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24 11:07: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篇1

        0 引言

        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其信息化在国民经济信息化中的基础作用更为突出。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提出与实施,给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对全球信息化的挑战已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和科技部联合成立了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成立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国民经济信息化按层次划分,分为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按经济行为主体划分,分为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由此看出,无论是怎样划分,企业信息化在其中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其信息化在国民经济信息化中的基础作用更为突出。

        1 关于企业信息化建设

        当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外乎两个方向,第一是电子商务网站,是企业开向互联网的一扇窗户;其次就是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企业内部信息的组织管理者。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是惊人的,似乎一夜之间,各行各业的许多企业都在互联网上建立起自己的网站。这些网站有的以介绍产品为主,有的以提供技术支持为主,还有一些企业网站则开展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组织企业的进货和销售。这些“窗户”让拥有它的企业能够及时的掌握行业动态、市场变化,而作出迅速的反应,以此占有市场先机。谁拥有互联网,谁就拥有了信息;谁拥有了信息,谁就能占据有利竞争地位,已经成为一条新的市场竞争规则。当然,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也不可小视。它协助企业管理从简单的公文、技术资料到复杂的生产流程、成本核算,甚至辅助企业进行更高级的经营决策。上述信息化的成果并非一蹴而就,它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各个发展阶段,各种模式的信息化工具交替占据主导地位,但最终必然是被更新的、更完善的模式或技术所取代。今天的企业电子商务和管理信息系统也不例外,流行的同时也有它自身的不断裂变和发展。

        1.1 定义 企业信息化是中国特有的说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但是通过分析各种有代表性的定义,可使我们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即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2 特征

        1.2.1 企业信息化离不开IT的支撑 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基础是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从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到产品进入顾客或消费者手中,以及相应的企业战略、计划、财务、物资、库存、营销等管理活动,始终伴随着大量信息的产生、收集、分析、存储和使用,借助于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计算机辅助生产(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CAM)、ERP Internet Intranet,企业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水平。

        1.2.2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企业连续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很多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在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总部与分部之间、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或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流、处理、反馈以及利用其来进行决策,如何将这些分散的信息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企业信息化面临的一个主要课题。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有系统的观点,使建立起的各个系统之间要能够互相兼容,便于信息的迅速传递、汇总、查询、加工和使用,便于企业决策者进行决策。此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企业信息化必须考虑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市场环境的多变性和复杂性所引起的业务活动方式的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及其管理模式提出的新的要求,企业的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必须随之重组或再造,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由这样的企业信息化所集成出的竞争优势才是巨大的。所以,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协调,都会影响企业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从而可能造成决策的失误、机会的丧失。

篇2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398-01

一、Z县局(营销部)基本情况和现状

1、硬件基础设施比较齐全。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该县局(营销部)共有台式电脑36台,打印机10台,建有网络机房1个,标准网络布线点1个,交换机、机柜等相关网络设施4个,建有计算机网络防雷工程1套。

2、信息化工作规章制度比较完善。通过加强信息工作的管理力度,先后建立和完善了信息化培训管理办法、机房管理制度、互联网管理办法、信息设备管理制度以及相关信息岗位的岗位职责等等一系列的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职责,基本满足目前信息化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需要,信息化管理工作处于一个较规范的管理体制下运行。

3、各类软件系统紧密应用于各项工作之中,但是操作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当前工作中使用到的软件系统有三项工作系统、协同办公系统、资金监管系统、“135”工作法系统、营销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专卖管理系统、一号工程系统、文件传输系统、电子邮件系统、档案管理系统、质量管理体系、绩效考评系统、物流管理系统以及移动短信平台。Z县局(营销部)35岁以上的员工占全体员工的50%,因为年龄的问题,软件操作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4、缺乏专业化管理人员。目前Z县局(营销部)共有在职员工38人,拥有计算机相关专业资格证书2人,全日制本科学历6人,其中计算机相关专业2人,缺乏信息系统维护、应用、推广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无专门软件系统管理部门和岗位,营销服务科内勤人员兼职计算机系统管理岗位。

