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30 10:13: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0世纪60年代西方一系列社会运动促使了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性质的全面反思,心理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关注文化,出现了所谓的心理学文化转向,并产生了相应的研究形态——文化心理学。对于“文化心理学”这一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的理解,这里采用的是广义的概念,泛指从文化视角理解心理行为的心理学取向。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在现实层面的表现为关注文化的各种心理学分支或研究取向的兴起,比如跨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以及狭义文化心理学等;在理论层面表现为对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的重新考察;在方法论层面则表现为把文化因素纳入研究视角,使文化心理学成为一种理解心理行为的新方式。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文化心理学成为继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之后理解人类心理行为的“第四维度”。[1] 然而,文化心理学研究本身也一直处于分裂状态,表现为不同甚至对立的学科定位和研究范式。如跨文化心理学与狭义文化心理学就一直处于不同发展路径之上。究其实质,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研究基于不同的研究预设,隐含着对于文化概念的不同理解。很多研究是基于对文化的不同理解展开的,因而自然发展出不同的研究形态,难以形成有效的对话和交流。因此,对文化概念进行深入的辨析对于文化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文化概念的辨析,既要考虑到文化概念的一般内涵,又不能脱离文化心理学的理论背景。
一、 文化概念的一般内涵
从辞源上看,英语中的“文化”一词来自拉丁语的“cultura”,原本是耕作、种植、栽培、培育的意思,后来逐渐转化为教养、教育等含义,用文化来表示良好的教育、文学、艺术等。中国语言中的文化一词,源于易经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表达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现象的互动关系。
文化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这些特征构成文化的基本内涵。从根本上说,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是人脱离动物性本能的控制和人之为人的基本条件。文化是非自然的人为的创造物,是自然的人化或者说是人化的自然。文化是由物质、精神、语言、符号、规范和社会组织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一般来说,人们用文化概念来代表由于各种关系而联系在一起的人们的共同持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作为一个整体,文化是有结构的,或者说是分层次的。在现代各个学科如哲学、人类学的研究中,一般把文化分为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文化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的根本特征,也是理解人的基本视角。文化与人具有共生性,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地纠结在一起。从种族发生学视角看,文化与人相互界定。文化形成是人类不断进化的结果,而人类发展路线也受到既成文化的制约。从个体发展视角看,文化与个体也相互依存,文化成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文化存在就没有个体生存发展;反过来看,文化的内涵又有赖于个体的不断解释与内化,文化的意义存在于个体的理解和行动之中。文化与人相互界定,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人,这是文化的最基本的含义。
从学科的角度看,对于文化概念的界定和理解不胜枚举。各个学科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语境出发对文化进行了不同界定,以至于有必要专门针对文化的各种定义进行分类性研究。在关注文化的各个学科中,人类学对文化给出了最为详尽的解释,人类学家也率先对文化的各种定义进行了分类研究。人类学家克鲁伯(A.L.Kroeber)和克拉克洪(C.K.Kluckhohn)关于文化定义的研究堪称经典。他们所著的《文化:关于定义和概念的考评》一书详细考察了从1952年到1963年之间的160多个关于文化的定义,对这些文化概念进行了分类性研究。根据两位学者的归纳,除去一些不太完整的定义以外,可以分出6类不同类别的文化定义。这些定义从不同角度界定文化,分别强调了文化的某些方面的特征。这些不同类别的定义分别是:第一,描述性(descriptive)定义。这类定义认为文化代表了某文化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活动行为等特征,如衣食住行、家庭社会、科学宗教等方面的特征;第二,历史性(historical)定义。这类定义强调文化的继承性与历史性。第三,规范性(normative)定义。这类定义强调文化中对语言、行为等设定的规范、标准。第四,心理学(psychological)定义。这类定义中又有四个子类:调节或作为问题解决工具;学习;习惯;纯心理学定义(其中包括:作为社会文化背景或人造环境;身份认同:文化作为共有的身份为人们所认可;自我建构:文化作为定义自我的途径;意义系统:象征,语言,体验等;心理表征,信念,理论)。第五,结构(structural)定义。这类定义强调文化模式或文化构成,注重文化中的社会或组织成分。第六,遗传(genetic)定义。这类定义强调人工产品、象征等方面。
