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防控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27 10:06: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公共安全防控措施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公共安全防控措施

篇1

(一)重视安全隐患分析

作为堤防工程施工项目部得有关技术人员,需要对组织设计进行精心的编写,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的改善、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堤防工程建筑施工的设计规范以及技术要求,编写好每一项施工方案。在施工前期,由项目技术专项人员对施工人员做好有关的技术交底,做到层层落实,以确保施工方案能够顺利的实施下去,才能够确保将堤防工程的安全隐患降至最低。

(二)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作为堤防工程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做好基础的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好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在现场的生产当中,需要以“安全工作”的标准来落实每一项生产活动,让每一项活动能够在安全的前提下实施。审核雇佣单位的安全资格认证及施工队长的安全合格证;与雇佣单位签好安全施工有关合同;做好民工队伍住地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堤防工程施工岗前培训与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各项安全施工规章制度,落实好各项安全责任制。

(三)加强施工安全教育

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中主要是对施工员以及操作人员处于工程第一线的人员,需要抓好安全教育:

1、施工员

作为堤防工程建筑最基层的施工负责管理人员,施工员在建筑现场具有数量较多、素质优秀等优势存在,但是传统的安全技术现场管理并未真正的与现场的施工相融合,导致施工员这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运用。所以,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堤防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的有关问题,应该注重施工员的安全意识、技术的有关培训。所以,安全员在对施工员进行有关安全技术交底的时候,还要一并将安全管理的方案交代给施工员;处理好每一个环节相应的安全问题;自觉接受简历工程师、安全管理人员以及总工等的安全质量简单,将隐患防范于施工前,于施工中。

2、操作人员

根据笔者多年来不完全统计来看,绝大部分安全事故都是最基层的操作人员造成的(违章施工、野蛮施工、不听指挥施工)。所以,对基层操作人员进行安全自我保护意识的培训,让每一位操作员工都能够遵循安全规章制度才是能够将安全事故得以控制的前提。作为操作人员,能够做到不伤害到自己、不伤害到别人以及防止因为别人的操作不当而造成对自己的伤害这三点,操作人员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必将降至最低。

二、如何提高堤防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

(一)提高人的素质

1、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涵盖参与施工活动的人群的决策、管理、经营、控制、作业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了整体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也是工程质量高低、优劣的决定性因素。一般来说下,项目经理的决策领导将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优劣水平,一项错误的决策很有可能会毁掉整个工程,所以堤防工程项目经理需要在政治、相关施工核心技术以及项目管理水平三个方面上加强学习,不断的从实践中积累施工相关经验,再把经验运用到现场施工当中。

2、加强施工队伍素质建设

堤防工程质量是一项技术、经济、安全、法律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所以现场施工人员整个素质的提高,不断的加强预控、素质教育,就成为加强施工队伍素质建设的首要条件。

(二)完善法规,建立合理监理制度

总的来说,目前的堤防工程的法规还不够完善,不具备威慑力,所以需要将法律规定建立在权威性的基础上,才能够确保法规得以完善执行。目前,多数工程的监理仍然停留在施工阶段的监督,当监理人员对工程进行监督的时候,多数的项目都进入到了实质性的阶段,部分监理人员还不是施工有关专业出身的,而在工程监督的过程中才学习有关知识,这样会给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带来恶劣的影响。

(三)狠抓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堤防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核心是人与人、人和物的有效组合,所以需要优化现场施工人员的素质,而现场职工素质的优化需要所有人员的创造性、积极性以及责任感的培养及提高。重视现场施工人员的思想、技术素质的提高,充分发挥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

(四)做好现场跟踪检查

工程质量的许多问题,都是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的。要做好堤防工程现场检查,质量管理人员就一定要腿勤、眼勤、手勤。腿勤就是要勤跑工地,眼勤就是要勤观察,手勤就是要勤记录。要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经济损失。质量控制人员要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施工,并随时抽查一些项目,如混凝土的砂石料、水的称量是否准确等。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在现场给工人做正确操作的示范,遇到质量难题,质量管理人员要同施工人员一起研究解决;出现质量问题,不能把责任一齐推向施工人员。质量管理者只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才能做到工程质量管理奖罚分明,措施得当。

篇2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security hidden danger, and combining with actual discusses the preven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the control and system measures.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Security hidden danger; Prevent; monitoring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经过多年的施工实践,无数事例告诉我们: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大家和小家的安定,没有安全就没有社会信誉。采取合理的安全预防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能较好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

一、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隐患

水利工程与一般建筑工程不同,在施工中施工存在更多、更大的安全隐患,分析如下:

1)工程规模较大,施工单位多,往往现场工地分散,工地之间的距离较大,往往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交通联系多有不便,系统的安全管理难度大。

2)涉及施工对象纷繁复杂,单项管理形式多变,如有的涉及土石方爆破工程,接触炸药雷管,具有爆破安全问题;有的涉及洪水期间的季节施工,必须保证洪水侵袭情况下的施工安全;有的关于基坑开挖处理(如大型闸室基础)时基坑边坡的安全支撑;大型机械设施和运输车辆的使用,更应保证架设及使用期间的安全;有引水发电隧洞,施工导流隧洞施工时洞室施工开挖衬砌、封堵的安全问题。

3)施工现场均为“敞开式”施工,无法进行有效的封闭隔离,对施工对象、工地设备、材料、人员的安全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4)水利工地招用的部分农民工文化层次较低,加之分配工种的多变,使其安全应变能力相对较差,增加了安全隐患。

5)现代水利施工,机械设备多,且越来越向自动化、大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现场施工速度快,一个中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往往只需要4~5年就竣工了。在有限的场地条件下,现场的快速施工,使有效控制安全的难度大。

6)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多在野外,自然环境差,施工单位多居住在临时建筑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而且各种生活条件,比如饮食、通风、御寒和卫生等条件差;安全设施,比如灭火器等消防器材配备不到位。在野外环境下,自救能力有限,一旦发生问题,都会危及到职工的生命安全, 不可小视。

二、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预防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要保证水利工程建设期间的施工安全,首先要以人为本,抓好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工程施工安全的预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从组织上落实安全措施

在工程招投标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成立项目部的同时,就应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层层分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赋予相应安全管理权力,包括违章作业制止权,严重隐患停工权,经济处罚权,安全一票否决权等,保证其有效行使职责。在组建施工队伍、施工班组时,应选择技术过硬,安全质量意识强的人员,实行安全与效益挂钩,使其能认真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对于特种作业人员, 危险作业岗位,应严格培训,持证上岗。对新工人实行三级安全教育,未经安全教育的不准上岗,并明确规定工人有权拒绝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及无安全防护的危险作业。

(二)抓好安全教育,在思想上绷紧安全这根弦

安全预防,思想是关键,而抓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主要领导的安全教育工作是关键中的关键。首先要使各管理层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才能使安全教育工作不成为一句空话。凡发生安全事故的单位,一律追究相应领导的责任,年终考核不合格,视情节扣发年终奖金,直至解聘和辞职。通过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激发领导层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

其次,以人为本,强化广大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 施行安全事故的“三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出不放过,广大职工不受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使职工的思想从“你要我安全”转变为“我需要安全”,在思想上建立忧患意识,为贯彻安全制度,落实安全措施, 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三)制订安全制度,进行制度教育

水利施工安全工作也是一门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要建立安全生产制度,用制度管人,才能使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科学性、延续性。安全制度必须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既要有一般要求、一般情况下的安全施工制度,也要结合各种突发因素,制定应急情况下的安全施工预案。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层层制订落实安全施工制度,做到标准统一,符合实际。笔者单位多年来一直采取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就施工安全问题向建设单位负责,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制度,把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个人,多年来在施工建设中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效果十分显著。

三、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监控

在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当中,既要统筹兼顾,不遗死角,又要集中力量抓好重点;既要重视施工高峰期间的施工安全,又必须注意其它施工期间各个安全环节。

(一)控制两个关键,保证安全生产

施工安全管理应抓住两个“关键”, 即关键施工对象和关键施工工序。关键施工对象包括:危险施工部位)如高空悬挑部位施工、大坝围堰筑堤施工、导流洞引水洞衬砌封堵施工、土石方爆破开挖施工、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等。关键施工工序包括:大体积砼浇筑、大型构件吊装作业、钢筋焊接加工、构配件吊装运输、材料、脚手架工程等。对以上两个“关键”实行安全检查制度及专人安全盯岗制度, 真正做到制度落实、检查落实、责任落实。

(二)坚持标准化管理,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生产控制

坚持标准化管理是水利施工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执行标准化,规范化施工是安全生产最强有力的保证。项目施工中应将每一天的施工对象,作业人员及作业程序,安全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等,执行标准化要求和规定,使作业人员在施工前和施工中的每时、每刻都能做到施工地点明确,施工对象明确,工作要求明确,安全注意内容明确,杜绝因情况不清,职责不明,盲目施工导致的安全隐患。

(三)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现场是安全管理最终落实点,也是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最终发生的地点,必须严格把握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进行安全施工。

建立和健全各类现场作业管理制度,如责任制;抽查制;安全交底;防火、安全用电制;机具、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安全纪律等。应设专职安全检查员监督实施,发现任何安全事故隐患和苗头以及违章操作,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严肃查处。

严禁各类无证上岗;严禁非专业人员从事专业工种;严禁非电气人员安装维修电器电路;严禁闭杂人员进入高空悬垂、危险作业;易燃易爆品堆场堆库,应尽量远离人员密集区,避免发生各类意外伤害。

各工序交替、工种更换、作业面交付等环节,应包括安全交接的工作内容,防止因情况不明或情况陌生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赶工作业特别容易发生事故。深夜班作业及连班作业极度易引起因施工人员的身体疲倦,深夜瞌睡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一般应尽量予以避免。工程特殊情况,确实需要加班加点作业,安全员应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加强监督巡视,时刻控制现场作业状态,严格防范事故发生。

水利工程往往工程规模较大,施工作业点广,易爆易燃材料使用量多,容易发生火灾。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安全员为领导的一定数量的人员的消防队伍,平时进行必要的灭火知识培训演练。在木工车间、机修车间、发电房、食堂、仓库等易发生火灾场所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泡沫、干粉)和沙包等消防设施,做到有备无患。

