使人惊叹不已。高宝福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手工之作,世上竟有如此高超手艺的人。自己要铁了心,要拜此人为师。这时,经理说这是他的作品,于是高宝福就拜经理为师。

从此,他更加勤奋,刻苦钻研,认真学习各家之长,汲取有益的营养,不断充实自己。他曾多次叩响了诸多学有专长之人的家门。后又师从于甘肃省高级工艺美术大师马耀良先生。1988年,高宝福被兰州博雅青铜器工艺品厂聘为技师,教授学徒。

生活是无情的,现实是残酷的。作为一位农民的儿子,高宝福首先要养活自己及家人。为了生活,他四处奔波。先后在北京、河北等地的工艺品厂从事过雕刻象牙、牛角、牛骨、竹、木器等多种材料的工作10多年。他还从事过砖雕、洮砚雕刻、烙画、玻璃画等工作,也做过油漆匠、画匠。这些经历为他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人富,不算富。2002年,高宝福为了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毅然放弃了在外优厚的待遇,回到了生他养他的临夏,毫无保留地把自己葫芦雕刻的手艺传授给乡亲们。此外,他还多次受聘于临夏州举办的各类葫芦雕刻培训班。目前,临夏市工艺美术公司和临夏县桥寺乡江川村成为临夏州葫芦雕刻的主要生产加工基地,每年生产加工葫芦雕刻20万个,收入达100多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兰州、内蒙古、四川、西安、云南、北京等地。随着市场对雕刻葫芦作品需求量的增大,临夏从事雕刻葫芦的人员逐年增多,现全州有300多人从事葫芦的种植、雕刻及销售。据了解,全国从事专业雕刻葫芦的人员中临夏就占了近一半。葫芦雕刻已成为临夏县桥寺乡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这正如《民族日报》资深编辑何珂在《葫芦雕刻》中咏道的:

大针勾勒,小针刻写,山水人物皆可入画。一瓢拳大珠小的葫芦,竟绽放香逸天下的奇葩。叹赏江川的一帮泥腿子,都是艺术殿堂的大家。

篇4

只有近距离坐在马江红身边的时候,才触目的发现那颗傲人的红色珊瑚旁静卧着一条深深的裂缝,生生地把整个小指指甲盖分成两块。

“这是有一次雕刻葫芦壁画的时候,不小心弄伤的。”只有说到两件事的时候,马江红才会滔滔不绝――她的葫芦壁画与她的家人。

“我从事葫芦雕刻已经20余年,每天雕刻近13个小时,剩余时间还要研究壁画方面的书籍。”1996年之前,马江红曾是一名美术老师,平均每天要花8个小时站在讲台上。现在,她如愿以偿的把时间专注于雕刻上。

至于为什么要放弃有稳定收入的教师职业,为什么如此专注于葫芦雕刻,马江红只是笃定又简单的回答两个字:喜欢。不再有多的解释。

结缘葫芦壁画雕刻

葫芦雕刻其实并不新鲜。相传宋朝有一个擅长绘画和雕刻的宫廷艺人王和尚,年事已高告老还乡,回到东昌府区闫寺,因当时闫寺一带盛产葫芦,于是王和尚便在葫芦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 用来蓄养自己喜爱的蝈蝈。后来,当地人纷纷效仿,葫芦雕刻便由此流传开来。

但是,把葫芦雕刻与壁画结合起来,在葫芦上雕刻克孜尔千佛洞壁画,马江红堪称“第一人”。萌发这种创新的创作想法,是源于1990年马老师去南疆采风。在那里,她看到维吾尔族的传统技法大多是在葫芦上画画,即便是葫芦雕刻也非常的简易。于是马江红就想到了,在民俗观念中葫芦因其外形圆润饱满、蔓长籽多而被认为是祈福、祈子、吉祥、辟邪之物。千百年来葫芦作为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而破损的壁画太可惜了,将壁画作品用一种新的形式展现在葫芦上,能够比普通的彩绘和烫、烙更便于保存,也能够用新的方式展示新疆的民俗风情。

此后她经常去敦煌和克孜尔。事实上,许多人去到新疆克孜尔千佛洞都比较失望,因为克孜尔千佛洞壁画比敦煌的起源早200年,但到了那里看不到完整的佛教故事。由于不能拍照,她常用小本子快速绘画壁画的颜色、情节。还托出国的朋友去西方博物馆里拍照带回来,以便广泛充分地搜集资料。

1992年,她用花600元买来的一个葫芦开始了雕刻之旅。起初收集来的葫芦表皮有斑点,也不光滑,马江红尝试过水泡、砂纸打,结果表皮全被破坏了。她又试着用刀刮,也伤表皮,后来自己摸索出用玻璃轻轻刮的秘方。

壁画是方形的,葫芦是圆形的。要把方形的壁画搬到圆形的葫芦上,不能单纯靠临摹,必须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揣摩进行二次加工创作。那时晚上睡觉,马江红脑子里还想着壁画里的佛经故事。雕刻壁画人物比普通的歌舞更难。比如说讲经的画面,每个听的人领悟不同,他们的眼神也不同,如果一刀刻偏整个葫芦就不能要了。

