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0 10:25: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智能制造案例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A NOISE CONTROL PROJECT FOR
A DISTRIBUTED ENERGY STATION
Cao Wei
(IAC Dongguan Acoustics Equipment Company Limited, Dongguan523718, China)
Abstract: Distributed energy station has got widespread attention by community because of efficienc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afety, load shifting and good economic returns. The distributed energy station adjacen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icity place, making noise standard become the key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industrial park distributed energy station project design of noise control proces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noise sources, and establish the acoustic model for the simulation calculation. The acoustic design scheme is put forward in the end.
Key words: Gas turbine generators; Waste heat lithium bromide machine; Distributed energy station; Noise control; Acoustic simulation
0引言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以天然气为原料,通过冷热电三联供等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并在负荷中心就近实现能源供应的现代能源供应方式[1]。因为与传统集中式供能方式相比,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具有对电网和天然气管网的双重削峰填谷的作用,不仅会增加能源供应的安全性,还具有清洁环保等特点,而受到国际的广泛应用。
某产业园建筑以办公、商业、酒店为主,具有较集中的冷、热、电、生活热水需求,所以建设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的分布式能源站是最理想的选择。由于产业园内以高档商住和办公功能为主,所以对环境噪声要求非常严格。产业园响应国家的三同时政策,在设计阶段,已充分考虑分布式能源站的噪声危害,首先将主机构建于产业园地下,将辅助散热和冷却设备安置于办公楼CD座顶楼,并对噪声进行治理,防止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项目由2台GE JMS620燃气发电机组、余热溴化锂机组、直燃机和配套的散热冷却系统组成。本文对项目的噪声治理方案进行分析,可以作为同类型分布式能源站设计的参考。产业园布置如图1所示:
1噪声控制目标
产业园分布式能源站24小时连续运转,因此昼夜执行的噪声控制目标应按照夜间标准来执行,根据当地法规,夜间噪声不得高于50dB(A)。由于该分布式能源站位于产业园内,所以特要求酒店室内,夜间噪声不得高于35dB(A),办公楼室内,夜间噪声不得超过40 dB(A) [2]。
图1 产业园布置图
A-G:商业办公楼 H、I:酒店
2分布式能源站噪声源分析
分布式能源站所有设备分两部分布置,一部分布置于地下内燃机室和直燃机室内,另一部分布置于CD座楼顶,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2.1分布式能源站地下部分噪声源
该项目燃气发电机组为2台颜巴赫的JMS620燃气发电机,单台额定出力3.3MW,噪声为宽频噪声,隔声罩外1m处测量,声压级为85dB(A)。其噪声可分为空气动力噪声、燃烧噪声、机械噪声、排气噪声和振动噪声。进、排气、排烟和散热器(CD座楼顶)引起的空气动力性噪声;机械噪声包括气缸内燃烧所形成的压力振动通过缸盖、机体向外辐射的燃烧噪声和活塞对缸套的撞击、配气机构、喷气系统等运动部件产生的撞击振动噪声 [3]。机组工作时,废气从排气门高速冲出,沿排气歧管,最后从尾管排入大气,形成排气噪声。其中排气噪声最大,往往比发动机主机噪声高15dB(A)左右,其次分别是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散热器噪声、进气噪声。
余热溴化锂机组噪声主要由燃气发电机出口的排放噪声和气流穿过锅炉内部受热面产生的卡门涡旋噪声和湍流噪声产生,余热溴化锂机组向外辐射的噪声主要为本体向外辐射的宽频噪声及排气放空产生的高频噪声。锅炉本体噪声为80dB(A),排气放空噪声在110dB(A)-120dB(A)之间。
各类水泵,燃气电站内主要有给水泵、凝结水泵和循环水泵,噪声值在75-85dB(A)之间,均布置在能源站内。
机力通风冷却塔噪声主要为顶部排风风扇和电机的噪声以及下部的淋水噪声。其中淋水噪声以中高频为主,能量主要集中在1000Hz-4000Hz频率范围内[3]。
变压器,燃气电站变压器噪声相对其他设备较低,1m远测得声压级为70dB(A)。主要是电磁噪声和风扇的空气动力噪声。该部分设置在地下能源站内。
3 噪声控制设计
3.1噪声源识别及厂界噪声测量
首先对厂界及周边敏感点采用声学照相机及声级计进行噪声源识别和背景噪声、厂界噪声及敏感点噪声的测量。由于该项目为新建项目,并且实行三同时制度,并且产业园内建筑环境要求,远高于产业园边界的要求,所以设计中,以达到敏感建筑的要求为准设计。此步骤为改造项目必不可少,在此列出以供设计参考[4]。声学照相机测试及效果如图2所示:
图2 声学照相机噪声源识别
3.2 建立噪声模型并进行预测分析
根据噪声源信息及产业园建筑的信息,建立产业园的建筑和噪声源模型,按照声源声功率级及建筑和周围环境的声学特性进行噪声模拟 (如果是改扩建项目,则需要通过厂界噪声的数据对模型进行校正) 。
图3 治理前噪声地图
采用预测软件计算整个产业园地面部分的噪声等级分布地图,并针对商业办公楼及产业园内各酒店进行绘制立体噪声等级地图。
3.3 噪声平衡计算
根据噪声源对敏感建筑物噪声贡献值和噪声限值进行平衡计算,确定每个声源所需的降噪量如表一所示:
表一 声源所需降噪量
3.4 噪声治理效果预测
根据计算结果,将计算所需的降噪量输入到噪声预测软件中进行模拟,计算噪声控制实施后各敏感建筑室外噪声声压级,如表二所示:
表二 敏感建筑噪声声压级
经过噪声模拟计算和成本分析,确定最优方案可以满足敏感建筑物的噪声标准,产业园区及CD座噪声声压级分布如图4 治理后噪声地图所示,整个厂区周边的噪声均得到了有效控制。
图 4 治理后噪声地图
4 噪声控制措施综述
燃气发电机组配置原厂隔声罩,保证隔声罩外1m处噪声值在85dB(A)以内;燃气发电机组安装一级排气消声器,预热溴化锂机组配置一级排气消声器,以确保综合有55dB(A)的降噪量;能源站内,所有门需要配置隔声门,隔声量不低于50dB(A);能源站泄爆孔安装隔声板,隔声量不低于50dB(A);能源站地下室内通风系统安装消声器和消声百叶,降噪量不低于54dB(A);地下分布式能源站室内墙面铺设吸声体。冷却塔顶部采用排风消声器,电机采用小型隔声罩并选用消声百叶进行通风。底部选用进风消声器,进风消声器消声量为15dB,排风消声器消声量25dB(A)。给水泵,循环水泵等均在能源站内部,仅需要考虑能源站门窗的隔声量以及泵的通风散热即可[4]。
本文对分布式能源站的噪声控制的设计过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由于分布式能源站布置形式及采用机组不尽相同,站内噪声源也非常复杂,在此不能完整描述,仅提供以上设计过程以供参考。
[1] 发改能源[2011]2196,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S],2011.1
所谓有效课堂,是指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使课堂更高效。为了提高课堂有效性,教师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引入了包括案例分析法在内的不少方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吸引学生的兴趣;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营造有效的课堂氛围。下面以高中化学为例,就基于案例分析的高中有效课堂建设做具体分析。
一、基于案例分析的高中有效课堂要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化学课堂上的案例要能激发学生兴趣,不是随便举几个案例就可以了。只有激发了学生兴趣,学生才能从案例中联系到所学化学知识;只有激发了学生兴趣,学生才能从案例中汲取化学精华;只有激发了学生兴趣,学生才能从案例中思考化学学习方法。
比如:学习《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这一章内容时,教师可以用案例引出这一堂课的学习内容,在引入新课时让学生产生兴趣,进而带着兴趣学完整章内容。例如,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入手:同学们吃的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那“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该成分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是否可以长期持续地做干燥剂呢?通过这个例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探索;洁净的空气、食盐水、浮有冰块的水、纯净的盐酸,这些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这个问题通过学生的常识就可以知道;90克水相当于多少摩尔水,学生对“克”已经非常熟悉了,由克引出“摩尔”这个概念,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基于案例分析的高中有效课堂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
高中化学课堂上的案例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这样才能起到案例分析的效果。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才能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案例;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才能融入教师的案例中;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才能通过案例提高化学水平。
比如:学习《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这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物质存在硅这种元素,让学生踊跃发言,学生可能会想到石英坩埚、手表、马桶等,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轮流说出硅的用途,类似成语接龙,硅的用途其实非常广泛,这种案例在生活中也很多,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用来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硅整流器等半导体器件,与信息材料紧密相关;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几个有关硅的知识的选项,让学生判断对错,例如,二氧化硅溶于水;二氧化硅通入水玻璃可以得到硅酸等。
三、基于案例分析的高中有效课堂要营造有效课堂氛围
高中化学课堂上的案例要能营造有效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只有营造有效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在探索案例的过程中快乐地学习化学知识;只有营造有效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抓住案例中的关键点提取课本上的化学知识;只有营造有效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在理解案例的基础上掌握化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环境污染的视频,问学生联想到了什么,肯定会有学生想到利用太阳能等无污染的资源提高经济水平;教师还可以举一些利用太阳能、生物智能、风能的例子,例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教师也可以把太阳能、风能的优点以PPT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四、基于案例分析的高中有效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中化学课堂上的案例要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渐培养学生分析案例的能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才能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只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才能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才能把化学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比如:学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把同一个化学反应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让学生观察反应速率;教师还可以联系其他方面的速率,例如一辆汽车行驶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汽车的性能,影响因素是天气、路况等,那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和影响因素又是什么,让学生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我们平时吃的食物都有保质期,原因是什么,让学生自己思考。
The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Has Come?
