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文化性范文

时间:2023-11-20 09:48: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旅游的文化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旅游的文化性

篇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阳光产业”的旅游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不少城市或地区的支柱产业。在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中,把握其文化属性,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是旅游事业振兴的重要因素。

要理解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首先必须明确文化的涵义。“文化”一词在我国出现较早,《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文化”仍然见仁见智,但有三点应当是共有的:其一,文化是人创造的,包括人创造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没有人的行为,就无所谓文化;其二,文化能影响人,人都是一定文化的产物,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其三,文化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任何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区别,就在于它独特的文化。任何文化要想发展,都要与时俱进,否则就没有生命力。文化的开放性,即指文化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旅游,顾名思义,包括旅行与游览两种行为。通常认为,旅游是个人或团体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到他乡异国去从事观光的活动,以此为获得物质上的满足或精神上的放松。可见,旅游是人们有目的、有价值的活动。在现代社会中,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有观光型旅游、度假型旅游、生态旅游、特种旅游(包括滑雪、登山、探险、狩猎等)、专项旅游(美食、修学、医疗保健等)。

自旅游活动产生以来,它就与文化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历史上许多有名的人物,其文化上的巨大成就,或多或少与旅游活动有关系。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家思想、治国理念,成为万世师表;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逢人便问,写成《史记》名著;诗人李白写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等千古名句,没有亲身的体验,怎会有如此优美的诗句。地理学家徐霞客,到处出游,细心观察,撰成《水经注》一书。近代的康有为、谭嗣同,本来熟读经书,茫然于外部世界。但当康有为从广东到北京、从北京到上海,又到香港游历,看到西人治国有术,则激起变法之决心;谭嗣同游览各地,体察民情苦难。在上海,他看到化石标本,认为天地都在变,社会也应当随时而变。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明旅游在开阔视野、增长见闻的作用。固然,今天的我们,有电脑、互联网,信息来源与古人相比,其条件不可同日而语,但代替不了人们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涉足于自身文化相同或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受到有形或无形的文化熏陶,并在这些活动中得到身心的享受。人们看山,山各有不同;人们看水,水各有其状;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体验,赋予了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旅游是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旅游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据专家调查,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外地人交往,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重要动力之一。在各国去欧洲的旅游者中,有65%的人是进行文化旅游。可以断言,旅游是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21世纪将是一个文化旅游的世纪。

既然,文化旅游是现代社会旅游主体,或者说旅游就是一种文化旅游,那么,形成文化旅游的物质条件,即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应当成为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对某个城市或地区的旅游业来说,能否快速发展、繁荣兴旺,主要取决于其旅游资源是否丰富,是否具有价值。总的来说,凡是能吸引旅游者的以山水名胜、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资源和以历史古迹、文化遗址、革命纪念地、名人遗迹为主的人文资源,均是旅游资源。除了自然风光外,人文景观、民俗风情资源、传统饮食资源,以及都市和田园风光资源,都以文化为主体。也就是说,都以一定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如古战场遗址、古城墙、古庙寺塔等。以山西平遥为例,虽然只是一个4.2万人口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但却是全国保护最完整的古县城。1997年底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后,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黄金周”期间,曾有每日游客突破五万人次的记录。

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文化属性,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产生美感、和愉悦感。人们把自己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融入其中,把人的躯体和意念融入自然之中,使人也具有自然本性。许多人文资源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寄托与意念的产物。如苏轼写的《赤壁怀古》,所称“三国周郎赤壁”。他当然没有见到“周郎”,但想象到周瑜当年的英姿,感叹自己的命运。这就是旅游的文化,它使人受益匪浅。人们通过观光活动,可以得到新的知识,许多书本上不曾记载的知识,烙在游人的脑海里。

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不同。人文景观千差万别、各具形态,对游客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人们离开居住地,前来感受不同的文化特征。这种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同其他物质资源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它的观赏性。众所周知,不论旅游者的动机如何,也不论旅游地在何处,观赏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旅游资源只有具备观赏性才能吸引游客,观赏性越强,对旅游者吸引力越大。如万里长城、桂林山水,古朴典雅的文物古迹,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甚至土特产、旅游商品,也无不具有观赏价值。观赏性是一种文化特征,也显示经济效益。旅游资源必须具有吸引旅游者的功能,才具备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旅游资源的价值是通过观赏来实现的。观赏性越强,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越大。同时,旅游资源具有地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上。所谓地方特色,指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景观。不同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也都能显示出旅游资源的地域性。由于旅游资源是在一定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发生、发展的,其空间分布必然受到环境的制约。由此可见,地域性旅游资源划分的标准,其中的文化属性为主要因素。

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构成了城市旅游的主体。我国有许多优秀旅游城市,基本上以历史文化名城著称,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在这些城市的资源中,地面和地下保存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的文物、建筑、遗址,再加之优美的环境。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分为六类,即古都、纪念名人名城、园林、文化城市,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重要港口和手工艺中心城市。不言而喻,对一座旅游城市而言,注重旅游资源的自然风光非常重要,但同时要大力挖掘其中的文化载体。比如桂林,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如果到了这里不去看山中的水,水中的山,那就不算到了桂林。但桂林既然这么好的山水,一定会吸引大量的名人、诗人、政治家、文学家等前来,他们的足迹,他们的诗词赋画,桂林的民族风情。游人至此,亲身体味前人描述,“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心中顿生无限的惬意。还有,靖江王陵、阳朔古街、恭城孔庙,这些都是桂林的文化。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导演张艺谋等人编导的《印象:刘三姐》,将桂林的山、水、人、景、情融为一体,不禁让人想起“山川人物熔在一炉内,精灵腾踔有万千,彼此游戏相爱怜”。这种宏伟、壮观、几近完美的文化场景,让人浮想联翩,叹为观止,为桂林旅游增添更加迷人的魅力。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融入山水之间,构成天人和谐。当我们登山涉水,旅游其间时,会处处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有京派文化、海派文化、湖湘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等,而这一切恰恰是突出旅游重点,形成旅游特色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文化属性是旅游资源的实质,大力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无疑是推动旅游业走向兴旺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篇2

那么旅游文化在哪里呢?旅游行、住、吃、游、购、娱等多种要素中无不闪烁其文化之光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

中国文化包罗万象,林林总总,若细分可做出百八十个分类。但大体上有风景名胜文化,其代表为万里长城、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北京故宫、苏州园林、安徽黄山、长江三峡、台湾日月潭、承德避暑山庄、秦陵兵马俑等;国家一、二批国家级重点名胜区共有84处,也有现代的人文景观,如北京的玩乐谷、深圳的锦绣中华、大连的发现王国和老虎滩海洋极地动物馆等;汉字文化,包括甲骨文、书法、姓氏;农业文化,如两千年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及现代农业科技园;古典文化,包括佛教、道教、儒教、诗词、四大发明、园林建筑、石窟艺术、历法、传统节日、绘画、戏曲等;地域文化,如丝绸之路、玄奘取经、天路之旅、三国之旅、长白山之旅等;陶瓷文化,包括唐三彩、官窑、宫廷瓷、毛瓷等;还有烹饪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武术文化、温泉文化、海文化、古街古村文化、服装文化、广场文化、蒸汽机车文化、有轨电车文化、船舶文化、军事文化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旅游经营实质是在“卖文化”,营文化之乐趣,销文化之品位,赚文化之利润,获文化之感受,创文化之品牌。“文化”这个“支点”是旅游经营的黄金“支点”,掌握了这个点,就掌握了旅游的真经实道,就可以四两拨千斤,大有作为,迅速扩张,创造卓越,焕发精彩,那么如何加大旅游文化产业的含金量呢?用一句话概括为“奉献精华,感受精彩,价格合理,品质为上”。具体操作可以从以下八方面入手。

一、行者无疆增大趣味

“行”乃旅游6大要素之首,可见重要。为快速到达旅游目的地,我们通常做的交通工具为飞机、火车、轮船。但我们可以乘现代豪华游轮去海上周游世界;可乘氢气球去探险;可乘游艇水下观光;也可乘乡村马车观赏农业科技园;乘滑翔机遨游蓝天;在大连可乘高速飞艇仅3小时就可抵达相距89海里的烟台港;在大连还可乘中国最好的烟大轮渡船,票价也是国内最便宜的,即尝到了“海路”的滋味,又欣赏了“火车开上大船”的壮观场景,领略世界高科技在铁路栈桥渡船上的应用,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行”加进了不同文化元素的色彩,旅游行程就增加了游兴、游趣、游出了文化,就有了营销的新卖点,创造了不同,这对于开辟客源市场也是极佳的举措。

二、住有特色感受新奇

旅游的“住”指下榻的住地,凡指宾馆,然而我们也可打破常规,创造新的选址,体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如去国家风景名胜区辽宁庄河冰峪沟,可住蒙古包,也可住农家院,也可住密林小木屋,极有情调;去西宁,可在青海湖畔安营扎寨,白天欣赏鸟岛的壮美,夜晚欣赏湖波荡起的夜空的星光灿烂,清晨欣赏旭日喷出撒在湖面的万道霞光;到井冈山睡在竹屋、竹楼,体验红色根据地的生活,一定终生难忘;在四川成都郊外的人工“死海”畅游后,就地住下尽情体验温泉文化,必定别有风情;在广西巴马长寿村与那些百岁老人同吃同住,你又会感受到长寿文化的无穷奥秘;冬日到东北,外面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农家屋内温暖如春,钻进热炕被窝,那种感觉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东北生存文化的愉悦体验。到博克图、海拉尔你还可以住进俄式木屋,体会一下异国风情。因此“住”不一定非要选闹市的豪华宾馆,土一点、旧一点、老一点也许更能感受到民族性、生态性、特色性的“宿文化”。

三、吃出花样美味多姿

中华美食,誉满全球,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各地都有其独到特色,历来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可惜我们国内旅游行程中仅有不过30%的团队安排了少量的地方风味餐,这方面日本团队做得相当到位,他们每到一地,必品当地美食,走一路,尝一路,不虚此行,在大连――北京5日游中,100%的团队在大连品尝海鲜料理,或蟹宴料理,在北京品尝北京烤鸭、涮羊肉、宫廷宴。笔者以为,中国人一向以食为天,孔子曾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那么行程中每一地都安排一次当地风味餐,就会创造出快乐的文化享受,岂不两全其美。如行程中有西安、重庆、南京、合肥。那么在西安一定要品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羊肉泡馍、刀削面、叶卷面、蒸面、石子馍等陕西风味;在重庆可品尝宫保肉丁、干烧岩鲤、怪味花生、夫妻肺片、叶儿巴、麻婆豆腐等川菜;在南京要品尝清蒸鲫鱼、清炖蟹肉狮子头、三套鸭、鸡汤煮干丝等淮扬菜;在合肥可品尝葫芦鸭、问政笋、符离集烧鸡、腌鲜桂鱼等徽菜。通过品美食。还可学到中国宴席是怎样进行的、有哪些程序、餐桌摆放的学问、桌巾的艺术等文化知识,及每道菜的传说、由来、技法,不仅品尝出色香味形,也品出了中国哲学的文化美,这无疑是一种餐饮文化的升华,意境的升华。当然,“名吃”并非“名价”,营销作业人员对此不大关注,大多节目编排省略了餐饮文化,这有待修补与今后的改进。

