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微观经济学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22 16:04: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简述微观经济学的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简述微观经济学的概念

篇1

具体手段可以是控制生产规模、侧重于服务民生、注重生产效率,最终达到一个真正意义上满足人们的需求的目的,而不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单一的追求利益和规模。总之,生态经济学的学科理念是全新的,它打破了传统经济学上只注重生产与发展的观点,将经济与生态放在一个同等重要的位置全新出发,并且将经济放在生态之内,在发展的过程中更侧重于生态与服务,经济发展规模次之。可以说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观点是大相庭径的,这两个学科的观点存在着很多根本上的分歧,但是生态经济学的观点要优于传统经济学,是传统经济学的一个进步和发展。生态经济学是建立在传统经济学基础之上的,他总结了传统经济学在生态发展方面的不足并加以完善,在生态经济学中,传统经济学占据一部分,而生态系统、服务民生是另外两个重要的部分。

(二)传统经济学简述

传统经济学认为在经济发展方面。传统经济学在并不是源于传统,相反的传统经济学在现代西方占据着重要地位,传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无论是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资源都是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代替,因此资源是无限的。基于上文中所有的传统经济学认为资源与发展都是无限的,传统经济学为经济发展树立了一个不停止发展的目标,要求经济要无限期增长。这样的经济理念带来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效果,然而基于人们对于经济无限增长的要求,人们对于资源的需求也是无限的,这就导致了资源有限性和需求无限性矛盾的出现。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生态上的负担也就越来越重,人们有越来越多的生产成本和个人财富,却越来越缺少生态资源。所以说传统的经济学理念是不客观的,他只注重经济发展,忽视了生态的维护,这样的经济学理念的虽然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客观的成绩,但是却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有待改观。中肯的说传统经济学理念纵使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但是其存在着对于资源有限性的忽视、不注重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弊端。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根本差别就是在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前者更注重生态系统的维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后者则只是单一的注重经济方面的增长。本部分明确了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研究方面和生产理念,并在这两个方面给予了差别的具体分析。

二、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具体差异

上文从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定义方面明确了二者在概念以及理念上的差异。本部分将从四个方面明确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具体差别。

(一)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愿景不同

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在愿景上的差异在于对生态系统的要求和关注度不同。具体表现在这二者对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关系的定位、整个生产过程的生产框架以及生产过程中配置与分配的关系。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在愿景上的差异最基本的一方面表现在对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关系的定位。前者认为经济系统是一个完整又全面的整体,并将自然界的一系列资源视为是经济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认为生态系统才是更完整的整体,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传统经济系统的愿景里,资源的无限性是前提,即便资源不是无限的,它也可以以另一种资源代替,因此经济的发展是无限,总之传统经济学追求的是不考虑生态问题的无限发展。相反的,在生态经济学的愿景里,将经济视为生态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的增长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是无限的,总之生态经济学主张只有资源利用合理经济才能无限发展。这就是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在愿景上的不同之一———对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关系的定位。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在生产框架方面的差异表现在,前者认为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废弃资料都是整个生产结构的组成部分,而在后者的观点中更侧重于考虑生产与供需,孤立于生态之外进行经济发展。详见图一、图二。图一展示的是传统经济系统中孤立于生态之外的循环发展生产结构,图二展示的是生态经济系统中关于资源利用与生产发展同在的生产结构。二者的不同在于,在整个生产框架中是否包含对于能量、自然界中的资源以及废弃物处理的部分。总之,传统经济学中的生产框架是孤立的,只考虑了生产与需要方面的循环关系,而生态经济学的生产框架构成是多元并且可循环利用的。图一:传统经济系统图二: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在愿景上的另一方面不同表现在对于分配与配置的关系上。在生态经济学中,主要考虑配置、分配规模三个方面,即兼顾了资源的有限性又明确了发展的适度,同时要求生产规模的总量是有限的。而传统经济学则与之大相庭径,传统经济学首先考虑配置,之后再考虑分配,最重要的是传统经济学并不限制生产规模,甚至于传统经济学是不考虑生产规模问题的。总之,生态经济学对于配置、分配、规模是兼顾的,而传统经济学明确了配置与分配的先后关系,并且不考虑规模问题。这就是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在愿景上的三分面区别。概括来说表现在整体与部分上的定位不同、生产过程中的循环构架不同和分配与配置的兼顾程度不同。

