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8 16:14: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市场对外贸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外贸人才的实操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将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使学生能迅速顺利进入并融入企业,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而“2+1”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之一就是学校根据企业的岗位需要,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工作技能,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中职学校的毕业生顺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解决就业问题。
一、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从2008年到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看,国内政策调整及成本变化、内需及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调整、人民币升值以及全球经济增长减速,都对我国这几年对外贸易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外贸行业的前景仍然是十分乐观的,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已超越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外贸行业。然而外贸人才的匮乏正成为制约国内企业进行对外贸易,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根据2010年的《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所做的预测,2010年我国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总数达到79.344万人,而我国每年高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总数为13万人左右,即使这些毕业生全部从事外贸工作,仍然有很大的缺口。这也为意味着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拥有广阔的就业市场。中职学生经过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后,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普通的外贸人才。普通外贸人才包括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业务员、货代员和文员等。而这些外贸人才的培养对中职国际商务的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国际商务专业建设要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培养出企业需要的,真正的复合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二、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教学要求与就业市场对学生的需求脱节。就业市场中职生的需求基本是定位在基层的劳动者。企业对他们基本技能的要求远大于理论知识的要求,然而按照传统国际商务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中职国际商务理论知识的传授大于实操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动手能力不强,难以达到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如下:首先,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师多数都是分两部分教学,英语类课程由英语老师授课,贸易类课程由国贸老师授课,缺乏既懂商务又懂英语的复合型教师,更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其次,在培养方案中理论课程所占的比重较高,实验、实践环节的课时较少。再次,一些中职学校使用专业教材都是传统式的教材,而适合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教材应该是按照外贸企业业务流程编写的实训教材,以培养学生实操能力为主,理论知识为辅的教材。最后,目前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软件模拟实训进行,这种方式较以往的实训方式有了较大的进步,提升了学生对于外贸流程的认识,但是与企业实际业务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课程体系不尽合理。一方面,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都是在学科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部分教材就是将高等职业学校的教材进行一定的删减编写成中职国际商务教材,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课程设置上基础课的比例过大挤占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课时,而在学校学制改为“2+1”模式后这一课程比例亟须调整,以保证学生专业理论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3.在校学习时间与技能考证较难协调。在中职学校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后,学生进行四个学期的在校学习,第五个学期开始校外实习。时间上不利于学生考证,如学生在第四学期,可以参加6月份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资格考试,但第五学期开始(即9月份开始),学生就要参加社会实践,到企业顶岗实习。然而外贸类资格证考试的时间大多在9月份以后,如外销员资格考试时间在每年9月份,货代员资格考试在每年10月份,跟单员、报检员资格考试时间每年11月,而报关员国家规定至少要大专以上学历才能报考。
三、对“2+1”培养模式的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
1.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关系调整。基础教育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学校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第一学年设置了过多的基础素质教育课程,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就挤占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课时,尤其是实施“2+1”培养模式后这种矛盾就更为突出。对于基础教育类课程课时不用太多,课程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老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更多的学习时间分配给专业课,保证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时间充裕。
2.专业课程与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的关系调整。国际商务专业的资格认证考试较多,主要有:单证员、跟单员、外销员、货运员、报检员、报关员。但综合学生的基础和考试时间上看,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比较适合参加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考试。首先,从基础上,学生必须学习完国际贸易基础、国际贸易实务和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后,才能参加单证员资格考试。其次,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考试安排在6月份,学生可在第四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认真备考。其他外贸类资格证考试都安排在9月份或9月份以后,采用“2+1”学制的学校的学生此时都已在校外实习,学生边工作边备考的效果不佳。对此,可以将课程关系做一下调整,外贸单证课程可以以专业核心课教授,其他外贸类的岗位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课程主要给学生训练各个岗位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技能,方便学生实习阶段根据自己的兴趣,进入不同的工作岗位,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3.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对就业市场的调查和对往届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外贸类相关工作岗位对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外语应用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学生反映最实用的外语类课程是商务英语听说和外贸函电等专业外语课程。在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该需求,加大外语尤其是专业外语的训练力度,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在工作场景下,熟练地用外语进行沟通。
4.多渠道,宽途径提高学生的技能实操水平。首先教学计划中应该适当减少理论课、增加实践课的课时,侧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其次,利用实训室的设备,提高实训教学水平,完善各种模拟外贸实操应用软件的功能。通过理论教学与模拟实训操作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加大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将课程与实践基地的特点相结合,鼓励老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将学习后的经验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以企业的标准要求学生,使学生从学校学习到企业实践的有效对接。
5.中高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教学体系对接。考虑到越来越多的同学报考高职考试以及中职和高职学校的联合培养学生的模式的开展,中职学校所设置的国际商务专业也要与高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对接。这其中也包括专业对接、课程对接、岗位对接和证书对接。以课程对接为例,商务英语函电、国际贸易基础、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等课程是中、高职国际商务专业都开设的。中职教学的重点在于教授对外贸易的基本流程,要求学生根据资料模拟业务操作,课堂教学以中文教学为主;而高职教学英文授课比重加大,老师不仅教授外贸流程,同时教授外贸礼仪交际、业务谈判以及企业管理等,注重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中、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既有相同的部分,又有不同之处。这也需要中、高职专业教师处理好课程教学的重点,避免过多的重复教学,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总之,在“2+1”人才培养模式下,根据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校须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指导方案(一).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9)
文章本着“从实践中总结理论,在理论指导下更好的实践”这一人类发展的规律,以通用技术课程《设计的评价》一课为例,探讨通过课堂的精细化设计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问题。
一、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课程,精细化对待每个要素
课程设计是对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堂进行的方式等的系统设计。时代在变,知识不断的更新,而我们面对的又是各有特色的具有不同思维的个体,他们的过去不一样,知识储备不一样,个体情况迥异,这就需要我们对课程进行精细化设计,在一对多的教学活动中,尽可能的提高效率!
1.正确理解和细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的指导性文件,对整个知识模块做了纲领性要求。同时,教学目标也是一个结果要求,没有任何的中间梯度目标,而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是需要将知识逐渐的累积、递进,最终达到目标要求!逐渐的引出的另一个好处是知识形成前后联系,避免出现突兀、断开的独立知识,方便学生理解,使知识更有系统性!所以,正确理解和细化教学目标非常重要,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和目标达成的成功率!
2.充分调查、正确判断学生对内容的心理预期
教学活动作为人对人的一种工作,感性、理性、情感、性格等等交织在一起,非常复杂!我认为光有学情分析还不够,我们要尽可能多的调查分析,事先预设好学生的整个状况,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其中,学生对内容的心理预期尤其重要!如果能在课程设计前,掌握大部分同学对该内容的想法(一对多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以完成大部分学生的知识传递为主要目标):好奇、期待、无聊、困难、厌恶、喜欢、……!我们就可以未雨绸缪,提高效率!
3.设计并反复推敲课程进行的方式
为了能达到课堂效率的最高值,我们需要对教学过程的进行流程反复推敲。我认为课堂进行应该整体有序,小环节自由!严谨但不固执!
