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提升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24 11:07: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中语文提升方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中语文提升方法

篇1

高中生学习时间很紧张,对于任何一个学科都需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其实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学习效率最好的途径就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将所有的知识在课堂上消化吸收,这样才能减轻课余时间的学习负担。

一、课前做好预习,了解学习的重点难点

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学习也是一样。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养成预习的习惯,尤其是语文学科,在预习过程中能够明确将要学习的内容,要对学习的内容有独立的思考,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思考来发现自己没能掌握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在课堂上重点听教师讲解,结合自己预习时思考和理解的内容与教师的讲解进行对比,查缺补漏。特别是在文言文鉴赏的内容中,有一些字词的特殊含义要在预习的时候查询整理,这样在上课的过程中才能够跟紧教师的讲课节奏,将所学内容牢记于心。

二、课堂上多参与互动,有助于集中注意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大禁锢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很多学校和教师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逐步加以改进,在学校和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学生也要与时俱进,去改进学习方法。在课堂上不要一味地听从教师的讲解,在教师进行互动的环节学生应当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问。不仅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也应当进行适当的探讨,例如在写作课程中,高中主要是以议论文为主,由教师提出一个论点,学生之间就可以互相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一些小型的班级内部辩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通过这样的互动,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方面都能有明显的提高。

篇2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99

现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语文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通过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但是实际教学中,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实现。为此,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改变语文教学思想、语文教学方法,调动一切因素提升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明确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有效实施语文教学和评价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效果,为此需要教师明确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具体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语文阅读教学生本原则。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认识到教学对象的行为主体是高中生,目标的确定要仅仅围绕高中学的学习需要,比如在《荷塘月色》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有一点是“教师提供相应的背景资料,教师和学生通过对话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作者创作的情怀”。在《雷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有一点是“通过课文绘制的故事情节发展进一步把握戏剧冲突。”

二、语文教师要选择合适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信息加工教学策略

现代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价值是通过课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加强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感知,即现代文阅读教学重要任务是培养和提升学生选择、整合阅读信息的能力,为此要求教师在信息处理加工中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现代文阅读文本内容较长,想要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教师需要快速阅读文本信息,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阅读信息供学生细细品味和鉴赏。比如高中人教版必修小说单元安排了三篇小说,这三篇小说的文章篇幅都很长,其中《边城》主要选择了小说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内容,一共21节。为了透过这21节内容了解翠翠、傩送、天宝的人物特点,感受到湘西文化内涵,教师需要先从总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从中选择有用的信息高度概括小说的内容。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信息加工教学方式,确定“用200字概括小说内容”、“找到文章描写环境、人物心理和对话的句子”两个教学目标。

(二)思考和阅读结合的教学策略

思考和阅读结合的教学策略适合篇幅较小的散文和诗歌阅读教学,针对篇幅长的现代文阅读教师可以选择文选的一部分应用思考和阅读结合的教学策略。其中阅读和思考结合教学策略中的读指的是对文章内容和精确语句的感知,从而感受作者创作的情感。思考是指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和语言特色。以《沁园春・长沙》教学为例,教师让学生在两分钟时间内阅读全词,了解词的上阕和下阕所写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上阕和下阕之间的关系。学生回答出上阕是写景,下阕是抒情。在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全词内容之后,教师选择出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词汇“独”、“尽染”、“竞”等,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深入理解这些词语的内涵,谈谈自己对这些词语用意的理解。这种教学安排体现了思考和阅读结合的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在了解词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字句的推敲进一步把握全词的思想感情,对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实现了多样化发展,要求语文教师要为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营造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其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新型学习方式,具体要求教师结合现代文语文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实际,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各个小组的学术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在一般情况下,比较简单的语文阅读教学内容需要学生进行分组自主学习,而对于一些有一定理解难度的语文教学内容则是需要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比如在学习《祝福》的时候,对于主旨的理解,学生受个人经历的限制无法深入理解小说主旨,遇到了阅读难点。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祥林嫂的死应该谁来负责?”之后学生经过小组探究得出了是封建社会导致了祥林嫂的死,加强了对小说主旨的理解。再比如《荷塘月色》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但是学生受年纪的限定对人、事的思考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加上学生对鲁迅那个时代了解不够,在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为此,教师需要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学生基本了解《荷塘月色》内容之后,教师提问学生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了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思想感情的理解,教师为不同小组的学习提供不同学者关于这篇文章的评论,让学生划出文章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并结合学者的研究把握文章的内涵主旨。

(四)体验教学策略

一切知识都来自于感知,学习的体验也是学习过程的一种体现,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实施能够让教师更好的实现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具体表现为通过一定情境的创设来还原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实现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小说和戏剧的学习,文章中会涉及大量的人物对话,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分组、分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文本内容的感受。比如对于抒情性的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渲染和背景氛围的创设再现课文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比如在《雷雨》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出自己喜欢角色的语言和描写这个角色的语句,通过反复的阅读和分析感受戏剧刻画人物的语言特点,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感受到人物形象。应用体验式教学策略进行《雷雨》教学的原因是在文体上,戏剧本身是一门舞台艺术,会应用到丰富的语言台词和动作刻画人物,向读者展现社会现实。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戏剧这一文体的特点。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提升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需要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需要高中语文教师结合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和学生语文阅读学习需要开展系统化、有针对性、科学性的语文阅读教学,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更新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和内容,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篇3

高中语文属于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同时还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统一结合体。而高中语文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促使学生拥有更强的语文应用能力以及一定的语文审美和探究能力,可以给开展终身学习以及个人的有个性的发展打下基础。下面就谈谈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提升方法。

1.增强学生语感

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章,大部分都属于文质兼美的名家名作,在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供给学生十分丰富的材料。授课过程中,教师怎样充分使用教材,在学生朗读过程中进行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语言文字,增强其语感。比如阅读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时,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笔下的江南冬景:灰云被扫尽、落叶铺满街、晨霜白得如同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早上,太阳升上屋檐,鸟雀在枝头吱叫不停,泥地里同时散发出水蒸气来,老人小孩、曝背谈天等等细节,这些均促使学生能够从细节去体会课文的意境美,与作者一起感受江南冬景晴朗的情调。如此学生就能够全面认识作者的表现功力,欣赏作品中的语言和形象美,由此真切体会作者透过将南方的冬景和北方以及德国的冬景进行对比,重点突出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特征,表达了其对江南冬景的喜爱之情。

