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理论范文

时间:2023-11-21 11:07: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师教育理论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师教育理论

篇1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2-0094-03

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教师的发展成为体育教育界研究的方向和课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体育教师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高等师范体育院系,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就是师范教育的专业化一个组成部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几年虽有一定进展,但没有质的变化。我国的师范体育院系教育一直延续着重体育教师所教学科课程、轻体育学科理论和专业技术课程的不完善教育。导致体育学生普遍存在任教学科知识过硬,而体育教学理论与技术欠缺的现象。为解决这一带普遍性的问题,促进我国师范教育的专业化进程,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讨与实践探索。

1高师传统体育教育理念的偏差

体育教师任教科目的学科知识和体育的学科知识、任教学科的学术水平与体育学科的专业素养孰轻孰重,成为体育界长期争论的问题。由于师范教育在与其他专业教育相同的时间内,很难既达到同等的学术水平又掌握必备的教育学科知识,因而在现实中,师范性往往更容易成为强调学术性的牺牲品,不少人认为,只要掌握学科知识就可以做教师,甚至可以做一个好教师,是否具备教育学科知识无关紧要。尽管体育学科借助其他学科已建立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的理论系统,但从理论到可实践的原则,并能用来解决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问题还不甚严谨,体育理论与体育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受重“学术性”、轻“师范性”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高等师范体育院系教育几十年来,一直延续着重教师所教学科课程、轻体育学科理论和专业技术课程的不完善教育。我国高等师范体育院系课程结构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主要是由三大方面构成的: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限制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160学分左右。从课程结构上看,没有把体育学科课程和体育教育实习单独列出;从学分比重看,教育学科课程在整个课程中不成比例。可见,我国的体育教师课程的专业特征不明显,主要是仿照综合性大学的课程模式建立的,有师范教育之名,无师范教育之实。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形成了以严谨的学科教育见长的传统教育理念,培养出以所教学科知识见长的大量师资,对我国的中学普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清楚地看到师范院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着体育教学理论与技术技能欠缺的弱点,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学习才能逐步成熟。在过去师资紧缺的年代,各用人学校没有关注这些不足,只要具有较高的学科知识水平就满足了,至于体育教学理论与技术欠缺问题,似乎注意不足。这是高师教育欠完善的必然结果,新体育教师靠个人从头开始探索与积累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然而,时至今日,我国的师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用人学校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衡量人才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由过去只注重所教学科知识,到学科知识与体育教学理论与技术全面衡量。面对用人单位人才衡量标准的变化,目前不少师范体育院系并没有意识到,仍然是在加强专业学科教育上做文章,而对体育教育理论与体育教师专业技术的培养重视不够。即使开设一点体育教学的专业性课程,也主要是以理论为主,以课堂授课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实践的机会极少,对学生专业技术的提高起不到多大作用,只不过是象征性的体现一下师范体育院系教育的特点而已。这样的教育导致了体育专业学生走上教育岗位后,普遍存在―面硬一面软的缺陷,即在所教学科知识方面大都能胜任教学工作,而在体育教育理论与教学技术、技能、技巧及艺术性方面严重欠缺。从做实习教师到趋于成熟的周期太长,大约在3-5年,有的甚至更长。在此期间体育教师的教学效果一般较差,往往是以工作热情与勤奋做一些弥补,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且往往是以繁重的课外体育活动负担作为代价。目前年轻体育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从宏观上看,对学校的教育质量影响很大,是制约学校体育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改变,必然导致师范体育院系自身信誉的降低,丧失“教师摇篮”的优势地位。目前有的用人学校宁愿用退役运动员做教师,而不喜欢师范体育毕业生,其理由是高师毕业生与退役运动员相比没有多少优势,而且在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方面一般不如退役运动员。

2时展要求体育教师专业化,并为之提供了条件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社会对教师工作质量和效益的要求空前提高。既然体育教学是一种专业,体育教师是专业人员,师范体育院系教育也就需要专业化。首先,受教育者的需要是师范体育院系教育专业化的前提。科学技术和文化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要求教育更加专门化、系统化,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的教育应运而生。如何把无限丰富的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受教育者、如何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如何使受教育者具有创造能力等问题就成为每一位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仅仅把体育教师作为―种职业、把师范体育院系教育作为一种体育教师职业定向或职业分配就已经远远不够了,当代青少年的培养需要的是专业化的体育教师,这就需要把师范体育院系教育作为专业体育教育。其次,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发展为体育教师专业化和师范教育的专业化提供了可能。如果把师范体育院系教育作为一种专业体育教育,该专业必须拥有特定的知识体系,这一知识体系就是体育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两类学科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再次,教育的发展为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提供了条件。我国普九任务基本完成,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加快,师范教育在质量上和数量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过去仅仅是为了满足基础教育对教师在数量上的需求,而现在开始有条件满足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对高素质教师的需要。师范教育专业化的时代已经来临。尽管我国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已经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化标准的要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体育教师专业化尚有不少差距。我国各级学校教师的合格学历起点偏低,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漠,广大体育教师中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知识面狭窄等都是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因此,改革与发展师范体育院系教育,推进我国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势在必行。

3高师教育的体育教师职业专业化课程设置

体育学界专家、学者认为―个体育教师需要掌握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体育学科的基本知识、体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技术。根据这种认识,师范体育院系课程的基本结构大致上是由普通文化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体育学科课程、体育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所构成。普通文化课程也称之为人文学科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社会、伦理等方面知识的课程,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宽阔的普通文化基础,使学生对社会和文化有全面的了解;学科专业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体育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未来要教的内容,包含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体育学科课程的内容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等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对这类课程的学习能够全面理解体育教育原则、人的发展;体育技能课程主要是指做体育教师所必备的技能和技术,包括所教学科的体育教学方法、示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示范设计技术、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和测量、信息技术等,其目的是帮助体育学生具有体育教学的特殊技能;教育实践课程主要是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把所学到知识运用到体育教育实践中,并通过实践提高体育教学能力。普通文化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是体育教师教育的基础性必备课程,体育学科课程、体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是体育教师专业的标志性必备课程。一个体育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五个方面的知识结构才有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所以,无论采取开放还是封闭的体育教师培养体制,这五个方面的课程都是必须开设的。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师范教育课程结构的比重可以设计如下:一般文化课程占20%,学科专业课程占40%,体育学科课程为20%,体育技能课程占10%,教育实践课程占10%,这样的课程结构可以保证师范教育的双专业性质,与普通大学教育相比具有明显的专业优势。

4实行教师职业专业化教育的思路

师范体育院系要保持“体育教师摇篮”的优势地位,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建立起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教育理念。针对师范专业化教育中体育理论与技术欠缺问题,应该选择更为薄弱的体育教育技术作为突破口,必须要在体育、体育教学技术上独树一帜,它是师范体育院系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体现了师范体育院系教育的基本特色,是立足之本。我们可以从我国梨园行业的师徒传艺和国外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中得到启示。我国传统的梨园行业一些初出茅庐的演员一登场就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那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戏剧学科知识的同时,都要接受系统的表演技术训练;一旦出徒就是地道的“科班出身”,走上舞台就能进行富有感染力的演出。如果体育教师能像演员一样善于表演,能熟练地运用各种教学技术与技巧艺术性地开展教学,使学生像观看戏剧一样生动有趣,那样的学习肯定是充满激情和富有想象力,会使学生得到寓教于乐的美的享受。国外发达国家在教育观念上一直重视理论与实践并重、尤其注重实践技术的教育。如日本在职业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师范体育院系教育十分重视专业技术的教育。在日本,不管具备多高学历的毕业生,要走上教师岗位,必须经过系统的师范职业技术培训,达到规定的要求,取得相应的资格。师范教育专业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新时代对教师职业的要求,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师范教育也必将走上专业化教育的轨道。

5实行体育教师专业化构想

本文针对师范体育院系教育存在的重学科课程轻专业化技术教育的倾向,借鉴职业教育突出专业技术实践训练的办学理念和我国梨园行业师徒传艺的育人方式,提出了对师范体育院系教育实行体育教师专业化教育的构想。旨在对师范体育院系教育传统模式与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建立一个以学科教育与专业化技术教育并重的教育模式与教学体系,即对师范体育专业学生按照体育教师职业要求进行专业化的系统训练与培养,包括体育、教学技术的素质、技能、技巧、教学实践等多方面、全方位的专业化技术教育。通过开展专业技术训练,提高师范体育专业学生从教的专业素质、能力,使其熟练掌握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各种技术、技能与技巧,使其在走出师范院校校门时,就具备一个合格体育教师在专业技术方面所应具备的技术与技能,将过去3-5年的成熟期缩短到1-2年,甚至更短。把体育学生培养成专业技术熟练、高素质、强适应能力的成熟合格的专业体育教师。具体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生动规范的语言表达能力;大方得体的教态与仪表;灵活、艺术的授课方法;娴熟的多媒体教学操作技术;规范整洁的板书与绘图技能;成熟的课程教学技术;想象丰富的创新性教育能力等。如果此构想得到落实并大面积推广,将彻底改变目前的师范体育院系受到普通高等院校激烈挑战的被动局面,使师范体育院系在社会的优势地位得到巩固。同时将对普通教育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使体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实行体育教师专业化教育是一次深刻的观念变革。对师范体育专业实行专业化教育理论的建立,可以扭转我国师范体育院系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学科教育轻专业化技术教育的传统观念,使师范体育院系教育走上以学科教育与专业化技术教育并重的轨道,推动师范体育院系教育朝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健康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而教师的素质又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发展,因此,提高教师教育理论素养有益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有益于国家的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展开了新的篇章,教师的素质涵养也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如何提高对素质教育的领悟是当下教育事业亟待解决的事情。本文浅要分析教师对教育理论内涵的认识。

一、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是一种特征教育,它的核心思想是主张依据人的社会生活实际需求,以注重开发学生智慧、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生活生产素质为主要目的一种教育方式。素质教育注重在开发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精神力量。理论上来说,素质教育的主要特性包含如下几点:第一,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主要体现咋素质教育的教育主体是社会全体的适龄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是实现知识的全面性,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第二,素质教育的普通性,素质教育是我国的基础教育,同时也是一种公众教育,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旨在为每一个普通公民传输基本的素质教育。第三,素质教育的发展性,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公众的整体素质,以谋求社会的发展。

二、教与学的理念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教与学的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思想,是体现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评判指标之一。课程改革已经在我国进行了多年,新的课程标准也已经正式颁布,但是在教育中有效的实现的有多少呢?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要落实素质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改变教学理念,才能展开有效的素质教育教学活动。教师改变教与学的观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 教学主体观念的改变

传统教育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举止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这种方式是不健康的,学生的发展过程是不自由的,受到教师过分的影响,难以生成具有自我特点的性格和人格。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主导是教师”。倡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学习过程,并且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自身素质,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2. 教学方式的改变

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务必要同时考虑到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结果,不可以只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简单,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顺畅、舒服。新课程标准下,鼓励教师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加强交流。教师要做好课堂外的“倾听者”,去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生活状态,根据学生的状态来做教学方式的改善,形成一个教与学的良性循环。教学课堂内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有助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发言、善于动脑、勇于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

