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德育表现范文

时间:2023-11-18 08:18: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学生的德育表现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学生的德育表现

篇1

一、要设计值得表现的内容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设计有意思的问题,让他们感兴趣,并且认为值得去做,于是他们的表现欲便被激发起来,学习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

众所周知,负数的引入,是七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每次当教师按课本的安排讲完这部分内容以后,总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似懂非懂,他们虽然能承认负数的存在性,但却不能真正理解负数的意义。为了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并突破他们的认知障碍,在进授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输赢球的例子:在班级篮球赛的某一场比赛中,我班上半场赢球5个,下半场赢球3个,结果全场赢球8个;而在另一场比赛中,上半场赢球4个,下半场输球6个,结果全场输球2个,请同学们把这两场球赛的结果展正、负数表示出来。笔者话音未落,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甚至有学生竟然起来要求发言。其中有一位学生这样回答:如果把赢球记作“+”,输球记作“一”,那么这两场球赛赢球数分别为:(+5)+(+3)=+8;(+4)+(-6)=-2,笔者立即给予肯定和赞扬。我接着又问:“哪些同学与上面同学的思路相同?”几乎全班同学举手,气氛非常活跃。通过这个例子能让学生体会到正、负号的规定不仅仅是实际需求,而且也成为他们自己的一种愿望,这样就大大地缩短了学生和正负数的距离。接着,笔着又要求学生每人举出两个与正负数联系密切的例子,让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要提供表现的机会

要使学生的表现欲成为现实的表现行为,就要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力求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教师不仅仅要保护表现欲旺盛的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表现力在难度更大的机会中得到发挥并能获得成功,还要将难易适度的机会留给表现欲暂时尚弱的学生,使他们也能在表现的成功中尝试“体验成功”,树立自信,从而提高他们表现的热情。

三、要树立正确的表现观念

在数学教学中,既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表现欲,又要正确进行引导,使学生明白:表现不是出风头,临是练列与实践,是学习与检验,每个学生必须以平等的角色,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以前班上有一位女同学,数学基础不错,学习也很用功,但她只是自己闷头学习,课堂上不愿发言,明显地缺乏一种参与意识。后来笔者多次找她谈心,使她逐步端正了自己的表现欲。不久她在课堂上就有了精彩的表现:一次习题课上,她把三次多项式:x3+2x-3,分解因式,竟用拆项、添项以及借助多项式除法等五种方法,得出了相同的结果:(x-1)(x2+x+3),使大家大开眼界。 转贴于

当然,在数学课堂上,也会有个别学生由于虚荣心太强,因而难免有些弄虚作假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加以批语,时刻不要忘记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使学生逐渐树立起正确的表现欲。

四、要强化表现的内功

如果说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才能使学生更加投入地去表现自己,那么,扎实的基本知识:流畅的表达能力、较高的分析、归纳水平以及善于发现问题和独立思考的个性品质等,都是表现成功必备的内功。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不断地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内功,使他们掌握良好的表现手段,来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增强表现的信心。

我们知道,初中学生年龄大都在十三岁到十五岁之间,这是人生表现欲最强的年龄段。但由于他们底子薄,知识容量小,语言表达能力差,特别是对多层次问题的驾驭,时常会有力不从心之感,因而会导致他们表现失误。面对学生的这种困惑,笔者采用了逼进思维法,即把问题进行分析,化整为零,分步推进。

五、要克服表现的心理障碍

初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篇2

2、xx:老师一直为你有很强的学习积极性和班级荣誉感而高兴;当然也为你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但你也要知道学习尤如急流划舟,不进则退。希望你能再接再励,争取更好的成绩。

3、XX:在校你很自觉,会守纪,关心集体,生活俭朴,作业也能及时认真完成,是个好学生。在学习上头脑灵活思维敏捷,成绩也较好,但是还须加把劲,继续保持下去,争取更大进步。

4、xx:对于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你都能自觉遵守,对学习也抓得很紧,受到各个课任老师的赞扬。在这里老师要对你说的是除了学习之外,也要注意多参加一些对学习对自身发展有益的活动,要做到各方面全面发展。

5、该生在校关心同学,遵守班级纪律,积极参加各项有益活动,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及时完成,学习目的性较明确,本学期学业成绩有很大提高,望今后再接再励争取更好的成绩。

6、该生在校上课认真听课,作业独立完成,尊敬师长,积极参加劳动,有较强的表现能力,学业成绩较好,望今后再接再励,争取更好的成绩。

7、xx同学学习认真勤奋,书写端正,字体大方漂亮,作业完成相当好,并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关心集体,帮助同学,一直受老师同学的好评。但在学习上也要更注意学习方法,这样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8、xx:作为班长相对会累点,作为班主任我理解你也感谢你。你在德智体各个方面都做的很好,在班里也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很可贵的,但有时你会稍为脆弱,顶不住压力。所以在这里我要送你一句话:坚强点,你会做得更好!

9、XX,在老师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活泼善于开动脑筋,勇于探索,富有进取心的好学生。你热爱班级,乐于助人,并能知错就改。但是你总是跌倒在同一个地方,是否自己应该多加思考,找出原因?其实这道理我也给你说明白,关键的是你有没有认真去做!

10、xx:一学期来你为班级做了很多工作,辛苦了。你为人大方,热情,乐于助人;学习认真刻苦,努力进取……你的优点大家有目共睹。做是你作为班长,你对大家严格要求是对的,只是有一点在管理同学时一定要实事求是,还要注意自身言行,严开律己,以身作则,这样就更容易开展工作。

11、xx:你勤劳奋的学习态度,俭朴的生活作风,令老师很感动。我知道学习对于你是件乐事,相信只要你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更大收获的。若能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相信你能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12、你活泼好动,争强好胜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课堂上很高兴听到你那清脆悦耳的回答声,作业认真完成,书写端正,学习成绩优异,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你尊师爱师,平时乐意为老师办事。但你意志不够坚强,太容易掉眼泪了。希望能正视自己的不足,勤奋学习。

二、表现较好成绩一般

1、诚实、文静是你良好的一面;能积极参加劳动,努力为班级争取荣誉是你优秀的一面;但学习则是你薄落的一面。老师知道你也很努力学习,所以你缺少是学习的方法,记住好的学习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能也可以向XXX同学学习,多和她探讨,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2、该生聪慧、文静、热心助人。人有一定的主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极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求知欲强,学习态度端正,专心听讲,作业认真完成,但成绩还不大突出,还望今后注意分析自身各方面原因。多加努力,争创隹绩!另外该生普通话较好曾在年段“五四”朗诵比赛中获得一等腰三角形奖的好成绩!

