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8 08:18: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国内经济发展现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煤层气现状
虽然我国煤层气开发试验已遍布全国,但取得一定工业气流的煤层气井仅占钻探井的 7%左右。从钻井完井技术和设备方面来看,基本沿用常规油气井钻井完井技术, 而许多在常规低渗天然气井中应用相当有效的新技术(如水平井、欠平衡钻井、小井眼钻井等技术)未应用于煤层气开采,整体技术与美国煤层气开发技术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有些方面可能是制约我国煤层气突破的潜在因素,而且这些尚未引起中国煤层气开发试验决策者和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
2.主要存在问题
2.1煤储层伤害
与常规天然气储层不同, 煤既是生气层又是储集层。煤层中的甲烷气体以三种状态赋存, 即:直接吸附在煤孔隙的内表面上, 以游离态分布在煤的孔隙和裂缝内,溶解在煤的地层水中。当钻进煤层后,甲烷气从煤的内表面解吸、扩散并通过裂缝流到井内。如果煤层的孔隙和裂缝一旦受到损害 ,其损害程度比常规油气层严重得多,不仅使气体的渗流通道受损 ,而且还会影响甲烷气的解吸过程。另外,煤是一种多孔介质,具有非常大的内表面积(一般可达10~40m2/g)和较强的吸附能力。当钻开煤层后,工作液和高分子聚合物都会吸附在煤层上。它一方面诱发煤基质膨胀而使有效裂缝受到挤压变窄;另一方面,聚合物在煤表面的多点吸附形成胶凝层堵塞煤层的裂缝和割理系统。而且在钻井、固井过程中,钻井液和水泥浆的密度控制不好或施工不当,易发生井漏而造成煤层大面积污染。
2.2 煤层气钻井的影响
中国的煤层渗透率通常在(0.001~1.0)×10-3μm2的范围 ,属于特低渗透层;煤层孔隙压力0.87~1.0MPa/(100m), 属低压层[2]。而目前的钻井方法全部采用水基钻井液常规钻井工艺, 钻井周期长(14~125d)。采取了一些保护煤层的措施,但现场实施时往往考虑井下安全因素而提高钻井液密度,使煤层保护效果差。美国的经验表明, 欠平衡钻井技术是开发煤层气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对中国这种特低渗、低压煤层更应考虑空气(泡沫)等欠平衡钻井技术的应用, 减少过平衡压力对煤层渗透率的损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技术对煤层气产出的阻碍[ 3]。
2.3 煤层气固井工艺
煤层气井固井与常规油气井固井一样,直接关系到井的寿命和后续作业能否顺利地进行 ,而且与常规天然气不同的是它直接影响到煤层气的产量 。因此,固井是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煤层气井通常具有:①井浅(一般为 400~ 1500m),替浆量少;加之煤层胶结强度低 、松散 ,井壁易坍塌,对多煤层井段易成“糖葫芦”井眼 ,顶替效率低。 ②温度低,在25~45℃时--影响水泥水化反应, 导致水泥浆强度发展慢,在井下环空长时间处于液态,浆体不稳定。③煤层段孔隙压力梯度低,一般小于 1.0MPa/(100m);破裂压力也低,且割理裂隙发育 ,固井时水泥浆易漏失,水泥浆低返。这些因素往往难以保证煤层气井固井质量。国内开发出了“低温空心微珠低密度水泥浆领浆+常规水泥浆尾浆”体系, 结合控制失水、低返速塞流顶替等技术,基本解决了煤层气固井的封固质量,但仍未解决固井对煤层造成的伤害。这是因为煤层属强压力敏感低压低渗储层, 现有技术固井的水泥浆液柱压力与煤层静压差达到3~7MPa ,导致煤层产生不可逆的塑性变形而降低渗透率 ,使钻井过程中保护煤层的努力失去意义。此外,无法实施衡固井也使未来的煤层气空气(泡沫)钻井效果降低。
2.4煤层气完井方法
国内煤层气井的完井方法 98%采用套管射孔压裂完井[ 4]。仅“八五”期间煤炭系统进行了开滦“唐五井”、焦作13#井和江西“曲试1井”3 口煤层气井的裸眼洞穴完井试验,造穴初期增产2倍以上 ,但最终效果都不理想。从造洞穴的工艺来看, 国内都是采用简单的侧向喷嘴直接水力冲刺使煤层垮塌 ,再将煤屑循环出地面,形成一定的洞腔。其结果仅仅是井筒附近煤层垮塌,增大了面积,未出现由压力“激动”形成的近井地层破碎带和长距离应力扰动带 ,井筒有效渗透率基本未改变。这与美国的煤层气洞穴完井完全是两个概念 ,即中国的洞穴完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洞穴完井 。另一方面,中国煤层多数不含水,目前全采用水基压裂液进行增产改造,而压裂液的返排率仅为35 %~68%,剩余水滞留煤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二次伤害;加之煤层松软、煤粉多,压裂砂的支撑效果相对较差,这也是导致部分井压裂无效的重要原因。因此,如果在中国选择渗透率相对较好的煤层, 进行真正的裸眼动力洞穴完井,其效果可能会有所改观。
3.国内煤层气钻井完井技术发展方向
(1)煤层气有其自身的一套勘探开发方法, 不能简单地照搬常规油气钻井 、固井和完井工艺技术;否则,很难取得实效。
(2)煤储层伤害是影响煤层气开发成功率的决定因素之一,尤其对中国这种低压、特低渗透率等特殊物性的煤层而言,钻井完井作业过程中对煤层造成的伤害比常规储层更为严重。由此可见,中国煤层气开发钻探技术的核心是尽量使所采用的钻井完井工艺技术不伤害煤层。
(3)中国煤层气开发不成功, 除了中国煤层的气饱和、特低渗透率等客观地质条件以外,主要是缺乏与空气(或泡沫)等欠平衡钻井、低压固井、气体动力洞穴完井等相适应的配套工艺技术。建议国内煤层气开发决策者和业主们高度重视煤层气钻井完井过程中压力对煤层的伤害问题,选择合理的钻井完井工艺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新民, 张遂安, 等.中国的煤层甲烷[ 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1~ 5.
据统计,我国600余座城市有300余座缺水,全国城市缺水60×108m3/a,因缺水而减少的工业产值估计为1200亿元/a。水资源紧缺问题已制约部分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虽然近年展开节约用水,但各地用水量增势强劲,加剧了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开展污水回用则开辟了一种新的水源。
一、国内外污水回用现状
污水回用归纳起来有三个层次:第一,大型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作为城市用水水源;第二,小区内(例如一个工业区、居民区)的污水收集处理,并在小区内回用;第三,在建筑物内部的回用。
对一个城市,特别是以工业为主的大城市而言,工业用水量占用水总量79%以上。工业用水的水质要求既需要高质量的,也需要一些质量较低的,例如大量的冷却用水。因此回用水重点应该防在量大、质量要求不高的工业用水。其次是农业用水、地下水回灌,再其次则是城市的杂用水、景观、绿化等方面。
1、回用与工业
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伯利恒钢铁厂自1971年回用水即作为工业冷却水及部分工艺用水,用水量最高达76万m3/d。美国亚利桑那州帕洛弗迪核电站污水回用冷却水,水量达1.2~1.7×108m3/a。南非发电厂用约翰内斯堡回用污水作冷却水,水量达5×104m3/d。
北京华能热电厂用高碑店污水厂二级出水作水源,经加速澄清、加氯接触,变空隙滤池加氯消毒、过滤后入循环系统作冷却水补水。按电厂70%~90%额定负荷计算,每月平均节约自来水45×104m3,每年节约自来水540×104m3,节水率为40%。按相同用水量计算,可增加发电能力1倍以上。
大连春柳河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经脉冲澄清、双层滤料滤池,消毒后回用于红星化工厂作工艺用水,水量达1×104m3/d。
天津石化总厂供排水厂二级出水,经微絮凝纤维滤池过滤,消毒后供工业冷却及居民小区冲厕,水量达1×104m3/d。
山东淄博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经絮凝气浮、纤维滤池过滤,消毒后出水计划用于电厂冷却和居民区,水量达3×104m3/d。
2、回用于农业
以色列是一个非常缺水的国家,自20世纪60年明滴灌技术后,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腾飞的经济奇迹。年利用污水2.6亿m3,占总用水量1/6。美国加州是一个农业发达大州,污水回用于农田灌溉;德克萨斯州干旱缺水,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主要用于地下回灌。实践证明,地下回灌是解决地区水资源短缺、缓解和控制地下水位下降、防止地面沉降的有效措施。
我国利用污水灌溉已有多年历史,当前是要利用经一定处理后的污水,满足农田灌溉标准,做到对农作物、农田及环境无害。
3、回用于城市杂用水
范围极广,包括绿化、景观、浇洒马路、洗车、空调、消防、冲厕等等。
日本国内并不缺水,但是它创造了中水道系统,在建筑物内设置双供水系统。室内可用于冲厕,室外则可用于绿化、消防、冲洗马路等多个方面。1985~1996年用再生的污水排放在城市河流中,复活了150余条小河,达到“清源复活”、修复与保护水资源。美国佛罗里达州,污水回用(价格为自来水40%)供高尔夫球场、城市绿化及建筑冲厕等。
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内1×104m3/d污水回用于厂内及部分生产、消防。大连经济开发区污水回用于绿化、浇洒马路等。
北京市政府1986年作出规定:即建筑面积在2×104m2以上的旅馆、饭店、公寓及建筑面积在3×104m2以上的机关、科研、大专院校、大型文化、体育等建筑,应配套建设回用设施并应与主体建筑三同时。已在北京市清洁车辆厂、劲松宾馆、环保研究院小区、国际贸易中心、方庄小区等等,多处应用。
天津市梅江住宅小区,以纪庄子二级出水作水源6×103m3/d作冲厕用水。
二、污水回用技术
污水回用技术,必须抓住两头,即取什么水质水作水源和经过处理以后作什么用,即回用水的水质应符合何种水质标准。
1、城市污水处理二级出水作水源的区域性回用
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回用,一般称之为区域性回用。其利用形式有两种:直接回用和间接回用。直接回用多用于污水处理厂附近的工厂工业冷却、农田灌溉、回灌地下水、草场、市政用水等。回用的途径及方式受到地域的限制,比较单一,调配运转不方便。间接回用是从水域的整体考虑,从水体上游取水净化供城市使用,产生的污水经城市污水处理厂净化后排入水体的下游,回归于水体(此过程构成了水的循环),再经过一定河段的自然净化,可为下游城市地区利用。间接利用是将水的社会循环与自然循环有机结合,在水体自净容量的限度内,对水体基本不造成损害的一种利用方式。这种方式需要从宏观上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传统活性污泥法:
原污水格栅泵沉砂一沉池活性污泥曝气池二沉池消毒排放。
二级出水仍含有一定量的污染物,其中:BOD5 20~30mg/L;COD 60~100 mg/L;SS 20~30 mg/L;NH3-N 15~25 mg/L;P 6~10 mg/L及细菌、某些重金属。为达到一定回用水质要求,需做深度处理。它的核心技术是过滤,经过滤后,BOD、COD、SS、浊度、色度等水质指标均可达杂用水水质要求。在过滤之前一般均设有加化学药剂混凝、沉淀或澄清,因此对磷应当有所去除。
实例:北京华能热电厂污水回用作循环冷却水,引用北京市高碑店处理厂的二级排水作水源。回用水源水质和回用水质标准见表1。
表1 污水二级排放标准及热电厂回用水质标准
项目二级处理排放标准热电厂回用水标准PH6.5~8.56.5~8.5SS (mg/L)<30<30BOD(mg/L)<30<20COD(mg/L)<120<60
污水回用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加速澄清池中加入石灰、聚合硫酸铁作混凝剂加入聚丙烯酰胺作助凝剂,在澄清池内进行混凝沉淀,再经过加酸、杀菌和过滤,其作用是去除暂时硬度、游离二氧化碳、胶体硅等杂质,还可降低色度、磷酸盐和COD等。
聚合硫酸铁
石灰乳 硫酸
液氯
液氯
原水机械搅拌加速澄清池推流式氯接触池变空隙滤池推流式氯接触池─
循环水系统过滤水池
