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28 14:39: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生物技术方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物技术方法

篇1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C-0139-02

为了适应现代生物技术制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很多高校都增设了制药工程专业,农业院校也不例外,专业核心课程生物技术制药也随之提上本科教学培养计划。生物技术制药涉及知识面宽,让学生全部掌握显然不可能,因而各高校也各有侧重点。就农业院校而言,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生物资源丰富,并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基础,但药学基础薄弱,因此生物技术制药的教学内容应立足于生物学基础,突出工程技术特色;同时还应做到“厚基础,宽口径”,使学生在精的基础上博学,提高学生在择业中的竞争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老师讲,学生听,课后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同时加以一定学时的实验,按照“规律—原则—方法—模式—策略”的过程进行。笔者结合几年的教学心得和学生的反馈信息发现: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一般,对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及时反应和思考,学生不知所学何用;能进行实验操作,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往往换一个研究对象后就无所适从。学生被动学习,没有兴趣,老师的授课得不到响应。

一般教学层次分为三个阶段,即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和怎么样(How)。从学生考核成绩来看,基本处于第一层次,知道What,仅50%的学生知道Why,不到15%的同学知道How。由此可见,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应是:要融会贯通和尝试应用。

一、五星式教学的应用

“五星式教学”强调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即“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尝试应用”和“融会贯通”。这种教学模式是由当代国际著名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设计理论家梅里尔提出,重在强调了融会贯通,比较适合各种课程的教学。在生物技术制药授课中,我们尝试了这种教学模式。

激活旧知阶段是老师为学生提供一个知识结构,鼓励学生温习旧知,然后再利用这一结构来学习新知识。如在学习“基因工程制药”这一章,可依据学生先前的知识,先提出基因工程制药流程:目的基因的获得重组载体构建基因工程菌工程菌的大规模生产产品的分离纯化半成品的鉴定成品包装。该流程中每一环节都有学生熟悉的知识点,如基因工程原理中涉及的基因克隆技术(PCR,酶切,连接,转化鉴定等),微生物工程中涉及的发酵工艺条件的控制等。在此思路下,学生熟悉的知识简略带过,对学生不熟悉或原先不理解的知识可作重点讲解。

示证新知阶段是帮助学习者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其中教师的指导起了重要作用,如通过上述基因工程制药流程,学生不仅可串联每个知识点,同时又能补充新的内容。

尝试应用阶段是帮助学习者运用新旧知识相联系的知识结构来促进应用,其中教师只起到辅导作用。如在学习动物细胞工程时,学生可参照设计一个学习思路,并注意与前一章“基因工程制药”的异同点,再通过比较差异一一进行学习。以下是学生设计的流程图:目的基因的获得重组载体构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细胞的大规模生产产品的分离纯化半成品的鉴定成品包装。

动物细胞和微生物的生理结构、活性特点相差甚远,通过比较,学生能很快掌握在构建基因工程细胞时采用的载体,转化方法与微生物有较大区别,同时通过生理结构的比较,学生会比较容易理解培养过程中的动物细胞抗剪切力弱,对外界因素敏感。进一步可以理解:在大规模生产过程中为降低剪切力对细胞的影响,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改造反应器,或通过固定化方法等进行生产,由此又会引申出对应的知识点。这样,有了清晰的思路,通过比较式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这一章节的重点知识就水到渠成了。以此类推,通过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就很容易掌握“植物细胞工程”章节的重点内容。

融会贯通阶段强调“反思”,通过反思帮助学习者总结提炼他们已经学到的知识技能。如“植物细胞工程制药”章节结束后,可利用农业院校的花卉园圃,让学生亲临现场,观赏各种花卉,深入理解植物组织工程的意义,同时进行现场教学,深入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和规模化生产流程。通过现场教学,相信学生会自觉重拾课堂的教学内容,灵活应用并分析理解。

二、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问题教学法是另一种教学模式的尝试。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通过猜想、尝试,反思解决问题,或者教师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从而真正理解知识内容。这种教学模式重点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自问或他问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如在抗体制药这一章中,重点是讲授单克隆抗体制备,完成后可提出问题:为何市售单克隆抗体的价格远远高于多克隆抗体?根据问题,学生会积极思考,思考内容大致都会涉及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特点、各自的制备过程和抗体分离技术以及相关成本等问题,此时老师要及时补充知识盲点,如课本外的多克隆抗体制备的一般方法。学生能利用自己的知识分析实际的生活现象,兴趣大增,对老师补充的课本外的知识也更容易接受。因此可见,合理的问题设计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巩固的同时学以致用。

