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3 10:02: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文化差异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12)02-0267-08
前言
全球化浪潮席卷下,各文化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我国跨文化交际的新纪元已经到来。为了增进相互了解,有更多的机会与世界各国的人们进行商务和文化方面的往来,我们有必要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避免因认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引起文化冲突,导致交流失败。
跨文化的时间概念
当代跨文化理论认为,时间观念是文化深层结构的一部分。理查德・E.波特[1:7]提出,跨文化交际产生的障碍是受八个文化变量的影响:态度、社会组织、思维模式、角色、语言、使用和组织空间、时间概念和非语言表达。其中时间概念是一个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重要的文化变量。同样,爱德华T・霍尔制定了跨文化领域三个重要的文化变量――语境,时间和空间。在他的《无声的语言》一书中,他指出,不同的文化导致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不同。
在中西方文化中,由于感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人们对于时间概念的理解往往会大相径庭。时间感知方式会影响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并继而影响其言语表达及行为方式,反过来,一定的言语表述及行为方式又反映出独特的时间观念。正因为如此,时间观念不啻是一个隐秘的向导,无形地制约着人们的言语行为。作为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时间有助于我们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有助于进行有效的国际交流。因此时间观念的差异对交际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
中西文化时间观念的差异
时间是永恒的哲学话题,它与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联。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时间观念,它们的不同在于价值观放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根据萨姆瓦[3:168]的说法,注重过去的文化如英国,希腊和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因此,他们强调传统,习俗,历史和宗教和强烈相信之前的事件,过去的经验教会人们如何活在当下。注重现在的文化如菲律宾,墨西哥和拉丁美洲对当下一样重要。在他们的眼中,未来是未知的,现在真的存在。人们的这种文化可能更冲动和自发的,喜欢更轻松,更休闲的生活方式。注重未来的文化把重点放在有意义的未来。美国属于这一类,最受美国人欢迎的是无需回顾过去,努力工作准备未来。它们的不同在于价值观放在过去、现在和未来。
单向时间和多向时间的概念是由爱德华・霍尔提出。单向时间观指:时间是可以量化的和有限的商品,因此有必要使人们懂得使用时间和节省时间。它被认为是最有效地一次做一件事或在一个时间等待一个人。人们不应该让突发事件干扰他们的计划。多向时间观指:时间是无限和无法量化的。人们似乎不太繁忙,他们很容易改变时间表和期限。人们可以同时做几件事,情况可以频繁调整。中国倾向于多向时间观,通常可以在同一时间处理一些事情在同一时间,而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倾向于单向时间观,宁愿在一个时间里做一件事情。
西方文化中的时间观
西方传统的时间观侧重于研究自然科学中时间的哲学问题。西方文化的时间观受牛顿运动法则的影响。西方文化时间呈线性,意味时间溜得很快,一去不复返。西方人倾向于朝前看,崇尚未来。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历史上由于地理位置和军事力量,它们嗜好扩张地盘,向外延伸,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与不同文化人打交道,他们求变求新,愿意去尝试新的事物。
美国文化受西方文化和工业革命影响,重视时间观念。美国只有200多年的历史,因此人们没有历史感,很少关心历史。在他们眼中过去代表过时,无用,守旧的概念。相反他们认为将来很重要,充满希望。只要他们努力,把握未来就一定能成功,就能找到幸福。这是美国人的梦想。
美国人看待时间如水、石油一样宝贵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能节省,花费或耗费的有形商品。在日常生活和商业往来中他们不喜欢相互寒暄浪费时间,喜欢切入正事。在美国,“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有极强的时间观念,注重霍尔所说的“正式时间”。美国人重视制定作息时间表,合理地统筹安排时间以便规划好未来的工作与生活。正如霍尔指出:“讨论西方的时间观时不要忘记如果没有时间表的话,工业社会将不为人知,微不足道。”[4:136]美国的效率与时间紧密相连。高效率工作意味着他们生活、工作节奏很快。受美国文化的影响,便利店、快餐店如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孕育而生,帮助人们节省时间,迅速完成工作。众所周知,美国人称自己是钟表的奴隶,所以他们分秒必争地珍惜时间。
中国文化中的时间观
中国人的时间观不同于西方的时间观。中国传统哲学认为时间进程不仅是线性而且是循环性。[5:51]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表示时间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返。
中国传统的时间观很重视时间的“过去”,通常把过去当作现在生活的指南因为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因此就有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姜还是老的辣”,“人心不古”,“古人云”“世风不古”等习惯用语。
为什么中国人在表示时间的“上、下”词汇比英语丰富,蓝纯[6:97]解释说,中国人有祭拜祖先,崇尚数千年文化的传统。祭总是放在祭坛的顶部,人们跪在地面向上来祭祀祖先。于是汉语中出现许多跟“上”和“下”有关的时间词如“上半年,下半年;上辈子,下辈子;上次,下次;上午,下午;上旬,下旬”等。
中国人侧重循环性的时间观表明人们相信生命有轮回,人类的进程是按周期运行。因此就有“轮回”、“转世”、“周而复始”的说法。
冯友兰[7:213]在他书中指出农民为了农活就必须特别关注太阳、月亮的活动及四季的交替。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过去土地对人们来说十分重要,他们不喜欢搬家,离开土地意味着失去一切,因此他们觉得时间够多,事情可以慢慢做,逐渐养成了慢节奏的生活习惯。乡下的农民――他们的一天通常是按自然规律行事,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时间是金钱”。由此日常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像“慢走”,“慢用”,“慢慢来”,“慢悠悠”,“三思而后行”,“来日方长”等惯用语。
在农业发展中国家,多向时间观支配人的生活,人们可以同一个时间做几件事情。因为中国人喜欢回顾过去、尊重历史和传统。在中国人眼中时间不是稀
缺商品,很容易就能获得。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生产力水平低,吃“大锅饭”的现象普及,人们不重视效率。再加上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陈旧观念根深蒂固,大家的时间观念不强。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时间观念开始发生变化。现代社会要求时间的严格性和准确性,时间成为世界上宝贵的资源。
新浪网曾进行了一项题为“中国人到底有没有时间观念”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时间观念正在改善。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3757名被调查者中,77%的人认为时间就是生命,10%的人选择时间是金钱,8%的人认为时间就是幸福。而仅有5%的人认为时间。对时间的珍惜和重视,表明人们越来越追求高效率生活,“与时俱进”的时间观念大大增强,有助于中国社会发展。
概念隐喻理论下的时间概念
中西方哲学家,物理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甚至小说家和诗人已经从不同的角度诠释过时间的概念。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时间范畴又以空间范畴为前提。其原因是,人类的一切活动无不发生于具体的空间,空间能为人的知觉器官直接感知,而时间则是无法感知的抽象概念,因此后者必须借用前者来加以认识和表述,也即要借事物、运动、空间方位等概念以隐喻的方式进行表达。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隐喻实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于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
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想和行动中。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为的概念系统从根本上是隐喻的。”[3:3]按照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隐喻是人类概念体系的基础,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一面镜子。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概念隐喻主要有三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将不同的概念域作为始源域来认知时间这一目标域,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时间隐喻。因此,时间隐喻即是将其它概念结构投射到时间概念结构上的隐喻现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在日常生活交流中所使用的成语典故、习语谚语及文学作品都能反映出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时间隐喻概念也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以下从跨文化视角探讨时间隐喻理论,借助分析中英文时间隐喻文本研究来挖掘不同文化时间观念异同及重要性。
时间隐喻在文本中的解读
一般来讲,大部分小说按时间顺序来编排叙述。读者能从小说中深切地感受到时间的存在和节奏感。比如: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中时间就是按照四季的更替和事件的发展来体现,而马克,吐温的名著《哈利贝克・芬历险记》中惊险故事在漫长的夏天一个个展开,让人体会到时间缓慢地流淌。
下面从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所著的《乱世佳人》和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丹尼尔,笛福著的《鲁滨逊漂流记》小说中译本撷取几个片段,加上一些中西方日常生活中的习语、谚语,通过文本研究来感知时间隐喻所赋予的语言震撼力。
1、时间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将涉及一种概念的各方面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我们的许多活动,如辩论,预算揭示时间隐喻的本质。“时间就是金钱”,“时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和“时间是一个有价值的商品”都是隐喻概念。他们都是隐喻性的,因为我们使用的是我们的日常经验与金钱,资源有限,和有价值的商品概念化时间。莱考夫和约翰逊称这种隐喻结构隐喻[9:133]多德指出:北美人觉得时间是一种有价值的商品,可以被用来使用,购买,浪费,节约,花费,并以其他方式操纵[10:146]。“时间就是金钱”拥有许多类似隐喻表达方式,时间可以安排、节省、耗费等。近年来“时间就是金钱”理念在全世界越来越盛行。例如以下文本分析:
例(1):她终于理解了他,他们俩的心终于撞击在了一起。这珍贵的时刻决不能轻易错过,不管事后会带来怎样的痛苦。
――《乱世佳人》中译本[11:1166]
例(2):他在亚特兰大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现代女郎酒馆楼上赌钱,或是在贝尔,沃特林的酒吧里跟那些有钱的北佬和提包客密商赚钱的计划,使得全城的人愈加觉得他比他这些朋友们更可恨。