3、该生在校表现较好,学习认真、态度端正、积极性高,但成绩不太理想,望以后要加倍努力。同时还要注意学习的方法,记住好的学习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能也可以向XXX同学学习多和他探讨,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4、该生在校表现较好,能遵守学校纪律,做到不迟到、旷课、上课基本上能专心听讲,作业也能及时完成,但成绩一般,望能更刻苦,更努力,争取更好成绩。

5、该生在校与同学各睦相处,尊敬老师,爱护公物,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及时完成,积极参加劳动和各项有益的文娱活动。学习成绩一般望今后要加倍努力学习,争取更好的成绩。

6、该生在校较听老师的话,团结同学,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自动举手到黑板上进行练习,学业成绩一般,望今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7、XX:老师赞赏你胆大、乐观,又很关心集体;能歌善舞,字也写得很好,可谓多才多艺。但在学习上一定要加强,作业要认真完成,不会的要多向老师同学请教。同时课后也要抓紧些。只要你能做到相信不久以后你的成绩会有很大的提高。

8、你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及时完成,能坚持晚自修,劳动也积极肯干。老师给你总的评价是表现很好,但是学习成绩稍不理想,近来稍有进步,但不太明显,一定要注意学习的方法,不要读死书,这样才更大的进步!

9、xx同学诚实谦虚,待人真诚,热爱班级,劳动积极,与同学友好相处;学习上勤奋刻苦,作业及时完成,但成绩不很稳定,个别科目有所下滑,望合理安排时间,注意学习方法,才能不断进步!

10、你是一个文静、可爱的孩子。但在课堂上不敢大胆发言,作业每次都完成得很好,学习上比较认真、可惜成绩不够稳定。能认真做好值日工作,劳动认真负责。可你太文静了,要多与同学沟通。望你继续努力,老师关注着你的进步。

三、表现较好成绩较差

1、XX:你尊敬师长又有很强的集体感,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为班级争得了荣誉。但在学习上你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基础不好,不是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要提高成绩关键在自己有没有努力。老师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看到一个品学兼优的你!

2、老师很喜欢你,你知道吗?因为你热爱班集体。虽然父母收入不多,但你能把自己的一点零用钱攒起来为孤儿捐款,你是一个助人为乐懂事的孩子。在学习上你还要下苦功,千万不要辜负家长、老师的期望啊!

3、XX同学表现较好,作为班干部,能积极为班级做事,为班组争光。学习认真,态度端正,但学习方法单一,成绩尚不够理想。望今后多注意学习方法,合理安排时间,以争取更好的成绩。

4、同学在校表现很好。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能积极参加班里的各项集体活动。与同学之间关系密切,能经常帮助其他同学,因此而被同学们推选为付班长。但你身上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在学习上出现偏科现象,情况还比较严重。这种局面必须改变,这就要求你在以后的日子中要合理安排时间,努力学习,争取更好成绩。

5、该生在校表现较好,学习认真、态度端正、积极性高,但成绩不太理想,望以后要加倍努力。同时还要注意学习的方法,记住好的学习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能也可以向XXX同学学习多和他探讨,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6、诚实、文静是你良好的一面;能积极参加劳动,努力为班级争取荣誉是你优秀的一面;但学习则是你薄落的一面。老师知道你也很努力学习,所以你缺少是学习的方法,记住好的学习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能也可以向XXX同学学习,多和她探讨,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7、该同学比较稳重,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态度端正。能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次有的科目发挥不正常,不过没有关系,成绩不代表一切。希望假期时能认真总结,补缺补漏。

8、该生在校表现较好,尊敬老师,与同学相处融洽,能做到互帮互助;上课独立思考,勤于回答问题,作业及时完成,学业成绩较好。但语文科出现偏科望今后在语科上要多花时间,争取把语文成绩补上

9、该生上课尚能注意听讲,不过不能积极发言,有时思想难以集中,造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另加小学基础不扎实,望能下一番苦功夫补上。

10、该生性格活泼开朗好动,积极参加体育。但学习不认真,上思想有进不大集中,偶尔还开玩笑,影响课堂秩序,也影响自己的学业成绩,望能改正缺点争取进步。

篇3

人们所说的表现欲是人的基本欲望,是个性突出、有生命力的表现。它是人的基本欲望。一个人是不能缺少表现欲的。每一名学生都有表现欲,他们通过表现欲可以体现性格外向、能动积极,也有幼稚的一面。而培养学生的表现欲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幼儿时期,他们不会表达,表现欲也比较低弱,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当他们具有表现欲之后就会敢于联想、敢于想象、敢于创新,就会成为社会有用人才。下面结合自己参与的科研课题,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一、以赏识评价激励表现欲

由于孩子们天真无邪,当他们学得了知识、懂得了事理之时,会有一种荣誉感,他们此时在幼小的心灵里很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与夸奖,教师若是趁此时机对他们进行鼓励表扬,孩子们就会从中受到鼓舞和激励,他们会更加地不断进步,更加提高他们的表现欲,因此,教师要多观察孩子们的优点和闪光点,及时地去表扬他们,更好产生自豪感,他们的心理就会更加健康,他们也会增强自信,更能树立自信心,通过这些可以激发孩子们的不断进步,对自己充满信心,成为学习的动力。他们的阅读、书写、计算、表达等方面就会有明显提高。

