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8 14:39: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孩教育问题方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与乡村相互交融的地带,这一特殊地区单亲家庭孩子数量不断上升。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由于突然遭受家庭变故,心灵受到了很大的伤害。由于父母的忽略,孩子的行为习惯得不到正确的培养,这就给学校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初级中学,其中我所任课的一个班级就有九个单亲家庭孩子,教育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为了教育好这些孩子,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教师必须了解单亲家庭对子女身心发展的影响,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探究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单亲家庭对子女身心的影响
单亲家庭的话题是沉重的,单亲家庭受影响最大的是孩子。单亲家长很少能像家庭健全时那样关心子女的生活质量、学习状况、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即使孩子出现了问题,也不可能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及时予以纠正。有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则是自顾不暇。笔者经过深入了解和细心观察,并参阅一些相关的书籍,了解到单亲家庭的孩子一般存在着如下几方面问题:
1.不大合群,性情孤僻。心理学认为,人格异常的形成与恶劣环境有关,家庭不健全往往是其子女性格畸形发展的温床。他们很害怕与人交往,害怕别人瞧不起他、嘲笑他。所以,单亲家庭的学生,大多游离于集体之外,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也不喜欢与同学交往,逐渐变得性情孤僻,冷漠。
2.意志薄弱,消沉厌学。单亲家庭的孩子,再没有了温馨的家庭,原先惬意舒适的生活也随之改变。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在父母面前甜蜜地撒娇,幸福的生活没有了,美好的憧憬消失了。这种消沉低迷的情绪使他们变得迷惘和不知所措。进而产生厌学、逃学,毫无朝气,暮气沉沉。
3.叛逆不羁,以自我为中心。家庭的破裂,导致他们心中几乎没有了亲情、没有了信任。他们不接受批评,有典型的逆反心理。他们在扭曲了的心理支配下,为所欲为,以此来发泄愤恨不平的心情。如骆同学,他是一个很典型的单亲孩子,上课时故意发出怪叫声扰乱课堂纪律,常常睡觉,作业不做,撕烂教科书。不做值日,乱丢垃圾。学校段考时骗家长说放几天假,自己赶集去了。还常常拿同学的钱,有一次还偷窃小卖部二十包鸡腿……
综上所述,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育、感化、挽救他们的艰巨的任务。
二、单亲家庭子女的学校教育对策
1.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成长档案袋,关注其成长的足迹。当学生一步入初中学校的大门,学校应及时调查了解单亲学生的人数,建立其成长档案袋。老师要想办法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思想和学习动态,用耐心、爱心、恒心教育他们,使其初中阶段健康地成长。注意观察他们的言行,及时解开他们的思想疙瘩。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某些普通小事会使他们的心理产生微妙变化。教师要多注意这些孩子的言行,若发现有异常的苗头,要及时跟他们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疏导处理的就及时疏导处理,不能一下子解决的事情,先进行多方面的调查,找出问题的所在,再对症下药,同时加强孩子的心理矫正和学习辅导。
2.双管齐下,极力争取家长与学校的配合。本地由于政府开发新城区,征收了学校周围村庄大量的田地,一些家庭日子宽裕起来,不大重视孩子的教育。再就是本地是旅游胜地,很多家庭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职业,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对孩子的教育抱无所谓的态度。部分人的观念是孩子在学校读书,不指望他学得多好,反正将来找碗饭吃也不难。家里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这些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纪律可想而知。所以学校必须与家长沟通好,孩子在学校读书,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是学会学习。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都不能缺席,必须履行好教育的职责,不能扔给学校不管或父母间互相推诿。
3.爱心抚慰,严格教育。父母之爱的缺失,使这些孩子过早地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压力,每位教师应用爱心去抚慰他们受伤的幼小心灵,像父母一样关心这些孩子,如发现他们情绪不稳定时及时谈心,生病时热情地嘘寒问暖。若发现其沉迷于游戏机、网吧、武侠小说中应及时提醒,多方面启迪,并安排一些有良好兴趣且人际关系较好的同学与之同桌或者参加集体活动。对于一些违纪行为,应在课堂或课下及时批评,一旦改正,及时表扬。
4.要培养孩子的耐挫力和责任感。教育孩子正视逆境,敢于同命运挑战,做到自强自立,勇往直前,并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多表扬和鼓励。在家里要体贴长辈,生活自理,做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在学校里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每位教师必须抱着对教育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应认真全面地掌握这些孩子心理的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帮助他们走出青春的阴影,接受社会的阳光和雨露。
5.激励孩子树立起信心。单家庭的孩子,情绪消沉、低落,失去信心。教师可以给他们讲一些励志故事,如张海迪身残志坚的故事,高位截瘫仍然笔耕不辍;美国作家海伦凯勒一出生就遭遇不幸,却不懈努力,写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书籍;他们身边同类学生的事迹等等。通过经历对比,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不幸与别人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从而消除心理困惑,重新树立起生活、学习的信心。
0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跨区域外出务工。由于受到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外出务工的青壮年难以解决其子女在其工作地接受教育的问题。因此,他们只能将子女留在农村老家,由其他家庭成员或亲戚代为监管,从而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1]。2014年,江西省统计局对江西留守儿童的普查数据显示,赣州留守儿童数量在江西所有城市中排名第二。2012年国家支持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出台,赣州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愈来愈多的农民工进城寻求发展,特别是面临家庭压力的年轻父母。2010—2014年,赣州农村留守儿童从29万增长至近45万人。2013年以来,赣州市积极响应“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新步伐的号召,发展提速的同时使得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问题日趋明显。国内学者通过对留守儿童调查研究表明,父母长期与子女分离,不仅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而且对其学习成绩、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负面的影响。但是,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可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也使得更多的资金用于对子女教育的支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起到了正面的作用[2]。本文结合深入江西赣州市管辖范围内农村实地考察的数据,着重对赣州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收集和整理,并立足于赣州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形成原因,总结经验和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所遇的瓶颈,多方面多角度对赣州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改革与发展策略进行探索。
1赣州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形成原因
通过深入江西赣州农村,对赣州市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进行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个例访谈,对数据进行收集和资料整理,并结合国内相关专家学者的调查研究,将赣州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1.1父母督促力度欠缺,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不容乐观
随着外出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农村留守儿童的队伍也逐步庞大。较多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为爷爷奶奶辈,有些留守儿童甚至寄养在亲戚家中。爷爷奶奶年纪较为年迈,还需要完成繁重的家务和一定量的农作,使得其无精力监管孩子;父母的远离,无力督促孩子学习,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更是鞭长莫及。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留守儿童的成绩普遍不容乐观,特别在各类毕业考试中竞争能力较差。留守儿童多来自贫寒的家庭,对于较为传统的江西农村家庭来说,渴望改变命运走出农村的思想应当会让孩子们更加热爱学习而勤奋刻苦。然而事实却与之相反,这其中的原因不仅是父母远离的客观因素,更多的是教育中反馈出来的不足。
1.2缺乏适时的人生引导,使得留守儿童身心发展不健全
孩子在成长期间,对人生很多事情都好奇,会有疑惑,会面临很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父母是孩子最为亲近的人,孩子更倾向于听取父母的解释和见解,所以他们的建议和指导对孩子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然而,很多父母迫于家庭经济压力,选择外出工作,距离阻碍了与孩子的交流,每个月固定的电话多为寒暄而少有管教。农村学校教师教学任务较为繁重,缺乏时间和精力关注每个留守儿童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代监护人由于思想的陈旧和见识不长远,对小孩身心的健康发展反而起着不良的影响。这样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留守儿童身心发展不健全。
1.3缺乏对孩子的正确言传身教,导致其行为习惯较差
很多农村老人对孙辈较为溺爱,管教方法多为简单粗暴的打骂训斥,注重养育而忽视了教育,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都缺乏教育意识。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培养都是来自生活中的微小事情,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而父母的远离使得留守儿童缺失了这方面的教育[3]。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形成原因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制度因素;既有学校教育因素,也有家庭、社会教育因素。首先,江西经济较为落后,特别是乡镇发展缓慢是导致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的根本原因,而父母外出务工是激化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键原因。其次,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政策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教育问题,但是很多策略仍无法落到实处,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异地求学依旧难以实现。再次,学校职责不够完备、硬件设施滞后、师资力量缺乏的现象依旧严重。同时,很多学校注重应试教育,老师教学任务过重,对留守学生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注差强人意。最后,留守家庭父母热衷于赚钱养家,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而且,父母对学生成绩的关注度也过于注重最终的分数,而对其学习过程很少参与。种种原因最终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容乐观,易给社会带来动荡不安,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2赣州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遇瓶颈
