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7 16:03: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全球生态现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S7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61
1 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
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势头迅猛,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随之不断提高,因此开始关注生活环境与森林环境,并逐渐对环境提出更高的环保要求。
近年来我国的森林保护政策的执法力度不断增强,政府与人民也开始通过组织和自发的形式参与到植树造林的活动中,这使得我国的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本质上的改善,使森林资源得到了明显的增长。
虽然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在近几年里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也应该清楚认识到,与西方发达的林业生态事业相比,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仍有许多不足与欠缺之处。
2 林业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作用
2.1 林业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碳库
在陆地中碳储数量最多的地方就是森林,不仅在巨大的生物量中含有大量的碳,在森林系统的土壤中也是如此,并且相比之下,森林系统土壤中的碳储存量更多于生物量中的存储量。在单位森林面积中,其碳的存储量也多于农田的储存量,甚至在某些地区能多至100倍左右。
IPCC在近几年发表了一份环境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的陆地生态系统中,共计有碳储量24770亿t,其中植物系统中的碳储量是4660亿t,土壤系统中的碳储量是20110亿t。森林面积在陆地面积中,占据了27.6%的空间,而在森林植物系统中的碳储量却占全球植物系统的77%,且森林土壤系统中的碳储量占到了全球土壤系统中的39%。在中国的林业生态系统中,森林碳库的含量已经达到214~281亿t,与全球范围内的碳库相比,已经占据到全球碳库的1.87%~2.45%。由此可见,林业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是非常可观的,而碳储量直接影响着气候变化中的气温因素,因此林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工作对气温调节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2 林业生态系统是大气CO2重要的碳汇
林业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在生长中会出现同化的现象,而通过同化的影响,植物能将吸收的CO2转化在林业系统的生物量中。此外,森林里只要生产出1m3的木材,这些木材就可以吸收到约1.85t的CO2。
在陆地的植物系统中,其植物能在光合作用的影响下从大气里吸收到1200亿t碳,而这只是每年的吸收量。其中,植物系统呼吸返回的碳量可达600亿t,土壤系统在有机分解的作用下返回的碳量有500亿t,这样的返回现象实则是生态系统中的碳交换活动,而在这些碳交换活动中,林业系统的碳交换占比已经达到80%。
根据森林专家的研究可以看出,在最近的30a来,我国林业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在吸收CO2活动方面,已经有明显的功能上的改善,其总吸收量已达到4.5亿t,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林业生态系统对总体生态环境,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总体生态环境的改善,必然会影响着气候因素,并防止气候进一步恶化。
2.3 植树造林对温室气体有限排的作用
我国林业生态系统的建设离不开植树造林活动的支撑,而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会对温室气体起到一定的限排作用,从而降低大气温室效益的发生几率。林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工作一直是全球所关注的环境问题,其原因是如今人们已经意识到森林对气候变化的作用与影响,因此近几年在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谈判会议中,林业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会议讨论的重点。
在1997年,在《京都议定书》的作用下,我国开始通过植树造林、二次造林和林业管理活动来增加CO2的吸收量,以此减少温室气体对环境与大气带来的不良影响。我国也开始制定通过林业生态系统改善气候的计划,允许发达国家在其他国家大力建设境外林业工程,并将林业工程中产生的碳作为温室气体方面的限排目标。据统计,在未来的40a内,全球碳汇的生产潜力可实现每年15.3~24.7亿,这表明着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已经对温室气体的减少与限制起到了实质性的效果,对气候产生了一定的良性调节作用。
3 结束语
近年来,由于全球生态环境越来越不规则的现象频繁发生。对此,国家加大对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高度重视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工程,多次强调对西部地区包括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加快速度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加大对黄土高原的绿化、恢复黄土高原的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但是,就目前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引发对其综合治理的生态学思考。
一、对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现状分析