另外一项经典研究来自心理学家维基沃(Van de Vijver)等人对于文化概念的分类考察。克鲁伯和克拉克洪的研究是属于一般的定性研究,而维基沃等人的研究在方法上有了较大改进,采用了更加规范和科学的定量统计方法。研究者制定了评定量表,采用因素分析方法对文化定义进行分类,最终得出了定义文化的五个基本因子。这五个因子分别是:第一,文化的位置或处所(Localisation):文化属于个体的还是集体的特征;第二,功能方面(Function):高还是低;第三,整体性(Gestalt):强调整体还是分子;第四,成分或组成元素(Composition):侧重象征、评价、描述、产生、认知、组织、功能、过程、发展等哪一方面;第五,动力方面(Dynamics):文化是静止还是活动的。维基沃等人在他们的研究中指出,[2]文化概念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文化概念与研究者的理论倾向有关,不同领域的不同学者对文化的定义可以不同。
二、 界定文化的基本维度
文化与心理的关系是“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由于对文化的基本认识存在差异,导致文化心理学研究中有着不同的文化与心理关系设定。维基沃等人的研究已经揭示出了界定文化的一些基本维度,如个体-集体、整体-分子等。这些维度引申出不同的文化与心理关系,形成不同的文化心理学研究形态,如跨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等。纵观近几十年的文化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研究中关于文化的界定存在着十个基本维度,各个维度相对比较独立,当前的文化心理学研究基本都是从其中的某几个维度对文化进行界定和理解的。
1. 内-外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存在于人之外部,和人属于分离的存在;还是文化内在于人,属于心理行为的一部分。主张文化外在于人的观点基本是把文化视为影响人心理行为的因素,致力于寻找文化与心理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主张文化内在于人的观点重视人对文化的解释和理解作用,强调人的主观性、意向性,重视人对文化的主观诠释与建构。
2. 先-后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是先于心理行为而存在,还是心理行为先于文化。一般来说,大部分心理学研究都视文化先于心理行为,侧重考察文化对于心理行为的影响。而从发生学的角度考察文化,则侧重文化的心理基础,把文化视为心理活动的历史积淀,是人类心理的长期进化产生的结果。
3. 因-果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是人行动的原因,还是行动的结果。因-果维度与先-后维度存在关联,文化作为行动原因也就常常意味着文化先于行动,而文化作为结果则往往表示文化在行动之后。例如,跨文化心理学视文化先于行为,文化是心理行为的原因,文化刺激引发了人的行为反应。文化心理学则一般持有建构论的观点,认为文化与心理相互建构,文化既是心理行为的原因,也是心理行为的结果。
4. 个体-集体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存在于个体身上还是存在集体交往之中。认知心理学及认知人类学的研究把文化放在个体的头脑之中,文化作为个体的态度、思维方式等影响个体对外界信息的处理,从而影响到个体的心理行为方式。而强调生活实践的活动理论则认为文化在人际交往、日常活动之中体现,社会实践是决定心理行为的首要因素。
5. 静-动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是相对静止、相对稳定的,还是不断变化、不断流动的。造成这种争论的原因是考察者选取的时限有所差异。视文化为相对静止的观点是选取了较短时距,即在较短时期内,文化是相对稳定的形态,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念在短时期内保持稳定。而视文化为不断变化的观点则是选取了较长时距进行考察,即在较长时期内,文化发生许多重要的变化,人们的心理行为方式也表现出较大差异。
6. 紧-松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把文化视为各种价值观念的松散集合还是把文化视为具有紧密内核的整体。当前关注文化的心理学研究大部分还是把文化作为一个具有中心的整体,局限于以地理、区域等作为划分文化类型的标准,典型的就是以国家为基础的分类方法,如中国文化、美国文化等。但是,文化内部可能并不是同质的整体,而只是诸多价值的松散集合。人类学家凯(P. Kay)指出,所谓文化的内聚力是人类学家为了叙述完整的故事而强加上去的,其实是一种幻觉。[3]也有学者指出,对于文化的关注点应该从中心转移到边界,注重文化交流产生的混杂文化或文化变型。文化的形成与再造不是发生在文化内部,而是发生在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中,文化的发展是多文化交流的过程。[4]
7. 意识-无意识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可以被行动者清醒地感知、认识,还是作为人无法意识到的行为语境,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实际上,采用实证主义立场的研究基本把文化视为一种刺激,文化在意识层面引发研究对象的心理行为。而从解释学立场看,文化与人的关系就如水与鱼的关系一样,文化知识对于人来说是无意识的、自动化的,人们并不是刻意地、有意识地遵循文化规则行事。