江西是农民工输出大省,大量的农民选择在江西周围较为发达的城市工作。其直接导致的结果是赣州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逐年攀升,最终致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在赣州市快速发展进程中尤为凸显。通过对相关资料的阅读整理和分析,结合赣州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现将留守儿童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所遇瓶颈总结如下:(1)2015年,江西省整体经济水平发展飞速,但是赣州市人均消费水平依旧处于落后趋势。经济的落后使得农民工依旧继续选择跨省寻求工作,吸引农民工回流难以成为现实[3]。(2)由于较多农村父母本身知识水平不高,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将孩子带到身边接受教育的意愿较低,甚至不少父母对小孩由其他监护人代为监管的现状较为满意。通过调查发现,虽然赣州市农民对孩子的教育较为重视,但是却一直忽略其自身在孩子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过分将希望寄托于学校和孩子本人。这使得原本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严重失衡,学校教育独木难支。(3)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一直制约着农村留守儿童异地求学之路。虽然近几年国家出台相关意见鼓励支持农民工子女在其工作城市接受教育,但是户籍的限制使得农民工子女在医疗、社保、就业等方面依旧受到歧视;政策的硬性规定使得很多留守儿童难以享受城市教育资源。
3赣州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的探讨
多年前便有有识人士指出,当今社会“寒门再难出贵子”。近年来,留守儿童引发的社会问题屡屡发生,若不正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继续听之任之,寒门不仅难出贵子,而且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江西赣州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的调查研究及对其形成原因的总结分析,提出下面基本对策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改革和发展。
3.1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吸引留守家长回流
通过对留守家庭父母的调查分析发现,吸引父母回流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二是当地工作需求和资薪状况。其中,家乡周围是否有合适的工作岗位和资薪待遇是引起其选择回流的主要原因。较多农村父母表示,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即使待遇稍微差点也愿意在家周围工作,这样能兼顾家庭。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前三季度GDP数据显示,江西增速居中部第一,但是赣州却位居倒数前三[4]。由于赣州市经济总体欠发达,很多农村青壮年在家乡周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迫不得已选择远离家乡到外地寻求合适的工作赚钱补贴家用。父母的远离导致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凸显,因此政府应当积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区域工作岗位数量和资薪待遇,可有效吸引留守父母回流,从源头处减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3.2完善留守儿童教育政策,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扶持力度
近几年国家已出台的相关政策及意见以期减少留守儿童教育过程的问题,但是由于政策的门槛高,人性化不足,使得留守儿童教育政策在推广过程遇到很多问题。政府应对留守儿童实际情况进行全方面的调研,完善留守儿童的教育政策制度,打破城乡壁垒,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扶持力度,将政策落到实处,有效减少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化,让更多的城市学校愿意接受农村儿童,保障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3.3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家长教育意识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赣州市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家庭父母把儿童的学习成绩好坏归因于孩子本身,而忽略了自身在孩子教育中的职责。而且,父母过分注重最终的分数,而对其学习过程很少参与。因此,政府及学校应通过学生转达或标语、或开展讲座、或电话联系传达等形式加大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意识,积极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来。
3.4对监护人进行教育指导,提高其教育水平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为爷爷奶奶辈,由于隔代的原因,他们的教育方法表现多为宠溺或粗暴的打骂训斥,这对孩子的成长毫无益处。因此,学校或政府应适时对家长或监护人进行教育方式方法的培训和指导,提高监护人的教育水平。学校或政府组织活动,定期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组织到一起,定期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给他们讲授留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发展需要,结合实际案例从理论的高度给他们的教育方式方法予以指导。同时,引导监护人之间互相交流,分享成功的教学方法,也与其老师交流,与孩子多交流,做个称职的父母,使家庭缺失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3.5完善学校职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
农村学校相对于城市的学校存在环境条件差、师资队伍贫乏等状况,很多学校的寄宿制度不完善,导致留守儿童无法静心于学校学习。同时,班主任由于教学任务较重,不能与孩子交流谈心,亦无法及时与家长沟通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因此,学校应完善其寄宿制度,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住宿环境。其次,学校应注重提供教师的专业素养,各科目教师专注于本科目的教学,并相应减少其教学任务。同时,学校应给留守班级配备班主任和辅导员两位管理老师,班主任主抓学生学习;辅导员关注学生的心理、行为及思想动态,定期与父母联系,反馈交流其在校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并向家长提出家庭教育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因此,从各个方面完善学习职责,关注学生动态,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赣州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现状进行调查整理,得出了教育问题的主要表现以及引起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综合分析教育问题的形成原因,提出一些建议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即发展地区经济,吸引留守父母回流;完善留守儿童教育政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化;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弥补亲情缺失;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家长教育意识;对监护人进行教育指导,提高其教育水平;完善学校职责,优化教育结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
作者:郭金妹 张建荣 邬金萍 单位: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参考文献
[1]胡枫,李善同.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基于5城市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9,(02):67-74.
从案例中,笔者以“爸爸在旁边从始至终没发过任何言论”来概括了父亲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可能已经影响了父子之间的感情,使得孩子过于亲近母亲,而忽视父亲的存在。由于家庭成员较多,父亲基本无从插入。又因觉得自己难得休息一天,所以常常推脱给母亲或奶奶。父亲的放任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之大是需要研究者和家长共同重视。
2.祖辈———溺爱型
隔代家庭的祖辈家长对孩子溺爱严重。表现为:凡是孩子要的,想法设法办到,甚至上天摘星星也行;一切包办代替;一切事都围着孩子转。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是和父辈的不同。案例中,虽试图阻止过,但孩子想要也就给了。祖辈并没有意识到这样溺爱孩子有什么不对,奶奶说过:“算了,就给他”、“对他好没什么不对啊”。
3.曾外婆———支持型
支持型具有健谈、赞赏、善解人意,容易和孩子打成一片等特点。曾外婆的人缘极佳,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人来找曾外婆聊天。从她的人缘和周围邻居的评价中,笔者确定她是一个爱干净、勤俭节约、健谈的老人家。
二、四代同堂幼儿家庭教育的问题
(一)家庭成员人数多,容易在教育方法上产生分歧,缺乏一致性
由于大部分时间是母亲单独抚养,父亲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又是漠不关心的状态,其他家庭成员文化水平有限,似乎无法提出科学的意见。这样,家庭成员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会产生不一致性是必然会发生。现如今,孩子的教育问题在整个家庭中没有受到重视。父亲常说:“到妈妈那里去,走吧。”这种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现象导致孩子对父亲产生惧怕疏远或对立,亦使父亲的教育权在无形中失落。而爷爷奶奶的溺爱则促使孩子的性格会偏向任性。
(二)家长对幼儿的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认知偏离
“认知偏离”主要是家长对孩子的心理特点不了解。因此,对孩子的行为会产生认知偏离。普通家长都认为幼儿期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是贪玩、任性、没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这三个主要方面。相当多的家长把爱玩当成了贪玩,没能把孩子的天性放在首位,充分释放和利用孩子玩的天性来进行引导与培养。其实“游戏”是幼儿主要的活动方式,孩子通过游戏来获得最直接的认知经验,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三)成人不当的行为示范
我国家庭教育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家长教育意识浅薄。小孩好模仿,成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父亲母亲和东东在床上休息,母亲玩笑地说:“宝宝,去打爸爸。”东东嘴里边说着“打”边用力地敲打父亲,东东以此为乐。案例中,成人在生活中对“打”字反复强调,使得孩子学会“打”的发音。这样的一个字或动作是不是一个3岁幼儿该最先学会的字呢?
三、四代同堂幼儿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重视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家长教育,定期进行育儿培训
从案例中,笔者以“爸爸在旁边从始至终没发过任何言论”来概括了父亲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可能已经影响了父子之间的感情,使得孩子过于亲近母亲,而忽视父亲的存在。由于家庭成员较多,父亲基本无从插入。又因觉得自己难得休息一天,所以常常推脱给母亲或奶奶。父亲的放任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之大是需要研究者和家长共同重视。
2.祖辈———溺爱型
隔代家庭的祖辈家长对孩子溺爱严重。表现为:凡是孩子要的,想法设法办到,甚至上天摘星星也行;一切包办代替;一切事都围着孩子转。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是和父辈的不同。案例中,虽试图阻止过,但孩子想要也就给了。祖辈并没有意识到这样溺爱孩子有什么不对,奶奶说过:“算了,就给他”、“对他好没什么不对啊”。
3.曾外婆———支持型
支持型具有健谈、赞赏、善解人意,容易和孩子打成一片等特点。曾外婆的人缘极佳,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人来找曾外婆聊天。从她的人缘和周围邻居的评价中,笔者确定她是一个爱干净、勤俭节约、健谈的老人家。
二、四代同堂幼儿家庭教育的问题
(一)家庭成员人数多,容易在教育方法上产生分歧,缺乏一致性
由于大部分时间是母亲单独抚养,父亲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又是漠不关心的状态,其他家庭成员文化水平有限,似乎无法提出科学的意见。这样,家庭成员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会产生不一致性是必然会发生。现如今,孩子的教育问题在整个家庭中没有受到重视。父亲常说:“到妈妈那里去,走吧。”这种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现象导致孩子对父亲产生惧怕疏远或对立,亦使父亲的教育权在无形中失落。而爷爷奶奶的溺爱则促使孩子的性格会偏向任性。
(二)家长对幼儿的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认知偏离
“认知偏离”主要是家长对孩子的心理特点不了解。因此,对孩子的行为会产生认知偏离。普通家长都认为幼儿期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是贪玩、任性、没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这三个主要方面。相当多的家长把爱玩当成了贪玩,没能把孩子的天性放在首位,充分释放和利用孩子玩的天性来进行引导与培养。其实“游戏”是幼儿主要的活动方式,孩子通过游戏来获得最直接的认知经验,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三)成人不当的行为示范
我国家庭教育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家长教育意识浅薄。小孩好模仿,成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父亲母亲和东东在床上休息,母亲玩笑地说:“宝宝,去打爸爸。”东东嘴里边说着“打”边用力地敲打父亲,东东以此为乐。案例中,成人在生活中对“打”字反复强调,使得孩子学会“打”的发音。这样的一个字或动作是不是一个3岁幼儿该最先学会的字呢?
