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3 10:02: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对人才培养的重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四项重点工程之一就是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包括一线技术工人在内的应用型职业人才的责任。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遵循市场的导向性、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在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创新,构建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育教学理念有待提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还没有深人人心,中职学校在办学定位、指导思想等方面目标不够明晰,办学理念囿于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着重理论轻技能、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应用的缺陷,教育教学观念相对陈旧,对人才培养没有考虑市场多元因素。
2.人才培养目标有待明确。缺乏市场调研,没有主动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与人才市场岗位标准脱节,学生技能训练与企业就业岗位需要难以对接,有的甚至能力素质弱化,没有按照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总体不够明确。
3.专业教学体系有待理顺。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在专业大类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各分支专业每年都在按照市场需要、招生情况进行调整,但是专业课程设置、课时比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的调整往往滞后,专业教学体系条理胜不强,没有体现专业特色。
4.职业岗位能力有待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缺乏对职业和岗位进行系统的分析,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对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的重视不够,学生的生存能力、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不强,忽视非智力性因素的培育,学生人文素养较低,就业竞争力不强。
二、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构建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创新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职业学校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创新型的中等技术人才,这对职业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各个学校内涵发展、专业建设的重点所在。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紧密依托行业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指导,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革专业课程,实施模块化课程改革,以全面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为主要抓手,在校内推广“双证制”考核制度,促进技能水平的提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更多的专业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保障专业课程的实施。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学校提供实训实习的指导和条件。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力度,使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彰显职业教育社会性和就业性的特色,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能与就业岗位零过渡对接的中职学生。
三、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现途径
1.依托行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市场为导向。中职学生一般都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即在实习岗位上度过,然后直接参加工作,对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市场的导向性,决定了中职教育是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人才,因此学校在拟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以下因素:
调查市场需求。建立经常性的市场调查机制,对区域经济情况进行研究调查,并及时了解区域经济今后三年的发展方向。了解市场需求,以此为参考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优化课程结构,重组教学内容。另外,还要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体系,对毕业学生进行至少为期两年的跟踪调查,对每一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对口率、岗位职业要求做出调查,形成有翔实数据说明的调查报告,在人才培养方案拟定的时候都要将这些数据考虑在内,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具有现实意义。
引进行业指导。各基层企业既是学生就业的主体,又集中了许多专家型的技术能手,是行业规范和专业内容的制定者,比学校更为了解专业的发展方向。因此,中职学校一定要充分利用行业的指导作用,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邀请各行各业的专家人才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拟订,采纳他们宝贵的行业经验,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加以落实。要与行业签署合作关系,积极争取行业和企业参与学校专业课程的开发、设计与后续的检查监督,并在相关企业建立实习和见习点,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检验方案的可操作性。
2.核心提炼,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就业技能模块模式(MES),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的一种能力本位模式,目前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具体做法是:结合职业岗位工作实际、学生实际和学校实际,以学生的基本素质、基础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合格标准为目标,按照行动导向、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能力本位方法,整合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通过构建、不断实施和完善模块化课程体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实施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优势主要有:
强化技能教学,全面提高专业教学的有效性。课程的设置是围绕着职业技能的形成展开的,将各专业中的核心内容的专业精华融入模块构建之中,将专业理论知识融入技能模块之中,大大缩短教学课时,提高教学效率。在技能模块的基础上,再分解出一个个小模块,形成项目课程,即子模块。模块之间相对独立,便于操作、组合。模块学习能使学生技能水平提高较快,技能水平高的毕业生也会更受用人单位欢迎。
以实践教学为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模块课程的实施直接指向学生能力的形成或专业产品的产生,主要采取实践教学的方式,学生比较感兴趣。教师在上课时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学生跟着教师操作,同时教师在学生的实操中讲解和纠正指导,易于技能的形成。模块课程的教学往往由优秀的教师担当,不同模块分别由不同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不同风格教师的讲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对各专业的校本教材,要按职业岗位技能为体系重新有机编排。由于这些教学内容与今后从事的生产岗位联系紧密,也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根据科学性、前瞻陛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由模块化课程方案、模块化课程教学措施和模块化课程评价办法三部分组成。
模块化课程方案的形成。模块化课程方案包括公共基础模块课程、专业模块课程两大类。公共基础模块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以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为出发点,专业模块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要以通过市场调查得出的核心技能来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并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筛选、合并、重组和充实,删除无用的内容,合并次要内容,精选精讲精华教学内容,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有专业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模块化课程的实施和评价。模块化课程教学措施由教学实施与管理、师资建设与管理、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等三个方面组成。包括修订完善专业教学标准,制定模块化或项目课程的分阶段技能教学目标,设计模块或项目教学指导方案,编写校本教材等。第一,在自荐和推荐的基础上,根据试点专业每个模块团队人员需求,公开招聘模块的首席教师,并组建项目小组,实施教学。同时,组织教师参加相应的省、市级专业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使每一位专业教师都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上墙公示便于学生知晓,形成职业技能专业化的教师团队。第二,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提高技能教学的有效性,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以机电专业模块化教学为例,机电专业开展钳工技能模块教学,在时间上规定该教学模块在三周内完成,在空问上将教室与实验实训工场结合,在教学方式上将理论与实验实训融为一体。而在评价考核上,将课程与考证培训相融合,完成该模块教学后,学生即参加钳工等级考核,并将考级成绩作为评价授课教师工作质量的一项指标。第三,做好对教材的选择、加工、改进、补充与修订工作,开发编写符合课改新理念、本土化的实验实训教材及专业基础模块整合教材。第四,建立和模块化课程配套的学生基本素质和学业成绩评价实施方案,注重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合理反映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的状况,同时注重信息的及时反馈,为更好地改进教学服务。
3.增加投入,建立健全实训基地。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中职毕业生,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保障,这就必须具有比较完善的实训基地及其运作制度作为保证,因此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设施完备、功能保障的校内外实训体系。第一,要在校内建立专业覆盖面大、设备先进的实训基地。了解行业动态,根据学校实际更新实训设备,保证学生的实践教学与市场接轨。要加强对师生技能竞赛的实训过程管理,为各参赛选手做好装备保障和后勤服务。建设好特色实训基地,规范实训室管理,系统整理学校各实训基地建设资料及校内实训资料,建立设备档案卡。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老师技能示范的教学效果。第二,提高实训场地设备的使用率,推进实训基地品牌建设。要全面开放各专业实训室,实施实训室使用预约制度,鼓励学区组织班级在课余时间下工场的实训。要加强日常的实训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签订二级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责任,落实措施,明确处室安全员的工作职责,定人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和保养,排除安全隐患,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第三,加强沟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在聘请行业专家、下企业实训、共建实训室等方面加强合作,为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和与工作岗位零过渡尽最大可能的努力。
4.专业引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发展的动力,一支高素质的结构型专业教师团队是一个学校发展的源头之水,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提高的保障。
出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大出版单位越来越重视出版物的质量,而出版物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编辑校对工作的质量。如今编辑校对人才已成为重要的出版人才资源,各传统出版社、互联网出版单位、文化传媒企业对编辑校对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因此为了满足出版单位对编辑校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相继有一些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致力于编辑校对人才的培养,比如笔者所在的单位作为新闻出版行业内重点高职院校就开设了出版与电脑编辑技术专业,为社会输送了不少优秀的编辑校对人才。
一、工学结合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是从根本上解决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的有效途径。
工学结合模式既具有国际职业教育的普遍规律,又具有中国职教特色。它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目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在高职院校不断实践中形成了多种典型形式,主要有订单培养、项目驱动、工学交替、工作室制、顶岗实习、“2+1”模式等,以上几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因此, 高等职业院校应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 根据不同专业需求,选择适合的渠道形式开展工学结合。下面笔者将结合实际对工学交替模式在高职层次编辑校对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作一些思考。
二、工学交替模式
(一)工学交替模式的理解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 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 将学生的在校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在校内主要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 辅之以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企业则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工学交替模式尤其适合于职业教育,体现出了适应新时期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既能获得学历教育,又能经历职业资格培训。学校与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都是经学校和企业共建或认定的, 学生在合作企业从事的是与其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密切相关的实际生产和经营工作,学生应服从企业的相关管理规定,其表现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查与评价。企业对学生的录用由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决定。
采用工学交替模式应该注意选好合作企业和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工学交替实施与教学计划的设置、工学交替与理论课程教学的比例、工学交替实施与学生管理的问题、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问题以及解决好就业的问题。工学交替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可以融入顶岗实习模式和柔性“2+1”模式,分阶段地实现工学结合。
(二)工学交替模式的应用实践
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的出版与电脑编辑技术专业改革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了分阶段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的做法是:
第一阶段:专业认识性训练,工学交替。该阶段一般安排在第一、二学期,学生在校主要学习通识课和职业素质课程,对编辑校对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要求有一定的了解。通过组织学生利用集中实训周或课外时间,分期分批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认识实习,学生认识实习后又回到学校学习,将在企业中学到的实践知识和专业课程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对今后的职业环境与岗位也有所认识,感受了企业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观念和职业基本技能。
第二阶段:职业核心能力实训,工学交替。该阶段一般安排在第三、四学期,学生在校主要学习职业核心课程,通过课堂内的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核心技能训练, 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核心技能基本功,安排学生利用小学期到企业进行近一个月的顶岗实习,学生理论得到强化,核心技能得到提高。这一阶段的工作由校企共同负责、共同管理、共同评价,学生实习成绩记入学生档案,本阶段结束时有一些学生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
第三阶段:实习、试用、就业三位一体,工学交替。即在前四个学期完成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 把第五学期分为前八周和后八周两个学习时间段, 前八周学生在学校进行综合技能训练, 后八周学生直接到企业进行岗前训练, 第六学期学生进入顶岗试用期和预就业阶段。实习、试用、就业连续进行, 既得到了企业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又使学生可以从中受益, 不需要中途返校就可以完成实训、实习和试用, 从而顺利实现就业。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把对学生的培训融入到企业员工的培训计划中, 使学生有机会与企业共同成长, 从而实现了学生身份与企业员工身份的有机融合。本阶段结束时有90%以上的学生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
我院出版与电脑编辑技术专业的学生采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经历了以上三阶段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工学交替式学习模式,学生还没毕业,就已熟练掌握了编辑校对实践技能,并在实习中学到了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为今后就业和职业发展打造了良好的基础,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三、结论
通过研究与实践,将工学交替模式应用到高职层次编辑校对专业人才培养中是可行的、有效的。通过工学交替,使学生较为扎实地掌握编辑校对理论与技能。学院为企业提供了专业对路、适应力强的编辑校对人才, 充实了出版企业的编辑校对专业技术人才力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双赢”局面。在今后编辑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完善工学交替模式,使其在编辑校对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谷溪.高职院校实施多元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职业与教育,2008(8).
