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框架范文

时间:2023-11-30 11:18: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企业信息化框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企业信息化框架

篇1

1 企业信息化管理概述

1)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研究意义。

企业信息化指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的整个环节应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内外部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组织模式,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决策水平以及经营效益。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管理的对象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管理模式却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企业的组织框架、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就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企业信息化的实现目标实际上与美国著名的信息资源管理学家、IRM理论奠基人霍顿提出的信息资源管理的“3E”目标――高效、实效和经济,是一致的,企业信息化管理主要应用信息技术,但体现的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企业经营管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问题,它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一个信息平台,为企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2)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施过程。

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涉及到企业的组织框架、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的改变,这实际上是企业内部组织与管理的变革过程,在此过程中,企业要有正确的变革导向,即为整个变革过程制定计划,通过变革导向和领导方式、全员参与等变革管理,实现员工工作绩效和企业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企业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要通过不同的管理视角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企业相关业务的高效运作,这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研发、生产、销售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决策、制度、技能、绩效等企业目标与组织的管理,企业入口、电子商务、Web服务等企业间协作。企业信息化管理在具体实施中包括信息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化实施运作过程管理三方面内容,其中,信息化实施运作过程管理又包括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指挥五方面内容,以促进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1]。

2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战略内容框架

1)信息化管理的战略框架。

信息化管理的战略框架能够对企业信息化工作涉及到问题给出参考框架,为信息化工作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信息化管理的战略框架主要包括战略性管理、需求管理、规划过程管理、实施过程管理、运行维护过程管理、业务运作管理和支持性管理等内容。其中,战略性管理是从战略一致性和信息化变革的高度来指导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战略视图;需求管理是从业务运作的需求出发,采用相应的管理机制获取和规范业务需求,对企业信息化业务需求进行总结和整理,从而对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制约业务效能提高的瓶颈环节进行分析;规划过程管理要完成对业务的战略规划,实施过程管理则要使信息技术能够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信息维护过程管理则是要保持信息技术的优势,确保信息系统可靠运行;业务运作管理涉及到的主要是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支持性管理则是为企业信息化工作提供相应的标准。

2)基础部分与战略规划。

基础部分指的是企业信息化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了解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使企业管理者能够对信息化进行明确定位,更好地开展信息化工作,从而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战略规划主要涉及到企业业务战略规划、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信息资源战略规划以及战略一致性模型与战略一致性匹配方法等内容,通过有计划性地开展信息化工作,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蓝图,为后续信息化管理工作确立指导原则和控制框架。

3)管理控制与相关技术。

管理控制部分涉及到信息系统建设与运行维护、信息化成果评价等内容,信息系统建设与运行维护主要包括信息项目选择、信息化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方法和风险管理方法、信息系统实施、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增值,以及IT服务管理等内容;信息化成果评价主要包括信息主管设置、信息化项目岗位设置、信息化考核和评价办法,以及信息化工作进展评价体系等内容。企业信息化管理需要的最为关键的技术就是使能技术,这是为信息系统构建、运行、管理提供的支持性技术,主要包括集成平台技术、建模技术等,此外还涉及到数据库技术、操作系统技术等基础技术[2]。

3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成熟度模型

篇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日益紧迫, 我国已有许多企业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实践,但成功率不高,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正确的信息化理念的指导。目前,国内将信息化建设上升到理念高度并对其分析的研究很少。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企业信息化理念的框架,并对框架的各部分内容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有所借鉴。

企业信息化理念是企业信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得到员工普遍认同,体现企业自身个性特征,为保持企业正常运作及长足发展而构建的,反映整个企业明确信息化意识的价值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企业信息化理念的框架,该框架自上而下包括三层:企业信息化最终目的相关理念、企业信息化指导方针相关理念、企业信息化行为规范相关理念。

企业信息化最终目的相关理念分析

企业的根本是追求生存和发展,相应地,能推断出企业信息化的价值是追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进一步,能推断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及建立、保持乃至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一)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及以顾客为中心的环境下,企业要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对商品个性化的需求并做出快速反应,必须具备对信息的快速搜集、处理和利用的能力,这就要借助以IT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借助于信息化,企业能够实现内外网络化,信息顺畅,大企业敏捷化,中小企业也有机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生产和经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其将成为企业正常运转的基本支撑。

(二)建立、保持乃至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根据波特竞争模型,信息化有可能使企业在与竞争力量的对比中改善竞争态势。但如上所述,当信息化成为一般企业的基本支撑时,信息化并不必然能建立、保持乃至改善企业的竞争态势,所以最关键的是要借助于信息化,使企业建立、保持乃至增进其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目的,只有这样,信息化才可能使企业更好地赢得发展。

