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30 11:18: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贫血患者的护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R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393-02
作者简介:宋琼芬(1973-),女,云南禄丰县人,大专,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护理工作。
缺铁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是由于体内贮存铁(包括骨髓、肝、脾等组织内)消耗殆尽,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红细胞生成受到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组,育龄妇女和婴幼儿中的发病率很高[1]。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约2/3的儿童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1/3患有缺铁性贫血。在发达国家中,亦有约20%的育龄妇女及40 %左右的孕妇患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症状是由贫血、组织缺氧及发生缺铁的基础疾病所组成,早期可无任何症状。随疾病进展可出现前面提到的症状和体征。苍白是最常见的症状,此外病人可出现指(趾)甲变平或反甲,薄脆易裂,异食癖,喜欢吃泥土、石头等。患者主诉头痛,感觉异常以及舌头烧灼感。慢性缺铁性贫血很少见直接导致死亡的,然而,中、重度铁缺乏可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加重呼吸和心血管功能的损害。选取2014年3月~2014年11月以来我院接诊的53例缺血性贫血患者给予护理措施,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4年11月以来我院接诊的53例缺血性贫血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7例,其中男9例,女18例,年龄范围:24~54岁,平均年龄:(33.21±4.15)岁。对照组26例,其中男6例,女20例,年龄范围:21~49岁,平均年龄:(35.33±4.11)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强化护理干预,在药物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具体措施如下。
1.2.1 药物治疗的护理 遵医嘱给药,给药前应了解有没有服用影响铁作用的药物(如制酸剂,别漂呤醇,氯霉素,四环素,维生素E),明显的胃肠道出血迹象,贫血症状。铁剂易引起胃肠道不适,在餐中或餐后服用可减少反应。口服液体铁时,告知患者使用吸管,以免使牙齿染黑。服用铁剂时与橙汁同服帮助铁吸收。禁饮茶和咖啡以影响铁剂的吸收。铁剂注射液使用时注意宜深部肌肉注射,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促进吸收,避免硬结形成。右旋糖酥铁可引起局部皮肤变色发黑。采用“Z"型注射法,以免药液滋出,拔针后进行皮肤按压[2]。
1.2.2 适当休息与活动 护士应主动向患者说明适当休息与活动的重要性,休息可减少氧的消耗。护士应妥善安排各种护理及治疗时间,使患者有充分时间休息。根据患者贫血程度和身体状况,与患者共同制定合理的休息与活动计划,教会患者监测活动期间及活动中脉搏情况,当脉搏)100次/分,应停止活动,如有头晕,活动时可由护理人员或家人协助以防跌倒。如出现下面症状时立即停止活动:主诉胸痛,气急或眩晕;休息4分钟后脉搏没有恢复至正常范围;心率减慢;呼吸频率加快或减慢,收缩压下降。
1.2.3 饮食护理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要元素,其主要来源于食物。护士应指导患者摄人合理的饮食,并说明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铁质食品的必要性,并详细介绍富含铁的食品种类:指导患者进食富含铁的食品:动物肝、瘦肉、蛋黄、鱼、豆类、干果、深绿叶蔬菜、土豆、麦片、海带及木耳等,偏食是造成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养成均衡饮食的习惯。评价患者饮食中是否有缺铁,给予相应的个体化指导。确定患者是否因缺铁引起异食僻,
指导其停止食泥土和浆水[3]。
1.2.4 低血氧的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评估有无呼吸困难、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告诉患者注意卧床休息,减少心脏负荷,抬高床头,利于肺扩张,有助于肺泡内气体交换。给予吸氧,改善细胞缺氧症状。告诉患者改变时动作应缓慢,观察有无脑部缺氧的表现。指导有效的呼吸锻炼和放松技术以缓解呼吸困难。
1.2.5提供有关的疾病知识 审视患者的生活方式,给予患者有关改善生活方式、营养和药物知识的信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
2 结果
实验组27例患者,护理有效26例,护理效果不明显1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6.29%;对照组26例患者,护理有效23例,护理效果不明显3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8.46%。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贫血是一种慢性疾病导致患者及家庭产生心理社会问题,对贫血患者,护理人员应持续评估由于疾病和医院环境对其的影响。评估患者的家庭支持、社会及其性生活情况等。慢性抑郁也常见于贫血病人中。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服用药物。铁补充制剂应远离儿童,以避免引起误服。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哪些生活活动需要家属协助完成[4]。
正常情况下,铁的吸收和排泄维持动态平衡,体内的铁呈封闭式循环,人体一般不会缺铁,只有当需要增加,铁摄入不足及慢性失血时,才会导致缺铁。其病因可分为:铁摄入不足,吸收不良,失血或溶血。成人中,失血是导致缺铁的另一主要原因。慢性失血主要源于消化道和泌尿系统的慢性失血。消化道出血常不明显,当发现时可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常见的消化道失血的原因有:十二指肠溃疡、胃炎、食管炎、癌症、痔疮出血和实体瘤。月经量过多是成年妇女缺铁性贫血的最常见原因。此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治疗也可导致铁缺乏,这主要是由于血液丢失在透析机器里以及反复的采血检查有关。大出血是导致机体铁过度丢失最常见的原因,由于血管内溶血致血红蛋白尿发生。铁吸收障碍可与小肠疾病(炎性腹泻、乳糜泻、地方性肠炎)或有胃肠道手术史有关。
参考文献
[1] 杨林华.乳酸亚铁在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2012,23(11):37- 38.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存在,常表现为月经周期长短不一、经期延长、经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国内外研究表明,功血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间的任何年龄,50%患者发生于绝经前期,30%发生于育龄期,20%发生于青春期[1-3],而对于任何年龄阶段的功血患者来说,出血过多或出血时间过长往往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所以针对这一状况的临床护理也显的颇为重要,尤其是对处于青春期的患者而言,青春期下丘脑与脑垂体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功血病情的存在往往会导致继发性贫血,严重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影响学习和生活[4,5]。本文则针对这一状况,以本科室中某位青春期功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心理、活动、药物、饮食、病情观察护理与预防感染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针对性护理。
1临床资料
患者沈某,住院号589330,女性,13岁,学生,父母体健,社会关系清楚,心理状态紧张,无。患者主诉子宫出血1个月余,患者月经来潮近1年,月经欠规律,月经量不多,末次月经2015.4.26,阴道出血至今,量时多时少,多时每天使用卫生巾10余片,少时2~3片,同时伴有头晕乏力,未诊治,2015年5月中旬就诊当地医院,给予静脉输液止血治疗5d,口服药物升血治疗,后阴道出血停止,2d后再次出现阴道出血,量多,曾口服宫血宁治疗,于6月8日就诊我院,行超声检查提示宫内膜相对增厚,为行进一步治疗于6月8日由急诊收入院。入院后复查血红蛋白49g/L,患者头晕乏力症状明显,遵医嘱给予一级护理,贫血饭,病危,遵医嘱给予止血升血药物以及戊酸雌二醇2mgQ8h口服,分别于6月8日,6月9日给予悬浮红细胞2u静脉输血治疗,后复查血红蛋白为81g/L,患者口唇及颜面转为红润,活动后无头晕乏力症状,遵医嘱停病危,于6月21日改戊酸雌二醇2mg Q12h口服,患者主诉无阴道出血,于6月25日出院。
2护理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说的即是护理工作的重要性[6],尤其是对于功血继发的贫血患者来说,做好整体的护理工作不仅有助于患者病情转归并恢复健康,而且能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下文即围绕所选患者分以下几方面阐述实施的护理研究工作。