四、游出不凡光彩四射

“游”在6大要素排第4位,但却颇重要,旅者无游,不叫旅游,游什么?游名胜,既有历史的、又有现代的;既有天然的,也有人文的。如去黄山,其“怪石、云海、奇松、温泉”4绝都要一一品赏,不可遗漏,才算精彩;到桂林,必乘船游漓江,方可领略“桂林山水甲天下”之意。在我们推出的产品中,应用串联法、区域法、拼接法、组合法、一线法等技术手段,将短、中、长线的日程中编排得当,突出“游”的欣赏性、风格性、多样性、特有性,将自然景观美与人文景观美恰当结合起来,就会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呼唤力。只不过“线路设计”这一课目前大学里没有,实践中又少有人研究,故这一空白,更值得业界去研究、去探讨、去作业。同时在“游”的营销中也可添加收藏、琴、棋、书、画、健美等鲜活内容,使游之更有风采。笔者在半生旅游生涯中,曾参与组织接待过日本围棋访问团、日本国少年足球访华团、日本医学交流团、日中友好青年联欢植树团、日本旧居探访团、台湾制衣工会访问团、台湾土木建筑观光团等,他们“游”的节目,既有常规的、传统的、大众的,又有专业的、艺术的、特殊的,文化含量高,特色独到,至今难以忘怀。相信,“游文化”取决于根据客人需求的节目编制,而节目的编制恰恰又取决于编制销售人员的想象、艺术、修养。可见旅游营销人应重实践,力求自己给自己补上“游文化”这一课,只有从眼前做起,从一个日程、一个计划、一点点做起,方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缺少“游文化”,到丰富 “游文化”。

五、购出学问不虚此行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地土特产种类繁多,五花八门,看的、用的,吃的、穿的样样俱全,具有珍藏性、纪念性、艺术性、便携性、实用性、地方性的特点,任何人都愿买到自己喜欢的土特产品,或自用,或送亲友,可惜目前全国没有一家旅行社名正言顺地在行程上标有“购物指南”,实在是一种购物文化的缺陷。如山西之旅就可在行程上标明,山西的面食闻名天下,大同火锅享有盛名,据史料记载,早在北魏时就制作出非常精美的手工铜器与酒具,自古就有“五台上观景,大同城买铜”之说,1973年大同市向法国总统蓬皮杜赠送了6个特制火锅,去大同捎个火锅值啊;再如到江西旅游,行程可注示:江西闻名的土特产有红米、腊肉、干笋、乌鸡、竹编,穿的当属万载夏布,又名扁纱,具有不皱褶,穿着清汗凉爽等优点,纱质细软,色泽清秀,布面光滑,越洗越白,这样的布料、布衣谁不动心?再如新疆之旅可标注:著名的和田玉、红葡萄干、奶酪葡萄球、英吉利小刀、新疆靴帽等都是极好的物品及礼品等。各地博大精深,光彩照人的土特产,具有挡不住的诱惑,但这一亮点,旅游部门熟视无睹,并未抓住,说到底“购”的本身也归于文化类,购的过程实质也是欣赏文化、学习文化、见识文化、了解文化的过程,可满足消费文化的需求,有利促销,故应加大“购文化”之力度。

六、“娱”在其中乐此忘返

“娱”乃6大要素最后一个,也是收尾之笔,娱乐包括文体活动,这个面极宽,可自娱自乐,也可欣赏不同内容的晚会,后者占主导。目前备受赞赏的是桂林的两场音乐会,城内的“梦幻漓江”和阳朔露天的,在电影“十面埋伏”的外景地演出的“新印象刘三姐”;以及西安的“唐乐歌舞”;近年大连推出了歌舞“海的女儿”;郑州在嵩山脚下,山谷之中修塔增殿,配以现代灯光音响,由数百名僧人用武术形式,穿插生活场景,载歌载舞,投资上亿演出的“禅少林音乐大典”,也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获得好评的原因是突出了地方文化的特点,不过打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夜文化生活,我们做的还相当差,其实只要认真设计,因地制宜,也会产生佳效。笔者一次在中秋节带团,安排了在海边举办篝火晚会,举杯赏月,品海鲜,反响不错。目前世界最好的夜文化生活当数法国红磨坊歌舞厅和拉丁天堂歌舞厅,门票230欧元/人/张,尽管票价不菲,却场场爆满,巡回演出,直到黎明,其效益可想而知,这方面我们应开动脑筋想方设法解决游客晚间上哪里去的问题?不能总是逛街,或去卡拉OK吧,这里商机无限,值得特别关注,特别重视,特别开发。

七、工农红之旅体验非凡

近年来,工、农、红旅游席卷大江南北,全国数百个工、农、红示范点,宛如星光缀满四方,受到广大游客追捧与喜爱。如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农村江西婺源,在盛开油菜花的春季,一片片金黄,如诗如画,无不令人驻足;大连6月6日举办的樱桃节,今年竟引来了一个专列游客前来万亩樱桃园采摘,盛况空前;北京科技园的无土栽培,竟有5种颜色的青椒,带图案的南瓜,北京郊区还有用牛奶养育的桃树,定让你惊叹不已。笔者今年4月去江西讲学,参观了一个历史名村,亲眼目睹了农家石门石雕小院;触摸了雕龙刻凤镀金的数百年仍在使用的木床;在明代祠堂吃了一顿当地农家饭;看到了众多商界、政界名流的成长史,大开眼界,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如果你到井冈山、韶山、延安、遵义等红色根据地去看一看,你会设身处地知道数万将士爬雪山、过草地图什么?抛头颅、洒热血为了谁的真谛,这对于国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幸福观、苦乐观、荣誉关、金钱关是多么有现实意义,对提高民族自尊感和自信心又是多么重要啊。工业游也如此。在我们的产品中大力加大工、农、红游的文化内容,就一定会让游客欣喜若狂,感受前所未有的文化震撼。可惜目前旅游过程中这方面内容太少、太浅、太薄、太轻,这里的文化商机有待进一步挖掘、开发、推广。

篇3

一、乡村旅游与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人文遗迹、乡间生活、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环境等为吸引物,满足旅游者尤其是城市居民在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方面需求的旅游活动。

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是以农村的自然资源作为依托,以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等人文资源作为核心要素,通过游客的参与活动和体验活动来感知农村和农业文化,最终使游客既能获得身体的放松和愉悦,又能丰富和提升精神文化。

二、我国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

1.特色农业基地模式

在传统和现代农业技术指导下,我国很多地方形成了特色农业基地,比如河北承德围场、陕西杨凌农业技术示范区等,以大片生态粮田、绿色瓜果和高科技农业技术等吸引游客。

2.民俗、节庆文化模式

在我国农村,由于历史、地理、民族等方面的原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节庆文化,比如云南的泼水节、陕西汉中的油菜花节,对这些民俗文化和节庆文化的深度挖掘正日益成为很多地方乡村旅游发展新的着眼点。

3.特色古村镇模式

在历史悠久的中国大地上,存在着无数个带着岁月烟尘且风景优美的古村镇。如云南的哈尼村落、江西婺源都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色彩和如画的景色而享负盛名,吸引着大批游人前去参观游览。

4.名人故居、故里观光模式

崇拜英雄和名人是人之常情,因此名人故居、故里也就成了重要的乡村旅游地。如陕西路遥故居、贾平凹故居等都是人气颇高的旅游胜地。

5. 农耕文化模式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乡村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农耕文化的体验日益受到了广大人民的青睐,很多地区结合地区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探索出乡村旅游农耕文化体验的不同模式。

三、我国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已有的乡村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

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和内容是其文化性。但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乡村旅游产品还停留在最基本的层次,即在欣赏游览乡村的优美景色之余进行一些诸如吃饭、喝茶、打牌、钓鱼、爬山等低层次的体验活动。这些单一的旅游产品不仅品位不高而且缺乏文化底蕴,很难塑造乡村旅游的“魂”,也就相应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

2. 部分文化型乡村旅游产品缺乏体验性和参与性

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参与性和体验性。由于受到技术水平、资金投入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已经开发的文化型的乡村旅游产品如特色古村镇、特色农业基地、名人故里等模式基本还处于最基本的观光层次,只停留在观光、采摘层面上,给游客设计的集趣味性、文化性、和参与性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还是凤毛麟角,由此就导致了一些乡村旅游产品缺乏相应的吸引力。

3. 传统的优秀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减弱

乡村文化是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的核心要素和灵魂。因此,要发展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就必须深入挖掘当地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而在我国,很多地区流传已久的乡村文化却因为种种原因正处于被同化和消亡的边缘。主要表现在:

第一,部分乡村文化商业化倾向严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乡村传统的乡村文化丧失了古朴性和乡土性,商业化和庸俗性趋势逐步显现。特别是一些企业为了迎合市场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乡村文化并将其推向市场,虽然有效吸引了游客,但过分商业化的致命弱点使乡村文化失去了原有的内涵,严重偏离了乡村文化的传统。

第二,乡村文化的传承后继无人。由于政策和管理的缺失,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资金的缺乏和人们观念的改变等很多原因,很多依靠口传心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如皮影戏、木版年画、剪纸、藏族的藏戏等,都面临着逐渐失传的危险,各地民间的刺绣、泥塑、年画正在无声地消亡。

四、发展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现有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是苍白的,要想使旅游产品对游客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必须重视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乡村旅游发展来说,也不例外。在我国,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很多农村地区正是我国悠久文化的发源地,特色鲜明、历史悠久的古式建筑、富于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的民俗文化和节庆文化,随着时代变迁而日新月异的农耕文化等等都是乡村旅游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一个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才会具备自己的特色和灵魂,才会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2.提高现有乡村旅游产品的体验性和参与性

旅游的一个本质特点就是体验性,这种体验型可以通过参观、参与、活动等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来,我国的乡村旅游乃至旅游总体仍然停留在参观的层面上,既不能带给游客深刻的旅游体验,也不符合旅游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潮流。对于乡村来说,游客从城市来到农村,在游览青山绿水的乡村风光中获得放松和休闲,在果园中亲手采摘新鲜的瓜果蔬菜,感受着收获后的喜悦。但这些还不够,还要给游客提供捕捞、耕耘、栽种、推磨等深度体验的机会,尤其是一些历史文化比较悠久的农村地区,这些农事活动本身也经过了不同的时代变迁,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让游客参与体验到这些不同时代和阶段的农事活动,不但实现了娱乐和休闲的目的,也可以让游客了解乡村系统内部结构的依存关系,体会和认识乡村最真实质朴的风俗文化。

3.加大对优秀的乡村文化的保护力度

首先,从宏观上要加强乡村文化资源的立法保护。现在国家已制定了有关保护民族语言文字、文物的规定,但是关于乡村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乡村文化的内容广泛、种类诸多,要对其实施有效的法律保护,必须根据不同的类别,从而采用相应的立法保护对策,对乡村文化资源在商业过程中破坏当地文化资源的行为进行监督与干预,加强乡村文化资源保护的技术研究等,从而有效保证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地方政府应该组织人员当地乡村民间文化的现状进行调查,并与当地文化馆及有关专业人员一起,尽可能地发掘、保护优秀的民间文化,搜集、记录民间艺术作品,建立民间艺人档案,利用摄影、录音、笔录、出版等手段尽可能地整理、保存民间艺术,改变由家族世代相传与原始口传手授的方式,扩大传授范围和改进传授方法,鼓励民间老艺人向年轻人传授技艺。