企业信息化指导方针相关理念分析

企业信息化应有助于企业利用资源,构建和发展资源禀赋能力、组织结构能力、环境制度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五个层次的能力。在内部,考虑价格和成本、质量、品牌、差异化、服务等直接方面及管理、技术、人力资本、创新、企业文化等间接方面;在外部,考虑政府政策、市场结构、产业因素、外部联盟等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在核心价值观、组织与管理、知识与技能、软件与硬件等层面构建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此,企业信息化应该在整体及各阶段都有正确的方针指导。企业信息化包括企业战略、信息化战略、业务流程改进、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选型、信息系统实施与工程监理、信息系统审计等阶段。企业信息化指导方针的相关理念可概括如下:

(一)依据企业战略制订信息化战略

依据企业战略制订信息化战略,并与业务相融合,严格需求分析,按其结果开发或选型信息化战略,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但企业信息化应有助于企业战略的实现,因此,信息化战略应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清楚地描述企业信息化如何支持企业战略、信息化战略目标、远景等。相应地,信息化也不能脱离业务,而应融入各业务过程,支持业务战略的实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建立、保持乃至增进企业的竞争优势,赢得其发展。由此可知,需求是信息化的起点,应严格进行需求分析;企业在进行信息系统规划时,应支持以需求为中心,严格执行信息化战略;并按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开发或选型。

(二)明确企业信息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由于资源的限制、信息化本身的难度、企业内外的变化以及企业信息化的目的等原因,应把企业信息化视作一个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构建和发展企业竞争力的持续过程。可以说,信息化没有终点,企业信息化各阶段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因此,只有充分把握企业信息化是一个过程的内涵,才能指导信息化建设并解决期间出现的各类问题。由此,企业信息化建设应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以应用和效益来驱动,选准突破口,循序渐进,逐步优化。

(三)要以企业的管理改革和业务流程优化为支撑

企业信息化的主要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效益,提高竞争力,建立、保持乃至增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对企业现行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并进行业务流程优化、合理化,变局部优化为整体优化。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通常对流程从有无效率、是否合理的角度进行审视,先对企业的关键业务流程进行彻底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信息化实施的需要,实施持续过程改进,一般会取得相对平稳的进展。

(四)信息及知识的共享

信息及知识的共享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且企业信息化应逐步由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迈进。信息是组织或结构化的数据,而知识是信息的应用,它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了一种最重要的资源,对知识本身及其过程进行管理成为必然,知识管理应运而生。知识管理是将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及使用共享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发展战略有机结合,使之增强组织绩效并形成竞争优势的管理活动过程,它通过与企业业务及战略的结合对知识的社会化、外部化、综合化、内在化等活动的管理,实现知识的交流共享,进而实现知识的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它是信息管理的延伸,而信息管理是其基础。因此,企业信息化应进行信息资源规划,通过内外集成实现信息共享;应进行知识管理,实现知识共享,并更好地实现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利用。企业信息化应逐步由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迈进,这更有助于实现信息化的目的。

(五)企业信息化的主体是应用商自身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身的局限性,都是整个社会企业网络里的一个模块,在信息化过程中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借助于外力,如IT资源、管理咨询和信息系统实施等。但由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可以看出,无论是第三方管理咨询公司,还是软硬件提供商,所有的外部力量都不能充当企业信息化的主体,真正的主体只能是应用商自身,应用商一定要全力参与,毕竟信息化的成败于应用商影响最为深远。应用商应该在内外力量的使用之间取一个平衡点,把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部分自身建设,把不重要的部分外包出去,并对利用的外部力量进行管理和控制。

(六)信息化软件应与企业匹配

如果信息化软件由外部厂商提供,那么,一方面,企业应改变自身去适应软件,以便利用蕴含在软件中的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改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软件需要按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特别是企业应该保留那些能保持甚至增进企业竞争优势的部分。

(七)良好的基础管理及设计实施方法

基础管理对企业信息化具有重要作用。就实施方法而言,应有具备指导意义的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为企业信息化提供有效的可操作设计方法,并提供一套适合企业建模和分析的软件工具,从而保证企业信息化工程的高效实施。

(八)遵循相应的技术标准

从技术层次上讲,企业信息化系统可以分为支撑技术、基础技术、使能技术、综合技术四个层次。相关支撑技术直接影响企业信息化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是实施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相关基础技术包括企业建模技术、集成技术、工作流技术、可视化技术、协同技术等,在方法、模型和工具上为解决具体问题提供基础,作用十分重要;相关使能技术是一些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关键共性技术,常用的有CAD、CAE、CAM、CAPP、CEM、SRM、ERP、MES、SCM、PDM等;相关综合技术主要包括PLM、CC、ERPⅡ集成平台等,其中包含了各种新的管理思想,在前三层技术的支持下,结合实际需求,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信息化中的不同问题。上述四方面相辅相承,有机地构成企业信息化的技术体系,与这些技术相对应的标准按照一定的层次关系组成了企业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遵循这些标准,可以加快信息化进程,提高信息化绩效,并加强内外集成。