2.1心理护理 一般来说,一个健康人在进入患者角色后,往往由于疾病的折磨、陌生的医疗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等产生一系列比较特殊或特有的心理活动[7,8]。心理护理的任务就是掌握并针对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反应特点,采用一系列良好的心理护理措施,去影响患者的感受和认识,改变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行为,帮助患者适应新的人际关系以及医疗环境,最大程度上为患者创造有益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使其早日恢复健康。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了解患者疑虑的同时,耐心、和蔼的讲解与功血有关的科学知识,使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一定了解,减轻患者的焦虑,稳定其情绪,使之能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患者为青春期少女,情绪容易波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内心十分脆弱,因此,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介绍主管医生,护士,态度要和蔼,热情,给患者详细介绍病房环境,讲解需要注意的问题,使其尽快了解和适应陌生环境,保持病房环境整洁,通风良好。
2.2活动护理 活动护理是当功血患者出血时间长、量多,容易出现头晕乏力症状,且入院时患者血红蛋白较低或为重度贫血,同时伴有明显头晕乏力症状时,护理人员要及时、正确的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为患者安放床档,勿剧烈运动,指导患者大小便时尽量在床上或床旁进行,避免跌倒坠床的发生。当经过输血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升高,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生活自理,活动量应适量,指导患者避免久坐就站,动作宜缓慢,避免跌倒发生。
2.3药物护理 药物护理作为护理人员重要的任务之一,长期以来对健康保障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正确的给药则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手段,尤其是针对青春期因功血而继发的贫血患者,在正确掌握给药途径、方法与时间的同时,更要引导患者严格遵嘱使用合理的性激素与升血类药物,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药物的治疗原理、剂量与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等,同时严格遵照医嘱按时监督患者服药,防止其漏服或随意停药,以免患者因性激素使用不当引起子宫出血。
2.4饮食护理 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是满足患者基本生理需要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也是实施整体护理最重要的环节,护理人员应在全面评估患者营养与饮食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存在的健康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及时通知营养科为患者进行正确、合理的饮食指导,向患者说明贫血饮食时不宜喝浓茶、咖啡等抑制铁质吸收的饮品,应多吃含铁量多的食物,如禽蛋类、乳类、鱼类、瘦肉、动物肝脏、豆类等,同时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与绿叶蔬菜等,以摄取足量的高蛋白物质,从而帮助患者维持并恢复良好的身体状况。
2.5病情观察护理 病情观察护理是基础护理的重点内容,对于功血而继发的贫血患者要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准确记录相关数据,注意患者阴道出血颜色、出血量和性质,准确估计出血量。当发现阴道出血多于月经量时,及时汇报医生,遵医嘱做好止血、配血和输血等相关措施,并进一步密切观察患者阴道出血量的变化情况。
2.6预防感染 做好预防感染措施要求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血象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9]。护理操作时要注意无菌操作,正确的指导患者做好会阴护理,使其保持局部清洁,防止上行感染。与此同时要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保证病室每日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3结论与讨论
功血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因而针对患者这一状况进行全方位、专业性的护理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青春期少女患者来说做好针对性护理更是重中之重,本文认为在患者接受治疗与护理期间需做好活动指导与饮食指导,在治疗方面应严格遵照医嘱给药,密切观察患者阴道出血情况并做好预防感染工作的同时,更应当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保障患者良好、积极的心理状态,并通过正确的心理引导使其建立并增强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勇气,避免产生紧张、恐慌、焦虑等诸多不良情绪,从而为患者疾病的恢复增加信心。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
[2]巢莺.青春期功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0):206-206.
[3]邱晓燕.青春期功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9):5218-5219.
[4]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
[5]王慧荣.60例大学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析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7):44-46.
[6]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74岁,以“头晕乏力一月”为主诉于2011年10月6日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消瘦,贫血貌。因有类风湿关节炎、左股骨头坏死、双眼白内障,患者平日卧床居多,每日推轮椅在屋内活动1 h,入院后发现左、右臀下部偏内侧共有三个疮面,均有脓性分泌物,最大的疮口直径08 cm,深15 cm,其余两个疮面疮口直径06 cm,深12 cm,周围组织无明显硬结。询问家人诉4、5个月前开始发现患者床单上有星星点点的污物,没在意,具体不知道何时溃烂。10月7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18(单位:109/L),红细胞208(单位:1012/L),血红蛋白57 g/L,生化总蛋白443 g/L,白蛋白216 g/L,9日骨髓穿刺后血细胞检查示:多发性骨髓瘤伴轻度感染。10月23日复查血常规:红细胞174(单位:10×12/L),血红蛋白43 g/L。住院期间给予黄芪、维生素、青霉素等对症治疗,于10月24日输红细胞压积4个单位,未应用氨基酸、白蛋白等营养药物,10月27日出院。
2 压疮护理
21 评估病情 患者明显消瘦(入院时平车推入,未测体重、身高),皮下脂肪少,血常规化验指标提示重度贫血,该患者常年食欲差,饮食量少,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发现臀部疮口后,评估压疮,疮口有脓性分泌物,有臭味,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属于压疮四期。
22 常规处理 立即用双氧水棉签消毒疮面,洗净分泌物,生理盐水棉签擦洗。
23 特殊处理
231 局部用药 常规处理后,1 ml注射器取常规胰岛素适量均匀喷洒在疮面上。
232 疮面吹氧 取无菌纱布一块打开,双层覆盖在疮口上,氧气管头(鼻塞剪去)乙醇消毒后通过纱布对准疮口吹氧,氧流量5~6 L/min,每次每个疮面20 min。吹氧后暴露疮口,不用包扎。
24 治疗频次 一日两次,每次治疗前先评估疮面,若无脓性分泌物,碘伏消毒后进行特殊处理。若有脓性分泌物,常规处理后进行特殊处理。创面结痂后不作任何处理。
25 其他护理 患者应用气垫床,保持侧卧位,定时翻身,压疮局部避免受压,保持局部清洁,不受大小便污染。
3 结果
6 d后三处压疮深度明显变浅,口径变小,两个小的压疮13 d后肉芽组织生长与周围皮肤平齐结痂,17 d后局部结痂脱落,完全愈合;最大的压疮18 d后肉芽组织生长与周围皮肤平齐结痂,经跟踪23 d后局部结痂脱落,完全愈合。
4 讨论
胰岛素使组织中的葡萄糖氧化分解,糖原合成和转化为氨基酸,具有营养细胞的作用[3]。胰岛素增加葡萄糖利用,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微血管的灌注,加快组织生长,缩短压疮愈合的时间[4]。局部吹氧,其原理是利用纯氧抑制疮面厌氧菌生长,提高疮面组织供氧,改善局部组织有氧代谢,并通过吹氧使疮面干燥,促进结痂,有利于愈合[5]。该方法操作简单,整个治疗过程用一瓶胰岛素,共用氧气30 h,合计费用70余元,经济实惠。该疮口小而深,不适合用现代敷料,且现代敷料价格昂贵。该患者消瘦,皮肤脆弱,常规外科换药包扎,胶布对皮肤的刺激,极可能造成皮肤再度破损。所以对小而深的压疮,采取上述方法,经济有效。
参 考 文 献
[1] 刘红,付晓悦,余晓晨,等.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及预防研究进展.中国护理管理,2007,7(2):5051.
