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7 10:06: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作物的发展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作物的栽培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和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作物栽培技术随着农业的发展,栽种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农作物的栽种直接关系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温饱问题,“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
1 我国农作物栽培的发展史
农作物栽培是我国一门发展起源较早而发展潜力巨大的学科,追溯到古代社会,人类对野生植物的栽植开创了我国农作物栽培的先河,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早在6000-7000年前,古老的中国人便开始在长江流域中种植水稻。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农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唐朝的稻麦两熟制、南宋的稻豆、稻菜等以及到明清时期的三熟制。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农业技术的提升,我国农业栽培技术正在逐渐完善发展。建国以前我国还没有专业的农作物栽培科学,农作物栽培只是作物学的一个分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以及生产的需要,各类农业院校的建立都为我国农作物栽培新技术的研发以及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专业人才。我国农作物栽培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创立初期阶段:在我国农作物栽培发展的初始阶段,主要依靠的是一群专业的科技工作者深入一线农业生产进行的实践工作,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调查研究,结合我国国土及自然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制定出适当的载重计划,尊重自然规律,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发展的平衡。
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作物栽培科学也得到了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在岗位上潜心研究,为农作物栽培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专业院校的建立也为农作物栽培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这一时期节水抗旱栽培技术、种子包衣与根外是非、耕作套种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突破性的进展,大大推动了我国农作物栽植技术的发展,并且取得了可观的生产收益。
巩固提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以后,粮食的增产增收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基础,90年代以后我国粮食供需基本实现平衡,这一阶段在总结了前几个发展阶段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巩固提升,改良了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以高效、高产、优质、安全、生态为总体目标,秉承优质、无公害的阶段目标,实现农作物栽培的可持续化发展。
2 新时期农作物栽植的主要任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人们在获得温饱之后,更希望获得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对农产品的要求也多高,不仅要提供基本的营养还要绿色有益人体健康。这就要求农作物栽培技术更加完善,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也农作物的生产结合起来。根据我国对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以及人身健康安全的需求,我国农作物的栽植需要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完善,将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经验相结合,将农业栽植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持续高效地利用农业资源实现生物与非生物逆境灾害的控制技术。新时期的农作物栽植需要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从技术上实现科学环保。新时期的农作物栽植需要与创新相结合,要将创新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农村是农作物栽植技术相对薄弱的地区,专家、专业工作人员,要深入基层,为农村农作物的栽植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来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和谐新农村的建设。
3 新时期我国农作物栽植的发展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对于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农作物发展的自身规律出发,结合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实际情况我国新时期农作物栽植的发展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高效、优质、高产、低耗、无公害和可持续发展。具体在工作中则是要实现农作物栽植结构上的优化,在农作物栽植过程中突出区域优势,坚持规模化的生产以及标准化的操作,此外要结合农业的发展需求,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产业化的经营,尽可能通过简单的操作手段来提高农业栽植的效率。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优化农作物栽植结构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上升,对粮食储备的要求也更高,为了确保供需平衡,在新时期就需要做到农作物栽植结构的有啊调整,实现我国农产品供应的供需平衡。新时期的农作物栽植应该在稳定粮食栽植面积的基础之上,结合市场化的发展趋势,面向市场,扩大经济作物、燃料作物以及糖料作物、牧草种植的面积,最大仙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能够实现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农作物的栽植,使得栽植结构得以优化。
3.2 突出区域发展的优势
我国地大物博,地域之间的地形、气候等差异明显,加之以不同的社会发展因素以及风俗习惯都导致了地域之间的农作物栽植存在差异。新时期的农作物栽植不能“一刀切”,要真正实现区域化和差异性,即根据不同地域的土壤、气候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生产力水平等来制定农作物栽植计划,尽可能发挥地域优势,扬长补短。尤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粮、棉、油、糖、五大农作物产品的供给需要进行科学调研,合理分配,例如利用松嫩平原的地域优势主要栽植玉米、大豆,而黄淮海平原地区则蛀牙以栽植棉花、水稻、油菜为主,四川盆地则以栽植水稻、油菜为主,新疆主要产棉花等。这些农作物栽植的地域划分对于发挥地域优势,扬长避短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3.3 生产的规模化
以往的农业生产主要是小规模、小户型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较小,科技含量也不高,因此产量和生产技术都比较薄弱,抵抗自然和市场的风险能力也较弱,生产利润较低。因此新时期的农作物栽植要将规模化和现代化的生产作为目标,通过培养栽植大户,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组织等形式扩大生产规模,在让农民平等自愿参与的基础之上增加土地效益,提高农民的收入。
3.4 生产的标准化
标准化的生产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重要指标,新时期要采用工业化的安全经营方式来管理农作物的生产,做到生产过程中的工序明确和技术到位,尽可能保证产品质量和标准实现专业化和集约化的生产。标准化的作业就是要将科学的方法贯穿在农作物栽植的全过程,不仅要从栽植做到标准化还需要在后期的产品及运营中实现标准化。
3.5 操作简约化
操作简约化就是指在农作物的栽植中需要通过不断改进栽植技术来提高栽植效率,并且不断简化农作物的生产技术环节,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栽植质量,达到提高效率,减轻消耗的目的。操作的简约化并不意味着简单操作也并非是指用一些简陋的农具来进行农作物杂栽植,操作简约化需要建立在保证农作物的高产和质量的基础之上。
4 结语
总而言之,农作物的栽植是促进我国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一步,也是新时期适应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和社会需求的必然要求。新时期的农作物栽植必然会向现代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革新传统的栽种方式,增产增效,提高农作物栽植的质量,做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参考文献
[1] 杨从党,我国作物栽培学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一、峨眉山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
峨眉山市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部,乐山以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东北与川西平原接壤,西南连接大小凉山,是盆地到高山的过渡地带。峨眉山市是四川省辖县级市。全市辐员面积1183平方公里。地理地貌类型多样,地势起伏大,海拔在386至3099米之间,以山地为主,占总面积的58.7%,平坝区占总面积的20.4%,丘陵占总面积的20.9%。耕地面积26万多亩,集体所有的总农业用地100余万亩。2013年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和机械化水平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峨眉山市的农业机械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49%。在耕种收的主要环节中(主要农作物的综合机械化水平按耕种收4:3:3的比例计算),机耕已经达到9719%,全市除了少数的坡地和小田块以外,能(需要)机耕的土地都已经机耕,机耕提升的空间已经非常小。机播面积158万亩,占全市播种面积的494%,机收面积928万亩,占全市收获面积的2900%,是当前我市农业机械化的主要薄弱环节,也是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潜力和方向。
二、峨眉山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思想观念陈旧不愿意使用新技术。目前许多农民对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新机具新技术的接受处于犹豫观望状态,由于大量的中青年劳动力的离开,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中老年人的文化程度低,思维惯性很强,使得农业新机具推广没有受众。目前我市推广最好的农机作业就是机耕,已经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推广成果,而机播由于不适合小农生产,经多年推广成绩依然惨淡。
2.农机社会化服务程度不高,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机服务中介组织和服务协会都没有建立。在农机作业服务中,一人一机的方式仍占绝大多数,农机作业市场发育迟缓,除水稻机收外基本都是农民熟人之间就近提供,没有一个相对广泛的信息服务平台,这就极大影响到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普及,也阻碍了服务水平的提高和为社会能够提供的服务总量的偏低,不能惠及到更多的农民,不能适应新时期农机作业市场化的需要,无法准确及时的将农民农机作业需求和供给联系起来。
3.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从07年我市列入国家购机补贴开始一直到2013年,我市农民购机踊跃,农业机械总动力年均增长超过7%,但是在农民机手培训、新技术推广经费上却是严重不足,本市财政对农机推广和培训的经费很少,只能由农机经销商对新购机的农民进行简单培训,农机安全生产存在隐患。农机推广由于没有资金支持步伐非常缓慢,单纯依靠农民购买和使用新机具,推广新技术缺乏可行性。同时农机服务体系缺乏扶持基金,农机服务能力提高不快,农民没有看到先进机具和先进技术的效果,无法推广新的机具和技术。
三、针对峨眉山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几点建议
1、增加宣传和普及的力度,要让农民朋友自己认识到实现农机化生产对于发展农业的重大作用,这样农民们才能更积极的响应政府号召。同时,作为政府部门,要对自己所管理的乡、镇、村提高宣传力度,同时要注重向农民传授农机使用方法,充分调动和带动起农民们使用机械化农具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这样才能有效的推进新机具的推广和普及工作。
2、提高农业机械化整体素质和效益。峨眉山市地区,重点鼓励水稻插秧机和油菜玉米收获机具的发展,开展机械化的普及,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还能促进农民增收。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和生产实际需要,对于农民急需的农机具要重点引进和推广,积极的争取市财政能对本市急需的机具就行追加补贴,引进急需的机型,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在耕种收上的协调发展,改变我市农机作业机耕独大的局面.