企业信息化行为规范相关理念分析

信息化理念是企业对各个岗位在各个时期的具体信息化目标与要求的高度概括,能不断地对企业的各个岗位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具体信息化目标和要求作出详尽的解释,通过这种解释,让员工不断明确对各个岗位在不同时期的信息化目标与要求,推动企业始终如一地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发展。这就产生了企业的信息化行为规范理念。

一方面,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规划、实施、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业务和信息系统一体化等过程;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规范化也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即基础工作规范化、数据规范化、业务规范化及信息处理流程规范化。所以,企业应该在相应的法律、政策的约束和指导下,具体联系企业信息化的全过程及各方面,建立自己的信息化政策和制度,制订信息化工作准则和工作规程,以此来规范和约束并逐渐内化为企业各类人员的自觉目标和行为。

结论

本文参考企业理念,提出了信息化理念的框架,该框架自上而下包括三层:企业信息化最终目的相关理念、企业信息化指导方针相关理念、企业信息化行为规范相关理念,并对各部分进行了分析。首先,根据企业的根本是追求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推断出企业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及建立和保持乃至增进企业的竞争优势;然后,根据企业信息化的核心理念及企业信息化的各阶段,推断出信息化理念的第二个层次,包括要求依据企业战略制订信息化战略并与业务相融合等理念内容;最后,联系企业信息化的各阶段及各方面,推断出信息化理念的第三个层次,包括建立自己的信息化政策和制度,制订信息化工作准则和工作规程,以此来规范和约束并逐渐内化为企业各类人员的自觉目标和行为。

参考文献:

1.李莉.企业理念影响企业竞争力[J].企业活力,2003(12)

2.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虚拟制造:信息时代的制造模式[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3.杨静宗.如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李巍.企业信息化浅析[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4(3)

5.吴文钊.信息化战略思维系列之三—“IT黑洞”存在吗[J].企业管理,2004(3)

篇3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09-0032-02

摘要:会计信息化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方式,COBIT为信息化内控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本文从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和风险两方面,进一步引出COBIT框架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内部控制 COBIT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的浪潮席卷了各个领域,包括会计职能的发挥。其中,会计信息化除了体现在会计核算从手工做账转变为电子形式,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之外,财务软件、ERP、XBRL等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是对会计管理职能的拓展和巩固,特别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有了长足的影响。

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阶段,是在总结我国企业管理实践经验、借鉴国际先进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四十一条指出,企业应当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加强对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信息与沟通中的作用。因此COBIT框架作为目前国际公认的最先进、最权威的安全和信息技术管理和控制的标准,开始成为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重要保障。COBIT综合了包括COSO报告在内的内部控制标准,并将之嵌入企业信息化工作流程,从而将企业战略目标和业务目标落实到作业执行过程中,通过控制过程作业活动达到控制业务活动,实现战略目标。因此,相比较COSO报告等具有导向作用的内部控制标准,COBIT更具体,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点的设置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一、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会计信息化由会计电算化演变而来,从最开始借助机器的精密运算程序来弥补手工计算的复杂和失误,到现在逐步运用于管理信息系统,比如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建立和执行,其中存在着丝丝缕缕的必然联系。会计信息化能使得内部控制的要素通过数据构建的手段紧密结合起来,并在各大关键点设立互通机制,让信息与沟通不再堵塞、延迟甚至错乱;而健全的内部控制则保证了在人的主观能动性基础上,发挥出信息化的强大覆盖力及执行效率。然而,有利即有弊,在我国内部控制初步发展阶段,过快的步入信息化进程同样可能导致二者相互制约。其作用与风险具体表现为:

(一)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的作用

1.会计核算结构优化,组织职能发挥强效。财务软件、ERP等信息系统的使用不仅使会计部门的机构设置变得更为精简高效,同时使每一位财务人员参与到数据处理的管理系统中来,实现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在流畅的数据互通中,登录权限的设置与模块的分工充分体现了内部控制中的职责分工、授权审批等制度,同时也满足了治理层履行其监督职能的需求。

2.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与准确性。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一方面是管理层舞弊等有意为之,因此账外设账,藏匿、修改、毁损凭证账簿的手法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是手工运算与信息传递产生的失误也时有发生。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则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各类权限的设置具有高度保密性和监督功能;另一方面,数据的运算基本可实现零失误,并且系统间的信息传递速度也只在一“指”之间。同时信息的相互关联性可进行实时的检查与稽核,保证授权的合理与执行以及失误的预警与弥补,从而保证了每一笔会计信息的及时录入,真实反映,准确核算。