3. 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主要吸收的知识,它在教育活动中有着关键作用。有些教师认为书本内容才是最重要的,不注重课外知识的延展,这种错误的观念会导致学生拥有良好的理论基础素质,但是行动力差的情况出现。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牢牢把握课本重点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将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兼而重之,不能厚此薄彼。多组织学生进行课后活动,多进行合作交流学习,进行知识的拓展应用,加强环境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素质基础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教学案例

以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教学为例。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根据学生个体性差异,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设计练习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练习,也有发展性练习,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同时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并体会学习的乐趣。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课件出示冰雕区的场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这是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自主解决问题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材料信息,留足思维的时空,组织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交流、讨论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主动建构自己的认识结构。展开探究活动:怎样解决“下午要比上午多几名保洁员?”这个问题呢?第三环节:多层训练、拓展创新。此环节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挖掘并提供创新素材:设计有针对性、代表性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同时还可以开展“课堂商店”的课后活动,让学生模拟商店进行买卖,在活动中体现运算法则,注重实际生活能力与理论知识的结合。

四、结论

素质教育的实施离不开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深刻认识,离不开教师转变教与学的理念。只有改变旧有的教学理念,切实落实好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追寻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多创新手段式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也促进的教师本身的教育素质内涵,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进一步的达成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鹏,教师角色转换浅议[J].中国教师报,2007年6月

篇3

二、幼儿特教教师感官训练的原则与方法

感官训练是蒙台梭利的精华所在。蒙台梭利指出特殊儿童的某些障碍和缺陷,只要在敏感期之前进行教育,就能得到很大的改善。而儿童敏感期大多主要集中在出生后到六岁前这一阶段,即学龄前阶段。所以,在这一阶段是幼儿特殊教育教师对特殊儿童进行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期,教学效果也最好。感觉发展敏感期是对特殊儿童进行感官训练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特殊儿童接受训练,有利于纠正智障儿童的感官缺陷,如果错过了这段最佳时期,对于有缺陷儿童来说更是勤苦而难成。

蒙台梭利把智障儿童的感官教育划分为:一般感觉教育(触觉、热觉、压觉和立体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教育,在这些感官训练中以触觉训练为主要练习方式。智障儿童常常通过触觉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双手成为他们理解事物的直接器官。由此可见,特教教师只要掌握了智障特殊儿童感官敏感期的发展规律,充分地加以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和效率,而且可以把握住智障儿童感觉器官逐渐从不成熟到完善的发展机会。同时蒙台梭利也指出,如果儿童感官敏感期已经过去,再加以练习,不仅增加了训练困难度,而且也不可能达到完善的地步。在智障儿童的各种感官训练中,蒙台梭利主张把“教师”改称为“指导者”。幼儿特殊教育教师根据智障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如思维发展迟缓、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判断分析能力、情感发展滞后等心理特点,对弱智儿童进行感官训练的指导,使儿童自由自在地发展。幼儿特教教师在缺陷儿童感官教育实验中,充分运用了分解训练原则训练缺陷儿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分解智障儿童的感官训练程序和步骤,既符合智障儿童感官发展水平,又能够适应智障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正如蒙台梭利所说:“如果不把感官教育作为某种含有智慧和动作的整体活动的一部分,那么就永远也不可能有什么感官教育。”

④最后,蒙台梭利关于智障儿童的感官教育必须借助智障儿童的感觉器官和直观的感官教具进行。幼儿特教教师利用能够刺激智障儿童感觉器官的教具为媒介,通过不断训练和强化,提高智障儿童的注意力,使他们的感受性在不断的探寻和发现的过程中提高和完善。纵观新时期幼儿特教改革的发展进程,我们一直都在提倡教师应成为儿童学习的支持者、指导者,教师“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这些观点在蒙台梭利的著作里随处可见,蒙台梭利在幼儿特教方面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

三、蒙台梭利幼儿特殊教育教师理论的现代价值

篇4

1.理论的价值是什么

S・D・布鲁克菲尔德认为,对实践者而言,理论具有如下价值:第一,帮助教师识别自己的实践。可以冲破熟悉的束缚。自己的实践就是一个封闭圈,通过对这个圈子之外的观点、活动和理论的学习,我们开始理解自己工作的哪些特征是与特定情境相关的,哪些特征具有一般性。第二,可以避免形成“集体共识”和理解上的停滞。把我们的实践定位在社会情境中。不进行经常的和认真的理论文献的学习,我们会很容易沉浸在一种实践的实际困惑之中。我们会在问题中苦苦挣扎,被一些具体问题所折磨。[1]

教师理论对于中小学教师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直接的实践工具,而在于增进教师对教育实践的理性判断和反思批判能力。这一点对于当今的中小学教师来说显得尤其重要。迄今为止,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对师范教育的普遍理解还是技术的观点,师范教育中技能训练还占着统治地位,在我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中,这种技术观点也是占压倒性的呼声。我们并不否认对师范生进行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但是,当这种技术观点成为师范教育领域的主导思想甚至成为唯一的指导思想时,这种纯技术的师范教育将使得教师的视野日渐狭窄,思维能力日渐迟钝,理解能力日渐衰退。于是,教育机构成了工厂车间的流水线,教师成了流水线上的技术操作员,学生则成了等待加工成标准件的物料。

2.实践的价值是什么

理论与实践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理论总是抽象的,其本身并不具有直接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理论揭示的是实践的普遍规律,它只能对实践起原则性的指导作用,而不能代替实践工作者自己的思考、选择、运用和创造。因此,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现象具有合理性。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并为教育实践服务,但教育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不可能由教育理论直接作用于实践而实现,实践活动离不开主体的计划与再创造,否则就不能使理论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条件和具体情况。理论能否最终指导实践,取决于实践主体对理论的选择及实践客体与实践过程的具体性。当从实践工作者的角度来看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这一问题时,理论只能给某一具体问题的理解和解答提供启示性的帮助,实践者只有运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选择、检验给予他的理论,从中寻找启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造指导自己实践的个人理解或个人行动理论,才可能使理论具有真正的现实力量。[2]

实践的境遇性、多样性、不确定性、矛盾性并不能成为其低于理论知识的理由,而恰恰是对理论自身有限性和单一视角的超越。亚里士多德把在实践活动中,对于不同视角、不同因素之间的平衡、折中、权量,称之为一种明智、审慎或实践智慧。那么,由生活实践派生出的理论与实践丰富性之间的对话、融合、相互的提升正是这种实践智慧的体现。基于这种理论与实践关系下的教师教育需要建立的是一种理论者与实践者之间平等的交往合作关系。

二、教师教育应该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1.合理设计教师教育目标,着重未来教师对双学科的深层次理解

长期以来,师范教育的师范性和学术性的争论一直持续到现在,对师范院校的批判以及师范院校自身的改革也一直没有停止过,目前人们对教师教育的双专业性已经有了广泛的共识。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培养教师的双专业能力,使他们成为拥有不断发展潜能的对所教学科和教育学科都有很深根底的发展型教师。在建构主义看来,只有通过整合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目标,力图在教学设计中贯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养,着重未来教师对双学科的深层次理解能力才能培养出双专业性质的发展型教师。欲提高师范生或未来教师对双专业的理解水平,教师的指导非常关键。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个体理性思考与领悟及个体之间交流与协商,有助于促进个体对双专业的理解。主讲教师对教学及所教学科均有深刻的理解,能够有意识地引导未来师范生领悟与体验某学科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使他们获得具有生成与繁衍功能的知识;在一些课程中能够立足较高观点分析中学学科,将高等学科与初等学科相互关联,使他们能够“居高临下”地看待将来所执教学科的内容,以精神、思想联通高等学科与中学课程内容,以思想、方法贯通所执教学科的知识,有助于促进他们对将来所执教学科的深刻理解,进而对提高他们的学科专业化水平是大有裨益的。而在教学方面,为提高未来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水平,教育类课程数量与课时自然仍需要进一步增加,但如果教育类课程效果仅仅体现于师范生对教学技能的掌握,对一些教学认识的识记,那么是不可能培养出不可替代性的教师的。因此,在教育类课程教学中,既避免用一家之言作为教学内容材料,又引导师范生去辩证与兼容地看待各种教学流派的观点;既注重自上而下由理论俯瞰教学实践问题,又注重自下而上从教学案例中提升理性认识;教育类课程教师既发挥好教学的“榜样”与“示范”作用,又要求未来教师在见习、实习中有意识地开展有效教学的研究,设身处地感受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区别,并采取理论上的反思等措施有助于未来教师对教学深层次的理解。[3]

2.创建一体化的发展型教师教育制度

一体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提高的一体化,建立教师终身教育的协调体系;二是中小学教师教育的一体化;三是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一体化,即教师教育机构与中小学的协作关系。从一体化角度审视我国教师教育现状,存在以下四点突出问题。

第一,教师教育制度基本处于封闭定向。

第二,偏重职前培养且课程设计简单化。

第三,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对脱节,继续教育实施不利。

第四,师资培养层次偏低,直接影响专业化发展。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当前教师教育制度需要加大现代化的步骤,创建一体化的发展型教师教育制度。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构建发展性的教师教育体制。传统的师范教育局限于教师的职前培养,它的培养目标与教师的职后培训没有实质上的联系。发展性的教师教育是针对终结式师范教育提出来的,它包括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用发展的模式代替终结式的模式,突出教师成长的连续性、阶段性和发展性。在原有的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中渗透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其核心是重视教师的实践需求,并通过这种需求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发展,统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这就需要打破传统师范教育体制的束缚,建立定向与非定向,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并存的多元化的教师教育体制,为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这一方面的改革,最近几年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在职教师培训力度的加大,具体体现在教育学院的改组上。教育学院的改组,更多地表现为将教育学院并入师范大学,或者是融进师范院校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系,或者是组建独立的成人教育学院,或者是以挂靠在师范大学里的师资培训中心的方式存在,各省区只保留了师资力量雄厚、物质条件优良的一两所教育学院。改组后的多种形式的在职教师教育,教育力量相对集中,并与师范院校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局面,这些都是加强教师在职教育、突破制度化束缚的举措。

3.良好学习环境的设计

(1)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强化办学机构的多方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师范院校存在的普遍问题在于片面追求向综合大学看齐,缺少对基层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现状、趋势的关注热情和敏感性,课程改革严重落后于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不重视教育实践基地和教育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实践活动多采取“放羊式”的分散实习,效果极差,这些都是严重脱离基层学校造成的。

师范院校要积极建立城区、郊区、乡村不同类型的教育实践基地,加强与教育实践基地的联系,经常组织学生到教育实践基地,与基层学校的教师、学生一起开展活动。各学科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密切联系基层学校的实际,引导学生“了解基层学校,熟悉基层学校,研究基层学校,服务基层学校”。师范院校要聘请基层学校的专家参加学校的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基层学校的实际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设计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修订专业建设、教学方案、教学计划。中小学教师作为教学顾问,与实习师范生组成伙伴关系,共同负责中小学班级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并有机会作为大学师资培训的教师、辅助教师或客座讲演者,及时反馈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而参与合作的大学教师则有一半工作时间在专业发展学校参与各种教师集会,观察实习生的工作,组织讨论,并把情况反馈回大学。

