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价值观范文

时间:2023-11-30 11:18: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科学技术价值观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科学技术价值观

篇1

关键词:

现代科技;技术发展;价值观念;更新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民族都十分重视自然科学技术发展,因此它不仅能够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与此同时还能推动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因此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出了崭新的价值观念。

一、科学技术对价值观念更新的重要影响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认识论价值功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会更新传统的科学理论,属于一个不断发现真理和认识真理的过程,这对于更新价值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物理科学发展的早期,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地上的运动规律、著名科学家开普勒发现了天上的运动规律,这些理论主要都是从牛顿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与此同时也了亚里士多德的物体运动的错误观点。这些都说明当物理常识科学技术成为既定事实的时候,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价值观念、认识理论的更新。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人的价值观念[1]每一次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人的价值观念,这主要体现在天文系统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宗教观念的看法。例如:在很早之前,人们都盲目的认为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这种观点和错误是十分错误的,而且已经成为宗教思想思想的通知工具,而且已经成为一种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价值管理体系。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当伽利略用望远镜观测到整个天体的时候,并且证实了传统的宗教思想是错误的,这种震动是前所未有的。由此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个体现象的认识不再是孤零零的,而是构建了世界新的理论基础和价值观念。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人的价值判断方法一种新的科学方法的研究和出现,能够更新人们的价值判断,尤其是当这种科学方法成为统治阶级的理论系统的话,则会从根本上变革人们的价值判断,支配者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例如:培根、笛卡尔、以及牛顿等人研究发现的机械宇宙理论,这种科学的理论体系认为,从整个宇宙到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构成世界的重要元素,并且向机械那样有序的按照自然规律进行运行。其中笛卡尔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用图形、数学、声音等部分组成,而且都能够用数学公式和数学原理进行计算和解释,从而推测未来。又如:牛顿的三大定律告诉人们只能按照机械的世界观念去看待社会的发展,尽管机械科学技术是冰冷的但却是不可逆转的,强调物质运动必须符合规律。这种机械理论了传统宗教的认识误区,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更新了价值观念,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强调要全面、科学、系统的去看待一个问题,要求人们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从而用整体的、系统的价值观点去看待问题[2]。

(四)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价值体系的构建科学技术能够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然后作用于社会意识,从而促进了价值体系的构建。例如:20世纪的量子力学,已经成为最新的科学观念,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机械主义价值观念的形而上学的不足,极大的变革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模式,构建了科学的价值体系。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价值观念的表现

科学技术是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技术手段,科学理论一般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科学技术、专业技术三种形式,其中基础理论主要是应用于某一个专门的发展领域,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基础;科学技术主要是指在发明创造、科学管理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专业技术手段;而专业技术主要是指具体适用于某个领域的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价值观念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价值观念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人们要逐渐适应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然后认识到其必然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的转变,从而影响和更新人们认识程度、价值观念的改变。例如:正如未来的哲学家马克思所言“:蒸汽、电力的发展甚至比革命家更加危险”。又如:恩格斯所言“:没有机器的生产就是没有运动的发生。”这种夸张的说法证明了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的变革都是由科学技术产生的,科学技术创造除了公路、汽车、火车等机械,与此同时也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运动等革命的发展,随着这些科学技术的产生,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更新了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价值文化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价值文化的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了价值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价值文化为科学技术的更新提供了思想指导。例如:在远古人类时期,科学技术的影子是毫无踪迹的,经过上百万年都没有科学技术的创新,但随着社会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价值文化的不断发展,它逐渐引导了科学技术的创新。科学技术之所以能够改变人们的机制文化,主要是因为它能够创新人们的生活模式、构建新的价值文化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属于一种社会财富,极大的丰富和更新了人们的价值观念[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是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它在满足人们物质世界的需求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纵观人类发展演变的历史,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都会引发人们价值观念的更新,在变革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还更新了人们的机制观念。由此可见,我们应该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科学技术变革的技术上逐渐转变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孙厚才.论科学技术发展与价值观念更新[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篇2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当前不受任课老师的重视,如何促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实施,如何让课堂评价益于教学、益于学生,本文认为学校管理层应该制定一些有关课堂评价重视程度导向机制,具体的导向机制如下。

1、学校设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监管小组”。学校领导要把课堂评价纳入教学管理体制,组织专门的“课堂评价监管小组,该小组由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导处主任以及优秀学科任课老师组成。完善课堂教学评价的保障制度,把课堂教学评价作为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常规工作,制定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相关规定,宣传先进的评价理念和思想,定期对教师进行评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充分营造有利于课堂教学评价的氛围,让学校所有的教师都认为学校非常重视课堂评价的实施。

2、制定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实施政策。为了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评价并获得良好的效果,学校首先应做出具体的规定,其内容应该包括学校多长时间应该开展一次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权利和义务,如何选拔和培训课堂评价人员,如何制定课堂评价标准,如何选择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如何反馈和运用课堂教学评价结果的,这些规定的出台与制定,从根本上切实保证了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顺利实施。

3、学校定期宣讲课堂评价理念和思想。课堂评价能否做到科学、有效,并收到良好效果,关键取决于评价人员和教师的评价理念和思想是否正确,正确的评价理念能够有效帮助和引导教师提高教学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获得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热情。故学校定期为老师和学生开设宣讲课堂评价理念和思想的讲座,促进信息技术老师具有课堂评价实施的热情,同时也可鼓动学生积极配合老师实施课堂评价,让师生都越来越重视课堂评价。

2 建立教师课堂评价培训机制

定期向教师进行评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目前,大多数小学缺乏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开展课堂教学评价之前,必须对教师进行相关评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组织教师定期进行课堂评价的培训活动,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倡导和引领教师全程参与评价过程。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的重要成员之一,必须掌握基本的评价知识和评价技能,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对自己和他人做出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所以,学校必须定期对教师进行评价知识和评价技能的培训,培训内容要力争做到全面、系统和新颖,培训方式要多种多样,并努力为教师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进行锻炼,从而保证培训的良好效果。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培训机制具体如下。

1、加强领导,注重培训宣传。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堂评价培训领导小组”,以分管校长为常务组长,负责学校各学科课堂评价培训组织、管理、服务等项工作。建立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学校培训积极性的激励政策,对培训中涌现优秀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信息技术课程评价过程中的优秀成果进行及时推广。

2、建立完善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教师培训计划。每个年级的小学信息技术老师每个学期要接受集中培训2次,每次课堂评价培训的课时不得少于10个课时。

3、明确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教师培训内容。制定或购买一套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教师培训教材,该教材的内容应该包括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理念、课堂评价原则、课堂评价形式、课堂评价策略以及课堂评价方法。

4、制定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教师培训考核评估措施。每位老师每次进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培训时需要签到,加强培训考勤机制。在每次培训结束后,需要进行实践考核,未合格继续参加下一次的培训,直到合格的,才发放本校课堂评价教师合格证。

3 教师课堂评价效果奖励机制

现在的教育,应以人为本,尊重老师;激励教师。激励,在心理学中是指激发人的工作动机和行为的心理过程。它是使个体受到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产生和维持一种兴奋状态,而有效地完成工作目标的过程。在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充分调动教??的积极性和潜能,是办好学校的根本。在学校管理中,建立和完善课堂评价激励机制,可以不断开发教师的实施课堂评价工作积极性和潜能,创造优异的成绩。

1、实行“奖励、分配制度”激励对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起着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实行课堂评价工作量津贴制度,按各人的工作量发放工作量津贴,打破“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多干少干不一样;用实行课堂评价实施次数奖励制度和实施效果奖励制度,鼓励和增强教师“课堂评价意识”。这些制度的实行与“目标管理”、“量化考评”制度挂钩,互相密切联系,对促进教工努力工作,积极进取起到有效激励作用。