二、给孩子们自由

我们既然承认孩子的表现欲是促进孩子能力提高的主要条件,那么我们就要千方百计地激发他们的表现欲,特别是要给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尊重他们的意愿。小孩的聪明都是表现在好动上,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发现,有些孩子把父母买回来的玩具拆得零碎,他们的好奇心在研究着这些东西,我们作为家长的不能违背他们的意愿,阻止他们的爱动行为,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表现欲;作为学校老师,更应该搞一些活动,让孩子们有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让他们能够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更要积极地进行表扬鼓励,给他们一个微笑,他们的表现欲自然就得到了提高。对那些内向和孤僻的孩子,家长和老师要积极引导,引领他们去表现自己。

三、鼓励孩子主动

篇4

    二、声乐教学中学生表演欲望的培养措施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人的心理环境中,心境是最重要的基础,而影响心境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环境。特别是对于声乐学习和演唱来说,其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要求有一个优美的环境来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心境,继而获得表现欲望的激发。举例来说,人站在空旷的高山顶上,都要情不自禁地高呼一声,根本原因就是此时此地的环境使然。具体来说,声乐教学中的环境创设,包含两个方面:

    首先是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声乐教学和演唱的具体环境,包含教室和琴房以及内部的物体摆放等。如琴房,作为学生歌唱学习的主阵地。如果有明媚的阳光、摆放整齐的书籍、镜子以及一尘不染的钢琴等,学生们就会迅速形成一种积极歌唱状态。反之,如果是一个脏、乱、差的琴房,势必会引起学生内心的抵触和反感。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和演唱的物质环境有足够的关注,尽可能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情绪,这将会使接下来的学习和演唱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是作品环境。每一首声乐作品,都有其特定的时代和环境,对作品的环境进行复现,也是激发起学生表演欲望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要利用多种手段,营造出一个作品情境,学生的表现欲望自然就会被激发。学生看到和感受到这样的场景,情感会被充分激发,并愿意用自己的歌声来抒发这种情感,由此也就获得了表现欲望的激发。所以,无论是物质环境还是作品环境,都应该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将其作为学生表现欲望激发的基础性因素来看待。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歌唱的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要以良好的音乐素质作为基础。具备了良好的音乐素质,不但能够使个人的歌唱欲望得到激发,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进行舞台表现。具体说来,这种音乐素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歌唱基本功的夯实。难以想象一个基本功不扎实的演唱者,会渴望在舞台上歌唱。只有基本功越扎实,学生才越愿意将自己的歌唱技巧表现出来,才能够更好地表现作品。所以歌唱技术的练习和夯实,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歌唱技术越娴熟、越扎实,舞台表演的效果就越好,学生获得的成功感就越强烈,从而对下一次表演充满渴望,由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其次是良好歌唱心理的形成。每一个歌唱者在初期的舞台实践中,都会产生紧张感,都会认为自己的表现有很大缺憾,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歌唱心理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和调整。比如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让学生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注意力,有效地控制紧张情绪,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如何利用一些有效的技巧进行掩饰和弥补等。又比如培养学生顽强的性格和意志。教师可以把自己的声乐学习经历和学生分享,或者了解到他们的声乐偶像,用这些歌唱家的经历和事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等。

    (三)端正教师的态度认识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统领者,尤其是作为声乐教学来说,因为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所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培养学生的表演欲望来说,教师自身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声乐教学和表演的热情。教师自身对声乐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将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敷衍了事,毫无工作热情和敬业态度可言,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这种榜样作用,通过认真、专注的教学,起到示范作用。形成一种对自然、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感悟,将这种对声乐的热爱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其次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曾说过,“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学生们,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般。”尤其是面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反复和不足,教师应该以宽容的胸怀和极大的耐心去理解和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让这种信心始终伴随着自己的声乐学习,使其作为歌唱表演欲望的基础。 (转第页)

    (接第页)

    最后是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受到历史和传统的影响,长期以来的师道尊严观念,让很多教师产生了一种高高在上的角色感,认为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统领者,教师在学生面前有着绝对的权威,学生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不得有半点疑问或不满。但是作为音乐教育这门强调体验的学科来说,很多知识、技能和感受的获得,必须要在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内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应该在尊重人、关心人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完善艺术实践的建设

    表演欲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一次次表演成功的喜悦,无疑是表演欲望不断强化的基础。长期以来,艺术实践的缺乏是高校声乐教学中一个最大的短板,所以应该予以切实加强和完善,让学生在一次次舞台实践中不断收获表演的经验和愉悦。

    首先,作为学校来说,要下大力气完善相关实践设施的建设,如音乐厅、音响设备等,通过专业的舞台建设,激发起学生的歌唱欲望。同时,也可以以学校的名义,和当地的一些文艺单位签订长期的用人协议,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专业和更广阔的舞台,同时也满足了这些单位的用人需要。

    其次,作为教师来说,要尽可能多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上台表演的机会。在学校范围内,可以和团委等负责各类活动举办的部门定期会谈,制定演出计划,让声乐专业的学生成为学校各类活动的主力军。在教学范围内,每一个教师都担任多位学生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活动的举办,模拟出一个舞台,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如每周定期的公开汇报演唱、带有竞争性质的擂台赛等,教师作为评委,其他学生作为观众,并对每一个学生的舞台表现进行细致点评,让他们都能获得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最后,作为学生个人来说,也应该认识到艺术实践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地争取表演机会。通过充分的艺术实践,不但能够让个人的歌唱技巧得到充分锻炼,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经过了一个必备的从紧张到从容驾驭的舞台表演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之后,面对观众的掌声、教师的认可等,他们会由衷地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从而使表演欲望更加强烈。

    综上所述,因为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使中国人形成了特有的含蓄和内敛,这和西方人所追求的个性、自由有着本质的差别。作为声乐演唱来说,这是一个长处,也是一个短处。长处在于演唱一些西方曲目时,常常会因为这种民族气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而短处在于,声乐演唱毕竟是一个积极、互动的过程,需要演唱者具有热情积极的一面。对此的解决办法,就是有目的地加强对表现欲望的培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环境方面、学生方面、教师方面和艺术实践四个环节,对声乐教学中学生表现欲望的培养进行了具体分析。这不仅是学生声乐学习的需要,同样也是中国声乐演唱事业获得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5

