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临床实践能力范文

时间:2023-11-19 15:50: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护理临床实践能力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护理临床实践能力

篇1

    1.1调查对象:采用分层便利抽样对320名在职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均为女性,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且自愿参加;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各4所。

    1.2调查工具:1.2.1在职护理人员自评量表由研究者查阅大量相关资料自行设计,包括:①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工龄等;②调查对象对临床实践能力发展重要性的认知情况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③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方式;④影响能力提高的因素。

    1.2.2在职护理人员临床实践能力调查表包括实践动机、专项实践能力和情景实践能力3个维度,概括了实践兴趣、成就动机、实践压力等11个二级条目和41个三级条目。每个条目分五个等级:其中5表示符合,4表示比较符合,3表示不太肯定,2表示基本不符合,1表示不符合。最后评分均转换为百分制分数,转换公式为:转换分=(原始得分/理论最高分)×100,分值越高表示临床实践能力水平越高,反之越低。按五级计分制的划分标准,将临床实践能力分为45岁8名(3.1%);工龄:20年22名(8.6%);学历:中专27名(10.6%),大专158名(61.7%),本科71名(27.7%);职称:护士132名(51.5%),护师78名(30.5%),主管护师42名(16.4%),副主任护师4名(1.6%);职务:护士218名(85.2%),护士长38名(14.8%);人事关系:在编107名(41.8%),合同149名(58.2%);职业选择:自愿225名(87.9%),非自愿31名(12.1%)。

    2.2在职护理人员对临床实践能力发展重要性的认知情况调查显示,64.8%在职护理人员认为发展临床实践能力非常重要,33.2%认为比较重要;其中70.3%的专科学历者最重视实践能力的发展,67.1%自愿选择护理职业者认知程度高。

    2.3在职护理人员临床实践能力调查情况。

    2.4不同层次在职护理人员临床实践能力调查情况。

    2.5在职护理人员对提高临床实践能力认知情况。

    2.6影响在职护理人员临床实践能力发展因素。

    3讨论

    3.1临床实践能力的概念实践能力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临床实践能力是护理人员将所学知识、技能转化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3.2探索有效途径调查显示,在职护理人员临床实践能力总体属于良好水平,但各项实践能力中,“技能操作”、“分析判断”得分较低,提示护理人员服务于患者的专项技能不足,需进一步提高。在职护理人员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继续教育。结果显示,64.8%的在职护理人员认为发展临床实践能力非常重要,33.2%认为比较重要;且最希望采取的方式是专题讲座,其次是短期在职培训和院外进修。其中专题讲座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最新的理论和技能传授给护理人员,针对性较强,且缓和因工作忙、家务重,没时间学习的矛盾;短期在职培训和院外进修也是在职护理人员推崇的继续教育方式,医院应给予支持。

篇2

糖尿病是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1]。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迅猛增长之势。WHO糖尿病全球负担研究(WHO Global Burden of Diabetes Study)表明,至2030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将由2000年的2080万增至4230万,位居世界第2位[2]。新疆糖尿病患病率远高于全国水平,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3]。国际著名教育家Assal教授提出:“高质量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取决于糖尿病的教育,如何更好地推广及实行糖尿病护理管理是摆在广大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4]。