3.激发了内部控制作用的外延。信息化会计较传统会计增加大量工作,例如:远程报表 、网上支付、网上报税等。所以,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范围也相应扩大,如网络系统安全的控制、系统权限的控制、会计信息资料的安全保护、计算机病毒防护、计算机操作管理、系统开发与维护等,都成为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内部控制的内容。

(二)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的风险

1.我国内部控制的建设与信息化进程的不匹配。从我国内部控制发展的历程来看,一直是在借鉴国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情作出的调整和创新,这就决定了我国企业在建立内控制度上起点过高而后劲不足。因此,在新的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很多现存的制度和机制已无法适应发展的要求,加速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相应的管理机制显得迫在眉睫。从现实来看,一方面表现为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机构与技术都欠成熟,而复杂的市场经济形势导致各企业甚至各部门的诉求远超设定,比如庞大数据库的建立就已经很困难了,需要前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国外的经验并不适用于我国企业内控的建设,如果盲目追求与国际接轨使得信息系统的使用不能构造畅通的渠道,甚至数据对接出现问题的话,结果可能导致我国在内部控制建设上出现严重偏差,企业也极其容易因为信息不畅导致决策失误加大经营风险。

2.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在采用了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里,其五个关键控制点:开发与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存储与保管、网络安全都容易比传统手工控制产生更多的安全风险。比如,研发技术不当会使得信息系统不能与企业内控制度兼容,或者是产生安全漏洞导致黑客攻击从而泄露商业机密;权限设置不严密使得信息被随意篡改,授权审批等控制活动流于形式;数据存储与交互、备份与恢复等功能不全导致数据丢失;对系统程序的缺陷或漏洞安全防护不够,无法保障信息安全;对各种计算机病毒防范清理不力,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甚至瘫痪等。

3.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加强。由于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建立的内控制度,许多环节忽视了人的作用导致大部分决策是机器分析的结果,而没有人的思考与判断,容易滋生偷懒思想,抑制工作积极性,因此需要协调好人工与自动化成分在整个内控系统中的关系。另外,体现最明显的就是专业胜任能力方面,现在的财务人员除了要掌握会计基础知识,还必须熟悉甚至精通信息技术相关要求,才能达到在专业指导下去执行和完成信息系统分配的职责,不然不仅不能提高工作效率,反而还会造成操作不熟练、权责分配不清、监督失效等问题。

二、会计信息化下COBIT框架的建立及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一)COBIT概念及其框架和发展

COBIT (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 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信息及相关技术控制目标)是由信息系统审计和控制协会(ISACA)下属的 IT治理研究院(ITGI)的 ,旨在为 IT 的治理、安全和控制提供一个普遍适用的公认的标准,以辅助企业管理层进行IT治理。1996年COBIT体系作为一个审计框架而被提出,经历了多次调整,直至2012年推出COBIT 5.0,是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COBIT 5.0在借鉴了前面系列框架的基础上,被定位为IT治理与IT管理框架,不仅仅为IT治理框架,更加符合了COBIT的实际应用。

简要来说,COBIT 框架的IT过程就是在IT总体控制目标的导向下,对组织的信息化归纳为34个IT处理流程,在控制目标的确定上,COBIT 将管理活动分为4个领域:计划与组织、获取与实施、交付与支持、检测和评价,针对34个IT处理流程进一步进行分解,确定了210个具体的控制目标,在梳理控制目标的基础上,对每一控制目标的实现建立详细的管理策略等,在对业务目标分解和控制具体目标确定的基础上,COBIT又形成了管理指南,使得COBIT 的可操作性大大提高。利用成熟度模型,可以对组织目前所处的 IT 环境进行判断,同时,在管理指南中详细地叙述了每个过程的成熟度模型――浑沌状态的0级到优化的5级、KGI、KPI以及要达到 KGI的 “重要成功因素”CSF。同时,还给出了与这个过程密切相关的IT资源,以及信息判据中哪些特征最为重要和比较重要。在文件“详细控制目标”中,则按照34个IT 处理流程逐一给出“详细控制目标”。最后,COBIT还包括“信息系统审计指南”,构成比较复杂,包含了“审计道德要求”“信息系统审计标准”“信息系统审计指南”“信息系统审计过程”等子文件。

(二)COBIT框架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COBIT框架在对信息化目标进行分解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平衡企业效益实现、风险水平和资源使用的关系,能为各个层级提供治理或管理需要。如对COSO框架中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补充,则可为管理层在信息不对称的IT环境中权衡风险与投资关系,使用者随时获取信息安全与控制保证,审计人员证实其对企业内控整体的评价与建议等方面发挥极大作用。