二、课程的精细化设计实施过程及有效性分析
我以苏教版通用技术教科书《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和评价》的第三节《设计的评价》为例,谈谈我对精细化课程设计的尝试。
1.精细化的课前准备
教材的学习目标可以概括为:能根据要求进行评价,会写设计总结报告,并能在交流中提炼信息;形成良好的质量管理意识。教材上将评价分为自评和互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如果按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基本没有兴趣,课堂也无效率可言!
本节内容作为设计的一般过程的一环,内容具有良好的延续性,可以充分利用之前过程中设计制作的作品!如果能够再加点竞争类的内容,那课堂一下子就兴奋起来了!
所以,在确定了整个课堂的呈现方式和进行形式后,我做了些准备:学生作品的照片,简单的投票程序(满足竞争性内容),PPT等。
2.适度的调动学生情绪
良好的情绪,会让学习积极主动。而要调动积极情绪,除了课堂内容这一兴奋点外(可遇不可求),更多的来自于学生对课堂形式的期待和对未知知识的渴求。
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为学生铺设了几个兴趣点:
(1)设计了竞争环节:学生有机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和单独个人进行评价;
(2)奖励机制:根据评价结果的等第进行象征性奖励;
(3)每个学生的前三甲作品与我的前三甲作品的重合度;
(4)学生有机会向所有同学展示、解说自己的作品。
3.课程主题进行
有了课堂设计的思路和成功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之后,接下来该思考如何将课堂内容很好的融合进课堂教学过程中去。
我的设计是这样的:
(1)让学生有机会交流探讨,思维碰撞――设计了4人为单位的评价主体;
(2)实现互评――选出了优秀作品后,要进行理由陈述;
(3)实现自评――6强作品选出后,让相关设计者当众陈述自己的设计思路;
(4)评价报告的书写--作为课后作业提交。
教师的作用:
(1)参与某些小组的探讨;
(2)在学生发表观点时,肯定学生的思考成果,纠正不正确的理解,提炼观点,加深部分知识,适时穿插教学内容;
(3)根据课堂设计要求和课堂的实时情况,组织好课堂进行过程。
三、精细化课程的效果和反思
1.精细化课程设计,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尽可能的调动了一切能调动的因素,服务于课堂教学活动,这实际上也是大数据理论的一种!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224-01
对高职院校来说,计算机学科的课程教学目标重点应定位在培养学生技能操作、实践应用能力方面,所以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任课老师更应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教学更要加强针对性和实战性。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意识到这一点,对计算机课程实现了教学改革,加大实验课在教学计划中的时间比例,甚至加大实验室建设的经费投入,使用全机房式教学,这一举措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一门课程学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课堂上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对于老师来讲,一门课程受不受欢迎,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老师对实验课堂组织及教学过程,如果能把实验课堂组织规划好,将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本人结合自己多年来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验课程实践经历,来和各位老师探讨一下计算机实验课程中要注意的六个细节问题。
细节一:教材内容巧处理。实验课程的计划是计算机课程的实验上机的总体安排,大部分计算机专业教材书在征订时都带有配套的实验实习指导书,由于教材版本的层出不穷,各院校机房软件环境各不相同,每位老师所带学生的专业不同,加之计算机惊人的发展速度,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搞“拿来主义”,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作一些合理的调整。这样就需要老师自己动手编写切实可行的实验课计划及实验课大纲,除了总体的实验课计划外,对于每一次的上机实验课还要编写详细的实验大纲,做到实验任务更加细化更加明确化。
细节二:软硬设施提前备。提前做好实验室软硬环境的准备工作,是充分保证实验课正常上课的前提条件,更是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硬件环境。比如:机房里计算机的数量和座位是否能满足学生上机的需要,计算机及有关外部设备是否都能正常运行,教学中所需的一些辅助教学设备是否能满足上机实验的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实验室设备的更新换代将大大有利于实践教学。
软件环境。比如每一次实验课所需要的操作系统软件、高级语言环境、相应的应用软件和辅助教学软件是否安装好,是否能正常运行,预先都要调试好随时可供使用;包括中途换机房上课或是换他班上课,重启系统等细节的动作,都可以起到增加课堂效率的作用。
细节三:固定座位养习惯。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一到机房上实验课,人就放松了,显得有些过分随意,完全没有课堂教学里的那种严肃感。大多数学生到机房上课往往习惯于乱座,实验过程中还喜欢乱窜,这些都是明显缺乏纪律性的表现。所以,每学期的第一次课我总是会给学生安排好座位并要求固定下来,这个细节很有用,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固定座位有很多好处,可以增强学生上课的纪律感,增强学生爱护机器的责任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也更方便老师按花名册给出成绩和考勤。
细节四:实验任务巧定量。实验课一开始,老师就要向学生指出本次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指明实验内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对实验中的重难点内容和学生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要给予必要的提示和说明,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实验任务一定要巧定量。实验任务过多过重,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了,会在很大程度上挫伤学生学习的兴趣,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出现厌学情绪;实验任务过少,学生很短时间内很容易地就完成了实验任务,一部分学生就会显得无所事事,一部分学生完成任务就会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课堂纪律很容易被破坏。所以,我的做法是:灵活布置实验任务,对于学习效果好的班级题量相应会重,对于基础差些的班级实验任务做到分层次,分成必做题和附加题两部分,这样可兼顾到各层次的同学,又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学生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老师在实验课堂上运用好时间催促,提醒学生某一时间应该做到哪一个小题,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上充满了紧张感,这种做法效果非常实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熟练的使用计算机已成为现代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信息技术这门课是一门基本技能课,它的实践性很强,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图像处理软件、Internet的基本知识等等。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只是对计算机上的游戏、歌曲、上网的功能的爱好,并不是对这门课程的真正爱好,该如何上好这门课,怎样才能提高对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呢?我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 钻研教材备好课
作为教师,备好课是讲好课的根本前提和关键所在。首先,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备好教材,认真钻研教材,并参考有关资料,科学的处理教材,有重点的写好教案,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年龄等等),有针对性的对教材内容教学分析、综合和适当的增删或改进。
其次,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好教案。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提纲和指针,是教师对教材内容所进行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技术处理和加工,是对相关知识融会贯通之后的创造性理解和阐释。教学特色源于教案特色,是特色的教案,要教学方法和实例,结合不同的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学重点和示例应有相应的突出和不同程度的侧重。
二、 抓好课堂教学的安排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根本途径,是落实教学内容的主要渠道。因为无论你如何处理好教材、写好教案,终究处在纸上谈兵阶段,还有待于课堂教学这一实践活动的检验。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坏,较其它课程,更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检验。
针对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握以下两点:
首先,在教学活动中,应妥善地处理好教材与教案的关系,对待教材要持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既不能脱离教材内容,又不能死抱教材不放。对待教材中已有的某些内容,例如:word中字体格式的设置,可以讲授的“粗”一些,学生即使一时掌握不好,也可以依靠教材自行解决;对教材中没涉及到或说明不详的知识,例如:excel中常用函数的应用,则要尽量讲授的“细”一些,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这也是教师的信任度,促进教师教学艺术的具体表现,也容易使学生增加对教师的信任度,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也可以高效率的理解、吸收和掌握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从而在极大程度上使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均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以旧带新。每次授课都应力求做到由复习旧课而导入新知识的讲授。这样,既弥补了学生记忆不牢的缺欠,又能有效地体现出前后知识的贯通。在讲授课程内容的同时,即时演示示范,解决学生在学习练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力求做到当堂理解、当堂练习、当堂掌握。
三、 保护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
首先,要注重课堂导入的设计,力求使课堂教学有一个好的开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要先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突出教学的重点,让难点迎刃而解,让学生享受课堂学习的快乐。
其次,在授课中可以把一些知识点、重点或难点巧妙设计一下,引起学生的兴趣、重视。比如:在学习WaveCN软件的复制时,可以让学生以制作手机铃声的任务来引起他们的兴趣,通过练习,学生不仅享受到了其中的乐趣,获得了学习成功的快乐,增强了自信,还启发他们学会动脑、培养和发展了他们的求异思维,让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很快乐的事情。