The difficult recruitment and rising labor costs have been widespread. Enterprises have kept downsizing, but no one could solve the problem in the long term. The next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 is an inevitable trend.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equipment and software will be the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just like the era of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the machine instead of hand-made period once again. In future, it will be the main trend that enterprises apply the efficient and intelligent software device to save time and manpower costs. Now 3D CLO draping fitting software has been a trend. More details inside.
分享可持续的企业服装管理创新模式
记者:北自所成功实施了很多制造业物流项目。以你们的经验,制造企业在什么情况下会考虑做物流系统的优化或改善?
匡永江: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制造是主业,物流是辅的工作,它的作用是助生产一臂之力。因此,很多制造企业都是在生产技术改造的过程中,“发现”了物流升级优化的需求。以我们曾经实施过的一个项目――某大型板材加工企业生产物流系统为例:该公司由于引进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机床能够24小时不间断无人生产,但是原有的生产物流系统不是全自动系统,无法匹配高效的自动化生产,制约了生产效率的提高。我们的解决方案是配合生产需要,在生产车间设立自动仓库系统,与自动化的生产机床对接实现按需自动上下料和信息管理。这样就满足了该公司24小时不间断无人生产的需求,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除了被动地改善物流外,制造企业,尤其是一些行业龙头企业,在新建工厂时往往倾向最先进的生产系统,包括物流系统,以保持和扩大自己的竞争优势。例如我们的一个客户,是一家知名的家具生产企业,致力于打造全球知名的品牌。他们在国内外、行业内外调研了好几年,最后下决心建设一个全新的、先进的智能工厂。新工厂具有鲜明的“智能制造,按需生产”的特点:生产从客户需求开始人手,根据客户的房型设计产品,然后客户可以按照房型选择该公司的成熟产品模块,并形成最终方案,工厂定制生产家具。而且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了不许动、不落地、不返修高效生产。我们给该公司做的生产物流系统规划和建设,具体包括WMS、WCS、智能堆垛机、AGV、RGV、全自动输送线、货架等等。
总结来讲,制造业物流就是把各个生产环节串联起来,物流系统与生产线、生产节拍紧密配合,各种先进的物流装备都是这个综合性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统一指挥下实现高效生产。只有物流合理顺畅,才能提升整个工厂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如果物流不顺畅,就会影响生产。
记者:制造企业物流系统改善项目的难点是什么?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有哪些?
匡永江:相比较其他行业的物流建设,制造业物流建设更加复杂,因为制造业包含很多不同的子行业,而且各具特点。这也造成了不同的制造业物流系统都有一些自己的独特性。
从制造方式来分,制造业可分为流程制造业和离散制造业。流程制造业的典型行业如化工业,这种制造的特点是生产与物流融为一体,连续生产必然要求物料配送是连续进行。而且这个行业一般都是高度自动化生产,在生产车间建设规划时,需对生产和物料配送规划得十分充分、到位。因此,这类制造业的物流反而是成熟、清晰的,并没有太大的实施难度。
对于离散制造业,还可细分为产品生产量大的制造业和产品生产量小的制造业。生产量大的典型代表如汽车制造行业、家电制造行业。这些行业由于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成熟的生产模式、物流组织模式,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流水线生产。因此,这些行业的物流体系也有了很多成熟的、可借鉴的模式。而对于一些单品产量很少的制造行业,如重型机械加工,这种行业的流程、工艺都十分复杂,而且很多大型或超大型装备的制造还涉及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等因素,技术领先的国家往往封锁技术的外泄,因此我们也很难有借鉴、模仿的机会。这都造成这类型制造业物流规划和实施的难度很大,很多时候需要专门立项研究。
制造业物流从制造生产的流程上来分,还可分为生产(线边)物流和通用物流两大部分。制造企业的通用物流建设,也就是建设用于存储原材料、辅料、成品的仓库,和其他行业的仓库建设大同小异,因此也是比较容易规划和实施的。
比较难的部分是生产(线边)物流的规划和实施。不管是全新工厂的生产物流系统建设,还是改造项目的物流优化和改善,都和生产工艺紧密结合,首先要做好工艺分析,按照生产流程先规划设计物流动线,再考虑生产设备布局,采用正确的步骤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多数国内制造企业对物流并不了解,因此往往先建工厂,购进设备,再考虑物流。这就造成物流系统建设面临很多限制条件,难以做到最优。这是很令人遗憾的。
记者:您认为造成我国制造企业生产物流系统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如何破解?北自所的优势在哪里?
匡永江:由于我国原有体制的原因,制造企业在建设项目的时候,都是要找各自行业的设计院去做上厂的设计规划。对于这些设计院来说,设计规划的重点不是物流,他们首先会去考虑厂房(土建)和生产工艺等,由于缺少规划意识,物流规划也是他们的弱项。我国长期以来制造业物流水平比较低,和这方面有一定关系。现在各个设计院对物流规划设计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而且随着项目的增多也取得了很多经验。但是已经建成的工厂由于企业经营或者市场情况发生了变化,很多都需要进行物流升级优化。
因此我最近就在考虑,北自所能否与设计院强强联合,把物流规划设计纳入设计院的业务范畴,共同提高制造企业物流系统设计建设的能力。其实在国际上,物流规划设计通常由专业的物流咨询公司完成。但是我认为,设计院相比咨询公司的优势是有设计能力,能把概念细化和落地。如果我们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就更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就更有竞争力。
其实在制造业物流领域,北自所还是有一定优势的。首先,我们有深厚的底蕴。北自所创建于1954年,是原机械工业部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是国内最早从事自动化物流系统集成和自动化立体库建设的单位,国家科技部指定的全国推广应用物流仓储技术依托单位。其次,由于制造业物流与生产工艺、流程管理等密切相关,因此综合能力很重要,而北自所在这方面有优势。我们致力于制造领域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创新、研究、开发和应用,为客户提供包括开发、设计、制造、安装及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北自所拥有ERP、MES、物流、装配线等一系列项目实施的能力。这就是我们的综合优势。
记者:请您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一下北自所是如何帮助制造企业优化物流系统的。
匡永江:我们通过对一些行业生产工艺的透彻研究和分析,研发出适合该领域生产特点的物流自动化系统,构建了全新的物流运作模式,大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我们有很多成功的制造业物流案例。如我们为纺织行业开发的“全自动落丝系统”,由自动落丝机、辅助运转设备、机器人、设备运行调度和信息管理子系统组成,采用了激光定位技术、激光安全防护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无线以太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设备调度优化算法。该系统的主要功能为:自动落丝机与卷绕机自动对接后完成自动落丝,并将丝饼暂存于车体中心棒上,丝饼随自动落丝机运行送往平衡间,并转运到辅助运转设备上,再由机器人直接抓取并放置在丝车空挂架上。该系统以机械化设备完全替代人工实现落丝、装车和转运自动化作业,能够满足同时多品种生产按单一品种装车的需求,并自动完成丝饼产品信息的跟踪及标签打印。这套系统符合制造业“机器换人”的发展方向,为纺织企业减少劳动力人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带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该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成功入选2015年度中国十大纺织科学新闻。
记者:制造企业实施物流系统改善项目能收获哪些益处?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9-0008-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9.004
在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讲话中提到,“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而且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面对中央政策上的支持与鼓励,工业机器人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产业有望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并迎来中长期机会。工业机器人是典型的智能制造装备,应用较广泛的是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机械加工、电子电气、食品加工等领域。常见的有弧焊机器人、点焊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喷漆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及测量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是自动化装备的主流发展方向,可实现自动化、无人化,极大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
