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课程范文

时间:2023-11-17 09:36: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物科学课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物科学课程

篇1

课程群内部各门课程间存在较多重复及衔接问题

很多内容课程群内部多门课程都有涉猎,重复内容较多,如DNA的复制、基因的转录与加工、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原核与真核细胞的表达调控等诸多内容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多门课程都有涉猎,而且都作为重点内容,重复内容较多,造成学生在学习中重复学习,学习兴趣不高,而当前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等最新的研究成果与进展等学生感兴趣,希望学习的内容却由于课时限制无法传授,存在较大的衔接性问题,迫切需要进行课程群各学科间教学内容进行内部优化改革。另外,课程群实验教学内容也存在诸多纰漏,实验内容仍然滞后于学科发展,大多实验课教学是与理论课教学相对应的,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单一、重复严重[6]。

课程群管理模式的滞后

虽然生物科学专业开展了课程群授课模式,但各门课程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7]。承担各门课程的各个教研室分属于不同的系科,不能充分的将各门课程有机的整合,尤其是缺少有效、科学的管理模式。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促进特色专业建设,推动合理的“专业课程群”课程管理模式。因此,要想在当前工作的基础上使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迫切需要对生物科学课程群进行整合与优化,系统规划一个新的改革方案,切实有效的解决课程群间重复、衔接及课程群管理问题[8]。

蚌埠医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工作基础

篇2

不过,由于生命世界的复杂性,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生命的一些最本质的原理和思想难以用简洁的方式予以呈现,譬如物质科学常常可以进行量化,而生命的复杂性使得量化十分困难(不是不能,而是复杂,多半是统计学上的量化),结果使得生物学的知识显得很琐碎,缺少良好的结构,并以事实性知识为主。许多教师就此认为生物学缺少普遍适用的原理与规律,处处都是例外,什么结论都难下,甚至觉得生物无理可讲。所以在课堂上,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多是以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来进行教与学的,生命科学的教学方式明显缺乏以逻辑推理为主要特征的理科属性。但是我们必须明确,既然这个生物世界历经亿万年的进化后能够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下来,必然是有道理的。不管是大到生态系统,还是小到细胞,也无论是它们的结构还是功能,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生物终究是“物”,是物一定有“理”,而这“理”就是生物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思想。这些基本的原理和思想在近几年嘉兴市的科学学业考试卷中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在此结合几个典型试题,跟大家探讨一下初中科学中有关生物学的若干基本原理和思想。

一、生命是一个物质系统

例1 (嘉兴市2011年学业考试卷第27题第二小题)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如图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处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在单位时间内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释放量。

(1)(略)。

(2)环境温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产生影响,原因是温度会影响活细胞中的 。

这个问题命题组的预测难度是0.65,但实际检测的难度达到了0.30,远超预期。而将这个问题放在生物学的视野下,其实是非常基础、简单的问题,尤其是题目已将“温度会影响活细胞中的”这样带有明显提示性的字句放在空格前时,答案“酶的活性”几乎就可以脱口而出了。从考后与教师的交流情况看,对这个问题的难度评价,专业背景不同的教师看法完全不同,有生物专业背景的教师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容易题。

那么,这样一个原以为可以“脱口而出”的问题最后却难倒了七成的考生,原因何在?教师们给出的说法是:因为教材只在呼吸作用的反应式上标注酶这个条件,而在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上标注的条件是叶绿体,而试题中将两种作用放在一起来分析,于是这样一个基础问题,学生(包括许多教师)就觉得难以回答了。

其实,生物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都是以在各种酶的催化下进行的复杂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一个生物体或生物体中的一个细胞,本质就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物质变化系统,正是细胞内发生的复杂的物质及其伴随的能量变化,才会有不息的生命活动和多样的生命现象。这是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与思想之一。

当然,生物体的这种物质变化是十分复杂的,变化反应的底物或者产物往往是性质十分稳定的大分子有机物,且反应是在生物体内这种温和条件下高效地进行,这就离不开各种具有高效催化能力的酶。如在光合作用中,在可见光的推动下,在常温常压下,使水裂解放出氧气,并将简单的二氧化碳合成复杂的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样的物质和能量变化必须在叶绿体光合膜系统上的各种酶的催化下才能进行。要完成这样的复杂变化,人类现有的技术水平仍是望尘莫及。与此相对,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以及储存的能量,要被各种生命活动利用,就必须经过细胞的呼吸作用。此时性质极其稳定的有机物(如糖类)在常温常压下,在微米尺度的线粒体内氧化分解,且分解时能量的转化效率达40%左右(现在最先进的内燃机的转化效率还只有25%左右),这同样体现了生物这个物质系统的精妙之处。

其实,即便是我们大脑中的各种思维、心理活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变化及伴随其中的能量转化过程。所谓的意识、精神、心理活动,都是大脑生理活动的结果,是物理、化学反应的产物。所以2011年版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将生物部分的主题2“生物的新陈代谢”改为“生物体内的物质与能量转换”,其实就是为了体现生物科学与物质科学的统一性,突显了新陈代谢的本质――生命体就是一个物质变化系统。

事实上,上个世纪伊始,随着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的迅猛发展,各种生命现象纷纷被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的变化原理加以解释。通过研究生物体内各个部分的物理、化学作用,完全可以解释生物体的各种功能和现象,即生命科学也好,物质科学也罢,基本的物质与能量的运行原理是一致的,差异性主要在于复杂程度和空间尺度的不同。唯一例外的是当我们需要知道这些生命功能的起源时,必须加入独立于物理、化学的原理,这就是用于解释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