1.统筹IT控制目标和内部控制目标。在COBIT模型中,企业在对信息进行控制时,将IT资源、信息准则、IT过程与企业目标或策略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三维立体结构。而内部控制框架同样通过四目标、八要素、三主题构成,通过对二者的对比可发现,如果将内部控制目标与IT控制目标进行目标级连,自定义COBIT以适应内控需求,则可将高级的内控目标转化为易管理的、指定的IT相关目标并映射到具体的内控流程和实践。其全覆盖率、高兼容性、整体联系性使得在各内控目标指导下能够合理配置IT资源,准确有序完成业务过程,高效评估风险,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2.从战略层面考虑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设置。会计信息化下内部控制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财务软件、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更多的是让信息化的管理意识及其操作流程贯穿于所有生产、经营的场所与人员。由此,企业应该从战略角度上进行企业内控体系的设置。结合COBIT框架,确定每个内部控制过程的控制目标 、涉及到的IT资源、过程成熟度指标、监控和评价标准。在区分管理与治理的基础上,根据业务需求,治理层对管理层进行评估、指导、监控,做好基于内部控制的IT绩效评价,分析成功经验为下期做好借鉴;管理层负责计划、构建、运营与监控,并及时对治理层进行管理反馈;具体业务执行者在这四个领域里按照IT资源的分配完成相关流程,并需注意为企业内控建设创造合适环境,识别难点与触发事件,采用生命周期方法进行缺陷的发现与弥补。

3.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应用。COBIT框架设计了详细的信息流通路径,企业可以根据具体经营情况,梳理业务流程节点,建立起风险控制机制。首先,可以采用COBIT中的风险衡量(定性分析法)对风险进行评估,通过对风险级别的衡量,管理层可以在投资决策上进行更多的分析,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并通过预警机制及时处理突况。其次,参考 COBIT的“IT风险评估及管理”模块,为每个风险制定潜在控制措施列表,实施控制措施后建立风险等级对比表 ,以评估风险降低程度和解决方案的成本,选择风险缓解方案。最后,启用C0BIT的“确保系统安全”程序,管理层应时刻关注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有效性和相关授权来保证用于财务报告和相关披露的信息的质量和完整性。同时通过审计人员的评价确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加强内部监督的作用。要求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事故监控和反应制度,及时报告安全事故、安全弱点、软件故障,妥善处理后归档保存。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化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但无论利弊都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为了取长补短,由此产生了COBIT框架与内部控制框架的有效结合,从而优化了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可为我国大部分企业提供有效借鉴,加快会计信息化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进程,并保障其健康、有序地发展。Z

参考文献:

[1]钟红英.基于COBIT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上) ,2009,(8).

[2]张喜娟.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与有效实施[J].信息技术,2011,(7).

[3]罗灿姬.会计信息化与内部控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02).

[4]李强.COBIT框架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初探[J].当代经济,2010,1月(下).

[5]陈亚娟.IT环境下COBIT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J].Commercial Accounting ,2011,(14).

篇4

二、信息化生态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要点

企业内部的控制框架要以信息化为目标,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这就要求对企业内部的控制标准和控制目标、控制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决不能孤立各个环节,进而凸显出制度和系统在内部控制框架中的关键地位。信息化生态环境下的企业构建内部控制框架,要明确以下几点方向:

1.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要合理界定风险

传统企业与信息生态化环境下的企业,对于其所要面对的风险和挑战都大相径庭。而且传统企业与信息化时代下的企业的管理框架也有所差异。因此,信息化生态下的企业必须综合考量企业内部的经营战略、风险评估,法律风险等方面的情况,不惧情况复杂,努力让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符合信息化的要求。

2.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要营造出良好的内部环境

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控制框架必须与企业的内部环境相适应,得到企业各个部门和管理者的支持,那么就必须营造出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以信息化生态环境为前提,注重企业的内部沟通机制,把企业的发展理念,道德文化、价值观、诚信体系等方面综合考量进来,让员工更具有积极性,更具有能动性,员工的思维更具信息化,打造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内部控制框架。

3.把信息化做为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的核心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企业的各种沟通都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与甄别,而且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的理念逐渐深入企业的发展中,在企业中每一个员工、每一位管理者都是企业管理控制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生态环境下每个企业都是庞大信息网络上的一个节点。企业要正确利用信息化作为企业的推动力,做好内部框架的构建,解决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信息化为核心,确保企业的内部控制动态,有效。

