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7 10:06: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企业环境卫生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企业环境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
企业环境指的是从内部到外部各个层面的环境。环境卫生工作是企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要使企业获得良好的信誉和效益,就要把握好企业环境方面的问题,切实处理好环境和效益之间的关系,争取将企业环境做到最好,实现真正的企业优化管理。环境卫生是企业在企业环境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于一个企业的文化底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实现良好的企业环境就要将卫生基础做好,只有这样企业环境才能更上一层楼,整个企业文化的作用才能得到发挥,从而取得更出众的经济效益。
1.环境卫生对于企业文化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够使企业具有足够的竞争力,让企业和员工在这种竞争力中占有足够的优势。一个企业要想拥有强大的竞争实力,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企业的环境不能给予企业支撑的话,企业是很难走下去的,整个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会大大下跌,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如果企业的环境卫生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对员工的工作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使他们丧失对企业的热情,甚至有些员工还可能会选择离开。如果一个企业连自己的员工都留不住,可想而知这个企业终将被市场淘汰。
2.卫生环境建设要有条不紊。要使自身企业的卫生环境建设达到一定的标准就要把握好企业中每一部分的环境建设。另外,企业还应当对自身的员工有一个系统专业的培训,在有必要的时候成立专门的卫生检查小组,但是有时候这样的方法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懈怠。企业还可以采用相互监督的办法将大家共同工作的环境卫生标准提高,进行不定期的员工培训。员工是一个企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更是企业的主体部分,企业要尽可能的提高员工对于环境卫生的意识,从根本上意识到环境卫生对于自己以及企业的重要性才能真正达到最初的目的。如果只是单纯的停留在表面上,而不付诸实际行动的话是不可能实现良好的环境卫生标准的。
3.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整体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一个优秀的企业一定是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的,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员工有着极大的影响,对于整个企业的工作氛围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如果一个企业不注重自身的企业文化,只顾及企业经济效益和利润,这个企业是不会得到好地发展的。这样只能使得企业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成绩,从长远利益来看,这样的做法是不适用的。而优美企业环境给企业及员工带来的积极效应,不仅会增加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由此来看,环境优美不但能够带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够使企业的效益增加。这样的良性循环会使企业拥有平稳快速的发展,从而得到更多的利益。
二、企业后勤管理的重要性及问题处理
后勤管理是一个企业很重要的部分,它能够包含很多项的内容。例如,财政的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等等,这些都是保证企业正常平稳运行的必要条件和内容。从根本上来说,后勤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后备力量,以大局为重,服务为主,作为企业的后方战线,给予前方有利的物质保证和服务保障。
1.后勤管理提供有效的物质和资金支撑。不论是企业还是国家甚至是个人,财务管理在整个的运筹帷幄中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它不仅关系着企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联系着整个企业的生命线,关乎其生存问题。只有做好了后勤的财务管理,才能使得项目更好地进行,整个系统才能正常运行。从资金的预算到消耗再到最后的结算都需要一个系统严密的管理。在资金预算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应急问题做一个备用方案,以防出现突况的时候来不及补救,造成不必要的严重损失。这也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一点。
2.积极协调和沟通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一个企业的员工对于企业的进步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因此,要把握住员工的心理,积极的将他们引导到一个正确的方向上,和企业共同进步。要想做到这一点,后勤管理中的组织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后勤管理就是要将上级和下级,以及同级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只有这样才能够齐心协力为企业办事,为职工办事,如果大家都只为自己的利益,不考虑他人的感受,那么企业就会像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就没有共同的目标和方向。要想做好后勤组织管理,就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将上下级之间的隔阂尽可能的消除。大家都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表达出来,以便有效的进行工作。