摘要 近年来,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职业教育正在成为国民终身教育的“必修课”,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主要以煤矿类高职院校为例,总结了专业教师和学生在理论(实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相互矛盾表现,分析了“教和学”过程中相互矛盾产生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解决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学矛盾;教师与学生

0 引言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职业性和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根本性质和使命[1]。真正要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做”一体化是很困难的,尤其在当前全国煤矿企业大都处于技改整合和停产整顿期间。在实际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现实相互矛盾问题,这些都有待我们去探索和解决。

1 野教和学冶矛盾的表现

1.1 教师教育矛盾的表现淤煤矿类高职院校开设的实训课程是个大难题,实训设备多以模型为主,或是仪器单一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大型煤矿设备更是进不了校园。于在讲解一些煤矿事故案例时,各种灾害的危害性,反而使得学生对煤矿感到恐惧,害怕学这个专业,有的甚至要求转专业。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觉得自己对知识点的讲解很到位,自我感觉良好,认为是学生理解能力差,学不懂也做不会。榆当“80 后”的教师遇到“90 后”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相互之间的意识形态不一样。如个别教师因为与学生有小矛盾就故意挑学生的“刺”、师生恋、与学生“称兄道弟”等现象。

1.2 学生学习矛盾的表现淤课堂上学生经常出现“睡神”、“低头族”和“手机控”等现象,如学生随时可在贴吧发个“说说”或“微博”来抱怨教师上课差,听不懂,学不到专业知识。学生特别爱钻“牛角尖”,个人利益意识太强。于实训过程中,对于学习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和主动性不积极。同样一个问题要反复询问教师多次,理解能力较差。特别是对仪器的操作似懂非懂,有的学生也确实埋头苦读了,但就是效果不好。盂学生考试没有过关,反而怪罪教师挂科。学生总是找各种理由旷课,甚至不参加考试,他们已经把考试过关与否看得很淡,不在乎这个问题,抱着“反正学校最后都会让我们过关毕业的”这样一种心态,特别任性。榆课堂上学生们不爱听专业课,反而喜欢和教师讨论一些时髦的话题,如谈恋爱、明星八卦、毕业后工资待遇等。

1.3 学校管理体制矛盾的表现淤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在进行教学检查时,学生旷课或迟到,一般认为要么是辅导员没有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要么是专业教师上课水平差,没有吸引力。这样就造成在考核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的工作时,他们之间就相互推诿。于针对高职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教学管理上既不能照搬本科教育,也不能模仿中职教育,对开放式管理、全封闭式管理和半军事化管理,还缺乏合理的管理体制。

2 野教和学冶矛盾产生的原因

2.1 教师个体原因教师也许只是传授了学生理论知识,但是并没有传授他们生存的技能。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教学技巧确实不及老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够耐心,对教师的职责不是很看重,普遍都认为高校教师是一个“兼职”工作,对“先育人、后教书”这个理念不够重视。

2.2 学生个体原因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偏低,且“90 后”学生个性化太强、自立能力较差,思想相对孤立。对事物发展的理解不够成熟,什么事情都无所谓,不计后果。如经常有学生在寝室突然生病不知怎么办,同学闹矛盾不知怎么处理,不爱学习爱拼“爹”等现象。

2.3 学校管理体制原因往往学校都是书记抓思政,主任抓教学,而且对辅导员作用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虽然也让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职务,但实际还是各司其职。当代教育无论是小学初等教育、高中中等教育或是高校高等教育,在学生传统德育、尊师重教、诚信友谊、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教育力度还远远不够。

2.4 社会、家庭教育原因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成才的第一教育,但是独生子女们都被家长几乎惯坏了,吃苦太少导致对生活的艰辛不知。当今社会高速信息化、言论自由化和个性张扬化,致使很多年轻人爱“潮流”、想“显摆”、耍“阔气”,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早已经影响了他们的心灵。

3 野教和学冶矛盾的化解方法

淤高职教学改革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高职教学改革这种途径,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2]。积极开展项目化教学,以学生能力本位的教学目标至上。于爱因斯坦对教师的修养提出三条基本要求:一是德,即崇高的思想品德;二是才,即知识渊博;三是术,即高超的教学艺术技巧[3]。教书是一门艺术,不仅是个人专业水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看教师在课堂上“表演”的方式,让学生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学到专业知识,这才是授业解惑者的上上策。盂专业老师着重做好“四备”,即备好课、备好教材、备好教法和备好学生,任何一项都缺一不可,必须做到“教师有备而教,学生学以致用”。榆专业教师要特别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关注学生心理活动的变化,如手指口述法、项目任务驱动法、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方法,控制课堂节奏,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精、气、神。虞辅导员必须配合好专业教师共同管理好班级的教学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特别是传统教育、身心健康、素质教育等方面。愚学校必须制定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多元化结合个性化。能让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不仅要组织评教,而且还要评学。舆正确的社会引导和良好的家庭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特别是要注重家庭第一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明礼。

4 结语

针对当代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必须要健全教育体制、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加强学生价值观教育、改善师生关系等。但是,任何一次改革创新的转变,都必须紧跟社会的发展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来推动实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王晓华.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教育服务社会能力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16-21.

篇6

    一、消除心理障碍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表现观,激活表现欲望

    小学生受错误表现观的牵引,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欲受到抑制,表现变得格外慎重起来成为一种潜意识。因此,要让学生参与教学,首先必须唤醒这种被压抑的潜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表现观。使学生明确,表现不是出风头,而是练习与实践,是学习与检验,切莫错失课堂参与的良好机会。

    2. 形成宽容的评价机制,保护表现欲望

    小学生的内心脆弱而敏感,为了激活并保护他们的这种表现欲望,需要在课堂中形成宽 容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教师不要苛求学生,学生之间也不能互相嘲笑,形成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在上课时,奉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放弃绝对权威,而以诱导、协商的方式与学生共同思考,推论结果,并表扬学生发言中的某些亮点,或对学生提出的独到见解表示赞佩,很能使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充满信心,从而使学生树立自觉的参与意识和角色意识,以平等的角色身份参与到教学的表现活动中去。