再次,在练习上,由于学生在兴趣、认知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会存在差异性,所以在设计练习时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在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后,学生才能有更饱满的热情来学习。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主要特点
一是教育科研成果过程性资料丰富。教育科研成果过程性资料主要指在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中产生的过程性、阶段性的资料。教育科研成果的过程性资料是教育科研成果及结论获得的事实依据、重要源泉和有力支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过程性资料主要包括文献分析类、问卷调查类、观察类、访谈类、研究对象案例类、活动记录类等,也包括与研究和实践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学生作业、学生成绩、学生成长档案等方面的资料。中小学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过程中普遍比较注重保存和整理过程性的资料。
二是教育科研成果表达形式多样化。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可分为文本性成果、制度性成果、成长性(或实践性)成果和技术性成果四大类。文本性成果主要指论文、著作、课程资源、研究报告、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等方面的成果;制度性成果主要指学校教育管理、教学管理、学科组管理、班级管理、科研管理以及研究共同体等方面相关制度的建立和机制形成的成果;成长性(或实践性)成果主要指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的成果;技术性成果主要指教育教学软件、电子资源库、音像产品以及专利技术等。由于教师科研水平评价的需要以及扩大研究成果影响力的需要,中小学教师逐步提高了成果公开发表的意识,在形成教育科研文本性成果尤其是科研论文、研究报告等方面的成果后,一般会积极争取在报刊、文集上公开发表。
三是教育科研成果个性化特征较为明显。中小学教师形成的教育科研成果大多是基于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反思和升华,并主要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解决实践问题、探索教学策略、建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案等方面形成教育科研成果。这些成果既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密切相关,也与教师个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实践能力密切相关,教育科研成果具有较为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小学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教学实践探索、教育科研成果申报、成果公开发表等方面都需要对教育科研成果进行提炼与表述。教育科研成果“提炼”是指对教育科研过程中的零散的、个别的、复杂的研究素材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以获取具有一般性或特殊性的规律和结论。教育科研成果“表述”是指对教育科研过程中获得的规律和结论用恰当的载体和方式进行有效呈现,以便交流和推广。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与表述是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重要环节,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教育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有不少在实践中被认为是好的教育理念、工作经验、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等成果却因为提炼与表述得不够科学、规范、准确、新颖,而在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成果奖和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活动中落选,这是甚为遗憾的。目前,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方面的主要问题如下:
1.过程性研究资料归纳分析不到位
中小学教师在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过程性资料的整理归纳分析中“不到位”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缺乏研究主线的引领,没有围绕“研究问题以及推动问题的解决”这一条主线来对研究过程性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以致归纳分析不能紧扣主题,较为零散和杂乱。另一方面是在众多研究过程性素材中,教师缺乏对研究素材价值性和相关性的正确判断,也缺乏对研究素材的取舍能力。个别教师在整理研究素材时,容易把其他与研究问题价值性和相关性较低或离主题较远的素材也纳入分析范围,从而使得出的研究成果及结论与主题不对应。
2.成果及研究结论的内在逻辑性欠缺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及研究结论的内在逻辑性欠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行为中依托的理论理念、方法技术在研究成果及结论的分析过程中找不到相关踪迹,其研究成果及结论的获得过程缺乏合理性的过渡分析和说明。二是部分研究成果及结论在用图形或表格呈现时,各组成要素及其诠释缺乏逻辑性。部分教师比较喜欢用程序图、框架图、关系图等形式来对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指标体系等方面的成果进行简化,但这些图表往往经不起科学性和逻辑性的推敲和分析。三是研究报告类的成果中“问题———理论———概念———目标———内容———思路———方法——过程—结论—成果”之间的对应性和一致性不明显,个别教师容易在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的分析中偏离原有研究问题。
3.成果及结论缺乏关键性事实资料的支撑
教育科研成果及研究结论要有充足的事实及数据资料来支撑。这一要求也是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成果奖评选和鉴定的主要指标之一。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得出的结论大多数是基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不重视提供事实性资料及相关数据予以支撑。有的教师在问卷调查中只提供简单的数量统计数据而没有深入分析;有的教师在验证学生得到认知发展时只提供学生成绩的变化表,这显然是不够的;有的教师为迎合研究成果和结论的获得及其正确性,擅自修改、杜撰相关研究数据,这也应引起重视。
4.成果表述形式的规范性不够
中小学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教育科研成果能够得到权威专家的肯定和认可,也希望自己的科研论文、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研究报告等方面的成果能在期刊、报纸上公开发表。但很多教师未必都能如愿。其中,成果表达形式的不规范是主要原因之一。科研论文、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研究报告等都有自身的写作规范,但个别教师不重视,不遵守相关要求,随意改变文本结构以及表述的顺序和形式,追求个性,这也就难以获得报刊编辑部教师的关注。其他如参考文献各要素及信息不齐全,引用他人观点成果不注释、行文结构排版不合理等问题在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论文类成果中仍较为常见。
三、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能力的对策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对推动学校创新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质量水平是评价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能力也影响着教育科研成果的质量及其影响力。目前,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能力已成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发展中需要重点破解的瓶颈问题。因此,无论是作为教育科研主管部门、中小学校还是中小学教师个体,都应重视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与表述能力。而要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与表述能力,也需要教育科研主管部门、中小学校以及中小学教师个体的共同努力。
1.教育科研主管部门方面
(1)开展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专题培训。近年来,教育科研主管部门已着手开展教育科研系列培训,较好地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和实践水平。其中,在培训课程中也安排了“教育科研学术规范”“教育科研成果表达”“教育科研论文写作”“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等专题培训。但这些专题培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一般性的、常规性的知识介绍偏多,实际操作能力指导类培训偏少;二是涉及教育科研领域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本表达能力等专题较少,很少能深入具体案例进行细致的指导,以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与表述能力整体提高较为缓慢,效果不明显。因此,教育科研主管部门要重点设计和开发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的理论类和实践类专题培训课程,并以实践指导类为主,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的实际能力。
(2)加强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方面的指导效果。教育科研主管部门在建立教育科研成果发掘、培育、指导、转化、推广和应用系列工作机制时,要把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的专题指导作为工作要求之一,并强化实际指导效果。由教育科研主管部门牵头的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指导活动主要以教学成果提炼与表述指导、课题研究成果提炼与表述指导以及科研论文和著作类成果提炼指导为主要形式,主要以跟踪辅导式实践指导为主。
(3)构建教育科研成果交流学习平台。教育科研主管部门要建立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和评审规范,并在教育科研专题网站中建立教育科研成果推介栏目,及时推广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也为教师之间在教育科研成果提炼方面相互学习、借鉴和参考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2.中小学校方面
(1)及时为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专题指导活动提供支持。中小学校要制定相应制度或办法,支持教师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过程中与同行及教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指导关系。同时,学校主管领导要及时发现教师产出教育科研成果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多渠道寻求专业力量的指导。
(2)建立学校教育科研成果分享研讨平台。学校主管部门要在学校层面、学科层面、年级组层面、课题组建立多种形式的教育科研成果交流研讨平台,让教师在相互交流、学习和研讨中推广应用教育科研成果,也有助于发现教育科研成果及结论中的不足,及时修改完善。
3.中小学教师方面