健康教育是医院临床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富有成效的健康教育可以让患者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5]。糖尿病教育作为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在糖尿病综合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6]。护士如能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其教育技巧,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让患者尽早认识和掌握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进行正确的自我管理,这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今后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7]。新疆地区糖尿病教育起步晚,和全国其他省市相比相对落后,缺乏专职的糖尿病教育护士,而现阶段临床实际工作中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依靠临床一线各科室护士来完成的,因而应加强非内分泌科临床护士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及学习,提升临床护士的糖尿病护理能力,从而保障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及安全。按《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中提出的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业护士培训的规划[8],为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本院2011年4月在省内率先成立了“糖尿病专科护理培训基地”,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糖尿病专科知识的培训。本研究采用“多样化集中授课与一对一专人责任临床带教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可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的能力,提升了非内分泌科临床护士糖尿病护理能力,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本院33个科室的临床护理人员。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利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护理人员进行有关糖尿病知识知晓状况与培训需求调查,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培训目标、内容与具体方案。2013年3月-2014年3月分两期培训本院非内分泌科临床护理人员136名,并将培训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8名,对照组放在第一期进行培训(传统集中授课和随班临床带教),试验组放在第二期培训(多样化集中授课和统一专科操作培训后进行一对一专人责任带教)。两组研究对象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一般资料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1.2.1 成立培训管理小组 (1)建立专科护士培训三级管理体系,学员须接受护理部组织管理、培训基地管理及带教小组成员管理,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各项管理制度。(2)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成立“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领导小组”,内分泌护士长任组长,负责组织培训基地的全面的管理工作。小组下设理论管理小组和操作管理小组,各小组组长负责督促培训计划的落实,保证培训内容按期完成。(3)实行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责任人负责制,着重负责对专科护士培训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督促培训工作按计划落实到位,确保培训质量。(4)培训学员的招收及资格审核由管理小组统一管理,培训质量由负责人管理。

1.2.2 制定培训计划和考核方法 培训管理小组根据糖尿病专科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制定培训计划和考核方法。参考《卫生部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糖尿病管理及教育学组出版的《糖尿病护理与教育指南》,改编为符合非内分泌科临床护理人员糖尿病培训需求的教材。教学时间分配:理论培训时间(40学时);临床综合实践能力培训时间(48学时)。考核方法:成立考核小组,成员由护理部、项目负责人、内分泌护士长及护士骨干组成。

1.2.3 教学方法 (1)理论授课:对照组完全采用传统集中授课,即培训形式为多媒体教学,授课老师根据培训计划,系统性、整体性利用自身的知识经验、临床经验、教育经验,来开展课堂教学;试验组采用多样化集中授课,即培训形式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结合演示法、案例分析法、问题讨论法等多种形式培训。两种方法的培训时间一致:集中在10个工作日的下午15:30~19:30,共40学时;培训前后学员均进行统一理论考核。(2)临床实践:对照组临床实践采用随班带教方式,即不固定带教老师而是跟班跟老师,理论结束后不集中统一专科操作培训而直接进入临床实践,由跟班的老师培训。试验组采用一对一专人责任带教与统一专科操作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集中统一培训:安排集中操作培训,统一各项操作程序,纠正护士以前在临床中的操作错误。一对一临床实践带教:操作培训由从事糖尿病专科护理工作5年以上人员担任。操作采用一对一培训方法,阶段操作固定培训老师,负责按期完成该阶段全部操作项目的培训,学员由浅到深轮转接受各阶段操作培训。试验组学员临床实践前先对学员进行操作技能摸底考试,对存在的问题,指导老师集中统一专科操作培训,培训后再进入临床实践。临床综合实践能力培训时间:6 d,共计48学时。临床实践为内分泌病房大、小夜班各1 d、白班2 d、糖尿病门诊1 d、临床实践考核1 d(包括专科操作考核及一对一糖尿病患者教育)。

1.3 评价方法 学员每项操作考核合格成绩定为≥80分,本研究选用血糖仪使用操作考核合格成绩≥80分进行评价。临床综合实践能力考核:根据学员平时综合表现计分,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科室实际并征求各位带教老师意见后,设计了临床实践综合评定考核表,包括实践态度、组织纪律、专科操作能力、工作能力、教育能力5个部分,满分为100分,占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的70%。个体教育:完成一对一糖尿病患者教育1例,满分为100分,占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的3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Epidata 3.0统计学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进行录入,数据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培训后,试验组血糖仪使用的考核成绩及综合临床实践能力的考核成绩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公布了一项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我国约有9200万糖尿病患者,另有糖尿病前期患者约1.48亿[9]。在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但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存在严重不足[10]。造成这种局面除了患者自身的因素之外,还和医务人员是否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及医务人员本身的糖尿病知识水平和健康管理能力、健康教育能力高低有很大关系。未经过系统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糖尿病教育则导致教育效果下降[11]。糖尿病专科护士作为糖尿病防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在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极其重要,糖尿病管理小组以糖尿病专科护士为核心,通过对非内分泌科的糖尿病小组成员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糖尿病相关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水平和糖尿病健康教育能力,并带动对所在科室其他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以达到对各科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规范化教育和管理,提高其对糖尿病长期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其糖尿病综合控制水平。