三、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对于专业性和实践性强的课程还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实际案例作为被剖析对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和寻找实现途径。这样可以组织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案例中提供的矛盾,参加讨论,各抒己见,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如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乙肝表面抗原的制备。学生首先要自己查询资料,总结制备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肯定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意义(即为什么要制备乙肝表面抗原,涉及免疫学基本知识复习),制备方法(自然会去了解各种可能的途径,包括一般方法和最新最有效的方法即基因工程方法),为什么会采用这种方法(了解基因工程法的优点),怎样应用(会特别注意前人一般采用什么载体、基因和宿主细胞以及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等。可见,生物技术制药课程中涉及的各个知识点在这个学习任务中都一一重现,同时也体现了“五星式教学”的“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尝试应用”和“融会贯通”四个过程,更重要的是强调了理论与实际结合,让学生主动学习,其学习层次也由简单的知道what,逐渐上升到why和how。今后再遇到类似的课题研究,学生就知道怎样去解决,分析和解决能力也由此提高。

由此可见,随着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反思,各种教学模式都在进行尝试,一门课往往需要根据各个章节的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最终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主观能动性。

四、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改善了教学效果。但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多媒体课件内容只是原始课本内容的照搬,缺乏艺术性,甚至导致学生出现审美疲劳,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多媒体课件制作还应该在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方面进行改进,同时老师还应该加强课前准备工作,以配合好多媒体教学。

除优化课件外,我们还增加了一些视频和动画,视频内容如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基因组学与生物技术产业讲座和蛋白电泳等,动画如各种层析分离、蛋白免疫印迹、酶联免疫原理与操作以及验孕棒的检测原理等。这些都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容易理解,并对具体的实验操作有一定的辅导作用。

五、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自身优势的关键一步。根据生物技术板块,通常将生物技术制药分为基因工程制药,动物细胞制药,抗体制药,植物细胞制药,酶工程制药以及发酵工程六个知识结构,但每个知识结构和相关技术体系的特点不同,以及受教学计划学时的限制,实践教学内容也只能结合自身的特点侧重于某一方面。如沈阳药科大学的国家精品课程生物技术制药,实践教学偏重于基因工程制药,浙江大学生物技术制药实践教学侧重于基因工程制药和蛋白质工程,广东职业技术工程学院的国家精品课程生物技术制药则侧重于发酵工程。给合我校实际,基因工程制药是基础,但微生物、植物和动物资源更丰富,因此我们还另外设置了一些实验,如从动物胰脏和软骨组织、鸡蛋以及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各种药物,并进行药物的活性检测,丰富了教学内容,也让学生了解药物有很多来源,以及有多种制备方法。在实验中我们注重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安排实验进程,很好地诠释了“老师教、学生学、自己做”的一体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意识、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等综合能力。

根据上述各种方法的尝试,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最终也得到了学生积极的反馈,但该课程毕竟涉及知识面广,学生一时也难以全面掌握,我们还须立足于现有资源优势,不断尝试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寻找与学校、学生优势相契合的结合点,使原本枯燥且专业性强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1]盛群力.五星教学模式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7,12B

[2]夏焕章,熊宗贵.生物技术制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沈雪梅.“问题”教学法的探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

[4]张理,张焱.问题教学法及其在本科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科技信息,2007(23)

[5]陈新梅.问题教学法和头脑暴发在药剂实验教学中的联合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8)

[6]蹇华丽,杨幼慧,朱新贵等.巧用案例与问题法提高发酵工程工艺原理教学效果[J].微生物通报,2011,38(2)

[7]王东斌,王敏丽.工科专业多媒体课堂教学改革若干问题思考[J].科技信息,2010(5)

[8]高玲.1+2模式下“教学做一体化”在《生物化学检验》中的应用及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6)

篇2

【关键词】 现代生物技术;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methods reform of modern biotechnology course,some practices have been taken.The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the heuristic education,the interactive teaching,and the discussion teaching are adopted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of the study.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aching tools are used to make the course more lively.Continuously enrich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 which tail to the development of frontier disciplines are practiced.Comb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eachers,examples are enumerated to introduce students to learn biotechnology related knowledge.In order to adapt internationalization demands,pervasion doublelanguages teaching are applied.Satisfying effects are obtained during the practices.