2.掌握学习方法

新颖的教学理论对教师们产生的新要求主要有,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教会其学习方法。由此,教师在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其可以做到举一反三。通常来说,阅读主要有包含下面的几个步骤:(1)浏览[1]。此也可以称为略读。主要指使用非常短的时间将大概通读文章一次,对其基本了解,为接下来的精读做好充分准备。(2)提问。学生通读一次课文后,便会形成一些疑问。此时,学生需要仔细记录好疑问,然后带着其进行第二次的精读。(3)精读。其也可被称为细读。其阅读步骤中十分关键的一步。学生需要进行认真阅读课文,理清句子的意义,逐段理解文章的内容与线索,抓住主题,处理自己在略读过程中形成的疑问。

3.阅读时感情求实

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提倡个性化阅读,需要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获得真实体会,而不是深受到老师与参考书的不断影响。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均可形成独特的感受,其就是教师倡导的求实。比如,讲授韩愈的《师说》时,学生对尊师重道产生了意见上的分歧:有些学生认为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但有些学生却认为尊师重道,并不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2]。此时,教师不可以急于讲出自己的见解,而应该借此机会,不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讲述个人特别、个性以及有价值的体会,流露出其真实情感,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入地认识作者和文章的主旨。

可是此方法需要注意一些地方,教师不不可以对学生进行放任自流,而是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者的功能,带领学生从每个角度去理解与欣赏文章,进一步促使学生真正处在学习主体的地位中,增加其学习的兴趣,可获得令人满意的事半功倍教学效果。

4.充分展开学生思维

阅读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必须培养其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更为正确与深入。学生的探究能力主要由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对其开展思维训练所获得的结果。学生思维主要包括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其中形象思维属于一种和直观性以及形象性严密联合的思维形式。形象思维能力是学生天生就拥有的,而想象则是其主体。比如,讲授的《沁园春长沙》时,教师需要领导学生想象当时作者写此诗的背景,切实进入到虚景当中,把虚景转化为实景,将抽象转化为具体。例如,讲授张洁的《我的四季》,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领会作者的观点,从中感悟到四季是生命的四季,生命的四季需要充分想象,由此,必须增加形象思维的培养[3]。而逻辑思维主要指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在概念、判断以及推理的帮助下将现实如实反映的过程。其与形象思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依靠使用科学里抽象概念将事物的本质如实反映,描述认识事物的结果。学生拥有的逻辑思维能力依靠学习而获得,教师需要不断增加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在逻辑思维能力的内容中还包含发散思维能力,其主要指以基本点为出发依据,从多个方位与层面将思维充分展开。发散思维能够帮助人类更加全面与完整地掌握事物的特性、状态以及规律,推敲了解事物原来的面目,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灵巧和快速地处理实际的问题。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积极促进学生极力地发散思维的点是其最关键的步骤,同时经过老师的点评和引导,令学生体可以充分会到其乐趣,从而致使其逐步养成习惯。

综上所述,现代文在高中语文的内容中,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中阶段很有必要进行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增强。对此,教师需要提高现代文阅读教学,不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积极的培养,从而获得令人可观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以“体验”为核心,对教学提出“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讨、勤于动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但是,为了与高考考点接轨,现在一些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以“教师中心、教室中心、教材中心”为特征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长期处于接受式学习的状态。高中语文课堂提倡学生的体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教学方式的宗旨就是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转变对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

体验教学就是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新课程教学注重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就是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强调“知识”“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的活动。

倡导体验教学,就是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让学生不仅从书本中得到所要的知识,而且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知识对象化,以获得客观、精确的知识的过程。体验式教学更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接去体味、感悟,去进行一种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生活是自己的,认知过程也是自己的。教学中的体验,是向自我的开发,是人类经验与个体经验实现融合,是情感与理性的对话。这种教学的体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走进内心世界,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实现其精神构建和积极个性的形成。

随着人们对教学活动的深入探讨和教学观念的逐步改变,形成了现代教学论。现代教学论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强调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情感、智能的和谐统一,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和在实践中的创新。

体验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方法注重创设情景,“亲临”体验。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发生的。教学情境是教师和学生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设计、教学构建的适合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物资环境、心理环境和教学氛围。教学活动的成效取决于主体与教学情境相互作用的性质。因此,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激发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创设情境可以有以下两种方法。

一是通过多媒体选择切合教材内容的音像、图片、文字材料,让学生如同亲临现场,缩短距离感,激发了解事件原委的愿望及情感上的共鸣。如上《赤壁赋》一课,可以充分利用三峡的一些图片、诗句、文字来展现三峡的自然风光,让学生从文章优美的文字中感受到自然风光的美丽及魅力。

二是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去亲身体验。比如对《琵琶行》的教学课,可以通过创设作者白居易与琵琶女的相似遭遇的教学情境,充分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实现学生的学以致用。这种真正生活情境的运用,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语文课堂少了许多说教,多了更多的真实,大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体验教学注重对话交流,引导体验。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求知欲望高涨,进入教学情境之后,教师要善于在教学情境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在对话情境中,师生关系是交互的,教师不只是言者,学生也不只是听者,双方都是对话的平等参与者,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参与。在对话交流中,学生可以与教师、其他同学找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教师与学生都可以倾听各自的见解与意见,这样的交互,有助于学生确立学习中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一种参与后的成功体验。因此,对话交流使体验式教学发生质的变化。

体验教学注重探究思考,深入体验。高中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深刻性比初中生有了较为显著的发展,能用批判的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不满足教师给予的知识,更不满足教材对一切事物和现象所做的解释和结论。教师在教学中仅仅留给学生思考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思维过程。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感知不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探究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探究为体验式教学提供了持久的动力。

体验教学注重实践运用,升华体验。新课标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新课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它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点,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根据学生的情况,基础性、实用性和人文性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要使学生熟练掌握探究学习得到的知识和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证实,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合理应用,还得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方能达到。

参考文献:

1.孟育群,宋学文.现代教师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3.沈健.体验性:作为学生主体参与的一个重点.教育研究.