8. 直接-间接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对人的心理行为直接起作用,还是与其他因素一起调节人的心理行为。隆那(W.J.Lonner)等学者指出了文化对心理行为产生的这种不同作用。[5]文化对心理行为起直接作用是指,文化作为自变量直接决定心理行为,或者文化作为连接人的人格特征与行为方式的中介。而文化对心理行为起间接作用是指,文化作为一种情境因素与其他因素如性别等一起出现,共同影响人的心理行为。或者文化作为一种调节机制,可以改变行为的强度和方向。 转贴于
9. 促进-抑制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促进人的行动、引发某种行为,还是抑制行动、抑制行为的发生。人类学研究一般重视文化作为适应环境的手段,强调文化对行为的促进作用。基于西方个体文化的心理学强调个人思想行动的自由,往往把文化视为抑制个体行为的因素。[6]
10. 抽象-具体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是一种抽象符号,还是蕴含于具体生活实践之中。比如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中就包含符号取向与行动取向,[7]它们各自注重文化的不同方面。符号取向重视人对事物的认知、表征等方面,把文化看作一种集体符号和集体表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活动取向则认为心理现象是人们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是对心理产生影响的首要因素。
指出界定文化的这些基本维度的意义在于,关于文化概念的认识都是基于这些维度的某些方面,从某一侧面揭示了文化与心理行为的关系,那么获取文化与心理关系的全面视角就需要整合这些不同侧面的认识,树立多维的文化视角,避免走入某一极端。例如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就只从外部视角认识文化,把文化视为一种客观刺激,结果导致了强加式客位研究。从文化的内-外维度来看,跨文化心理学的这种认识无疑是片面的,文化虽然影响人的心理行为,但文化的意义也有待于行动主体的理解与诠释,文化并不能完全决定人的心理行为方式。因此,对文化概念维度的梳理,对于树立多维的研究视角和多元的研究方法是有益的,这样可以保证研究者从各个不同角度对文化以及文化心理关系加以理解,获取关于心理和行为的整体视角和整体把握。
三、 界定文化的基本原则
文化真正受到心理学研究的广泛关注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至今不过几十年的时间。文化心理学的发展显示,对于文化概念的界定还缺少基本的理论原则,也因此出现了许多理论上的误区,比如,认为文化是一个不言自明的概念、对文化进行泛化性解释和抽象性定义等等。因此,明晰文化概念的把握依赖于文化的基本原则的把握。澄清界定文化的基本研究对于扭转当前文化心理学的错误研究倾向,对于确立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立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 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可以具有很多层次,比如东方文化、中国文化、儒家文化甚至学校、家庭等都可以成为文化的一个层次。文化概念涵盖的范围如此之广,关于文化概念的争论如此之多,那么究竟如何处理文化概念的多样性?关于如何定义文化主要存在三种意见[2]:第一,文化就像“生活”等日常概念一样,本身的含义就很模糊不够具体,所以不可能得出公认的定义;第二,采用一些界定标准如简明性、涵盖性等,用这些标准建立一个关于文化的“最好的”定义;第三,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目的对文化进行不同的定义,根据研究的适用性加以选择。
科学研究与日常生活的区别在于它的系统性、规范性、前瞻性,虽然不必如自然科学概念那样对文化加以严格界定,但是文化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对象需要有一个边界。文化有着一些基本特征,如文化是人化的自然,文化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文化的这些基本规定性成为研究者对话、交流、沟通的平台。所以文化概念虽然复杂,但并不是没有范围和边界的,不能随意地、不加限制地使用。近年来,文化受到心理学研究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在许多关注文化的心理学研究中,文化被视为一个自明性概念而不加说明地使用,似乎人们对于文化概念具有一种共同的认识。如此使用文化概念的结果是,似乎任何心理行为都与文化有关,任何心理行为都可以用文化进行解释。文化什么都是的结果必然导致文化什么都不是,文化什么都能解释必然导致什么都解释不清。文化概念的“泛化”造成心理学研究“泡沫化”的繁荣,虽然文化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中被提及,但真正具有文化蕴涵的研究却并不多见,文化反而日益失去应有的价值和地位。因此,对于文化概念首先应该避免泛化的认识,防止在研究中不加限制、不加说明地使用。另一方面,文化又是一个复杂多维的概念,在心理学研究中给出一个标准的或最好的文化定义很难实现,固守某一种定义往往导致顾此失彼。对于文化的界定只能是侧重某一层面的认识,比较可行且合理的做法是在文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文化的基本层次和基本维度,然后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研究的特点对文化进行界定。反过来说,文化定义从一个侧面代表和反映着研究的理论倾向,研究的理论预设在文化定义中有所体现。所以,对于文化的界定应该体现层次性原则,根据不同研究目的、性质、特点侧重和突出文化的某些方面。
2. 文化的交融性。文化的意义必然在多种文化间的接触和交流中得以体现,因此可以说文化就是文化间性,一种文化的意义总是相对于其他文化而存在的。文化之间并没有一个截然区别的界限,并不是非此即彼、相互独立地存在。