图1 污水回用处理流程
95%的出水回用作循环水系统的补水,5%作输煤系统冲洗和绿化、冲厕等用水。
在循环水中加入天津化工研究院提供的TS-9508型阻垢剂3~5mg/L或中天兰清水处理公司提供的TRL-400B型阻垢剂2~6mg/L,以及每周三次冲击加入有效含量为9%的次氯酸钠,维持余氯0.1~0.2mg/L。浓缩倍数可达4倍,一般在2.5~3.0倍下操作。
传统活性污泥法加生物脱磷脱氮:
污水脱磷脱氮深度处理在经济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1996年日本有162处污水厂有深度处理设施,西欧各国远早于日本,已相当普及。
最典型的生物脱磷流程如下:
原污水
排水
──── 厌氧 ──── 好氧 ──── 二沉池 ───
(释放磷) (吸收鳞、去除BOD)
│
│
───────────────-┴──
图2 厌氧脱磷工艺流程(A/O法)
由图2可见,本工艺流程简单,既不投药也勿需考虑内循环,因此,建设费用及运行费用都较低。
最典型的同步脱氮脱磷流程:
典型的生物脱磷脱氮工艺A-A-O工艺,亦称厌氧-缺氧-好氧法(Anaerotic-Anoxic-Oxic)。如图3所示。
图3 A-A-O法同步脱氮脱磷工艺流程
存在问题,主要是虽使用A2/O法,但N、P去除效果不理想,没有达到回用水质标准。
2、小区内的污水回用
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业区或居民区可以作成小区回用的模式,下面以居民小区为例,见图4。
图4 居民小区中水回用系统
小区生活用水实行分质供水是一项综合性节水技术。它是污水(应去除冲厕外的杂用水)经过处理净化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在一定范围内使用。据统计,在我国,厕所冲洗水占居民用水量25%~30%,人均20~40L/d。此外,还有绿地用水、清洁马路、空调、洗车、景观等,这些都可以用回用水,回用水量可达总用水量的30%~50%。以北京市环科院下向流轻质填料接触氧化回用工程为例,该工程为小区回用,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如图5所示。
图5 小区回用下向流轻质填料接触氧化流程
运行条件:水力停留时间3.0小时,BOD负荷1.5kg/m3·d,水力负荷8.0 m3·d。处理效果如表2所示。
表2 原水水质及出水水质
参数进水(mg/L)出水(mg/L)去除率(%)北京市中水水质标准(mg/L)COD387.037.090.450BOD192.07.296.310SS101.07.093.410
3、建筑物内的污水回用
应选择优质杂排水(如洗浴水)作水源。洗浴污水大多产生于公共浴室、宾馆等地,一般水量大而有机物含量低,是污水资源化的重要水源,经适当处理后可回用于绿化、冲厕所等低质用水。建筑物内备有双给水及双排水系统。
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洗浴污水 膜-生物反应器是把生物处理与膜分离相结合的一种组合工艺(如图6所示),它不仅能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可以直接回用的稳定出水,而且生物反应池内高浓度的微生物量,可提高处理装置的容积负荷,节省占地面积,且剩余污泥产生量少、操作管理方便。无论进水水质如何变化,均能得到优质出水,符合建设部生活杂用水标准。
图6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流程
4、杂用水(洗车)
采用的典型回用工艺如图7所示。出水水质见表3。
│加药
│补自来水
洗车污水 ─ 集水 ─ 隔油沉淀 ─ 混凝 ─ 过滤 ─ 清水
图7 洗车污水回用工艺流程
表3 洗车污水处理前后水质
BOD(mg/L)COD(mg/L)SS(mg/L)pH油脂(mg/L)色度(度)洗涤剂(mg/L)大肠菌(个/L)进水16.731138.03.4 出水<26<57.60.5580.812
三、污水回用技术发展预测
1、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
当前,国内外对城市污水的处理考虑较多的是排水管网终端的集中处理。就回用而言,因为输水管道的投资比重很大,应考虑在污水处理厂附近就地回用。例如天津梅江居住区引纪庄子二级出水作水源经深度处理后作小区杂用水;北京华能热电厂引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作水源经深度处理作循环冷却用水。在国内也有一些地下水回灌、草地及农田灌溉的例子。
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城市水体及河渠布局又比较丰满的地区,应考虑分散的小区污水处理与河渠水体修复相结合的布局。即区域污水处理 ─ 河渠景观及自净(或辅以某些人工净化手段) ─ 再利用。这样可以省去大量二级处理水回流管道的铺设,取得小区污水处理无害化、河渠水体功能及资源化的一体化综合效能。
2、常规污水处理工艺的强化、组合及高效、低能耗处理技术的应用
污水处理和水资源回收相结合技术,必成为污水处理的主流。由于污水成分的复杂多样致使其净化处理往往需要不同的技术组合成一定的工艺流程。传统的以活性污泥法为主体的污水处理流程包括了一级处理(格栅、沉砂、一沉)、反应池和二沉池的二级处理流程,以及庞大的污泥处理系统,其流程长、建筑物多、耗能高,造成建筑费用高、运转费用亦高。
氧化沟法、SBR法的出现省去一沉池、污泥处理和二沉池,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给污水回用带来新的起色。
(1)厌氧-好氧相结合的工艺流程
厌氧-好氧组合可以达到既去除有机物又去除含磷、含氮物质的目的。充分发挥好氧及厌氧条件下生物处理功能,可降低能耗、减少污泥量。
为了实现回用目的,生物技术后需引入物理及物理化学技术,如前所述混凝、过滤、活性炭、膜技术等。
(2)MBR技术(Membrane bioreactors)
膜生物反应器:把生物处理与膜分离相结合的一种组合工艺。由于膜所具备的高效分离特点,所以出水水质好,可以直接达到回用所需水质。在生物反应器中维持了高浓度的微生物量提高了负荷,节省了占地面积。
回顾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历史,首先出现的是超过滤(ultrafiltration,简称UF)和微孔过滤(microfiltration,简称MF)然后才出现的反渗透(reverse osmosis,简称RO)、纳滤(naofiltration)。专家预测:当水源具备一定洁净条件,由PAC粉末活性炭+超滤或微滤+纳滤即可取代全部水处理设施。未来几年低压膜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有着广阔前景。在污水处理方面,应着重解决膜污染、快速恢复通量的方法及对策,这是推广MBR法处理污水的关键所在。
研究表明:悬浮物、胶体和溶解性分子对过滤阻力的相对影响分别为65%、30%和5%。可见,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往往在膜面形成凝胶层,成为减少膜通量的主要原因。由于混合液的组成和特性对膜污染有重要影响,选择FeCl3作为絮凝剂,投加粉末活性炭来改善污泥的滤饼性能,使混合液易于过滤。或在反应器中投加纤维球状填料,形成生物膜和悬浮活性污泥复合处理系统,以增大膜通量。
选用错流膜组件,在较低压差下(0.1MPa以下),以较高的膜面流速(一般为4m/s),达到提高膜面剪切力,消除浓差极化带来的影响,从而减少膜面污染。在浸设式中空纤维膜中,则把膜组件放在曝气管的正上方,同时加大曝气量,减少膜的污染。为了消除可逆膜污染应定期作清洗(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膜生物反应器在处理污水中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特别在污水需回用和占地有限制的场合下更是一项极具潜力的技术,但能否推广应用关键在于膜污染和经济上是否可行。
在数字化新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传统报业日益显出疲态。在日本,40岁以下的人很少读报,其主要信息来自于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同时,我国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2005)》预测未来10年中国报业将出现趋势,其中之一就是“数字报业”。①中国报业已被推向了历史性的变革关头,数字报业已成为报业发展的共识。它将改变传统报业形态,壮大传统报业的力量。
手机报产生的背景
手机报,是将纸质报纸的新闻内容,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平台传播,使用户能通过手机阅读到报纸内容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②在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推出了国内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随后3年多的时间内,全国已有30多家报业集团和报社推出了各自的手机报。
手机报的出现,除了传统报业寻求和拓展生存空间,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1)通信技术的成熟
通信技术的发展使手机报产生成为可能。早在2000年,中国移动就推出了将GSM网络与Internet网络沟通融合在一起的WAP业务,为移动通信与因特网之间架起了一座应用平台。而彩信、IVR、WAP等技术对于短信纯文本形式传输来说,无疑是一种前进和突破。图文并茂的文本信息和可以观看电视的新功能,为手机打开了通讯以外的另一片媒体天空。
(2)读者对信息的需求
在现代社会,信息几乎成了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流动性强,工作压力大,要想在每天早上专门抽出几十分钟收看电视、收听广播或者翻看报纸对大多数白领阶层人士来说不太现实。而在办公时间利用计算机上网浏览新闻也不太方便,只好晚上回到家里获知当天新闻。但这个时候“新闻”已经变成“旧闻”了。手机报则可以及时向读者提供需要的信息。只要读者拇指按动手机,就能够随时随地浏览最新的信息。同时,手机用户的激增也为手机报提供了不断增多的潜在消费者。
手机报的特点
手机作为一种通信媒介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普及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手机,你会觉得不习惯。它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普遍特征,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改变、建构和重构了我们接近信息、接近他人、接近社会组织、接近服务和技术本身的方式和过程。手机报以手机为媒介进行传播内容,有以下特点:
(1)受众面广
信息产业部近日2008年1月全国通信业务相关统计数据,统计显示,手机用户再次刷新月度增长纪录,全国手机总用户数达5.56亿。③手机报面临如此大的受众面,可以想象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2)即时接收和动态传播
传统媒体的用户必须寻找特定时间、空间内的固定载体才能接受新闻信息。如传统报纸,读者需要从报亭购买报纸,然后还需要专门抽时间来阅读。而几乎遍布全球的GPRS网络设施使得手机能够为人们实现不受时间和空间影响获取信息提供可能。如杭州移动和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合作开发的手机报,读者只需订阅它,就可在杭州地区以外看到杭报集团下属《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而无需要支付漫游费用。而手机的精致、小巧也为人们随时翻阅新闻信息提供了现实可能。
(3)个性化服务
手机报能按需提供分类新闻信息。目前,手机用户可通过发短信和登陆相关网站的方式订阅手机报。根据需要,手机报在每天不同的时段内,为读者提供快速、准确、精炼的新闻信息。而传统媒体信息面对的是不特定人群,信息不具有专门化。人们在面对海量信息时,必须花费一定时间去选择其最关注和急需的信息。
(4)成本低