另外,民间文化是一个具有民族和地方文化特征的非物质遗产。对这些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而这部分资金的来源除了国家和政府的投入之外,当地的旅游企业也应认识到乡村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关系,从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篇4

二、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沟通的加强,文化价值进一步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旅游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旅游文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旅游业的发展都是以该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来吸引游客,旅游文化的昌盛能够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我国许多著名旅游景点都是以悠久的民族文化为吸引力,例如北京故宫、长城,山东曲阜,都是利用传统文化来发展旅游业。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使我国传统文化得以弘扬与流传。旅游文化对于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不仅表现在能够提高旅游景点的经济收入,为旅游景点带来大量的外来游客,而且能够为该地区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间接地带动建筑施工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其他行业的迅速发展。第二,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可以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旅游业不仅仅包括旅游景点,还包括饭店、旅行社、宾馆、交通运输部门等等。旅游业提高服务质量能够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为旅游业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旅游业具有特殊性,旅游业的工作人员与旅游景点都能够体现出旅游文化。旅游业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管理水平都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旅游质量,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第三,我国旅游文化在协调旅游环境中有着决策作用。目前我国旅游环境较为复杂,矛盾较多,这就需要旅游管理部门与履行社加强管理,在管理工作中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改善旅游环境,使旅游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在协调管理工作中,旅游文化是其参照的基本原则,只有从旅游文化的角度才能够统筹全局,才能够使协调工作上升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层次,才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旅游市场中鱼龙混杂,环境较为复杂,如果没有设立基本原则,就会导致矛盾激化,难以有效地解决矛盾。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是建立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旅游文化比较重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因此旅游文化在协调旅游环境中有着决策作用。第四,我国传统文化是旅游业打造旅游品牌的基础。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较为丰富。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传统文化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特色。要想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要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业,就必须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差异性,这就导致旅游文化之间缺乏可比性,相互之间的竞争加剧,各旅游景点可以根据本地区的传统文化来打造出自己的旅游特色,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由此可见,加强特色旅游文化建设,打造独特的旅游品牌,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第五,旅游文化能够促进旅游业的经济增长。从旅游业的发展史来看,一个地区文化的独特性往往会转化为推动旅游业经济发展的潜力,旅游业已经实现了由经济型向文化型的成功转变。这就说明,旅游文化是旅游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旅游业经济的逐步增长,不仅仅是依靠旅游人数的增加,更是因为旅游业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旅游文化能够引导旅游业健康持续地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综合提升。旅游业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对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能够促进旅游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反之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旅游文化比较注重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会为经济效益的实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旅游业具有行业特殊性,这就需要提高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综合效益的实现。

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传承;开发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以口传方式为主,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

1.1 非物质化遗产的内涵与外延

从科学意义上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实上是一个庞大的思想文化体系,涉及道德范畴十分广大。广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前人创造出来并且流传下来的全部口头形态的文化遗产。但是这个范围太广,并不能一概而论。狭义的概念就是上文提到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给予的并且希望保护的范畴。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综合性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口头文学。当然,口头文学往往是要依靠其他形式而延续的,例如祭祀、史诗、山歌、舞蹈、戏剧等等,它们不能够单独地存在,要依靠各种媒介来广为流传。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集体性,它最本质的特性就是普遍的,是社会大众的,并不只是几个人的成果。它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着民族意识和精神。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遗产稀有价值的表现。真实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基。但是事实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保护的就是在保护文化的传承者,也就是活生生的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是封闭的,绝对化和静止化的保护都是不对的。所谓保护,是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而不是仅仅上了枷锁钳制住。真实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就相当于灵魂,当然这样的真实性相应地也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所以在某一程度上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也是相对的。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价值和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区域的旅游形象、文化内涵和色彩,成为旅游策划的重点元素。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可以宣传和促销地方形象品牌价值。同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作为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其基础内容具有多样性,而地域性就是其独具魅力的前提。它的文化性自然而然的为自然风光的深度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衬托,将不可形态化的文化艺术展示给世界,达到了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这种无与伦比的杰作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特有的民族文化,传承着中国古老的优良传统和坚毅的民族精神,通过代代相传的模式保留着最真实最传统的根源,所以这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相当大的正向作用,让人们找到真正的非物质所带来的价值。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

3.1 开发原则

3.1.1保护第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像艺术品一样,通过各种形式的维修就能够完好如初,其浓缩的民族性、高度的个性化和传承的经验性导致这种文化成品相当的脆弱,稍不注意就会萎缩甚至流失,但是这样的特性同样也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取代的珍贵性,名族性越强,就越能够被世界关注。所以,这样脆弱且珍贵的资源就应该被重点保护,以保护为前提,以此为基准来进行开发,用科学的方式找到正确的路,在精心的规划和管理下适度的开发和利用。

3.1.2文化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其深厚的文学内涵,所以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必须要重视文化和艺术的品味。所以,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者的同时,开发者应该具有非常强的文化意识,能够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并且对文化和旅游的开发的重要性有充分的正确认识。其次,在开发过程中,开发者要充分结合各种因素,从不同角度来对非物质文化进行开发并且展示,同时,旅游项目要实现出一种文化氛围,就是让旅游者随时都在身历其境,深刻体会到文化的魅力。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保护框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需要多方合作,最主要的就是政府。旅游企业和文化主体以及学者的共同力量来实现。首先,政府应该起到倡导作用,并且从中调节和平衡各种关系,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顺利得到开发和保护。同时,学者的文学意见非常重要,他们能够找到内在的发展逻辑以及管理框架。而旅游企业作为旅游业的主体,更应该重视保护工程,不能一味为了利益而放弃对资源的保护。

3.3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开发非物质遗产旅游,要从多个方面去入手。首先,要树立品牌观念,提高知名度,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并且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在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要利用容易接受的方式,例如表演的形式来主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主动去了解、去认可,并且加以传承。

4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凝聚下来的结晶,因此,保护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文明的继承和复兴。当代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相应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负面影响。所以,选择正确的方式和策略至关重要,所以,要选用新的构思框架来进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例如加强生态博物馆的构建、建立生态旅游村等等,这些并不只是空想,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当然,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问题的研究还在一个基本的层面上,很多实际操作也都并没有去实现,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因此,要尽快将理论化为实践,真正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相结合,达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7-0072-04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五大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性、社会性、无形性、活态性、多元性和民族性等特征。

旅游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本身具有继承、发展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功能,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许多项目就是优质的旅游资源,可以赋予旅游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是可以适度加以开发的。只要找到科学合理的开发方式,正确处理好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业的发展是可以实现良性互动的。通过保护性旅游开发,能更好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焕发其应有的生命力,能更好地永续性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台州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现市区由椒江、黄岩、路桥3个区组成,辖临海、温岭2个县级市和玉环、天台、仙居、三门4个县。台州古属瓯越之地,这里山海神奇、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两千多年的传承与发展,留下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统计,从2003年开始,台州着手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先后公布了4批共 229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各县市区也相应地公布了县级名录。在整个浙江省,台州入选国家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位居前列。其中,有10个文化项目入选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台州乱弹、天台济公传说、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仙居花灯、临海黄沙狮子、温岭大奏鼓、临海词调、黄岩翻簧竹雕、仙居彩石镶嵌、仙居九狮图,还有台州玻璃雕刻、临海剪纸和台州刺绣等64个项目入选省级名录。

总的来看,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门类齐全,精品不少,比较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间文学

台州自古拥有众多民间传说、谚语等,内容丰富、感人,是台州人智慧的结晶。如戚继光抗倭传说、济公传说、寒山拾得(和合二仙)传说、赵康王南渡传说、大陈岛传说、黄岩蜜橘传说、蔡缸爿故事、台州老话、气候谚语、渔业谚语等。

(二)民间音乐

台州的民间音乐来自于生活、劳作或,并结合乐器、动作,形象地反映了人民的现实生产生活或信仰,本土气息浓厚。如作铜锣、细吹亭、莲子行、天台山佛教音乐、道教南宗洞经音乐、台州船工号子、仙居山歌等。

(三)民间舞蹈

台州的民间舞蹈由群众创作,又在群众中传播和传授,具有独特的表现和传承方式。如黄沙狮子、上盘花鼓、大石车灯、大奏鼓、坎门灯塔鱼灯、叠罗汉、卷地龙、亭旁杨家板龙、闹湖船、大田板龙、九狮图、鲤鱼跳龙门、十八罗汉等。

(四)民间戏曲

台州人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戏曲艺术门类。他们运用不同的表演艺术,结合唱、念、做、打等技巧,演绎了台州乱弹、黄沙乱弹、临海词调、路桥评书、路桥莲花、路桥花鼓、道士戏、道情、黄岩评书、黄岩白搭等。

(五)民间工艺

台州民间工艺源远流长,种类多样,工艺精湛,有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天台干漆荚苎工艺、台绣、玻璃雕刻、黄岩翻簧竹雕、路桥灰雕、临海根艺、剪纸、枧桥鼓、温岭石雕、海洋剪纸、门神画、贝雕、三门石窗、黄岩漆金木雕、米塑、彩石镶嵌等。

(六)民俗风情

台州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丰富多彩,颇具地域特色,如庙会、婚俗、洞房经、海洋渔俗、椒江送大暑船、路桥开年节、温岭石塘小人节、黄岩宁溪“二月二”灯会、临海正月十四夜元宵、状元游街等。

如何使这些祖宗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能很好地得到保护并不断传承、发扬,如何通过保护性旅游开发来实现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共赢,是值得研究的。

二、台州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一)台州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台州把旅游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扶持,政府逐步重视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渐渐向深度拓展,旅游产品亦有所增加。

1.依托民俗风情旅游,积极开展有特色的展示活动

台州依托蓬勃兴起的民俗风情旅游,积极开展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如紧抓民间艺术场馆建设,已建成台州刺绣博物馆、吴子熊玻雕艺术馆、黄岩区翻簧竹雕艺术馆、温岭市石雕博物馆、仙居县无骨花灯展馆和临海民俗博物馆等,能让市民和游客领略到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提高对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同时,利用地方旅游节庆活动来传扬非物质文化。如临海的古长城节,温岭的曙光节、石文化节,玉环的海岛文化节,仙居的油菜花节,黄岩的柑桔节,天台的云锦杜鹃节暨济公文化节,三门的青蟹节等,都推出了集民间艺术、民间音乐、民间表演、民间习俗等于一体的大型民俗风情活动,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活和宣传,并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此外,在温岭、仙居等地红火开展的“农(渔)家乐”旅游中,也重视了非物质文化内涵的挖掘,乡土特色浓厚的大奏鼓演出、农具打击乐表演、婚嫁仪式、“快乐手工匠”演出等都已成为重要的旅游项目。