《2015年中国大数据交易白皮书》统计显示,2014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达到285亿美元,实现53.23%的增长,2015年,全球大数据产业总体加速发展趋势不变,预计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421亿美元,到2020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1263.21亿美元,同比增长17.51%。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并且已经被应用到各个行业,同样大数据也为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本文主要研究大数据对工业机器人商业模式的影响。
1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外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发展迅猛,很多工业机器人已成为标准、通用设备在许多工业制造领域应用,从而也形成了一批在国际上较有影响力的机器人企业。如:瑞典ABB Robotics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制造公司,制造的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在焊接、装配、铸造、密封涂胶、材料处理、包装、喷漆、水切割等领域;日本安川电机公司(Yaskawa Electric Co.)旗下拥有Motoman美国、瑞典、德国及Synetics Solutions美国公司等子公司,核心产品包括点焊和弧焊机器人、油漆和处理机器人、LCD玻璃板传输机器人和半导体晶片传输机器人等;日本FANUC公司是著名的数控设备和伺服系统的研制企业,包括两大主要业务,一是工业机器人,二是工厂自动化。其工业机器人产品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可组成自动化工厂;德国KUKA RoboterGmbh公司是世界顶级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之一,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近1万台,至今已在全球安装了6万多台工业机器人。
国内方面,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13年中国市场销售了3.7万台工业机器人,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约27%,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率达到54%,数量为5.6万台。据预测到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销售量将达到10万台。而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2015年上半年中国机器人市场数据,国产机器人销售11275台,销量同比增长76.8%。其中坐标机器人销量居首位,占销量37%。关节机器人占销量约33%,为3700台。由于国产工业机器人中坐标机器人和AGV等的占比很高,而据预计2015年中国市场关节机器人销量将超过50000台,可以看出国产关节机器人销量占比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我国工业机器人研发始于“七五”期间,先后开发了7种工业机器人系列产品,建立了9个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和7个科研基地。截至2011年,国家04专项也列入了7个机器人项目。但总体而言,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已形成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清华大学、哈工大等30多家机器人研发机构,取得了大批研究成果,工业机器人的主要门类均有涉及,但批量投产的极少。主要原因为:开发、研制的主体尚停留在高校和研究单位;关键技术和功能部件还没有国产化,运动控制器、减速器等关键功能部件主要依靠进口。
北京有中电华强、首钢沃托曼、北京自动化研究院、北京石化学院、北工大、北京信息科技大、中航625所、北航、机械总院、北京博创兴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在开展研究,涉及激光焊接、水下焊接与切割、反恐、搜救、检测机器人等多种领域,但批量生产更少,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关键技术和功能部件基本依赖进口,产业化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2 商业模式的四个层面
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包括价值主张、客户细分、分销渠道、客户关系、核心资源及能力、关键业务、重要伙伴、收入来源、成本结构九个方面:价值主张,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的价值,这种价值的具体载体即为产品或服务;客户细分,企业根据自身价值所定位的客户群体;分销渠道,企业将价值传递给目标客户群体的方式途径;客户关系,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沟通的方式途径;核心资源及能力,企业生产、销售、运营环节中赖以生存的方式。对于不同企业,其资源和能力的表现形式略有不同,但本质却是相同的;关键业务,企业运转中对于流程的安排和资源的配置;重要伙伴,企业的经营运转离不开周围环境,这其中包括社会环境、行业环境、政策环境等诸多方面,其中能够为企业生存提供有用价值而形成的关系网络即是企业的重要伙伴;收入来源,企业以何种方式建立现金流为自身创造财富;成本结构,企业需要以消耗成本为代价创造价值。
结合商业模式的9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将商业模式归结为4个方面:价值主张、客户层面、设施层面和财务层面,其中客户层面包括客户细分、分销渠道、客户关系,设施层面包括核心资源及能力、关键业务、重要伙伴,财务层面包括收入来源、成本结构。下文将结合具体案例对商业模式的四个层面进行分析。
3 工业机器人企业案例分析
3.1 机科公司简介及其商业模式分析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中央大型科技企业集团,始建于1956年,以提升中国装备制造水平为历史使命。研究总院致力于装备制造业基础共性技术的研究,以“机械装备技术研究与服务”及“相关设备制造”为两大主营业务,科研成果及专利累计7000多项,并广泛应用到机械制造等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领域。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机科公司”)是于2002年由机械科学研究院发起,多家大型国企和科研院所共同出资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涉及铸造、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产品、精密制造等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拥有“三洲一国”(亚洲、欧洲、美洲、中国)的全球市场,50%以上产品销往亚洲、欧洲、美洲等十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50余家著名企业,其中80%以上的客户是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先者。1994年开始公司走向全球市场。近20年来公司主要经营指标以年均大于20%的速度增长,是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2014年成为国家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
从商业模式角度分析,提供自动化成套解决方案以及自动化生产设备是公司商业运营中的价值主张,以技术创新作为显著特点,具有浓厚技术底蕴及创新优势;公司的客户层面主要面向生产型企业,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广阔,应用领域众多,公司将市场进行细分,锁定铸造行业,深入探索,形成精湛工艺,进而形成垄断;公司通过招标等方式取得项目并密切关注产品在客户现场的使用分布情况,注重客户关系的维护;从设施层面分析,由于公司与机械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之间有着深厚的合作关系,这既可以在核心资源及能力、关键业务方面为企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使公司拥有了牢固的重要伙伴关系。目前,公司以提高自动化生产技术的创新能力作为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将提供自动化成套解决方案作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3.2 数字化铸造工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3.2.1 项目概述。机科公司建设的“多品种、小批量数字化铸造工厂”项目于2012年9月开工建设,2014年建设完成并进入生产,2015年生产高端铸件能力达10000吨,产品类型包括高档数控机床铸件、内燃机、轨道交通、船舶、海工装备等动力部分关键铸件等。该项目完全按照离散型制造企业数字化车间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行,在围绕“高难度、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多品种、小批量铸造产品生产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能够为铸造行业转型升级提供示范。该项目采用先进的智能化设备、物联网技术、仿真技术、软件系统等,结合共享集团铸造行业的经验积累,全面融合先进信息化系统及企业自主研发的全面数字化管理系统等,集成并创造数字化铸造新模式,预计生产效率是国内行业平均水平3倍以上。
3.2.2 项目中的大数据应用及其影响。在设计研发环节,公司从项目设计到运行建立了全面数字化设计方案。基于三维环境建立全工厂三维信息模型及布局,并对工厂生产工艺流程、光线、粉尘、噪声、能耗、物流等进行全面仿真分析,从设计阶段开始就为公司运营管理奠定数字化基础。基于TC平台、UG三维设计系统及MAGMA仿真分析系统、企业自主研发的技术质量管理平台,实现最优的铸造工艺设计、制造全过程仿真分析系统,确保为最优工艺提供技术保证,并通过与ERP、企业全面数字化系统(TDM)集成,确保设计、铸造、质量、基础信息有效传递。