现场每天完工,各施工作业班组认真清理现场.并经安全检查人员验收,方可离场,防止留下各类安全隐患。

安全专职或兼职人员应接受相应系统急救、设备和器材的使用培训及药物准备,以备急用。

篇3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在桩基施工中,由于挖孔桩具有所需机具简单、无噪声、投入少、作业面多.便于判定地层情况、施工成本比其它施工方法都低的特点,大多数施工单位都会考虑采用该施工方法。但从以往桩基不合格的工程案例中,可以看到因在地下水未排干的情况下,进行不合理的灌注方法,使混凝土中的水泥浆被水冲走或稀释,导致桩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且因劳动条件差,易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本文通过一高架桥的挖孔桩施工,探讨挖孔桩方案的确定,对地下水处理措施及混凝土施工方法,以及安全施工的措施。

2 地下水对挖孔灌注桩的不良影响

桥涵施工规范规定:挖孔灌注桩适用于无地下水或少量地下水,且较密实的土层或风化岩层。在成孔施工过程中,由于开挖和降水等活动破坏了地下水的平衡,产生水压差,在动水压力作用下,土颗粒被冲走,土体结构受到破坏,在不同的地质情况下,对挖孔施工都是不利的,在粉细砂和粉土地层中,会产生流砂现象I在淤泥质土层等软弱土层,会造成孔壁坍。另外,在基坑下部有承压水层时,可能发生基坑突涌。以上这些问题都将给开挖和支护造成困难,如盲目开挖易造成质量隐患和影响施工安全。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若孔内地下水流通性好,渗水较多,如未采用水下灌注施工,仅采用一边抽水,一边浇灌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受地下水的影响,易引起混凝土混合物变相增加用水量,改变水灰比,从而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均匀性及其它性能,造成桩身混凝土松散、离析等问题,致使成桩质量不合格。

3 方案确定

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最后确定在高架桥1/4区域的12根桩采用挖孔灌注桩施工。该1/4区域为挖方段,开挖前为风化残积山。开挖后发现,该区域内基岩风化壳厚度大,风化程度差别较大。根据地质勘探报告,该区域内地下水属潜水型孔隙水、基岩孔隙水,稳定水位埋深在1.0~10.0m之间,地下水埋藏较深,水量小。在其它3/4区域采用回旋钻施工的同时,该1/4区域可大面积同时开挖,从而缩短工期。

4 挖孔灌注桩施工

4.1降水措施

水量不大时,采用人工吊桶或潜水泵排水,边排水边开挖。水量较大时.对周围桩孔同时抽水,利用周围桩孔作为临时降水孔,采取交替循环的施工方法,合理组织安排了良好的效果。

4.2护壁施工

一般情况下采用混凝土护壁,护壁设为1.0m,每开挖1.0m,即安装钢模,壁混凝土。混凝七护壁模板采用=4ram的组合式钢模板拼装组合而成,而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上下设两对合的钢圈顶紧,不另设支撑。钢圈之间用专用扣扣紧。

遇上轻微流砂时.将护壁长度缩短为0.5 m,减少开挖孔壁的暴露时间,及时进行护壁混凝土灌注。当护壁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出现护壁渗水时,要及时处理。渗水较小时,可用防水材料直接堵塞。本次施工中,采用水玻璃掺加30%的水泥,充分拌和后直接堵塞。对水量稍大的孔,可以打入木楔,周围再用防水材料封闭。对水压大、渗水量大的孔,根据孔径大小,可选择相应的塑料管嵌入导流,周围用防水材料封闭,在开挖桩孔时,用泄水管将水引出孔外,在浇注桩身混凝土前,用铁丝将管扎牢并切断。

4.3浇筑混凝土施工

地下水对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影响很大。采用何种混凝土施工方法,应根据地下水的水流速度来确定。当自孔底及孔壁渗入的地下水上升速度较大(参考值≥6mm/min) 时.则应采用水下灌注桩的方法,对此,施上技术规范中有详细的条款。需注意的是,灌注混凝土前,孔内水位至少要与孔外地下水位同高或高出1~1.5m。当自孔底及孔壁渗入的地下水上升速度较小(参考值≤6mm/min)时,可采用在在空气中灌注混凝土桩的方法。浇筑前要抽干孔底积水.最大积水深度不能超过50cm。抽水的潜水泵应设置逆流阀,防止提出水泵时,抽水管中的残留水倒流入孔内。在孔内有少量积水且不超过50cm的情况下,提出水泵后,可用部分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或干水泥铺入孔底。然后再浇注混凝土。在空气中灌注混凝土,通常采用串筒下料、分层振捣或短护简直接投料的方法施工。实践证明,用两种方法结合施工,更能保证桩身混凝土的密实性。因为要将地下水的影响降到最低,就要尽可能加快灌注速度,要求集中足够数量的混凝十在短时间内完成浇注,以便利用混凝土自身的重量压住地下水的渗入。对深度大于l0m的桩,可先采用短护简直接投料法,依靠落差形成的冲击力及混凝土自身的重力,撞击下面已浇筑的混凝士,达到混凝土自行振捣密实,这部分混凝土即可不用振捣。这样,既能保证桩身混凝土的密实性,又使灌注速度快于串筒施工

5 安全措施

挖孔桩桩径一般在800mm—1200mm,空间狭小,劳动条件差,稍一疏忽,容易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所以对安全施工必须高度重视,必须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作业。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安全措施:

护壁孔口要高出地表面20cm左右,以防杂物滚入孔内。井下人员应注意观察孔壁变化情况。如发现塌落或护壁裂纹现象应及时采取支撑措施。如有险情,应及时以出联络信号,以便迅速撤离。并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挖出的土方应及时运走,机动车不得在桩孔附近通行;施工中抽水、照明,通风等所配电气设备应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器,供电线路要用三蕊橡皮线,电线要架空,不得拖拽

在地上。并经常检查电线和漏电保护器是否完好。从孔中抽水时排水口应距孔口5m以上,并保证施工现场排水畅通。当天挖孔,当天浇注护壁。人离开施丁现场,要把孔口盖好,必要时要设立明显警戒标志。由于土层中可能有腐殖质物或邻域腐殖质物产生的气体逸散到孔中,因此,要预防孔内有害气体的侵害。施工人员和检查人员下孔前lOmin把孔盖打开,如有异常气味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排除有害气体后方町作业。挖孔6一lOm深,每天至少向孔内通风1次,超过lOm每天至少通风2次,孔下作业人员如果感到呼吸不畅也要及时通风。

6 结语

由于】在前期挖孔桩方案确定时,充分考虑了地下水及地层情况,在挖孔施工中,未出现严重的流沙或塌孔,开挖和护壁施工顺利,既节省时间,又节省了投资。因此,合理地选择挖孔灌注桩方案,针对地下水,采用相应的施工及处理方法,严格的安全管理,是挖孔灌注桩成功的关键。

篇4

中图分类号:TU47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桩基施工的项目越来越多。但由于其具有场地小、机具多、工期短、露天性、临时性、移动性等特点,给施工安全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如何预防控制这些隐患,是桩基施工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一、桩基础施工现状及特点

桩基础机械施工是基础工程的主要手段,近几年,随着超大口径、超深工程以及水上作业的日趋增多,对技术装备、工艺水平以及安全技术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桩基础机械施工技术发展相比,桩基础的经营市场和施工现场管理相对滞后。一是民工大量使用后,安全教育滞后;二是工程价款低,工程款回收难,资金短缺,许多安全设施按规范落实到位难,防范措施滞后;三是设备老化,安全技术性能较差,穷于应付的现象比较普遍,设备维护更新滞后;四是各施工项目所处的城市对施工安全要求、标准不一,部分城市要求严、规范多、更注重过程的安全监督,事故率低;部分城市偏重事后处理,放宽过程的监督与管理,事故率相对高,规程规范建设滞后。

桩基施工跟其它工程施工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是作业场地狭小,用电机具较多,地面潮湿泥泞,安全用电要求高;二是排渣清浆量大,地处闹市,毗邻繁华地段,与物流人流一墙之隔,安全、环保难度大;三是地层情况变化大,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地下障碍物及地质情况复杂;四是施工周期短,流动性大,设备笨重,稳定性差,装卸频繁,吊车使用频率高,机械伤害的机率高;五是用人周期性强,苦脏累活多,人员流动大,培训教育滞后,员工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度低;六是多工序,多工种,多桩型,地下、地面、空中立体交叉作业,露天施工无遮无拦,住宿简陋条件艰苦。

二、桩基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

1、人的因素

人,包括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人的因素在桩基施工安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

(1)违章作业、违章指挥。作业人员为了图省事,心存侥幸,不按规程操作;指挥人员为了赶进度,无视安全条件,凭主观施工,凭经验指挥。

(2)安全意识差,防护措施不到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在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不戴防护手套,不穿工作鞋,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在施工中防护措施不到位,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

(3)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麻痹、凭经验作业、疲惫作业、酒后作业,在习惯性违章中种下了事故的种子。

2、物的因素

物,包括原材料、燃料、设备、工具等。桩基施工中,如若不处理好物与物、物与人的关系,同样存在不安全的问题。

(1)临时搭线用电。临时搭线用电存在的隐患有:线路杂乱,用电设施未进入三级保护系统;所使用的电线或电缆负荷不能满足用电设备要求;用电线路架设不规范,随意乱铺乱放;移动型用电器具的连接由于潮湿等原因存在漏电危害。

(2)施工场地小、机具多。施工场地小、机具多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机具密度大,人员密度大,人流通道小,人、机、料在狭小的空间同时运动,平面交叉作业,影响进度,增加噪声,机械伤害的机率增大;机具设备越多,移动性用电器具越多,电缆线路穿插越多,用电不安全的因素就越多。

(3)机具移动频繁。机具移动频繁存在的安全隐患有:钻机在频繁移动中失去平衡,容易发生钻机倒塌伤人事故;设备平移地基松软不一,容易发生设备倾倒事故;机具频繁移动或起吊,起重设备、设施不匹配,或绳、卡用具磨损、松动失察,都容易酿成事故。

3、环境的因素

(1)露天作业。露天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有:炎热高温天气,容易引起中暑,或者发生火灾;下雨施工现场泥泞,路滑容易跌伤;冬天施工,寒冷、结冰、打滑,机械设备冻裂;刮风尤其是大风、台风,容易吹倒机具、电击伤人;大雨、暴雨容易引起电线、电控箱短路,触电伤人,现场地面浸泡松软,对于人员作业及机具移动的安全影响较大。

(2)不同地层作业。不同的地层有不同的施工要求,地层可分三类,分别存在不同的安全隐患。①粘土层、砂层容易出现塌孔、埋钻、卡钻等孔内事故在处理此类事故中容易引发人身伤亡事故。②基岩层容易发生卡钻、断钻头、断钻杆事故,或因孔内扭矩过大发生机械事故,从而引发人身伤亡事故。③软硬互层,钻进容易打歪孔,或形成螺旋式台阶,导致钢筋笼下不去,引发钢筋笼卡在孔内的事故。