(2)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的整合。利用现有的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和支持服务体系,逐步建设标准化开放性的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资源管理、学分管理,加强沟通、协调、指导、管理和监控,为教师网络联盟成员单位和学习者提供优质服务。创建教师网络联盟门户网站,开设中国教育电视台教师学习频道。充分利用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和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与“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相结合,为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提供优质远程教育支持服务。

(3)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当前学校课程设置存在很多问题,改革教师教育模式,整合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成为教师教育机构改革的中心。社会对教育的需求重心向优质教育资源转移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对教师的学历的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大学专科学历、大学本科学历、教育硕士学历和教育博士学历构成的新的教师学历结构将取代原有的中师、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所构成的更低一级的教师学历结构。因此,延长职前教师教育的学习时间,创新教师教育模式,采用“4+2”等新的培养模式就势在必然。在此基础上,整合普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的内在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增加教育学科比重。同时,进一步优化教育学科课程设置,促进理论层面、技能层面与实践层面课程的有机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有机结合和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有机结合。

4.人性化的教师管理制度

教师素养分为显性的专业素养和隐性的专业素养。显性专业素养包括外显的,易于观察和测量,也较易通过学习与训练而获得的知识和能力。隐性专业素养包括服务态度(如职业理想、对教师职业的热爱、维持专业动机和积极性等);个人对显性知识的理解、体验、实践、情感表达;在日常教育生活中深刻影响到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教育常识”;以及“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的信念”。这样的素养比较内隐,不易测量,却是教师专业个性化的重要方面。教师专业素养的性质决定了只有改革学校管理制度,充分尊重教师的专业特性,赋予教师宽松的发展空间才能有利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专业人员与科层管理人员之间的冲突是任何雇佣专业人员的科层组织中的一对经典性矛盾。这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取向:科层管理人员追求效率,立足于所在组织的整体;专业人员追求知识、技术,立足于所在的学科和行业。学校科层权力与教师专业权力之间对抗的结果常常是:教师工作、生活在一个严重而被束缚了手脚和积极性、创造性的组织环境中;教育改革总是自上而下绕过教师这个真正的主体并因而在实践中屡屡流于形式、异化和夭折;教育管理者总是不顾教师的强烈反对而采用并成功地实施那些符合现代性原则的外控式、理性化、效率至上的程序化机制来管理、考评教师。比如,学生给老师打分而不是专业同僚的柔性评价,绩效制而不是全面了解教学过程,在班级里安插监视员而不是信任教师有能力教学,重视的数量和级别而不是组织同行阅读论文和评价科研过程等。科层制对教学过程的集权控制使教学变得越来越技术化,越来越丧失创造性,使教师对意义的阐释空间越来越小,并日益沦为知识传输者,而失去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

5.引导教师反思

目前有关缄默知识的研究为教师的教育反思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教师的缄默知识需要从他们所处的文化土壤、生活方式和工作经历中去找源头。

教师的缄默知识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如果教师在优异的教师环境中习得了合理的缄默知识,这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很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如果教师在不良的文化背景中习得了一些非教育的缄默知识,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这些缄默知识因为其难以知觉和难以表述将很难被教师意识到,同时又因为其实用性和习惯性,教师将因其惰性而不愿改变,逐渐内化为教师人格的一部分。

正因为教师的缄默知识的特性,引导教师的教育反思将在教师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单纯的教师个人反思对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促进作用不大,封闭的自我努力容易使个体思维在小圈子里挣扎。教师的反思只有和同伴互助及专家引领相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教育要引导教师关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的容易忽视的教育事件,并在同伴互助及专家引领的基础上进行人际对话式的反思。要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视角直面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真实地记录教学实践中属于自己的“此时此地”的情境(包括背景材料和有价值的细节、片段、事件),要引导教师通过撰写生活史、教学日志、阅读和撰写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实践、观看教学录像、观摩他人教学等途径进行自我反思。这些所叙之事都是教育教学实践中自己的、真实的、实际的问题,体现着教育科研活动的“研究”品性,闪烁着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进发的思想火花。同时,教师教育要创建一种教师群体、专家、家长等人员之间平等对话的反思性实践共同体,促进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实践技能的改进。

参考文献:

篇5

教师职业劳动的创造性、复杂性和示范性特点决定了教师是不可替代的专门性的社会职业和专业人才。新世纪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琼·托马斯曾经说过:“革新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全体教师的态度。”教师的支持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支持必须体现在观念的转变和技术的掌握上。因此,培养和培训大量高素质、具有专业化水准、拥有教学专长的教师,是顺利进行教育改革和巩固教育改革成果的重要前提,而这些离不开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影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因素有很多,随着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观念的发展,它们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愈来愈大。本文从这些学科的相关理论出发,作出如下探讨。

一、哲学观念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哲学对课程设置的影响,主要在于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以哲学为依托,而且心理学和社会学也是受哲学引导、支配的。

每一种学校课程都隐含着课程设计者的某些哲学思想与观念,只不过其表现形式不一定凸现罢了。一般地说,哲学命题理念上的差异,往往会造成课程观上的巨大差异。我国的教育实践也证明,各种师范教育的课程创新研究及设置,极大的受制于哲学的理念。例如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同时,尤其重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成功与愉快体验,让学生充分地展示他们的创造力,获得各得其所的发展。近几年来,知识及知识本身的变化,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兴趣。很多学者从哲学的层面上探讨知识的发生、扩展及其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同样,知识观的更新也引起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

古希腊学者柏拉图认为,知识可以分为两类:知性和理性。知性知识是数学和科学研究的对象,理性知识是辩证法研究的对象,且理性是最高级的。亚里士多德根据形式与质料的研究,把知识分成四类:逻辑学、理论科学、时间科学、纯技术的指示。随后,许多教育家,如夸美纽斯、洛克等,都受培根的影响,并把培根的指示论和方法论应用到学校教育中,逐渐形成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体系,推动了近代学校课程理论的发展。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要求进行“通识课程”的设置也是受了培根知识观的影响。很多国家主张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该文理渗透、拓宽基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日本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通识课程”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外语和保健体育,这些课程占总课程的37.7%。

从上表可以看到,美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非常重视教师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着眼于塑造学生的全面素质,避免教师教育课程的“专门职业化”倾向、“科学主义”倾向和“传授知识”倾向,构建完美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扩展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为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为知识核能的迁移奠定基础。

二、心理学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当代,对课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心理学流派主要有: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

1.行为主义心理学对课程设置的影响

行为主义心理学可以说是影响20世纪西方学校课程设置最大的心理学流派。20世纪60~70年代对课程与教学影响较大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是相一致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可以分为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两大类,前者的代表华生认为: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成刺激和反应,这种行为都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后者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教师的教不是给学生传授教师自己的行为,而是帮助学生建构适合某种环境的行为。

在我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以及师范院校的课堂上,常采用程序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课程上要求目标管理,学生以相同的步伐前进;考试注重记忆,强调记忆性知识的重要性。这些都是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在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中,很注重“三字一话”以及教学技能和教师行为的训练,所采用的方式也是训练—奖励一再训练一再奖励。

2.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课程理论流派的影响

2O世纪5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认知心理学只注重知识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它特别强调课程内容对学生的意义,把课程看作是满足学生生长和生活需要的自由解放的过程。

一些人本主义心理学课程理论者提倡一种合成课程(con—lfuentcurriculum)。但是,这种课程应如何把学生个人成长与传授各门学科必要的知识技能结合起来,至今也没有很有说服力的实验研究。目前我国大陆以及台湾基础教育都在进行课程综合或称“课程统整”,事实上就是受了人本主义的影响。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只是一个理念,用于课程设计实际操作还很难,所以也没有以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为指导的一套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但从当今教育领域提倡的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来说,人本主义的很多观点是值得借鉴和吸收的,尤其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更应充分重视人性、人的情感、教师的人格培养的课程,因为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不单单是“传道、解惑”,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培养,“教师人格”已不仅仅属于教师个人,而是一种“教材”,是一个“课程”,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品质量,如现在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开设的哲学、师德、人文学科、美术教育等。

3.建构主义心理学对课程理论流派的影响

所谓“建构”就是个人用来解释或说明自己经验时所使用的种思想、一种观点或看法。换言之,也就是我们用以解释和组织个人生活经验的意义类型观念。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知识是发展的,是内在建构的,是以社会和文化为中介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在人际互动交往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根据这样的观点,教育关注的焦点从教师的教学转移到学习和知识的形成,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是由个体自己去建构。学习者不是被看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心理学影响了当代课程理论的发展,尤其是为基础教育以及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综合化趋势奠定了心理学基础。

三、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尽管教育学及其理论对现实教育现象的解释经常受到批判,但随着人们对微观教育现象的研究越来越深,借助于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人们对教育现象做出判断以及解决教育问题的措施越来越产生积极的效应。教育目标尤其表现在教育目标的研究和课程理论的发展上,新的教育目标的提出以及课程理论的更新对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

1.教育目标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一般地说,大到整个课程设置,小到任何一门课程、一项教学计划、一本教材都有其既定的目标。教育目标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课程设置的目标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以什么样的内容来完成培养什么样人的过程。随着我国实施新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都将发生一系列的变革,在未来师资的培养上,是培养专才还是通才?是进行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是以培养教育技能为主还是以传授专业知识为根本任务呢?这些关系到师资培养目标的基本问题仍有争论,政策上也经常出现摇摆,所以直接影响到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影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标准。另外,即使课程目标明确了,在课程设置时尤其是在内容选择上还是经常脱离或偏离目标,这可能是我国当前课程领域存在的重大问题。

2.课程理论的发展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在选择一些知识传给下一代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各样思想理论流派的影响,同时产生了许多精彩纷呈的课程理论流派。其中,对师范院校课程设置影响最大的理论流派有以下几种:

1)学科课程理论

学科课程,它是以课程类型来划分的一种理论课程,“是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最传统的课程形态总成”。哄渊源为古希腊的“七艺”课程和我国古代的“六艺”课程。我国当今的中小学以及高等院校,包括师范院校的课程,普遍采用的就是这种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强调各个科目是由单一、独特的内容所组成,各学科都相对独立、封闭,自成体系,这样的设计倾向于割裂知识,割裂了整体的事物,使学生的理解力有了断层。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指示区域综合化,大量的新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这种课程设计有点穷于应付。同时,学科课程只着眼于知识本身,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追使学生脱离自己的愿望进行学习,而且不注重以实际生活的联系,只是在学习一些抽象的符号,学生缺少完整的理解,了解不了其真谛,削减了学生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学科课程的教学方法单一,如同工厂生产的商品一样都是同一规格,造成“千人一面”的局面。但是,学科课程的优点也是毋庸置疑的,对知识进行系统地梳理,以传统知识为基础,容易组织教学,学生容易吸收。