三、构建信息化生态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措施

信息化生态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是否能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性效果,还是取决于信息化系统是否可靠和科学。在构建企业内部管理框架的经验上,中国的企业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构建水平。在国外,市场经济发展成熟,企业管理制度和模式比较完善,以及对先进管理机制的不断更新改进,已经有许多成功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先例可供借鉴。传统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中国企业如何构建出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的内部控控制框架呢?笔者提出以下几项措施。

1.把信息化贯彻企业的整体战略始终

构建以信息化为导向的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框架,必须把信息化贯彻到企业每一步战略思想的始终,企业才能真正的与信息化接轨,在信息化浪潮和互联网大发展的当下,企业的内部框架如果不能够适应信息化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企业要把控制环节、内部监督环境这些要素与信息化结合起来,让信息化在这些内部要素中的日常管理中占据主要的决策依据。企业要对自身战略和方案进行信息化方面可行性分析,如果这些都能够得到科学的验证,符合信息化的要求,那么企业就可以把控制体系推而广之,在企业的各部门进行推广实施信息化的内部控制框架。

2.打造动态的内部控制框架以适应信息化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市场潜力无限,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迅速,许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由于不能够适应信息化的发展,导致被淘汰或者经济效益不好。现代市场可以说也是信息的战场,瞬间能决定企业盈亏及命运走向。因此企业一定要打造动态的内部管理框架,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把握市场的最新动向,努力适应信息化的时代潮流。如果企业的内部管理框架是一个静态的,那么就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节奏,最终会被信息化时代淘汰。因此,企业要更加关注内部的管理制度的信息化创新,打造一套成熟的内部控制框架,企业才有可能在变化多端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即使面对复杂的竞争环境依然能够坦然面对,以动态的管理应对动态的信息化市场。

3.加大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系统的研发投入以适应信息化

对于有实力的企业可以自主研发适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框架,企业对于自身的情况相比于第三方更加了解,那么企业就要运用自己的人才,加大相关的研发投入,让自己的管理控制框架更好的适应信息化。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行业的特点等方面进行信息化的调研,建立一套汇聚人事管理、销售、售后服务、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于提高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4.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推进企业内部控制框架适应信息化

互联网的背景下,市场趋向于透明,企业的发展不可能闭眼前行,必须拥抱互联网,借助互联网这一强大工具,为企业实现信息化。如今企业已经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信息化的生产中,企业的任何产品和服务都不可能脱离信息化。当企业的内部管理框架已经构建完成,那么就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红利,同时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人们都在大谈特谈信息化的情况下,企业也不能盲目跟风,一定要慧眼识真,如果缺乏对信息的甄别,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就会失去应有的动力和作用,现代企业的发展是多元化的,谁掌握了信息,谁就在竞争中处在了优势地位,互联网是企业获取信息的最快的途径,无论企业的规模是大还是小,只有不断利用互联网工具,优化内部管理框架,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以信息化促进实现利润的增长,让信息化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篇5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8-0124-06

一、企业信息化冲突相关文献回顾

组织冲突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Pondy于1967年发表了“组织冲突:概念与模型”一文,初步奠定了组织冲突理论基础。Thomas发展了冲突的过程模型和结构模型,两位学者的研究使组织冲突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初具雏形,并引导后来的学者在这一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Barker等认为,当不相容的行动出现时,冲突就存在了。在冲突中,一方的行动伤害、干扰、阻碍、反对或以某些方式使他方的行动和地位变得无效。冲突既可以出现在合作的情况下,也可以出现在竞争的情况下。Morrill认为,冲突可以是对抗性的或非对抗性的抱怨的沟通,对抗是当事方之间通过语言或行动直接表达的抱怨,而非对抗则是指抱怨不通过直接的语言行动表达。这样宽泛的定义允许人们对以抱怨为基础的现象进行广泛地分析,而当事方回避是典型的非对抗性冲突的解决方式,谈判则是对抗性冲突的解决方法。Darling和Walker研究认为,冲突源于各种因素,在目标、期望、价值、行动方式以及关于怎样把握环境的理解上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人们将难以预计的未来因素加入到这些差异中去的时候,冲突就更加激烈和无所不在了。冲突代表了面向未来的一种激动人心的可能性,冲突是组织活力的象征。Wall和Callister将冲突的成因归为三方面:第一是个人特质方面,如个性、价值观、目标、压力感、对自由的要求等。第二是人际因素,包括知觉因素,如误解、不信任等;交流因素,如敌对、不喜欢、侮辱等;行为因素,如权力斗争、阻碍别人的目标等;结构因素,如权力不平衡、地位的差异等;以往的互动因素,如过去合作的失败经历、以往的冲突经历等。第三是冲突的问题特性,如复杂的、多面的、模糊的问题往往引起冲突。

