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19 15:50: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

篇1

在儿科中,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为一种在冬春季节常见的疾病, 其主要出现在幼儿和学龄前的儿童群体中, 且具有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 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和缺氧等为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 给患儿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雾化吸入方法具有一定效果, 其对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良好改善作用。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 作者为进一步了解分析雾化吸入配合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 特从本院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中选取74例进行研究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74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 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 治疗组37例, 男25例, 女12例;年龄3~8岁, 平均年龄(5.51±1.04)岁;病程为3~6 d, 平均病程(4.43±1.01)d。对照组37例, 男24例, 女13例;年龄为4~7岁, 平均年龄(5.03±1.11)岁;病程4~7 d, 平均病程(5.05±1.21)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74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入院后均采用补液吸氧、祛痰止咳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对于出现体温>38℃的患儿, 应采用降温方法对其进行处理, 同时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在此基础上, 治疗组患儿采用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 对照组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1. 2. 1 对照组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 患儿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AstraZeneca PtyLtd, 批号为301846), 1次/d, 0.5~1.0 ml/次。

1. 2. 2 治疗组患儿采用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 患儿雾化吸入万托林(西班牙葛兰素史克集团公司, 批号为J20110040), 1次/d, 0.5~1.0 ml/次。

1. 3 疗效判定标准[1] 显效:患儿实施临床治疗后, 其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和缺氧等临床症状同治疗治疗前相比消失或是基本消失;有效:患儿实施临床治疗后, 其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和缺氧等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出现减轻;无效:患儿实施临床治疗后, 其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和缺氧等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没有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组患儿采用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后, 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30%, 对照组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后, 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8.38%。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采用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患儿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组患儿实施临床治疗后, 未出现气闭、气促、烦躁和胸闷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患儿实施临床治疗后, 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18.92%(7/37), 其中, 1例为气闭、1例为气促、3例为烦躁、2例为胸闷。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临床上,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给患儿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不利于患儿健康成长。基于小儿呼吸系统中的各个器官发育不成熟, 具有黏膜较为柔软、气管狭窄、血管丰富和黏膜纤毛运动差等特点, 因此, 患儿在出现咳嗽症状时极易出现黏膜充血肿胀症状, 使其呼吸道狭窄, 影响患儿呼吸。针对该种现象, 医护人员应采用相应治疗措施对患儿进行治疗, 改善其呼吸状况。雾化吸入治疗方法效果显著, 雾粒直径仅为1~5 μm, 便于被患儿肺泡和小气道吸入, 且该种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含水量, 便于湿化患儿呼吸道, 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促使患儿健康成长[2]。万托林属于选择性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其可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 药效持续时间可达4~6 h。该药剂主要是作用在位于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 进而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对患儿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提高作用。

综上所述, 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万托林雾化吸入方法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选取的74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中, 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万托林雾化吸入方法值得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2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病症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1]。对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效果进行研究,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呼吸系统疾病患儿86例,A组53例,男34例,女19名,年龄3.6~9.1岁,病程6~13个月;B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4.1~8.5岁,病程1.3~2.5年。

    研究方法:①A组(治疗组)患者治疗方法: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静滴,>6岁儿童:2次/日,18mg/次。<6岁儿童:3次/日,8mg/次。<2岁儿童:2次/日,7.9mg/次[2]。因而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每天用药总量以婴儿体重计算30mg/kg,分4次给药。应使用注射泵给药,静脉输注时间≥5分钟。②B组对照组治疗方法:采用布地奈德药物治疗。<6岁:180~310μg/日,分2~4次使用[3];>6岁儿童:230~750μg/日,分2~4次使用。以2周1疗程,坚持使用3个疗程。

    疗效判断方法:①显效:患者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病情恢复正常,不良反应发生率<5%;②有效:患者病症有一定程度改善,接近正常,不良反应发生率<10%;③无效:患者病症无改善,病情无恢复。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所得有效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着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对86例患者进行为期9~14个月跟踪随访,患者恢复较好,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经第2次治疗,恢复良好,无复发状况。经统计,A组53例患者,评定为显效37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有效率98.1%,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9%;B组33例患者,评定为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有效率81.8%,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2例,心跳絮乱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2.1%。见表1。

    讨 论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一般为气管或肺部病变所引起,病情较轻患者病症主要为咳嗽、胸闷等,病情较重患者[4],则有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危险。在城市的死亡率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更应重视的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使国内外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弥散性间质纤维化,以及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

    盐酸氨溴索是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之一,能有效的清楚呼吸道黏痰,促进分泌物溶解[5],从而使呼吸系统顺畅,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从而起到治疗患儿呼吸系统疾病,促进肺功能和呼吸系统功能恢复的目的。对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效果进行研究,并以传统布地奈德药物治疗为对照,患者咳嗽、喘息等病症恢复较快,病情改善效果较好,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有效率98.1%,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生公略.氨溴索止咳化痰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9):1175.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2.