这种在师范院校的学科课程设置的结果是:我们的学生基础深、知识面窄、规范而保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创造力差;而国外的学生有些基础不是很扎实,但知识面广、灵活而富于想象,适应性和创造力强。

2)经验课程理论

19世纪末,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杜威,设计出一套以儿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成为经验课程(experiencecurriculum)。他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直到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杜威是主张以儿童为出发点,其根本方法是:把各门学科的教材或知识各部分恢复到原来的经验,把教材引入儿童的生活,就是把东西教给学生去做,不是把东西教给学生去学,即“从做中学”。

实施这样的课程计划,也会极大地影响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因为教师在课程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应该怎么样教学,都受此课程计划的影响。基于这种考虑,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一定是偏向于综合性和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杜威自己并没有尝试去构建一套以他的课程观设置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甚至后人也没有。但是,不能说我们现在就可以不受杜威课程观的影响。如今我国按学科课程和学科专业培养出来的教师,如何教中小学的“综合活动课”?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做中学”?因为综合活动课程,需要教师有着融会贯通的综合性知识和综合性能力,甚至需要杜威当时开设的课程如“园艺、木工、金工、烹饪、缝纫、编织”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我们现在的教师能上吗?如果不能,那谁来上综合课?在考虑这样一些问题的时候,必定参考杜威的课程观,毋庸置疑。

3)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篇6

A b s tra c t: In re ce n t ye a rs, w ith the inc re a s ing ly de ep e n ing o f te a che rspeduca tio nre fo rm , in teg ra tio n o f te a che rspe duca tio n ha s be com e the sub je c t o f m any scho la rs e x2p lo ra tio n. Th is a rtic le inc lude s th re e p a rts: the co nno ta tio n o f in teg ra tio n o f te a che rspedu2ca tio n and the theo re tica l ba s is fo r in teg ra tio n, p ra c tice a nd p ro b lem a na lys is, a nd sug2ge s tio n s o n p romo ting in te g ra tio n o f te a che rspeduca tio n.

Ke y w o rd s : te a che rspeduca tio n; in te g ra tio n; theo ry; p ra c tice

教师教育是世界各国对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的统称。目前, 教师教育一体化己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教师教育的理念并转化为实践。在我国,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政府文件中以“教师教育”替代了长期使用的“师范教育”的概念。为了改变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分离的局面, 为教师提供终身化的教育,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在一体化路径上做了积极的尝试,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 有必要对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从理论到实践做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教师教育一体化是时代的呼唤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更是当今和以后高质量教育的要求。对教师教育一体化内涵的深入挖掘有利于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当前教师教育一体化, 并为一体化改革的深入提供一个更为全面的思路。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教育一体化进行过分析和讨论。有学者将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含义分为两个部分: 内部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内部一体化包括三个维度。即纵向一体化, 教师教育要成为一个内部各阶段各具特点又相互连接的结构体。这是我们通常所提到的较为狭义的教师教育一体化, 也是目前我们所关注最多的。第二个维度即横向的, 主要体现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和协助作用。包括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第三个维度即深度的, 侧重于教师的情意发展, 涉及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等。达到知识、技能和情感的统一。外部一体化指教师教育和学校发展的一体化, 强调了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紧密联系以及学校教师间的相互合作。[ 1 ]

另外有学者从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提出,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应把中学、小学、幼儿教师的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 趋于学历一体化,实现教师教育层次上的一体化。[ 2 ] 也有学者认为,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核心在于将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 并在此过程中为教师提供持续的培养和培训, 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受到连贯的、符合其阶段发展特点的教育。[ 3 ]

教育改革离不开教育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以及相关理论的应用与支持。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也不例外。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并实践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目标, 各学者、专家便展开了对教师教育一体化多视角、多层次、多方面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指导。其理论基础主要涉及终身教育思想、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师职业生涯理论、系统论等。

终身教育理论认为, 教育应该能够在每个人需要的任何时候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它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 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发展, 也包括了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之间紧密而有机的在联系。《学会生存》在定义终身教育时指出: “终身教育就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表达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由此看来, 终身教育强调了教育的整体性特点, 它要求原来相分离的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要相互衔接起来。包括教师教育的培养机构、培养目标、内容、方式、时间等在纵向的维度上要做出统一规划和安排。而贯彻终身教育思想的关键还在于要提供横向的、宽度的一体化环境, 给予教师不断学习、创新和发展的一切机会, 充分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教师教育的阶段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从教师成长的角度看,教师教育的阶段划为准教师培养—新(试用)教师培养—合格教师培养—优秀(骨干) 教师培养四个阶段。[ 4 ]

教师专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要根据教师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来设置培养目标, 安排课程内容, 开展教师培养与培训。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具有“双专业性”即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教育专业性更多地体现了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 因此在教师培养阶段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在教师教育体系中, 要加大大学与中小学的密切合作, 使中小学参与到师范生的培养中来, 充分发挥中小学在实习生教学指导方面的作用。

从教师职业生涯角度看, 主要有: ( 1) 费斯勒的职业生涯关注理论, 包括教学前关注阶段, 早期生存关注阶段, 教学情景关注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2) 费斯勒的生涯发展理论,包括职前教育阶段, 实习导入阶段, 能力建立阶段, 热心成长阶段, 生涯挫折阶段, 稳定停滞阶段, 生涯低落阶段, 生涯引退阶段。( 3)沃尔夫的生涯发展理论, 包括新手, 学徒, 职业, 专家, 卓越的, 名誉退休。[ 5 ]多样化的阶段划分体现了不同角度下教师职业不同的阶段特征, 目标更加具体, 对实践具有更多的指导意义。教师的情意发展在其职业生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情感支撑,是保证教师教育一体化动态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 在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中, 外在的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要与提升教师的内在动机相吻合, 在教师个人身上要做到知识、技能和情感相融合。

一个系统是由无数的子系统构成的, 只有各系统的契合, 才能实现大系统的整体效能。美国著名学者彼得·圣吉博士在他的名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是“看见整体”的一项修炼。圣吉博士认为, 它是一个架构,能让我们看见相互关联而非单一的事件。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 “一体化”研究就是要在教师教育的大系统中去找寻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的衔接与融合, 探讨出教师成长的有效模式。因此,必须以系统论的思想、观点、方法指导“一体化”研究, 无论是研究者还是师范生或中小学教师。教师教育一体化涉及政府、高校、中小学和教师主体。教师教育一体化包括体制上和机制上的一体化。不仅要建立起职前与在职教育、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互沟通的教师培养培训机构, 更应该在运行机制上实现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将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特征归结如下: 整体性, 即用全面的眼光来审视教育机构、课程安排、师资建设、教育资源等,并使各方面得到合理优化, 统筹安排。阶段性,主要体现在职前、入职和在职三阶段各自的特点的认识, 目标的设立和实现。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突出表现在教师专业和职业发展各阶段相互衔接的连贯性、一致性和动态性。从实践层面来看, 教师教育一体化应包括: 教师教育机构的一体化(指师范院校与教师培训机构的合并) ; 中小学和大学的紧密联系; 课程实施的一体化(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一体化) ; 师资队伍建设的整合与优化; 教师教育层次的一体化; 教师个人知识与情感的一体化等等。

总的来说, 教师教育一体化涉及了教师教育方方面面的改革, 它主要是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遵循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构建一个体系完备、机构合理、内容科学、管理得当、培养培训衔接连贯、与外界协调一致、运行有序的组织系统。

二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实施及问题分析

(一) 体制建设初见成效, 有效机制急需建构。

纵向的教师教育一体化首先得到了较多的关注, 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上, 通过合并逐步理顺了隶属关系与领导关系, 建立起了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机构, 使其同时具有教师培养与培训的功能, 并逐步取消了教师进修学校的建制,建立起高校与教育学院的两级格局。

20世纪90 年代中期至今已有上海、河北、天津、内蒙古、山西、云南、宁夏、海南、甘肃、青海、湖南、辽宁等12 个省市的高师院校, 与当地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机构进行了合并, 并仍有一些地方准备合并, 这使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但结果却并未能令人完全满意, 除极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做了真正意义的“一体化”探索外,大部分参与结构调整的各级培养培训院校, 对调整的目标和意义认识不足, 对双轨并存体制的问题认识不清, 还缺乏对教师教育进行整体研究的意识, 思维仍定向在职前培养模式中,出现培养培训合并后统一机构下的相分离。[ 9 ]由此看来转变教育观念, 尽快建立一套健全的教师教育一体化运行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培养模式多样化, 问题呈现复杂化。

分阶段培养是当今教师教育中一个较大的改革。在师范生非定向培养下, 职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3 + 1, 4 + 1, 4 + 2, 即首先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然后集中进行教育理论和能力的专业性培养, 从理论上看, 分阶段培养有诸多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但在我国还存在着可行性的问题。如在3 + 1 模式培养下, 学生在最后一年迫于就业压力纷纷外出找工作无法安心学习。而全部改成4 + 1和4 + 2的研究生层次的培养模式, 从我国基础教育的现实需求和财力状况来看, 也不具备可行性。[ 10 ]另外我国的教育硕士学位自1997 年设立以来, 不仅为广大在职教师提供了学习的发展空间, 在一定程度上还提高了教师教育培养的层次。但随着人数的扩大, 质量问题也难以保证。

(三) 课程结构设置不尽合理, 理论与实践融合性不高。

我国现阶段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中, 公共基础课占21% ~25% , 教育专业课程占教学总时数的6% ~11% , 教育见习/实习4~6周, 学科专业课程占教学总数的65% ~70%。相比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所占的比重30% 和英国的25% , [ 11 ]可见我国教育课程结构的不合理。教师的“教育专业性”与“学科专业性”比例失调, 这既影响了教师个人的整体发展, 也不利于基础教育的改革。另外, 在澳大利亚, 4年的教师教育计划中至少有80 天的教育实习时间。[ 12 ]苏格兰的教师教育在时间安排上, 理论课程与实践性课程交叉进行, 其中, 实践体验的时间至少40 周。[ 13 ]而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 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在时间上、内容上的关联性都不高。实践性课程主要在毕业前安排一次教育实习, 时间一般为6~8周。

三 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一) 增强一体化建设的观念, 构建合理有效的培养培训一体化机制。

由于一体化建设的规模宏大, 而我国起步较晚, 因此, 这项改革必定要全方位地, 大刀阔斧地持续进行。随着教师教育一体化机构的调整与合并, 体制的建设初见成效, 尽快转变重职前轻职后的旧的思想观念, 建立一套全新的教师教育一体化运行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这既是对新的“同一机构下的分离”的有效预防, 对一体化体制改革成果的加强与完善, 也是教师教育一体化深入、持续、健康进行的有力保障。

高校领导层要从根本上革除固有的思维定势的障碍, 从职前职后协调统一的大局观念出发, 考虑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改革和发展。一个健全的教师教育一体化运行机制应该包括管理系统、监督系统、评估系统、反馈系统。管理系统主要对一体化教育的质量保障系统进行具体策划、组织和执行, 是整个保障系统的核心。它应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即行政管理系统、职前职后管理系统和研究系统。监督系统、评估系统及反馈系统自成一体。监督系统负责对一体化建设的各项漏洞及不合格行为进行披露和有效整治。评估系统则定期对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评估, 比较职前与职后的差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推动和促进工作的改进。反馈系统将来自教师和学员或社会的情况及问题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 这些信息便可以作为教师教育一体化管理政策调整的依据, 从而有效保障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高效率运转。