二、认真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方案

1、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加快烟草企业信息化建设,要结合烟草行业的特点,制定规划、研究政策、加强信息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领导干部及员工的信息化意识,提高对烟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2、加大资金投入,淘汰落后的硬件设备。目前2005年以前购买的台式电脑8台,打印机3台因设备老化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并无维修价值,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一个企业的信息化设施建设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然后在进行信息建设投入的时候,先要进行科学系统的论证,做到投资价值的最大化。通俗点讲就是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另外,在信息建设投入同时,要考虑到日后工作发展的需要,便于设施的升级和改造,很好的适应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信息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是比较快的,产品更换的周期大概在三到五年,有些设备的使用寿命要视其使用的环境和情况来定,因此持续不断的投入和系统科学的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必须的。

3、加强培训,提升员工素质,提高信息系统利用水平

目前,很多员工,特别是年龄偏大的员工,对于电脑的操作并不是很熟练,不能熟练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如word、Excel等,使得日常工作中的效率不高。员工素质与信息化工作要求差距较大,大部分员工对电脑及相关信息设备出现的故障缺乏基本知识,常常在故障出现之初采用不当的操作方法,造成故障问题恶化。

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信息化人才队伍的、业务、技术和管理素质。带动全体员工全面了解各软件系统的操作流程,熟练运动其功能模块进行日常办公,提高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提高工作水平。让每位员工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专属帐号登陆与自己工作相关的系统进行日常工作和相关文件资料的传递,访问国家局、省局的网站了解行业新闻。

篇3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8. 047

[中图分类号] F270.7; TS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8- 0070- 02

自我国加入WTO后,多年来烟草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市场竞争变得更加的激烈,这就为烟草企业的生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烟草企业通过标准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强了对企业资源的配置,使得烟草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并有效地拓展了烟草企业的发展空间。不过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烟草企业虽然近几年内在信息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基本都是停留在行业应用的基础上,并没有达到信息资源整合、辅助决策分析的高度。究其原因是标准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脱节,信息化建设缺少了强有力的基础。

1 烟草行业对信息化标准需求的主要体现

1.1 烟草行业中的各个企业需要信息化标准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提高企业决策工作的科学性与生产经营业务流程的规范性。从整个烟草行业来看,虽然企业众多,但是产品单一,这就为整个行业采用规范的、统一的、先进的生产经营模式提供了前提,而且这种形式也非常适合采用信息技术来进行生产管理。当前各个烟草企业在信息化标准方面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数据字典、代码、应用系统、接口、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制定这些方面的信息化标准,能够实现数据标准化、业务流程标准化、信息技术标准化。

1.2 整个烟草行业的管理需要信息化标准的制定

我国对烟草行业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国家烟草专卖局对全国烟草行业各方面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这种体制使得整个烟草行业需要内部管理政令统一、畅通、快捷、准确,信息化标准则是用于规范化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

标准化建设是进行工作规范化的基础,统一标准则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实现烟草企业之间信息共享的重要前提。不进行标准化建设,就难以体现出计算机系统的技术优势。因此,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就必须要对与信息化管理相关的各种数据、指标和流程的标准化工作进行重视,对信息化建设标准、信息资源标准、数据传输标准都进行统一。同时还需要按照行业的要求,对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业务流程、信息资源标准和数据交互机制进行规范,形成完善的标准化体系框架。

2 烟草企业信息化技术对标准化要求较高

烟草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会开发设计多种信息系统。这其中需要对标准进行统一。例如数字仓储系统,在开发数字仓储系统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卷烟物流配送中心作业规范》来进行设计。数字仓储系统涵盖了卷烟入库、在库、出库等多项作业,并且还必须要其他的相关系统实现数据集成,形成一个完整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这个过程中就涉及到了数据格式、信息传输方式、系统接口等多方面。烟草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步骤:① 完成信息化基础建设,建立基础运行环境,这里必须要考虑人的因素(观念、思维方式、企业文化、对信息化的认知程度),工作流程和基础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已有的软硬件的选型和掌握; ② 企业内部基本信息系统的建设:财务、进销存、OA; ③ 实施ERP; ④ 建设企业电子商务系统; ⑤ 建设CRM和SCM。当然在进行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并不一定需要按照这些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