篇3

中图分类号:R714.25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0-073-01

新生儿呼吸道疾病通常症状较重,不及时治疗容易危及患儿生命,而通气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首选新生儿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法,正压通气方法是一种受到广泛好评的治疗方法[1]。本文观察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1年2月6日-2013年8月9日收治的新生儿呼吸道疾病的患儿234例,按照疾病的不同类型分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组、吸入性肺炎组、感染性肺炎组和早产儿呼吸暂停组,NRDS组52例,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在1-28天,平均年龄(14.9±4.8)天;其中足月儿11例,早产儿41例;吸入性肺炎组97例,其中男51例,女46例,年龄在1-28天,平均年龄(14.8±4.8)天;其中足月儿20例,早产儿77例;感染性肺炎组46例,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在1-28天,平均年龄(14.9±4.9)天;其中足月儿10例,早产儿36例;早产儿呼吸暂停组39例,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在1-28天,平均年龄(14.8±4.8)天;其中足月儿8例,早产儿31例;4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4组患儿均采取无创呼吸机进行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无创呼吸机由美国泰科提供,在患儿夜间睡前,将鼻面罩与呼吸机连接后,在患儿鼻处罩好,调节呼吸机压力,通畅开始选择低压,逐渐升高,让患儿可以更好的适应呼吸机,通过患儿自身情况,调节最适合患儿的压力指数。

1.3应用效果评定标准[2]

应用效果评定标准可分为痊愈、好转和无效3种,痊愈:呼吸困难基本改善,呼吸暂停完全消失,不需机械通气,原发病完全治愈或有明显好转;好转:呼吸困难有明显改善,呼吸暂停消失,不需机械通气;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好转,或加重,仍需机械通气,其中也包括放弃治疗及死亡者;总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都是采用专业的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所有计数数据采用χ2进行检验,组间t检验,平均值以 ±s表示,并且P

2结果

2.1 4组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的应用效果

NRDS组总有效率100.00%,吸入性肺炎组总有效率96.91%,感染性肺炎组总有效率100.00%,早产儿呼吸暂停组总有效率100.00%,4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患儿病程与痊愈率的相关性

病程1-3天的患儿111例,其中治愈105例,治愈率为94.59%;病程3-7天的患儿70例,其中治愈55例,治愈率为78.57%;病程7-28天的患儿53例,其中治愈40例,治愈率为75.47%;病程1-3天的患儿治愈率明显高于病程>3天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新生儿容易因为肺部功能发育尚未完善,肺容量,功能残气量较小引发呼气末肺泡萎陷,表现为各类呼吸系统疾病如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暂停等,而早产儿更容易出现上述病症[3]。同时新生儿自身免疫能力低下,对抗病原菌入侵能力较差,因此吸入性肺炎以及感染性肺炎也成为了新生儿常见疾病。治疗此类疾病的方法以通气为主,机械通气法治疗此类病症可收到较好的疗效,但由于机械通气较大的副作用,较昂贵的价格,难以被患儿家属接受,不宜首选,而持续正压通气自投入使用以来,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好评。

正压通气的方法治疗原则还是以扩张萎缩的肺泡为主,并且其特性保持了患儿吸气呼气均是正压状态,可使更多肺泡投入使用,提高了氧在肺泡中的弥散体积侧面提升了氧气利用率,氧合能力以及血流比值均可得到提升,较之机械通气,具有更低的机械通气率,从而治疗费用也相对较低,在治疗效果上也有一定的改善[4]。本研究结果显示,对4类呼吸系统疾病,正压通气治疗效果均相当显著,但正压通气治疗越早使用,疗效越好,其原因可能由于病程较短的患儿呼吸系统损害程度较轻,特别是1-3天病程的患儿,治愈率高达94.59%,治愈率随着病程变长而递减。因此,根据本研究观察,正压通气对各类呼吸道疾病患儿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越早进行治疗效果越好。

参考文献:

[1] 陈美艳. 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159-160.

篇4

下文将选取2013年5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法,其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0.3~10岁,平均年龄为(5.7±2.5)岁;对比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0.4~10.5岁,平均年龄为(5.9±2.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病症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常规方式的药物治疗,对比组患者采取医院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采取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方式,雾化药液由1.8 ml的生理盐水,1.8 ml的沐舒坦药物,以及配伍而成。指导患者家属正确的雾化吸入治疗操作方式,首先将氧气管理,和雾化吸入器相连接,同时为了防止出现雾化器内药液被稀释情况的发生,严禁在湿化瓶中放水,同时在氧流量速率方面,将其值设置成5.5~7.5 L/min,雾化吸入治疗时间为15 min/次左右,同时在雾化吸入药液的全过程中,要使用面罩将患者的口鼻扣住,雾化吸入治疗完成后,在关闭氧气前,首先要将雾化器拿出来[1]。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经过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其疾病治疗的情况如下:有33例(82.50%)患者显效,有6例(15.00%)患者有效,另外只有1例(2.50%)患者无效,其疾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7.50%。同时症状消退用时方面,呼吸困难消退用时为(1.3±0.5)d,咳嗽消退用时为(4.2±1.1)d,喘息消退用时为(2.5±0.8)d;对比组患者在经过医院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其疾病治疗的情况如下:有21例(52.50%)患者显效,有13例(32.50%)患者有效,另外有6例(15.00%)患者无效,其疾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85.00%。同时症状消退用时方面,呼吸困难消退用时为(2.9±0.9)d,咳嗽消退用时为(7.6±1.8)d,喘息消退用时为(4.2±1.3)d.研究组患者在以上方面都要明显好于对比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十分常见的疾病,尤其在儿科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种种原因,其发病情况在我国有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类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有呼吸困难、咳嗽,及喘息发热等,由于该病病程及治疗周期较长,较难彻底治愈,且在患病期间易引发其他各种类型的并发症,因而该病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安全及阻碍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加大对该病临床治疗的研究,有着积极意 义[2]。当前在该病的治疗中,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尤其是采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药物治疗方式,该药物对于慢性气道炎症,具有显著的疗效[3]。同时经过大量临床实验研究发现,采用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由于该治疗方式操作简单,患者可在家庭接受到与医院相同的治模式,同时由于在家庭接受治疗,其极大的缓解了患者的焦虑及恐惧等不良情绪,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升疾病治疗效果,因而该治疗方式在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4]。本研究采用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极大的避免了家长反复往来医院所耗费的时间与精力,做到第一时间的治疗,还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由于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及焦虑情绪,有助于稳定其情绪,以积极心态接受治疗。此外,雾化吸入治疗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口服用药的治疗方式,药物具有更好的吸收效果[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在经过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其疾病治疗有效率高达97.50%,而对比组患者只有85%,同时在呼吸困难,及咳嗽、喘息消退用时方面,研究组也要明显好于对比组患者。因而该治疗方式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6]。