篇5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而目前,阅读的兴趣恰好是学生最为缺乏的。学生在写作中缺乏写作素材,自然不会有好的写作效果。因此,首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需要鼓励学生带着兴趣和好奇心去进行阅读,对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词句等进行摘抄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一定的摘抄以便能够在以后的时间内对优美语句进行细细品味和体会。其次,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进行一些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有效吸取优秀文学作品中的“养分”,增加写作过程中的资料素材。同时,在阅读中,还应该养成一个正确规范的阅读习惯,以良好的阅读习惯来促进写作水平地有效提升。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专门开辟一个时间段为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进行一个阅读分享和推荐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自己本周或者是本月阅读到的好的书籍或者是文章带到课堂上,与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这样既能促进学生继续保持读书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资讯。

二、联系生活实践,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纵观当前的初中语文教育界,学生的写作水平比起其他水平而言,一般都显得较低。究其本质而言,导致学生写作水平不高可以归结为学生写作素材的缺乏。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写作指导过程中,让学生多注意写作素材的积累。首先,要求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从细微处进行细致观察,才能有效扩大学生的写作“素材库”内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教师在要求学生写描写人物的作文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亲人等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他们的音容笑貌、说话特点等。通过细致观察后的写作,必定会比不观察更加细致入微。其次,除了观察“身边事”之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国际上、社会上发生的大事件予以足够的关注。对于这些时政大事的积累既可以避免学生的作文写作空洞而缺乏深意,又可以有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

三、适当表扬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多采取一些鼓励性和激励性的教学手段。首先,教师对在写作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其足够的展示自己水平的机会,并对其作文写作出现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与表扬。这样的鼓励能够满足学生的好胜心与自豪感,让学生在以后的写作训练中更加的表现积极抢眼。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些写作水平较高的作文挑选出来,专门利用课堂时间对这些优秀文章进行讲评,并激励其他学生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给予优秀文章写作的学生极大的精神鼓励,又能够激发其他学生产生强烈的“斗志”,树立迎头赶上的目标。其次,恰当且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改头换面”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

四、适当引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常常能够发现到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对于写作题目都没有对写作手法和写作内容进行足够的考虑,便匆匆动笔进行写作。这样的文章,不用看都知道肯定是被一些套话和空话所充斥,就更别提文章的立意和主题了。因此,教师想要纠正着一写作中常见的弊端,就必须对学生的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正确引导,让学生认识生活、思考生活,在写作中将自己对于生活的所感所想用真情实意表达出来。此外,教师还应该对学生写作给予适时恰当的点拨。这些恰如其分的点拨往往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写作技巧,而这正好可以给学生的写作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五、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勤加写作练习

对于作文写作而言,其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很多社会实践和社会经历才能完成。写作一旦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实际,就会丧失生命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管文章的辞藻有多华丽,其一旦脱离了实际生活,都变得味同嚼蜡。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让学生走出校门,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其次,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写作。不要被一开始遇到的难题吓住,只要勤动笔,勤思考,自然就会写出好的文章来。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养成每天都写日记的习惯。这个好习惯能够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语言,还能够让学生锻炼出发现美的能力。

篇6

交际能力(Competence Communicative)的概念是海姆斯针对乔姆斯基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的概念提出来的,指的是“利用语言资源来表达和理解言语意义的能力。具体说,是由三个方面的能力构成的:第一,语言能力。习得阶段就已掌握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大脑内在化的东西,而不是一些背熟了的词汇和语法规则。第二,社会语言能力。把握种种言语功能(如陈述、审告、发问、表态等)和言语功能变体(不同语体和言语风格)的能力。第三,话语能力。运用语篇来完成言语行为(包括独白语篇和对话语篇)。”

二、依据课文编排内容认真上好口语交际课,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富有活力的课堂。钱梦龙曾说: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让怯懦的人勇敢,让无能的人有能,让无知的人有知。教师应该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通过热情的鼓励、耐心的启发,引发学生说话的激情,让他们学会充分地表现自己,并从中获得自信和乐趣。

2.创设良好的说话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心理负担、能激发他们说话欲望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3.确立每次口语交际课的话题。确立话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要能激起学生的共鸣,产生有话非说不可的强烈愿望。除了教材编排的那两三个必练话题之外,教师也可针对学生关注的问题来设计话题,如“如何看待网上交友”、“你对选拔‘超女’、‘快男’现象的看法”等这些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也贴近他们的生活,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共鸣,激发说话的欲望。

三、要掌握中学生口语表达的特点

中学生正处于由少年向青年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思想等方面都在急剧变化。在心理方面,中学生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增强,开始更多地注意自己的形象,说话羞怯,怕讲不好丢面子。在个性上,开始变得沉稳、内向,遇事不急于表态,说话会看对象。在思维和语言上,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急速增长,但外部语言组合能力赶不上思维表达的要求,说话较嗦。在社会交往上,同不相识的人接触并讲话时,神情难免紧张。言谈中,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难免片面。所以,要结合中学生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力求使中学生的口语准确流畅,生动得体。

四、采用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三个内容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板块来安排的,这就要求教师将三个内容整合起来。而不是孤立地、生硬地开展某一个内容的教学。比如说写作,大部分初中生都很害怕写作文,如果老师只是将一道作文题布置给学生,然后就要求学生完成作文。常见的结果就是:要么学生坐在教室里搜肠刮肚半天还是无话可说。要么学生思路狭窄、不知道如何下笔。这样的教学方式,难怪学生会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教师将写作、口语交际、知识探究几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就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处理信息能力等。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提前查找有关资料、准备素材,然后在课堂上口头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又进一步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完成交流任务之后再去写作文,这样作文也就不成为难事了。