2.开发具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

一些具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景点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例如:仙居县白塔镇高迁古民居、玉环县东西文化村等,特别是三门蛇蟠岛旅游区和仙居皤滩传统建筑群落旅游区已入选首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点名单。三门蛇蟠岛旅游景区内建有石窗艺术博览园,石窗林立,造型多样,不仅有浅浮雕、浮雕、深雕、半圆雕、圆雕、透雕等各类工艺精致的镂空雕花石窗,而且每个石窗均有一段神奇的传说,文化内涵丰富。仙居皤滩传统建筑群落旅游区则集唐、宋、元、明、清、民国时遗留下来的民宅古居于一体,气势宏伟、布局精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相似的人文环境,使这里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着原始的风貌、技艺和格局。该景区内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仙居花灯,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盐埠商号和古民居建筑艺术、香沉木雕、卵石镶嵌、仙居石窗,还有参与景区表演的非遗项目鲤鱼跳龙门、卷地龙等。所有这些,都使皤滩古建筑群落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游人。

(二)台州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中存在的问题

台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方面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对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开发和保护,措施上还不够深入有效,保护性旅游开发的理念尚需加强。

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和保护联动发展的重视还不够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地方相关部门对非物质文化资源在提升旅游项目品位中的作用,认识还不够到位,没有深刻领会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现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相关部门之间由于相互沟通不够,没有形成合力。政府配套政策没有很好落实,经费投入不足,造成保管民族民间文化资料的设施落后、设备陈旧,民间艺人的生活和传承存在困难,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较难,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发掘和利用程度有限。而在已开发的非物质文化旅游活动中,又存在经营部门因经济利益驱动,任意改变民间遗产的内涵,以迎合时尚,使其失去原有的文化特性等现象,一些破坏性建设也时有发生。

2.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研究与宣传力度仍须加大

目前,台州虽有一些民间文化艺术社团组织,对本地非物质文化进行研究,但对如何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对如何保护性地发掘非物质文化资源使之为旅游产业服务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在台州对内对外的宣传工作特别是旅游产品的营销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不大,宣传形式不够多样化,使台州许多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不为外界了解,也为本地干部群众所不知。现有的展示场馆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规模不大,设计单一,影响力小,利用率低,缺乏全方位展示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高规格展示场馆。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知道得不多,保护意识不强。

3.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有待进一步拓展

台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在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上,文章还没有做足、做透。具有鲜明特色的非物质文化旅游项目不多。已开发的非物质文化旅游基本上还停留在简单的“参观型”为主,体验性不够,项目类似,风格雷同,缺乏新意、创意与个性吸引力。另外,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旅游工艺产品也未得到很好开发。旅游六要素之一的“购”一直是台州旅游业的缺陷。台州虽有众多精湛的民间工艺,但作为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的数量却有限,一些工艺品如仙居无骨花灯、黄岩翻簧竹雕等,由于本身制作难度大、价格偏高、消费渠道不顺畅等原因,很难作为旅游纪念品进入市场,加上一些手工艺传承人市场意识淡薄,政府也没有相关法规保障他们的利益,导致他们不敢贸然把这些商品推向市场,只在小范围内进行交易,因此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三、加强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对策

在当前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开发能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已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为求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采取保护性的旅游开发策略是一种必要和可行的选择。台州政府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进行有效结合,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产业化的步伐,同时,通过旅游开发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尽可能减低旅游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坚持文旅互动,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管理机制

台州地方政府和文化、旅游等部门要转变观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旅游开发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文旅互动,树立以文化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开发带动文化保护的发展思路,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并严格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需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统筹进行,分门别类,合理利用。因为并非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所以应筛选一些对游客具有旅游吸引力并适宜转化成为旅游产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使之可持续发展。在旅游开发中应坚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态性,防止肤浅的异化现象出现。坚持以“软开发”为主,努力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娱乐审美、文化生态等价值,进行展示、传播、弘扬。防止过多的“硬开发”和大兴土木建设之风。而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和利用,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执法管理。地方政府应尽快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相关的政策条文,实行政府监管。要建立健全旅游工作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定期通报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和公众舆论监督机制等,杜绝破坏性开发。

(二)加强宣传展示,力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同步进行

加强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宣传和展示工作,是做好非物质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和保护的重要手段。台州政府应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宣传、展览、展示、表演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旅游开发的进程中。例如,通过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为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和旅游参观提供硬件支撑。在巩固发展已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的基础上,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建设特色鲜明的民间博物馆或专题艺术馆,政府、企业、团体及个人要一起努力,收藏和展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在台州市区设立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泛征集民族民间艺术精品和资料,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记录、保存和宣传,集中展示全市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提高人们对多姿多彩的台州民间文化的了解,自觉增强保护意识。在非物质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旅游标识解说系统、旅游信息系统,制作多元化、个性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书籍以及音像制品,建立遗产旅游信息网站,突出遗产与旅游结合的独特方式,并辅以FLASH 动画、影视片、在线观赏等其它形式,展现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形象;整合现有的旅游节庆活动,进一步充实活动内容,提高各项活动的非物质文化内涵,以展示台州民间特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对旅客的吸引力;依托本地非物质文化资源,在旅游景区景点将一些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文化向当地居民和广大游客进行展示,聘请民间艺人在旅游景区进行传统艺术表演,并加强导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解和传播,提高人们欣赏、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能力;建立和强化当地政府与企业联动的市场化、一体化旅游营销机制,积极参加国内、国际大型旅游博览会、交易会,加快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开拓步伐等。

(三)创新开发方式,精心推出具有非物质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

旅游业发展的趋势表明,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将越来越受到广大旅游者的喜爱和欢迎。非物质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最贴近大众生活,最富有生活情趣,最具有纪念和象征意义。台州应在精心设计包装的基础上,尽快推出更多非物质文化旅游项目,注意在开发观赏项目的同时要积极开发体验型旅游项目,并设法让这些项目进行合理组合,赋予景区、景点以更丰厚的文化、历史、民俗、科学内涵,进一步扩大旅游市场。

1.发展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

对台州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持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可发展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对当地世代相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资源,进行真实、动态、整体和可持续保护。就如仙居皤滩古街那样,依托保存完好的历史风貌,把民间诸多的传统项目嫁接进古老的景区中,推出诸如“江南古镇游”、“古街风情游”、“古村探秘之旅”等特色线路,以创造良好的市场与文化效应。

2.做大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活动项目

以当地形成规模的民族民间艺术活动为基础,进一步突出主题,弘扬台州山海特色,形成旅游品牌效应,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着力做大做强天台山旅游文化节、临海江南长城节、温岭石文化旅游节、玉环海岛文化节、仙居南北民歌擂台赛、三门青蟹节等旅游节庆,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品牌,如融入济公、和合二仙、威继光抗倭等传说,突显天台山佛道音乐、临海词调、黄沙狮子、温岭大奏鼓、仙居山歌、玉环鱼灯舞、三门板龙等民间音乐舞蹈,展现天台干漆夹苎造像、仙居无骨花灯、温岭石雕、三门石窗等杰出工艺,传扬玉环坎门、温岭石塘、箬山渔区风情文化及三门海洋渔俗文化等,把旅游节庆办成集文化交流与合作、民族民间艺术展示、旅游资源推介、商贸洽谈、大众体育健身、饮食文化荟萃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使之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

3.培育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区

充分运用当地非遗文化资源,开拓旅游项目,加强包装和宣传,增添景区的人文色彩,营造独特的体验氛围,形成有吸引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和经典线路。如天台山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佛宗”“道源”双栖之地以及“和合文化”的发祥地,可以围绕“佛宗道源、济公故里、寒山子隐居地”这三张王牌,形成核心景区,合力推进宗教民俗旅游,确立天台旅游产品高品位雅文化品牌。又如三门蛇蟠岛,可在进一步建设石窗艺术馆的基础上,建造三门湾博物馆、海洋民俗馆、启明博物馆、特色农产品馆,建造民俗村、书画村、音乐村等,展现古朴、醇厚的海天村庄风格和乡土气息,形成滨海旅游胜地。另外,还可将台州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点组合串联,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专线”,如积极构筑天台-仙居-临海-三门“新天仙配海誓山盟”旅游线路,通过整合各景区特色民俗文化项目,增大游客流量,并重视游客的参与性,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现之旅、非物质文化遗产修学之旅等,丰富台州旅游线路产品内容。

(四)积极拓展渠道,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文化商品开发

旅游商品可以代表一地的文化品格,对区域旅游经济的增长也起到重要作用。台州政府应加强政策服务和引导,以多种形式特别是通过提供必要的经费来扶持和鼓励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及旅游企业等,联合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的研究与开发。如制作民间工艺品、音像制品、精美画册、特色风味食品等,扩展市场空间,促进产业化发展。

特别是台州的民间手工艺品较具代表性,像台州玻雕、台州刺绣、黄岩翻簧、临海泥塑、临海枧桥鼓制作、天台干漆夹苎技艺、仙居无骨花灯、温岭石雕等都历史悠久、富有浙东文化特色,有关部门可根据新颖性、美观性、地方性、文化性、实用性等原则进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为了既提倡手工艺品的“原汁原味”、保持手工艺传统的精湛技艺,又考虑把手工艺企业和作坊做大做强,解决手工艺生产企业和艺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在开发民间手工艺品的实践中,要善于将传统工艺与高新技术有机结合。企业和艺人可安排一定的人力和财力创作一批纯手工精品,供政府、博物馆和个人收藏,以达到抢救、继承民间手工艺的目的。同时,推进技术改造,以机器生产代替部分纯手工,开发一些适应不同游客消费层次的产品,降低成本和价格,满足大众游客的消费需求。用工艺精品的声誉为大众产品树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促其打开市场销路,实现经济效益。以市场化的产品养工艺精品,积聚财力支撑企业培养人才和艺人创作精品,这样就可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与保护双赢的目的。

另外,为引起人们对旅游工艺商品的关注,还可进行体验化的开发设计。如建设一座市级的“民间手工艺精品展馆”,集展示、售卖、互动制作手工艺品为一体,形成特色旅游;在旅游景区建立某某非遗工坊或大师工作室,给非遗制作体验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空间;也可将简化了的非遗制作引进相关学校的手工艺制作课程中。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人们的兴趣,提高购买欲,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促进了传统工艺的传承。

总之,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方式,在科学和保护的前提下的旅游开发,不仅可以弘扬和传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能发挥旅游产业化的市场优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得到延续, 并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相信在台州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定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台州市文广新局.台州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品读(上、下)[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

[2] 台州市政协.关于发掘台州民俗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R].台州市政协网,2007-9-28.

[3]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台政办发〔2007〕96号.

[4] 胡绍华,闻如良,曹诗图.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J].特区经济,2006,(9):238-240.

[5] 刘松,马静卿,吕冬阳.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J].北方经济,2009,(8):58-59.

[6] 贾鸿雁.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J].改革与战略,2007,(11):119-122.