【Key words】 modern biotechnology;teaching reform;teaching method

现代生物技术被世界各国视为一种高新技术,它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食物短缺、健康、环境及资源问题的关键性技术,与理、工、医、农等科技的发展,与伦理、道德、法律等社会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国计民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1]。

《现代生物技术》课程主要阐述生物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以及生物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是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系学生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也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在此之前,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一直处于模糊状态,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明确生物工程专业涉及的领域和内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等。因此,积极推行现代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对第一时间培养生物工程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热爱,树立学生对专业的信心,进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生物技术各领域发展的来龙去脉、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和相应对策,对拓展知识面、提高现代科技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笔者对《现代生物技术》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总结了一些成果和经验。本文对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1 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是学校教学最基本的要素,是大学教与学过程实现的场所[2]。课堂教学活动是由教与学两方面构成,教师单方面的“满堂灌”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3],学生感受不到获得知识的快乐[4]。在教学中,教师注重采用提问、故意设置教学障碍让学生解决或以专题讨论等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比如,在课堂上就人胚胎干细胞、克隆人研究引发的有关伦理方面的问题以及生物技术的安全性问题展开专题讨论,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课外书的积极性。

再如,在讲到生物技术的应用部分时,将学生分成5组,分别就“生物技术与农业”、“生物技术与食品”、“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生物技术与能源”、“生物技术与环境”查阅资料、制作PPT,并选派代表上台讲解。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教学工具,形象生动地进行教学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生物技术本身又是一门较为抽象的课程,因此在授课时,采用了集图、文、声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多媒体支持功能和方便教学的功能,以数字化方式存储、加工、传输,将生物技术种类繁多、操作过程复杂的特点图片化、直观化、形象化,使教学特色更加绚丽多彩,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如在细胞工程教学部分,给学生播放“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等科教视频,使学生爱看易懂,印象深刻,从而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也能弥补不能亲自动手操作的遗憾。

此外,网络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支撑技术[6,7],通过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延伸教学空间,加强课外学习。一方面,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充实授课内容;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将自己学习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通过网络进行答疑解惑[8]。

3 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生物技术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和尖端学科,新发展、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教师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不断更新知识,才能紧跟学科前沿,把握学科发展动态[9]。将生物技术最新成果引入教学当中,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最新生物技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科学难题的能力[10]。

如在讲述干细胞研究时,向学生介绍在美国汤姆森实验室工作的年轻的中国女科学家俞君英2007年11月在世界顶尖学术刊物《科学》杂志上,宣布成功把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类似胚胎干细胞的新型“万能细胞”,这一成果被学界评价为生物科学的“里程碑”,相当于莱特兄弟制造的首架飞机,并有望问鼎2008年的诺贝尔奖。但是,200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得主是发现人类瘤病毒(HP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的3位科学家。而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得主是发现了由染色体根冠制造的端粒酶(telomerase)的3位美国科学家。这样的联系讲述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很好。

此外,前来生命科学学院讲学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较多,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学术报告和讲座,可以使学生拓宽视野、了解相关科研领域的最新动态,深受学生的喜爱。

4 结合教师科研成果,运用实例引导学生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介绍学院部分教师承担的一些重大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并鼓励感兴趣的学生主动去找相关教师,担任教师的科研助手。此举一方面将理论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实现以科研促进教学;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和自豪感,鼓励学生积极向上。

5 加强渗透式双语教学的应用,适应国际化的需求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及现代化信息网络的广泛使用,使大学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中国加入WTO后,正在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使人才国际化。而语言的国际化是国际化的基本要求,体现在教学中即要求加强渗透式双语教学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每堂课涉及到的英文关键词在课件中都会清晰的标出,加上板书辅助,解释词义并领读,加深学生的印象。此外,期末试卷中也会有10%~20%的英文试题的比例,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并加强对英文关键词的熟识和掌握。

自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连续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教学已经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11],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被提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学质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的问题,教学改革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12]。民族高等院校面向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学生,民族高等院校的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难点所在[13]。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现代生物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总体方向是正确的,学生反馈的结果较好。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进是永无止境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将继续总结经验、集思广益,进一步完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把该课程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 宋思扬,楼士林.生物技术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8.

[2] 张家艳,郑璐.大学课堂教学与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3,10:9192.

[3] 马英,王志勇,陈芸,等.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集美大学学报,2009,10(2):9396.

[4] 韩启祥.关于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想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2:2735.

[5] 齐惠云.运用启发式教学提升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08,8:893.

