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经济专业范文

时间:2023-11-19 15:50: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能源经济专业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能源经济专业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117-03

当前,能源生产、分配和利用方式正面临深刻变革,能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能源产业也在经历从传统垄断和计划为主的管理模式,通过管制放松和竞争进行的市场化改革进程,能源相关资源配置将更多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这一进程中有大量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回答和解决。

能源经济学就是以能源生产、分配和利用全过程中的经济问题为核心,阐释能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与相应经济规律,为实现能源及相关资源在社会经济中的有效配置和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论支撑的一门应用经济学,是能源经济管理研究和实践的基础理论。2010年,教育部启动包括能源经济专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能源经济学”课程普遍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一、对能源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理解――基于课程知识框架的角度

当前,能源经济学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能源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关系;能源与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关系;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能源价格、能源市场和税收;节能与循环经济;能源替代;能源国际贸易和能源金融;能源政策等[1,2,4,5]。总体上,能源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有关理论来源,包括新古典经济学和资源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管制经济学、能源技术经济学、金融学等理论,所采用理论分析工具主要是运筹学及数学规划、应用统计与计量经济学、可计算一般均衡(CGE)理论、系统科学及系统动力学、博弈论及信息经济学等。

对能源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成,可以从对能源经济的不同认识角度理解。

1.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多层面(图1)角度

宏观层面内容侧重总量分析,有关政策分析考虑经济环境因素,主要有宏观能源供需及平衡分析、能源市场、能源环境管制政策、能源安全等;中观层面内容主要是能源产业政策与管制;微观层面内容涉及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能源供需均衡与配置优化、能源生产消费的外部性等。相对而言,能源技术经济则强调围绕能源生产消费过程或项目,更具有与技术特征相结合的管理学特征,如投资决策分析、能源管理机制、生产消费过程(或设备)的能效分析等。现在部分开设的“能源经济学”课程,涵盖了能源技术经济学部分内容。

2.从产业链及其技术经济特性角度

考虑不同品种能源,结合从作为矿权的资源到勘探/开采/生产、输配和利用等环节(图2)的技术经济特点进行区分,如煤炭经济学、石油经济学(勘探开采、石油市场等)、天然气经济学(勘探开采、管道输配等)、电力经济学(发输配、电力市场)、新能源经济学等。现有能源经济学体系就是以以国际石油市场为背景的石油经济学为肇始,在原有各品种能源的专门经济学基础上拓展、融汇和深化形成的。

3.从研究方法论角度

以规范的定性和数理模型为方法的研究,为能源经济相关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如能源供需分析、能源环境税收、能源环境资源配置优化等;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的研究内容,为能源经济分析提供实证方法和必要证据,如能源供需定量分析、CGE模型应用和能源市场建模等内容。

与资源环境经济学、能源技术经济等周边支撑理论相比,能源经济学理论具有以下特点:

(1)与经济学结合更为紧密:紧密围绕能源的生产、分配和利用过程,有更鲜明的针对性,侧重阐释能源在能源、经济和环境(3E)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能源与经济和环境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政策涵义。从宏中微观层面,为能源经济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论支持。在当前主流能源经济研究中,实证分析占有主要地位,重视实际应用。相比而言,资源环境经济学更具基础性,而能源技术经济理论则侧重于更微观的工程经济实践。(2)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能源经济学为能源经济研究提供相对基础性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支撑。但是,如能源平衡表、能源CGE模型、3E系统理论等有关方法和工具,以及相关实证方法及其研究提供的实证证据,也能够直接用于能源经济管理决策和实践;(3)交叉融合性、动态发展性和创新性:能源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多样,现代能源经济学内容实际上结合了经济学、管理学、技术经济学和能源工程等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不断进行交叉、融合和发展,不断在深入和拓展研究领域,不断为回答和解决能源经济发展问题提供创新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支撑,逐步成长为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但是,无论从研究还是从教学的角度,目前对能源经济学涵盖范围的认识尚不统一,理论体系本身远未成熟完善。

二、能源经济方向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

能源经济研究方兴未艾,国内外高校设置能源经济相关专业,培养能源经济管理和研究人才,历史不长,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材编制、都仍处于起步阶段,各具特色。以前多作为研究生层次专业,设置于环境或能源相关系(学院),或能源环境相关跨学科专门研究中心,依托所在院系的专业及研究基础,教学内容的工程和管理学特征较强。依托理论和应用经济学科开设能源经济专业的相对较少。考虑到学科交叉性,专业生源主要来自于理科和工科生源。

美国特拉华大学能源环境政策中心,于1983年最早面向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设置了能源经济及管理专业,2012年开始招收能源经济及管理本科专业。近年来,由于能源经济及其研究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专业人才需求增加明显。国外的著名高校如MIT、加大伯克利分校、南加大、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等,国内很多高校,如国内的中科院、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江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西安财经学院等,也都相继招收能源经济方向研究生。2011年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重庆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晋东学院等高校陆续开设能源经济本科专业。

目前,国内已出版的教材[2-6]中,笔者认为魏一鸣主编的《能源经济学》(第2版,2011年)较为符合当前专业教学要求,其它教材多适合研究生层次。国外多数院校多采用讲义形式,也没有正式教材。知名教材中,《Energy Economics:Concepts, Issues, Markets and Governance》较适合本科教学,但内容程度偏浅;《International Book on the Economics of Energy》更适合研究生层次使用。

从多数课程开设的情况来看,由于能源经济学覆盖面宽和研究视角多样,对能源经济学及其体系的认知差异较大,课程内容也因为衔接课程的差异和依托专业不同,差异较大,深浅不一。目前存在的明显问题有:

(1)课程内容体系欠规范,与相关课程内容重复和冲突的情况突出:例如,资源环境经济学对可耗竭资源开采、环境经济的分析,在本课程中也会讲授。在“能源经济”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方面,前者有关内容作为能源经济学理论来源之一,完全可以简化和有针对性地纳入能源经济学课程内容之中,作为基础理论模块的内容;还有,能源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气候变化经济学等教学内容存在部分重叠。(2)缺少一致认可的成熟教材,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教学多采用课堂讲义和教辅资料结合的方式。(3)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待创新。对非工科背景的经济类专业学生,学习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的能源经济专业课程,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可考虑选择多媒体课件、有关能源生产过程和技术的视频、现场参观及专业实习等多元化辅助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反之,依托工科专业建设能源经济专业,需要增加开设经济和管理有关课程,加深学生从经济管理角度对能源经济的理解。(4)教学学时数偏少。在目前高校本科培养体系规范下,多数高校可分配给专业课程的学时仅约占总学时的10~15%,单科课程多不超过60学时,中国石油大学等在能源经济专业建设中具有较长办学时间的高校,专业培养环节约占总学时的20%。教学学时普遍偏少,多是32或48学时。既要符合现有本科培养规格要求,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受能源和经济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传授和素养培养,以满足未来从事能源经济领域实践与科研工作的要求,需要把握教学规律和专业学习特点,更为合理安排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式,课内课外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

总之,从国内外发展动态来看,本科层次“能源经济学”课程的规范化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教学体系建设存在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包括教学内容、辅助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评价等。本文主要对教学内容和辅助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探讨。

三、对“能源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1.建设思路

作为创新型专业核心课程,“能源经济学”课程的建设,从教学体系建设角度,特别是教学内容组织方面,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1)体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能源经济本身属于新兴领域,新的技术、理论方法和问题层出不穷。这要求能够把握能源经济理论及发展动态,在内容上采取教材(讲义)和科研文献相结合方式,不断充实、拓展和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及其结构、课件和实验环节等,反映该领域的新动态新发展。(2)特色定位:应充分结合原有教学和研究基础,在目前国内能源经济专业尚不多的情况下,各专业应找准自身定位,有的放矢,根据各品种能源及其子产业的技术经济特点,有选择地突出某一两子产业或部分教学内容,单独开设相关特色课程,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如石油大学单独开设了“国际能源市场分析方法及应用”、“国际石油经济学”,反映出了自身特色。(3)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源经济专业设置的直接目的是要培养面向能源经济实际,能够回答和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紧迫能源经济问题的人才队伍。因此,应注重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践培养环节相结合,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特别重视对专业素养和实际能力的培养。需特别指出的是,出于数量实证方法在能源经济分析中的重要作用,能源平衡表、计量分析、投入产出分析、SAM及CGE模型编制的工作量大和比较复杂,有关教学内容最好安排独立实验课程。(4)区别不同能源品种及其产业链:在对能源经济总量概念及有关分析理论的把握之外,应在能源供给、能源市场与价格、能源产业管制等具有明显子产业特征差异的内容部分,根据不同能源品种的技术经济特性划分教学内容模块,如可大致分为煤炭、油气、电力和新能源等和能源市场、能源金融等细分内容模块。在此基础上,按照专业特色定位进行适当侧重和取舍。(5)教学内容的灵活组合和调整:应从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分析应用和政策应用的维度,对内容模块的设置仔细分析、灵活剪裁和设计,反映专业定位及特色,区分主干和拓展内容。(6)注意与其它课程的衔接承递:明确课程之间的序贯承递关系,合理设置教学计划,尽量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叠冗余,提高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支撑度,最大限度节约教学资源。适当考虑与研究生阶段有关课程的衔接。

2.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

从各高校课程开设的情况来看,“能源经济学”课程多设置于第4或5学期,课程学时多是32或48学时。课程预备知识,主要有:能源概论、宏微观经济学、应用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运筹学等。课程内容的设置,应是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深化。参考有关《能源经济学》教材内容,从便于学生消化吸收的教学需求出发,笔者认为该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应适当增加学时至60学时,内容模块可大体划分如表1所示。