(二) 借鉴外国, 依据国情, 立足现实, 有的放矢地进行改革。

教师教育改革必须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并充分考虑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非均衡性, 体现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 总体规划、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在总体战略上我们要大刀阔斧地推进教师教育体系的调整和改革, 积极推进培养培训一体化, 逐步把教师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 实现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 具备条件的地方向一级过渡, “旧三级”向“新三级”过渡(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 , 但在技术路径上, 要严格遵守教育规律, 区分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培养模式的差别。在推进策略上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社会经济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特点。[ 14 ]

(三) 创新模式、依托制度, 加强与中小学校的紧密合作, 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

高校与中小学的合作应体现“双赢”态势,即既要提高高校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又要服务于中小学校, 促进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高校与中小学的合作在于模式的不断创新。如在有条件的地区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切实加强师范生的实习。通过“顶岗实习, 置换培训”的方式实现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互换和调动, 即师范生到中小学实习, 顶替准备来高校接受培训教师的岗位。然而制度的保障是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整合的前提条件。

制度更具有根本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教育若要实现一体化建设, 必须从制度的创新入手。从宏观上来说, 国家要制定和完善教师教育政策, 改革和调整师范学院和实习学校的关系, 切实保障师范生的实习条件和实习质量。从微观层面来说, 大学要与中小学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制度。在此背景下制定出更为详尽的实习指导制度、实习生评价制度、指导教师培训制度、奖罚制度等等。建立和完善教师准入制度, 实行定期认证的教师资格制度,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建立有利于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教师培训机制, 建立教师教育机构的资质认证制度、课程标准鉴定制度、质量评估制度以及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制度。

综上所述, 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正在从理论的探讨转向实践的运行。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从体制上来说, 已基本实现了整合, 而机制上, 如何有效运行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和总结。从政策上来说,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 应积极推进教师教育的制度创新, 切实保障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最后,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大趋势已经形成, 政府、高校以及中小学如何在这一系统工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是当今乃至较长时期我们所面临的任务。

参考文献

[ 1 ] [ 8 ] 荀渊. 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J ]. 教师教育研究. 2004 (7).

[ 2 ] 韩长日.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良好实践[N ]. 海南日报, 2004.

[ 3 ] 董吉贺, 穆国华. 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思考[ J ]. 开放教育研究, 2006 (3).

[ 4 ] 吴庆麟. 教育心理学[M ].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 5 ] 陈琦, 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M ].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6 ] 侯贵宝. 教师教育一体化研究的原则体系[ J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8).

[ 7 ] 吴彦. 系统思考下的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 J ]. 成人教育, 2007: 246.

[ 9 ] 徐莉. 对我国教师在职培训现存问题的思考[ J ]. 教师教育研究, 2004 (7).

[ 10 ] 潘懋元, 吴玫.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 J ]. 中国高教研究, 2004 (7).

[ 11 ] 马欣研. 教师教育课程建设一体化研究[ J ]. 教师教育研究, 2008 (2).

篇7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我们再三强调,不管是世界一流大学,还是高水平大学,或者是以教学为主的学校,甚至是职业学校,都要把培养人才作为根本任务,这也是评价一个学校是不是高水平学校的标志。”但是近年来,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非常浓厚,部分教师热衷于科研工作“名利双收”,片面理解大学教师的职责,过于强调学科专业水平,而将教育理论素养、教学艺术等排斥在外。幸好各级政府部门一直高度重视高校教学质量问题,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1年),接着又推出了“教学名师工程”等措施,积极倡导教师们重视教学工作,引导教师热爱教学,投入教学,善于教学,以便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各高校也采取了积极行动,取得了一些效果。本文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还需要加强高校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工作。

一、加强高校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的必要性

1、教师专业化要求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教师地位之政府间特别会议”,会议文件《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提出,应当把教师工作看作一门专业,因为它是一种服务公众的形态,它需要教师的专门知识和特殊才能,这些都要经过长期持续努力与研究,才能获得与维持,以这种形式确定教师的的专业地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既然教师已成为一种专业,那么专业人员就需要一完善的知识体系,这种专门的知识体系包括哪些,在国外教师专业知识的研究中,影响最大的当首推美国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主席舒尔曼,他把教师的知识基础分为下列七类:学科知识,一般和教学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生及其学习特点的知识、教育情境的知识和教育目的与价值的知识。在国内,学者们也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给予了积极地关注,如首都师范大学谢维和教授认为,专业化教师的知识主要包括三大类,即关于学生的知识、关于课程的知识以及关于教学实践的知识和技术。因此,教育专业知识应该被看作是教师共同的专业基础知识,它主要包括一般的教育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学情境知识或教学实践知识等。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需要系统地学习基本的教育理论知识,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教师教学实践的发展,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专业知识,始终关注教育学科的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

2、教学改革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综合国力竞争、创新型人才竞争,也面临着改革的紧迫性,我们应该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认真的反思,对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进行彻底的调整和改革。

“教师是高校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主体”,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也谈到“要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以创新来求得发展。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也需要深入进行研究,教学研究工作不能放松。创新,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学方法创新,要更多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二是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创新,这是更为重要的,这方面也需要广大教师的创造性的工作。”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课程改革、考试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他们能否对现代教育观念、热点和趋势有所了解,有所研究,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教师是否都自觉、主动、积极、理性地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自我反思、批评、甚至否定自己坚持多年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单一的课堂讲授扩展成去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搞科研,如何参与实践活动;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怎样实施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研究型学习的教学等,总之,教学改革能否不断深入推进,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提高广大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但是许多教师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学科、专业的发展前沿,很少关注教法,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关注教育思想观念的发展,这无疑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我们高校教师需要从思想上重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并自觉地运用它们来指导日常教学实践工作,在实践中反思、总结、创新,逐步成长为一名专家教师。

3、我国高校教师教育理论知识及相关培训的缺失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部分来自综合性大学的非师范类的毕业生;二是来自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三是来自归国留学人员。他们或许具有深厚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是,大部分教师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都缺乏了解,他们大多需要经过不断地反复实践、摸索、总结,甚至重复过去的错误,才有可能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有学者指出,“要培养一个合格、专业化的大学教师,一个本科毕业生需要8―10年,一个硕士生要5至7年,即使是一个博士生也要2―4年,一个教师的成长往往要以牺牲几代学生的学业为代价,故必须通过增加培训来缩短教师的成长过程,决不能让几代学生成为教师‘慢慢成长’的实习基地。”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系统学习教育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各地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组织岗前培训的形式。但岗前培训的效果如何,2002年由人事司组织的全国高校教师培训专题调研(数据截止到2001年底),其中有一部分是对高校教师队伍参加培训的形式和效果的调查问卷分析研究(见表1)。

从表1中的数据来看,学术休假、访问学者、高级研讨班等高层次培训形式效果相对明显,而教师接受岗前培训的人数虽然占的比例较大(占第三位),但效果极其不明显(占倒数第二位)。岗前培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理论性过强。岗前培训的几门课程基本上是以语言讲授为主,很少有课堂实况录像或示范课,更没有针对新教师刚上讲台碰到的种种困惑的讨论课、答疑课。第二,课程多,时间短。在短短的10―20天的时间内,许多青年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就死记硬背教材上的条条框框,没有吃透消化,做不到活学活用。第三,内容陈旧。授课教师都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讲解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学生的认知特点,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和手段等,极少讲授目前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总之,这种培训效果对于“新教师”在教师专业化道路上的成长和发展无疑是非常不利的,对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是非常不利的。

除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岗前培训之外,各高校对新来的教师自行组织了培训,主要是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新教师学到的是老教师的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尽管有所收获,但由于这些老教师普遍没有接受过教育教学知识的系统训练,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存在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又在新一代教师的身上打下了“烙印”。而且这种培训基本上是一种个体行为,青年教师在教学道路上成长的快慢或好坏,取决于某个高校对青年教师的重视程度,取决于青年教师所接触到的老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取决于青年教师的领悟能力。

除了以上两种所谓的“教育专业”的培训之外,教师们在教师专业上的成长完全靠自己的对教学实践的摸索、总结。部分高校也已经意识到开展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的重要性,但是普遍都没有把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制度化,没有形成“学习教育理论―从事教育实践―研究教育科学”的风气,多数教师凭着自己的经验来教学,根本不关注目前国内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教育改革的动向,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落后,更无法在实践工作中把教育观念的转变转化为实际行动。另外,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国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已经相当密切,国内的各种理论研讨会也频繁举行,但教学方面的研讨和交流明显不足。以上分析表明,无论是在职前培训还是职后培训中,高校教师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都不足以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无法响应当前教育部大力提倡的“重教学、抓教学”的号召,更为重要的是,它会从根本上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这方面,国外许多大学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在德国,1993年德国的高等院校校长联席会议和各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这两个主管部门共同作出决议,决定从教学法上改善对教师的培养,也就是说,今后的新任教授应该受过教学法方面的专门训练,任命新教授时应该考虑这一因素。在德国,许多高校成立了高等院校教学法指导中心,中心成员的本职工作就是研究高等教育学、探讨如何改进大学教授的教学法水平、指导教师们的授课技巧、咨询评定教授们的授课形式、质量等。美国高校普遍关注教学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并且采取了一些相应的积极措施,吸引并鼓励教师自愿去参加教学技能培训。如纽约大学、西南密苏里州大学等,其中密苏里州大学为了保障教学质量,它重视教师的教学专业发展,开辟多种多样的途径,提供丰富的培训内容,在资金、时间和组织等方面为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二、高校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各级领导的重视

高校教师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不能仅靠每个教师个体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的教学经验作支撑,或者靠岗前培训“一劳永逸”,只有把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高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抓,我们的教学改革才能深入下去,这是我们每一个高校都必须意识到的问题。本文认为,领导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对本校教育教学的成绩,存在的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大讨论,来统一全校的思想和认识,也便于各项改革方案、措施能顺利执行。二是经常组织一些活动,倡导教师重视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如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教育教学研讨会,倡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全过程录像,先做自我评价和分析然后请听课人员与自己一起讨论、评课,促进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觉察,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主动调节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使之更符合学生的需要,从而最终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三是在资金、时间和组织等方面为教师培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充分发挥高教教研所的作用

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教育的地位急剧上升,各级领导包括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与高校领导对教育学科也愈加关注,各高校的高教研究所正是在他们的关心和支持下,迅速发展起来的。各校高教研究所一般都配备有专业的教育学科人员,有丰富的资料以及充裕的时间,在加强本校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中,我们应充分发挥高校的高教研究所的作用:第一,通过高教研究所与校外相应机构紧密联系,加强与教育学科的专家学者联络,不定期地邀请专家为教师现场介绍、讲解国内外最新的教育思想和模式等,并辅以讨论或示范课的形式激起广大教师兴趣。第二,高教研究所负责搜集、选取各学科、专业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最新动态,放到各院、系、教研室,供教师们传阅。这样,既可以节省教师时间,也可以无意中养成关注教育学科、关注本学科、专业教学改革动态的习惯,从侧面激发参与教学改革的兴趣和信心。第三,发挥高教研究所的宣传阵地作用。高教研究所一般都有自己的刊物,上面刊登一些新的教学改革动态,更重要的是可以登载本高校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和设想,便于学校领导了解和掌握情况,还可以促进学科之间、院系之间的交流,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第四,对本校教师进行个人咨询。通过对教师们的听课、评课活动,与教师们一起探讨改进教学的方法。第五,不定期举办教师进修班。针对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专门问题,举办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讲座,讲座尽可能逼真地模拟上课过程,让参加者观察并提出改善的途径,大家共同提高。

3、发挥教研室的作用

教研室是教学、科研的最基层组织,在同一教研室里教师开设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相似或相关性,在这里开展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是有可为的。教师们可以把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专业结合起来,探讨、交流具体的教学实践问题。同时,教研室还可以不定期地邀请其他相关专业或课程的教师开设讲座或开展教学研讨会,举行教学观摩等。

(注:本论文得到北京物资学院工商管理创新基地项目(项目编号:WYJD200904)资助。)

【参考文献】

[1] 华健、吴伟蔚、张驰云:教师是高校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主体[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5(2).