――《乱世佳人》中译本[11:849]
例(3):我在所有的铁器中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块铁皮,花了一星期的功夫,总算做出了一把铲子。
――《鲁滨孙漂流记》[12:43]
例句(1-3)属于时间结构隐喻。受“时间是金钱”隐喻概念的支配和影响。时间被看作是有价值的商品(如:拥有,失去、花费)。例如,例(2)中“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赌博室……”,金钱是喻体,时间是本体。
例(4):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例(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例(6):光阴一去不复返。
例句(4-6)是中国人常见的谚语。人们喜欢用“时间就是生命”来告诫人们不要浪费时间,要是浪费了时间就再也找不回来。“光阴”在汉语中表示时间。“光和阴”的变换预示时间的流程。在中国传统上人们习惯把时间比作金子,一种昂贵的东西,时间是可以珍藏的。这种惯用语耳熟人详。而在西方“时间是金钱”隐喻深入人心,但近几年在中国流传得很快,说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时间如金钱一样宝贵。
这种时间隐喻在中英文上存在差异,基于不同的价值观,传统和生活环境。在过去,中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时间的价值,因此这种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因此就出现了像“一刻千金”,“寸阴尺璧”等成语。然而,西方国家主要是以市场经济为主,人们重视工作效率和时间。如以上已经说明,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不同的时间隐喻。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时间就是金钱”的比喻是典型的西方式表达,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比喻是典型的中国式表达。
2、时间本体隐喻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分析,人类最初的生存方式是物质的,人类对物体的经验为人们将抽象的概念理解为“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这就派生出了本体隐喻。在这类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具体有形的实体,特别是人体本身。“本体隐喻”又可分为“容器隐喻”和“拟人化”。例如以下文本分析:
例(7):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在这岛上已经生活了二十三年了。
――《鲁滨孙漂流记》[12:75]
例(8):是啊,时光如流水!二十多年前我种的那些用来做围篱的树,现在已经变成大树了。
――《鲁滨孙漂流记》[12:147]
例旬(7-8)属于时间本体隐喻。时间被看作金钱或移动的物体。当时间被比作移动的物体,我们可以用不同动词描述在时间域运动过程点及运动状态。同样时间也被描绘成流动的水,时间一去不复返。已成为普通的日常语言,且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人们的思维方式。一般情况下人们已意识不到它们的隐喻性,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用熟知的具体事物来思考、谈论抽象的事物。由此可见,隐喻性的思维方式和其他感知一样已成为人们组织经验、认知世界和自身
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除了上述例子中,仍有很多例子的本体隐喻。在中国时间被描绘成流动的水。当我们想强调时间飞快,我们可以说时间如离弦之箭,像风疾驰,表示时间在我们观察者面前来来去去,例如:“任时光匆匆流去”、“似水流年”、“时光飞逝”、“光阴似箭”英语中也有许多类似的表达。
例句(9)岁月不待人。
例句(10)如果时间允许的话。
例句(11)有了时间和机遇,一切秘密都暴露。
例句(12)岁月流逝,脑子善思,最大的痛苦也解除。
例句(13)时间是伟大的发现者。
例句(14)时间能创造奇迹。
例句(15)时间能教你学会一切。
――沈一向,沈超英[13:411-413]
例句(9-15)属于拟人化范畴,画线的词都是拟人手法。例句(9)选自陶源明的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告诫人们珍惜时光,不要虚度年华。例句(10-15)摘自英语谚语辞典。表明时间过得飞快以至于人们抓不住它。时间不等人提醒大家充分利用时间。
例句(16):时间就是生命,懒人消磨时间就意味自杀。
例句(17):时间在飞逝中仍然带给她更多的真理,而且在偷走她的青春时给予她智慧。
――爱德华,摩尔[14:202]
例句(16-17)是英文格言。“杀死时间”动词“杀死”字面上的意思是“造成一个人死亡”,但这里“杀死”的宾语是“时间”而不是“某个人”,表示“悠闲地打发时光”。像这种类似的英文表达还有很多如“愚弄时间”、“欺骗时间”、“谋杀时间”、“偷取时间”等。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人喜欢用表达拟人化的时间隐喻,这是典型的英汉语中由于文化差异而不同。
3、时间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是指隐喻从“进出,上下,前后,开关,深浅中心一边缘”等表示空间的具体概念域向非空间抽象概念域的系统映射。这些隐喻跟人的身体构造及认知世界的方式有关。[9:133]
李国南指出[15:85]在英汉语中有着相似的方位隐喻。由于人类认知的普遍规律,英汉空间隐喻是相似的。例如:“去,往,现,前,来”用来指空间的概念,后来他们成为表示时间的词素,构成方位隐喻如“去年,去岁,去冬,以往,过去”、“现在,当前,现时”、“将来,未来,来年”、“回首,回顾,回忆,追忆,追溯”等时间词。以下文本分析:
例(18):“我现在不去想它,”她重又祭起了自己惯用的法宝,狠狠地想道。“如果我现在还去想失去他的痛苦,我就要发疯了。我明天再想吧。”
――《乱世佳人》中译本[11:1312]
例(19):“这一切等我明天回到塔拉庄园再考虑吧。到那时候我就能够忍受了。明天我要想出个办法来重新得到他。不管怎么说,明天就是另外一天了。”
――《乱世佳人》中译本[11:1313]
例(20):望着那渐渐离去的岛屿,我心中顿时涌起了无限的遐想,让我想起了当初的岁月,想到了现在和未来……
――《鲁滨孙漂流记》[12:162]
例旬(18-20)中“过去、现在、将来”属于方位隐喻,呈现出典型的美国将来为中心的时间观文化,美国重视未来,因为预示着希望、前途和期望。女主人公斯嘉丽把“明天”当作她的“法宝”。每当遇到困难她就鼓励自己明天是崭新的一天,希望的开始,相信自己只要做好准备一定能成功。俗话说“好时机就要来了”说的就是苦难是暂时的而前途是光明的。斯嘉丽有足够的把握重新赢得瑞特的心,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
一、中国文化中的“面子”概念
自1944年中国留美人类学女博士胡先晋发表有关《中国人脸面观》论文以来,众多学者先后撰文论述“面子”问题,并对这一概念给出了各自的界定。胡先晋认为“面子代表一种中国社会重视的声誉,这是在人生经历中通过成功或夸耀,步步高升而获得的名声,也是经过个人努力和聪明才智积累起来的声誉。”何友晖认为“面子是个人基于他在社交网中所占的地位、合宜的角色表现与被人接纳的行为操守,而从他人获得的尊重与恭敬;个人所获得的面子乃视个人及其关系密切者的生活举止与社会期望是否吻合而定;而在两个人交往的情况,面子可说是一种相互的服从、尊重与恭敬,是双方都期待获得,同时也准备回报的。”黄光国则认为面子是指个人在社会上有所成就而获得的社会地位或声望,个人的面子是其社会地位或声望的函数。成中英从主观和客观两个度来解释“面子”,他认为“从主观向度上看,‘面子’体现的是与社会关系及整个社会相关的个体自尊价值和自身的重要性。客观向度上的面子是指个人被相同社会或社区中的其他成员认可的社会位置,或更多表现为在某特殊场合被特殊人认可的社会地位或价值。”金耀基认为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对面子的定义具有代表性:面子是一种社会性的东西,个人的尊严将从适当的行为及社会赞许中获得,即社会性的面。但他同时认为中国的“面”,除社会性外,尚有道德性的含义。朱瑞玲认为“面子是一个社会认可的‘自我’,也是个人社会影响力的代称;它因社会互动而产生,又因拥有种种社会资源进而影响人际间互动的关系;为了追求面子亦即有利的自我意像,个人逐渐习得各种符合社会规范的因应行为模式。”陈之昭从现象心理的角度将面子界定为:在自我或自我涉入的对象所具有且为自我所重视的属性上,当事人认知到重要他人对该属性之评价后,所形成之具有社会意义或人际意义的自我心像。周美伶从两个角度对面子加以界定,一为社会尊严,另一则是公众形象。翟学伟在综述了前人的研究并对“脸面”的语义做了分析之后,提出如下定义:“脸是个体为了迎合某一社会圈认同的形象,经过印象整饰后所表现出的认同性的心理与行为,而面子是这一业已形成的心理及其行为在他人心目中所产生的序列地位,也就是心理地位。”
综合以上的概念得以看出,学者们对面子的定义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认为面子是一种声望、尊重、价值、重要性或社会地位,总之强调面子是一种社会尊重或社会价值。二是视面子为公众自我形象,或他人所认定的自我形象。强调面子是个人在他人心目中所建立的形象,是他人用来认定个人的整体知觉。但所有学者均认同的一点是,面子须透过互动情境而获得,一个人的“面子”是“面子”拥有者和认可者之间特定关系的一个函数。
二、西方文化中的“面子”概念
Goffman是西方探讨面子的代表人物。他对面子曾做过一“动”一“静”两种描述。其互动性的定义是:面子是在特定的社会交往中,个人成功地获得向他人声讨的社会正向价值。它包含了以下两个过程: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某种关系的人,其中一方向另一方声称自己拥有某种社会赞许的价值;若互动对方加以承认,这个人就获得了他所要讨的面子。而静态的描述性定义是:面子是一个具有社会赞许性质的自我心像。静态描述与互动性定义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丧失了面子运作所具有的磋商与互动的本质。
Brown& Levinson则进行了精细的跨文化语言分析,以探讨人们怎样透过语言来表达对面子的顾虑及避免面子威胁。他们的理论虽以“礼貌”为名,但是面子却是此理论的关键概念。这个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在一个社会中,任何有能力的成人都有面子,而且知道每个人都有面子,他们也有一定的理性知道如何选择方法来完成(照顾他人面子需要的)目标。这里所谓的面子就是“每个人要求他人认可的公众自我心像,是一种须情绪投入,可以丢失、维持或增加,并且在交往中需要被时时留意的东西”。这一概念包含了两种成分:消极面子与积极面子。消极面子是指“每个有能力的成人的行动都不被他人妨碍或强制的需要”;积极面子则指“个人的需要至少被一些人视为可欲的”。消极面子所要求的是一种独立自主、可以自给自足的公众形象,追求个人的自主,不受他人强加负担或义务,这种愿望一旦得到满足,该成员的消极面子就得到了保留;积极面子是希望自己所认为有价值的东西能被有关的人物接纳、赞许的需要,追求与他人的亲近、和睦,及受他人赞同。
Ting Toomey在她所提出的“面子磋商理论”中将“面子”与“我”及文化的概念交织在一起。她指出“面子实际上是个人的自我在某种关系情境中呈现出来的心像”。它是在某一情境下互动者互相定义的身份。而“面子磋商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各文化的成员都在为他们想要拥有的面子而与互动对方进行磋商。她将面子分成四个向度:自己的/他人的消极面子;自己的/他人的积极面子。
Lim认为面子指的是一个人向他/她人所声讨的积极的公共意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自主的、交情的和能力的面子。自主面子是人们控制自己命运的意象,该意象根植于不想被压迫的需要;交情面子是人们对于有价值的同伴的意象,该意象引发被接纳的需要;能力面子是对一个人的能力的意象,它产生了一个人的能力被尊重的需要。
其中Brown& Levinson的消极面子与积极面子观具有典型的西方文化特征,是完全基于西方文化的面子概念。
三、结语
Brown& Levinson所提出的积极面子与中国文化中的“面子”有相似之处,而消极面子则几乎无任何相同。中国文化中不存在以行动自由和自主要求为核心的消极面子观念。相反,Brown& Levinson认为在西方文化中不太敏感和正式的积极面子观念在中国文化中则表现得非常鲜明突出,构成了中国文化中“面子”概念的主体内容。这种积极面子要求的实质是要受人尊重,其本质还是一种尊严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文化中“面子”概念的核心就是人格尊严的要求,对友善、热情、认同、人格完满的要求,对行动自由的要求不明显。中国文化中“面子”的维护包括对己与待人两个方面。对己要克己守礼,不失体面,一言一行符合社会的要求和自己的身份地位;对人则要尊重体谅、热情友善,充分顾全到对方的面子。(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
[DOI]10.13939/ki.zgsc.2015.01.143