在物流环节,公司利用射频识别技术、VGA、自动化辊道线、立体仓库、大型起重机械手等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实现了对材料、产品的柔性、网络化、自动化管理,并将物流信息与公司生产计划管理等实现集成。基于互联网、SRM平台,与阿里巴巴平台集成,建立了采购平台,并与公司ERP系统有效集成,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与上游供应链平台实现了协同,采购金额已经占公司总采购金额的10%左右。基于SpotView等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对采购、销售、供应商信息、顾客信息等实现智能分析,为公司决策提供依据。
在制造环节,基于金蝶K3 ERP系统、MES、LIMS(实验室管理)系统及其相互间的双向集成平台,实现了主生产计划、车间作业计划、质量检验的集成、闭环控制。基于物联网技术和智能装备,在模具、成型、熔化浇注、热处理、抛丸精整等关键工序按照设备层、传感层、控制层、管理层建立通讯管理系统、人机交互系统,并与MES、ERP系统等集成应用。
在市场环节,应用金蝶K3 ERP系统实现了产、供、销、人、财、物的集成一体化管理,并延伸应用了CRM(客户关系管理)、SRM(供应商管理),与供应商基于互联网平台实现询问报价、订单、合同、配送、结算等跨法人企业的系统作业,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原理,实现了对ERP系统数据的商业智能管理、实现了智能化决策支持。公司基于互联网平台,通过SRM平台实现了对供应链全流程的协同作业;通过CRM系统实现了与顾客的协同工作。公司建立了官网平台和阿里巴巴第三方销售电商平台,顾客电子订单下达率达到30%以上。
3.2.3 大数据应用对商业模式的影响。机科公司将大数据技术引入高端装备制造业,对公司的商业模式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是大数据技术创新应用的又一典型案例。
在价值主张层面,公司基于在铸造行业领先的制造技术和50年的先进专业铸造经验,对关键设备进行了智能化再造,使设备具备自感知、自诊断和应急功能,同时具有网络通信功能,通过OPC等协议与其他系统实现信息传递。同时根据公司自主形成的专家系统能够在运行中根据参数信息实现自我调整,使参数最优。这完美地迎合了公司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以及对设备生产和解决方案的制定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客户层面,通过生产、设备信息的运行,在公司内部形成了详尽的核心数据库,实时掌握设备在客户现场的应用情况,并基于反馈进行及时调整,对客户关系的维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采用大数据技术如SpotView工具和技术对数据深度发掘,对客户需求和市场需求进行客观精准的预测,为工厂运行提供决策支持和智能管理。
在设施层面,通过大数据技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重要伙伴之间的高效沟通,有助于关键业务的平稳顺畅发展,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以及核心数据库也成为了公司的核心资源及能力。
在财务层面,公司基于物联网技术、三维组态平台,建立电力需求侧系统,实现对总能耗、关键设备能耗等实时监测;通过大数据分析工具实现对能耗信息的集成化、智能化分析、管理,数字化工厂可以更高效地收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原料采购、半成品加工、成品出库、废品回收等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数据的实时收集、整理,这些数据将为成本核算、成本归集、成本分类提供重要依据,因此通过引入大数据技术将有效提高工厂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4 结语
从调查和访谈中可以看到,机科公司已经较好地应用了大数据技术,并对商业模式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调查中也发现,机科公司在通过大数据实现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首先,公司担心数据共享之后的安全问题,这需要政府部门为数据安全提供保障,政府可作为第三方中介为数据信用做担保,并为企业提供数据积累和梳理的服务;其次,互联网网速问题是企业面临的又一难题,这需要国家帮助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加大国内对互联网基础技术的研发和突破。总之,机科公司通过引入大数据提高高端装备制造水平,同时也符合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国家战略,非常值得行业内各领域进行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玉鹏.政策助力AGV生产研发企业将蓬勃发展[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5,20(11).
[2] 石红梅.机器人应用技术分析[J].科技风,2014,(24).
[3] 方志远.我国商业模式构成要素探析[J].中山大学学报,2012,(52).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高楼大厦纷纷拔地而起,关于智能建筑的各种需求也应运而生。目前关于智能建筑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已经建立,关于智能建筑施工的资质也在陆续颁布,智能建筑领域呈现了一片繁荣发展的景象,但是还应该看到智能建筑在我国还是个比较新生的事物,如何更好地做好智能建筑的项目是业主方、施工方和项目管理方都需要深思的问题。在这里,笔者希望根据自己在智能建筑领域的经验和对最近一些案例的分析谈谈对智能建筑项目管理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1智能建筑项目的特点
智能建筑项目作为项目的一种,除了具备普通项目的基本要素外,还有些其他项目不具备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是在进行项目管理时面临的难点,具体如下:
(1)智能建筑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制约条件比较多。智能建筑项目一般称为“弱电”,就象它的名字一样,智能建筑项目的地位在整个大楼的建设过程中比起土建、消防、暖通、装修和强电等专业也是最弱的,其他专业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影响智能建筑项目的设计或施工方案,如何处理与其他专业的施工界面,如何协调与其他专业的关系。如何安排与其他专业有关的施工工序,这些问题都是智能建筑项目项目经理需要经常思考的问题。
(2)智能建筑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接口众多。在一个智能建筑项目里,参与管理的除了施工方的项目管理人员外,一般还有监理、业主代表,业主代表里一般还会分为IT部门和负责土建的部门,如果项目里还聘请了项目管理单位的话,可能还有包含土建、装修等整体管理的项目管理单位和负责智能建筑项目管理的单位,在这种项目里婆婆众多,哪个方面都不能得罪,项目经理终日就陷入在各种单位组织的文山会海中。
(3)智能建筑项目作为和大楼办公息息相关的系统,为大楼业主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和便利的办公环境,如何能满足各个业务部门的需求,是智能建筑项目设计阶段需要重点考虑的部分,但是就是这样,在施工过程中的变更还是随处可见,甚至到了施工快结束的时候,要求重新改变信息点或者增减门禁这样的需要还是会不断出现,虽然满足客户的要求是第一位的,但是如何在保证工期、保证公司利益的情况下处理这些变更也是项目经理头疼的问题之一。
(4)智能建筑作为新兴的行业,采用了大量的自动化和信息处理的新技术,而且这些技术还在以超过摩尔定律的速度在发展,如何在考虑经济性、可扩展性等方面选择合适技术方案,并在施工过程可行地制订施工方案也是需要项目经理重点考虑的。
由于智能建筑项目的设备价格昂贵,并且大部分连接线都需埋墙施工,这造成了在项目收尾阶段对这些设备和连线的成品保护难度增大。
智能建筑项目子系统众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含在智能建筑领域的各种子系统有20多种,虽然这些子系统不可能全部出现在一栋大楼内,但是子系统众多也造成了分包商和设备厂商在智能项目里多且杂,如何管理这些分包商是项目经理的一个技巧。
2智能建筑的项目管理方式
目前在智能建筑的实际项目中,业主通常会采取以下几种发包方式:
(1)分包制。业主将智能建筑的各个子系统分拆开,对每个子系统进行发包,由业主对各子系统进行管理。
(2)总包制。业主将整个智能建筑的工程交给一家具有智能建筑施工资质的公司,由这家公司再将部分子系统分包给其他公司,由这家总包统一管理。
(3)清包制。业主在分包制的基础上,再选择一家项目管理公司对各子系统分包进行管理,这家管理公司在名义上行使总包的义务,但在合同关系上与其他各子系统分包平行。
针对这些不同的发包方式,业主、施工方和项目管理方都会采取不同的项目管理方法来处理具体的项目,总体来说分包制适合业主项目管理人员素质和人员数量都比较理想的情况,否则采用分包制的方式根本就无人去协调安排各子系统分包的工作,其结果只能是把项目做成“问题项目”,这种方式业主的风险最高;相比分包制,总包制多半都是交钥匙工程,这样会令业主省下很多精力,但是在投资方面肯定要多花一些,这种方式业主的风险最低,目前总包制是采用较多的发包方式;清包制在投资和业主风险都处于分包和总包制的中间,是种比较新兴发包方式,但是如果在管理分包的手段方面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就会让项目管理方形同虚设。
3智能建筑项目案例分析及心得
笔者以自身经历的实际案例做个分析,探讨一下在智能建筑项目中项目管理经验和技巧。
3.1项目背景
国内某大型制造业的新建总部,我方是作为其弱电工程的项目管理方(PMO)参与该项目。
3.2工程范围
该项目的弱电施工内容大致为:①数据中心建设(包括数据中心装修、数据中心内综合布线和数据中心环境监控系统);②办公楼和研发中心3A系统(包括数据中心内KVM系统、智能会议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有线电视、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出入控制、数据中心控制室设备和数据中心出入控制系统);③办公楼和研发楼综合布线系统;④防雷与接地系统;⑤数据中心基本设施/设备(包括UPS、精密空调和发电机);⑥武汉总部网络建设;⑦视频会议系统;⑧综合服务楼弱电系统。
我方主要职责的就是通过规范的项目管理流程和制度,有效的质量控制,最小化项目问题和风险的影响,提高项目成功率。
3.3组织架构
在本项目里每个子项目对应1个或2个供应商,由业主自行招标决定,并直接与业主签订合同,总共被管理的供应商有11个,业主对应每个子项目也基本有1个子项负责人来参与管理。除了弱电工程外,还有2个土建总包和1个整体项目的项目管理公司(大PMO)负责包含土建、装饰、幕墙、暖通和消防等工作。我方主要负责弱电项目整体的计划、执行和内部协调,各供应商负责各自项目的详细计划、执行,由大PMO负责超出弱电工程范围外的协调工作。此外还有监理公司对数据中心、3A系统和综合布线的子项目实施工程监理。