[2] 苏春平,吴凤杰压疮的护理中外健康文摘,2009,35.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一种难治性贫血,此病患者往往有一种恐惧与灰心的心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本病的疗效不断提高,由于护理得当,促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疗效起了决定性作用。我院为全国血液病研究中心,再障治疗的有效率在84%,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自2012年至2014共收治老年再障患者50例,为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更好地发挥疗效,我们对老年患者进行了心理分析,根据老年人心理变化的特点,进行了辨正施护,收到较好的效果,促进了疾病早日康复,有效地体现了“三分治疗,七分养”的特点,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1 一般资料
本文采集老年再障50例,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其中慢性再障46例,重再Ⅱ型4例。工人10例,农民32例,教师2例,干部6例。发病至就诊日期10天~5年。
2 方法
我们从住院环境、生活起居、社会与家庭、营养饮食、护理工作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在选择的50例老年病历中,均为神志清楚,思维正常,语言表达准确的患者,逐个讲清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征得了病人的同意和合作,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进行了统计,并给以针对性的护理。
3 分析与护理
3.1 住院环境方面
障病程比较长,有的已5年之久,故老年患者需要安静的(94%),愿意自己住单间由老伴及家人陪伴的(68%)。老年患者希望病室内有花的(50%),愿在室内放置自己喜爱的物品的(48%),愿意看电视的(86%)。老年人喜欢睡软床的(56%)。
了解了病人住院环境的心理需求,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满足患者的要求。根据老年人的各自特点给以解决,准备了老年人单间病房且室内放有鲜花,准备了娱乐室,放有彩电、象棋、扑克牌等,供老人定时娱乐。需要软床的老人,我们备有海绵床垫,解决需求,使这些老年人有一个舒适满意的修养环境,使老人不感到孤独寂寞。
3.2 生活起居方面
老年人睡眠时间较短并睡午觉,50例老人(除卧床及气血两虚甚者)全部愿意早起散步。但由于气血两虚卫外功能低下,腠理不固,易劳累和感冒,因此我们按老年再障病情的发展情况,指导病人起居适度,适当地做户外活动。要保持身体健康,重要的是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注意寒温调节,随时增减衣被,指导户外活动,防止发生意外情况。
3.3 社会与家庭方面
50例中,18例为国家干部与工人,全部离退休,32例为农民,其中24例不再务农,8例为家庭经济来源的主要成员,故顾虑重重。忧虑恐惧心理(40%),认为自己患的不治之症,加之经济条件差怕单位及家人不予付钱而失去治疗机会。抵触心理(20%),认为本病治不好,花钱多,子女不予陪床照顾,自称“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不想继续治疗,不吃药,不打针,性情暴躁,蛮横无礼。自尊心理(40%),他们有自己的威望,要别人尊敬服从,虽然对医院的制度不适应,但能认真遵守,处于服从状态。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制定了总的心理护理方案,首先向病人解释本病的病机及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介绍治愈患者的事例,鼓励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给老年患者讲七情致病与治病的关系,告诉患者“……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并劝其子女陪伴老人,让家人经常探视,陪其散步游玩,我们精心细致地观察病情变化,护理治疗做在出现症状之前,尽量为患者节约资金,合理收费,我们在做治疗护理时,言谈举止处处表示尊敬老人,重视他们的存在,他们有过激语言时,我们面带笑容,给以安慰,与老人做好心理相通,使之精神振奋,心地相容,互相配合,创造良好的修养环境,接受治疗。
3.4 营养饮食方面
老年患者都希望吃小灶,自己家人做饭菜才能适应他们的口味。老年再障的治疗,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是先导,平衡阴阳稳定症状是关键,补肾生精益髓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是根本。因此老年再障调理饮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老年人牙齿脱落,咀嚼不细,加之贫血消化机能减退,极易出现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纳呆、食少,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中焦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的学说,是脾生血的理论依据。所以我们从饮食上满足老年患者的要求,在病房专门准备一间配膻房,让患者在此烧煮食物,护士专人服务指导,家人合理辅助,保证饮食有节。因再障Ⅲ型均为肾虚证型,宜给以补肾。但根据阴阳而定,肾阴虚者给以清补,如银耳、海参等。肾阳虚者给以温补,如食用羊肉、狗肉、蛋、豆类食物。如偏热证时,佐以清热食物,如冬瓜、西瓜等,禁食辛辣等热性食物。如偏阴寒证时,佐以温养食物如姜、川椒目汤、葱等,禁食生冷瓜果等凉性食物。根据老年再障患者的特点,精做细加工,口味适宜,易消化,高营养,易吸收,达到调理脾胃,补益中气,促进食欲的目的。通过辨证调理饮食,使老年再障患者营养合理,食欲增加,起到了治疗的先导作用。
3.5 护理工作方面
老年再障患者希望护士经常和他们谈心(65%),提供治疗、护理、饮食、信息等健康咨询(72%),说明老年患者愿意参与自己的护理活动。希望护士在做新的治疗与特殊检查时做一下解释工作(90%),以减少紧张情绪。希望护士白天多巡视病房,晚间少巡视病房(68%),因为老年人睡眠时间短而易惊醒,再入睡较困难,故提出此要求。希望护士多做卫生宣教,提供防病知识和延年益寿常识(9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在我科进行治疗的缺铁性贫血患者为1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83例,其中男为25例,女为58例;年龄在13-46岁间,平均年龄在27.6±2.8岁间。观察组为83例,其中男为32例,女为51例;年龄在10-54岁间,平均年龄在30.4±2.4岁间。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易倦、头晕、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口腔炎、舌炎等临床症状,均符合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严重心、肝、肾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
1.2.2.1 心理护理
缺铁性贫血患者因缺血缺氧引起活动无耐力,自觉工作能力下降,易出现激动、烦躁和郁闷的心理。在治疗期间我们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特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要点和护理重点,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1.2.2.2 饮食护理
缺铁性贫血患者宜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铁丰富的食物,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每日以80克左右为宜【4】;维生素C有利于铁的吸收,B族维生素可以防治贫血,含铁食物食物中的铁有两种来源,即肉类中的血红蛋白铁和蔬菜中的离子铁,荤素搭配可提高铁的吸收率;忌饮浓茶和咖啡。
1.2.2.3 药物护理
患者在服用铁剂时,为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应在饭后服药;服用铁剂的患者禁忌饮用浓茶;避免与牛奶同服,影响铁的吸收;静脉注射铁剂时应避免药液外渗,肌肉注射时应采取深部注射,利于吸收。
1.2.2.4 健康教育