当前心理学研究中对文化的界定往往以地理区域作为划分标准,如中国文化、美国文化等,进而把这些文化视为内在同质的整体,考察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这种认识首先忽视了文化内部的异质性,文化内部其实也存在许多差异。[8]其次文化并不是静止不变的,文化之间的交流导致文化的异质性和多元化。文化的沟通交流使得文化不再独立自足,而是产生了很多混杂和变型的文化形态。世界体系使得全球与本土之间相互渗透,中西方文化都成为各种文化的混合体,而不是纯粹的某种文化传统。再者,文化内部也是非同质的混合体,文化之中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原则上是无限可分的,并且亚文化也在不断发生着交流和变化。所以关于文化的研究应该重视文化的异质性,重视文化内部的亚文化,重视文化的接触区域。关注文化的异质性、流动性是今后心理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比如一些心理学研究已经关注到了多种文化在个体身上的并存,考察了具有多重文化身份的个体在心理行为上的特征。[9]
3. 文化的具体性。文化本身属于科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一系列具体观念和行动。科学语言具有简明性的优势,但是同时也容易遮蔽文化的具体内涵。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难题在于对文化的抽象界定。跨文化心理学认为文化于人的心理行为,属于某文化的人都会受到该文化的影响。跨文化心理学的论证逻辑基本是:首先,a、b两种文化下某些心理行为存在差异;其次,a、b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文化传统导致了心理行为上的这些差异。但实际上,这里的文化本身是一个有待解释的抽象概念,用这样的文化概念解释心理行为是无效的论证,根本没有得出任何有用的结论。美国人与中国人的心理行为差异并不能简单归于中美文化的不同,因为文化并未得到具体说明,文化是什么本身仍然是问题。事实上,中美的心理行为差异不是由抽象意义上的中美文化引起的,而是由不同文化中具体的生活实践引起的。[10] 文化并不是内在于人的头脑中,而是一种具体的生活实践,体现在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之中。文化本身是一个具体性的概念,文化赋予人行动的意义,这种意义需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得以显现,而不是抽象、静态的规则。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往往通过态度问卷获得文化变量,这些问卷采用的大多是一些抽离具体语境的问题,如此很难获得文化的真实意义。[11]再者,不同文化人群对问卷调查中的抽象问题赋予不同的意义,很难达到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所要求的对等原则。所以心理学研究应该尽量把文化与现实生活情境联系起来,采用具体的、易理解的行为情境呈现文化意义。事实上,文化意义的情境化呈现与测量也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趋势。
当前关注文化的心理学研究分支及研究取向存在许多争论和分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形成对文化概念的统一认识。不同的研究者基于对于文化的不同理解衍生出对文化与心理关系、文化与心理学关系的不同认识,因而造成文化与心理学研究的混乱和分裂局面。因此,对文化概念的辨析显得非常的必要。另外,通过对文化概念的辨析而获得的关于心理和文化的关系的理解,是理解心理学文化内涵的前提,也是挖掘心理学文化内涵的途径,因此,文化概念的辨析对于文化心理学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Pederson,p. Multiculturalism as a forth force. Canadian Journal of Counselling, 2001, 35(1):16-19.
[2]Van de Vijver,F. J.R.&Hutschemaekers, G. J.M.(Eds. ) The investigation of culture:Current issues in cultural psychology.Netherland: Tilburg University Press. 1990:22.
[3]Cole, M. Cultural psychology:A once and future discipline.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122.
[4]Hermans, H.J.M. Kempen,H.J.G. Moving cultures: The perilous problems of cultural dichotomies in a globalizing society.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10):1111-1120.
[5]Lonner,W.J., Adamopoulos,J. Culture as antededent to behavior.In Berry, J.W., Poortinga, Y.P.&Pandey, J. (Eds. )Handbook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Vol. 1). Boston: Allyn&Bacon.1997:43-85.
[6]Adamopous,J.&Lonner,W.J. Culture and psychology at a crossroad.In D.Matsumoto(ed.) The handbook of culture and psychology.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11-35.
[7]Ratner,C.Three approaches to cultural psychology.Cultural Dynamics,1999,1:7-31.