3.4项目执行情况及问题
(1)该项目于2005年7月21日开标确定了数据中心、3A系统和综合布线等子项目的供应商,并于8月初开工,但这些供应商合同直到10月底才全部签署完毕。该项目工期滞后严重,原定2005年12月全部完工,后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大楼意外失火、家具厂商延迟进场等),拖到2006年4月才施工完毕,相关验收工作至2007年头才完成。
(2)施工质量不令人满意。某些系统工作一直不稳定。经厂商和集成商多次更换配件方才解决。
(3)施工过程中的成品破坏情况较多,上至装饰的吊顶,下到墙面插座,都多次发生各种损毁事件,现场管理的难度比较大。
(4)变更成本高。到现在验收阶段还不断有变更发生,集成商和我方都疲惫不堪。
(5)由于PMO没有控制付款和罚款的权力,导致无法制约子项目供应商按业主和PMO要求执行。
(6)管理方众多,协调难度大,责任难以区分;参与这个项目管理的除了我方PMO外,还有供应商的项目经理、业主的子项目负责人、大PMO专项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在实施过程中我方没有明确定义这些管理方的管理范围和职责,只有一个大致的分工约定,这样导致在出现具体问题的时候经常出现扯皮和互相推诿。
(7)跨专业、工作接口多,项目复杂度高;这个项目几乎涵盖了弱电系统的绝大部分,从机房装饰到综合布线。
(8)供应商多,水平参差不齐,项目管理方权力未明确,管理难度大。
3.5项目经验
(1)作为管理方一定要有权力,能管理住供应商,否则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只能被供应商牵着走。
(2)对业主、被管理方和项目管理团队一定要明确项目管理的范围和责任,如果责任不能细分至各供应商的执行层面,那将会造成出了问题都是项目管理方的错,项目做好了却不是项目管理方的功劳。
(3)详细定义项目管理的交付物。由于项目管理是个服务型的工作,大量的时间都用于计划、安排和协调等工作,往往无法定性地衡量项目管理的工作成果,这个也是业界对项目管理认识不足的主要原因。
(4)大型项目一定要落实问题和风险管理,否则一个很小的问题都会导致一连串的进度滞后,计划的工期肯定无法实现。
4智能建筑项目管理中的重点管理要素
由以上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智能建筑领域的项目管理有其特有的要素,限于篇幅的限制,下面仅就设计管理和变更管理做深入的描述。
4.1设计管理
智能建筑由于前面所述的高技术性以及和其他专业的依赖关系,设计是否能管理好将成为制约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在项目过程中对设计要考虑以下的工作:①工程图的设计由各专业承包商负责深化设计;②对各专业的施工图进行初步审核,提出专业意见;③协调各专业提出的跨专业的问题进行专业汇总,提出解决方案提交业主审核;④对各专业的重复部分,提出专业意见提交业主定夺;⑤协调组织图样会审。施工图会审是施工前的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要组织监理,会同设计单位和相关专业施工单位进行图样会审;⑥组织施工图的设计交底。
施工图的设计交底是施工前的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在甲方的配合下,和相关专业施工单位召开设计交底专题会,组织各施工设计就施工图的设计思想、技术要求和施工规范向施工单位进行交底,做好交底记录确认,避免造成返工及工期延误。
4.2变更管理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建筑结构、机电设备、二次装修及业务需求的变更都有可能造成智能建筑项目的变更。工程变更可能会涉及到设计图样、材料、施工方案等变更,由于项目需要协调的专业众多。工期比较紧,所以控制好工程变更对保证工期和质量相当重要。
(1)变更控制(change control)是通过有序地管理变更来稳定实施过程、减少项目风险。本程序的制定是为了检查所有的变更请求。决定哪些需要实施、哪些需要推延、哪些需要否决。在得到客户的认可后,进度和成本将相应地做出调整。一个有效的变更控制程序对于避免项目延期和超支是必要的。变更管理在项目中的作用如图1所示
变更管理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2)变更提出。提出变更需首先填写”变更申请表”,简称RFC。RFC提交后由项目管理公司组织由业主项目经理或其他指定人员出任主席、智能建筑供应商和项目管理公司项目小组人员组成的评审小组。评审小组成员的资格将由业主和项目管理公司双方书面确认。任何一方均可以书面形式通知另一方其人员更改的情况。评审小组将就RFC的技术可靠性及其对整个项目的影响做出评估。经批准的RFC将转给相关的单位,未被批准的FRC将由评审小组通知提出变更者本人并给出未批准理由。
(3)变更评定。变更提出方在接到评审小组批准的RFC后的3个工作日内给出收讫说明以及分析RFC所需的大致时间,并准备相应的工程修改建议书(简称ECP)。如有费用发生,应按业主和变更提出方双方协商同意的收费标准收取。
(4)业主的认可。若ECP要求费用、进度或合同协议的其他条款的变更,须由业主授权代表书面同意,或由评审小组主席批准。批准后的ECP将作为合同的一部分并列入到该供应商的项目文件里。
(5)变更的实施。更改需在最近更新过的基准文本中醒目地标出更改之处并替换以新的文字描述。所有更改都应用更改条标出并注明ECP号。
为了保证变更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建议智能建筑各供应商和项目管理公司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工作:①及时跟进建筑结构、机电设备、二次装修、暖通水电及业务需求的变更,对可能影响到智能建筑项目的变更做提前的分析和预估;②协调好业主、设计院及有关专业进行对变更方案进行确认;③通知各子项供应商及时提供变更设计图及新增材料进行报审;④设计图样报验工程设计管理,材料报审参照材料管理进行报审。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不同行业的生产制造中也因为引进了大型的电子设备,创造了更大的经济价值。大型电子设备长期处于运行状态会增多技术故障的发生几率。人们迫切希望能够提高设备的故障诊断能力使其保持可靠性。故障诊断的目的在于确保电子设备在工作环境下出现的不明功能失调被迅速查明,确定诱因及性质状态,为下一步的维修处理提供技术预测。一般而言,电子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分为传统技术和智能技术。
一、传统电子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传统的故障诊断技术,以特定领域的理论知识作为技术支撑,需要操作人员保持清醒的认识,能够通过逻辑判断来确定故障的位置、种类及可修复程度等。传统故障诊断技术经历了阈值诊断和算法诊断两个阶段。较为常用的主要有:
1.1单信号处理
由于早期电子设备的集成度不高,一个机组内往往同时存在着大量的集成和分散元件。当操作人员人工使用各种仪表检测时,若检测仪表的输入和输出值不在理论范围内,则被认定故障将会出现或已经出现。
1.2多信号模型
考虑到元件之间的信号耦合问题,借助信息理论中的定量或定性的方法综合分析电子设备出现的故障,实现诊断。
1.3单信号滤波
滤波诊断改进了传统单信号处理方法中未考虑动态数据的问题,通过校对时间序列信号传输的数据,在滤波变换作用下记录信号的特征变量,对采集到的特征量赋予阈值实施诊断。
在多信号模型和单信号滤波中,还积极应用计算机进行仿真实验来辅助诊断。通过一定的仿真建模,能实时采集动态数据,监控整个系统的运行。
二、智能电子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面对结构更加复杂的电子设备,其故障诊断的难度在不断增加,所提出的诊断技术要求在不断提高。传统故障诊断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逐渐出其不足之处。技术操作本身需要的知识储备较多,且针对更加深层次的故障发力不足。相比之下,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迅速成为了电子设备故障诊断的首选。
2.1分类
智能故障诊断技术根据理论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模糊技术、灰色理论、专家系统、模式识别和失效树分析等。其中,以模糊技术、灰色理论、模式识别和失效树分析为代表的技术都着重于借助逻辑判断推理的相关知识,能够将电子设备诊断中故障模糊定位及定性分类等问题部分解决。而专家系统技术,则重点以自身作为技术开发平台,融合多种诊断技术,构建完善的智能故障诊断系统。本文探讨的电子设备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着重以专家系统作为研究对象。
2.2专家系统
一个成熟的职能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应该在结构中包含系统知识库、集合数据库、推理机、解释机构、知识获取和人机交互系统、故障预兆分析和识别系统等。专家系统的不同种类具有不同的区别方式,如按照理论运用方式的不同,可将专家系统分为借助符号处理和借助数值处理两类;按照理论描述的不同,可以将专家系统的符号处理类再分为框架式、产生式、语义拓扑、面向对象的系统、基于案例分析的推理等,而借助数值处理的专家系统可分为模糊技术、灰色理论、人工神经网络等。专家系统一般需要考虑以下技术内核:
2.2.1知识库
故障诊断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储备基础上,因此建立专家系统的知识库并积极规划其中的内容十分必要。规划后的知识库更有利于技术理论的搜索和整合维护。具体的规划方法有:①不同的设备故障具有不同的预兆。根据各类预兆情况整合独立的知识模块存入知识库中供诊断使用。②可以针对电子设备的不同部位常见故障分别做知识储备。③搭建数学模型,通过不同的表示方法确定不同的知识模块,用来描述不同的知识运用。④对各领域的专业意见进行收集整理,包括设备理论、标准故障知识、专家的历史经验、操作要领等信息。建立不同模块的知识库,能够在故障诊断推理中更便捷的调动知识信息,由各模块交流诊断对象的内容并自由调度提供服务。
2.2.2 推理机
推理机是专家系统的重要部分,充分调动知识来进行逻辑判断。在借助符号处理的专家系统中,推理机采用符号匹配的形式进行逻辑分析和状态搜索。而在数值处理的专家系统中,推理机运用数值进行计算来获得工作进程。推理机使用的推理机制主要是正向、反向和混合推理。一般而言,逻辑推理中的假设由正向推理提出,而反向则用来验证逻辑的真伪。
2.2.3 不确定性
故障诊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引发不确定性的原因可能来自于故障预兆模糊、实施传递的信号数据不精确、系统在读取知识规则时出现失效等情况。一旦出现不确定性的问题,需要借助包括整理理论、模糊判断、灰色理论在内的确定性理论来解决。
三、智能电子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前景
智能故障诊断技术因其技术先进,操作便捷必然成为未来电子设备故障诊断的主要手段。智能诊断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首先可以继续扩大当前其在远程故障诊断的优势,拓展使用领域,提高异地的诊断反应能力。其次,可以加深其在分布式多层次的大型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同时,与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相匹配的微型便携式专用仪器的开发,必然提高智能诊断技术的普及率。