三、桩基施工预防控制措施

1、针对人的因素的预防控制措施

(1)开展安全意识教育,培育企业安全文化。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和培训,全方位地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创建工作,努力营造并形成遵章守纪、珍惜生命的良好氛围。

(2)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熟练掌握操作程序。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与程序,是实现桩基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要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使员工真正明了怎么干,怎么干好的问题,从根本上确保安全生产。

(3)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纪律约束。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纪律约束,是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4)培育员工洞察、排查隐患的习惯与能力。员工在现场作业,对现场的情况最了解,在安全生产方面最有发言权,要求员工每天从自身做起,从岗位做起,首先检查自已的穿戴是否符合要求,其次检查自已的岗位环境是否安全,再其次检查操作的设备技术性能是否良好,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2、针对物的因素的预防控制措施

(1)工地用电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切实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临时接线用电负荷充分满足工地要求,选择质量好的电缆,规范接线与架设,做好三级保护;线路铺设按规范由职业电工独立完成;平时加强用电观察、检查、维护,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2)根据工作量、工期,合理安排机械设备投入,合理利用有限空间,科学布局;按照机械性能和规程要求操作机具,按工序要求,一件一件完成,紧密衔接,不盲目交叉作业;机具移动时切断电源,防止短路触电伤人。

(3)移动机具时,设专人指挥,操作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起吊前,检查起吊设备性能是否良好,支撑腿着地是否坚实,起吊时,被吊物件保持四点水平,平缓移动或提升;机具平移时,地面要平、要坚实,防止软硬不一,避免机具倾倒伤人;操作人员要集中精力,紧密配合,互相关照,防止配合失调或违章作业伤人;对被吊物件逐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绳牢卡紧。

3、针对环境的因素的预防控制措施

(1)在炎热、高温天气下露天作业,要有防暑降温措施,备用防暑药品、降温茶,调整作业时间,尽量安排在早晚施工,配备灭火器材、备水源,防止高温时火灾;有避雨避风措施,在场地内铺沙、石,作业人员穿好工作服;有防寒防冻、防冰滑措施,对各类机械进行试车检查,尤其是卷扬制带,是否打滑等;有防风挡风措施,刮大风时,停止施工,断电停电,保护电控箱、钻塔倒在钻架上;遇到暴雨时,停止施工,断停供电,做好电具设备的防雨工作,防止淋雨短路,触电伤人;施工现场及时排水,防止地面浸胀,预防机具移动、人员作业时发生事故。

(2)在粘土层、砂层,要选择合适的钻进方法和操作工艺,选择钢护筒,或者泥浆护孔,防止垮、埋、卡、断、掉钻具事故;在基岩层,要采用锋刃坚硬的钻头,如滚刀、牙轮钻头钻进,选择规程钻进参数,防止参数选择不当而引发孔内、人身事故;在软硬互层,钻具钢性要强,加导正器措施,钻进压力均匀,小规程钻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要是施工的工程项目就存在着安全隐患,桩基施工就更不用说了。然而如何消除这些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就要求我们对环境、设备等综合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才能使工程持续、安全的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篇5