现有的手机报基本上是在对现有新闻内容进行处理后,以彩信或者wap网站的形式到达读者,中间省略了传统纸质媒体的印刷、运输等过程。图片和一些影像资料也都通过对现有相关媒体的剪辑、下载,传输到手机信息平台上。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它的经营成本。
手机报面临的困境
手机报是互联网行业进入“红海”后,报业“通过不断细分,专精探索,或者巨额投资发掘的一片新疆土”。虽然其市场巨大,前景可观,但其目前面临的问题还是不可小觑的。
(1)手机报内容缺乏媒介个性
我国手机报是在报纸业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都沿袭了报纸在内容、定位等方面的传统。手机报所有的业务运作,包括新闻来源、内容分类等都是依附于传统报纸媒体或者互联网,大多是把报纸上的内容直接翻版到读者的手机上,在内容方面凸显个性化不足。手机报成了报纸媒体的手机版。手机报不应是报纸媒体向手机终端的简移。
与报纸等大众化媒体相比,手机作为一种媒体更具有即时性、随身性、个人性、私密性等特点,这使得报纸媒体通过对手机报的开发和完善,能够实现报纸媒体对信息产品多元化、信息需求个性化趋势的适应和满足。
(2)单一赢利模式制约手机报发展
广告收入是报纸媒体赢利的生命线,多数报社的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80%以上。习惯于依靠巨额广告费获取高额利润的报纸媒体,看中的不是手机报的订阅收入,而是看中了手机报所蕴涵的巨大广告营销空间。但目前由于我国手机报技术不成熟,套用报纸媒体的赢利模式、以订阅推动广告增长显然是行不通的。从媒体方面来讲,手机报无法像报纸媒体一样为广告建立成一个新的营销平台,现有手机报大都采用彩信形式,受限于终端容量,它只能包含20多条400字左右的新闻内容,没有足够的空间去承载大量的广告信息;从手机报订户方面讲,用户在使用手机时也会本能地排斥广告侵扰,假如乏味的广告内容充斥着原本就十分狭小的手机屏幕,实在很难让用户对它提起兴趣。
从目前实践看,目前手机报基本上采取了依靠收取订阅费的模式来赢利。这样单一的赢利模式产生的弊端有两点:订费高而造成一些有意者望而却步,目前全国性手机基本上订阅费约15元每月,绝大多数为免费赠阅,付费用户比例很小,过高的订费限制了手机报用户的发展;而订费低则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很难做大产业,地区性的手机报订阅费用一般在5到8元/每月之间,付费用户占大多数,即使这样手机报的收入仍是杯水车薪,产业链各方面显然缺乏继续开发手机报的动力。④
3G时代手机报发展对策
随着3G时代的来临,手机报将迎来新契机。3G时代手机报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将发生深刻变革,实现飞跃发展。在3G时代,手机报的流量、传输速度、多媒体等技术难题将得到解决。
手机报将可以更快更好地承载目前传统报纸的传播方式和内容,手机报方便快捷的优势将凸显出来,并可以实现多媒体资源的整合。手机报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会从平面、静态的图片文字转变为涵盖视频、音频、动漫等动态互动的多媒体。用户可以高速上网获取多媒体新闻信息,真正做到看新闻、听新闻。
报纸媒体对于如何进一步促进手机报的发展,需要慎重对待。
(1)明确手机报的潜在受众,培育受众媒介消费习惯
手机报的用户年龄一般在24~35岁之间,其潜在受众为青年人,目前使用网络是大部分青年人的媒介消费习惯,他们习惯于从网上而非手机上获取信息,能否抓住这部分用户将成为影响手机报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现在的消费方式来看,人们已不满足从单一的渠道获取信息,因此,只要报纸媒体和移动运营商能够建立合理的手机报营运推广机制,手机报能够发挥自身媒介优势,增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就能够在媒介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养成和培养青年人的手机报消费习惯,为手机报向3G时代过渡培养受众。
(2)加强WAP型手机报发展,降低资费
在3G技术普及之前,国内WAP型手机报应该是发展的重点。3G型和WAP型手机报在经营模式、业务特色、内容编辑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两者的差别在于3G的信息传播速度要大大高于WAP。在3G技术平台上可以大规模传输多媒体信息。WAP型手机报的开发将为3G型手机报的发展积累丰富经验和培育受众,但目前制约WAP型手机报发展的关键因素是通过手机上网要支付数额巨大的网络流量费,因此降低WAP型手机报资费将有利于其推广,为手机报向3G过渡提供有利条件。
(3)手机报应结合自身媒介特点和受众定位,探索出适合自身“个性化”的内容报道
做好新闻信息的专业化细分,探索手机报的文章结构、编排方式、语言风格等表现形式。由于手机报的容量较小,特别适合简短、标题式的新闻及图片;加之读者形成的首先浏览标题和图片,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阅读的习惯,手机报可以剪辑出“精编版”,列出一个菜单,把不同的栏目分开,如新闻类、财经类、彩票类、旅游类、汽车类等,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不同需求进行选择,只接收某几类自由组合的分类信息。这种内容的专业化细分就是手机报的内容发展方向。同时,手机报还要创造便于手机读者快速阅读的编排方式,打破原有的出版周期限制,向现场发稿、滚动发稿的方式转变,在第一时间向受众提供准确信息,不断提高手机报的时效性、互动性。
(4)打造手机报运营团队,培育复合型人才
在报业向新媒体转型和融合的过程中,原有人才队伍的结构性不足日益暴露,人才结构单一,虽然各报社(报业集团)大多设有信息技术处,主要负责内部计算机软硬件修理及网络维护等工作,但缺少研发人员,既懂数字技术又懂新闻业务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复合型人才的缺失已经成为手机报发展的薄弱环节。手机报媒体要高度重视员工培训和人才引进,改善队伍知识结构和人才结构。
综上所述,尽管手机报目前还存在着诸如内容缺乏创新性、技术不完善和盈利模式单一等不足,但是它明显的优势和其所依托的先进的技术,都预示着手机报的光明前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手机报的日益成熟,必将引起信息获取方式的巨大变革。■
参考文献
①吴飞 姚晓玉:《数字报业:传统报业发展的方向》,《当代传播》2007年第2期
②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一、前言
目前,为了有效的提高钻井的效率和速度,为勘测工作提供有利的支持,以提高整体勘探开发经济效益,国内外都在不断的对新兴钻井技术进行研发,例如垂直钻井、旋转导向钻井、套管钻井、随钻测井、控压钻井等,这些技术的出现使整个钻井领域的发展更为快速,本文主要分析了国内外钻井技术的发展现状,从中找出国内外钻井技术上的差距,为我国的钻井技术发展提供一个方向。
二、旋转导向钻井技术
所谓的旋转导向钻井技术是相对滑动导向钻井技术而言的,该技术可以实现方位角与井斜角的调整,有效的避免了滑动导向遗留的缺陷。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和井下控制技术与随钻测量技术进行配合使用,不仅可以及时的反馈出井下测量的信息,还可以实现井下工具造斜自动控制功能,这提高了井眼轨迹的自动控制、连续性和实现能力,使得钻井的效率和速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针对旋转导向钻进技术,国外对其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目前有三家公司的旋转导向钻井系统被广泛的运用,分别是贝克休斯INTEQ公司的Au-to Trak、哈里伯顿公司的Geo-Pilot和斯伦贝谢公司的PowerDrive。旋转导向钻井井下工具系统是旋转导向钻井系统的核心,其有三种不同的工作方式,下图是三种不同工作方式的性能对比:
表1 三种不同工作方式的性能对比
工作方式 代表系统 旋转导向程度 造斜能力(30m)-1 钻进安全性 位移延伸能力 螺旋井眼 适应井眼尺寸/mm
静态偏置推靠钻头式 Auto Track RCLS 外筒不旋转 6.5 中 低 存在 215.9-311.1
动态偏置推钻头式 Power Drive SRD 全旋转 8.5 高 高 存在 152.4-463.6
静态偏置推钻头式 Geo Pilot 外筒不旋转 5.5 中 中 消除 215.9-311.1
在国内,胜利油田承担了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此后与西安石油大学进行了合作,在此基础上共同的研发出了三套旋转导向钻井井下工具系统的样机,通过对这三套样机进行了多次的试验,并在2006年8月综合对该系统进行联合现场试验,最终取得圆满成功,这表明我国在旋转导向钻井井下工具系统的技术难题已被攻克,这对我国的勘探领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垂直钻井技术
随着国内外对勘探区域的不断深入和加大,大倾角地层和高陡构造的勘探开发难度和工作量越来越大,井斜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对这些区域的勘探开发的效率、质量和效益,所以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都在致力于对新兴的防斜钻具和技术的开发。在国外,Verti Trak闭环直井钻井系统、Power V旋转导向自动垂直钻井系统和机械式自动垂直钻井工具被人们运用的最广泛,也是认识度较高的三种产品。在国内,在2007年的四川盆地的雷北1井进行了机械式自动垂直钻井工具现场试验,试验旋转了雷北1井中1034.56~1137.56m井段,该井段地层倾角为30°~50°,岩层的构成多为灰色细砂岩和灰黑色泥岩,硬度强度很强,可钻性比较差。现场试验时,将钻压升至18~299kN,井斜角的度数控制在2.5°~3.0°之间,和传统的钻井技术相比,机械式自动垂直钻井工具整体的钻速提高约为97.35%,起钻时对整体钻井工具进行了观测,机械式自动垂直钻井工具各部件都正常,通过试验表明,机械式自动垂直钻井工具具有技术性、实用性、高效性。
四、套管钻井技术
在国外,加拿大Tesco公司在套管钻井技术领域中占据了前列的位置,目前Tesco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套工艺技术和套管钻井配套设备都相当出色的钻井系统,并将该系统成功运用在了实践中,通过实践证明,该系统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除了Tesco公司,美国威德福公司的套管钻井系统也非常出名,它和Tesco公司的套管钻井系统有很大的区别,该系统主要设计出了一种专门的钻头,该钻头可以直接和套管柱底部进行相连,通过连接在顶驱上的转换接头进行扭矩的传递,再与传统的方式进行钻井工作,该钻头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完全的被常规钻头钻掉,并将一个有符箍套管柱一截一同下井,当钻井的深度达到了设计深度时即可以进行注水泥工作,最大限度的节约钻井时间和减少作业成本。
在国内,对于套管钻井技术早在1998年就开始进行研究,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对套管的钻井方式、套管驱动器、钻头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简易测井办法,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后续的套管钻井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胜利石油管理局对套管钻井技术的先导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在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研发出了井口套管快速连接器、可钻式钻斜等配套设备。在2004年3月,完成了垦东341井的84.17~459.62m井段的钻井施工,对这次施工进行了总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结,并对一些钻井工具和钻井技术进行了改善。同年8月,胜利三号钻井平成了老堡1井81.7~500.0m井段的表面套管施工,这次实践中,对机械的钻速、井眼的尺寸、钻井进尺等方面的指标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这两次实践,验证了我国制定的套管钻井技术工艺、可行性和实用性,为我国的套管钻井技术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石油勘探技术和社会勘测需求的高速发展,对钻井技术和钻井工艺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新兴钻井技术,对这几种技术的国内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希望有利于我国的钻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肖仕红,梁政.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J].石油机械,2011,34(4):66-70.