[2] 赖铮:课堂教学三要:行家、专家、当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

[3] 梁玉兰、张宇宁、敏:中国高校教师队伍现状、培训情况调查问卷分析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3).

篇8

我校于98年12月进行全国电化实验课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课题研究,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是:

1、探讨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促进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的优化,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优化学生资源,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生理心理、审美等多种素质形式提高之间的联系,提高学校育人水平;

3、研究制作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CAI课件,满足教学需要;

4、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学技术的师资队伍,提高新一代教师的教学水平;

5、建立系统,加强与全国名校的联系与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以下对课题4,就本校工作进行回顾和探讨。

教师是实施上述内容的主体,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进行教育加工的能力,是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以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中青年教师为重点,掌握现代教育手段为内容的岗位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题的实施

1、学习与准备阶段

我校重视现代教学的学习,下发了《现代教育技术》(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教材)和多篇的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学习材料,提高了教师们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学校领导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亲自参加全国和省的电教培训及会议,多次带领电教教师赴广东、上海、及本省的厦门、晋江、南安等地的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并派出电教、数学、物理、化学、、语文等多个学科的教师参加省内外组织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学习班,形成了小规模的骨干青年教师队伍。98年10月,学校新建了多媒体综合教室,配有多媒体机、液晶投影仪、实物展示台、VCD红外同步听力系统等电教器材;备课室配有5台实达电脑、扫描仪、打印机、数码相机、光盘刻录机等器材,基本能满足教师制作课件的要求。又于99年配置了62想双子恒星电脑的网络教室,学校还制定了奖励政策,资助教师购买电脑,为培训教师和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实践阶段

教师的培训采用分期培训、个别辅导和用教学光盘软件自学的三种形式。96~98年,我校先后组织了四期的青年教师计算机培训班,培训的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DOS操作系统"、"WPS文字处理系统"、"Foxbase数据库"、"Windows95操作系统"等。并组织教师参加全国计算机一级B等级,有90人通过考试,其中获优秀的教师有45%。随着多媒体综合教室的建成,我们编写了多媒体综合教室使用指南和开设了多媒体综合教室如何使用的讲座,培养了一大批使用多媒体教学的青年骨干教师。

2000年的5~6月份,我们利用双休日和晚上的时间,在培训青年教师的基础上,对全校教职工进行三期的初级班和高级班的计算机培训,高级班培训的内容为"Authorware5.0多媒体工具软件"和"Photoshop5.0图象处理软件";初级班培训的内容为"Windows98操作系统"、"Wps2000文字处理系统"、"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通过此次培训,我校教师80%会操作计算机,中青年教师都会用"Powerpoint"制作小课件,有30多个中青年教师会用"Authorware5.0"制作课件。2001年3~4月份,我们又举办了教师课件制作培训班,除电教组的教师讲课外,我们还邀请各学科的教师将制作小课件的经验介绍给老师,另外除分期分批进行教师培训外,我们电教组老师在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对电子备课室进行排班值日,保证电子备课室星期一至星期五对全体老师开放,教师们可随时在电子备课室制作课件,遇有技术性的,值班老师都能热心地指导,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某些课件,由学科教师提供脚本,与电教老师合作制作,在合作的过程中亦提高了学科教师的制作课件水平。

1999年和2000年学校先后举行了以"创新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创新教育与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探索"为主题的每次为期2周的公开课交流活动,共开设50多节优质课供校内外老师观摩、讨论(其中多媒体教学课有40多节)。为广大教师开辟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通过公开课交流活动,有的老师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再学习、不断吸引新知识、新信息、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生命力。另外,在制作课件过程中,正如有些老师所说的:课件制作过程中,要老师思考再思考,拿出好的创意,无形中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这种跨校、跨学科的大型教学观摩活动,得到了市教委领导和各县市(区)学校听课老师充分的肯定和好评,有力地促进了我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亦检验了我们培训教师的成效。

3、取得的成果

通过培训,各学科都有2~3名能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操作,能利用素材资源库与制作平台相结合,独立开发小课件教学软件的骨干教师队伍。有60多位中青年教师能较好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并在各级比赛中获奖,如我校的林峰老师,在2000年湖北宜昌举行的全国第二届思想优质课评比中,参赛的课题是高一常识中的《国家的宏观调控》这部分,理论性较强,学生感性认识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他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创建一个或多个的教学情境,在此情境中,师生交流、相互讨论、相互启发、较好地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氛围,教学效果好,取得了全国一等奖的第一名;所授的课题《国家的宏观调控》被评委会确认为模式课向全国推荐交流。数学张建梅老师和电教组邱旭华老师合作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的说课课件《二面角》,在2000年南京举行的数学说课比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999年徐辉老师获省物理说课一等奖。二年来,有几十位教师所制作的课件获市课件评比一、二、三等奖。其中张俊老师制作的《晶体结构》化学课件获省三等奖、市一等奖。邱旭华老师和张俊老师制用的《常用有机反应类型》化学课件获市一等奖。通过实践获得收益,并不断地出经验,积极地探索,我校教师共撰写了20多篇有关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论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认识和今后的设想

我校虽然在培训教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中心大楼刚刚启用,校园网也于2001年的9月10号才开通,跟其它兄弟学校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培训教师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如对教师全员培训中,我们是以教研组为单位来分期培训,由于新老教师年龄的差距,出现了老教师听不懂,新教师又觉得教学进度太慢的情况,了教师的效果。现在,随着我校现代教学中心大楼的启用,大楼内的龙岩一中校园网、课件制作中心及教师备课室、视听阅览室、机教室、各学科多媒体综合教室等都将建成,信息点已进入每个校内教工家庭,教师在家中可共享校园网内和因特网上的资源。我们将充分利用此先进的教学设施,坚持校本培训,抓骨干带全体,分层推进的,继续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校园网做到如下几点:

1、提高教师获取使用信息的能力

继续培养全体教师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如:网上查询资料,下载文件等网上操作。做到每个教师会上网查询各种教学信息,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新颖和富有活力。利用网络,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培养驾驭知识能力和创造性教学能力。

2、探索网络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日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面临重大改革。利用教育网络环境,让师生共同使用计算机,实现个别化教学或协作型教学,还可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进来。我们将利用计算机网络,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并通过网络使更为理想的交互式学习成为可能。根据网络教学模式的实验,对中青年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知识水平等素质方面提出相应的要求。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篇9

一、教师期望效应理论的早期研究

(一)教师期望效应的产生

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著名雕塑家。他在自己的一件雕刻作品――一尊少女雕像上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与才智,甚至对其产生了爱慕之情。此事感动了爱神阿芙逻狄蒂,最终赋予了雕像生命。这则美丽的神话在西方广为流传,它的引申意义多指迷恋自己作品的人。在心理学上,这种通过真诚的期望感动别人,在不断的鼓励下被感动者的行为结果逐渐趋向于期望者的心理预期的现象被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哈弗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Rosenthal)和雅各布森(L.Jacobson)发表了他们在加州旧金山布奥克学校进行的课堂实验研究结果――《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小学各年级的儿童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向教师提供信息,说:“这些儿童有发展的可能性”。实际上这些孩子完全是随机抽取的。几个月后,这些孩子的智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研究者根据研究数据指出从实验中引发的教师对学生成就的期待最终使这种期待与学生学业成就的真实水平有关,那些教师对其期待高的学生(即使这种期待没有现实的基础)一般能够做得更好。因此这种现象也被称作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

(二)教师期望效应理论的内涵

教师期望是教师在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对学生未来的行为或学业成绩,甚至未来发展状况的期望得到证实的现象。罗森塔尔教授将此现象解释为:学校和教师收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期望,而且通过态度、表情、言行等方式将这种暗含的期望微妙的传递给学生,当这些学生获得教师期望的信息后,便会产生积极反应,进而更加努力,导致学习结果的快速变化。即教师期望并不能使学生自动产生自我实现的愿望,只有当教师用行为表达出这种期望,并且学生能感知到教师的期望行为时,教师期望效应才能产生。这种效应又表现为两种效应,正效应与负效应。其正效应是学生的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在教师真诚的关怀下顺利的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成长发展,而负效应则正好相反。

自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发表了他们的实验结果以来,教育界已经进行了一百多次有关教师期望的研究。研究者们根据教师期望对学生造成的实际影响不同,区分出两种教师期望效应类型,即自我实现预言效应和维持期望效应。自我实现预言效应是指原先错误的期望会引起人们把这个错误期望变为现实的现象。罗森塔尔在奥克学校的实验就是这种基于诱导的期望实验,属于自我实现语言效应的研究。维持性期望效应是指教师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对学生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形成对学生的期望,并且在学生的行为已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依然按照自己已有的期望对待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变化与发展潜力。一般情况下,自我实现预言效应发生的频率较小些,但其实现的可能性一直存在于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且其发生时作用更大。而维持性期望效应实际发生的频率更为频繁,但其作用效果相对较弱。

二、教师期望效应的影响因素

教师期望效应的形成和发挥作用依赖于一定的因素。大致可以归纳为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两大方面:

(一)教师方面

首先,教师的性格特点不同。不同的教师在运用教师期望的,会因为个性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其次,教师的教学观点不同。由于受到自身教学经验、人生观、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观点也不尽相同,在对待学生的各不相同的实际情况与表现时,会造成期望效应产生不同的结果。

(二)学生方面

学生的自然状况。主要包括学生的身体特征、家庭情况等一系列与学生个人相关的、客观存在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学生无法改变的,却在教师形成期望过程中起着直接作用。

三、教师期望效应理论对早期教育的启示

以上有关教师期望效应的早期研究、理论模型及影响因素等信息对当前教育实践具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于早期教育有很大启示作用。