二、生命具有不断进化与适应能力

例2 (嘉兴市2014年学业考试卷第14题)长期的自然选择,使生物在形态、结构、功能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适应性。如与静脉相比,人体四肢的动脉一般分布在较深的地方,这是对下列何者的适应( )

A.动脉的血压高 B.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C.动脉的管壁厚 D.动脉中的血流速度慢

此题的预测难度是0.60,实测难度为0.54,看上去还算正常,但就本题所考查的作为生物科学主干与核心知识“进化与适应”的要求来说,放在这样一个试题情境下,相关思维要求并不高。

其实,生活在自然界的任何生物都无法摆脱自然选择的魔手,自然选择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生物的进化与适应,是生物学的又一基本思想和原理,且自然选择不仅对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起作用,甚至对生物的行为、心理等所有方面都起作用。而生物进化的终极目标是适应环境,使种族更多地延续下去,以尽可能多地占领生存资源。拿此题的情境来说,与静脉相比,动脉之所以分布在身体较深的地方,原因在于动脉是接受心脏泵出的血液,受到的血压远比经过毛细血管后的静脉高,因此一旦受伤破裂就可能造成血液的大量流失而危及生命。同样,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也是对血压高的适应,而跟里面的血液性质及流速无关。而动脉这样的分布与结构特点对于远古时期随时都可能会发生各种伤害的古人来说尤为重要。

大家都曾听过这样一个段子。一个记者问放羊娃:“你放羊干吗呢?”“赚钱呢!”“那赚钱干吗呢?”“娶婆姨呢!”“娶婆姨干吗呢?”“生娃咧!”“生娃干吗咧?”“放羊呢!”人们在戏说这个段子时充满了对放羊娃的嘲笑,作为一个“社会人”这样的生命轮回确实没有意义,但从人的生物属性看却是符合逻辑的,延续下去才是它的最终目标。

不过,尽管现在的科学教材对生物的进化以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有专门的介绍,但在教师中还是存在着不少的误读。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一直到拉马克构建的第一个系统的进化假说,都认为进化的历程就像个阶梯,生物进化被视为是一个从低到高一级一级向上攀升的过程,而人类就位于这个阶梯的顶端。但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并不认为进化具有确定的方向,进化是由变异而生的,这种变异通过自然选择作用而适应变化着的环境,而环境的变化总体来说是多方向的,因此生物进化也是多向的。或者更确切地说,进化的路径像一棵大树,各个物种只是进化树上的不同分支,人类只是位于其中的一个分支而已。

所以,“进化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这样带有明确方向性的说法也是值得推敲的。譬如,真核生物要比原核生物复杂,脊椎动物要比无脊椎动物复杂。而进化史上,真核生物和脊椎动物确实要比原核生物和无脊椎动物晚出现,都是由它们进化来的,但是直到今天,原核生物和无脊椎动物并没有被真核生物和脊椎动物所取代,它们同时在不同的分支上进化。事实上,尽管现有的原核生物(如细菌)要比真核生物原始,但它们的种类之多、数目之巨、对环境适应能力之强,却是真核生物所难以企及的。所以,从结构、功能或生活环境来对现存生物作高低级的比较恐怕并不科学,因为进化大树有无数的分支,很难说哪个枝头更高。

此外,我们还需明确,自然选择的威力在于长期的累积效应,它使生物体获得某种适应性时,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千百年的逐代选择之后慢慢形成的。例如,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现代人类的营养水平大大改善,而体力支出大大下降,于是常常出现营养过剩,引发诸如“三高”等各种所谓的富贵病,那为什么人体没有进化出能够排出各种多余营养的机能呢?那是因为人类自诞生之日起一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我们才刚刚开始过上营养过剩这种“好日子”。所以富含能量的糖类、脂类等营养物质所具有的甜味和香味对我们总是充满着诱惑。

达尔文的进化论诞生之后,对生物现象的研究由博物学变成了科学,生物科学由此诞生。它不仅为生物学奠定了基础,而且还确保了生物学的独立地位。因为尽管生物体本身的运行机理都可以用物理、化学的手段来研究,并用物理、化学的原理作出解释,但生物体的这些运行机理是怎么来的,只有进化论才能给出答案。

三、生命存在多样性

例3 (嘉兴市2013年学业考试卷第2题)研究人员近日宣布,他们以裸藻为主要原料成功生产出塑料。裸藻是一类兼具动物和植物特点的单细胞生物,之所以把它称为“裸藻”,原因是与其他的藻类细胞相比,它的细胞没有(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物学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因为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尽管题干材料比较新颖,但命题组的预测难度还是比较乐观的0.8,可实际检测的难度为0.65。假如试题是直接设问“植物细胞不同于动物细胞的结构是什么”,那肯定是个送分题。但在这样的试题情境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难度,原因恐怕是学生对生物具有多样性这一基本思想认识不足,认为藻类属于植物,植物就一定有细胞壁。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15-02

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有非常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它指的是一种长期教育培养下而形成的习惯,科学素养是一种人的内在品质,包括科学的态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性以及批判精神,也包括知识技能的获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知识和办法。当今社会是一个高科技、高速度、高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以超过任何一个时代的速度飞速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限于某个领域的竞争,而是国家的整体素质的竞争。