参考文献:

[1]申昆玲,邓力,李云珠,等.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4年修订版)[J].临床儿科杂志,2014,(06):504-511.

[2]殷勇,尚云晓.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临床儿科杂志,2014,(09):898-900.

[3]杨荣凤,薛秀丽,白丽华,等.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08):838-839.

篇5

随着空气环境的不断恶化,系统性真菌感染的发生机率越来越高,在真菌感染中,呼吸系统的感染最为常见[1]。我院专门成立疗效研究小组为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肺部真菌感染特点以及相应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5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5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中,年龄31~71岁,平均53.7岁。所有患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2例,肺心病25例,哮喘21例,肺癌15例,支气管扩张13例,肺间质纤维化9例,肺脓肿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5例。在住院过程中都有肺部真菌感染发生,所有患者负荷《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2](由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于2006年)中的相关院内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5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疾病类型的真菌感染特点以及对应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的易感因素、病原菌情况以及治疗方法和效果。

1.3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痰培养3次均为阴性,胸部X线片结果显示肺部阴影吸收;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痰培养3次均为阴性,胸部X线片结果显示肺部阴影有所吸收;无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肺部阴影上都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超过半数的患者合并一种以上的基础疾病,其中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42例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中无特异性表现。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及糖皮质激素、放化疗、低蛋白血症和肿瘤是疾病的诱因。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其他病原菌包括光滑假丝酵母菌,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曲霉菌以及隐球菌酵母菌。疾病的确诊需要结合痰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结果。所有患者采用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治疗,痊愈64例,有效12例,无效9例(见表1~3)。

3 讨论

真菌属于条件致病菌的范畴,往往在机体的免疫功能较差时或菌群失调时才会发生感染情况[3]。患者大多数都伴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基础疾病,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几率最高,经研究,发现患者有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情况,气道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增加了受感染的可能[4]。在易患因素中,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低蛋白血症所占比例最高。所有患者中平均年龄偏高,中老年人的体质因素也有一定影响,这部分患者呼吸道防御屏障受到破坏,呼吸功能不够健全,免疫功能较差,有菌群失调的现象存在。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

由于肺部真菌感染往往在临床中没有特异性表现,容易混淆,造成早期诊断具有一定困难[5]。目前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表现,然而有部分患者在X线和CT的检查结果中显示同普通细菌性肺炎比较类似,鉴别比较困难。而在真菌感染的治疗方面,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药物包括三唑类和多烯类,例如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以及5-氟尿嘧啶等,然而此类药物不宜长期使用,在用药上需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适当静卧休息,饮食注意热量和蛋白的摄入,积极控制原发性疾病[6]。在呼吸道传染病的治疗及防治中,相关卫生知识的传播也显得尤为重要,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要尽量减少聚会等,从而起到防止易感者和病毒细菌携带者流动的目的。

综述,由于肺部真菌感染往往在临床中无特异性表现,并且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因此对呼吸内科肺内真菌感染需要重视并消除一些诱发因素以及治疗疾病的原发病,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

参考文献:

[1]陈琦,曹红霞,梁万年.22例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7):208.

[2]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J].中华内科杂志,2010,4(5):86-87.

[3]李金梅,周以玲.120例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西部医学,2008,12(7):667-668.

篇6

由于侧重点不同,冬病冬治在药物使用、穴位选择、治疗方法上均与冬病夏治有所区别。

数九寒天,阳气收敛,经络也处于半休眠状态,此时进行穴位敷贴、穴位注射,主要是为了起到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止咳平喘的功效,因此,治疗药物的药效力度会比较大,穴位选择上也会变化更多,一般会针对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药物和穴位。此外,在治疗方法上也有很大不同。由于冬季人们衣着较多,不适宜在医院治疗,所以一般由医生进行敷贴后回家治疗并取下药物。

冬病冬治有两种常见的治疗手段,一是穴位敷贴,二是穴位注射。穴位敷贴对急性发作疾病的治疗效果更好一些,穴位注射对于增强体质、预防发作更有效一些。当然也可以根据病情,同时选用两种方法。

冬病冬治的治疗时间一般从大雪节气开始,至大寒节气结束(十二月上旬至一月中旬)。也就是“数九”寒天期间,因为这个时节人体阴气最盛、阳气最弱,寒气更易侵袭人体,诱发或加重呼吸道等慢性疾病。通常连续4周为一个疗程,穴位敷贴每周1~2次,穴位注射每周2次。建议连续治疗3年巩固疗效。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由于在冬季反复发作,常使用抗生素或寒凉的中药进行对症治疗,体内阳气容易受到损耗,在寒冷天气的刺激下,容易进入发作、损耗、又发作的恶性循环中,穴位注射或穴位敷贴作为中医的外治法,通过调养和保护体内阳气的方法,提升病人的免疫力,有利于阻断这种恶性循环,而向增强体质、减少发作的良性方向发展。