有很多企业在上下级之间设立了专门的交流平台,这样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个沟通的契机,除此之外也可以不断的进行聚会,在工作之余增加彼此之间的理解,同时还能够减轻大家的工作压力,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增进员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3.把握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设备机制。在企业文化不断的提升中,环卫基础设施是硬件中较为关键的一点。在很多企业中存在这样的问题:设备不更新,导致环境发展跟不上。其实,这些问题看起来小,却是不容忽视的。设备的灵敏和新旧都关系到环境问题。
企业在后勤部分要做到及时更新检查设备,以免因为机器的问题造成损失,这样不仅会影响企业文化的发展,还会影响到企业在市场中的信誉问题。在这方面,可以采用定期检查维修的办法,“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到环卫设备不能工作的时候再考虑维修和更新,这样会极大地影响产量。同时企业还要不断地“走出去”,走到自身之外看看其他相关优秀企业的设备,谦虚引进,以便更好地跟进时展。
三、遵循考核细则,实行有效管理
一个企业要拥有自己的规则才能够整齐有序,因此要有一个严格的考核标准细则。从制度管理方面来看,要有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可以成立一个专项负责小组,从企业的多个角度进行监督和检查。
1.道路环境问题。从道路环境方面来讲,主要分为卫生、绿化以及道路基础设施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卫生主要包括地面卫生和墙面卫生,企业在成立专门检查小组对其进行监督的同时还要对保洁队伍进行检查和督促,保证卫生打扫的质量和效率。绿化主要是绿地的养护和对绿地的整治修剪,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影响工作人员对工作的态度,因此,绿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道路基础设施也是不容忽视的,从垃圾的放置到路面障碍都是值得注意的。
2.厕所和餐饮卫生。卫生的好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企业的形象。要实行积极有效的管理办法就要从卫生抓起,把卫生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从办公区到厕所再到餐饮都是要考虑到的方面。办公区的门窗、桌面、地面以及物品的摆放都是卫生审核的重要项目。这些都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企业在社会上的地位,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厕所的卫生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室内室外都是需要清洁的,当然,在这些方面也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透明的监督机制。
除此之外,餐饮卫生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务必要带口罩等注意个人卫生,以免影响饭菜质量。还有,餐厅的地面、墙面卫生每天都要进行清洁,包括工作间的灶台等,尽量保持通风、防潮。更要值得注意的是饭菜的质量,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还要注意色泽的搭配,给用餐人员一个良好的用餐环境,以便更好地进行工作。
后勤管理在企业发展前进中起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要引起重视。努力的将企业的后备力量稳固住,把卫生、道路、绿化、餐饮等等这些保障性问题解决好,服务好企业领导和员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对于项目的积极性,企业本身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更大的优势发展经济效益,争取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定的地位,由此获得更大的企业利润。
四、结语
企业环境和后勤管理问题是企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要尽量把握时代和市场的发展频率,积极跟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利益固然重要,但是,企业环境和后勤是企业的后备力量,是企业继续发展前进的物质和服务保障。因此,企业在发展中一定不要将企业环境问题忽视,也要将后勤管理纳入思考的范围之内,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积极的保证企业的环境和后勤的管理。
参考文献: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呢?我认为结合时应做到适时、适度地进行。首先,适时是指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相关知识(如氯气、二氧化硫、硫酸的工业制备、氮气及其他化合物、电镀、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内容)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其次,适度是指课堂上进行环境教育时,不宜也不要占时太多,长则几句,少则一句,就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如当讲到石油的裂化产物――汽油时,可指出汽油的燃烧产物即汽车尾气已成为当今世界主要城市的首要污染物;讲到二氧化碳时,可介绍有关“温度效应”的知识;讲到化肥和合成洗涤剂时,可指出滥用化肥和洗涤剂会造成湖水、河水的富营养化作用;讲到氟时,可以告诉学生,如果长期饮用含氟过高的水会造成牙齿、骨骼中毒;讲到二氧化硫时,可说明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中最主要的物质,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至于酸雨的形成过程,对水体、土壤、文物、人体有何危害,又是如何危害等内容很多,应适可而止,不宜详细介绍,或采用课外讲座形式进行。