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范文

时间:2023-11-30 10:13: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篇1

20世纪60年代西方一系列社会运动促使了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性质的全面反思,心理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关注文化,出现了所谓的心理学文化转向,并产生了相应的研究形态——文化心理学。对于“文化心理学”这一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的理解,这里采用的是广义的概念,泛指从文化视角理解心理行为的心理学取向。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在现实层面的表现为关注文化的各种心理学分支或研究取向的兴起,比如跨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以及狭义文化心理学等;在理论层面表现为对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的重新考察;在方法论层面则表现为把文化因素纳入研究视角,使文化心理学成为一种理解心理行为的新方式。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文化心理学成为继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之后理解人类心理行为的“第四维度”。[1] 然而,文化心理学研究本身也一直处于分裂状态,表现为不同甚至对立的学科定位和研究范式。如跨文化心理学与狭义文化心理学就一直处于不同发展路径之上。究其实质,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研究基于不同的研究预设,隐含着对于文化概念的不同理解。很多研究是基于对文化的不同理解展开的,因而自然发展出不同的研究形态,难以形成有效的对话和交流。因此,对文化概念进行深入的辨析对于文化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文化概念的辨析,既要考虑到文化概念的一般内涵,又不能脱离文化心理学的理论背景。

一、 文化概念的一般内涵

从辞源上看,英语中的“文化”一词来自拉丁语的“cultura”,原本是耕作、种植、栽培、培育的意思,后来逐渐转化为教养、教育等含义,用文化来表示良好的教育、文学、艺术等。中国语言中的文化一词,源于易经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表达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现象的互动关系。

文化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这些特征构成文化的基本内涵。从根本上说,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是人脱离动物性本能的控制和人之为人的基本条件。文化是非自然的人为的创造物,是自然的人化或者说是人化的自然。文化是由物质、精神、语言、符号、规范和社会组织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一般来说,人们用文化概念来代表由于各种关系而联系在一起的人们的共同持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作为一个整体,文化是有结构的,或者说是分层次的。在现代各个学科如哲学、人类学的研究中,一般把文化分为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文化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的根本特征,也是理解人的基本视角。文化与人具有共生性,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地纠结在一起。从种族发生学视角看,文化与人相互界定。文化形成是人类不断进化的结果,而人类发展路线也受到既成文化的制约。从个体发展视角看,文化与个体也相互依存,文化成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文化存在就没有个体生存发展;反过来看,文化的内涵又有赖于个体的不断解释与内化,文化的意义存在于个体的理解和行动之中。文化与人相互界定,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人,这是文化的最基本的含义。

从学科的角度看,对于文化概念的界定和理解不胜枚举。各个学科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语境出发对文化进行了不同界定,以至于有必要专门针对文化的各种定义进行分类性研究。在关注文化的各个学科中,人类学对文化给出了最为详尽的解释,人类学家也率先对文化的各种定义进行了分类研究。人类学家克鲁伯(A.L.Kroeber)和克拉克洪(C.K.Kluckhohn)关于文化定义的研究堪称经典。他们所著的《文化:关于定义和概念的考评》一书详细考察了从1952年到1963年之间的160多个关于文化的定义,对这些文化概念进行了分类性研究。根据两位学者的归纳,除去一些不太完整的定义以外,可以分出6类不同类别的文化定义。这些定义从不同角度界定文化,分别强调了文化的某些方面的特征。这些不同类别的定义分别是:第一,描述性(descriptive)定义。这类定义认为文化代表了某文化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活动行为等特征,如衣食住行、家庭社会、科学宗教等方面的特征;第二,历史性(historical)定义。这类定义强调文化的继承性与历史性。第三,规范性(normative)定义。这类定义强调文化中对语言、行为等设定的规范、标准。第四,心理学(psychological)定义。这类定义中又有四个子类:调节或作为问题解决工具;学习;习惯;纯心理学定义(其中包括:作为社会文化背景或人造环境;身份认同:文化作为共有的身份为人们所认可;自我建构:文化作为定义自我的途径;意义系统:象征,语言,体验等;心理表征,信念,理论)。第五,结构(structural)定义。这类定义强调文化模式或文化构成,注重文化中的社会或组织成分。第六,遗传(genetic)定义。这类定义强调人工产品、象征等方面。

另外一项经典研究来自心理学家维基沃(Van de Vijver)等人对于文化概念的分类考察。克鲁伯和克拉克洪的研究是属于一般的定性研究,而维基沃等人的研究在方法上有了较大改进,采用了更加规范和科学的定量统计方法。研究者制定了评定量表,采用因素分析方法对文化定义进行分类,最终得出了定义文化的五个基本因子。这五个因子分别是:第一,文化的位置或处所(Localisation):文化属于个体的还是集体的特征;第二,功能方面(Function):高还是低;第三,整体性(Gestalt):强调整体还是分子;第四,成分或组成元素(Composition):侧重象征、评价、描述、产生、认知、组织、功能、过程、发展等哪一方面;第五,动力方面(Dynamics):文化是静止还是活动的。维基沃等人在他们的研究中指出,[2]文化概念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文化概念与研究者的理论倾向有关,不同领域的不同学者对文化的定义可以不同。

二、 界定文化的基本维度

文化与心理的关系是“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由于对文化的基本认识存在差异,导致文化心理学研究中有着不同的文化与心理关系设定。维基沃等人的研究已经揭示出了界定文化的一些基本维度,如个体-集体、整体-分子等。这些维度引申出不同的文化与心理关系,形成不同的文化心理学研究形态,如跨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等。纵观近几十年的文化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研究中关于文化的界定存在着十个基本维度,各个维度相对比较独立,当前的文化心理学研究基本都是从其中的某几个维度对文化进行界定和理解的。

1. 内-外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存在于人之外部,和人属于分离的存在;还是文化内在于人,属于心理行为的一部分。主张文化外在于人的观点基本是把文化视为影响人心理行为的因素,致力于寻找文化与心理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主张文化内在于人的观点重视人对文化的解释和理解作用,强调人的主观性、意向性,重视人对文化的主观诠释与建构。

2. 先-后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是先于心理行为而存在,还是心理行为先于文化。一般来说,大部分心理学研究都视文化先于心理行为,侧重考察文化对于心理行为的影响。而从发生学的角度考察文化,则侧重文化的心理基础,把文化视为心理活动的历史积淀,是人类心理的长期进化产生的结果。

3. 因-果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是人行动的原因,还是行动的结果。因-果维度与先-后维度存在关联,文化作为行动原因也就常常意味着文化先于行动,而文化作为结果则往往表示文化在行动之后。例如,跨文化心理学视文化先于行为,文化是心理行为的原因,文化刺激引发了人的行为反应。文化心理学则一般持有建构论的观点,认为文化与心理相互建构,文化既是心理行为的原因,也是心理行为的结果。

4. 个体-集体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存在于个体身上还是存在集体交往之中。认知心理学及认知人类学的研究把文化放在个体的头脑之中,文化作为个体的态度、思维方式等影响个体对外界信息的处理,从而影响到个体的心理行为方式。而强调生活实践的活动理论则认为文化在人际交往、日常活动之中体现,社会实践是决定心理行为的首要因素。

5. 静-动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是相对静止、相对稳定的,还是不断变化、不断流动的。造成这种争论的原因是考察者选取的时限有所差异。视文化为相对静止的观点是选取了较短时距,即在较短时期内,文化是相对稳定的形态,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念在短时期内保持稳定。而视文化为不断变化的观点则是选取了较长时距进行考察,即在较长时期内,文化发生许多重要的变化,人们的心理行为方式也表现出较大差异。

6. 紧-松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把文化视为各种价值观念的松散集合还是把文化视为具有紧密内核的整体。当前关注文化的心理学研究大部分还是把文化作为一个具有中心的整体,局限于以地理、区域等作为划分文化类型的标准,典型的就是以国家为基础的分类方法,如中国文化、美国文化等。但是,文化内部可能并不是同质的整体,而只是诸多价值的松散集合。人类学家凯(P. Kay)指出,所谓文化的内聚力是人类学家为了叙述完整的故事而强加上去的,其实是一种幻觉。[3]也有学者指出,对于文化的关注点应该从中心转移到边界,注重文化交流产生的混杂文化或文化变型。文化的形成与再造不是发生在文化内部,而是发生在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中,文化的发展是多文化交流的过程。[4]

7. 意识-无意识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可以被行动者清醒地感知、认识,还是作为人无法意识到的行为语境,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实际上,采用实证主义立场的研究基本把文化视为一种刺激,文化在意识层面引发研究对象的心理行为。而从解释学立场看,文化与人的关系就如水与鱼的关系一样,文化知识对于人来说是无意识的、自动化的,人们并不是刻意地、有意识地遵循文化规则行事。

8. 直接-间接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对人的心理行为直接起作用,还是与其他因素一起调节人的心理行为。隆那(W.J.Lonner)等学者指出了文化对心理行为产生的这种不同作用。[5]文化对心理行为起直接作用是指,文化作为自变量直接决定心理行为,或者文化作为连接人的人格特征与行为方式的中介。而文化对心理行为起间接作用是指,文化作为一种情境因素与其他因素如性别等一起出现,共同影响人的心理行为。或者文化作为一种调节机制,可以改变行为的强度和方向。 转贴于

9. 促进-抑制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促进人的行动、引发某种行为,还是抑制行动、抑制行为的发生。人类学研究一般重视文化作为适应环境的手段,强调文化对行为的促进作用。基于西方个体文化的心理学强调个人思想行动的自由,往往把文化视为抑制个体行为的因素。[6]

10. 抽象-具体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是一种抽象符号,还是蕴含于具体生活实践之中。比如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中就包含符号取向与行动取向,[7]它们各自注重文化的不同方面。符号取向重视人对事物的认知、表征等方面,把文化看作一种集体符号和集体表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活动取向则认为心理现象是人们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是对心理产生影响的首要因素。

指出界定文化的这些基本维度的意义在于,关于文化概念的认识都是基于这些维度的某些方面,从某一侧面揭示了文化与心理行为的关系,那么获取文化与心理关系的全面视角就需要整合这些不同侧面的认识,树立多维的文化视角,避免走入某一极端。例如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就只从外部视角认识文化,把文化视为一种客观刺激,结果导致了强加式客位研究。从文化的内-外维度来看,跨文化心理学的这种认识无疑是片面的,文化虽然影响人的心理行为,但文化的意义也有待于行动主体的理解与诠释,文化并不能完全决定人的心理行为方式。因此,对文化概念维度的梳理,对于树立多维的研究视角和多元的研究方法是有益的,这样可以保证研究者从各个不同角度对文化以及文化心理关系加以理解,获取关于心理和行为的整体视角和整体把握。

三、 界定文化的基本原则

文化真正受到心理学研究的广泛关注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至今不过几十年的时间。文化心理学的发展显示,对于文化概念的界定还缺少基本的理论原则,也因此出现了许多理论上的误区,比如,认为文化是一个不言自明的概念、对文化进行泛化性解释和抽象性定义等等。因此,明晰文化概念的把握依赖于文化的基本原则的把握。澄清界定文化的基本研究对于扭转当前文化心理学的错误研究倾向,对于确立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立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 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可以具有很多层次,比如东方文化、中国文化、儒家文化甚至学校、家庭等都可以成为文化的一个层次。文化概念涵盖的范围如此之广,关于文化概念的争论如此之多,那么究竟如何处理文化概念的多样性?关于如何定义文化主要存在三种意见[2]:第一,文化就像“生活”等日常概念一样,本身的含义就很模糊不够具体,所以不可能得出公认的定义;第二,采用一些界定标准如简明性、涵盖性等,用这些标准建立一个关于文化的“最好的”定义;第三,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目的对文化进行不同的定义,根据研究的适用性加以选择。