[2]韩烈祥,孙海芳.气体反循环钻井技术发展现状[J].钻采工艺,2010,31(5):1-5.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室内环境污染也在不断加重,并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一大杀手。根据监测,室内空气污染是室外污染的5到10倍,在特殊情况下可达到100倍,其中有二十多种是致癌物。本文分析了室内环境污染的原因、监测和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室内环境污染的原因
1、日常活动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人们长期处于较封闭的室内环境中,在室内生活、工作都会产生大量的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细菌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室内无法及时排出,就会在室内不断积累,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
2、室外污染物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室内环境虽相对封闭,但也需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在开窗、开门通风时,会有大量的室外污染物趁机进入室内,这些污染物无法及时的排出,便会在室内不断积累,而造成室内环境污染。
3、各种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室内环境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建筑物中释放的放射性污染物,装饰材料中释放的甲醛、苯以及其他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及室内的陈设品和家具等散发的大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些污染物长期存在于室内环境中,造成严重的室内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二、室内环境监测主要内容
1、室内环境监测对象
要想避免室内过于严重的环境污染,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室内环境监测就是对整个室内空间的污染源、污染程度等进行采样检测与分析,从而了解身处的室内环境的质量,为室内环境的改善提供意见,主要对下面三个方面进行监测。
1.1对室内污染源的监测
通过对可能造成污染的室内污染源进行初步的调查,对特定污染源的性质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室内环境污染情况的大致了解,然后再利用专业的检测仪器和技术对污染源的污染程度和规模进行测试,这样就可以准确地监测出室内环境的污染程度。对室内污染源的监测,能够准确确定室内污染的来源,从而帮助人们从源头上对室内污染进行控制,目前我国对室内污染源的监测非常重视,国家住建部门和卫生部都制定了相关文件和规范来对监测工作进行指导。
1.2对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
室内环境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室内空气的质量好坏,因此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也成为了室内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对象。需要监测的项目一般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可吸入颗粒物和各种挥发性物质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好监测方案进行定期监测,采取适当的措施将各类污染物的浓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才不会给人体健康带来损害。
1.3对人为行动的监测
有的时候不光要对污染源和空气进行监测,居住者的行为习惯也需要进行了解,诸如是否有吸烟习惯,是否经常给室内进行通风等,因为室内环境的好坏也会受到人为的影响,了解并改变人为的行动来改善室内环境也是室内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目的。
2、室内环境监测方法
2.1技术准备
开展室内环境监测前需要做好相应的人员和技术准备,这要求我们在监测设备和技术人员培养上加大力度,创新监测技术,提高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有了这些技术准备后,就可以制定比较完善的监测体系,对镇江地区室内环境的整体状况进行清查并获得大体上的了解。
2.2参数确定
同一套参数不是对所有地区的室内环境都适宜的,这取决于室内环境的温度、光照等因素,在确定监测参数前首先要对室内环境的属性进行测定,同时不同的室内环境也要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参数范围,同时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指标。
2.3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一般分为仪器检测法与国家标准法,两者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仪器检测法的结果主要来自于仪器对样本的检测,由于空气样本易取得所以这种方法一般用来进行空气质量检测,而国家标准法则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将样本送到专门的中心去检测,费用更高且过程更复杂,监测人员要根据情况进行合适地选择。
2.4操作规程:采样前室内要封闭10小时以上,监测现场要保持干净,不能有异物影响监测结果,采样时间一般在45分钟左右,这一普遍采用的规程监测的结果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
3、室内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对室内环境污染认识误区致使室内环境监测工作缺位严重
首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室内环境质量的监督管理有认识上的误区,未将室内环境质量监测纳入环境监测管理中,甚至没有开展该项工作。其次,相关已颁发的法律法规存在政出多门现象,执法主体不明确、法规职责和定位模糊、权力和责任脱节,造成多个主管部门争抢推诿的不良现象,使室内环境监测工作缺位严重。
3.2对室内环境污染的危害认识不够
有些污染物在人体中作用时间很长,可能几年都没有表现出来,人们对室内环境污染危害不够重视。然而室内环境污染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日益加重,据统计,我国由于室内环境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达11.0万人/年,急诊人数更高达430万人次/年。但是目前国内并未对此进行深入研讨,未正确认识室内环境污染的危险因素,给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埋下隐患。
3.3室内环境治理市场监管不够
室内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建筑装修材料,目前虽然我国对装饰材料的有害物质有相关的管理控制规范,但有关管理部门对建筑装饰材料市场的监管不够严格,市场上充斥着各类良莠不齐的装饰装修材料,致使因装修导致的室内环境污染严重。
三、加强室内环境监测的策略
1、建立室内环境监管的行业机构
组建成立室内环境监管行业机构,将室内环境监测、治理等相关机构吸纳进来,共同协商制定行业规范,从业资格,并对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及时提出并解决,促进室内环境监测治理工作的有序发展。
2、进一步规范室内环境监测及治理市场
由建筑施工管理、技术质量监督、计量认证、环境保护管理、工商管理等部门联合起来,制定统一规范的从事室内监测服务机构的准入标准,严把准入门槛。与室内环境监管行业机构共同制定室内环境监测人员从业资格规范,相关监测人员要持证上岗。同时对室内污染监测和治理公司进行考核,公布考核结果,并向社会推介具备相应资质能力的优秀室内环境监测机构,和诚信可靠的室内环境污染治理机构,将没有资质、能力不足、存在恶意欺骗客户的机构进行剔除出市场,以保护公众的权益和安全。
3、提高室内环境监测的科技创新水平
完善室内环境监测体系,必须提高科技创新水平。首先要强化对室内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通过引入人才和购买先进设备来不断提高室内环境监测的质量;其次要通过科技创新,研究新型的环保节能材料,从根源上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4、建立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日报制度
商场、宾馆、车站等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身在其中的人们的健康。因此改变以往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无人管的问题,建立公共场所室内环境空气日报机制,并通过公共场所LED屏及时向公众通报,将公共场所环境质量纳入环境管理轨道。
结束语
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规范环保部门的环境监测,将室内环境监测纳入到常规监测体系中,同时也要加大宣传,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污染危害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对室内环境的污染,给自己营造出更合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才是开展室内环境监测工作最重要的目的。
参考文献
培根曾经说过:“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从竹简木牍到纸质书籍,再到当今的网络多媒体电子书籍,人类文明经历了几千年漫长的发展历程。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曾断言:电子书将改变全世界的阅读方式。的确,当今集成了声音、视频、动画、实时变化模块、交互模块等要素的多媒体读物,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已经开始大规模地蚕食传统印刷书籍的领地。而在儿童阅读这一领域,基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儿童电子书,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风起云涌,波涛汹涌,以势不可挡的魅力,席卷儿童阅读市场。