科技型领军中小企业是员工数具有中小特点,投入向创新与技术倾斜,产出特性以创新与技术为基础,从事提供高创新性或高技术含量产品与服务的研发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高技术型的人才架构支撑企业将创新技术具象化并投入市场,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科技型领军中小企业的高创造性还需要资金与利润向技术口倾斜,因此企业融资资质与融资能力的需求又对人才提出了多样化要求。由此,科技型领军中小企业高智力高技术的用人标准、灵活的人力资源架构、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考量等这些因素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一大挑战。
国外学者对高校人才培育的研究更加着重于经济贡献层面,佛里德里克・特曼(1996)认为,大学已经成为一种经济因素,是一种自然资源,产业界应充分认识并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国内有关研究主要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校培养模式的问题,在高校外部对接方面,许宏(2001)认为大学不宜以任何“实体”的形式参与大学科技园,而应以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参股,以获取投资收益;吴金旺(2009)认为高校与企业订单合作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毕克新(2010)认为,我国高校和科院院所科技投入过分注重商业化,没有意识到科技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使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在高校内生对接能力培养方面,徐婷(2014)认为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引入课堂,才能更好地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能;马广洲(2014)则认为宽口径的培养目标不利于细分化行业的人才对接,而且过于强调职业化易造成人才团队观念的淡薄。
1.1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需求状况
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数量多、范围广、高精尖技术微集群、亲民性创造眼界、争夺特定细化市场的特点。随着消费者需求跨界整合周期及产品技术更新换代周期的双向缩短,科技型中小企业需要不断地对自身的技术创新及市场群进行维护,以迎接同行业之间激烈的竞争。与此同时市场细化带来企业对专才的需求,标准面的问题带来企业对通才的需求。而科技型领军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存在规模、待遇、及体制上的劣势,难以增加高端型专才与复合型通才的归属感,使吸引并留住相当数量的高质量人才成为其人力资源管理维护的难点。
趋势上,我国企业R&D人员在占全国R&D人员的比重不断增长,企业是我国R&D活动的主体。4然而在数量上,我国科技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依然存在供不应求的紧俏行情。在长期以来的各个经济季度,高端科技人才、高级工程师、高级技能的劳动力存在供需失衡。截止到2014年第三季度,从供求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技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能人才、高级技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2.78、1.99、1.76、1.61。以天津为例,岗位空缺大于求职人数缺口最大的前三个职业均为高科技行业人才,分别为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其他飞机船舶技术人员,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为2:1;3:1;2:1。5
1.2 现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需求对接困境分析
我国高校现行人才培育模式内部架构存在封闭性困境。独立且过细的专业分科使学科壁垒森严,专业条块的纵向知识体系缺乏横向的学科间学术交流,难以因学科交叉、相互借鉴而迸发创新思维点,使得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互游离难以兼顾。高校专业分制涉及到高校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目标的定位,通才不专使人才不能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高尖技术需求,专才不通使人才难以发挥综合优势迎合科技中小企业经济环境变化的要求。
高校人才培育模式存在人才价值观选择困境,直接影响科技中小企业的人才供应数量。高校缺乏对人才自我发展意识的培养,使得专业决定职业成为人才定位困境。基础教育阶段目标的盲目性导致学生选择高校专业的盲目性,而高等教育阶段,高校也难以针对个体差异及兴趣能力引导学生合理选择专业,专才专养,引导科研人才走科研道路,为科技中小企业储备科技人才。如何使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型人才“自己发现自己”,使高校能够“发现人才”,是培育难点。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人才培育出口困境,首先表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严进宽出现象。在科研素质与能力最可能产生质变的高等教育阶段,放松要求的无压环境难以保证人才质量能够满足科技中小企业需求。另一个表现是现今校企合作模式远远不能支持产学研的真正结合。
2.中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比与启发
以美国高校为代表的高等教育模式的最大优点是擅长激发人才的创造能力。对中外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做对比有助于对我国教育模式产生启发并促进革新,使高校能够培育对口的高质量科技人才资本,并借力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经济转型发展注入活力。
2.1 教育培养目标的差异与启发
我国教育培养存在社会市场经济取向与人才自我发展取向的不平衡,且向社会市场经济取向倾斜。美国高校则充分重视人才自我发展,其教育培养模式价值取向的落脚点在于人才的自我实现与经济社会需求双向互动性平衡,这是对我国高校教育价值取向的一点启发。美国高校普遍重视人文学科,如历史学、文学及艺术,学科间生源分配也相对均衡,不少科技人才与经济学家同时也是历史学家与艺术家,如爱因斯坦、伽利略、开普勒。在这种教育培养模式目标下个人的经济价值与人文兴趣相互促进,人才自我价值全面实现,同时学科交叉激发创造性思维。国内教育模式偏重培养经济人才,导致了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发展不平衡,同时高校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出现迎合经济需求但又不能完全应用于经济发展的尴尬局面,且热门类专业由于供过于求,就业出现结构性失衡。
2.2 社会人文环境与学术环境差异与启发
相比我国“社会大熔炉式”的人才打磨过程以及缺乏灵活的学术环境,美国强调个性的社会教育环境对科技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启发有相当裨益。挑战权威的人文环境催生了学术批判浪潮,学术自由产生的学术论战利于学术流动与创新。这使得真理与科学能够自由发展,为科技人才的培养奠定环境条件。
在硬件环境方面,美国高等院校顶尖人才亲身参与授课;社会捐款为主的资金链使得美国高等院校财政实力雄厚,能保证师资和世界顶尖硬件条件的充分利用,对我国教研失衡下高校高尖人才反而不参与授课的现象与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的学校资金来源方式存在启发。后者不仅使推行校政分开、管办分离的校政新型关系6难以推进,一些省级高校由于财政原因也出现了难以吸引高端教学人才,营造高精尖科研条件的困境。
2.3 教育体系的结构性差异与启发
中外教育体系的差异首先体现在高校基本教育制度上。美国高校拥有灵活的通行学分制,学分由自由选择的课程构成,部分高校可以跨校修学分,部分高校为创业学生保留学分7,这为我国局限于校内专业方向的学分制提供了启发。在专业设置上,美国高校呈现宽口径的偏通识教育,且以跨学科人才培育为主。在课程设置与专业设置上进行了以个人自主选择为主,高校评价性引导为辅的选课模式,课程与专业都可流动,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上某课程的频次与难度,使人才可在高校为自己量身定做一套培育流程。为我国拆分较细的专才培养专业设置模式提供了启发。此外美国高校授课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企业工厂实地调研、课外实验、科研模拟、头脑风暴式的讨论课程相结合,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独立环境,为我国单一的大堂授课模式提供了启发。