科学研究与日常生活的区别在于它的系统性、规范性、前瞻性,虽然不必如自然科学概念那样对文化加以严格界定,但是文化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对象需要有一个边界。文化有着一些基本特征,如文化是人化的自然,文化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文化的这些基本规定性成为研究者对话、交流、沟通的平台。所以文化概念虽然复杂,但并不是没有范围和边界的,不能随意地、不加限制地使用。近年来,文化受到心理学研究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在许多关注文化的心理学研究中,文化被视为一个自明性概念而不加说明地使用,似乎人们对于文化概念具有一种共同的认识。如此使用文化概念的结果是,似乎任何心理行为都与文化有关,任何心理行为都可以用文化进行解释。文化什么都是的结果必然导致文化什么都不是,文化什么都能解释必然导致什么都解释不清。文化概念的“泛化”造成心理学研究“泡沫化”的繁荣,虽然文化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中被提及,但真正具有文化蕴涵的研究却并不多见,文化反而日益失去应有的价值和地位。因此,对于文化概念首先应该避免泛化的认识,防止在研究中不加限制、不加说明地使用。另一方面,文化又是一个复杂多维的概念,在心理学研究中给出一个标准的或最好的文化定义很难实现,固守某一种定义往往导致顾此失彼。对于文化的界定只能是侧重某一层面的认识,比较可行且合理的做法是在文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文化的基本层次和基本维度,然后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研究的特点对文化进行界定。反过来说,文化定义从一个侧面代表和反映着研究的理论倾向,研究的理论预设在文化定义中有所体现。所以,对于文化的界定应该体现层次性原则,根据不同研究目的、性质、特点侧重和突出文化的某些方面。

2. 文化的交融性。文化的意义必然在多种文化间的接触和交流中得以体现,因此可以说文化就是文化间性,一种文化的意义总是相对于其他文化而存在的。文化之间并没有一个截然区别的界限,并不是非此即彼、相互独立地存在。

当前心理学研究中对文化的界定往往以地理区域作为划分标准,如中国文化、美国文化等,进而把这些文化视为内在同质的整体,考察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这种认识首先忽视了文化内部的异质性,文化内部其实也存在许多差异。[8]其次文化并不是静止不变的,文化之间的交流导致文化的异质性和多元化。文化的沟通交流使得文化不再独立自足,而是产生了很多混杂和变型的文化形态。世界体系使得全球与本土之间相互渗透,中西方文化都成为各种文化的混合体,而不是纯粹的某种文化传统。再者,文化内部也是非同质的混合体,文化之中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原则上是无限可分的,并且亚文化也在不断发生着交流和变化。所以关于文化的研究应该重视文化的异质性,重视文化内部的亚文化,重视文化的接触区域。关注文化的异质性、流动性是今后心理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比如一些心理学研究已经关注到了多种文化在个体身上的并存,考察了具有多重文化身份的个体在心理行为上的特征。[9]

3. 文化的具体性。文化本身属于科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一系列具体观念和行动。科学语言具有简明性的优势,但是同时也容易遮蔽文化的具体内涵。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难题在于对文化的抽象界定。跨文化心理学认为文化于人的心理行为,属于某文化的人都会受到该文化的影响。跨文化心理学的论证逻辑基本是:首先,a、b两种文化下某些心理行为存在差异;其次,a、b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文化传统导致了心理行为上的这些差异。但实际上,这里的文化本身是一个有待解释的抽象概念,用这样的文化概念解释心理行为是无效的论证,根本没有得出任何有用的结论。美国人与中国人的心理行为差异并不能简单归于中美文化的不同,因为文化并未得到具体说明,文化是什么本身仍然是问题。事实上,中美的心理行为差异不是由抽象意义上的中美文化引起的,而是由不同文化中具体的生活实践引起的。[10] 文化并不是内在于人的头脑中,而是一种具体的生活实践,体现在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之中。文化本身是一个具体性的概念,文化赋予人行动的意义,这种意义需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得以显现,而不是抽象、静态的规则。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往往通过态度问卷获得文化变量,这些问卷采用的大多是一些抽离具体语境的问题,如此很难获得文化的真实意义。[11]再者,不同文化人群对问卷调查中的抽象问题赋予不同的意义,很难达到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所要求的对等原则。所以心理学研究应该尽量把文化与现实生活情境联系起来,采用具体的、易理解的行为情境呈现文化意义。事实上,文化意义的情境化呈现与测量也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趋势。

当前关注文化的心理学研究分支及研究取向存在许多争论和分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形成对文化概念的统一认识。不同的研究者基于对于文化的不同理解衍生出对文化与心理关系、文化与心理学关系的不同认识,因而造成文化与心理学研究的混乱和分裂局面。因此,对文化概念的辨析显得非常的必要。另外,通过对文化概念的辨析而获得的关于心理和文化的关系的理解,是理解心理学文化内涵的前提,也是挖掘心理学文化内涵的途径,因此,文化概念的辨析对于文化心理学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Pederson,p. Multiculturalism as a forth force. Canadian Journal of Counselling, 2001, 35(1):16-19.

[2]Van de Vijver,F. J.R.&Hutschemaekers, G. J.M.(Eds. ) The investigation of culture:Current issues in cultural psychology.Netherland: Tilburg University Press. 1990:22.

[3]Cole, M. Cultural psychology:A once and future discipline.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122.

[4]Hermans, H.J.M. Kempen,H.J.G. Moving cultures: The perilous problems of cultural dichotomies in a globalizing society.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10):1111-1120.

[5]Lonner,W.J., Adamopoulos,J. Culture as antededent to behavior.In Berry, J.W., Poortinga, Y.P.&Pandey, J. (Eds. )Handbook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Vol. 1). Boston: Allyn&Bacon.1997:43-85.

[6]Adamopous,J.&Lonner,W.J. Culture and psychology at a crossroad.In D.Matsumoto(ed.) The handbook of culture and psychology.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11-35.

[7]Ratner,C.Three approaches to cultural psychology.Cultural Dynamics,1999,1:7-31.

[8]Ratner,C. Culture psychology: Theory and method. New York:Plenum.2002:23-24.

篇2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042-03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关系

人类文明开化之初,人文与科学同源共生,和而不同。作为儒学经典的《易传》中存在大量类似“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将人文与科学统合思考的论述。作为先秦儒学教育核心的三事(正德、利用、厚生)和三物(六德、六行、六艺)则体现了将科学寓于人文,以人文为重心的教育思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逐渐从人文中分化并独立了出来,成为强势主导学科。20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更是彰显了其作为双刃剑的威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描绘了一幅既令人憧憬又令人担忧的画面。科学技术本身价值中立,“科学不断发达究竟会带来怎样的结果,若用伦理上善恶的概念来说,就在于科学是被善用还是被恶用。科学所造成的各种恶果,不能仅用科学本身来根治”。[1]现代科学的昌盛亟须人文的复兴。科学与人文是文明的一体两翼,断其一翼或失其一翼,都不利于文明的整体进步。[2]因此,现代教育应促进科学与人文的共同繁荣,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

科学与人文的思维方式和现实关切点不同: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体现工具理性,人文体现价值理性;科学训练思维,人文涵育情感;科学辨析因果,力图解释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规律,人文评价是非善恶,致力于涵养道德情操和融洽社会关系。[3]因而在人类科学和人文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着鲜明的差异。科学精神是指人类在科学实践的历史过程中凝练和升华出来的共同信念与行为规范,它蕴涵着丰富、深刻的内容:实事求是、反对臆测的求真精神;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批判精神;追求真理、批判谬误的理性精神;开拓创新、涤除僵化的进取精神等。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中心和出发点,高扬人的主体性,肯定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崇尚人格尊严,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提倡民主,主张平等;肯定人类的生活创造活动及其成果,鼓励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反对神秘主义,高扬理性。[4]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又是相需互发的。人类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不断探索未知世界,利用所发现的客观规律与发明的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这是一个以人为出发点,最终又落实于人的过程,亦是人文精神的实现过程。没有人文精神指导的科学实践,最终只会变成没有灵魂的技术狂欢。诚如爱因斯坦所言:“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5]中国哲人也认为真善非二,至真的道理即是至善的准则;即真即善,即善即真;从不离开善而求真,并认为离开求善而专求真,结果只能得妄。[6]

二、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培育的必要性

(一)是提高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杨叔子院士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有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的精髓;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并进一步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会落后,一打就垮,受人宰割;而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7]作为未来社会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大学生应该既具有科学素养,又饱含人文精神;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完善的人格和道德情操。在心理学教学中,只有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充分融会贯通,才能不断提高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心理学史家把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把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把学科独立同实验室的建立联系起来有着特殊的考量,就是将心理学定位为自然科学。自此,心理学主要受到科学主义取向的支配,但由于科学主义取向的先天缺陷,其始终为人文主义取向的学者所诟病。这直接导致了心理学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分野,前者包括内容主义、构造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等,后者包括意动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超个人心理学等。

科学主义取向为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在诸多层面制约了心理学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在心理学领域弥漫着它所带来的“胜利的灾难”。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其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客观主义、定量分析、还原主义以及方法中心。[8]这导致了对心理现象主观属性的忽视、心理整体性的支离、人的尊严与价值感的丧失、人的社会性本质的抹杀,其研究视野下的人变成了没有情感、个性和生活的孤立客体,心理学也就变成了“没有心理的科学”。因此,科学主义取向不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统一范式。人文主义心理学是在对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批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是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其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历史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和问题中心原则。人文主义心理学用整体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强调人生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才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主张从精神和社会文化方面去理解人。其人性观和整体心理观弥补了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缺陷。但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普遍缺乏实证的检验和支持,常被奚落为心理学研究“史前模式”的重现,被诟病为“诗人或哲人的心理学”。因此,人文主义取向亦不可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统一范式。

诚如反对科学主义,倡导科学精神,反对人文主义,倡导人文精神一样。心理学应在人文精神的视野中重视科学研究的价值,在科学精神的规范下实现人文关怀的理想。由于研究对象和任务的特殊性,未来心理学在保持自然科学取向的同时,亦将充分体现人文科学的取向;在深化自然科学取向关于“事实世界”研究的同时,亦将继续探索人文科学取向的“价值世界”。科学主义心理学所坚持的客观准则、定量分析及其研究方法以及人文主义心理学所强调的内省、移情和理解等主观方法,在未来心理学研究中将通过扬弃实现更加合理地整合。从对人的本质的完整理解和描述到实证的分析研究,再从实证的分析研究到对人的本性的完整理解和描述,应是未来心理学理论构建需要遵循的基本思路。对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培育是由心理学兼涉自然和人文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两种研究取向走向融合的必然趋势在心理学专业教学方面的客观要求。