由于黄土高原其特殊地理位置的存在,致使其生态系统显得格外脆弱,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低。在众多地貌特征中,黄土高原处于由沿海向内陆、由平原向山地高原、由森林向草原、由湿润向干旱的过渡,其自然条件多样复杂、相互交错,导致黄土高原缺乏稳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易引发地质地震灾害、气象灾害及水旱灾害,从而导致频繁的发生水土流失、土壤侵蚀、泥沙淤积等自然灾害现象。然而,由于人类不科学的采集、开发与利用,对地表植物进行大规模的滥砍滥伐、过樵过牧,致使生态环境本就脆弱的黄土高原引起强烈的自然环境反应,极大地增加了黄土高原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
究其以上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现状来看,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已然遭到了破坏,并且恢复起来极为困难。据历史资料详细记载,黄土高原本是沟壑稀少、原貌广阔、植被茂盛的地区,随着人口的日益增加以及人类大量的开采活动,加剧了黄土高原环境的恶化,由于其植被的日渐减少,气候开始变干、土壤大范围的遭到侵袭。显然,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们对植被的大量开垦导致其植被大量减少,使黄土高原的整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要想通过对黄土高原进行综合治理使其恢复原貌,仍存在着很大的压力及挑战,必须从根本上对黄土高原的植被进行保护与修复。
二、对黄土高原植被保护与修复的生态学思考
1、必须坚持保护与修复并举的治理方法,加快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恢复
根据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现状分析,必须坚持对黄土高原植被保护与修复并举的方法,才能加快对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修复。
(1)对黄土高原植被保护的生态学思考
所谓保护,就是首先应停止人们对植被大量的开垦和采集,加大力度停止人为的破坏和负面干扰,并通过相关部门加强对黄土高原现有的植被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合理的利用,维护其向良好的方向进行转化,避免其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
(2)对黄土高原植被修复的生态学思考
所谓修复,就是通过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重新建立一个原始的、适合其发展的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这种方法也正是当前国际生态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当然,要想通过对黄土高原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从而找出原始的生态系统,凭借当今的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很难实现,就算有充分的经济基础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持,要想找到黄土高原原始生态系统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更不用说重新建立一个适合其发展的原始生态系统了。因此,应该把保护放在首位,把修复定位在对生态功能被破坏或生态功能受阻的情况下,实行保护与修复并举的方法,加快其生态系统的恢复。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黄土高原植被的修复方面,没必要一定要修复到最佳的原始状态,当然这种状态也是无法实现的,那么只要我们将其整个生态系统恢复到某个相对稳定的适中状态即可帮助其整个生态系统自身迅速、持久的提高生产力,靠自身生态系统的维护与发展,最终营造适合黄土高原自身存在及发展的最佳生态环境。
2、制定黄土高原植被保护与修复的规划,并符合客观自然规律
为了响应国家对加强黄土高原生态系统重建的号召,在对其进行植被保护与修复之前,应制定一个符合客观自然规律的生态建设规划,使其在黄土高原的植被修复、生态建设、退耕还林的全过程中,有据所循,对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整治中可能存在及容易出现的问题,有更加全面的应对措施和解决途径。例如:黄土高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其在类型表现上的多样性以及空间尺度上的多级性,都反映了自然界是一个多级的物质系统,并且各级物质系统都有其独立存在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些客观规律,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在进行黄土高原生态系统重建、植被保护与修复的治理前,应制定符合客观自然规律的植被保护与修复规划,确保对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重建及整个治理过程中的科学性、决策性。
结 语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全球的生态环境频繁发生着不规律运行的现象,近些年,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等在全世界频繁发生。挽救全球生态系统失衡现象是当前刻不容缓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加大对西部大开发工程的建设与投入,也正是在为挽救全球生态系统失衡现象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为我国自身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现如今,我国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要想改善其生态环境必须从根本上加大对植被的保护与修复工作。然而,要想恢复黄土高原良好的生态系统,是一项久远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通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学习以及加深对其植被保护与修复的思考,才能绿化我国的荒山、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前提。
【参考文献】