五、注重学以致用,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

口语交际课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要面向全体学生。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实践。另外,各种班级活动,课余师生间、生生间的交谈,都是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好机会。笔者在晨会课上设立“一分钟班级新闻早报”“听我播新闻”等栏目,让学生关注集体,关心国事,引导学生谈论热点,分享心得。笔者还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练习。督促家长和孩子多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搭建口语交际的家校合作平台。七年级下册二单元《我们家的男子汉》“探究-练习”是一次家校联合进行的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回家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请爸爸妈妈讲讲你小时候的事。笔者设计安排了一次主题班会,并邀请家长出席,和孩子一起讲述,每家着重讲一个方面,要求讲得具体、细致,让家长和学生都体验到口语交际成功的乐趣。

新课改中,口语交际作为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并列的一项内容,其重要地位与作用更加彰显。现代社会中口语交际的优势与特征,及其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已经成为我们重视和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时代要求。我国目前的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容乐观应当引起反思,教学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更需要迫切的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写.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86.

[2]王志凯,王荣生.口语交际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2004.11.26―27.

篇7

一、积极做好胆量仪态的训练

胆量、仪态对口语的表达效果有直接影响。很多的学生心理素质不是太好,只要一讲上台,心理就开始莫名地紧张,会出现脸红冒汗等现象,甚至有的头脑一片空白,不知无措。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进行胆量和仪态的训练。初中语文教学中,多留出时间来,让学生多上台,上台前给予鼓励,结束后给予肯定,并共同查找问题,次数多了,学生自然就有了胆量,仪态也就好了。

二、积极做好情境创设的训练

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孟母三迁教子、断织教子就是两个典型的故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学生实际情况,创设适当的情境,营造口语表达的氛围,帮助激发学生情感和思维,让学生从敢于表达、勇于表达变为渴望表达。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在良好的教学条件,特别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创设让学生想说的口语表达环境,让学生不自觉地深入到情境中,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有交流表达的欲望,从而主动与同学、教师开展口语交流。

三、积极做好心理障碍破除的训练?

在初中语文交际教学中要破除学生的一些心理障碍,如懒惰、自卑、胆怯等心理。而自卑是初中学生最大的一个心理障碍。有些学生怕回答问题,怕当众表达自己的看法,往往是怀疑自己的能力或怕其他人说自己“爱出风头”。中国人一向有“枪打出头鸟”的恶习。这种恶习也在纯洁的学堂中盛行,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人的悲哀。一个民族没有人敢出头,就有许多发明创造、新思想在沉默中灭亡,这个民族也将在沉默中衰败。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有一个奇怪但又很常见的现象:同样是叫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小学生争先恐后举手回答;初中生寥寥数人主动举手;高中生都深深埋头学习,无人举手,老师只能点名抽学生回答了。老师的思维习惯不变,学生的思维习惯要变就很难。笔者认为要使口语交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最好贯彻激励的原则。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能语言组织不流畅,所答非标准答案,老师都不该指责训斥,而是要从中找到其优点,加以鼓励。有的学生的观点可能不符合教材答案但有独到的见解,要适当鼓励,以培养其创新思维的能力。老师没有权力扼杀学生的思想,有的学生思想有点偏激,老师只能引导。同时要教导学生不要迷信权威。青年学生必须有敢说、敢想的勇气,要有志气,有抱负,破除迷信,大胆地向权威挑战。因为任何权威都是有时代性的,都不是永久的。只有超越了权威,才能有所发展,有所进步。特别是在语文学科,其主观性很强。有的问题的答案并无定论,有的老师对答案要求过死,将出题人给的参考答案定为标准答案或唯一答案,长此下去就会使学生的思想僵化,失去自主思想形成习惯性思维。习惯性思维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学习动机、态度、方法、策略等方面长期形成的固定模式和习惯。习惯性思维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要克服不好的习惯性思维就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努力突破现成模式,特别是当思维处于山穷水尽的地步时,要跳出原有模式。

四、积极做好运用恰当态势语的训练

人们在交际中仅用纯语言来表达是不够的,还要靠态势语来辅助。这也是学生口语交际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在口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中还应该在面部表情、手势和姿态等方面加以强化,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效果。在训练时要给学生说明态势语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面部表情、手势、讲话的姿态等方面注意。同时要将这几个方面进行系统训练,才能进一步提高口语表达的效果。通过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后做到一皱眉,一举手,一投足都能恰到好处地传情达意。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多种途径,但仅仅依靠在语文课堂教学和限于教学计划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口语交际不是简单的说话,而是学生个人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展现。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细节,留心观察,并积极参与社会的各种交际活动,才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篇8

一、示范引领学交际,模仿借鉴唤激情

首先是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的口语交际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而具体的。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要提高自身的语言素质,耐心倾听,注重社交礼仪,以乐观、自信、真诚、宽容的形象引领学生。教师既是教学生口语交际,也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其次还可以让口语交际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来示范,同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融视、听、说于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口、眼、手、脚等多种器官,增强学生的可感性和可仿性。

通过示范引领,学生在规范语言、培养良好听说习惯和交际方式等方面得到正面指导,而“典型”又会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好胜心,有利于促使学生主动加入到口语交际中来。

二、情境教学设氛围,因材施教扬个性

1、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施教的过程,但学生的个性差异很大,口语交际中有的滔滔不绝,有的不善言辞;在风格上,有的温和含蓄,有的咄咄逼人。对不同的学生,要根据其不同的起点、特点提出要求,把实现共同性目标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在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如对长期“默默无闻”的同学,关注学生所熟悉的、喜欢的话题,让学生谈谈”网络语言的利弊”、“妈妈的唠叨”;而对于信心很足且表现活跃的同学,教师要进行方法的指导和交际礼仪的指导。

2、小组合作,发挥个性

能够让每名同学发挥个性的较好方法就是分组合作学习,不同性格的学生分为一组,在组内都有参与讨论发言的机会,也有倾听的机会,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提高。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差异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尽量让学生表达与众不同的见解。二是合作学习小组要体现异质分组的原则。三要给不同意见的人更大的展示空间和机会。每名同学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要在口语交际中展现出独特的“这一个”。