本研究糖尿病专科培训中理论采用多样化集中授课,即培训形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结合演示法、案例分析法、问题讨论法等多种形式培训。这种培训形式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既保证了学员学习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又培养了学员从临床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将理论知识与临床病例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了护士处于被动接受的从属地位,甚至产生依赖心理,造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及对专业兴趣的下降等[12]。

便携式血糖仪给广大糖尿病患者带来许多便捷,可以随时监测自己血糖水平的变化,是当今医疗实践方式发生新变化的典型代表,血糖检测值的正确与否非常重要,因为血糖测定值的高低是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程度的主要指标[13]。所以,要求护士不仅要了解血糖测定的重要性,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血糖结果,还要掌握规范的血糖仪使用操作流程。在临床技术操作中,非内分泌护士缺乏规范的血糖仪使用操作流程,对于血糖仪的清洁、校检工作均不够重视,对血糖仪的参数等相关事项不够了解,血糖试纸开启后,没有及时将使用期限标注好,再加上采集血样时,护士的采集方法不规范,均会导致发生血糖偏差,从而影响血糖值的准确性。本研究采用一对一专人责任带教与统一专科操作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集中统一培训:安排集中操作培训,统一各项操作程序,纠正护士以前在临床中的血糖仪操作错误。一对一临床实践带教:操作培训由从事糖尿病专科护理工作5年以上人员担任。操作采用一对一培训方法,阶段操作固定培训老师,负责按期完成该阶段全部操作项目的培训,学员由浅到深轮转接受各阶段操作培训。试验组学员临床实践前先对学员进行操作技能摸底考试,对存在的问题,指导老师集中统一血糖仪使用操作培训,培训后再进入临床实践。本研究两组护士培训后血糖仪使用的考核成绩,试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非内分泌护士缺乏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和教育能力,在进行健康教育和糖尿病护理的时候,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本研究采用一对一专人责任带教与统一专科操作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对学员进行糖尿病专科培训,注重培养专科护士的健康教育、临床专科操作能力、工作能力,重视对患者的个体教育。本项目在临床实践阶段,为学员提供了多种糖尿病教育模式和护理门诊的实践,采取1:1的带教比例,即1名老师带教l名学员,通过实际案例教学,帮助学员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接轨,要求学员完成完成一对一糖尿病患者教育1例,有利于学员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语言表达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提高糖尿病护理评估及临床健康教育能力,本研究两组护士培训后临床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成绩,试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糖尿病专科护士是糖尿病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是糖尿病教育、管理和护理方面的科研设计者和承担者[14]。系统的健康教育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知识传授、社会关怀、心理支持等,较好地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了糖尿病患者的康复[15]。

因此,提高非内分泌科医护人员糖尿病专科理论、操作技能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其糖尿病健康教育能力,才能满足当前各科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多的需要。采取多样化集中授课与一对一专人责任临床带教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可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的能力,提升了临床非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能力,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为今后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依据,值得在护理人员专科培训方面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燕萍.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J].吉林医学,2010,31(31):5625-5626.

[2] Wild S,Sicree R,Roglic G,et al.Glob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estimates for the year 2000 and projections for 2030[J].Diabetes Care,2004,27(2):1047-1053.

[3]全国糖尿病防治协作组.1994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J].中华内科杂志,1997,36(6):384-389.