一、我国儿童电子书的发展现状
在中国这个更为广阔的市场,儿童电子书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在发展着。儿童电子书市场的目标儿童年龄是4至12岁。在美国,拥有这个年龄段儿童的家庭数量接近2500万,在中国则是1.3亿。《2011年儿童网民规模及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有51.2%的5~12岁儿童使用互联网,其中67.7%的儿童认为互联网是最喜爱的媒体形式,当年中国5~12岁的儿童网民数量达到了8958.2万人。中国的儿童电子书从最初单纯磁带式的有声儿童读物发展到光盘式的封装型电子书再到单机非联网模式的电子书阅读器,再发展到当今依托互联网的互动儿童电子书,短短的时间内,就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能够吸引儿童读者兴趣的电子图书,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公司。位于广州的AppleTreeBooks迄今为止已近百本iPad儿童电子图书,并且还有作品闯入美国图书类销量排行的第一位。此外,国内专注于儿童图书的禹田文化和已经建起网上可听可读数字图书馆的儿童之(ChildRoad)公司都已经进入iPad儿童互动电子书市场。
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成熟的儿童电子书市场而言,我国儿童电子书市场还处奔前的起跳阶段,还缺乏专注于电子书的航母式的大型集团,虽然一些国有大型出版集团也已经涉足儿童电子书领域,比如中国少儿出版集团和中国出版集团等,也有一些省级出版集团试水儿童电子书市场,但是他们的主要财力和精力都专注于传统纸质出版物,电子书业务只是他们的适应时展的一个补充,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主要业务支柱。因此,我国儿童电子书市场还存在着不少的发展瓶颈。
首先,儿童电子书产品内容过于单一,这种现象和版权保护有着极大地关系。因为大量的儿童电子书的内容来自于传统的纸质儿童故事和小说,当初的版权协议并未涉及电子书领域。而专门为新型电子书而原创的能够吸引读者的故事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也凤毛麟角。
其次,儿童电子书过多的华丽外表和声光电表现形式往往使缺乏控制力的儿童沉溺于感官的刺激,反而降低了对于内容的理解,阻碍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大量的绚丽多彩的动画使得故事本身相形见绌,使儿童读者忽略了情节本身,这对于儿童性格和情操的培养熏陶并没有带来太大的好处。
再次,由于儿童互动电子书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为儿童构建了一个视觉和听觉相融合的多感官的虚拟世界。这既是儿童电子书的优势所在,但物极必反,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儿童来说,极端情况下,会导致儿童在阅读互动电子书时全神贯注久坐不动产生一直难以自拔的上瘾感,从而忽视户外活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乏这样的个例。这种情形对于家长来说,是不可容忍的。因此,儿童互动电子书在创作和设计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儿童的特点。但是,目前来看,显然做的不够,导致大部分家长对儿童互动电子书持有一直相对保守的观点,不敢过于放纵自己的小孩大量阅读互动电子书。
儿童的特点决定了儿童阅读行为受到了家长的指导和鼓励,而家长最为看重的是儿童互动电子书能否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能否开发孩子的智力水准。因此,儿童读物、故事、儿歌、童谣、益智类APP是家长最为亲睐和看重;外语、古诗类、儿童百科类APP也是家长经常向孩子推荐的互动电子书籍。
最后,儿童电子书的赢利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赢利模式。对于网络下载,人们习惯于免费,一旦收费,就会出现用户大量流失,再去寻找其他的免费产品和途径。这种消费习惯阻碍了儿童电子书市场的发展,也妨碍了优秀的高质量的儿童电子书产品的问世。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VAV空调系统概述
变风量空调系统(VAV)最早由美国提出,具有节能、系统灵活等特点,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得到迅速推广。变风量系统分为单风道VAV系统、双风道VAV系统、多区域VAV系统。根据末端装置的不同,又分为单管型变风量末端、双管型变风量末端、风机动力型末端、诱导型末端、压力相关型末端、热力型末端。变风量系统(VAV)保持送风温度不变,当实际负荷减少时通过末端装置改变送风量来调节室内温度实现节能。变风量系统还可灵活适用于室内负荷变化大的房间或系统中各房间负荷相差悬殊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对变风量系统的能耗情况进行研究。
二、 国外VAV 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变风量(VAV)空调系统根据空调负荷的变化及室内要求参数的改变,自动调节空调送风量(达到最小送风量时调节送风温度) ,以满足室内人员的舒适要求或其他工艺要求。国外对VAV 系统的研究始于20 世纪70 年代。通过能量模拟程序对应用于一幢高层办公建筑的不同空调系统形式进行整体评价,其中包括变风量空调系统、定风量空调系统、两管制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等五种空调系统形式。在研究过程中应用DOE-2能量模拟程序,对建筑物全年进行动态模拟,从模拟结果中证明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良好节能特性。
变风量系统中风量控制是VAV 系统控制的关键环节,它关系着整个系统的能耗情况和系统的稳定性。目前总送风量的控制方法主要有两种: 静压控制法和风量控制法。定静压控制,就是在风管静压最低点安装静压传感器,测量该点的静压,并调节风机的转速,使该点的静压恒定在变风量末端的最低工作压力。变静压控制,就是使用带风阀开度传感器,风量传感器和室内温控器的变风量末端,根据风阀开度控制送风机的转速,使任何时候系统中至少有一个变风量末端装置的风阀是全开的。研究者制订了变静压控制策略,并分别用实验研究和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对两种控制策略的节能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都表明变静压控制方式比定静压控制方式节能效果好。为了全面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最大限度地节能,专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 即基于末端装置的风量调节,采用先进的控制软件, 实施风机控制。其基本原理是, 将末端装置送风温度、温控器读数、风量及阀位信号都送入一个中央控制器, 由它计算后再调节送风状态点。学者提出了风机压力优化的概念, 指出它是部分负荷工况下控制静压的节能措施。
在实际运行中, 变风量系统中负荷的变化会导致风量变化, 使得室内气流组织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室内的热舒适性。VAV 空调系统建筑运行效果不好, 问题在于送风量不足。专家指出, VAV 系统室内空气循环不好, 无法满足人们对空气质量的要求, 为此提出了温度补偿和内部分区的方法, 以在能耗不升高的情况下保证必要的空气循环。VAV 系统是一个高度非线性的动态系统, 用稳态的测量和控制技术无法真实反映其实际运行情况;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技术和各种商业软件被引入HVAC 系统的研究中,使得对VAV 系统的研究逐渐转向VAV 空调系统的动态特性和计算机仿真和优化研究上, 美国专家建立了单管VAV 系统的动态模型, 并比较了采用各类算法如PI 算法、自适应算法和优化控制算法时的能耗特性, 结果表明,优化控制算法比传统的PI 算法节能30%。研究者们分别建立了VAV 系统的ANN 风机模型和非线性VAV box 模型, 并在HVA CSIM+ 平台上进行了模拟, 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精确有效地反映实际系统的运行。Yasutomo 等人用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 模拟了不同的控制方式对系统能耗的影响。
三、国内VAV 空调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国内学者等提出总风量控制法根据压力无关型VAV 末端装置的设定风量确定系统总风量, 计算出风机转速, 从而对风机进行调节,同时比较了总风量控制法与定静压和变静压控制法的节能效果。陈海波对变风量系统的热舒适性进行了研究,提出由于系统风量变化影响房间气流组织,建议进行CFD模拟。提出对变风量系统建筑全年能耗进行DeST模拟,得出系统各组成的能耗情况。通过分析变风量空调系统局部控制, 利用其送风量末端阀门的开度作为各区相对负荷的指示信号, 提出送风静压优化控制的方案。
四、 VAV 空调系统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降低风机能耗是实现VAV 空调系统节能的重要一环, 而优化风机特性是降低能耗的关键。因此研究VAV 末端管路特性与风机特性的匹配, 实现风机的优化配置和运行可以大大降低系统能耗。VAV 空调系统送至各房间的风量和系统的总送风量都会随着房间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应加强对VAV 系统控制的研究。对于VAV 空调系统的新风问题, 国外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新风量控制方法, 我们应结合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及工程实际情况来选择,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对VAV 系统进行动态建模和仿真计算是VAV 系统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不同的建模手段和模拟方法的结果差异很大, 因此建立准确的模型和开发更可靠的模拟软件有利于VAV 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五、 结语
变风量系统在国外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国内在VAV 系统的使用中却存在很多问题, 如调节困难、控制不稳定、新风不足、气流组织不好、房间负压或正压过大、系统运行不稳定等,节能效果未能完全显现出来等。因此促进VAV系统理论分析与应用的研究对建筑节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一、国内外现状
1、国际非织造布工业发展近况
非织造布工业作为纺织行业的一个新兴产业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纺织工业平均速度,且产品已广泛用于工业用布、服装、土工织物等许多领域。非织造布生产具有流程短、用人少、占地少、耗能少、成本低、品种多、用途广、效率高等优点。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世界非织造布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范围上讲,非织造布的生产和应用已由最初的以北美、西欧、日本为主体发展到了包括南美、中东欧、东北亚、东南亚、中东等遍及世界的各个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已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