定期定时开展缺铁性贫血的健康讲座;对于婴幼儿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品;对于青少年和成人要提倡科学健康饮食,强化平衡饮食的重要性;告知患者用药一周左右网织红细胞上升,两周血红蛋白升高,1至2个月恢复正常,为补足体内贮存铁,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服铁剂3-6个月【5】。
1.3 观察项目 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1.4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和不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观察组 83 66(79.5) 15(18.1) 2(2.4) 81(97.6)
对照组 83 45(54.2) 20(24.1) 18(21.7) 65(78.3)
X? 3.234 3.245 3.239 3.304
P值 P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8%,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79.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满意(例) 基本满意(例) 不满意(例) 总满意度(%)
观察组 83 71(85.5) 11(13.3) 1(1.2) 82(98.8)
对照组 83 47(56.6) 19(22.9) 17(20.5) 66(79.5)
X? 0.344 0.372 0.365 0.38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00—0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无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存在。功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期的任何年龄,绝经过渡期占50%,育龄期占30%,青春期占20%[1]。常表现为月经周期长短不一、经期延长、经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传统的治疗方法为①药物止血、调整月经周期和促进排卵;治疗周期长,效果不肯定。②手术治疗:刮宫止血治疗,疗效不好时行子宫切除术。侵入性操作,对患者有一定创伤[1]。我科于2008年1月至20012年1月,对150例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行宫腔镜辅助下,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满意,现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50例患者,年龄42~56(46.7±3.3)岁。病程5个月至3年。93例采用性激素替代治疗5~10个疗程,38例诊断性刮宫治疗无效,19例未做任何治疗。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轻度贫血Hb(80.0-100.00) g/L62例、中度贫血Hb (61.0-79.0) g/L 58例、重度贫血Hb(60 g/L)以下30例。150例患者均经超声和宫腔镜辅助下定位子宫内膜活检,排除子宫内膜癌。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在宫腔镜辅助下行子宫内膜消融治疗。采用DS98F-B型妇科射频治疗仪,工作频率540 kHz,输出功率为0~60W。患者均取膀胱截石位,将包裹一层生理盐水纱布的电极板置于患者腰骶部。患者皮肤直接接触盐水纱布,避免衣服覆盖。常规消毒外阴,铺洞巾,置阴道窥阴器于阴道内,再次消毒阴道,然后宫颈钳钳夹宫颈前唇,探针探测宫颈内口松紧度和宫腔深度及方向,宫口较紧者可先用4~6号扩宫器扩张,将自凝刀旋于刀柄上,然后打开电源,设置功率35 W ~40 W。即将自凝刀送达宫底,打开手柄开关,在超声监测下由子宫左前壁开始依次消融子宫内膜,速度以蜂鸣器鸣3~5次移动1cm为宜,从宫底直至宫颈内口,依次消融宫腔两周。超声观察消融后,纵切子宫腔内有1条7 cm ~10 cm、横切呈一字型强反光线,不增粗,不间断。
1.2.2 疗效评定标准 ⑴治愈。治疗后,经期阴道出血时间显著短于本人以往正常月经经期时间,一般为1 ~3 d;出血量明显减少,每次月经阴道出血少于3 ml或无出血。⑵有效。治疗后较治疗前阴道出血时间明显缩短,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但仍达不到治愈的标准。⑶好转。阴道出血较治疗前减少,阴道出血时间较治疗前缩短。⑷无效。治疗后阴道出血时间和阴道出血量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2]。
1.3 结果 手术时间5~18 min,平均11.0 min。子宫腔大者手术时间相对延长。术后阴道出血量5~13 ml,平均7.6 ml。治疗后3个月复查治愈81例(62.7%),有效35例(22. 2%),好转20例(13. 5%),无效3例(1.6%)。治疗后6个月再次复查,治愈132例(88%),有效15例(10 %),好转2例(1.33%),无效1例(0.66%)。术后1年随访除1例失访以外无复发病例。
2 护理
2.1 手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针对不同的患者,采用面对面交谈的方式,向患者详细讲解功血相关知识以及射频消融术的治疗经过,解除患者因为对治疗方法不了解从而产生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3]。
2.1.2 手术前准备 ⑴正确评估患者病情,协助医生完成相关检查,如:血、尿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心电图、超声等。⑵病人准备。手术前3 d行阴道灌洗(灌洗液为1:4碘伏液),根据患者情况1~2次/d。手术选择在月经干净或诊刮后3~5 d进行,此时子宫内膜较薄。同时以免术后月经来潮而影响手术创面愈合。因手术需要在超声监视下操作,故术前嘱咐患者膀胱内要保留一定量尿液,超声探测膀胱充盈理想;术前10 min遵医嘱给予肌肉注射山莨菪碱10 mg,地西泮10 mg。同时建立静脉通道。⑶用物准备。术前需要2%戊二醛浸泡电凝刀1 h(如有病毒污染者需浸泡8 h),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后以备用。连接好各种导线,开机预热5min,检查射频治疗仪是否在正常工作状态⑷药品准备[3]。阿托品1 mg、哌替啶50~100 mg,以备术后镇痛。
2.2 手术中护理
2.2.1 保持合适 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固定双下肢于脚架上。放置电极于患者腰骶部。常规行会阴、阴道消毒。手术开始后,根据治疗情况遵医嘱调节射频仪功率为35~40 W,指导患者用鼻深呼吸以缓解不适感。
2.2.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适时向医生提供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由于术中扩张宫颈以及牵拉子宫而导致迷走神经兴奋,患者有不同程度腹痛、恶心、呕吐、胸闷、脉搏缓慢、面色苍白、出汗等,也可能与射频功率偏高有关[4],应遵医嘱调节功率参数,必要时遵医嘱阿托品1 mg肌肉注射,如患者疼痛难忍可以给予哌替啶50 mg肌肉注射,以缓解患者疼痛不适。
2.3 手术后护理 此项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手术后不需要住院,可留院观察1 天。留院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腹痛及阴道流血、流液情况,遵医嘱予以对症处理。本组无出血及感染病例。
2.4 健康教育 手术后1、3、6、12个月到妇科门诊复查。告知患者手术后有少量阴道流血、流液情况,一般持续1~2周,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卫生,每天清洗会1~2次,勤更换卫生垫,防止逆行感染,影响创面愈合[5];手术后4~6周避免过重体力劳动,禁止盆浴及性生活;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出现发热、下腹痛、阴道流血量过多以及阴道流液有异味时及时就诊。手术后给予抗生素和止血药物应用,以预防感染和出血。
参考文献:
[1] 张茹, 曲华清. 经阴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用于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中国医药指南 , 2012,(23) :127-128.