(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方面的差异

篇2

关键词:马克思流通理论 西方流通理论 流通经济

Key words: Marx flow theory western flow theory MARKET

作者简介:李庆文(1966― ),男,广西北流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师。

流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是社会再生产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连续的高速增长,但内需不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之一,而造成内需不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流通环节不畅。因此,在当前我国“扩内需、促增长”的背景之下,对马克思流通理论与西方流通理论进行比较性的研究,从而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我国流通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是尤为迫切和重要的。

一、马克思流通理论简述

马克思关于流通的论述是极其丰富和详尽的,他从流通的一般概念开始对资本主义的商品流通进行剖析,详细论述了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深入分析了主要流通业的特点,并具体提出了如何提高流通效率的途径,所有这些内容都是极具逻辑性和科学性的。

1. 关于流通一般。马克思指出,流通是指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最终到达消费者之间所必须经过的一系列过程,流通存在的条件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出现之后,生产和交换就成为了社会化生产的必不可少的经济活动环节。生产与流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是生产对流通起到决定的作用,流通是为生产服务的,但是流通对生产又起着反作用,尤其是在买方经济的条件下,其反作用更是强大。历史上,流通的发展经历了物物交换、商品流通形式和资本流通形式的三个阶段,分别与前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相适应。

2. 关于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马克思认为,资本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称为流通时间,由商品转化为货币的时间和货币转化为商品的时间这两个部分组成。他还指出,资本在流通时间内是不执行生产资本的职能的,也不创造新的价值,因此,为了提高资本的效率应尽量缩短流通时间。在对流通费用的研究中,马克思指出,流通费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价值运动相关的,称为纯粹的流通费用;另一类是与使用价值相关的,称为生产性流通费用。这两类费用的性质及其补偿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3. 关于流通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流通业的研究中主要论述了商业、对外贸易和运输业的特点,他指出商业在如下几个方面大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是节省了社会资本;二是缩短了流通时间;三是提高了商品的利润水平。在对对外贸易的研究中,马克思认为对外贸易可以为生产提供原料和市场、平衡经济中的波动现象,以及减少商品储备费用等。马克思在对运输业的研究中指出,运输业的发展可以打破生产与消费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下述几个方面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一是运输业能减少资本的流通时间;二是运输业能为生产要素的集中提供保障;三是运输业能大大拓展市场的地理范围;四是运输业能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4. 关于提高流通效率。马克思指出,流通费用尤其是纯粹流通费用是对收入的直接扣除,对社会是不能创造财富的,因此,对经济发展而言,应该采取适当措施来缩短流通时间,尽量降低流通费用。具体的措施包括:一是大力发展商业,尤其是发展大商业;二是加快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的发展;三是建设和完善信用制度。

二、西方经济学的流通理论概述

古典政治经济学对流通的研究是很重视的。早在17世纪,重商主义就进行了流通方面的研究。重商主义认为对外贸易是财富的真正来源,主张国家支持对外贸易,特别是对出口的支持。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深入分析了分工与交换的规律,指出社会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生产分工的前提是交换,交换使各种专业化生产成为可能,还提出了绝对比较优势理论。斯密之后,大卫?李嘉图提出了相对比较优势理论,从而奠定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研究流通就离不开对社会再生产的研究,从萨伊开始,资产阶级经济学就一直流行使用“四要素”法来研究社会再生产,并把这种方法奉为适用于一切生产方式的“科学方法”。所谓“四要素”是指把社会再生产分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要素,是资产阶级经济学流行的方法。

然而,古典微观经济学产生以后,西方经济学转向了市场均衡的一般性研究,流通领域的研究被开始淡化。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马歇尔建立了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之后,流通便逐渐从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消失了。因此,西方经济学主要专注于研究生产者行为和消费者行为,有系统的关于生产、消费和市场等方面的理论,却没有专门的流通理论。虽然西方主流经济学淡化了对流通的研究,但流通毕竟是社会经济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因此西方经济学对流通的研究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当然有关方面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非主流经济学中。

1. 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它从制度安排的角度来研究社会交易过程,认为合适的制度安排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可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进一步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虽然交易与流通在含义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一般的交换和流通基本包含在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之中,而交易费用理论在一定的程度上是能够对流通过程及其制度安排做出解释的。