篇3

自2004年教育部批准公布北京大学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以来,我国到目前为止已有近20所高校设立了该专业。随着社会对智能科学技术人才需求的急剧增长,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申办该专业。由于该专业在我国开办的时间不长,各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基本上都是依托现有专业办学,因此专业特色不够明显。然而,智能科学技术专业不是现有任何其他专业,因而探索一整套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本专业课程体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结合“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谷学静、王志良等对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建设思路,如课程衔接、课程分级等[1]。李冠宇等从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内涵出发,提出了本专业的6门主干课程[2]。本文主要结合重庆邮电大学的实际情况,从课程体系建设入手,就如何凸显专业特色、优化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重庆邮电大学是一所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2008年,学校向教育部申办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并获批准,2009年,我校招收了第一批学生,并明确了“应用型人才为主,兼顾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其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针对社会对智能软件与系统研发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研究型人才则结合学校在智能信息处理方面的学科优势,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智能软件与系统”和“智能信息处理”两个专业特色方向。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决定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因素。在2009年全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研讨会上,我们结合重庆邮电大学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初步探讨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和就业前景等问题,其中关于尽快形成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想法得到了与会者的赞同[3]。近1年来,我们就如何在课程体系中体现专业特色,共享相关专业优质资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通过讨论,我们将课程设置分为4个层次,即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特色教育和提升教育。然后根据这4个层次将课程分类,并从每一个层次中筛选出对人才培养起关键作用的“关节点”课程,构建以“关节点”课程为支撑的“关节骨架”课程体系。下面将对这一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及具体内容进行介绍。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09-1-004)。

作者简介:胡军(1977-),男,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粗糙集、粒计算与知识获取;王国胤(1970-),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智能信息处理、粒计算、知识技术、神经网络、数据挖掘等;夏英(1972-),女,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数据库与数据挖掘、时空数据处理、普适GIS应用等;瞿中(1974-),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工业计算机层析技术(ICT)、网络多媒体等;吴渝(1970-),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智能、网络智能、数据挖掘、多媒体技术等。

1课程体系的4个层次

根据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内涵和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我们将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分为4个层次,并基于此构建了4个层次的课程体系,它们是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如图1所示。它们是一种递进关系,前期课程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后续课程是前期课程的延续和扩展。

图1课程体系的4个层次

其中,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英语、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属于通识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是本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在本专业的基本能力,属于专业教育;专业方面课程是根据本专业的方向开设的课程,培养学生在特定方向上的能力,属于特色教育;专业拓展课程是在本专业和特定方向上开设的高级课程,培养学生的拓展能力,属于提升教育。根据这四个层次的课程体系要求,我们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的所有课程分类如下:

1) 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英语、数学、物理和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子电工、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

2)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脑与认知科学、机器智能、智能机器人等。

3) 专业方向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在设置专业方向时,我们拟定“智能软件与系统”和“智能信息处理”两个特色方向。其中,智能软件与系统方向主要面向就业,培养学生本专业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智能信息处理主要面向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学生在信息处理方面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以后深造打下坚实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选择感兴趣的专业方向课程学习。根据专业特色方向的需要,智能软件与系统方向开设了多媒体技术、机器视觉、人机交互技术等课程,智能信息处理方向开设了数据挖掘、智能计算技术等课程。

4) 专业拓展课程。

为了更好地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我校按照两个专业特色方向设置了专业拓展课程。其中,智能软件与系统方向开设有模式识别、虚拟现实、智能游戏与开发、Visual C++案例开发、嵌入式系统设计等课程,智能信息处理方向开设有专家系统、商务智能、生物信息处理、智能科学新技术等课程。

2课程体系的“关节骨架”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随着专业的增加和学生人数的增加,师资、实验条件等教学资源显得日益紧张。因而,不加区分地将所有教学资源平均分配到每一门课程,不能实现教学资源效用的最大化,也无法体现办学特色。

我们寻找在课程体系中对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起到关键作用的课程,将其作为“关节点”课程,并基于“关节点”课程构建“关节骨架”课程体系[4]。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将优势教学资源向“关节点”课程倾斜,重点保证“关节骨架”课程体系中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即是基于“关节点”课程的“关节骨架”课程体系建设思路。这一思路最先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实施,并为将该专业建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起了重要作用。

根据“关节骨架”课程的建设思路,并凸显“智能软件与系统”和“智能信息处理”这两个专业特色方向,我们综合考虑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和学科优势等,分别在公共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方向和专业拓展4层次课程体系中逐层选取“关节点”课程,具体课程如表1所示。

表1 “关节骨架”课程体系

课程层次 关节骨架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C语言程序设计、大学物理、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专业核心课程 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脑与认知科学、机器智能

专业方向课程 多媒体技术、数据挖掘

专业拓展课程 智能游戏设计与开发、商务智能

在公共基础课程中,“关节点”课程的选择注重学生在英语、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能力培养,为后续专业学习提供支撑。其中大学英语强化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加强学生的数学能力,大学物理和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为学生的硬件设计打下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培养学生程序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

在专业核心课程中,我们选择了体现专业特色的脑与认知科学和机器智能,其中脑与认知科学主要让学生认识自然智能的表现形式和形成机制,机器智能让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还选择了强化程序设计和系统开发方面的相关课程,如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等。

在专业方向课程中,我们则根据智能软件与系统和智能信息处理两个专业方向的特色,分别选择了多媒体技术和数据挖掘,其中多媒体技术针对智能软件与系统,特别是智能游戏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数据挖掘则是智能系统处理中的一个典型问题。

在专业拓展课程中,我们选择了智能游戏设计与开发和商务智能两个能分别体现两个专业特色方向应用的课程。

3课程体系的运行及保障体系

为保证“关节骨架”课程体系的实施,我们建立了相应的运行及保障体系。在课程的运行管理上,我们采取了课程群的管理模式,即根据内容将所有课程分成若干课程群。在现有课程群的设置中,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的课程群有10个,如图2所示。其中,基础类课程群等8个课程群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其他相关专业共有的课程群,智能软件课程群和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群是本专业独有的2个课程群,它们分别是本专业两个专业特色方向课程的教学与建设课程群。

图2课程群的设置

在课程群管理上,我们发挥团队优势,为每个课程群配置负责人,为每门课程配置课程负责人。课程群负责人负责整个课程群的运行管理,课程负责人则负责某门课程的教学管理。我们制定了课程群建设任务,例如各课程群负责的“关节点”课程以建成相应级别的精品课程为目标。为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对于有实践性内容的“关节点”课程,我们要求必须设置综合实践环节,并鼓励教师采用课赛结合[5]、科教互动、校企共建等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为了保障和激励教师做好相关课程群及课程建设工作,我们以立项建设方式予以保障和支持,同时将是否担任课程群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作为相关岗位聘任和考核的条件之一。同时,为了鼓励学生学好相关“关节点”课程,我们制定了相关激励措施,如为关节点课程提供更好的开放实验环境,加大“关节点”课程成绩在奖学金评分中的权值等。

4结语

本文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作了探讨,通过建立基于“关节点”课程的“关节骨架”课程体系,并建立相应的课程建设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保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由于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各高校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定位也不同,各高校课程体系的建设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一样。但作为一种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我校的“关节骨架”课程体系对其他同类院校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谷学静,王志良,黄晓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J]. 计算机教育,2009(11):108-111.

[2] 李冠宇,黄映辉. 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语义分析的结论[J]. 计算机教育,2009(11):61-67.

[3] 胡军,李伟生,王国胤,等. 重庆邮电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11):57-60.

[4] 王国胤. 与通信结合的计算机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 香港:第十二届全国高校计算机系主任论坛,2009.

[5] 胡军,夏英,王国胤.“赛课结合”在数据库原理实践教学中的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2):267-269.

Research on Skeleton Curriculum in 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ty

HU Jun, WANG Guo-yin, XIA Ying, QU Zhong, WU Yu

篇4

编写本报告的目的是研究本系统的总体需求、实现方案,并分析开发系统的可行性,为决策者提供是否开发该系统的依据和建议。

1.2定义

图书管理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对于现代图书馆而言,是能否发挥其教学、科研作用的至关重要的技术平台。对于读者和图书管理员来说,是决定其能否方便、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关键技术平台。所以,图书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准确的信息和快捷方便的操作。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学校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信息化不但能方便学校的管理,更能使适应新形势下学校对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模式。由于学校藏书量大,借书的学生多,原来的人工工作方式不仅会造成办理时间的延误和人力资源的浪费,特别是在借书高峰期时这种冲突更加明显,而且存在着各种信息不易存放、易丢失、难以备份和查询等缺点。因此,实现一个将各种图书管理和服务功能集成起来的管理信息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既可以节省资源,又可以有效存储、更新、查询信息,提高工作和服务效率。为了方便图书管理员对图书和读者的管理,同时提高学生的借书效率,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图书管理系统”的应用势在必行。

开发的系统要求界面友好,方便直观。既要方便管理员对图书和读者信息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询和统计等管理,图书管理员根据权限将数据库到互联网上,进行资源共享,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权限内不限时的对图书信息进行访问,查询相关信息和进行续借操作。