这样不至于偏离教材和大纲的要求。总之,结合教材的课堂教学进行环境意识教育,不是牵强附会而是自然的渗透进行,非但不影响教学质量,还会增强化学课的吸引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化学实验教学渗透环境教育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意在让学生形成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理念。以促使学生知识、情感、意识,统一协调发展。比如,师生在做实验过程中,应不断改进化学实验以减少造成的污染。向学生介绍中学实验室常用化学试剂的性质、储存和使用知识;教育学生实验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规操作;有害物质不能随意排放应尽可能回收处理,禁止乱泼乱倒的现象。如果实验过程中有废液、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现象,势必导致学生“学离用,意离行”的不良影响。
三、课外活动渗透环境教育
1. 专题讲座教育。举办讲座可以是老师自己编写校本课程自己演讲或请环保部门有关技术人员来校作环保专题讲座。通过讲座,第一、能使学生较为系统地学到一些环保知识,扩展了知识视野;并能使必修课中所学的有关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得以延伸和拓宽。第二、能增强效果,讲座内容有更强的针对性,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针对当地环境污染实际情况,列举的实例有远有近,范围有大有小,特别是本地、本乡、甚至本校的环境情况,这样使学生对环境污染的了解能具体生动,感受亲切,印象至深。
2. 研究性学习与调查实践。利用寒假暑假等节假日,作为研究性课题布置学生对本乡镇的环境污染状况作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并进行交流,质量较好的还可在全校展出,表扬鼓励。其内容可以是对整个乡镇普查性的,如就本乡污染的调查研究;或是专题性的,如某乡镇企业的污染及其防治等内容。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学生既可了解本地环境的状况和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增强环保意识,同时也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也可利用适当时间,组织学生参加本地的某些企业,如离学校较近的水泥厂、纸箱厂、养殖厂及校办厂等。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考察企业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措施。通过参观考察,也可以师生一道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其中污染防治措施提出更多有效的改进方案以供企业参考采用。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刻感觉到化学等学科知识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与主动性。
3. 墙报宣传教育。组织团委会和学生会在学校及班级的墙报上,开辟一块“环保知识”专栏,在教师指导下,登出一些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方针政策和环境生态知识等有关环保信息。这样能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为学生营造一个重视环保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对搞好校园环境卫生和自身卫生习惯的认识,转而能积极主动参与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寓环境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通过必修课教学、化学实验和课外活动等形式渗透式地培养学生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促进素质教育改革与实施,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造就一代新人的需要,也是把我国建设成蓝天、青山、绿水环境良好型国家的需要。
参考文献:
中职教育是就业预备教育,目的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注重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培养是重要特色之一。但当前,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毕业生在上岗不久就不能适应工作岗位,并由此产生了很多苦恼与困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学生在从学校到企业的转变过程中,对企业文化的陌生与不认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中职院校的课程教学中,就要适时渗透企业文化,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即让学生在学习中就感受到企业文化、生产氛围,接受熏陶,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以便在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企业文化(亦称公司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吸收了日本企业的管理经验首先提出来的,它是一个企业的经营之道、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作风、企业礼俗、员工科学文化素质、职业道德、企业环境、企业规章制度以及企业形象等的总和,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的表现。