“生态是与各生物体有着紧密联系的关系总和[2]”。生态是一种互动性适应关系,它是一种实体,实实在在存在于周边环境和社会中。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对全球有着重大的作用,是项化整为零的政策,可以大大提高全球生态环境的质量,有效地改善全球生态环境的面貌,从根本上处理生态环境问题,加固了全球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生态循环,有利于维护自然界生态的稳定性。对于自然界本身而言,生态的形式有许多,如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等。这些生态系统的形势变化从来就是有生有灭,不断地在进化,不断地在演变,在不停地发展,或好或坏,甚至有些在消亡。生态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们生活的最根本的基础。生态环境中的生态系统有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重要功能,对全球有着重大的作用。只有当生态系统维持在相对稳定情况下,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才能正常地进行。
1.2生态环境对我国的作用
我国是个城市多、人口量大的国家,并且我国城市较为多元化,各个城市有着各自的发展方式,也导致我国面临着许多问题。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我国根据不同城市解决相应的问题,走化整为零、逐步击破的路线。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我国在发展的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步。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上提出,我国为了建设美丽中国,应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3]。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步伐。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3生态环境对当地居民的作用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人民生活的基础屏障,是城市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当地实施环境保护就是防止由于人类生活、生产建设活动带来的自然环境恶化,进而寻求控制、治理和消除各类因素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努力改善环境、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它更好地适应人类生活和工作需要[4],所以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大家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加强城市生态建设,能够为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城市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进而使城市拥有着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可以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加快城市的经济建设,推动全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
2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的现状及原因
2.1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的现状(以郴州为例说明)
为了了解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的现状,对郴州市三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以不记名方式,采用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所选的高校有湘南学院、郴州职业技术学院、郴州技师学院,涉及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社会科学、经济学、医学、管理学等多个专业,随机采样,兼顾平衡。调查共发放问卷235份,收回220份,回收率为93.6%,其中有效问卷为215份,有效率达到97.7%。经统计,这些学生来自全国20个不同的省、市、自治区。调查结果显示,整体而言,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调查的过程中显示有85.4%的学生知道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但只有27.3%的学生平时有关注生态环境的新闻,有27.9%的学生平时会注意不随手扔垃圾、注意环保。根据调查问卷可知,被调查学生大部分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基础知识,有良好的环境态度,表现出较大的生态环境保护热情,能做到一些简单的保护环境行为。但是其生态文明意识总体水平不高,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偏低,他们主要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微观环境问题,并且是零散的,不具有系统性,而对宏观的生态环境问题缺乏应有的认识。二是问卷中有18.3%同学知道生活中存在着一些生态环境的问题。调查中,虽然同学们对于简单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其知识结构具有相对的片面性,对常识性的、广泛宣传的生态环境知识有了比较浅显的了解,而对于不常接触的、较为深入的相关生态环境知识,则知之甚少。三是生态文明意识发展不平衡。高校学生对自我生态环境意识评价过高。高校学生对自我环境意识评价高于实际生态行动评价,对自我环境行为要求不够高,付出的实际行动较少。这体现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行为水平发展的不均衡。并且同学们对身边的日常生活型环境问题关注得较少,对大范围的生态环境状况并不知情,对生态环境破坏、大气污染的产生原因及其治理措施等生态型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偏低,对如何维护周边生态环境的方法与途径知之甚少。
2.2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现状的成因