活动类别

活动名称

危害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控制方法

1

路基工程

路基挡土墙施工

开挖基坑支护不牢

坍塌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2

砌筑高层挡墙坠落

高处坠落

人员伤害

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交底

3

脚手架不牢固

高处坠落

安全交底、现场检查验收

4

砌筑石墙塌方

物体打击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5

砌筑石料时不慎滚落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安全技术交底、现场检查把关

6

搬运石料时码放不当

物体打击

安全技术交底、现场检查把关

7

路基填筑

消解场选址不当

物体打击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8

不慎被压路机撞及压伤

机械伤害

安全技术交底、现场检查把关

9

在路面边缘不慎滚落

高处坠落

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交底

10

电缆、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挖断

人员/其他伤害

安全交底、现场检查验收

11

指挥不当、麻痹大意

机械伤害

安全交底、现场检查

12

现场管理无序

人员/其他伤害

安全交底、现场检查

13

岔道口无人指挥

机械伤害

隔离防护、警示牌

14

路基作业

无证上岗

机械伤害

规章制度

15

违反操作规程

机械伤害

安全交底、现场检查

16

多台机械同时作业

机械伤害

操作规程、安全技术交底

17

进场机械卸车时无专人指挥

机械伤害

操作规程、安全技术交底

18

边沟开挖

未设防护栏

人员/其他伤害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19

挖树

无防护措施

人员/其他伤害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20

移电杆

无防护措施

人员/其他伤害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21

清表作业

无防护设施

人员/其他伤害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22

土方开挖

放坡不规范

坍塌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23

破坏地下管线

触电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24

取土坑无人指挥

坍塌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25

无警示牌、警告牌

人员/其他伤害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26

放坡系数过小

坍塌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27

指挥人员违章指挥

人员/其他伤害

操作规程

28

取土坑

积水过深

人员/其他伤害

安全技术方案

29

取土坑抽水没有可靠接地保护

触电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30

清淤

边缘淤泥堆积过高

坍塌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31

操作机械不当

机械伤害

操作规程

32

旧路面破碎

无防护措施

机械伤害人员/其他伤害

安全交底、现场检查验收

33

破路恢复

道路碾压不实

人员/其他伤害

安全交底、现场检查验收

34

护坡砌石

斜坡堆放石料

物体打击

安全交底、现场检查验收

35

路面工程

拌合站

动态拌合伤害

机械伤害

安全交底、现场检查

36

装载机械伤害人

机械伤害

专人指挥、警示牌

37

运料车伤害人

机械伤害

专人指挥、警示牌

38

限位器失灵

机械伤害

定期维修、应急预案

39

急停失灵

机械伤害

定期维修、应急预案

40

操作失误

机械伤害

操作规程

41

导热油加热区保温不良

烧伤

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交底

42

热油炉温控件失灵

火灾

定期维修、应急预案

43

油管破裂造成泄露

火灾

定期维修、隔离

44

空压机安全阀失效

爆炸

定期维修

45

攀爬高处没有安全措施

高处坠落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46

电源线保护不良造成破裂

触电

定期巡查

47

高空物料不慎坠落

物体打击

操作规程、安全技术交底

48

捣料人员没有安全护栏

高处坠落

操作规程、安全技术交底

49

点火用液化气泄露

中毒和窒息

定期维修、定期巡查

50

成品料放料造成过溢

烧伤

审核方案、保持安全距离

51

实验人员从车上坠落

高处坠落

操作规程、安全技术交底

52

进入现场不戴安全帽

机械伤害

规章制度

53

摊铺

操作手无证操作

机械伤害

规章制度

54

操作手违章带病操作

机械伤害

规范作业、隔离防护

55

周围配合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机械伤害

操作规程、安全交底、隔离防护

56

维修摊铺机时防护不当

机械伤害

现场专人指挥

57

运料车与摊铺机配合不当

机械伤害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58

接触高温者防护不够

烧伤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59

碾压

压路机相互碰撞

机械伤害

现场专人指挥

60

压路机与配合人员不协调

机械伤害

现场专人指挥

61

压路机操作手无证驾驶

机械伤害

规章制度

62

压路机违章指挥及驾驶

机械伤害

操作规程、现场检查

63

检修时防护不当

机械伤害

定期检测、更换

64

压路机行驶至边缘时翻下路面

机械伤害

操作规程、现场检查

65

驾驶员后视不良

机械伤害

定期检测、更换

66

晚间施工照明不足

机械伤害

增加照明

67

压路机带病作业

机械伤害

定期检测

68

检修发动机不戴手套

烧伤

安全交底、个人防护

69

检修发动机被风扇或三角带打伤

机械伤害

操作规程、现场检查

70

洒水

洒水过程中撞伤现场人员

车辆伤害

操作规程、安全交底

71

上下水车顶部不慎滑落

高处坠落

安全交底

72

在汲水时不慎滑落水塘

人员伤害

安全交底

73

在汲水时水泵漏电

触电

安全技术交底、现场检查把关

74

水车驾驶员违章操作

车辆伤害

操作规程、现场检查把关

75

水车晚间工作视线不良

车辆伤害

增加照明

76

路面下水道

井盖未盖

人员/其他伤害

操作规程、现场检查

77

平道交口

未设警示牌

车辆伤害

操作规程、现场检查

78

养护作业

抛撒物未及时处理

人员/其他伤害

规章制度、现场检查

79

窨井盖损坏

高处坠落

规章制度、现场检查

80

桥头沉陷

人员/其他伤害

现场检查

81

路基强度不够

人员/其他伤害

规章制度、现场检查验收

82

路肩不坚实

人员/其他伤害

规章制度、现场检查

83

护坡坍塌

人员/其他伤害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84

暴雨期间涵洞未做好疏通防护

人员/其他伤害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85

水沟阻塞

人员/其他伤害

现场检查

86

盖板水沟损坏

人员/其他伤害

现场检查

87

涵洞淤塞损坏

人员/其他伤害

现场检查

89

桥梁工程

挖孔桩作业

井上人员不戴安全带

坠入井内伤人

加强作业管理

90

井下人员不戴安全帽

人员伤害

加强安全教育,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91

开挖时未通风、未检测

窒息死亡

加强通风、检测管理

92

开挖出现流沙

塌方、人员伤亡

加强检测管理

93

吊桶碰壁掉渣

渣土伤人

技术交底、操作规程

94

吊桶渣土过满

人员伤害

加强教育、监督

95

机具未能做进场验收

人员伤害

现场检查验收

96

机具配重不合理

机具倾翻伤人

加强机具管理

97

电机皮带未防护

人员卷入

现场检查验收

98

机具架体开焊

断裂伤人

加强机具管理

99

机具未设限位器

钢丝绳断裂伤人

加强机具管理

100

钢丝绳磨损严重

吊桶伤人

加强现场检查、监督

101

吊装模具捆绑不牢

坠落伤人

加强作业管理

102

井内照明未用低压电

触电

加强用电管理

103

施工用电混乱

触电

加强用电管理

104

井内抽水留人

触电

加强用电管理

105

井内无应急绳

坍塌伤人

加强应急措施管理

106

井口没有防护栏杆

渣土落入

人员伤害

严格防护措施,检查

107

完工后不盖井盖

人员误入坠落

加强防护管理

108

灌桩时邻桩作业

塌方

加强作业管理

109

水上施工

栈桥无防护措施

人员/其他伤害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110

施工平台、栈桥桩基不牢固

坍塌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111

施工平台承载不够

坍塌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112

河道中船碰撞栈桥

坍塌

操作规程

113

老桥拆除

无防护措施

高处坠落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114

不穿戴好防护品

高处坠落

操作规程、技术交底、现场检查

115

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物体打击

操作规程、现场检查

116

机械违章操作

机械伤害

操作规程、现场检查

117

违反起重操作规程

机械伤害

操作规程、现场检查

118

基坑开挖

无详细地质勘查

坍塌

与勘查设计沟通

119

无地下隐蔽勘察

人员/其他伤害

与勘察设计沟通

120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不佩戴安全帽

人员伤害

安全交底、现场监督检查

121

边坡超载

坍塌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122

基坑无支护或未按支护方案

坍塌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123

基坑周围未设防护栏或防护栏不牢固

高处坠落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124

钻孔桩

钻机架设基础不牢固

人员/其他伤害

操作规程、现场检查验收

125

井孔缺少必要的防护

人员坠落

安全交底、现场监督检查

126

钻机用电不规范

触电

操作规程、现场监督检查

127

通航河道作业无防护

人员/其他伤害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128

钢筋笼制作安装

电工、电焊工无证上岗

质量安全事故、人员伤害

加强监督检查

129

起吊掉点不正确、掉点未加强

钢筋笼遭到破坏、伤人

安全交底、严格检查

130

钢丝绳破损、卡扣数量不足

钢丝绳破断或脱扣、伤人

严格交底、现场监督检查

131

吊装无专人指挥

人员伤害

安排专职吊装工指挥作业

132

下钢筋笼

无证操作吊车

人员/其他伤害

操作规程

133

违章操作

人员/其他伤害

定期检查

134

水下灌注砼

无证操作吊车

人员/其他伤害

操作规程

135

违章操作

人员/其他伤害

定期检查

136

违章指挥

人员/其他伤害

定期检查

137

破桩头

空压机未使用漏电断路器、线路破损

触电

安全交底、现场检查验收

138

违章作业、未正确穿戴

物体打击

操作规程

139

支架搭设

支架未经专项方案设计、未履行审批手续

支架垮塌造成人员伤亡

严格进行方案设计、检算、履行审批手续

140

连接不牢、基础不实

坍塌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141

直接连接倾斜、不满足规范

支架倒塌人员伤害机具损坏梁体塌落

准确计算、严格操作、综合考虑

142

支架间距不合理

支架倒塌人员伤害机具损坏梁体塌落

准确计算、严格操作、综合考虑

143

上层支撑方木强度不够

支架倒塌人员伤害机具损坏梁体塌落

准确计算、严格操作、综合考虑

144

上层支撑方木间距不合理、不密实、受力不均

支架倒塌人员伤害机具损坏梁体塌落

准确计算、严格操作、综合考虑

145

支架上施工平台铺设不规范、未设周边围挡设施

人员坠落受伤

加强监督检查

146

未系安全带

高处坠落

操作规程

147

未设防护网

高处坠落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148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不佩戴安全帽