三、四代同堂幼儿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重视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家长教育,定期进行育儿培训
家长是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其素质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家长素质是家庭教育中最强有力的教育因素,也是实施家庭教育中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为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必须在社区范围内推行家长教育培训活动,以全面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乡镇政府应该积极举办免费育儿讲座,鼓励每个家长参加。可利用幼儿园师资优势,给祖辈家长提供免费咨询和讲座。为此,其思想可传递于父母,帮助父母共同担负婴幼儿的教育问题,制定育儿方法以及内容。
一、引言
孩子凝聚了家人对未来最深切的全部期盼,因此培养好孩子意义重大。只有通过合理引导小孩在解决具体事务过程中的思路和对策,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0到6岁,小孩基本上所面对的主要是幼儿园和家庭,而家庭的作用和地位远远大于幼儿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意义重大。幼儿教育是通过对具体事项的探究和对具体问题的解决,并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的办法,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具体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培养幼儿发现问题之间、事物之间之间的联系。亲子教育活动是当前幼儿教育活动中理念较为新颖、形式较为独特、使用形式丰富的教育活动。
二、在开展亲子教育活动中,引入家长参与互动教育策略的意义分析
儿童最初成长阶段主要集中在家庭之中,尤其是0岁至6岁期间,对幼儿开展有质量的教育活动不仅需要幼儿园等教学机构充分发挥作用,还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父母对幼儿的影响,在幼儿早期成长阶段,其成长发育过程中的环境对其自身性格和终身习惯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和积极作用,同时也关系到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开展有效的亲子教育活动,引入全方位因素,能够有效提升亲子教育活动质量。
儿童对父母有着很强的依赖感,0岁至6岁期间的幼儿对父母的依赖程度会更加明显。因此,在开展亲子教育活动中,通过积极引入家长参与其中,能够有效增强幼儿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从而帮助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良好的家庭氛围。当然0岁至6岁期间,小孩的成长和教育大多时间在家里完成,因此父母等开户者的教育理念和受教育的程度以及掌握知识的基本状况对幼儿成长进步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教育背景能够有效提升0岁至6岁幼儿早期潜力和智力的开发水平。
当前我国家庭教育,尤其是婴幼儿教育存在着极大问题和不足,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又极具现实性和必要性,因此在这一背景下,优化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有效解决幼儿的教育问题。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影响不断加深,而培养更高素质、更全技能的孩子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据此,只有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通过充分发挥家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将丰富大量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从而推动孩子在未来的成长教育过程中学到更多知识。因此,在0~6岁亲子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实施引导家长积极参与互动的策略,有着极大现实意义。
三、0~6岁亲子教育活动中引导家长参与互动的策略内容分析
3.1 营造良好氛围,活动开始前充分做好亲子教育的宣传工作
想要有效构建这一体系,就需要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和环境,通过调动广大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才能助推构建亲子教育体系。而想要做到这一系列要求,首先,要做好亲子家长会召开工作。亲子家长会意义重大,通过召开亲子家长会,全面、系统、体系化向广大家长介绍开展亲子教育活动的所在目的和特殊意义。在家长会召开期间,应该明确在亲子教育过程中家长所应承担的责任和注意事项。同时幼儿园要积极做好自身推介和宣传教学理念工作,通过对自身教学风格和特点的充分展示,最终获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助推亲子教育工作顺利实现。同时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开展一系列有效的宣传资料发放和免费咨询活动,一方面帮助更多的家长认识到开展亲子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同时又能提升亲子教育活动的内容。
3.2 丰富活动形式,利用多种活动方式加强引导家长参与亲子教育
家长的重要性和特殊地位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要重视合理引导家长参与亲子教育活动,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充分了解家长思想动态,通过对家长教育观念的有效认识和沟通,去寻找其在开展教育活动中的困惑和问题,同时积极结合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为家长制定正确合理的指导策略,通过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帮助家长革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水平,通过开展有质量的问题互动沟通,寻找到亲子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开展一系列沟通活动、丰富活动形式内容,帮助大多数家长积极参与亲子教育活动当中,积极鼓励家长,大胆创新教育理念与教育活动形式。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实现引导家长积极参与的目标。
3.3 积极拓宽教育资源内涵、开发家长教育资源,推动资源整合
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理论指导,还需要开展一系列有效的经验沟通与学习。通过开展一系列有效的经验交流会,丰富学习各种互动理念,通过对教育资源内涵的积极拓宽,实现多角度、多维度,扎实有效开展亲子教育活动。而在教育活动完成之后,要及时做好互动沟通工作,通过对活动开展状况的积极反馈和及时有效沟通,促进家长提升反思能力,增强家长对教育问题的实际解决能力。
四、结语
在0-6岁亲子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只有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才能推动亲子教育活动有效开展。而这一体系就需要积极引入家长这一元素,开展互动教学的策略研究。想要有效开展O岁至6岁儿童亲子课程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提供科学高效和切合实际的支撑动力,通过建立体系化、制度化的教育流程,确保整个亲子活动全面科学开展。亲子教育不仅要开展一系列亲子教育活动,重要的是将一系列能够有效调动小孩子健康成长的因素和内容,正是通过引入家长元素,引导家长,积极开展参与亲子教育互动的策略,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教育孩子,在孩子身体健康成长的同时,培养形成积极健康、茁壮成长的心理素质。
二、家庭教育的含义及作用
(一)对孩子的教育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的教育。家庭教育以培养孩子道德品质以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爱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需要家庭当中的每一个参与者共同倾注心血,?P注教育。
(二)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孩子在成长中会模仿父母的行为,例如三四岁的孩子在家里听到父母说一些脏话,一旦孩子听多了,他也会跟着讲。父母在孩子的面前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孩子很容易受其影响,同时父母的也要积极向孩子传播正能量。由此在家庭教育中需要父母的耐心与细心,不对孩子强加压力,让孩子能够有自己独立成长与自我发展的空间,同时也要对孩子保持一种“度”,在这个“度”的范围内能更好地接受孩子成长。
三、HZ村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一)留守儿童现状
1.学习成绩下降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学校和家庭的影响,尤其是留守儿童家庭的孩子从小缺少对孩子学习的监督,导致其容易放纵自己,对学习不上心,致使学习成绩下降。以笔者在调研过程中访谈的贵州省HZ村小学四年级的王同学为例,她和父母在一起在家时,父母每天会监督她的学习,督促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在作业做完的时候才会准许她看会电视,所以王同学的成绩一直比较好,曾获学校三好学生荣誉。她的父母外出务工之后,把她托付给外公外婆照顾。由于祖辈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她的学习,致使王同学的自我约束力下降,不去做作业,只对看电视“情有独钟”。学习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各科成绩不升反而降下来了。
2.心理问题堪忧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缺乏父母的关心和照顾,致使其找不到诉说对象,心理问题随之堆积起来,到达一定量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变化。HZ村男孩李某原本是个热情大方的孩子,父母外出后,心里面的话无人倾诉,被别人所不理解,性情慢慢发生了一些变化,变得孤单、自闭,把自己隔绝在世俗之外,不但不喜欢与别人人交流,终日忧郁不断,还总是会因为一点小事,一点小挫折都难以承受而情绪崩溃。有的时候被老师或朋友说了几句重话,就沉浸在自己的伤痛中。
3.道德缺失
大部分的农村人口远离家乡外出务工,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艰辛工作,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物质条件和学习环境,能够让孩子更好学习和生活,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父母的初衷和出发点都是好的,那就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为孩子提供坚实发展的基础。但最后最容易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他们虽然挣到了一些钱,但是忽略了对于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时期的儿童,由于缺乏家庭教育,极其容易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同辈群体是留守儿童社会化进程中最重要的群体之一,由于部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他们极其容易受到同辈群体的不良习惯的影响。在对调研地的参与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的监督和管理,有些孩子因此变得自私自利或性格孤僻,部分留守儿童,从小就受到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学会了抽烟、打架、偷窃等不良恶习。
与此同时,在外面打工的父母亲觉得在家陪孩子的时间较少或者基本没有,觉得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就希望能够多给他们提供一些零花钱,以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在生活上补偿这些孩子。但正处于人格发展时期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还未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念,感觉钱多了就可以随便花,想怎么花怎么花。养成了生活上的恶习,甚至还会产生犯罪行为,例如打架斗殴、偷盗抢劫等,对社会秩序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让父母了解后,很是无奈。
4.自身安全意识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家庭监护人的有效督促,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加上儿童的好奇心重,喜欢玩耍,对危险的事物总想去尝试。父母不在身边,祖辈由于自身精力的限制,对孩子的关注力度不够,缺少对安全知识的教育。对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缺乏意识,没有能力应对突发或人为的危险事件。例如,自然灾害、拐卖儿童等现象。
(二)家庭教育现状
1.临时监护人责任不明确
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不管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是亲朋好友,都将其监护责任理解为让孩子们吃饱穿暖,不发生安全事故。留守儿童家庭中的临时监护人时代观念较为落后,仍然有多数的临时监护人持有“照顾孩子的生活是家长的事,监督孩子学习是学校和老师的事”这样的观念。除此之外,孩子的心理变化频繁,老一辈人对其的关心不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临时监护人监管方式欠妥