2. 新兴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用非线性规划等现代分析工具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经济思想变成了决策和均衡模型,从而把与分工和专业化相关联的交换和流通纳入其研究范围。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交换的产生、批发与零售的分工、流通渠道的演变等等与流通相关的经济内容都得到了深入的分析,也为流通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3. 区位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区位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将聚集经济原理用于对商业的分析,把区位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发展与流通业联系起来,并建立了空间相互作用、运输和区域间商品流通模型来研究城市内部和城市间的商品流通,这些理论被称为“商圈”理论,是流通经济学研究商业规模和布局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马克思流通理论与西方流通理论的比较

马克思流通理论和西方流通理论都是对资本主义流通进行研究而得到的关于流通的论述,由于各种的立场不同,这两种理论体系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的不同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研究立场的不同。马克思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来研究资本主义流通过程的,而西方经济学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因而西方经济学基本是在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从而无法像马克思那样能深入剖析资本主义流通的本质,只能就现象来进行表面的分析,因此西方经济学的流通理论是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的。

二是研究方法的不同。马克思研究经济的哲学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能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地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包括流通方面)的各种经济现象,总结出其运行的经济规律。而西方经济学则更多的是以资本主义是永恒的制度为研究出发点,采取的是个人主义的研究方法,在对资本主义流通活动方面的分析也只是得到一些唯心的主观论点。

三是主要观点的不同。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时,总是把生产流通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的,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马克思认为,流通过程是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阶段,商品生产者的关系也只有在流通领域通过商品交换来体现。西方经济学中,主流经济学基本不对流通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非主流经济学虽然对流通经济有所涉及,但也是就现象做一些归纳总结,只是形成一些零星的、针对某个局部的见解。总之,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中流通现象的研究, 提出了市场经济的一般流通规律,马克思的流通理论是科学的、客观的。而西方流通理论则是片面的、主观的。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萨缪尔森. 经济学上册 [M]. 北京:商务印书局, 1979

篇3

[关键词]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行业;市场信息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0.015

1 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简述

完全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形态:所有经济主体都具有相同和充分的信息,各种要素可在行业内完全自由地流动,在既定的市场价格下,有为数众多的生产者生产和销售完全同质的商品,以及众多的消费者按照既定的价格购买全部商品。该理论框架包括如下部分。

1.1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状况

在完全竞争市场(以下简称“市场”)中,所有生产者的总供给和所有消费者的总需求共同作用形成了市场的均衡产量和价格,厂商只能按照这个价格去实现它的份额,因而单个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1.2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状况

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有三个内涵:一是按一定的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收益,即总收益TR;二是平均在每单位商品销售中所获得的收益,即平均收益AR;三是在增加一单位商品销售中所获得的总收益的增加,即边际收益MR。由于总收益TR=P×Q,则平均收益AR=(TR/Q)=[(P×Q)/Q]= P,边际收益MR=(TR/Q),或MR=(dTR/dQ)=P,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曲线是和其需求曲线重合的。

1.3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短期内厂商生产规模固定且行业内厂商数目固定,因此只能通过调节产量来达到MR=MC的均衡条件。在这个条件下,不同的价格水平与厂商的成本形成五种关系,即P>AC,P=AC,AC>P>AVC,P=AVC,AVC>P。其中,AC是平均成本,AVC是平均可变成本。在五种情况下,通过MR=MC来确定出均衡的产量,并通过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分析出厂商的盈亏状况。如图1所示。

厂商的规模既定于成本AVC、AC和SMC(短期边际成本),与不同市场情况下的边际收益曲线相交于E1,E2,…,E5等五个均衡点,且由于MR=AR,因此五处的盈亏状况为E1处盈利(AR1>AC),E2处收支相抵(AR2=AC),E3处亏损但继续生产(AC>AR3>AVC),E4处及以下停止营业(AR4=AVC,AVC>AR5)。

1.4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由上一点可以看出,在每一个价格P>AVC时,厂商会提供一个产量Q,也就是说,一个价格对应了一个供给量,这正好是供给曲线的定义。因此,SMC曲线上高于AVC的部分即位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1.5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内,厂商可以调整全部要素,甚至进出一个行业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种调整一直要持续到在既定的市场价格下,单个厂商的利润为零时。初始价格为P1,厂商根据LMC=MR的条件确定了均衡点E1。显然E1处厂商盈利(AR>LAC),则会吸引其他厂商进入该行业,于是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直到Pe等于LAC的最低处,利润为零,厂商达到长期均衡。如图2所示。