概括的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为企业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中职课程总的来分分为德育课程、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含实践)、选修课程等。每一类课程的任课教师都应该尝试将企业文化内容渗透进入学科教学内,这就需要全体教师树立分工加合作的意识、各司其职,在各自的阵地和平台上发挥作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能较早地感受到企业文化,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进而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以便在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而不再是只管自己的一亩二分地,或者是将育人工作与自己的教学工作割裂开来,或者认为就是专业课教师的事,这就要求专业课以外的教师也要了解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教学计划、校企合作单位的性质、特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等等,以便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做事为本,做人为先。对中职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中职学校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德育课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教学生“学会做人”和进行职业指导,要从职业理想、职业荣誉、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作风、职业纪律以及职业技能等方面对中职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强职业意识,为“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做好准备。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蕴含着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企业文化中的精华,是企业文化的基石,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的要求以及群体意识的凝聚,形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在对中职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方面,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功效。而将其融合起来,则不失为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德育课程教师要主动加强与学校的就业部门的联系,通过参加就业双选会、到企业实践等形式获得鲜活信息,通过对收集信息的加工、处理和整合,进一步扩充教材资源,拓展教育形式,从而改变空洞的说教,使德育课程教学活起来、动起来,转变学生对德育课程的态度。
文化课程除了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可以尝试将企业文化内容渗透:语文课程可以加入对企业文化元素的分析与讨论,重点加强学生言语表达、与人沟通能力、书写各种应用文体能力的训练;数学课程可以将企业用到的生产统计、报表分析等加入到讲授内容中,方便学生今后使用;英语课程可以将影响力较大的名言、警句翻译过来,警示学生做人的道理,可以学习了解外国人的风俗习惯和价值目标等;计算机基础课程可以让学生上网查询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的口号、理念、标志等,在一定范围内组织讨论;体育课程在锻炼身体体魄的同时,通过一些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互助意识等等。文化课程教学实践完全可以融入企业文化,形式、内容可以由教师根据需要选择,既丰富了课程教学形式和内容,对专业课程教学还起到了有益的补充。
公司成立于*年10月,系县属重点国有企业,主要从事民用天然气工程设计安装、输供气服务和CNG汽车加气等业务。拥有资产总额3800多万元,天然气用户2.9万余户,年天然气销售980多万m3,公司内设办公室、财务科、规划科、安装科、营销科(燃气服务大厅)、稽查保卫科,现有职工123人,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60人、专业技术骨干11人。近年来,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县爱卫办的具体指导下,我司认真贯彻落实爱国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优化企业环境、美化家园、促进发展、服务用户为主题,以县上开展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为契机,以卫生单位上档升级为目标,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卫生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回顾近年来所做的工作,我们在抓创卫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