社会发展为人类实践提供了日渐广阔的空间,人类社会实践方式也异彩纷呈,种类繁多。各类实践在不同层面均涉及文化这一范畴,不论是语言文化、科技文化还是传统文化。其中文学创作作为反映社会现实、抽象人类规律的实践方式之一,牵涉跨文化交流这一目下时势所趋。因而文化差异也就必然成为文学翻译中不可回避的内容。
1 文化差异与文学翻译定义
有关文化(Culture)这一概念的定义分歧与争端早已结束,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文化是一个社会的信仰与规范集合(the totality of beliefs and practices of a society);[1]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文化差异(Culture Difference)则是跨社会形态、模式的信仰与规范集合的不同。文学创作作为某一特定社会形态的文化活动势必背负其烙印,反映其特定信仰与规范集合;因而导致文化差异,这一相对异质文化形态接受者形成的解读障碍。文学翻译(Literary translation)则是跨语言体系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往往是语际(interlingual),而非语内(intralingual)概念。语言作为文化载体,是不同文化的镜像;语际翻译是不同语言体系间的交流与合作,势必面临文化差异的处理。
2 文化差异与文学翻译的关联
文化差异不以政治意义国家疆域为划分标准与界限。虽然政治这一往往涉及其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对文化活动有不容忽视的操控能量,其影响时常见诸翻译活动;文学创作,这一社会图景的写实手段,更难离政治。但政治意义的国家疆域却并不形成文化差异划分的唯一量度与界限。因为从文化角度出发所探讨共享一套信仰与规范的社会,是不以国家疆域界限为唯一衡量标准的概念。因而文化概念的不同社会是与不同国家既相交又分离的共核概念(Common Core)组合。即,一个文化概念的社会形态可以跨越国界,一个政治意义上独立的国家也可涵盖多个不同文化社会形态。是以文化差异不一定平行于国家疆域的变化而变化。正如霍奇森所指出的那样:“将文明视为一个不连续的区域性存在的思想是毫无疑义的。”[3]文化与文明的不可分割性,使其也体现同样特性:跨地域连续性。但尽管在保持其连续性同时,文化也呈现地域差异。在同质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差异如此,异质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差异亦复如是。以基督教文化为例,在宗教源起之初,基督教是以犹太教为蓝本的。因而其教义与犹太教颇有渊源。独立之后,其信众的单一性也使宗教文化折射出单一性。但随着基督教在世界的广为流布与接受,其宗教文化也日渐丰足与多元起来。迄今为止,基督教已分化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主要分支、105余派”。[4]此时,人们已经完全遗忘了犹太教对基督教文化的肇始作用。而基督教本身的发展,在拜犹太教所赐同时,这种多元与其流布接受过程中的地域人文情态的变迁不可分割。是以形成基督教遍布世界的众多流派与相应文化活动。反映在文学创作中,以不同文化为背景的作家自然会流露出文学创作中的文化差异。如霍桑的《红字》,作品通篇贯穿基督教赎罪意识;而萨尔曼・拉什迪的《撒旦诗篇》则试图抹杀对穆斯林及其文化与宗教的认同;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被宗教界人士斥为歪曲,但文学作品及改编电影备受非教派人士追捧。这种由文化差异引起的对跨文化背景文本的接受差异不失有趣的文化现象。同一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核对不同受众引发的接受反映可能截然不同,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译本成功与失败。所以文化差异意识对透彻理解文学作品不可或缺,而后者正是上乘文学翻译的前提。因而文学翻译中应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译者应考虑接受读者的文化语境,意识到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意味着在译介新文化,同时在接受文化中重构包括社会、经济及语言等层面的源文化。文化差异作为文学翻译,这一时常跨越文化背景进行译介活动的重要又不可回避的层面,本身也是文化现象之一;而对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也同属文化活动领域,二者均被文化研究所囊括。所以文学翻译与文化差异是呈双向、同质交织运动状态的手段与目的、客体与本体关系。
3 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应对策略
文学作品在翻译学中被定义为表情型文本(Expressive Texts),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处理涉及地道或习惯表达,如俚语、歇后语、问候语等;习俗或常规如节日、婚丧嫁娶、礼仪等;历史渊源如朝代更替、政纲演进、人物交迭等;上述仅为文化差异在文学文本中体现之万一,但不论它的体现形式怎样,译者译介行为对文化差异的处理将以不同程度改写源文本(因而有了译本比较研究这一翻译实践研究模式),因为接受文本(Receptor/Receiving Texts)中无可避免会出现以忠实(Fidelity)为前提对源文本的增删。而改写程度大小则视译者手段运用而定,或译者译介意图而定。接受文本或意在引介异域文化或实现重构后在目标文化中对源文本的接受。前者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异域情态(Exoticism)及独有特征(Realia),通常会采纳音译、异化等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引致阻抗(Resistancy/Resistance)现象,异域文化负荷有可能会丰富或动摇目标文化系统。后者着眼于在目标文化系统中重构源文本,词汇替换、归化等手段会是选择的对象,从而产生冗余(Redundancy)现象;使目标文化多样化,巩固其系统。此外,文学翻译中的翻译策略还常涉及建构性翻译常规(Constitutive Translation Conventions)、折射(Refraction)、预先规范(Preliminary)等。译者对源文本的处理策略将不仅使接受文化读者能接触源文本,左右其对源文本的接受;也能对源文本所根植的接受文化(Receptor /Receiving Culture)多元系统(Polysystem)构成操控作用,从而对目标文化体系构成影响。以中国传统文化书信表达为例:信末文言体“顺祝/颂教/商祺!”现代汉语体“祝安!”“安好!”等在很多情况下无差别地被译为“Best wishes to you.”反映出东西文化尚礼与尚简生活态度的文化差异。又如《前赤壁赋》开篇中最后一行后半阕“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富含中国传统道教文化底蕴。A.C.Graham在译文中处理为“hovering above as though we had left the world of men behind us and risen as immortals on newly sprouted wings.”其中“world of men”、“immortals”是典型基督教文化符标。两个截然不同体系中的文化概念在此交会,这恐怕是苏轼始料未及的。再有译界佳话:张谷若先生对“David Copperfield”中顺口溜的翻译。“I love my love with an E,because shes enticing;I hate her with an E,because shes engaged;I took her to the sign of the exquisite,and treated her with an elopement;her names Emily,and she lives in the east?――“我爱我的所爱,因为她长得实在招人爱。我恨我的所爱,因为她不回报我的爱。我带她到挂着浮荡子招牌的一家,和她谈情说爱。我请她看一出潜逃私奔,为的是我和她能长久你亲我爱。她的名儿叫爱弥丽,她的家住在爱仁里。”翻译实践中此类神来之笔不胜枚举,策略多样,无一例外体现译者意识形态对文学文本中文化差异的作用与体会。进而展现译者意识形态与作者意识形态的融合与冲突。
文学翻译对接受文化而言是一个改写源文本但在相当程度上保留其异质文化特征的过程,而这一异质文化特征与接受文化背景有着天壤之别,尽管它可能与接受文化背景有同源关系。通过这种译介手段从异域文化汲取养分,可视为接受文化充实自身的途径之一。通过文学翻译中对文化差异的客观建构,也可驳斥如东方主义(Orientalism)、中国等这类对异质文化的曲解与误读,从而从根本上消除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跨文化交流障碍,建立更畅通的文化间理解与交流。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3-0034-04
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处在不同的政治、社会制度下,有着不同的,延续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所有这一切都涉及到“文化差异”这一概念。不同类别的文化差异存在着不同的差异程度,其中差异程度最大的要数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另外还有由于所属国家的不同而产生的国别的文化差异、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同一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文化差异、因职业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甚至不同个人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因为文化差异有如此多的类型,所以不可能一一论述,本文所涉及的是差异程度最大、最明显的一类,即东西文化差异,在这里主要指的是中国和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
先来看一个例子:
例一:一个美国教授戴维斯在中国讲学三个月,而当他谈起对中国的印象时竟然说“中国人不尊重知识和学术”,原因是大部分中国人称他为“戴维斯先生”,而不是他所熟悉的“戴维斯教授”或“博士”,所以他感到中国人似乎在故意贬低他。据此,一位赴美留学生在《我对称呼的见解》一文中指出英文的“Mr.”和汉语的“先生”的内涵意义的不同。[1](P2-3)
国内关于文化差异的研究已经很多,如文化差异与英汉翻译、文化差异的研究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文化差异对语言交际的影响等,这些研究大多提出了文化差异这种现象,以及这种现象与翻译、教学、交际等实际工作和生活的关系。而本文则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研究中西文化差异,探讨中西文化因素对人类认知活动的影响,如例一谈到的中美关于“先生”这个称呼的不同理解是怎样使中西方的人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的。
“文化”是一个提及率很高的词语,人们常常说“酒文化”“茶文化”“文化节”等,但“文化”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什么样的差异属于本文所要探讨的文化差异?为了使本文的探讨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有必要在讨论文化差异的某些具体问题之前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关于“文化”的概念。
一、关于“文化”的概念
不同的学者对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一般来说,“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桂诗春提出,狭义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及其伟大的代表人物所做出的种种重大的成就与贡献,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2](P138)
胡文仲指出,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独特创造,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成果――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的文化单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成果。[3](P28)
Raymond Williams认为culture一词包含三方面的含义:(1)用以描述知识、精神、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2)表示一种生活方式,不论是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群体或者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3)用以描述智力,特别是艺术活动的实践和成果。[3](P29)