具体治疗方法

一、 穴位注射:

适用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鼻炎等患者。

治疗药物:喘可治注射液、黄芪注射液、丹参酮注射液等。

治疗时间:大雪至大寒(12月7日~1月20日)。

治疗疗程:每周2次,连续4周为一个疗程。建议每年2个疗程,连续治疗3年。

注意事项:

1. 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有晕针史者不宜接受此疗法;年老体弱者应尽量采取卧位等舒适,手法宜轻。

2. 10岁以下小儿因不易配合,不宜接受此疗法。

3. 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接受此疗法。

二、穴位敷贴:

适用人群: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治疗药物:外用中药敷贴剂。

治疗时间:大雪至大寒(12月7日~1月20日)。

治疗疗程:每周1~2次,连续4周为一个疗程。建议每年2个疗程,连续治疗3年。

注意事项:

1. 外敷后严密观察用药反应:外敷后多数患者局部有发红、发热、发痒感,或伴少量小水泡,此属外敷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处理;如果出现较大水泡,可先用消毒毫针将泡壁刺一针孔,放出泡液,再涂龙胆紫药水。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摩擦,防止感染;外敷治疗后皮肤可暂有色素沉着,但5~7天会消退,且不会留有疤痕,不必顾及。

2. 回家后用热水袋等发热器具外敷1小时后,自行将敷贴药物取下。取下帖敷剂后可用热或干毛巾敷擦,不可沐浴。

篇7

小儿的免疫功能相对较低,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可能性相对更高。呼吸系统感染是儿童患者较为常见也是最易出现的病症之一,呼吸感染疾病的反复发生,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1],在所有的患儿呼吸系统感染病因中,由于病毒感染的病例高达90%。抗生素可以有效的抑制呼吸系统病毒滋生,广泛的使用抗生素能够有效地降低患儿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概率。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呼吸道系统的感染病毒源也产生了不同程度上的抗药性,导致很多患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变差,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治疗起来效率极为低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随机抽取了收治的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者62例,其中男孩42例,女孩28例,年龄2个月幼儿~6岁,平均年龄3岁左右,病程在4~18个月,平均病程12个月左右,呼吸系统的反复感染次数在4~10次,平均感染次数为6次左右,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胸闷等状况,进行肺部听诊时可以明显的听到哮鸣音及细湿音,进行胸透检测的见过可以清晰见到肺部具有片状的阴影,纹理有增强的现象。将这62例儿童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1例,两组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感染次数以及病程方面都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两组患儿均没有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脏、肺以及肾脏等器官的病变现象和并发症。

1.2方法对照组的治疗方法采取吸氧加药物的雾化治疗方案,给患儿进行吸氧、抗感染、改善肺部功能的微循环、布地奈德悬液气动雾化吸入等治疗,具体措施包括,在布地奈德悬液 1 ml中外加2ml的生理盐水,使用面罩雾化后采取共同吸入的方式,每次吸入时间控制在10~15min左右,2次/d,治疗组的患者5min则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在加入匹多莫德药剂的服用来进行治疗,药剂的规格为400mg/支,服用1~2支/d,治疗周期为2个月左右。

1.3疗效的判断标准治疗方法有效的评判标准为:患者的听诊结果为哮鸣音或细湿暖音消失,咳嗽、气喘以及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基本消失,精神状态良好,食欲等各方面恢复正常。在停药后的6个月之内感染的次数明显降低。治疗方法无效的判断标准为:肺部听证以及喘息等临床特性以及症状与治疗前变化不大或是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在停药后的6个月之内其反复感染的现象与之前感染的周期无明显变化,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等于显效率与好转率相加。

1.4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效果、停药后的反复感染次数以及感染时间上的差异进行对比。

2结果

通过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相比于对照组来说明显要更为显著,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儿童呼吸系统的反复感染以在临床的治疗中较为常见且发病概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反复感染主要与儿童的免疫功能较低有关,幼儿免疫能力较低,体制较差就容易受到呼吸道病毒的侵害,导致患儿呼吸道的反复感染。病毒入侵是导致患儿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罪魁祸首之一。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制约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消极的影响,如果不能够科学的进行治疗,则有可能会导致患儿产生如肺炎等疾病。如何才能够做到有效的预防小孩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已经成为众多医务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会采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但随着病毒的抗药性逐步增强,长此以往,极有可能衍生出新的疾病,因此抗生素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限制。对于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儿童患者来说,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极为重要。常规治疗包括化痰治疗[2],退热、止咳、用药以及抗感染治疗等等,同时,可以选择匹多莫德口服进行辅助治疗。与传统的抗生素相比,匹多莫德的优势更为明显,这种药物可以通过影响患儿自身免疫力从而激发患儿的免疫系统功能,极大的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匹多莫德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中性粒细胞核吞噬细胞的功能,对细胞因子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使患儿CD4同CD8之间的比值恢复到正常的水平上来,大大增强患儿的免疫能力,促进疾病的控制。匹多莫德也是临床医学中要为重要的免疫功能激活剂,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因此在多种病菌感染的治疗中极为常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运用这两种方法来预防和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3],其中对照组给予正常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入匹多莫德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本次调查通过62例呼吸系统的治疗,给对照组进行包括化痰治疗、止咳治疗、预防感染等在内的常规治疗方式,同时加入青霉素等抗生素加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入匹多莫德进行治疗,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更好,两组之间的总有效率差异较为明显。治疗组无论是在总病程还是在治疗时间上都明显的低于治疗组,由上可知,匹多莫德口服药剂对于患儿上呼吸道反复感染具有积极的质量效果,能够有效降低临床的至于周期,减少复发的频率,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1(c)-0095-02