[4]姚海欣,周雷,卢雪琴.PBL教育模式在分阶段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3):2142-2143.

[5]傅晓炜,张美英.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成效分析[J].护理学报,2010,9A(17):29-31.

[6]陈风华,韩蔚,徐翠红.健康教育对促进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及降低医疗费用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7):649-650.

[7]高小华,卢羽洁,沈晓洁.PBL与LBL结合教学法在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24(18):2879-2881.

[8]王素婷,张秀英,郭永勃.有限人力资源配置下实施健康教育的做法及体会[J].医药杂志,2011,23(3):98.

[9] Yang W, Lu J,Weng J,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10]梁玉民.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8):1556-1557.

[11]叶会玲,孙秋华.国内糖尿病教育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321-323.

[12]熊良圣,熊杰平,郭玉华,等.PBL与LBL结合教学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084-1086.

[13]杨冬梅,杨洪芬,张正君,等.院内便携式血糖仪2010-2011年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147-149.

篇3

护士规范化培训即完成医学院校基础教育后,进入临床工作前,接受规范的护理专业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医学终生教育的承前(医学院校基本教育)启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作用[1]。规范化培训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护理人才梯队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外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的已很成熟,美国和澳大利亚新毕业护士均有统一培训标准和考核办法[2-3]。但是我国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的较晚,制度不完善,体系不健全,不同地区及医院结合自身情况,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及考核办法各不相同。为了响应《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 年)》的号召,"对护理人员要建立和完善包括岗前培训、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分层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形成适合护理工作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4]。自2014年,我市率先开展了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首次将分模块式培训方式融合到护士规范化培训当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新入职护士150例,男9例, 女141例, 平均年龄(22.44±1.3)例,大专150例。培训前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水平、临床护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分为两个阶段,岗前培训阶段和科室轮转阶段。岗前培训培训方式包括理论授课及操作示范和考核,培训内容包括医德医风、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医院文化、患者安全、职业礼仪与沟通技巧等内容。操作示范和考核包括手卫生、心肺复苏及静脉输液。岗前培训结束,安排到不同科室轮转。

1.2.2观察组 在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联合分模块培训方式,共包括理论知识模块、技能操作模块、抢救配合模块、人文素养模块、评判性思维模块,由片区总护士长及带教老师组织新入职护士完成模块内容,采取理论授课、床旁操作示范、现场情景模拟、讨论会等方式进行,学习结束后1 w内完成考核,以便巩固记忆。每一模块具体内容详见表1。

1.2.2评价指标 ①考核评价:共2种考核方法;理论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考核内容包括内外科常见疾病相关理论知识及护理要点。技能操作考核,随机抽取分模块培训操作任一项,满分100分,采取"一对一"形式进行考核,即带教护士长对新入职护士进行考核。②量表评分评价:采用自制的人文素养评分量表和评判性思维测量量表对新入职护士的人文素养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他评,共20个条目,以百分制进行计算。③患者评价:采用自制《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培训结束后两组新入职护士护理技能操作成绩、理论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理论考核成绩 2年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新入职护士均进行理论知识的考试,对照组平均成绩为(89.12±4.17)分,观察组平均成绩为(94.56±5.4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P

2.2操作考核成绩 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新入职护士均进行理论知识的考试,对照组平均成绩为(90.12±4.17)分,观察组平均成绩为(98.56±5.1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P

2.3人文素养及评判性思维得分 培训结束后,对150例新入职生进行了人文素养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了测评,对照组人文素养平均得分为(84.31±1.25)分,观察组人文素养平均得分为(96.32±3.15)分;对照组评判性思维能力平均得分为(89.23±2.47)分,观察组评判性思维能力平均得分为(97.45±1.5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8,P

2.4患者M意度 护理部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满意度为(90.23%),实验组满意度为(97.1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分模块培训模式可以提高新入职护士的理论及操作水平 新入职护士在科室轮转的基础上,护理部将分模块培训方式应用到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当中,培训结束后通过理论和技术操作考核结果可知,观察组的理论和技能操作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分模块培训模式可以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 通过对观察组实施分模块培训,新入职新入职护士的人文素养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分模块培训方式提高了新入职新入职护士的理论及技能操作成绩,同时也培养了新入职护士的人文素质及评判性思维,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保证了培训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巍,田梓蓉,赵美燕,等. 新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2):1124-1125.