非织造布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土木建筑、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家庭装饰、环境保护、服装、旅游、航空航天以及军事等各个领域。目前,全球已形成三大非织造布生产区域,即北美地区、欧盟和亚太地区。目前,现在全球非织造布总产量为900-1000万吨。北美地区和欧盟各国是非织造布工业最发达的两个区域,其各自非织造布总产量约为160-170万吨/年。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是发展最快的区域,其非织造布产能已经超过美国、欧盟,已成为世界非织造布的第一生产大国。
2、国内非织造布工业的最新发展
产业用纺织品作为我国纺织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振兴纺织业发展,国家提出以产业用纺织品作为纺织工业新的增长点。非织造布作为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一个分支近几年飞速发展。我国1984年非织造布产量仅5000吨,2010年产量达279.5万吨,2013年产量已达384万吨,见表1。现在全球非织造布总产量为900-1000万吨,我国的生产量约占全球的40%左右,已成为世界非织造布的第一生产大国。
中国历年非织造布产量统计(表1)
时间(年) 1984 1997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3
产 量
(万吨) 0.5 29.27 63.25 86.64 104.26 117.7 139.66 172.16 201.4 240.9 279.5 384
比上年
增长(%) 32.3 24.65 12.89 18.65 23.2 17.1 19.6 16.02 11.7
我国非织造布主要有8种不同的生产工艺,2010年各类工艺非织造布生产情况如表2所示。
2010年中国各类非织造布产量统计(表2)
分类 纺粘 熔喷 水刺 针刺 化学粘合 热粘合 气流成网 湿法 合 计
年产量
(万吨) 131.5 3.0 23.3 63.1 25.4 20.7 9.6 2.9 279.5
占总产量(%) 47.04 1.07 8.34 22.58 9.08 7.4 3.43 1.03 100
3、国内外合成革基布的发展现状
皮革产品分为天然革和人造合成革,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皮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各国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实行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恢复生态的措施,使得皮革产量逐渐下降,人造合成革正被逐步用来替代一部分真皮革。
合成革一般指以非织造布,机织布,针织布为底基。其中以非织造布做底基的合成革最具仿真性,广泛地应用于制鞋,服装,装饰等领域。非织造合成革基布主要采用针刺、水刺两种加固方式。基材在经新型树脂材料浸渍后,呈现立体交叉结构的拟革产品。
针刺非织造仿真合成革以涤纶、尼龙、粘胶或超细纤维为原料制成针刺非织造基布, 经整理或减量开纤、染色、研磨、聚氨酯(PU)贴合等特种整理, 制成高仿真、高密度、高性能的高档合成革。针刺非织造合成革基布具有高仿真、高密度、高性能等特点。进入21世纪初, 发达国家仿真合成革发展很快, 其合成革所用基材绝大部分已采用复合超细纤维生产的仿真非织造布。日本这种超细纤维仿真合成革的比例已占到合成革总量的56% , 韩国和我国台湾省也已经分别占25%和13%的份额。
自20世纪50年代起,世界人造革、合成革主产地逐渐由欧美向亚洲地区转移。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我国渐成生产人造革、合成革产品的制造中心。 近几年来,国内人造革、合成革行业产品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行业升级速度加快。在发展过程中,高端产品的市场需求缺口较为突出。一方面,PVC人造革和PU合成革产品比重过大且以普通产品为主,种类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附加值低,呈现出明显的供过于求状况,企业以价格竞争作为主要竞争手段。另一方面,尽管国内超细纤维合成革技术发展迅速,但是目前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实现产业化生产,且差异性、功能化和高端产品产量有限,而市场需求却在高速增长,产品供不应求,每年即使从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大量进口,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二、针刺非织造合成革基布市场前景
近几年我国制鞋业、箱包业等发展迅猛,与之相关的合成革行业也呈现出良好发展前景。由于合成革需求的强劲增长以及国外合成革产业加速向我国转移,国内合成革总产量一直呈递增态势,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合成革生产大国,合成革产能约占全世界合成革产能的80%。2013年,我国塑料人造革、合成革产量为347.02万吨,同比增长率10.69%。目前,我国共有合成革生产企业已达1000多家,近2000条干湿法生产线,合成革主要应用于鞋类、箱包和家具,约占合成革消费总量的3/4。据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内,我国合成革年复合增速将达15%左右,行业前景可期。
1、鞋类市场是合成革最大的需求市场,我国皮鞋行业发展空间巨大。据亚洲鞋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年人均鞋品消费不足2双,而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达到7-8双,以我国每年人均鞋品消费量约2.5双计算,中国鞋类消费总量将超过30亿双,这为我国合成革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服装革、家具、箱包革与室内装饰用革的产量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中高档、高附加值合成革将随其开发不断拓展应用领域而快速增长,这为我国合成革行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随着合成革业的不断发展,非织造革基布的应用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其中针刺非织造革基布以其良好的仿真性能,优越的物理特性,较低的生产成本,成为合成革基布的一个重要分支。针刺合成革基布以短纤为原料,经梳理、铺网,再经针刺机带有钩刺的高密度针刺技术的专用刺对基布进行反复穿刺,使得纤维之间互相缠结,织物更加密实,具有很大的针刺密度和纤维密度。国内有化纤厂家分析合成革基布的生产特点,通过对纤维生产工艺的调整,已开发出针刺皮革基布专用涤纶、锦纶短纤维,使其性能更适应高密针刺加工工艺。在相同的针刺工艺条件下,使用专用纤维作原料比普通纤维作原料其产品的撕裂强力可提高20%-25%,从而提高了针刺合成革基布的质量,增加了市场竞争优势。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仿真、高密度、高性能针刺合成革基布可广泛应用于服装箱包革、高档鞋面革、运动鞋、球革、车船座椅面料等,符合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图分类号:F0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2-0169-02
足球运动作为体育产业的一种,其对经济因素发展的影响主要在于带动相关行业和消费群体的发展,促进相关的消费行为。同时足球运动所带动的一系列与之有关的足球相关产业也随着足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而得以发展。而对现代社会中相关运动项目所占比重而言,由于国民对于足球运动喜爱程度在加深,足球运动带动国内经济增长的比重也在随之增加,其增长效果也十分明显。
一、足球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由于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的满足,而是更多的去追求一些精神上的需求,因此体育事业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在现代体育事业中,经过市场调查研究发现目前的足球运动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水平的提升,其中相关产业包含有足球产品、附属产品等。足球爱好者因为喜爱而产生的一系列消费行为都无形中拉动了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一部分。而且随着一些运动国际化赛制的发展,其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使得区域性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对我国现阶段足球运动发展水平进行调查发现,目前的发展状态处于一种初期的发展阶段。在现阶段,足球运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融合使得一些大城市更有兴趣举办各种足球运动的各大赛事,激起人们的消费和观看热情;而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足球目,对于足球比赛中的一些赛制的规范作出了一些规定和管理,并成立了专门的足球管理中心,使得足球运动越来越朝着规范化前行。一些大型比赛项目的举办,拉动了一些赞助商对其投资,为经济环境的发展以及促进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例如,我国在2008年举办了奥运会,并在北京修建了很多专门为奥运会提供场馆的场馆,例如鸟巢、水立方等。这些建筑虽然是为了迎接奥运会而兴建的,但是在奥运会结束后,这些建筑还可以拉动其他行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很多外来游客会来北京进行浏览观光,从而拓宽了经济发展途径。足球运动得到国内人们的喜爱和关注还带动了城市环境的建设和提升,使城市对于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大,并积极引导一些投资商有计划地创造更加良好的城市环境,对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提升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影响足球发展的经济因素
虽然足球的发展对城市经济建设和进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就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其对于足球事业的快速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阻碍和局限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足球产业的发展。基于我国目前的具体国情,现阶段社会经济对足球事业的阻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不高