盐酸氨溴索注射剂(Ambroxol hydrichloride injection,ABX,又称沐舒坦)[1]是溴己新的有效代谢产物(Bromhexine),化学名反式-4[(2-氨基3,5-二溴苄基)氨基]环已醇盐酸盐,性状为无色透明液体,临床常用规格为15 mg/2 mL。目前,盐酸氨溴索注射剂是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祛痰剂之一,广泛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治疗。盐酸氨溴索注射剂具有独特的黏液排除促进作用及对分泌物的溶解作用,使用之后能够刺激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并且调节浆液与黏液的分泌,促进纤毛上皮的再生,帮助纤毛恢复正常功能,改善呼吸道纤毛区与无纤毛区的消除作用,保证呼吸道的自净机制。

盐酸氨溴索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减弱气道高反应性,能够抑制中性粒细胞中H2O2的产生,清除氧化物H-、次氯酸(HOCl) [2];同时还可以抑制白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白三烯,减少嗜酸粒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抑制气道平滑肌收缩。盐酸氨溴索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都有助于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消除炎症,促进支气管炎的恢复。

儿童呼吸系统的生理解剖结构具有其特殊性,小儿呼吸道管腔狭窄、黏膜柔嫩,而且血管丰富、纤毛运动性差,支气管平滑肌薄,消除能力薄弱,因此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就会造成分泌物增多、粘稠,阻塞气道,痰不易咳出,影响通气功能[3]。为探讨分析盐酸氨溴索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效果和作用,该研究将选取2011年4月―20l3年2月期间该院儿科收治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共计108例,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58例,采用常规治疗进行诊治;观察组患儿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盐酸氨溴索药物进行治疗。通过对比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儿科收治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共计108例,其中男性患儿67例,占62.04%,女性患儿41例,占37.96%;年龄分布在3个月~10周岁,其中1周岁以下患儿21例,1~3周岁患儿33例,3~6周岁17例,6~10周岁患儿29例,平均年龄为(3.54±2.08)岁;就诊时病程1~5 d,平均病程(2.04±0.72)d;患儿体重范围:8~39 kg,平均体重为(19.36±3.74)kg。临床症状主要有:喘息、多痰、咳嗽、呼吸急促,肺部出现明显的喘鸣音,所有患儿经《诸福棠实用儿科学》[4]诊断标准分别诊断为:小儿支气管肺炎31例,小儿急性肺损伤2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9例,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4例。选取标准排除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营养不良等疾病患儿。

1.2 治疗方法

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58例,采用常规治疗进行诊治;观察组患儿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盐酸氨溴索药物进行治疗。通过对比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

1.2.1 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 将7.5~15 mg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20 mL中雾化吸入,2次/d,20 min/次。如果患儿

支气管肺炎是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在婴幼儿中十分常见,临床症状表现为炎性分泌物增多、黏稠,由于婴幼儿支气管狭窄,肺弹性较差,支气管平滑肌薄而小,而且咳嗽反射不完善,极易造成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难,引发支气管肺炎。尤其在治疗呼吸道合疱病毒(RSV)导致的喘憋肺患儿时,一定要及时消除呼吸道分泌物[5]。

1.2.2 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 采取静脉滴注搭配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治疗方式,将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 mg/(kg・d)分两组用50 mg/L葡萄糖5 mL稀释后,使用注射泵泵入,注射时间约为10 min;另外15 mg/(kg・d),分2次通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U)[6]是机体由于严重感染后肺泡毛细血管膜出现损伤,朝进而导致肺水肿或微肺不张,经常表现为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利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可以保护患儿的肺功能。

1.2.3 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每次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 mg,加10%葡萄糖15 mL静脉注射,2~4次/d。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又称肺透明膜病(HMD)[7],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中非常多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肺部发育不成熟,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合成、分泌和贮存的活性物质匮乏,导致肺泡弥漫性肺不张,影响呼吸功能。

1.3 评价标准

该组研究治疗结果评定标准:①治愈:患儿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哮喘或肺部干湿罗音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经X光影像检查显示肺部功能良好;②有效: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肺功能有一定恢复;无效:经过治疗后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没有出现好转甚至有进一步恶化趋势。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研究中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经过对比治疗后,对照组:58例患儿中,治愈23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观察组的50例患儿中,治愈3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临床治疗中非常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是由于儿童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呼吸系统出现功能性紊乱、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引起。常见的疾病有:小儿气管炎、小儿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肺栓塞以及肺心病等;临床症状表现以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痰量增加、分泌物粘稠、腹胀腹泻、高热、恶心呕吐、咽喉肿痛等。如果不能及时诊治,很可能造成患儿永久性呼吸系统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经过国内外临床实践证明,盐酸氨溴索能够有效祛除患儿呼吸系统内部粘稠的分泌物,同时具有镇咳、化痰、消炎等功效。通过该组研究结果数据可知,在临床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应用盐酸氨溴注射液治疗效果非常理想,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达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而且在治疗中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在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柯海红,袁强,刘光发,等.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7(3):151-152.