[8]Ratner,C. Culture psychology: Theory and method. New York:Plenum.2002:23-24.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042-03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关系
人类文明开化之初,人文与科学同源共生,和而不同。作为儒学经典的《易传》中存在大量类似“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将人文与科学统合思考的论述。作为先秦儒学教育核心的三事(正德、利用、厚生)和三物(六德、六行、六艺)则体现了将科学寓于人文,以人文为重心的教育思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逐渐从人文中分化并独立了出来,成为强势主导学科。20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更是彰显了其作为双刃剑的威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描绘了一幅既令人憧憬又令人担忧的画面。科学技术本身价值中立,“科学不断发达究竟会带来怎样的结果,若用伦理上善恶的概念来说,就在于科学是被善用还是被恶用。科学所造成的各种恶果,不能仅用科学本身来根治”。[1]现代科学的昌盛亟须人文的复兴。科学与人文是文明的一体两翼,断其一翼或失其一翼,都不利于文明的整体进步。[2]因此,现代教育应促进科学与人文的共同繁荣,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
科学与人文的思维方式和现实关切点不同: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体现工具理性,人文体现价值理性;科学训练思维,人文涵育情感;科学辨析因果,力图解释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规律,人文评价是非善恶,致力于涵养道德情操和融洽社会关系。[3]因而在人类科学和人文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着鲜明的差异。科学精神是指人类在科学实践的历史过程中凝练和升华出来的共同信念与行为规范,它蕴涵着丰富、深刻的内容:实事求是、反对臆测的求真精神;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批判精神;追求真理、批判谬误的理性精神;开拓创新、涤除僵化的进取精神等。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中心和出发点,高扬人的主体性,肯定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崇尚人格尊严,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提倡民主,主张平等;肯定人类的生活创造活动及其成果,鼓励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反对神秘主义,高扬理性。[4]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又是相需互发的。人类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不断探索未知世界,利用所发现的客观规律与发明的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这是一个以人为出发点,最终又落实于人的过程,亦是人文精神的实现过程。没有人文精神指导的科学实践,最终只会变成没有灵魂的技术狂欢。诚如爱因斯坦所言:“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5]中国哲人也认为真善非二,至真的道理即是至善的准则;即真即善,即善即真;从不离开善而求真,并认为离开求善而专求真,结果只能得妄。[6]
二、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培育的必要性
(一)是提高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杨叔子院士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有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的精髓;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并进一步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会落后,一打就垮,受人宰割;而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7]作为未来社会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大学生应该既具有科学素养,又饱含人文精神;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完善的人格和道德情操。在心理学教学中,只有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充分融会贯通,才能不断提高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心理学史家把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把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把学科独立同实验室的建立联系起来有着特殊的考量,就是将心理学定位为自然科学。自此,心理学主要受到科学主义取向的支配,但由于科学主义取向的先天缺陷,其始终为人文主义取向的学者所诟病。这直接导致了心理学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分野,前者包括内容主义、构造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等,后者包括意动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超个人心理学等。
科学主义取向为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在诸多层面制约了心理学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在心理学领域弥漫着它所带来的“胜利的灾难”。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其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客观主义、定量分析、还原主义以及方法中心。[8]这导致了对心理现象主观属性的忽视、心理整体性的支离、人的尊严与价值感的丧失、人的社会性本质的抹杀,其研究视野下的人变成了没有情感、个性和生活的孤立客体,心理学也就变成了“没有心理的科学”。因此,科学主义取向不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统一范式。人文主义心理学是在对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批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是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其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历史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和问题中心原则。人文主义心理学用整体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强调人生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才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主张从精神和社会文化方面去理解人。其人性观和整体心理观弥补了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缺陷。但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普遍缺乏实证的检验和支持,常被奚落为心理学研究“史前模式”的重现,被诟病为“诗人或哲人的心理学”。因此,人文主义取向亦不可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统一范式。
诚如反对科学主义,倡导科学精神,反对人文主义,倡导人文精神一样。心理学应在人文精神的视野中重视科学研究的价值,在科学精神的规范下实现人文关怀的理想。由于研究对象和任务的特殊性,未来心理学在保持自然科学取向的同时,亦将充分体现人文科学的取向;在深化自然科学取向关于“事实世界”研究的同时,亦将继续探索人文科学取向的“价值世界”。科学主义心理学所坚持的客观准则、定量分析及其研究方法以及人文主义心理学所强调的内省、移情和理解等主观方法,在未来心理学研究中将通过扬弃实现更加合理地整合。从对人的本质的完整理解和描述到实证的分析研究,再从实证的分析研究到对人的本性的完整理解和描述,应是未来心理学理论构建需要遵循的基本思路。对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培育是由心理学兼涉自然和人文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两种研究取向走向融合的必然趋势在心理学专业教学方面的客观要求。