相对于管理学领域的其他研究相比,对管理冲突的研究比较少,拉巴隆巴拉对《哈佛商业评论》所做的文章统计分析,从1975-1999年中期发表的6500多篇文章中只有3篇的标题有“冲突”这个词汇。以往的冲突研究关注的是组织内部的人际冲突、团队冲突或部门冲突,采用的是微观视角。托马斯・谢林指出,冲突的第一种理解是将冲突看成是一种组织的不正常状态,要寻找冲突产生的根源和解决方法予以根除。这种观点被称为“冲突的传统观点”,盛行于20世纪30-40年代(罗宾斯,1997)。谢林的冲突第二种理解认为冲突的产生具有合理性,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并研究分析与冲突相关的各种行为。罗宾斯认为,抑制冲突的文化过去行得通,但是,在激烈竞争全球化经济中却是绝对不行的。那些不支持、不鼓励、不同意见的组织将无法生存下去。员工来源的多样化及适度的冲突,即可以保持组织的活力,又可以提高组织、生产率水平。这种结论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冲突管理研究领域有代表性的研究框架主要有三个,即基于资源稀缺的冲突分析框架、基于利益矛盾的冲突分析框架和基于特质差异的冲突分析框架。这三个框架下的冲突也分别称为资源冲突、利益冲突和特质冲突。资源冲突分析框架认为,冲突主要来自于资源的稀缺性,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个人、团队或组织之间的冲突就产生了;利益冲突分析框架认为,冲突的根源在于利益的矛盾,不同的个人、团队或组织拥有不同的偏好和目标,也就有了不同的利益追求,正是因为利益的矛盾,冲突就产生了;特质冲突分析框架则认为,冲突是由个人、团队或组织的特质的认同和相互对抗引起的,也就是说,冲突的真正原因在于人的深层次需要,如尊严、承认、安全、控制、目的和功效等遭到了威胁和挫折。基于对冲突的不同理解,这三种框架分别为我们提供了三类不同的分析冲突的视角和管理冲突的技术。典型的冲突管理的“硬策略”如威胁、竞争, “软策略”如妥协、回避、迁就,“折中策略”如谈判、合作,“冲突激发策略”如沟通、引进新人、组织重构、任命吹毛求疵者等(Barker et al,1988,Thomas 1992,罗宾斯1997)。

国外企业信息化冲突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Halsey,John J.研究认为管理科学和信息系统领域之间的冲突已经被发展了,他建议人们认识两个领域的相似和区别并理解他们,信息系统与管理科学对公司的各种管理具有许多相似性,无论是长期的战略计划和短期的成本降低,两者都是有帮助的。两者的不同在于领域的界定和数据的处理,管理科学和信息服务都应投资,以利于提升两方面的技能。信息服务提供数据,管理科学提供各种数据如何应用的建议,帮助评估或建立合适的模块。Daniel Robey,Dana LFarrow,Charles R.Franz发表的论文《系统开发的组成过程和冲突》认为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促成了组织的成员进入到一个具有潜在冲突的过程中,项目组的冲突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但往往被系统开发忽略了。建立了参与,影响,冲突,冲突结果的冲突模型。Smith,Mckeen研究认为,信息系统和用户部门之间关系通常被描绘为缺乏信任。四个冲突的根源被识别为:(1)关于计算机化控制的意见分歧;(2)区别在目标和经理时间表不一致;(3)缺乏可测量的益处;(4)在系统开发期间的角色和责任的分歧。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认为:(1)这些表现出的趋势影响是信息系统和企业管理的关系;(2)管理工作的程序化和标准化;(3)对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的改变;(4)管理控制和决策制定的侵蚀。美国南明尼苏达大学的Trimmer,Kenneth James在他的博士论文中讨论了跨职能团队的信息化冲突,他认为冲突是跨职能团队一个固有组成部分,并且包括两个类型,感性和实质。冲突的两个类型可能导致团队满意度水平降低,也可能导致团队生存能力和团队整体效率水平的降低。冲突,特别是实质或面向任务的冲突的决议,是功能良好和有发展团队的特征。Kumar,kuldeep;van Dissel,Han G研究了跨组织的系统引起的冲突问题,他们把跨组织的系统(10s)类型分为三种:合并资源的IOS,价值或

者供应链IOS和网络的IOS,将系统中潜在的冲突的性质分为经济的、技术的和社会一政治原因。

国内企业信息化冲突的研究起步较晚,丁祥海,唐任伸将信息化冲突分为技术冲突和利益冲突,技术冲突可以通过专家协商的和利用知识库解决,高诚毅从组织管理角度对信息化冲突产生的根源及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唐东平从ERP实施角度分析了信息化冲突特点,提出冲突管理模型及对策,屈丽萍,王雨晴从项目管理视角对企业信息化冲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冲突的办法。