[2] 刘丽,王晓林.空气压缩泵治疗小儿合胞病毒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0,3(11):941-943.

[3] 张世梅,芦金萍.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7):1127-1128.

[4] 黄灿媛.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69例疗效观察[J].右江医学,2010,38(3):306-307.

[5] 朱峰,黄启凌.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0,14(2):3328-3329.

篇9

冬病夏治疗理论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是在中医"冬病夏治,冬病冬防"、"子午流注,适时开穴"理论指导下的一种独特的外治疗法。"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源性心脏病、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辨证施治,适当地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近年来,这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的效果[1]。为了探讨冬病夏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对2011年l月~2013年10月我门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门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调研中,共有47例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其年龄在39~84岁,平均年龄为(49.5±1.5)岁。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患者均符合呼吸系统疾病相关标准,两组患者年龄、发病时间等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咳嗽贴:麻黄、肉桂、甘遂、细辛、白芥子、杏仁、麝香,以上诸药打粉,以生姜汁和医用凡士林适量调和,作丸约3g大小,贴于肺俞、心俞、膈俞、肾俞。哮喘患者加大椎、定喘;脾胃虚弱经常腹泻患者加脾俞、胃俞。每穴一丸,医用胶布贴敷固定,贴敷时间为每年的初伏日、中伏日、末伏日(最好是1d当中阳气最旺的中午)共3d,各贴1次。还可以在立冬日贴1次,以巩固疗效。贴敷2~6h/次,有灼热疼痛者时间宜短,有微痒舒适感者时间可长,一般可连续贴敷3年。其他改进的敷法原理与此大致相同。针灸,即"三伏针"或"三伏灸",辨证选取肺俞、心俞、膈俞、璇玑、膻中等穴位进行灸疗。针灸疗法取患者膻中、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丰隆等穴,三伏时节隔日1次,共15次[2]。

1.3疗效标准 完全恢复: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者能够自理生活。部分恢复: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患者能够进行简单运动。未恢复: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加重现象或患者死亡[3]。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χ2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2 结果

调研中,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75%);实验组对我院治疗满意度为95(38/40)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它融合了中医学、时间医学、免疫医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该疗法主要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即在中国农历"夏至"、"头伏"、"中伏"、"末伏"的时令期间,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针对不同病症,采用穴位贴敷通过中药对人体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功能,调和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和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调动人体的内在抗病能力,调整机体和外界环境的平衡,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冬病夏治强调在夏季慢性疾病的缓解期通过穴位贴敷等疗法,提高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使秋冬季少发病或不发病,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这也是中医"治未病"思想具体体现的一个方面[4]。冬病夏治的原理归结起来只有2条:①针对寒邪;②针对体质虚寒。将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于未发病而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治疗,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入冬少发病,直至不发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外,还应该加强患者护理,其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3.1护理方法 个性化护理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一种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教育对象为患者及其家属,旨在加强其疾病认知水平,促进患者健康。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通常情况下,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等较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这种痛苦会导致患者的机体能力很差,而且还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因此要学会对患者进行心理的护理,在患者出现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的时候,要并进行针对性疏导。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并且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积极的配合护理,早日恢复健康;②对于呼吸困难者,医护人员要加强患者日常护理,让患者保持半坐卧姿势,并保持呼吸道通畅;③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医护人员护理时要尽量让患者头后仰。对于长期卧床患者要定期为患者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神志清醒的患者鼓励其咳嗽自行排痰。由于痰液堵塞鼻腔及口腔,神志不清者需勤吸痰。患者吸痰时负压不宜过大,压力调节在250~300mmHg,吸痰动作轻柔,持续时间不能超过15s/次。吸痰前轻拍背部五指并拢,指掌关节微屈,从肺底向上轻力拍打,以将痰液吸出。吸痰管及容器用后用1:200消毒灵液体消毒;④患者治疗后,医护人员应该让患者多服用一些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多让患者饮食一些豆制品,补充患者机体的营养损耗;患者选择食物时,可以选择一些相对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患者在日常饮食过程中,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益肺,帮助患者增强体质,改善患者症状。调研中,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75%);实验组对我院治疗满意度为95(38/40)优于对照组(P

3.2不良反应 患者采用这种方法治疗后,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常见为贴敷局部皮肤灼热刺痛感甚至出现水泡,一般3~5d即可结痂痊愈,局部有轻微色素沉着属正常反应。对敏感患者适当缩短贴敷时间,并在药物配比上调整白芥子用量,第一次贴敷通常采用轻型配方,二伏、三伏贴敷根据个人一伏贴敷皮肤反应情况分别采用轻、中、重型配方。对局部出现水泡者可嘱患者不要戳破水泡,可涂湿润烧伤膏,痒者可外涂少量皮炎平类药物,不要包扎,穿干净、柔软、透气的全棉衣服,一般3~5d即可痊愈[5]。

综上所述,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启才.针灸治疗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02.

[2]中国针灸学会."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指导意见(草案)[J].中国针灸,2009,29(7):541-542.