物体打击

操作规程

149

上下交差作业

坠物伤人

现场监督严格禁止

150

无证操作

高处坠落

操作规程

151

模板支拆

模板、背带未经专门设计

质量安全事故

严格进行方案设计、检算、履行审批手续

152

脚手板铺设不牢靠

高处坠落

安全技术交底、现场检查验收

153

无针对混凝土输送的安全措施

机械伤害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154

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不符合要求

模板倾翻物体打击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155

支拆模板违章作业

物体打击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156

模板工程无验收与交底

倒塌

物体打击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157

防护措施缺乏或不符合要求

高处坠落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158

模板拆除前无混凝土强度报告或强度未达到规定提前拆模

模板倾翻物体打击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159

拉杆与螺帽不配套

质量安全事故

加强检查

160

模板吊装武装人指挥

物体打击

设专职吊装工现场指挥作业

161

高处立模无防护

高处坠落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162

高处立模违规作业

物体打击

现场检查验收

163

违反由高向低拆模顺序

物体打击

现场检查验收

164

混凝土浇筑

振捣人员无防护

人员伤害

安全交底、规范操作、安全设施齐全、专人看护

165

振捣棒漏电

人员伤害

严格检查、规范操作、安全用电

166

疲劳作业

质量安全事故、人员伤害

严格换班制度、安全交底、专人指挥

167

混凝土泵管操作不当

人员伤害

规范操作、安全交底、专人指挥

168

混凝土泵管无固定

人员伤害、泵管断裂

加固泵管、专人看护、安全交底、规范操作

169

泵管同支架、模板相连

支架倒塌人员伤害

规范操作、专人检查、安全交底

170

拆管不规范、司机不听从指挥

人员伤害

规范操作、安全交底、专人指挥、落实到人

171

无专职搅拌司机和输送泵司机

质量安全事故、人员伤害

加强培训、定机定人

172

拌合站工人未戴口罩或防毒面具

出现尘肺病等职业病

加强劳动保护、配足劳保用品

173

预应力张拉

不了解工艺规定要求

物体打击

技术交底

174

未校正和标定

物体打击

操作规范

175

工作区域、两端站人,无隔离护栏

人员/其他伤害

操作规范、定期检查

176

张拉过早

人员伤害梁体开裂

按设计强度张拉、规范操作

177

张拉力过大

人员伤害、预应力钢束断开、锚具损坏

规范操作、按要求操作、对各种材料检验

178

张拉操作不当

人员伤害机具损坏

规范操作、安全交底、增加防护装置

179

工具锚不合要求

人员伤害、千斤顶损坏

试验、规范操作

180

夹片没夹牢而回弹

物体打击

操作规范

181

钢束不合格

人员伤害机具损坏

进场试验、规范操作、安全交底

182

计算拉力过大

人员伤害机具损坏

严格计算、多人验算

183

管道压浆

爆管

物体打击

操作规范、现场检查、个人防护

184

桥面作业

边缘作业无防护

高处坠落

安全技术交底、现场检查验收

185

边缘围栏不坚固

高处坠落

安全技术交底、现场检查验收

186

登高梯无防护栏

高处坠落

安全技术交底、现场检查验收

187

登高梯无防滑措施

高处坠落

安全技术交底、现场检查验收

188

穿硬底鞋登高

高处坠落

安全技术交底、现场检查验收

189

桥面板固定不牢固

高处坠落

安全技术交底、现场检查验收

190

桥台施工

放坡不够

坍塌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191

门架制作

不牢固

机械伤害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192

贝雷片起吊

进入现场不戴安全帽

人员/其他伤害

操作规程

193

机械连接

机械伤害

施工方案、河道管理

194

水上平台便桥搭设

平台、便桥方案未详细设计、检算、未报请审批

平台、便桥倒塌

平台、便桥方案进行消息设计、检算、严格报批手续

195

进入施工现场未戴安全帽、水上作业未穿救生衣、带电作业未穿绝缘鞋、未戴绝缘手套

人员伤害

加强安全教育,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196

立体交叉作业

进入施工现场不带安全帽

物体打击

安全技术交底、现场检查验收

197

立体交叉作业无安全防护网

物体打击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198

混凝土拌合楼

无避雷设施或失效

火灾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199

沥青拌合楼

无避雷设施或失效

火灾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200

沥青管道泄露

烧伤

定期检查

201

限位器失灵

机械伤害

定期检查

202

钢丝绳断裂

机械伤害

定期检查

203

进入现场不戴安全帽

机械伤害

规章制度、现场检查

204

水稳拌合楼

漏电保护器失灵

触电

定期检查

205

开机前不提示警告

机械伤害

定期检查

206

进入现场不戴安全帽

物体打击

规章制度、现场检查

207

输送机、料仓下站人

物体打击

操作规程、现场巡查

208

无避雷设施或失效

火灾

安全技术方案、现场检查验收

209

预制梁

施工

存梁、运梁

存梁台座不够坚实、之垫不合理

梁体倾倒人员伤害

安全技术交底、现场检查验收

210

移梁轨道、滑板、和牵引设备使用不合理

梁体倾倒人员伤害

安全技术交底、现场检查验收

211

预制梁吊装

门式起重机限位失灵

机械伤害

定期检修

212

两轨道不水平、不平行

机械伤害

检查验收、定期检查

213

门式起重机牵引不同步

机械伤害

检查验收、定期检查

214

扁担梁未经设计检算

扁担梁破断、梁体坠落

扁担梁经设计检算审批

215

钢丝绳有破损、安全系数不足

钢丝绳破断梁体坠落

钢丝绳安全系数未经过详细计算、吊装前认真检查钢丝绳状况

216

大梁吊装

掉点不垂直、斜拉歪掉

起重伤害

操作规程

217

卷扬机刹车失灵或未设限位装置

起重伤害

检查验收制度

218

大梁移位轨道基础差

物体打击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219

大梁横移两头电机工作不同步

物体打击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220

大梁起重安装突然停电

起重伤害

应急预案

221

大梁起重安装钢索断裂

起重伤害

定期检修

222

大梁起重架梁机牢固不够

起重伤害

检查验收、定期检查

223

大梁起重安装钢索过细

起重伤害

定期检修

224

悬灌梁

施工

灌篮设计

挂蓝总重超过设计限值

人员伤害挂蓝损坏梁体断裂

严格控制在设计限重之内

225

允许最大变形超过20mm

挂蓝损坏、梁体砼跑模

控制构建刚度、变形

226

施工、行走时的抗倾覆安全系数不足

挂蓝倾覆人员伤害机械伤害

安全系数大于2

227

自锚固系统的安全系数不足

挂蓝倾覆人员伤害机械伤害

安全系数大于2

228

斜拉水平限位系统安全系数不足

挂蓝倾覆人员伤害机械伤害

安全系数大于2

229

上水平限位安全系数不足

挂蓝倾覆人员伤害机械伤害

安全系数大于2

230

挂蓝材料

质量和性能不符合规定

挂蓝损坏人员伤害机械伤害

材料进行试验、现场检查验收

231

挂蓝焊接

焊接质量不合格

挂蓝损坏人员伤害

严格质量验收

232

挂蓝施工平台

施工平台尺寸不足

人员伤害

保证足够的作业空间

233

挂蓝安装

主横纵梁的分联和移动操作不当

人员伤害梁急剧塌落和倾覆

操作规程、现场检查

234

挂蓝行走

后钩不牢或后端压重不够

人员伤害挂蓝倾覆

后端压重稳定、后钩牢固

235

稳定系数不够

人员伤害挂蓝倾覆

稳定系数大于

236

挂蓝施工

施工进度不对称、不平衡

梁体开裂、倾覆,人员伤害

对称施工

237

挂蓝吊杆

吊杆连接不牢固

人员伤害模板脱落

对吊杆进行周密检查、操作规范

238

挂蓝滑道框

不牢固

人员伤害、滑道梁脱落

对滑道框进行严格加工、验收

239

挂蓝模板

加固不够刚度

人员伤害、胀模

对模板严格加固、规范操作

240

内膜支撑强度不够

人员伤害模板损坏

严格加固、规范操作

241

钢管拱桥施工

拱座基础开挖及边坡防护

施工方案缺乏或不符合要求

质量安全事故、人员伤害

严格进行方案、设计审批制度

242

无技术交底与验收

质量安全事故、人员伤害

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243

坡顶未设围栏和警戒装置

行人、车辆坠落跌伤

安全技术交底、现场监督

244

坡顶未留防排水装置

坍塌伤害

安全技术交底、现场监督

245

边坡卸载未系安全带

人员坠落

加强教育与培训、安全技术交底、高处作业措施控制

246

拱座模板支拆

模板、背带未经专门设计

质量安全事故

严格进行方案设计、检算、履行审批手续

247

无针对混凝土输送的安全措施

机械伤害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248

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不符合要求

模板倾覆物体打击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249

支拆模板作业违章

物体打击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250

模板工程无验收与交底

倒塌、物体打击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251

防护措施缺乏或不符合要求

高处坠落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252

模板拆除前无混凝土强度报告或强度未达到规定提前拆模

模板倾覆物体打击

审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验收制度

253

拉杆与螺帽不配套

质量安全事故

加强检查

254

模板吊装无人指挥

物体打击

设专职吊装工现场指挥作业

255

钢管拱肋及立柱制作与安装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机械伤害

加强教育与培训、安全技术交底、钢结构拼装吊装安全技术措施控制

256

吊装设备失稳、故障

机械伤害

加强特种设备维修保养,做好记录和应力监测

257

配电箱无接地装置和无漏电保护器

触电、火灾

加强特种设备维修保养,做好记录和应力监测

258

高空坠物、高空作业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加强教育与培训、安全技术交底、整体合拢安全措施控制

259

吊钩未设防止脱钩的安全装置

起重伤害

加强教育与培训、安全技术交底、整体合拢安全措施控制

260

人员乘索掉上下

起重伤害

加强教育与培训、安全技术交底、整体合拢安全措施控制

261

起重机械制动、限位装置不齐全

起重伤害

加强教育与培训、安全技术交底、整体合拢安全措施控制

262

起重物体绑扎牢固程度不够

起重伤害

加强教育与培训、安全技术交底、整体合拢安全措施控制

263

泵送钢筋混凝土

混凝土泵管操作不当

人员伤害

规范操作、安全交底、专人指挥

264

混凝土泵管无固定

人员伤害泵管断裂

加固泵管、专人看护、安全交底、规范操作

265

泵管同不稳定支架相连

篇6

1 施工现场安全风险评价方式

通常我们将现场安全风险评价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1.1 定性评价

该方法指的是依照过去的经验和从业人员的判断能力对现场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环境、从业人员、安全管理等等现场诸多方面的实际进行定性的、非量化的评价。

主要是通过经验和以往的资料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实践表明,定性评价的结果总体而言不太精细,只能够对系统的危险程度有粗略的了解,容易受到评价人员经验、思维习惯和判断能力的影响,同时还取决于占有资料的多少。

1.2 定量评价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又可以将定量评价分为定量和半定量两种评价类型。

从进行危险性量化方法的差异上来看,定量评价通常又可以被细分为相对的定量危险性评价和概率危险性评价两种。

半定量评价是一种综合性评价方式,借助于一种或几种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反映施工现场系统危险性的指数指标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性进行评价的系统,常用的指数有物质特性指数和从业人员素质指标等等。

2 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具体方法分析

从风险评价过程的实质来看,是从业人员依照科学的、具体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分析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控制安全风险的过程。其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

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为了更为系统地对施工现场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识别,通常是事前编制安全检查表,也就是事先以提问的方式将待查项目编制成表,如此一来,促使系统检查更为便利,能够有效地避免遗漏。

2.1.1 检查表编制的总体性要求

首先检查表编制的内容必须是全面的;其次整个表格简明扼要,对于检查的重点项目应有所突出,确保评价的确切度。实践中对于重要需要检查的条款通常是采用标记的形式,提醒一定要认真查对。

2.1.2 优点分析

大量实践经验表明,从操作方面来看,采用检查表的方式对现场安全风险进行检查,能够保证项目安全风险检查的完整性,有效避免了遗漏对任何可能导致危险关键性因素的检查,评价的准确性高;

从方法的实施形式上来看,我们还应该看到安全检查表所采用的方式,一问一答,容易给从业人员留下深刻的影响,使人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做法是科学的、正确的、安全的,有利于进行安全教育的渗透。

从安全检查表编制的过程来看,制表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施工现场安全进行系统分析的过程,有利于施工现场危险因素的被发现。

2.2 FTA (故障树分析)

FTA(故障树分析)又称作为事故树分析,是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系统安全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

2.2.1 原理

该分析方法的结构为树形结构,其分析原理是演绎法,几从最顶层事故开始乡下逐次分析每一事故的直接原因直到基本事故结束,最后用一张逻辑关系图将分析得到的施工现场中可能出现的灾害后果和形成事故的条件一一表达出来。从故障树分析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势必将涉及到“人”、“物”、“环境”这三个与每一个事故息息相关的因素,所以采用该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可以确保其结果的全面性和逻辑性。

2.2.2 优点分析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将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多种成因及成因和事故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全面的描述,有利于施工现场固有的或潜在危险因素及时被发现,便于及时地采取对应的措施和对策,从方法的结果呈现来看,结果一目了然,有利于实际施工人员更为全面地了解施工过程中各项防灾控制要点和事故成因,为防控做的有的放矢。

3 评价危险源的控制原则分析

大量工程实践经验表明,风险控制措施的设置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 从风险的控制上,重在加强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个人防护的意识和手段,从整体上看以消除风险和有效降低风险为总体原则。

3.2 在对应控制措施上,以预防和保护措施为主,同时也应根据风险的可能性设置一定的应急性措施。

3.3 根据安全风险的等级进行对策的实施,如果是极不可承受的风险必须禁止作业生产;如果是存在重大的安全风险必须立即予以整改;如果是中度的安全风险应限期整改;如果是轻度的安全风险必须加强监测和保护措施;如果是可以忽略的风险,应予以一定程度的注意,但不必采取什么措施。

4 危险源的控制

危险源控制是利用工程技术和管理方法来减少人为失误,从而起到消除或控制危险源,防止危险源导致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过程。

4.1 控制方法分析

4.1.1 从制度上着手,制定施工现场安全控制目标和指标,同时组建安全管理机构,将职责细化、量化;

4.1.2 从管理方案上着手,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特点,科学地设置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并以文件的形式制定出操作规程、程序文书、作业程序、作业指导书和管理制度等;

4.1.3 强化教育培训,通过教育与培训切实提高每一个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个人防控能力。

4.1.4 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及时地发现危险并予以解决;

4.2 控制危险源的技术分析

随着技术的进步,控制危险源通过技术措施来实现。

4.2.1 运用安全网络计划技术

首先,通过安全网络计划技术模型计算工作单元中各个工序的浮动时间,通过浮动时间的调整来均衡协调单位时间内的各类资源数量,避免某些时间段内资源使用过于集中,导致危险性值骤增,系统危险性加大;

其次,利用安全网络计划技术模型分析,危险性值超过容许范围的工序,对这些工序引入专门的前导安全防护工序,或者对该工序进行拆分,突出工艺防护的部分作为前导工序,从而引入安全防护工序或通过增加安全防护资源,起到降低系统危险性值的目的;

另外,利用安全网络计划技术模型分析进行危险预警;

最后,通过技术措施或组织措施,对施工步骤和施工方法进行调整改进,从源头来控制风险,降低危险源的危险等级或消除危险源。

4.2.2 运用工艺技术

运用恰当的工艺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或消除施工项目危险源。在施工项目中,工艺技术还体现在恰当的工艺组合和必要的组织间歇时间。工艺组合通常是指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结构形式,将某些在工艺上和组织上有紧密联系的施工过程,归并为一个有机的集合。大量实践表明,一个合理工艺组合及一个相匹配的专业施工班组将极大地降低工作单元的综合危险性。

参考文献:

[1]方东平,黄新宇,工程建设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2]姚小刚,建筑生产系统危险性分析、评价与安全管理的研究[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1.

篇7

Abstract: In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out of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safety occurs occasionally. Combined with working experience in project management,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isk sour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isk sources, and detailedly introduces the measures to control risk sourc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safety risk; control method

中图分类号:TQ63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施工监理中安全风险控制是整个建设工程中的重点,加强施工安

全监理,有利于规范工程建设参与各方主体的安全生产行为,促使施工单位保证施工安全,以实现工程投资效益最大化。

1 评价危险源的安全风险等级及控制原则

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每项危险源进行风险和承受程度的评价,以便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对于建筑施工项目,风险评价可以有定性评价、半定量评价及定量评价四类,一般采用的是定性评价法与半定量评价法。具体操作方法有:a.直接判定评价法。如对照经验法、类比法、物体材料性质分析法等。b.安全检查列表法。如公司级、项目级、班组岗位与专项性安全检查表。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故障树分析法[1]。

通过风险评价,确定了风险等级,就需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一般原则是:

a.消除风险、降低风险、个人防护;

b.预防措施、保护措施、应急措施;

c.对极不可承受的风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风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风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风险要加强监测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风险,稍加注意,不必采取措施。

2 危险源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危险源控制是利用工程技术和管理方法来减少人为失误,从而起到消除或控制危险源,防止危险源导致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过程。控制危险源的一个方面是通过技术措施来实现;另一方面也应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发生事故时,防止事故扩大或引起二次事故,把事故的损失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2,3]。

一般方法有:a.制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职责;b.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c.制定程序文书、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程序、管理制度等必要的文件;d.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运行控制;e.组织员工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能力。

危险源控制的管理方法是控制事故发生的关键。管理措施的失效将最终引发安全事故发生。鉴于此,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运用管理控制方法建立管理控制程序。

a.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对危险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b.明确安全责任,定期安全检查对施工中的各个系统层面的危险源管理确定各级负责人,并明确各自应负的具体责任。

c.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搞好安全值班、交接班、日常安全检查和按操作规程进行正确作业。

d.建立安全信息反馈制度抓好信息反馈工作,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制定信息反馈制度。

e.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评价和奖惩对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应制定考核标准,并力求量化。