(三)为推动心理学本土化提供人才保障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心理学研究只有充分尊重人的社会性才能更好地进行人文关怀。人类的心理现象固然有跨文化的一致性,但心理现象的文化差异性亦是心理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中国心理学受益于对科学方法的重视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中国心理学界对心理学的人文研究取向关注不够,主要表现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前社会形态下个体和群体心理的系统研究不够充分,有影响的本土化心理学理论不多,不能充分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心理学界提出的理论和实践的要求。心理学的本土化需要心理学研究人员自觉推进,更需要在高校心理学教学中培养一批既具有求真务实、严谨规范的科学精神,又具有以问题为中心、关注现实人生的人文精神的高素质心理学从业者,为推动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进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四)心理学实践应用的现实需要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心理学被割裂为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很多心理学从业者也给自己贴上了科学主义取向或人文主义取向的标签。但这样的人为分割在心理学的实践应用中将会充分暴露出其褊狭和幼稚的一面。心理学实践应用问题的解决既需要科学精神倡导的客观、量化和严谨,也需要人文精神高扬的历史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和问题中心原则,任何厚此薄彼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在高校心理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心理学实践应用的现实需要。

三、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培育的路径

(一)以科学规范人文,以人文引导科学

规范、严谨的科学精神是提高人文实践活动水平和效率的保障。高校心理学教学应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从课题选择、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结果分析和结论概括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在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从问题解析与表征、理论解释、方案选择和系统思维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在心理学应用实践中的科学精神。例如在社会心理调查的实践教学中,大学生经常出现研究结论的“过度概括”问题:从某一被试群体获得的研究结论被过度推广到其他被试群体;从某一研究情境做出的结论被过度推广到其他情境。教师应在教学中及时纠正这些有悖科学精神的做法,并以此为切入点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

人文学科的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但如果把人文学科的教育视作人文精神培养的唯一途径,则是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割裂开来,其结果仍然是人文精神的落空。人文精神的培养应寓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高校心理学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为中心,在关注研究的信度和内部效度的同时,应该注意提高心理学研究的外部效度和生态效度,以服务人的现实生活为目的,从而塑造学生在心理学学习和研究中的人文精神。例如在教学中对心理学实验室研究如何体现人文精神,教师就应该启发学生的思考。由于实验室研究强调严格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控制,因而相对其他研究方法在“科学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实验情境是人为创造的,且对变量进行了严格控制,实验情境的真实性因此受到破坏,使被试者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与自然情境条件下的心理与行为表现相去甚远。这就极大削弱了研究的外部效度,使在实验条件下获得的结果是否仍能从自然情境中获得、是否适用于自然情境成为问题。而心理学实验研究生态化的思想,是以探索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为基础,以服务人的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验室固有的严格性移植到真实环境中去,这是将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有益探索。

(二)问题中心的应用实践教学

问题中心的应用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发展的最直观形象的方法。人的心理与行为活动具有客观规律,这需要运用科学方法加以探索。同时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与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人是有意识和思想的存在物,既是研究主体,又是研究客体,这就需要以人为中心合理运用内省和移情等主观方法进行探索。在心理学的应用实践中,科学精神是客观、精确和严谨的保证,人文精神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的保证,两者缺一不可。例如在心理咨询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意识到心理咨询工作首先应建立在掌握人心理与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尊重心理诊断的客观性,重视咨询技术的适用症状范围和干预措施的严谨性,从而保证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性。同时心理咨询师需要注意每个来访者都有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和环境,每一种心理问题都是主体与环境等各种复杂因素交互作用的历史沉淀在来访者身上的具体显现,这就需要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倾听、共情等方法进行充分的人文关怀。

(三)将杰出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引入教学

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是指对中国社会文化情境中的中国人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研究。杰出的本土化研究必然是科学化的精品、民族化和人文化的典范。例如,王登峰关于“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模型”就是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成果中的翘楚,它既注重了研究的科学性,又突出了人的文化差异性,凸显了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精神。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搜集和整理卓越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从研究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角度向学生阐述此类研究的价值。

(四)教师教学活动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来说是一种更加直接的观察学习过程。在心理学的专业教学中,教师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教学过程应遵循学生专业学习的教育心理规律,依照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还应充分进行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和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主动建构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尊重与融合,对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培育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冯天瑜.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三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211.

[2] 肖海涛.论人文为科学导向[J].现代大学教育,2005 (5):25-28.

[3] 杨冬梅,闫晓荣.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协调培育的现实需求[J].阴山学刊,2011(1):117-120.

[4] 李承贵.中国哲学与儒学[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237.

[5] 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47.

篇3

设计的过程,无论是从为“谁”设计的“谁”,还是从设计师的角度考虑,都牵涉到心理学问题,这些问题都具有设计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性,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

设计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手段去研究决定设计结果的“人”的因素,从而引导设计成为科学化、有效化的新兴设计理论学科。其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应该包括设计师。消费者和设计师都是具有主观意识和自主思维的个体,都以不同的心理过程影响和决定设计。产品形态、其使用方式及文化内涵只有符合消费者的要求,才可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和良好的市场效应;而设计师在创作中必然受其知识背景的作用,即使在同样的限制条件下也会产生不同的创意,使设计结果大相径庭。为避免设计走进误区和陷入困境,更应该从心理学研究角度予以分析和指导。因此,设计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消费者心理学,主要研究购买和使用商品过程中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可以由设计来调整的因素;对设计师而言,就是如何获取及运用有效的设计参数。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设计师心理学,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如何发展设计师的技能和创造潜能。

按照设计的内容物的不同,设计心理学的侧重点也不同,但有关人(包括设计师和消费者)的研究内容基本一致,可以作为设计心理学的基础。当然,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技术含量较其他设计专业的技术含量高,与工程心理学密切相关,这在专门的内容中应有所体现。因此,设计心理学不但要有各设计专业普遍适用的基本内容,而且应针对专业的不同,建构与各专业相适应的设计心理学内容,才能使设计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和掌握必要的设计心理学知识。

因此,应把各个专业共同的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作为提纲挈领的主线,建立设计心理学的框架,再根据专业的不同,补充相关内容,而无须过细地追究每一个内容的归属。设计心理学作为“指南针”引导方向,具体的路线由设计师各取所需。只要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设计师就可以获得必要的依据和参考,而不必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心理学研究中去。要明确以设计心理学为主线,而人机工程学、建筑心理学等应用心理学都是消费者心理学统领下的分支内容,可以由设计师按照专业需要进一步学习。这些子学科既在设计心理学的大范围内统一,又相互独立地发展。

消费者心理学集中研究消费者如何解读设计信息,消费者认识物的基本规律和一般程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的年龄层次的人的心理特征,不同特征的人群对色彩和形态的偏好;各个国家的设计特色,结合这个国家或民族心理特征的综合分析;如何采集相关信息并进行设计分析;以及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由设计决定的各种因素。消费者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一致,各设计专业的差异在更高层次的专业研究中有所体现。设计心理学的各分支层次,如在人机工程学、建筑心理学、照明心理学中专门论述专业性的设计心理问题。这样构造的设计心理学,组织清晰、明确,避免了内容混乱和繁琐。

设计师心理学,是指以设计师的培养和发展为主题,对设计师进行设计创造思维的训练。设计院校和企业迫切需要这样的理论。设计师一向以个人主义色彩浓厚,与BOSS有不佳的人际关系而著称,显然,这不完全是设计师的责任,但可以尽量避免。而设计心理学可以对设计师的EQ(Emotional quality)进行训练和教育,以促进设计师以良好的心态和融洽的人际关系进行设计,并与客户和消费者有效地沟通,使他们能够敏锐地感知市场信息,了解消费动态。设计师心理学是对设计师的深层意义上的研究和训练。过去从未有与此相关的专门研究,院校仅对学生进行纯技能的训练,没有积极主动地开发设计师的大脑,单纯地练手、练眼而没有练心练脑。毫无疑问,这种研究较为抽象和深奥,但却对设计师的发展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研究设计心理学的专家,按照专业背景的不同,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曾接受了系统的设计教育,对与设计相关的心理学研究有浓厚兴趣,并通过不断地扩充自己的心理学知识,而成为会设计,懂设计,主要为设计师提供心理指导的专家;另一类是以心理学为专业背景,专门研究设计领域的活动的应用心理学家,他们学术背景的心理学专业色彩较浓,通过补充学习一定的设计知识(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运作模式),在心理学研究中有较高的造诣。

前者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在实践中能够与设计师很好地沟通,是设计师的“本家人”。较一般的设计师而言,他们具有更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能够更敏锐地发现设计心理学问题,并能运用心理学知识调整设计师的状态,提出更好的设计创意,是设计师的设计指导和公关大使,对设计活动的开展充当顾问角色,比设计师看得更远更高。由于其特殊的知识背景,可以在把握设计师创意意图的同时调整设计,兼顾设计师的创意和客户的需求,更易被设计师接受。

后者是心理学家,心理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优于前者,但若不积累一定层次的设计知识则很难与设计师沟通。他们在采集设计参考信息、分析设计参数、训练设计师方面有前者不可比拟的优势。现在许多设计项目都是以团队组织的形式进行,团队中有不同专业的专家,他们都专长于某一学科的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设计鉴赏能力,可以从他们的专业角度,提出对设计方案的独到见解和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心理学专家也是其中的一员,辅助、协助设计师进行设计。而为了与其他专业的专家沟通,设计师的知识构成中也应包括其他学科的一些必要的相关知识。在设计团队中,设计师与心理学家及其他专业的专家结成一种相互依靠的关系。由于设计师不可能精通方方面面的知识,因此,与其他专业的专家在不同程度上的协作十分必要。设计创造思维的训练也主要由心理学专家来指导进行,因为其专业知识,使他们在训练方法、手段和结果测试方面的作用更突出。前者以设计指导的角色出现,主要指导设计,把握设计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仍然是设计师。后者主要还是进行心理学的研究,研究的范围锁定在设计领域,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具有心理学的学科特色,更关注对人的研究。

设计是一个艰苦创作的过程,与纯艺术领域的创作有很大的差别,不可能天马行空,放任自由,必须在许多的限制条件下综合进行。因此,积极地发展有设计特色的设计创造思维是设计心理学不可或缺的内容。传统的消费观关注的是物,只要能够充分发挥物质效能的设计就是好的设计。现代消费观越来越关注人,对设计的要求和限制越来越多,人成为设计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人们不仅要求获得商品的物质效能,而且迫切要求满足心理需求。设计越向高深的层次发展,就越需要设计心理学的理论支持。而设计是一门尚未完善的学科,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还不成熟,主要还是依靠和运用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手段,设计心理学的研究也是如此,主要利用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方法来进行。

设计学科的边缘性特点,决定了设计心理学也是一门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边缘子学科,完全隔断它们之间纵横交错的关系是不可能的。例如:心理学和生理学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姊妹,心理感受的内容大都通过对生理反应的测试得以验证。而设计心理学与生理学相结合,可以对设计成果的评估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设计心理学的范围很难绝对界定,它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而发展,不可割裂设计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篇4

中国教学论的十二种研究方法

一、哲学的研究方法

哲学的研究方法是对钢琴教学论的总体把握,即运用哲学的方法、观点去研究钢琴教学的目的、方式方法、内容等一些基础的问题。

二、美学的研究方法

在钢琴教学中,审美教育贯穿整个过程。我们可以认为:审美经验直接影响了演奏者的艺术水平。

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学研究教育的内容、方法、目的和本质等,钢琴教育与教育学是不可分割、相互促进的。