近年来,在卫生单位创建中,我们在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创卫工作,无论什么情况下,对创卫工作都坚持认识不变,决心不变,力度不减,积极开展创建卫生先进单位活动。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卫生先进单位创建工作的领导,推进企业创卫活动的深入开展,公司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经理任组长,分管副经理任副组长,其它班子成员及各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创建领导小组,把卫生先进单位创建工作作为硬指标,纳入科室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一贯坚持把创卫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年初与各科室、院内住户签订创建目标责任书,把目标任务分解细化,层层落实,强调班子成员职责,完善党、政、工各部门齐抓共管,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的卫生先进单位领导机制和创建机制。在创卫工作中,我司始终坚持从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入手,教育全体员工正确认识、处理好创卫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关系,创卫工作如何紧扣生产经营做好工作的关系,并结合我司的创建实际,明确提出了“巩固成果再提高,奋力拼搏创省级”的奋斗目标。统一的思想,端正的态度,进一步激发了全体员工参与创卫工作的热情。
二、深化学习教育,夯实爱卫基础
为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增强文明卫生意识,我们在抓创卫工作中,坚持强化职工的文明卫生素质教育,以一点带动一片,一片带动全部。一是加强了爱卫、创卫教育。近年来,公司紧紧围绕“净化环境、美化家园、促进发展”这一主题,集中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了《*爱国卫生管理暂行办法》、《卫生先进单位标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营山县城区管理办法》和县委、县府有关城市管理暨创卫工作会议精神,及时传达县委、县府和有关部门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及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目标任务及其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积极开展了“我为城管提建议”为主题的大讨论竞赛活动。公司结合行业特点,提出了取缔城区燃煤、推行使用清洁燃料的建议和意见,拟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同时,还积极支持配合县上开展取缔城区燃煤、推行使用清洁燃料的专项整治活动。三是组织职工学习了《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等卫生知识,提高了全体员工及家属的卫生常识,培养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在职工中提倡少饮酒和公共场所不吸烟,加强了员工的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四是充分利用“四月爱国卫生月”、墙报、板报、专栏等手段大力宣传健康知识及创卫目的、意义,培养全体员工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激发全体员工参与创卫工作热情。五是定期不定期召开创卫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创卫工作,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学楷模、讲道德、扬正气、树新风,做到创卫工作深入人心,形成创卫合力。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全体员工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卫生知识不断增加,爱卫意识不断增强,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爱国卫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强化创卫管理,营造良好环境
为切实抓好创卫工作,我们坚持自觉行动,积极参与,齐抓共管,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注重创卫实效。一是加强单位环境绿化、美化管理,公司全年投入绿化建设资金近万余元,坚持对宿舍院内的绿化带实行专人管理修剪,对院内小区花草进行了移栽、补栽和消毒杀虫,并配备了垃圾池、垃圾桶、痰盂等一系列卫生设施,保持了小区常年的绿化、美化、亮化。二是认真搞好办公区、院内小区、卫生责任区及责任河段的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区、院内卫生做到了天天打扫、时时保持,每周一次大扫除,公厕、楼道冲洗干净,确保了办公区及院内小区无垃圾、无落叶、无灰尘、无卫生死角、无家畜禽、无乱堆乱放、无乱涂乱贴现象;卫生责任区及责任河段坚持做好清扫保洁,确保路面与河道清洁、无污物、无杂草及漂浮物。三是强化员工卫生防病治病工作。公司每年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购买了医疗保险,消除员工后顾之忧,在“非典”肆虐期间,我们坚持在抓好生产经营的同时,着力加强了“非典”疫情的监测和预防,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坚持对办公场所进行全面消毒,配备了洗手液,为员工购买“非典”预防药,有效地抑制了疾病的发生及疫情的曼延,消除了员工的恐慌心理,并对县“非典”医院建设贡献了“营山天然气人”应有的力量,实现了企业“非典”患者和疑似病例“零”目标,*年7月,公司被县委、县府授予“抗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集体。四是积极开展除“四害”活动。按照县爱卫会的安排和要求,春、秋两季公司购回灭鼠药分发到各科室及住宅区各户,对办公区、院内小区、卫生责任区及责任河段进行了统一投放,与此同时,公司还进行了多次灭蝇、灭蚊、灭蟑螂活动,使“四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较好地防止了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五是为改善公司办公条件,解决员工住房紧张,努力把企业建成员工工作、生活的乐园,我们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经过不懈努力,公司办公楼与员工集资住宿楼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六是制作安装了7个有关当好文明市民、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宣传牌,为广大员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和整洁的室内外环境,培养了大家良好的卫生行为。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2月20日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全球日益突出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绿色会计变得与企业越来越相关,这就迫切需要在会计体系中建立绿色会计,披露环境信息,推动政府和企业将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决策,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一、绿色会计概述