(三)为推动心理学本土化提供人才保障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心理学研究只有充分尊重人的社会性才能更好地进行人文关怀。人类的心理现象固然有跨文化的一致性,但心理现象的文化差异性亦是心理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中国心理学受益于对科学方法的重视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中国心理学界对心理学的人文研究取向关注不够,主要表现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前社会形态下个体和群体心理的系统研究不够充分,有影响的本土化心理学理论不多,不能充分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心理学界提出的理论和实践的要求。心理学的本土化需要心理学研究人员自觉推进,更需要在高校心理学教学中培养一批既具有求真务实、严谨规范的科学精神,又具有以问题为中心、关注现实人生的人文精神的高素质心理学从业者,为推动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进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四)心理学实践应用的现实需要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心理学被割裂为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很多心理学从业者也给自己贴上了科学主义取向或人文主义取向的标签。但这样的人为分割在心理学的实践应用中将会充分暴露出其褊狭和幼稚的一面。心理学实践应用问题的解决既需要科学精神倡导的客观、量化和严谨,也需要人文精神高扬的历史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和问题中心原则,任何厚此薄彼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在高校心理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心理学实践应用的现实需要。
三、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培育的路径
(一)以科学规范人文,以人文引导科学
规范、严谨的科学精神是提高人文实践活动水平和效率的保障。高校心理学教学应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从课题选择、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结果分析和结论概括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在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从问题解析与表征、理论解释、方案选择和系统思维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在心理学应用实践中的科学精神。例如在社会心理调查的实践教学中,大学生经常出现研究结论的“过度概括”问题:从某一被试群体获得的研究结论被过度推广到其他被试群体;从某一研究情境做出的结论被过度推广到其他情境。教师应在教学中及时纠正这些有悖科学精神的做法,并以此为切入点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
人文学科的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但如果把人文学科的教育视作人文精神培养的唯一途径,则是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割裂开来,其结果仍然是人文精神的落空。人文精神的培养应寓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高校心理学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为中心,在关注研究的信度和内部效度的同时,应该注意提高心理学研究的外部效度和生态效度,以服务人的现实生活为目的,从而塑造学生在心理学学习和研究中的人文精神。例如在教学中对心理学实验室研究如何体现人文精神,教师就应该启发学生的思考。由于实验室研究强调严格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控制,因而相对其他研究方法在“科学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实验情境是人为创造的,且对变量进行了严格控制,实验情境的真实性因此受到破坏,使被试者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与自然情境条件下的心理与行为表现相去甚远。这就极大削弱了研究的外部效度,使在实验条件下获得的结果是否仍能从自然情境中获得、是否适用于自然情境成为问题。而心理学实验研究生态化的思想,是以探索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为基础,以服务人的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验室固有的严格性移植到真实环境中去,这是将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有益探索。
(二)问题中心的应用实践教学
问题中心的应用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发展的最直观形象的方法。人的心理与行为活动具有客观规律,这需要运用科学方法加以探索。同时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与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人是有意识和思想的存在物,既是研究主体,又是研究客体,这就需要以人为中心合理运用内省和移情等主观方法进行探索。在心理学的应用实践中,科学精神是客观、精确和严谨的保证,人文精神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的保证,两者缺一不可。例如在心理咨询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意识到心理咨询工作首先应建立在掌握人心理与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尊重心理诊断的客观性,重视咨询技术的适用症状范围和干预措施的严谨性,从而保证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性。同时心理咨询师需要注意每个来访者都有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和环境,每一种心理问题都是主体与环境等各种复杂因素交互作用的历史沉淀在来访者身上的具体显现,这就需要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倾听、共情等方法进行充分的人文关怀。
(三)将杰出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引入教学
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是指对中国社会文化情境中的中国人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研究。杰出的本土化研究必然是科学化的精品、民族化和人文化的典范。例如,王登峰关于“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模型”就是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成果中的翘楚,它既注重了研究的科学性,又突出了人的文化差异性,凸显了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精神。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搜集和整理卓越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从研究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角度向学生阐述此类研究的价值。
(四)教师教学活动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来说是一种更加直接的观察学习过程。在心理学的专业教学中,教师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教学过程应遵循学生专业学习的教育心理规律,依照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还应充分进行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和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主动建构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尊重与融合,对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培育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冯天瑜.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三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211.
[2] 肖海涛.论人文为科学导向[J].现代大学教育,2005 (5):25-28.
[3] 杨冬梅,闫晓荣.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协调培育的现实需求[J].阴山学刊,2011(1):117-120.
[4] 李承贵.中国哲学与儒学[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237.
[5] 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47.