Discussion about the protective tour development of th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aizhou

LIN Yin

篇7

旅游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又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由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三大学科支柱支撑,它的课程设置同样由这三大学科专业课程组成。旅游文化课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基础课,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下文将围绕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旅游文化课程的重要意义集中论述,以此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水平,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一、旅游文化的概念

长期以来,学界对旅游文化的定义没有统一的定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其一,“物质和精神文化综合说,”即“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其二,“旅游主体文化说,”即“旅游文化是旅游的人化,也即旅游者的文化”。其三,“旅游客体文化说,”即“旅游文化是指与自然风光、古迹遗址有关的历史掌故、民俗文化、文学艺术、传说故事及百科知识等”。其四,“旅游介体文化说,”即“旅游文化主要是指旅游组织者为满足旅游者精神文化需要所采取的各种文化措施以及接待人员在接待工作中表现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修养”。其五,邹本涛、谢春山教授给旅游文化最新的定义即“旅游文化是人们的旅游体验与介入过程及其精神产品的总和”。

二、旅游文化课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地位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学科,它是由三大支柱支撑的,即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旅游的核心问题是文化问题,文化是旅游的精髓和灵魂,是推动旅游发展的原动力。研究旅游,无论是将它作为一种经济现象,还是将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都离不开文化”。旅游文化作为旅游管理专业一门主干课、必修课,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目前它不仅仅以一门课程而存在,其地位在逐渐提高,一些学者甚至提出:旅游文化应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即“旅游文化学”。还有学者指出“旅游文化有其特殊的研究对象、具体的研究方法和足够的经世致用价值,也就是说旅游文化学具备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而存在的三大基本条件”。

三、旅游文化课的重要性

(一)体现旅游文化课的重要地位

虽然当前旅游文化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种种研究表明,它逐渐被学界重视,它的学科地位在逐渐上升,它不仅仅以一门课程而存在,更应该以一门学科对待,所以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旅游文化课程正是体现了旅游文化课的重要地位。

(二)丰富学生知识

旅游文化课讲授的内容十分丰富,具体涵盖山水文化、聚落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烹饪文化、酒文化、茶文化、诗词文赋文化、书画雕刻文化、戏曲歌舞文化、工艺美术文化等,这样全面而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极大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面,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三)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旅游景观中积淀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各种古建筑的结构形式、建造工艺、图案雕刻等,都反映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文物古迹直接展示出历史文化;作为旅游流动资源的民情风俗,有关景物的诗文与神话传说等旅游文学,承载着民族的性格、心理、精神、伦理道德等。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将旅游景观鲜活地展示给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深入学习,进而挖掘旅游景观中蕴含的民族文化。通过观赏旅游审美对象,学生自然会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正确的审美价值

旅游文化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包含有地理学、文化学、心理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学、建筑学、宗教学等学科知识;熔文物、古迹、书法、绘画、雕刻、篆刻、音乐、舞蹈、园林、建筑、庙宇、服饰、烹饪、民俗、风尚等为一炉。通过这些知识及实物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发现、感知、鉴赏其中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生活美;培养他们正确、积极的审美价值取向,提高学生鉴别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健康的审美观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铸就良好人格品质。

(五)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旅游文化课程基础知识包括两部分:其一为旅游文化概念、结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规律等。其二为具体的各种景观文化,诸如山水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文学艺术文化等等。

综上所述,旅游文化课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才能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一、持续性发展的政策策略制定的操作模式

由政府制定颁发的政策和法令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它的作用力大过于任何其它的作用力。所以,关于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以及相关联的事项的政策和策略的制定,等于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生命线。如何制定民间音乐文化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双重可持续性发展的政策和策略,这就是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

要制定二者可持续性发展的政策和策略,必须首先作研究分析,理清各种关系,找到制定政策和策略的正确依据。对于文化产业而言,产业是一种形式,文化是它的内核,重要的在于文化,是在文化的基础上建构产业,没有文化就没有文化产业。要使其产业具有可持续性发展,首先必须是文化形态的维护和文化价值的保护,这是制定政策和策略的关键所在。然后,在此基础上,考虑产业的结构形态和运作方式,最后形成诸如法规、措施之类的政策和策略。其操作模式概括为:

旅游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种,文化当然是它的内核,它的产业形式是旅游产业。对于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而言,它就更加具体一些,它是旅游文化产业之一种,它的内核就是民间音乐文化。因此,维护民间音乐文化的形态、保护民间音乐文化的价值,使它存活,是制定政策和策略的关键所在。其操作模式概括为:

按照上述操作模式所制定的政策和策略,是基于民间音乐文化形态和其价值的保护,并结合旅游文化产业的良性运作的,因而,它们的实施会对二者的双重可持续性发展起到政策上的推进和保证作用。

二、民间音乐开发与活态保护的操作模式

在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中,民间音乐文化与旅游文化产业合二为一,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的有机结合决定了民间音乐文化形态和价值的维护是在合理地开发运用中的保护,同时又反过来,只有做到合理地开发运用,才能够做到民间音乐文化形态和价值的维护。这样,它们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互动的过程,即: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

民间音乐文化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亡,根据现实的严峻情况,我们曾经实行过很多的保护措施,诸如保护区、文化村之类的形式,想把它们锁定在一微小的区域内,像实验室一样地让它们保持存活,事实证明:这难以做到。但是,旅游产业提供了一个展示民间音乐的场域,这就是等于提供一个生存的机会,也就是给民间音乐提供一个活态保护的机会。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可以用开放的形式,重建民间音乐的生态环境,有望能在旅游这一行业中,以活态的形式保存保护民间音乐最有特色最有价值的精髓部份,所以,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这个动态过程中,其最高级的目标是民间音乐的活态保护,民间音乐的活态保护是这个动态过程操作的中心。

在整个民间音乐开发与活态保护的过程中,原生态民间音乐,包括各种音乐的品类、音乐的结构和风格特征、音乐的地域和民族特征,音乐的操作者,乐器和乐队的构成,音乐的文化内涵、音乐赖以生存地理和人文背景等内容等等,仍然是内核,总的一句话,文化是其内核。最后落实到产业上,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之产业只是一个载体,但是,这个载体也是活态的,它把上述的一切内容承载于一体,按照产业的运作方式,完成产业的功能和使命。藉此,来完成整个民间音乐开发与活态保护。

这种操作模式,用一言以蔽之,即是:以文化为内核,以活态为中心,以产业为载体;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此二者形成互动的相辅相成的运作体系。我们将其概括为:

三、建构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操作模式

上文我们已经讨论过持续性发展的政策策略制定的操作模式,也讨论过民间音乐开发与活态保护的操作模式,理顺了我们的基本思路,明确了我们最基本的做法,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讨论如何建构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具体问题了,这就是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操作模式的构建。我们拟定从总体上的一般操作和各种类别的具体操作两个角度来阐述这个问题,并且用一般模式和具体模式分别表述之。

1.一般模式

一般模式指的是,建构双重可持续性发展的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在总体上的一般性的操作模式。

根据上述的分析可知,在具有双重可持续性发展的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中,文化是它的内核;民间音乐开发与活态保护、旅游产业的良性运作是中心;旅游文化产业只是一个载体,重要的是在于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所以,首先必须围绕保护民间音乐的文化形态的和价值做文章,这是建构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关键。接着充分考虑产业的结构形态和运作方式,保持产业这个载体的活态性,也就是能够良性运作。

这里有几个问题是必须考虑的:一个是地域性的问题,为产业选址,把产业建在哪一个地方最合适,对于这个问题,除了考虑产业以外,还必须考虑民间音乐的生态环境,要与原生态音乐的环境紧密联系,最好是不能脱离原生态环境,如果不能做到不脱离,也要做到体现出原生态的环境;一个是充分考虑到旅游的目的,即求异性,注重打造产业的特色,其特色的打造也要围绕原生态民间音乐的形态特色和风格特点,同时注重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等等,由多方面综合决定;一个是要考虑到产业的效益,要能够获得较为长久的利润。

因此,建构具有双重可持续性发展的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在总体上的操作模式,就是以文化为核心,把文化性、地域性、特色性和长效性这四个大项结合在一起,做综合考虑,打造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长效产业。这种操作模式称为一般模式,其结构情况如下:

般模式:文化性(核心)+地域性+特色性+长效性

这个一般模式体现了民间音乐文化与旅游文化产业双重可持续性发展的最根本的思路,是最一般的表达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2.具体模式

具体模式指的是,在建构双重可持续性发展的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时,建构各类具体的产业所形成的操作模式。

在实际的产业建构中,一般模式结合各种具体的因素会产生各种具体的结构形式,它们形成各种类型,在此,我们把它们统一称作具体模式。从这种意义上看,也可以讲具体模式是一般模式融入其它的因素后,从另一个角度新生出来的。这时,一般模式的内容已经上升为原则性的东西了,它成为一个总的做法。在这种总的做法得以确保以后,又由具体模式决定具体的做法。具体模式的结构形式是丰富的多样的,在此我们参考目前一些分类的习惯,根据投资者、举办者和产业的外部结构形态进行分类命名,将其主要的形式概括为如下的具体模式。

(1)政府资助 主打品牌

“政府资助 主打品牌”指的是,在一般模式的理念下,由政府出资以主打品牌的形式所构建的旅游文化产业。其举办者是政府部门,由政府拨款或者采用其它的形式进行资助,政府部门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调研、分析论证,挖掘某民间音乐事项的文化价值,代表性的风格特色,理清其与民族、地理环境的关系等,预计可能的经济效益,然后,决定产业的地址,再构建民间音乐的项目体系,策划出具体的表演程序,表演形式,以及与之相互配套的其它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和旅游环境设施等等,把其打造成代表一个地域或一个民族的旅游文化品牌。由政府部门对产业进行管理,管理的措施可以是多样化的,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各级政府都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打造这种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主打品牌,政府部门可以分级管理,也可以联合管理。此种模式基本上隶属于行政部门,受行政措施和行政管理的影响较大。

(2)企业投资 商业运作

“企业投资 商业运作”指的是,在一般模式的理念下,由企业出资以商业运作的形式所构建的旅游文化产业。其发起者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某个经济实体或者其它的团体,他们看中某地的某一民间音乐事项,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调研、分析论证,发现其文化价值、代表性的风格特色,预计可能的经济效益,确认其开发价值,决定产业的地址后,进行招标,引商投资,决定承办者。然后,再由承办者理召集人马,构建民间音乐的项目体系,策划出具体的表演程序,表演形式,以及与之相互配套的其它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和旅游环境设施等等,以商业化运作的形式组建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这种产业受行政的控制较少,完全按照市场运作的形式进行管理,受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影响较大,风险很大,人才的流动频繁,追逐利润的机制作用力很强,要谨防其对文化价值不是很注重的现象的发生。

在这种模式中,有由一家大企业投资的,也有由几家企业联合投资的,投资者对企业的管理拥有最高的权力,掌握着整个产业的命脉。若他们只关注获利,而不关注文化的话,这样的文化产业,最终会变异和转型,要不然就会因其失却文化价值而难以维持下去。因此,要谨防这一负面影响。

(3)民营集资 乡镇企业

“民营集资 乡镇企业”指的是,在一般模式的理念下,由当地村民集资以乡镇企业的形式所构建的旅游文化产业。某村某寨在原生态音乐的某一种类型上具有很悠久的传统,具有很高超的技艺代代传承下来,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已经成为一个地方的一大特色,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村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聘请了一些专家学者进行了充分地分析论证,觉得很有开发价值,于是集资兴办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这种产业受行政和商业机制的影响相对来讲都比较薄弱,受专家观点的影响也不是很深,所以,它的内容和环境、音乐项目的结构形式,音乐表演程序和操作形态,风格特征等等,都是较为原生态的。像西部地区一些少数民族村寨的民族文化村、民俗文化村等,大多都有这样的产业项目。其运作方式具有半商业化和半行政化的性质,由村民自己组织一个专门的组织,根据居民们的统一意见实行管理。