[2]Lewis R1,Strachan A,Smith MM.Is high fidelity simulation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n-technical skills in nursing? A review of the current evidence[J].Open Nurs J,2012,06(6):82-89.

[3]Noland CM.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accounts of medical mistakes occurring in the clinical setting:implications for curricula [J].J Nurs Educ,2014,53(3):34-37.

[4]姜小,刘敦.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现状与需求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50-52.

[5]马玉侠.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9(10):7-9.

篇4

根据Webster词典的定义,“能力”是指一个人在一个特定专业领域中发挥作用而必须要拥有的知识、才干和技巧。也就是说没有这些“能力”就不能胜任该专业领域的工作。而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y)是最基本、最必须的能力,是指从事临床实践指导教师(以下简称指导教师)这项工作必须具备的态度、知识、技能以及人际交往、责任感相结合的综合体[1]。专职带教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的临床护理教师,本研究界定为临床实践指导教师(以下简称指导教师),是对专业学位护理硕士进行临床技能训练的主要力量,经临床教学基地和相关院校核准,承担教学和专业学位护理硕士培养任务的职业护士。他们作为临床教学过程的主导者, 对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即临床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临床教师的教学水平[2]。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拔、考核、培训指导教师是专业学位护理硕士临床教学管理的核心。本研究在前期文献回顾、深入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对30名专家进行德尔菲专家咨询,初步确立了指导教师核心能力框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函询专家的入选标准为:(1)在本课题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2)中级职称以上;(3)从事本研究领域工作(临床教学及研究生教育)10年以上;(4)对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积极性,能持续参加本课题的两轮专家咨询并解答实施过程中的疑难。根据专家入选标准,本研究选取全国5个省份来自医院和高等院校的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临床护理等领域的30名专家。

1.2 德尔菲咨询法

1.2.1 确定专家咨询表 广泛查阅国内外临床护理教师相关文献和网络资源,参考国际培训、绩效、教学标准委员会(the Internet Board of Standards for Training,Performance and Instruction,IBSTPI)制定的教师能力标准,从学生及带教者本人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入手,考虑我国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的带教现状,概括出临床实践能力、教学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发展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6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最终形成第一轮正式调查问卷。

1.2.2 指标筛选要求 本研究指标筛选要求:重要性赋值均数>3.5、变异系数0.20,考虑专家的反馈意见和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1.2.3 德尔菲咨询过程 2012年6月-2012年11月对入选的护理专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问卷调查。调查前通过多种方式与专家联系,征得同意后,省内专家均采用本人亲自发放、省外专家采用邮寄、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放问卷。问卷以专家自评的方式来了解其权威程度。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分、变异系数及文字性建议以书面、电话或口头方式向所有专家反馈,以促进专家的思考。根据指标帅选要求和专家意见对问卷进行修改,得出下一轮问卷。收取问卷时,与每位专家进不少于30 min的访话,旨在了解其评判时的想法和就课题内容进行沟通。使用Linket-type量表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分,通过计算各项指标的算术平均数、满分比和变异系数进行指标筛选。两轮咨询后,意见出现了集中的趋势。

1.3 统计学处理 收集的原始资料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专家积极系数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用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满分比、变异系数表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表示。

2 结果

2.1 专家积极系数 本次调查两轮发放问卷分别为48份、36份,回收问卷分别为40和30份,有效问卷分别为39和30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7.5%和100%。有63.3%(19/30)的专家提出了103条文字修改意见,可见,专家对此项研究的积极性很高。