[6] 王磊,李艺.网络教学中的交互[J].中国电化教育,2001,1:4851.

[7] 郑宏珍,胡屏.网络教学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J].微型机与应用,2001,11:46.

[8] 宋志宏,高国全,鲁坚,等.生物化学网络课程设计的一些技巧[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1):10821083.

[9] 李东民,吕社民,杨旭东,等.改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性医学人才[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513515.

[10] 韩新才.高校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08,35(1):118120.

篇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40-01

党的十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生物技术作为技术革命的三大支柱之一,在工业、农业、医学、军事、环境、海洋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但生物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却存在着种种问题。

首先,“杯水车薪”,国家在生物技术专业的资金投入上严重不足。

由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科技水平还不够发达,国家每年在生物科学上的投资还远远不足。而由于生物技术的仪器比较昂贵,致使大部分高校没有雄厚的资金去购买,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实验能力的缺乏。

其次,“本末倒置”,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存在较大问题。

“生物技术”,顾名思义,应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而当下却存在本末倒置的现象。生物技术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偏重基础理论的学习,课程面很广,但都是浅尝辄止,缺乏对某一专业的精深。实践学习的缺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生物技术实验不仅难度较大而且费用很高,很多高校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足够实验资金。

最后,“闭门造车”,生物技术专业缺乏与社会的对接。

学生的学习仅仅局限于学校,没有走出校门,深入到企业中去,不能将自己所学的基础理论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来。这直接导致了一方面学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生物技术企业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技术的学生作为最先进科学技术的代表,将担负起振兴中华的伟大重任,而如何将企业、学校、研究所结合起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生物技术人才, 是广大生物技术教育工作者所必须探讨的关键问题。

第一,国家要划拨专项资金,加大生物技术专业投入。

生物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之其他行业要小很多。要振兴中华,建设祖国,生物技术是一个很好的增长点。目前,这个增长点还比较幼小,它的成长需要祖国母亲的大力支持,“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我们相信在祖国的关怀下,终有一天生物技术将成为中国的拳头产业,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技术课程结构模式。

高等教育是密切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的,高校应当立足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高校和生物技术用人单位可以携手合作,签订用人协议,共同设置课程,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既降低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又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形成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的结果。

第三,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加实验课的比重,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

首先,高校要加大生物技术实验器材的投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其次,生物技术的实验教学要与生物技术的学科建设、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更新相结合。最后,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能够正确的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第四,“开门办学”,实施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育人模式,具有诸多优点。首先,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先进生产设备,减少了试验设备的投入和维护资金。其次,通过在企业的实习,学生不仅能够学到本专业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可以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查找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学校的教师通过深入企业,学习了本专业的先进知识,可以与企业共同进行科研项目的开发与合作,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第五,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谓“合格”,就是德才兼备,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又在专业素质之先。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要在人才培养中把思想道德教育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我们敬爱的总理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作为当代青年杰出代表的大学生更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一种和发达国家差距较小的新兴产业,更是大学生施展抱负的绝佳舞台。而如何破除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的困境,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生物技术专业精英人才需要国家、高校、企业的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 方桐清,李挥.让“企业学院”进入校园[N].中国教育报,2010(12).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260-02

一、引言

在高校教学工作中,考试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教育评价和考核反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学校教学质量、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密切相关[1]。现代生物技术是以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基因工程为核心、将生命科学与工程技术有机结合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被誉为21世纪高科技革命的核心生产力。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群体的基础条件,为适应当前发展趋势,我校生命学院为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专门开设了《生物技术前沿》课程。该课程涉及领域宽,涵盖范围广,由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内容组成,是自然学科中最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具有直接和长远的影响。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理论、新技术的出现日新月异,尽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与完善,但现行课程考试制度还存在着如考试方法单一、重结果轻过程等诸多问题,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不适应创新型教育的需要,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的总要求,结合我院的学科特点,以素质和能力为导向,在《生物技术前沿》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上,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并将新的方式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二、《生物技术前沿》课程传统考核方式存在问题