2.1要求

A、主要功能

开发的系统要实现一下基本功能(1)、读者管理:管理员要为每个读者建立借阅账户,并o读者发放不同类别的借阅卡(借阅卡可提供卡号、读者姓名)。(2)、借阅管理:持有借阅卡的读者可以通过管理员(作为读者的人与系统交互)借阅、归还图书。(3)、读者查询:可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内查询终端查询图书信息和个人借阅情况,以及续借图书(系统审核符合续借条件)。(4)、图书管理:图书管理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图书信息进行入库、修改、删除等图书信息管理以及注销(不外借),包括图书类别和出版社管理。

B、主要性能

可以方便快捷有效地完成借阅、查询等的各项操作,录入数据合法性校验,查询速度快。同时保证信息的正确和及时更新,并降低信息访问的成本。技术先进且可靠性高。

C、安全性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系统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功能模块,只有具有一定权限的管理员用户才能允许有借、还书权限,只有具有高级权限的部门管理者或维护人员用户才能对用户进行管理,一般的读者用户只能查看图书信息和借阅情况。

还应具有一定的保护机制,防止系统被恶意攻击,信息被恶意修改和窃取。有完善的备份机制,如果系统被破坏应该能快速恢复。

3.对拟建立的系统分析

3.1业务流程及数据流图

(1)组织结构图与信息流关系

4.所建议的系统

所建议系统是C/S和B/S模式结合。系统管理、书籍管理、读者管理和借阅管理等大部分的功能通过图书馆内的局域网实现,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图书信息查询、个人借阅情况查询、续借等功能可在互联网上进行,利于有效地提高系统使用效率;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局域网和互联网数据交换的自动化。用户在经过身份确认后,系统按照权限的不同向其不同各种类型用户所对应的功能。

4.1影响

在建立所建议系统时,预期会带来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设备的影响:由于所建议系统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和互联网的,所以需要配备足够符合以上列出的各种软硬件条件的计算机和通信线路。系统失效后,服务器端需要利用备份的数据库恢复数据信息,要求要有足够的数据备份空间。(2)、对软件的影响:需要落实是否有符合本报告所列出的正版的软件环境,如果没有则需要购买。(3)、对开发的影响:开发过程需要用户进行密切的配合,准确阐明需求。(4)、对经费开支的影响:除了需要支付开发单位的有关费用外,每年还需要一定的运行维护费用(见经济可行性分析)。

4.2 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行性

本系统是一个基于局域网、互联网和WINDOWS操作的系统,现有技术已较为成熟,利用现有技术完全可以实现系统开发目标。同时,开发期限较为宽裕,预计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开发任务。

5.经济可行性分析

5.1投资成本

A一次性支出

(1)系统开发、建立费用共23万元。其中:本系统开发期为7个月,开发人员为在校教师,按每人每月天2000元补助计算,需开发人员4人。根据软件系统的规模估算,开发人工费用为5.6万元。书籍、读者等基础信息建立需要5人2个月即10人/月,每人月的人工费用按2000元计算,需2万元。

(2)硬件设备费共13万元,其中:微机6台约3万元;服务器3台及网络等设备费10万元。

(3)外购开发工具、软件环境费用共9万元。

(4)其他费费用共2万元。

一次性支出总费用:28.6万元。

B经常性费用

主要是系统运行费用,假设本系统运行期10年,每年的运行费用(包括系统维护、设备维护等)5万元,按年利率5%计算,10年共需要花费38.6082万元。系统投资成本总额为:

28.6+38.6082=67.2082万元。

6.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

6.1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所有软件都用正版,技术资料都由提出方保管,数据信息均可保证合法来源。所以,在法律方面是可行的。

6.2用户使用可行性

使用本系统的人员均有一定计算机应用基础,系统维护员由计算机的专业人员担任,所有人员经过本系统的使用培训后,都能熟练使用本软件。

7.结论

本项目具有方便快捷等优势,投资回报利益大,使得图书管理实现电子化,符合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技术、经济、操作、法律方面都是可行的,可以开发本系统。

参考文献:

[1]钱乐秋等,《软件工程》,青海大学出版社;

篇5

1 血管舒张性休克的病因

1.1 感染是血管舒张性休克最常见的原因[1],在美国每年有20万因感染而导致血管舒张性休克的病人。

2.2 氮和一氧化碳中毒[2,3]

2.3 各种原因所致严重休克的晚期

2.4严重心衰用左心辅助装置[4]

2.5长时间体外循环[5]

2.6糖尿病病人服用二甲双胍导致严重乳酸酸中毒后

2.7某些线立体疾病、氰化物中毒[6,7]

2 血管舒张性休克的发病机制

在血管舒张性休克病人的血浆中,儿茶酚胺含量增加[8],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9]。这说明血管舒张和低血压的原因是血管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失调。由于感染中毒性休克在临床中的普遍性、重要性,人们对它研究的最多,虽然不同原因导致的血管舒张性休克可能有不同的机制,如CO中毒引起的舒张性休克不仅有组织缺氧而且同时有鸟甘酸环化酶的激活[10]。但血管舒张性休克的发生机制仍有其共性,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a 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ATP敏感K通道的激活和开放 b NO合成的增加 c 血浆中血管加压素的减少。

2.1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ATP敏感K通道的激活

足够的血管收缩需要血管紧张素Ⅱ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体液因子结合并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受体,通过第二信使增加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一是细胞内贮存钙离子的释放,二是细胞外钙离子通过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内流。在高浓度状态下,钙离子与调钙蛋白形成复合体,复合体激活磷酸肌酸激酶调节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的肌球蛋白浓度增加,血管平滑肌收缩。相反,血管扩张剂心房钠肽素和一氧化氮激活肌球蛋白磷酸酯酶,使肌球蛋白去磷酸化引起血管平滑肌的舒张[11]。

最近的研究发现,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的静息电位在调节血管张力的作用上起着关键的作用。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静息电位在-30至-60mV之间,细胞膜的去极化使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细胞浆内钙离子浓度增加,血管收缩[12]。相反,细胞膜的超级化使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关闭,细胞浆内钙离子浓度减少,血管舒张。另外,持续的血管收缩需要细胞外钙离子进入细胞内,细胞膜超级化可阻止血管的收缩,在各种不同的离子通道中,钾离子通道对细胞膜静息电位影响最大,目前已知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有四种钾离子通道[13],其中对ATP敏感钾通道的研究较为广泛和深入。

ATP敏感钾通道的开放导致细胞内钾离子外流,细胞膜超级化,阻止细胞外钙离子的内流。这是二氮嗪等ATP敏感钾通道激动剂能够抑制儿茶酚胺和血管紧张素II所致的血管收缩的原因。

正常生理状态下ATP敏感钾通道是关闭的,在组织中毒、细胞缺氧的情况下,细胞内ATP、氢离子、乳酸浓度增加,激活ATP敏感钾通道,血管舒张[14]。在感染中毒、内毒素血症、出血性和心源性休克晚期都有可能因ATP敏感钾通道的激活出现血管舒张性休克。

体内一些神经体液因子如心房钠肽素、腺苷等也能激活ATP敏感钾通道,感染性休克、出血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时血浆内此类因子明显增加[15],另外血浆内NO的增加通过cGMP激活ATP敏感钾通道[16]。

2.2 NO 合成的增加

NO即血管内皮细胞舒张因子,不仅能导致低血压而且使机体对缩血管药产生耐药性。在感染中毒性休克病人的血浆中,NO的浓度明显增加[17],感染中毒性休克、出血性休克失代偿期NO诱导型合成酶过度表达,这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中表现尤为明显,目前NO诱导型合成酶的表达机制不十分清楚,可能跟L-6、 L-1、和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有关[18,19]。NO合成酶抑制剂可以使感染中毒性休克和出血性休克失代偿期病人血压升高[20,21]。

在血管舒张性休克的病人,NO可能是激活了肌球蛋白磷酸酯酶。另外,它能激活钙敏感钾通道[22]。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上的受体,钙离子大量内流,血管收缩。同时,钙敏感钾通道开放,细胞膜超级化。防止血管平滑肌过度收缩。NO通过两种机制激活钙敏感钾通道:1 直接使通道亚硝基化 2 激活cGMP 依赖蛋白激酶。