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基本思路和原则是:(1) 以“能源供需分析―能源市场与能源价格―能源产业管制―能源政策―能源与经济增长、环境的关系”的有关概念及其理论阐释为核心脉络,组织和展开教学主干内容。(2)在理论和分析方法论的教学中,注重与有关课程内容衔接:理论分析部份,应注重在经济学理论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以讲授和深化,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能源经济问题的能力;注重讲授3E领域应用广泛的主要量化方法,包括指数理论与因素分解、DEA效率评价、投入产出分析、CGE模型和计量分析等方法,最好能够结合典型文献和课程实验环节,深化学生对有关方法及其在3E领域应用的理解。该部分内容有一定深度,可选择另外单独开设实验教学环节或课程,实验课时也可适当增加。(3)考虑内容深度、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及教学安排和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强调学生对“能源-环境-经济”基本问题及知识的掌握和准确理解,突出特色定位,有所侧重,兼顾理论和方法论教学,进行内容取舍或单设课程。

3.辅助教学手段和方法

由于学时有限,学生对于跨经济学和能源科学的课程内容理解上会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上,既要安排对能源学科特别是能源工程领域知识的预备课程,也要结合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可包括:(1)以专业研究报告和学术文献作为补充,较全面、细致和及时地反映能源经济实践和学术研究的进展,反映能源经济研究的主要方法和重要结论。(2)能源经济与工程技术的教学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和感性认识。(3)能源经济模型及其分析工具,如CGE模型、3E系统模型,能够为学生更为深入和准确地理解能源系统提供模拟或仿真环境。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能源学科专业实验室,提供能源工程教学的辅助仿真实验。(4)安排课程认知实习环节。(5)有组织地开办课外能源经济专业讲座,增加学生课外的知识获取渠道等。

四、对重庆大学“能源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CEBA)于2011年获批在现有应用经济二级学科下筹建“能源经济”专业,于2012年开始招生。在专业建设上,CEBA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依托技术经济及管理国家重点学科,传承电力技术经济特色方向,以打造辐射全国的特色专业为目标,为西南地区及至国家相关行业部门输送急需的能源经济及管理专门人才,并为相关专业研究生阶段的教学科研培养输送人才”的专业建设目标。从人才培养角度,提出了培养符合国民经济建设和能源经济研究急需的“懂能源,精经济,会管理”的创新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在“能源经济学”课程建设上,课程教学学时规划设置为48学时。根据我院本科教学总体课程规划,梳理“能源经济学”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关系如表1。对有关教学内容作出了相应安排:(1)在课程内突出能源经济实证研究方法内容,设置实验教学环节。(2)相对突出电力技术经济特色,单设“电力技术经济”、“电力市场与电力经济学”课程,安排“电力工程概论”课程作为预备课程。(3)建立与能源企业的教学培养合作关系,安排能源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举办讲座,安排课程认知实习、专业认知实习和专业现场实习等环节。

五、总结

能源经济专业的设置和能源经济学理论体系本身都是新兴事物,需要不断开拓创新。国内“能源经济学”课程建设处于初创阶段,有待规范化和经验积累。本文基于对能源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理解,结合国内能经专业办学的实际,探讨提出了“能源经济学”课程内容设置模块化设计及其原则与必要辅助教学手段,希望能够为能经专业的下一步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庞名立,崔傲蕾.能源百科简明辞典[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9.

[2]林伯强.现代能源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林伯强.高级能源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4]魏一鸣,焦建玲,廖华.能源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5]魏一鸣,焦建玲,廖华.能源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6]魏一鸣,焦建玲.高级能源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篇2

1.1 工业部门能源消费趋势分析

为了便于能源消费时间序列上的对比分析,本文将煤炭、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等常用能源参考《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7]颁布的折算系数折算成标准煤(t)。结果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快速(图1),工业生产消费能源由1980年的38 986×104t增长至2007年的190 167×104,t年均增长率为6. 25%,其占全国能源消耗总值的比重保持为61. 49%左右,可见,工业生产部门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是中国能源消耗总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因子。此外,世界各国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一般只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3左右[18],而在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占近70% (图1),可见,中国工业能源消费所占能源消费比例必然存在较大的下调潜力。

1.2 工业部门碳排放趋势分析

按照IPCC温室气体指导方针目录中有关碳排放总量的估算方法[19](公式1),估算中国工业部门碳的排放量,结果见图2。Ct=∑Ci, t=∑iECi, tefi(1)式(1)中,Ct为t时期各种类型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总量(104t);i为能源消费类型,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ECi为i能源消费总量(104t标准煤);efi为燃料i中的含碳量,即碳排放系数,本文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公布的数据(http: //eia. doe. gov/)和文献[20]对碳排放系数进行调整,以控制误差合理范围(表1)。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部门的碳排放总量由1985年的35 578. 82×104t增长到2007年的145 803. 80×104,t年均增长6. 76% (图2)。同期,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化促进了中国能源消费效率的提高,工业碳排放密集度(即单位工业GDP所致碳排放量,单位t/万元)由1985年的15. 05 t/万元降低到2007年的7. 14 t/万元(图3)。

1.3 工业部门各行业碳排放趋势分析

参照《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7]中工业部门分类,将工业部门分为采掘业、制造业和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3个门类。由图4可知,制造业碳排放所占比例、采掘业碳排放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碳排放呈现增长趋势。其中,制造业碳排放量最大,平均约占工业部门碳总排放量的60%;其次是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碳排放约占30%;采掘业碳排放量最低,约占工业部门碳总排放量的10%。可见,当前中国在大力发展现代化制造业的过程中,降低传统制造业能源消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迫在眉睫的关键问题,也是推动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和地方行动响应的关键环节。此外,电力能源消费量的逐渐攀升反应出人口增加、社会生产对电力能源的巨大需求潜力。

2 地区工业部门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空间变动分析

本文分别采用1995年和2007年中国各省区(、台湾、澳门和香港数据缺失,未做研究)能源平衡表中工业最终能源消费数据[17],分析中国工业经济转型过程中各地区能源消费、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空间变动特征,以期明确各地区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空间差异性。

2.1 地区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空间格局

本文将各类能源折算成标准煤(t),并按照当年全国能源消费量平均值的0. 5倍、1. 0倍、1. 5倍把各省份归入能源低消费地区、能源中度消费地区、能源较高消费地区、能源高消费地区4种类型,以此确保不同时空尺度下各省区能源消费数据的标准性、可比性。结果如图5所示。(1)能源高消费地区。1995年环渤海地区的河北、辽宁、山东是中国工业高能源消费集中区。其中,辽宁省工业能源消费量高达4 143×104,t工业能源消费量居全国第一,河北(3 979. 80×104t)、山东(3 495. 14×104t),能源消费量居全国第三、第四位,此外,江苏省工业能源消费(4 087. 17×104t)居全国第二,远高于同属长三角地区的浙江省(1 914. 81×104t)和上海市(1 808. 47×104t)。同期,中国能源高消费地区工业生产平均能源消费量超过或接近4 000×104t。2007年,该类型区域中辽宁省降低为能源较高消费地区类型,而河南省(7 268. 11×104t)工业能源消费量高居全国第二位。该区工业生产平均能源消费量超过或者接近9 000×104t。(2)能源较高消费地区。1995年此类地区主要集中于中国中部地区的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安徽、黑龙江、吉林8个省区,东部地区的浙江、上海和广东3个沿海省、市。同期,此类地区工业能源消费量约2 262. 44×104t。2007年,吉林、上海和黑龙江省、市降低为中等能源消费地区类型。较高能源消费地区工业生产平均能源消费量较1995年增长至4 800×104t。(3)能源中度消费地区。1995年集中于中国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7个省区,此外,东部地区的福建、北京、天津和中部地区的重庆、江西5个地区也属此类地区,该类地区工业能源消费量约1 090×104t。2007年,在1995年能源消费地区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吉林、上海和黑龙江降低为能源中度消费地区类型。此类区工业能源消费量约为2 040×104t。(4)能源低消费地区。该类地区主要集中于海南、青海和宁夏等经济落后地区,其工业能源消费量平均值由1995年的147×104t增长至2007年的470×104t。

2.2 地区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强度空间特征

能源消费强度,即单位GDP所消费的能源量(t/万元),可以体现经济生产的能源利用经济效率。本文按照当年全国能源消费强度平均值的0. 5倍、1. 0倍、1. 5倍将各地区能源消费强度分为低、中等、较高和高等4种类型。1995年以来,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强度省区差异极大,如图6所示,工业能源消费强度低的省区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包括福建、海南、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天津等),且更趋集中;工业能源消费强度高或较高地区多分布在中部资源型地区和重工业区,如山西、宁夏、贵州、河北、青海、云南、湖北、湖南、甘肃、安徽、吉林、新疆等, 30 a间其空间格局整体上并无较大改变;但整体上来看, 1995~2007年期间,大多数高工业能源消费强度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普遍下降,下降最快的省区是山西、内蒙古、陕西、吉林、江西、湖南等能源富集地区,下降幅度为3. 49~5. 34 t/万元。

2.3 地区工业部门碳排放空间格局

按照式(1)碳排放总量的估算方法,估算各地区工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并按照按照当年全国工业部门平均碳排放量的0. 5倍、1. 0倍、1. 5倍将各省区分为低、中等、较高和高等4种碳排放地区类型。结果如图7所示。