(1)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与表述。中小学教师要加强对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要把成果的“提炼与表述”作为对研究问题的二次研究,深化对研究问题的认识,在实践检验中反思不足,以进一步修改完善研究成果及结论。
(2)加强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其中包括学习和掌握教育科研成果各种文本表达形式如科研论文、著作、课程、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研究报告的主要结构和具体要求;并重点结合教育科研领域学习综合分析方法、逻辑思维分析方法、写作方法与技巧等。
(3)遵守教育科研规律和学术规范。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教学实践探索和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中要尊重研究素材,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如借鉴或引用他人观点和成果的需要注明。
(4)围绕研究主线分析研究素材。要以研究主题及相关问题为核心,明确提炼与表述的目标和形式,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策略———解决问题的效果”对研究素材进行归纳分析,甄别研究素材,舍去价值性和相关性较低的素材。
(5)为研究结论和成果提供充分的事实及数据支持。中小学教师在形成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及研究结论时,要深入思考成果及结论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价值性,争取提供多方面的事实性资料和数据予以支撑。
国际贸易是一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理论与实务学科,具有较强的涉外性和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如何搞好国际贸易课程的实践教学,是困扰教学的一大难题。尤其地方院校,因受经济、地理、人才等因素的制约,有效开展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的实践教学就更难,这就需要充分挖掘利用现有的资源,加大改革和探索的力度,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一、进行国际贸易课程实践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是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平台。高校教师队伍虽然学历水平较高,但是大多却都缺乏实践经验,对于一些实际业务中的习惯做法和应注意的问题缺乏亲身体验,难以充分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开展国际贸易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实际上也是老师们学习、充电和增强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过程,使教师的教学能力上一个台阶。
其次,实践性学习,会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知识查漏补缺、增进对当前国际贸易人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了解,这也将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去获取一些执业证书或者资格证书,比如报考报关员、单证员、货运等。这也将有助于增强学生择业的筹码。同时,实践性教学还可以扩充学校的教学外延,稳定学校和社会的实践性关系,使理论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
再次,开展国际贸易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可将单调的课堂填鸭式教学转化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因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国际贸易流程的生动化,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将会提高,学生由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学习将转变为动手操作的主动学习,这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大有裨益的。
二、地方高校开展国际贸易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困难
基于内地地方院校的经济、地理以及开放环境,开展实践性教学的资源非常有限,全面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活动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1经验不足
我国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设置是20世纪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的,办学时间相对较短,而地方高校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时间更晚,可做借鉴的经验有限,实践教学只有在综合自己条件和能力的情况下摸索着前进。从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到实践模块、操作流程,都只能不断地学习、改进,这样一来实践教学的效果自然也就存在着不足之处。
二、.2经费有限
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有限的学费收入,再加上近几年本科教育在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入上花费较大,导致教学工作上存在着经费上的限制,而开展实践教学就要购买价格昂贵的教学软件或者自筹经费进行实践实习。地方高校面对高额的投资成本,往往顾此失彼,难以满足教学需要。这在客观上妨碍了国际贸易专业的发展,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这又会进一步影响学校的声誉和招生,形成恶性循环。
二、.3资源欠缺
开展国际贸易实践教学需要一定的外部资源作为支撑,沿海城市、大城市拥有较丰富的资源:港口码头、海关资源、专业性外贸公司、涉外货代、银行国际业务部,甚至有的还拥有保税区这种专门从事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经济区域,非常便于各大院校开展国际贸易学习的实践操作。但内地中小城市不具备这些资源优势,无法从当地企业获得相关实践操作的学习机会。有鉴于此,身处内地中小城市的地方本科院校就非常有必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外联,但这又受到有限经费的制约,有想而不得实。
三、地方高校开展国际贸易课程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针对地方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诸多困难,笔者认为应该将地方资源进行整合,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及办学优势,尽最大可能地开展实践活动,笔者试着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专业教师应充分利用周边资源来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可通过自我学习、教师间的互相学习集体备课或外出进修,提高自身实践教学的能力。教师还可利用往届毕业生的资源,从在外贸企业从业的往届毕业生处获取最新的实务单证和案例来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至于缺乏双师型教师的问题可通过鼓励教师考证或外聘客座教师的途径解决,缺乏双语型国际贸易专业教师的问题可通过教师自己增强英语学习或同本校外国专业共同培养双语型教师来加以解决。
《计算机绘图(AUTOCAD)》是一款优秀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其应用范围很广,所以高职学校的学生学好《计算机绘图(AUTOCAD)》是至关重要的,面对职业学生的特点,我们老师应采用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在教授《计算机绘图(AutoCAD)》这门课程的的教学工作中,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如何综合运用各种命令来进行实际绘图,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分析和总结各种命令的适用范围及其关系,引导学生掌握其中的技巧。通过多年教授这门课程的经验,我总结了以下的一些方法:
1 树立学生自信心
《计算机绘图(AUTOCAD)》要求学习者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所以在刚开始学习本课程时,我一般是对于本课程的困难轻描淡写,而是强调这个软件在绘图时的准确、快速等优点,给学生自信心。当学生有了学好本课程的自信后,在刚开始学习时让他们先绘制较简单的图形,可以引导学生绘制他们所想到的任何图形,让他们感觉到他们会用《计算机绘图(AUTOCAD)》这个软件绘图了。对于初学者,我们要多表扬,少批评,树立学生学好《计算机绘图(AUTOCAD)》的自信心。
2 运用项目教学法提高《计算机绘图(AutoCAD)》课堂教学效果
《计算机绘图(AutoCAD)》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设计软件,一般的教学流程都是从基础的命令讲解到实例的应用,而学生在学习基础操作之后,面对多而庞杂的实例却不知道如何下手。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堂课下来学生只会做老师演示的命令,不会举一反三,不知道在面对具体工程图纸时应采用什么方式来绘制。
项目教学法的原则是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任课教师对实际工程事例加以分析汇总,改编成教学案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基本的命令,灵活完成分步分解的案例,从而完成最终任务。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活动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以教师为主体的局面,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项目式教学法的特点是“以做促学”。教师在布置项目任务时,通过相应的讲解及演示,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学生在教指导和与同学相互讨论过程中完成自己的制作任务。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有明确的任务目标,一切学习探索过程围绕项目的实施进行,学生完成了项目制作,也基本达到了教学和训练的目标,教师在每次上课过程中通过对作业的点评,把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一些梳理,同时指出学生项目作业完成的不足之处,这样的学习既学到技能又掌握了知识。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在《计算机绘图(AutoCAD))》课程中利用项目式教学法,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加明确,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在项目制作过程中不仅学到了教学课程的内容,还拓展了思维,掌握了学习其他技能软件的自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能把教材上的知识跟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综合就业能力得到提高。但与此同时,利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它要求教师有良好的专业设计和操作经验,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3 合理综合教材及习题册