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研究在受教育时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为教育提供了准确、充足的心理学依据。因此,教育心理学是钢琴教学论的研究基础。

五、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其主要研究在教学与训练中动作技能的形成与发展,对钢琴演奏者的心理训练有很大启示作用。

六、运动医学的研究方法

运动医学是一门综合科学,对一些在钢琴训练中出现的疲劳性损伤如何的避免,如何预防有一定指导作用。

七、音乐学的研究方法

音乐学中的许多学科对钢琴作品的背景了解、许多作曲家各具特色的风格创作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八、音乐声学的研究方法

音乐声学是钢琴教学论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是研究音乐音响问题并从不同角度阐述人类对乐音感受的学科。

九、钢琴教学法的研究方法

钢琴教学法是对钢琴演奏方法的一些基本原理的概括与总结,钢琴教学法与钢琴教学论二者也是互不分离、相辅相成。

十、教育方法论的研究方法

教育方法论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是钢琴教学论的主要实现手段。

十一、思维学的研究方法

任何教学方法都要尊重人的思维特点来设计,研究在教学中的规律、方法离不开研究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思维发展变化的特征和规律。

十二、系统论的研究方法

系统论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许多要素组成,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是探讨、研究钢琴教学中最抽象、最科学、最复杂、最全面问题的解决方法。

钢琴教学论的八个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首先必须坚持的原则。

二、实践性原则:钢琴教学论中始终贯彻的原则。

三、系统性原则:它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研究方法,具有正确认识一个完整教学系统的运转机制和部分教学措施的功能。

四、动态性原则:用发展的观点和历史的方法来观察和研究问题。

五、全面性原则:贯穿在钢琴教学论整个过程中。

六、协调性原则:是钢琴教学论中的重要原则。

七、创造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一定要突破传统钢琴教学观念的束缚,不断挖掘、启发创造性的思维,是钢琴教学论具有开拓创新和独有的特点。

八、效应性原则:为了追求最佳、最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钢琴教学论的研究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效应原则,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钢琴教学的基本任务

怎样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和训练是钢琴教学中最基本的任务。

一、培养读谱能力

学习钢琴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能够正确的读谱。比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调性感知力、对节奏的正确理解,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谱习惯。

二、培养听觉能力

良好的、优秀的演奏,需要敏锐的听觉来反馈。那么,良好的听觉要靠大量的聆听现场演奏和欣赏大量的音响材料、视唱练耳的训练才能得以提高。

三、培养双手弹奏能力

在学习弹奏钢琴时,缺少对手的协调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技术水平的训练,钢琴教学与钢琴演奏就是纸上谈兵了。在掌握手指基本能力之后,应把整个手臂和全身一起运用到演奏中,使演奏的声音更加饱满、音色更有色彩、力度更有层次感。

四、训练双脚协调性

如何正确的使用踏板,关系到钢琴演奏的灵魂。钢琴演奏中要加强训练脚踩踏板和手弹钢琴两者的统一,在这个基础上不破坏旋律线条的连贯性并可以干净地切换和声。

五、训练判断分析能力

对作品的判断和分析音乐作品的基本逻辑与发展方向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提高演奏者独立处理音乐作品的能力和视奏水平。

六、培养音乐感悟能力

人们通常认为音乐感觉是与生俱来的,但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能力却可以通过一定的培养和训练来提高人的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进而改善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感悟能力。

中国钢琴艺术

篇5

声音的听觉属性主要可以从音(高∕低)、响度(强∕弱)、音色及音长(长∕短)四个方面来描述。直接来自听觉的声音感受必然是由以上四种要素决定的。音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声音听觉特征,它一般被认为是由声音特有的泛音结构决定的,即泛音的数目、各泛音的强度及出现的顺序等等。协和感是当两音或更多音结合时最明显的听觉感受。协和感的心理本质是知觉的同一性判断,声乐演唱是有组织的声音,那么声乐演唱组织的原则是什么?构成这些原则的心理依据是什么?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听觉属性接近的刺激易于形成听觉上的整体感。当声音的音高、力度及音色接近时,则使人产生一体的感觉,反之则难以产生声音之间的联系感。这一原理可以解释为什么远距离音程较少的古典音乐旋律,比远距离音程较多的现代音乐给人的感觉完整性强音高接近产生听觉上的凝聚力;为什么用钢琴演奏巴赫的复调作品时,不同声部之间要有力度的层次力度接近产生结构的一体化等等。许多旋律的轮廓线具有拱形的特征,其音高上的结构意义就在于,拱顶两端的音形成了音高上的接近,使人产生结构的凝聚力,而不形成这种音高接近的联系时,旋律的组织就会使人产生松散的感觉。

2 声乐表演中内心听觉能力

音乐心理学对音乐内容问题的研究内容问题是音乐艺术特别突出的美学问题,也是不同美学观点争论的焦点。这一问题在音乐美学中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原因就在于,它从根本上是一个心理学的课题:具有非造型性与非语义性特点的音乐音响材料,为什么能够使人产生非听觉性对象的体验。音乐到底是以什么样的途径来表现非听觉性对象的问题,是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表明,声乐演唱中之所以能够表现非听觉性对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在人类的感觉系统中存在着联觉(或通感)现象,即当某一感觉器官受到刺激时,其他感觉系统也同时会产生相应的感觉反应。例如,高音使人感觉亮,低音使人感觉暗,就是很常见的听觉与视觉之间发生联觉的现象。研究证明,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紧张度及发音速度五个方面可以引起其他感觉系统的反应。联觉反应机制是音乐表现非听觉性对象的心理基础。以联觉反应为基础,听觉体验会带动一系列的联想活动,从而产生非常复杂而丰富的审美感受。情感之所以在音乐的表现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一方面,在进行声乐演唱过程中音乐的呈现方式与人的情绪活动一样,都是在时间中发展与变化的;另一方面,音响刺激能够直接引起人们的情绪反应。在联觉对应关系的作用下,音乐的音响直接引起了情绪的活动,而情绪活动的体验,会进一步引起复杂的经验与观念的介入,从而产生复杂的情感体验。

声乐演唱的心理过程对于许多人来说是神秘的。在声乐演唱活动中,演唱者的内心听觉能力的强弱可以对非常复杂的音乐音响产生审美反应,而一个内心听觉能力相对较弱的人,则难以从音乐音响中感受到审美体验。音乐专家与一般人在听觉审美能力上的差异是什么?二者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对声音基本听觉能力的差别研究表明,在声音听觉能力方面,音乐专家与一般人之间的差异是微乎其微的。对此从一个婴儿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母亲与其他女性声音的差别就可以理解。问题的关键在于音乐听觉审美能力强者能够比常人更准确地把握音与音之间的结构关系,并且能够在复杂声音结构中分辨出不同音乐结构的组织。在社会音乐生活中,轻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接受者很多,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从听知觉分辨能力来看,这样的音乐对音响听知觉分辨能力的要求较低,因而容易为大多数人接受。声乐演唱有自身的规律,无论是各种音乐技能的学习,还是音乐知识的学习规律的研究都是很不够的。

3 听觉能力可增强审美感受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听知觉统一性的原则决定了,以一个主音为核心所构成的音乐组织,比起很多不同高度的音无中心地堆砌在一起,更容易产生听觉上的结构整体感。调式音阶的数量大多在5~9个之间,而这个数字范围恰与人的短时记容量对应。过多的音髙使人产生记忆的困难(十二音音乐很难记忆就是这个原因),过少的音则使人产生不够丰富的感觉。由此可见,调式是听觉审美心理需要的自然产物。调性是调式的音高。由于人类听觉记忆能力的天然限制,在一定长度的音乐片段中,使用的音高数量不能太多,否则会给听觉造成太多的知觉辨别与记忆的负担,这是调式成为音乐结构基础的根本原因;反之如果音太少,则使人产生不够丰富的感受。如果说调式在音乐结构中的审美功能是使音乐音响获得统一的话,那么调性的变化在音乐结构中的审美功能,就是使声乐演唱在统一的前提下获得变化性与丰富性。人的听知觉特征对音乐审美价值的判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6

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争议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创建时间不长,在许多研究领域存在较多争议。

一是关于研究对象。学界普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但对于研究对象未形成一致观点。主要观点概括为:

(1)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胡凯指出“:以人们的思想行为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依据这种规律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王新山、王玉婷认为:“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乔立骐、梁丽萍认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笔者认为,如何把握一般心理过程来探究新的、更具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各种互动因素的心理特征和规律。施春华认为研究对象包括四个方面:社会环境、个体心理状况、教育内容和教育者的心理。针对第一种观点,本学科要特别注重研究如何根据人的心理规律来实现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转变和提高,若不能把握好“在思想政治教育框架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这一基本原则,将很容易被认为是偷换普通心理学的概念、照搬其内容体系。第二种观点的范围更加宽广、全面,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有利于学科的内涵丰富、外延拓展。但可能会使研究范围泛化,致使学科边界模糊。现有研究表明,对于研究对象的阐述已经在对过程进行“心理分析”、“心理研究”上保持了原则性的统一,实现了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教育对象和过程的突破。但是尚未形成定论,不够清晰、明确。

二是关于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学研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的研究,对心理环境、心理效应、心理机制与心理功能的研究。有学者认为,应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将思维、情绪、需要、动机等内容纳入研究内容,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知识体系。

(2)对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的心理学研究。致力于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和职业类别教育对象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差异性及其对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寻针对性对策;研究教育者的角色定位、心理品质、能力结构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学科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研究内容,上述研究内容符合学界对于本学科研究的普遍观点。但是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没有切实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甚至是简单地借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学科界限比较模糊,不利于确立其学科地位。三是关于学科归属。由于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具有牵丝挂藤的联系,学科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目前,代表性观点有:

(1)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王瑞雪从学科成立的背景、研究对象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等方面论述,认为应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有学者从“心理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角度出发,论证其学术立场。

(2)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此观点被普遍认同,因为学科交叉,兼具了两个学科的共同特点和性质。胡凯,王希永、杨芷英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关系分析,指出,一方面,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原则和内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出发点对教育过程进行心理研究;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心理现象与特殊的心理规律,其范围包括在一般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之中。明晰学科归属问题,是构建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逻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重要动力是开展多学科的协同研究,但必须以明确的学科归属为前提。目前对此缺乏权威性的论证,致使学科体系和内容体系构建方面也颇有分歧:主要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纲”与“以心理学为纲”的对峙。需要不断深入研讨,推动其逐渐走向成熟。

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新兴学科,困难和不足尤为突出。主要面临着一些在短时期难以得到完全解决的困境。

一是理论建构不完备。

(1)研究的基本范畴存在较大争议。学界普遍认同本学科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也有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相对主体、相对客体以及教育过程的心理研究来解释其研究范畴。

(2)学科归属问题存在较大争议。大多学者认为本学科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部分共同的特点和内容,应归属于这两门学科的分支学科;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

(3)学科体系建构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主张以心理学的理论框架来构成学科体系;也有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因素出发,主张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纲。