3 控制危险源的技术对策

3.1 运用安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施工项目危险源控制。首先,通过安全网络计划技术模型计算工作单元中各个工序的浮动时间,通过浮动时间的调整来均衡协调单位时间内的各类资源数量;其次,利用安全网络计划技术模型分析,危险性值超过容许范围的工序,对这些工序引入专门的前导安全防护工序,从而引入安全防护工序或通过增加安全防护资源,起到降低系统危险性值的目的;另外,利用安全网络计划技术模型分析进行危险预警;最后通过技术措施或组织措施,对施工步骤和施工方法进行调整改进,从源头来控制风险,降低危险源的危险等级或消除危险源。

3.2 运用工艺技术降低施工项目危险源的危险性。运用恰当的工艺

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或消除施工项目危险源。在施工项目中,工艺技术还体现在恰当的工艺组合和必要的组织间歇时间。同时,完成一个工艺组合通常需要交给一个有机搭配形成的专业作业队。对工作单元的确定,需要和工艺组合的分析和划分结合,特别是工作班组的综合危险性评价中,一个合理工艺组合及一个相匹配的专业施工班组将极大地降低工作单元的综合危险性。

施工项目的资源自然特性和技术工艺特点决定了一些客观规律,要求我们认识这些规律并遵照执行,否则就会出现危险隐患。如基础混凝土浇捣以后,必须经过一定的养护时间,才能继续后道工序,墙基础的砌筑,门窗底漆涂刷后,必须经过一定的干燥时间,才能涂刷面漆等等。这些工艺间歇时间的确定和改变,必须在完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对其进行任意的缩短或延长工艺间歇时间都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使得系统的危险性增加。

4 重大危险源的特别控制

对于重大危险源,必须明确须达到的目标,确定完成时间,由责任部门制定专项安全施工方案,通过资金保证,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来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公司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应对专项施工方案及其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4]。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满足以下原则:

a.应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相关的安全技术要求;

b.要进行充分评审,广泛听取意见,方案应附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c.符合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

查办法》规定条款的,必须经专家论证;

d.随着认识的提高、施工进度的发展,重大危险源会发生变化,专项施工方案应随之不断更新或补充。

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有以下三种:a.消除风险。若可能则完全消除危险源,如淘汰钢管搭制的井架等。b.降低风险。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努力降低安全风险,如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作业时,按要求做好临边防护及隔离措施,定期对支护、边坡变形进行监测等。c.个体防护。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模板支撑、拆除时,操作人员穿戴好安全带、安全帽、工作鞋等。

为了在具体的施工实践中,实施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应加强管理方案的落实实施,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a.对于一个施工项目,项目经理是落实安全管理方案的第一责任人,要根据项目的特点,把重大危险源清晰地列目,并一一进行摸底,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及所需的一切物资资源。同时,组织制定实现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目标,实行安全岗位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层层分解,责任到人。b.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要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正确地掌握和运用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指导帮助施工单位及操作人员如何有效地识别重大危险源,如何针对安全管理方案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对策,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c.全体发动,人人参与。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尤其是以预防事故为主的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的安全教育,真正做到“安全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要安全的氛围,不断增强自我防范能力,使重大危险源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做到施工和安全双丰收,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真正上新的台阶。

5 结论

本文讨论了施工监理中风险源的安全等级、控制方法、技术对策和重大危险源的特别控制。通过分析危险源,明确了施工监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来更好的控制施工监理中的安全风险,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丁传波,关柯,李恩辕.施工企业安全评价研究施工技术[J].土木工程学报,2004.

篇8

0 引言

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增长以及城镇化的加快,城市居民数量增加迅速,国家加大了城市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铁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工程安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虽然国家和政府各职能部门出台了相应的法律,行业标准来规范建筑市场,但是由于受社会和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工程安全事故仍然成为当今社会突出的难题,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狠抓工程安全势在必行,尤其是工程安全管控措施。

1 施工过程安全控制的重要性

地铁建设工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安全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而且地铁建设工程车站、区间涉及面广大,一般在城市人员密集地点施工,不像工业生产有固定的流水线、规范化生产工艺及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条件。因此地铁建设中,容易产生安全问题,且后果比较严重。如施工工艺落后、管理落后、人员施工技术水平低等等都会造成安全事故。

2 对影响工程安全的重要因素控制的方法

(1)建立组织机构,确定人员职责,并责任到人。

(2)制定安全方针与目标。

(3)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实行领导带班制度。

(4)积极建立风险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平台。

(5)建立监管制度,加大检查力度。

3 地铁施工过程安全因素控制措施

3.1 优选参建人员,并定期培训

地铁建设工程安全与否,与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息息相关,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施工安全,就要优选参建人员并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首先应提高他们自身的安全意识,按照全面安全管理的观点,参建人员应当坚决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原则;其次是人的技术素质。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应有较强的安全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安全检查的能力;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安全操作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安全。

3.2 严格控制材料,打好工程建设物质基础

施工原材料的应用须按照合同要求的物质采购程序中的条款执行,如果原材料不合格,在精湛的施工工艺也无法保证工程质量。因此说把好原材料的采购质量关对整个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质量安全控制的关键。实行原材料进场验收制度,确保材料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质量标准

3.3 对设备进行安全备案,并保养、维修及更新

施工单位进场时,建设单位实行设备进场验收制度,确保设备进行安全备案并进行年检,保证其使用安全。

对设备进行认真细致保养维修、正确操作、合理使用、精心维护,可防止设备零部件非正常磨损与损坏,能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一台设备经过多次修理,可以在更长的时间里使用,这样长期使用设备不进行更新,没有技术进步,将影响生产的发展。机械设备的更新,使装备水平越先进,现代化程度越高,安全性能越好。

3.4 施工大环境

积极分析施工项目的地缘政治,人员密集或稀少、周边建筑物情况、气候条件、水文地质情况;是否有周边居民上防,阻止施工;针对恶劣天气、上访等因素,制定安全预案,并专人负责。

3.5 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的过程控制

在地铁施工采用明挖时,严格遵循先探后挖,及时支撑等原则,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不能严格按照方针施工,或者对某些施工环节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出现开挖效果差、支撑架设不及时、、涌水涌砂等;盾构掘进时,掘进速度过快,盾构姿态不好,地面建筑物变形严重等;等等,均留下安全隐患。因此保证高质量的施工技术力量及足够的设备投入,是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重要前提。

3.6 施工监控量测

以往的理论研究和施工实践均表明,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层应力状态的改变将直接导致结构产生位移和变形,同时也会对地表及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当这种位移和影响超出一定范围,必然对结构产生破坏,并影响到上方地表和临近建筑的安全使用,监测数据和成果是现场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判断工程是否安全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依据监测数据结果来验证施工方案的正确性,调整施工参数,必要时采取辅助工程措施。

3.7 防水施工是安全的关键

地铁工程防水施工关系到整个工程成败,是安全控制的重中之重,要控制好防水施工质量,防止涌水涌砂。首先要提高防水施作人员专业施工水平,只有技术过硬的人员才能干出优质的防水工程;其次是要加强防水施工的过程控制,严格遵循三级隐检,施工及监理单位层层把关,才能使防水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达到地铁防水设计要求。

3.8 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应用

在施工现场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全面、系统的记录。此系统通过远程视频图像、监控量测数据、现场巡视信息对施工现场风险源的安全状态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对现场的风险进行安全管理。

4 结束语

施工企业只有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断强化安全体系基础建设,强化安全意识,坚决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科学管理,规范施工,才能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

【参考文献】

篇9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201

2013年10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2013〕99号),其中第三条明确提出“深化煤矿瓦斯综合治理”。瓦斯事故仍是煤矿“第一杀手”,瓦斯不治,矿无宁日。想要治理好瓦斯,就必须对施工过程中瓦斯超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防范瓦斯超限的安全技术措施。

1浅析地点及概况

为降低22204综采工作面首个500m回采区域回采期间的瓦斯涌出量,在22204回风顺槽施工顺层抽放钻孔。本次施工钻孔S-3-1至S-4-34,共计67个孔,钻孔工程量4690m。为加强22204回风顺槽钻场瓦斯管理,防止钻场打钻期间瓦斯超限,根据《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防治瓦斯超限管理办法》有关规定,针对22204回风顺槽钻场,分析施工顺层钻孔瓦斯超限的原因,采取防范瓦斯超限安全技术措施。22204回风顺槽沿二1煤层顶板掘进,煤层走向NE40°~50°,倾向130°~140°,煤层倾角15°~25°,平均20°,煤层厚度为02m~86m,平均厚度为44m。采用36U型钢可缩性支架支护,断面形状为斜腿半圆拱形,断面规格:净宽43m,净高32m,棚距08m,S净=124m2,S掘=136m2,顶、帮部均采用钢筋网、塑编网封闭。

2钻孔布置

本次设计钻孔S-3-1至S-4-34,共计67个孔,钻孔工程量4690m,钻孔布置在22204回风顺槽下帮,单排孔,孔间距3m,距顶板22m。

3施工要求及技术参数

(1)钻具配备:22204回风顺槽钻场配备煤矿用全液压坑道钻机ZDY-4000S,Ф94mm、Ф133mm金刚石复合片钻头,Ф73mm三棱钻杆。

(2)钻孔实际开孔位置与设计水平间距、高度误差不超过03m,与巷道中心线夹角偏差不得超过1°,倾角偏差不得超过1°。

(3)参数校正:待确认夹角、倾角、开孔位置等施工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开钻,开孔钻进2m时校正施工参数,之后每钻进20m校正一次施工参数。

(4)要采取“缓慢升压,进退结合”的打钻工艺。选择较低的初始钻进压力,缓慢升压,直至稳定的钻进速度,保持钻机运行的稳定性。

(5)排粉方式:顺层钻孔风力排粉。

(6)如果打钻期间提前见煤层顶、底板或其他各种原因导致钻孔没有打够设计深度需重新补孔,要按以下标准进行补孔。在原设计孔位置向上或向下平移05m进行补打;如果没有成功,在原设计孔位置向左或向右平移05m进行补打。需调整倾角时,按以下原则在原倾角基础上进行调整,具体如下:

①钻孔施工0~20m见顶板岩角度向下调3°,0~20m见底板岩角度向上调3°;

②钻孔施工20~40m顶板岩角度向下调2°,20~40m见底板岩角度向上调2°;

③钻孔施工40~60m见顶板岩角度向下调1°,40~60m见底板岩角度向上调1°;