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实力还有待更高层次的提升。但是,足球事业的发展是需要国家强有力的经济支持的,而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还没有达到足够支持的高度。纵观一些发达国家的足球事业,国家经济实力越大,对于足球事业发展支持力度也相应越大。例如,对比英国的经济发展与其国家足球队的表现来看,近几年英国经济发展逐渐出现了衰退的现象,而相对的就是英超联赛和英格兰足球队的整体发展水平也相应呈现衰退现象。而一向以足球水平闻名的巴西,由于其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以至会有足球球迷担心巴西世界杯的举办是否能够如往届一样如期举行。而纵观其他国家的足球事业,例如南美国家,其出产的足球明星众多,但是很少有人在为本国的足球事业做贡献,大多都是转向了英超或者西甲等足球俱乐部。通过这些现实实例可以看出,足球事业的发展是需要国家经济强有力支持的,经济水平的偏低会影响到足球事业的持续发展。
各个国家出现的诸多现象足以说明经济因素给足球发展带来的影响,我国也同样如此,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性,导致我国大多球迷对于国内足球事业忧心,逐渐丧失了对中国足球队的信心,从而造成了国内足球球迷数量的持续降低。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即使出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足球事业中仍然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我国足球消费者数量仍然比较可观。面对强大的消费群体,我国足球事业的继续发展还是可期待。我国体育事业管理部门
正是看到了国内强大的消费群体可能会对未来足球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国内大力发展足球运动的赛事转播,逐渐将足球从一种单一的运动形式转变为一种足球产业,并不断的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更好的促进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的相关运行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二)足球俱乐部的过度经营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于国内足球俱乐部的管理约束能力也相应的比较弱,有关国内足球俱乐部的管理相关法律条文并不完善,国家对于足球俱乐部的管控水平、力度不够,导致国内的足球俱乐部在任意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诱惑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自身的发展道路偏离正确的轨道。我国国内足球运动赛事频繁出现各种问题,例如踢假球等,导致观众对于中国足球逐渐失去信心,这些都说明了足球俱乐部在受到外界经济诱惑的影响,是过度经营所产生的恶果。而足球俱乐部的过度经营主要体现在我国足球俱乐部并没有重视国内的一些足球市场的正确开发,在经营过程中过多的重视自身经济利益,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造成了我国足球事业发展的止步不前甚至出现后退现象。因此不仅是经济水平不够导致对足球事业管控能力下降,从而造成足球事业的滞后,又因为足球事业的滞后影响了足球经济以及相关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从而制约了经济水平的提升,两者之间出现了恶性循环的现象。
例如,我国足球超级联赛的市场影响力不够,主要是由于比赛制度的混乱以及球员技术水平低下所导致的结果。而究其原因,在于我国足球俱乐部在管理和发展中没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和目标,不能将自身的切实利益与足球市场的开发联系在一起,使得足球市场的开发与足球俱乐部的发展呈现失衡的状态。而由于我国足球俱乐部对于市场开发力度不够,使得经济来源渠道狭窄,仅仅依靠政府和企业的支持远远不足以维持足球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受限使得经济来源显得更为狭小。在这种经济环境下,足球俱乐部为了维持自身的继续经营和发展,在挑选队员的要求上就有所降低,从而导致足球队伍中队员素质良莠不齐、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拓宽经济收入和来源便出现一些破坏比赛规制的现象。而我国足球俱乐部在发展中之所以出现这种恶性循环状况,很大程度上是对我国球迷的忽视,忽视了球迷对于足球事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忽视了球迷对足球的热情可以带来的巨大消费潜力和足球市场的开发。我国足球事业的低迷也反映了足球俱乐部在经营管理中并没有重视足球赛制中球迷的情感问题。
三、足球发展与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具体探究
国内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是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一经济因素也带动了足球运动的发展,使得足球运动从单一的运行形式转变为一种经济发展产业,并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其具有一定的消费基础。对比世界各国的足球事业发展,我国足球产业已经明显落后于其他国家,而且许多国家足球运动转变为足球产业的历史也远超于我国。对于这种对比以及别国在足球产业中所取得的成就是不容忽视的。经济因素是制约足球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点从上文提到的英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降低对其国内足球事业发展的影响就可以看出,无论是英国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内足球水平状况还是巴西在举办世界杯之前遇到的经济瓶颈都反映出了国内经济贫富差距对足球事业发展的影响。因此,针对足球事业与经济因素相互作用可以总结出:两者之间形成一种正相关作用,经济因素水平的提升有利于S持足球产业的持续发展,反之则对其形成阻碍;而足球事业的发展又拉动了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反之也影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经济水平发展状况以及足球事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经济水平发展较其他国家而言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仍然还是保持一种上升的状况。我国应该正确利用这一优势,不断促进我国足球产业的进步,从而通过足球产业拉动其他相关产业,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拉动国内消费需求的增加,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两者之间形成良好的相互促进作用,才能实现最终的共赢局面。
四、结论
总之,足球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提升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针对这种现象,我国应该在国内足球事业发展现状以及经济水平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对足球事业的管理力度,纠正现阶段在足球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管理疏漏,积极探索新型的监管方式,让我国足球产业在良好有序的管理秩序中更好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足球发展与经济因素之间的作用要求我国不断促进足球的专业化,并向国家足球产业化发展前进。
参考文献:
[1] 刘佳.足球发展与经济因素的相互作用解析[J].智富时代,2015,(2).
一、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我国国际经济贸易亦呈现出了更强的全球性与区域性,世界各国、国家内各地区联系不断加强,在国际经济贸易自由化与区域化更为加剧的前提下,伴随着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新发展趋势下的不协调问题不断的增多,而目前较多的研究只注重于国际贸易自由化、区域化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秩序与协调,对于国际经济贸易的生态与协调问题研究较少,笔者将以此为研究基础对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新方向进行论证。
二、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瓶颈
1.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不断加速,我国的适应能力如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剧,其作为一个必须经历的经济过程,国际经济贸易紧密联系,国际经济的微微变化都将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世界经济总量排名位居前列,但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仍集中在粗放式的、低价值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国际经济贸易加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是否可以做出积极应对,是否可以紧随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在全球经济开放的大市场中,我国经济贸易是否能积极、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技术和资金,并且达到优化配置?这均是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适应能力所要承受的。
2.区域化、贸易全球化化程度不断加强,我国内地经济产业何去何从?
从1980年开始,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地推动者贸易自由化,贸易全球化的对象不断再扩大,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绝大部分经济行业,均主动或者是被动的加入了全球化的贸易中。国际贸易的涵盖范围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货物贸,发展到包含金融、服务、技术等在内的多种经济贸易。贸易全球化的不断加强,我国的国内经济和世界市场及国际交易紧密联系起来,而我国内地的经济行业,包括货物贸易以及非货物贸易的其他种类贸易经济竞争力如何?能否在国际经济贸易全球化不断加强的趋势之下,推动自身的加强(例如2012年——2013年我国光伏出现的困境以及欧盟对我国光伏产业设定的经济壁垒)?这将会明显的形成“最大限度地拆除国际交易阻碍,使全球资源优化配置”与“保护国内经济贸易”之间相互矛盾,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未来发展中,将势必面对的问题。
国际经济的全球化,势必会产生国际经济的区域化,由于国际贸易的不断自由化,加强国家自身的国际经济竞争实力,将在一定区域内的数个国家之间建立起相互合作与依存的贸易关系,如此的区域化设置,将会减少区域内经济贸易发展的障碍,实现区域内互利互惠,但是,在区域内经济贸易协调发展的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相关经济行业亦会产生经济贸易全球化下的经济矛盾问题,(“最大限度地拆除国际交易阻碍,使全球资源优化配置”与“保护国内经济贸易”之间相互矛盾)。
3.国际经济贸易是否面临可持续、生态化问题?