涵盖面最广、最精确的“文化”定义之一是英国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创始人Edward Tylor 1871年在他的著作The Primitive Culture(《原始文化》)中提出的:“所谓文化和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3](P35)
以上介绍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关于“文化”的定义,本文就引用Edward Tylor关于文化的概念,这是一个较为广义的概念,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本文主要侧重精神层面的“文化”,并从差异程度较明显的词汇和社会生活两个方面来分析。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认识世界、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和相应的行为模式等方面也随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从认知语用学角度来看,这就表明了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人们认知结果的不同。本文试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主要运用认知语境的相关理论来分析中西文化差异。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认知语用研究
认知科学是从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等多角度研究人类智能系统的性质和工作原理的一门综合学科。[4](P3)它的哲学基础来自于主客观相结合的经验现实主义(experiential realism)认识论,简称经验主义。经验主义认为客观现实和人的感知、思维并不是相对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因此,人的经验来源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前者涉及到人的吃、穿、住、行等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后者则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等人的精神领域。但是,这些经验并不是完完全全储存在人的大脑里的,而是大脑对其进行能动地认识、消化、概念化和结构化,最终形成知识结构储存在大脑里,这个过程就是人认识世界的过程,即人的认知活动。而经验的来源就包含在本文所要谈及的“文化”概念范畴中,人类认识世界、获取经验是一个认知的过程,那么,作为人类经验来源的文化因素对人的认知活动又有什么影响呢?不同的文化因素,即文化差异会造成怎样的认知结果呢?
从认知语用学角度来看,这些概念化和结构化了的并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结构便形成了人的认知语境。认知语境在操作上可以抽象或系统化成“知识草案”(knowledge script)、“心理图式”(psychological schema)和“社会心理表征”(socio-psychological representation)三种语言隐性内容的推导机制。[5](P3)下面就结合认知语境的相关知识,从差异程度较明显的词汇和社会生活两个方面来探讨不同的文化因素对人的认知活动的影响。
(一)词汇方面的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这一人类特有的工具,其中文化的交流更是如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因素影响着语言的表达,所以语言能够反映出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烙印,体现出不同民族的特征。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词汇,则更明显地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尤其是中西方的差异。词汇的覆盖面很广,本文只选择了两种有代表性的词汇加以分析。
1. 动物词汇的文化差异研究。例二:龙(dragon)。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龙”是统治整个水族的神异动物,是一些远古民族的图腾。在封建时代,“龙”是帝王的象征,沿袭到现在,“龙”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自称为“龙的传人”。因此,在中国,“龙”都被赋予“至尊、神圣、吉祥”的含义,于是有了“龙凤呈祥、龙腾虎跃、龙飞凤舞、望子成龙”等褒义词汇。然而在英美文化中“龙”是凶恶、残忍的古怪野兽,它吞食人类、制造水火灾害。于是英语中的“dragon”有“悍妇、凶恶的人”的意思。在圣经中“the old Dragon”指的是“撒旦、魔鬼”。
在成长的过程中,中国人和西方人通过与身边的父母、教科书、媒体等接触获得了关于“龙”的概念和信息并逐渐在头脑中形成印象。在认识“龙”这一人类杜撰出来的神异动物时,中西方在这一点上的文化差异同时会影响人的认知活动。“龙”在人的大脑中不仅仅是有鳞有须的神异动物,在中国人的概念里,“龙”是“权力、尊贵、吉祥”的象征,而西方人则把“龙”等同于“魔鬼、凶恶的人”。这两种关于同一事物完全相对的概念化结果分别储存在中西方人们大脑中的知识结构里,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社会心理表征。
作为认知语境的一部分,在不同的意识形态中形成的社会心理表征会影响语用推理的过程,导致推理的种种变体。[6](P116)当中国人听到“望子成龙”时,首先检索头脑的知识结构中关于“龙”的内容,发现“龙”有“权力、尊贵”的含义,于是得出结论:父母希望子女长大后出类拔萃、建功立业、获得巨大成就,这样完成了对“望子成龙”这一成语的正确的、符合中国人关于“龙”的认知结果的理解过程。而当西方人听到“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时,他们也会在头脑中搜索关于“龙”的社会心理表征,找到“龙就是撒旦”的概念化结果,那么得出“父母希望孩子成为恶人”的结论,进而对这一说法大惊失色。
2. 抽象词汇的文化差异研究。例三: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中西方在价值观上有一个明显的不同:群体取向与个人取向。
在中国,人们的价值观强调的是集体的利益大于个人的利益,崇尚集体的和谐,反对突出个人,把功劳归于集体,同时避免“锋芒外露”。“个人主义”的含义成为一切从个人出发,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只顾个人,不顾他人、集体和国家,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个人主义”固化为与“集体主义”相对的贬义词。
而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的价值观强调的则是个人的独特性,能够自由发展,而不受或少受社会、政治和宗教等势力束缚,崇拜个人奋斗,保持一致在西方看起来是个性丧失的表现,隐私权被看作合理的要求,若受到侵犯如同受到侮辱。[7](P1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是这样定义individualism的:(1)feeling or behaviour of a person who likes to do things in his/her own way,regardless of what other people do(2)theory that favours free action and complete liberty of belief for each individual person(contrasted with the theory that favours the supremacy of the state) 可见,在西方人的头脑中,“个人主义”不含有贬义成分;相反,这个词被赋予了更多的积极意义。
由此可见,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价值观念影响了人们对于同一个词的认知活动,经过长期的概念化和结构化过程,“个人主义”内化在人们头脑中的含义就被赋予了不同的感彩,于是当听到“王先生崇尚个人主义(Mr. Wang advocates individualism.)”这句话时,中国人提取出的头脑中这个词已经概念化、结构化的意义即是“个人主义是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然后结合这句话,得出结论:王先生是一个自私的人,应该受到人们的鄙视。然而,西方人则会结合他们头脑中关于“个人主义”的社会心理表征,即“个人主义是宣扬个性、不受束缚”,因此得出不同的结论:王先生是一个珍视个人权利、勇于进取的人,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由此可见,不同的价值观念使人们在头脑中形成不同的社会心理表征,进而影响人们的语用推理,得出大相径庭的结论。
(二)社会生活方面的差异
社会生活也是方方面面的,既包括生活方式,也包括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生活态度等,本文仅举一个例子加以分析。
例四:看病。“去医院看病”不管对于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件,由于这个事件的反复发生,它逐渐地变成一种典型结构并概念化和结构化在人的大脑中,成为一个知识草案,它是固定的认知意义单元。但是,中国和西方看病的流程略有不同,在中国,病人直接去医院就可以了,不用像西方人那样还要提前预约,这就体现了长期以来中西方生活方式的不同。
社会文化因素以经验的方式不断输入大脑,于是产生了相关的内容和形式结构,形成了相应的社会心理表征,而这种带有社会文化色彩的心理单元,可以影响到有关知识草案的选择。[6](P118)知识草案随着时间逐渐被固定和深化,只要具体的事件或场景一出现,这种知识草案就会被激活并投入使用。另外,结合具体的场景因素,知识草案经过经验式的排列组合可以形成规模更大的心理图式。如例四所示,西方人看病的知识草案比中国人看病的知识草案多一个“预约”的环节,所以当生病需要去医院时,西方人不会像中国人想到的那样直接拿钱去医院,而是先打电话预约。
三、文化因素和认知活动的关系
如上文所述,文化因素能够影响人的认知活动,不同的文化在人的大脑中产生不同的社会心理表征、知识草案,进而连接成规模更大的心理图式,当遇到类似的场景或情景时,这些心理单元就会被激活,进行语用推理或产生相应的行为方式。但是,这些在大脑中形成的固定的心理单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方的交流日益加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大大小小的变化。这些文化因素上的改变都会进一步影响人的认知活动,相应地改变人脑中已经形成的固定的社会心理表征、知识草案或心理图式。某一时刻当这些心理单元被激活后,则产生不同以往的语用推理或行为方式。
以例四看病为例,假如一个中国人在西方居住一段时间后,他会发现原有的依据知识草案生成的行为和当地的社会文化产生了矛盾,因而结合身边的具体场景因素相应地调整他的知识草案,久而久之,形成一个新的固定的知识草案。于是,当再次遇到类似的情景时,他脑中这个新的知识草案就会被激活,他就会基本按照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行事,在看病前先预约了。
再如“例三”中作为一种价值观的“个人主义”一词也处在变化之中。曾有学者将当代美国人分为四代,对于每代人,“individualism”作为一种信仰都有不同的含义[8](P23-24):(1)对于出生于一战、成长于二战期间的一代来说,“个人主义”中包含着对家庭、朋友、同事等团体小团体利益的重视,并没有“平等”的含义。(2)对于出生于大萧条、二战期间的一代来说,“个人主义”意味着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3)战后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孕育出的“生育高峰期”的这一代人的“个人主义”,就是自由地表达个人意愿,为自己的思想行为作主,向违反个人自由意愿的人或事说“不”。(4)生于信息时代的一代人的“个人”似乎已经消失在电脑面前。以上是“个人主义”的含义在美国的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在中国,这个词同样也发生了变化:“个人主义”的含义趋近于“主体意识”,逐渐趋向于中性词或褒义词,就是说“个人主义”这个词升值了。由此可见,随着历史的进程,随着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渗透,人们的价值观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影响了人们对“个人主义”这个词的认知,使人们重新调整已经在大脑中形成的社会心理表征。
四、结语