④补孔不得超过2个,如果2个补孔都不成功,上报通防科和生产技术科,进一步采取措施探明此地区的地质构造。

(7)封孔方式:方式1:使用“两堵一注”囊袋式带压封孔工艺,封孔材料为囊袋、注浆封孔料、Ф50mm封孔管,使用QBZ152便携式注浆泵注浆。

方式2:使用“两堵一注”带压封孔工艺,封孔材料为矿用合成树脂、水泥浆、Ф50mm封孔管、注浆管,使用QBZ152便携式注浆泵注浆。

(8)联网抽放:措施钻孔施工完成后都要进行联网抽放,钻孔的连接管不能高于钻孔孔口,连接管要平顺且吊挂整齐,以防连接管积水影响抽放。

4防喷系统

(1)钻场防喷系统由瓦斯收集器、孔口防尘(喷)罩、水封式防尘(喷)箱、Ф225mm负压抽放管路、瓦斯收集壶以及钻尾卸压装置组成。

(2)在抽采钻孔施工期间,孔口必须安装防尘(喷)罩,钻尾必须安装风水联动装置和瓦斯收集壶,甲烷传感器上风侧2m范围内安装瓦斯收集器。

(3)防尘(喷)罩通过与水封式防尘(喷)箱连接后接入Ф225mm负压抽放管路,为保证防尘(喷)罩的使用效果,孔口到水封式防尘(喷)箱再到Ф225mm负压抽放管路的连接距离不得超过5m,并且连接管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00mm的钢丝软胶管,三联动装置的抽放管直径不应小于50mm。

(4)防尘(喷)罩与孔壁必须封闭严密,套管长度不小于05m,防尘(喷)罩与钻杆之间必须用皮垫封闭。防尘(喷)罩上预留的Ф100mm负压抽放口必须通过钢丝软胶管与防喷支管路连接,并保证管路对接处抱箍的紧固性。

(5)抽放管路内严禁出现积水积渣现象,必须定期排查,除水除渣。

5瓦斯超限原因分析

(1)巷道内风量不足时,易造成瓦斯超限。

(2)钻孔施工期间,“三防”装置气密性不完好、防喷罩及负压除尘装置未规范使用的情况下,孔内大量瓦斯会随风排粉涌出至钻场的情况下,从而造成瓦斯超限。

(3)打钻误操作情况下,易造成瓦斯超限。

(4)部分抽放支管路在外力和内压的作用下出现联网管路破裂、损坏、钻场防喷负压不足10KPa等情况,造成抽放支管内高浓度瓦斯外溢。

(5)传感器吊挂不规范、受撞击、脱落或人为误操作等易引起瓦斯超限。

6防止瓦斯超限的安全技术措施

(1)防止风量不足安全技术措施

①作业期间应确保22204回风顺槽巷道通风系统畅通,避免因巷道内风量不足造成瓦斯超限。

②打钻期间产生的煤粉要及时清理,堆放不得超过巷道断面的1/3。

③若风压小、巷道内无风或风量不足时,应立即停止打钻,并组织施工人员按照避灾路线进行撤离。

(2)防喷孔安全技术措施

①钻场必须规范安装孔口“三防装置”、瓦斯收集器和钻尾风、水、抽三联动装置,孔口抽放负压不得低于10KPa,各管路对接处必须用抱箍或螺栓上紧,经通防科验收合格后,方可允许打钻作业。

②风、水、抽三联动装置供风、供水阀门的进风、进水侧必须安装风压表和水压表,连接时确保压力表可以正常显示风压、水压值。

③防喷罩上的抽放连接管采用直径不小于4几炙咳斫汗芰接,三联动装置及其他连接用钢丝软胶管直径不得小于50mm。

④防喷罩与孔壁必须封闭严密,防喷套管长度1m,防喷罩与钻杆之间必须用皮垫封闭。岩孔施工时,防喷罩的排粉口和负压抽放口必须同时与抽采管路连接,并保证负压抽放阀门正常开启。

⑤瓦斯异常时(CH4≥05%),要立即停止向前钻进,孔口防喷和钻尾抽放阀门必须处于开启状态,抽放时间不得低于5分钟,待瓦斯浓度降至04%以下,方可重新开钻;瓦斯无异常时,若需停钻,应先将钻杆提出2m,停钻期间孔口防喷装置负压抽放阀门必须开启状态,重新开钻前应先用便携式甲烷报警仪测定孔口和钻尾瓦斯浓度低于04%时,方能开钻。

⑥拔杆时,防喷罩负压抽放必须开启,钻尾回风侧必须用便携式甲烷报警仪检测瓦斯浓度,出现瓦斯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拔杆作业,接上风便,进行负压抽放,待瓦斯浓度低于04%后方可继续作业。

(3)防止误操作安全技术措施

①打钻期间,如遇排渣不畅、地质构造异常,钻手必须做到“低压慢速、边进边退、掏空前进”,严禁强拔硬进。

②拔杆验收、联网抽放期间必须利用4几炙咳斫汗艿豕矣诳卓谙路绮嗌戏阶魑辅助防喷装置使用。

③打钻时,若遇钻孔内瓦斯急剧喷出,钻孔施工人员必须立即停止向前钻进,开关打至零位后,打钻工要听从班(组)长指挥,依照瓦斯、火、爆灾避灾路线进行撤离,并及时向调度室、通防科和通风调度汇报。待瓦斯浓度下降到04%以下,且不再有喷孔现象时,方可重新开钻。

(4)防止钻孔及联网管路漏气安全技术措施

①钻孔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联抽,以防止孔内瓦斯涌出。

②施工人员联网完毕后,孔口缝隙必须用黄泥抹实,保证无漏气现象。

③钻场人员每天8点班必须协同抽放组人员对该巷道抽放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保证抽放管路正常运行。

④检查人员要对抽放管路及抽放钻孔封孔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封孔、联网及管路吊挂、接头处密封状况,并将抽放管路、钻孔自动监测装置完好情况及放水情况做好记录。

⑤对抽放管路积水积渣情况及时处理,除渣箱、放水器要定期维护。

⑥检查人员要对抽放管路、钻孔周围环境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顶、帮、底板情况,严禁管路与导电体、电缆、电器等接触,管路上严禁堆积物料。

⑦检查人员要对抽放管路附近的作业人员进行监督,发现有撞击、挤压、损坏抽放设施的行为,要予以制止,并责令其现场整改,并将现场情况向值班室和通风调度汇报。

⑧抽放队测流人员在测定管路瓦斯参数的同时,也必须对抽放管路进行检查,发现漏气或管路裂、破口等情况立即汇报至抽放队,由值班队长安排立即处理。

(5)防止传感器吊挂不规范、受撞击、脱落或人为误操作引起瓦斯超限安全技术措施

①甲烷传感器严格按照规定位置吊挂。

②挪移甲烷传感器必须向通风调度汇报,经同意后必须在瓦检员或安检员监督下,由当班班组长挪移甲烷传感器,挪移前应利用便携式甲烷报警仪沿行走路线进行检测,且必须做到轻拿轻放,杜绝撞击、拖拽传感器。

③严禁在有煤泥堆积释放瓦斯较高处吊挂传感器引起甲烷传感器报警。

(6)其他

①O测打钻地点的通风情况,遇有问题必须在开钻前处理完毕,以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②开钻前提前安装好专用防喷、抽采管路,保证畅通无漏气现象。

③作业期间,电工要加强电气设备的检查,保证设备完好无失爆。

④打钻期间除尘(防喷)箱必须及时放水,以确保抽放管路无积水。

⑤操作钻机时,所有施工人员不得站在孔口正前方;安装钻杆时不得正对钻杆,防止瓦斯喷孔伤人。

⑥打钻期间,严禁使用铁器敲击钻机和钻杆;油、棉纱、布头和纸等易燃物品必须集中管理;严防明火隐患。

⑦放水工加强巡查抽放管路,及时处理管路漏气和积水,保证“三防装置”等能正常使用。

⑧打钻期间任何人不得关闭抽放主管路和支管路抽放阀门进行除水或除渣作业。

7瓦斯监测监控及检查专项要求

(1)打钻施工前,由通防科监控组安装甲烷、一氧化碳传感器。打钻期间,作业人员必须于施工钻孔的回风侧10~20m范围内悬挂甲烷、一氧化碳传感器,按照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帮不小于200mm吊挂。若发现瓦斯异常,必须立即停止钻进。

(2)跟班队长跟班期间必须用便携式甲烷报警仪与钻场的甲烷传感器一班三对照,发现数据相差大于02%时,立即报告通风调度和通防科(监控)进行处理。

(3)钻机司机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打钻前将瓦斯报警仪悬挂至钻孔施工地点的回风侧3m范围内,吊挂位置应高于孔口。

(4)作业人员进入工作区域后,应首先检查施工地点的瓦斯浓度,必须确保瓦斯浓度

(5)瓦检员不定时对打钻地点的瓦斯进行检查,要求每班至少检查一次,并规范填写至瓦斯检查牌板。

(6)甲烷传感器的挪移必须由钻场班组长汇报通风调度后进行,其他人不得私自移动传感器,在挪移传感器时必须轻拿轻放,严禁碰撞传感器或强拽传感器电缆,以避免传感器误报警,挪移后必须依照规定进行规范吊挂,并向通风调度汇报挪移后的情况。

(8)当地面监控人员发现22204回风顺槽钻场瓦斯超限时,要立即汇报调度室,由调度值班人员通知井下瓦斯超限地点和回风流中受瓦斯威胁区域的人员撤离至新鲜风流中,随后依照指示撤离至地面。

8瓦斯超限应急措施

(1)一旦发生瓦斯超限事故,现场负责人(跟班队长或班组长)应立即组织现场所有人员迅速撤至安全地点,到达安全地点后及时向调度室汇报,说明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及打钻详细情况,然后依照指示进行撤离。

(2)由于打钻喷孔造成的瓦斯超限事故,升井之后打钻工、瓦检员、安监员和防突员必须如实向通防科详细汇报情况。

(3)发生过喷孔等动力现象,或瓦斯异常的地点,通风队必须做好通风工作,并根据现场情况对风量进行调节。

9避灾

若22204回风顺槽钻场发生水灾、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灾害时,施工人员应立即按避灾路线进行撤离。

参考文献:

篇10

Abstract: The South to 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is to ease China north serious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situation,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of the great project, to regional economy,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ll produce far-reaching effect, can be finished, the project, safe production is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priority among priorities.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middle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characteristics, situation and the potential for production safety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Mid-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Safety Prevention and monitoring measures.