(1)高碳排放地区。与能源消费格局相比较,高碳排放地区除集中在高能源消费地区外,还集中于山西、湖北等地区,并呈现出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这类地区主要是煤炭生产地和经济发达的地区,能源自然禀赋和经济发展需求是影响地区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其中, 1995年辽宁工业能源消费所导致的碳排放高达3 147. 50×104,t居全国工业碳排放量第一位, 2007年,河北省以8 689. 15×104t碳排放量位居全国榜首,同期,广东作为中国工业发展速度最快地区,其工业碳排放量(4 445. 54×104t)进入高排放方阵。

(2)较高碳排放地区。1995年该类地区与中等能源消费地区空间分布相似,主要集中于中国中部地区。伴随“振兴东北老工业区”、“中部崛起”和“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国家战略的日益实施与深入,逐步增强了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北部湾地区经济生产能力、精品原材料基地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其内部工业碳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到2007年,东北、中部和北部湾区域内绝大省份退出较高碳排放类型区。

(3)中等碳排放地区。在1995年的空间分布格局上, 2007中碳排放地区新增四川、福建、浙江、安徽、吉林和黑龙江6个省区,同时由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召开对北京和天津工业能源消费和气候条件的要求,北京、天津碳排放量迅速降低,与江西省一并降低至低能源消费地区行列。

篇3

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全面开展,在推动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改革、促进校企合作,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提升院校知名度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技能竞赛作为展示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成果的平台,竞赛的结果侧面反映出办学质量,检验出专业教学改革的力度。一年一度的会计技能竞赛对会计专业教学提出许多挑战并产生着积极的效应,同时也给专业建设带来一系列的反思。

一、会计技能竞赛对会计专业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1、扎实过硬的专业功底与敏锐的职业判断能力

高职会计技能竞赛总时量为360分钟,包括会计业务手工处理和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两个环节,分上午下午两场进行,时间各为180分钟,其中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环节采用团队竞赛方式进行(个人岗位专项技能竞赛穿插于团队竞赛中),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环节采用单人单机独立竞赛方式。竞赛总成绩为会计手工处理成绩和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环节成绩总和。全面的知识要求、竞赛中繁重的题量任务与紧张的气氛,都在考验着选手的专业功底与领悟判断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做后盾,熟练的技能水平与操作速度是保障竞赛中获得好成绩的关键。

2、手工电算处理能力兼具的综合职业素养与技能要求

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竞赛环节以某一制造企业为工作背景,使用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竞赛平台,以仿真原始凭证形式提供企业当月发生的经济业务资料,要求选手对当月经济业务进行手工核算处理。具体包括:原始凭证审核和填制;现金存储业务;会计凭证汇总;成本计算;记账凭证编制与审核;凭证整理与装订;账簿登记;对账与结账;会计报表编制;纳税申报表编制;企业财务分析、会计制度设计等。会计业务处理的具体原则和方法遵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业务范围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确定的教学内容。

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环节以某一商品流通企业的业务为背景,要求选手使用企业版信息化财务软件中的系统管理、总账、薪资管理、固定资产、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应收账款管理、应付款管理和财务报表等模块,实现一个商品流通企业的一个月业务从单据处理到编制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结账、编制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的完整工作过程。

竞赛内容涉及面广,包含有财务会计、电算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纳税实务等专业知识,这些具体内容反映出竞赛对选手综合的职业素养与技能要求,既要熟悉准确地进行会计业务手工处理,又要熟练掌握运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信息化业务处理;既要兼顾对制造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业务的敏感熟悉度,又要灵活区分不同行业企业业务处理的异同。

3、合理的岗位分工与默契的团队协作技巧

竞赛内容中包含了平时教学中没有时常关注的岗位分工。会计业务手工处理中四名参赛选手分出纳、总账会计、财务主管、成本会计四个岗位合作完成,个人岗位专项技能竞赛内容穿插于团队赛中进行。既有团队赛又有个人赛,技能熟练度与分工协作的要求很高。学生良好的岗位角色适应与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协作默契,效率与工作质量才能达到理想状态。多动脑筋如何减少失误、如何调配时间与合理分工、如何提高团队意识与相互协作的技巧、增强细心度和准确度等。

二、高职院校会计技能竞赛促进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1、好的成绩来自于专业雄厚实力与专业良好建设成果的体现

竞赛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尖子选手,而是为了推动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新形势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技能竞赛不仅检验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更是传递着教育改革的信息与方向。将技能竞赛与学习过程、岗位练兵紧密结合,将学练课赛融为一体,以比赛为契机,提高参赛者技术技能以及指导教师的整体水平。把比赛刻苦训练的内容与精神归入到常态化教学中。按照职业领域形成学习领域,适当优化整合课程,推动课程体系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做到既能满足技能大赛的要求,又能适应职业岗位需求。

2、“以赛促学、比学赶超”,促进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学习热情,建立“长效机制”

让更多学生认识专业技能的重要性,看到自己学习的知识在岗位上的价值,形成比技术、学技能的的氛围。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做法,提前组织一支由专业技能优秀的学生组成的训练队伍,长期进行针对性集训,以备比赛时拿得出手。指导训练中应指定具体的老师负责,用第二课堂的时间和周末等进行训练,并采取定期模拟比赛的方式逐步淘汰,从而形成合理良性的竞争机制,在保持适当压力的同时加强学生对比赛的适应能力。重视比赛,培养自信心、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作为赛前训练的学生,鼓励他们有毅力有恒心,做到随机应变,正确判断、规范准确、熟练快速地处理各项业务,这样才能在大赛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3、强有力的支持与技术保障才能推动竞赛与教学效果

新技术、新软件、新方法是目前各类赛事的特点,技术含量与专业难度逐年加大,无论是教学和参赛都需要场地和设备,没有得力的措施与保障,设备与软件跟不上形势与大赛要求,成绩无法提升。同时,财务预算与支持要落到实处,加大对竞赛培训的投入,切实深化“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

4、会计技能竞赛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竞赛知识点多、技术面广、内容新、综合性强,对加强指导教师自身素质,拓展老师专业知识与提升职业技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促使老师们多参加各类赛事、增加外出观摩学习、专业培训、交流经验的机会,积极参与技能竞赛命题,探索项目化教学等。名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要求教师从6个方面提高,即技能水平、指导水平、信息搜集能力、训练管理、创新创优、团队协作。

5、会计技能竞赛推动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竞赛项目是按照行业标准,切合企业实际设计而成,集成了行业最新的制度标准。将技能竞赛的技术标准贯穿于日常教学与技能培养过程,引导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法,开启知识体系向工作过程的转变,实现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转变,使适应竞赛要求的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成为主体,以职业领域和工作任务为基础,构建项目化课程与任务引领的新型教学模式。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经验,结合竞赛要求调整完善专业教学计划,推动实践教学效果。有必要考虑将大赛内容与技能要求分解出来,逐步引入专业课程、核心课程,制定以技能大赛为主题内容的精品课程或项目化教材等。

总之,充分认识高职院校会计技能竞赛对会计教学的意义所在,正视在技能竞赛中的差距与不足,将有效刺激专业教学思路的拓展。关注会计技能竞赛的持续健康发展,探索会计专业教学的优化,才能实现竞赛成绩与教学质量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刘新勇.职业院校会计技能竞赛对专业教学的影响分析[J].市场论坛,2014(3).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5-3634-02

Ability Cultivation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YAO Min

(Jil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Management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Changchun 130117,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of the financial informatization in china and the capability requirement of computer special? ty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he setting principle of computer curricular system is proposed: to build mathemati? cal course group, to introduce the frame of finane knowledge,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cultivation of computer specialty.

Key words: computer specialty; financial informatiz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自20世纪60年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金融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最主要行业之一,金融信息化建设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加快,银行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加强。随着硬件系统的不断完善,对金融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既懂金融业务又有数据处理和IT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

财经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如果能够结合金融专业特色,打造金融信息化复合型、面向应用型人才,就能更好地发挥优长,并更好地满足社会信息化的需求。

1中国银行业金融信息化建设现状

金融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从而引起金融理论与实务发生根本性、革命性变革的过程。随着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金融数据通信网络框架基本形成,但国内银行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仅仅限于局部应用和内部集成两个层次,仍然处于信息化的初级阶段,其运行效率、信息综合程度和信息服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国内银行业通常模式是业务部门提出业务目标和业务流程,再和IT人员进行沟通,但这不符合金融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从业务、管理到决策的所有环节,从渠道、核算到设计所有领域,无论是设计业务产品、客户系统需求分析、业务流程优化,还是现有信息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运用,都需要一批既懂银行业务又有IT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来高效完成。[1]

目前我国金融人才的现状是,纯IT背景的科技人员不懂金融,改行做信息的金融人才达不到IT技术要求,这必然会使金融信息化进程受到阻碍。目前已有一些高等学校在硕士阶段着手培养金融信息化方向的复合型人才,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在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中不仅有硕士层次,也有博士层次。[2]财经院校如果能充分发挥自身财经专业方面的优势,在计算机专业学生教育方面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与金融知识加以融合,既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更能适应金融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2财经院校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金融信息化人才是高等财经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即要通晓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又要掌握金融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和金融业务知识。

2.1通晓信息科学技术知识

了解金融信息化管理流程,熟悉软件开发周期和企业应用开发等相关知识,掌握现代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具备银行信息化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2.2掌握现代数理工具

由于银行业面临大量数据处理工作,学生还应具备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能够掌握金融数学的方法和模型工具,进行投资分析和金融数据的统计处理。

2.3拥有一定的金融学理论基础

学生还应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金融学基本知识和理论、金融运作和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金融规则、惯例,熟悉银行政策法规,了解当代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了解银行产品运作流程和核心业务处理系统。