1.考试结果的局限性。考试的目的之一是能全面充分地发挥其反馈功能,包括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反馈,也有教师及时发现问题,重点教授、解惑的回应。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过程考核往往是比较注重结果,而对学习过程却没有足够重视,整个考核过程比较注重对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仅通过一份理论试卷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课程内容掌握程度作为反馈,从学生的答题中反映出来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分析具有局限性,不能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生物技术前沿》课程是一门前沿学科,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引导学生通过查询国内外最新文献学习生物技术领域出现的新知识和新理论,拓宽知识面。如果采用常规的期末笔试考试,只能反映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和创造力的培养,不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2.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的片面性。《生物技术前沿》课程涵盖内容多,知识点广,课程考试通常安排在每个学期末进行,期末成绩占80%,平时成绩仅占20%,课程考试主要以任课教师出题为主,而考试内容侧重于课外教材与课堂笔记,局限了学生学习的范围,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学习兴趣降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课程期末考试形式单一,实行100分的满分制,考题通常为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题等常规题型,且客观题所占比例较大,而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等主观性试题较少,试卷容量时间有局限性,学生成绩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常规考试的检测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反馈,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完整的教学过程,也间接影响了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生物技术前沿》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初探

一个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能全面反映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综合能力以及专业素质等方面,并将这些反馈信息即时融于教学过程中,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根据《生物技术前沿》这门专业课程的特点,结合我院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向,以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为导向,在教学大纲范围内制定新型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初步尝试,得到了很好的反馈效果。

1.明确考试目标,树立科学的考试观念。更新考试观念是考试制度改革的前提,科学的考试观是从“人”出发,着重强调人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考试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而是更强调通过考试的形式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因此,我们在《生物技术前沿》课程开课之初,让师生明确考试目标,树立考试不是为了获得学期成绩,而是作为前期学习效果的总结;不是一门课程的教学结束,而是对课程教学的一种互动等新的科学的考试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以客观有效的考核形式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完善了考核评价体系。

2.更新考试内容,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生物技术前沿》是我院为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涉及领域宽,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及细胞生物学等多门课程;涵盖范围广,由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内容组成,对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的要求较高。由于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迅速,课程内容更新较快。开放性、个性化的考试设计不仅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对课程内容有熟练的掌握并有深入研究,同时,考试内容应还以学生的个性特长发挥,给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结合本学院生物学科的具体情况,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考察创新能力为原则,从考试内容与命题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与研究。考试内容改革要突出前沿性与开放性,考试内容除了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外,还包括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测试。如在考试中我们尝试采用“谈谈现代生物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作用”等开放式试题,答案开放,无标准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对生物技术的理解程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我们提高过程成绩的比重,占总成绩的40%,包括学生平时的课堂纪律、出勤次数、学习态度、课堂作业的完成、相互合作能力以及实验室操作规范的掌握程度等。如,引导学生养成课后查阅专业领域最新文献的习惯,把一些前沿性知识用PPT在课堂讲授,并相互提问展开讨论,这种学习兼考核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我们在过程考核中发现学生掌握知识能力有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渊博,答题有深度;而有的学生的知识则相对薄弱,我们以人为本,结合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辅导,同时根据学生学习进度不断完善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班级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学生中反响很好。

3.丰富考试形式,注重过程学习。现代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生物技术前沿》课程选择科学、合理的考试方式。本课程采用闭卷与开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以学生主动学习为目的的整体客观评价体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习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教师考核相结合,丰富考核形式。如,让学生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深入分析现代生物技术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撰写专题论文,文章格式按照统一要求,在强调自主性的同时培养学生检索资料的能力;让学生任选其感兴趣的一种前沿技术,采用多媒体形式在课堂上互动交流,主要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改变期末一次性考试方式,将课程考试分阶段进行。在每章结束后均布置作业或思考题,注重学习的过程化;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走进实验室考察其动手能力。在单一的笔试考核基础上,丰富多种考核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性,提高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得到发挥,潜在的学习能力得到激发。

4.完善考分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我们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试观,不能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不能单纯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度、深度和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以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最终目标。

在新型考核体系构建中,我们尝试改变以往单一的评分标准,实现人性化的评分标准。评价的核心以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主。评分标准的人性化使得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成为一个与教师平等对话的个体,为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体现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在进行评价时应把学生是否积极、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是否独立思考、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是否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等作为主要指标内容。改革评分方式、淡化分数,实行实质性评价,实现考试评价标准的科学化。突出人性化的评分标准,区别与以往单一性的评分标准,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或课堂笔记完成的答案不能获得满分;而通过自己的研究或者查阅文献总结,得出有创意合理的答案可以获得高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评分标准的人性化使得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成为一个与教师平等对话的个体,为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体现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

四、结语

我们在《生物技术前沿》课程考试中采用新建的综合考评体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显著的提高,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学生能全面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及技能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达到教、学、考三者的和谐统一。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公平,有导向性,可操作性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