设计的过程,无论是从为“谁”设计的“谁”,还是从设计师的角度考虑,都牵涉到心理学问题,这些问题都具有设计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性,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
设计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手段去研究决定设计结果的“人”的因素,从而引导设计成为科学化、有效化的新兴设计理论学科。其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应该包括设计师。消费者和设计师都是具有主观意识和自主思维的个体,都以不同的心理过程影响和决定设计。产品形态、其使用方式及文化内涵只有符合消费者的要求,才可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和良好的市场效应;而设计师在创作中必然受其知识背景的作用,即使在同样的限制条件下也会产生不同的创意,使设计结果大相径庭。为避免设计走进误区和陷入困境,更应该从心理学研究角度予以分析和指导。因此,设计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消费者心理学,主要研究购买和使用商品过程中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可以由设计来调整的因素;对设计师而言,就是如何获取及运用有效的设计参数。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设计师心理学,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如何发展设计师的技能和创造潜能。
按照设计的内容物的不同,设计心理学的侧重点也不同,但有关人(包括设计师和消费者)的研究内容基本一致,可以作为设计心理学的基础。当然,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技术含量较其他设计专业的技术含量高,与工程心理学密切相关,这在专门的内容中应有所体现。因此,设计心理学不但要有各设计专业普遍适用的基本内容,而且应针对专业的不同,建构与各专业相适应的设计心理学内容,才能使设计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和掌握必要的设计心理学知识。
因此,应把各个专业共同的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作为提纲挈领的主线,建立设计心理学的框架,再根据专业的不同,补充相关内容,而无须过细地追究每一个内容的归属。设计心理学作为“指南针”引导方向,具体的路线由设计师各取所需。只要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设计师就可以获得必要的依据和参考,而不必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心理学研究中去。要明确以设计心理学为主线,而人机工程学、建筑心理学等应用心理学都是消费者心理学统领下的分支内容,可以由设计师按照专业需要进一步学习。这些子学科既在设计心理学的大范围内统一,又相互独立地发展。
消费者心理学集中研究消费者如何解读设计信息,消费者认识物的基本规律和一般程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的年龄层次的人的心理特征,不同特征的人群对色彩和形态的偏好;各个国家的设计特色,结合这个国家或民族心理特征的综合分析;如何采集相关信息并进行设计分析;以及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由设计决定的各种因素。消费者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一致,各设计专业的差异在更高层次的专业研究中有所体现。设计心理学的各分支层次,如在人机工程学、建筑心理学、照明心理学中专门论述专业性的设计心理问题。这样构造的设计心理学,组织清晰、明确,避免了内容混乱和繁琐。
设计师心理学,是指以设计师的培养和发展为主题,对设计师进行设计创造思维的训练。设计院校和企业迫切需要这样的理论。设计师一向以个人主义色彩浓厚,与BOSS有不佳的人际关系而著称,显然,这不完全是设计师的责任,但可以尽量避免。而设计心理学可以对设计师的EQ(Emotional quality)进行训练和教育,以促进设计师以良好的心态和融洽的人际关系进行设计,并与客户和消费者有效地沟通,使他们能够敏锐地感知市场信息,了解消费动态。设计师心理学是对设计师的深层意义上的研究和训练。过去从未有与此相关的专门研究,院校仅对学生进行纯技能的训练,没有积极主动地开发设计师的大脑,单纯地练手、练眼而没有练心练脑。毫无疑问,这种研究较为抽象和深奥,但却对设计师的发展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研究设计心理学的专家,按照专业背景的不同,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曾接受了系统的设计教育,对与设计相关的心理学研究有浓厚兴趣,并通过不断地扩充自己的心理学知识,而成为会设计,懂设计,主要为设计师提供心理指导的专家;另一类是以心理学为专业背景,专门研究设计领域的活动的应用心理学家,他们学术背景的心理学专业色彩较浓,通过补充学习一定的设计知识(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运作模式),在心理学研究中有较高的造诣。
前者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在实践中能够与设计师很好地沟通,是设计师的“本家人”。较一般的设计师而言,他们具有更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能够更敏锐地发现设计心理学问题,并能运用心理学知识调整设计师的状态,提出更好的设计创意,是设计师的设计指导和公关大使,对设计活动的开展充当顾问角色,比设计师看得更远更高。由于其特殊的知识背景,可以在把握设计师创意意图的同时调整设计,兼顾设计师的创意和客户的需求,更易被设计师接受。
后者是心理学家,心理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优于前者,但若不积累一定层次的设计知识则很难与设计师沟通。他们在采集设计参考信息、分析设计参数、训练设计师方面有前者不可比拟的优势。现在许多设计项目都是以团队组织的形式进行,团队中有不同专业的专家,他们都专长于某一学科的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设计鉴赏能力,可以从他们的专业角度,提出对设计方案的独到见解和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心理学专家也是其中的一员,辅助、协助设计师进行设计。而为了与其他专业的专家沟通,设计师的知识构成中也应包括其他学科的一些必要的相关知识。在设计团队中,设计师与心理学家及其他专业的专家结成一种相互依靠的关系。由于设计师不可能精通方方面面的知识,因此,与其他专业的专家在不同程度上的协作十分必要。设计创造思维的训练也主要由心理学专家来指导进行,因为其专业知识,使他们在训练方法、手段和结果测试方面的作用更突出。前者以设计指导的角色出现,主要指导设计,把握设计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仍然是设计师。后者主要还是进行心理学的研究,研究的范围锁定在设计领域,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具有心理学的学科特色,更关注对人的研究。