3、政府部门要逐步引导农民们走规模化生产之路,规模化能够带动机械化生产的推广和为连片作业创造条件,这就能够提高我市机械化生产的效率。例如说水稻的机插秧,需要集中育秧技术难度较大,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引导农民在一定区域从事连片的产业开发,或者迎进种粮大户,只有集中的大规模的经营才能实现耕种收全过程的机械化,政府及有关涉农部门应本着农民自愿的原则,合理利用,一方面释放农村劳动力,另一方面让部分流转了土地的农民就地打工,获取务工收入,早日实现我市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8.013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中一种重要的经营组织形式,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1-5]。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正式施行,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地位和农民主体地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的方向,预示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6-8]。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文件提出,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民专业合作社既是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最贴近农民的经营性组织。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迅速扩大服务的覆盖面积,缩短服务与农民的距离,有助于及时有效地解决基层生产问题。因此,提升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对于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天津市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历程
天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萌发于20世纪90年代,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8-9]: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的萌发阶段,组织形式多以农民自发联合形成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主,主要从事技术交流和生产环节的服务活动,第二阶段是2001—2003年的正式起步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纳入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各类合作组织由技术合作型向技术经济合作型升级,除了从事技术合作之外,还为成员提供生产资料供应、市场信息、产品销售、农产品贮藏及运输等项服务。第三阶段是2004—2007年6月底的积极发展阶段,登记制度逐步健全完善,章程、制度逐步规范,组织规模和服务带动能力日渐提高。第四阶段是2007年7月1日以后,天津市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推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注册登记成立合作社的热情高涨。至此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高速发展轨道。可以看出,天津市农民合作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由初期的自发松散逐渐向规范有序发展。
2 天津市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
近几年,在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天津市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继续予以了积极的推进。 2005 年,天津市政府批转了市农委等八部门《关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制定了《关于加强我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和登记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经营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问题的通知》,这些意见与管理办法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正确的方向快速发展。据市工商局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10月底,天津市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 949户,出资总额86.7亿元,入社成员总数达9万余人。
2.1 服务覆盖领域日趋扩大
截至2010年底,全市工商登记注册的合作社达1 800家,比2007年增长1 455个,年均新发展500个。从行业分布看,合作社覆盖了农业领域的各个行业:种植业合作社864家,占48%;畜牧业合作社522家,占29%;水产业合作社140家,占7.8%;林果业合作社94家,占5.2%;农机合作社135家,占7.5%;土地流转、植保、沼气服务、手工制作等其他合作社45家,占2.5%。从合作区域看,合作社的生产基地、服务范围乃至成员已由本村、镇逐步向外部扩展,很大一部分合作社已经扩展到外省市。
2.2 服务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一方面,合作社从向成员提供附加值较低、单一环节的生产服务逐步向高效益、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方向转变。2010年底,全市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合作社861家,占48%;仓储、运销、加工等较高层次服务为主的合作社345家,19.4%;生产服务为主的合作社594家,只占33%;各类合作社为农户销售产品26.4亿元,为农户购入投入品9.8亿元。另一方面,合作社的成员数量、服务农户数、以及产品与投入品占比3个方面的均明显增强。2010年底社均成员数量34人,较2007年增长70%;社均带动非成员农户数量116人,较2007年增长40%;销售的产品和提供的投入品占农户需求量的比例逐年增长,2010年全市平均占比60%,比2007年增长20个百分点。
2.3 服务内容不断创新
一是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合作社围绕本地的主导产业、优势产品组织农民进行专业化生产,带动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2010年底,全市合作社共带动农户21万户,平均每个合作社带动农户144户,户数最多的达到1 100户。二是探索提升市场竞争力新模式。通过发挥合作社的组织载体优势,对内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对外统一质量、价格,提高了应对市场和技术壁垒的能力。2010年底,有65个合作社建立了产品质量追溯制度,76个合作社实行了依标生产,农产品“三品”认证232个,拥有注册商标191个。三是构建新型农村微型金融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内部成员间组织开展资金互助服务,投资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会,以互助会为平台调剂社员间的资金余缺,探索入股有收益、用款有费用、闲散资金得利益、急需资金得方便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担风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机制。四是创建农民增收的新模式。合作社通过盈余分配、股金分红,以及提高产品产量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据调查,2010年,全市合作社获取盈余4.9亿元,按交易量向成员返还盈余3.1亿元,参加合作社的农户比不入社的农户户均直接从合作社获得分配收入1 200元。
2.4 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合作社的结构和功能与京沪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天津市全国示范合作社仅有5家,远低于京沪水平(两市均为12家),市级合作社仅占6.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缺乏科学管理制度、技术人才、合作机制,致使农资统购、技术指导、金融保险、产后加工等服务开展不畅。
合作社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与农民需求间存在一定偏差。随着现代农业的加速推进,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要由单纯的生产服务向技术、资金、信息、营销、金融、保险等综合拓展[10]。但目前合作社的功能仍偏重于生产服务,农业科技服务、农业信息服务、金融与保险服务、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的服务相对薄弱。
3 提升天津市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对策建议
3.1 规范合作组织建设
出台《天津市农业合作组织发展促进条例》,制定合作组织以及合作组织联盟的管理办法、示范章程,鼓励并规范营销、储运、金融等服务型合作组织的发展,推进内部规章制度、信用管理制度、生产记录制度的建立,以及探索利益机制(资本股份合作、产品购销合作、生产技术合作、效益考核合作)和淘汰机制的确立。
3.2 加大政策扶持
解决办公休憩、农产品销售、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储运等非农建设用地;设立合作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在合作组织的建立、运行、提供社会化服务、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财政扶持,对合作组织提供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给予税费优惠。
3.3 增强综合服务能力
一是增强科技服务能力。围绕农业科技服务能力提升专项主要任务的开展,在健全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同时,政府通过政策指导、项目支持、减免税收等途径,引导合作社积极参与基层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二是增强信息服务能力。扶持合作社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库建设,开展合作社信息能力培训工作,将合作社吸纳入现代农业信息采集和体系。三是增强营销能力。财政支持合作社开展储运加工、产品销售、物流配送服务,鼓励大型企业、学校、饭店、党政机关、超市等直接与合作社之间建立订单农业。
参考文献:
[1] 魏平.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 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J].当代农机,2012,258(1):70-72.