四、结语
智能故障诊断技术和传统故障诊断技术在使用操作中是可以相互补充的。这样能够快速获取被诊断对象的故障信息,分析故障并准确定位,同时测试判断具体的故障部件,及时恢复设备。相信,利用智能故障诊断技术,能够为大型电子设备的维护管理保驾护航。
参 考 文 献
1基于三维平台的塑料模具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由于在零件设计的过程中,其原始动力是三维实体,例如形颜色、形状、尺寸、硬度、材料、制造技术以及位置等,甚至还有的三维实体具有非常繁杂的运动关系。加之从一个零件的二维设计图对三维模型进行构想,已经具有非常大的困难,且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故而给设计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可见,传统的二维塑料模具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于现代化生产的要求了。而采用三维设计不仅能够便于对产品结构的分析、模具制造评价和数控加工等,且还具有以下几个优势:第一,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够减少设计人员换在设计过程中的失误;第二,能够提升设计的水平以及效率;第三,能够为模具CAM打下牢固的基础;第四,降低成本,节约劳动力和材料,缩短设计和制造的时间,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
2基于三维平台下塑料模具设计的方法
2.1通用模具的设计
该方法只要是一般的通用三维软件都可以适用,都是采用一般的三维建模的方法对每个零件进行相应三维模型的建立。在建立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方法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方法,这组要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而选择。
2.2标准数据库下的设计
该方法的使用需要以三维软件集成中具有标准模架数据库或者是标准模具零件数据库为前提条件,例如DME、FUTABA、GB、HASCO等。在设计模具过程中需要先得到型腔和型芯这两种重要的零件,并选择相应的标准件和标准模架,最后采用通用方法对每个零件进行合理的修改和设计,这样不仅节约了设计时间和建模时间,而且还提高了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
2.3智能模具的设计
该种方法是通过在第二类方法的原有基础上添加了智能化交互式的型芯和型腔的设计、模具结构的自动配置与辅助设计、模具的检查以及塑件的分析等性能。该方法的设计具有智能化和参数化等优点,因此即便在设计完成模具以后,塑件的尺寸或特征产生改变的时候,模具里的零件都会自动的发生相应的改变。
3基于三维平台下的塑料模具设计案例分析
3.1合理的分析方案
Pro/ENGINEER的拔模分析功能,可以解析出塑件各个方向的拔模斜度,厚度分析功能额可以分析出每个截面的厚度,PlasticAdvisor模块可以在相应的条件下,分析出塑料熔体的型腔,并指出熔接痕、浇口以及气泡产生的方位。这些结果和数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正确指导设计人员对于模具方案的设计。
3.2对成型零件的设计
当成型零件从PRO/E中分割出来后,需要建立毛坯工件,并通过曲面设计功能建立不通的模具分割面,并按照相应的顺序,利用分割面分割出来各种成型零件。其中Cavity1和Cavity2代表的是两个型腔,而Core1—4带便的是四个型芯,Slide1和Slide2代表的是两个侧型芯。
3.3选择和设计模架、标准架和抽芯机构
本文选择了HASCO公司的模具标准,并通过参数的修改得到了图1的标准模架。如图1所示,进行抽芯机构的设计能够采用“滑块定义”。通过滑块和斜导柱的参数修改,系统会自动的得出抽芯距,选取图1中的参数,计算出来的抽芯距为32.5mm。同时,经过标准件的不同命令,加入各种标准件,例如浇口套、推件管、定位圈、紧固螺钉、拉料杆等,但是对于其中需要进行修改的标准件,必须进行修改后,使其符合相关的要求。除此之外,需要在模板上设置通过孔,并修改其中某些模板,设计出潜伏式流道系统和冷却水孔。设计出来的三维模型如图2所示。
中图分类号:C9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c)-0090-02
信息化设施设备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为:通过对寿命周期费用及检修策略进行分析,最终决定项目的投资运行、检修以及资源的使用决策。但因其使用过程中,必须要有大量的数据和资料。所以,若想达到设施设备现代化管理的目的,企业信息化发展及应用起着关键作用。根据近些年来发展的现状来看,物业方面在运营维护其管理项目的设施设备过程中,逐渐重视设施设备管理的运维信息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开始积极引进设施设备运维信息化管理的系统,不但提高了物业管理的工作效率,对其运营的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1 信息化助力设施设备智慧运维管理实现方式
Easy Facilities Manager即简单的设施经理,是一种企业实现信息化设施设备智能运维管理的软件平台,它对设备的管理工作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同时对设备的日常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存取、记录以及创建设施设备整个生命使用周期的备档数据库,及时完成设备运行和维护状态的信息传达,对生产及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帮助[1]。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则是对设备进行日常管理即从设备的计划初期开始,对其的制造、设计、采购、验收、安装使用、更新以及后期修理维护的整个过程的管理,该项工作是集聚了技术、业务和经济3个方面的管理工作。
1.1 智慧台账管理
智慧台账的管理模式可以对每个设施设备的生命运行周期都进行精准的管理,对于设施设备最初的设计、采购一直到报废弃用都实现了全程监测管理。同时,对设施设备的使用说明、设计图纸、维修保养报告、备件损耗以及设备参数的具体数据都做出了详细的记录。经过系统的计算,快速得出设施设备维护所消耗的经济成本,这为企业各项决策的敲定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依据。
1.2 智慧运维管理
Easy Facilities Manager运行系统对设施设备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该系统实现了在设施设备运维模块中多维度管理运维的过程,完成了对工单的策划、处理以及完结的管理运维工作[2]。在此基础上该系统对设施设备周期性作业、后期的保养维护与巡视检查均可进行追踪控制,达到全程监控的目的。工作人员通过物业客户端对日常维修与计划工单进行处理时,在现场即可快速查找设施设备的台账和检修保养记录,操作时根据需求物业客户端会为其提供详细的指导参考和作业流程,这使物业工作变得更加快捷和简便。
1.3 智慧空间管理
通过Easy Facilities Manager运行系统和BIM与CAD之间的配合使用,对于空间组合进行分析和决策,更加方便空间的优化,有效提升了空间的使用率,充分实现了空间分摊自动化的目的[3]。该系统的运用充分降低了空间的占用成本,并针对空间的合理分配和空间费用分摊这一问题进行了合理的解决,有效避免了部门之间关于经费使用的争议发生,如涉及以上问题,完全可以通过系统账单和报表完成自动化的空间分摊的计算工作。同时,针对租赁、写字楼办公空间以及广告位车位的管理模块也非常适用,智能化的系统使抽象复杂的空间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简单,而且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4]。
1.4 智慧租赁管理
为了实现物I管理行业的租赁更为智能化的目的,软件平台还可增设商业区域,通过对该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后,再将其租给商户使用,同时物业管理相关部门可通过系统来对房间面积、承租方、租金租期、逾期提醒以及出租的历史记录等所有消息进行处理和有效的管理。
2 信息化助力设施设备智慧运维管理案例分析
2.1 以万科物业为例
在万科的物业管理中,借助于Easy Facilities Manager物业设施资产管理的平台,充分实现了信息共享,达到了商业智能管控的目的,有效提升了企业服务和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从而形成了规范、标准的企业工作流程。当可视设备出现问题时,可及时为处理问题提供精准的参考数据,实时跟踪问题处理进度和情况,促进了运营效率和用户满意度的提升。对资产做到有效管理,降低了总体的拥有成本,为企业决策和企业规划提供了有效的数据信息和详细的计算报表。通过运用信息化后台进行管理,使得管理模式从传统的线下台账作业转变为更加合理的信息化作业,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通过员工客户端、400呼叫中心、Easy Facilities Manager、EBA以及CRM的设备管理工作系统和资源、营账管理系统之间相结合,实现硬件、软件技术工具和系统之间的相互支持,积极构建物业远端平台的创建。同时,在物业企业中,领导也会看到企业的员工诉求,积极进行资源合理协调匹配,解决问题[5]。
2.2 以中海物业为例
中海物业也将Easy Facilities Manager软件平台配合手机客户终端引进到该企业的物业管理中,此项运营方案,有效帮助中海物业实现了战略转型的目的。该系统适用于Android与ios两大系统内的电脑的智能手机,为满足物业服务行业需求,该功能开启了工单接受、移动报事、巡查、报事以及设备维修保养等多项功能,和Easy Facilities Manager中的空间、租赁、资产、设备管理的多个模块之间相互配合。通过将平板、手机作为终端设备的方法,充分实现了物业管理信息化。
3 结语
随着楼宇住宅的智能化和网络的发展,对物业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以上案例得出,信息化助力设施设备智慧运维管理在物业服务行业的运营中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Easy Facilities Manager软件平台的推出,长期有效地为地产建房、办公楼宇的设备设施运维的信息化管理提供良好的服务,全面地为客户提供了以建筑整体生命周期可控性做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极大地提高了物业服务管理行业的工作效率以及提升了客户对物业服务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 余立军.写字楼楼宇系统在运维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3,5(6):66-67.