2.4 高校人才链与地方产业链对接能力的差异与启发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085-02
一、人才培养方式的主要类型
人才培养是行业发展的动力,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两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即人才培养方式。培养什么样的人决定了教育方向,是原则层面的问题;怎样培养人决定了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是操作执行层面的问题。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提升培养效果。本文从中日对比研究的视角,仅就广告人才培养的方式进行探讨。
从世界范围内看,各国广告人才培养的模式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苏联、美国的培养模式,以学校教育为主,其特点是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实际业务技能的传授,同时以社会科学为依托,加强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第二种类型是欧洲模式,以英国为代表,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侧重在职训练,设立广告学专业的大学数量不多,而由国家和业界主导的在职教育训练却很充实;第三种类型是日本模式,以在职培养为主,它与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相配合,入职后因材施教,通过15―20年时间不间断的全面的业务及理论培训完成广告人才的培养。
二、中国广告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式及局限
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的广告教育与苏联、美国模式更为接近,以学校教育为主,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同时进行一定程度的业务技能传授。专业知识的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由专业基础课模块和专业方向课模块构成,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告美学、广告文案写作以及美术设计类知识,专业方向课模块的设置对应广告行业的业务类型,比如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广告管理等;业务技能的传授在课堂教学中有部分涉猎,但主要通过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完成,比如各类绘图软件的学习、各种广告业务实习等。
应该看到,这种培养模式为中国广告行业起步阶段的高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大量具备较全面的广告知识的毕业生投入广告行业,缩短了广告公司的人才培养周期,在业务量激增的情况下,填补了行业发展的人才缺口。在这种模式下,高等院校的广告专业实际上同时扮演了两种角色:广告知识的传授者和广告实践的培训者,后者的角色是在中国广告行业初步建立,无力进行职业培训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但是,伴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进程,中国的广告公司已经参与到世界广告市场的竞争中来,其对广告人才的要求也更高,由绝大多数没有从业经验的广告教师所组成的广告教育队伍,就很难出色完成“广告实践的培训者”这一使命,这一问题不解决,会形成中国广告行业发展的瓶颈,阻碍中国广告业成长的进程。
三、日本电通公司的人才培养方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与中国不同,日本广告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各类广告公司、媒体、企业等用人单位,培养方式主要采用边做边学、终身培养、终身学习的方式,这种独特的培养方式不仅支持了日本广告业的腾飞,而且也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这里,我们以日本第一大广告公司电通公司为例,介绍日本广告公司的人才培养方式,探讨其借鉴意义。
电通公司的人才培养方式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全面,从业务到做人全面培养;第二是注重长效,几乎是终身(职业生涯)培养。它以入职时间和从事的业务内容为经纬,形成了人事局培养与各业务局培养相互配合、贯穿员工整个职业生涯始终的网状培养体系。
电通公司的人才培养从入社式到成为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一般要经历ME、MA1、MA2、中级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五个阶段,大约30年。
1.早期人才培训――ME阶段的研修。ME阶段的研修时间为半年,目的是帮助学员“完成由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换”。新职员将全职进行研修,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公司业务概要、企业规章制度、礼仪要求、沟通能力培养等。新入职员会分成9―10人的班级,每个班级配备班主任和副班主任,班主任由进入电通15―20年的精通业务的优秀员工担任,是一个宽厚、睿智的长者的角色;副班主任则由进入电通6―10年的优秀员工担任,是富有亲和力的兄长角色。二者结合,既可以给新入职员以全面的指导,又有利于沟通,他们最大的使命就是从生活和业务方面言传身教,使新入职员了解、认同电通的企业文化和电通人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等。
2.中期人才培训――MA1阶段的研修。MA1阶段研修的对象是入职6―10年的员工,研修目的是培养业务能力,研修内容主要包括财务人权方面的知识、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培养和专业视野。研修的方式包括集体研修、指名研修和海外研修三种,集体研修主要针对公司及广告业务所涉及的财务、人权知识进行讲座;指名研修也称“项目负责人讲座”,一年多次,在员工业务工作空隙组织员工进行研修,主要目的是提高员工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在角色互换的练习中,为员工参与项目小组的工作、未来成为项目小组负责人奠定基础;海外研修是选拔型研修,针对MA1中优秀的员工进行的,派遣人员到海外的公司、大学、研究机构进行为期6个月的研修,以便扩展优秀人才的国际视野。
3.中期人才培训――MA2阶段的研修。电通把进入公司10―15年的员工称为“MA2”,这一部分人经历了十几年的磨炼,无论在业务还是人际沟通方面都已经趋于成熟,成为电通公司的中坚力量。在这一群人中,也将产生公司未来的各级管理者,因此,针对这一阶段的员工的培训除业务方面的进一步提高外,还有如何带动部下、如何领导部下等领导能力的培养,称为“プレマネジメント”、“预先研修”、“提前培训”之意。
4.高级人才培训――管理层研修。针对管理者,公司每年聘请大学、海外著名管理公司的专家等为他们开设新任管理者知识研修、新任管理者基础研修、新任管理者评价研修、管理方面的“创发ヲボ”等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研修课程,讲解管理知识、人际沟通知识等,帮助他们熟悉业务、提高领导能力。
从总体来看,新入社员研修与各个业务局的业务研修是基础,在此之上,电通公司从业务能力培养和管理能力培养两个方面构建自己的研修体系,业务能力培养的内容集中于专门能力、组织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的培养;领导能力培养的内容从低到高包括前期管理研修、新任管理研修、高级管理研修等,因材施教、逐级选拔、渐进培养,是一个目标明确、内容全面、层次分明,细腻而又井然有序的培养体系。
四、日本广告人才培养方式的借鉴意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源自中国的思想家管子,他用对比的手法说明了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借鉴日本的广告人才培养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广告教育不能够单纯的由学校来完成,也不是短短四年大学教育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学校教育、社会职业培训相结合,需要有“百年树人”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和细致的培养计划,这样才能培养出广告“人才”而不仅仅是广告“人员”。诚然,中国的广告教育不能照搬电通模式,但我们在人才培养观念、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的确有很多可以借鉴的东西。
参考文献:
[1]王玉洁.中日对比视角下中国广告教育模式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1.
[2]许天.日本广告教育体系及其借鉴意义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5.