(4)学科理论整合程度不够。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有机整合,构建特有的理论体系是一个现实难题。首先,对于二者在理论、方法上的联系和区别缺乏系统的论述,导致在理论建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含混不清、特色不够鲜明;其次,需要长期探索如何有效地将心理学的方法、工具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二是缺乏科学的范式。具体表现在:

(1)在教育范式上,在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为指导实施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者依然大量采用传统文本教育范式,封闭、知识化、教条化以及一定程度的泛政治化,未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方法有效地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未能实现相对主体同相对客体的良好互动;

(2)在研究范式上,高校具有广泛的教育网络和丰富的研究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实践和研究的主要阵营,其主导型研究范式是经典教育学范式,以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伦理学等为主要理论资源,以演绎法和归纳法为主要思维特色。但是实证研究还不够,其广度和深度还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的要求和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研究结构不够优化。

(1)相对主体业务素质有限、整体协作程度不够。缺乏既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系统理论知识、方法,又精通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同时,研究者缺乏联系和沟通的氛围和平台,协作不够,致使研究力量分散,学术观点难以达成一致。

(2)相对客体覆盖面不够广泛。研究人群主要是高校学生,较少涉及不同年龄层和其他行业的群体。

(3)动态研究、对策性的研究有待加强。针对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和思想变化而进行的动态研究以及个案和小样本的长期、追踪研究相对薄弱;同时,用于解决教育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的可操作性、对策性研究有待加强。

(4)对教育过程本身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待深入。当前,较多关注于从理论上探讨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法和效果,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过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的心理功能开发、利用的研究鲜见,需要借鉴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此外,对于受教育者如何把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外化为行为的研究少,不利于受教育者良好行为的强化与教育效果的反馈和改进。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建议及展望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应该坚定发展的信心,攻坚克难。基于对现状和面临困境的理性分析,笔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展望。

第一,推进范畴及体系的理论完善和创新。对学科范畴及其体系进行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探索和提升一些新的范畴,使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和充实。

(1)推进学科化建设。要创新理论体系,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术语和话语体系从本学科研究的“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领域中概括、提升和创新范畴,避免从心理学中简单照搬、机械拼接;要整合学科资源,借鉴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最新成果中提炼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点,如: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心理为切入点,研究受教育者的需要、动机、情绪情感、态度和行为,探讨激发其兴趣的方法与对策。

(2)推进科学化建设。学科发展“科学化”的趋势要求教育过程更加关注对教育对象和教育过程的研究。以现实为基础,运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借鉴和运用心理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分析教育现象,作出能准确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本质和规律的概括。

(3)推进现代化建设。以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并重的方式进行新的理论分析,对本质和规律进行前瞻性的概括,总结出预见性的理论和应对方法。对现有的范式理论框架加以检验和论证,并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发展,以新的观点、范畴、原则加以补充;构建既能够充分反映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和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又适应时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的学科理论体系。

第二,发展“人本”的研究范式。范式是学科共同体所拥有的共同的信念、遵循的一套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与方法。

(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本学科逐步向科学化和时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学范式强调以人为本,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的同时又要教育对象生存方式的优化提升。在坚持用心理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事实进行客观、数据型分析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整体、系统的探究,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关注其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

(2)要扩大研究对象的覆盖领域。研究的相对客体由以大学生为主,逐步涉及中学生、儿童、其他群体,如:少数民族地区、军队、企业、社区等群体。同时,群体与个体心理的比较研究,以及针对群体人际互动、集体意识的研究将受到重视。

第三,扩展新的载体和方法。

(1)在教育实践方面,探索公共、虚拟空间的运用。教育过程呈虚拟化和模糊化的发展趋势,要突破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形式,加强公共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作用,提高无意识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能力,强化互动性和渗透性。

(2)在研究方法方面,注重量与质的研究相结合。研究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其相互关系及整体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开展过程研究的起点。在用实证方法进行宏观概括的同时,也要注重小样本、个案研究,进行深入、动态的跟踪。借鉴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实证研究范例的标准化工具、实验来研究心理学理论、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融合的具体途径;研究已有的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并用代表性的数据和研究结果为参考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验证。

第四,加强复合型的研究队伍建设。

篇7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沉睡在人类内心深处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现阶段所开展的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逐渐开始对人类的心灵空间进行探索,文艺心理学也由此而成为了构成文艺学的重要部分。对我国而言,针对文艺心理所开展的研究,大部分是以西方国家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作为基础,西方心理学又往往过于简化人类的心理,这一现象的存在制约了文艺心理学的发展,因此,基于社会心理分析法对文艺心理学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 文艺和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如果文学艺术开始通过不同形式对人类的心理现象加以反映,那么人们关注的重点就应当放在审美主体所具有的社会心理方面,当然,这里说的审美主体包括群体和个体,所以研究的主体心理也包括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两个方向。对文艺心理学来说,属于宏观角度的群体心理和属于微观角度的个体心理均在研究过程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并且呈现出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状态。对上文所提及内容具有独特见解的人主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但是对群体和个体而言,能够产生心理现象的前提都是实践活动,作为在社会环境中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实践活动的社会性决定了心理的社会性。以艺术创作为代表对其进行分析,艺术家能够进行艺术创造的前提在于其自身固有的生理特性,但并不代表只要具有生理特性,就可以进行相关的艺术创造活动,想要完成由“可能”向“现实”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则是艺术家的社会生活条件[1]。可以说艺术家身处于所生活社会的关系和生活条件,决定了其所具有的创造潜能能否转变成为现实,以及能够转变成为怎样的现实。当然,对主要用于刻画人物心理的文学作品而言,作家在对其进行创造的过程中,应当借由所创作的作品对自己想要揭示的社会关系、人物性格、心理和种种行为加以呈现,因此,作者如果无法对不同人物所对应的社会关系和心理变化历程进行准确的了解,也就无法对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人物的心理加以掌握,那么自然无法创作出直击人心、富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

2、文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确立

在恩格斯晚年的时光里,曾经就自己与马克思论战一事多次指出,他与马克思在对唯物史观进行阐发的过程中,往往出于反驳论敌的目的,而重复强调已经被他们明确否认的多项原则,从而将论述的重点向经济作用方向进行转移,用恩格斯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过于关注“以经济事实为基础,对法权、政治和其他所涉及的思想观念进行探讨,并延伸至由于上述观念的存在而被制约的种种行动”,却由此而忽略了“对这些观念的产生方式进行探究”。恩格斯始终为自己与马克思二人“并没有将关注的重点始终放在对参预到交互作用过程中的其他因素进行探究的方面”而感觉到遗憾,也正是因为如此,恩格斯才在认识到这一点后,时刻提醒人们在开展研究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将唯物史观作为参考指南,就是说不仅需要对经济因素和社会中存在的各种思想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还需要将关注的侧重点放在对“参预到交互过程中的其他因素”所对应的“中间环节”方面。虽然上文所叙述的热莸侥壳拔止仍旧没有得到清晰、具体的研究成果,但是恩格斯还是认为“仍旧有大量与理论相关的工作需要去完成,尤其是经济史,以及经济史和文学史、法律史、文化史和宗教史之间存在的关系,只有对这部分内容具有清晰、科学的理论分析,才能保证在极其复杂的事件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上文提出了一个理论,即“中间环节”的理论,该理论的问世可以被看做对唯物史观的重要补充,普列汉诺夫则在此基础上将“中间环节”进行了具象化,并形成了“社会心理中介”理论,这一理论主要说明的内容是:社会心理存在的主要作用在于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思想体系的沟通搭建桥梁,也就是说对社会信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基础,而对社会心理具有间接影响的因素是政治制度,除此之外,社会心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思想体系产生影响。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社会心理中介”主要讲的是能够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的社会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具有的相互作用[2]。

通过对普列汉诺夫的生平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普列汉诺夫始终将研究的重心放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开展研究工作尚未涉足的领域,因此,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他对“中间环节”的内容进行了延伸,并随之形成了“社会心理中介”理论,普列汉诺夫指出,“中间环节”作为存在于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互相适应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从本质上来说是对处于某种特定政治制度以及经济环境中的人类心理所呈现出的一种状态,也正是因为如此,对文艺和社会心理之间具有的关系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普列汉诺夫所进行的研究中,曾就“文艺和经济基础的关系”进行了反复的论证,并得出“在讨论文艺的过程中,人们需要对中间环节加以考虑,保证对通过文艺作品所反映出的社会生活进行准确揭示”的最终结论。可以说,作为第一位对文艺和社会心理学具有的关系加以明确的人,普列汉诺夫通过对文艺问题考察过程中适时参考社会心理因素具有的实际意义进行阐述的方式,真正实现了文艺领域和社会心理学的结合,并且为社会心理分析法的提出和确立提供了便利,从“社会心理中介”理论提出至今,人们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对社会心理分析法进行了完善,针对文艺心理学展开的研究工作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结论:综上所述,上文所论述的重点始终落在“文艺心理学”方面,通过对文艺和社会心理之间存在的关系可以看出,文艺的产生和发展均无法离开社会心理而独自存在,因此,在对文艺心理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应当对社会心理分析法的应用引起足够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研究工作取得应有的进展,也才能为文艺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篇8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2)04-0061-04

Sensibility in the Change of Direction in the Coating Design for High-speed Trains

——Analysis from the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WANG Hai-xia, DONG Ning, XU Bo-cu

(School of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

Key words: high-speed train; coating design; sensibility design; design culture; psychology; national culture; color psychology

Abstract: 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coating design for high-speed trains and reveals that national character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shall be highlighted in the design. In addition, the authors hav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of coating design and passenger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and discuss how to adapt to the passengers psychology. In summary, a set of effective theories for coating design from the aspect of psychology are established, which provide new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hoice of colors and decoration layout plan for high-speed trains.