1.6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行业中按照要素价格对成本的影响将其分为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和成本递减行业。成本不变行业的厂商在需求变化时调整自己的产量而不改变成本函数,因而长期供给曲线是水平的。成本递增行业的厂商在需求变化时调整产量,会使成本和产量发生同向变化,因而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而成本递减行业则相反。

2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简评

(1)完全竞争市场在供给和需求、生产论和成本论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模型的建立,勾勒了一个理想的市场形态。

①运用对该市场形态的假定,建立了市场内部各变量的关系。厂商的利润与收益和成本紧密相关,而厂商的收益与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紧密相关,这就使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和需求、供给等基本知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具有逻辑上的严密性。在这类市场中,产品和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以获取最合理的价格和报酬。厂商作为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只能面对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因为它不能也没有必要改变这一价格水平。进而由水平的需求曲线,使厂商的平均收益、边际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这三条合一的曲线再和厂商的成本曲线相互作用而均衡。在短期中,厂商的均衡得到了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于是形成了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而在长期中,厂商的均衡影响着行业的总供给量,根据行业对要素的需求状况、生产技术状况和企业管理状况得到了行业内市场价格和总供给量的关系,从而得出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同时,由于供给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是厂商在MR=MC的条件下确定的,因此,供给曲线不仅说明了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更表明了这些供给量都是既定市场条件下的最优要素组合。

②完全竞争市场在均衡过程中,能够使市场价格降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因而是富有效率的。对于生产者来说,生产是否有效率取决于其是否以最节约的方式去配置稀缺资源。生产者根据MR=MC的原则来确定最优产量,在短期内厂商规模固定,只能根据现有成本函数来决定最优产品组合,并可能出现盈利、不盈不亏或亏损等结果(当然盈利时是最大盈利,亏损时是最小亏损)。而在长期内由于市场中要素的完全流动性和厂商可以自由进出行业,均衡的结果最终使厂商不盈不亏,因为它的最优组合点恰好处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处,即市场价格处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此时,长期均衡条件MR=P=SAC=SMC=LAC=LMC全部实现了。通过信息的交互与市场的调节,使厂商在最优要素组合的同时以最低的价格(LAC的最低点)去生产,因而生产是富有效率的。而对于消费者,他们购买商品时是按照最低的价格购买,因此消费者剩余也达到最大,即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由此可见完全竞争市场迫使厂商以最节约的方式和按消费者最满意的方式使用了稀缺资源。因而完全竞争市场是四种市场形态中最富有效率的。

③完全竞争市场中所应用的一些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也是其他市场形态进行分析的基础。在其他市场形态中,厂商对价格有或多或少的控制力,因此其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而收益曲线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厂商同样需要根据MR=MC的原则来确定最优产量,而无论MR曲线是水平的还是倾斜的,并以此达到短期和长期的均衡,然后再观察均衡时厂商面对的价格和其利润状况,来判断市场效率问题。由此,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作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2)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分析十分精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①“完全竞争”之“竞争”和其他市场理论中的“竞争”所指不同。美国传统词典中对竞争的解释如下“Rivalry between two or more businesses striving for the same customer or market”,即“两个或多个商人之间为了夺取同一消费者或市场的竞争”。也就是说,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竞争”才富有竞争的意味,而完全竞争市场恰恰一点也不“竞争”。这种命名方式前后矛盾。这一状况的形成或许有其历史沿袭,或许因为西方经济学本就是集各家之所成,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了一百多年的理论体系,在逻辑上应当是十分严密的,它所定义的基本概念,应当有不容置疑的确定性。

篇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最为普遍的现象之一。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伴随着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自由化、信息化趋势地不断深化,金融业也将逐渐引发了各种形式的金融集聚,并形成众多金融产业集聚区――金融中心。学者们也开始了对金融集聚现象的关注,并同时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金融集聚进行了一定的探索。现有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一、产业集聚理论研究

产业集聚(Industrial agglomeration)的概念,最早源于19世纪末,由马歇尔基于外部经济理论所提出。自马歇尔之后,西方学者对产业集聚问题的关注逐渐加强,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下面对主流的理论观点进行简要综述:

1.分工论

经济学对集聚现象的关注最早可追溯到1776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著作《国富论》。基于绝对优势理论,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是国民财富增长和国际贸易的源泉,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他认为:“有些种类的产业,即使是最低的一种,也只能在大城市中进行”。斯密思想中所隐含的集聚思想,实际上也体现了马歇尔 “劳动力市场”理论的思想。