[3]周华清.从日本广告教育看中国广告人才培养[J].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Contras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Advertising Talents Cultivating Mode
GUO Gui-ping,ZHU He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无论任何人,都对自身、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和社会负有一定的责任。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人们逐渐认识自己在人生成长中的责任,形成深刻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的过程。而由个人、家庭及社会原因导致大学生责任意识极度缺失,从而出现震惊全国的“药家鑫案”的大学生药家鑫,“我爸是李刚”事件中的大学生李启铭等等。他们虽然只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个别,但这些案件却引起了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忧虑。
一、大学生责任感缺失主要表现
(一)理想信念的缺失
富有理想是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不少的大学生在竞争的压力下容易产生理想信念模糊,容易限于功利目标,重物质实惠轻理想目标。他们普遍认为理想太远、太大、太空,可望而不可及,难以把握,是虚幻的,只有“现实的”才具体、实在,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自己眼前的利益、自身的发展状态和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二)价值取向的缺失
人生的价值取向是贯穿于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个人价值评价和选择的倾向性,主要取决于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他人利益的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必然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动态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判断、自我发展,个人的个性和地位逐步凸现出来,从而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错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注重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常常把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具体目标上,对“我”之外的事却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
(三)社会公德和法纪观念的缺失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是新世纪大学生的主要职责。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一些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现象严重,考试作弊,不爱护公物,节能意识淡薄,法纪观念不强,网络道德失范,对同学中的不良现象视而不见,不少应该在中小学要解决的问题,在大学里依然存在,使得现在的大学教育通常要补以前的课。
(四)社会主人翁意识的缺失
在理想追求上,相当部分的大学生追求具体、实惠,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摆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样子,没有真正把自己命运与社会、他人的命运结合起来考虑。没有把自己放在社会大家庭中的一份子来看待,遇到问题总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
二、造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成因
总体来看,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对责任的认知不深刻,对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明确的认识和理解,这与当代大学生、未来的人才这样的称谓是不相匹配的,也令人遗憾和忧虑。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方面的培养、提高其自我管理的能力是解决现存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如何培养、教育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能够支配其行为的责任意识是关键。
影响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人方面的原因;既有教育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方面的问题。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开放多元、信息高速发展、高风险的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一方面,增强了他们的开放意识、创新意识、独立精神,另一方面,社会上逐利思潮的泛化与利益意识的强化,必然导致责任意识的弱化。由于信息的高速发展,社会环境开放多元,网络空间不断拓展,使得社会交往的风险频发。据统计,目前在我国的网民中,21~35岁的占88.4%,大专学历以上的占86%。由此可见,中国互联网使用的主要人群是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随着互联网在高校校园的日益普及,网络的负面影响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日渐凸现,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科技进步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的新挑战。
(二)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
长期以来,由于受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影响,我国的大部分学校推行应试教育,学习好几乎掩盖了一切。学校只注重升学率,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功能,忽视了对学生精神方面的塑造和培养,使学生真正接受思想教育的水平在不断下降,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造成严重冲击。
纵观我们的教育,总是想培养在思想道德方面尽善尽美的人,对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发展重视不足,也忽略了个人利益对整体利益的影响。一方面,经常要求学生要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另一方面,学校却很少倡导大学生关心和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对自己负责。结果不仅使学生的主体性被压抑、心灵受伤害,而且导致大学生本应承担、也完全可以承担的基础性责任被忽视,以至造成某种“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的社会责任意识的真空状态。
(三)家庭条件氛围
如今的大学生独生子女的比例较大,他们从小生活在溺爱的家庭氛围中,生活条件优越,缺乏生活的磨炼,自我性表现明显,视长辈的关爱和呵护为理所当然,对父母、他人、社会的要求高而多,对自我的要求低而少,总考虑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而很少考虑我应该为父母、为家庭、为社会做些什么,权利意识强而义务意识、责任意识弱,造成社会责任意识的先天不足。
三、高校培养人才树立责任意识的途径
(一)建立培养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效机制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既需要有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也要在全社会建立行之有效的机制,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1.建立小学――中学――大学联动的教育机制。社会责任意识培养要分阶段实施培养目标。在小学、中学、大学分别确立社会责任培养的不同目标,使之落到实处。如果小学、中学阶段的培养目标能实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就容易达到。同时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社会责任意识,只有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意识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意识的学生。
2.建立学校――社会的联动机制。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发挥社会的作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变社会环境的随意影响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从小就接受社会大课堂的熏陶,不断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免疫力”。社会要加大对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人和组织的惩处力度,从而不断增强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意识。
3.建立学校――家庭的联动机制。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学校教育要发挥较好的作用,与家庭配合不可或缺,而且家庭对学生的成长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学生在一个个家庭中成长,家庭成员、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成员、家长的社会责任意识对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深远。学校在做好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同时,也需要家庭配合,提高家庭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认识,使之成为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家长的自觉行动。
4.建立学校――用人单位的联动机制。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输送社会需要的人才。学校要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的沟通,及时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各种信息,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5.建立个人社会责任的信用机制。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都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因为个人的一己私欲而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要通过建立个人社会责任的信息,不断规范个人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
6.建立网络道德失范的防控机制。互联网的普及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其开放性、平等性和互动性为大学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便利的交流平台。但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和无约束性却又极大地助长了部分学生的侥幸与放纵心理,从而导致网络道德失范,进而引发网络犯罪。因此,全社会都要关注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同时,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管力度,及时过滤不良信息,不断净化网络环境,有效打击各种网络道德失范与网络犯罪行为。
(二)在实践中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既要建立各种有效机制,更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使大学生真正感受到社会责任意识对自己未来成长和发展的意义。过去,我们曾经开展过许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活动,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变革,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提炼适应时展要求的教育内容与实践活动,使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的互相配合并发挥积极的作用,也需要每一位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 张卓,周丽军.大学生责任意识及责任教育刍议[J].价值工程,2010(17).
[2] 徐晴.浅析和谐校园环境下的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J].新西部,2010(08).
[3] 何星舟.“以学生为主体”背景下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J].新西部(下半月),2009(02).
[4] 韩小香,冯基聪.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S2).
② 朱晓江,陆遥.通识教育,人才培养必经之路――中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比较[J].咸宁学院学报,2010(9):107.
③ 崔崇芳.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1(5):157.
为了有效地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学习效率。解决其部分学生懈怠、懒惰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我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就从课程内容、课程时间安排、学习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动漫游戏专业86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目的在于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更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作为有效改进教学方法的依据。使教学方法更科学的符合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接受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及专业技能。
一. 调查结果分析及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1.课程内容安排方面。
在课程内容安排方面,有88%的学生基本掌握了专业基础课的知识内容,对12%学习效果不好的学生应通过降低学习难度、加大反复练习的次数来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大部分学生喜欢水彩画,57%的学生认为水彩课对专业用处大,36%的学生喜欢风景写生课,78%的学生喜欢动画课,可以得知学生喜欢丰富有趣的课程内容,课程设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
2.教学方法方面。
在教学方法方面,62%学生喜欢项目教学,21%学生喜欢分组教,17%学生喜欢讲授教学。64%的学生认为项目教学非常好,有8%的学生认为项目教学不好,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专业技能与团队沟通协作的能力较弱。
3.课程时间设置与合理安排上。
在课程时间设置与合理安排上,44%的学生认为每周22节专业课的时间安排很合理,38%的学生认为专业课应该再加大课时量。这一数据表明绝大数学生学习劲头很足,对专业课的学习有积极的态度,能承受目前的学习任务。18%的学生因为基础功底较差,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弱,学习兴趣不足等原因,不能承受目前课时内的学习任务。针对这部分学生因适当降低教学难度、较少学习内容、多找些简单有趣的内容让学生去完成,首先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打消学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有14%的学生认为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的时间安排不合理,这部分学生大多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基础功底比较扎实,想提早进入专业课的学习。27%的学生不知道专业课与基础课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表明这部分学生不明白基础课对专业课的作用。49%的学生认为专业课应与专业基础课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同时开设,这表明,学生认为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同时解决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基础知识能更有效的学习吸收,同时能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同时开设能减少部分学生不知基础课有什么用途的困惑,能培养学生活灵活用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只有48%的学生认为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时间安排很合理,其余52%学生多是认为文化课课堂比较沉闷、内容枯燥过难,对以后的工作生活无多大帮助,学习态度消极。日常的教导中应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养与工作、生活密不可分的思维意识。