对于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可否持续、能否生态化问题,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国际经济贸易引发了极大的环境问题,这不仅仅是我国将要面对的问题,是世界各国均要面对的挑战。世界经济贸易全球化、自由化不断加快,经济发展不断加速,但是随着而来的,不仅是积极影响,其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资源的消耗、浪费严重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其次,虽然国际经济贸易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是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仍然以劳动力、资本为主要贸易方式,价值与技术含量较低,而目前世界各国对于出口商品的种类以及我国出口商品的市场,均开始向绿色方向跟进,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随之而来的就是“绿色壁垒”,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在欧盟的绿色贸易壁垒中所受到的限制于惩罚是非常严重的。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已经或者是早已面临着可持续与生态化问题。
三、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面临的新趋势与新挑战
为了积极应对我国国际经济贸易面临的新趋势,良好的解决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可持续与生态化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做出完善:
1.积极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强我国国际贸易行业的比较优势,达到进出口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结合国际经济区域化的优势,学习先进的技术与经验,实现国内经济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扩展贸易空间,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2.完善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法律体系,加强国际贸易的法律保护。我国应当积极制定相应的国际经济贸易法制政策,维护我国正当的国际贸易权利,防止那些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权和解释权损害我国正当国际经济贸易利益的贸易伙伴国。
3.正确寻求我国国际经济贸易与环境保护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平衡点。在完善产业机构与“绿色”贸易立法的同时,积极发展与贸易有关的多项环境服务,如环境咨询、环境评价等等服务,同时提高企业的环境技术认定标准意识,以促进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化、生态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敏.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商业研究,2008年总第370期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高铁发展现状
1.高铁投资建设现状
近几年我国各地掀起高铁建设热潮,我国不仅走在高铁建设最前沿,投资规划同样在世界数一数二。2009年前10个月铁路完成新线铺轨4705公里,固定资产投资接近7000亿,同比增速大于65%,同时国务院批复了设计22个城市地铁与城际快铁项目,投资规模达8820亿元。2011年全年最终实现投资4690亿元。2012年新增里程将是我国历史上新线投产最多的一年,计划投入运营的新铁路为6366公里,国家铁路系统基建投资4000亿元。
2.高铁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0年,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和国家在铁路包括高铁方面给予高度重视,总书记、总理、副主席相继多次对我国铁路建设做出重要指示。在具体工作中,加速铁路发展也被党和国家作为重要工作推进。2004年,国家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该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建设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以“四纵四横”为重点,构建快速客运网骨架,形成快速、便捷、大能力的铁路客运通道,逐步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到2020年,我国高速铁路和快速铁路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覆盖全国人口的90%。在成就方面,我国实现了时速200~250公里高铁的国产化生产,自主研制了时速350公里动车组等等。总之,我国高铁5年时间走完了国际上40年的发展历程,闯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二.高铁发展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1.高铁发展带来投资机会
对于近年来中国高铁取得的巨大成就,国外国内有目共睹,众多行业和公司也看到了利益的闪光,纷纷加入到投资高铁的行列中来。在中国高速铁路大会上,中国高铁受到各国青睐,有十余国家,和中国洽谈承接高铁工程的合作项目。保加利亚,黑山,土耳其等国相关部门,以及美国通用,阿尔斯通,庞巴迪等多家跨国公司与我国铁道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国内,各地政府和相关企业对此表现出浓厚兴趣,上游的建材企业,下游的物流、土地征收、旅游、房地产等,这些地方投入在建设一开始就能收到丰厚的回报,吸引投资乃情理之中。
2.高铁发展缩短了时空距离,对经济发展起到纽带与动脉作用,使中国摆脱对蓝海战略的过分依赖
例如,京沪高铁将旅行时间由特快的17h缩短到6.5—7h,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大大缩短了乘客的旅行时间,更重要的是高铁的出现正好满足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与制造业分布不均而造成的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大范围,大宗量,长距离的人员物资流动分配需要,从而促进了经济往来和交换,有利于区域间各种资源的快速流通,使城市间及城市群间人流、物流交互效率大幅提高。
过去在蓝海战略下,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造成了生产要素及其他资源向沿海地区高度集中的状况,导致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由此产生了东西贫富差距拉大等一系列问题。如今高铁的出现降低了物流成本,消除了高运输成本的屏障,使广大西部地区由原来的战略后方变成了产略前沿,不仅减轻了东部地区的负担,更显出自身发展的巨大潜力,这将使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得到相当程度的弱化,国家经济实力得到总体提升。开发西部将不再是“甩掉包袱”以及维稳的社会政策,而是中国国际大战略的重要支柱。使中国的发展由过去只依靠海权战略的单项驱动变成同时依靠海权与陆权战略的双向驱动。
3.高铁发展增强了“同城效应”
高铁可以把相距2500公里城市间的运输时间缩短至一天之内。例如京津城际高铁将实现京津两城的同城效应,使两地优势高度互补,双方均可从空间结构、产业结构方面获益。沪杭、沪宁、宁杭等多条高铁开通后,以上海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范围也将扩大。这些高铁的开通将使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城市等地区间的各种资源重新配置,形成上下游产业一体化,人口规模5000万到1亿的大型都市圈。就个人来说,工作在一城,居住在另一城将不再是梦。
4.高铁发展推动了“绿色”低碳经济
我国国土广袤,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其中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水平的42%。轨道交通是占地面积最小的。一条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占地面积为复线高铁的1.6倍,一个大型机场占地面积相当于铺建1000公里的复线高铁。轨道交通排放量低,仅为公路交通的1/45。所以在环保节能方面,高铁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5.高铁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这主要表现在:建设本身需要的劳动力;建设中大量生产资料的需求刺激了社会生产;高铁的维护和运营需要劳动力;高铁建设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便利交通,吸引外资,增加就业机会。例如,京沪高铁总投资2209.4亿元,期间创造了11.4万个就业机会。
6.高铁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高铁开通后,沿线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将得到充分发掘,沿线旅游业将呈“井喷”式发展。以武广线为例,高铁开通后,南岳衡山2010年“五一”小长假共接待游客8.9万人次,同比增长29.8%。高铁的发展将赋予旅游业新的活力。
7.高铁发展拉动内需
“铁路是拉动内需的重要火车头”。美国次贷危机后,中国采取多项重大调控措施,以实现增加外需向扩大内需转型等一系列战略转型目标,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把经济增长点由东部转移到西部,高铁正好在这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另外,就业岗位的增加,旅游业的兴盛带动餐饮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繁荣,都会拉动内需,刺激国民经济发展。而这些都得益于高铁的发展。
8.高铁发展的负影响
能源作为当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日常生产生活的必需物品。能源的存在,是经济发展、企业生存的血液。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或地区对能源的需求会逐步增多,而电力作为重要的二次能源,已经完全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当前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电力,而电力行业的发展也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工业用电指数已经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参考指标。经济发展良好,工厂开工率较高,会导致企业生产性用电量的增加;而经济状况较差,工厂开工率较低,会导致企业用电量的下滑。同时,电力的来源构成,也会影响到当地经济。当地电力来源多源于火力发电的方式,则会导致当地环境受到影响,且当地产业结构主要以重工业为主,容易出现严重依赖于当地资源的产业布局。
一、霍林郭勒市的电力消费与电力行业发展现状
霍林郭勒市由于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霍林郭勒成为蒙古最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并大力依托煤炭资源发展煤炭相关产业,形成了煤炭、电力、煤化、冶金为主的产业格局,城市发展目标也是注重发展以煤炭为核心的产业。其中电力行业已经成为该市的支柱产业,它的快速发展已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当前霍林郭勒的电力行业主要是以火力发电的方式进行发电,然后再将电能转化为生产生活用电。将煤炭等化石燃料作为重要的电力生产原料,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严重的伤害。其中包括煤炭开采、运输等都会出现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是当地经济结构是以煤炭产业为核心,形成了与煤炭相关的产业链条,而在这种产业结构下所造成的污染将是成倍的增加。
再者,由于霍林郭勒煤炭资源丰富,大多用于生产电力的煤炭资源取自本地,所以电价相对较低,吸引了较多高耗能企业进入。而在这种状况下,由于高耗能企业参与本地经济,由其产生的引致需求大力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但是,这将严重影响当地环境的同时导致当地产业结构以高耗能、高污染为主,形成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同时,在煤炭能源日益枯竭的时候,面临着艰难的转变。
二、霍林郭勒市电力消费情况表现出的经济发展状况
霍林郭勒市的电力消费总量近几年下降明显,主要是受国内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影响。由于煤炭等行业国内出现严重的产业过剩,大量产能闲置,导致煤炭产品的价格下滑,企业利润率降至很低的水平。由于产品滞销,这些产业的企业缺乏扩大产业规模的动力,导致工厂生产下降,从而使得霍林郭勒市的电力消费量下滑。从霍林郭勒市电力消费总量下降可以看出,当前霍林郭勒市的经济受到国内经济大环境影响严重,以煤炭为核心的产业发展受阻,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
同时,霍林郭勒市的电力消费主要是由一些高污染的企业所产生,这些企业由于生产设备落后,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导致了产品生产能耗大。这样的低技术含量、低生产效率的产业发展结构,使得当地经济发展容易面临严峻的问题。在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的时期,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下滑,急需改变当前的产业结构,通过提高生产的技术含量,从而提高产品生产的利润率,增强企业的获利能力,从而摆脱经济困境。而此时霍林郭勒市的电力消费结构主要以火力发电为主,过多的使用煤炭等能源,容易出现由于能源资源枯竭而导致产业衰败,从而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发展。
在以火力发电作为主要的电力供应方式的同时,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也令人担忧。大量的开采煤炭等矿产导致地表被严重破坏,而露天洗煤等生产方式将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并严重污染附近水源和地下水,导致居民日常用水困难。在煤炭发电过程中,由于大量煤炭的燃烧,以及除尘滤气的设备不完善,导致大量的粉尘、污染气体排入空气中,容易使得雾霾等空气污染状况的出现。这对当地可持续健康发展影响深远。
三、调整霍林郭勒市经济发展现状的对策
(一)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大力扶植新兴产业
对于以煤炭为核心的产业结构,一方面要引导企业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技术设备升级改造中,从而改变当前企业发展注重扩大规模而忽视技术提升的现状,导致企业发展成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一方面要使企业发展注重精细化,以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有效处理余热、废弃物及粉尘等副产品,从而对周围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同时,对于新兴产业的扶植,要改变原来以煤炭为产业发展核心的状况,开发当地的地方特色,使得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可以发展地方旅游业,充分挖掘当地的民俗特色、草原风光及冰川遗迹等,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一方面可以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发展光伏、风力发电产业,从而改变原来只以煤炭作为发电原料的状态,既能增强发电量,也能改善当地环境。
(二)加强引导民间资本流入新兴产业建设
霍林郭勒市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而资金的来源需要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参与的积极性,这是由政府资金的有限性决定的。在加强引入社会资本时,需要加强金融制度的调整和改革。由于这些新兴产业发展初期经营能力不足,在利润率的把控上能力略显不足,使得这些企业不容易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而缺乏经营资金的这些企业,将面临着更大经营困难。金融制度的改革要更加注重政策向这些新兴产业倾斜,使这些企业更加容易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三)加强环境执法监督队伍的建设
霍林郭勒市由于原有的产业发展注重将煤炭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导致了当地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组建一支能力较强的环保执法队伍,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将当地企业的污染行为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从而保护一方水土不受污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