2.外部经济论

在斯密之后,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与产业集聚相关的两个重要概念:即“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Economy of Scale)和“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马歇尔在古典经济学框架下,以收益不变、完全竞争假设为前提,认为企业集聚是基于外部规模经济而形成的,“产业区”是指专业化产业集聚的特定地区。

3.区位集聚论

继斯密和马歇尔之后,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lfred Webber)在其著作《工业区位论》中,基于产业区位理论,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对工业区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集聚经济”(Agglomeration)概念,并首次将“集聚因子”纳入区位因子分析之中。韦伯认为,集聚的产生是自下而上形成的,是企业为追求集聚的利益而自发实现的。

4.发展经济学论

20世纪50年代前后,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开始从宏观方面关注产业集聚现象,其中主要代表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循环积累因果理论和“中心-”理论。20世纪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佩鲁(Perroux)提出了“增长极(Growth pole)”理论,并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均衡地出现在所有地区,它以不同强度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把推进型产业(或主导产业)嵌入该地区后,就会产生集聚经济,形成增长中心,以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循环积累因果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尔达尔(Myrdal)在其1957年出版的著作《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他认为经济的发展过程在空间上不是同时产生并均匀地扩散,市场经济的作用力一般是趋于强化而非减弱区域间的不平衡。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了“中心-”理论,他认为发展是通过一个不连续的但是又逐步积累的创新过程实现的,通常起源于区域内少量的“中心区”,创新由这些“中心区”向周边潜力较小的区域“”扩张,“区”依附于“中心区”而获得发展。

5.企业竞争优势论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从其对竞争力优势分析的基础上,重构了有关产业集聚的新竞争优势理论,并由此提出了“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概念。波特主要从产业集聚与企业竞争力关系方面进行了研究,并认为产业集群主要从提高企业生产力、加快创新、鼓励新企业产生等方面,促进微观企业和区域产业的竞争力。

6.新地理经济学理论

20世纪90年代后,以克鲁格曼(Krugman)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家,开始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角度研究产业集聚现象。克鲁格曼(1991)认为,促进产业地理集中的向心力主要包括市场效应、充裕的劳动力市场和纯外部经济性。新经济地理学在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固定比率的运输成本、过程的严谨性以及动态模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中心-模型、历史和预期模型、区域专业化 模型探讨区域产业集聚现象。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集聚现象逐渐成为了经济活动中最为突出的空间特征。总体而言,各种集聚理论主要是以产业集聚的外部性理论为基础,从不同角度和学科特点,分析产业集聚产生的机制,以及集聚对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影响,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

二、金融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

金融业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对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对产业集聚研究的深入,金融产业集聚也业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现有文献中主要是以产业集聚为基础,对金融产业集聚进行研究,主要集中于:金融集聚的内涵、动因、集聚效应和形成机制等方面:

1.关于金融集聚的内涵

由于金融集聚包含了较多的内涵,理论界对金融集聚尚未有明确的定义。国外学者对于金融集聚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国际金融中心和金融产业集群的研究之中。金德尔博格(Kindle Berger,1994)从功能角度认为,金融中心不仅可以平衡私人企业储蓄和投资,以及将金融资本从存款人向投资者转移,而且也可以影响支付和地区之间的存款转移。Pandit(2001)认为,金融流动和集聚的结果是金融服务产业以集群的形式出现并形成金融中心。香港学者饶余庆(1997)对金融中心的定义是:金融中心是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高度集中,各类金融市场能够自由生存和发展,金融活动与交易较其他地方更为有效率地进行的都市。

目前,关于金融集聚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了国内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黄解宇,杨再斌(2006)从动态过程和状态结果两个角度对金融集聚作了研究,认为前者是指金融资源与地域条件协调、配置、组合的时空动态变化,金融产业成长、发展,进而在一定地域空间生成金融地域密集系统的变化过程。也可看作是金融运动的地域选择和落实、金融效率的空间调整和提高的过程;后者则指经过上述过程,达到一定规模和密集程度的金融产品、工具、机构、制度、法规、政策文化在一定地域空间有机组合的现象状态,并且强调,只有从动态角度定义,才能从本质上揭示其内涵。梁颖(2006)认为,金融产业集聚是各种具有总部功能的金融机构在地域上向特定区域集中,并与其他国际性(跨国)机构、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总部之间存在密切往来联系的特殊产业空间结构。