[2] 邱春梅.楼控系统运维管理的思考[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3,4(5):20-23.
一、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营销环境SWOT分析
(一)S优势分析
(1)成本价格优势。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以及相对较低的原材料价格使国产手机比国外手机有更低的制造销售成本,构成了生产成本的竞争优势。在1500D2000元价格区间内,国际品牌涉足较少,但利润颇丰,成为国产智能手机盈利的新热点,其价格优势在扩大市场占有率过程中具备较大的降价空间。
(2)渠道优势。目前,运营商迫切渴望向高附加值的3G服务转变,这就需要深解本土文化的手机厂商提供支持。运营商对本土品牌的厚待,自然而然构成了国产手机的渠道优势。此外,国产品牌已经在国内组建了较为完整的销售网络,网络营销模式也日渐火热,国内厂商纷纷与电商企业合作,开辟了新的营销渠道。而外国品牌厂商一般采用全国总制,利润被部分挤占,经销渠道的推动力减弱,对市场响应速度迟缓。
(二)W劣势分析
(1)核心竞争力薄弱。国产手机厂商用于手机技术研发方面的费用较少,研发的技术力量主要集中在结构外观设计、应用层软件开发、射频模块设计技术等外层方面,核心技术缺失使国产厂商无法及时掌控产品创新和演变的趋势,受制于外国厂商技术专利的限制,核心竞争力薄弱。
(2)质量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很多国产手机企业的生产车间对手机质量把关不够严格,导致其返修率居高不下,虽外观与国外品牌差别不大,但在通话质量、硬件质量等方面却无法与外国品牌抗衡,厂商仓促推出产品,不重视产品质量,对于品牌的塑造带来负面影响
(三)O机遇分析
市场潜力巨大,换机来临。根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的手机用户多为接受过良好高等教育,中等收入且收入稳定的人群,他们对新生事物参与度高,且对新兴技术有浓厚兴趣,手机已成为主要上网信息工具,近半数的受访者同时使用2部手机,更有14%的用户同时拥有3部以上手机,伴随3G网络的逐渐覆盖和三大运营商的强势宣传,国内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认知度大幅提升,可见,未来中国手机市场的消费潜力巨大,旺盛的市场需求将会提升手机厂商的利润空间。
(四)T威胁分析
(1)潜在竞争者繁多。诸如苹果、三星等外国品牌主打高端手机市场,使得HTC等品牌在高端市场业绩不佳,有意进入中低端市场,加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一些互联网企业如360等也开始进军手机市场,加之三大网络运营商以定制机形式进入手机市场,各种山寨机的层出不穷,使得中国手机市场的利润不断摊薄,国产手机厂商的发展道路似乎并不平坦。
二、小米智能手机营销策略案例分析
(一)产品策略
小米手机提倡以超高性价比的产品推向市场,高配置低价格是小米手机的制胜法宝之一。小米手机有自己独特的硬件、操作系统、云服务,CPS为通讯录、电话和短信。双核处理器、大屏幕、信号好和大容量电池这四个价值主张集中体现了小米手机发烧友核心需求的回应。
(二)定价策略
小米手机将产品价格定在了其他厂商同类产品短期内无法企及的超低价格,且没有降价空间,也不会考虑降价销售,雷军以其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对自己产品足够的信心和市场分析,并没有在定价上给自己留有余地,而这样的决策正是区别其他厂商的大胆尝试,也是小米手机异军突起的关键因素。低价销售的背后是其低成本运营的有力支撑,小米手机采用网络直销模式,不需要考虑仓储、分货、运输、安保等环节,物流成本非常低。
(三)营销渠道策略
小米手机采取的是以网络为基础进行B2C的电子商务销售模式,这与小米手机“为发烧而生”的产品理念不谋而合,发烧友更多的是通过网络购物,小米通过互联网特别是微博等社交网络与发烧友持续沟通,对于产品性能的不断完善有很大帮助,并利用社交网络、虚拟社区等工具传递广告资讯,有效的控制了营销成本,利用在线制造稀缺,以“饥饿营销”策略扩大市场销售份额,这样有利于控制产量和了解市场需求,以免造成产品积压,加大库存成本。除此之外,小米手机也不断扩大销售渠道,与中国联通合作,在淘宝网、当当网、京东商城和苏宁易购等平台推出小米定制机。小米手机的营销渠道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
(四)促销策略
在小米手机的产品推广方面,前期预热时间足够长,获得足够高的关注度,这是基于苹果的典型营销套路,也是基于雷军在业内的光环效应。产品会自然是小米促销策略的重头戏之一,不仅是雷军的演讲形式,逻辑思维上也有着明显的乔布斯风格。在小米手机正式版尚未之前,先预售工程纪念版,将产品只销售给之前就已经关注小米手机的发烧友们,客户精准度非常高,这一规则让更多的人对小米手机充满好奇心。正式机发售之前,网上关于小米销售的各种真假消息纷纷爆出,使得小米论坛和小米手机的关注度迅速上升。米粉们对于小米手机的购买欲望不断增强,线上购买限量发售更是吊足胃口,这一促销策略和苹果酷似,效果也是相当理想。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我国智能手机市场营销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并以小米手机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进行细致分析,旨在通过以上分析,全面掌握我国手机市场现状,寻找国产手机企业最佳的市场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DOIDOI:10.11907/rjdk.161991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12-0180-02
0 引言
大学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教授学生终生受益的技能,充分挖掘学生各项潜能。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是有效提高其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课程教学环节尤为关键,直接关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1]。
智能计算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其理论与方法已成功应用于科学与工程领域以及诸多战略性新兴产业[2-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智能计算》课程。本文以研究生《智能计算》课程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探讨教学改革,重点分析教学过程中科研素养培养的方法,将知识传授、能力和素质培养融为一体,强调创新意识和科研素养的培养。
1 合理设置课程定位,制定课程教学模式
与本科教学不同,研究生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大类(简称为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分开授课。笔者所在学校面向学术硕士开设的该课程除了介绍智能计算基础知识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而面向专业硕士开设的该课程则强调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与实践,采用“授课―项目实践―研讨(项目开发交流+学术交流)”的方式。其中,“授课”即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讲授课程基础理论知识;“项目实践”是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需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和教学内容,设计出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体验创新,项目完成情况作为学生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研讨”即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专业硕士重点交流项目实施的方法和心得,学术硕士重点交流学术前沿。通过多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该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普遍受到师生好评。
2 注重科研素养培养,构建多元教学方法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笔者所在学校《智能计算》课程积累了丰厚的学科基础和教学经验。为适应智能制造2025、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形势的发展及要求,立足于科研能力和科研素养培养,课程组构建了多元化教学模式。
(1)通过探究性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贯穿于授课教学环节始终。通过课堂问题研讨拓展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前沿领域技术动态方面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探索新领域、新知识的能力。改革传统的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间的关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采用项目驱动式、问题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2)延伸性平台拓展课堂范围,培养学生科研素养。通过畅通师生交流渠道、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和实践反馈拓展课堂广度和深度。教学资源平台包括:①智能计算领域国际杂志和协会资源,如Spring出版的《Swarm Intelligence 》、IEEE 出版的《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及《IEEE/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Bioinformatics》等国际学术刊物;②组织学生参加先进制造业、工业自动化、互联网+、智能计算等领域国际会议;③优质教学资源平台共享,学生紧密结合自身科研兴趣,积极探索前沿领域。通过课堂延伸,逐步提高学生科研素养,学生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逐年增加。