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现状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我国对学生进行生态方面知识教育较少,导致学生生态环境意识薄弱,高校有关生态环境的专业较为稀少。国家教育部将环境科学作为一级学科,成立了专门的环境教育委员会,但在高校中并没有受到相应重视。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仅有10%的院校在非环境类专业中开设了环境教程,而每年招收的非环境类的学生占普通学校招收人数的99.5%以上,大部分高校并没有把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作为培养目标。对于非环境类专业学生高校也没有开设绿色教育的相关课程。学生环保知识匮乏,环境意识淡薄,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主的绿色教育没有广泛地开展起来。第二,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以理论为主,高校开展的有关生态知识的课程较少,几乎没有。大学生的生态环境认知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绝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教育以理论偏多,实践的课程少之又少,导致学生获得的知识也只是理论性的,实践操作能力大大降低。学生根本没有体会到学校在建设、发展规划和管理上注意了环境保护,有些学生甚至觉得环境保护只不过说说而已,而在实际的生活环境中很难做到绿色生活。
3加强大学生对城市生态知识教育的途径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倡导绿色文明,是高校德育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教育理念,探索生态环境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实效,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生态文明作出相应的贡献[5]。
3.1加强生态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观念
高校要及时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态认知教育,加强学生生态意识教育,良好的生态意识是现代社会个体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6]。通过举办相关知识讲座、讨论会、辩论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诱导式的教育,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重新理解与认知,摒弃那些不注重环保的陋习,树立绿色环保的思想、勤俭节约的朴素精神和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3.2不断强化生态环境课程学习,扩展多学科视野
高校学生学习需要扩展多学科视野,它不仅可以提供理论和方向支撑,还可以为学生个人成长提供有利平台。强化生态理论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生态相关知识。在具体的学习中,要强化核心知识。扩展多学科视野,能锻炼高校学生的不同方面的能力,培养高校学生兴趣的多元化,让高校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主要体现在让高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善于应用所学知识,与实践生活相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3建立完善的生态交流平台,关注重点生态问题
如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须巧妙地利用网络这一载体来为生态建设服务。网络具有及时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通过网络来搭建一个公共的生态知识交流平台,不仅可以第一时间内分享生态动态,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从而还可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凝聚力。例如创建一个生态环境保护交流群,每个人都可以将有关生态活动的照片、信息上传,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信息交流。以网络为平台,可以有效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助于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了解,在学生学习的同时更方便快捷地了解生态实事,能更好地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归属感。
3.4扩建生态环境宣传途径,扩大影响范围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成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网络的发展,带动了新型媒介的发展,与此同时,可供宣传的媒介也越来越繁多。宣传手段多元化使得我们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通过讲座、微信、QQ、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生态环境知识。在学校活动中可以穿插生态环境相关知识宣传;还可以利用广播,在下课休息时间段播报相关生态环境新闻、生态知识等;在学生课余时间可定期播放生态纪录片,加强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了解度。