3面向金融信息化应用人才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

按照金融信息化人才能力要求,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在上述三个方面得到体现,兼顾数理、计算机、金融知识的教育,并注意课程间的融合。

3.1打造数理工具课程群

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数学工具的运用是一切研究的基础,是现代高等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一趋势越发明显。金融信息化过程中更加注重金融产品的开发,微观金融发展迅速,这将更多地仰仗数理工具。因此在这方面需要加强。不再局限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还应建立课程群,如进一步开设离散数据处理方法、多元统计方法、金融数据分析与处理、经济计量学、运筹学等高端应用数学课程,教学中还要做到既结合金融领域实际应用,又要结合数学实验软件和统计分析软件的使用,也包括学生使用计算机语言完成相应算法的实现,从而在打造数理课程群过程中融合金融和计算机应用。

3.2引入金融专业知识框架

要完成计算机专业和金融信息化的对接,学生对金融领域的总体把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又不可能做到如同金融专业学生一样面面俱到,选择有经验的专业教师讲授至关重要。财经院校拥有强大的金融经济类专业教师资源,可以特设相应的金融基础知识课程,如银行综合业务处理、经营管理,金融工程学、智能金融等。

3.3强化计算机专业应用能力

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本身已相对比较完善,但软硬件课程设置上不能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基于面向金融信息化应用的现状,网络类包括组网技术、网络开发技术、网络安全等课程相对要加强。并兼顾银行业网络发展,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金融信息化国际新技术专题介绍。

大学本科阶段虽然不能深入完成金融信息化要求的能力培养要求,但在专业方向打造方面是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的,也指出了财经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

篇5

血液净化技术不仅能使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得以继续生存,同时也是对危急重症患者进行抢救、挽回其生命的重要辅助治疗[1]。血液净化中心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场所,是急性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部分免疫系统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进行抢救和治疗的特殊医疗场所[2]。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患者病情通常较重,且变化快,影响环节多,对设备的依赖性较强,加之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复杂,因此容易发生医疗风险,因此就要求血液净化专业护士需具备较高、较强的急救意识,应急综合素质,判断能力,以及护理技能水平[3]。本研究通过科室急救能力培训小组的组建,制订出急救流程及考核计划,实施理论授课及实训操作后,对医生、护士急救能力进行评价与考核,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15年6~9月,参与研究的对象为本院血液净化中心医生、护士共计16名,年龄21~41岁,平均(23.2±3.5)岁。其中包括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医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9名,护士2名。;本科学历12名,专科学历4名;从事血液净化工作年限低于3年的5名,大于或等于3年的11名。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首先需要对急救能力培训及考核小组进行组建,急救能力培训及考核小组的成员共2名,分别由科主任、护士长组成,均通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由该培训及考核小组对血液净化急救培训流程及考核细则进行制订与实施。本次急救能力培训的目标:对基础生命支持的基本技能进行掌握;对急救药品的知识进行掌握,能够正确、合理地使用急救药品;在突况下(如猝死等)对心肺复苏、气道异物处理方法进行掌握。培训的具体方法:(1)对医生、护士进行急救基础理论知识培训。组织本科室医生、护士按时参加医务处、护理部组织的基础生命支持课程,该课程每月举办1次,为了科室工作的正常进行,每次参加培训的人数为4~5人,分批次进行培训,所有人员必须参加,如当期有事不能参加,可与其他人员进行调配,培训周期为3个月。急救基础理论知识培训的课程主要包括:对心脏复苏的知识及技能进行更新,掌握心电图相关知识,使医生、护士能够对致命的心律失常进行识别,围绕胸外按压、快速除颤理论进行培训,对气道管理技术进行培训,对常用的抢救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所能发挥的功效,及其不良反应知识进行培训。(2)对血液净化中心医生、护士进行急救专业理论知识培训。每月进行2次,授课方式为多媒体授课及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授课的内容主要包括:血液净化专科知识和血液透析中常见易发生的急救知识,如血液净化所包含的分类、适应证,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相应的处理方法、要点等[4]。(3)对医生、护士进行急救流程的培训。急救流程的内容由科主任、护士长进行培训,每月进行1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在对危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其体征进行观察的流程;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如其突发心律失常、低血压休克、心脏骤停,对其进行处理的相应流程,以及在突发意外情况时,进行急救汇报的流程。(4)对医生、护士进行急救操作技能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将急救操作技能分为两类:一是急救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如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双人徒手心肺复苏术,电除颤术技能的操作。二是急救设施的使用技能。针对简易呼吸机,多参数监护仪、心电图机,除颤仪及负压吸引器等急救设备的操作方法教授给参与培训的医生、护士,使科室的每一位医生、护士能够对急救设施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掌握,同时急救设施定点放置,专人每周对其进行充电,并做好仪器检查工作,保证急救设施能够正常及时得以使用。对于抢救所用的药品实行专人管理,定点放置,有效期登记,同时护士进行班班交接,做好交接记录,人人对急救药物的作用、剂量及不良反应进行掌握。(5)急救模拟情景训练。针对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的某种紧急情况,设置模拟情景,使护士对各种风险预案、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及处理方法熟悉掌握,同时开展演练、模拟训练等,使其印象得以加深。比如可选择血液透析治疗中常见的急救病例(低血糖昏迷、透析首次使用综合征、突发呼吸心搏骤停、透析中发生低血压休克等),采用案例剖析,情景再现,问题思考等,开展模拟性训练。即在指定的事件中,比如透析时突发火情,护患纠纷,无肝素透析发生凝血,意外停水、停电、停氧,透析用水细菌超标等,对护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行训练[5]。对护士的应急反应速度进行培养,同时使护士的病情观察能力及应急配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1.2.2考核指标于研究开展前后对参与本次研究培训的医生、护士进行急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急救综合能力考核,各100分。参考现代临床专科护理操作培训手册,对心电监护、气管插管配合、中心吸氧、电动吸痰、简易呼吸囊的运用5个方面进行考察。评分内容包括操作准备(10分)、操作过程(70分)、效果评定(15分)、相关理论(5分)。应急预案处理评分内容包括病情判断(10分)、应急能力(20分)、执行处理(50分)、护理记录(10分)、相关理论(10分)。综合急救能力评分内容包括病情观察(20分)、急救配合(30分)、协调组织能力(30分)、病情记录(10分)、医护评价(10分)[6-7]。

1.3统计学处理应用

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培训前后考核成绩比较

经过全面的培训后,医生、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操作技能及急救综合能力得分均高于考核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培训前后血液净化相关护理风险管理质量比较

培训后血管通路血液外渗、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相关感染、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均低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培训前后内瘘阻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篇6

一、 引言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应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理论知识以必需和够用为度,把重智力转变为重技能,注重知识的应用,要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教学定位应当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核心。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应当培养具有商贸知识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具备英语运用能力,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译,同时具备相当熟练的商务知识技能,熟悉外贸流程的商务英语人才。在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学生必须运用自身掌握的英语知识和商务技能,来处理特定的商务活动或模拟的商务情境。开展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技能竞赛是商务英语课程文化的展现,也是检验商务英语专业技能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同时又引领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的方向,突出技能培养,达到真正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目的,反映了市场需求的人才类型,是促进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手段。这就要求英语教学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道路,授课要以“学以致用”为前提,实现英语知识传授与商务能力训练同步进行,把理论、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专业技能课,使学生相关的一般能力得到特殊的发展和整合,以适应这种变化和发展。

二、 重构合理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技能竞赛的着眼点都是放在学生对商务英语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上,即要求学生以英语为载体,在特定的外贸环境下,正确迅速地处理外贸事务。技能竞赛是商务英语教学的一项重大改革与创新,是对高水平技能型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选拔的重要途径。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竞赛项目直接参照外贸业务员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结合外贸单证员、报关员等职业资格考核内容,各个竞赛项目操作内容选择合理,并且具有行业代表性。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我们应该打破传统完整的学科体系,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对学生所需掌握的英语知识、商务能力、综合素质结构进行重新分析,依据商务英语课程对准商务英语专业技能、商务英语专业技能对准职业、职业对准市场的原则,重新构筑英语知识和商务能力结构较为合理的课程体系,强化职业技能的培养。通过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技能大赛,不仅能够促进该专业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和商务职业技能的学习,而且对课程体系的重构起到了推动作用。

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技能竞赛所要求的是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可以考察学生的基本语言知识技能、商务岗位技能和职业综合能力,对复合型商务英语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导向作用。学生所体现出来的高技能即是运用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来进行外贸业务的能力。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技能竞赛对学生这种能力的选拔也就是商务英语专业岗位对该类复合型人才方面的要求。而我们现在所讲授的课程大部分还是强调知识之间的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忽略了对学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教学环节与职业技能竞赛要求脱节,真正大赛来临之时,很多学生感觉原来学到的知识很空,派不上用场。显然,原有的学科体系和课程教学模式不适合对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必须要在对商务英语专业岗位知识和能力分析调查的基础上,参照商务英语类职业岗位基本技能的主要内容,结合技能竞赛的特殊要求,对原先的教学计划进行重新调整,从实际生产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分析出发,与地方企业共同开发新的课程体系,以外贸工作岗位职责为依据,将外贸岗位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选择对应商务英语职业技能竞赛考核核心的操作内容,加强学生岗位技能训练。