在走访调查中笔者发现,多数孩子的监护人没有文化,加之农业繁重,没有时间辅导孩子的学习,并且临时监护人教育观念和方法较为滞后,对于孩子的抚养存在明显的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家庭教育倾向。HZ村中的留守儿童在家基本都是由爷爷奶奶在照顾,爷爷奶奶对孩子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管教孩子。以笔者在调研过程中的访谈对象H为例,他的父母在家的时候他特别听话,有不会做的作业,都拿去问爸爸,爸爸也会很认真的和他讲解,所以学习成绩一直特别好。后来父母出去打工了,当他拿着作业去问爷爷奶奶的时候,奶奶很无奈的告诉他奶奶连字都不认识,让H还是留着回学校问老师。H到学校后,老师问他为什么没做作业,他觉得老师是在责怪他,也不敢对老师讲实话。这样的状况不断恶性循环,致使H滞留的作业堆积起来,H也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H的成?越来越差,心理层面出现问题,呈现出叛逆的状态。
四、社会工作介入对策
(一)资源链接
1.链接资源以提供家乡就业机会
社工运用宣传手段,大力提倡让孩子跟随父母生活。让孩子能够在充满爱和关怀的环境中不断健康快乐的成长,许多孩子正是迫于环境的影响才导致成长的道路充满曲折性。社会工作介入其中,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细心才能让这些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如链接更多的外地资源,发展本地企业,使HZ村村民不用外出务工,比如说通过政府,引进外地资金进行开发建设。
2.链接公共资源以增强亲子关系
城市中工作的父母,时刻担心着孩子,倒不如把孩子带在身边。但城市中高额的学费和迫于户籍制度的压力,无法让孩子在城市中生活。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可帮助这部分群体获取政府的支持,链接其他的一些资源,帮助这些孩子能够在城市中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从而避免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如倡导政府兴建收费合理的打工子弟学校,使他们能够享受到不受户籍制度的限制等优惠条件。
3.链接教育资源以提供家庭教育
在笔者的走访过程中,对HZ的留守儿童作为访谈对象,针对孩子的心理状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大多数的孩子都渴望父母留在其身边。通过社工的介入让其父母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倡导父母多抽点时间陪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爱,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
4.链接社工服务以改善留守儿童家庭现状
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拉动了家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贡献。但同时却把孩子留在了家中,成为了孩子成长中的“绊脚石”。社工利用当地现有的条件开展一系列活动,帮助其解决问题和改变现状。
社工在有的时候可以承担起“妈妈”、“爸爸”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这些孩子的倾诉对象,对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活动进行了解,并让其有一定的释放。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没有阻隔,依旧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家庭社会工作
1.协调与父母的关系
社会工作者通过宣传手段,让孩子的父母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让孩子理解到父母的艰辛,同时父母也要理解孩子的苦衷,促成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父母的艰辛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不断努力工作的源泉。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正好促成了这一段好事情,社会工作者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对父母和孩子分别进行访谈,打通他们之间的“桥梁”。
2.协调与监护人的关系
孩子的监护人或者临时监护人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不够,由此引起孩子的叛逆和不合群。社会工作者的介入,让孩子拥有自己的倾诉对象,从而表达他们自身情绪的不良状况,得到心里的释放。社会工作者慢慢地将这个角色转换成他们的父母,让其父母来理解孩子不满情绪,从而让孩子更好的健康成长。同时社工也会对监护人的心理压力进行分析,处理好孩子与监护人之间关系。
(三)学校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是将社工的专业理论、工作方法及实务技巧运用于教育机构和相关设施中,致力于改善学校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学习的条件,帮助家庭相对困难的学生提高适应自学能力和生活自主,通过与在校学生及其学生的家长以及学校本身和居住社区的互动融合,协助学校预防和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引导学生寻求高度个别化发展和日常学习生活化的教育,让学生自己明确自身的社会化人格魅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生活环境与未来生活职业发展的一种专业服务。
社会工作者通过对学校教师的沟通,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开展个案评估,对于情况特别严重的可进行实时监控,随时关注其心理变化。同时也要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利用学校的公共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电话、电脑等电子设备,为在校留守儿童增强与父母之间的交流联系给予方便。在班级活动中,建立起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互相支持和鼓励,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四)社会工作行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了适应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必须提高全民族知识文化水平。因此,国务院颁布了在全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有关法规,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广大学龄儿童得到接受良好的教育机会,这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大举措。诚然,在全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出现了一个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本文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成因及其解决措施作粗略的探讨。
一、留守儿童的凸现及其基本现状
目前,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有近1.5亿的农民在外务工,打工者数量还在以每年超过500万的速度增长,他们的子女处在义务教育年龄段的约为2000万,其中超过1000多万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农村老家,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他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一般指6-16岁)儿童。
(一)留守儿童凸现的原因
留守儿童是伴随当今中国劳动力市场形成和发展而派生出来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就是留守儿童的父母及亲人为了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外出务工,把自己的小孩留在农村,随家人或亲友一起生活,从而使他们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应有的家庭教育,在广大农村形成一个“特殊未成年人群体”,这个群体就是人们常说的“留守儿童兵团”。
(二)留守儿童的基本现状
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虽然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也为他们接受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但是,由于父母长时间在外务工,不与儿女一起生活,家长的“启蒙老师”角色没有发挥作用,因而,无疑对儿女的教育和成长带来一定的影响。然而,有的聪明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也变的更加坚强、懂事,自理能力强。父母的外地工作和生活或多或少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着他们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大学继续学习深造。诚然,除了经济上的有所改善,而留守生活带给他们更多的恐怕就是教育上的缺陷。以湖北省枣阳市的三镇十四村为例,抽样调查了17所中小学,根据班主任所提供资料以及最近几次大型考试成绩表,“留守儿童”辍学率约为5%,在学“留守儿童”40%成绩较差,30%成绩中等偏下,仅有10%成绩比较优秀(班级前20%)。据老师反映,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在完成家庭作业方面有明显差别。父母在家的孩子,作业完成得比较及时、认真;父母不在家的,作业经常拖欠,甚至还会出现抄袭、不写的情况。
与此同时,由于他们短期或长期失去直接监护人的监护,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留守儿童生活在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隔代家庭”之中。也由于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心理不能健康发展,存在着厌世自闭、逆反心理、空虚、自卑、胆怯和没有精神寄托等等。家庭生活感情和教育的缺陷,使他们当中有的经常逃学、打架;有的行窃偷盗,甚至违纪犯法,给和谐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因其家长外出务工而把孩子留在老家与家人生活,导致父母关爱缺位、家庭教育歉缺、学校教育与管理困难,使留守儿童得不到家庭和学校应有的教育程度以致影响其正常成长的过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出现和存在,既有客观上的原因,又有主观上的原因。笔者就此问题作以下分析。
(一)家庭教育的缺欠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就是就是家长和家人对其小孩的教育过程。是与其家庭的人员变动有直接关联。留守儿童的家庭通常是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单方照管或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嫡系亲属代为照管,这样势必会造成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农村贫困家庭不能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家里还要承担大量的家务和农活;代管人要么年事已高,除照顾孩子的基本生活外,无力教育孩子;要么是文化素质低下,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是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调和弱化。完整的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应该是包括父母双方对孩子的言传身教的启发、教育和影响,父母双方的教育“合力”是保障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而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变化必然会部分地消解这种教育“合力”,从而削弱家庭教育的整体功能。
(二)学校教育和管理不到位
学校是教育人和培养人的特殊场所。学校理应承担起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学校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显然没有到位,具体表现为:一是绝大部分学校的教育理念依然是把追求升学率摆在第一位,忽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仅成为一种口号或“摆设”。二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针对性不强。学校教育主要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共性,而往往忽略受教育者的个性需求。留守儿童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常常在学习、生活、心理发展及道德行为等诸多方面出现问题,而在整个受教育者中留守儿童毕竟还是少数,有留守儿童就读的学校往往无视这一特殊受教育对象的存在,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缺乏有针对性的关注和关爱,导致这些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无法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有针对性的补偿。三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严重脱节。表现在留守儿童的家长与学校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尤其是与班主任老师之间联系和沟通的严重匮乏,没有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效应,而缺少家庭教育支撑的学校教育,至今没有能够采取很好的措施来弥补这种“家校教育”脱节所带来的“消耗”,学校教育的功能在这种“消耗”中大打折扣,致使留守儿童得不到应有的教育。