同时还必须要考虑到企业信息化软件系统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了3个层次:商务层、企业内部层、基础设施层。在商务层中主要包括了咨询管理、定单管理、交易管理、采购管理、在线支付、发运管理、客户服务、CRM等等。企业内部层则主要包括了工作流管理、OA、ERP、SCM、CAD、APC、约束控制、优化控制等等。基础设施层中则主要包括了数据库、中间件、电子邮件、SSL/SET、XML等。面对如此复杂的软件系统体系结构,如果缺少一定的标准作为支撑,那么就难以实现企业内部以及与外部的数据流动和交换,难以到达信息化的效果。就当前而言,可以参考美国Purdue CIMS模型来构造烟草企业自己的信息化系统。

3 推进标准化建设,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在一定的信息标准基础上的,因此需要制定出行业信息标准体系,为信息化建设打下基础:① 实现经济技术指标体系的标准化,行业间的经济技术指标体系标准化是企业实现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政策性与技术性很强的一项工程,但是这却能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② 实现代码的标准化,如今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所采用的系统复用率都较低,这也使得企业想要升级系统时往往都较为困难,因此,国家有必要相关的标准;③ 实现接口的标准化,现在有很多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有一些企业是内部各个部门分开执行的,这就为最后的企业内部的数据流通造成了障碍,而不同软件之间所采用的接口也各不相同,为此需要对软件接口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接口标准,同时还需要建立通用的数据通迅协议和硬件标准接口,有效解决行业、企业内外“信息孤岛”、“软硬件不兼容”等问题;④ 实现结构数据的规范化,结构数据是否规范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效果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合理的结构数据,能够消除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

标准是一种充分适应、调和各方面需求的结果,只有在标准体系的基础上,信息化建设才能适应企业各方面的要求;也只有在企业相关管理部门的保障下,信息化建设才能得以贯彻执行。企业在开展信息化之前必须要对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等进行整合,在这个过程中就必须要贯彻企业内的工作标准,为此就需要建立一整套的完善的标准化体系。

4 结 语

信息化建设与标准化建设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随着对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企业内部各种系统之间的数据之间的连贯性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对现有的各种系统进行集成已经迫在眉睫,为此,标准化建设也被重视起来。我们必须要本着改革、创新、实用适用的原则,加强标准化建设,以此来推动信息化建设,进而发挥出信息化的真正优势。

篇4

当前,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小企业可以更加方便的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然而作者调查发现,部分企业对网络信息化的认知程度较低,信息化基础建设薄弱,与信息技术的现代化差距较大,无法充分发挥技术信息化的优势。这点在县域中小企业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2010年,国家工信部、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通过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转型。近年来,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等信息化应用的普及,为中小企业扩大影响、提高效益、增强信息竞争力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因此,本文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中小企业信息竞争力”为研究方向,就如何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并将其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方面进行了论证。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与现状

近几日,笔者利用业余时间走访了三家企业,对每家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除都安装了安全监控外,在企业信息门户、电子商务平台、内部网络信息管理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三家企业的情况分别是:

1、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传统的某机械加工企业

生产十几大系列,近两千个规格的各类水泵以及变频消防、无负压供水设备和电气控制装置,应用领域广泛,销往全国各地,并有部分出口。该企业设有自己的网站,通过这个平台实现的销量可达到总销量的百分之十左右,接受的产品咨询达到了总咨询量的百分之三十,信息化所带来的效益还是不错的。但是,该企业虽然是采取了以销定产的经营方式,由于产品近两千个规格,使得对各种原材料的购进、库存、半成品的存量的统计、调配、管理的工作量巨大。虽然各个部门都配备有计算机,但由于没有形成内部网络,信息传递出现脱节,给企业的生产管理造成了诸多不便。