本文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指出文化因素能够影响人们的认知活动,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使得人们在头脑中形成不同的社会心理表征,产生不同的知识草案、心理图式。当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场景或事情时,与之相关的知识草案或心理图式就会被激活,人们因而进行不同的语用推理和采取不同的行为或生活方式。本文同时指出人们大脑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心理单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文化因素的改变,社会心理表征、知识草案和心理图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另外,“文化”是一个范畴很广的概念,文化差异也体现在方方面面,本文仅举了词汇和社会生活中的四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加以分析,其他方面如比喻和习语、打招呼、称呼、夸赞及其答语等都有深入研究的价值,而认知语用学也为文化差异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和方法,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差异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熊学亮.语用学和认知语境[J].外语学刊,1996,(3):3.
[6]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刘爱真.文化认知与言语得体――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思路谈[J].外语界,2000,(2):11.
[8]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已经成为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语言。在经济的带动下,我国的文化与英语文化的交流也日益增多,这给我国的文化发展带来了很多的活力,对我国的文化有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存在许多差异,针对这些差异,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尊重对方习惯的基础上,采取了逐渐消除、的方法,从根本上加强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以确保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的有效交流。在翻译工作中,这种文化差异也会影响翻译水平,因此,我们应当积极研究如何处理这些文化差异,从而减少文化差异对翻译水平的影响,翻译出更好的作品。
1、分析文学体裁
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会碰到各种体裁和内容,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明白各种不同体裁的样式,总结各种体裁的特点,根据不同体裁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翻译技巧进行翻译。同时,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差异也不相同,我们应当对不同体裁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准确地翻译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英语文学作品的体裁包括小说、诗歌、科技应用文和散文这几种,对于小说、诗歌和散文,这些作品是作者独立创作的作品,其中包含的文化元素较多,突出地体现了文学性和艺术性。因此,在翻译这一类体裁的作品时,翻译者应当充分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以及作者的个人背景,这样才能有益于翻译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将作品所要表达的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具体的做法是,分析作品的文化背景,并对中文语境和文化背景,找出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既要忠于原文的意思,又要根据汉语的阅读习惯,对文字进行调整,使读者能够很容易地懂得作者的意思,提高翻译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对于科技应用文,由于科技应用文和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不同,科技应用文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翻译科技应用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翻译科技应用文时,应仔细分析科技应用文中的叙述重点,找出包含文化元素和文化背景的地方。其次,在找出这些地方后,要认真对比这些文化元素和中文语境中的文化元素,找出这些文化元素与中文文化元素的差异。再次,在找出了文化差异后,翻译者要根据中文的阅读习惯准确地翻译这些内容。由于科技应用文中主要都是专用术语和专业词汇,因此,在翻译科技应用文中,一定要将这些内容翻译准确,才能确保整个作品的准确完整。
综上所述,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时,可以通过对不同体裁进行分析,采取不同的翻译技巧,能够有效地处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
2、利用翻译中的动态对等概念
对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都是将英文单词翻译成相应的中文词组,并保持整体意思不变,将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成中国读者能够读懂的中文展现在他们面前,使中国读者能通过阅读译本理解文学作品要表达的思想。但是,英语和中文本身就存在很多差异,文化差异更是突出,因此,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时,不仅要充分了解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还要合适地利用动态对等概念处理文化差异,使翻译的内容与原文更加贴切。
动态对等是指在翻译时,翻译者应根据英文单词或词组的意思,将其译成相对应的中文,但是英语和中文本身就存在非常多的差异,同时两种语言之间还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因此,如果完全按照单词的字面意思来翻译,就会造成读者无法理解作品的内容,甚至扭曲作者的意思。例如在翻译“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个句子时,有经验的翻译者并不会直接翻译句子中各个词语的字面意思,而是根据英语的语言习惯和句子的实际意思,将该句子翻译成“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这样翻译充分体现了原句的意思,同时也考虑了英文的阅读习惯,使英文读者能够很容易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此外,在翻译“胆小如鼠”这个成语时,有的翻译者将它翻译成“as timid as a rabbit”,这里没有将“鼠”直接译成“mouse”,而是译成兔子“rabbit”,这是因为在英语习惯中,温顺动物的代名词是兔子,译成兔子有助于读者对这个成语的理解。
动态对等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应;文学体裁一致。翻译的过程中,这四个方面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翻译作品的质量,因此,翻译者应当正确理解动态对等概念,在保持源语言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措施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
(1)词汇对等。词汇对等是指翻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要逐个翻译各个英文单词或词组,保持中文词汇和英文词汇的对等,确保词汇含义一样,保证翻译出作品的意思。
(2)句法对等。句法对等是指翻译者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时,要确保句子的完整,采用意译的方法,确保翻译成的句子的句法能够和源语句的句法起到相同的作用。
(3)篇章对等。篇章对等是指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按照文学作品的篇章顺序进行翻译,并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不能跨越篇章翻译,使文章不完整,或者不按原作品的顺序进行翻译,使原作品的篇章变得混乱。
(4)文体对等。文体对等指的是翻译者在翻译作品时要保持原来的体裁,不能随意变换原来的体裁,例如,将散文译成诗歌,将小说译成散文等,这不仅会影响作品的艺术性,同时还会导致读者理解不畅,对于科技应用文,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其科技性,采用准确专业的语言进行翻译。
3、研究异化和归化翻译理念
异化翻译理念的核心是以源语文化为最终归宿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例如,翻译者在翻译《红楼梦》时,就采用了异化理论,在《红楼梦》的英文译本中最大程度的保存了中文文化元素,如“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译成“Truly. Storms gather without warning in nature, and bad luckbefalls men overnight”,这句俗语的翻译就考虑了中国文化文素,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中文的文化氛围。
归化理论与异化理论相反,归化理论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要以最终译文为准,重点考虑最终译文的文化特点。采用这种方法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下转第272页)
一、前言
“文化”是一个宽泛的、理论性的概念,很难对其进行精确的定义,很多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都一直致力于文化概念的研究,也得出了各个角度的文化定义。文化的具体定义可以视作一个民族、国家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文学艺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语言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也是人类文化的直接载体。对于语言来说,词汇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特征、文化发展的具体反映。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掌握,英语也亦如此,但是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给词汇学习造成了不小的障碍,为了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就必须掌握中文词汇和英语词汇之间的文化差异。
二、文化差异对词汇的影响
词汇储备是英语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词汇层次是非常必要的。由于词汇是文化的浓缩体现,所以文化差异会对词汇的内涵、用法、色彩意义、理性意义等方面产生影响。英语词汇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词汇理性意义的不同
概念范围不同:词义是词汇的中心,是正确使用词汇的前提。词义的主要特点是――概括性,它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使用过程中,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词汇意义的总结。中文与英语的部分同义词,其实概念范围是不相同的,在使用中文解释英语词汇时,就会出现扩大或缩小其概念范围的现象。以engineer为例,其词义为工程师,工程师在汉语中,是指有大学教育经历、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得到国家相关资格认证的高级技术人员;但engineer在英语中的概念就非常多,engineer不仅指技师、工程师,还可以指轮机员、火车司机、工人等(《新英汉词典》),如sanitary engineer(打扫卫生的工人)。
语意重点不同:以as well as一词为例,它的意思是:与……一样,不亚于;此外、也。在以下句子中:
The tournament is open to amateurs as well as professionals.