(三)社会教育的缺乏
目前,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在社会教育方面突出问题,是社会为少年儿童的成长提供有效帮助的组织机构太少,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几乎空白。社会组织是世界发达国家普遍具有的帮助机构,其中帮助儿童是重要的内容。我国目前这样的机构系统尚待建立和完善,类似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还不十分明显,专门扶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组织更是空白。另外,受农村社会的经济、文化整体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村地区的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留守儿童社会教育的严重缺乏削弱了社会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应该发挥的作用,也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三位一体”的理想 教育功能化为乌有。
此外,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关注度不够也不利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笔者调查的三个镇政府的社会教育情况,竟然没有一个有外出务工家庭的任何专门资料,也没有一个对有多少农民工离家有多少留守儿童做过详细统计,更没有明确提出和解决问题的相关政策措施。关注只是停留在媒体等表面形式上,所谓照顾也就是每年象征性选择小部分留守儿童家庭送一些礼物,根本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面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性,一些学者警示:他们可能会成为被“毁掉的一代”,成为国家和社会生活新的不稳定因素。因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协调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教育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改善户籍制度环境,解决留守儿童进城读书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这样可以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可以随父母进城读书,无疑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取消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取消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人学限制,加快我国现行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城乡公平、地区平等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度。
在现阶段,可以借鉴上海的改革方式,改“户籍制”为“居住地制度”。实施流动儿童的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只要是已经在同一个城市居住达到一定年限就给予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子女同样的入学受教育机会。
(二)强化政府及教育部门管理职能。支持学校做好流动儿童教育
各地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接收流动儿童学校的督导,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对一些有条件接受流动儿童入学的学校加以指导,营造城乡儿童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但是,如有对流动儿童的入学通过多收费和乱收费的方式设置障碍的学校进行严厉的查处和处罚,从根本上杜绝城市学校对流动儿童歧视性待遇和不合理收费,确保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实施。
政府还应加大对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和要求,按照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来确定中央对各级地方政府义务教育经费的支出,各地政府应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对在城市内设立的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条件予以补贴,提供基本的教学场地,适当拨款扩建校舍,派送高素质的教师,以解决城市学校目前还存在不能容纳流动儿童入学的实际问题。
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应该积极扶持和督导有办学条件的私立学校参与留守儿童教育活动,扩大教育面,以方便留守儿童就地入学读书,促进各地教育事业的平衡发展。
(三)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高农村教学质量
为了让留守儿童在接受良好的教育中成长,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更多关注农村教育,落实支农政策,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投入和建设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和教育环境。各农村学校也要密切配合,积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要制定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增强办学和教学的针对性,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思想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给与更多的关注,用强化的学校教育弥补他们弱化的家庭教育。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农村学生档案和留守儿童档案。把学生父母是否在外打工,在什么地方打工以及与其父母的联系方式等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增加到学生的档案里。学校还要加强对留守孩子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尽量完善寄宿制,把留守儿童中志愿留宿的都集中在学校住宿,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这么做既避免家中老人的溺爱又可进行更科学的思想和生活上的引导。配备专门的类似心理辅导的老师,解决他们平时生理心理上的一些问题,让他们也能跟其它儿童一样感受到关爱和重视,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另一方面,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联系和沟通。通过这一渠道汇报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督促家长更多关注孩子成长。同时,学校还可以教育和发动全校学生,积极团结和帮助留守同学,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选择家庭教育方式,维系亲情交流互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直接也最容易出效果的教育方式仍然是家庭教育。这是因为有家人的激励,亲情的维系,情感的互动。因此,外出打工的父母要选择好监护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要尽可能经常回家看望子女,关注子女的学习、生活、思想和生理状况,让子女感受到亲情的温暖。父母在外也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以形成一个最为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习环境,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这就为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使孩子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然而,值得一提的就是要转变父母用金钱弥补愧疚的心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除了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之外,切忌过度的物质满足。以免不仅没能弥补孩子缺失的亲情,反而为子女的越轨行为制造了温床,提供了条件,使他们无法抵制外界的诱惑而走上歧途。
(五)建立和完善对留守儿童教育成长的监护体系
事物都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和发生发展的轨迹,它的出现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迹象可循,人们可以因此对事物进行精准的了解和判断。对事物进行了解和判断的能力就是觉察力。所谓觉察力,就是洞悉彻悟事物的发展规律、方向的高度预见性的一种本领和能力,是能够以小见大、以心见性、见微知著、敏捷独到的一种超前的感悟能力。[1]具有较强觉察力的人,能运用心理、思维的力量去了解事物,解开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力,即父母发现家庭教育问题的能力,包括对家庭教育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等都能有所发现和认识,并洞察影响家庭教育的诸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明察家庭教育的成效。
一、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的后果分析
家庭教育问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局部到整体,是一个渐变过程,不是突变的过程。家庭教育问题出现的最初阶段,很容易被年轻父母忽略,使得家庭教育问题日积月累,越发严重,以至于有的问题积重难返。对家庭家庭问题的失察,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并且影响深远。多重家庭教育问题互相牵扯和纠缠,严重影响问题的解决。
(一)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造成错失家庭教育良机,影响深远
父母应该对家庭教育的状况有所监控和觉察。但很多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后知后觉,家庭教育失当而不自知,导致家庭教育问题无法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很多家庭教育问题是随着孩子的学业问题或者品性问题而暴露,也有的家庭教育问题等到孩子成年才被觉察,因而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教育影响相对于教育行为,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因家庭教育不当产生的问题,会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与大学阶段呈集中爆发状态,有的会延后到下一代择偶、组建新家庭时才会有所表现。这使得众多家长往往不能对孩子的成长问题做家庭教育方面的归因,不能回溯家庭教育问题,而将此归因于外部条件的变化。比如,他们认为“孩子进入青春期,产生叛逆”,“孩子进入大学,生活环境条件变化,不能适应”,“年轻人进入婚恋期,一时不知道如何相处”等等。实际上,其中很多的问题都源自家庭教育失当,造成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变化的环境,因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适应问题。
(二)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造成家教问题积重难返,影响深刻
家庭教育问题与原因之间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而是多样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元素纠缠的结果。比如,年幼的孩子喂养困难,不愿意好好吃饭。究其原因,有孩子自身先天或者后天的消化能力问题,但也可能是年轻父母喂养方法不当,没有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造成孩子脾胃失和并影响到食欲。其间还可能夹杂着年轻父母对孩子不良养育态度的影响:父母或者马虎忽略,或者迁就溺爱,影响了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此外,家庭情感关系不良影响到孩子的情绪,也可能造成孩子食欲不佳。反过来,孩子的喂养困难问题,会引起年轻父母的焦虑情绪,父母双方可能推诿责任并互相指责,导致家庭冲突增多,家庭情感氛围不良,进而引发新的家庭纠纷和冲突,再一次影响孩子的喂养。影响家庭教育的多样因素的纠缠与牵扯,产生的影响不是1+1=2而是1+12。如果长期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导致若干家庭教育问题纠缠在一起,最后分不清孰因孰果,那么处理此类问题就会非常棘手。所以,年轻家长对家庭教育问题不自知,就会贻误对孩子的最佳教育引导时机。如果不能对家庭教育问题保持清晰的认识,及时检视家庭教育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存在的问题就会成为家庭教育的隐患,成为影响孩子成长的隐患,导致外部因素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引发出家庭和孩子新的问题。
二、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的原因分析