[2] 苑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具有独特的组织优势[J].中国合作经济,2011,295(10):10-11.
[3] 苑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J].农村经济,2011,339(1):3-5.
[4] 曾福生,李小卉.农村合作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导力量[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5):390-392.
[5] 党德宣,林何莺,王引斌,等.山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问题初探[J].山西农业科学,2011(S):483-487.
[6] 杨良山,邵作仁.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浙江农业科学,2013,330(3):233-238.
[7] 赵美玲,马明冲.我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现状与路径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3,212(2):111-115.
(一)国家政策促进农业专业合作社加速发展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使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据安徽省农委的统计数据,全省2011年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20126个,年均增速达70%。由于自然条件、经济环境和各地政策扶持力度的差异,皖南皖北的农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略有差异,组织模式也各具特色(肖梅,2009),总体来看,安徽省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显著,通过政策扶持,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从整体发展质量来看,我省与其他省份农业合作社均存在“小、散、弱、空”等问题(许晓春等,2014)。同时,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不高、管理不善、组织化程度低、结构比较松散、规章制度不合理促使“伪合作社”的存在,伴随入社和退社规定的宽泛,社员流动性较强。
(二)安徽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问题剖析
本文主要以农业专业合作社视角发展农产品物流,为使其在农产品物流发展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剖析其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弊端显得尤为重要。我省地貌以平原、丘陵和低山为主,多样化的地形地貌促使农业专业合作社呈现区域分布不均和发展不足的现象,尤其是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耕地支离破碎,加上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实施的等历史原因,使农业专业合作社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自然条件的限制促使农业专业合作社呈现地区分布不均衡,同时伴随经济社会条件、政府重视程度等差异情况,使得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经济和帮扶作用受限。同时,安徽省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还受到社会条件的限制,主要包括:1)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由于在资产抵押品和信用评级方面达不到银行的贷款要求,农业专业合作社很难从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取得贷款,使合作社难以实现多渠道、大数额的融资。许多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资本构成主要是社员入社时缴纳的资金和政府扶持资金为主,融资方式主要靠内部融资。启动资金和发展资金的缺乏严重阻碍了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2)政策宽泛,难以落实。各级政府的扶持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存在针对性和可操作不强等问题,削弱了政策的支持作用,尤其是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涵盖的内容不够广。3)信息化、现代化、专业化程度不高。内部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外部缺乏必要的资金、技术、设备支持,导致合作社在信息化、现代化方面发展缓慢,对市场需求变动反应迟缓,难以实现科学生产、实时跟踪和保质保鲜。
二、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物流的可行性分析
(一)培育规模化、特色化农业合作社,提升农产品物流需求
从省内农产品现状来看,农产品生产普遍存在着规模小、商品量少等问题。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标准化运作,生产品质良莠不齐、产品供应与需求难以匹配,产品价值量不高。根据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我国政府积极推进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通过政府牵头、龙头企业主导、中小农户参与等一系列措施保证农业规模化发展,同时积极吸取科学的发展经验,以合作社为强大的主导平台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种植和生产,一方面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和市场风险承担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和规模化低价物流运输,实现农户价值和消费者价值的协同提升。此外,我省在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时应当积极考虑自身县域自然特点和农业特色进行有针对性、特色鲜明的合作社扶持和引导,通过合作社建设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物流基地的规划与建设,提升农产品种植品质和运输品质,实现物流运输的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
(二)提高农产品加工层次,转换和提升农产品物流价值
我省农产品供应和消费市场主要以初级和低级档次产品为主,产品价值量低且运输过程中标准化和专业化程度较低,农产品货损严重,品质难以保证。而经过精细加工或深加工的农产品市场供应较少,根据调查研究发现我省80%的农业资源可作为食品加工企业的原料,但转化率还不到20%。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产品分散、小规模种植,种植户经济实力、生产规模、市场信息预测和风险抵御能力不足,其次农产品小规模生产与中高档消费需求不匹配,农产品深加工能力欠缺。而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社,实现农户抱团发展,依托合作社强大的经济、技术和管理地位深化农产品加工层次,从农产品的采摘、储存环节直接进行简单的加工预处理,提升了农业附加值和产品的品质,便于后期进行深加工操作。同时,经过深加工的农产品在保存、运输等方便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可以较好地减少因物流而导致的损耗。
(三)依托合作社―第三方物流企业,提高储运过程中的冷藏保鲜能力
能否保质保鲜是农产品实现其价值的关键所在,而这依靠单个农户的力量难以实现。农户参与农业专业合作社可以获取在资金、技术、设备、市场地位和政策上的优势,通过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储运环节加强合作,在合作社加工处理后即可通过第三方物流向外运输或者在本地仓库冷藏。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要注意是否有专业的冷藏运输车辆、运力如何、能否保证农产品及时的运输等问题。
三、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物流的策略研究
(一)通过合作社发展,提升专业化物流需求
(1)通过土地流转,推动合作社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农业专业合作社可以实现规模经营和连片作业,把散落的一家一户的土地整合起来,推动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产品物流需求。目前我省土地流转率偏低、流转速度较慢的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是流转价格偏低、流转方式不灵活、流转信任缺失等原因造成的。因此,推动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必须首先基于土地流转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充分考虑提高农民的流转收益,加快形成规范有效的土地流转价格,推动土地商品化、市场化和政府政策补贴的同步进行。
(2)规范和加强合作社的成立与管理,提升专业化、组织化程度。通过严格规范社员的入社和退社条件,解决农业合作社组织程度低、社员流动大的问题。加强合作社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标准规范的社员章程,保证合作社专业高效地运转。同时在财务管理和利润分配方面,建立会计核算体系和社员个人账户。
(3)政府落实合作社优惠政策。为解决政府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针对性、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大合作社专项资金、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面支持力度,在合作社成立和发展过程中给以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应根据各县域农业生产特点和各合作社面临的困境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帮扶政策。此外,还应积极引导合作社发展,构建政府搭台、合作社唱戏的良好局面,鼓励合作社与市场对接。
(4)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融资能力。农业专业合作社贷款难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合作社自身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内部自由资本不充足。二是合作社信息披露不充分使得银行和合作社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三是合作社缺乏贷款所需的信用评级、资产抵押物、担保等方面的限制条件。为解决融资方面的困境,一方面,合作社可以通过成立资金互助组织,加强内部融资;另一方面,政府可以牵头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贷款信用担保和信用评级的专门机构。
(二)基于合作社视角的农产品物流发展策略
一直以来,我国人造板产业的发展存在粗放式投入、资源浪费的问题,当前发展起来的农作物秸秆板对人造板产业资源利用率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加之近年来国家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制作农作物秸秆板的原材料又为各种农作物秸秆,所以,发展农作物秸秆板不仅顺应政策的要求,还能利用我国农作物秸秆高达6亿~7亿吨的余量,发展前景明朗且环保意义重大。