(一)含义。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是将会计环境学和自然环境学相结合,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给社会资源造成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揭示、分析,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具体而言,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以有关环保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利用的成本费用,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本影响的一门新兴会计分支。
(二)绿色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比较
1、企业的基本假设不同。传统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是把企业当作“经济人”。其根本目的就是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根本不考虑社会效益和自身的非经济效益。这种假设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在经济活动中低成本的使用自然资源和不计后果的排放各种污染物。正是“经济人”的假设造成了工业社会的资源环境问题;绿色会计的基本假设是把现代企业看成是“社会生态经济人”。就是现代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追求社会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在经济活动中追求三者的有机统一,实现这三种利益的最优化。这个假设是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
2、绿色会计的成本范围大于传统财务会计。传统财务会计的成本仅限于企业经济活动中市场交易场所产生的经济成本,具体来说就是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物质成本、人力成本和部分自然资源成本,没有反映由于经济活动而带来的环境成本和自然资源成本,从而导致了虚夸的收益,进而鼓励了以牺牲环境、透支未来而取得当前利益的做法,无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的成本范围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确定的。它不仅反映了经济活动中的经济成本,也反映了经济活动所产生的非经济成本。具体来说,他反映的是社会总成本,这种社会总成本由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物质成本、人力成本、自然资源成本和环境污染成本组成。从而全面地计量和揭示了企业生产活动给社会生态环境带来的后果,为企业制定正确的政策提供正确的信息。
3、绿色会计的效益范围大于传统会计。传统的财务会计在经济人假设的影响下,认为企业最大的目标就是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对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非经济效益则不予考虑;绿色会计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认为只有实现三者的最大化,企业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4、绿色会计的报告使用者多于传统会计。传统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一般是与企业有着紧密经济联系的单位或个人,如企业所有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社会公众。这些单位或个人不仅人数少,而且仅仅只是关心企业的经济效益,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绿色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是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所有相关人员,包括企业管理当局、投资者、企业所有者、企业所在社区整个社会、环境保护部门、企业职工及附近的居民。出于各种不同的要求和目的,他们要了解绿色会计的会计报告。使用者的增加会促使企业不断完善自己的会计制度,从而更好地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绿色会计要素的确认
以传统会计信息为基础,将环境因素纳入绿色会计核算体系,重新界定资产、负债、成本和费用相关事项。
(一)绿色资产的确认
1、绿色资产概述。绿色资产是指企业取得或能加以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可能带来未来效用的环境资源。
2、环境资源作为绿色资产的确认标准
(1)会计主体相关性。绿色会计确认环境资源时,要判断本会计主体是否拥有其所有权或控制权。一项环境资源要作为绿色资产加以确认,就应符合绿色资产要素的定义、符合确认标准,并具有相关的属性,能够合理地对它进行可靠的计量、估算,只有这样才可以将环境资源确认为绿色资产。
(2)未来效用的可能性。环境资源的未来效用具有不确定性,但只要存在着可能,就可以确认为绿色资产。
(3)计量相对可靠性。环境资源计量只要没有重大差错或偏差,能如实反映、提供会计信息以供决策,该会计核算资料就算可靠。