2.3血管加压素的减少

血管加压素的作用主要是调节体内水平衡,同时参与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调节,在压力感受器调控下分泌,收缩血管平滑肌,肾脏集合管调节血管加压素的浓度范围在1-7pg/ml之间,在高浓度的情况下(10-200pg/ml)才能发挥缩血管效应。正常生理状态下,血管加压素对动脉血压的调控作用很小。但在低血压状态,如出血或感染中毒性休克时[23,24],垂体后叶大量分泌血管加压素,血浆浓度明显增加,在休克初始阶段,血管加压素与其它缩血管物质一起维持血压,随着休克的进一步恶化,最初在血浆中的高浓度的血管加压素逐渐减少[25,26],在狗的出血性休克的的研究中发现,休克初期血管加压素平均血浆浓度超过300pg/ml,而正常情况下为5pg/ml ,在持续一个小时的低血压状态后,血管加压素浓度下降到28pg/ml。同样,在在感染中毒性休克[27]、出血性休克晚期,在体外循环手术和安装左心辅助装置后引起的血管舒张性休克的病人[28],其血浆中的血管加压素浓度比休克初期都有下降。

二 血管加压素在治疗中的应用

血管加压素用于治疗尿崩症已超过半个世纪,但它在心血管方面的作用一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最近,血管加压素的抗休克作用及它对心跳骤停的治疗作用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

1 血管加压素的合成和释放

血管加压素是一种九肽,在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巨细胞神经原合成。它的生成依赖于血管加压素染色体的转录。在机体血浆高渗状态、低血压和低血容量时,巨细胞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钙离子内流,导致血管加压素神经内分泌颗粒的释放。酸中毒、疼痛、组织缺氧、高碳酸血症和呕吐也能刺激血管加压素的合成和释放[29]。

血管加压素的贮存够数天的消耗,长时间的休克状态可使血管加压素耗竭。无论是动物或者人类在休克初期血中血管加压素显著上升,但随着休克状态的持续,血中血管加压素的浓度明显减少。其原因可能有三,首先是神经垂体贮存的血管加压素的耗竭,其次是自主神经调节失常或是高浓度的去甲肾上腺素对血管加压素释放的抑制[30,31],最后是NO抑制血管加压素的合成[32]。

抗利尿激素在肝脏和肾脏被迅速代谢,其半衰期为10—35分钟[33]。在夜间,人的血管加压素水平在0.5—5pg/ml[34,35],脱水状态下,血浆晶体渗透压上升,血管加压素可达到10pg/ml[36],急性休克状态下,最高可升至1000pg/ml[37-39]。在长时间的感染中毒性休克时,血管加压素可下降到3.1pg/ml[27]。

2 血管加压素在感染中毒性休克病人的应用

1997年,Landry[40]首先提出感染中毒性休克病人的低血压状态是由于血浆中血管加压素的浓度减少引起的,并指出外源性血管加压素的应用有可能对休克病人带来益处。1999年,Malay[41]在一项小样本安慰剂对照研究中证实,外源性血管加压素的应用能增加感染中毒引起的血管舒张性休克病人的动脉血压和外周血管阻力。基于以上最初的研究,近年来对于血管加压素的应用又有了很多的临床研究。

Tsuneyoshi[42]在一个包括16个病人的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中发现,对于高浓度儿茶酚胺呈低反应性的感染中毒血管舒张性休克的病人,静脉持续输注0.04U/min的血管加压素,明显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尿量。与此同时,血浆中的心钠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II、和肾素的浓度前后没有变化。

Holmes[43]在50例感染中毒性休克病人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输注(0.01-0.6U/min)平均0.05U/min的血管加压素,可使病人的平均动脉压上升18%,尿量增加79%,同时明显减少儿茶酚胺的用量,而肺动脉收缩压没有变化,心脏指数下降。

Dunser[44]在60例血管舒张性休克病人(其中感染中毒35,体外循环术后25)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持续输注血管加压素(平均时间31小时,剂量4-6U/h)。使平均动脉压上升29%,外周血管阻力上升56%,同时心率下降24%,肺动脉平均压下降11%。而病人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需求明显下降。

Brien[45]应用长效血管加压素1-2mg单剂量注射,可使血管舒张性休克病人的血压明显增加并维持5个小时左右。

3 体外循环术后血管舒张性休克病人的应用

篇6

[分类号]G251.6

1. 引言

Jame D.Hart曾说过:“大学不可能伟大,除非这所大学有一个伟大的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已成为服务大学教学和科研的文献信息与知识中心,在高校的文化建设与教育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与支撑作用。时下现代图书馆理念蓬勃发展,业已融入到专业特色鲜明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馆理念作为一种图书馆意识(理论、学说、观念)是图书馆制度的精神底蕴与文化形态的基础。每个时代、每个国家/地区、每个高校的图书馆制度都是以一定的图书馆理念为设计蓝图而构建起来的。反过来,只有洞见并掌握现代图书馆理念,才能透彻地理解图书馆制度和保证图书馆制度的合理创设与实现。当下,图书馆学界对学科馆员的讨论如火如荼,身为图书馆实践工作者如何理性客观地认识与理解学科馆员这一“时尚”题域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通过深入探讨“学科馆员的价值定位”、“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学科馆员制度建设框架”等内容,以期为学科馆员制度化和科学化运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向。

2. 关于学科馆员

学科馆员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与加拿大,而我国最先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是1998年的清华大学图书馆。随着图书馆理念深化和学科馆员实践的不断拓展,学科馆员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历了由“被动性单向度的参考咨询服务”到“辅助式双向互动的信息服务”的质化转变,继而又迈向“主动嵌入式多元互动的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崭新阶段。

2.1 学科馆员制度与图书馆理念的价值关联

图书馆理念是图书馆从业者应该秉持的价值取向与职业“意识形态”。正确的图书馆理念能够指引图书馆服务实践和图书馆制度变革与前进。一所大学有什么样的大学精神,就有什么样的图书馆文化,而这种图书馆文化决定了它蕴含着什么样的图书馆理念。由此,笔者认为现代高校图书馆理念主要包括大学精神、平等获取、知识自由、自主性教育、专业等内涵。正是由于大学精神与图书馆理念的关联性,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如果将“被动性单向度的参考咨询服务”视为“前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话,那么可以将“辅助式”与“嵌入式”学科馆员服务作为该项制度发展的两个典型阶段。高校图书馆理念对学科馆员的价值融入与制度影响,主要体现在“辅助式”向“嵌入式”阶段迈进过程中学科馆员文化建设与制度内容的变革与创新。这种“理念与制度的关联性”具体表现在不同阶段学科馆员制度的逻辑形式、逻辑依托以及服务责任等方面的变化,如表1所示: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用户需求牵引”是图书馆理念延伸的根本导向和学科馆员制度创设的逻辑起点。学科馆员作为一种主动式专业性的知识服务,其正确的价值定位直接影响着该制度的创制与发展。

2.2 学科馆员的价值定位

学科馆员是一种服务理念/模式、一项图书馆制度设置,更是现代图书馆理念的具体化与制度化的现实体证。作为高校图书馆理念延伸与服务机制深化的时代产物,学科馆员的价值定位主要表现在文化建设和制度选择两个方面。申言之,学科馆员作为一种服务理念/模式,它表征着现代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由文献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的转向,体现了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延伸、服务范围的拓展以及服务层次的深化。作为一种制度设置,它反映了高校用户对文献信息需求层次的提升和对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制度化诉求,同时也显示出高校图书馆员专业素质和人才知识结构的大幅提升,并且为知识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知识与文化环境。在一定意义上,学科馆员的服务职能效度决定了该项制度的价值合理性,即只有服务职能最大效度地发挥、用户的信息/知识需求得到满足之时,才能深刻地反映学科馆员制度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继而彰显现代图书馆理念与文化精神。

3. 建设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

根据观点,学科馆员制度在一所高校的实施程度与功用效度,总是决定于这种制度的创设与践行满足这所学校的需要程度。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源于高校文化建设的需求牵引,随着高校知识与文化需求的发展而深化,其具体表现在:

3.1 满足用户专业化、个性化服务需求

随着信息环境复杂性、学科资源专业性与交叉性的日益增强,高校图书馆用户的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用户获取信息过程中的要求越发趋向便捷性、高效性等特征。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应该主动了解用户的个性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知识服务,实现图书馆的深层次服务或嵌入式服务。换言之,它需要图书馆员采取积极主动方式介入到科学信息/知识交流和传播过程之中发挥作用,即要求学科馆员在知识发生链条中有一定的角色担当与服务质效。