4. 社会实践方面。
社会实践方面,在“你认为哪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最有帮助?”问题中,41%学生选择到企业进行短期岗位认知实习,35%学生选择在学校安排专门的实训课程,24%学生选择顶岗实习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意愿安排社会实践岗位。有54%的学生对以后的职业生涯没有明确规划,这部分学生盲目学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技能特长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制定明确的职业规划。
二、针对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1、课程设置方面
适当调整课程内容与时间安排。将专业课的开课时间调整至一年级与专业基础课同时学习。专业课与基础课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能有效帮助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岗位专业技能制定校本教材。在专业基础课部分,应该根据教学反馈制定教学内容与难易程度,课程内容不易过难,以最基础、最实用的内容为主。标准不易过高,因为绘画类的基础功底是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慢慢加深的,深厚的基础功底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习得。所以一旦把教学标准定得过高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就会延误专业技能的学习进度。基础功底应在以后专业课的实践中再慢慢积累加深。
2.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角色设计课,用情景教学比较适宜,学生在拟定角色的亲身演绎中,能准确地抓住角色的性格特点和体貌特征。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再如专业实践课,应采用工作带动教学,项目教学法。学生在企业项目的实际操作中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积累了工作经验,并提升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3、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引导学困生正确分析和认识学习落后的原因,找出今后的努力方向。学困生对自己的成绩落后,往往不能作出正确的归因,他们容易以偏概全,自我否定。由于他们在学习上经常遭遇到失败的体验,因而大都有严重的自卑感,他们往往把学习上的不成功归因为自己脑子笨、智商低,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学习的料。因此,教师要帮助他们正确分析和认识导致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针对原因降低学习内容难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带领学生走出学习困境。课堂教学尽量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体制,适当增加双边活动,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及时的查缺补漏。课堂中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得到自信。培样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46-02
在信息化建设日趋加强、公安招录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的大背景下,社会对刑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因此,加强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显得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客观上要求刑事技术人才要在理论素养、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以应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使命;另一方面,公安院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刑事技术人才的历史使命,然而在信息化的大潮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创新型刑事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直接影响到高素质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问题。基于如此背景,试图从对当前刑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认识的角度探讨我国刑事技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寻求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资源不平衡
我国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由公安院校承担,而公安院校在师资水平与教学水平上又存在院校间、区域间的不平衡,这直接导致教学资源分配上的不平衡,从而带来了刑事技术人才培养过于集中于某些院校或某一地区。从院校看,部属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警学院在刑事技术水平和师资水平上相对于地方公安院校来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因此承担刑事技术人才培养的任务也相对多,而地方公安院校无论是师资上又还是技术水平上均相对薄弱;从区域上看,中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科技资源相对丰富,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也发展相对较早,这一优势使得在刑事技术人才培养上造成了区域间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格局,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
(二)知识衔接缺乏过渡
在公安招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公安人才培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仍有较为突出的问题,单就刑事技术的体改学员而言,主要存在着知识缺乏衔接过渡的问题。从专业背景上看,体改生来自于各个专业,多数体改生的学历背景和知识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既表现为专业上的差异,又表现为个体上的差异。然而刑事技术专业对于他们中的多数人而言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其理论与实践性更强,但他们现有的专业知识又无法直接刑事技术知识相衔接,这不得不说是刑事技术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体改生的知识背景与刑事技术专业的衔接存在明显的脱钩现象直接影响到学员对知识的掌握,从而影响刑事技术人才的总体培养。
(三)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过于笼统
当前,我国刑事技术人才培养的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从高中直接统招的本专科生;另一类是非统招生,具体分成教、干训、体改等不同批次。第一类对象,其学历背景和学习起点是一致的,因此采用统一的课程设置是合理也是可行的。但对于第二类对象,由于其学历水平、知识结构、工作经验、生活阅历、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采用统一的课程设置显然不甚合理。然而,当前对第二类对象的培养,绝大多数公安院校主要采用同统招生基本相同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没有将不同层次和学历水平的刑事技术学员区别开来,这诚然受师资水平、教学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这却是刑事技术人才培养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制约了学员对知识的掌握和实践应用。
除上述课程设置过于笼统外,在对学院的考核方式上也存在类似问题。当前的刑事技术人才培养机构,在考核学员时,往往采用传统一刀切、片面化、书面化的方式,即不分水平、不分层次,一律采用书面化的题目进行统一考察,以分数论等级,以成绩论质量。因此,在考核的方式上过于单一、笼统,在考核内容上过于强调理论知识,从而忽视了学员个人专业技能的发展,也忽视了对实践能力的考察,这必然会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专业技能与个人素养这两个大方面相脱节的问题。实际上,这种考核方式是当前普遍流行的片面化考核方式的影响结果,这对于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是不利的。
(四)缺乏信息化建设内容
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要求有新的战略与方法与之相适应。在当今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刑事技术也应当进行信息化建设。就目前我国刑事技术人才培养的内容来看,传统的知识仍占相当大的比重,而物证技术的信息化、侦查技术的信息化、网络技术的信息化等内容明显不足。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告诉我们,刑事技术要有更快更新的发展,必须要有公安信息化做支撑,特别是要在刑事技术、网侦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等信息化建设上取得新突破。而这些内容,在现阶段我国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中是缺乏的。此外,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集中于公安院校,缺乏与非公安类院校的专业与信息化技术方面的交流,也缺乏应用成果与资源的分享,这都不利于刑事技术人才的专业拓展以及应用水平的提高。因此,构建信息化交流与资源分享平台,在刑事技术人才培养中势在必行。
二、解决对策
(一)调整结构,创新教法
现阶段,在刑事技术人才培养上,我国应当缩小地域间的差异以及部属公安院校同地方公安院校间的差异,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应当鼓励中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刑事技术教育教学的支援,缩小区域间的差异。同时,部属公安院校及东部地区公安院校应当帮扶中西部地区院校,给予其人力资源、刑事技术上的支援,缩小院校之间在人才资源与技术水平上的差异。
在调整结构的同时,作为刑事技术人才培养主体的公安院校也应当积极创新教法,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现阶段多数公安院校采用的教学方式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即多以讲授法为主,诚然,讲授法有其优势,尤其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教学内容,讲授法显得十分重要。但刑事技术这一专业的特点以及公安院校的培养目标都要求培养出的刑事技术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求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方能适应现代化警务管理及应用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员们对知识的掌握及实践应用。因此,创新教学方法,十分必要。
(二)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因材施教,就是针对学员不同的学历和知识背景进行分类和分层次教学。具体而言,对于非公安专业出身的学员,要加大刑事技术类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比例,让学员从头学起。因为现阶段,在公安招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公安系统招录了一大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员,相比于公安专业出身的学员而言,他们在刑事技术知识、实践技能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于这类学员,要加大基础知识教学的力度,同时要充分发挥其专业背景优势,将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而对于公安专业类出身的学员,要加大专业知识教学力度的同时,还应当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以教促学,以学促练。
(三)多元考核,注重全面
刑事技术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是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专门人才,要求学员具备较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考核上,应改变传统一刀切、片面化、书面化的考核方式,不能只重知识而轻实践能力。要针对学生的德、勤、技、体、能等方面做全面考查。在具体考核方式上,应当注重“四法”:考试法,教师命题,闭卷考试;论文法,临时公布论题,学生当堂提交;案例法,给出案例,自主分析;口试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些考核方式,真正把以分数、以知识接受度作为衡量的标准转变到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实践实训能力、综合发展能力上来,形成有公安特色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这也更有利于刑事技术学员们对知识与实践综合能力的掌握。
(四)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增加信息化培养内容
现代公安教育提倡“教、学、演、练”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培养出的人才不仅仅具备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当具备实践技能。刑事技术教育作为公安教育的一个方面,也必然适应这一发展要求,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具体而言,应当加大实训基地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平台。一方面,公安院校应当加大职业性与仿真性训练基地的建设,让学员们在职业化和真实性的刑事技术实践基地上掌握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公安院校在刑事技术人才培养上,还应当加大先进性与开放性训练基地的建设,所谓“先进性”是指建设的基地应当具备现代化功能,能适应刑事技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能够适应学员对先进刑事技术掌握与运用的需要。所谓“开放性”则是指建设的基地应当具备开放功能,能促进本院校与外地院校的交流,能增进本院校与公检法机关的合作。此外,还要特别重视刑事技术信息化建设,在刑事技术人才培养中增加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促进学员们对信息化技术的掌握,适应物证技术的信息化、侦查技术的信息化、网络技术的信息化的新要求。
三、结语
刑事技术的现代化是一种发展趋势,在新形势、新要求、新背景下,应当加强刑事技术人才培养的力度,破除培养体制及培养方式中的障碍,促进公安人才培养的发展。探讨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实际上还有许多内容值得去挖掘、创新:一方面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单位要重视培养机制的转变,要改变重结果、轻过程,重整体、轻个体,重战略、轻方法的局面,在人才培养上讲求实用、实效、实际;另一方面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者,要注重培养人才的方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多注重信息化的内容,将培养的对象放到“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进行锤炼,以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把握好时代的动态,在创新中探索新路子,实现刑事技术人才培养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政治部.公安教育发展“十五”规划[J].公安教育,2002,(7).