大多数从事《计算机绘图(AutoCAD)》教学的教师都会遇到一个难题,即如何选用一本合适的《计算机绘图(AutoCAD)》教材。目前,市场上能购到的正式出版的《计算机绘图(AutoCAD)》教材都有两点共性:一是系统性。即面面俱到。二是理论性。诸如图形变换、样条曲线曲面等占据较多的篇幅,缺少实例。在没有完全合适教材的情况下,我精选了《计算机绘图(AutoCAD)》这门课程的的实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内容、重点、难点进行筛选、综合,查找大量的资料,累计多年的教学成果,对每个章节的内容都认真进行了上课案例和实践内容,自编了上机实习习题,让学生从练习画简单的平面图形开始,由易到难,由练习使用常驻菜单、应用主菜单中的常用命令,逐渐掌握。在课堂上给学习讲解,在实验课上给学生实践,并加强了实验教学环节的练习。
4 巧妙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及手段
由于《计算机绘图(AutoCAD)》这门课程的自身特点,采用一体化的教学,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教学信息,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并能实现老师讲的学生当场就练习,《计算机绘图(AutoCAD)》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有足够的上机时间。采用一体化的教学,边讲边练,练中学、练中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特长,采取技能训练为主,理论讲解为辅的教学方法,忌占用过多课时讲解或要求学生死背屏幕界面、基本操作、绘图指令、编辑指令等等,并鼓励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多想操作道理,多总结操作经验及多练操作步骤,让学生在画图过程中逐渐掌握计算机绘图的步骤和方法,掌握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
1 《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教学方法落后
photoshop是平面设计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平面设计人员使用最为广泛的工具之一。目前ps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技能逐项讲解过关的陈旧教学模式。而对于自控力越来越差,个性趋向自由化的高等院校学生来说,课堂中循循善诱、苦口婆心地传授已经吸引不了他们,一部分学生会慢慢从教师的一贯思路中撤退,而一部分学生即使坚持到了最后,往往也是学了课内的知识,而没有真正理解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模式的缺点是缺乏实际运用,与就业不能很好地衔接。一般学生在学习后都是只会仿做课本例子,经常出现学生在学习中很出色,可到了就业时却无法胜任实际岗位的需求的现象。
1.2 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
在教学中重视基本功,这本无可厚非,但却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应该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今天的学生正是在前人成功的基础上前进。因而,旧人的平面设计教学体系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今天各院系的平面设计专业明显地缺乏活力、创造力,对平面设计的理解也明显落后于时代。很多学生作品毫无新意,且忽略了自身的民族特点,放弃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没能很好地将平面设计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该面对现实,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激活学生潜能,根据企业对平面设计师的专业技能要求来实施教学。
2 提高《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2.1 实施项目教学法
ps是一门操作性强、实践应用广泛的课程,我认为教师应在ps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实施项目教学法。在学生熟练掌握软件基础之上的创意设计阶段,结合行业需求设置现实中具体项目,和学生一起去完成,即让学生带着具体任务去探索,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可使用项目式驱动教学法,通过实施一个个完整的项目来组织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在ps教学中制定科学有效的项目,能更好地体现ps软件在其最终运用时的专业指向性。
2.2 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作为人来说,无论老少,对未知世界总是充满了好奇。正因为好奇,才有了求知的欲望。然而求知,学习的欲望绝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好奇上。所以教师除了要起好指挥的作用外,还得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不断提高学生对知识渴望了解的程度。教师就必须不断设计好的悬念,通过猜测、推理、尝试、实践、步步深人,直到找到答案。完成一个一个知识点的突破、掌握、使用,最终达到融会贯通。
2.3 平面设计教学要注重个性化设计的培养
平面设计教学工作应主动适应不熟悉的领域,不断提高平面设计教学的水平,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面对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和飞速发展的商业环境,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设计者潜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软件的应用,平面设计逐步走向程序化,这就要求设计创意必须具有个性。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源于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平面设计教学应该通过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知识的讲授,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倡导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总之《photoshop平面设计》是一门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课程,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ps课程的特色与高等院校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加强专业设计技能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精心设置项目并实施项目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学生个性化设计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帮助他们为毕业后的就业和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元价值”即以师生为本的价值,是课程体系构建的灵魂。教育的根本是成就人发展的问题,学校教育是为了师生成长的终身幸福奠基,其改革的原点由人的发展需要开始。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此为原点,对学生的公民意识、能力、潜质、素养和文化进行全方位、可持续的培养。这是课程体系构建的灵魂所在,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灵魂所在,也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的灵魂所在。
学校是教师成长、实现自身价值和追求职业幸福的乐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职业幸福成功的主渠道是学校课程体系的践行、实施、完善和提升,而课程体系践行、实施、完善、提升的过程,将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学术态度、专业素养、业务综合实力及职业幸福,促使教师专业化不断向新的高度、深度与厚度推进,进而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及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根本的保障。
二、课程体系构建与完善
突显办学的“三元特色”
“三元特色”指学校的民族化特色、现代化特色和国际化特色。这种特色需要通过学校的文化内涵、课程体系、师生的综合素养及学校的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来彰显,并形成学校文化内涵的品质,以学校文化内涵的品质涵养学校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构建,切实完成学校的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
一是民族化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不仅要关注民族文化的承传和弘扬,而且要关注文化内涵的丰富与成长,用多元发展的理念,突显中国“和”文化的价值,让师生能够守根固本,用民族文化的灵魂成就未来公民的核心素养,担当起民族文化命脉的传承与发展的重任;把本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语言、风俗习惯、文化理念等,通过学校的课程体系融入到学生的命脉中,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是现代化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在突显现代化特色中形成现代化特质,突显数字化应用。数字化支撑学校文化发展、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以及人的多元发展。数字化应用促进特色校园多元文化融合;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国际课程的深度融合。数字化应用对学校发展、课程构建、人的发展所起到的支撑与融合,将为深化教育改革提供突破的契机和强有力的保障。
三是国际化特色。教育国际化就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使教育资源在民族化基础上,突显国际化品质,使教育的诸要素加速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从而加强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互为孕育,在公平竞争、激荡包容中,促进各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既满足了民族文化根脉的传承,又不断适应国际教育间的互补。三、课程体系构建与完善中的“五整合"策略
一是学科内整合。学科内整合是对单一学科的不同阶段,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有效整合,不拘于一个单元、一个年级、一个学段,放眼于教育的全过程。
学科内整合体现在单一学科的整体统筹规划和中小衔接中,对相关的教学内容在适当时机,进行主题式、系列化的整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拓展、延伸及科学合理地引入新的教学资源,从而实现学科教育功能的最优化,促进学科综合素养的实践、探究和创新。
二是学科间整合。一方面,以单一学科为本位,以相关内容为纽带,将相关学科资源整合。形成主题式、立体化的课程体系。
另一方面,以主题牵动全学科系列化整合,将全学科的相关内容以主题引领,有机有效融合,形成新的课程文本。学科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学科教育资源的融合、整理、统筹,可以有效实现课程教育功能的“三维目标”。同时,学科间课程的主题化、系列化的整合构建与实施,将不断深入挖掘文化与课程中的育人价值,以实现不同学科间课程的品质提升和内涵发展。
三是三级课程整合。课程改革启动伊始,提出了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体系,既体现国家对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又为各地自主开发课程资源留有空间。