因为在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实验中,其结果显示一二年级学生的教师期待效应尤为显著。社会心理学家库利认为:儿童早期的自我主要是“镜像自我”,即把别人的脸色当做一面镜子来了解自己的形象,来形成和改变自我形象。当儿童从教师的言行中体验到教师的积极评价是,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就会相应地提高。自我概念的改变会导致自信心的提高和自尊心的增强。教师期望效应对处于早期阶段的儿童的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在儿童早期教育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教师期望效应的运用和影响。

(一)教师应该尽量以开放、灵活的态度看待儿童的发展

教师期望效应的两种类型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和维持性期望效应暗含着一种共同的趋势,即一旦教师在形成了对儿童的看法或期望,总会倾向于注意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与其期望相吻合的行为,而忽视与期望相悖的儿童行为表现。尤其是对于处在尚未表现出发展潜力的早期儿童而言,这种稳定的期望可能会限制儿童各方面潜能的发挥。库伯的理论模型中也突出强调了教师的高控制感对学生发展的束缚。因此,教师在儿童的早期教育阶段,应该相信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力,尽量以开放的态度看待儿童的发展变化,灵活地调整自己对儿童原有的看法与期望,以达到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教师应对所有儿童持积极期望

以往的研究成果已经表明,教师对儿童持有积极的期望可以促进其发展,相反教师的消极期望则会对儿童产生阻碍,特别是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儿童。因此,在儿童早期教育阶段,教师更应尽量避免对儿童进行优差等级的区分,避免减少区别对待行为,而应对所有儿童持符合其个人实际的积极期望,创设公平合理的学习环境。可以利用罗森塔尔的四因素理论模型,创设一个温和的社会情感氛围,帮助儿童解决更多问题,给其更多帮助。

【参考文献】

[1]刘闽阳.教师的评价和教师期望效应.龙岩师专学报[J].2004,22(2).

篇10

一、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为远程教育培训营造全新的学习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自主学习是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宗旨。通过发送设计好的多媒体课程软件,通过建立通信上的学习支持与服务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能够让教学更加生动和自主,通过学习资料的共享与交互性的学习,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培训方式多样化。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培训,能够在教学中应用好多媒体教学软件,把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化,从多种角度和多个层次展现出知识内容,把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化,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把静止的文字变得生动化,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而且远程教育是结合了现代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于一身,让学习理论得到综合的发展。远程教育的建立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也给老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真正实现新课改下的个性化与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现代的信息教育技术能够给现代远程教育提供更好的传播途径,提供更加先进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技术。现代远程教育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依靠多媒体与互联网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思路与教学观点。比如说,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是让学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通过离线方式也能够接受到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在线学习能够及时让老师给答疑解惑,大大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没有准确的培训定位

在远程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过程当中,过于强调理论的学习,把理论知识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而没有把技术作为培训的着眼点。从而使得远程教育技术在各层次上出现问题,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应该把理论知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但是在现代的远程教育培训课程设置中,仅仅把技术培训内容罗列出来,并没有真正的实施技术培训,这就导致很多老师不能够科学合理的把远程教育应用在教学当中,不能够利用远程技术设计课程教学的软件,而是简单的把黑板板书变成电子板书,不能够用利用好多媒体与与网络技术来制作自己的教学课件。

(二)培训模式过于单一

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当中,都是面对面的教老师,就类似于传统教育中老师让学生被迫的接受自己的教学方式,这种培训方式忽略了老师的自身感受和老师的知识背景,没有考虑到老师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的群体特征,这种单一的培训模式,没有考虑到老师之间的个体差异,忽略了个性化培训的方式,大大的降低了培训的效率与质量。除此之外,这种单一的培训方式更是忽略了网络技术的优势,没有体现出远程教育培训的意义与技术特点。

(三)培训的内容没有针对性

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当中,没有根据老师的实际情况与自身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参加培训的老师无论是在知识结构上,还是在专业发展上,又或是计算机技术水平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这种没有针对性的培训,往往会造成一部分老师吃不饱,而一部分老师消化不了的现象发生,不能够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不能够达到培训的目标要求,培训效果与预期结果不符合。

(四)没有健全培训考评激励机制

由于我国现代的远程教育培训还处于萌芽期,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还处于一种随意、放纵的状态。主要是因为领导对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不够重视,没有建立健全培训机构;没有合理的安排老师的培训时间,管理质量不够高;没有完善评价、考核和奖惩等激励机制,老师本身对培训没有主动性。这些原因使得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技术没有真正落实起来,仅仅走了一个形式的过场。

三、针对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

(一)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培训的政策支持

首先,应该在政策制度上给予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一定的保障,使得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培训的对象是老师,因此老师在培训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对老师的教育技术水平与培训技术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很多学校在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刚刚处于起步的状态,没有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和激励体制,没有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方法,对参加的培训人员没有制定政策上的束缚与激励的措施。因此,要想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真正价值,一定要制定和完善好老师的培训制度,通过鼓励老师学习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把培训技术应用在教学当中,从而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的质量。其次,要强化硬件软件的建设力度,给老师创造出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技术的环境,让老师能够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学当中,保障好教学的质量。学校应该对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加大投资,科学合理的配置好培训的资源,给培训营造出良好的硬件软件环境。通过加强对网络设备与安全软件的配置,给老师提供一个快速和安全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培训技术资源的建设一定要符合老师的教学需求,把优秀的课件资源制作成多个模板,每个模板细化到各个学科,让老师学会培训技术的同时,还能够培养老师的创造能力,让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模板,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资源,让培训更加的个性化与人性化。同时,还要引进先进的教学软件,开发新的教学软件,让老师真正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学当中,在提高老师自身教学技术水平的同时,还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最后,要给老师营造出良好的培训环境,促进老师学习的积极性,能够真正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学当中。一定要合理充分的给老师安排课程学习,让老师感受到现代远程教育的优越性,激发出老师参加培训的兴趣,让老师保持住学习的积极性。

(二)根据老师自身的教育技术水平,对老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第一,要保证教育内容的多样化,培训的内容要符合老师教育技术水平的知识结构、知识背景、从事的岗位和老师的年龄,根据不同学科老师的特点,选择好培训的内容,进行分模块的课程培训,满足不同学科老师的需求。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力度的培训老师开发多媒体课件,根据老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中存在的问题,对培训进行科学而精心的指导;在利用课件对老师进行教学设置培训的时候,使用多媒体软件要适度,让老师能够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不要让老师觉得有了多媒体软件就不需要板书了,一定要科学科技的使用好共享的课件,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在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技术的时候,一定要让老师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联系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适合老师学科教学规律,完成教学目标,实现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培训的意义。第二,科学合理的安排好培训的时间,利用灵魂多样化的培训方法。因为中学老师的任务就是承担常规的教学,对教学进行改革,对课件进行设置等,因此,一定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赋予培训模式弹性化。要把现代远程教育优势与传统教学的优势相结合起来。除了采用集中面对面培训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用网络直播和培训资料网上共享等多种培训方法。对与老师在教学当中遇到的图像处理、课程整合和网页制作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在线解疑答惑,真正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学当中,真正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与此同时,还应该给培训的老师交际一个专门的学习网站,请专业的人员对老师进行培训,把全国各个地方的优秀资源应用在培训当中,给老师的学习提供便利的同时,还能够给老师提供实践与应用的机会,降低了培训的成本,提高了培训的效率与质量。

(三)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培训的重心转移到信息素养的培养

为了保证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一定要对老师进行教育技术素养的培养,让老师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好教育技术的理论思想与方法,把理论与实践想结合,通过这种培训方法,能够培养老师的信息素养。除此之外,还可以请相关的专家开展专题的讲座,让老师能够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信息素养,从纵向和横向上对信息素养有更好的认识。但是,一定要注意开展讲座是为了让老师能够认识到信息素养的内涵,并不能够提高老师的信息素养,只有老师通过生活实际结合教学,亲身实践,通过对课程的讨论与点评,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中学老师进行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改善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始,加强老师自身的信息素养,真正让老师意识到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作用,发挥出现代远程教育的效果,提升教学的水平与效果。

参考文献:

篇11

[作者简介]秦勇(1970-),男,四川泸州人,四川理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学;霍兴彦(1979-),女,山东菏泽人,四川理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学。(四川自贡64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教师教育类)“新课程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综合评价研究——基于胜任力理论视角”(项目编号:TER2010-017)和2009年四川理工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基于胜任力的高校体育教师综合评价研究——以四川省为例”(项目编号:2009xjkpw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057-0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普通中小学体育师资的“母机”,其专业教学水平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实施质量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03年又颁布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这表 明新的体育教育思想和理念将成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在新课改背景下,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行为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必然会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挑战,进而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新的要求。显然,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切实加强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执教水平进而保证中小学体育师资的专业素养业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教师评价是教师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高校普遍采用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及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教师评价方式多以主观定性评价为主,评价标准模糊且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如何客观全面地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工作绩效作出准确评价依然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一个重点与难点问题。因此,本研究尝试以胜任力理论为基础,立足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实际和新课改背景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综合评价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客观、全面地综合评价体育教师的教学绩效提供理论参考。

一、胜任力理论的简要述评

胜任力(Competency)的研究在国外起步较早,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当时人们就曾通过构建胜任剖面图来说明“一名好的罗马战士”的属性。1973年,哈佛大学教授McClelland在《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中正式提出胜任力的概念,他认为,胜任力是在特定工作情境中与工作绩效紧密相关的,能够把某职位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并能以概括化的行为模式加以描述的个体相对固定和持久的行为特征。

胜任力这一概念提出后,很快成为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教育领域同样如此。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教育领域关于教师胜任力的确切内涵,学者们尚未达成共识,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两个:一是Dineke E. H提出的,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的人格特征、知识和在不同教学背景下所需要的教学技巧及教学态度的综合;二是由广州大学邢强与孟卫青在2003年提出的,教师胜任力指教师个体所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可见,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教师胜任力的定义应包括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国外学者认为教师的人格特征能够表征胜任力,而国内学者则认为教师的专业价值观,即个人品德、职业道德能够表征胜任力。

尽管学者们对教师胜任力的内涵存在一定争议,但从这些研究中不难看出,胜任力这一概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胜任力内涵包含外显成分和内隐成分。如果把胜任力描述为一座冰山,那么外显成分就是这座冰山的水上部分,指的是相对表层、看得见的个人特征,如知识、技能等。而内隐成分则是冰山的水下部分,代表更隐蔽、以人格特质为核心的深层胜任特征,如动机、特质、态度、价值观、自我概念等。二是胜任力是与特定工作情景中的效标直接关联的个体特质或技能,可以预测其工作绩效。三是胜任力显示了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具有跨情景和跨时间的稳定性,是人格中深层和持久的部分。另外,从目前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的主题分布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对教师胜任力内涵的探讨;其次是对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最后是教师胜任力研究在实践应用领域的探讨,主要包括教师招聘和评价方面的研究。