2.2 咨询专家的基本情况 共30名专家积极参与并完成两轮专家咨询。年龄:40岁以下6例,40~50岁19例,50岁以上5例;学历:专科1例,本科12例,硕士17例;工作年限:11~20年15例,20年以上15例;职称:中级5例,副高12例,正高13例;专业领域:护理教育7例,护理管理8例,临床护理15例。

2.2.1 专家权威程度及协调程度 专家权威系数(Cr)一般由两个因素决定,分别为专家对指标作出判断的依据(Ca)和对指标的熟悉程度系数(Cs),计算公式为Cr=(Ca+ Cs)/2。在两轮的专家咨询中,请专家对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进行自我评价,本研究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Cr=0.835,由此可见,专家对本研究具有较好的权威性(一般Cr>0.70为可接受),咨询结果可信。两轮咨询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04和0.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2 指导教师核心能力一、二级指标内容、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了指导教师核心能力的6个一级指标及22个二级指标。指标内容和每个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变异系数见表1。

3 讨论

3.1 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构建方法的正确选择,保证了结果的真实性。据文献回顾,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德尔菲法[3],故以德尔菲法作为本研究确立指导教师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方法。经典的德尔菲法一般分为四轮[4],然而由于时间原因,本研究采用改良德尔菲法,当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时即结束咨询,本研究在第二轮后即结束调查。专家遴选是德尔菲法成败的关键[3],本研究选择专家时考虑到地区、专业领域、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因素,使得所选专家具有较好的地区和学科代表性,且知识结构层次较高,能对研究提出有价值的判断及建议。而且,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参与研究的积极程度均高于97.5%,权威系数均高于0.83,可见咨询专家对本研究积极参与,且具备较高权威性,为合理构建专业学位护理硕士临床实践指导教师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提供了保障。

3.2 指标体系的研究意义

3.2.1 明确指导教师核心能力为制定遴选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临床实践是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最重要的环节,由于护理研究生导师多为护理理论研究者或护理系教授,不能成为研究生临床实践的直接辅导者[5]。因此,随着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临床护士将担负起临床带教的任务,他们的综合素质及带教能力将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6]。有学者2007年对医院副高及以上职称和本科学历护士的调查显示,临床能够承担研究生指导工作的师资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遴选指导教师,即要保证所选教师的合格资质,又要顾及我国的现实情况,其行业准入标准就非常重要。本研究构建的核心能力框架为制定指导教师遴选标准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3.2.2 帮助指导教师认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找准发展方向 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专家型护理人才,指导教师是造就专家型护理人才的主要力量。而要培养护理专家,培养者本人就要努力成为临床护理专家。事实上指导教师已经是各个护理领域骨干人员,找出护理骨干和护理专家之间的差距,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成为培养护理专家的合格人员是所有指导教师的努力方向。明确指导教师的核心能力,还能帮助其完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使学习与科研更具针对性,更促进新聘指导教师的成长。

3.2.3 为进一步研究不同专科指导教师核心能力奠定基础 2011年3月8日,国务院学位办颁布了新的学科目录设置,护理学从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级学科;下设四个二级学科: “基础护理学”,“临床护理学”,“社区和家庭护理学”,“护理心理和人文学”。可根据本研究的核心能力框架和不同专业的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制定不同专科指导教师的遴选标准。

由于时间关系本研究并未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实测。广泛挑选研究对象,调查并了解我国指导教师的能力现状,体现该指标体系的实用价值。根据实测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完善,体现指标体系的动态性和发展性。

参考文献

[1]曾诚,张伟,宛小燕.以培养耳标定位医学生核心能力标准fJ].医学教育探索,2004,3(1):23-26.

[2] 王冬军,赵玉芳,何仲. 影响护理临床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 . 护理管理杂志,2006,6( 3) : 14.

[3] 李执,朱丹.护理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4:25-26.

[4] 曾光.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联合出版杜,1994:250-27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