轨道交通车辆的涂装设计是列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车体选色、确定色块分割形式以及其它装饰图形的布局等。

众所周知,高速列车的造型“形式”更多地受空气动力学的束缚,而车体涂装则通常被认为是表面的、肤浅的设计,常被冠以“技术花纹”。然而近年来席卷世界的“高铁热”以及强烈的民族品牌构建意识将车体涂装设计重新提上日程。特别是面对如今设计界千人一面的机械复制现状,人们强烈呼吁设计的现代感性转向,转向本民族灿烂的文化及心理情感的探索领域,认为唯此才能建立全世界多样化的设计格局,彰显世界各国迥异的璀璨文明。

一、车体涂装设计与民族文化

(一)车体涂装以及设计的感性转向

车体涂装设计是列车制造的重要环节,一方面,涂装对车体起到基本的防护作用,同时从审美功能讲,涂装具有美化车身、烘托造型、突显时代气息、增加乘客安全感及信赖感的增值感。20世纪80年代,感性工学的提出标志着以包豪斯的功能主义为导向的产品设计时代开始转向感性、情感化设计,呈现感性显现而理性式微的局面。在2002年清华大学主办的“清华国际设计管理论坛”上,德国奔驰汽车公司前景设计部主管拉哈德?莱西克先生的发言重新界定了“德国属性”,他认为德国设计开始进入注重感性的时代,设计过程中感性因素如“感性、有想象力、有趣味、好玩、吸引人或许有一点笨拙、创新的、非传统”逐渐取代诸如“功能性、技术性、透明、清楚、真实、善用材料、长寿命、永恒、理性、酷”等理性因素,成为设计者慎重考虑的重要因子〔1〕。

(二)车体涂装的感性设计之诠释民族性格

在所有感性因素的背后,民族文化基因在较大程度上左右着产品设计的风格。民族性是指人们在同一地域环境中由于气候、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相同而造就的审美思想及观念意识的类同,是一种民族文化基因。因此,车体涂装设计的选色及装饰色带的划分都应当体现本民族的审美心理及民族情怀。如日本的高铁涂装以灰、白色为主,无彩色系贯通始终,装饰色带狭小并施加低彩度、低明度色彩,彰显科技、禅意十足;而一向以浪漫风情著称的法兰西则在其高铁TGV上施以大面积的红、蓝等高饱和度色彩,象征着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兰西精神。

(三)车体涂装的感性设计之彰显文化内涵

众所周知,曾经一度风光无限并被奉为经典法则的现代主义“形式追随功能”的产品设计指导原则在20世纪末遭遇到后现代主义前所未有的猛烈抨击,后者主张设计应具有历史延续性,具有隐喻性并带有强烈的人文特性。至此,文化内涵成为产品设计的最强音。在高速列车车体涂装设计中,由于列车的特殊性,在设计中应努力彰显本民族及运行地域区间的文化内涵及精神风貌。如图1:英国维珍高速列车车体涂装设计彰显了英伦特有的绅士、优雅及前卫的高贵气质〔2〕。

二、车体涂装设计与人的心理感受

以“移动的建筑”而著称的列车是一个庞大的公共交通系统工程设计,从外观到内室以及内室中的诸多细节都直接左右着人的心理感受,特别是列车的涂装设计中选色及色带形式的划分。

关于车体选色,色彩心理学研究表明:色彩体验始自一种心理感觉,人类对色彩的反应更多地与情感相联系而与其智力无关〔3〕。在色彩学中,早有理论证明色彩可以左右人的生理及心理。如长时间暴露于红色的灯光下会使人的血压升高、情绪烦躁、焦虑不安;而与此相反,蓝色光则具有镇静及平和情绪的显著疗效。总体而言,人们都是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对色彩做出反应的。这一现象我们称之为“色彩的情感定势效应”。因此在车体选色上,应重视色彩对心理的影响作用并仔细揣摩该民族的审美心理及文化习俗禁忌,努力体现本民族的情感定势。

关于车体涂装色带形式的划分依据,总体上讲,工业产品的涂装设计由于受工业生产方式、着色的工艺方法、产品的功能和作业环境等因素制约,应以单纯、和谐、简洁并富于装饰性为基本原则。同时现代心理学亦为其提供了崭新的理论依据:人是社会的产物,其对社会的认知活动基于人脑从众多来源中准确地获取并解读信息,因此大脑要承担无比繁杂的信息处理任务。在杂乱无章的偶然刺激中建立秩序是人类智力的基本功能。为了便于控制和理解不断涌入的信息,必须将事物加以分类,如从A到Z,逐一增加的数字、数据或尺寸等。因此,在车体涂装设计中,有序均匀的条带状布局可增加秩序感及韵律感,便于眼睛和大脑的认知,从而对乘客心理产生正面的情绪影响。

三、感性转向思潮下的高速列车表面涂装设计方法论思考

综合上述高速列车涂装设计与文化、与人们心理的关系,无疑,在高速列车涂装设计中要充分彰显民族文化特征,充分考虑人们的心理感受。因此,车体涂装设计应着重考虑乘客心理、民族文化、视觉美感等因素。

(一)选色时将心理因素、民族文化与常规工业产品施色理论相结合

1.顺应乘客的心理需求,基色与装饰色应在色彩属性上形成鲜明对照

阿恩海姆在其著作《艺术与视知觉》中指出,人眼在观看事物时似乎总试图寻找“图”与“底”的关系,这样可以使事物更具层次性,更加生动。因此,在高速列车涂装设计中应顺应这一心理原则,使车体基色与装饰色在色相、明度及饱和度上形成鲜明对照,突显图底关系。另外,小面积高饱和度的彩色装饰色带可有效去除车体的单调乏味感,带给乘客以视觉跳跃的心理愉悦感。

2.充分考虑色彩的民族性,彰显民族文化

在车体选色搭配的总体原则下,还应考虑色彩的民族性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设计色彩导论》论及色彩除了具有自身的基本属性外,还具有社会、人文属性。不同的国家由于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的迥异,对同一颜色会有不同的理解,如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纯洁的白色在印度却是表示追悼的颜色。另外,在车体涂装设计中,人文、传统、历史等本民族共同基因的运用可以唤起人们与生俱来的熟悉亲近感,使列车具有亲和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熟悉的事物有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他们喜欢与熟悉的人打交道,对童年的旧物及能唤起过去美好时光的事物易产生好感,然而过度的熟悉又会徒增单调乏味之感,无法勾起人们的好奇心,唯有处于中间地带的设计堪称好的设计”〔4〕。由此可见,色彩的文化内涵根深蒂固,且潜藏于人类的潜意识记忆之中。因此在涂装选色时应谨记这一原则,努力迎合该民族的色彩观,这将有助于塑造别具韵味的民族特色高速列车视觉新形象。

如图2所示,荷兰高速列车的涂装设计选用了荷兰国花的橙色为主色调。荷兰的国民对郁金香喜爱有加,关于郁金香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它是美好、庄严、华贵和成功的象征,而这些文化内涵和心理暗示恐怕只有熟悉荷兰历史的人或是本国国民才能深刻体会到。

图2 荷兰国徽与其高速列车涂装设计

3.充分考虑色彩心理与情感

色彩心理学研究表明,色彩往往可通过视觉对人的心理间接产生影响从而诱发心理联想,使色彩仿佛具有拟人的情感倾向。如色彩的冷暖感、轻重感、软硬感、明与忧郁感、兴奋感与沉静感、华丽感与朴素感等〔5〕。在高速列车车体涂装设计中,应善于利用这一原则营造轻盈而不失稳重、快捷明快而兼具亲和力的列车形象。

第一,轻盈而不失稳重。通常大型交通车、货车及高速运行的重型卡车由于形体庞大,容易对人的心理产生威慑感,这时可通过产品形体转折变换及巧妙的布色来增加视觉稳重感,其重要意义在于稳重感是对服务主体“人”诱发安全感的前提。因此,在高速列车涂装设计中宜选用大面积的低饱和度高明度的无彩色系如白、浅灰色作为车体的基色,同时辅以高明度高饱和度的彩带作为车体装饰,这是车体涂装选色搭配的基本原则。

此外,如何布色亦将影响乘客的心理感受,在设计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给予重视。其一,利用色彩的轻重强弱对比,达到视觉上的均衡与稳定。如图3所示,配置明色在上,暗色在下则给人以稳重、安全的心理暗示,反之将诱发不安定的心理因素。其二,暗色的位置经营及其色带所占总面积的比重同样影响列车的稳重感。如图4所示,从德国高速列车ICE车体涂装可见,明度相对较低的红色装饰色带位于车底下部约1/3处,色带处高度与整车高度刚好形成黄金分割比,这样的设计具有极强的视觉稳重感与形式美感。

第二,快捷、明快且具亲和力。快捷、高效是广大乘客对高铁的心理期待。总体来说,在高速列车车体转折处巧妙地布置带状高明度并与基色形成强烈对比的高饱和度色彩可给乘客以明快、简洁的心理感受,这种随车体流线形体而因势利导的布局设计仿佛一种强大的心理力场,会为高速列车平添几分生气与生命的韵律之美。

快捷、高效主要体现在高速列车涂装的速度感上,速度感可以赋予列车畅通、快捷、便利的心理暗示。因此高速列车表面涂装应以大面积主色调以及随列车造型走势而布置的导向性线条为主,这些线条的色彩通常与主色调形成强烈对比以突显醒目并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同时还需考虑线条的连续性,确保整体车身连贯呼应、畅快淋漓。

关于“线条”,著名的抽象主义代表大师康定斯基在其《康定斯基论点线面》中指出:“线条的简单与复杂变化在于作用力的不同方向的变化,就决定了线的内在声音必然表现为张力和方向。他所说的内在声音是抽象符号的张力、方向与视听觉作用所唤起的主观精神。”〔6〕由此可见,线条具有张力和方向的天然属性,是表现速度感的最佳形式,如图5。

图5 法国TGV高速列车造型设计

(二)色带划分方式应依照心理学原则化繁为简,做到简明、有序并与车主体造型相映成趣,符合视觉形式美感原则

1.简化、和谐、一体化

如上文所述,基于高效的初衷,人脑倾向于将杂乱无章的信息序列化、规整化。在高速列车涂装设计上,应将装饰色域简化为条、带状,并使其贯穿车体始终,形成首尾呼应的视觉和谐一体化效应。另外装饰色带亦可作为功能分区的标识,起到指示作用,如图2,这种划分方式将车窗与色带组合一体化,使列车车身划分为几个大的块面关系,整齐划一,顿生粗犷而豁达之感。

2.视觉形式美感以乘客心理为参照系

传统的视觉形式美感法则包括: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众所周知,人类自诞生起便产生了基于心理的认知活动,而通常这一活动以人自身为参照系,毕达哥拉斯的人体黄金分割率正是最好的佐证。因此,在高速列车涂装设计的色带划分与布局中,应在传统的形式美法则的基础上增加“人”这一参考坐标,引入乘客的心理因素及情感因子。

综上,承载文化内涵及审美心理的高速列车涂装设计是一个全新的感性设计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当今时代全世界都在比拼软实力的情况下,设计转向文化及传统将是打造民族品牌、形成设计风格行之有效的方法,而设计的成败最终取决于谁能够拨动消费者的心弦,因此从心理学角度切入设计将是解决问题的崭新视角,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汤凌洁.感性工学方法之考察〔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2008:1-2.

〔2〕省略/about-us./(2009-09-07)〔2011-06-26〕.

〔3〕霍尔兹科.设计色彩导论〔M〕.李慧娟,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30.