这种以国家课程为主体,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两翼”的基本框架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发展需要的不断变化,新的课程体系构建应当更大胆、更有效地将三级课程资源进行重新排列、有机整合,充分拓展课程资源,使课程的构建更加立体化。
四是三级课程与国际三大主流课程整合。课程国际化特色的核心是用国际化的视野、标准、格局,来把握和建构有益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课程体系,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当课程体系构建体现国际化特质的时候,就要在充分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促成三级课程与国际课程的相应理念、模式、评价体系等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适应国际化发展的课程体系。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目标体系在世界基础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三维目标体系的提出,简约、清晰,在此基础上与世界三大主流课程的优质资源有机整合,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使三级课程与国际三大主流课程整合后的课程体系能够在世界课程体系平台上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并且加以分享。
自2002年以来,国务院、教育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相继出台多项决定,旨在形成合力共同促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世界贸易地位不断增强,对商贸类各个层次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都已经意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开展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并在各自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上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通过实践进行探索,如何在实施中少走弯路,需要研究人员进一步探讨。
1 国际商务专业建设现状评述
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国际商务专业始建于2001年,自专业设立以来,学校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积极探索和研究国际商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发展。2005年,国际商务专业设立校内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国际商务专业参加国家级精品课程共建共享课题建设,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取得重大成绩。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国际商务专业与2004年获评省级示范专业,专业教师队伍不断增加,专业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学生双证书持有率逐年递增,就业率不断提高,受到用人的单位的好评和认可。
2 研究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部署,按照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国家级示范学校国际商务重点专业建设,开展基于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2.1 理论意义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对企业人才需求模式调研开展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形成适应学生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建立新型课程体系
通过对精品课程的开发、校本教材的编写、实训项目的设计、职业守则的编纂,建立以“国际商务业务员”等职业活动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
――适应职业教育发展要求
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符合企业要求的专业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开展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设,能够更好的适应职业教育发展要求。
2.2 实践意义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
地处辽宁沿海经济带,大连紧紧围绕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地区经济增长迅猛。对外贸、制单、报关、报检、航运、物流、保险等各类商务专业人才需求量的明显增加。中职院校有责任通过自身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为社会培养更加家具有岗位竞争力的技能型专业人才。
――适应企业用人标准要求
为企业培养专业技能强、职业素质高的专业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是职业院校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
3 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的主要内容
3.1 国际商务专业建设目标
旨在研究国际商务人才需要,按照行业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提高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3.2 国际商务专业建设主要研究内容
3.2.1 调查国际商务相关行业(诸如外贸跟单、外贸文秘、报关报检等)对中等职业人才技能水平的要求,以大连地区作为依托,辐射到周边的市区乃至辽宁省、全国的范围;
3.2.2 探讨国际商务专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参照行业要求和企业标准,由国际商务教研室牵头,联合学校培训部、实训部,聘请企业从业人员共同探讨既适合学情又能与企业对接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3.2.3 研究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找到其中的不足
3.2.4 从精品课程建设、校本教材编制、实训项目开发、校企合作开发等方面入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包括调研报告、校本教材、实训项目、精品课程、职业准则、相关论文等丰富的课题材料。
通过讨论和研究,我们认为研究的重点内容是在现有模式下,完善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相关配套的课程体系和实训基地建设,开展项目教学,建设实训项目;研究国际商务专业相关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可行性并建立相关机制。
3.3 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要依托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校企合作来实现,通过调研、专家参与建设的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重点研究
――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使人才培养完全参照企业模式,由企业人士提供模板,学校依据企业环境系统进行教学改革是本课题要突破的难点之一。
――建立新型课程体系
如何使所开发课程更有效的为人才培养服务,使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有效的结合,是本课题要重点突破的问题之一。
――消除实践教学和企业操作之间的时滞
校本教材的开发、精品课程的建设、教学方法的创新、管理制度的改革等方面都存在着实践教学和企业操作之间的时滞。国际商务专业建设致力于如何消除这一时滞的研究,如何能够做到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内容的完美对接。
专业建设的创新之处
――通过对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联合企业人员及校内相关部门,开发更具企业仿真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从调研入手,分析不足,探讨有关课程设置和建设模式,并联合相关部门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实践相脱节
课程理论一直是世界课程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但由于我国课程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加之长期以来课程设置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审核、管理等原因,课程理论很难在课程体系建设实践中发挥作用,研究缺乏动力。高等学校课程理论研究重视不够,借鉴引进多,吸收转化少,缺乏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想准备,使课程体系设置没有战略眼光。在缺乏研究的情况下多科性特色大学通常会照搬国内重点大学的课程体系,或是照抄国外同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急功近利的眼光使课程体系走向极端化,或是过多地强调基础课程的学术化,课程内容偏深、偏难、偏狭,忽视了实践性,或是削弱了基础知识的传授,导致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
2.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过高,导致课程目标不切实际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类型与层次的划分也日趋明显。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多科性特色大学等不同类别的学校在教学资源、办学特色上各不相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千差万别。尽管如此,但部分多科性高等学校,特别是一些地方多科性特色大学仍将其所有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是定位于“高级专门人才”、“高素质科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之上,无法摆脱大学精英化教育的传统思想,不能审时度势的根据学校特点、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学校不同专业的特点合理确定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安排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3.各类课程组织不合理,配比不当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课程体系中各类课程的比例,在传统的培养精英化人才目标之下,多科性特色大学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也表现出了“四多四少,一不足”状况。
(1)必修课程多,选修课程少,学生的爱好和个性无法体现,创新与创造性缺乏基础。目前多科性特色大学的课程设置中,必修课程往往达到70%以上,选修课仅不足30%,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小,学生疲于应付各种必修课程的考核,即使数量极少的选修课也很少充分利用。同时,由于受到资源的限制,多科性特色大学所开设的选修课课程往往比较单一(主要是传统优势学科课程),影响学生利用选修课程来培养个人独特兴趣,对学生个性发展造成压抑,导致学生思维僵化,知识面狭窄,不具备与其专业知识相关的其他知识和能力,缺乏对问题全面性、批判性的思考能力,更加缺乏创新与创造力。