第一,低碳旅游概念分析。侯文亮、梁留科等(2010)认为,低碳旅游不仅是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也是一种管理思想,应在保障旅游者旅游体验的同时降低CO2的排放。唐承财、钟林生等(2011)通过对低碳旅游产生的背景研究认为,低碳旅游是一种能够实现旅游业节能减排与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利益最大化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他们通过分析旅游业的碳排放途径,认为低碳旅游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目的是实现多元素(节能减排、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的利益最大化;手段为创新节能技术、开发可再生能源和转变低碳旅游思想;发展方式具有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CO2排放少的特点。张雪松(2011)认为,低碳旅游就是要求在旅游过程中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其内涵是保护生态环境,实质是低碳经济发展方式,强调保护环境而不是享受环境。郑海燕(2011)认为,低碳旅游是一种绿色生态、高效循环、可持续的旅游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提倡低碳技术创新,实行碳汇机制和低碳消费方式。何玮、徐喆(2011)在对低碳旅游概念对比研究后,认为“低碳”是低碳旅游概念的核心,“可持续”是低碳旅游发展的目的;他们认为相比与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及可持续旅游等概念,低碳旅游研究对象更加全面、关注对象更加明确、目的性更加广泛以及实际可操作性更强。吴晓山(2011)认为,低碳旅游方式是旅游业今后发展的新出路,是其融入当代人类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必然选择。
第二,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等对比分析。有众多学者在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绿色旅游等的差异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姜真林(2011)在对生态旅游、低碳旅游和负责任旅游的对比分析中,认为三者的发展背景和目标相同:都是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逐渐被人们关注的,他们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他对三者的不同点也做了深入研究,首先三者的涉及范围不同,低碳旅游的范围最广,其次是负责任旅游,再次是生态旅游;第二个不同点是三者的侧重点不同,生态旅游的侧重点是以自然环境为主的旅游区域,负责任旅游主要关注的是旅游利益相关者的“伦理责任”,包括社会伦理、生态伦理和经济伦理三方面,低碳旅游强调的是“低碳”,即实现旅游各利益相关者的较低碳排放,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蔡萌、汪宇明(2010)通过分析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关系认为,低碳旅游和生态旅游是两种旅游发展方式,都隶属于可持续旅游;两者的指导思想是可持续旅游理念,终极目标是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更加注重的是“自然旅游”,即“生态”,而低碳旅游比生态旅游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更强的实践性,它更强调的是“低碳”,运用“低碳技术”,建设低碳景观、低碳旅游社区等,结合“低碳消费方式”,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低碳旅游发展策略分析。解智涵、韩军青(2011)通过对翼城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旅游资源分类进行分析,提出了实现翼城县低碳旅游发展的策略:宣传低碳理念和倡导低碳旅游方式,低碳更经济转型,人才培养和强化旅游企业内部管理,低碳景区和低碳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低碳旅游产品创新等。王洁、刘亚萍(2010)通过对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分析,认为低碳旅游时我国在气候变化形势下旅游业发展负责任的选择,应该在明确旅游业“碳责任”、树立旅游业“碳形象”、降低旅游业“碳足迹”等方面实现旅游业低碳化发展。蒋小华、卢永忠(2011)通过对云南腾冲的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其发展低碳旅游的基本策略:构建低碳旅游示范区,引导腾冲旅游业整体发展;建立旅游业低碳发展数据库,量化测评旅游业的低碳发展趋势;加大低碳旅游宣传力度等。
二、国外低碳旅游研究进展
第一,碳排放足迹研究。Paul Peeters等(2009)通过对低碳旅游研究认为,全球4.4%的CO2排放量来自于旅游业,并且在未来的三十年内旅游业CO2的排放量每年将增加3.2%;并且指出,全球在应对气候变暖、减少CO2排放的措施中对旅游业的重视不够。Farreny Ramon等(2011)在研究了南极洲的旅游业后发现,南极大陆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对本地,也对全球的气候变化产生了影响;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是有运输业造成的,这种影响被大部分人们所忽视;作为统计领域,南极洲旅游业对能源消耗、CO2排放以及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数据仍然缺乏;他们通过研究发现南极洲CO2排放的主要来源是海洋巡航,这也体现了气候变化的全球性特征。
第二,酒店及景区低碳发展对策分析。Kostakis等(2011)以旅游酒店为研究对象,在运用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影响游客对可再生能源的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其主要包括人口、经济、经验、环保意识及信息传播等方面;他们还发现,中年人更愿意为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支付额外的费用,一般情况女性的支付意愿比男性小,同时如果游客具有环保意识并且充分知情,其支付意愿更强。Filimonau Viachaslau等(2011)通过对旅游住宿设施的生命周期评估(LCA,Life Cycle Assessment),研究发现,酒店在运营过程中实际的能源消耗和CO2的排放量是要比旅游住宿管理机构预期中的要少;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酒店业的能源利用效率也在不断的提高。Boemi S.N.,Slini T.等(2011)认为酒店建筑物的节能和环保性能在其节能减排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他们尝试通过对希腊酒店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选取酒店能源消耗影响因子,制订一套对酒店节能环保效果的评价指标。
三、国内外低碳旅游研究对比评述
通过对国内外低碳旅游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的分析总计,其低碳旅游的研究的区别主要表现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