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目标。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指出设置研究性学习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增强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高中生物学科是以科学实验探究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科,教师应该把科学素养培育作为本学科教育的重要目标。在高中生物教师在课程规划、课程教学、社会实践等方面,应加强以渗透科学素养教育的设计。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思维的品质,力图让学生形成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方法。课堂教学是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关键场所,我们应该开发各类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1.重视必修课教学科学素养的培育

生物必修课教学内容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最基础、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科学知识和技能是构成科学素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是学生从事科学工作和其它工作的基础。生物教学必须克服单纯为应付各类考试而进行必修课教学的错误倾向,认真挖掘教材中科学素养的其它因素。重视科学素养培养的有机结合、渗透。

学校通过绿色评价引导教师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在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增加科普特长生的评价等级。

2.积极开发科技类选修课

针对各地乡土特色的科普课程资源丰富的特点,鼓励教师开发乡土科技课程,如生态学调查实践、动植物环境资源研究、食品安全等科普类课程,还可由学校行政部门组织优秀教师开发地方科普课程。

选修课是学校进行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良好途径。生物学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适当拓宽和加深。选修课的内容除反映学科知识外,更要渗透科技知识、反映新的科技成果,体现STS教育思想、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同时结合生物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对生物科技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和献身生物科学的热情,增强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3.灵活开设科技活动课

重视实践活动,开设科技活动课。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可以使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转化为意识,进而转化为责任与能力。主要形式可以有:(1)专题活动。去科技场馆参观,大学院所的实验室学习等。(2)科技宣传活动。查阅相关资料自己设计科技知识展览栏等。(3)科技夏令营。集中专题培训,访谈专家、讲座等。(4)科技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等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了解:问题的提出、方案的确定与实施、团队的合作培养、信息的处理问题的解决等,从而促使学生动脑、动手,锤炼其科学态度、意志品质。

4.重视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

鼓励生物科技辅导员辅导学生科技实践活动,并落实科技辅导员的基本待遇。制定相关政策,在职评、评优评先等方面向一线科技辅导员倾斜,重视生物学科科技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学科技辅导员的作用。

聘请大学、科研院所相关专家作为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导师,引导科技工作者走进中小学校园,大手牵小手,促进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

篇4

中学生物学课程是中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知识素养,满足和适应社会及个人发展需求的系列必修和选修课程。

与其他中学课程一样,中学生物学课程的产生和发展也主要受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文化知识的增长和学生成长的需要等因素的制约,而且这几方面的因素是统一的整体,不能偏废。

一、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中学生物学课程的需要

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高科技发展引发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的高度科技化要求每个公民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观点、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价值观、科学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等。特别是全球性的人口、粮食、健康、能源、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改善和解决,还主要依赖于生物科学人才的大量涌现和生物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这就要求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设立生物学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年轻一代的生物科学素养。具体来说,中学生物学课程既要使广大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达到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又要为今后有可能在高一级学校经过专业学习之后,将要从事生物科学研究的部分学生打下扎实的生物学基础。

二、科学文化知识的增长对中学生物学课程的需要

任何课程都源于人类积累的浩如烟海的科学文化知识。科学文化知识自产生以来,生物科学随着数学、物理和化学的原理方法的改进,研究手段的进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为与其他科学比较,生命科学以其研究客体的极端精巧和复杂性,社会多种必要需求受到威胁(诸如食品短缺、资源破坏、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健康损伤等)所产生的紧迫性,最有可能成为新的科技革命的中心,对其他学科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并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l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生物科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要求中学开设的系列生物学课程包括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同时涉及这些知识产生的过程及应用,更要不断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能在更新和发展的各门课程促进下,成为人类科学文化的传承人和创新人。

三、学生成长的需要对中学生物学课程的需要

教育是培弊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则是学校育人的蓝图和学生发展的媒介。受教育者在健康成长和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基本需要(包括健身的需要、认识自然与社会的需要、审美的需要、社交的需要、了解自我的需要、掌握劳动技能的需要、升学与就业的需要等),同时身心发展具有客观规律和层次水平,在校阶段有非常具体的指标。虽然中学生物学课程必须与其他课程一起共同作用,才能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育人目的,但是中学生物学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课程,可以起到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如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发展智力的同时,可在德育、美育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独特作用。还能通过学生普遍感兴趣的生物学实验、实习和调查等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并在科学态度、意志品质、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获得发展。因此,只有包括生物学课程在内的课程设置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的育人目标才能实现。

四、生物课程的实际价值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自从19世纪初开始使用生物学这个术语以来,生命科学发展迅速,到今天已成为最引人入胜的科学领域之一: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为标志。分子生物学使我们能迅速实现产业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农业、医药、工业、医疗、环保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生物学密切相关的人体科学、营养学、优生学、卫生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人类、对民族、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生物学课程有如下价值:

1.可以使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得到不断培养——通过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调动大脑的发散思维,通过对其中点滴闪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做法、新尝试的肯定和保护,促进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创新思维。

2.可以使学生认识众多的生物科学家——通过介绍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和他们对人类作出的贡献,使科学家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3.可以使学生理解自然生存法则——通过讲解生物在进化时对环境的适应与否,决定个体和种族命运的自然选择规律,使学生认识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一自然法则的科学内涵。提前做好应付社会生活、自然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自觉锻炼和培养自身的生存适应能力。