尽管如此,有关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并不多,尤其是缺少从产业到企业战略的系统化的研究。本文拟从环境-企业-产业这个系统化研究的模式出发,希望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产业发展和企业战略提出建议。
一、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重要动力――发展动因
(一)三大发展动因
要分析农作物秸秆板产业的发展动因,先判断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从产量上,农作物秸秆板产业是人造板业中的一个产量比重较低的子产业,从规模上,国内农作物秸秆板生产企业大多是零星分布且普遍规模较小,尚无法形成产业集群。所以本文认为,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处于产业形成期的初步阶段。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向成熟期推动的过程中,市场需求、政策制度和技术改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三个决定因素相互作用,政策与制度作为我国政府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确立和维护了产业的经济秩序;而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则从基础层面拉动和牵引着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二)发展动因与企业战略
首先,产业制度约束了企业战略的政策方向。以《江苏省秸秆利用综合规划》为例,该规划明确了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制度对企业发展秸秆板产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在企业中推行严格执行绿色、低碳的发展战略的政策理念。
其次,市场需求与技术进步因素共同作用农作物秸秆板的企业战略。首先,企业想要提升竞争力,需要从技术上不断改进,且从产品上不断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例如,当某一农作物秸秆板企业希望成为行业的领导者而不是简单的追随者,当务之急就是拥有较强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又例如市场对绿色环保的人造板需求旺盛,那么农作物秸秆板的企业就有了生产的动力,相应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应用也广泛流行起来,反过来农作物秸秆板企业的良好效益和市场需求,也会刺激着产业技术的不断革新。
(三)发展动因与发展模式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动因影响者发展模式的选择和保证体系的构建。首先,政策与制度是发展模式的方向,目前,国际提倡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所以当前的产业发展模式也围绕着节能和循环利用展开;其次,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因素是产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撑,是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的重要保障。
二、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重要基础――企业战略
(一)战略地图
本文运用战略地图(如图1所示),对农作物秸秆板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了框架梳理。从四个层次,说明了如何推动和运用“绿色联盟战略”这项企业战略。农作物秸秆板企业战略共有四个具体方面: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成长和一个共同的远景目标―― “绿色联盟战略”。
市场是企业生存之本,是企业生产发展的根本源泉。尤其是对还在初步阶段的农作物秸秆板企业来说,市场并不稳定,虽然政策前景较好但是市场接受度不高。因此,本文重点选取了市场营销这一个维度,说明了战略地图在农作物秸秆板企业营销子战略中的运用。
(二)绿色联盟品牌营销战略
本文遵循“4P”营销组合理念,引入“绿色联盟品牌营销”理念,围绕品牌战略进行分析,为农作物秸秆板企业如何把握好市场需求作出建议。
目前,农作物秸秆板企业多为零星的、不具规模效应,如果想要企业迅速成长,一个有效的支点非常重要。例如,树立品牌理念就是很好的方法。利用品牌抢占市场,给消费者一个良好印象是农作物秸秆板企业现阶段的一大捷径。
战略联盟是企业营销战略的一大利器,农作物秸秆企业可以借鉴微软公司和英特尔公司的wintel联盟策略,当年实力弱小、名气低微的微软就是借助授权IBM使用自己的软件(DOS),迅速地将微软品牌销售出去的。另外,考虑到农作物秸秆企业的原材料多数来自农村及乡镇等,该类企业的品牌联盟,可以参考城镇品牌联盟、商业品牌联盟和销售渠道联盟这三种可行的方式。
第一,农作物秸秆板城镇品牌联盟。农作物秸秆板企业与城镇品牌联盟主要是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并开发一定距离的客户。例如,实现农业收获、运输、收购到销售的一体化,这样一是得到政府支持,二是给农民得益,三是满足企业需要。另外,可以适时地抓住 “三农”问题的契机,密切配合扶贫工作等,改造新的农产品产业化模式。
第二,农作物秸秆板商业品牌联盟。借鉴微软和英特尔的合作,农作物秸秆企业可以和一些知名的商业品牌合作,包括健身器具、保健食品,或者是一些电商合作,在品牌营销中加入“诸橙柳桃“这样“有眼球”的营销字眼,实现品牌联动和联盟。
第三,农作物秸秆板销售渠道联盟。这样的联盟主要是通过,为经销商或销售商、及各电商等提供农作物秸秆板产品的直销服务,进行专售专卖的方式,实现产品的销售,并减少中间环节的费用。
三、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发展模式――“1+1”模式
一、准确把握我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基本形势
我省是农业和粮食生产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我省农作物种业得到较快发展,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种子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种业基础条件得到有效改善,良种推广应用成效显著,种子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种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我省农作物种业发展基础差、起步晚,与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还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作物现代育种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科研条件较差,育种原始创新水平较低,高新技术研究应用能力较弱。二是龙头企业少,集聚度低。全省700多家种子企业中多数缺乏研发能力,核心竞争力不强。科研育种与种子生产经营脱节,农作物种业育繁推一体化机制尚未形成。三是农作物种子繁育基础薄弱。农作物种子繁育基地标准低,抗灾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尚未建成集中稳固的繁育种基地。四是市场监管能力较弱。种子管理机构不健全,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监管不到位,市场秩序不够规范,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时有发生,损害了农民、品种权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明确加快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四个重在”(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实践要领,紧紧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总体战略,以提高农作物种业竞争实力、推进农作物种业跨越发展、保障农业供种安全为目标,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强化政策扶持,增加投入,提升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促进我省由种子大省向农作物种业强省转变,保持我省农作物种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二)发展目标
按照“坚持自主创新、坚持企业主体地位、坚持扶优扶强、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依法监管”的基本原则,到2015年,全省打造3~5家种子企业集团,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种子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到2020年,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相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着力培育10~15个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继续保持我省主要农作物育种创新水平国内领先地位;建成稳固的海南、西北和省内标准化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为确保育种、制种、供种安全创造条件;打造5~10家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健全职责明确、保障到位、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种子管理体系;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种子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为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三、着力加强促进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四大能力建设