Key words: South to North Water Transfer; safety production; prevention;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整个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工程建成以后,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江河水系构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格局。其中,中线工程自汉江丹江口水库调水,经陶岔渠首闸,沿豫西南唐白河流域西侧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基本自流至终点北京,沿途主要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省市沿线的20余座城市供水,输水干渠全长1432公里(含天津输水段154公里)。中线工程已于2003年12月30日开工,计划于2013年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2014年汛后全线通水。当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处于工程建设“高峰期”和“关键期”的决战攻坚阶段,投资、质量、进度是中线工程能否如期、保质完成的三大“生命线”,而安全生产则是这三大“生命线”的“护身符”。

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生产状况分析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一般的水利工程比较,具有其明显特征,其安全生产存在的隐患和管理重点亦不同。

1、南水北调工程属于长距离线性引水项目,从地形地貌、调水距离、调水规模、技术难度等诸多方面居中国乃至世界之最,如中线工程中的北京段西四环暗涵工程属世界首次大管径输水隧洞近距离穿越地铁项目、湍河渡槽工程属世界规模最大的U型输水渡槽工程、穿黄工程隧洞属国内穿越大江大河直径最大的输水隧洞、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属国内最大的大坝加高工程等等,工程规模巨大,周边地形地貌复杂,沿线地表径流和水文地质条件千差万别,使得工程技术问题十分复杂,因而其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生产管理亦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处于工程建设的“高峰期”和“关键期”的决战阶段,工程建设的投资、质量、进度均处于高压集中管控,工程量最多,施工强度最大,质量要求更严,客观上存在着工程建设现场生产要素集中、多工种立体作业交叉进行等局面,安全生产管理形势亦最为严峻。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涉及的施工对象纷繁复杂,单项管理形式多变,如土石方爆破工程中的爆破安全;潮汐和汛期施工过程中的季节性安全预防;重多大型机械设施使用过程中更应保证架设和作业期间的生产安全;隧洞施工作业的开挖衬砌和封堵的安全问题;还有如基坑开挖处理时的基坑边坡的安全支撑等等。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施工难度大,技术复杂,易造成安全隐患。如穿黄隧洞工程,为适应黄河游荡性河流与淤土地基条件的特点,开创性采取了内、外两层衬砌隧洞,这种结构在国内外均属先例,也是国内首例用盾构方式穿黄的工程,技术难度之大,安全生产问题尤为重要;大型槽河渡槽工程,高空、悬空大体积混凝土立模、扎筋、混凝土浇筑施工安全问题等。

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山区水库、一般引水工程相比,具有规模大、战线长、施工单位多、工地“开放显露”等特点。工程建设现场施工单位多,现场工地较为分散,工程建设管理和监督任务较重,系统安全管理难度加大;加之均为“敞开式”作业,无法进行有效的封闭隔离,对施工对象、工地设备、材料、人员的安全管理更是增加了难度。

6、近年来,大量民工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线的生产主力军,文化层次相结较低,安全意识不够,加之分配工种的多变,使其安全适应应变能力相对较差,增加了安全隐患,作业过程中要防止高空坠落、钢筋扎伤、高斜坡作业安全等。

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生产预防及监控措施

1、着眼于预见,防范是前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纷繁复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超前发现隐患和危险至关重要。安全生产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控制目标之一,具有事故一旦发生后不可逆转的特点。因此,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对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分析和评价,对不同等级的危险因素预先采取不同层次的组织、技术措施进行防护和管理,做到防患于未然。

2、明确目的,教育是首要。安全生产管理就是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人、物、环境因素等进行科学、有效地安全管理。只有明确安全管控的目标和方式,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通过典型案例、大会、小会等多种形式进行部署和宣传,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和重要性,才能使身处其中的每个参建者都预先提高自我保护和防护意识,清晰并严格执行作业标准,预防和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避免事故发生。

3、制定制度,落实是关键。制度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关键,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从业主、监理到施工单位,层层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管理制度,重点抓好现场作业管理制度,如责任制、防火、安全用电及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等,统一安排、统一部署,做好宣传、培训、执行和检查,全方位贯彻执行,落实到位。

4、分解责任,垂直管理是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伊始,要利用施工组织设计交底时,对业主、监理、施工单位进行安全责任垂直分解,层层落实,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直接责任人的追责安全管理体系,并选择技术过硬、安全质量意识强的人员作为现场安全员协助落实,实现管理、监督、执行三位一体,责任和权力对等,确保有效履责。

5、抓大不放小,关键要素和节点是重中之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一直坚持“抓大不放小”的原则,不仅对于各项关键要素、关键节点和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组织应急演练,抓好关键施工对象、关键施工工序、危险施工部位的安全管理布控,更是不放过任何一个作业面、任何一个危险源,对安全问题“零容忍”。

6、设备和工程安全,利用仪器检测是科学。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原有的安全检查方法已不能适应工程建设现场管理需要,如对于施工现场漏电保护器、机械起重设备的安装验收方面、对于各项作业设施设备的安全性能和指标检测方面、对于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方面、对于建筑物地基灌浆材料有毒有害化学品检测方面、对于物料中易燃、易爆、易腐蚀成分检测方面等等,均应借助于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仪器进行科学检测和分析。

7、严控资质,杜绝无证上岗是手段。要实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一定要严格控制工种、作业和人员资质问题,坚决杜绝各类工种的无证上岗和各种危险作业的事故发生等。

篇11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15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2

0 引 言

校园的安全与稳定是学校教书育人等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校园管理人员应提高对校园安全的认识,提升校园公共安全管理水平。但目前我国各校在公共安全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诸多隐患:林生指出社会多元思想的交集、宗教势力以及网络技术的推动、网络犯罪等给校园安全带来巨大威胁;陆伟认为学校安全教育不足,治安管理落后,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网络负面信息传播以及社会外部环境都是校园安全问题多发的重要因素。校园安全防范工作重点集中于治安管理、安全教育、心理健康与交通安全等多方面内容,涉及学校的教研、日常管理和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

大数据时代来临,海量数据的存储与处理技术的日趋成熟,可以消除数据信息的不确定性,在信息产业、交通运输及公共安全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张春艳,2014)。大数据具有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和高速性(Velocity)等特点,云存储与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让这些数据得以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将依托大数据思维和技术,基于海量数据的应用研究校园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构建海量数据应用下的校园公共安全管理机制,分析存在的难点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1 海量数据下校园公共管理管理机制的建立

1.1 大数据环境下海量数据应用的内涵

任何数字化管理领域的海量数据本身都具有巨大的数据价值,但是人们探究某一具体数据时,它自身的数据价值密度却相对较低。多样性的数据包含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数据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加大了数据处理的复杂性。

海量数据的应用有两个内涵,一是技术的应用,二是思维的转变。海量数据应用技术既包括诸如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和数据可视化等旧技术,也包括云存储和云计算等新技术;而海量数据应用思维则是从海量数据中发现问题,用全样本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形成了模糊化、相关性和整体化的考虑方式。海量数据应用技术和思维的创新的融合发展,给很多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科教文卫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与数据紧密结合,校园公共安全管理也不例外。

1.2 海量数据应用下校园公共安全管理的特点

1.2.1 校园安全管理中新技术手段得以应用

海量数据的应用在校园公共安全管理中所发挥作用,可以从技术手段和思维模式转变角度理解。校园环境内发生的种种事情,都是校园安全危机潜在发生的基础,同时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数据集合。庞大的数据需要有相应的数据处理技术对其进行收集、存储、分析、统计与应用等操作,大数据新的技术手段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结构化数据库表格的整齐排列,而是实现了向“消除僵化的层次结构和一致性”技术的革新,实现了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数据的处理。

1.2.2 校园安全管理从“应对”到“预防”的思维转变

在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之前,人们面对少量数据结果习惯于“因果关系”思考,由“因”到结果进行探究,这是一种传统安全管理的“思维”。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海量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应用,实时实现数据的更新与监控,可以实现校园环境动态可视性,关注事物之间相关关系。在海量数据分析基础上,对校园公共安全影响因子的考量不仅仅需要知道为什么,更需要知道是什么,从而进一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时发现安全风险,采取防控措施。

1.2.3 海量数据应用推动多部门协同联动

传统的校园安全管理缺乏海量数据支持,往往局限于单一部门防范措施的推动。一方面单一的安全防范措施不能够有效整体排查与应对校园公共安全风险,另一方面不同部门掌握不同的资源与数据,无法实现有效协同配置,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底下。海量数据应用需要校园安全管理的保卫科、警卫处、物业管理、医疗保健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多部门的联动,实现各部门数据的开放共享。

1.3 海量数据应用下校园安全管理机制

篇12

《小康》:在“中国平安小康指数”调查中,仅有12.1%的受访者认为社会治安状况“不安全”。作为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研究者,您如何评价中国整体的社会治安状况?

王宏伟:近几年,中国总体社会治安态势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治安形势越来越恶化,警察付出的努力也越来越多。这和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交织叠加有关,很多社会矛盾同时涌现,“按下葫芦又起了瓢”,具有共时性。

中国现在处于一种“经济发展失序,社会发展失稳,社会道德失规,公共心理失衡,社会关系失信”的状况,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的警力,采用更高的成本来维护社会安定。

《小康》:除受关注较高的食品安全、社会治安、医疗安全之外,您还要提醒公众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王宏伟:比如信息安全,要去解读它,需要技术的支撑,往往会被老百姓忽略。还有许多安全问题的风险很大,但是人们对于它的认知不够,比如车祸,它死亡的数量远远高于空难,但是人们更多地关注空难,因为人往往对自己无法控制的风险更加恐惧,而对于能控制的安全问题,关注度要低一点。

应对矛盾: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

《小康》:请您举例谈谈公共安全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王宏伟:像“城管与小贩”这类问题的发生,是由于公众具有被剥夺感,期望与现实差距越来越大,不满情绪越来越多,加之社会缺少公平与正义导致的,人内心挫折感积压后便会释放并宣泄情绪。归根结底,是体制的原因。

在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应该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措施来共同应对社会矛盾。政府要加强在公共安全方面的投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小康》:您怎样看待公安部门开展的各种“严打”行动?

王宏伟:严打形式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从长远来看,不应该进行这种轰轰烈烈的执法运动,执法行为应该是常规的,具有相对稳定性,严打行动只会让人感觉执法者的自由裁定权太大。

群防群控:越是发达 越要规范

《小康》:我国许多城市都在建设“平安城市”,也开通了城市治安的电子防控系统,公众的个人隐私可以为公共安全而“牺牲”吗?

王宏伟:电子防控系统要处理好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之间的关系,不能为了公共安全的需要而忽略个人隐私,这种方法肯定是要受到质疑的。

到处都是监控就等于没有监控,因为每个监控的图像都会占用人的注意力,而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中国台湾的地铁里,监控摄像头安置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只把注意力集中在那里。

科技仅仅是手段,西方一些国家的科技比中国先进,但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迷信技术,科技应该服从于人,而非取代于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