3.2 高校学科与科研建设需求

随着高教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人们证实一所高校的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直接影响着该校基础教育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能力与程度。与学科和科研建设发展休戚相关的图书馆渐为高校的研究人员、教师与学生所重视,其工作性质也从“名义上的教辅机构”转变为高校的“信息、知识支撑与保障中心”。一所高校的教育理念与大学精神决定了该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走向,这使得学科馆员制度创设必然受其所服务大学类型(如研究型、教学型等)的深刻影响,正像其在研究型大学中孕育生成一样。在此背景下,现代高校图书馆日益成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训基地和科研创新的信息资源库。

3.3 图书馆自身发展的时代要求

在信息爆炸的数字时代,图书馆的文献与数字信息资源建设面临全新挑战,如现有资源设置布局的科学化、合理化问题,图书馆服务的专业化、特色化问题,图书馆知识与文化交流平台的建设问题等。申言之,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关于现代图书馆资源(包括文献和数字资源、人、技术及设备等)的“活化程度”与“质效发挥”问题。图书馆理念往往是切合时代要求的,但现实中人们更需要的是“价值回归”与“务实创新”,即需要现实的制度创新来有机整合与深层挖掘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人力资源以及文化制度等资源内在效能来回应时代的要求,于是学科馆员制度应运而生。

3.4 促进馆员自我价值实现的内在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人才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其整体呈现高学历、多方向、年轻化等特

点。如何让馆员在图书馆服务中发挥更大的效能,并使其在工作中寻求深层意义,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课题。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恰恰为高层次、高素质的馆员提供了一个业务创新与学术交流的平台,并且为知识型图书馆文化建设开拓了新的空间。

4. 图书馆理念下的学科馆员制度建设

学科馆员制度作为高校知识需求与图书馆理念发展的现实结果,其理论产生与制度设置都需要一定的认知基础和图书馆文化环境。实践表明,成功的学科馆员制度创设往往遵循这样一条逻辑脉络,即“为什么建设(实施必要性)它是什么怎样设置与运作如何评估怎样调整如何使之深化并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厘定为环境要素、建设原则、组织模式、绩效评估及实施策略五个基本要素。

4.1 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主要由工作职责与职业素养、关联性制度措置、图书馆公关影响力以及文化软实力等部分构成。各部分彼此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4.1.1 工作职责与职业素养 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与职业素养是该制度建设的文化要素与环境基础。通过对我国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以及武汉大学等重点高校学科馆员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笔者发现现行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内容主要是按“主动联系――熟悉需求――参与合作――定向培训――沟通对话――业务深化――持续保障”的逻辑建构的。因而,其工作职责决定学科馆员应具备的一定职业素养或职业资格,例如:有良好的学习品性与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专业科研能力,且具备中级以上职称;熟练掌握图书情报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熟悉某一对口专业的学科知识;具备专业程度的信息技能;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与公关能力;熟练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等。

4.1.2 关联性制度设置 客观上,学科馆员并不是作为一项独立的制度而存在,它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关联性制度的辅助与支撑。这些关联性制度,既包括图书馆内部相关配套的规程,又涉及各院系对口学科专业的制度措置。正是由于这种关联性的存在,才为学科馆员的实施创造了必要的制度环境和基础流平台,如清华大学的图书馆教师顾问制度、南开大学的信息教授制度等。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笔者认为学科馆员关联性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①加强馆藏资源科学化与合理化建设;②参与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发展;③形成学科化服务的制度对接与信息交互;④建立各院系的信息专家库,深化服务质效,等。

4.1.3 图书馆公关影响力 学科馆员制度创设与发展既有客观必然性,又受主观倾向性因素制约。后者往往反映在高校图书馆的公关影响力上,直接关系到该项制度能否顺利展开。图书馆公关影响力主要表现在:①领导对图书馆的认知、印象与重视度,主要是学校领导的支持与馆领导及各部系领导的重视;②与各职能部门、教学院系之间的关系度;③与读者(教职员工、学生及其他)的联系度;④与校外图书馆及文献机构的资源建设共享与合作度,等。

4.1.4 图书馆的文化软实力 学科馆员制度是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举措,又是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创立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深受图书馆文化软实力的影响,与图书馆文化软环境休戚相关,如图书馆理念、图书馆伦理等。这种关联性主要表现在:①图书馆文化软环境为学科馆员制度创建提供基本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空间;②学科馆员制度的有效实施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图书馆软文化的必要理论支撑;③学科馆员制度是图书馆文化软实力延伸的一种产物,表征着一种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走向具体化与学科化。

4.2 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原则

有些高校在创设学科馆员制度的过程中往往陷入一定的认知误区。如功利主义倾向严重,忽视对制度的全面了解和根本性认知,缺乏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盲目追求不切实际条件的服务创新等。这些误区极易导致学科馆员制度变为装点门面的“形象工程”,流于形式或是短暂夭折,严重损害图书馆的信度和形象,影响图书馆自身的服务创新与发展。因此,在选择实施学科馆员制度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4.2.1 立足现实,着眼未来 该原则是指图书馆创立学科馆员制度是否具备充分条件,它究竟服务哪类读者,能提供怎样的图书馆服务。设立学科馆员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一种趋势的同时,也是一种制度选择的结果。因此,就制度生长而言,既要从现实出发,又要立足发展。

4.2.2 扎实理论,务实创新 任何一项制度设置,都依托于一定的理论支持。学科馆员制度实施的前提之一就是在理论基础上,结合本馆工作实际,进行可行性论证;并且在制度开展过程中,还应不断完善其理论基础,为实际的工作需要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向。此外,着眼未来要求制度本身要务实创新,即理论要紧密联系实践,服务现实。

4.2.3 服务实践,稳步推进 服务实践是学科馆员制度的内在属性和价值基础。学科服务的质效是学科馆员的价值体证,也是该制度建设的重要评估依据。事实表明,在该制度践行过程中,即深入开展学科服务的同时,图书馆要及时收集、获取与制度建设相关的反馈信息,并加以重视与利用,稳步建设,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学科馆员制度。

4.3 学科馆员制度的组织模式

学科馆员工作的专业性与复杂性使得该制度的组织模式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图书馆的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样态。本文系统介绍一下目前较为典型的“组织集中――人员分散”模式。

4.3.1 组织定位 图书馆要建立“学科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优选各部门的人力资源作为学科馆员,实行以参考咨询制度为依托的集中组织,建构一支组织高效、“跨部门、虚拟的学科服务团队”。其主要举措有:①明确中心与部门问的“调度”关系,强化部门与部门间的“协同”关系,以发挥图书馆内学科服务管理职能的最大效度;②在优化管理成本的前提下,“中心”要有效地调度与整合馆内的技术、信息以及人力资源,最大程度地为学科服务提供资源保障与智力支持。

4.3.2 机构设置 依据学科服务具体职能与分工,“中心”下设“文档与评估组”、“学科资源建设组”、“检索与培训组”以及“学科服务组”(见图1)。

・文档与评估组。建立学科馆员与学科服务信息库,“负责学科服务工作的文件归档、计量统计”,跟踪、监管受理课题、问题的服务进展情况,并对学科服务流程及学科馆员进行绩效评估。

・学科资源建设组。对本馆所藏有关学科资源及网络专业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组织、整理、发掘,形成动态序化的专业学科资源库,提升馆藏资源“知识浓度”;根据反馈有关馆藏建设的数据信息,连通其他图书馆资源及文献信息中心与之合作共建共享,调节相关学科资源建设方向,满足用户的专业化、高层次需求。

・检索与培训组。该组职能是建立在参考咨询业务基础上,提供专业资源的定题检索、主题追踪、信息推送以及专业信息检索培训等深层学科信息服务,

以保障教学科研的信息/知识诉求。

・学科服务组。该组是专业学科对口院系联络人员的集合,主要负责对院系的学科需求进行调研与整理,建立专门的用户库,有针对性将国内外学术研究动态、前沿信息以及馆藏专业资源更新状况、特色数据库等推送至用户。此外,还负责及时收集图情教授反馈的关于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信息,提交至“中心”的文档与评估组,以指导学科服务建设的内容与方向。