3、设置口语训练的情境,形成宽松的民主氛围。

李吉林老师曾说:“语言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教学中一定要依据教学内容,尽量模拟社会生活交际实际创设情境,形成良好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情境气氛中产生交流欲望,无拘无束地参与进来。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有民主氛围。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意见;允许学生答错;允许学生重新回答;允许学生补充;允许学生对老师的错误指正。对学生的发言尽可能地鼓励、表扬。在这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没有被同学取笑的尴尬与苦恼,没有被老师批评的担心和忧虑,一般都能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和老师、同学轻松地交流。将生活的活水源头引入课堂,使口语交际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形成开放、动态、充满活力的教学结构,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课堂中生成、发展。

三、立足课堂巧指导,思维训练设序列

1、培养良好倾听习惯,学会抽象与概括

口语交际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边听边把材料内容分为若干个要点记住,能够进行概括总结,要能够听出“弦外之音”。只有会听、听懂、能听出问题,才能更好地互动应对,达到交际目的。还要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耐心听完别人的发言后再发表见解。

2、建构口语教学序列

口语交际的思维训练主要是训练说话时的思维灵活性和逻辑性,要求学生先想清楚以后再说,表述前一定得分出主次先后。思维训练应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在学生升入初中后,教师可按如下层次构建口语交际思维训练的序列:回答问题复述课文讲故事交谈说明事物叙述事情发表议论讨论问题演讲比赛小小辩论。在要求上,可以让学生先看稿发言,然后根据所列提纲发言,再脱稿发言,最后即兴发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变换方法,尊重学生的表达意愿和认知规律,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展示自己。

3、克服紧张情绪,敢于发言

有的学生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容易出现胆怯、紧张等情绪,如何让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口语交际呢?教师要教给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

一是充分准备,稳定情绪。讲话前可作几次深呼吸,使情绪稳定;讲话前考虑清楚所讲内容,不急于开口。二是放慢语速,有利于思维跟进,提高表达效果。三是苦练敢说。消除恐惧的最好方法就是勤学苦练,要求学生不要丢掉任何练习机会:在讨论会上,要争先发言,敢于当众讲话;在交际场合,要寻找话题,与人交流。

4、加强阅读指导,以读促说

口语交际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反映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些同学在口语交际课上无话可说,即使是熟悉的内容,他们也只是三言两语就过去了。这种情况多是由于学生缺乏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的积累,影响语言的流畅和丰富,使得原来有话可说的话题变得无话可说,或者不知该怎么说。孟子说:“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意为积累的多了,就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发展语言,使他们在口语交际时有话可说,而且能说得精彩。

五、宽容评价勤反思,直面缺憾受益深

教师在评价中要思考、分析学生为什么不说?为什么不会听?为什么说不好?教师进行的评价应该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指导。首先,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成绩,教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还可以用类似于“刚才某人说得很好,谁能说得比他更好更全面?”或“谁还有和他不一样的见解?”这样的话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其次,对学生说话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就事论事地进行改正,而应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引导、点拨,让学生把话说顺畅、说准确。教师评价学生的说话,“好”,好在哪里? “不错”,是内容不错,还是词、句用得不错,也要有明确的指向性。让学生在改进和完善中不仅知道“怎样做”,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学生进行互评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初中学生有爱挑毛病的特点,应首先引导学生用赞许的目光欣赏同学的表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会尊重别人。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可以借助评价量表帮助学生完成互评和自评,这样,学生的评价和发展都有了方向。

“思不足然后知进步”,让学生在评价中反思,直面缺憾,正确进行评价,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对待不足,唤醒学生“自觉的”谋求改善自己的日常口语交际。

总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教师应运用教育智慧,充分利用各方面条件,在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中不失时机地进行指导,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毅、钱为钢.《言语交际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3

篇9

调查内容有: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认识,学习成绩的满意度,学习上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学习中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对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和学习方法的认知,是否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愿意接受针对性的学习方法指导等10多个问题。

一、2010年秋季的调查结果显示

1.绝大多数同学对自己的学习认知是明确的

没有人认为自己的成绩很好。高一和高三分别有21.90%和16.53%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成绩处于中上,各有34.32%和37.48%认为自己成绩处于中等,分别有44.27%和31.66%认为自己的成绩处于中下。这说明随着学习的深入,到高二以后认知自己的成绩为中上与中下的数据都有较大下滑,可见同学对自己的认知更趋理性。这方面需要教师在建立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方面给予有效的指导。

2.大多数同学希望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学生对自己成绩很满意的高一、高三分别为0%、0.35%,对自己成绩满意分别为1.5%、0.93%,较满意的分别为14.90%、10.82%,对自己成绩不满意的分别为41.19%、50.05%,对自己成绩很不满意分别为33.29%、23.28%。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作为一所老二级达标校的学生,同学们对自己的定位和要求都是很高的,大多数同学希望取得更好的成绩。

3.学习上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认为“做题太多,缺乏科学的解题方法”分别为11.92%、4.89%,认为“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分别为56.15%、45.75%,认为“学习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大”的分别为17.88%、12.22%,认为“感受不到学习乐趣”的分别为40.25%、33.99%。从这组数据反应出相当部分同学的学习动力系统出问题,需要教师和家长在学生寻找学习动力、树立具体学习目标上下工夫,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应该是态度第一,方法第二。

4.学习上感觉压力最大的学科

这个选项的选择集中在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这四个科目上。认为数学科压力最大的分别为57.64%、36.44%,认为英语科压力最大的分别为42.24%、40.16%,认为物理科压力最大的分别为35.78%、25.26%,认为化学科压力最大的分别为35.53%、18.86%。理科压力普遍突出,尤其令人注意的是在这组数据的选择上不同的班级差异很大,同一个年段有的班对某一个学科(主要是物理科)觉得压力很大,到了另一个班级却没有这种现象,这应该属于不同教师教学上的差异所带来的问题,这是个别教师教学问题导致学习压力增大,不存在普遍性因素。