三、 借助职业技能竞赛,提高实践技能训练

职业技能竞赛是检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院办学实力的好坏,能否经得起检验,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的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全面掌握商务学科知识、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以及商务操作知识和技能。通过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技能大赛的引导,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必须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和实践能力出发,调整原先实习实训建设的思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学生商务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实际外贸业务的融合,促进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接轨,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对学生平时的商务实践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应当调整原先对学生技能训练的思路,将外贸职业资格与专业技能训练完全融合,对学生的商务英语实践技能训练过程应当以工学交替教学的实训环节作为主线,研究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技能竞赛的项目和操作内容,在仿真模拟商务实训室,甚至直接在企业实际外贸工作岗位上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基本语言技能、岗位技能、职业综合技能。

以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技能竞赛为载体,提高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是以竞赛促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近几年来,商务英语专业每年在四门课程上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增加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从而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专业技能:

一是在商务英语函电课程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商务英语函电翻译大赛,由学生自主设计外贸业务,撰写外贸函电,旨在提高学生独立翻译外贸函电的专业职业能力;二是在外贸单证操作课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外贸单证操作技能竞赛,旨在提高学生独立缮制各类外贸单证的能力,为后续学生进行外贸流程实习打好基础;三是在进出口报关课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进出口报关技能竞赛,加强学生报关技能考核,提高专业技能;四是在专业英语综合实训课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商务英语听力、会话、写作专业技能竞赛,旨在强化学生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此外,在各类专业职业技能竞赛的同时,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巩固学生所学的商务英语专业技能知识。

商务英语专业借助职业技能竞赛的方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比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语言知识及商务知识的兴趣,以竞赛促进学习职业技能,同时也是对学生实践技能质量的一个检验,是提高学生实际商务职业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在安排实践教学时,商务英语专业结合职业技能竞赛的比赛项目,遵照实际职业技能训练内容设计与商务英语核心技能相适应的原则,尽量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达到l:1,学生实际职业技能训练的项目按照企业的实际外贸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来安排,选择企业典型的外贸工作情境作为载体,按照“单项训练——综合训练,简单情境——复杂流程”的方式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设计,让学生在校外企业兼职实训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模拟仿真商务实训室,在校外企业实训基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训练,从而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在掌握商务英语理论的同时使自身的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 摒弃传统考试方式,建立多样化的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技能评价体系

我们现行的传统考试体系一般是老师在期中和期末根据授课内容出相应的考试题,来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考试,得出相应的卷面分,然后根据学生平时的阶段性测验成绩,结合学生平时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给予一定比例的成绩,最后根据学生平时与期末的成绩按比例折算后进行加分计算,得出该生这门课的总成绩。这种传统的考核体系只能检验学生的书本知识水平,而极不利于检验高职院校学生实际职业操作技能,不能完整地反映学生掌握技能知识的好坏,没有真正体现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技能课的实际操作性。这就造成了学生只注重理论学习,而忽视技能实践的现状。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通过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推动高职院校加快实行新的能比较科学地反映学生掌握理论与职业技能知识评价体系。

此类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技能评价体系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可以采用校内专职教师对学生理论知识考核与校外企业兼职教师对学生实际职业技能职业操作水平挂钩的形式,实施校企结合的评价。可以布置一项工作任务,根据学生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使课程评价更具有职业导向性和实效性。还可以加强英语课程考核内容与职业技能考核挂钩的制度,加强职业技能考核,与当地劳动部门联系,建立商务英语职业技能证考点,鼓励学生取得多种职业资格证书,直接规定学生取得商务职业技能证书就意味着该门课程考核合格。

五、总结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应当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通过举办参与职业技能竞赛来进行商务英语专业的内涵建没、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将商务英语职业技能竞赛与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有机结合,深入了解、分析商务英语职业技能竞赛,进一步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与方法,才能找到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技能竞赛的立足点,领会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技能竞赛的内涵,不能夸大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技能竞赛的作用,“以赛代考”、“以赛代学”,走向另一种“应试教育”,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徐彦,开展技能竞赛引发的若干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7

[3]田国栋,企业技能大赛对高职学院人才培养的启示[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4]何福贵,张梅.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教学改革的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0. 3

[5]王寿斌,重视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7.6

[6]李士丹,尧有平.新形势下技能竞赛对高职教育教学的影响[J].中国电力教育.2011.14.

篇7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限额设计的要求及限额设计制度简介

1.1限额设计的要求

众所周知,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整个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龙头。从项目投资建设方角度出发,任何一个项目的决策就是要明确所投资项目能实现哪些功能、哪些效果,为实现这些功能、效果要花多少钱;明确了合理投资额,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在设计及项目实施阶段如何在投资额度限制下完成项目的建设。鉴于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目前在项目投资方与设计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条款中,往往会加入限额设计要求的条款,这是项目投资方通过合同手段将设计阶段投资控制风险分摊的一种方法。

1.2限额设计制度简介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要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先分解到各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各专业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根据限定的额度进行方案筛选和设计,并且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以保证总投资不被突破。

随着限额设计要求的普遍化,设计单位一般会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限额设计制度或流程。在这种制度下,建筑经济专业人员会更早的介入项目,在方案或初步设计阶段初期就配合项目负责人明确项目控制指标(包括量和价的指标,价的指标一般为总投资限额的90%),并分解至各专业、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随后经济专业将根据限额配合各设计专业进行方案筛选、优化并通过编制单位工程概算(或预算)结果对设计经济合理性进行复核,如发现与限额控制指标发生偏差就需及时与项总和设计人员沟通分析原因,设计也进入到优化流程;整个过程中各专业的限额设计执行情况是与奖惩制度挂钩的。

限额设计制度实质上是从“纵横”两个方向对项目投资进行控制,即在“纵向”控制上按照限额设计过程从前往后依次进行控制,在“横向”控制上是对设计团队及其内部各专业设计人员进行考核实行奖惩保证设计质量的一种控制,而这两种控制的关键工作均是由经济专业来完成的。

2.工程经济专业的工作职能

在传统设计流程中经济人员的工作主要是根据各阶段各专业设计文件和图纸,通过计算工程量、套用各类定额或指标、编制各阶段的造价成果文件。与传统流程不同,在限额设计制度下经济专业人员的工作职能有了增加。

(1)提前介入项目,确定限制额度。经济人员要根据以往工程积累的各类数据指标确定项目总投资、各专业、各单位、分部工程投资、主要要素消耗量指标等。另一方面,由于建设单位往往也自己的有限额目标,这就需要经济人员与之沟通,分析指标与目标的差异,找出原因、进行修正,取得共识。

(2)对各专业设计的经济性进行复核,各专业设计在限定额度下进行设计,其设计需经过经济人员的复核。经济专业的工作不再是传统的接收图纸计算工作量和费用的模式,而是设计全过程的主动介入项目。

(3)在项目设计流程中增加了配合管理职能。在限额设计制度下,经济专业的重要性得到了很大的体现。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与经济人员密切配合,做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无论是配合项总确定各专业限制额度,还是复核各专业的经济性,都体现了经济专业配合管理的职能。

3.限额设计制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随着限额设计制度的推广,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

(1)限制额度的合理性不够。这是与经济人员自身能力与设计方案成熟程度有关,这也是经济专业需要通过项目数据积累不断完善改进的方面。

(2)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在很多情况下技术与经济是以矛盾形式出现,限制指标下达后,各专业设计缺乏造价控制观念,或过于保守或过于强调功能,当发现偏差后已经来不及或无法修改,这就需要一方面强调制度的严肃性,另一方面在分解指标时将工作作细,充分运用价值理论作好方案筛选工作。

(3)制度自身的缺陷。经济专业在介入项目设计过程中会遇到阻力,技术与经济的统一在很多情况下不是那么容易的,整个制度的核心还是项目技术总负责人,经济专业虽然提早介入了项目设计过程,但与建设单位沟通主要对口人还是项目设计负责人,工程经济专业人员并未能充分与之沟通,整个造价控制的流线过长(任何需求变更需经项总传达经济专业、再传达各设计专业,反馈信息经由经济专业复核再传回项总),影响了设计效率,也影响了制度的正常实施。

4.设计项目经理制度的探讨

4.1设计项目经理制度产生的原因

由于土建项目设计涉及各方需求多专业多、各阶段设计工作重点又不相同,项目投资方往往希望在设计过程中有特定的专业人员全过程的与其保持密切沟通。项目技术总负责人限于精力往往无法满足这种需求,由此在一些设计单位中开始实行了项目经理负责制度。

设计项目经理负责在设计过程中与建设单位沟通联系,将建设单位各种需求传达给项目技术总负责人及各专业设计负责人,同时也将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需要决策的问题与其沟通协调。设计项目经理对设计成果文件的质量负责,对内设计项目负责配合设计总负责人协调各专业,并掌握项目组成员奖金分配权利。

由于设计项目经理实质上是设计单位以及内部各专业与建设单位沟通的纽带,设计项目经理岗位一般是由设计项目负责人或部门负责人等管理人员承担。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往往建设单位关注的重点是投资控制情况,非经济专业出身的项目经理往往无法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从而影响了项目经理制度实施的效果;同时沟通过程中各类事务繁多,设计项目负责人或部门管理人员的精力往往无法满足这个岗位的要求。

4.2关于建筑经济专业人员承担设计项目经理岗位的探讨

由上所述,设计项目经理作为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沟通的桥梁,需要在设计全过程中与各设计专业沟通协调。通过多年限额设计制度的实行,建筑经济专业更早、更主动、更全面的介入设计工作各环节,其对内与对外密切沟通联系,已经是设计单位内部管理重要参与方,因而富有经验的工程经济专业人员是能符合项目经理岗位要求的。

在整个设计团队中工程经济专业与项目投资方的沟通往往是最为密切的。专业技术由设计专业人员把关,但将各项功能与成本的统筹考虑以及整个项目运营周期成本情况则需要工程经济专业与投资方密切沟通予以确定。整个项目各个环节需要“花多少钱,办多少事”通常是工程经济专业人员最为清楚,而这恰恰也是投资方最为关注的事情。