4.可以使学生自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对人为破坏环境造成的人类生存条件恶劣后果的描述,使学生产生优用意识进而变为自觉的环保行动。

5.可以使学生追求强壮的健康体魄——通过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知识的学习和生理保健教育,学生将主动加强体育锻炼,获得强壮健康的体魄。

6.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结合致病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强调讲究卫生的重要性,使学生达到自我保护、提高免疫、预防疾病的目的。

7.可以促使学生获取营养全面的天然绿色食品——通过对天然食品的营养成分的分析及其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作用的理解,学生会自觉改正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合理用餐、平衡膳食。

8.可以使学生保持开朗积极的生活态度——学生可以利用生物学中有关生命起源、生命本质、神经生理、心理基础等内容,解决个人的某些心理问题,培养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态度、容人的胸怀、健全的心智等正常的心理素质。

9.可以使学生形成团结的分工合作团队——学生为了完成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任务,必须改变原有的单独操作、费时费力的工作作风,通过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有效地完成那些较难的任务,最后经过交流沟通,整理出成果与大家分享,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10.可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对生物与非生物均统一于物质、生物界是发展变化的而非固定静止的、生物界内外事物与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以及生物界的一切活动都要受客观规律支配等问题的学习理解,最终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综上所述,生物学课程在中学开设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与其他中学课程相配合,必将对中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篇5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加强在生物教学的各环节中渗透德育。我们知道,学生是未来的主人,他们将来肯定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参与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决策之中,并承担起社会发展的重任。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它和自然现象以及生产、生活是紧密相联的,因为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及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生物知识。所以,在生物教学中要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要把生物知识教学与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使学生理解“计划生育”、《森林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重要意义。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或了解到生活、生产及社会热点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勇于将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调查、探究等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如,要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处理或整理数据的能力,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这和过去只要求验证和定性为主的实验有着显著的区别。

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应用各种信息技术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很多实验受到条件的制约而无法完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使微观的、不能动手实验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如:“血液循环”、“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等一些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模拟,让生物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使生物知识易学易懂。

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确立的一个理念,这是现代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教师一定要在生物教学中树立“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生物学”的观点。

篇6

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生物课程是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任务,按照以往的课程理念和习惯,采用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是难以完成这一任务的。因此,《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并要求学生在新课程的学习中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1.探究性学习的来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传授文化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育体系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开始对传统的“知识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著名教育学家施瓦布提出了一种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1]。探究性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综合和对研究过程的理解,这些特点使其成为美国教育改革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教学方法,并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国。

2.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2.1探究性学习的定义有多种,具有代表性的是: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认为探究性学习是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获得科学探究能力和技巧、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的各种亲身经历。

2.2虽然探究性学习的定义没有定论,但它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2]。

2.2.1探究。仔细地考察某一事物,获得有关的知识。

2.2.2探究活动。做观察,提出问题;查阅书刊和其他信息源;设计调查和研究方案;运用各种手段来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对所作解释加以检验;把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传达给别人。

2.2.3探究任务。研究型探究、观察、调查(访谈、问卷调查、测试),文献研究,实验,模拟,等等。

3.生物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策略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运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我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一些尝试。

3.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探究性学习

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说过:要教学生“学问”,必须首先从教学生学会“发问”开始。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及探究的欲望,因此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化的源头,是主动学习的基础,是学习动力产生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到一定的情境中,引发学生对知识产生认知需要,主动参与探究。如讲“基因的分离定律”时以提问导入课题:“为什么有的同学是双眼皮,有的是单眼皮?”“为什么有的同学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他却是单眼皮?”“为什么有的同学是双眼皮,而他们的姐妹却是单眼皮呢?”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被充分调动起来,我也就顺理成章地引入新课,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3.2通过生物科学史进行探究性学习

科学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而且是人类探知未知世界的过程。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科学发展史的介绍,如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等。生物科学发展史生动地反映了生命科学起源和发展的历程,以及生物科学成就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历史性的、开创性的影响。科学发现史的教学不应只是让学生记住科学发展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科学史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假设、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进行分析推理的,以此培养学生探究的态度、方法和思维的品质。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体会科学家面临疑难情境时,如何搜集和加工资料,了解科学家创新的思路,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实验方法,并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法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3.3通过生物实验实施探究性学习

实验是一种以认识为直接目的的探索活动,使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事物、性质和规律,从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载体。实验教学应该为学生创造积极探究的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通过生物实验,要让学生学会如何选择和处理实验材料,学会如何设计对照、预期和分析实验结果,还要学会怎样撰写实验报告、研究改进实验的方法、改进实验的器具,等等,来实现“探究性学习”。这样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主动去学习与探索,会更好地理解知识,认识到学习科学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而且通过实验探索,会获得利用科学研究方法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实验内容和类型较多,这就为在实验中落实探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4通过研究性课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编一些探究题目,鼓励学生对知识点提出质疑,引导学生开展课外的探究性实验,如植物去除顶端优势后,植物的侧芽如何生长?CO■、光照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如何?哪些影响因素到植物细胞质流动?探究酶的化学成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以及泡菜的制作条件,等等。通过研究性课题,学生经过提出主题、收集信息、写出报告到报告的交流和评价,在调查中能获得了解与掌握学科新知识,加深对新问题的认识,在相互合作、交流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信息的“互补”、资源的“共享”。通过调查,学生不仅增加了信息量、拓宽了知识面,而且培养了探索精神,提高了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更充分激发了学习生物学习的兴趣,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总之,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进一步深化生物课程改革,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无疑是时代对教育要求的体现。这不仅可以促使学生转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学会主动学习、终身学习,而且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同时,组织、参与、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教师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迎接教育的新革命。