5.学习中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选项有三,不少同学存在选择多项的现象。选择“说起来什么都会,一考试就砸”的高一、高三分别为26.83%、23.52%,选择“学习刻苦用功、不停在学,但成绩却原地踏步”的分别为23.85%、19.79%,选择“严重偏科,对部分科目有畏难情绪”的分别为61.61%、46.57%。总的来说,很多同学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是单一的,而是问题多多,其中,偏科现象比较严重,在学习成绩和学习方法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6.升学期望值

认为“有信心考上名牌或重点大学”的高一、高三分别为8.46%、7.16%,选择“争取考上本一院校”的分别为26.83%、20.53%,选择“争取考上本二院校”的分别为55.71%、63.96%,选择“希望考上本三院校或专科学校”的分别为14.42%、16.65%。这组数据说明,学生志存高远,升学愿望很高。

7.学习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五个供选项:选择“学习方法”分别为47.70%、41.32%,选择“学习态度”的分别为40.74%、32.59%,选择“学习习惯”的分别为56.16%、34.29%,选择“学习目标”的分别为15.90%、6.40%,选择“学习工具”的分别为1.99%、1.51%。数据显示,从高一到高三,同学们在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从初中到高中学习的适应过程基本很好地完成,在学习方法上的突破还是很多同学最大的愿望。

8.对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和学习方法认知

五个供选项:大部分同学集中在“名师指点”和“互助学习”这两个选项上,选“名师指点”的分别为30.31%、22.70%,选“互助学习”的分别为68.57%、57.86%。同学们对互助学习的认同度很高,这可能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有很大关系,也说明现在同学的学习自主性已经很高,新课程改革的同伴互助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认可。

9.是否有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

选择“有”的分别为14.41%、16.46%,选择“没有”的分别为36.27%、33.18%,选择“希望有”的分别为45.71%、40.28%。这说明很多同学对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有很大的渴望。

10.是否愿意接受针对性的学习方法指导

选择“愿意”的分别为81.98%、85.22%,选择“不愿意”的分别为1.49%、5.00%,其他的为未填选项。这说明学生很期望有这方面的针对性指导,这也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

二、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方法的问题

1.从调查的现象看,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方法普遍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学生的压力情况和学习状态。成绩好的同学适应性状况明显好于成绩差的,高三文科班适应性状况最佳。学习压力“过小,没有动力”方面,文科明显优于理科班。

(2)在压力源方面,高三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家庭和自己的期望。成绩好的同学源自“家庭的期望”反而较小,或许因为成绩好的同学家长的开明理智使得孩子整体适应情况好于成绩差的同学。文科班压力来自于“同学间的竞争压力”比例相对较大,而理科班反而相对较小,这可能和男女生的比例有关系,文科班女生偏多,近年来,女孩子的学习自觉性要高于男生,竞争压力也强于男生。

(3)影响考试发挥的主要因素方面。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知识掌握不牢固”因素比例明显较小,而理科班“考试方法不当”比例相对较大。对一般同学,可以多关注他们的基础知识的牢固与否,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可适当关注考试方法的指导。

(4)理科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反而对自己的未来人生走向的规划相对比较模糊,或许这对他们的学习动力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分析归因,学生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亟需引导

以下摘录调查中一些学生的原话,从学生的心声中,不难看出,学生目标不明确,或者有目标但动力严重不足,没有自己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考试前后都焦虑,情绪波动大,信心不足,甚至怀疑身边的人,包括家长、老师和同学。由于不能有效梳理自己的心理,致使对高中生活的恐惧、厌倦,从而放弃学习动力因素,降低对自己的信心。

(1)思想信念动摇,目标不明,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无动力,很想学好,但有气无力,前途一片渺茫。”“很容易受环境影响,静不下心,学习无动力;有目标但却总静不下心学习,下定决心又不知怎样才能有动力去完成。”“目标还不够坚定,时常会感到有些茫然。”“这样拼命学习值得么?放弃了那么多,对么?是该放弃那些爱好去拼一次,还是让自己在快乐中学习?”“是否努力了就有成果?”“没有一个实在的动力,只知道高考考好,上好的大学,对于现在的学习对将来工作的用处却很模糊。”

(2)浮躁,压抑,情绪波动大,信心不足

“缺乏自信,对于每一次的考试成绩都过于在意,导致情绪不好。”“没有学习的动力,怎么也学不下去,静不下心,总是觉得很烦躁不安,甚至有点厌学。”“有一个较稳定、平和的心态,能够增强‘钝感力’,增强对不开心事的‘免疫力’”“情绪波动大,常烦躁,没有信心,反反复复。”“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总是影响自己的心情、心理健康,任何想法都在影响自己。”

(3)人际关系困扰(包括同学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

“偶尔会莫名烦躁,若是周边朋友心情不好,自己也会跟着情绪低落,便无法集中心思学习。”“学习到底是要与同学竞争还是和自己?”“不能够真正静下心来学习,而且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而且会对别人起疑心。”“家庭父母的不和谐所带来的困扰。”“讨厌某个老师的上课方式,在她的课上没能认真听。”

(4)学习心理困扰:考试心态不良,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高,偏科问题引发的困扰

“过于在意别人的成绩和自己的成绩,无法完全投入到学习中。”“考试前有时会紧张,感觉自己貌似复习不充分。”“课上不能完全听懂,又没时间停下来整理,造成急躁心理。”“找不到对学习有帮助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不能提高。”“总有一种跟不上别人的落后感,睡眠不足造成的种种困扰。而如果睡眠充足又怕落后感愈加严重,高三真是一种可怕的人生考历。”“过于关注外界事物;想起一些事情总让人心烦意乱又无法诉说。”

我校连续四年的调查显示:仅九分之一的同学感到信心十足,近五分之一的同学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压力过大或过小都有一定比例,近一半的同学经常很想学习,但总是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约五分之一的同学经常莫明其妙感到烦躁,情绪低落,浑身无力。在压力源方面,高三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家庭和自己的期望。不良情绪是导致压力偏高的首要原因。学业成绩是影响学生情绪的最大因素。学习效率是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知识掌握不牢固和粗心是影响学生考试发挥的主要因素。