    3. 设置有利于学生表现的情境,提供表现机会

    学生的表现心理成为现实的表现行为,其中介是表现机会。这种表现机会首先 要在时间上给学生提供保证,并在情景上创造条件。如果教师一味大讲特讲,那么学生就没有机会表现;有时班上极少数爱举手的同学老是强着发言,把机会都占了,那么他人就没有机会了,因而机会还包括份额的合理分配。教师要保护欲望盛的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表现力在难度较大的机会中得以发挥并获得成功,又要将难易适度的机会留给表现欲低或表现力弱的学生,使他们也能在表现的成功中提高热情。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表现的契机。无论提问、朗读、复述、背诵、讨论、表演,都要恰到好处地适应学生的欲望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最大或较大限度的显示自己的价值。

    二.突破教学陈规,让学生的表现欲在充分参与中实现

    如果说,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是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基础,那么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艺术的设计教学方案,突破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引导学生的参与教学的关键。

    1.立足学生的“学”,设计学生的参与活动

    以往的教学设计,往往过多的从教师“教”的角度去设计,而很少考虑学生的参与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就必须在教学设计中有目的有意识的安排好学生的各种参与活动,包括听、读、说、问、思、写等活动。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指导学生“自读”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并把学生的其它练习活动有层次的融入到学生读的过程之中。可以这样安排:

    初读知大意— 表层理解,抓住课文大意,在此安排理解练习,简单回答和信息转换。

    细读要体会—中层理解,抓住较为具体的信息资料,体会重点意义的词句。

    精读找疑问—答案里面学问深,深层理解,把握文章的结构及其内在联

    2.注重提问价值,引导学生广泛参与

篇7

一、消除心理障碍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表现观,激活表现欲望

小学生受错误表现观的牵引,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欲受到抑制,表现变得格外慎重起来,成为一种潜意识。因此,要让学生参与教学,首先必须唤醒这种被压抑的潜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表现观,使学生明确,表现不是出风头,而是练习与实践,是学习与检验,切莫错失课堂参与的良好机会。

2.形成宽容的评价机制,保护表现欲望

小学生的内心脆弱而敏感,为了激活并保护他们的这种表现欲望,需要在课堂中形成宽容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教师不要苛求学生,学生之间也不能互相嘲笑,形成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在上课时奉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放弃绝对权威,而以诱导、协商的方式与学生共同思考、推论结果,并表扬学生发言中的某些亮点,或对学生提出的独到见解表示赞佩,便能使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充满信心,从而使学生树立自觉的参与意识和角色意识,以平等的角色身份参与到教学的表现活动中去。

3.设置有利于学生表现的情境,提供表现机会

学生的表现心理成为现实的表现行为,其中介是表现机会。这种表现机会首先要在时间上给学生提供保证,并在情境上创造条件。如果教师一味地大讲特讲,那么学生就没有机会表现;有时班上极少数爱举手的同学老是抢着发言,把机会都占了,那么他人就没有机会了,因而机会还包括份额的合理分配。教师要保护欲望盛的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表现力在难度较大的机会中得以发挥并获得成功;又要将难易适度的机会留给表现欲低或表现力弱的学生,使他们也能在表现的成功中提高热情。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表现的契机,无论提问、朗读、复述、背诵、讨论、表演,都要恰到好处地适应学生的欲望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最大或较大限度地显示自己的价值。

二、突破教学陈规,让学生的表现欲在充分参与中实现

如果说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是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基础,那么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艺术地设计教学方案,突破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便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关键。

1.立足学生的“学”,设计学生的参与活动

以往的教学设计,往往过多地从教师“教”的角度去设计,而很少考虑学生的参与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就必须在教学设计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好学生的各种参与活动,包括听、读、说、问、思、写等活动。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指导学生“自读”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并把学生的其它练习活动有层次地融入到学生读的过程之中。可以这样安排:

初读知大意――表层理解,抓住课文大意,在此安排理解练习、简单回答和信息转换。

细读要体会――中层理解,抓住较为具体的信息资料,体会重点意义的词句。

精读找疑问――答案里面学问深,要深层理解,把握文章的结构及其内在联系。

2.注重提问价值,引导学生广泛参与

篇8

表演者在进行声乐表演的时候,均存在非常激烈的心理活动,使其形成一定程度的紧张心理,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紧张心理,那么将会影响到演唱效果。这种紧张心理能够利用表现欲来加以调节,使表演者提高自信,控制好内部情绪的负面干扰。经过调节表演者的自信,可以使其集中注意力,排除所有的干扰,而将精力放在表演上。

(二)有助于表演者充分感受音乐内涵,塑造良好的舞台形象

表演者能够利用自己的表现欲望来感受所演奏作品及角色的特点,进而能够准确把握其内涵。使自己能够对作品的审美情感形成共鸣,能够充分刻画作品形象。使表演者深入了解作品的理念,这样形成的情感才可以和广大听众的内心体验进行有机结合,使自己能够塑造成良好的舞台形象。

(三)有助于声乐教学的顺利开展

声乐教学过程中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还需要能吃苦、有天赋的学生,需要表演者具备良好的生理条件,并且应当保护其嗓音,避免长期练习一个内容。而表现欲望则可以使学生充分投入到所表演的音乐之中,使该过程变得更加流畅、自然。使学生很快掌握音乐的创作目的,掌握其内涵,使自己的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推动学生的二度创作过程。

二、如何培养表现欲望

(一)优化审美客体

第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必须充满激情。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训。教师是学生学习声乐的向导,因此,教师应当与作品产生共鸣,积极投入,以调动自己的表现欲,从而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意向,使他们能够信服作品的主旨。前者表现欲产生应当早于后者,同时应当确保后者的表现欲处于可控范围之中,以不断提高后者的表演水平。第二,利用教材提升学生的审美价值。教材中音乐均非常优秀,要是学生不能充分理解教材中的作品,则无法获得第一手的美感,因此,必须使他们提高教材在自己心中的地位,教师应当对学生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反映的内涵,使他们深入理解作品内涵,以充分调动他们的表现欲。第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声乐教学。声乐教学中的审美体验是比较抽象的,是很难轻易把握的,而信息时代中,各种新媒介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表现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拓宽课堂教学,明显提高师生的表现欲望。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有助于学生融入到作品及角色之中,提高他们的舞台适应力,使他们的紧张心理得以克服,养成良好的表现欲望,最终能够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提升审美主体的素质