[2] 小红, 王军青, 王志君, 缪铃. 射频消融子宫内膜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东南国防医药 , 2012,(01) :64-65.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血液透析设备的不断完善,透析技术日趋成熟,与透析相关的并发症在不断减少,但是透析相关低血压仍然存在[1]。本文对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分析,总结低血压原因及护理措施。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2010年收治血液透析患者43例,在透析治疗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的患者共28例。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27~82岁。基础疾病包括慢性肾炎13例,糖尿病肾病9例,高血压肾病5例,肾结石1例。按其频发低血压的原因归纳为过敏体质2例,过量脱水11例,严重贫血6例,心功能差7例,透析间期过长、高尿素氮血症2例。
透析方法:透析机为金宝AK95,透析器为SUREFLUX—150G,全部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流量为500ml/分,血流量为200~250ml/分,普通肝素抗凝。患者均为规律透析2~3次,每次4小时。
临床表现: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收缩压≤90mmHg,或平均动脉压下降>30mmHg,发生低血压的患者有打哈欠、恶心呕吐、头晕,胸闷不适,便意等症状和体征。继而出现冷汗、面色苍白,重者意识丧失,呼吸困难,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原因分析
首次透析或更换新透析器时,由于透析膜或过敏毒素引起低血压。
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生物相容性差的透析膜可以激活补体,产生血管活性物质,使内源性缩舒血管物质失衡,导致血压不稳定[2]。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慢性透析患者50%发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这是症状性低血压的原因之一。
与透析有关的因素:①透析中的超滤量和超滤速度,当超滤量过大或超滤速度过快,则会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发生低血压,脱水量越多,出现低血压反应也就越多;②透析液钠浓度和透析液温度,使用低钠透析液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血液中的钠离子、尿素氮、肌酐等物质过多清除,导致血浆渗透压明显降低,毛细血管再充盈障碍,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引起低血压;透析液温度设定超过38℃亦可影响血管的稳定性,导致皮肤血管反射性扩张,皮肤静脉容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从而引起血压下降。
透析中进餐:进餐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各种消化液大量分泌,消化系统血管大量扩张,血液重新分布,使得消化系统血液含量明显增加,而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产生低血压。
服用降压药或镇静药:透析前服用降压药、镇静药,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使机体对容量清除缺乏足够的血管收缩反应,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引起低血压。此外,严重贫血、营养不良、感染、糖尿病、出血、老龄等亦可引起低血压。
护理措施
加强血液透析过程的监护:密切监测透析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患者取平卧位,给予吸氧、减慢泵速、减少超滤量、提高透析液钠浓度、降低透析液温度或暂时改为透析旁路,同时遵医嘱给与50%葡萄糖注射液40~60ml静脉推注或氯化钠注射液100ml。待症状消失后,再逐渐恢复血流量及超滤量,并密切观察,防止血压继续下降。
采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如聚丙烯脂膜可使PGE2的释放减少、肾素活性降低、心排血量减少、外周小动脉平均压增高、血压稳定且心功能改善。
治疗模式的选择:高钠透析,对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采用高钠透析可取得较好疗效,在透析开始至结束前30~60分内透析液钠浓度调至150mmol/L,透析结束前30~60分降至135mmol/L,可以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对透析早期极易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尽可能使用可重复使用的透析器:新透析器使用前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500ml含肝素2500U)浸泡并循环20分钟左右,上机时尽量排空预冲液,可使用地塞米松5mg,如症状仍不能缓解,可将透析管道的动静脉端从患者身上分离,用连接管连接后将透析器和管道中的血液在透析机上循环30分钟左右,等过敏性毒素随旁路排出后再接回患者身上。
准确评估干体重:透析间期体重增加≤1kg/日,特别是老年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2kg为宜。对体重增加太多的患者,可采取序贯透析的方法,单超和透析交替进行。并加强对其健康教育,帮助其提高自控能力。
对病情重,心功能差的患者,上机时血流量宜控制在80ml/分:缓慢引血,以免血液在短时间内快速进进入外循环,体内有效循环血量骤减,心血管来不及代偿而出现低血压。
合理应用降压药:必要时透析前减量或停用一次,提醒患者服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注意剂型和剂量的变化,以防误服,造成不良后果[3]。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06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255-02
肾性贫血是肾内科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增加慢性肾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为了确保慢性肾性贫血患者的生存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我科人员对患者提供规范化的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12年8月――2013年9月我科收治的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病人62人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2006年美国K/DOQI工作组制定的关于慢性肾脏病肾性诊断标准[1],其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19-72岁,平均56.2±23.1岁。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疾病严重程度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肾脏病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肾性贫血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治疗和护理。成立临床路径小组,对肾性贫血患者实施标准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 患者入院第1天,首先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设施和病房制度;收集患者数据,录入电子病历;介绍主管医生和主管护士。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生命体征、神志、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状况,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是否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根据医嘱安排患者做各项检查,包括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告知标本留取的方法。抽血查血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等。指导记录出入量、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建立护理记录单。同时给予患者低盐、低蛋白、低嘌呤、低磷饮食。了解病情,做好健康教育。
1.2.2 入院第2天,及时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各项检查结果和化验指标,向患者和家属交代引起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和初步治疗方法。根据医嘱给予口服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铁制剂、叶酸、维生素C和维生素B12,向患者讲解每种药物的作用、用药剂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科学用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腹膜透析及非血液透析患者首先给予口服铁剂或者静脉使用铁剂,对于血液透析者则应优先选择静脉输液方式。皮下注射红细胞生成素,每周2-3次。首次铁剂静脉注射要询问患者过敏史,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
1.2.3 住院后7-10d,评估患者贫血状况的改善情况,复查入院时指标异常的项目,评估患者贫血改善情况,有护士长和管床医生检查诊疗计划和护理计划落实情况,仔细填写临床路径表单。制定随访制度,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宣讲,让患者理解门诊随访的必要性。
1.2.4 出院当天,给患者和家属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评分。核实住院费用,整理病历资料,协助办理出院手续,嘱咐患者出院带药,并交代用药时间、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送患者出院,床单元终末处理。
1.3 评价标准 满意度调查问卷统一采用我院制定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护理技术水平、交流沟通情况、心理疏导、服务态度、健康指导落实情况。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满意。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分表为自制答题问卷,满分100分,包括肾性贫血相关知识、患者的饮食、按时用药、活动、功能训练等内容。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各项疗效指标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期Hb、Hct、SF、TSAT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p
2.2 后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评分以及患者满意率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其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评分以及患者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3 讨 论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肾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尿毒症血浆中部分毒素可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水平降低等均可导致肾性贫血的产生。慢性肾病患者并发肾性贫血后,常可表现为面色萎黄、纳差、乏力、记忆力减退、唇甲苍白无光。有些患者则无明显自觉症状,因此治疗护理及用药依从性不高,对疾病认识欠缺。本研究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是患者了解贫血程度不同,个体差异较大,临床表现也存在差异,对于纠正贫血的治疗需要长期维持治疗。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中,可使患者更好的明白诊疗计划,对疾病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增强了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因此临床护理路径逐步在临床工作中开展应用。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临床路径发展小组统一进行管理,查阅大量病历资料和参考文献,结合临床、护理、心理、药剂、检验、营养、康复等综合医学知识制定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并及时修订和改良临床路径,针对某一疾病的治疗、护理等所制定的一个科学、完整、高效的护理计划。是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医疗工具。其在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可以明显降低医疗费用和减少住院时间。
本研究通过对肾性贫血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将护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一方面可以促进医患沟通,改善医护关系,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另一方面可以使医护人员更好的了解患者病情,及时的解决患者出现的身体以及心理上的各种问题,避免了以往护理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可准确、高效、及时的完成护理工作。同时也为护理管理者的检查、监督和评价提供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观察组各项疗效指标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针对特定疾病群体所制定的一种针对性、科学性、完整性的综合治疗护理模式,使护理人员根据路径模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护理工作,从而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护理成本、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服务质量。有效的推动了科室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付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肾性贫血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20):90-91.