4.4 学科馆员制度的质效评估

该要素是指通过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采取科学的评估方法及程序,对学科馆员制度所关涉的制度环境、资源配置、人员素质以及服务效能等结构要素进行价值判断,以引导学科馆员制度的良性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引入“全面质量管理”(TOM)、“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多种方法尝试对学科馆员制度进行质量评估,如学者廉立军利用“AHP”提出了“包括3层次、7大项、28个指标”的高校学科馆员服务质量的层次评价体系。实践证明,质效评估之意义在于:①衡量学科馆员的信息服务工作,深化服务层次;②规范服务行为,明确服务目标;③保证制度有效展开与深化发展;④拓宽服务领域,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影响力,等。

4.5 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策略

4.5.1 认知策略 学科馆员制度作为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项目之一,是建立在“理念共识、有效沟通、团队协作、机制保障”条件的基础上的服务模式。在实施该制度之前,图书馆要深入馆内与对口院系,充分做好制度可行性调研工作,以确保制度为需求所牵引,对制度理念与组织架构认知清晰。申言之,要结合学校教学、科研状况,制定稳步推进、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

4.5.2 目标策略 它包括图书馆要明确学科馆员的价值定位、设定学科服务对象、按阶段定制目标计划并展开实施以及确立学科馆员绩效评估的价值依据等。

4.5.3 运作策略 在制度运行过程中,要利用馆内已有资源、考虑现有环境与承受力,充分发挥资源效能;合理推行学科服务的各项业务,分步骤、分阶段运作;有效协调、处理服务中的各种关系,降低制度成本,为读者节约时间;鼓励学科馆员积极参加学术科研活动,提升其学科服务的业务水平;注重服务宣传、突出工作重点,等。

4.5.4 评估策略 对该制度进行质效评估需要采取一定的原则与方法,以实现评估效能的最大化。如实施可行性――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导向性原则、定量与定性的有机结合原则、馆内与对口院系评价相结合原则等。

5. 结语

诚然,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价值定位与制度建设依托于现代图书馆理念的创新与发展。由学校文化与现实知识需求所决定的学科馆员制度的确立与实施,展现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多元化、深层化走向,同时也昭示着现代图书馆理念的现实回归。学科馆员制度是现代图书馆员的知识能力与知识结构、图书馆理念与图书馆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图书馆作为信息与知识文献中心开展学科化、个性化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科学有效的学科馆员制度预示高校图书馆服务价值的升位,这将有助于高校图书馆职能角色从“教辅单位”向“教研单位”的转变,并且在一定程度凸显了现代高校图书馆“教辅建馆――文化兴馆――知识立馆”的渐进式服务与教学的战略办馆理念。

参考文献:

[1]凯恩,图书馆这一行,凤仪知识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编译组,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353―360.

[2]蒋永福,图书馆学通论,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137.

[3]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2010-10-01].http://lib.tsinghua.省略/service/sub-iibrarian.htmI.

[4]南开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2010-10-01].http://lib.nankai.省略/tsfw/xkgy.htm.

篇7

二、培训特点: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师资为主。

三、研讨内容:

1.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理念的发展变化;

2.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规划与设计;

3.复合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整合化建设;

4.文献资源建设中的用户需求分析;

5.文献资源采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6.电子资源集团采购方案设计和案例分析;

7.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与开放获取研究;

8.实证分析: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NSTL、小型图书馆为例。

四、培训时间:2009年10月26-30日(26日全天报到)

五、报名截止期:2009年10月16日

六、培训地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七、培训费:1000元(含培训教材、午餐费)

“数字图书馆及网络系统管理”研讨班

一、培训对象:适合图书馆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

二、培训特点:突出前沿内容、强调实用性,主讲老师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CALIS、NSTL从事服务系统设计和管理的专家。

三、培训内容:

1.技术环境与发展趋势带来的思考

2.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3.数字图书馆关键技术

4.数字图书馆服务系统设计

5.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6.图书馆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

7.案例分析与讨论:不同类型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解决方案

8.文化参观活动

四、培训时间及地点:2009年11月2-6日,山西省太原市

五、培训费用:1200元(不参加参观活动),1500元(参加全程培训活动)

说明:

1.以上培训班结业后,颁发人事部认证、中国继续教育学院颁发的《继续教育证书》,本证书所载内容列入人事部在全国实行的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内容,作为晋级、评职称的参考依据。

2.请填写报名回执,务必于开班前10天前将回执寄至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秘书处,电话、传真、E-mail、网上报名均有效。

3.学会于开班前10天下发正式报到通知;请以正式报到通知为准安排差旅。

4.银行汇款方式:备注请注明“培训费”(请务必在收到报到通知之后汇款)

户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账号:0200004509088129221

开户行:北京工商银行海淀西区支行

5.培训报名联系人:王莹莹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编100190)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2C5室学会办公室

电话:(010)82626812,(010)82626611-6225或6231

传真:(010)82626821

邮箱:wangyy@mail.las.ac.on

网上报名:http://124.16.154.18/peixun/user/userapply.jsp

篇8

[11] 德明财经科技大学图书馆学科指导教师服务办法[EB/OL].[2015-07-16]..

[12] 学科指导教师服务实施要点[EB/OL].[2015-07-16].http://lib.sju.edu.tw/index/paper/1021224.pdf.

[13] 嘉南药理大学图书信息馆学习指导教师服务实施要点[EB/OL].[2015-07-16].http://u.edu.tw/USER/default/Userfile/file/ff130605145619732229.pdf.

[14] 南华大学图书馆学科指导服务办法[EB/OL].[2015-07-16].http://lib.nhu.edu.tw/ct.asp?xItem=4632&ctNode=1099&mp=1.

[15] 致理技术学院图书馆学科咨询教师实施规则[EB/OL].[2015-07-16].http://lib.chihlee.edu.tw/dl.asp?fileName=310816442071.pdfhttp://lib.chihlee.edu.tw/dl.asp?fileName=310816442071.pdf.

篇9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强,则国强。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具有必要的信息素养。新课程标准把形成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信息科技课程的总目标,基本要求是:正确理解信息技术,合理选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处理、传输、表达,具备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思维、学会学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信息化社会中的基本道德规范,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的个人自律能力,明确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这方面工作对应的教学目标正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信息技术属于技术领域课程,其内容比较偏重技能教育。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体会。

一、在教育教学内容中渗透

德育教育最忌讳的就是说教,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引起学生反感,适得其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注重在教学内容中进行渗透,比如在学习EXCEL 时,给学生介绍了表格的输入、修改、美化、数据排序、数据的筛选、数据统计图表的制作后,设计《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来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历届夏季奥运会的比赛成绩,整理成表格,并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同时感受中国健儿团结拼搏的精神,感受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日益瞩目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感。再如,当今独生子女比较自私,不懂感恩,不懂回报,结合学校正在进行的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德育工作,在flas制作的课程中,增加了一张节日贺卡的制作,让学生来制作一张感谢父母和老师的新年贺卡,在保证有基本的技术要求的同时,要求学生书写一段感谢养育和教育之恩的父母和老师的话。这样,在教学内容中就不知不觉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中得到滋养。

二、在学习的成功中体验

信息技术教学大多都会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同时掌握知识。但如果不注重分析学生,致使学生在面对任务时不知从何动手,或完成的不好,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热情受到打击。所以在进行课堂设计时,要注重学生的成功体验,设计的任务要具有一定坡度,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如在《PowerPoint 中动画效果的设置》一课中,可先设计简单的任务,让学生完成蝴蝶飞入的动画效果,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再将任务深入,要求完成梯形辅助线移动的动态效果。这样,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一次次成功的推动下,也有了探索新知的勇气和信心。

三、在良好学习习惯中培养

“授人以鱼,不若授之以渔”。 新的课程改革纲要中要求放弃“以教为主”,让学生“以学为主”,教师教得灵活,学生学得自主,这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并逐渐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以及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flas制作时,如何制作一个夜晚月亮升起落下的动画,放手让同学们去做,发现学生会用增加关键帧的方式和使用“引导线”图层的方式等多种方式来表现这个动画效果。这样使学生在已解决的问题中看到自己的成果,使学生产生较大的成功感受,而这种成功感受,又会更进一步地转换成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勤学、会学,掌握学习和思维的方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还要发展智能,学会学习。