(4)政企共建 半政半商

“政企共建 半政半商”指的是,在一般模式的理念下,由政府与企业出资联合举办的以行政与商业两种手段兼顾的形式运作的旅游文化产业。其发起者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某个企业,他们联合一起组织专家团队对某一地域的原生态民间音乐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其文化底蕴和价值、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等,确认其开发价值,选择产业的地址。然后,多半由企业充当承办者,也可以通过招标选择承办者,由承办者具体负责民间音乐的项目体系的构建,具体表演程序,表演形式的策划,以及相关的其它项目和设施的建设等等,政府和企业双方都可以派人参与管理,政府部门的行政手段可以直接对产业起作用,同时产业也接受市场规律的影响。

(5)校企结合 半企半学

“校企结合 半企半学”指的是,在一般模式的理念下,由学校与企业联合举办的以产业与教学相结合的形式所构建的旅游文化产业。其发起者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学校,一般由学校组织人力,也可以特邀部份专家组成团队,对某一地域的原生态民间音乐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其文化底蕴和价值、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等,确认其开发价值,选择产业的地址。然后,多半由企业充当承办者,也可以通过招标选择承办者,由学校与承办者具体负责民间音乐的项目体系的构建,具体表演程序,表演形式的策划,以及相关的其它项目和设施的建设等等,学校和企业双方都可以派人参与管理,学校的教育对产业的影响很大,产业往往是学校的实验场所,成为学校的教学课堂和实习基地。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直接参加项目的策划和表演,同时充当管理者。

(6)政企学校 三位一体

篇9

文化管理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旅游业在逐步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贴近文化底蕴这一深层次的东西。而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文化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并从多个方面得到了支持与发展。但是,发展就会带来相关的问题。文化的渲染逐步被商业化所取代,一些传统文化在旅游业的发展与带动下变得偏离了主旋律。这些现象表明,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文化旅游需要进行适当妥善管理,从而保证文化与旅游的双重保障。

二.结合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发展

文化旅游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文化传播方式,结合传统文化的旅游模式能够在某种意义上带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从文化传播的角度上分析,其更好地传播了传统文化,以吸引游客的目的,让游客在游玩中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底蕴与内涵。而从能动关系的角度分析,也正是因为作为游客身份的国民对于传统文化也有着非常大的兴趣,才促使了这一新兴文化旅游形式的发展。从基本形式分析,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在文化旅游具体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到众多较为成功的文化旅游的案例。北京故宫作为封建王朝的历史遗产,对于我国国民而言,充满着莫大的吸引力。故宫是清代君王生活、从政的地方,人们都有一颗帝王之心,都憧憬着这一代表着权利与地位的圣地。因此,这一简单的理由,就足以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鱼参观。如此,文化旅游的游客源就有了保证,对于其发展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

要真正发展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拥有了游客源这一基础后,还要进行文化的结合以及文化的旅游式传播演示。仍然以故宫为例,游客来到了故宫必然是有目的性的去探寻这里的奥秘。但是故宫的奥秘众多,如果没有一定的秩序性供游客参考,必然会如走马观花般毫无收获。因此,作为相关的文化旅游管理人员,应该从传统文化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将故宫的整体脉络进行必要的划分。例如,将故宫的整体景致进行分块处理,在进行游览的时候就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游览。这样目的性较强,也能保证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了解最多的文化内容以及文化魅力。让游客真正有不虚此行的感觉,并在游览过程中体味其中的文化底蕴。

总体上可以这样总结,即文化旅游的发展首先要保证有值得游客游览的文化景观;在拥有了这一基础的情况下,再进行相关内容的搭建与设计,从而大力发展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业。

三.结合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管理

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得以大力发展,在收获利益与效益的同时,却也伴随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复杂而多样化,无法从单一的角度去分析其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但是,却可以从管理的角度去分层解析,避免一些弊端的发生,减少问题的出现,从而保证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

(一)文化旅游带来了文化的破坏。文化旅游的文化破坏主要体现在一些实体传统文化,例如洛阳的龙门石窟等这样的文化圣地,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正确的举动,造成文化古迹的损坏。很多传统文化的旅游景点经常会遭受一些有意或者是无意的破坏。因此,相关部门就要重点加强对文化古迹的保护。在一些重要的景区添加游客提示牌,提示以及警示游客注意对这些重点景点的保护。

(二)文化景区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旅游出行游客必然会携带一些用品,而这些用品就成为了景区的主要污染源。游客往往在游览的过程中,会因为比较劳累或者一些其他的原因而随手扔掉这些垃圾,造成了文化景区的污染。对于此类问题的管理,相关部门应该重视景区内垃圾箱的分布密度,在各处路口以及不同的景区节点处安置垃圾投放设备。并采用一些劝导式话语,提醒游客要保护景区自然环境,注意环保。

总之,妥善合适的管理对于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发展非常有利。

篇10

一、齐鲁文化的形成及特点

(一)齐鲁文化的形成

据考古研究发现,最早的齐鲁人大约出现在四五十万年前,齐鲁文化的前期主要是东夷文明,东夷文化是较早的古文化之一,经历完整的发展过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东夷族人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通过大汶口遗址中出土的骨器、石器、陶器、纺织工具等,使我们依稀看到当时文化的发达。而且东夷人最早使用龟甲占卜,开创了甲骨文化的先河。通过各种传说和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东夷族是中华文明较早的渊源之一,东夷族与其他族共同开拓了华夏文明的雏形,为齐鲁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公平息“武庚之乱”后,通过“迁徙殷族遗民”和“同姓同宗分封”政策维护周朝的统一。周公旦和姜尚被分封到山东地区,分别建立了齐国和鲁国,成为了著名的诸侯国。周公旦封于鲁后,改造了当地的夷人风俗,实行周朝的礼制制度,鲁人被周人同化,中原文化成为鲁国的典型文化。齐国在姜尚的领导下,结合本土的东夷文化,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了优秀的文明成果。经过近八百年的时间,随着周文化与东夷文化的不断融合,东夷文化逐渐向周文化转化,使齐鲁文化的繁荣成为可能。齐鲁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形态,在文士们不断的学术交流和积极传播中得以丰富和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核心。

(二)齐鲁文化的特点

(1)齐文化的特点

姜尚受封到齐国后,齐国的居民还在发展畜牧业和渔猎业,他采用开放、务实的经济发展方针,结合当地的习俗,简化礼仪形式,发展商业,使齐国逐渐走上了民富国强的道路。由于齐国处于海滨的独特地理环境,注重对外交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齐国的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随着对外思想文化的交流,齐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具有海洋文化的特点。齐文化的思想基础是精神的独立与自由,开放的经济和自由的思想,造就了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统治者,给齐人自由自在的发展空间。务实和功利性是齐文化的又一大特点,在明确物质利益决定作用的同时,加强伦理道德的培养。文化上兼收并蓄,取百家之长,各种理论学说在这种宽松的文化、社会环境中并存,齐文化具有兼容性和多变性的特点。

(2)鲁国文化的特点

鲁文化是在东周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地域文化发展起来的文化形式,经过了前鲁文化、先秦时期的鲁国文化和孔子文化三个阶段的历程而得到不断完善。鲁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鲁国是一个内陆型文化系统,它不具备独立形成文化类型的条件。鲁文化源于周公被分封到鲁国,由于周公在周国长大,从小接受了传统的宗法和礼乐制度的培养。到了鲁国后,周公将周的礼仪、典章、制度完整的搬到了鲁国,并以此作为鲁国的行为准则。此外,除了西周的文化典籍被带到了鲁国,而且掌握历史文化的史官也到达了分封地区,为鲁国带去了丰富的学术文化资源,促进了西周文化在鲁国的传播。封国后的鲁国文化继承了周礼的传统,是一种尚礼重义的鲁国文化,具有崇德重礼、讲究秩序和重文崇文的特点。此外,鲁国的农业经济基础决定了它文化上的守常性,表现为仁者型的文化。

二、齐鲁文化的影响

齐鲁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学术风气浓厚,逐渐向周围传播,在中国辉煌灿烂的多元文化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在这里,士人的文化成就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展和认可,深刻影响着其它的地域文化。以儒学为核心的齐鲁文化由原生地逐渐向周边扩展,并成为历代官方的政治哲学,影响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独树一帜。

(1)齐鲁文化促进了政治制度的包容性和民主性

同是分封国的齐国和鲁国,在政治制度上采取的措施是不同的。齐国文化强调实用性,主张用人唯贤,不过分考虑血缘关系,通过对国民的教化,达到富民强国的目的。齐桓公重用管仲就是不仅看中他的丰富经验和追求利益时的才智,更钦佩他为追求功名而表现出来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也是齐文化功利性的体现。鲁文化作为强大的社会精神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民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了包容性较强的政治理念。此外,鲁国“尊尊尚恩”的方针,虽然在早期能维持政权的稳定,但又成了国力日削的根源。相比之下,鲁国极力推行和维护周族姬姓一家一族的“尊尊而亲亲”的任人唯亲的国策,形成了军臣上下,父子兄弟、朋友之间严格的等级关系。在“仁”和“礼”的控制之下,限制了人的奋斗向上,改革创新精神,无疑是一种“精神枷锁”,而力行霸业,一统天下,是齐文化的核心所在。

(2)齐鲁文化形成当今文化的开放性

齐鲁文化是实用主义文化和精神理想主义的集中体现。管子作为齐文化的代表,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牧民》)的实用主义观点。同时,齐国重视经济发展,尤其是重手工业和商业,从而使齐文化表现出许多工商社会文化的特征。即使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发现沿海地区思想较为开放,工商业化程度较高,经济形式比较灵活。而鲁国实行单一的农业经济,因其地处内陆,有大量肥沃的良田,易于农业发展,故其商品经济不发达。对比来看,像内陆地区的泰安、聊城、菏泽、济宁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发展思路略微平稳内敛,经济形式没有那么灵活。再如同为山东省知名的旅游节庆活动,每年9月份的泰山国际登山节活动和青岛国际啤酒节是不同地域文化的展现,泰山国际登山节以中外文化交流和融合为基础,而青岛国际啤酒节是以啤酒为媒介,以商贸洽谈为主的,重在经济目的。此外,在齐文化中充满了功利和进取,是不断的兼容并包,不断奋斗向上的一种文化。但这只是从两国的社会角度来看,如果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来看却是儒学为主体,确切的说是以鲁文化为主体,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主要原因是齐文化为沿海文化,属于开放性文化,不适合当时农业经济为基础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环境。鲁国文化作为能最终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流文化,正是符合了当时国情的结果。

三、齐鲁文化对山东文化旅游资源形成的作用

从商代一直到先秦时期,齐鲁地区是当时全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文和自然遗产极为丰富。山东省也是我国人文遗产大省,泰山和“三孔”都是较早的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和人文遗产的景区。齐鲁文化促进了丰富多彩的山东文化旅游资源的形成,齐鲁地区文化形态的特征是文化旅游资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山东文化旅游资源是齐鲁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建筑艺术、宗教文化和地域民俗等方面。

(一)形成了魅力独特的古建筑艺术风格

山东的人文遗产相当丰富,建筑艺术风格独特,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古建筑被称为凝固了的文化,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考察建筑结构布局,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和传统民俗。建筑是人类适应环境的必然产物,是一种通过综合性展现的艺术形式,人们学会了建筑,建筑又塑造了人类,不同的建筑展现不同的风格,能够感染人们的情感,使人类社会环境更加美好和丰富。建筑具有两大作用:实用和美观。建筑艺术不仅代表了历史时期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水平,也是当时人们精神面貌和民族文化传统的集中反映。