3、绿色资产的分类
(1)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资源资产。按照形态进行分类,绿色资产可以分为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资源资产。自然资源是指如土地、水域和矿藏等由自然界长期形成的资源;生态资源指没有遭到破坏,存在人类生活系统中的野生生物群、优美的自然风景、具有独特性的生态系统和地形地貌。
(2)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资产。绿色资产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两种。可再生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能够依靠自身净化或人为经济活动再生。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在短时间内,不论何种活动都不能增加其储量的资源,且会随着开发利用而不断减少。
(二)绿色负债的确认
1、绿色负债概述。绿色负债是指企业以往的经营活动或其他经济事项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形成的须由企业承担、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义务。
2、绿色负债的确认标准
(1)法律规定,企业有支付污染成本的义务,则应将其确认为绿色负债。
(2)超出法律规定的标准,企业做出负担有关成本的承诺若没有履行,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其事实及原因。
3、绿色负债的类型
(1)肯定性负债与可能性负债。企业承担净化环境的责任而形成的未来必然支出是肯定性负债。可能性负债的货币计量往往是未来的估计成本,是企业承担净化环境责任尚未确定或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形成的未来可能环境支出。
(2)货币性负债和非货币性负债。货币性负债是指用货币计量形式表达的绿色负债,非货币性负债是用非货币计量形式表达的绿色负债。
(3)长期性负债和短期性负债。对绿色负债期限的划分,短期负债是一年内需要归还的治理环境的专项负债资金,长期负债是超过一年归还的治理环境的专项负债资金。
(三)绿色费用的确认
1、绿色费用概述。绿色费用是指企业在持续发展过程中通过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而付出或者耗用资产的转化形式。在费用要素中设置“绿色费用”科目,用以核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环境相关的经济业务支出,这也是承认环境具有价值的必然结果。
2、绿色费用的确认标准
(1)不具有未来效用。一项支出不产生未来的效用或未来效用不符合绿色资产确认标准,该项支出应确认为绿色费用。
(2)能够计量耗用绿色资产。进行经济活动,发生的环境费用能够计量的记入资产产品的成本费用,造成环境污染的费用可以用合理的估计进行计量。
3、绿色费用的分类。按照绿色费用支出的形式进行分类,可分为自然资源的耗减费用、生态资源的降级费用、生态资源的保护费用。
(1)自然资源的耗减费用。用货币形式表现因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自然资源实体数量减少,减少的资源价值即为自然资源的耗减费用,构成最终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
(2)生态资源的降级费用。当废弃物的排放超过环境稀释、分解、净化能力时,环境污染造成生态资源等级的下降,给人类和经济活动带来的损失用货币计量就成为降级费用。
(3)生态资源的保护费用。像废弃物的处理、环境卫生的维持等为避免生态资源降级或生态资源降级后消除其影响而实际发生的费用。
(四)绿色效益的确认
1、绿色效益概述。绿色效益是指一定时期内,环境资产给人类带来的已实现或即将实现的能够用货币计量的效用。
2、绿色效益确认的标准
(1)绿色效益的多元性。人类对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有三种形式:有目的的行为,无意识的索取和环境自发提供,只要给人类带来一定程度的满足,就可以作为绿色效益确认。
(2)计量具有可靠性。绿色效益的确认需要运用综合知识来进行,虽然计量方法有局限性,计量结果有模糊性,但只要能核实和反映真实的程度就算可靠。
3、绿色效益的分类。根据绿色效益的内容和核算的特点,绿色效益分为直接绿色效益和间接绿色效益两类。
(1)直接绿色效益。对环境进行开发利用,取得有形资源产品时获得的绿色效益为直接绿色效益。
(2)间接绿色效益。间接绿色效益是环境自发的,人类获得的环境效用是无形的,如森林保护土壤和大气层,调节气候等带来的效益。间接绿色效益不直接增加人类的物质资本,但对人类长期的物质积累过程会产生影响。
三、绿色会计的计量
(一)绿色会计计量概述。传统会计认为只有真实可靠的交易和事项才能进入会计信息系统,绿色会计计量则要求从观念和方法上都摒弃传统会计的约束,一个完整的绿色会计计量模式包括计量对象、计量属性和计量尺度。
1、绿色会计计量对象是指绿色资产、绿色负债、绿色费用和绿色效益。
2、绿色会计的计量属性是指会计要素可以用货币进行量化表述。
3、绿色会计计量尺度是进行计量时使用的标准量度,采用货币单位为主。
(二)绿色会计计量的方法。绿色会计存在着无法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事项,因此对绿色会计的计量方法实行以货币计量为主的多种计量单位并用原则。
1、机会成本法。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当于对多种互斥方案的选择,资源有限性决定了选择一种形式就要放弃其他形式,放弃方案中的最大经济效益为所选方案的机会成本。适用于因水资源短缺、废弃物占地造成的经济损失计量。
2、人力资本法。人力资本法专门用于评估计量环境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的经济损失,适用于对人身危害重大的重污染企业环境污染的计量。
3、资产价值法。环境条件的差别可以通过地价或宅价反映,据此来推算环境资源的价值。常用回归分析法计算、测定环境条件对地价的贡献度,该贡献度可视为环境资源价值。该法适用于宅地周边的森林、草坪等环境效益的计量。
4、防护费用法。消除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害影响所愿意承担的费用来衡量环境污染的损失。适用于出现了噪音污染,需要安装消音或隔音装置。
5、恢复费用法。环境资源被破坏,改善的效益较难评价,可以估计恢复或防护一种资源不受污染所需的最低费用,就是恢复费用法。适用于消烟除尘、污水处理等治理费用的计量。