篇10

[关键词]临床路径;心血管外科;直视手术;效果

近年来,医疗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和目标就是努力实现让病人享有高效、优质、低耗的便民、惠民医护服务,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nursingpathway,CNP)正是这样一种可以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CNP一种科学、有效、综合、标准、规范的,在住院期间实施“以病人为中心”为目的的导向式的护理管理新模式。是各学科与病人相关护理人员,研究制定恰当、有序、有时间性的服务计划,可以为患者提供质量高、周期短、资源省、费用低、投诉少的护理服务。它在医疗领域已逐渐开始实施,首先是在常见病、多发病种中推行。目前医疗行业竞争激烈,CNP在医院的开展迫切需要扩大疾病覆盖面,即要从常见病,多发病向医疗风险大,技术含量高、费用昂贵,死亡率高的偶发的,复杂、疑难病种扩展,因为在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疗成本,降低住院费用,提高综合满意度等方面,临床护理路径都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引起医患关系备受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探讨其应用效果,选择在心血管外科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的病人中尝试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7年12月至2012年9月心血管外科收治的116例各类心脏疾病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平均年龄为36岁,其中男38例,女78例。疾病类型包括房间隔缺损12例、间室隔缺损21例、动脉导管未闭9例、法洛四联症15例、风湿性心脏病伴二尖瓣狭窄35例、风湿性心脏病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8例、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4例、冠状动脉搭桥2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各5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疾病类型、病程长短、严重程度、就诊时间、手术方式、家庭经济条件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心脏病变的诊断标准,患者同意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合并症和不同意合作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依据疾病类型与手术情况进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路径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包括:①CNP制定:首先由医院相关各科室专业人员组建成临床路径小组,共同集中依据标准护理计划对护理程序的评估和特定病人群体临床资料的全面、分析、论证、总结,制定实时的病人住院期间工作路线图,即临床路径表,适合一定病人的,以保证科学性、实用性和以最大康复为原则,以护理时间为横轴,以各项护理手段及程序为纵轴的预期的护理目标和细节框架,并反复进行检查、讨论、修改、最后形成适用于包括医护人员和患者版两种路径表格及变异记录单。路径表的具体内容包括:患者从入院后需要实施的医疗内容、详细的入院宣教、诊断评估、辅助检查项目频次、用药范围、病情监测,手术方案、麻醉方式、心理护理、饮食、生活指导、治疗过程、护理措施、活动康复计划、出院指导、预约复诊时间等。护理版临床路径表是护理措施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由临床路径小组成员汇同多部门、多学科专业人员透过流程分析与病历审查方式,确定每日应执行的诊疗护理活动。患者版临床路径表是以健康教育为主导,可以提早让病人了解在整个住院期间每一天所有可能发生或将发生的事情,使病患认知其医疗过程,降低焦虑,增加与护理人员间的合作程度。②CNP实施:首先由责任护士包干到具体每位患者,将制定好的护理版和患者版路径表,发放给病人(家属),让患者了解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有关问题,了解住院期间的护理目标。实行首护责任制,尤其是入院当天,宣教尤为重要,可迅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从而取得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和参与意识增强,为病人提供整体、持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再者,所有参与的护理人员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在全面了解该CNP记录表内容并掌握如何执行、填写的基础上,按照护理路径表内容、程序、方法和时间进行,负责随着患者走CNP记录表的传递。在执行过程中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病情变化做到适当修改、完善并注明调整原因。在护理人员每完成一项护理措施时,病人(家属)参与督促在表格内签名或打钩以示标记。而对患者实施护理时,每天由床位医生、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一起进行护理查房,检查患者病情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严格按照计划执行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补充和强化。对于未完成的项目应在表格备注栏中作必要注明,记录原因及纠正措施,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记录,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在护理过程中,如果与临床护理路径发生偏离,则作为发生变异走出路径,对其偏离进行记录,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及护理工作相关效果等指标。

1.4判定标准

首先制定各种量化统计表和质量检查表,由管理、财务、信息等部门负责督查、统计平均住院日,发生总费用、院感、差错、并发症等发生率。其次共同制定健康知识调查表(包括围手术期护理、饮食、药物、卫生、活动、康复等知识),由护士长进行发放,调查统计手术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再者制定医护、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等),分别调查双方满意度。

1.5数据处理

将统计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P

2.结果

两组患者相关效果指标比较见表1,护理工作相关效果指标比较见表2,P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综合、标准的护理工作模式,是整体护理服务模式的深化和强化。它是一把双刃剑,不仅是以患者需求为中心,以患者满意为目标,实行医护、患分组一体化,护患团结协作,调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参与,为患者提供整个住院过程,有预见、有计划、连续性、个体性的优质护理和健康教育服务,达到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院感发生率低。还能使医院的综合护理质量提升,护理项目、时间、衔接流程管理得更优化,工作效率提高,医疗成本降低,节省医疗资源,充分达到成本效益管理的目标,医护人员及病人满意度均能升高。因而临床护理路径确保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照护理念的有效实施,确实可以为医院、医护人员和患者带来共赢的效果。

篇11

1 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装甲装备专业士官人才培养目标,以装备士官岗位需求为牵引,以更新课程建设理念为先导,以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为前提,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以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为重点,遵循工程力学学科特点,注重利用力学基本知识、基本原则培养学员观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把工程力学课程建设成为具有较强时代性、先进性、针对性、适应性的课程体系,提高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能力。

2 建设原则

2.1 够用为度原则。针对具体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以后从事的工作,注重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忽略逻辑思维和解题技巧的讲解。对于复杂问题的讲解要把握尺度,以了解为主。总之,以用为主,怎样的更好的使用所学知识是课程建设的关键。

2.2 前导后续有机衔接原则。对于前导课程(如物理学。数学等)主要把握不重复的原则。对于前导课程中的逻辑分析,在本门课程中做到点到为止,把重点放在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法上。对于后续课程主要把握适用原则,怎样能将知识应用到以后的学习中,是课程建设的重点,也是突出体现本门课程地位的重要标志。

2.3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教学工程中,如何体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把抽象的公式灵活应用就必须联系实际情况加以分析。这也是培养学员力学思想,建立力学模型的关键。将理论与实际恰当融合,让学员能够自主的分析实际问题,是课程建设的主要思想。

2.4 服务专业原则。这与之前所说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本质上是一致的。基础课程的作用就是服务专业。所以,按照专业需求设计教学内容,组织实施教学。打破“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传统观念。按照装甲装备专业士官岗位任职职责与专业要求来调整优化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2.5 创新能力原则。现代战争高新技术特色的军事装备的战争,这就要求职业军人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任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对知识应用的创新性。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也应把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3 建设内容

3.1确定合适的教学理念是课程建设的立足点。教学理念决定了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从以教员为主体向以学员为主体转变。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工程力学的教学模式是总体上是“基于知识导向”的,教员在教学过程中也居于支配性地位,仍然带有很强的学历教育的特点。为此,要突出树立基于“行动过程”的课程观以及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以此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建设。

3.2 整合课程内容和结构体系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根据目前我院任职教育的需要、部队发展的趋势及对相应人才质量的要求。工程力学课程体系的教学过程,必须贯彻落实强化基础、注重应用、培养能力这一具体的建设思路。要从教学需要、专业特点、工程实际应用和知识结构整体优化等角度出发,合理确定删减内容和新增加内容。重点应放在基本定理的理解与应用上,淡化理论与推导,加强工程力学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及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3.3 强化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是课程建设的工具。以“加强基础、注重能力、培养素质、突出创新”为指导思想,注重课程内容经典与现代的结合。采用传统教学、启发教学、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多种教学形式以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4 采用先进的评价手段,是课程建设的关键。工程力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其本质就是服务专业,为后续课程打基础。培养工程学科思维方式,强调动脑动手能力是该学科应该突出解决的问题。所以评价手段就应该与目标相适应,不能只追求会做题,会答卷。灵活的考核方式,活跃的第二课堂,才能更好体现学科本质。

3.5 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创建和实施课程建设的动力。保证课程建设质量要使课程达到“精品”的标准,就要鼓励高水平教员积极投身教学工作当中,课程建设、实施需要投入很大的时问和精力,这就要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要使所付出的努力和精力得到鼓励和肯定,以提高教员推广精品课程的积极性。激励机制的建立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精品课的建设要充分体现教员的个人成长。(2)基础课程建设要作为教员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使好的建设融入教员的日常授课中,“天天精品”要成为教员授课的常态。