篇9

在实验心理学实验教学方面,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采用仪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主要是20世纪60、70年代的研究,实验形式基本上是验证性的,具体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3方面:(1)心理学专业的实验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晦涩难懂的理论与机械重复的实验给学生理解和接受带来一定的困难,使学生对心理学实验产生 畏惧和厌烦心理。(2)传统实验教学模式陈旧,实验内容是规定的,学生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规定的实验,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时间太少。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需要思考,也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思考,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3)传统的学习方法是实验之前,教师把实验步骤演示一遍,学生照着实验指导书将实验步骤执行一遍,实验就算完成了。这种“授人以鱼”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无需思考,只需模仿,导致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发现及解决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

综上可知,在心理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实验研究工作,从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中引出知识、获得技能。具体而言,实验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应着力促成以下方面的教学效果:(1)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与动机;(2)促进学生理解心理学的实践意义,善于将心理学基本原理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4)利用“实验心理学”实验教学方法、技术和手段,进行基础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对过时的实验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法进行更新和改革,增加新的实验教学软件,改进心理学实验教学方法与技术手段。

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开展了实验心理学的教学改革。但这些改革仅仅是在形式上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开放,即让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自制实验器材,而没有深人挖掘开放性、研究性实验教学的基本策略,没有突出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因此,有必要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更全面地开展心理学研究性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工作。

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教师、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者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已经形成了大量的关于客观世界的概念、规则及表象,当他们面对问题情景时,会利用已有知识建构问题解决的方法。即使学习者面临的是全新情景,也会开始自己的探索,形成自己的假设并验证假设,最终获得新知识。

实现学习者知识自主建构的关键环节是设计支持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该环境强调用真实、复杂的情景呈现问题,营造学习发生的空间,以帮助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活知识,将事实性知识转变为解决问题的技能。学习环境由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四大要素构成。具体而言,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诸要素的设计应遵循以下3项原则。

首先,提供丰富的、复杂的和真实的问题情景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以真实的、具体的、有挑战性的任务带动教学过程。这类学习任务有3个特征:将知识与多样化的真实情境相联系;整合多重内容和多元能力,每个任务中包含着许多应用广泛的概念间相互作用;有效地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刺激进一步的学习活动。

其次,鼓励协作学习原则。学习者在完成复杂任务时,学习环境应提供学习者之间相互合作、学习者与教师交流的途径。与个别学习和竞争学习相比,协作学习能更好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他们用多重的观点来看待问题,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精加工。

第三,教师有效介人建构过程原则。学习环境必须建立起一种机制,使教师能在恰当的机会介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以纠正建构知识过程中的方向性错误,或弥补学习者在动机、概念、规则和认知策略等方面的不足。

三、实验心理学研究性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

实验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达到以下5方面的转变。

第一,验证性实验任务向研究性实验任务转变。改变原有的教师确定实验方案、学生照搬照做的教学模式,增加实验的探索性,要求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行实施实验。

第二,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主体转变。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求证假设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建构完善的关于心理学实验的认知图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实验研究能力。

第三,个人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改变原有的强调个人的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在开展实验活动过程中组成小组,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实验活动,引导学生明确分工、集思广义、相互汲取、共同提髙。

第四,理论学习向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转变。减少原有的关于心理学原理的实验内容的比重,将生活、教学与生产实践中人的心理活动引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为提高人的活动效率而开展实验。

第五,以概念为中心向以问题为中心转变。原有的实验教学以概念为中心,为了学生理解反应时、感觉阈限、视敏度而开展实验。为转变这种模式,应努力引导学生发现探索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问题,并努力采用实验方法解决问题。

四、心理学研究性实验教学的基本策略

在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本着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尝试着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实验。这些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了学科前沿的发展情况,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研究能力。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原来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心理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师范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提出并实施了实验心理学实验教学的三大策略:理论构思策略、成果表述策略、实验操作策略。

(一)理论构思策略

在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众所周知,心理学主要讲授各种心理活动的基本原理,而心理学理论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为了解释个体或群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因此,理论与人的行为息息相关。例如,信号检测论实验可以很好地说明质量检验、医疗诊断、人事选拔等活动中区分好与差的能力与判断宽严标准的关系。再如,思维实验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去调动或培养人的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若能将二者的密切联系引人到实验教学之中,则明显能起到两个作用:一是促使学生理解理论在解释个体行为中的价值;二是培养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开展实验研究的积极性,使其理智需要得到满足。为此,在开展实验之前,引导学生了解实验的应用背景和研究意义,实验之后启发学生更深入地解释生活中的行为。这一做法在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理论与实验设计的对应关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与行为的关系,必须在实验教学中排除学生头脑中为了实验而实验的观念,树立为了构建理论、证实或证否行为规律而开展实验的指导思想。例如,心理旋转实验中,以字符旋转角度为自变量,其原因是该实验为了证明视觉表象的加工是一种类似实物操作的加工过程,而非抽象的命题推理过程;该实验又以提示信息内容为自变量,其原因是表象加工亦可以视作一种加工策略,个体可以随着任务情境的变化而灵活使用表象加工策略。因此,理论以及由理论延伸出的行为规律是实验设计的依据,也是实验有意义的必要前提。

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将实验结果与心理学理论建立对应关系。心理学实验结束之后,得到的结果往往是若干组数据之间存在或不存在显著差异,由此认为自变量对因变量存在或不存在显著影响。许多学生的实验报告也到此为止。简单的结论常常令学生们感到实验的无趣与枯燥。为此,有必要将实验结果与心理学理论、人的生活行为再次结合,分析实验结果支持了哪些理论假设,解释了哪些行为规律。例如,再认法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操纵各种相关变量,分析实验结果是否支持短时记忆理论或长时记忆理论,并与自由回忆实验的结果相比较,分析两种信息提取方式的差异。部分学生还饶有兴趣地分析再认法与自由回忆法在记忆单词活动中的效用。因此,实验结果与理论、行为的多次结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认识与学习过程。

为了启发学生开展研究性实验,教师有必要创设研究情境。研究情境有两种类型,一是认知支架,二是研究问题。认知支架是为了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而向学生提供的概念框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总结了实验设计的十大元素,并以图形方式呈现这十大元素之间的关系,构成实验设计流程图.

实验设计流程图作为先行组织者,为学生设计心理学实验展示了完整的框架以及不同元素之间相互约束的关系。例如,自变量、额外变量和因变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操纵自变量、控制额外变量、测量因变量,这三项元素是作出因果推论的重要条件。

问题情境是以问题形式向学生呈现研究课题。这些研究问题为研究性实验创设了有意义的出发点,有益于激发兴趣、启迪思维。我们设计的课题中,有的具备实践意义,例如,如何提髙注意稳定性与集中性;结合心理物理法,如何判断个体是否适合从事某项工作;还有的研究课题具备理论意义,例如,知觉过程中整体加工是否一定优于局部加工,心理旋转实验中的反应时是否一定会随着字符旋转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二)成果表述策略

实验研究的准备、实施和总结的3个阶段都需要使用心理学的专业语言陈述与实验有关的各类信息。学生有了开展实验的观点或思路之后,需要用规范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与思路;在实验进行过程中,作为主试的学生又需要将指导语陈述给被试;完成实验之后,又需要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实验的结论与推论。实验过程的言语陈述 需具备准确性、操作性、逻辑性和联系性。

准确性要求实验设计体现出某种设计的本质特点,准确地说明统计结果的意义。例如完全随机化设计必须准确描述如何随机抽取被试、如何随机分组、如何随机分配实验处理。

操作性要求实验设计的每个部分都要按照实施实验的具体步骤来陈述。例如,自变量操作定义、因变量的测量方法、被试任务等都要具体化、操作化,以提高实验的可行性。

逻辑性要求实验报告的各个部分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例如,理论决定了自变量的操纵与因变量测量指标的选择;实验设计的类型、因变量测量水平决定了数据统计方法;统计结果决定了研究结论,取样总体决定了结论适用的范围,额外变量的控制程度决定了因果推论的有效性。

联系性要求在实验报告的讨论部分,引导学生把实验结论与相关理论联系起来,与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联系起来,与人的心理状态、观念联系起来,对自变量、因变量的关系作出有意义的解释,对理论假设作出或立或废的推论,对培养人的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提出准确的建议。

学生开展研究性实验,只依靠一个人的脑力显然是不充分的,如果能就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互相査找实验设计中的问题,相互启发新的研究思路,才能更好地达到培养研究能力的目的。为此,我们开发了研究性实验网络平台。该平台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心理学前沿研究领域的经典实验报告、心理学实验因素控制方法、存在争议的心理学理论假设、学生本人提出的研究课题、心理学实验范式和网络实验软件。在这个平台上,教师与学生可以进行广泛的讨论,每个参与者都可以看到他人的观点与评论,为自己的研究性实验提供思路。指导教师对学生在完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予以解答,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三)实验操作策略

鼓励学生使用E-Prime软件设计自己的实验程序。E-Prime的简单易学,学生经过简单的、短期的学习与训练即可掌握基本的编程方法。因此,基于E-Prime的实验设计,为学生自主开展研究性实验铺平了道路,也为实验心理学的实验教学的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学生的实验设计初步形成后,学生应该亲身体验实验任务的完整过程,即学生自己当被试,在各种实验处理条件下,完成各项实验任务,并采集实验数据。通过这种尝试,可以初步判断自变量的改变是否能引起被试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分析因变量的测量指标是否足够可靠和敏感,是否还有额外变量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实验结束后进行反思是很好的学习策略。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展实验研究,难免会得到失败的结果,进而对学生的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此时,需要鼓励他们不能泄气,静下心来,努力查找失败的原因。学生们总结出的实验失败原因大致有4条:自变量变化范围太小;刺激强度太小;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不适当,因变量测量指标不够敏感;任务难度过低,被试反应正确率过髙等。这些原因的探寻一方面为进一步改进实验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心理学实验的认识,更好构建关于实验设计的认知图式。在此基础上,学生修正缺陷重新设计实验,往往取得预期的结果。例如,一些同学开展情绪启动效应实验。最初常常得不到情绪启动效应。之后,他们找到一个关键原因是启动项难以起到情绪唤醒作用,并与被试的个性特点存在交互作用。因此,他们修改了启动项与情绪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并扩大了启动项的数量,得到了明确的实验结果。可以认为,尝试错误与反思是开展研究性实验的必要步骤,是实验取得最终成功,锻炼学习意志的有效策略。

五、小结

设计性、研究性实验是实验心理学实验教学的一项重要改革,对培养和提髙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实验心理学的实验教学呈现出了生机与活力: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畏惧、厌烦等消极心理降低或消失了,对研究心理学问题的兴趣提髙了;学生的毕业论文中采用实验法的比率增加了;学生对实验心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更加透彻了。

篇10

【关键词】

小学作文 起步阶段 写作教学 策略研究

一、小学作文起步阶段写作教学的基本原则

1.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现代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要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相一致,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把学生的潜力调动起来,促进学生的智力不断发展。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好,但逻辑思维能力偏弱,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加,逻辑思维能力会不断的增强,小学作文阶段写作教学要遵循这个特点。另外,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书面表达能力还比较差,写作能力比较弱,到三年级之后书面表达能力才能进一步提升到口语表达相当的水平。而小学生作文就是要把学生看到的,听到的,通过一定的书面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在小学入学阶段主要练习小学生的口头语言,比如看图讲故事,给几个词语让学生组合成一句话,这些可以给小学生的写作提供准备。在第二个阶段就是要向写作过渡了,如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改写,给文章提炼中心思想,对简单的作文进行仿写等,这是学生写作的萌芽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阶段。到了第三个阶段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写作技巧,如文章如何构思,立意选材的方法等。在这个阶段要遵循小学生心理发育特征,做到以学生为本,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进行奖赏,让学生在写作中获得自信。

2.遵循作文教学目标

教育部推出的《语文课程标准》讲到要遵循学生的语言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组织教学,这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第一,要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兴趣是写作的内部动力,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写作环境,不要给小学生提出太多苛刻要求,让学生自由表达,只要小学生愿意写,而且能写出来,就要给予一定的鼓励。第二,打破形式和内容上的僵化。到三年级的时候,就要开始进行书面语言的引导,在这个阶段同样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作文教学还不能用条条框框约束学生,要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让学生大胆发挥,自由表达。第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为以后的写作打好基本功。

二、小学作文起步阶段写作教学策略

写作的兴趣是小学生写作的内在动力,可以驱使着小学生向写作目标奋进,转变为学习动机,直接关系着学生写作的成败。因此,在小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重点就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动机,让学生在写作中获得一种满足感。