二、基于胜任力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综合评价的特点

传统的教师评价,其主旨是对教师的工作效果进行综合评判,进而进行相应的奖惩,着重发挥的是评价的甄别、选拔的功能。而基于胜任力的教师评价基于胜任力这一概念,其研究的是“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这与把教师胜任力等同于做一名教师所需的基本能力的传统教师评价有着明显区别。因此,这种评价方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以教师为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理念。传统的教师评价往往采用学生评价、部门评价以及同行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方式看似科学全面,但往往关注的是教师行为的结果,属于一种结果式评价,主要发挥的是鉴定和选拔的功能,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贡献不大。而基于胜任力的教师评价是一种发展性和过程性的评价,它关注的是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在专业教学、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等活动中的实际行为,包括教师在实施这些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和对这些行为的反思过程,而这种行为是伴随教师一生的,因此,这种评价可以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突出教师工作的复杂性,评价标准力求全面、科学。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传统的教师评价标准过于“格式化”,缺乏鲜明的个性和针对性。以四川理工学院2011年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为例(见下表),该标准侧重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结果,对教师素质的评价比重偏低。而且这种教学评价往往是公开课后听课者的主观印象或学期结束后的学生评价,具有明显的随意性,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显然,由于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使得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对所有教师的工作绩效作出准确评判是很难的。基于胜任力的教师评价对体育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予以高度关注,注重体育学科的特点和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职业特点,评价指标涉及教师工作的各个方面,力求全面和科学。

3.基于O*NET工作分析系统的评价方法体系。传统的教师评价的主要方式是评分赋值,就评价操作而言,评价者对教师教学、知识水平、思想道德的判断多是感觉式的,主观性较强。胜任力评价的核心内容是确定某一职位的胜任特征结构,而确定胜任特征结构的基础步骤是区别绩优者和绩效平平者,但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角色定位具有多样性,有的以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为主,有的以专业技术课教学为主,或者兼而有之,等等。如何使具有不同角色定位的体育教师之间的绩效比较成为可能?基于胜任力的教师评价有自己特定的方法体系,即基于O*NET(Occupational Information Network的简写)的工作分析系统。这一系统将职业信息与任职者的特征统合在一起,是美国目前广泛应用的工作分析工具。具体而言,就是首先确定特定职位的工作内容和职位对任职者的具体要求,据此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从而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基于胜任力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综合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1.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职位O*NET工作分析。职位分析的目的是准确界定不同职位的工作内容和不同职位对任职者的具体要求,其结果是对每个职位作出详尽的“工作要求”,这是整个教师评价的基础。我们知道,高校体育教师由于工作性质和内容的差别首先可分为专业课教师和公共体育课教师两大类型,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又可分为主要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和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等类型。对于不同职位和不同专长的教师,显然不能运用同样的标准去简单衡量,通过职位分析可以为描述不同职位提供共同语言,从而使不同职位之间的教师比较成为可能。具体而言,首先,分别采用O*NET工作分析系统中的工作技能问卷、工作风格问卷、工作价值观问卷等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工作技能的调查属于表层、易发展的特征,工作风格和工作价值观的调查属于深层、不易发展的特征。通过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就可以确定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特定职位的任职资格要求。例如,牛端曾运用这种工作分析方法对普通高校教师的任职资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校教师职位对任职者在工作技能方面的要求是具备较强的认知技能和社会技能;在工作风格方面的要求是创新导向、人员导向和成就导向;在工作价值观方面的要求是独立自主并满意于高校教师的工作条件。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由于自身的专业特点,在相应的技能、风格以及价值观等方面会有一些特定的要求,因此,可以运用职位分析的方法同时结合普通高校教师的任职要求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任职资格进行界定。

2.构建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胜任特征模型。胜任特征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是针对特定职位表现要求组合起来的一组胜任特征。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McClelland在1973提出的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ur Event Interview),即采用开放式的行为回顾技术,通过让被访谈者找出和描述他们在工作中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三件事,然后详细说明当时发生了什么,最后,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来确定被访谈者所表现出的胜任特征。通过对比担任某一任务角色的卓越成就者和表现平平者所体现出的胜任特征差异,确定该任务角色的胜任特征模型。当然,这种方法要以工作分析为基础:首先,要通过工作分析得出特定工作的任职资格要求,然后,以该要求中的个人特征为基础构建胜任特征编码词典,最后,对行为事件访谈后得到的文本进行编码,并与已有的胜任特征编码词典进行差异检验,从而得到能够区分不同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的集合,即构成胜任特征模型。

3.根据胜任特征模型设计相应的模拟测验。胜任特征模型是一个包含了很多要素的特征组合,并且这些组成要素之间具有相应的层次结构。在利用胜任特征模型进行测量时,首先,将这些要素根据层次结构划分为不同级别的指标并确定权重;其次,设计的模拟测验要根据教师的实际表现分别赋值从而对教师胜任力作出评判。比如,以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测试来看,模拟测验要运用多种方式模拟课堂或运动场的教学情景,被测教师即时作出反应,这样的测试表现就更接近于被测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真实做法,并且这样的模拟测验由于是同样的环境,使所有教师的测评在同一水平上进行,这就提高了测评的准确性。当然,参与这种测评的专家组成员应当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这样才能确保测验的科学性。

4.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评价专家组的分数得出来以后就可以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通常是根据指标的不同权重逐级计算,由于不同指标的度量方式不同,需要将各指标的得分进行规范化,统一到同一个量级,然后进行加权,得到各位教师的综合评价得分,据此得到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排序结果。

基于胜任力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综合评价研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可以应用于新教师的招聘、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等各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评价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缺乏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的实证研究,对评价主体的专业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另外,实施这种评价所耗费的时间、精力以及评价的效率等也是必须加以考虑的。但毋庸置疑的是,随着人们对教师评价问题的不断关注,基于胜任力的教师综合评价研究必将大有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刘钦瑶,葛列众,刘少英.教师胜任力研究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

[2]陶祁,冯明.基于胜任力的培训设计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4).

[3]赵应生,龚波,杨熙.大学教师劳动特点及绩效评估的人文关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

[4]齐晓东.高校教师评价制度中意义缺失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5(1).

[5]高田钦.基于胜任力的高校教师评价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2).

篇12

 

一、中职学校 “课堂教学”现状

(一)学生现状

经调查显示,教师中认可“现在中职学校‘差生多’”的占80.70%,只有19.30%的教师表示“不同意”。教师认为学生“差”的理由,排在第1位的是“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 第2位是“自主学习意识差”。

1、学习习惯及行为习惯差

中职学校学生基础较弱,习惯较差,问题行为比较集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不愿听讲,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课堂教学出现以下问题行为:不带课本、不记笔记、讲废话、思想开小差、烦躁不安、做小动作、看课外书籍、听音乐、玩手机、吃东西、睡觉、发呆、擅离座位、喧哗、起哄、迟到早退或随意离开课堂等等。

2、自主学习意识差

一部分中职学生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学习缺乏主动性,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感,缺乏兴趣,对前途渺茫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无任何理想,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久而久之,他们便对学习没有任何信心,产生厌学心理,根本没有意识到自主学习对今后自我发展的重要性,绝大多数学生都觉得学习是家长逼来的,老师硬要教的事,学习好与坏是家长和老师关心的事,与自己无关。

(二)教师现状

面对综合素质明显下降的中职学生,使不少中职教师深感“课堂教学”过程的艰辛与无奈。“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成了教师们不约而同的心声。时间一长,教师就会产生“职业倦怠”心理。成功的体验甚少,迫使自己体验平庸感,感觉苦海无边,没有激情,缺乏创造欲望,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长期下去就会与学生的厌学形成恶性循环,制约着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的健康发展。

二、改进现代中职“课堂教学”,消除“职业倦怠”

作为老师,谁都想有十八般武艺,假如你有小品大师赵本山的两下子,有魔术师刘谦的功夫,都可以来一段精彩的表演,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仅让学生们饱了眼福,看了热闹,也让学生们通过老师的表演,获得了更开阔的知识。事实上大多数教师没有那样的细胞,面对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现状,使得教师对现代”课堂教学”显得束手无策,甚至对职业教育产生厌倦。因此,中职教师必须自我调整,以适应现代中职学校“课堂教学”论文的格式中国。

(一)教师自身心理的调适 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我们要熟悉教学对象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针对目前的学生现状来因材施教,及时调整自身的心理并不断提高心理素质,以积极乐观、向上、努力进取的心态来面对学生,以快乐的、平静的心境与学生相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中职教育教学的挑战,心里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心里健康的学生。

1、努力调适自己的心态与情绪

作为中职学校教师,要善于调整自身情绪和心态,掌握调节和控制自己消极情绪,适时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因材施教,不断进取,才能适者生存,适者坦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时俱进,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舒适感。并通过自身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影响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学生,从而找到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对待学生应该“一见你就笑”,而不是“一见你就恼”、

2、注意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学生,还要认识自我。有不少教师不与学生沟通,对自己缺乏了解,教学工作不能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目标定得过高,导致付出与回报不相符,从而心理也就失衡了。因此,教师应勇于面对现实,注重学生的情感,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达到维护和增进师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善于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凡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压力、挫折对每个人来说也是难免的。作为中职学校教师在目前生源素质普遍降低的情况下,教育教学问题、学生的行为问题无疑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就很难经得住这种压力的考验,就有可能因此而情绪消极,从而影响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重者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应该以宽容、接纳、愉悦和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并适应眼下的学生问题,善于通过营造良好的心境来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要以宽广的态度看待所面临的压力,把负面的情绪变成生命礼物,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来展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风采。

(二)中职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作为中职学校教师首先要了解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动态,掌握最新职业教育理论,了解行业、企业一线实际。转变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教学质量能否提高,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驾驭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教师工作、成长的主要阵地,是不断创新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1、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是教育的核心和精髓,教育已不单是“传道、授业、解惑”。要确立“职业教育是大众教育,不是淘汰教育;是成功教育,不是精英教育”的教育观念。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当然包括尊重学生基础差和习惯差的现实。“差生”也是人才,某方面差,不等于各方面都差,今天不行不等于将来不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而现实教育往往只注重数理逻辑智能与语言智能,通常把这两项智能弱的学生误认为是差生,而忽视了这些所谓差生在其他智能方面的优势。作为我们的教育应尽量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人无全才、人人有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因材施教,努力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

2、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转变

在教学摘要由教师的“单向灌输”向“师生交往与互动”转变论文的格式中国。运用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掌握“课堂教学”控制艺术。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老师能眉飞色舞,能手舞足蹈。假如教师能活灵活现的将“课堂教学”与“表演艺术”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3、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不仅要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有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评价。面向学生全体,针对学生现状,制定出能激发学生积极性,让大部分学生取得较好成绩的多元评价方法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注重过程评价,激发学生的生命热情,养成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

(三)学校应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

学校发展要以教师为本,学校要设置更多的平台,从物质、精神、情感,心理各个方面激发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人文关怀,建立激励机制,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教师;使教师身心健康,专业得到提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教师的身心健康创造安全、宽松、团结、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建立以学校为一体的团队意识。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面对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一定会坚持以学生为本,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调适好心理状态,以满腔的工作热情投身到职业教育教学中去。为我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切。

⑴王珂 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的职业倦怠[J]职业教育研究,2007(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