三、如何指导学生调整心态、挖掘动力,提高学习效益

1.提高自信心。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应经常性地与学生心灵沟通。要让孩子们明白“心态好,一切才会好。”的道理。遇到学习考试不如意时,要告诉自己定位准确,尽力就行。要想尽力,就必须静下心来,笑迎每一天。

2.要缓解心理压力关键在自己。考生及考生家长应设定或调整对高考的合理期望和恰当的目标。

3.教师多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从压力比例最小(仅占0.4%)的是“老师的期望”的情况来看,这里学生所认为的“压力”是否也可以解读为教师给的动力?教学中教师如能融入更多的情感成分,是否会产生更多的“期待效应”?这值得任课教师的重视。

4.扎实双基,稳步提高学生能力更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养成细心的习惯,从而以较好的心态对待高中每一个阶段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5.身体是学习的本钱。要保证学生每天充足的睡眠,坚持组织学生体育锻炼,或组织学生课外活动,这既可以凝聚学生的合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精神状态。“劳逸结合”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6.要有“考后一百分”的习惯。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每次模拟考试后对自己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要求考生在历次模拟考试中建立错题集,力求考过的知识能基本过关,不断积累适合自己的应试策略。年段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考后师生面对面交流活动,让学生向科任老师提出教学建议,也让老师对学生学习上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剖析,学校几年来的这一做法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篇10

随读生的注意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等均不如正常儿童,他们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特定的学习和活动中。因此在教学中,笔者通过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去维持随读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优化课堂结构,时刻关注与鼓励他们,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真正达到就读目的。

1.落实课前预习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承认随读生与普通学生之间的差异,还要尊重这种差异。针对随读生能力弱的实际情况,要制定相应的补偿措施,努力使他们适应班级的语文教学。其中,课前预习辅导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能很好地帮助随读生树立学习信心。教师可以根据随读生的实际需求,指导他们开展课前预习,引导他们自学,启发他们思考。这些经常化的课前预习辅导,会促使随读生逐渐养成预习的习惯,为课堂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学《草原》这一课,课前笔者先指导随读生读通读顺课文,再帮助他们归纳出课文讲了草原美及草原人美两方面的内容。这样,教师分析课文时,他们就不会太茫然,同时也因为自己能听懂而产生较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学习。

2.注重合作学习

有随读生就读班级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生差异大,教师要落实“面向全体,兼顾差异”,就需要多在课堂中倡导合作学习。教师通常在教学时先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倡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相互启发下开展学习活动,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之时,教师要及时关注随读生的学习情况,让他们也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不管恰当与否,其他同学都要认真听。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有意安排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与他们同桌,可以及时听取随读生的心声,又可以及时地帮助他们,使他们在友好和睦的学习交往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3.设计分层练习及作业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随读生的个体差异,适度、适量地为他们设计一些课堂练习来巩固课本知识及检测学习的效果,如看拼音读字词、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句子、回答一些简单的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等。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多创设机会让随读生体验学习的成功,如较流利地朗读一段课文,展示他们经过老师纠正后的抄写、练习等。只要随读生能够参与完成练习,就让其他同学给予掌声和鼓励,使他们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授课之后,教师对随读生布置的作业与普通学生相比要适量地减少,作业内容以课内知识训练为重点,思考题、课外延伸题可不作为对他们的考核内容。对于普通学生需要书面完成的有难度的作业,可以允许随读生口头回答或不完成。

4.坚持多元评价

因为自身的特殊性,随读生往往缺乏自信,学习被动,完成学习任务有很大困难,他们的内心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给他们创造学习机会的同时,更要注重及时地给予适当的评价,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从评价内容来看,要关注随读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和变化,特别要关注他们在适应社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进步和成长。从评价重点来看,随读生的参与度、交流合作的状况和思维发展水平等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是重点。从评价目标来看,与随读生的过去相比照,采用发展性评价;不应只评价他们有没有掌握知识与技能,能否达成学习目标,更要评价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付出努力。从评价功能来看,教师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在教学中要对随读生的学习状态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使其产生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实行激励性评价,对随读生来说尤为重要。这些评价能帮助随读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利于其个性的健全和潜能的开发。

二、课外辅导注重方法与实效

为了更好地提高随读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师还要在课外落实对他们的辅导及帮教,巩固及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课外的辅导主要包括:

1.教师的个别辅导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部分,是教师检查课堂教学,巩固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课外辅导的主要任务是:解难释疑,查漏补缺;打稳基础,指导方法。教师要对随读生学习中实际存在的差异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对于随读生在课堂学习中尚未掌握的知识技能,教师要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再次讲解及分析课文的重点内容,使随读生悬在心头的疑难问题得到准确的解答,帮助他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教师既能对随读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全面的了解,也能发现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促使自己去改进、完善及优化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2.助学伙伴的课外辅导

在学习中,助学伙伴对随读生的帮助非常重要。教师要选拔班级中学习能力和工作责任心较强的同学,让他们做随读生的辅导小老师。由于助学小伙伴与随读生的年龄相当,心理发展程度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比起教师而言更容易与随读生沟通。助学伙伴的任务主要是帮助随读生学习课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等。由于助学伙伴毕竟是学生,不可能像教师那样拥有娴熟的教学技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教师要提前教会助学学生一些基本的助学原则和助学方法,比如辅导中应循序渐进、因需施教,多鼓励、少批评,多启发、少替代,多询问、多反馈等,真正起到助学的作用。通过这种精诚团结的助学合作关系,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还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篇11

一个人具备了阅读能力,才能够凭借它选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吸取前人研究成果,从而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所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对学生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提高中职生语文阅读能力?笔者从事中职语文教学多年,从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速度,开展阅读活动等方法对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实践和探讨。下面谈谈我的作法。