篇10

1 绪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是世界上第二大非传染性疾病,每年可引起超过270万人的死亡[1]。COPD的稳定期与急性加重期治疗方式不同,在稳定期治疗目的主要在于减轻症状阻止病情发展以及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可以通过教育与管理、控制职业性或环境污染以及药物等手段治疗。在急性加重期首先则需要确定急性加重的原因,然后对症治疗[2]。本次研究主要采用COPD稳定期患者为例研究COPD的危害与治疗方法,我们收集并分析了2008年5月到2011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资料,并报道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性资料 选择2008年5月到2011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其中男42例,女26例,最小年龄为53岁,最大年龄为81岁,平均70.2岁。哮喘史均超过1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2002编著《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3],排除其他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等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68例患者在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咳嗽、咳痰、胸闷、气喘、排痰困难现象。

2.2 治疗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即控制性氧疗、抗感染、止咳以及应用支气管舒张剂,采用布地奈德0.3mg雾化吸入,每日2次,疗程为3个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人剂治疗,每次1吸,每日2次,疗程为3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P >0.05)。

2.3 观察指标 采用肺功能测定仪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的肺功能,包括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以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

临床症状按照咳嗽、咯痰与闷喘三大症状的严重程度评分。轻度为1分,患者出现轻度咳嗽,次数<10次/d,痰少、闷喘不明显;2分为中度咳嗽,次数10-20次/d,深吸气时闻及细湿哕音;重度为3分:患者咳嗽、咳痰、闷喘明显,平静呼吸可闻及湿哕音。

2.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1.0统计学软件统计,两组比较采取X2检验,P<0.05即有显著性差异。

3 结果

在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前后FEV1、FEV1/FVC以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比较均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FEV1、FEV1/FVC以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三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4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OPD的危害极大,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范围内COPD的致死率居第4位或第5位,与艾滋病的致死率相当,而到2020年将可能成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4]。在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居疾病死亡率第一位,其中COPD占60%以上,目前我国约有2500万COPD患者,每年致死人数达100万,致残人数更高达500万-1000万。患有COPD的病人,如不及时治疗将发展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导致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甚至多个器官的功能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大大降低。而且一旦患病将长年治疗,其用药、氧疗等治疗的花费巨大,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5]。

药物治疗是COPD治疗的常用方法,其可以减轻症状,阻止病情发展,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沙美特罗和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是新型选择性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可抑制吸入抗原诱发的早期和迟发相反应,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而丙酸氟替卡松在肺部有显著抗炎作用,两者复方使用疗效明显,在本次研究中,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明显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明,李明霞,李舸.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l5(23):361-362.

[2]俞江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COPD稳定期125例[J].中国现代医生. 2010,48(4):141-142.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诊断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篇11

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常因过敏或痉挛,痰液堵塞呼吸道致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气动雾化吸入疗法,患者最易接受,它利用高频振动将药液振动成雾状,经患者的口鼻腔吸入呼吸道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我科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采用气动雾化吸入治疗12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0例均为我科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男80例,女40例;年龄20~80岁,平均50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30例,支气管哮喘1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6例,支气管扩张19例;均有咳嗽,痰不易咳出,气喘、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听诊两肺可闻及喘鸣音或湿音,部分病例伴有发热、胸片示有点状或片状阴影。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吸氧、输液等综合治疗,雾化吸入器为北京吉纳高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气动雾化吸入器,它是一种利用氧气压力或无油压缩空气作为动力,将药液进行喷射雾化的吸入装置,适用于临床对呼吸道进行各种药液的雾化吸入治疗。它由雾化器瓶、气源管、面罩(或口含嘴)组成。正常工作状态下,经雾化器输出口可见长度>100 mm雾束。雾化器瓶内加入相应药液,连接氧气,调氧流量≥4 L/min,2次/d,10 d为1疗程。

常用药物:氨溴索、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喘可治溶液、10%氯化钠注射液、异丙托溴铵溶液、复方异丙托溴铵等。以上药物均用0.9%氯化钠注射液4 mL稀释。

1.3护理方法

1.3.1使用前检查 使用前注意检查气动雾化吸入器各部连接是否紧密,避免松动,雾化器瓶内加入所需药液,连接氧气。病室需保持空气、新鲜,避免对流风,保持温度18℃~22℃,湿度为56%左右,无烟雾、油漆等异味及其他对呼吸道有刺激性的花草。

1.3.2心理护理 雾化吸入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治疗方法,患者在初次接触治疗时,会对治疗效果持怀疑态度。我科患者称雾化吸入为"吸烟",以前人们普遍认为仅是解除喉部水肿、炎症,使喉咙更为舒服而用的辅助治疗方法。而现在,随着雾化器材的改进,雾化已成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通过我科医护人员长期宣传及推广,大部分患者都对此种治疗方法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认可。对此,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耐心解释,详细说明雾化吸入的目的及方法,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提高雾化吸入的疗效。

1.3.3正确使用雾化器 ①雾化前:向雾化器瓶内加入所需药液,并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借助重力作用使雾滴深入到肺泡及细支气管,嘱患者张口作深呼吸运动可使药液充分到达肺底,增强治疗效果。根据病情调节好氧气流量以控制雾束大小。若患者意识清楚,配合良好,可选用口含嘴型雾化器;若患者意识不清、呼吸无力,不能较好配合,可选用面罩型雾化器。采取床头抬高40°,侧卧位可使膈肌下移,增大气体交换量,提高呼吸深度,有利于雾滴在终末支气管沉降。②雾化时:由于在雾化过程中,会出现过敏反应[1]、感染、呼吸困难、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呼吸暂停、呃逆、哮喘发作加重等并发症,因此雾化吸入的全过程应由护士操作及在旁指导,这样也避免了因操作不规范而降低疗效。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止雾化吸入,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扣背排痰,咳痰无力者,应采用负压吸引器吸出,以防窒息。雾化时间以10~15 min/次为宜,防止湿化过度或换气过度引起胸闷、咳嗽、恶心、乏力等症状。③雾化后:雾化吸入后,嘱患者用温开水嗽口,并取舒适,打开门窗通风,及时拍背、吐痰,疏通气道,帮助痰液排出,有利于提高疗效。休息20 min后,方可活动。