与设计团队各专业沟通密切。任何一个设计造价成果文件的编制都需要工程经济专业与各设计专业密切沟通,任何设计理念的实现都需要经济专业的配合。能熟悉各专业设计图纸,掌握设计内容是工程经济专业的基本技能。

参与设计全过程。随着限额设计制度的普遍实行,工程经济专业开始全面参与项目设计的整个过程,同建设单位的全过程密切沟通,以及作为设计单位内部管理重要参与方,这些都表明工程经济专业在工程经济专业在全过程设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由此可见,工程经济专业人员具备了担任设计项目经理的基础条件,当然作为设计项目经理,工程经济专业人员除了需具有扎实的本专业技能外,还需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掌握各专业全面的基础知识、熟悉各专业设计过程及设计思路、熟悉设计单位内部控制流程及项目参与各方管理制度等等多方面的能力。

工程经济专业人员担任设计项目经理能充分发挥其专业特性、能密切与项目投资方联系提高设计阶段投资控制效率,真正起到设计团队对外沟通桥梁的作用。对内经济专业项目经理则需密切配合设计项目负责人协调各设计专业,将投资方的需求在设计中予以落实,与设计项目负责人一起真正起到设计团队的“双核”作用。

4.结束语

总体而言,限额设计制度从“纵、横”两个方向在设计阶段对工程投资进行控制,从而促进设计单位改善管理、提高设计水平,将技术与经济有效的结合起来。但通过实践我们也发现由于这种制度核心还是项目设计总负责人,此制度并不能使设计方与项目投资方更为密切的联系在一起,整个控制流线过长,影响限额设计制度实施效果。结合目前设计项目经理制度的逐渐推行,由富有经验的经济专业人员承担设计项目经理与设计项目总负责人一起共同确保项目设计工作高效有序的推进将是设计工作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篇8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迅猛发展,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但是,随着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高职生的就业压力也与日俱增。为了加强高职生的竞争能力,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更应具有较强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高职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除了必须掌握会计专业上岗所必需的从业专业知识和技能,即应具有“专业核心能力”外,同时,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可迁移的、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职业核心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和职场持续能力。

一、什么是“双核能力”

“双核能力”指“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

(一)专业核心能力

专业核心能力是指指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是从事一项职业所必须的能力。每个专业都有自己本身的专业核心能力,专业不同,专业核心能力就不同。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就是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高职院校首先应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因为这是学生就业的基础,是学生找“饭碗”的本钱,只有具有自己所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从事自己专业的工作。比如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就是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若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就不能从事会计工作。

(二)职业核心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具体的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即超出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它是从事任何职业活动都需要的,伴随人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和技术飞速发展的综合能力或基本能力。

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按其内涵和特点分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两大类,共8个大项,称为“8项核心能力”。 包括: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

职业方法能力主要是主要基于个人的,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知识、信息和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是劳动者的基本发展能力。包括“8项核心能力”中的前三项,即“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等能力。

职业社会能力是指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它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包括“8项核心能力”中的后五项,即“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外语应用”等能力。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开展“双核能力”培养的途径

当今社会,社会产业结构不断变化,职业岗位变动日益增加,社会在要求劳动者掌握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同时,还要求具有除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传统的仅仅培养掌握单一专业技能的教育目标,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立足职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加强“双核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现实要求,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趋势。那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该如何开展“双核能力”的培养,有哪些培养的途径呢?

(一)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我们要认识到“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是能力培养这一整体目标的两个不同方面,二方面都同样重要,不能只顾其中一种。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是只停留在注重会计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层面上,对职业核心能力中“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等能力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明确的培养途径与方法,导致会计专业的学生这些方面能力普遍较弱。从人才招聘会调查了解,现代企业在招聘会计人才时,他们不仅要测试学生会计专业技能,同时也非常关注的学生的职业核能力,这也说明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加强“双核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当今这样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里,让学生只学习专业技能,具备专业核心能力,为某一特定行业做准备是不够的,他们应该掌握一定的职业核心能力,到职场中工作有变化时才不至于措手不及。因而我们要改变偏重于教学生会计“专业技能”的倾向,要在教会学生会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教会学生如何“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等职业核心能力,进而建立起“双核能力”培养的特定模式。

(二)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双核能力”

在“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后,紧接着我们就应该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双核能力”。学生的“双核能力”是要靠我们教师来培养的,若我们自己的能力都欠佳,试想,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吗?因而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会计专业教师“双核能力”的培养。在提高“专业核心能力”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比如让会计专业教师带薪进修,到高一级学校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到企业真正的从事会计工作,顶岗锻炼等等;在提高“职业核心能力”方面,我们可以让会计专业教师参加了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师资培训,聆听专家讲座、先进经验介绍,培养教师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水平。

(三)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贯穿“双核能力”的培养

在专业教学方面,我们不能只注重会计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而应加强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的整合,从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教学制度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过程的组织等方面让两种能力相互渗透。特别是在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更应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渗透在专业的教学过程之中。比如我们在上《基础会计》中“供应生产过程”的实训课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简单的情景:生产部门提交采购计划交采购部门审核后,采购部门到财会部门领取款项采购。为让学生搞清楚在这个过程中,各个部门的责任,我们就可以把全班学生首先分成几个组,一个组为本企业的财会部门;一个组为本企业的采购部门;一个组为本企业的生产部门等等。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简单的采购过程:生产部门提交采购计划交采购部门审核后,采购部门到财会部门领取款项采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将学生进行了分组,各个组之间有业务往来,这样就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职业核心能力。生产部门的同学在做采购计划的过程中,就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采购部门的同学在做出该不该采购,财会部门的同学在判断该不该付款的过程中,就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样一来,我们就既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贯穿“双核能力”的培养。

总之,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双核能力”的途径还有很多,在此不再赘述,我们一定要牢记,加强“双核能力”的培养,将促进我们职业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为学生就业、创业打下基础,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断发展。

(备注: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和谐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教学的关系研究”子课题《和谐学校文化建设中职业院校“双核能力”培养的研究(DHA09018962)》阶段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教育核心技能培养:意义、现状、策略.吴建设 丁继安.学研资讯来源:中国高教研究.2007-01-24

篇9

1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1.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当今意识形态的多元化,网络的全球化,使得全球各族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各地区发生的事情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学生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求学期间是学生各种观念养成的重要时期,所以更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学校的辅导员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不断引导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而这是一项长期且重要的工作。在此情况下,辅导员职业化具有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意义。

1.2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由大众化教育取代之前的精英式和象牙塔式教育,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入学人数激增,这样就存在难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专职教师的大部分时间用在备课、授课,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基本没有时间。对于学生思想引导,交流沟通,解惑引路,素质提升等重要环节,更需要职业化的专职辅导员来完成。而提升专职辅导员职业能力刻不容缓,如此才能培养出更高素质的社会需求人才。

1.3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意识形态多元化的背景下,受一些消极负面的思想观念影响,再加上排解困难能力差,心理脆弱,学习及就业压力大,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比例呈上升趋势;大学生民主意识空前高涨,对学校改革特别是涉及自身利益的一些问题十分敏感,因此学生更容易发生及轻生等悲剧性事件。大学生在学习、思想、生活、择业等方面的疑惑和问题非常多,这些都需要专职辅导员为其进行更专业、细致的引导和关怀,这样才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而前提是提升专职辅导员职业能力。

1.4专职辅导员自身发展的需要

提升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职业能力,一是有利于提专职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更易于把专职辅导员培养成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管理工作、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专家。二是有利于专职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提升专职辅导员职业能力最终目的是将该职业打造成一种社会所必需的、具有较高社会价值的、不易被替代的行业,这项工作就会被看作是一种适合长期从事的职业,有着良好职业前景的职业,而不是一种临时职业。这会大大减少辅导员队伍非淘汰性的人力资源流失,加强了队伍的稳定性发展。

2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队伍综合素质与能力情况分析

在国家相关单位的重视下,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已经初具规模,具有一定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不高

部分高职院校在选出专职辅导员时对学科背景没有充分考虑,要求较低,致使专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面对学校学生新情况,无法应对。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从招聘专职辅导员做起。招聘时要考虑到思想素质、品学兼优、多才多艺、能力过关。同时专业要与学院相关专业相匹配。

2.2专职辅导员队伍思想不稳定

部分专职辅导员对工作意义认识不清,缺乏对自身工作地位和重要性的认同。还有一些专职辅导员认为辅导员工作只是一个跳板,是阶段性工作,对工作不能够全身心付出。另外,有些学校对辅导员队伍重视程度不够,辅导员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发展。

3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3.1加强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

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首先要让专职辅导员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专职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执行者,是为国家培养有用之才的重要灵魂导师。其次,学校要提升对专职辅导员的重视程度。让专职辅导员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重视,这样会大大提升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再次,定期举办专职辅导员职业能力技能大赛。要求全员参加,注重培养专职辅导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再次,加强对专职辅导员的工作考核,考核结果与其职务晋升、工资待遇、奖惩等挂钩。对于考核优秀的, 授予“优秀辅导员”等称号,纳入各级教师、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体系中表彰,并适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推荐表彰奖励。对于考核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的,要视情节作诫勉谈话直予调离工作岗位处理。此外,还要注重引导专职辅导员热爱学生、热爱工作,管理方法创新,达到专职辅导员与学生共同健康成长。