设计是一个艰苦创作的过程,与纯艺术领域的创作有很大的差别,不可能天马行空,放任自由,必须在许多的限制条件下综合进行。因此,积极地发展有设计特色的设计创造思维是设计心理学不可或缺的内容。传统的消费观关注的是物,只要能够充分发挥物质效能的设计就是好的设计。现代消费观越来越关注人,对设计的要求和限制越来越多,人成为设计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人们不仅要求获得商品的物质效能,而且迫切要求满足心理需求。设计越向高深的层次发展,就越需要设计心理学的理论支持。而设计是一门尚未完善的学科,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还不成熟,主要还是依靠和运用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手段,设计心理学的研究也是如此,主要利用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方法来进行。
设计学科的边缘性特点,决定了设计心理学也是一门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边缘子学科,完全隔断它们之间纵横交错的关系是不可能的。例如:心理学和生理学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姊妹,心理感受的内容大都通过对生理反应的测试得以验证。而设计心理学与生理学相结合,可以对设计成果的评估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设计心理学的范围很难绝对界定,它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而发展,不可割裂设计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中国教学论的十二种研究方法
一、哲学的研究方法
哲学的研究方法是对钢琴教学论的总体把握,即运用哲学的方法、观点去研究钢琴教学的目的、方式方法、内容等一些基础的问题。
二、美学的研究方法
在钢琴教学中,审美教育贯穿整个过程。我们可以认为:审美经验直接影响了演奏者的艺术水平。
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学研究教育的内容、方法、目的和本质等,钢琴教育与教育学是不可分割、相互促进的。
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研究在受教育时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为教育提供了准确、充足的心理学依据。因此,教育心理学是钢琴教学论的研究基础。
五、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其主要研究在教学与训练中动作技能的形成与发展,对钢琴演奏者的心理训练有很大启示作用。
六、运动医学的研究方法
运动医学是一门综合科学,对一些在钢琴训练中出现的疲劳性损伤如何的避免,如何预防有一定指导作用。
七、音乐学的研究方法
音乐学中的许多学科对钢琴作品的背景了解、许多作曲家各具特色的风格创作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八、音乐声学的研究方法
音乐声学是钢琴教学论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是研究音乐音响问题并从不同角度阐述人类对乐音感受的学科。
九、钢琴教学法的研究方法
钢琴教学法是对钢琴演奏方法的一些基本原理的概括与总结,钢琴教学法与钢琴教学论二者也是互不分离、相辅相成。
十、教育方法论的研究方法
教育方法论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是钢琴教学论的主要实现手段。
十一、思维学的研究方法
任何教学方法都要尊重人的思维特点来设计,研究在教学中的规律、方法离不开研究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思维发展变化的特征和规律。
十二、系统论的研究方法
系统论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许多要素组成,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是探讨、研究钢琴教学中最抽象、最科学、最复杂、最全面问题的解决方法。
钢琴教学论的八个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首先必须坚持的原则。
二、实践性原则:钢琴教学论中始终贯彻的原则。
三、系统性原则:它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研究方法,具有正确认识一个完整教学系统的运转机制和部分教学措施的功能。
四、动态性原则:用发展的观点和历史的方法来观察和研究问题。
五、全面性原则:贯穿在钢琴教学论整个过程中。
六、协调性原则:是钢琴教学论中的重要原则。
七、创造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一定要突破传统钢琴教学观念的束缚,不断挖掘、启发创造性的思维,是钢琴教学论具有开拓创新和独有的特点。
八、效应性原则:为了追求最佳、最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钢琴教学论的研究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效应原则,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钢琴教学的基本任务
怎样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和训练是钢琴教学中最基本的任务。
一、培养读谱能力
学习钢琴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能够正确的读谱。比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调性感知力、对节奏的正确理解,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谱习惯。
二、培养听觉能力
良好的、优秀的演奏,需要敏锐的听觉来反馈。那么,良好的听觉要靠大量的聆听现场演奏和欣赏大量的音响材料、视唱练耳的训练才能得以提高。
三、培养双手弹奏能力
在学习弹奏钢琴时,缺少对手的协调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技术水平的训练,钢琴教学与钢琴演奏就是纸上谈兵了。在掌握手指基本能力之后,应把整个手臂和全身一起运用到演奏中,使演奏的声音更加饱满、音色更有色彩、力度更有层次感。
四、训练双脚协调性
如何正确的使用踏板,关系到钢琴演奏的灵魂。钢琴演奏中要加强训练脚踩踏板和手弹钢琴两者的统一,在这个基础上不破坏旋律线条的连贯性并可以干净地切换和声。
五、训练判断分析能力
对作品的判断和分析音乐作品的基本逻辑与发展方向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提高演奏者独立处理音乐作品的能力和视奏水平。
六、培养音乐感悟能力
人们通常认为音乐感觉是与生俱来的,但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能力却可以通过一定的培养和训练来提高人的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进而改善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感悟能力。
中国钢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