篇7

二、研究教学对象

对学生的分析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目标能否实现,要体现在学生的认识和发展中。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彻底打破了传统教育对知识和知识标准的垄断。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的学习资源日渐丰富,这就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教学对象,认识教学对象的知识需求和发展需求。因此,要取得教学设计的成功,必须熟知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研究教学对象就要研究他们的知识储备、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根据他们的需求来设计教学。

三、确定教学内容

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要始终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和主干作用。教师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懂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就生物知识而言,有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应用性知识等,任何一类知识都不能遗漏。如在“细胞的分化”一节中,红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分化属于事实性知识;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细胞的全能性属于科学术语知识;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培养则属于应用性知识。在“光合作用的发现”一节中还存在方法性知识,如萨克斯实验的对照实验法、恩格尔曼实验所采用的实验观察法、鲁宾和卡门实验的同位素标记法等。不同知识在教学中应适时体现,以使学生在最适宜的时间保持最佳的学习和理解。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经验和时展去挖掘和追求对教材的延伸、拓展,去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要给学生足够的信息量”,适当地拓宽教材是必要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宽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开阔眼界。

四、体现科学课程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其目的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是实验法。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是: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做出假设,设计并完成实验,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等。这是一个比较连贯、完整的研究过程,可认为是“完全探究”的过程,是科学探究常用的形式,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获得“完全探究”的流程和方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串让学生熟悉这种流程。例如,在“光合作用的发现”中的恩格尔曼实验,可让学生思考:恩格尔曼提出了怎样的假设?设计了怎样一个实验来验证假设?运用了什么研究方法?得到的科学结论是什么?我们要学习恩格尔曼实验中的哪些内容?……教师还要给学生说明恩格尔曼实验是一个“完全探究性”实验,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体会科学家的思想。还有一些科学实验可能集中在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分析结论等某一个方面,即“不完全探究”,这也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探究形式。

五、确定教学程序

篇8

课堂改革两年来,我的课堂的教与学有了很大的变化:绝大部分学生学习已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老师角色的转变已趋形成,由传授知识转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已转变了教学角色,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师生互动、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学习随时可见。、但也有许多的不足和弊端如班额大,班级人数偏多,我们的班级人数一般在50左右,教师很难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念和学习积极性,这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组织,特别是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引导与调控增加了难度。这也是以后教学中需要进一步考虑提高的问题。过去很多人认为,生物就是由生物学的知识体系构成的。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除知识体系外,生物科学中含有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获得科学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此外,还包括科学工作者在研究科学过程中的特殊情感、态度和心理体验。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如果仅仅向学生传授一些生物学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生物课程既然属于科学课程,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加强在生物教学的各环节中渗透德育。我们知道,学生是未来的主人,他们将来肯定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参与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决策之中,并承担起社会发展的重任。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它和自然现象以及生产、生活是紧密相联的,因为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及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生物知识。所以,在生物教学中要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要把生物知识教学与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使学生理解“计划生育”、《森林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重要意义。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或了解到生活、生产及社会热点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勇于将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调查、探究等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如,要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处理或整理数据的能力,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这和过去只要求验证和定性为主的实验有着显著的区别。

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应用各种信息技术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很多实验受到条件的制约而无法完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使微观的、不能动手实验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如:“血液循环”、“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等一些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模拟,让生物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使生物知识易学易懂。

篇9

无论是课程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内容的选取,都有一个首当其冲而且无法回避的问题,也就是学科知识、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三者的关系问题。各国课程改革的经验表明,“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能够较好地传递人类社会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有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并实现知识的迁移,但是由于忽视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容易造成与社会脱节和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以社会为中心”的课程强调按社会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和能力,但是由于忽视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得课程内容零散,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为基础,以学生所需要的经验和感兴趣的问题构成学习单元,让学生从做中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由于忽视知识的系统性和教育的社会功能,内容庞杂而缺乏连续性,不利于人类文化遗产的传递,不利于学生掌握适应社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学科知识、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都是课程设计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应当将这三者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考虑,不可偏废。

中学生物课程目标的确定应当力求实现学科知识、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因此,新世纪中学生物课程教材改革的重点不是如何更加完美地呈现生物学科的知识结构,而是如何更好地体现学生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科学技术与社会将发生强相互作用。科技将高度社会化,社会将高度科技化。社会的高度科技化要求公民普遍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观点、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价值观、科学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等。生物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我国涌现出一大批站在生物科学前沿的创新型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学生物课程一方面要使广大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生物科学素养,另一方面又要为将来可能从事生物科学研究的学生,在态度观念、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打好生物学基础。