在马江红创作之初,因为痴迷雕刻葫芦,没有时间料理家务,在中学当地理老师的丈夫李忠东和她的父母都很反对。她收购来的葫芦没地方搁,就堆放在阳台上,丈夫洗好衣服后晾晒时,故意让水滴在葫芦上,为此俩人还争吵过。

结合了版画、玉雕和木雕的手法,加上一年半的刻苦雕琢,马江红的处女作“十二木卡姆”终于完成了。当丈夫看见她的壁画作品后,用震撼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他说都不敢相信那么精美的作品出自妻子之手,从此对她的工作非常支持。

葫芦选材的艰辛

如果说雕刻的手法决定了作品的美观,那么葫芦的选材则决定了作品的成败。

关于挑选创作的葫芦,马江红也有不少故事。新疆特产的吊葫芦有水葫芦和油葫芦两种,而油葫芦最长能保存上千年,没有雕刻之前的油葫芦价格已经炒到三四千了。然而,适合创作的葫芦可能几千个里才能挑出一个。最初去南疆收购葫芦时,因为语言不通,马江红常在商贩面前手舞足蹈。现在还去天津、山东和东北等地挑选,每年至少有2个月的时间用在挑选葫芦上,一年最多能收获10个左右的葫芦。

有了之前充分的对壁画的采风和对佛经的研习,去挑葫芦时马江红心中有底,随机能构思出这个葫芦品相适合181窟,那个适合224窟等。

丈夫李忠东平时也帮她搜集资料,假期有时间就和她一起去挑选葫芦。儿子在3岁的时候便跟着父母,也踏上了收选葫芦的旅途。因为葫芦不能托运,丈夫只能肩扛手提,甚至还用胳肢窝夹着。

每年去各地参加展览,由于不舍得托运不坐飞机,而坐火车放在过道上影响别人走路,放在床下塞不下,于是只好给葫芦买一张卧铺票,用胶带固定下来。

走向成熟

纵观历史,仿佛许多雕刻大师都要传承祖上的特质方才堪称大师,马江红则继承了奶奶的巧手。奶奶是医生,由于那个年代女性都裹小脚,奶奶的鞋都是自己绣制。正是这一双双绣工精美的鞋,让马江红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此外,一位军人出身、喜爱书法的父亲对马江红坚强执著的性格的培养至关重要,也正是因为受父亲的影响,才对雕刻艺术如此痴迷。而在专业方面给予马江红最多启发与帮助的,则是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张之铸、雕刻大师薛立柱老师,和“用心用生命去崇拜”的常沙娜老师。

艺术追求与现实生活的冲突也曾让马江红伤透脑筋。创作初期,由于辞去了稳定收入的工作,日子难免有些窘迫。那时候全靠丈夫一人的工资支撑着全家的开销,没办法的情况下会忍痛卖掉一两件作品。“但是今后,我的作品肯定不会再卖了。能维持生活就可以,让更多的观众分享我作品的快乐,让更多人领略‘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

马江红的葫芦雕刻事业从青涩走向成熟,得从她第一次参加乌洽会说起。

2003年9月,一家销售医疗器械的外地客商想借助马江红在展位现场雕刻葫芦的创意,以“拼摊位”的形式出现在乌洽会,以吸引更多参观者驻足。于是马江红带着她精心挑选的龟兹壁画葫芦走进了乌洽会展厅。

令马江红没想到的是,在那届乌洽会上,来自东北,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挂职的李景阳书记一下就花2万多元,买走了3个以克孜尔千佛洞壁画为素材的葫芦。此后关注葫芦壁画雕刻的人越来越多。2009年10月在北京798艺术院举办的“7坊街新疆艺术北京特展”上,一名叫黄山的买家出价26万元将马江红的14件参展作品全部收购。她的一件葫芦作品已由过去最高卖到2万元跃升至5万元。

葫芦雕刻工艺发展现状

事实上, 正如同京剧、国画、中医学等国粹一样,葫芦雕刻这一传统工艺也亟待传承与发展。从事雕刻的艺人日渐稀缺,技艺精湛且能推陈出新者只有极少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受利益的驱使,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刻苦学习,深入钻研葫芦雕刻的年青人少之又少。此外,由于地理文化差异等因素,葫芦雕刻在南方并不多见。每提及此,马江红总是很激动地说非常感谢湛江市的梁志鹏副市长对她作品的赞赏与支持。把这种文化艺术带到南方甚至海外,一直是马江红的心愿。

现在,马江红的雕刻手法更加完善,尝试并成功地运用了浮雕、透雕、镂雕、斜雕、挑刀等五种版画手法和瓦刀等玉雕手法。将玉雕、木雕和版画三种形式相结合,形成了比较独特的风格。如今她雕刻的作品至少已有400件。已收了100多名学生,其中最大的55岁,最小的只有7岁,还有一名来自美国的学生。当然,众学生中最特别的当属马江红的儿子李亚伦。年仅12岁的李亚伦在母亲的熏陶下,对壁画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喜好绘画、雕刻、弹钢琴,学习成绩也很优异。母亲对他寄予了殷切厚望,希望他能将葫芦壁画雕刻传承下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