2、成立于2008年的某照明科技企业

该企业属于省经信委产业振兴重点支持企业,是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安装各种LED节能灯具的专业生产商,产品广泛应用于公共道路照明、景观亮化、家居装饰、舞台灯光、汽车照明、广告美化、特种照明等领域,已经拥有五项发明专利、五项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外观专利,发展前景广阔。由于企业成立时间较短,产品的营销相对滞后。因此,“建立门户网站、扩展销售平台”就显得格外重要和紧迫。

3、成立于2004年的有独立进出口权的某自营出口加工销售企业

产品以针织内衣为主。因为该企业目前只做出口订单生意,信息化建设“门户、平台”的作用就没有发挥的机会,所以在这方面还是一个空白。随着企业的发展,独立进出口权的充分运用,网络信息化的应用需求正逐步提上日程。

通过笔者的调查可以看出,尽管不同的企业对“门户、平台、内管”的认知度各不相同,但很大程度上属于被动的接受,这在县域企业中表现的就更加突出。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门户、平台、内管”的特点,丰富营销模式,提升内部管理,进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了。

二、如何突破“信息”瓶颈,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

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中小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通过技术改造、管理创新,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为加快企业的发展,加强生产的可控性,降低产品成本,形成新的盈利空间,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迫切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产业改造,建立快速反应体系,实现企业信息化,促进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1、改造优化企业的生产过程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优化生产过程,创新、改造传统产品和优化提高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实现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要在中小企业大力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和集散控制系统(DCS),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中小企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生产控制系统,有效地管理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种类和数量,建立更加符合实际的生产、采购计划,降低库存资金,加强成本控制,改善产品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提高要素生产率、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升级,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使中小企业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2、加快流通过程的信息化

充分利用互联网,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实现企业营销网络化。用信息技术改造、优化从供应商到客户的所有环节的管理,包括采购、仓储、生产、质检、运输、销售等;规范物料编码,防止物资原料短缺或积压;动态核算生产成本,量化质量指标,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同时,对生产数据、产品质量数据、产品技术数据进行实时记录、统计,实现生产数据的共享,实现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实时化,提高统计、分析能力。

加快电子商务公用平台的建设和开发,实现企业营销网络化,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物流配送系统,激发传统企业的潜力,为开展电子商务创造条件。广泛利用网络资源宣传企业的形象及产品,扩大企业的知名度。

3、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化,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技术对现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作用,让管理者根据企业的运转状况及时做出科学决策,从而改变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利用管理信息系统(MI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系统促进企业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地管理企业资金的收支及占用,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资金运转频率,使中小企业在决策、监控、管理等环节走向现代化、科学化和信息化。

发展以信息化为基础的企业管理体制,不仅要及时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和机遇,打破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管理体制,代之以全新的网络信息化管理体制,更要促使中小企业由传统的多部门、多层次的管理模式向新的扁平式网络管理模式转变,为企业带来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的变革,促进中小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三、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企业现有的生产规模和管理水平形成具体的实施方案,从软硬件建设、投入、运营时机、人员培训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丰富营销模式,提升内部管理,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可行的必要支持。

1、完善基础设施,提供健康的发展环境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立足于企业当前所处的实际情况,并充分考虑日后系统升级所需具备的条件。建设宽带化、个人化、智能化的信息网络工程,搭建信息交互平台,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的处理,形成信息资源的集成、应用与共享。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综合交易平台,实行电子商务安全认证(CA)、电子商务支付网关,完善电子合同、电子票据和支付体系,完善管理机制,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信息流通平台

2、信息化建设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对企业内部机构的重组和生产流程的改造,涉及管理运行的方方面面,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的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和生产模式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成熟的管理软件,切不可贪大求全求新,一味追求时尚。

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

人才培养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信息化建设中,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教育,提高整体员工的信息化技能水平;另外,企业还要注重建立自己的信息化技术人员队伍,多种途径强化继续教育,培养既熟悉信息技术又熟悉产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使之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4、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提高数据安全性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系统数据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为提高信息系统数据的安全,一定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并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对网络使用情况进行技术监控,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