从国际上看,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人类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和科技化,高科技的发展所引发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性的人口、粮食、健康、能源、资源和环境等问题,都给各国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基础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基础教育的教育目标作适当的调整,如强调国际理解,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树立全球意识和环境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造等。从国内形势来看,经济正处在高速增长的阶段,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人口负担过重,环境污染加剧,科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民族创新意识不强,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冲突和各种社会矛盾比较突出,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问题对基础教育所提出的要求,特别是知识经济对基础教育的要求,也都应当在中学生物课程目标中得到体现。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转移、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所依赖的主要资源不是有形的物质资源,而是无形的智力资源。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人均物质资源相对贫乏、因科技和管理水平低而对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又很低的国家,如果能充分开发人们的大脑,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沉重的人口负担就会转化为无与伦比的智力资源。中国就有可能变劣势为优势,在某种程度上超越工业化国家已经走过的一些发展阶段,迅速赶上发达国家。假如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总是长于记忆而拙于发现,长于应试而拙于实践,乐于接受现成结论而不会质疑,只知被动完成老师下达的学习任务而不知主动地学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无从谈起,我们怎么能抓住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呢?由此可见,新世纪中学生物课程的教育目标,应当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三、课程目标要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首先应当研究中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哪些内容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较高的价值,而不是单纯从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出发,选取学生应当学习的内容。调查表明,关于动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等事实性知识,名词术语较多;有些动植物是学生不常见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从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出发,将它们作为代表动物或代表植物讲述,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关于原理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能够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懂得怎么做,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例如,生物的性状是怎样遗传给后代的?遗传物质是怎样发现的?等等。因此,在确定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时,对事实性知识应当做较低要求,如知道或识记等;对原理性和程序性知识应当做较高要求,如理解和应用等。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是与其基础性呈正相关的,也就是说,教学内容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相关性越高,其时效性就越长,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就越大。因此,在确定本学科课程目标时,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仍是不可忽视的。

生物学实验、实习和调查等探究活动是中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这些探究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愉悦,在科学态度、意志、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也能得到发展。因此,让学生拥有科学探究的经历和体验,应当成为中学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

在研究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至少还应当研究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靠整个教育体系特别是课程体系来实现的,社会和家庭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因而非一门学科课程所能承担。但是,一门学科课程的教育功能又是多方面的。中学生物课程作为一门科学课程,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发展智力的同时,在德育、美育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也应当发挥独特的作用。二是如何体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应当体现弹性和选择性,有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之分,随着年级的递进,选学内容应当逐渐增多。各种探究活动应当为学生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课题,自己设计和进行实验寻找答案。

三是如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此,在课程目标中应当要求学生具有利用课本以外的信息资源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课程目标应当体现学科特点

在20世纪,随着数学、物理和化学原理和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生物科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为标志,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并深入到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进化论和生态学等各分支领域,使生物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在分子水平上趋于统一,并越来越接近揭示生命的本质。生物科学原理与工程技术的结合,催生了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并迅速实现产业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农业、医药工业、医疗、环保等领域硕果累累。与生物学密切相关的人体科学、营养学、优生学、卫生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1世纪将会加速发展的学科群中,生命科学因其研究客体的极端精巧和复杂性,以及社会多种需求(人类生存环境、资源、食物、健康等)所产生的紧迫性,最可能出现革命性的变化,以至成为新的科技革命的中心,对其他学科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并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生物科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要求中学生物课程的知识教育目标做出相应的变革,应当使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而且了解这些知识产生的过程及其应用,还要了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073-0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强调教育必须是完整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培养更多具有完善知识结构、满足科学创新、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1]。生命科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2005年教育部高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非生物学类专业生物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建议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生物学普及教育的核心课程为《生命科学导论》课程[2]。但是,生命科学的研究内容涉及面宽,对教与学都是一种挑战,如何在教学组织、教学体系优化和教学过程综合化等方面开展《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是目前教育领域内面临的主要难点。因此,作者对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生命科学素质教育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研究,结合几年来对非生物类专业学生进行《生命科学导论》讲授的体会和感受,谈几点认识。

一、开设《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重要性

《生命科学导论》是面向高校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一门综合性教育课程,旨在促进大学生不断提高对现代生命科技的认识,激起对生命科学热点问题的兴趣,加深对科学交叉、渗透、融合的理解,激发探索和创造激情,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开设是非生物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逐步改变着高校基础教学的结构体系。2002年国家教育部专门发文件积极促进非生物学专业本科生生物教学的实施,要求具有“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必须面对全校非生物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以培养交叉学科的研究人才,促进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生命科学知识结合,产生新思路,开拓新领域,也为了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健康与环保意识[3,4]。所以,对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设《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全国很多院校对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设了《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相关的生物学素质教育课程[3,5-7],课程性质多样化,在教学计划实施中充分体现了非生物类专业教学的特色。我校结合实际情况也对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设了《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制订了具体的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常识、了解该学科的主要领域和进展,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生命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鉴于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基础层次参差不齐,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需求也不尽相同[4,8,9],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精选、整合,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内容。面向文科学生时,采用讲座形式组织教学内容,主要以生命科学的热点问题和发展方向为主,结合介绍基础知识,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知识,了解现代生命科学的新发展及其与人文科学交叉的趋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现代生命科学观,参与社会发展的决策。面向理工科学生时,教学内容侧重学科交叉意识的培养,采用系统讲授、部分自学的教学方式,以生命科学系统知识为主线,同时介绍生命科学领域内的最新进展,使学生理解、认识一些生命现象和过程,启迪学生的跨学科创新思维。