4 总体策略

随着我院教学任务由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发生转变,工程力学授课对象的性质与层次都发生了转变。所以,如何适应专业及岗位任职需求,如何通过工程力学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又能加强与专业之间的联系,这是工程力学课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岗位任职教育与以往的学历教育的侧重点所有不同。岗位任职教育要求学员所学课程适用专业、适用岗位。而工程力学教学长期以来沿袭的是学科型教学体系,它主要有两个特征:其一是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中心,其它的实践性环节(如实验、实习)只是作为验证的手段,而不是作为培养能力的手段,理论教学是主线,其它都是附属;其二,每门课程的内容过分强调本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学时太多,实践性环节不足。缺乏应有的沟通,造成了评论与实践的脱节,这样的教学体系培养出来的人并小是应用型的人才。

工程力学课程改革,必须以能力本位为指导思想,从学科本位到能力本位是世界性的趋势。所以工程力学改革也是顺从世界潮流发展需要的。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是关键。当前,部队科技化建设和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相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就应当是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开展课程的模块化、综合化等多样化现代课程模式的探索和实验。应用型人才,应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技能,有很强的岗位针对性和适应性。因此,以分析应用型人才,改革单一的学科型课程模式,从能力本位来开发课程,并将学员综合能力和伞面素质的培养系统地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更能体现应用型人才教育的特性。

篇12

sTS是“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的英文缩写,即科学、技术和社会。在历史上,它第一次把“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进行系统地研究。我国有学者把STS定义为: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交叉学科。

1.2STS课程

STS课程即“科学、技术、社会”课程。我国的STs课程,以徐辉主编的《科学•技术•社会》121为例。该课程主要研究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历史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各学科、各门类的基本内容:研究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以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深刻内涵;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政治、军事战争、文化艺术、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从而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熟悉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提高科技意识,掌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1.3STS教育

STS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教育,基本精神在于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等紧密结合;使受教育者智能得到开发,劳动素质得到提高,未来意识和参与意识得到增强,即培养出了解科学技术及其后果并能够参与科学技术决策和具有良好科学紊养的人才口,.STS教育是sTS在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教育上的反映。我国有学者把STS教育归纳为:asTS教育是科学教育领域中实施的以改进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为目的的一种文化战略;它将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环境作为进行科学和技术教与学的背景.”STS教育着眼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注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和兼容,提倡以人为本,重视教育的人本价值取向.STS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观、价值观、科学观和教育观。STS教育中的“科学”提供知识,是巨大的精神力里。“技术”提供应用这些知识的方法和手段,是巨大的物质力量。“社会”则要求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作指导,使学生值得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科学和技术.“科学”是第一重要的,“技术”只是它的物化,“社会”是指它的应用,都隶属于“科学”之下。

2sTS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胜合的教育

2.1STS教育的兴起是科学教育与人丈教育触合的需要

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过程中,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是STS教育产生的现实社会背景。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许多新问皿摆在了社会公众面前。如核能利用的安全性,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安全性,世界人口增长的对策,非再生资源的消耗控制,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由于片面追求物质进步,产生了道德滑坡、人文心理方面的失落.这些都促使人们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作出进一步探讨.STS教育远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提出,7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对STS教育进行积极的实践,并对STS教育的特点、内容、结构、功能及内在关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STS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科学技术的讲授,而是增强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力,并培养学生自觉地把科学技术与整个人类、环境和文化系统的复杂性结合起来,这就为传统的科学教育走出危机提供了出路。sTS教育的兴起除了广泛的社会原因外,还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自堵根提出“知识旅是力t,的口号以来,科学技术越来越被人类皿视,倡导科学孩育的科学文化迅猛发展,冲击了以前占据人类文化主导地位的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教育是文化的产物,在科学文化催生下的传统科学教育弊端日益明显.传统科学教育俐裂了科学、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只强调科学技术对自然的控制力t,忽视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恶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而且忽视了科学教育中价值和伦理的存在,过分张扬科学的理性主义,忽略了人和社会的价值孺要,无法把握住科学的正确发展方向。英国学者C.P.斯诺在其两种文化理论的阐述中,认为要消除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的隔阂,必须要重新建立我们的教育体制。应引入新的教育形式,这种新的教育形式能够保证我们的受教育者“既其有对科学与艺术两者的丰,想像力,又对应用科学充满热情;或者对大多数人类同胞遭受到可以拯救的苦难并非无动于衷,而且把它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贵任阅.,许多有识之士都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寄希望于教育改革。为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孺要,STS教育在徽烈的文化冲突中应运而生。STS教育的兴起,是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整体化发展以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然结果,它所倡导的新发展观、价值观、科学观和教育观全面地揭示了未来社会的特征,对我田的现代化建设有盆要的指导作用。

2.2STS教育的实质体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触合

对STS教育的研究具有极其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愈义,这主要表现在,它为了克服科学技术的负面形响,使科学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念和视角阅。①折的发展观。STS教育的发展观是与传统发展观相对应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它认为,社会发展不能只考虑经济数t的增长.要注意质t的发展,特别是环境质t.经济的发展和增长,与环境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润足当代的裕求而不能扭容摘足下一代孺求的努力.②新的价值观.STS教育的价值观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社会的制约,科学技术是盆含着价值的复杂“社会过程”、“社会事业”。STS的价值观批判了在旧的价值观的背景下所产生的科学技术的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片面性,吸取了它们的合理因素,彻底抛弃了人统治自然的狭陇观点,追求自然一人一科学技术一社会之间的和谐和统一以及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平衡和协调,试图建立一个人在其中能获得全面发展的、幸福向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③新的科学观。机械论的科学观是“部分一整体一部分”,部分是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整体是部分的简单总和.STS教育的科学观是“整体一部分一整体”,整体是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整体是部分的有机的统一体,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具有自己的特点.STS科学观强调联系、系统、练合,实际上是一种整体论的科学观.④新的教育观.盯S的教育观是交叉学科的模式,其显著特点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系和整体化,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密切结合;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技术素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型公民.所以sTS教育强调联系和综合,是整体的、全面的世界观.sTS教育的先驭斯诺指出,由于对专业化教育的狂热祟拜和一种使我们的社会模式任化的倾向,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互不沟通的文化,一种是人文文化,一种是科学文化.这种分化不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他呼吁两种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并希望通过教育来造就一代新人来解决这个问翅.STS教育对两种文化的沟通,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STS教育以建立全面发展、幸福向上的社会环境为宗旨,追求自然与人、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STS教育将社会整体作为科学的出发点和归宿,Srs的产生和发展为弥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裂痕,促进社会整体进步提供了新的观念和工具。盯S教育把科学文化观和人文文化观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整体的生态的文化观:STS教育的文化整合还表现在价值教育观念与理性教育观念的融合;S铭教育奉行多元文化整合观。STS教育‘鼓励学生从不同文化的角度去批判性地理解科学、技术和杜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学习者提供科学、技术、社会的全方位的文化背景:布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对于不同社会群众的相同意义气”STS教育的核心在于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STS教育是当代最具时代性、针对性,且社会化色彩最为强烈的一种教育形式。简言之,S铭教育是通过从科学、技术、社会关系上改进科学教育实现个体社会化的现代教育。STS教育的实质体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触合.

2.3STS教育的实施实现了科学教育与人丈教育的触合

2.3.1STS教育在中学理科教学中的实施

我国于1984年开始了对STS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引起了国外STS教育研究者的关注.19BS年10月下旬,在苏州召开的中学理科教师能力研讨会上,我国正式提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在中国的实施问且,在此之后,一些学校和教师相继在物理、化学等理科教学中实施了STS教育研究。1987年,中央教科所召开中学综合理科教学研讨会,STS教育课理纳入国家教委“七五”计划,组织试点学校.1988年11月,中央教科所和浙江教育出版社在杭州联合举办了STS教育研讨会.1995年在中国召开的18届太平洋大会,其中就有一个由我国主持的STS教育专翅研讨.依据51名教育目标,选取STS教育内容是实施sTS教育的重要一环,而确定合适的STS教学切入点又是选取STS教育内容的前提.在中学理科教学中作为STS教学切入点的内容有:①与生产、生活有关并且被广泛应用的理科知识;②与社会发展有重大关系的理科知识;③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热点问月;④理科发展的成就及前沿问题.sTS教育的教学形式有:①课堂教学;②STS活动课;③社会实践.STS教育的教学方法有:①课堂教学的有机渗透;②专题讲座;③现状调查法;④利用传媒进行资料收集;⑤实验操作法.中学理科教学中实施STS教育,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①符合中学理科教育综合化的趋势,实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素质;②STS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有利于橄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③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孺求:④STS教育促进了中学理科间和中学理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丰富了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