教育素养是指父母为了合格地担当家庭教育实施者的角色,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应当具备的特殊品质,包括教育知识、教育观念与教育能力。[2]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受到家庭教育本身特点的影响,也和年轻父母自身的素养及行为方式有密切关系。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影响了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
1.家庭教育即时性、随机性和零散性特点,使得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容易出现“挂一漏万”的现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不是有目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教育过程,而是伴随在日常生活当中随机、即时、零散地进行的,需要家长敏锐地捕捉教育的信息与契机。虽然新时期的年轻家长都很重视家庭教育,很关注孩子的成长,但对于何时是教育的契机、用何种方式教育效果最佳,年轻父母很难把握好。而家庭教育的规范很少有明文规定,年轻的父母本身对家庭教育要求并不明晰,要在实践中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的规范甚至要等到孩子“违规”之后才被发现。家庭教育可能“处处是教育、时时是契机”,但年轻父母却常常忽略机会,不能很好地把握教育契机,或者因为采用不当的教育方式而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变成“坐失良机”。此外,年轻父母因娱乐生活丰富、工作繁忙、家庭教育经验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也容易忽略家庭教育的契机,忽略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2.影响家庭教育成效的因素是动态的、多元的,年轻父母很难整体把握家庭教育系统不少年轻父母的“父母角色”意识不够,对家庭教育不重视,因而忽略对家庭教育问题的关注。更多年轻父母是重视家庭教育的,但对家庭教育问题也未必能很好地把握。家庭教育成效是受多元、动态因素的综合影响。家庭所处的地理环境、家庭中的人员结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等等,都深深影响着家庭教育成效。另外,这些因素作用的发挥,还取决于孩子的特点。孩子用自己的气质特征、性格特点、智商才能甚至是外貌特征等,与这些外部的影响因素进行对话交流,从而影响着家庭中各种因素作用的发挥。年轻父母对于影响家庭教育的诸多因素缺乏完整的认识,难以整体把握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难以发现诸因素之间复杂的关联,因而容易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
(二)年轻父母自身的特点造成了他们对家庭教育问题的失察
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力还受制于他们自身的特点,他们的认知、情绪、个性等方面的特点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对家庭教育问题觉察的客观性、全面性和深刻性。1.年轻父母的个性特征造成了他们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不细致家庭教育问题往往是“于细微处见精神”,需要年轻父母对问题能明察秋毫并防微杜渐。但不同个性的家长,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力有较大的差异。比如,情绪型性格的年轻父母,处理事情习惯“大大咧咧”且容易被情绪左右,对孩子的照管和教育情绪化严重,常常出现粗枝大叶不细心的毛病,对细节的敏感度和关注度不够,遇事急躁不冷静,他们容易忽略孩子和家庭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而理智型性格的年轻父母,又可能出现过度关注,过度敏感,导致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不客观。2.年轻父母觉察能力不足导致他们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不全面“见识”即看见并认识。所谓“有见识”,就是个体看见并且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它是觉察力的基础。“事事留心皆学问”,人们可以通过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思考,得出对事物的认知和行为决策。掌握的信息越全面,认知分析就可能越客观越深入。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越专心越用心,得到的有效信息就越多。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能力,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家庭教育过程中相关信息的掌握。虽然信息无处不在,但是年轻父母家庭教育临床经验不足,在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过程中,容易忽略与孩子成长有关的信息,比较容易捕捉到的是能引起他们情绪体验的内容,而情绪体验中觉察的信息却未必客观。比如,孩子牙牙学语,符合年轻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期待,就会引起他们的兴奋,他们因“牙牙学语”这个事件而出现“晕轮效应”,产生认知偏差。3.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认识不足导致他们对问题的觉察不深入觉察不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要用脑子想。“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所谓行家,就是对问题的敏感度很高的人,相关的知识背景是觉察敏感度的基础。年轻父母如果没有认真学习家庭教育理论,对家庭教育问题觉察力不足,对问题的了解不具体,就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或者关注问题的表象而忽略现象之下的隐性问题,尤其是对内在问题的觉察不足。比如,孩子与伙伴关系不良而情绪低落,父母容易觉察到孩子人际交往状况,看到孩子缺乏交往主动性和交往技巧,却不容易发现孩子的内在体验,无法关照到孩子内心安全感不足,或者是不够自信而不能很自然地和同伴交往因而回避交往。如果年轻父母忽略孩子的内心体验,就会使得问题的解决走上歧路,甚至会加深对孩子的伤害。比如,上例中的父母,忽视孩子的内心体验,强行催促孩子去与同伴交往,会引起孩子更深的恐慌和更严重的退缩性行为,会给孩子脆弱的心灵造成新的更深的伤害。年轻父母家庭教育实践经验不足,对家庭教育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认识不够,对孩子早期表现出的问题重视不够,就越发不能很好地觉察家庭教育问题。
三、用“多元检视”方式提升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力
学者的研究表明,“教师教育智慧在其核心表现上与觉察力密切相关。”[3]提升父母的教育智慧的核心也在于提升其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力。除了要从观念上帮助他们,使他们重视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更重要的是要从方法上帮助他们,使他们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能力得到提升。学习多元检视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倾向和层次去觉察家庭教育问题,找到更多的家庭教育问题关注点,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年轻家长提升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力。
(一)从多角度检视家庭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
家庭教育的成效是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教育的问题也是如此。觉察家庭教育问题,就要重视检视与问题相关的诸多元素,包括家庭居所、家庭收入、家庭的社会阶层、家庭人员构成等客观因素,也包括父母的家庭教育素养、成长经历等主观因素。年轻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影响家庭教育的主观因素的检视和觉察,如自己的成长经历、自己的教育素养等。前者会影响后者的方向,后者会影响对前者的审视深度。年轻家长检视家庭教育最主要的视点有:1.对新生家庭与原生家庭关系的检视新生家庭和原生家庭是一组相对的概念。每个新生家庭都来自原生家庭,并成为下一组新生家庭的原生家庭。因此,家庭教育不是零起点,原生家庭中的家庭教育观念和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到新生家庭。年轻家长要尽量与原生家庭保持健康的关系:所谓健康关系,就是看到关联,又能调整问题所在。年轻父母对自己所在新生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容易出现“当局者迷”的困惑,反观自己的原生家庭则会产生“旁观者清”的效果,对自己的家庭教育问题的觉察会更客观更全面。而且,自己作为当事人,容易检视到原生家庭教育方式的成效,从而可以对新生家庭的教育方案作出适当的调整。对原生家庭的检视,重点要检视原生家庭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亲密度、对孩子的期待及其促进策略等,并注意把新生家庭与原生家庭进行比照,既不能完全推翻原生家庭的教养模式,也不能不加分析地进行全盘复制和吸收。年轻父母在对原生家庭的理性检视基础上实施新生家庭教育,使得新生家庭教育有较高的起点,可以帮助新生家庭对家庭教育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落进原生家庭问题的窠臼中。2.对自己“父母角色”的全面检视年轻父母在社会生活中身兼多种角色,他们作为一个“社会人”或者是“职业人”的角色成长比较受关注,但其“父母角色”的成长常常被忽略。年轻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执行者,需要对自己的“家长”这一角色及其成长状况进行认真和长期的检视。(1)对履行父母角色职责的检视年轻父母是否把握好自己的“父母角色”职责,是做好家庭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年轻父母要对父母角色的多元定位加以检视:做为监护人,父母是孩子成长资源的提供者,使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得到基本的保障,而不要让孩子流离失所。作为监护人,父母还要保障孩子的心理安全,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父母同时是孩子的成长伙伴和顾问,对孩子的成长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既不能放任孩子不管,也不能越俎代庖剥夺孩子自主学习和成长的机会。(2)对父母角色成长状况的检视“陪孩子一起成长”是当下父母成长的重要方式。缺乏完整家长教育学程的年轻父母们,大多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脚步,在实践中摸索着成长的。他们的教育智慧和能力,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得到扩充与提升。父母要检视自己的教养行为,对教养有效性进行检视,同时也要检视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效率。最主要的检视途径是对教养成效进行检视,通过了解孩子积极的正向的变化情况来检视父母学习和教养成效。(3)对父母与孩子的情感关系健康状况的检视良好亲子关系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基础。保持良好亲子关系的家庭,即使孩子出现阶段性的成长问题,也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亲子关系是检视教养成效的重要指征之一。常见的亲子关系问题是亲子关系疏离、亲子关系过度依赖、亲子关系冲突等。孩子的个性不同,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对父母的需求不同,良好亲子关系的格式也会有所不同。良好的亲子关系表现为依恋不依赖,理性不冷漠。父母需要很好地回应并引导孩子,使亲子之间和而不同,保持一种有弹性的融洽关系。
(二)从不同倾向检视家庭教育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劳动力迁移到经济发达的城市,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城乡二元结构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教育体系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把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和教育,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
一、“留守儿童”的界定及其重要性
在本文中,留守儿童指的是年龄在18岁以下6岁以上需要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并且其父母双方或单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农村家中,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教育的未成年人。这个年龄阶段贯穿了人的习惯养成、人格品性的培育、基本知识的教育、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建立及人的初步社会化等重要阶段,对人的一生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目前有5800万人,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是留守儿童[1]。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关系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关系到农村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对于每个人来说无疑是联系最紧密、归属感最强的地方,在人的道德品性的培养、各种其他知识的学习及非正式化的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由于劳务的输出,家庭结构的转变,传统家庭的教育模式和功能有了一定变化,形成了一些比较突出的困境,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家庭监护模式的转变。