另外,学生对部分教学内容缺乏兴趣,如分类、形态、结构等生物学专业知识,因此提倡一些“开放性”内容由学生自学,激发学生思考与自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如组织学生参观生物标本馆、生物园地等基地,以开拓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立体化教材的建设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及其他高校相关方面的经验,编写了适合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教材《现代生命科学导论》。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新陈代谢、细胞与细胞工程、生物体内的信号和传递、人体的防御系统、遗传及其分子基础、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与伦理问题等内容,从不同角度对生命科学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考虑到非生物学类专业学生的生物学基础较浅,内容编排由浅入深,力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可启发学生思维,开阔思路。(2)从适合非生物专业文、理工类学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出发,选择以生命基本特征为主线,以生命活动的重要方面为主题,综合性地介绍生命本质,同时以生命科学的热点理论、应用和问题为切入点,采取专题综述、论证、探究等多种形式,在不同层次上启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和开展深入思考。(3)在各章节内容后附上思考练习题,便于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

四、多元化的考试方式

考试是测评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的必要手段之一,好的考试方式不仅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且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增加了过程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等多元化学生成绩评定方法,以利于促使学生注重自身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2]。通常采用平时考核(如专题演讲报告、课堂讨论和考勤等)、撰写课程论文和期末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不但评价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完成作业的质量,又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多元化的考试方式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学生的思想压力,且避免了少数学生平时不学习,通过考前突击准备获得较高分数,导致课程成绩不合理的情况发生[10]。

总之,为了提高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生命科学素质,在非生物类专业开设《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在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基础上,建立了本校非生物类专业《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体系,以期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发现学科间的交叉点,为今后的跨学科学习、研究奠定基础,从而促进科学研究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建明,杨艳燕.公共生命科学教育与教学课程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3,(2):84-87.

[2]宋怡玲,杨军.“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体系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6,(6):37-39.

[3]张万海.高师院校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课程的思考与实践[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5):72-74.

[4]王玉芳.开设《现代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0-21.

[5]李弘剑.浅谈非生物类专业的生物学基础教育[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23):104-107.

[6]王国强,吴敏,丁鸣.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10):116-119.

[7]朱振元.现代生物学导论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07,(2):56-57.

[8]向波,龙德清,王锋尖.关于我校《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探讨[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67-68.

篇11

关键词:

生物化学实验课;改革方案;实践效果

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和化学本质的交叉型学科,主要从分子水平诠释生物体组成和代谢方面的内在规律。生物化学在生命科学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是生命科学以及其他专业课,如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的重要基础[1]。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环节,开展有成效的生物化学实验是学好生物化学的必要要求。然而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不牢、积极性不高,实验报告抄袭、敷衍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本文从理论教学、实验再分类和成绩考评3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调整方案。

1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案

1.1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开展研究性教学

在生物化学理论课的教学评估过程中,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普遍反映生物化学知识系统庞博复杂,知识点晦涩抽象,学习难度很大。这些切实存在的问题如得不到恰当解决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工作的难度。研究性教学的方法能够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相应的小课题,学生分组后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并进行学习和交流。在教师讲解完每一章节的基础性课程后,汇报组的学生在下一次课上要根据所选课题进行分享展示。例如,在糖类一章中,糖的分类、命名、结构以及化学本质等属于基础知识,由教师讲解;单糖、寡糖、多糖以及重要的糖类衍生物的结构、性质、用途以及鉴定方法等知识需要汇报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和学习讨论,最终以登台汇报的形式完成小课题。在整个理论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向。通过分组汇报的方式让学生主导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的习惯逐渐养成,分工合作和团队互助的意识得到了增强。同时,在分享所学知识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教学效果有所提升。

1.2实验重新分类排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生物化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结论全部由实验加以验证和确认,这决定了实验操作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2]。然而本科教育阶段的生物化学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且顺序安排多与理论课程相对应,难以考虑到学生实验操作水平的适应性,再加上评价成绩的标准相对单一,很容易导致学生实验积极性不高、滋生敷衍了事的情绪。为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并能学以致用,对实验项目进行分类和顺序重排。根据实验难度和实验目的分为训练型实验和应用型实验。1.2.1训练型实验。训练型实验相对简单,旨在帮助学生熟悉常用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技术。例如,设计了高锰酸钾吸收曲线测定及标准曲线制作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既使学生掌握了配制试剂、正确书写标签等基本规范,又训练了学生对移液器及分光光度计的规范操作[3]。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介绍了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了电泳法的基本操作。在开展训练型实验前,教师要把握每次实验的节奏,保证在正常实验时间内每个学生多次练习同一操作,直至规范掌握,通过保质保量地进行训练型实验,学生掌握了基础实验技能并提高了动手能力。1.2.2应用型实验。应用型实验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生物化学常用技术(电泳技术、层析技术、离心技术和比色技术)的基础上能够活学活用,同时也考验学生合理进行实验计划、省时高效完成实验的科研能力。例如,在核酸的提取和鉴定实验中,样品反复离心、准确配制鉴定试剂以及分析实验结果等实验步骤都需要认真设计和安排,否则极其容易造成实验效率低下、实验结果和预期差距大甚至导致实验失败。因此,在每组学生自主开展应用型实验时,教师需要仔细批改上交的实验计划,对时间安排过于紧凑和过于松散的实验计划要提出修改建议,保证每组学生在实验时间内完成实验。通过自主开展应用型实验,学生能初步体会到科研工作的辛苦,同时也在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升了实验水平。1.2.3实验的注意事项。在实验课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注意:在理论课上,扼要说明实验内容,让学生有理论准备;沿用理论课教学的分组,增加同组学生的实验默契;在训练型实验课上,教师要在正确演示实验后多观察学生的操作,鼓励操作规范的学生向其他同学演示和讲解;回答学生的问题时多引导鼓励,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由于训练型实验的器材和试剂由教师准备,而应用型实验由学生负责,教师除了要在器材和试剂方面提供支持,更要注意有毒有害试剂的规范化使用;应用型实验相对复杂,加之学生自主开展实验难免会有操作不当,实际结果可能和预期假设不符,这时教师要参与讨论,帮助学生找出失败原因并写入结果分析中。