首先,提升受教育对象的音乐素质。一是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基本知识。学生必须先掌握基本知识,这样才可以有效传承声乐的真谛。理论学习可以使学生充分控制自己的表现欲,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训练与表演提供指导,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学生的状态进行引导,提高表演效果;二是应当加大力度培训专业技术。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充分体现出平时训练的作用,任何音乐家均经过长时间不间断的训练才得以成功。其次,提高受教育对象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表现欲望的前提条件,要是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在表演过程中非常紧张,进而会影响到表演效果。应当在平时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信,切实强化他们的技术训练,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基础。还应使他们养成坚韧的意志与坚强的性格,能够集中精力参与到艺术之中。使他们将唱歌当做自己最大的需求,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动机。同时,还应使他们对声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保持饱满的热情。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篇9

    一、美术活动中学生表现欲强弱的分析

    根据我个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学生表现欲的强弱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受年龄的影响。年龄越小,表现欲越强。在初中阶段,七年级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比较强,而八年级、九年级的学生自我表现欲较差。

    2、受个性影响。开朗活泼外向型的学生表现欲较强,而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的学生表现欲较弱。

    3、受爱好影响。喜爱绘画的学生在绘画过程的自我表现欲较强,没有这方面爱好的学生表现欲较弱。

    二、多种渠道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欲

    针对以上种种自我表现欲差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智慧,启发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以利学生更好的发展。

    1、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设计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年龄影响学生的表现欲望,低年级的学生表现欲望高于高年级的学生,所以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让他们自觉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八年级学习《艺术与科学》一课时,由于该课内容多,所涉及的知识面广,赏析的作品中既有中外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又有建筑欣赏评析,如果单凭老师讲,学生被动的听,学生可能会感到乏味,调动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把这节课内容转化为小知识竞赛的形式,注入竞争机制,让学生进行抢答,这一措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极强的表现欲望,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种教学方法就把它们的自我表现欲望和潜能完全的给挖掘出来了。

    2、运用赏识教学,培养学生自我表现的意识。学生的自我表现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绘画的参与意识。对学生的各种自我表现欲,教师应善于发现积极培养,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的表现欲望直接体现到学习活动中。个性不同,表现欲望的方式也不同,有的直接,有的含蓄。直接的学生会主动参与教学并积极举手发言,画一会,就会跑到展示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师,我画的好不好?”“我画的好看吗?”或许这位学生画的并不怎么美,但作为老师,一定要充满信任和赞赏的对他竖起大拇指:“画的真不错,你真棒。”可能你不经意的一句话,会让这个学生信心倍增,会激发他更强的表现欲望。对这样的学生,千万不能敷衍他说:“差不多”“还可以”,更不能打击他们。对于他们的任何一点表现冲动,教师都要予以肯定。对于表现欲望较差,不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老师的鼓励和赞扬就更为重要,教师应有意识的多提问他们,尽量创设机会,让他们多说多讲多练,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且乐在其中。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他们的作品,让同学们欣赏,以此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刺激他们的表现欲望。

    3、师生平等以待,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民主的教学氛围对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尤为重要,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往往表现的比较兴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生会边讲边画,画到开心处会手舞足蹈,完全忘记老师的存在。学生们在这种愉快和谐的氛围中通过语言的描述,动作的模仿,丰富了他们的表现力和想象力,唤起了他们的表现欲望。如果此时老师一味强求课堂纪律,并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压制、呵斥学生,那么学生的创造力会被遏制,自我表现欲会被压抑,他们的内心体验得不到完全的释放,创作潜能也得不到充分的开发。

篇10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行为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让他做”,另外一种是“他要做”,这两种行为模式所达到的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体现的是一种被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遵从的是教师的命令,内在的动机不强,动力不足,行为的结果自然不会令人满意。后者是一种主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遵从的是内心的呼唤,内在的动机强烈,动力十足,行为的结果自然是令人满意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二者的转化上,使得由“让他做”变成“他要做”的学习状态。那么,应该如何实现这两者的转化呢?笔者结合经验谈谈看法。

要想实现“让他做”到“他要做”的转化,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就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更多表现的机会。

一、关注孩子的举手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是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经过思考之后积极回答,则体现了“他要做”的主动性。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在举手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些同学的手举得高高的,眼睛也在注视着我们,个别同学的手举得不是很高,眼睛也在有意地避开我们。这样的情况反映了学生不一样的心理,很清楚地说明举手高的同学自信心比较足,对问题的思考可能比较深入,那些举手比较低的同学可能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并不自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关注那些高高举手的同学,又要关注那些手举得不高的同学。可以试着让这些并不自信的同学起来试着回答问题,当然在他们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试着找出他们答案的合理性并给予积极的鼓励,经过这样的不断尝试,最终这些“低低的举手”的同学也会变成“高高的举手”的。

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个这样的现象值得关注,就是有点同学举手的次数比较多,几乎每个问题都会举手,要求回答,而个别同学举手的次数则比较少,有的同学可能在一节课也举不了一次手。老师一定要关注这些举手比较少的同学,这些同学是需要鼓励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敏锐地注意到这些同学,当课堂上遇到一个问题,结果很少举手的某某同学如果举手了,我们就一定要把这个机会给他,让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如果说得十分恰当,我们就一定要给予鼓励,即使说得不那么恰当,我们也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鼓励他这种大胆参与课堂教学的精神。让更多的同学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二、教师要自觉地“失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创造积极参与的机会,教师可以自觉地“失误”,比如,我们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或是学生十分容易出错的地方,故意弄出错误,让学生们发现错误,提出纠正的建议。在故意失误的地方,我们的语速语气要加重,给予学生们发现失误的机会,比如,读到某个字时,故意把读音读错,这时特别加强声调,看看学生们的反应,当学生们发现我们的失误并积极指出后,我们可以“坚持错误”,并让学生据理力争,最后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字典等手段证实自己的失误,这样我们再“认输”,并向学生们道谢。师生之间争论的过程既是学生们纠正和论证的过程,又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篇11