基金项目:2011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项目“中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探索”(ZZC1211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迅速发展,我国正在向世界旅游大国迈进。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客源国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旅游业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各地中职旅游教育人才事业的发展。但就目前我国的中职旅游专业现状来看,探索适应旅游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对促进旅游教育和旅游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中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意义
(一)中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是人才市场需要
根据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十二五”时期,我国旅游业将处于高速增长的新阶段,国内旅游成为产业发展的基础,中国旅游业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为从事旅游教育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增强了信心,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如何抓住旅游业大发展的良机,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市场化为导向,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发展的综合素质,为旅游业培养输送优质服务型、技能型人才,是旅游人才市场的需要。
(二)中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是旅游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旅游业对中职旅游教育层次培养的人才要求是:职业技能强,动手能力强,上岗就能胜任的服务型、技能型人才。中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可以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转变,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教育教学的发展,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中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是顺应时展的需要
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公办职业学校体制改革与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等各个方面多次召开全国性的经验交流会议,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已经出现悄然转型,为当前提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1]。
二、中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中等职业学校有别于大专及本科院校,其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旅游专业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型、实用型并且具有较高素质人才。而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专业方向定位不准,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并且较为混乱,比如既能基层基本工作,又能从事管理工作。要想真正培养出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最重要的就是明确目标定位,根据目标定位设计专业方向,使培养出的人才有明确的专业就业方向,成为某一领域内的旅游专业人才。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尚待完善
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促使各职业学校加大旅游人才的培养规模,同时也对学校的教师教学实践与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用人单位的旅游企业,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实践技能,学以致用并且立即上岗工作实现与企业零对接,因此具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旅游专业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然而,事实上现在很多学校旅游专业的一线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大学生毕业生,教学过程中出现实践与理论有脱节现象;或者是从地理、历史等相关专业半路出家转行而来,他们擅长理论教学,普遍缺少从事旅游实际工作的经验,这种缺少实践、实训经验的教师队伍对旅游专业教学而言,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造成培养的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局面。
(三)专业教学不适合岗位需求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旅游专业开设的课程和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陈旧,不能与时俱进,造成了学生学习完专业后,无法真正的学以致用,造成了教学与就业严重脱节。除此之外,旅游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旅游教育教学方式与旅游实践紧密结合。另外,旅游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在从无到有的转化过程中,受传统的“教室中心式”的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教学中理论课占的比重太大,缺乏专业素质的培养,教学评价上仍以理论课为主,忽视技能评价[2]。因此,旅游专业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落后思想亟待转变。
(四)配套设施和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就目前许多职业学校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而言存在着首先缺乏相配套的旅游实践教学的软件和硬件设施以及实践设备和场地不足,使得实践教学条件难于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其次,实践教学体系方面,如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明确,组织管理跟不上,实训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没有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要求的严格;实验教学安排存在随意性[3]等问题,使实践教学难以开展。
(五)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待提高
教学方法创新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然而现在的许多的中职旅游教学仍然以课堂讲授法为主,没有充分的运用比如任务驱动法、行动导向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现代化新型教学方法,因而无法真正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中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培养目标,培养技能型人才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直接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的特殊类型的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以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指导,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的技术人才.所以中职教育基本等同于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具体而言,中职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旅游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较快适应旅游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发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体魄的技术应用型[4]旅游专门人才。
(二)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知识贡献的主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教师除了应具备有完善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如首先要鼓励在职教师积继续学习进修,巩固和扎实其专业理论功底。可以通过对现有的旅游专业教师分期分批进行专业培训,派遣到国际、国内比较知名的旅游院校学习进修,使他们能够尽快熟悉并深入了解相关业务领域,提高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5] 。其次要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提高学历层次。再次是与旅游企业加强合作,多方面创造条件,选送专业教师到高星级酒店、国际旅行社、旅游景区参与这些企业的管理,一方面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为教师积累了实践管理的经验,这样就能使课堂讲授的内容不会与实际情况脱节[6]。这种实践能力可以通过鼓励教师申报和参与实践性课题,到旅游企业调研或参与旅游开发规划等项目,提升专业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通过让专业实践课教师到旅游企业去挂职锻炼,参加旅游企业的理实践活动,从而深入了解旅游业发展的最新态势、熟悉具体领域岗位的操作能力,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这也是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竞争能力的前提和保障[7]。
(三)建立课程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以适应岗位需求
目前,许多学校的旅游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大多较少考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进行的课程设置,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岗位的需求,还需要企业进行二次培训,为了实现“课程对接岗位”就需要学校在进行课程额设置时按照专业对接产业的要求,制定区域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规划,建立人才需求预测和专业设置动态调整的联动机制,增强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和针对性;进一步规范大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按照“课程对接岗位”的要求,构建适应行业岗位需求的模块化、一体化课程体系[8]。
(四)加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中职校的旅游专业首先除了应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外,还要建立符合标准的校外的实训基地。校内模拟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两大模块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熟悉专业流程、业务、实操过程,使理论知识尽快付诸于实践[9]。其次,作为学校在制定专业计划时,应根据职业技术学校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企业需要的应用型旅游专业人才的要求,应完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完善实践考核制度、实践管理制度等。
(五)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接受思想教育的过程。所以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将传统的、单一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操作训练、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多样化、互动式等的教学方式转变,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http:///article/20051205/31689.shtml(发展职业教育为什么要强调中国特色)
[2]王水秀.中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职业. 2011(06) 163-164
[3] http:///zhuanti_show.php?id=103(实践教学体系探讨)
[4-9]冯旭芳,刘敏,郭艳萍.山西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84-85
[5] 刘宏盈. 张娟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江西农学报. 2009 (10)197-198
1 中方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深入贯彻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开始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然而,这样的培养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由于学校招生和管理体制的限制,学生在选择专业、选择课程等方面还受到很多的限制,因此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学生在被大学录取时,所学的专业就是确定下来的。入学后,只有在大一和大二年级可以申请转专业,具体名额所占比例在5%以内,同时还必须满足“智育排名在本专业前10%(含10%)以内”等条件,总体来说辐射面窄,很难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目前,大学所提供的选修课程主要集中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方面,总体来说数量少,因此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志向。
1.2 过于强调专门人才的培养
在个人发展上,中方比较注重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导致自然科学与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割裂,大学生被培养成“有知识、没文化”的人,整体来说人文素质偏低。在社会发展上,由于过分强调培养专门人才,导致学生形成“专业上的狭窄”和“狭窄于专业”的情况,知识面窄。②在课程设置方面,学科基础课程比例约占近20%,专业课程比例近40%。如此高比例的学科相关课程所带来的问题是学生的知识面比较局限在专业上,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不能做到很全面。
1.3 忽视实践能力的锻炼
我国高校普遍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传授,课后的作业也比较偏重于唯一答案,对于综合性分析的要求比较低。因此,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思考比较浅显,也偏向于停留在书本上。尽管开设了实验、设计、实践等课程,总体来说实践教育类课程所占的学时比例偏少,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欠缺。因此,在学生毕业后从任职单位的反馈来看,所学知识在实际操作的运用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甚至有学生反馈学校中所学的知识与社会上工作时需要的知识存在很大的脱节。
1.4 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严重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形成,大学的校园也受到了社会上浮躁之风的不良影响。随着科技的创新和网络等媒体的飞速发展,在为大学生查阅资料和共享信息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学生作业和论文抄袭、剽窃、篡改等现象的大量产生。在各类考试中,出现了很多学生利用高科技的手段进行作弊、帮别人代考等不良行为。尽管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制约和处罚学术不诚信的行为,但整体来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处罚力度偏轻,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 美方人才培养的特点与优势
2.1 美方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
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为了服务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教育。无论是调课、安排考试、任课教师请假等,都会把学生的要求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尽量征询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就多方面综合考虑后再作出相应的安排。教师会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个人演讲、小组汇报等形式让学生充分表现;在课堂上学生如有问题可以随时打断教师进行提问;课后也可以通过Blackboard平台、电子邮件等方式和教师保持交流。通过贯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师可以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2.2 美方的课程设置强调综合素质课
在南邮—纽约理工合作项目中,美方课程的比例占三分之二以上。通识教育类课程平均占40.52%,除了公共基础课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外,特别强调综合素质课程。无论是文科专业,还是工科专业,都开设了多门综合素质课程,包括:大学写作、基础口语交流、科学处理过程、批判思维研究方法、哲学、心理学、文学。对于综合素质课程,任课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必须进行预习、进行大量的阅读等准备工作,在课后为了完成作业也必须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整理等工作,整体上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任课教师除了知识讲授外比较注重集中在一些主题上展开讨论,要求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培养学生具有好奇心、反思和怀疑精神,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加深学生对于知识和信息的深刻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和水平。
2.3 美方的教学管理体制相对灵活又不失规范