[2] 春玲,张瑞敏,主编.临床护理路径[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5.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236-02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难治性血液病,它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1】。笔者医院对26例慢性再障住院患者实施了精心的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6月至2012 年6月收治的26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22-65岁,平均住院时间72天。
1.2 方法
1.2.1 心理护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的治疗很容易使患者产生疾病恐惧心理,患者担心自己成为完全依赖于他人的残疾者,甚至丧失生命,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为克服患者这种恐惧心理,护理人员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并树立治疗的信心;耐心听取患者倾诉,经常与患者沟通,可以谈论工作、家庭、生活等方面的事情,使患者不良情绪及时得以发泄和转移,向患者介绍成功范例,采用质优价廉药物以降低治疗费用,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户外运动,使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患者制定长期治疗计划,消除顾虑。
1.2.2 症状的护理
1.2.2.1 口鼻腔出血的护理尽量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卫生,使患者每日早晚刷牙,但不易用力过重,并且用漱口水清洁口腔。如牙龈出血时,可用肾上腺素棉球或明胶海绵片贴敷牙龈,用棉签蘸漱口液将牙具擦洗干净,嘱患者切勿使用牙签剔牙。如患者出血倾向较重,则不可用牙刷清洁口腔。平素用石蜡油为患者滴鼻,以防止鼻腔黏膜干裂引发出血。若患者鼻腔少量出血时,应用消毒干棉球或1:1 000肾上腺素棉球填塞鼻腔压迫止血,同时采取局部冷敷协助止血。患者鼻腔严重出血时,可用油纱条在鼻腔内进行填塞,填塞后定时将石蜡油滴入其中。
1.2.2.2 皮肤出血的护理首先要保持患者皮肤、黏膜、毛发的清洁,除日常洗漱外,还应定时洗澡、理发、修剪指甲、更换衣物。如患者病情严重,不能自如活动,应在病床上擦浴、并及时更换衣服及床单,定时翻身及变换,并给予患者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及肌肉萎缩。帮助患者清洁皮肤时应选用刺激较小的肥皂,避免用热水和酒精擦洗,同时不应用力过重,避免患者皮肤受摩擦挤压及碰伤。剪短指甲,以免抓伤皮肤,导致出血。其次,要定时检查皮肤出血点、瘀斑及出血部位,肢体皮下或深层组织出血可将肢体抬高,深部组织血肿也可采用局部压迫方式积极止血。再者,对患者外阴及肛周的清洁亦十分重要,为预防感染,大便后坐浴,患者有痔疮者尤其需预防感染。
1.2.2.3 颅内出血的护理嘱患者尽量保持安静,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引起出血。若患者有恶心、呕吐、头晕、项僵等症时,应警惕有无颅内出血倾向,应紧急处理。
1.2.3 饮食护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食物为主。为了保证营养供给,高蛋白类食物必不可少,食物包括豆制品、动物内脏、家禽、水产、蛋、奶等;多种维生素直接参与肝脏的代谢、促进造血功能,维生素B12在核酸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它能促进肝脏能造血功能,食物包括奶制品、鱼、海藻、麦芽、酵母及其提取物、排骨等;维生素C可以改善铁质吸收与血液的再生,食物包括新鲜的绿色蔬菜和枸橼类水果;高热量食物能够保证患者进行足量的活动与锻炼,食物包括高淀粉、高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平时还可选用益气养血、填精补髓的中药与食物配伍做成药膳进补,如选择当归、党参制作归参鳝鱼羹,当归、党参、山药制作归参山药猪腰汤,麦门冬、黑芝麻等制作麦冬芝麻糖,乌骨鸡、冬虫夏草、怀山药等制作虫草鸟鸡汤,核桃仁、羊肉、羊肾、大米等煮粥食用。
1.2.4 用药护理丙酸素为油剂,肌内注射后常在患者身体局部产生硬结,不易被吸收【2】。所以临床护理时,应尽量减少肌内注射次数,治疗尽量采用其他途径给药。在为患者进行注射时,应选用长针头,并且避开硬结处,进行深部肌肉注射,同时采用多部位轮换注射法,注射后需在针眼处进行按压5~8分钟,防止针孔处渗血。在输注脐血时开始速度不易过快,约20滴/分钟,观察5分钟后若无任何不良反应,再将滴速调整为40~60滴/分钟。输入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呼吸、脉搏等生命指征,注意患者是否出现输血反应,输血完毕后观察有无发热、肉眼血尿等症状。给予患者环孢菌素A时要仔细并及时检查牙龈情况,是否有牙龈肿胀、增生、坏死等,并定期复查血象、骨髓象及肝、肾功能等,若患者出现感染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 结果
本组26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及整体全面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所有患者病情均得以控制,乏力、头晕症状缓解,发热及皮肤黏膜出血症状消失。
3 讨论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中医“虚劳”“血症”范畴,其临床表现多见慢性反复发作,病程中多表现为骨髓造血组织减少,进行性加重的贫血、反复出血及易感染,全血细胞减少的难治性疾病【3】。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应注意建立整体护理观念,满足患者身心健康的需要,帮助患者树立坚定的对抗疾病的信心,缓解心理压力,并且积极的预防并发症,使病情得以控制。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整体全面护理,提高了疾病缓解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169-02
癌性贫血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致的慢性贫血,又称为肿瘤相关性贫血。贫血不仅降低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降低放、化疗的耐受性、敏感度及影响预后[1]。蔗糖铁注射液是治疗癌性贫血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贫血症状,减少因贫血而引起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现将本科室48例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癌性贫血的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4月―2010年11月我科住院患者48例,均经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 32-70岁,平均年龄41.7岁。
1.2 方法
1.2.1 治疗组 将100mg蔗糖铁注射液稀释于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点滴,每周2次,直至完成补铁预计量。
1.2.2 研究组 口服硫酸亚铁片300mg/次,3次/天,餐后2小时服用,交代患者禁忌饮茶、咖啡、牛奶等,可进食含VC丰富的食物,如橙子、柠檬等,以促进铁的吸收。
两组病例观察8周,期间均使用EPO治疗,剂量为每周120u/kg,分两次皮下注射。如患者的Hb>120g/L,则将EPO剂量减少25%。
2 护理
2.1 用药的护理
2.1.1 用药前的准备 注射液装在棕色玻璃安瓿内,密闭,避光,室温(10-30℃)保存。严格查对制度、无菌操作规程。使用前检查安瓿无沉淀和破损,无颗粒物质和变色,加入生理盐水后无絮状物可使用。在患者第一次治疗前,按照推荐的方法先给予一个小剂量1-2.5ml(即20-50mg)进行测试。如果在给药15分钟后未出现不良反应,继续给予余下的药液。床边备有心肺复苏设备。
2.1.2 用药过程观察 用药过程中不与其它药物混合注射。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血象,肝肾功能和心电图变化。
2.1.3 用药后护理 不能与口服铁剂同时使用,和所用非肠道铁剂一样,蔗糖铁注射液会减少口服铁剂的吸收。静脉注射后,应伸展病人的胳膊。
2.2 心理护理 根据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减轻癌症患者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避免情绪激动、紧张等不良刺激,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告知患者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癌性贫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该药罕见过敏反应,偶尔出现下列不良反应≥1%:金属味、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痉挛、嗜睡、咳嗽、瘙痒,极少出现副交感神经兴奋、胃肠功能障碍、肌肉痛、发热、面色潮红、四肢肿胀。耐心细致地给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药液呈棕褐色是因药液中含有铁离子的缘故,减轻恐惧和紧张心理,降低患者的敏感性,提高认识。指导患者运用适当的心理防卫机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以积极地心态面对疾病和积极配合治疗。协助患者取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主动询问和关心患者的需要,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信心。