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大学这块沃土上,人们已经习惯了岁月如歌、青春如画,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与否又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在多年高考的重压之下苦熬出来的学生跨进了大学的门槛后,卸下了沉重的包袱,面对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思想上极易产生轻松情绪。再加上进人大学后又没有确定明确的奋斗目标,造成了一些大学生无所事事、精神姜靡、学习上没有动力等不良倾向。

“磨刀不误砍柴功”,首先,我们先谈一下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据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障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从高中到大学是一个很大的跨越,在中学时时刻刻有老师的指导与监督,而在大学环境十分宽松,一切都靠自己自觉。高中与大学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完全不同,这就导致一些新生进人大学的门槛后不知自己该干些什么,学些什么,于是心里觉得空虚、无助。

2.自我认知失调。在高中时,许多人是学习的尖子,老师的宠儿。尤其是考上了大学,家长自豪、老师夸奖、亲朋赞扬、同学羡慕,自己十分有优越感。但一进大学后,发现人才荟萃,高手如林,于是便失去了原来学习尖子的地位,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挂伤,从而导致一些大学生自卑,自信心下降,缺乏进取心。

3.人际关系的障碍。大学就像是一个小社会,里面形形的人都有。有的人因生性内向很难敞开心扉,自我封闭,不愿融人集体中。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娇生惯养,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一切都是以自己为中心,这样难免就会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麻烦。还有一些人是因得不到别人的理解而感到失落惆怅。长此以往,他们的内心充满矛盾、焦虑、抑郁,感到孤独,缺乏一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4.生活学习上的挫折。由于大多数学生是在家长和教师的呵护下一帆风顺地成长起来的,很少遭受到严重的挫折,更缺乏独立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因而遭到挫折时就束手无策了。诸如碰到了父母离异或过世,考试没考好,受到不公正的对待等情况,这都给人以很大打击。在高校中有一些贫困生,他们出生贫寒,于是思想上极度自卑,不愿提起自己的身世,不愿接近其他人,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敢与别人攀比,这类学生往往十分敏感,也很容易产生因达不到目的而产生的报复心理。例如云南大学马加爵杀死自己的室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还有一些大学生在感情上受到挫折,于是一味不振,甚至选择了自杀。

5,生长发育中的性心理障碍。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性机能已充分发育,性意识也十分强烈,但是法律规范又让他们理智地克制自己的情感需求,这就使他们产生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矛盾,因而一些人产生烦恼,焦虑的情绪,更有甚者,他们会因一时冲动而“一失足成千古恨”。

6.择业的困难。大四的学生面临着人生的一重大抉择—就业。由于高校的扩招,大学教育越来越普及,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工作分配制”、“铁饭碗”早已是很久远的事情,许多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为工作无着落而心急如焚,在工作与考研之间抉择,这让大学生们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不免让他们产生不良、不满的情绪。

据调查,近年来,在高校中屡屡出现大学生所做的一些不良行为。河北某高校一女生从12层的高楼上跳下,她在遗书中写到,家里本来就贫困不堪,刚刚又遭遇极大变故,自己不能担负起振兴家庭的责任,所以只有以死来求解脱。另一位已顺利与用人单位签下合约的毕业生,仅仅因为“单相思”,在吃安眠药自杀未遂的情况下,再次在家里偷偷喝下了农药,绝然走上了不归路。兰州铁路运输技工学校的新生李得怀,刚人学三天,因拒绝高年级学生的“例行搜身”,竟被学生会干部组织学生殴打致死。还有“马加爵事件”、“清华大学博士生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砷中毒事件”等,这些都出自大学生—天之骄子之手,着实让人感叹和心寒。这些事例值得我们引起高度的重视与深深地思考。

“窥一斑而略知全豹”,从这些活生生的例子中足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必须开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环节。

大学生心理档案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建立起来的档案材料,主要包括个体学习与生活的部分背景材料,心理发展变化特点简介,心理咨询记录,心理检验结果等。建立并充分利用大学生心理档案,对全面客观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扎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快大学生个体与整体心理素质的切实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过程中,应注意好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明确大学生心理档案的收集范围

任何档案在收集过程中都有其明确的收集范围,大学生心理档案也不例外。首先要收集的是大学生的最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年级、宿舍号及联系方式、身体健康状况。其次是学生的家庭情况,如家庭成员结构,父母的职业,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对父母教育方式和家庭气氛的概要评价,本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最重要的是要收集大学生的心理测验情况,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人格测验如个性偏好测验,实质测验等;2.能力测验;3.情绪评论;4.职业咨询测验等。同时要收集的还有大学生的综合印象,有无兴趣特长,同情心强弱,生活变故,负面情绪表现,心理创伤史,失眠情况,轻生意念,自我对身心健康状况的评价,以往接受咨询或治疗史,需要咨询的问题,心理咨询记录,咨询时间,主诉内容,观察印象,交流情况,心理问题的性质,疏导措施及效果评价,反馈信息,接待人员等,其他情况如日记、书信等等。

二、明确管理机构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必须明确管理机构和专人负责,大学生心理档案通常应由学校的心理教育机构负责建立。为了保证学生心理档案的客观性,全面性和科学性,还必须落实人员来做好这一工作。缺乏相应机构和专业人员,即使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也很容易流于形式,失去利用价值。

三、建立心理档案管理条例

大学生的心理档案与一般的档案相比,具有严格的保密性,除经本人同意和特殊情况外,他人不得随意翻阅。为了做到严格规范,管理有序,负责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机构必须制定心理档案管理条例,对心理档案的管理机构的分工、收集、整理、供阅、保管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并落实责任措施。