如果学生不到课且又没有履行请假手续,任课教师将会反映给教学秘书,教学秘书会电话联系学生了解具体原因。如果理由合理,也会接受,但会要求学生补课并提交作业。当然,在学生请假制度方面,还是比较规范的,都有具体的请假程序规定。在每门课程第一堂课上,任课教师都会说明 :学生如因特殊原因不能到课,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审核也比较严格;如果学生缺课达到三次,该门课程将无法通过,必须重修。
2.4 美方注重学生在学术方面的发展,格外强调学术诚信
第一,经常举行批判性思维的讲座、写作比赛、团体项目等,从教师上课的思维方式导向、作业的指导等方面,培养学生具备开阔的视野,引导学生跳出中国式的角度,从国际化的视角思考问题。第二,在课程作业要求和考试标准上,严格执行规范,从来不会降低要求或标准。当然,不同的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标准也存在差异。每位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制定不同的评价体系。考核方式非常具有个性,不同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同,且不同任课教师的考核方式和具体标准也不同。第三,对于学生作弊或抄袭等学术不诚信的行为都一致反对,制定了《作弊问题处理办法》,积极致力于在校园内营造诚信的学术氛围,包括学习上的诚信和评估过程的诚信,认为学生及全体教职工都有责任为保持校园的学术水准而尽一份力,积极宣扬[( dylw.NET) 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的服务,欢迎光临]诚信品质。对于学生们所提交的作业、论文或者报告,都会通过专门软件检查是否存在抄袭或剽窃,如确实存在学术不诚信的情况将立即判为零分。在测验、考试等其它学术活动中,一旦发现存在作弊或不诚信的行为,将严格惩处。
2.5 美方特别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
无论是工科还是文科专业的学生,在第一和第二个学期都开设了写作课程,共计6个学分。写作课程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完成,并且要针对阅读素材,提炼自己的观点。写作课程在扩大学生知识面、开拓学生视野、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③同时,美方设立了写作辅导中心,专门安排教师值班。任课教师也要求学生经常到写作中心,与教师进行交流,并接受专门的辅导。通过写作课程和课外写作指导,学生们的英文写作能力得到了锻炼。通过阅读很多英文的文献,学生们逐渐变得“敢说”,因此对外交流和交往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加强。
3 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3.1 改善办学条件,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为了从根本上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改善高校现有的条件,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和提供满足其需求的教学环境。第一,通过网络、电子邮件等方式公开校务,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开设更多高质量的选修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宽的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选择课程,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第二,实行弹性的学制,打破专业壁垒,改变目前转专业难和不同专业互认学分难的问题,允许学生延长学习年限或分阶段完成学习,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④第三,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权,通过座谈、调查、公开信箱等方式,鼓励学生针对教学管理、教学过程提出个人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的管理中来。作为教育主要服务对象,学生的心声应当被聆听与重视。
3.2 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21世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加快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发挥科技的持续创造力,我们还应处理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现代科技学技术拥有巨大的力量,但它的作用方向并不是科学自己能完全决定的;高科技与人的高索质必须协调发展才能为人类带来幸福而不是灾难;要加强人文教育,使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使科技教育人文化,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⑤高校不仅应开设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思政类课程和大学英语、体育等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课程,而且应该参照美国的大学,适当开设写作、文学、心理学、哲学、批判性思维等课程,开展有创业精神和自由学习的文科教育,加强了一些专业的社会科学课程,从而整合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3 关注第二课堂,加强实践教育
课外活动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途径。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中,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学是第一课堂,往往有着明确的培养目标。第二课堂以学生教育活动为主,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⑥第二课堂以第一课堂为基础,是对第一课堂的巩固、提高和实践,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第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入学教育活动,介绍各专业的情况,包括:专业特点、培养方案、学科要求等,使新生尽快了解并适应新的环境。第二,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组织作用,通过开展讲座、报告、参观、讨论、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职业认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第三,开设“文献检索”辅导报告,组织具有科研优势的学生定期交流与研讨,同时在导师的帮助下,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科研方面的研究,提升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
3.4 加强学术诚信制度建设
学术诚信是学生的基本品质之一,是高校德育的根本目标。面对目前存在的学术诚信缺失的现象,高校加强大学生学术诚信制度建设和管理。只有强调诚信,才能保障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第一,在学生中进行学术诚信制度的宣传,包括学术不诚信行为的界定、以及相关惩处方面的管理规定,使学生们从思想上真正建立学术[( dylw.NET) 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的服务,欢迎光临]诚信的意识。第二,教师要率先做到学术诚信。同时教师对于学生开展学术活动应做好指导工作,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各个环节贯穿学术诚信的理念,形成健康、积极和向上的学术氛围。第三,运用先进的软件和科技手段,有效制约学生剽窃或抄袭论文的行为,使学生在心理上主动杜绝学术不诚信行为。第四,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在制定学术诚信管理规定时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使得学术诚信教育最终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一部分。
3.5 构建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重任,必须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校园文化,要有一种能容忍并鼓励学生进行学术质疑和批评的人文环境。⑦课堂上,通过运用交际 式、互动式等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由主动的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甚至质疑教师的观点。让学生们最大程度地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一方面要树立师生平等的关系观念和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另一方面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较强竞争能力,具有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有能力从事科学研究并发挥才能,并能胜任高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国际型人才。
基金项目: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0921 3JX50“中外合作办学中外课堂教学模式与课程评价体系比较研究——以南邮—纽约理工项目为例”;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D/2011/01/070“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注释
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http://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② 朱晓江,陆遥.通识教育,人才培养必经之路——中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比较[J].咸宁学院学报,2010(9):107.
与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是进行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的劳动者。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是创造性劳动,具有巨大的价值创造功能。这是因为,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不同于一般性(重复性)的脑力劳动、更不同于主要运用人的双手进行具体操作的体力劳动在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根据劳动价值学说,体力劳动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劳动时间的长短,而脑力劳动价值的大小则应取决于其能动性和创新程度,创新程度越高,价值量越大。脑力劳动巨大的创新能力从何而来?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须从历史、人文、心理、思维等各个层面较细致地进行剖析。
(一)高级脑力劳动者复杂的脑力劳动是为高深的知识所武装的劳动
他们所掌握的高深知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累性,可使其劳动的创新能力得到空前提高,因而其劳动支出能产生异乎寻常的效果。正如牛顿所说:“我之所以有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实际上是站在一代又一代代代传承的众多巨人的肩上)。知识的历史积累性,是高级脑力劳动者的超常智力之源!
(二)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是异常艰辛的劳动
不仅需要高度专注,还需要创造激情。当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进行到紧张阶段时,就会象艺术家进入创作一样,工作与休息是很难明确区分的,因为进入高度活跃状态的思维活动很难遵循通常的作息时间。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甚至在做梦时,也会突然闪现出一个“创意”来。这也充分说明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的高强度性。
(三)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创造过程往往具有不可重复性
因为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是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同劳动主体瞬时的心境、情绪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可贵的创意、灵感、顿悟的涌现,往往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是转瞬即逝、难以重复的。这是创造性脑力劳动与一般性(重复性)脑力劳动的根本差别。
二、“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育,是创造性人才培养、提高的关键
(一)“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通常认为,人类具有经过漫长岁月进化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奇妙的器官――“大脑”,是人类所以能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而成为“万物之灵”的最根本的标志。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活动,而人具有“创造性思维”,是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分水岭。人类社会世代积累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结晶。由于“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往往表现为具有超常性(不墨守成规)、富有个性(独出心裁)、开拓性、独创性和灵活性”,因而活跃的“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心智活动的高级形式,能不断产生“创意”(creative idea),在思想观念上产生新的飞跃,这是一切创新之源!因为思想观念上的创新是一切实践上创新的先导,更具根本性。一个人在思想观念上如果因循守旧,只会循规蹈矩,跟在别人的后面人云亦云,在行动上必然安于现状,不敢越雷池一步。要求具有这种思想状况的人进行创新,就象缘木求鱼,是完全不现实的。因为,创新实质上是对现实的“超越”(突破),只有首先在思想观念上有新的飞跃,创新的实践才能实现。
(二)“创新能力”的培育应着重关注的几个主要方面
创新能力是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创新实践的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一种能以己知为起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推陈出新,提出新理论、新学说、创造新成果的能力。在社会科学领域,一种新理论、新学说的创立,往往能引发社会秩序的变革;在自然科学领域,重大的创新成果往往会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飞跃。当今世界,一个民族能否称雄世界,关键在于是否具有长盛不衰的创新能力。”
较具体地说,“创新能力”的培育,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想象能力
想象能力,是对现实世界没有的东西进行想象的能力。想象力可以超越时空的局限,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它通过对自己已有的认识进行延伸、扩展,产生新的智慧的火花,构筑新的形象。最有创造性的思想家,往往同时是最富想象力的幻想家。
爱因斯坦说过:“物理学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总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它可以概括世界的一切。”可见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和源泉!
2.质疑能力
质疑是对世界上各种各样已有“定论”性的东西进行质疑。因而质疑能力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善于质疑(于人无疑处有疑),是一个人探索精神的表现。一个人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就必须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大疑大进、小疑小进、无疑则无进矣。
3.记忆能力
没有记忆,人就不能积累和保存知识,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人的大脑好比一个加工厂,加工必须不断有新的材料输入。学习就是从外界吸收各种思维材料,通过记忆内化于自己的头脑中,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头脑中进行加工,使之活化和扩展,才能从已知创出新知,不断丰富、发展已有的东西,从而不断产生新的成果。否则,头脑空空,真正有价值的“创意”是决不能闪现的。因此,博学强记,往往是一切有大成就的学者的显著特点之一。如当代举世闻名的大学问家陈寅恪、钱钟书等就是这样。
也许有人认为,当今的世界已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要什么材料都可以很便捷地从电脑上查到,今天还谈什么记忆能力,已完全不合时宜了。须知,电脑上的东西,都是外在于人的东西,没有经过记忆,使之内化和活化于人的大脑,就不可能收到“积学以储宝”的效果。
4.自信能力
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往往都是个性鲜明、独立性、自信心很强的人,独立自主性是创新人才的核心品质,其创造能力往往就蕴藏在独特、鲜明的个性中。
一个人具有充分的自信,才能特立独行,不迷信任何权威和已有的定论,而能坚持不懈地通过自己艰辛的创造性劳动,源源不断地开创出原创性的成果。
5.洞察能力
洞察能力是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趋势所具有的敏锐、正确而深刻的预见能力。洞察能力的提高,虽不能完全排除天赋的因素,但主要是知识、经验的长期积累和深思熟虑的结果,因而能“见微而知著,鉴往而知来”,其中隐含着许多闪耀着“东方智慧”光芒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以上各种能力综合地、灵活地创造性运用,就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对“创造思维”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
前已指出,人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是由于人具有高度发达的、奇妙的大脑。人的大脑是极其复杂、高级的思维器官。人类思维具有多种形式,较深入地分析,可作如下细分: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也称抽象思维、理性思维;非逻辑思维又可细分为:艺术思维(形象思维)和哲学思维(悟性思维),它们之间的不同在于:
(一)逻辑思维重“理”,具有推理严谨、定量分析精密等特点
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链条式、环环相扣的递进式的思维方式,借助于分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方式来实现。逻辑思维对确定性、可量化事物的认识,可以编成严密的程序,用计算机模拟再现。”
(二)艺术思维重“情”
主要表现在: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进行创作,要达到以情感人,作品的内含不仅不要求精确性地描述,反而要求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以便给人较大的自由想象的空间。因而古往今来,优秀文学、艺术作品,通过情景交融,善于表达出许多人心中所有、而自己又无法恰当地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就能超越时空、扣人心弦、引起人们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和赞叹,而成为千古绝唱!