2.3 饮食护理 良好的营养状态是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稳定的基础,也是患者与癌症作战的必要条件。应强调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搭配。忌饮浓茶、咖啡,多补充含铁剂、叶酸、维生素B12丰富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肾、瘦肉、蛋、海味、贝壳类食物,而动物含铁食品比植物含铁食品更易被人体吸收[2]。健康教育时建议患者多食动物含铁食品,避免刺激性食物。增加营养,提高营养质量,维持较好的营养状况。
2.4 输液护理 ①开始静脉输注前后均应用生理盐水冲管,减少蔗糖铁注射液对局部血管的刺激。②开始滴注时速度宜慢。③癌症患者多采用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长,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应从患者的角度考虑,严密保护,精心护理,最大限度地预防药液的渗漏出现。④静脉滴注后,应伸展病人胳膊,促进药液的吸收。⑤如发现静脉周围皮肤红、肿、热、痛,应停止输液。⑥一旦药液出现外漏现象,立即停止输液。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为了加快铁的清除,指导病人用粘多糖或油膏涂在针眼处,轻轻涂抹粘多糖和油膏,禁止按摩以避免铁的进一步扩散。局部冷敷24小时,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液的吸收,避免引起永久性组织损伤。
2.5 不良反应的护理
2.5.1 胃肠道反应护理 输液前应进食,因空腹输液会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若出现呕吐,嘱患者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及时清除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腹痛轻微可以腹部按摩,适当活动,音乐放松疗法,以减轻和缓解胃肠道不适症状。必要时遵嘱使用止痛、止泻、解痉药,胃肠道反应剧烈者,应禁食,遵医嘱给予及时处理。
2.5.2 低血压护理 减慢输液速度,迅速嘱患者平卧位或半卧位,吸氧,保持镇静,与患者的基础血压对照同时报告医生。严密监测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加强观察和护理。仔细对照患者用药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2.5.3 痉挛的护理 痉挛患者表情紧张,肢体突然剧烈疼痛,肌肉强直。保持呼吸道通畅,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咽喉内的分泌物或呕吐物,防止窒息。嘱其稳定情绪,全身放松,为患者肢体按摩,松弛痉挛肌肉,解除患者痛苦,使其疼痛减轻。根据病情状况,病人心理状态和药物反应程度给予适时和恰当的处理,可取得良好效果。
2.5.4 过敏反应的护理 立即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注意监测血压、尿量的变化,必要时给予留置导尿。注意发绀症状有无减轻,呼吸困难是否改善,是否合并有其他并发症,记录尿量,预防发生肾衰竭,并做好护理记录。
2.6 排泄护理 铁的每日排泄量很少,主要通过肠粘膜及皮肤上皮细胞脱落而排泄,尿液、胆汁和汗液也排泄较少量,未被吸收的铁全部经粪便排泄,粪便可成黑褐色。嘱患者不要紧张,这属于正常现象,正确对待。多饮水,多食纤维素及粗纤维食物或流质。停药后粪便会正常。
3 结果
我国癌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癌症本身就是一难治而多发的疾病,癌性贫血的发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缺铁性贫血多由各种导致体内铁缺乏的原因引起,如铁的吸收利用障碍,铁的摄入不足,急、慢性失血而致铁丢失过多等。癌性贫血的常见原因有:急慢性出血;溶血(红细胞破坏过多);骨髓被肿瘤组织细胞所浸润;营养缺乏(铁、叶酸、维生素B12 缺乏)致红细胞成熟障碍;慢性疾病性贫血;化疗对骨髓的抑制。癌性贫血的发生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影响,放化疗进一步加重贫血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肿瘤使骨髓的造血机能受到部分或全部破坏,贫血的治疗就显得较为困难,不易收到较好的效果。病人在知晓自己的诊断后,预感疾病的预后不佳而表现愤怒或逃避现实,甚至绝望的心理不减,反而增加了许多顾虑。
蔗糖铁注射液静脉点滴可被迅速动员和释放入网状内皮系统,并立即为红细胞的生成所用[3],从而迅速纠正癌症患者的贫血症状,维持铁的平衡,增加铁的储备量,大大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癌性贫血的的纠正,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放疗化疗的通过率,从而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癌性贫血针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并研究有效方法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6月-2015年06月癌性贫血肿瘤患者52例,将其设为D1组(观察组);同期选择非癌性贫血肿瘤患者52例,将其设为D2组(对照组);针对患者的血清清蛋白水平、患者KPS评分结果以及放疗等系列因素同癌性贫血疾病之间表现出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选择SF-36(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表)针对两组肿瘤患者展开调查,研究癌性贫血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结果:患者出现癌性贫血同患者的年龄、患者的KPS评分结果、患者血清清蛋白水平、化疗以及放疗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P<0.05);患者出现癌性贫血同患者的经济状况、患者的性别以及患者的肿瘤类型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P>0.05);两组患者在PF(生理功能)、GH(总体健康)、RP(生理职能)以及VT(精力)几方面,D1组低于D2组肿瘤患者明显(P<0.05);在BP(躯体疼痛)、RE(情感职能)、SF(社会功能)以及MH(心理健康)几方面,D1组与D2组患者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肿瘤患者,其年龄较高,当处于疾病的晚期后,患者血清清蛋白水平较低,临床选择实施化疗以及放疗会导致患者出现癌性贫血的现象,患者表现出癌性贫血症状后,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下降,通过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成功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癌性贫血;肿瘤;生活质量;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561(2015)07-0070-02
针对肿瘤患者,因为癌症因素的影响以及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系列影响,患者较易表现出癌性贫血现象。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大部分会表现出程度有所不同的贫血症状。对于肿瘤患者表现出癌性贫血症状后,会对患者的化疗疗效、放疗疗效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1]。为了研究有效方法避免患者表现出癌性贫血的现象,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针对癌性贫血对于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且研究有效方法对患者给予护理干预,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06月-2015年06月癌性贫血肿瘤患者52例,将其设为D1组(观察组);同期选择非癌性贫血肿瘤患者52例,将其设为D2组(对照组);D1组患者中:男32例,女2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3岁-8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5±1.9)岁;其中患有肺癌的患者13例,患有乳腺癌的患者5例,患有肝癌的患者3例,患有结直肠癌的患者12例,患有胃癌的患者1例,患有恶性淋巴瘤的患者5例,患有宫颈癌的患者5例,患有鼻咽癌的患者3例,患有前列腺癌的患者5例。D2组患者中,男33例,女19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5岁-87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3±2.1);其中患有肺癌的患者12例,患有乳腺癌的患者6例,患有肝癌的患者2例,患有结直肠癌的患者13例,患有胃癌的患者2例,患有恶性淋巴瘤的患者4例,患有宫颈癌的患者4例,患有鼻咽癌的患者4例,患有前列腺癌的患者5例。在一般资料方面,所有肿瘤患者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针对两组肿瘤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患者的性别、患者肿瘤类型、患者的经济状况、患者血清清蛋白水平、患者KPS评分结果以及患者的化疗以及放疗情况等[2]。选择SF-36针对两组肿瘤患者进行仔细调查,探讨患者出现癌性贫血后,对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两组肿瘤患者的临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以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出现癌性贫血同患者的年龄、患者的KPS评分结果、患者血清清蛋白水平、化疗以及放疗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P<0.05);患者出现癌性贫血同患者的经济状况、患者的性别以及患者的肿瘤类型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P>0.05);两组患者在PF(生理功能)、GH(总体健康)、RP(生理职能)以及VT(精力)几方面,D1组低于D2组肿瘤患者明显(P<0.05);在BP(躯体疼痛)、RE(情感职能)、SF(社会功能)以及MH(心理健康)几方面,D1组与D2组患者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3讨论