(一)加强农作物育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强化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为有效保护我省植物种质资源安全,2015年前建成省级中长期种质资源和标准样品低温库及配套的种质资源圃。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要全面开展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和育种材料的改良创制,重点加快对现有种质资源的性状鉴定,加强对其利用价值的研究和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建立完善种质资源共享信息。创新育种科研机制,积极开展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品种检测技术、种子生产加工与检验技术等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技术性研究,以及常规作物育种和无性繁殖材料选育等公益性研究。切实加大对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长期稳定投入,支持现有国家级和省级研究平台发展,新建一批农作物种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进一步推动育种研究创新。设立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重大科技专项,加大对生物育种产业的扶持力度,保护和调动从事公益性研究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完善公共研究成果共享机制,为种子企业等育种单位提供科技支撑。 建立以商业化育种为主的育种体系。建立农业基础性研究以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主体,商业化育种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作物种业科研新体制。通过政策、项目、资金扶持,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现有育种力量和资源,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按照市场化、产业化、标准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提升企业研发能力,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到“十二五”末,建成一批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主要农作物商业化育种中心。在充分发挥现有育种机构和团队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作物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善品种审定办法,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开辟品种审定“绿色”通道。通过政策引导,推进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适时退出商业化育种领域。到“十二五”末,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其开办的种子企业基本实现“事企脱钩”。
建立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与利用平台。加快改进现有农作物种业科研成果评价方法和方式,建立有利于加强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统一评价体系。通过市场手段,探索建立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品种权及其经营权转让交易公共平台,促进成果转化,提升资源利用水平,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步伐。
(二)加强种子企业竞争能力建设
大力培育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加快制定我省重点企业评定标准,择优支持10~15家规模大、实力强、成长性好的种子企业发展。支持引进国内外先进种子研发技术、装备和高端人才,建设企业种子研发平台。通过政策支持、组建企业核心研究机构、共同实施项目等措施,鼓励企业与优势科研、教学单位强强联合,促进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发展。对特色农作物和园艺种子种苗的生产经营企业给予扶持。对种子企业科研、生产加工、仓储等建设用地,要依法给予积极支持。
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通过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整优化企业布局。支持大型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农作物种业;鼓励种子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尤其是鼓励大型优势种子企业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种子企业,并鼓励其上市募集资本,壮大实力。财政、税务等部门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对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等给予税收等优惠。
提高企业现代管理水平。种子企业必须规范经营、遵纪守法,切实加强行业自律建设。鼓励支持种子企业引进高端管理人才,加强企业管理人才培养,加快企业管理理念、组织和机制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三)加强种子基地生产能力建设
粮食危机席卷全球,“米荒”正在威胁21世纪全球粮食供应。追溯我国农作物的栽培改良历程,或许对我们应对当前危机会有所启迪。
远古时代,人们最早是以打猎和采集果实为食,后来发展到栽培驯化植物。农作物栽培的历史也各有不同,近东和欧洲开始于公元前6500-3500年;东南亚,开始于公元前6800-4000年;在中美洲和秘鲁,大约开始于在公元前2500年。大多数最先进行作物栽培的地区是半干旱气候的江河流域。在欧亚大陆,作物栽培的方法是,先耙地,然后犁地播种;而在中美洲,因为没有牛马等,他们的主要作物――玉米在播种时是用木棍在地上捅个小洞再点种子。有了可靠的食物供应后,人们就建立村庄和城镇,更多的人可以去发展新技术、提供服务,进一步促使了这种转变,最后,一个农业文明就形成了。
中国古代,各个江河流域的人们种植大豆、柑橘、桃、梨、大麻和茶树等,还饲养动物,精通园艺,特别是花卉。现在的伊拉克一带地区很早就开始种植作物,他们发明了轮子,用滑轮来从人工渠里汲水,他们还建设了相当复杂的灌溉系统,他们驯化了骆驼、猴子和马等动物。在古代埃及,人们利用尼罗河的水和肥沃的土壤,种植小麦、大麦和蓖麻等,埃及人还栽培棕榈,除了公牛和马外,他们还饲养家禽、绵羊、山羊和猪。在印度北部的印度文明(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750年)时期,他们种植小麦、大麦和水稻,还栽培棉花、芝麻、茶树和甘蔗。还驯化了鸡,水牛等用来耕种田地。农民使用犁,修建了很好的灌溉系统和很大的谷仓。
作物的栽培是农业起源和定居的重要标志之一,人类的生活资料的获得也从原先的狩猎、采集等带有掠夺性的方式进入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的生产性经营方式。自从人类栽培植物以来,各类农作物,尤其是粮食作物、纤维作物和各种蔬果就开始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对于它们的起源和传播研究无疑将对中国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农业形成后,它的发展和对人类的贡献有目共睹,尤其到了21世纪,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农产品的产量、种类、质量的要求更高。我国的农业科学家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改良土壤、开拓新的育种环境、研究转基因产品等,无一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拥有载入史册的农作物的发展历史,相信在今天乃至在未来,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农业也将会绽放奇葩,在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在应对全球粮食危机中,发挥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所应起到的重要作用。
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德国、瑞典、瑞士等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较高,其农业具有土地所有权较为集中、机械化程度较高、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较少等特征。与此相对应,农业保险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1•开办农业保险的历史较为悠久。这些国家都有较长的保险发展史,人们的保险意识较强,农业保险开办的历史也相应较长。德国早在18世纪就开办了农作物雹灾保险;1898年美国的私营保险公司开始承保生长期农作物多种灾害保险;欧美国家的牲畜保险最发达、开办的时间也最早,德国、法国、美国、瑞典、瑞士等国在19世纪就开办了牲畜保险。
2•承保面大,开办险种多。这些国家的农业保险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实践,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和较为完备的技术,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德国的农作物雹灾保险,到1978年承保户数已达47万,承保农作物面积达360万公顷,保额达100亿马克①;瑞士在1948年就把全国马匹的93•2%保了险;日本在1967年承保的牲畜约占可保牲畜的73%②等。欧美国家的农业保险不仅承保面大,而且开办的险种多,从最初试办的一项或几项发展到现在的几十项甚至上百项险种。
3•保险责任范围逐步扩大。欧美国家的农业保险经历了从承保单一风险到综合风险甚至一切风险的过渡。这些国家在开办农作物保险初期,一般只保冰雹灾害,随着保险技术的提高和农场主对保险范围要求的增加,都过渡到了对多种自然灾害综合进行承保,承保的农作物种类也越来越多。加拿大1917年对农作物保险只承担雹灾责任,到1959年便对多种农作物承保综合险,到1978年则在大多数农业区域实行了农作物一切险;美国从1939年开办小麦一切险,以后陆续开始试办棉花、亚麻、玉米、烟草、豆类、燕麦、柑橘等多种农作物保险,并从1980年起将“农作物一切险”推广到全国各个县和所有农产品;日本从1939年开办农作物一切险以来,到1960年以前就已有94%的水稻、52%的旱稻、77%的小麦和大麦保了险,一切险的规模相当大。
4•保险组织形式发生变化。这些国家的保险组织形式有不少是从原始的相互保险会社发展成保险公司的大规模经营。如1910年成立的英格兰全国农场主相互保险会社,由最初只承保会社内成员的牲畜,发展到1978年已成为在全国范围内经营农业保险的专业保险公司。
5•多种费用及风险分摊方式。在这些国家农业保险的费用分摊,一般实行由农场主和政府各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担的方式。这种方法既能使保险公司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又不至于加重农场主的负担,起到了保障和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的作用。日本就根据农作物的保险费率确定一定的补贴比率,如水稻是50~70%,早稻、小麦和大麦是50~80%;对牲畜保险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如对承保的牛、马补贴保费为50%,猪补贴保费为40%。美国的农作物保险,不仅采取政府补贴方式,还采取向政府进行再保险的方式,以进一步分散农业保险经营者的风险。
6•提供法律保障。由于农业保险已逐渐成为这些国家保障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宏观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为促使其顺利发展,就必须将其纳入法制的轨道,得到法律的保障。日本在1929年就制订了《牲畜保险法》,1939年制订了《农业保险法》,到1947年又将这两项法律合并修改成为《农业灾害补偿法》;美国的《联邦农作物保险法》自1938年颁布后,到1980年前后共修改了12次,在1994年又进行了较大的修订,产生了《克林顿农作物保险改革法》,1996年再次进行修订。可见,在农业保险实施过程中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化,使农业保险逐渐步入法制化阶段。
(二)发展中国家农业保险的基本特点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保险以亚洲国家最具代表性。这些国家经济比较落后,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保险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
1•开办农业保险的历史较为短暂。这些国家都是在取得民族独立并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后才开始试办农业保险的,如印度从1961年开始农作物保险试点;泰国从1977年开办了小范围的棉花保险,1980年开办了奶牛保险,1982年开办了玉米保险试点;菲律宾于1980年成立农业保险有限公司;巴基斯坦从1981年由农作物保险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农业发展银行试办水稻、小麦保险。