1.3.4严格无菌操作 雾化吸入器每次使用后应严格消毒以预防感染,用500 ppm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2],无菌水冲洗晾干备用,做到一人一雾化器,药液现用现配,避免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安全。

2结果

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雾化吸入后2~3 min开始起作用,15 min 后咳嗽逐渐减少、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症状减轻。

3讨论

感染是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包括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等,细菌感染约占20%~30%,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 等[3]。静脉注射或口服后,药物主要集中分布于红细胞中,静注8 h后,肺内药量尚不到全身药量的1%[4]。雾化吸入具有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镇咳、祛痰等的作用。雾化吸入配合常规药物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盐酸氨溴索具有粘液排除促进作用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它可促进呼吸道内粘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粘液的滞留,因而显著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时,患者粘液的分泌可恢复至正常状况。咳嗽及痰量通常显著减少,呼吸道粘膜的表面活性物质因而发挥其正常的保护功能。

高渗氯化钠对支气管粘膜有湿润作用,可使痰量增加。另外利用盐水的高渗透压形成压差,促进气道内水分外渗,可刺激咳嗽及气道加速粘液纤毛清除,纤体分泌增加,可诱导排痰,保证呼吸道通畅[5]。

布地奈德是一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它能增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溶酶体膜的稳定性,抑制免疫反应和降低抗体合成,从而使组胺等过敏活性介质的释放减少和活性降低,并能减轻抗原抗体结合时激发的酶促过程,抑制支气管收缩物质的合成和释放而减轻平滑肌的收缩反应。

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是一种选择β2受体的肾上腺系能激动剂,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增强黏膜纤毛的清除功能,减少血管通透性,并调节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并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气道的狭窄状况,具有起效快,作用强,副作用少等优点。

喘可治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及祛痰作用,特别是对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松弛作用。此药有抗过敏作用。能增加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功能,还表现出一定的抗炎与抑菌作用。

异丙托溴铵是一种支气管扩张药。主要用于慢性喘息型气管炎的平喘。特点为刺激性小,吸后无刺激性咳嗽,对平喘、气憋的效果较为明显。吸入后痰较易咯出。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气动雾化吸入法适用范围广,较一般雾化吸入动力大、药物扩散深,护士操作简便易行,并且起效快,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可使呼吸系统疾病较早地得到控制,而且操作方便,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是一项倍受患者接受的呼吸道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展淑萍,崔延荣.超生雾化吸入法及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J].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4,4(8):609.

[2]李秀萍.雾化吸入器消毒与保存的改进[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

篇12

何为“肺病二联疗法”?

“肺病二联疗法”是由众多权威专家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与探索总结出来的一套完整的治疗呼吸疾病的方法,它以清肺仪的“负压脉动疗法”为有效手段,同时配以华盖胶囊“抗氧化营养疗法”,二者有效结合,彻底解决了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排痰排气”困难的医学难题,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史上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肺病二联疗法”已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的全国推广项目,是目前解决咳、喘、憋,恢复肺功能最有效的方案之一。

“肺病二联疗法”真有这么神奇吗?

我们知道,一切疾病都来源于细胞营养不良和毒素侵袭。咳、喘、憋之所以成为顽症,难以治愈,就是因为肺部的基本营养物质氧气供给不足以及二氧化碳排除不畅。病菌大举入侵呼吸道,诱发呼吸道发生炎症和水肿,呼吸道出于自我保护分泌大量黏液(痰),不断堆积在支气管纤毛上。痰液的积聚,使气道变狭窄,气体进出阻力加大,通气量减小,呼吸吃力,造成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使肺内环境恶化,肺功能下降,诱发多种疾病。

痰液是反复感染以及阻塞气道的祸首,呼吸阻力增大是喘、憋和缺氧的根本。“肺病二联疗法”正是针对这一致病原理,将排痰与补充营养有效结合,真正从根本上解决了咳、喘、憋,恢复肺功能。

二联疗法之一“负压脉动疗法”

时间晶体・众大清肺仪“负压脉动疗法”是运用负压脉动振荡气流,通过鼻腔和气管传到肺部,在自主呼吸和负压的引导下,将肺内过多的残气排出体外,减轻二氧化碳潴留。脉动振荡气流可改善支气管黏膜上的纤毛运动,增加纤毛向上蠕动的力度,把痰液推向喉咙,刺激咳嗽将痰液排出,恢复呼吸道畅通,避免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生和发展,使呼吸系统进入良性循环。

负压脉动式清肺仪是全球首款家用呼吸机,已于1992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1993年被列入国家级火炬项目规划以及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项目题录公告。

二联疗法之二“抗氧化营养疗法”

“抗氧化营养疗法”是目前国内国际上推行的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时间晶体・华盖胶囊是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将从多种天然植物中(山药、佛手、黑芝麻、覆盆子、枸杞、葡萄籽提取物等)提取的抗氧化剂和营养剂组合应用,从根本上增加肺部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提高肺内组织活性和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

现在拨打400-685-2299,我们将为您提供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控制与风险评估委员会提供技术支持的肺癌风险评估报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