目前,留守儿童的监护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种是隔代监护,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为管理照顾。由于血缘、亲缘关系,隔代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不忍心责骂和严厉管教,而是对孩子的要求相对比较宽松,而且许多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所接受。第二种是上代监护,即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而且监护人也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在对其教育上难免会出现分散精力的情况,因此,上代监护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方式[2]。第三种是单亲监护型,这种监护模式,容易造成母爱或者父爱的缺失,儿童缺少父母的热情与关爱,就难以获得良好的自我感受,安全感和自尊心缺失,从而导致心理上的敌意和焦虑且与父母的亲情关系趋于淡漠,他们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由此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容易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内向、自卑、悲观、孤僻等。第四种是同代或自我监护型,这些模式相对较少,而且一般发生在有一定独立生活能力、自主性比较强的留守儿童身上,但是这个年龄阶段容易受到周边不良环境的影响,严重的会腐蚀青少年的心灵,甚至走上不良道路。近几年来有关报道称青少年犯罪率急剧上升,几乎占社会犯罪率的70%,青少年犯罪比例也日益增加,很大一部分都是缺乏有效管教的留守儿童,长此以往,必定会对社会造成危害,这一严酷的现实问题应当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3]。
2.价值观念的误区。
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接受了不少的新鲜事物,但是由于受到自身文化修养和自身境界及所处的群体环境的限制,往往在学习到新思想新观念的同时也受到了许多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
(1)“读书无用论”抬头。由于劳动输出,家庭经济状况有了显著改善,很多家庭快速致富,这导致当前很多留守儿童的家长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是很重视,沉湎于劳务输出带来的短期效应。
(2)“学而优则仕”思想残留。由于教育观念落后,部分地区的封建思想仍然盛行,很多家庭仍然持有读好书做大官、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等思想。
(3)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错位。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应,但是在其光鲜亮丽的外衣下,也存在负面影响,如把金钱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忽视社会价值。农民工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缺乏洞察一些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把经济领域的价值观标准应用到人际交往和人生观、价值观上,因而形成错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重技能轻德育。农民工是城市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生活工作在城市,但是相对比较封闭,对于他们来说,高技能等于高收入和良好的生活水平,在强大的经济压力下,形成了他们只注重能带来收入的显性教育,对道德品性等隐性因素缺乏足够重视。这些都影响了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指导思想和教育方式,造成了留守儿童在生活习惯、社会公德等方面的问题。
三、重视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家庭教育担负着对儿童传授文化知识、培养道德品质、指导行为规范、帮助自主谋生等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的长期的影响、教育将决定着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虽然相对其他儿童有一定困难,但是,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从不同的角度看,艰苦的环境是人生的砥砺石。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完全可以做到规避不利因素,充分利用有利条件。
1.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
良好的教育应该包括知识的传授、人格的完善、道德的培养、体魄的锻炼、生活技能的培训等方面。要摒弃狭隘的“读书无用论”、“金钱至上”及“树大自然直”的消极观念[4]。
2.加强沟通,倡导亲情教育。
首先,异地分割的局面,导致家长和留守儿童之间存在一定的沟通困难。家长应加强与小孩沟通的意识,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和心理问题,鼓励他们多多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在沟通信息时要注意把城市里的新事物新观念介绍给小孩。此外,在暑假的时候,有条件的家长可以把小孩接到自己身边,让他们充分感受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差异,培养好亲子之情,让他们明白父母对他们全方位的关心和爱护。
其次,要加强和监护人之间的沟通,将城市里相对科学的教育理念与之进行交流,多多了解小孩在家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和监护人一起,规避不良社会风气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再次,要经常和学校老师进行沟通,随时了解孩子的学校状况,通过电话和网络等方式积极配合老师管理,通常情况下,孩子对家长的管教接受效果比较好。家长要利用自己和孩子的亲密情感关系配合学校进行管理。
3.慎重选择监护人。
家长在出门之前,要充分考虑监护人的监护能力和精力,选择孩子熟悉的、有爱心的、能给孩子营造良好家庭氛围、能保障孩子健康成长的监护人,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孩子在这个新的生活环境之中,有一对结构上的父母、兄弟姐妹等,保持家庭结构相对完整,从而使孩子获得更多的父爱与母爱。
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但有家庭方面的,更有学校和社会环境方面的,但是其特殊性主要在于“留守”,是由家长和子女的分离造成的。因此,家庭教育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需要家长在面对强大的经济压力的情况下,付出比其他家长更大的努力和智慧关心子女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陈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亟待解决.光明日报,2002-04-09.
作者|艾米
让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懂得一些知识
很多父母教育孩子时,都喜欢应语言来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很多时候,语言是苍白无力的,孩子唯有自己经历过了才能理解,才能刻骨铭心。所以,平时生活中父母应该让孩子多接触一些东西,让孩子在自己的经历中去感悟和学会一些知识。
一、引言
新时期背景下,很多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比较关注,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父母会将子女接进自己所在的城区上学,确保获得较高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通常由爷爷奶奶照顾,造成了隔代教育的产生,这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其次,也有一部分家庭小孩基本上由母亲照顾,这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也容易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两种现象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二、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不注重儿童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
在留守儿童中,很多都不是父母H自监督教育,或者由母亲一人独自教育,从而形成了隔代教育以及教育缺失的现象发生。从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来看,大部分都表现得过于溺爱,逐渐导致了儿童自身道德上的缺陷,不懂得尊重和分享,对人和事物态度冷漠,渐渐会产生消极厌世的心理,由于缺乏相应的管束,会诱发儿童不良的生活作风,严重的甚至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
(二)不利于儿童学习成绩的提高
留守儿童监护人在思想观念上往往存在很大的失误,他们往往只关心儿童吃饱穿暖的问题,而对儿童的学习情况则很少关注[1]。加上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本身知识水平有限,不能够对儿童学习上进行正确的辅导,因此在儿童学习最关键的时期,缺少学习生的培训和知道,导致学习能力低下,学习方法出现偏差,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不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儿童心理问题是留守儿童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对儿童影响也最深。心理问题会导致儿童在学习上失去应有的兴趣,造成儿童对学习的热情不高。其次还会影响到儿童在课堂上的表现,导致儿童纪律性差,不容易教育。另外,不注重心理上的培养会造成儿童在个性上发展上走向极端,一种具有攻击型,另一种表现得内向畏缩,害怕与人交往。
三、新时期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具体对策
(一)提高隔代教育的质量
针对儿童大多由爷爷奶奶看管教育的情况,首先应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当地政府应该大力开展各种老年培训基地,通过在社区或者学校,免费为老年人进行培训,传授科学合理的教育观念,通过了解老年人平常教孩子的方法,对问题做出解决,让老年人学习现代先进的育儿经验[2]。
其次,要充分解决隔代教育中对儿童过于溺爱的问题,老年人和儿童之间具有较大的代沟,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不能以家长的姿态对待儿童,应该采取平等的态度,祖辈和孙辈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友谊,儿童需要教育,也需要沟通,在这个阶段,也正是儿童模仿能力最强 的时候,身边人的有一言一行,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都能对儿童造成影响。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留守儿童大多数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都得不到很好的保证,学校对留守儿童学习、教育、身心发展就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首先要充分肯定中小学教师为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所做出的贡献,为促进中小学教师继续在工作中发挥热情,可以将教师在为留守儿童教学中的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其次,学校要加大对寄宿制的建设力度,有效利用学校中的教学资源,来减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在一些课余时间,周末或者是一些节假日,学校可以组织教师上门对家长进行专业的教育培训,提高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方式方法[3]。除此之外,面对学生心理上的问题,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或者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及时调整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在形式多样的大环境下,以及良好的沟通氛围中,增强留守儿童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政府加大财力支援
学校在改善留守儿童养成教育问题时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受资金和一些因素的制约,往往不能够彻底解决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问题,这就需要当地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加大对资金的扶植力度。首先要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从思想意识上让教师给到留守儿童真正的关爱,其次,政府应该出资用于提高留守儿童居住周边的教育设施建设,以及学校教育方面的设备更新。共同为留守儿童创造出良好的接受教育的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留守儿童现象已成为我国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需要国家、学校、家庭多方共同努力,针对留守儿童的问题进行逐个解决,全面促进人才教育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国实施城市化、产业化发展战略的产物,是农民向城市转移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殊的历史现象(章国平、何建华2007)。长期以来,虽然无数进城务工人员为城镇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却无法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大障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受制于此。