1.营造写作氛围

轻松活泼的写作氛围可以给学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乐于表达,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具体做法是上课前几分钟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最近觉得感兴趣的事情,玩一下故事接龙游戏,每周开展一些故事会,选出故事大王,还可以让学生自主设置黑板报,创设作文角等。另外教师对教学还要有饱满的精神状态,把这种状态再传染给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振。

2.变化课堂组织形式

在学生练习写作的初级阶段,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让他们觉得写作就像讲故事一样有趣,为开发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打下基础。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对一切事物都感觉比较好奇,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可以组织合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练习写作。第一,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练习写作。比如教师可以表述一个故事,让学生把故事表述出来,最好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故事进行扩展,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述。教师也可以把故事讲到一半,让学生发挥想象,继续把结尾编出来,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写作能力。第二,可以把小游戏、小实验、小制作等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三只小猪》的故事很多学生都听过,可以让学生把听完故事的感悟写出来。还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发挥想象,思考如何让鸡蛋从课桌上滚到地上而不碎,然后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学生的想法是否正解,让学生把整个过程用文字记录下来。这些有趣的小故事和小实验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3.激发写作需求

学生的写作需要通过外部因素进行刺激,但要想从根本上把学生的写作从外部动力转化为写作的内部动力,还是要让学生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意义。首先,创设交际需要,让学生增强参与意识。例如每天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定期向学生,用以评选最有兴趣的事。鼓励学生做小记者去采访父母、教师、同学,把采访结果用文字表达出来。还可以让学生做编辑,出班报等形式激发学生交往动机,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第二,可以让学生用书面形式进行自我介绍,可以介绍自己的个人状况,也可以介绍自己家的小猫小狗,也可以介绍学校的状况等,让学生在自我介绍中锻炼写作能力。第三,要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小学生的表现欲望很强,都想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认可和鼓励,因此,新课程要求小学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分享,让学生在分享中获得快乐。

【结 语】

教学策略是提升教学能力的基础,因此,要提升小学作文的教学能力就要在教学策略上下功夫,找出适应于小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模式,并结合新课程标准,找出合适的教学方法,升华为教学策略,用以促进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1.色彩的重要性

建筑装设这几种的色彩运用是十分重要的,但从色彩本身来说,色彩是人生活的灵魂,没有色彩,生活会陷入无限的黑白之中,从美观从健康来看都是很不好的。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建筑物外部设计还是室内设计,设计师都会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调和来达到与建筑物的协调配合。

同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不同的色彩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直接对人的喜怒哀乐有一定干预能力。有些设计师在进行装饰设计的时候,只注意到装饰风格、家具构造等的协调感,而忽视了色彩的协调,从室外设计来看人们看到颜色奇特的建筑物也许会觉得不舒服或是印象深刻。而室内设计的话,如果颜色过于奇特会让久居室内的人感到不舒适,这就违背了室内设计应有的基本原则。

2.不同色彩对人的影响

以最常见的室内设计色彩来说,不同的颜色对室内人群产生不同的影响,有的让人舒适,有的却让人压抑甚至是易怒,下面将以几种常见色彩来进行分析说明。

绿色,在常规情况下绿色会让人感觉舒适,视觉疲劳的人凝视大片绿色的景观是得到眼睛的放松与舒缓,让人放松神经改善心情。但是如果长久置身在绿色的环境之中,会让人产生冷清、孤独的感觉,从而让人食欲减退。

蓝色,这是一种在装饰设计中常见的颜色,因为其在色彩表现力上较为强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遮盖其他颜色的下次,所以应用广泛。同样的,蓝色也可以让人感觉的放松,调节人的感官,促进睡眠。但是同样的有利有弊,如果室内人群患有神经衰弱和一些如忧郁症等心理方面的疾病,则不宜长期待在蓝色的环境内,可能会导致病情的加重,不利于病人的康复。

橙色代表着活力、青春,对于促进、改良人的食欲有较好效果,体现一种健康的生活状态,所以很多设计师在餐厅的设计中会运用一些橙色物件以达到这些好的效果。

白色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颜色,很多装饰设计中无论是室外墙壁还是室内墙壁都采用白色涂料,因为白色会让人产生洁净的感觉,令人舒适,而且如果室内面积较小,在装饰设计中多采用白调会在视觉上增加空间感,降低因面积小带来的狭窄、紧凑感。并且根据相关研究,白色对于易怒人群的心理有较好调节作用。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患有忧郁症等疾病的患者不宜长久在白色的环境中居住,对于病情的缓解和治疗没有好处。

常见建筑色彩运用分析

“通常建筑在装饰设计中都会将色彩分为三大类型,即主体色彩、陪衬色彩以及点缀色彩。只有让色彩层次分明,才能突出艺术设计人员想要表达的主题,也能使建筑装饰更富有艺术气息。”通过这些色彩的协调搭配,共同构成整个建筑的色彩基调。不同建筑物对于色彩有着不同要求,下面将对几种常见建筑装饰设计的色彩运用进行分析。

1.住宅

现代住在在外观装饰设计上基本上没有太大影响,很多仿欧式的住宅区一般在颜色上采

用棕色、深黄色等比较厚重的颜色力求体现欧式复古的特征。而住宅的最重要设计是在室内的装潢设计上。根据前文提到的一些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大部分住宅室内设计中墙壁以白底为主,体现洁净又比较有空间感。如果主人患有抑郁症等心理疾病,那么卧室采用粉色基调是最好不过,而在餐厅部位,一些设计师为符合餐厅的基本需求,会采用黄色、橙色等体现健康活力的色彩为基调,可以帮助增强食欲等。同样,住宅内部的家具设计师选用黑色等颜色较深的色彩,会起到镇静、安定的作用,对现代高速节奏生活的人们很有好处。

2.宗教场所

宗教场所是装饰色彩风格也是独具一帜的,一般来说常见的宗教场所有佛教寺庙、伊斯兰清真寺。宗教一般为体现其神圣性,不会将外表颜色弄的过于绚丽,力求用一些比较厚重的色彩来体现其神圣与庄重。传统伊斯兰是有寺内不能用五彩装饰的规定的,但是随着社会风气的开放,传统宗教礼俗也会随之变化,“新疆穆斯林建筑装饰工匠们打破伊斯兰教关于寺内不施五彩的训诫,大胆运用各种艳丽的色彩装饰了宗教建筑。”而常见的佛教寺庙一般建筑色彩以红色等为主,以表示与普通建筑的区别和对佛菩萨的敬重。

3.医院

篇12

Abstract: In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our country's archives management and archives utilization service work is facing more and more social demand, how to love her practitioners incentive management in archival work,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this article from 4 aspects on how to effective motivation.

Key words: archives management; staff; incentiv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27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档案馆管理的内容极其丰富,但最主要的内容是人的管理,人的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按照管理学中的80\20定律,80%的时间用在了20%的事情上,效率是低下的,80%的事情在20%的时间内完成是高效的。同样,心理学研究表明,若缺乏激励,一个人的自身潜能只能发挥20%-30%;而充分合理的激励,则能发挥自身潜能的80%-90%。。因此,档案馆对全体职工实行激励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从实施激励管理的基本条件、基本原则、措施和方式上进行简单的阐述分析。

实施激励管理的基本条件

1.充分满足馆员的合理的需要

人的动机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感觉到这种需要,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人人都有需要,所以每一个档案馆员都是可以激励的。人的需要受所处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需要。档案馆员不仅追求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的追求将日趋迫。

2.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 激励必须在明确有效的制度规范中展开才能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档案馆管理中的约束机制包括制度约束和道德约束两方面。制度约束主要指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岗位职责、考核、细则、奖惩条件等。道德约束是向全体员工灌输档案馆职业道德,用职业道德规范、约束其行为。这两种约束机制在档案馆实践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要有一定的分配资源

物质基础是实施激励措施的重要保障,不过,作为档案馆这样的公益服务社会机构,资源则更为稀缺。所以,档案馆分配资源的稀缺决定了档案馆管理者只能有限的满足员工的需要,决定了激励的有限性。

4.营造良好的激励环境

营造一个良好的激励环境,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秩序为前提条件。在激励过程中,应把环境与对象看作一个统一体。激励环境包括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是指社会范围的环境,主要指团结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协调发展的经济环境。小环境是指档案馆范围内的工作环境,主要包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奋工作的馆风等,因此,档案馆要营造一个使人积极奋发向上的舆论环境。二.实施激励管理的基本原则

1. 实事求是的原则

根据客观存在的需要,施以相应的刺激和激励。不断满足和引导档案馆人员的实际需求,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达到激励的效果。从根本上讲,人的任何需要都是“社会创造的需要”,需要只有进入“社会创造”的范围,才具有合理性、现实性和科学性,才能真正成为实际的需要。因此必须采用实事求是的原则。

2.公平合理的原则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在1965年首先提的公平理论,组织中的员工不仅关心从自己的工作努力中所得的绝对报酬,而且还关心自己的酬与他人报酬之间的关系:他们将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来判断其所获报酬的公平性,而这种比较的结果所产生的不公平感将影响到他们以后出的努力。因此,为了充分调动档案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就必须注意收入分配的合理性与公平性。

3.组织目标与满足馆员需求一致原则 组织的目标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视馆员的需要。只有两者的目标相统一,才能更好的实现组织的目标。

4.适时适度的原则

在对档案馆人员的激励过程中,必须注意分寸,掌握“度”。要想做到适时适度,则需要利用人们所处的那种积极情绪状态下的时机,运用适当的激励方式,使其积极情绪转化为行动,以达到激励的作用。

三.实施激励管理的措施与方式

1.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兼具“刺激”和“目标”二重性质,目标是一种刺激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外在物,是希望通过努力而达到的成就和结果。合适的目标能够诱发人的动机,规定行为的方向。目标过高,难以调动馆员实现目标的积极性;目标过低,会使馆员认为唾手可得,以至于缺乏紧迫感。正确的做法是应在馆员中反复讨论,不断统一认识,从而确定一个经过大家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真正使目标产生激励作用。

2. 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所谓正激励就是对员工的符合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所谓负激励就是对员工违背组织目的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正负激励都是必要而有效的,不仅作用于当事人,而且会间接地影响周围其他人。这就要求奖惩分明,对于榜样型的人员要进行奖励,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等行为进行惩罚。

3.直接激励

直接激励是建立在对每个馆员的知识、能力、性格、气质诸方面的了解上。做到“知人善任”,充分发挥馆员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对具有较高层次需要的馆员,应委以重任,让其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促使这些馆员的高层次需要始终保持旺盛状态。

4.间接激励

间接激励则是依赖工作之外的附属事物来激励馆员。如通过物质的、精神的外加报酬来认同他们的工作成效,激发其向上的激情。间接激励的运用要注意切勿“矫枉过正”。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图书馆在管理中,过分注重间接激励与金钱挂钩,结果导致一些馆员把正常的个人需要淡化为“欲望”,工作上处处讲代价、讲报酬、讲条件。管理上的这种误导,十分不利于馆员积极性的发挥和图书馆员形象的树立。 四 结语

激励操作方式很多,无论哪一种,都超不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大范畴。从总体和长远看,单独运用哪一种,都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必须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激励管理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原则上,综合运用,才能充分发挥档案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