3.2提高专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程度

要提高专职辅导员专业化程度,首先在招聘环节就要做好把关工作。大学期间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学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专职辅导员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学校里,专职辅导员起到家长的作用,除了学生在课堂上课,其余所有学生相关的事情都要由专职辅导员管理。辅导员要对学生从学习到生活,进行各个方面的引导和指导,更重要的是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因此,在选聘辅导员时,一定要注重辅导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专业水平,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一是要选聘政治觉悟、思想素质较高,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高素质人才;二是选聘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三是选聘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人才。

3.3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高职院校要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来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还可以开展职业能力比赛,配以奖励和证书,来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可以召开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会,比如,开展主题沙龙活动,一期一个主题,听讲座加研讨的形式,辅导员之间可以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总结的经验彼此之间互通有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做好学生工作。当然,还可以创造条件,在校与校之间进行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使高校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在学生管理方面更要汲取外校的经验,可以采取请外校优秀辅导员到学校做讲座,让本校辅导员到外校实地参观,经验交流,为专职辅导员创造更多学习和经验交流的机会。

3.4引导专职辅导员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专职辅导员普遍存在对自身工作前景认识模糊的问题,因此要引导并指导专职辅导员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制定规划要科学,要兼顾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和专职辅导员个人职业发展。将两者结合起来,让专业辅导员对工作前景充满信心,这样,专职辅导员在日常工作就会充满热情和积极性,会全力以赴、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3.5设置专职辅导员职级岗位

专职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重大,在引导专职辅导员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制定的基础上,为了增加其工作归属感和成就感,可设置专职辅导员职级岗位。对专职辅导员这个特殊队伍制定专门的规定,设立职级制,可根据专职辅导员工作业绩,设立科员级、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正处级专职辅导员管理岗位,并与学校其他管理岗位同职级同等待遇,通过此方式来提高和明确专职辅导员在高校系统中的地位,提升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高职院校以培养更出色,更优秀的人才为己任,专职辅导员在此过程中作用重大。因此专职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刻不容缓。虽然在专职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只要高职院校加强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提高对专职辅导员的重视程度,科学建设辅导员队伍,提高辅导员专业素质和整体水平,就会促进学生工作更好地完成,培养出素质更高的国家人才。参考文献:

篇10

1.引言

财经类院校是以经管类专业为主、理工类专业为辅的一类特殊院校,在理工类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或多或少地融入了部分经管特色,与理工类院校或者综合性大学的工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出现了微妙的差异。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和科技部在全国范围内倡导广大高校学生积极投入到创新创业实践,而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成为了创新队伍的主力军。财经类院校的工科专业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也开始投入到创新创业实践。贵州财经大学是贵州省唯一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体,法学、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财经类大学,从2013年开始积极参与省教育厅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围绕比赛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从参赛情况和比赛结果来看,作为贵州财经大学开办较早的工科专业的软件工程,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较差,比赛作品的创新思想较为落后,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与其它高校的同专业的作品相比,完全出乎意料。

2.因素分析

从2013年和2014年贵州省教育厅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统计数据来看,参加2013年比赛的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是2010级的学生,全班三十多人,报名参加比赛的学生只有四人,参赛率为12.5%左右,而2014年的比赛以2011级学生为主,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没有参加比赛,参赛率为0。通过这组简单的数据折射出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断层,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奖励积极参赛的学生和指导老师等。然而,从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去研究发现,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非经济因素更为重要。

(1)培养方案设置不合理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以学生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基础的,技能尤为重要,而技能的培养是在日常教学中必须保证足够的课时数的。纵观软件工程专业六届学生的培养方案,出现以下两个影响技能培养的明显特点。第一,专业课开设时间较晚。专业课一般都是在大三时才开设的,大一、大二主要开设的是专业基础课,且课程数量较少,更多的是一些通识课,占据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使得学生在大一、大二对所学专业方向并不熟悉,缺乏敏锐的观察力。第二,技能培养的课程主要是专业限选课。专业限选课的课时量安排较少,致使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比较困难的抉择,如果深入讲解,则在规定的课时量中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则讲解就非常肤浅,造成学生囫囵吞枣,不知所措。例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许多基于该网络的创新应用不断涌现,这些应用程序大部分是采用JAVA语言开发的。众所周知,作为一门完整的语言体系,JAVA语言包含的知识点是比较庞大的。而在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JAVA程序设计只设置了48个课时完成所有教学任务,多年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的老师在此课时量范围内,只能完成JAVA语言的语法知识的讲解及应用,而对其高级应用,如Applet、Swing和JDBC的应用则难以完成。

(2)全局概念的任课教师缺乏

培养方案作为一个系统,内部包含的各门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是不容忽视的。而由于师资队伍理论、技术的缺陷使得本来是前后连贯的课程因为任课教师的主管选择而造成了前后课程之间知识的断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技能培养的连贯性,致使学生在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中由于知识的缺乏而难以满足创新能力的培养。如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在前后关联的两门课JAVA程序设计和J2EE中安排了另一门课程动态网站设计。动态网站设计采用的平台选择性较大,大部分任课教师会选择理解较为简单的作为这门课的主要实现手段来讲解。而J2EE是以JSP作为视图展现技术手段,和JSP之间的基本结构和语法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J2EE的教学任务,从而减少了J2EE相关框架知识讲授和应用培养的时间。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学校层面上要彻底改变前两个因素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甚至会给学校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然而,纵观软件工程专业六届学生的学习情况,绝大部分学生课后的生活主要是在忙于各种非学习型的生活,如游戏、学生会活动,课后时间用于学习的学生人数所占的比例不到10%,其中用于自主学习新知识、提高个人能力的学生所占比率不到5%,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较差。据调查,造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本专业未来的前景并不明了,甚至出现了很多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学习的主要是其它专业热门的技能考试,如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证券期货从业资格证考试。

(4)专业辅导员稀缺

目前,贵州财经大学的辅导员队伍专业参差不齐,辅导员的作用主要侧重于思想教育。任课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大部分是依赖于短暂的课间休息时间,而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有待发掘的。因此,平时学生与辅导员的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由于辅导员自身专业与所负责的班级专业差别较大,在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困难,仅从形式上按照学校的通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参与学生的水平或者作品事先没有太多深入的了解。

(5)创新意识差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正确的思想意识的引导,将创新意识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纵观六届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情况,绝大部分学生在整个大学学期期间并没有思想上正确地认识创新能力对于其未来的职业生涯的重要性,每天的学习就是在任课老师传统式的教学中浑浑噩噩地度过的,创新动力源泉枯竭。造成这种形势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自身因素,二是任课教师因素。学生因素主要体现在学生基本理论不扎实,其掌握的知识只能限于简单的应用,一旦应用领域拓展或者发生重大变化后,学生的理论知识无法让其对变化后的应用的理解进行升华,也就没能达到创新的要求。任课教师因素则是指任课教师对所传授的知识或者技能掌握不够全面,仅仅从基本理论知识入手,对所讲授的知识不能结合实际的创新应用案例去引导学生的思维,只是让学生简单地重复。

教师的创新意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尤其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目前,从全国高校的培养模式中发现,综合实训是提高学生整体技能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综合实训设计的案例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提高的程度。在贵州财经大学,综合实训主要表现为两个方式,即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目前,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时由校外企业承担,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而毕业设计就成为了大学毕业前检验学生整体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从已经毕业了的三届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来看,具有创新性的题目所占比例不到10%,其余的都是重复网上可以查找到的资源,无法在毕业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去检验学生的创新能力。

3.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四个非经济因素,在不增加学校经济负担的前提下,经过局部调整和试验后,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对培养方案作出适当调整。从软件工程专业开设以来的六年教学课程安排的统计情况来看,培养方案中的30%的专业限选课并没有开设。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学校必须开设一定课时量的专业限选课,因此,可以将这部分长期没有开设的专业限选课剔除,而将一直开设但认可教师明显感到课时不够的专业限选课的课时量从一个学期延长为两个学期,为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供充足的课时保障。

第二,前后关联的课程尽量采用相互关联的教学策略,从而达到将学生前后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实现整合,减少后续课程的教学压力。作为财经类院校中比较有特色的工科专业,软件工程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学习选择性较多,前后所学知识或者工具体系过于庞大,将会占据学生大量的课后学习时间,从而减少了课后用于打造创新能力的学习时间。

第三,在学生中开设学习兴趣小组,以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学生科研项目或教师科研项目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将这类兴趣小组纳入到课外素质学分计算中,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既达到了丰富知识和提高技能的目的,又能在学业上得到肯定。

第四,从专业教师队伍中选取部分优秀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担任专业辅导员,就本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向学生传达,并能从广大学生中发掘一批具有创新潜力的学生引导,教授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并从基本技能中进一步升华为创新能力。专业辅导员的日常辅导按照某种比例折合为年终考核工作量,这样既达到了专业引导的目的,又不增加相关部门的经费开支。

第五,针对教师因素造成的学生创新意识薄弱的环节,建议在培养学生技能的课程上安排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检测力度,如在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中开题前,必须对教师或者学生提供的题目进行论证,强调创新性的权重,对于简单地重复或者加工网上可以查找到的现成资源,不准予开题,从而为低年级的学生培养创新意识打下烙印,没有创新性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难以过关的。达到创新能力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间断性地实施。

4.结束语

贵州财经大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工科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和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探索,在消除经济因素影响的前提下,不断改革培养方案和教学范式,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锻造新时期的儒魂商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吴淑芳.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D].上海:滑动师范大学,2013.