(2)分科课程多,跨学科课程少,知识的内在联系得不到阐释,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跨学科综合性课程突出和强化了学科之间的联系,符合当前科学发展日益综合的趋势,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学科课程将本来相互联系着的各个领域进行人为割裂的弊病,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整合的知识结构。然而,由于受到办学传统的影响,在多科性特色大学的课程体系中,分科课程却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传统学科和新设学科课程的融合度低。
(3)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学生参与实验和社会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差。在国内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实践性课程往往不受重视,通常居于从属地位。国外高校,学生从事实验技能学习的时间占整个课程学习时间的近1/3,而国内大多高校的实践课程数量不足1/5。实践是创新的重要途径,忽视实践教育,理论脱离实践,创新教育就失去了实现的基础,也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4)科学课程多,人文课程少(或者是人文科学多,科学课程少),人文与科学教育融合度低。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多科性特色大学往往是由单一理工科或者文科学校发展而来的。因此,必然在课程的丰富性上与综合性大学存在差距,常常导致学生对人类在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缺乏必备的常识和理解,或者是对自然及科学知识缺乏感知,从而影响到其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5)方法论、信息技术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不足,使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降低。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法的理论,从近期看,能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思考模式去解决学习、生活、思想等诸多矛盾、问题。从长远看,它具有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适应学习型社会需要,适应当今世界经济科技竞争需要的意义重大的一类课程。在信息化时代,学生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大学增设信息技术类课程己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之急需。
4.课程知识陈旧,与知识前沿和社会应用脱轨
现有课程体系围绕过细、过窄的专业,严格按照教育主管部门所规定的课程设置,较少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最新成果及专业在社会实际中的应用。很多高校专业课程更新速度跟不上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变化,有些甚至是已经被淘汰了的,使学生在学校学的东西在社会上“无用武之地”。在对毕业生的一项调查中显示,60%的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后,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与此相对照,30%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要想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看书等方式来补充[1]。
5.课程体系国际化程度低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课程及课程体系国际化是一重要领域。课程国际化首先强调的是课程的全球观;其次是一种崭新的课程理念,一种新的课程系统设计思想;最后是强调课程各要素的国际化。近年来在政府推动下,大学课程国际化水平有所提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外语课程单一且专业外语课程建设力度不知足;(2)课程的输出和输入并不平衡,课程国际化更多地表现为接受和吸纳世界先进国家的成果,而对于我国优秀的课程内容并没有充分输出;(3)多媒体工具作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课程的国际化建设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国际上知名大学的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自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通过开放课程运动(Open Courseware,简称OCW),已向社会公布其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教育的全部课程(约1 800门),供全世界免费使用,可是国内大学对这些优质国际化课程资源的利用极为有限。
二、多科性特色大学课程体系优化的原则
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的巨大变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多科性特色大学在课程体系优化的目标确定与选择上,更加需要注意协调社会需求的外在价值、学科知识的认知实践价值和学生发展的本体价值三者的关系,将它们辩证、有机地统一于课程体系目标的价值取向上,最终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课程体系应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这一核心思想。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毫无疑是教育的基本原理,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大学课程体系的优化应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发展”理念整合到课程体系中,针对学生身心发展要求,从强调课程内容转向强调学习体验和经验;从强调计划转向强调人才培养的本质,尊重学生主体创造性,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
2.适应性原则
社会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校分层结构的明晰化和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现象的出现,说明大学本科生作为当今时代的“高级专门人才”观念已不太切实际。这些变化都要求多科性特色大学在本科课程体系优化时坚持适应性原则,紧跟社会发展、科技发展趋势,加强对人才市场的预测与研究,主动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及时地将其课程体系的目标从着重于专业化的教育向素质型教育倾斜;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素质型“从业”人才。
3.个性化原则
课程体系是不断发展的,不同类型的学校,其课程体系也不尽相同。多科性特色大学在进行课程体系优化时,必须坚持个性化原则,从建立本校的实际和特色出发。正如波依尔博士所说:“每所大学和学院应为自己的特色而自豪,都应要求弥补其他学校的不足,而不是一味模仿。”[2]
4.开放性原则
所谓开放性,主要指大学课程体系中的信息与外界的信息之间能够便利地交流。教育系统最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时刻刻都在与诸如科学、技术、文化等社会的其它系统发生着信息与的交换,交换的结果一大部分会通过大学课程的充实、调整与更新来反映,这就要求大学课程体系优化时要坚持开放性原则,便于信息的交流。
三、多科性特色大学课程体系优化对策
如何有目的、有步骤地将现代大学教育理念转化为课程形态,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来达成多科性特色大学的教学目标,则是一项复杂的由理论到实践的系统工程。
1.拓宽专业基础,加强普通教育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家主张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携手并进,普通教育课程的价值已得到更多人的认识。哈佛校长陆登庭在《哈佛校长坦言挑战》中说:“大学的研究固然应该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大学教育也应当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3]随着现代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越来越走向整合,未来最具竞争力的知识结构是“T”形的多元化知识结构,即在广博基础上的专精。因此,大学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注意在以专业课程为主导的同时,强调知识的适用性和广泛性,拓宽专业基础,加强通识教育,对共同的基础课程要横向打通,实施跨学科、跨专业的联合,开发综合化课程,以提供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知识、能力广度,变传统的职业性专业教育为厚基础的专业素质教育,从而在根本上支撑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以1952年院系调整为界点,我国高等教育被高度“专业化”了,致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长期分离。这种情况在单科性的院校中尤其显著。杨叔子院士说,“身需彩凤双飞翼,一翼是科学,一翼是人文,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充分融合的重要途径就是大学通识课程的开设。如美国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在经过不断改造后最终形成了涵盖七大领域的核心课程体系,即历史研究、文学艺术、科学、外国文化、伦理思辨、社会分析、定量推理。北京大学也将其通选课划分为五个基本领域,即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文学与艺术。这些都是多科性特色大学学习的案例。
3.优化各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增加选修课和实践类课程
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实行灵活的模块化课程设置是大学课程体系优化的一大趋势。通过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化,可以提供给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分流培养,满足学生的职业兴趣;通过任选课模块化则能够依据关联的主题,将人文社会、自然、工程等不同学科知识进行系统集成,充分体现出人才培养的知识整体性、学科交融性和学生个性要求,避免学生选课的盲从,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国外大学都十分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Mind and Hand(动手动脑)”既是MIT的校训,也是他们的课程模式[4]。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课程体系中存在着忽视实践性环节的倾向,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实践性课程仅占到总课时10~20%(国外大学通常在30%左右),而且不同学校安排的实践课程大体相似,如“军事教育”、“生产劳动”、“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缺乏对学生职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为此,多科性特色大学在其课程结构的优化中无疑要切实加强实践性环节,增加形式丰富的实践类课程。
4.增设“课题中心”课程,引导学生“在研究中学习”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076-02