(3)通过高水平学科竞赛营造创新氛围,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努力培养研究生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充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创业环境;邀请知名专家作专题讲座,开拓学生视野,掌握前沿科技,提升科研素养。
3 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培养学生科研兴趣
智能计算是一门交叉学科,课程主要系统讲授智能计算有关理论、技术及其应用,全面介绍智能计算前沿技术与最新进展。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智能计算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了解智能计算主要应用领域。主要内容包括:进化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鱼群算法、文化基因算法、量子优化算法、多目标优化问题及应用。
(1)进化算法。以教材为主,重点讲解进化计算的基本原理、生物基础、算法框架、基本要素、深度学习的本质优点及其适用领域;从个体编码、群体初始化、个体评价、操作算子和参数选择等方面详细阐述在求解实际问题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4]。同时,借鉴最新研究成果,向学生介绍先进算法。
(2)群体智能算法。介绍群体智能算法的生物基础、数学模型和学习机理;重点介绍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基本要素和实际应用领域。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掌握智能计算领域的最新理论和应用成果。
(3)多目标优化问题及应用。介绍群体智能算法在多目标优化问题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互联网+相关领域中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探讨多目标优化问题求解发展趋势。
智能计算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交叉学科,随着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该学科发展日新月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式,研究先进算法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利用先进算法求解实际问题的技能,并对程序编写产生浓厚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4 教材建设
本课程教材使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智能》,该教材有相应的电子教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计算课程教学内容和资料更新快,需不断增加最新研究成果,拓展学生的研究视野。随着先进制造业、工业自动化、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计算》课程教学中需注重交叉学科知识扩展及学生科研能力培养。
5 课程考核
课程考察主要采用以下方式:①小作业。对先进的智能算法进行总结、分析、对比等,撰写综述报告,对先进的智能算法概念、原理、方法、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要求结合智能制造、互联网+的应用进行展望;②大作业。培养学生编程技能,对先进智能算法及应用进行设计与实现,并制作成演示系统;③论文。提供选题,对智能计算领域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6 结语
本文提出以提高研究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围绕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多元化智能计算课程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逐步提高,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先进智能算法应用技能得到提升,科研论文写作水平也逐步提高,科研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劲松,徐明生,任学梅,等.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建设理念与实践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6):35-37.
0 概述
数显表是一种用于显示的电子仪表,它能将压力、液位、流量、温度、瞬时流量、速度等多种物理量检测等信号转换为4~20mA的模拟信号,并能对各种非线性输入信号进行高精度的线性校正的仪器。因为其显示数据精确而且一目了然,所以在很多场合下已经代替了指针式仪表,目前在各行各业均有应用。
现在我公司应用于戈尔膜过滤器装置的液位控制仪表,是采用香港上润WP系列智能自整定PID调节控制仪,采用先进的微处理器进行智能控制,适用于需要进行高精度调节控制的系统,并可根据被控对象自动演算出最佳调节参数,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输入端口具备万能信号输入功能,只需通过仪表菜单的简单选定,即可实现不同类型输入信号(各种热电偶、热电阻、标准电压/标准电流信号)之间的轻松切换,提高了仪表的通用性和可靠性。
1 戈尔膜过滤器装置介绍
2010年9月,为了生产的需要,我公司从陕化股份公司复肥厂将一套闲置的戈尔膜过滤器安装在乙炔装置区内。
乙炔发生装置洗涤塔产生的污水中,含有难溶于水的主要介质为Ca(OH)2,且含有大量的硫酸根离子和硫离子,大量排放到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系统的生化处理在PH为7.8时效果最佳,而从洗涤塔排入的大量污水,很容易致使水质酸化,厌氧效果不好,影响污水处理能力,甚至造成污水不能达标排放,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生产乙炔用过的污水经过戈尔膜过滤器过滤后排入地沟,水中含钙物质将会大大减少,也解决了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做到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戈尔膜过滤器配以挠性气动阀,其过滤、反冲、沉降和排渣全部自动控制,挠性阀是戈尔公司专利,可靠性高。该设备是在常压下运行,占地面积小、性能可靠。我们公司通过采用戈尔膜过滤器配备的5个戈尔膜胆囊阀门,以及继电器、电磁阀和PLC系统,实现固液分离,增加缓冲池,根据工艺需要,对自控系统进行改造运用,尽量做到精简实效,耐用合理。我们先将编译好的程序输入到PLC中,再由继电器的吸合和电磁阀的开关动作来控制各个胆囊阀门的开闭,以达到实现过滤污水的目的。各个阀门的控制状态如表1。
罐体中安装有浮球式液位计,它由一台上润WP-D905型数显表来显示液位的高低,此数显表的控制输出端子有两路开关接点输出信号,用来控制相关胆囊阀门的开闭。当实际液位高于第一报警ALM1值时,7#空气排放阀将会自动关闭;当实际液位低于第二报警ALM2值时,4#反冲排液阀将会自动关闭。
2 案例分析及处理
2.1 案例1
2012年12月,数显表显示屏不亮。
当班仪表工检查提供交流电源220V端子带电正常,确信数显表被烧坏,换了一台新数显表,按照旧表的接线方式接好后问题出现了。
开启数显表后,首先查看并设置相关参数,而参数ALM1和 ALM2的值根据工艺需求经常修改,当班仪表工不知道两个报警参数值是多少,经过询问技术人员后,设上限为23,下限为5,参数设值完投运后,程序运行二十几分钟不动作了,该仪表工以为是ALM1和 ALM2的接线在换表时接反了,就将仪器断电后,接线互换重新启动运行,二十几分钟后又和前面情况一样,本该7#空气排放阀关闭时,阀门不动作;而本该4#反冲排液阀关闭时,阀门也不动作。经过该仪表工再次询问,才知道上限为第一报警,ALM1的值是5;下限为第二报警, ALM2的值是23。这样设置并且将两组的ALM1和 ALM2的接线恢复原貌后,设备才运行正常。该仪表工第一次询问时,按照常理设置上限值为23,下限值为5,才导致程序不能正常运行。
2.2 案例2
2013年2月,1#进液阀打不开,不进液。
当班操作工在例行巡检戈尔膜过滤器时,发现程序不运行,当重启设备后,运行一段时间还是不能消除故障。当仪表工到现场后,检查PLC、数显表及相关设备后,查明不是仪表方面的故障,经过咨询才知道设备运行后,罐体应该进液但却没有进液,仪表工和操作工协商,让维修工打开1#进液阀,查看其胆囊,结果发现胆囊一直关闭不能打开,修复胆囊后,程序运行正常。
3 结束语
戈尔膜过滤器装置使过滤的污水在系统中回收利用,闭环运行效果良好。
从设备方面来说,此装置采用原有的旧设备,节约了制造时间和制造成本,并且为公司省了不少费用,利用现有的硬件设施,完成了整个工艺系统的在线监视,测量,控制等要求。
从运行维护方面来说,PLC的程序设计和数显表结合使用,保证了液位的稳定性,提高自动化控制,使得维护人员的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