2•保险险种少,涉及范围小。各国都是在小范围里进行少量险种的试点,所开办的险种也是根据政府农业政策的重点,选择在农业生产中占比重大的农作物进行保险,如印度主要是小麦保险和少量的水稻、棉花和牲畜保险;泰国是小规模的棉花和牲畜保险,只有斯里兰卡和菲律宾在全国范围内开办水稻保险。
3•保险责任范围较窄。这些国家对农业保险的责任范围均有一定的限制,一般不承担“一切险”,只有政府开办或有政府财政支持作后盾的保险公司才有能力承保“一切险”。如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泰国对农作物保险只负责气象灾害,不保病虫害。
4•保险组织形式主要是联合共保或政府机构参与。如印度以综合保险公司为主,与邦、区级的银行进行联合共保;孟加拉国是以综合保险公司为主,与农业合作社合办。而政府机构参加农业保险的有:斯里兰卡的农业保险理事会,为农业部所属政府机构;马来西亚由农业部和农业银行负责开办农业保险;巴基斯坦成立了农作物保险委员会,其中农业部为召集人,农业发展银行为主要成员,并有保险公司和银行集团的代表参加。
5•保险实施方式主要是强制保险方式。如斯里兰卡对水稻实行强制保险;印度、菲律宾、泰国要求所有从政府农贷机构或别的商业银行得到短期贷款的农户必须参加保险,保额以贷款额为限,保费直接从贷款中扣除,赔款往往也直接支付给放贷机构。
(三)原苏联、东欧国家农业保险的基本特点
包括原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原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原捷克斯洛伐克在内的这些国家的所有制相同,其农业保险的发展状况也有相似之处。
1•保险组织形式主要是由国有保险公司经办,如匈牙利的农业保险由该国的“阿拉米•比兹托希托”保险公司专营,其他国家则是由“国家保险局”或“国家保险机关”办理,这些经营单位都不是企业,而是国家机构。
2•除匈牙利外,均实行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如保加利亚从1981年起,农作物收成按五年平均收获量价值的35%为强制保额;牲畜价值的60%,猪羊价值的50%为强制保额,对保障不足部分可投保自愿保险。
3•政府对农业保险支持。农业保险是这些国家贯彻农业经济政策的重要措施。如原苏联就实行农村保险基金独立核算制,免交一切税收,保证了农业保险业务的发展与稳定。
二、世界各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
虽然世界各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状况有很大的差异,但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它们所共有的基本特征。
(一)国家重视,政府支持
各国政府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均采取了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对农业保险的发展予以扶持。
1•法律手段:立法保障。各国都制订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农业保险的顺利开展,例如对农业保险的目标、保障范围及水平、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方式、农民的参与方式、费用的分担原则、税收规定等方面都进行了规范。农业保险中相当部分的强制险种也是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并依法实施的。采取法律强制性的统一承保方式,可以使风险在更广泛的时间上和空间上得以分散,保证农业保险经营的稳定性。
2•经济手段:财税优惠政策。大多数国家对农业保险一般都免征税收,以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有的国家还对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业务进行大量的财政补贴和资助,如承担农业保险的管理费和保险费的补贴责任等。
3•行政手段。除了由政府直接或间接参与经营农业保险外,很多国家还鼓励采用多主体经营、多渠道支持的形式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并在行政措施上给予保护。
(二)以收支平衡为主要经营目标
一方面,由于农业面临的风险较大,而农业生产的利润率较低,难以承受与高风险相对应的高费率;另一方面,高风险导致高赔付率,经营农业保险就难以获得较高的利润,甚至更多的时候需要政府的补贴和资助才能弥补亏损,以保证持续经营。所以不少国家的农业保险以收支平衡为主要经营目标。
(三)各国农业保险的组织模式不同
纵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原苏联、东欧各国,他们所选择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政府成立专门的农业保险公司经营;政府支持下的合作社或相互保险公司经营;政府支持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等。尽管各国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不同,但大多是在政府主导下的经营,带有明显的政策性保险色彩。可见,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既需要各国的不断探索,更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三、世界各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一)建立健全农业保险立法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农业发展和保护制度,对法律的依赖程度是相当高的。在实践中,农业保险往往由于保险公司财力有限、风险过大、成本过高而难以持续经营,所以需要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制度,借助于财政税收优惠和补贴等来支持其发展,这些必然要求国家农业保险立法的健全和完备。从我国建国后农业保险的发展来看,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一直缺位严重,从1995年颁布实施的《保险法》(第150条)到2003年新修订实施的《保险法》(第155条)中都明确规定“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这一方面表明农业保险的发展可以不受《保险法》规定的自愿原则的限制,可以采取强制方式;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在《农业保险法》没有出台前农业保险缺乏法律约束及法律保障。
2003年3月1日实施的修改后的《农业法》第46条也仅指出“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和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建立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互助合作保险组织,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的保障,农业保险的发展就不可避免地会落入尴尬的境地。因此,我国应加快《农业保险法》的立法进程,完善与农业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配套的法律保障。
(二)建立农业保险政策性业务商业化运行的模式
农业是一个准公共部门,农业保险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公共性和外部性。从世界各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状况来看,建立有政府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是农业保险发展比较好的方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必须实行由政府直接经营和管理的模式。成立国家独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的呼声一直很高,但分析起来问题不少:一是国家成了投资主体,公司经营的盈亏责任全部由国家承担,这种体制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相背离的,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可能导致经营效率低下。二是农业保险经营中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风险难以通过体制转换得以解决,将会给经营管理留下“黑洞”。三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的产权问题、法人治理结构问题会长期困扰公司的经营。因此,应该特别强调农业保险的商业化运作机制。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4年2月13日记者招待会上也曾指出:开展农业保险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商业经营为主、以政策支持为辅”。
基于此,我们应该建立农业保险政策性业务商业化运行的模式,即应该加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建立各级政府财政、税收、金融的政策支持体系,多渠道、多经营主体的发展我国的农业保险。我国成为WTO成员国后,应该充分利用WTO规则所允许的农业收入扶持政策,即“绿箱政策(GreenBoxPolicies)”,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标的保险进行保费补贴,将中央和地方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中,既减轻农民的保费负担,增强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又使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成为农民灾后补偿的主要经济主体;在现在对农业保险免征营业税的基础上,应加大政府的税收支持力度,免征所得税和调节税,以增强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经济实力;国家应在政策上允许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申请一定额度的低息贷款,以应付农业大灾之后的保险赔款。从经营主体来看,我国既可以成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又可以由商业保险公司兼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
因为充分利用现有的商业保险公司的保险经营技术和专业人才,可以节约机构设置成本及运作成本,提高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还应该增加引进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外资保险机构,以更好地吸纳外资保险机构先进的经营理念、经营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从我国发展农业保险的现状来看,如果实行由政府支持下的保险合作社和联合共保方式经营农业保险,有利于防范道德风险和逆选择,但其规模较小,风险难以在较大范围内分散,因而可以考虑作为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一种辅助形式存在。如果是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虽然其经营成本较低,有利于农民的积极参与,但相互保险公司对我国来说还是个全新的概念,缺乏法律支撑和实践经验,推广难度较大。