绿色会计的计量可采用定量计量和定性计量相结合、计量的精确性和模糊性相兼容的办法,以使绿色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绿色会计对象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具有较客观的认识。
四、绿色会计的报告
绿色会计报告,是绿色会计的主要表现形式,而现有财务报表主要提供的是经济效益指标,而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指标均未披露。鉴于对企业绿色会计信息的需求已越来越超出了传统概念,人们要求得到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信息,因此,企业有必要在日常核算的基础上,通过编制绿色会计报告予以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及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
(一)编制绿色会计报告的必要性
1、提供完整会计信息的需要。确认环境事项,以货币来反映计量金额,提供的是分散片面的信息,会计报告能汇总这些分散信息,形成综合全面反映环境事项的会计信息。
2、有利于使用者掌握绿色会计信息
(1)帮助管理者掌握会计主体的绿色资产总额及分配,以便合理配置资源。
(2)资源所有者根据绿色费用支出情况,把握经济增长与资源耗减的最佳点。
(3)帮助环境资源的消耗者确定环境资源的合理耗减速度,指导消费倾向。
3、满足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绿色会计报告提供有关环境因素的实物量和价值量资料,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核算资料,为衡量环境资源的耗损和退化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编制绿色会计报告的形式。绿色会计报告的形式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在现行的财务会计报表基础上单独设立绿色会计报表,作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附表;另一种是把绿色会计要素的相关项目和信息,加入到现行的财务会计报表中去。我们对上述两种绿色会计报告形式比较如下:
1、独立的绿色会计报告。独立的绿色会计报告是指在现行的财务会计报表基础上单独设立绿色会计报表来披露企业绿色信息,它对以自然量为基础的环境信息综合采用文字、图表进行单独披露。独立的绿色会计报告具有如下优点:
(1)全面、公允而又重点突出。由于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信息,根据重要性原则,需要将这部分信息集中在一张报表上,以4张主表的附表形式出现,既体现了全面反映的原则,又做到了重点突出。
(2)针对性强,便于阅读。有些报表使用者只想了解企业的环境状况,看其环境法规的执行情况、企业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的环保政策、未来是否有大笔的环境设施支出、是否由于大量的污染而造成罚款等信息,只需要阅读独立的绿色会计报告就可以了,便于报表使用者的阅读。
虽然独立的绿色会计报告可以帮助使用者评估企业的环境措施对其财务状况的影响、企业当前状况和未来的前景,但由于目前没有绿色会计准则和对外披露信息的标准,企业制作独立绿色会计报告难度很大,而且成本也很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不利于我国经济战略的实施。
2、非独立的绿色会计报告。非独立的绿色会计报告也就是加上了环境信息的现行财务报告,这些环境信息包括绿色资产、绿色负债、绿色资本、绿色成本等,它涉及到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费用支出等项目。非独立绿色会计报告具有如下优点:
(1)有些环境信息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将其包含在现行的财务报表中,能够更加真实公允及时地反映企业状况。
(2)非独立的绿色会计报告在披露企业的环境信息时,促使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
(3)在现行的财务报告中加入环境信息,这样可以直观地反映企业整体的财务信息。
非独立的绿色会计报告能反映出企业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并不能十分明确地反映出哪些属于环境问题所引起的财务影响,而且有些环境信息并不能从非独立的绿色会计报告中反映出来;对于只想了解企业总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报表使用者来说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形成阅读障碍;非独立绿色会计报告披露的内容片面、零散,缺乏可比性,很难在企业之间进行环境信息的分析和比较。
3、两种报告形式的可行性分析。由于中国目前对绿色会计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理论研究和方法体系并不完善,尤其是缺乏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和定型的实践模式,使大多数企业不会主动披露绿色会计信息,更不用说在短期内大范围形成系统完备的绿色会计报告,因此距离形成一份完整、规范、独立的绿色会计报告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资源环境的实务特点也决定了相当一部分资源环境问题不能以货币衡量而只能采用某种技术或实物的计量手段去衡量,甚至于有些情况下连任何量化都不易做到,更别提是将这些信息完整地披露在独立的绿色会计报告中。因此,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现阶段形成独立的绿色报告有很大的难度,将绿色会计相关的项目和信息,加入到现行的财务会计报表中去切实可行,更具操作性。
目前,我国绿色会计发展过程中,尚存在绿色会计理念尚未全面确立、缺乏绿色会计准则体系、社会和政府的监督力度不够、缺乏绿色会计所需的专业人才等问题,应尽快增强绿色会计意识、修订并补充我国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加强政府机构对绿色信息披露的监督和宣传、确立绿色考核和奖惩制度,推进绿色会计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