2.关于金融集聚的动因

现有文献对金融集聚动因的分析,主要集中表现为:(1)信息不对称。Porteous(1995,1999)、Martin(1999)、Thrift(1994)等金融地理学者认为,信息流是金融中心发展的先决条件,而金融业也可被理解为“高增值”的信息服务业。梁颖(2006)认为,由于金融产业的特性,金融机构对于“空间临近”因素的重视,加速了金融产业集聚的形成。赵晓斌、王坦、张晋熹(2002)从“不对称信息”和“信息腹地”理论出发,讨论了影响现代金融中心发展的决定因素。(2)规模经济。Kindleberger(1974)认为,金融市场组织中存在着规模经济,从而构成了金融市场的集聚力量。韩国经济学家帕克(1999)将微观经济学的规模经济理论应用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因分析上,认为当一个地区跨国银行的数量增多、规模增大时,国际中心便有形成的可能。此外,冉光和(2007)认为,真实产业集聚对金融产业资本集聚的诱导,也是金融产业集聚的重要原因之一。

3.关于金融集聚的效应

现有研究主要是以产业集聚理论为基础,以不同角度研究金融集聚效应,金融集聚也正是通过各种集聚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1)外部规模经济效应。Kindleberge(1974)认为,随着高效支付体系的发展,公司发现通过集中于大都市的金融中心,利用银行业的媒介功能,可以节约周转资金余额。同时,Park(1999)也认为,促进个金融机构及各行业的信息交流,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现有网络系统和其他基础设施,实现规模经济。黄解宇、杨再斌(2006)认为,金融企业集群产生的外部规模经济不仅使得金融及其附属产业收益,从而促进金融业的发展并聚集,同时该地区的发展也会吸引其他产业的加入。(2)创新与技术进步效应。冉光和(2007)在研究产业资本集聚时认为,金融集聚创新效应是指由于金融产业资本积聚区域创新系统高效,引起金融产业资本集聚区的技术进步和扩散速度要高于其他地区的那部分额外收益。连建辉(2005)指出,金融企业集群使得金融机构具有区域金融创新、金融风险缓释以及生产经营效率等方面的竞争优势。

4.关于金融集聚的形成模式

关于金融集聚模式的研究,普遍认为主要包括市场引导和政府推动两种模式。冉光和(2007)认为,在发达国家,金融产业资本的集聚是由需求反映型机制为主导的;而在发展中国家,供给引导型机制则成为金融产业资本积聚的主导因素。王传辉(2000)认为,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金融体系的产生有两种途径:一是需求反映(Demand-Following),另一个是供给引导(Supply-Leading)。相对应,国际金融中心的产生也有两类截然不同的模式:即自然形成模式与国家建设模式。闫彦明(2006)在结合政府推动型集聚、市场主导型集聚与区域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分析比较时,认为各国实践表明,市场主导的金融中心在现阶段是较具竞争力和市场活力的。

经过对学者们研究的梳理后,我们可以发现:针对金融产业集聚研究与实体产业集聚的研究相比,相对薄弱还有相当大的研究空间;在现有研究中,多以实体产业集聚理论为框架,套用于金融产业集聚的研究之中,缺乏针对于金融产业自身特性的产业集聚研究;对集聚的成因,缺乏具体、系统和模型化的分析;对集聚效应的分析中,缺乏对金融产业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的比较研究。

三、金融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

1.关于金融集聚度的测度

(1)产业集聚的度量

关于产业集聚的度量一般可分为两类:1、定性评估。主要包括:区位竞争模型(Hotelling,1929)、不完全竞争模型(Starrett,1978)和钻石模型(Port,1998)。2、定量评估。主要包括:空间吉尼系数、EG指数(Ellison、Glaeser,1997)、雷达图(Roger,1999)、集群竞争力(Padmore,Gibson,1998)、层次分析(Peneder,2001)、投入产出法(Shannon,2002)。

(2)金融集聚的度量

关于金融集聚的度量,学者们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度量方法:

第一、指标体系评估法。这种方法主要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通过不同评估方法,对金融集聚进行较综合的评价。张泽慧(2005)构建了国际金融中心指标,研究认为金融中心不仅能为金融中介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和专业化服务,更重要的是能够使金融机构获得在其他市场不能获取的利润和安全,其研究的金融中心指标体系的构成包括国内霸主地位、金融中心流动性、金融的集中度、资本的安全性等四个方面指标。殷兴山、贺绎奋、徐洪水(2003)构建了城市金融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统计方法对长三角15个城市金融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并发现长三角区域金融竞争力与其金融资源的分布有很大的关系。黄解宇、杨再斌(2006)构建了金融中心建设条件的基本评价指标,认为国内金融中心的形成与集聚应该具备经济规模、金融集聚程度、经济区位力、金融需求因素、环境因素制度因素、金融基础设施等指标条件。

第二、集聚指数评估法。黄荣(2007)以易量化、数据可得、高度相关为原则,选择了GDP增长率、投资率、金融部门产值贡献率、股票交易额/GDP等指标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来评价金融中心的发展水平。此外,刘红(2008)、陈文峰、平瑛(2008)等学者以金融区位商指标对金融集聚进行了度量和实证分析。

四、关于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金融集聚是金融发展的一个层面,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通常是借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计量检验方法与框架。

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包括:美国经济学家Goldsmith(1969)在其著作《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中提出的“金融发展理论”,认为金融结构的变化形成金融发展道路,而金融发展能加速经济的增长,;McKinnon(1973)提出的“金融抑制论”和Shaw(1973)提出的“金融深化论”,认为金融对经济发展有阻碍作用,以及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关系,强调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Stiglitz(1985)和Levine(1993)也认为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计量检验方面,King、Levine(1993)在Goldsmith(1969)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四个用于测度金融中介的服务质量指标(Depth指标、Bank指标、Private指标和Privy指标)来表示金融发展水平,对80个国家1960-1989年间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认为金融中介规模和功能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中的资本形成,而且刺激了全要素生产力的增长和长期经济增长;Rajan、Zingales(1998)通过考察一国金融发展水平及产业增长水平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了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认为金融发展降低了企业实施外援融资的成本,新企业的建立意味着产业增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创新得到了促进,经济得到了增长。此外,我国学者谈儒勇(1999)从宏观层面,用时间序列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我国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赵振全、薛丰慧(2004)采用对Greenwood-Jovanovic模型修正后的产出增长率模型,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检验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认为我国信贷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显著,而股票市场的作用并不显著;周立、王子明(2002)通过对我国各地区1978-2000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在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实证方面,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初步地探索。陈文峰、平瑛(2008)以金融业区位商为指标,运用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深入分析了上海市1990-2006年金融产业集聚度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发现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金融产业集聚市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陈红(2008)在LS模型框架下对金融集聚进行研究,发现金融资源集中可以使核心区获得较前更高的增长率,并对金融集聚的辐射效应进行了分析,并验证了上海金融集聚存在增长效应,但辐射效应还不明显。

总结学者们对金融集聚的实证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第一、总体而言,对金融集聚的研究,基本上是以对实体产业集聚实证研究的框架为基础进行的分析;第二、在对金融集聚度的量化中,由于考虑到金融业的复杂性和评价的综合性,学者们多以建立指标体系进行对集聚度进行综合的评价;第三、在对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学者们多以简单的协整、因果检验等计量检验为主,缺乏对影响机制、传导机制、集聚效应的研究和实证分析。

五、金融集聚与金融监管

随着金融集聚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学者们对金融集聚区(金融中心)金融监管的研究也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徐冬根、王传辉(2004)通过对现有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认为,金融法律、法规是金融监管的基础。时辰宙(2009)从监管艺术和监管文化角度,通过总结伦敦和纽约经验教训,提出了适合上海的对策建议。戈建国、王刚(2007)认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部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开放和高效的监管体系,并出了“金融法院”的设想,为提高金融机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现有文献中,多是以金融中心的金融监管为研究对象为主,而缺乏基于金融集聚动态角度,进行的金融监管研究。但是,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以及次贷危机所暴露的金融全球化所带来的风险放大效应,我们有必要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动态过程和集聚区监管问题加强研究。

六、总结与展望

1.研究成果

总体而言,现有文献中学者们对金融集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相关研究成果可归纳为:

(1)以产业集聚理论为基础,对金融集聚的内涵,从不同角度、学科进行了分析,为对金融集聚进行系统分析打下了理论基础。相对于金融集聚现象的研究,对实体产业集聚的研究,却经历了近百年的深入探索,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合理、完整的理论框架与分析方法,为针对金融产业集聚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2)以产业集聚分析框架为基础,对金融集聚的动因、集聚效应和形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丰富了对金融集聚的理论分析。对金融集聚的研究,相对而言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主要以形成动因、集聚效应、形成机制等基础领域进行理论探索。同时,也为构建合理和系统的金融集聚分析框架和模型,提供了理论支撑。