2月11日,由科技部、农业部、林业局、教育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博鳌农业(种业)科技创新论坛在海口开幕。农业部副部长李家洋在致辞中强调,加强种业科技创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强化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建设,加快种业科技人才与创新团队建设,积极培育商业化育种主体,不断完善种业科技政策环境,构建国家种业科技创新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成为当前推进种业发展的主旋律。农业部高度重视种业发展,专门成立了种子管理局,会同16个部委组成推进种业发展协调组;修订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大幅度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持续开展了种子执法年活动,启动冬季企业督查行动,进一步加大对套牌侵权、制售假劣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动执法监管工作深入开展;编制完成了《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全面推进种业发展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今年是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关键一年。今年中央1号文件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种业作为农业科技的核心领域,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打基础管长远的政策措施,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是推动我国种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和重要任务,要把提高种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关键基础支撑,把推进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作为重要切入点,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有序有力推进,全面提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一是要全面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重点推广农业重大实用技术、支撑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着力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力推广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重大实用技术,深入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掀起农业科技引领产业方向、服务产业发展的新。二是要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的种业科技体系。以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为核心,推进基础材料创制、品种研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等一体化,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分工明确的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通过优化科研育种结构和成果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以科研单位为主体的种业基础理论、共性技术和高技术研究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研发与应用体系。三是要加快强化种业基础性研究。增加种业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的稳定投入,加大农作物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权属登记和育种材料创制力度,深化育种理论方法、生物技术、品种检测技术、种子生产加工和检验技术、标准等基础性研究,加强前沿性技术研究,开展强优势杂交育种与分子育种技术研究,强化常规作物品种和无性繁殖材料的选育。四是要加快提升种子企业创新能力。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育种材料、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扩大商业化育种规模,快速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鼓励和推进种子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育种体系,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育制种条件能力建设,加快推动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育制种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企业育种创新的基础设施水平。五是要加快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引导科研单位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加速公共财政支持形成的新品种新技术向企业转移。充分发挥种子企业在良种培育、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高产创建示范片、园艺作物标准园为依托,强化良种良法集成配套,加快推进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六是要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结合。创新种业产学研结合的组织模式,以品种为导向,逐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协作紧密、运转高效”的产学研合作格局。加快推进科企合作,引导企业与科研教学单位共建联合创新平台,推进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等组织的作用,构建面向种业行业与全社会的信息网络平台。积极发挥种业领域知识产权战略联盟的作用,建立种业成果转让交易平台,开展知识产权交叉许可、协同实施、集中采购、共同管理、联合创造。
加快推进农作物种业发展关系全局、关乎长远、责任重大。我们要以贯彻落实好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意见》精神为契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取,以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精神加快推进农作物种业新发展,不断开创种业科技工作新局面。
湖羊,原为大白羊。据资料记载,公元10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人南迁时,将原产于冀、鲁、豫地区的大白羊(小尾寒羊)携至江南,主要饲养在江浙两省交界的太湖流域,尤以“杭、嘉、湖”地区较集中,故而得名湖羊。
由于人多地少,既无空地更无草场可言,故采取了终年舍饲的饲养方式,形成全舍饲的品种特点。产区气候湿热,经过多年的选育、淘汰,使现存湖羊对湿热的耐受能力极强,很少生病,是在南方地区可以正常生产的唯一绵羊品种。一般在6月龄即可配种,部分羊可实现当年产羔。种羊培育成本较低,世代间隔短,利于扩繁种群。
由于农区拥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如豆秸、甘薯藤、树叶、杂草等,能够满足湖羊常年配种产羔的营养需求。经过多年选育,湖羊可以四季配种,为湖羊两年三产或一年两产提供了生理基础。
由于在湖羊的自然培育过程中,常出现公羊与其母亲,全同胞、半同胞配种,使群体中存在有害基因充分暴露并被剔除。因此,湖羊近交衰退不太明显。
当地人长期选育无角的公母羊,加之长期饲养于不见人的地方,使湖羊不爱打架,不爱跳圈,基建投资少,利于管理。湖羊6月龄体重可达成年体重的80% 以上,早期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占栏时间短,基建投资较低。
工厂化养湖羊技术已完全成熟
在饲料加工方面采取全混日粮(TMR)饲料的喂食方法。根据羊的不同生长期,将含量不同的精饲料、纤维、营养成分科学配制。在饲喂过程中,依据不同类别羊的食用数量,分次按时饲喂,可减少饲养人员劳动强度和清理食槽等工作,减少劳务支出、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原来一家一户养殖不好利用的各种农作物秸秆及废弃物和农产品加工副料也可综合利用。此外,该饲料营养含量具有针对性,要根据羊的不同类型和季节需求调配配方,以达到营养均衡,增重均速,食量均等,实现“双节双增”,既节约土地资源,又增加动物营养,既节约养殖成本,又增加投资者效益。
在配种方面,采取同期技术和人工授精技术,同期配种,品种相同,同时生产,同等量饲喂,个体生长快慢一个样,整齐度高,胴体重量基本相同,质量有保障,能生产出像工厂生产的同原料、同规格产品一样的肉产品。
对传染病免疫预防及抗体检测、对羊荷虫情况的检测,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临床技术操作规程、卫生防疫制度、免疫程序、驱虫程序、消毒制度等各项羊病防控技术也已完善、成熟。
养羊工程技术主要包括工程工艺、建筑设施的设计与建造、养羊环境控制、粪污处理技术、羊产品加工技术等,养羊工程工艺是连接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纽带。
养羊工程技术,始终贯穿养羊业发展史,特别是在今天,进行规模化、工厂化养羊很大程度上依靠工程技术得以实现。但在过去,我国技术人员对养羊工程专业技术研究较少,到目前为止,养羊工程技术尚未集成配套,极大地影响了工厂化养羊的开展。
随着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成立,集成配套确保湖羊工厂化全舍饲成功的养羊工程技术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出全国第一家年出栏1万只羊的工厂化养羊全套图纸;用该院设计的漏粪羊床饲养湖羊,冬暖夏凉、干燥卫生、粪羊隔离,不用每天清粪,既可节约用工,又可减少疾病传播;该院设计的地窗,利于通风换气,防暑排湿;羊舍采用隔热保温材料建造,通风良好……
工厂化养湖羊,所需秸秆80%为青贮玉米秆和干花生秧,河南省常用耕地面积10801.77万亩,主要作物有小麦、 玉米、大豆、花生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如花生秧、豆秸、玉米秸,而这些秸秆都是湖羊爱吃的饲料,保证了湖羊养殖饲料来源。
养羊市场前景看好
羊的生产速度已经跟不上人们对羊肉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过度肥胖的危害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低胆固醇食品倍受青睐,羊肉含胆固醇较低,且具有温肾暖胃的功效,人们已普遍认为羊以草为主要饲料,属绿色食品,使得消费羊肉的人群持续增加。但是羊的扩繁速度慢,按一只母羊计算,每年1.5胎,每胎2只羔,公母比例按1∶1,把所有母羔全部留种,三年内存栏母羊约14只。而1头母猪,每年2.5胎,每胎8只,公母比例按1∶1,三年内母猪存栏可达448只,相差32倍,更不用与兔、鸡相比了。目前,羊肉供应已出现了明显的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羊肉价格持续攀升,每斤生肉已达40元左右。
湖羊成品肉质细嫩,脂肪少,皮嫩多膏,尤以乌镇红烧羊肉远近闻名。湖羊白切肉风味独特,深受欢迎。湖羊产品的这些优点,其他品种羊无可企及。
工厂化养湖羊与其他行业对比利润率优势突出。数据显示:通用设备制造行业利润率5.5%~6.5%,电器机械制及器材制造利润率4%~5.5%,专用设备制造利润率6%~8%,农副食品加工利润率3.5%~5%,食品制造利润率6%~8%,饮料制造利润率8%~10%,医药制造利润率9%~11%,房地产开发及燃气开采利润率30%以上。综合看来,一般加工行业利润率均在10%以下,而工厂化饲养湖羊,其利润率在15%以上。
工厂化养殖湖羊可以带动多个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可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单位土地的经济效益。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种植传统农作物,每年每亩地正常纯收入在500~800元,一般的经济性作物,每年每亩纯收入在1500~3000元。农村一些荒地、贫地完全可以进行养殖场建设,以一个年出栏1万只商品肉羊的工厂化养殖场为例,占地40亩,按保守估计,每只羊每年纯利润180元,可获得180万元收入,每亩地每年带来的经济收入4.5万元,收益远高于种植一般经济作物。