东夷族作为古老的民族,创造了丰富的史前文化,促进了建筑文化的发展。这时的建筑布局结构合理,空间面积增大,类型多样。建筑的代表城堡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还具有军事防御的作用。如齐长城的修建,它绵延500米,直达黄海之滨。不仅是齐鲁文化深厚底蕴和齐国劳动人民智慧的展现,更具有保护齐国不断发展的有利屏障。随着齐鲁文化的不断融合,齐鲁文化的特点决定了齐鲁地区建筑的特色,齐国文化的创造性和鲁国文化的保守性在建筑文化上表现出相互矛盾、相互影响的特点。另外,齐鲁建筑文化重视技术的提高和建筑的实用性,在建筑中采用结合地形和利用当地材料的方式,争取达到最好的光照和保温效果,建筑赋有厚重而又创新的特点。在讲究实用性的同时,建筑文化又富有想象力,提倡突出个性。齐鲁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在建筑文化中具有吸纳百家所长的开放性,建筑多元复合化,同时又保持了地方特色。如济南长清灵岩寺的辟支塔更是建筑史上艺术成就的体现,蕴涵着浓厚的民俗气息,以其独特的风格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齐鲁文化的核心思想儒家文化在建筑中体现为注重伦理法则,采用中轴对称的方式反映等级制度。独特的古建筑艺术是齐鲁两国文化融合发展的结果,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反映了两国的科技和文化水平,丰富了我国古建筑的文化内涵。

(二)宗教文化交汇融合、异彩纷呈。

东夷文化、殷商文化和周文化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齐鲁宗教文化的形成,齐鲁宗教文化底蕴深厚、魅力独特。由于对原有文化吸收的不同,齐国宗教文化与鲁国宗教文化经历了融合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鲁国宗教文化注重人类内心世界的探索,重视情感体验,具有内向性。而齐国宗教文化与之相反,齐国宗教文化更加强调外在事物的敬畏性,讲究自然崇拜,是外向性的文化类型,齐国海滨经济特点决定了齐文化对海仙的崇拜。随着齐鲁宗教文化的融合,自然崇拜和神格道德化的宗教文化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主要表现是“阴阳五行学说”的提出,也为原始道教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道教产生的渊源很多,主要归纳为中国古代的鬼神崇拜、寻求长生不老之术和黄老思想,而这些思想在齐鲁宗教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都曾有体现。在齐鲁宗教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中国地方特色的传统民族宗教形式――道教。山东地区道家名山众多,有五岳之首的泰山,青岛海滨的崂山和沂山等,在这些著名的道家名山上保存有大量独特的建筑艺术和文化遗产,如泰山上的碧霞祠。这些道家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构成了山东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

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大约于公元一世纪开始在山东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盛行,隋唐达到鼎盛时期。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富有地方特色的庙宇、塔林、摩崖石刻等开始在各地出现。如济南长清被称为“海内四大名刹”之一的灵岩寺,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被称为是宗教的胜地、文物的宝库和艺术的殿堂,作为高品位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成为当今旅游者争相拜访的名胜,促进了山东旅游业的发展。称为“大字鼻祖”的泰山经石峪石刻,山顶的《纪泰山铭》摩崖石刻也是价值较高的佛教文化遗址。旅游者们通过欣赏千姿百态、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来领略佛教文化的真谛。济南历城区的四门塔以单层型石塔而闻名,它是富有齐鲁地方特色的佛塔建筑之一,是旅游者了解佛塔传统民俗文化的一大窗口。

伊斯兰教于公元1265年传入山东,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穆斯林的不断迁徙,伊斯兰教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齐鲁大地上生根繁衍。伊斯兰教的建筑风格和穆斯林的风俗习惯逐渐被山东人民所欣赏和接受,成为齐鲁文化的丰富内容。清真寺的建筑独特,同时也结合了中国传统技术,风格独特。在山东地区较著名的清真寺有济南清真南大寺、北大寺、德州苏禄国王墓傍的北营清真寺等,它们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为研究穆斯林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山东省保留了珍贵的建筑遗产和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是在19世纪30年代传入山东的宗教形式,它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基督教堂作为天主教和基督教传播的场所被完整的保存下来,独特的风格和悠久的建筑历史,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

(三)齐鲁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富有地方特色。

民俗文化具有地方特色,这种独特性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内容。民俗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补充、完善的过程,在继承原有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又会结合当时的社会发展现状,不断创新、不断筛选和补充。

齐鲁文化的突出特点就是兼蓄并收、博众家之长,在民俗文化的形成方面更是体现了这一点。随着对外商业来往的密切,各种外来文化随之而来并且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有些文化经过不断的融合形成齐鲁文化的组成部分。齐鲁文化又不断滋养着地域文化,保持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以泰山为首的山岳文化、以母亲河黄河为代表的泉水文化和以孔子为先驱的儒家文化共同孕育了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山东民俗文化。为了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了各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了各地的文化心理和风俗习惯。

齐鲁文化影响深远,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它的影响。齐鲁民俗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具有丰富性的特点。作为政治制度先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内陆地区,突出代表了高水平的山东民俗。东部沿海地区日照、蓬莱、长岛为代表的渔业习俗和外出经商的习俗由来已久,与齐国文化传统相一致,外出经商的习俗一直影响至今。鲁东南的沂蒙山区,受古代黄河文化的影响,民间艺术曲艺、剪纸等民俗体现出历史沉淀和连续性的地方特色。

篇11

一、引入问题

站在旅游者立场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少了相对于物质类文化遗产的那种实体性,但却增加了可交流的互动性;况且,旅游的异地性与遗产的久远性,确保了我们并不因为互动而失去应有的敬畏。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重要概念,这些概念不仅能提高人们的认识,而且可以让认识形成某种模式;如果这种模式与保护目的捆绑起来,必将促使舶来的遗产保护意识在我国逐渐深入人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研究:概念、分类、保护、利用》一文(下文简称《非物质》),研究内容全面、有体系和充满新意,已显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路径若干概念之端倪。本文再以“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为前提,讨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路径”问题。

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路径

1、既有概念:不明确

2003年10月17日,在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被各社区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既有的定义中,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成概念外,对内容的描述基本采取列举和圈定范畴的方法。从有关文献中,除不可触摸性外,我们很难再找到相关概念;至于“突出的普遍价值”、“稀缺性”、“本真性”等说法,其适合于包括自然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所有遗产。概念不明确,严重影响到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2、今后概念:确定逻辑起点、寻找源头、给出认识脉络

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出现新概念,但有些概念一经出现将拥有长久的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这样一种“今后概念”。“今后概念”如果成立,就要溯本求源,这种研究不同于诸如“黄河源头在哪里”那种老问题的深究,而是为了让新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获得强劲的发展动力,溯本求源研究是一种铺垫性努力。

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得不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第17届大会(1972年11月16日巴黎)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做逻辑起点。其实,逻辑起点并不等于源头,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日本1950年颁布的《文化财保护法》,文件中将无形文化财单独列类。《非物质》一文的研究表明了这样的事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隐喻了逻辑起点,与源头呈分离状;那种分离,既是时间上的分离,也是空间与认定主体的分离。而确定逻辑起点是为了较快地进入研究主领域,也是为了获得起步的动力。

《非物质》一文给出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事件发生的时间表:1950年、1962年日本与韩国分别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2年设“非物质遗产”管理部门,1989年颁布《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1998年颁布《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2001年首次公布了19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2003年又决定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替代“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并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2005年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附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定办法》)等。这些表明,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存在着认识过程的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先在的,但对其重要性及性质的认识却是分步呈现脉络的。

3、内涵、外延与反刍再概念

所谓“自然与文化遗产”,站在旅游者立场上并在泛指情况下,一般而言,是先看到高山大川而后才有人文活动的。其实,关于遗产的正规文件是将文化置于自然之前,也就是说,站在遗产保护立场上人们是从文化切入问题的,要保护有价值的历史遗存。随着认识的深入,有了自然遗产、双遗产概念。既便是如此,人们还是格外重视文化遗产,或许是与自然创造相比,人们对祖先的创造有更深刻的崇敬之情。正因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才刻意强调,任何一个国家在申报世界遗产时,限报的两个项目中,至少要有一项是自然遗产。

在认识的延伸过程中,人们又发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是由于出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才让人们将既有的“文化遗产”再赋予“物质”概念。这种反刍再概念形式也可见于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替代“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那种情形。这表明,先有的概念往往是不准确的。但在保护工作刻不容缓时,就先大致圈定一个范围;那种圈定就有直感成分,或者先以具像性的第一直感加上适度理性外延做定位(如“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足之处留待后续解决。这种现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内是十分突出的,先抢救文化遗产,学术性补救往往靠反刍再概念等方式来解决。《非物质》一文给出的分阶段的“世界遗产分类表”显示了这种认识过程。

这种内涵、外延与反刍再概念的认识路径也可见于关于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与现代遗产的认识。遗产概念的逻辑必然是指向历史遗存,这是初始的形式内涵,“突出的普遍价值”被认为是遗产的本质,由此推演出现代遗产概念,扩大遗产的常规所指。正因为“现代遗产”的出现,才可能将此前关于文化遗产的各种存在反刍定义为“历史(性)遗产”。

4、实在解:遗产传承人、小物(件)性、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文名称是intangible,翻译成“不可触摸”、“非物质”或是诸如日韩的“无形(文化财)”等,似乎这类存在都远不如物质实体好把握,但这是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较的结果。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日韩也施行了无形文化财传承人认定制度;表演艺术也有各种道具、服装,传统手工艺也必然有作品来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是一种小物(件)性;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5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内给出了文化空间概念。传承人、小物(件)性与文化空间概念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化了;由于与人的关联更加密切,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虽然是后出现的,但目前似乎要比物质文化遗产更受到重视,不能否定,这是人性关怀理念在起作用。

遗产领域内存在着一些看似矛盾的认识,但都能够找到实体或实在解,这一点不同于旅游研究中不同见解导致的争论。这里的矛盾是可以统一的,而且一定要有实体或实在解,因为保护是压倒一切的任务,没有实体就不能着手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一系列关于遗产的概念,这些概念之间确 实存在着一些矛盾,但权威性压制了不利于加快保护速度的纯学术争论。

5、基本属性、独有性质、权变性质与性质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诸多性质,哪些是基本的,哪些是独有的,哪些又是权变的(并非全体拥有的属性),其实存在着遗产“性质空间”的命题。在惯常环境下,社会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稀缺性、濒危性、突出的普遍价值等),在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比较中又发现了独有性质(不可触摸性),在特定环境下则会发现权变属性(政治性),如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代表作时,我们则普遍认为“端午节”被抢注了。

基本属性、独有性质、权变性质与性质空间这样的认识过程,不仅可以使知识体系化,而且那种脉络化过程更有利于发现新的性质。无论是坚持既有性质还是发现新性质,其目的都在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因此并非都要等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日韩先于联合国几十年就提出保护“无形文化财”就是一个例子。