(三)哲学思维重“悟”,同佛教中国化的禅宗有着直接的关系
禅宗讲求的“悟”“是一种不可言说的领悟、感受。”一般地说,“所谓悟,是运用直觉、灵感、想象、联想、类比、假设等手段,经过思维的飞跃,突然了解、领会、判断以把握事物的一种思维现象。”大量实践证明,对确定性事物的认识,有赖于理性;对不确定性事物的认识,则有赖于悟性。许多表面上看来不确定的无序现象,实际上其中也是深藏着一定的有序性的。大量无序现象中的有序性,是不可能直接用计算工具“算”出来的,而有赖于高智慧的人通过悟性思维“悟”出来,据以作为行动的指南。
属于非逻辑思维的艺术思维与哲学思维都具有不追求精确、清晰、规范和可量化的特点,这是它们之间的共性。那么,我们又应怎样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所在呢?
哲学思维可以看作是艺术思维的升华和超越,因为它更具深刻性,是在更高的层次上领悟世界!成书于2500年前的《老子》(亦称《道德经》),全书只有5000字,被尊称为中国智慧的源头。其最大特点,就是围绕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道”,来探索宇宙人生一切事物的普遍规律,显示出既高屋建瓴、又包罗万象的大视野和大智慧!因而被称为世界哲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受到普遍地尊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例如:西汉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其皇皇大著《史记》中作“老子韩非列传”就指出:“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申子、韩子……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老子哲学所包含的超越时间的真理性,是其生命力之所在。
司马迁不惜长期忍受世人不能忍受的屈辱和痛苦用血泪写成的《史记》,将“究天人之际”与“通古今之变”融合在一起,是用老子的哲学思维观察事物的卓越范例,也是司马迁本人以其大视野、大智慧融入其中的生动体现。
(四)直觉、灵感是悟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灿烂之花
哲学思维重“悟”,“悟”孕育“创意”(creative idea),而“直觉”与“灵感”则可以看作是悟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灿烂之花。这是由于“直觉与灵感”思维能发挥独特的突破性的创新作用。许许多多为人敬仰和怀念的文学艺术家的“神来之笔”,军事指挥家的“奇谋”,科学家特有的“顿悟”和“豁然贯通”等等,都是在说明直觉与灵感思维在关键时刻建立的奇功。
爱因斯坦依据自己的科学创造实践,得出结论:“我相信直觉和灵感。”他还认为:在科学发明创造过程中,从科学观察和实验到一种新颖见解的提出之间,没有逻辑的桥梁,必须诉诸于直觉和灵感。爱因斯坦在这里,是将直觉与灵感并提,说明它们之间有共性。共性在于:直觉与灵感都是非逻辑思维方法,当逻辑思维方法失效时,得依靠非逻辑方法来开辟新路;直觉与灵感,都发生在潜意识领域,是潜意识与显意识相互交融的结果;都是基于知识与经验的长期积累,经外界信息的意外激发而突然地显现的,表现为“长期积累,偶然得之”,不可能是无源之水。
而其不同之处在于:知识与经验的长期积累――“积学以储宝”(《文心雕龙》,见前引)形成了智慧的潜力,灵感是在环境比较宽松、心灵自由自在、从容不迫、无外在压力的情况下,潜力突然闪现的;而直觉则是在遇到外部强大压力,情况非常紧急、千钧一发的情况下,潜力突然发挥出来的。汉代名将飞将军李广射石的故事,可较好地说明这一点。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学校的重视,职业学校在硬件或软件方面都上了一个台阶,然而,由于招生、就业、观念等方面的原因,职业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与此同时,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却在逐年增长,大量的工厂、企业严重缺乏技术人才。要解决上述二者间的矛盾,探究一条适应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之路,可采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并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企业教育有机结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如何实施“工学结合”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呢?
一、实施工学结合应考虑“四方共赢”这一问题
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涉及企业、学生、学校、教师这四个方面的主体。其中,企业是工学结合具体的承担方,学校是工学结合的组织者,学生是工学结合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工学结合具体的管理者。在实施工学结合过程中,一定要把“四方共赢”这一问题考虑到其中。若这四方当中有任何一方的利益受到较大损害,工学结合就很难持续开展下去。
第一,学校是工学结合的组织者,在实施工学结合过程中它主要关心的是教学质量、学生素质能否提高,最终能否达到提高就业水平、就业质量之目的。为保证能达到这一目的,学校事先应做好调查研究,制订出一整套完整的实施方案,并挑选合适的企业或工厂作为合作伙伴,否则工学结合只能是流于形式、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企业是工学结合具体的承担方,在实施过程中至关重要。可以说,若没有企业的支持是无法组织实施工学结合的。而对企业而言,它主要关心的是经济效益,即在工学结合过程中成本是否下降、收入是否上升、工学结合结束后能否有优秀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学校与企业在协商工学结合的实施细节时,企业对学生在工学结合时能否顶岗、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尤为关心。学校在组织开展丁学结合时应多从企业的角度来考虑,按企业生产经营的规律办事,尽可能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能正常进行。同时,企业不能把工学结合作为挑选员工、使用廉价劳动力的一种手段而不考虑学校对教学质量的要求。
第三,学生是工学结合的对象,若没有学生参与,工学结合就无从谈起。一般而言,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主要关心的是个人的收人情况,一部分学生则关心自己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的问题。因此,帮助学生树立工学结合的目标就十分重要。
第四,教师是工学结合的管理者,他们是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教学质量的保障者,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能否提高、自身的利益是否受到影响等问题。现在的中职生普遍存在着自觉性、自控力较差等问题,而不少企业因为太过关心经济利益的原因,常常忽视学校关于教学方面的要求。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工学结合的管理者即教师去协调。
二、实施工学结合的四种模式
要实施工学结合,一般可构建为以下四种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一)工学结合校内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校内培养模式是开发、利用学校内部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学校的自身优势,创办与专业对口的经济实体,由学校自主经营,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这一模式下,学校应该组织相关教师以企业实际生产岗位的重要案例、相关项目为主线编制出一套教材,教师按照企业技术的要求、工作岗位流程进行授课。并根据企业的任务,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按照项目设计流程,共同学习相关知识、企业应用标准和工作方法,师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考核时可按企业标准和自编教材的内容,由校企双方共同进行。
(二)工学结合专业企业式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专业企业式培养模式就是学校依据校内不同的专业开办不同的公司,专业与公司捆绑在一起,并以校内的实验室、模拟实习场所建立工学结合基地。这样的公司既是教学实体,同时也是经营实体,学生可到公司(教室)上课,也可到公司实习、兼职。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通过自己的劳动给企业创造一定的产值,得到企业给予的一定的生活补贴,达到“多赢”。这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与企业的工作岗位直接结合,也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升。
(三)工学结合校外拓展式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校外拓展式培养模式就是学校与社会上的优质企业进行合作的培养模式。在这一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学校聘请企业或行业的顾问、专家及部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为教师,这些外聘的教师和学校的教师一起参与到工学结合相关专业的培养和实践指导中。
(四)工学结合分散型培养模式
一般情况下,学校习惯于将学生成群结队地安排在某一个企业。这样做学校虽然是省心了,但工学结合的效果并不理想。对于企业来说,因学生太过集中而不堪重负,但又碍于情面只能勉强接受,并无真实的岗位提供给学生实践,最终工学结合只是形式,学生学不到真本领。若学校考虑到上述的这些情况,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将学生的工作分散安排,即每个企业安排1~2人。这样一来既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又使学生获得实惠,达到共赢。
三、实施工学结合过程中的课程计划调整问题
在实施工学结合的几种模式中都涉及要对传统的教学计划作适当的调整。具体来说,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时数应该适当地压缩,使得专业课课时更充裕,以腾出足够的教学时数用于学生在工学结合前所必需的专业技能课和实践环节课的实施,而“独立实践环节”课和“专业综合实训”课可以由指导教师结合实际情况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