1.3考核手段多样化,注重实验过程

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评价方式是终结性的,以实验报告为最终评价依据[4]。而学生在实验课中具体学到哪些知识、技能、方法和形成哪些好习惯、科研思维、创新思维,仅靠一份书面报告是无法完全体现的。既然相对单一的考核标准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考核手段多样化势在必行。应重新调整考核标准,注重实验过程的考核。实验报告在总分中所占比重降至20%,加入预习报告(占10%)、实验计划完成度(占20%)、操作熟练度(占30%)以及实验结果分析(占20%)等新的考核内容。这要求学生重视实验前期准备阶段和中期动手操作阶段,而非通过抄袭其他同学的实验报告蒙混过关。在批改预习报告时,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简洁的形式表述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例如流程图和图表。批改实验失败的学生的实验报告时,重点批改结果分析部分,能够详细分析实验失败原因且提出改进方案的同样能获得高分。

2方案的实践效果

随着调整方案逐渐应用到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提升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验课上学生的参与度上升,闲聊和偷懒的学生明显减少;师生的课堂互动增多,遇到问题时学生能主动查阅资料尝试解决;学生掌握的基础实验技能增多,提升了实验自信心和硬实力;更多学生养成了“预习—制定计划—完善计划—开展实验—实验总结”的实验习惯,形成了初步的科研思维;学生养成了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科研精神,提高了综合实验素质。

参考文献

[1]周成,孙玉军,朱琳,等.生物化学课程与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8):146-147.

[2]杨靖,郭敏亮.利用多元评价体系提高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效率[J].现代农业科技,2016(21):289-292.

篇12

2000年,我国开始新课程改革;2001年3月底,《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颁布。在新课程中,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构建的课程体系思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删除了“繁难多旧”的教材内容,而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突出探究性学习,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这种新课程的改革与旧课程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很多教师一时不能适应,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相关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之前,“知识教育”是第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是知识的传授,所以传统的生物教学方法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只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是完成教学任务了,而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注重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这种“教师单纯地讲,学生盲目地听”的教学方式,导致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容易丧失兴趣。虽然在新课程改革后,提倡“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教师之前已经受过旧课程教学的培训,而且这种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很多教师还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改革,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其次,不注重学生操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对教材中的生物探究性实验视若无睹,根本没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而是用讲实验来代替了做实验。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另外,在评价方式上,大部分的学校还是采用成绩评价的方式,注重分数,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评价,学生学习积极性仍然不高。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

1.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明确提出了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面向全体学生:“本课程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提出了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就要转变之前的“知识教育第一位”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生物学科思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探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生物课堂学习中,对自然界的各种生物有初步、整体的认知,在生物中学到如何生活,如何爱护环境,并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培养健康的人格。

2.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兴趣。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思维,所培养出来的“书呆子”不能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所以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就要从教育做起,教师教学方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在学习中得到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把书本上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的图片、声音和影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系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而且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抽象、难懂的生物知识转变成生动、有趣的Flash等动态视像,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点,印象更加深刻,教学质量得到大大的提高。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交换》,这是涉及每个人自身的成长和发育问题,学生会比较感兴趣。“究竟我们吃下去的食物是如何转变成能量的呢?”这可能是每个学生都疑惑的问题,但是也很难理解,因为这些知识虽然与我们密切相关,但是看不见、摸不着,很抽象。只靠教材的解释或者是教师干巴巴的讲述,学生可能还是不能理解。这时就要依靠多媒体了。把人体物质运输和能量交换的过程通过Flash简单地展示出来,学生很容易理解了,而且Flash有趣而富有动感,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3.重视实验,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新课程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的汇总,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家工作的基本方式,也是科学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式。本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生物新课程的标准,教师要重视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仅学到知识,还培养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式思维。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3.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探究实验“洋葱鳞片表皮细胞的结构”。这个实验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到实验室中利用显微镜来观察植物细胞结构。这节课可能是学生第一次亲身接触到显微镜,学生的好奇心会非常大,会提出很多的问题,这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显微镜需要细心地操作才能观察到结果,所以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外,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微观生物世界,教师给学生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4.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新课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因此,在教学评价上,也不能只看学生的成绩,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应该全面、公正,多方面、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既包括学生的知识方面的评价,也包括学生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方面的评价,不仅有教师评价,也有学生自评、班级互评等。总之,要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标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生物新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不利于新课程的推广,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要仔细研究生物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积极探究和创新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能培养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冯美成,《浅析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指导新理念》[J],《新课程研究》,2011.5

2.赵灵霞,《从课程标准看初中生物新课程的特点》[J],《衡水师专学报》,2004.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