若按照汉语思路,简单将其理解为“这次比赛不仅业余运动员可以参加,而且职业运动员也可以参加”,这样理解就将此句的重点放在了“职业运动员也可以参加”,颠倒了句子的原意。as well as一词的语意重点应当在前项,该句子正确的理解是:“这次比赛不仅职业运动员可以参加,而且业余运动员也可以参加”。
习惯用法不同:对于同一种事物,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文化背景的差异,所以在表达方式上也会有所差异。比如:“开会”是hold a meeting而不能使用中文意义上的open(开);“空心树”是hollow tree而不能使用通常理解下的empty(空的),这些都是西方国家长期以来的语言习惯造就的固定搭配。
(二)色彩意义有差异
词语的感彩是指词语中所包含的肯定、褒扬、尊敬或否定、贬斥、批评等情感。同样的词汇,在汉语角度是褒义,但其英语意义却可能没有这种感彩,甚至可能是贬义色彩。以fat为例,美国、英国人都此较为忌讳,如果说某人fat,会被认为是无礼的举动,而中国人则不同,人们常使用“胖乎乎”一词来表达大人对孩子的喜爱,很多时候“胖”这个词都有赞美、恭维的意思;再如white一词,中国人都较为忌讳白色,它通常让人联想到不好的事情(如丧事),但是在英美人心中却认为它是幸运吉利、纯洁无限的象征,white day是指吉日而非中国人理解的“不吉利日子”。
(三)词汇用法差异大
汉语对名词性搭配的表达较为笼统,英语却截然相反。汉语的基本单位是“字”,而英语的基本单位是“词”,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容易受汉语造词习惯的影响,例如,“副”这个字,理解了其意思,在汉语中就可以自由地组成“副教授”、“副经理”、“副总统”等词语,然而这样的造词方式却并不适用于英语词语,英语的词汇搭配相对严格,如“副教授”是associate professor,“副经理”是deputy manger,“副总统”是vice president。
对于动词性搭配的词汇,由于汉语动词具有较强的模糊性,所以在进行搭配时较随意,正面的、反面的、具体的、抽象的词语都可以搭配,而英语则不能随意进行搭配。以relax(放松)为例,汉语说“放松自己”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在英语中使用relax myself则不妥。
(四)词义联想不同
联想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由于不同国家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差异,致使其在面对同一事物时产生的联想各异。以动物举例,owl(猫头鹰)在西方国家常象征着智慧、聪明。在形容一个人聪明时常会使用成语as wise as an owl。但是猫头鹰在中国人心中则是不吉利的象征,常会让人联想到死亡、倒霉。
三、总结
文化和语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词汇是文化现象的具体反映。因此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必须要重视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在讲解词汇时应适当对其文化背景进行阐述,从而让学生回归到语言环境中来理解、使用词汇,防止出现“中文式英语”。
参考文献:
[1]董一潼,廖正刚.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6):150-151.
[2]王艺.浅谈文化差异与英语词汇、句法教学[J].科技信息,2010,(4):27,29.
一、关于现有教材
为了适应《商务日语》课程的发展需要,现在各种相关的教材已经被编撰并发行。从现在能看到的教材来看,教材内容涉及经济、贸易、金融、商法、日本社会文化、涉外礼仪等方面的日语知识,这些教材的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掌握日语语言能力,还能读懂涉及经济、贸易、金融、商法等方面的日语并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具备国际商务交流人才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最终实现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宗旨。
具体来讲,教材内容的设置囊括招商、询价、报盘、还盘、订货、签约、结算、运输、交接货等贸易实务的所有环节,还有相关商务往来各类书信,即:寒暄、介绍、查询、邀请、交涉、订购、变更、建议、委托、答复、合同、催促、通知、抗议、索赔、保险、慰问、感谢、道歉等写作知识,另外,还有法律知识、日本社会文化、以及国际礼仪知识等内容。综合起来看,教材的内容其实就是一次国际贸易活动从开始到结束的所有内容。
笔者经过对教材的研究和思考,认为《商务日语》课程的教材内容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文化类和实务类。而且笔者认为这两类内容的教学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应该首先开展文化类内容的教学,然后再进行实务类内容的教学。
二、关于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概念
霍夫斯坦特对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因此,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
文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相关的定义也有很多,广义上来说可以认为文化是人们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这个概念的内涵涉及知识、信仰、道德、法律、艺术、习俗等,是很庞大的综合体。
(二)文化差异的概念
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共有的心理程序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他们向来受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社会和工作,从而也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文化差异的产生不可避免。
文化差异是所有外语教学和学习都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也是特别大的。据相关调查表明,在某次调查中,17家日企中有15家日企的负责人强调中国员工普遍缺乏对日企管理模式、日企文化的了解。另外,根据吉林省对部分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如果学生能了解一些日本人的思维模式和理念的相关知识的话,就业情况一般都比较理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商务日语》课堂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文化差异教育的重要性,导入文化差异的内容,引起学生对文化差异的重视。
(三)文化差异的表现
文化差异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是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会有各式各样的表现。比如语言差异、价值观差异、道德规范差异、思维方式差异等等。这些差异体现到生活和工作中就表现为语言冲突、理解偏差、沟通不畅、误会摩擦等。在商务沟通中,常常会出现因为文化差异处理不当而导致的合作失败或者协议无法达成等严重后果。在企业内部,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之间,如果不能恰当处理文化差异,会直接影响到员工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从而对企业的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发展也是一种限制。
三、基于文化差异角度的课堂改革思考
综上所述,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文化差异意识的建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而从课堂教学目的来考虑,把文化差异引入课堂,帮助学生认识文化差异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差异意识是非常有必要而且有深远意义的。在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树立文化差异意识
关于树立文化差异意识这一点,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任课教师的要求。首先任课教师有这样一个意识了,并且把这个意识导入课堂,给学生一个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影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建立起文化差异的意识。比如,在《商务日语》课程中,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主动去了解日本这个国家的文化,了解日本人的思维模式,了解日企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等,并且养成比较的习惯,跟本国的文化做一个比较,理解本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在沟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冲突和问题,并且想出应对的对策。通过日常的反复训练,学生在真正进入社会或者日企之后,对工作的适应过程会缩短很多,遇到的助力也相对减少很多。
(二)开设企业文化环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密切,跨文化交际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频繁。许多的跨文化交际误解由此而产生,怎样借助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克服这些误解及文化差异从而实施有效的交流及沟通?翻译作为沟通两种不同语言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不同的语言文字有着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一种语言文字中的某些含义有时很难通过译文用另一种语言文字传达给读者。汉译英是两种差异较大的语言之间的转换,所以我们需要了解这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不仅要了解它们在文字体系、词语和语法方面的差异,还要了解它们在文化方面的差异,这样才能增加对原文和译文文本的深入理解,从而减少翻译过程中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
首先,我们着重了解英汉词语概念意义,以及文化意义上的跨文化差异。在概念意义方面,词的概念意义是语言交际中所表达的词语的最基本的意义,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或概括。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差异和人们对事物作出的反应始终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干扰,因此,这种反应或概括在不同的语言上出现了差异。在汉语中,有着其自身的独特词,我们知道汉语言文化具有深厚的史学积淀,把这些丰富的人文知识介绍给世界也是一项浩大的文明传播工程。有许多华夏独一无二的文化积累,在翻译过程中是很难达到完美的。例如:“六亲不认”是哪六亲?“东施效颦”中东施是谁?“三教九流”我们可以译为“people of all sorts,people of different social origins or background”等,但何为“九流”?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然而,在英语中也有其自身的独特词。英语是通用的国际语言,它拥有世界上语言中最大的词汇表。在丰富的语言词汇中有着大量的代表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特词语。例如:a wet blanket指一件扫兴的事或人;backwards and forwards指了如指掌;doggy bags指美国餐馆里备有的用来装剩饭剩菜的袋子或盒子,等等;在文化意义方面,翻译中最难传译的不是文本的语言,而是文本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其根源在于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一种语言文化中属不言而喻的词语到了另一种语言文化中却常令人难以理解。文化意义它包括内涵与外延、风格与感情、联想与民族文化含义等。在英语概念意义相同的情况下,其词语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汉语的词有某种文化含义,而英语的对应词却没有。例如,dragon“龙”是中华及中国人的图腾,是一种奔腾向上的力量的象征,而在英语中则是邪恶的象征;猫头鹰(owl)在汉语中有夜猫子的含义,在英语中是智慧之鸟。二是英语的词有某种文化意义,而汉语却没有对应词。例如,olive branch――橄榄枝(象征和平),house-husband――妇男(女子运动的产物)。
其次,针对这些跨文化差异,我们需要了解跨文化的词语翻译方法。在词语的翻译过程中有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增词法等。在音译法中,当源语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应语或对等语时,只能按该词的发音形式音译过来。如英语中的clone(克隆),disco(迪斯科)等。同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词语在翻译成英语时,由于西方文化中没有对应或对等的词语,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只能采用音译的方法,如,“气功”(qigong)、“粽子”(zongzi)等。在直译法中,所谓直译,就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的翻译方法的翻译方式。在英语中有些词语与汉语中的对应词的隐喻意义完全一样或基本相同,这时我们采用直译法。例如,英语中和汉语中的“鸽子”都象征和平,汉语和英语都以羊比喻温顺,以狐狸比喻狡诈,以狼比喻凶恶贪婪。采用直译法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词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和语言风格,但需注意,直译词语应该是在跨越中西方文化的基础上,以不至于误传原文意思和不至于引起读者的误解为前提。在意译法中,舍弃原文中比喻形象,只译出其本质涵义,或作解释性的翻译。意译的特征就在于避开文化障碍,传达原文内容并使译文通畅。例如,white elephant(昂贵的无用的东西)。在作意译时,有时可以通过转换或舍弃汉语词语中的比喻形象而译出原文意思,例如,“畏首畏尾”(over-cautious),hole-and-corner(鬼鬼祟祟)。大量英语词语的隐喻意义是英语文化中所特有的,汉语读者无法从喻体形象联想其寓意,因此翻译时只能译出其寓意,以利于汉语读者理解,并力求译文语言的流畅。例如,There is a shadow of a smile in his face译成:“他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而不是微笑的影子。再如,She was,to be sure,a girl who excited the emotions,but I was not the one to let my heart rule my head.(她确实是个令人动情的姑娘,但我不是一个让感情支配理智的人),英语中heart被认为是用来表达感情的,而head则指的头脑,是控制人体动作和人的思维的身体器官。在增词法中,一般来说,翻译时不应对原文的内容随意增减。不过,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字之间所存在的悬殊差异,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很难做到词字上的完全对应。一般情况是为意义完整而增译,以便更加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思想内容,使得译文在语法和语言形式上符合译文语言习惯。在翻译中译者可以增添原文语法所省略的词语,增加完善性或概括性的词语等。例如:
1)Matter can be changed into energy,and energy into matter.物质可以转化为能,能也可以转化为物质。
2)Air pressure decreases with altitude.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综上所述,翻译问题不单单是语言问题,它与文化息息相关,还受着文化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就英汉两种语言而言,英汉民族在思维、语言、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差异,有些差异是宏观的、显而易见的,有些差异是微观的、细微的、隐含的,这些差异对翻译具有重大的影响与制约。要忠实恰当地做好翻译,就要充分了解不同文化间的知识,充分理解原文,灵活翻译。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注意译文语域性问题,应遵循语言表达习惯,防止两种语言中貌合神离的说法。只要我们在翻译语言的过程中多研究与该语言相关联的文化,找到恰当的翻译方法,尽可能消除因文化差异而形成的障隘以此来提高可译度,就可使跨国文化交际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朱徽.汉英翻译教程.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11.
一、文化差异对听说教学的影响
I am proud of the work you do, Mom. Real proud. You are one fantastic Mom, but I’ve been noticing how little quality time you spend with Dad and me and the family.
这是英语教学片《走遍美国》(Family Album USA)的Episode20中儿子Richard看到母亲Ellen和父亲Phillip都在忙于自己的工作而无暇相聚,担心因此影响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于是说了上面的这段话。通常,听到这段话的第一反应是,quality time的准确理解成为听懂这段话的关键。在美国,该短语十分流行,因为美国人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包括原来的家庭主妇的工作也越来越忙,很难有时间与家人或是亲朋好友相聚。所以,与家人共处的时间越来越少,只有保证质量了。了解了这个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就可以理解quality time指的是“与子女共度的宝贵时光。”儿子Richard正是用quality time表达了他希望母亲有更多的时间与他,与家人在一起的心愿。
文化差异不仅对听力有影响,而且对用于交际的口语也不例外。比如:学生 早晨上课时对老师问候“Good morning,teacher”显然不妥,teacher在英语中是一种职业而不是称呼,应该呼为Sir或Miss。又如,一位美籍教师用汉语对我说:“这些书我大前天再还给你。”在场的人对此都忍俊不禁。我告诉他应该说:“大后天”。他大惑不解。其实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中西两种文化在时间观念及表达上的差异。中国人仿佛是面朝过去站着,把已经发生的事情看成在前面,而把待发生的事情看成在后面,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西方人的说法恰好相反。如“不过我们说到故事的后头去”,用英语应该说:“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 the story”我们说“后头”英语则说“ahead”。再如,中国人伸出食指和中指表示“二”英美人则表示“胜利”,我们伸出拇指和食指表示“八”而在英美人眼里则是“二”。
二、文化差异对词汇理解的影响
词汇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信息的载体。威尔金斯(Wilkings,1978,133)指出:“词汇的学习涉及到词和外部世界关系,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词是表达概念的,而概念是感性认识和理论认识的结果,当人们看到一个词时,就会想到它的意思,并将意思与客观事实或想象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意象。
英文里出现的Hippies,yippies,“me”generation,hot dog,overkill对我们来讲是生疏的,即使译作“嬉皮士、雅皮士、自我的一代、热狗、超过所需的杀伤威力”,仍不能表达原英语词义的全部内涵和外延。社会文化的差异往往使同一个词具有不同的内涵,如propaganda含有“撒谎、欺骗”等文化意义,而汉语的“宣传”则无此义。Olive branch象征和平,而汉语“橄榄枝”原本与和平无关。Spiritual civilization有强烈的宗教意义而“精神文明”本身则与宗教毫不相干。再如我们常将porridge释为“粥、稀饭”,其实二者之间也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英国人吃的porridge是将燕麦片(oatmeal)放入牛奶或水中煮成的,而我们通常吃的“粥”或“稀饭”则多是用稻米、小米或其它谷物加水煮成的,显然中国的稀饭没有porridge的内涵。
三、文化差异对阅读理解及翻译的影响
由于文化差异使人们对词汇的意象和联想的不同,阅读时对文章的理解也就出现偏差,造成翻译的不等值。
“上帝”这个概念,具有特浓的基督教色彩,是欧美文化的个性。佛教中的老天爷不宜混为基督教中的“God”,“Heaven”才是佛教教徒所信奉的。再比如,汉语和英语中都由“龙”的字眼,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是“dragon”。在我国古代,“龙”就是皇帝的象征,皇帝自喻为“龙”,皇帝的儿孙被称为“龙子龙孙”。与帝王有关的住所、穿戴等都以“龙”冠之:龙廷、龙床、龙袍、龙颜大悦;后来又引申为珍异、高贵、吉祥等的象征,中国人常用“龙”与自己或他人联系起来,比如我们黄皮肤、黑眼睛的炎黄子孙均被称为“龙的传人”,身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成长为国家有用之才,对此人们常说“望子成龙”;“龙凤呈祥”表示兴旺发达,一派繁荣景象。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中国人对“龙”是非常推崇的;但在西方国家,如英国,“dragon”的文化内涵意义为“怪物、凶残、魔鬼”等。东西方文化中不同的浸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之中,只有深刻了解东西方文化个性的差异,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才能使英语学习真正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
只有深刻理解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才能跨越语言鸿沟,从而使英语学习中的问题迎刃而解。了解和熟悉中西方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完成英语的学习和交流。
参考文献:
[1] 贺毅. 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年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国际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形式,必然涉及不同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的交往与接触,从而产生跨文化谈判。在跨文化谈判中,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必将影响到谈判者的谈判风格,从而影响到整个谈判的进程。因此,从事跨文化的商务活动,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间的联系与差异。在作谈判准备时,更要明了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只有积极地面对这种影响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一、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个复杂的名词。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人们每天都在通过与周围人的交往学习文化。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包含信仰、知识、艺术、习俗、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文化差异广泛地说,是指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别,即指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与解释。造成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差异
人们会因为经济水平的高低而关注不同问题。例如,发达国家的人们生活富裕,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人们在满足了温饱问题之后,更注重生活品质,对安全的欲望普遍较强。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吃饭问题。
2.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指不同地理区域由于地理环境而造成的差异,人们因在不同地域而往往有着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爱好,而这些必将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习惯。中国的古谚中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说明地理上的差异对文化差异产生的巨大影响。
3.民族差异
由于历史、饮食等种种原因,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拿维吾尔族和汉族来说,维吾尔族男女老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而汉族人性格温和,情感不外露。这就形成了维吾尔族人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上与汉族的显著差异。
4.宗教差异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戒条,从而影响到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三)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活动的当事人,为满足各自需要,通过信息交流与磋商争取达到意见一致的行为和过程。它具有跨文化性。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交际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各国不同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在谈判实践中,很多谈判者往往没有足够重视文化差异对谈判结果的影响问题。对于外国谈判方的文化,即使有些谈判者已经注意到谈判对方是“不同的”,但却认为并不重要。同样,有些谈判者去异国他乡谈判时,为与对方保持融洽的关系,他们会注意到双方文化上的相似之处,而忽视其不同之处。
二、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文化对谈判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不同的文化将人们相互疏远并形成沟通中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谈判者要尊重、接纳彼此的文化,而且要透过文化的差异,了解对方行为的真正意图,并使自己被对方所接受,最终达成一致的协议。总的来说,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谈判的语言沟通过程中。语言是任何国家、地区、民族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语言的差异是最直观明了的。虽然解决语言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如雇佣一个翻译或者用共同的第三语言交谈就行了。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人员所使用的语言行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那么就很容易误解对方所传播的信息,从而影响谈判目标的实现。
(二)非语言——肢体语言的使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语言沟通过程中,还表现在非语言沟通过程中。文化差异会导致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谈判人员在形体语言、动作语言的运用上有着巨大的差异。谈判人员以非语言的、更含蓄的方式发出或接受大量的、比语言信息更为重要的信息,而且所有这类信号或示意总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因此,当谈判人员发出不同的非语言信号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对手极易误解这些信号,而且还意识不到所发生的错误。这种不知不觉中所产生的个人摩擦如果得不到纠正,就会影响商业关系的正常展开。例如与美国人交往,如果你不看着他的眼睛,或者让人觉得眼神游移不定,那么他就会担心你是否不够诚实,或生意中有诈;而跟日本人交往,如果你盯着他,他可能认为你不尊重他。
(三)谈判风格
谈判风格是谈判者在谈判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要气度和作风,谈判风格体现在谈判者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谈判者的谈判风格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文化不仅决定着谈判者的伦理道德规范,而且影响着谈判者的思维方式和个,从而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形成风格迥异的谈判风格。