一、认识阅读意义,激发阅读兴趣

我们要经常强调阅读的目的性和重要性。必须让学生认识到:一文本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思维再创造的过程,语言文字可以为你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阅读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二阅读影响和改变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学生通过阅读来反思自我、提升自我,从而使自己成为内涵丰富、趣味高雅、品德高尚的人;三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和前提。那些老是抱怨写作没素材的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书读的太少。阅读是吸收、是积累,写作是抒发、是表达。归根结底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仔细观察、认真积累,让学生明白只有长期地持之以恒地积累,“阅读”才能收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这样,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地阅读。

叶圣陶说过:学习始于兴趣,终于毅力。我们还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放开手脚,多启发,正确引导,让学生对读书产生兴趣。学生一旦对读书产生了兴趣,即使在阅读时遇到些困难也会自然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不断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多媒体手段的使用等等。让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在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技能,形成能力。

二、扩大识字量,提高阅读速度

1、扩大识字量。

语文第二册附表中2500个常用字,1000个次常用字,1—4册课本中未包括在内的生字,找出来,注上音,可用几周的时间,通过教读、认读、抽读、抄写、听写、抢认汉字比赛等方法,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并严格检测,把结果记入期末成绩。教师要花大气力务必使学生攻破这个识字关。这不是小题大做,可能对初中成绩好的学生而言不是问题,但对进入职高的学生就务必要补上这一课。不然就会影响到今后他们对各科的学习和语文水平的提高。影响到他们今后一生的发展。 2、提高阅读速度。读书慢,会造成学生讨厌读书。他们读书时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对字的发音上。仍然会有增减字、读错音、读破词等闹笑话的现象。他们觉得读书非常吃力、紧张、脸涨得通红,老半天没有读清楚几句,很没有面子,常常觉得是老师为难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以后就更不配合了。读书慢还会带来收获少的后果。文段稍微长一点,即使读完了,也不知道写的内容是什么,因为没有精力去思考。

三、教授阅读方法,开展阅读活动

篇12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114-01

一、现阶段中职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中职学生口语发音不准确

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往往比较偏重于听、读和写的能力的要求,而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却不那么重视,再加上中职学生英语基础相对普通中学学生要差一些,因此大多数中职学生存在着英语口语发音不标准的通病,有些学生甚至还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如此一来,即使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词汇量,懂得了正确的语法,也无法与其他人进行正常的口语交流。

2.中职学生不习惯用英语交流

就学情现状而言,大部分中职学生对英语学科能力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不够好,因此羞于用英语交流。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将得不到很好的锻炼,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活动也无法顺利的组织和进行。这样不但会严重影响中职学生的口语能力,也会使中职英语教师丧失对口语课堂的教学兴趣,因噎废食,减少英语口语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比重,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3.中国式英语层出不穷

中职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相对薄弱,平时习惯了母语的思维方式,因此在日常的英语训练过程中,学生往往是一听到英语就在脑海中将其翻译成中文,用中文来思考想表达的话,然后再通过拼凑句子的形式,将想要表达的中文意思翻译成英语。这种逻辑方式表达出来的英语,带来极大的中国特色,大部分不符合英语的表达形式,属于中国式英语,对正确的口语表达方式和能力的培养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

二、分析中职英语口语教学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1.中职学生对口语缺乏足够的积极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提高,学生虽然知道英语口语的重要性,但往往缺乏主动学习英语口语的动力,其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的欲望也不够强烈,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中职学生学习英语大多数是为了能够顺利的通过考试,继而拿到毕业证书,而不是真正想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因此学生普遍缺乏对英语口语学习的热情,他们习惯了应试教育,认为只要将试卷题目答好就算完事了。

2.中职英语口语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在英语学习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引导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尤其对英语口语而言,教师发音准确与否,严重影响着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高低。此外,中职英语口语教师正确的英语表达习惯,也有助于学生改善自身的思维能力。而目前,随着中职学校跨越式扩招的不断演进,为保证足够的教学人员,中职学校对入校教师的要求降低了很多,这导致目前中职学习英语口语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无法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加剧了提高学习英语口语水平的难度。

三、提高中职学生口语水平的相关方法

1.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人为设置情境,启发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学习热情

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各种多媒体现代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边学边练,边学边玩,组织一些小游戏,规定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只能用英语沟通,对于学生口语中一些细小的表达错误,教师不必过于纠结,不需要马上对其进行纠正,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流利的进行口语表达,也缓解了学生的课堂压力。在学生茫然不知如何讲诉时,教师应该做到循循善诱,开拓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对那些英语口语表达流利的或有显著进步的学生,教师应给以及时的鼓励与赞扬,提高学生对自身英语口语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中职英语口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发音训练

良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离不开正确的发音训练。只有做到发音准确了,才能让别人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才能促进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因此,中职英语口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课内外时间,加强对学生口语的发音训练。一旦学生发音不准确,就要立即予以纠正,并鼓励学生相关帮助,互相纠正彼此的错误发音,提高学生对口语发音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3.加强对学生的听力培训,促进其口语表达能力

语言的学习首先的从练习听力开始,只有听懂了这种语言,才能将其正确的表达出来。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听力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中职英语教师可以利用中职学生课业负担相对较轻的有力条件,针对性地根据当下中职学生对影视作品的爱好,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一些不带中文字幕的外国电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在潜移默化的教学情境下,逐渐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

4.突破中国式英语,让学生习惯英语思维方式

学习语言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习惯使用这种语言,要让学生彻底突破中国式英语,必须培养他们善于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习惯,让他们从母语学习的不自觉环境中走出。此外,中职英语口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英语类的作品,逐渐积累在不同情境中,英语的习惯性表达方式和语言组织原则,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语言思维的能力和习惯。

5.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交际能力

创新型英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所谓交际能力主要是体现在通过与人交往,获得别人支持、支援的能力。中职英语活动的范围可拓展到商场、乡村等;形式可以是唱歌、游戏、参观访问、演课本剧等,可以结合圣诞节开圣诞晚会。

四、结束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学生也适用于我们老师。中职英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指导者,对其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自己感到快乐,学生也将在快乐中受益。因此我们提倡快乐的教育,使学生在开心的学习中开窍、开悟。教师的努力加上学生的配合,必然会使英语口语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