篇1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0.023

Vocational College International Trade Profess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Path

WANG Xin

(Hu'nan Biological and Electromechanical Polytechnic, Changsha, Hu'nan 410007)

Abstract International Trade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vocational skills has caused great concern in the community.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vocational skills, there are still many outstanding problems, including inadequate teaching practice, training methods suited to the requirements, the abilit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inadequate. Therefor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in-depth analysi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professionals in vocational skills requirements,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dular teaching other measures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actical ability.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international trade professional; professional skills; talent training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重要话题,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摆脱传统人才培养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有效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必然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应当积极探索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努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技能应用型的专业外贸人才。

1 当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

根据外贸行业的发展需求状况,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将理论学习与外贸实践工作结合起来,引导他们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参加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锻炼与职业训练,从而为顺利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中还存在着很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实践教学不够完善。由于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很多课程的理论性较强,专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力,重视采用实践案例教学方法,但是,由于该方法缺乏系统性及针对性,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因为部分教师缺乏经贸工作的实际经历,他们选择的实践教学案例与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理论知识没有有效结合起来,造成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国际贸易专业知识,不仅课堂教学质量不高,而且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培养方法不适应要求。培养方法指的是在一定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实施人才教育的方法或手段。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社会以及学生的要求。例如,很多教师沿用传统的教材,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讲授的知识陈旧过时,而且无法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无法真正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对应用能力重视不足。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安排以学科性课程为主,对综合性课程以及职业性课程不够重视,尤其是忽视国际贸易专业突出的实践性,无法有效培养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生无法适应外贸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尽管有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但是这种训练只是针对某一具体岗位进行的,学生的综合技能训练不足,使学生难以适应毕业之后社会的发展要求。

2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基本思路

2.1 实施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作为一种以现场教学为主的强调技能培训的教学模式,要求专业教学以社会需求为根据,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岗位技能要求为目标来制定课程方案。因此,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要大力实施模块化教学,根据岗位需求状况进行专业教学及成绩评估。

具体来说,要把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模块划分为专业基础类模块及专业岗位类模块。其中,专业基础类模块指的是国际贸易专业理论知识及技术要求的专业课程,使学生具备从事国际贸易工作中比较通用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胜任外贸及相关岗位工作的能力。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基础类模块包括经济学基础、基础会计、商务英语、国际商法、世界文化与地理及商务谈判等。专业基础类模块的教学,应当加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从事相关工作所必需的基础性理论及普遍性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转岗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国内外经济形势及经济政策的分析能力、企业财务处理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以及应用国际金融知识的能力等,为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

而国际贸易专业岗位类模块主要是以具有完整性、综合性以及代表性的工作任务为目标,科学划分相应的专业领域,引导学生通过若干专业领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完成某一领域内的综合任务。一般来说,国际贸易专业岗位类模块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国际货运实务以及进出口实务等。专业岗位类模块应当遵循“行动优先”的原则,根据岗位实际需求状况安排教学,强调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及应用性,把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更加具体化与个性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借助于典型案例及工作任务的要求,开展针对性训练,使学生逐步具备国际市场调研及预测的能力、市场信息获取及处理的能力、成本预算核算与定价能力、进出口单证处理的能力以及外汇申请与核销的能力等。

通过实施模块化教学,在巩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专业认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从事国际贸易相关的岗位工作技能,进而根据国家外贸职业资格的标准以及外贸企业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与专业方向高度吻合的岗位技能。另外,鼓励学生在掌握外贸专业基本技能的同时,考取至少一项职业资格证书,为以后从事外贸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由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很多专业课程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强等特征,因此,在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过程中,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必须要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例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由于一笔贸易业务从其成交到交易结束,涉及到很多环节及相关机构,包括保险公司、海关以及商检等。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相关机构的职能及其在外贸工作中的作用,可以拍摄或者挑选一些反映外贸行业业务及流程的录像资料,在搜集补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相关软件,制作出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可以直观展示出与国际贸易业务有关的机构及其职能。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营造出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而且使学生掌握了有关知识,熟悉了与国际贸易相关的业务,为他们以后从事外贸工作打下了基础。

2.3 根据市场需求安排教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外商业交流更加频繁,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国际贸易行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极为旺盛。因此,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就应当深入分析市场需求状况,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才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运用实用性的专业技能强,在毕业之后就能直接上岗开展工作。例如,在海运教学模块中,海运提单是一种重要的物权凭证。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海运提单的功能及其作用,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熟知海运提单栏目内容以及制作样本提单的要求,使他们明确审核船公司签发的正本提单是否符合信用证的要求等。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始终以提高学生的实用操作技能为目标,突出教学工作的实用性与实践性特征。

2.4 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在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与锻炼。首先,要重视专业课教师的实际操作经验,优先选聘具备一定从事外贸工作经历并获得相关专业技术执照的教师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对于那些缺乏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应当安排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实践培训。其次,高职院校要组织开展国际贸易相关的职业技能竞赛,鼓励并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各级相关的专业比赛。通过鼓励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强化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提高操作技能的自主性。最后,要重视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例如,不同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之间开展联合教学,互派专业课教师到合作院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吸收对方学校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以及职业技能培养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完善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实训实践体系。

2.5 加强模拟操作训练

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在教学模块完成之后,要积极开展模拟操作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融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首先,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要重视实训基地建设,通过与外贸企业开展合作,对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工作,不但解决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及专业实习等问题,而且增加了学生毕业求职的机会。其次,要加强实验室建设。通过建立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借助于相应软件的支撑,模拟相关公司或者某些交易环节,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环节以及相关流程,而且掌握实际单据的填写以及商业谈判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等,通过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很多企业重视开拓国际市场,国际贸易活动更加频繁,对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要加快转变教学观念,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案进行及时更新与调整,采取针对性措施,重视并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其适应现代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需求。

基金项目: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课题“高职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13QN08)

参考文献

篇12

近年来,外经贸及相关行业的人才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是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严重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是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在技能和素质上满足不了企业和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造成国际商务等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也影响了办学的社会效益。造成这一矛盾的根源是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忽视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训练,想把学生培养成通才、全才,结果是适得其反,学生毕业时觉得什么都会,却又什么都做不好。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多元合作,从而实现学生培养与就业“无缝对接”,不失为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核心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

1课程优设

学校根据企业提供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学生核心技能训练的方向,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为学生专业核心技能训练提供保障。企业结合行业及自身实际向学校传递需求方信息,如岗位描述、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所需岗位人员数量等。校企双方在此基础上共同明确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接受的核心技能训练项目,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即为外经贸企业培养能胜任一线主要业务岗位的操作人员。学校要多“请进来”、“走出去”,校企双方沟通和研讨,秉承“合格+技能”的原则,共同商订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设置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程,有针对性地加大实训课和实践课的比例,使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达到最优化,指导人才培养。表1、表2是笔者对校企合作、优设课程培养的一些思考。

2师资互促

有了合理可行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还需有得力的执行者,教师是教学实施的关键一环。校企合作,双方互享人力资源,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一方面强化学校教师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意识,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企业人员发挥经验丰富、操作熟练特长进行演示指导。

2.1 学校教师“企业人员化”

一方面,学校可以经常邀请企业拥有业务经验丰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到校以讲座、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和学校专业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共享工作心得和专业资讯;企业人士可以和校方教学管理部门一起,强化专业教师“做中学,做中教”的新教学理念,摆脱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模式,这将有利于专业教师更好地推进对学生的核心技能训练。

另一方面,校企合作,由企业吸纳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业务岗位实践,提高专业教师的操作能力,摒弃以往有理论无实践的“高空教学”。通过业务实践,有利于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灵活采用任务驱动教学、项目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头脑风暴法的启发式教学、角色扮演教学、演示法等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做”和“练”中训练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落实既定的教学目标。

2.2 企业人员“教师角色化”

校企合作共同开展教学的进程中,企业人员主要是和学校专业教师和学生接触交流。通过和学校教师的教学交流与研讨,企业人员一方面能从中汲取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在提升自己理论水平的同时,不断修正和规范实训指导或教学行为,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实施实训指导或教学活动,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训练的效果;另一方面,能从长时间和学生接触的专业老师那里获知受教学生更多更全面的情况,结合自己对受教学生的了解,因人施教,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训练的效果。

3模拟教学

校企合作,实现模拟教学,为学生专业核心技能训练提供过程保障。

3.1 校企合作,共建技能教室,营造模拟教学氛围

学校可以在企业专业人士的帮助下,由校企双方共同筹建技能教室,实现环境模拟。技能教室中可以采用挂图(地图、进出口业务流程图、托收业务流程图、信用证业务流程图、主要港口分布图等)、资料集(学生可随时查找专业的有关资讯,如船公司信息、港口码头信息、物流公司信息、银行资讯、保险资讯、货物资讯等)、开辟角色教学区(如海关、商检局、港口、堆场、银行、保险公司、船公司、货代等)等方式来营造浓厚的专业学习氛围,使学生随时都置身于专业氛围之中,有利于模拟教学的开展。

3.2 校企合作,围绕专业核心技能项目开展模拟教学

校企双方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共同开发出国际商务专业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并通过模拟教学来有效实施对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培养。表3是笔者对此课题的实践及思考:

4基地共建

校企合作,资源互补,共建校内外专业实践实训基地,为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训练提供设施和环境保障。校内外实训实践基地的完善能实现学校和企业在人才供求方面的“无缝对接”,学生毕业离开学校即能成为企业相应岗位上的操作专员。

4.1 校外实践实训基地

企业可以吸纳安排专业教师及学生在企业相应岗位上进行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实习计划项目,企业派专业人士跟进学生的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适时给予专业的指导,及时弥补校内教学因条件所限可能产生的缺漏,切实解决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欠缺这一问题,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全真的实践环境和机会,保证对学生专业核心技能训练的有效实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