三、应对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问题的策略
(一)做好谈判的计划工作
也就是要充分了解自己及谈判对手的情况,包括其他利益方的国家和文化情况,即所谓的知己知彼。为了做到知己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了解什么阻碍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列出谈判双方可能有的各种选择,考虑哪些方案是自己可以接受的或是能被对方接受的等。业务谈判是双方或多方的,要想取得洽谈成功,知彼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谈判中,不仅要全面动态地了解对手对协议的期望,更要了解对方的民族习性、谈判手段和语言文化等信息。
(二)克服沟通障碍
在谈判时要明确目标,善于变通,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注意双方是否有沟通障碍,是否有下列情况发生:存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某些词语和肢体语言上的误解;虽然知道,却没有准确地理解对方所提供信息内容;虽然理解,却不愿意接受这种理解。要注意克服沟通障碍。谈判的截止日期、分心、情绪压力、责任、文化认知背景都会让谈判者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多依赖自己的文化惯性思维。对于这些诱因的理解能够帮助谈判者对待跨国谈判的文化因素。
(三)掌握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谈判技巧
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性格和行为,形成不同的谈判风格。不同的风格主要表现在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实施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在东西方商务谈判过程中,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心态、风俗习惯等,往往被很多人忽略,而常常正是文化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商务谈判活动的成败。在进行谈判时,各个民族都是平等的。无论对手所处的文化环境看起来有多么不可思议或无法理解甚至荒谬,谈判时都应该彼此尊重。在正确谈判意识指导下,涉外谈判者必须掌握谈判对手的谈判风格,灵活应变,对症下药,使国际商务谈判向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忠兴.商务谈判原理与技巧[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刘园,尹庆双.国际商务谈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汉英语言民族文化分属东西两种文化,其差异之大是不言而喻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取向对于另一个民族的成员来说可能是陌生的,截然不同的,或者说是不可接受的。语言表达,风俗习惯,体态表情等文化差异的外部表现形式。在这种形式的背后隐含着深层的思维方式,价值标准,道德标准,道德观念,审美观,心理因素,感知世界等方面的差异。在口译过程中造成的文化障碍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模式,生活习俗,地理环境和等方面。
由于汉语和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存在很大的不同,两种语言在行为方式和思维进行时,中国人喜欢从综合角度看问题,西方人从一个侧面去分析解决问题。中国文化倾向于综合,从而在思维上采取整体优先原则,而西方人偏好分析,导致了在思维上部分优先的行为方式特点。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时,如果说是在语言交流,不如说是进行思想交流和文化信息传递。这一交流同时也反映出交际双方的思维过程,使译文能够准确反映出说话者讲话的内涵,同时又能使听者了解说话者的原意。这要求口译者除了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之外,还有对文化和思维方式有所了解,不然口译只能是文字传译。
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因而倾向于直觉以及个体感受,通常以经验为基础,从总体上直接地感受对象的本质。因此中国人对事物的认知基于对总结经验和对描述现象,而不追求对感性认识的深层思考和对现象内部存在的深层理解。如对中医医理和气功的理解,又如对一幅书法作品,一幅国画的欣赏,只能向内领会,才能领略作者的神韵的起伏。西方思维注重思维的实证性、理性和思辨性。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在观察自然界的时候都会把理性思维与思辨融入进去,在整理收集材料的同时,会利用理性思维的力量对整个世界进行探索。东西方人的思维差异往往体现在不同民族的最统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上。这常常使译员感到为难。交谈双方因此在概念理解上各执己见,或一方责怪另一方没诚意,是双方就一些问题很难达成共识。由于的思维的差异,交流双方很难就一些问题达成共识。由于思维差异,交流双方对概念词义的理解不同。没有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文化共性,信息交流就会不畅,信息理解就会就会出现差异,影响到口译工作的顺利进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快,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英语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与国际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外交活动的通用语言,因此,重视中西方文化差异,促进我国文化与英语文化的有效交流,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在结合我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的基础习惯之上,尊重我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的习惯差异,使翻译作品能够做到二者兼顾,有利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有助于我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的发展与进步。
一、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与国际其他国家的往来密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也越发突显,英语文学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部分,而正确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能够让中国读者更深入体会到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内涵。因此,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拉近中国读者与英语文学作品之间的距离,而且能够促进中国与各国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于我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此外,由于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要选择其对应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准确表达文学作品中的内涵。探析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有效处理方式,使文学作品翻译不只针对英语单词,而是让中国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英语文学的内涵与魅力。
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策略
1.针对不同的文学体裁要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首先,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翻译人员要根据该作品的体裁特点,选择不同的翻译技巧,从而结合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作品进行透彻的分析,再进行翻译工作,以便对英语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做出更准确的表达。其次,由于英语文学作品体裁多元化,例如:散文、小说、科技应用文以及诗歌等,其中散文、小说与诗歌这些文学体裁的文化元素具有多样性特点,能充分展示出作品的文学性与以艺术性。因此在翻译散文、小说或者诗歌的过程中,翻译人员要对该作品的作者以及创作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并分析其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加深对作品内涵的感悟,再结合中国人语言与阅读的习惯,对英语文学的翻译技巧进行合理调整,以便在翻译时能将原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正确体现出来,便于中国读者正确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文章主旨,有利于提高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艺术性与文学性。最后,英语文学作品中的科技应用文,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更具有工具性的特点,而文化元素较少,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着重掌握翻译作品的核心内容,对专业用语或者专有名词必须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可以采用直译的翻译手段,而对于其中的文化元素则不必过于考虑。2.从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方面入手,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功能对等理论(Functionalequivalencetheory)源自于美国,其强调的翻译概念是: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词汇含义上的对等,还要使翻译中整体文学作品的风格、体裁以及语义都要形成对等,从而更准确的表达文学作品中的深层文化。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本原则,正确处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便让中国读者能够了解该文学作品中的深刻含义。例如:“Thewaterthatbearstheboatisthesamethatswallowsitup.”如果按照直译,将会翻译为“载着小船的水和把它吞没的水是一样的。”,这很显然没有清楚表达这句话背后的深意,而如若翻译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则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促使中国读者更直观的理解其内涵。3.正确解读异化与归化的翻译理论,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异化与归化是一种翻译理论,源自于20世纪末的美国,由LawrenceVenuti所提出。其中,异化理论强调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以文学作品中源语言文化为最终目标;而归化的理论强调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以文学作品最终所翻译的语言文化为目标,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概念。赞同异化理论的翻译人员认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文化交流,是使中国的读者能够领悟并接受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文化,重点在于“接受”,而不需要读者去了解其中的内涵;赞同归化理论的翻译人员则认为,翻译作品应遵循“功能对等理论”,要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从而使所翻译的作品能够符合中国读者的文化与语言习惯,让读者能够充分感知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其重点在于“感知”,二者都有各自的道理与优势。对于异化理论而言,可以使翻译作品更符合原文的中心思想,更能尊重原文的语言文化;对于归化理论而言,则更注重文化的内涵能否被读者所理解。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英语文学作品文章的主旨,合理使用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理论,从而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例如:“HighbuildingsandlargemansionsarespringinguplikemushroomsinShenzhen.”译文应该为“高楼和高楼大厦在深圳雨后春笋般涌现。”如果按照异化的理论,将其直译为“高楼和高楼大厦在深圳犹如蘑菇般涌现。”这种表达方式很符合原文的主旨,却让中国读者难解其意,但如果根据归化理论,将其译为“雨后春笋”就能够很容易的被中国读者所理解,符合中国的文化习惯。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跨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翻译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在翻译过程中,要深入理解原文的内涵,再结合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使英语文学作品既能保持其原有的文化底蕴,又能便于中国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有利于我国跨文化交流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谭颖.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英语广场(下旬刊),2014(2):36-37.
[2]郭晓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大观,2016(4):110-110.
[3]彭莹.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语文学翻译[J].芒种,2015(24):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