针对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较易表现出癌性贫血的现象,并且诸多恶性肿瘤患者会表现出程度有所不同的贫血症状,导致患者出现癌性贫血的原因较多,宿主原因、疾病原因以及治疗原因都会导致患者出现癌性贫血的现象。对于宿主原因主要包括患者长时间处于营养不良状态以及患者出现了月经异常的情况等;疾病原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肿瘤的影响以及患者出现了骨髓浸润的情况等;治疗因素主要包括对患者实施化疗以及实施放疗治疗等[3]。临床针对肿瘤患者研究有效方法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避免出现癌性贫血的现象,具体步骤为:
3.1 对患者认真讲解导致出现贫血的不良反应,使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详细了解给予临床治疗后获得的疗效。协助患者完成预期结果的准确评估,针对患者的陈述要求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倾听,针对患者阐述的症状进行肯定,对于患者因为长时间贫血导致出现的系列症状,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耐心讲解。
3.2 在对患者实施化疗以及放疗的过程中,因为癌性贫血的影响,会导致患者的化疗周期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延长,导致放疗疗效表现为一定程度的降低。进而导致患者表现出疲劳等系列的不良反应。对此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患者的接受能力进行认真分析,认真讲解相关病情的临床治疗方法,给予患者足够的安慰以及鼓励,认真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将患者的负性情绪有效消除。要求患者认真进行放松训练,将患者的心理压力进行有效缓解[4]。
3.3 针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营养支持,在饮食方面需要富含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等,将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合理增加,将蔬菜水果摄入量进行合理增加[5]。
总而言之,诸多原因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的现象,针对临床治疗前表现出癌性贫血的患者,需要研究有效方法对患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针对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的原因进行详细了解,针对贫血症状进行有效纠正。在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研究有效方法对患者给予护理干预,针对癌性贫血能够做到早期发现,最终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参考文献
[1] 高艳,许崇安,刘殊等.癌性贫血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的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16(24):1957-1960.
[2]赵贇博,黄莹莹.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治疗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10):593-597.
输血是治疗贫血的主要手段,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输血护理的质量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与患者的生命安全也有着很大关系。输血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危险因素,比如可能引发不良反应、感染上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以及输血差错引起医疗纠纷等[1]。通过对2230例患者的输血全过程进行评估,可以让护理工作得到加强,减少发生输血反应的概率并有效避免输血差错与纠纷。
1、临床资料
2010年2月~2011年2月期间,我院内科共收治了2230例接受输血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24例,女性患者1006例;患者最大年龄为87岁,最小年龄为19岁;急性贫血患者为154例,慢性贫血为2076例。在急性贫血患者中,急性失血的患者有106例,急性溶血的患者有41例,剩下的7例为急性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而在慢性贫血患者中,营养不良性的贫血患者有612例,再生性贫血患者536例,缺铁性贫血患者有395例,地中海贫血患者有197例,白血病患者42例,剩下的294例患者为其他疾病导致的慢性贫血。
2、评估与护理干预
2.1 评估要点
2.1.1 输血前的评估要点 主要包括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心肺功能、输
血目的、血细胞数量、是否愿意签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申请单的信息是够填写完整与准确、需要的血液成分、输血器材是否达标、出现输血反应后的抢救设施是否齐备等。
2.1.2 输血过程的评估要点 主要包括患者的血液需求量、生命体征是否正
常、输血速度是否合适、输血速度对输血效果以及血液质量的影响、心肺功能有无恶化情况、患者的配合度、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症状。
2.1.3 输血后的评估要点 主要包括贫血症状是否缓解、输血目的是否达
到、输血没有治疗效果的原因、患者生命体征、血细胞数量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反馈单的回送情况。
2.2 护理要点
2.2.1 对原发病的护理 首先要对患者的病情有详细、透彻的了解,并遵照医师的嘱咐给予正确的治疗药物,及时进行药物评价并了解药物可能会带来的负作用;其次,应该为患者安排合理的饮食与活动时间,并耐心观察患者症状并采取预防感染与出血的措施。
2.2.2 输血护理的操作步骤 ①采集患者的血样并送检:在确认清楚医生已经向接受输血的患者家属告知了相关注意事项以后,应该先让患者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②取血:配血合格以后,应该由医护人员到输血室取血;③输血: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输注取回的血液,并核对各项输血信息。
3 结果
2230例贫血患者中,只有1例出现轻微的输血反应,经医护人员及时处理以后症状缓解,没有发生输血差错与纠纷。
4 讨论
4.1 充分了解患者情况并谨记护理要点
对患者病因、心理状态的了解有利于护理人员更准确的分析与判断。急性失血的情况有时候会导致红细胞丢失以及缺氧的后果,最后损伤患者的心、脑、肾等器官[2]。所以,护士应该在输血前稳定患者的情绪,同时进行止血操作。然后根根据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决定是够需要输血。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要时刻留意患者的呼吸、脉搏以及血压等指标。对于年长者以及患有心肺功能疾病者,要格外注意输血的量与速度。
4.2 血液的储存条件与输注要求
全血与浓缩红细胞在贮存温度为2~6℃时可以保存35天,从血库取出以后,需要在30分钟内开始使用并在4小时以内全部输完。血小板的适宜保存温度为20~24℃范围内,此温度下可以保存5天,但是从血库中取出以后,需要在20分钟以内全部输完。
4.3 护士需要严格遵照输血护理的操作规范
采血、配型、输注等各个环节都会对输血的安全性造成影响[3]。因此,护士应该严格遵照输血的规范程序,避免在这些环节中出现疏漏导致输血失误。在采集血液的时候,应该仔细核对患者姓名、科别、床位等信息并让患者签名,确认无误之后才能对患者进行输血。
4.4 提高护士的输血技能与法制意识
输血的步骤繁多,如果护士的输血技能掌握不够熟练就很容易出现操作失误,所以应该加强对护士输血理论以及输血技能的培训。同时还应该加强护士的法制意识,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进而达到提高临床输血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