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主要包括留守儿童学习状况、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道德品质和行为社会化教育问题、日常生活方面的教育、安全教育问题等方面。下面分别就这几个方面加以综述:
1.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研究者主要从学习成绩、学习辅导监督,学习动机和目的等三个方面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在学习成绩方面,不同学者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父母在外务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显著影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成绩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有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总体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成绩没有太大的差异,儿童的学习成绩与父母是否外出打工没有明显关系,只是少数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出现了学习成绩的下降和学习态度的散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1,叶敬忠等2006);而新华社记者周俏春、邬焕庆与四川省仁寿县教育部门联合对全县2000名打工子女的学习成绩进行了抽样调查也发现,48%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每学期均有不及格科目),40%的学生成绩中等偏下(中国农村研网,2004.11.17)。78.4%的教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以后,孩子的成绩差了”,54.5%的教师认为“父母去打工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较差”(周宗奎等2005)。
在学习辅导监督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者出现空缺的较多,学习监督力度不够。父母(尤其是父亲)的外出,使留守儿童失去了很好的学习辅导机会,部分孩子的辅导者出现了转移,少数孩子的辅导者出现空缺。留守儿童中需要辅导但没有人来辅导的人数所占比例达到了21%,超出了非留守儿童(叶敬忠等2006)。留守儿童大多是交给爷爷奶奶或请他人照料,监护人或者由于一般年龄较大、文化水平低,或者由于要承担沉重的家庭内外事务,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辅导小孩的学习,对孩子的学习几乎起不到任何监督作用。(叶敬忠等2006,汪志强、袁方成2006)。临时监护人的监管不力造成留守学生学习落后,不少留守儿童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不好,不能完成家庭作业,逃学和辍学等情况时有发生。
在学习动机和目的方面,研究者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学生是因为喜欢学习而学习;有的为减轻父母负担而学习;有的是为出去而学习,憧憬外面的生活;有的是为了感情的需要而读书。有的研究者从调查数据发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就学习目的来讲,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性。多数儿童都认为自己上学主要是为了考大学、减轻父母负担、为父母增光和找个好工作(吴霓等2004,段成荣、杨舸2005,叶敬忠2006)。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学习动机和目的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调查发现多数留守儿童学习自觉性差,生活目标就是外出打工,不愿意继续上学。相当一部分留守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逃学旷课、厌学乃至辍学现象时有发生。
2.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在家里缺少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长期下去往往出现消极情绪。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多半会自己去解决,缺乏家长的正确引导,他们更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行为方式及学习成绩有较明显的影响(林宏2003,范先佐2005,吴霓2006,汪志强、袁方成2006)。
张鹤龙(2004)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性格内向的留守儿童比例要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并且前者神经过敏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后者。一些教师认为,近一半的“留守孩子”存在性格缺陷,表现为冷漠、内向、孤独、自卑等(李立靖,2004)。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心理承受力弱,意志力不强,缺乏安全感和家庭归属感;自卑闭锁、白暴自弃、沉默寡言、悲观失望、孤僻寂寞;任性;中动、脾气暴躁、情绪焦虑、态度冷漠、性格内向、神经过敏,有的充满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对父母打工不理解而充满怨恨。(林宏2003,李立靖,2004,范先佐2005,吴霓2006,于慎鸿2006,殷世东、张杰2006)
有的研究者发现也有少数孩子在父母出外打工后,变得更加坚强、自信,自理能力增强,而且能够理解父母的做法,把对父母的思念、感激变为学习的动力,自觉上进,表现良好。但这样孩子是少数,大多数孩子在父母外出后都表现出一些心理问题,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突出,女生比男生突出。
3.道德品质和行为社会化问题。“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没有正常成长的家庭环境,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教育和关爱,存在着学习生活放任自由,思想道德教育缺失,权益经常受到侵害的问题和危机。有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而产生了诸多不良的社会行为,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陆士桢等2004,李秀英,2004,叶敬忠等2005,范先佐2006,许立华2005)。
留守儿童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①放任自流,我行我素。部分留守儿童常常放任自流、不服管教、约束力差,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有的养成了凡事都以我为中心、专横跋扈的恶习,道德严重滑坡(林宏2003,范先佐2005,周宗奎等2005,吴霓2006,汪志强、袁方成2006)。②生活奢侈浪费,好逸恶劳。有的留守儿童生活上爱攀比、奢侈浪费,好逸恶劳。对金钱的支配缺乏合理性,用父母的血汗钱请吃请喝;缺少社会责任感、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等(黄应圣、刘桂平2004,吴霓2006,殷世东、张杰2006)。③不尊敬长辈,狭隘自私。许多留守儿童不听祖辈的教导,或顶撞祖辈,不尊重师长;不诚实守信,狭隘自私,不关心别人(林宏2003,于慎鸿2006)。④社会行为偏差。一些留守儿童沾染上说谎、讲脏话、吸烟、吸毒、酗酒、赌博、小偷小摸等恶习,甚至抢劫或犯罪;有的拉帮结伙,打架斗殴,敲诈勒索,欺负同学;有的孩子迷恋游戏机,上网成瘾,看不良录像、夜不归宿,与社会上的混混搅在一起。此外,留守学生中早恋的比例也较大。(林宏2003,李立靖2004,周宗奎等2005,范先佐2005,吴霓2006,
殷世东、张杰2006,汪志强、袁方成2006)
上述情况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得不到父母的及时的良好引导,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等原因,部分留守儿童的道德观念淡薄,道德社会化不完善,早期社会化陷入困境,人格发展存在缺陷,社会化行为产生偏差或失败。
4.日常生活的教育问题。关于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日常生活教育的影响较复杂。一方面,由于父母在外打工,家庭经济较为宽裕,对留守儿童生活的支付能力较强,监护人一般也会将他们的生活上尽力照顾好,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更高(吴霓等2004,周宗奎等2005);另一方面,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到的关爱减少,有的留守儿童生活上会发生困难,因此,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吴霓等2004,周宗奎等2005)。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与河南省城调队对河南省鲁山县、叶县的4个乡镇4所学校500名学生进行专项调查表明,半数以上留守儿童对目前生活状况不满意,有58%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生活得不快乐(中国信息报,2005.02.03)。
研究者主要从留守儿童的日常饮食和衣着状况(满意度)、疾病照料状况、劳动负担状况、上学方式、零花钱使用状况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来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饮食和衣着卫生方面,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整体上没有明显差别,与父母外出前后的对比也差别不大,但少数监护类型下(如隔代监护、父亲监护等)的留守儿童在饮食和衣着上所得到的照料状况较差,形成一些饮食不规律、饭前不洗手、饭后不漱口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叶敬忠等2005,殷世东等2006)。
在疾病照料方面,留守儿童一般疾病的照料情况和非留守儿童差别不大,只是带孩子看病的人发生了变化;在严重疾病的情况下,监护人普遍感觉到较大的心理压力和有不安全感;隔代监护的留守儿童在疾病时得到的照料较其他孩子要差很多(叶敬忠等2005)。
在劳动负担方面,由于留守的家庭成员需要承担农业生产、家务劳动、照顾孩子等职责,父母外出务工给留守儿童增加了劳动负担(叶敬忠等2005,段成荣等2005)。南京师范大学的志愿者们在中国第一个“关注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所在地一一江苏如皋市林梓小学进行调研,留守儿童从事家务劳动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南京晨报,2004.11.27)。
在上学方式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总体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很多低年级、年幼的留守儿童在上学存在不安全的隐患。
在零花钱使用方面,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留守儿童零花钱并没有过多增加,相反,很多留守儿童更加体验到了父母生活的艰辛和不容易,他们在零花钱的使用上更为理智。
在社会交往方面,父母的外出务工使部分留守儿童交友的权利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有时还受到侵犯,一些留守儿童还会因交友不当而导致行为的偏离。
另外,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和烦恼时,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所求助的对象有所不同,留守儿童更愿意向老师求助,而非留守儿童则更倾向于向同伴或家人求助(中国社会调查所2004)。
5.安全教育问题。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保护环境,得不到家庭和父母的有效监管,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被拐卖、受侵害、出现意外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形成了极大的威胁(范先佐2005,周宗奎等2005,吴霓2006,周福林、段成荣2006)。能否解决好这些问题,关系到全体儿童、少年平等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和公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远发展。(吴霓2006)
留守儿童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得不到亲情照顾而产生的安全问题;二是人身安全容易受到侵害的安全问题,指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三是自己行为失控导致的安全问题,有的留守儿童由于自己行为失控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之路,危及自己的人身和生命。(范先佐2005,周宗奎等2005,周福林、段成荣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