(3)对金融集聚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促进了从实证方面对金融集聚的检验和研究。学者们主要从集聚角度,对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为区域金融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区域统筹和谐发展等领域提供了实证方面的依据,并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建议。

2.研究不足

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尽管学者们的在金融集聚、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等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1)缺乏对金融产业自身特性的研究,并以此角度对金融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传统的金融发展和产业集聚理论,都忽视了金融产业自身特性,无法从根本上解释金融产业集聚现象。

(2)对金融产业集聚理论框架缺少具体化、系统化和模型化的分析。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产业的集聚趋势愈发显现,但对于金融产业集聚现象的理论研究相对传统产业集聚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仍需要进一步地完善和加强。

(3)在实证分析方面,对集聚度量化指标的代表性和综合性有待加强,计量和检验方法有待丰富和创新。

3.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在回顾和总结现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未来对金融集聚的研究,应该着重从以下几点展开:

(1)结合金融产业自身特性,深入研究金融集聚理论。金融产业与实体产业相比,具有明显的自身特性,从而金融产业集聚现象也将有所不同,不能简单的套用实体产业集聚的理论和方法。因此,应该跳出实体产业分析框架,密切联系金融产业自身特性,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理论研究。

(2)以金融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特点,深入对金融集聚影响机制、传导机制、集聚效应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各个区域金融和经济发展水平可能存在差异,甚至同一区域自身在不同时期,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不能脱离目标区域的自身情况,而套用其他现有的研究成果。

(3)完善对金融集聚的度量指标。现有文献中,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中存在指标数量较少、定性指标缺乏、指标代表性差等问题,因此,在指标体系的建立中,有必要建立一个更全面、系统、科学的指标体系。

(4)加强对金融集聚过程和金融集聚区的金融监管。次贷危机再一次提醒了我们金融监管的重要性,随着金融集聚的不断深入。金融集聚在发挥规模经济和创新效应的同时,也放大了金融集聚所带来的风险,因此,加强对金融集聚的动态监管,是金融和经济稳定发展,金融集聚持续进行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2]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4] Krugman.P:The role of geography in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1999,22(2):142-161

[5] Kindle Berger C.O: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Centers:A Study of Comparative Econmoic History,Princeton,1974

[6] Pandilt NR,Gary.A.S,Cook.G.M,Peter Swann 2002,A Comparison of C lustering Dynamics in 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and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ies Intermational Joumal of the Economices of Business 9(2):195-224

[7] 黄解宇,杨再斌:《金融集聚论――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和实践解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8] 梁颖:《金融产业集聚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6,8:96-100

[9] 赵晓斌,王坦,张晋熹:《信息流和“不对称信息”是金融与服务中心发展的决定因素:中国案例》[J],经济地理,2002,4:408-414

[10] 冉光和:《金融产业资本论》[M],科学出版社,2007,P57

[11] 连建辉,孙焕民,钟惠波:《金融企业集群:经济性质、效率边界与竞争优势》[J].金融研究.2005,6:72-82

[12] 王传辉:《国际金融中心产生的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气势》[J].世界经济研究,2000,6:73-77

[13] 闫彦明:《金融资源集聚与扩散的机理与模式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6,6:38-46

[14] 张泽慧:《国际金融中心指标评估方法及指标评价》[J],《社会科学研究》2005,1:45-48

[15] 殷兴山,贺绎奋,徐洪水:《长三角金融集聚态势与提升竞争力分析》[J],《上海金融》2003,8:42-44

[16] 黄荣:《国际金融中心评价指标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6:39-41

[17] 刘红:《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效应和辐射效应研究》[J],《上海金融》2008,5:14-19

[18] 陈文峰、平瑛:《上海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统计观察》2008,10:93-95

[19] Goldsmith,R,W: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

[20] Mckinnon,R.I.: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73

[21] Shaw.E.S.: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22] 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10:53-61

[23] 赵振全、薛丰慧:《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4,8:94-99

[24] 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金融研究》2002,10:1-13

[25] 陈红:《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效应和辐射效应研究》[J],《上海金融》2008,5:14-19

[26] 徐冬根、王传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法律主导作用》[J],《法学》2004,11:107-11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