众所周知,课程问题作为教育界的热点与难点,一直被大家所关心。复杂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与综合素质。课程的价值取向是课程运作的灵魂和方向,学校课程作为把教育理想转化为现实的纽带,其价值取向的选择是难以回避的问题。本研究主要探讨中美大学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对其课程体系的影响,这在理论上是对课程理论的一种丰富,在实践上可以对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措施。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课程价值取向
目前学术界公认的课程价值取向分为三种:社会本位主义的课程价值观、知识本位主义的课程价值观、个人本位主义的课程价值观,这三大价值取向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时间、区域的不同,其主导价值取向也不同,因此,不同的社会可能在相同时期形成不同的课程体系。本研究中的课程价值取向主要是指在当下的人类认知水平指引下,课程价值主体依据一定的客观价值标准,在课程价值实践中表现出的心理以及行为趋向。
(二)课程体系
通常认为,广义的课程体系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其中,宏观指的是专业设置,包括高等教育的学科及专业;中观的课程体系涉及一些专业内部课程体系的问题;微观是指教材体系,涉及某专业内某具体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等方面。
在美国,专门化的教育是通过主修不同方向的课程来进行的,其组织方式及隐藏背后的指导思想与我国有很大区别,但不管怎样,从形式上来看,“主修”和“专业”都是由不同的课程组织来体现的。由此可见“不同的课程组织”即课程体系,应该是我们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研究课程体系就要对其内部要素及其相互之间关系做深入得分析与了解。本文引用马兵(2013)对课程体系的解释,认为课程体系主要由目标要素、内容要素、过程要素三部分构成,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这五个部分。
二、中国大学课程价值取向及其对课程体系的影响
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价值取向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传统的社会本位主义课程观与知识本位主义课程观的双重影响。自由和谐发展的人本主义课程价值在我国高校课程价值中严重缺失,回顾我国课程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我国课程体系布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1.社会本位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忽视学生的个人价值。在中国大部分家长的教育观里,学习就是为了光宗耀祖,学习就是为了未来找到好工作、挣大钱,为了将来能够获得物质上的富足。中国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大学前的教育特别注重知识的传输;到了大学,为了毕业时能够找到好工作,大学生又加入了疯狂的考证大军。中国的大部分教育以完成知识量的传输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认知,学生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唯书、唯知识,自己的兴趣早已被扼杀,而学校成了工厂,学生则成了生产线上的产品,虽然有高校进行课程改革但效果不佳,致使课程目标依旧单一,多元化趋势难以呈现,教育依旧忽略学生个人兴趣与价值。
2.知识本位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下,课程过于专门化。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实行的是沿袭已久的传统的分科模式,课程设置以学科划分为依据。此划分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把握学科内容的内在逻辑,注重学科知识的规范性、系统性、独立性,便于学生学习学科中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易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分科课程虽有助于学生形成对某领域知识、技能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但是此类课程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学科划分过于专门化、独立化,而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联系。因此,在倡导知识本位主义课程价值观的同时,一定要时刻注意把握好一个度,要恰当合理的运用该价值观来指导高校课程的设置。
3.政治价值取向影响下,课程内容陈旧。教育为政治社会服务的同时也受到政治社会的影响。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在“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下,非常重视课程的政治价值,主张教育应为统治者培养优秀的人才官员,忽视了个人发展的需要。当下同样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的设置弹性较弱,刚性较强。各个高校的专业设置雷同、课程设置重复、课程内容僵化陈旧,众多高校因教科书内容陈旧,而被教师学生束之高阁,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受上述因素影响,学生不能及时获悉国际前沿的学术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三、美国大学课程价值取向及其对课程体系的影响
1.个人本位主义价值取向影响下,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及人的全面发展。19世纪初美国开始其工业化道路,举国上下注重实用科学,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东部的众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实用学科的课程。1828年耶鲁大学提出了维护古典课程的《耶鲁报告》。该报告注重人文教育、理论教育,强调大学应该注重平衡健全人格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培养某一学科的专家。教育应该追求文、理科知识恰当合适的比例,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耶鲁报告》的提出对美国大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此之后美国许多学院模仿耶鲁大学的课程设置,而《耶鲁报告》所提倡的人文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美国大学后来历史发展过程中,过度追求专业、职业主义思想的泛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利用好科技这把双刃剑,我们需要人文教育的指引。
同时,我们意识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所以学校教育必须重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联系,这样,科学研究才能有所创新,学校也才能培养出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的学生。
2.社会本位主义价值取向影响下,密切联系经济与社会,注重培养国际化人才。自艾略特在哈佛大学推行选修制以来,选修制就扎根于美国的高等教育中。在美国大学课程中,自由选修课约占三分之二,选修课内容丰富,门类众多,涉及面广,既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需求,也可以灵活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美国大学的选修制也使得高等学校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联,选修制的实行为美国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所亟需的各类型人才。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出现,使得高等教育不断呈现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其国际化的核心表现则在高校的课程上。因为大学的主要活动是教学,教学的主要渠道则是课程,所以课程的国际化将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目的。美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视国际化发展,他们把建立跨国大学、远程教育作为发展目标,强调教学、科研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美国各大学鼓励学生和教师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取得丰富的国际教学经验。同时,美国也把大学作为引进人才、技术和学习世界各国文化精粹的重要渠道。
四、中美两国高校课程价值取向对其课程体系影响之比较
通过前面对中美两国高校的课程价值取向对其课程体系影响的梳理,我们可以总结出二者之间的差异,两国在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下都注重课程体系为社会服务的目的,不同的是两国在注重社会价值的同时对待个人价值的态度是不同的。在我国较多的是注重社会价值的实现,而对个人价值有所忽略,面对沉重的课业负担、升学压力,学生的兴趣被扼杀,学生的个人价值得不到真正的实现;美国高校在注重社会价值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个人价值,美国的大学“宽进严出”及其选修制度给美国学生带来较大的个人发展空间,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奴隶,而是自己兴趣的追随者、自己理想的践行者。
中美两国在不同课程价值取向下的课程体系当然有所差异:我国高校的主要价值取向是以知识为中心,而美国则不然,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指导者的身份。对于高校的课程目标中美两国的差别也比较大,也许是我国学生的升学压力导致我国是以掌握知识为主要目的。课程内容方面,如上述分析的,我国课程内容重复单一,各高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现象,也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先进经验,让教材与时俱进。而课程结构方面两国的差别就更大了。一直以来我国的课程设置的灵活性都比较小,应开发适合我国国情与社会发展的专业,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一直以来我国的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都比较差,可以像美国一样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两国在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方面由于文化与国情的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当下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与难点。
总之,在文化背景不同的中美之间,课程价值取向存在的很大的不同,导致两国的课程体系也存在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不论何种价值取向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对两国课程价值取向的比较,有利于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世红.美国高校本科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苏州大学,2009.
[2]刘红.高等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
[3]李广,马云鹏.课程价值取向:含义、特征及其文化解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4]王建惠.我国高校课程价值取向与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兰州大学,2010.
[5]马兵.台湾与大陆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6]刘春颖.中美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