四、建立科学的分类体系

随着大学生心理档案的逐步建立,其数量必定会十分浩繁,因此,为了以后查询利用方便,必须建立科学的分类体系。首先可以借鉴已有的档案工作分类体系,可以将其按年度一姓名(性别)一院(系、所)一专业来进行分类。将所有收集起来的学生心理档案分门别类进行排列,并同时编排出目录,可以以姓氏笔画,也可以以所在单位、年级为标准编排。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的普及应用,档案存储的数字化成为发展趋势,因此,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应积极引进现代化管理手段,充分运用测验,统计分析及管理软件,处理和建立好学生的心理档案材料,以更方便迅捷地利用学生心理档案的相关资料,提高工作效率。

五、加大对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研究利用力度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最大目的是为更好地开展心理教育服务,更好地为学校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服务,所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关键任务是如何加大对这些档案资源的利用力度。

要加强对所收集的大学生档案的调查与分析,从中找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因素。对发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应去专科医院找专聘心理医师定时进行心理干预,必要时结合药物治疗,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其次是要对利用的效果进行及时对比分析,为以后解决类似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留下宝贵经验,对已取得的经验予以及时推广。

篇12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关系处理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学生以外的原因,如教学投入与需求比例失调、大学英语教师学历结构与教学任务要求不相称、小学、中学、大学各个阶段的教学自成体系却缺乏整体性进而造成许多教学内容的重复、缺乏最优化的语言输入等;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如英语基础不大理想、缺乏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课余各种社团活动或网络游戏吸引力太强而难于静下心来学习、英语四六级通过的比例不大且往往属于“秋后算账”致使学生难于及时见到成效进而缺乏持久动力等。

一些外界的因素对于教师个体来说基本无法变更,但是某些方面可以有所突破,如强调学生的写说能力进而促进其听读能力、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促成学生学以致用、提供场所让学生展示才华、及时鼓励促成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

二、思路疏理

(一)平和学生心态

社会是个复杂的多面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都处在某个特定的档次。因出生和成长的环境不同,人的性格、学识及能力各有所别。因而在英语教学中工作要引导学生清醒认识自己的实际情况,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能力层次,精准选择自己的奋斗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平时引导同学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对自己不做非分设想与要求,认真完成每天需做的功课,如记单词,用英语写活动感受,不去追求大众化的名利,而要愉悦地接纳自己,帮助别人,愉快地享受生活。

(二)师生统一认识

平时上课中,有些班级气氛活跃,有些班级表现漠然,缺少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有些气氛活跃的班级里,如果细心观察,便又发现,这种活跃氛围只需少数思想活跃能力较强的同学就足以营造,有些同学因反应慢些而没有抢到表达的机会,久之便感到不到自己的实力,还有些同学思想仍旧懒散,缺少思考的动力,因而缺乏成就感。

对待部分学生的懒散,教师的自身努力是一个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与同学们认真协商,形成统一认识,在提升兴趣的同时,强化其责任意识。为此,可引导他们正确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几个方面,按重要性程度依次排序为:机会、责任、兴趣、能力。

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即使有好的想法,缺少机会也就变成不了现实。表现在英语学习上,就是即便在某个方面有过积极的思考,但若无机会表达,便无从使自己的不足得到暴露,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仍是表达不畅,收获的层次依然不高。

责任是一个人对社会的态度和完成工作任务的必要条件。在群体社会中,个人需要积极履行自己的责任。表现在课堂上,就是要积极响应老师的问题,针对同学们的讨论发表见解,参加每次活动,并准备好自己的储备发言或表演,形成集体的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氛围。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后很多时候现实情况迫使我们做出调整。兴趣能与自己的本职工作或所学专业相结合是一种理想状态,但现实生活却不尽如此,因而也成为部分同学对英语学习提不起激情的借口。然而现实问题始终需要面对,只要冷静认识,转变观念,再辅以外界的推动和鼓励,兴趣便可以慢慢培养起来。

能力与人的成长经历、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机会获得等较大关系。一个人的能力在社会上总处在相应的档次,明白了这个档次,就不会使自己盲目追求。在兴趣的指引下,可以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三、几种关系的处理

(一)词、句、篇

在英语表达“词、句、篇”的几个主要要素的教学中,“句”可以选择为突破口。随着中外科技文化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两者在文章篇章结构上基本趋于一致,同学们所学的中文篇章结构知识可几乎照搬到英文写作中,因而在教学中篇章结构知识可以在布置作文任务时稍加回顾即可。英文词汇量需靠长时间学习积累,每个人方法各不一样,除了对某些有效的方法(如音节记忆、联想记忆、意境记忆)略加介绍以利扩展视野外,其余的则需靠学生自己平时长期积累。句子结构中英差异较大,如果训练有法,英语组句能力却能在不长的时间内得到突破和提高。

(二)命题写说与自由表达

学生目前的表达能力不强,可能与其所表达的内容与所需的命题不一致而引不起表达兴趣有关。为此一方面英语教学中需要在原有命题作文的基础上更多引入自由表达的成分,精心设计学生所感兴趣的话题,充分释放学生的表达激情,增强表达能力,建立充足的自信;另一方面要强化其责任意识,让其明白写命题作文就像参加活动时为别人鼓掌一样,是一种礼节,是对别人劳动的尊重。有了责任意识,学生愿意去表达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教师帮助其理顺思路,教会他们如何将自己的文章素材进行组织,如何扩展,如何有所侧重,如何将文句拉长,将内容扩充,如何综合运用排比、对比、因果、转折、联想、关联、并列、递进、顺序、拟人等的写作手法。

(三)各种形式的英语表达活动

学生表达能力的增强,需要各种课内课外活动锻炼。这些活动有个人的,有配对的,有小组的,有全班的,有协作的,有竞争的,有现场的,有长时准备的,有临场发挥的等等。每种活动各有特色,锻炼的能力各有侧重。例如,个人活动时间比较比较充足,可以几经修改,促成规范的表达,有利于今后的快速参考定位;配对活动有利于找到谈话对象,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反应速度;协作活动有利于形成团队意识,增强合作能力;竞争活动有利于烘托学习气氛,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让自己的毛病暴露于“对手”面前,促成此后对错误的警觉,追求精益求精。长时活动有利于规范和全面;现场活动则有利于做出快速反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