中图分类号 S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313-01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现代化农业的建设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技术基础[1]。尤其是良种补贴、种粮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使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到大幅提高。农机下乡、先进农艺技术培训等活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助力。党的十之后,生态经济被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农机与农艺的结合为实现农业生态化的实现提供了有效途径。
1 农机与农艺结合的重要性
1.1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机与农艺的结合
解决“三农”问题仍然是“十二五”期间的重头戏,农业现代化是必由之路。农机与农艺相互关联、互相促进[2-3]。农艺的进步需要农机设备的功能支撑,而大批的新型农用机械不仅节省劳动力,而且提高了效率,农民实现了增产就会安心于农业生产。例如,在棉花的生产中,抗旱、耐碱的棉花种是农艺的结晶,而先进农业机械提高了采收率。从反面来看,农艺的进步如果没有农用机械的支撑,新品种的农作物在嫁接、施肥、保温等方面达不到要求,农作物增产得不到提高。总之,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机和农艺的有机结合。
1.2 高效农业离不开农机与农艺的结合
高效、精细化农业离不开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对于农艺技术的专家对农作物栽培、土壤酸碱度和肥力观测、农作物抗旱、抗寒、抗虫特性的研究,需要对农田进行科学的试验和观测,高科技农机为精细化农作物提供了有力支撑。例如,在液体培养丝瓜、番茄等农作物时,需要对液体培养环境进行检测,对空气中的CO2浓度,在外部气温变化时需要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控制,这些都需要新型农机来完成。
1.3 生态农业离不开农机与农艺的结合
当前我国提出了“生态经济”战略,农业生产投入将会继续增加。生态农业也就是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将自然作物品种进行合理的培育或者改造,以达到最大的产量,并且在农作物废弃部分的处理上,需要农机进行打包和存储。例如,利用农村的沼气池和池塘的结合,将农业肥料进行发酵供给农民生活之用,将发酵的废渣用作池塘水产作物的食料,形成良好的循环,达到环境友好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
2 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的途径
2.1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
我国每年有6 000~7 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率仅为30%~4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农业科技成果的贡献率为10%,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很低。这种现象同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运行体制,尤其是与推广人员推广能力有关。农场职工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接纳能力差,基层推广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影响农业新技术成果的转化质量。因此,要调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布局,加强基层农技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4-5],注重外延力量的培育与利用。依托当地组织机构,发展社会化农技推广队伍,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和农业科技示范农户对农业科技的带动作用。
2.2 构建科学合理的保障支撑体系
政府要大幅度增加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投入,建立公益性推广的公共投入为主的投资体制,农民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服务等农技推广工作必须由公共基金或财政开支来完成。财政预算上,农技推广业务费用与农技人员工资支出分开预算,保证农技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基层农技人员积极主动学习农技新知识、实践新技术。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注重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促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的农业技术推广合力机制。
2.3 加快农艺与农机技术推广方式转变
实现“四种工作方式”的转变,即由以技术推广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宣传转变,由以数量和产量为中心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转变,由以传统技术服务型向以适应市场需求服务型转变,由以单一技术服务向综合性技术服务转变。
3 结语
新形势下,必须坚定不移地解决好“三农”问题,解决好人们最关心的粮食问题,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农机与农艺的补贴,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为现代农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不断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加快农民对新农艺和新农机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努力。
4 参考文献
[1] 邱梅贞,李金生.中国农业机械技术发展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2] 李世武,陈志,杨敏丽.农机农艺结合问题研究[J].中国农机化,2011(4):10-13,17.
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就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而言,农村没有城市丰富的资源,在市场上缺乏城市的竞争的空间。农村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瓶颈凸显了农村在工业化中的尴尬境地。
(一)人地关系紧张
农村土地资源在不同的地区体量上是不一致的,而使用情况也因地区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一些地区因为地形地势的原因,虽然有广袤的土地,但是不具备农业生产的条件。在农村地区出现人地关系紧张的现象主要存在两种原因,首先就是上文所说的,土地资源本身很紧张,在特定地区的人口增多,人均土地面积减少。另一种情况是土地资源很多,但是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占用土地,压缩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造成了土地总体量缩小,土地的价值飙升,因此土地的稀缺性增强了地区人民对土地的占有。在这种背景下,人地关系出现 紧张。
(二)农业生产力水平低
农村地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外围空间,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农村自给自足,缺少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动力。城市机器化大生产,而农村还延续着传统的牛耕面貌。农业生产力较低,在家庭联产承包制下,家庭实现自主经营自主生产,但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家庭缺乏应付这些因素的能力。农业生产主要是按照传统作物生产的方式来进行,而传统作物单位面积生产量较少,而且生产销售的价格也较低,这就造成了生产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农业经济发展效果不明显。
(三)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
农村发展中根据市场的动态来调整生产可以为农业生产增加更多的额外收入,但是在适应市场时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而在一些农村地区盲目的跟随市场,结果造成农业生产与实际的自然环境不适应,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低,农业生产投入成本回收困难。在一些地区农业生产主要有政策导向,而政策上的家长制作风强行的调整产业结构,结构导致了农民对这些政策方案的反感,未能够积极的配合,最终导致农业生产总处于变动的状态,农业发展受到影响。
(四)农村资源不利劳动力缺失
农村在发展中需要劳动力资源同时也需要自然资源,而在城市化和工业化中,城市的优越条件以及高工资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外迁,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劳动力减少进一步造成农业生产的荒废,特别是在一些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社会。农村在发展中可以利用本地区的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而在一些地区缺乏这种先天性的资源优势,结果限制了本地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在发展中需要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加强与市场间的距离。但是农村在发展中因为没有交通的优势,信息技术发展也不明显,因此农业发展处于孤岛的境地,很难实现较快的发展。
二、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转型需要破除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利用农村资源综合开发,同时需要政策上的支持。
(一)加强农村地区生产的科技水平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应用较少。要加强农村地区生产的科技水平,首先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的工具改造,改变单纯的牛耕模式,利用技术牵引来开展农业的生产。在农业生产的选种上利用先进的品种来种植,增加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根据农作物生长状况以及地区的土壤以及气候状况来合理的施肥以及除草,对生长的过程加以科学合理的养护。加强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就是通过这种手段来增加农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来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
(二)规划农业生产优化农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