6、混成分类

学术与实用哪个重要,科学发展观回答了这个问题。如同上文讨论的实在解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有很多无视学术的瑕疵,混成分类就是一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六种类型,其中的口头传统、表演艺术、传统音乐、传统知识技艺、礼仪与节庆活动等五项都是强调人的活动特征;而文化空间显然强调的是规模场所,两个不完全一致的视角构成了一个类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许多性质,这些性质不能用物理指标来度量,各自侧重点又不同,无法用通常的分类方法。对于只能定性认识的对象,用传统的二分法或三分法显然不如“一事一议”更有利于保护。按照民间的主要特征混成分类法,从保护的角度看,强于简单综合分类和复杂性学术分类;因为前者种类过少而不具体,后者虽然科学但影响社会的认知规模。

研究中,我们习惯于在质上做深入,由宏观走向微观;当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居民人数有较大规模和居住很集中时,我们的研究视角就从微观走向了宏观。质和量的视角变化,促成了“文化空间”概念的出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上可以统一,形式上却难以统一;分类只能从形式人手,抓住各类形式特征而不在乎内容重叠,这样的“宁重(叠)勿缺”的做法要比“宁缺勿乱”的做法保护效果要好。

三、本真保护:由原始本真、经诸阶段真实、到唯旅游本真

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保护本真

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保护的应该是原始本真,基本措施是直接保护本物,内容是建立保护规约、组建保护机构、设立保护基金和实施保护工程等。本真也是莫衷一是的概念,原因在于本物有破损,环境有变化,旅游业有创造,因此就有了什么才是本真的疑问。本真性研究牵制了研究者大量的精力。搞清什么是本真,才可以保护本真。

2、四种本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

旅游研究中关于本真性的研究可以分为四种观点:第一是客观主义本真(客体本真),第二是结构主义本真(基于客体的主体搭建),第三是存在主义本真,第四则为后现代主义本真。

第一种本真是常规和基础的认识,持此观点者居多且观点基本一致:对既有的不做改动;第二种观点是宽容的,允许人们有各自的理解和各自有理的行为,旅游经营者可以从中找到支持,但社会不一定理解;第三种观点有些不负责任:存在就是合理的与真实的;第四种是超本真的真实,理解起来更为困难。四种观点各执一端。《非物质》一文明确地给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本真性的描述:最早状态、所有时期的正当贡献、不改变布局和装饰、保护周围环境等。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就是指保护性的本真,否定了先搞清本真然后加以保护的论断。这样的分析表明,性质认识与目的检验须交互进行,常规旅游研究与遗产保护工作有明显差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是上述四种观点的综合,由于落在了实在解上,因而并没有产生综合即不知所云的现象。学术观点往往是对某种因素进行放大后得出的,放大后才有特色,有特色才形成观点。学术观点与实际应用还存有差距。

3、唯旅游本真

篇12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每当我们登上武当山、庐山等名山,总会被山上寺观的悠悠钟声所吸引,陶醉于身心俱静的氛围中;每当我们翻开中国历史,寻找高僧名士的足迹,往往会听见他们在名山古寺中的心灵对话。这些名山无疑是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宝库,也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文化景观,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古往今来引起过很多学者的兴趣。这些名山是如何形成的?本文将从地理学、历史等角度,就名山形成的渊源做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1 人文心理背景

    在中国,天是被当作一个有形的实在的事物加以崇拜的。据古文献记载,夏代已经“行天之罚”,征伐各方部落,殷商时已称天为“帝”了。而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从帝王将相到凡夫俗子都把天帝、天神看作是最高的神并对它顶礼膜拜,天空崇拜的另一种具体形式就是太阳崇拜。

    中国各民族在原始时代就有崇日观念和活动,如内蒙古阴山岩画中有表现人合掌过顶跪拜日环的图画,广西花山岩画中有表现人们欢呼迎日仪礼的图画。在古史记载中也可以找到帝王们祭日的描述及祭坛的营造规模。如《尚书·尧》中有“宾日”于东,“饯日”于西的文字记载,《礼记·月令》言“立春之日,天资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日于东郊”。

    由于太阳升起于东方,光明始于东方,因此古人的观念中有产生了另一个内容:东方崇拜,这一点与山岳崇拜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东方大山崇拜”。如据《尚书》记载,舜时就有五岳之名,泰山为“五岳”之尊,舜“五载一巡狩,禹遵之。”《文献通考》谓“东岳,以其处东,北居寅丑之间,万物始终之地,阴阳交泰之所,为众之所宗主也。”因此历代帝王祭五岳必先祭祀泰山。山岳崇拜的产生有以下原因:一是山峰具有高大雄伟和人们难以接近等神秘性; 二是山林中为人们提供丰厚的猎物和其他重要的生产生活用品,为远古乃至阶级社会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依靠,因此导致人们赋予山以神灵观念。

    中国的山岳崇拜观念有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的古代祭祀五岳实质上是日常生活中帝王祭天地活动在空间和形式上的延伸。如《史记·封禅书》云:“周官曰,冬日至,祀天于南郊,迎长日之至;夏日至,祭地祗。皆用乐舞,而神乃可得也。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其疆内名山,大川,四渎者,江、河、淮、济也。天子曰明堂、辟雍,诸侯曰泮宫。”日常生活中帝王常修建宗教建筑如明堂、辟雍以祭天地,而在大规模出巡活动时则登山以祭天地。《史记》中记载了秦始皇、汉武帝在泰山举行封禅活动的情形。由记载可知,中国帝王的祭山活动是以山岳为基础,通过各种宗教建筑与礼仪活动来表现帝王对天地的崇敬和对权力的崇敬。这里山岳崇拜的观念就是这种观念的形式和基础,天空崇拜、土地崇拜、社稷崇拜及由此而产生的政治权力崇拜为其实质。而在中国的祭山活动中,天子往往在山上修建宗教建筑,这样就直接将原始宗教与名山联系起来,如泰山有祭天祭鬼的蒿里神祠,有政令和祭祖的明堂,有祭天祭神的玉帝观、元君祠,为后来我国佛教道教寺观选择圣地开了先河,提供了借鉴。

    2 精神需求

    我国大多数寺院选址在自然景观优美,清幽寂静的山林之中。山是美的化身,其表现可分为:“形象美、色彩美、音响美、线条美、动态美、静态美、嗅觉美”等等,这种环境无疑给宗教信徒提供了极佳的物质条件。

    泰山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充满宗教和政治色彩的名山,其山水之美也是中外皆知的。泰山之美首在雄伟,它主峰海拔1 524m,大有通天拔地之势,千里之外无能与之比肩者。登山远眺则觉天地豁然通达,令人生豪情壮志。孔子曾言:泰山岩石,鲁邦所瞻。泰山不仅雄伟而且景色秀美。如扇子崖峻峭高耸,其状如扇,这里环境幽静,风景秀丽,常年甘泉清澈。泰山因其高,气候产生垂直变化,山下为暖温带,山顶则是中温带。山上云雾缭绕,不仅衬托泰山比天之高,而且能给人以“天界仙境”的种种遐想。

    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初期的佛学中心之一的庐山,更是天生丽质,步步皆景, 它以江湖、瀑泉,云雾、峰石着称于世。李白的名作《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则全面地描绘了庐山之美。“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落之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套汇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之雾,向称天下奇观,漫山遍野,飘渺虚无,山在云上漂,人在雾中游。试想,在这样一个人间仙境里生活,修行从道,怎能不身心愉悦,神清而气爽?一切烦恼皆顺风而去,一切前恶旧怨、功名利禄之累皆抛于境外,难怪高僧慧远“欲往罗浮山,及屈浔阳,见庐峰清静,是以息心,始往龙泉精舍。”

    我国古代寺庙书院往往选址于幽境,幽境,即超脱逸世之境。四面环山,如世外桃源,给人以安全感,也使人产生聚精会神、修心养性之感应。幽境植被繁茂,小气候宜人,是宜居宜游的佳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利于宗教信徒超脱远离“红尘”,潜心修炼,以达修炼的最高境界,如佛教的涅磐境界,即“智慧福德圆满成就的,永恒寂静的最安乐的境界”。道教比佛教更追求自然环境。道教以崇尚自然,返朴归真为主旨,认为高山为神仙所居,于是上山采药、炼丹、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白云缭绕、幽深僻静、脱修超尘的名山自然是道教理想的成仙修道环境,许多高山名岳如武当山、青城山等都曾为道教的圣地。

    3 弘法活动促进了名山的形成

    自佛教产生于印度后,僧人“行万里路”,参访名师、访求名山胜迹一直为僧俗所推崇和赞许。自汉明帝“白马驮经”佛教东传以来,不断有来自印度和西域的高僧孤身远游来中国译经传教,他们献身于佛法事业,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宗教事业的发展,其中在名山的弘法活动往往扩大了名山在民众中的影响。

    达摩大师驻足河南嵩山少林寺讲法释经,在少室山面壁悟道,从而使嵩山和少林寺名扬天下;又如僧伽提婆、达摩多罗、罗什等均曾在庐山阐经释典;来我国的高僧有安世高、安玄、支娄迦谶 、竺佛朔、真谛、不空等,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些大师在名山的栖身,吸引海内外的宗教信徒前来学习朝拜,因而名山名声遐迩。隋唐以后,日本曾不断派僧侣来我国留学,这些留学僧回国后积极传播中国佛教文化,如日本圆仁着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成寻的《参天台五台山记》等作品中直接宣传了我国的某些佛教名山,使其宗教影响延伸至域外,无疑扩大了这些名山的宗教影响。

    “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佛教徒持之不懈的参方游道活动大兴的结果是在唐末我国境内就形成了四个朝拜中心:一是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二是泗州普光王寺———僧伽大圣圣地;三是终南山———三阶教圣地;四是陕西凤翔法门寺———佛骨圣地。至南宋设有“五山十刹”为禅者游方朝拜之地,明代已形成参拜四大名山的传统并一直延续至今。

    得道高僧在某一名山的弘法业绩对宗教名山的形成贡献尤大。东晋高僧慧远24岁即能讲经,且能释难经之疑。他在庐山建东林寺,悉心授徒讲经,以他对佛学的虔诚、学识和机智与乱世之中的文官武将交往,以至殷仲堪,司徒王谧、护军王默等“饮慕风德,遥致师敬” 。他的德行厚学令各方人士仰慕,这为维护庐山佛教活动的良好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慧远曾广求西域、印度梵文典籍,“葱外妙典,关中胜说,所以来兹士者,远之力也。”慧远还潜心于整理编撰佛经,并自撰《法胜论》等着作,以致西方高僧罗什见而叹曰:“边国人未有经,使暗与理合,岂不妙哉”。慧远高居庐山36年,一心弘法,“风流天下闻”,以致四方僧俗不邀而至,其中既有慧观、僧济、法遇、昙微、昙邕等高足,也有慧安等同门师友,还有一些怀才傲物的文人名士等。在慧远和众多僧众的苦心经营下,庐山佛徒数量大增,声誉日隆,以致“外国众僧,咸称汉地有方乘道士,每至烧香拜佛,辄东向稽首,献心庐岳。”慧远由此几乎成为庐山的象征,其创立的净土宗为我国佛教十大宗派之一,远播朝鲜、日本。从慧远开始,庐山成为我国当时的三大佛教中心之一,从而奠定了庐山在众多佛教山林中的地位。

    无庸置疑,宗教名山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积淀的过程,是众多物质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发掘这些宗教名山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保护和开发它们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当然,诚如苏轼看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我们从其他的角度去研究,还可以发现宗教名山形成的更多渊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