二、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冲突机理

要研究分析企业信息化冲突的机理,探索其对企业管理活动的种类影响效应,并确立有效的企业信息化冲突管理原则,必须首先明确信息化冲突的类型、不同类型信息化冲突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同时还要识别信息化冲突发展的内在过程和阶段特征。

1、企业信息化冲突类型

2、企业信息化冲突模式

信息化冲突会给组织带来不利情绪,如紧张、不安、烦燥、恼怒、怨恨、疑心,对组织来说,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和效应都会是信息化冲突的结果。我们把给企业组织带来正面效应的信息化冲突称为良性信息化冲突,把给企业组织带来负面效应的信息化冲突称为恶性信息化冲突。要有效地激发和诱导良性的信息化冲突,规避或转化恶性信息化冲突,必须探究信息化冲突的发展过程。

Pondy把冲突的一般过程分成五个步骤,即潜在冲突、知觉冲突、感觉冲突、显现冲突和冲突结果。由于信息化冲突的主体异质性的特点,其过程包括产生、发展、转换、结果四个环节,如图l所示。在初始阶段,良性信息化冲突和恶性信息化冲突表现为信息化行为的碰撞。随着冲突的发展,冲突各方调整了自己的行为,产生多种冲突的结果,使冲突得以化解。

3、企业信息化冲突的层次结构

企业信息化冲突从时间和过程层次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企业信息化实施前准备阶段的不足引起的冲突,如决策失误、系统分析不完善、技术不成熟等引起的,在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呈现出来。第二层次是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引起的冲突,如流程变革、组织结构调整,等等,这些冲突是伴随着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实施突显出来,企业的大部分人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感受到的,领导者对其准备也不充分,冲突随着信息化的实施逐步化解。第三层次是企业信息化实施成功后,进入日常管理阶段产生的冲突,冲突的特点是局部的,小范围的。

从范围层次划分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企业间冲突、部门间冲突和个体间冲突。在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冲突将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始终。企业间冲突主要表现为客户企业、咨询公司和系统提供商之间的冲突。部门间冲突主要表现为业务部门和IT部门之间的冲突。个体间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对企业信息化的抵触,其中有工作和利益原因,也有个人的性格、背景原因。

从产生的原因层次划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技术方面原因产生的冲突,如系统冲突、设计冲突、时间冲突、数据冲突等引起的技术冲突,另一类是实施中各个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如权限分配的冲突、组织角色的冲突等的利益冲突,也可称为管理冲突。

4、企业信息化冲突的表现形式

(1)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理念与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冲突

企业信息化倡导的是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一体化、作业流的网络化和所有数据的透明实时的管理。这和传统企业原有的“背靠背”式的、各个部门间各自为政的管理方式是格格不入的。要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就牵涉到企业的内部流程管理费用和管理者思想上的转变,这种转变需要一个跃进的过程,冲突自然就产生了。

(2)企业信息化高起点管理方式和传统企业滞后的手工管理方式所产生的碰撞

企业信息化实施能带来利益回报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依靠系统的使用者能够准确详尽地采集基础数据录入系统,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的对数据做维护和回馈。由于企业原有的手工操作不能及时准确地做好这项工作,因而在系统的实施和上线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要求企业的员工改变自己的日常工作习惯来配合系统的更好运行。这种改变自然会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痛苦期。

(3)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信息系统过高的期望值之间矛盾心情

信息化项目实施失败的报道时时出现,这使得企业的领导和项目的参与人员出现了这样一种心态:信息化是个好东西,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但我们到底能不能做成呢?其实,这就是一种缺乏信心的表现,这种冲突在决策阶段就表现出来,属于第一层次的冲突。

(4)企业信息化与企业文化的冲突

企业信息化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作业流的网络化、信息化,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企业信息化从文化角度看主要是通过整合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物流的供应链,在企业外部则通过灵敏高效的反应机制最大化利用企业的外部资源,它所倡导的是建立学习型组织,强调的是创新的思维和开放的意识。企业信息化要求学习在企业文化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同时还要有改革旧文化的需求和欲望,实施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就是激情加坚持不懈的毅力。企业文化本身更多地强调企业的使命和文化理念,体现的是企业的宗旨、目标和企业价值观,这些文化理念经过长久的培育,已经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式,而且企业的全体成员都共同遵守。实施企业信息化不仅要变革企业的流程和模式,而且也是必然带来企业文化的变革,保持企业运行模式和文化的协调统一。这种变化无疑引起企业新旧文化的冲突。

(5)企业信息化中的速度冲突

对信息化企业来说,依托网络进行的信息化应用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实时上网企业信息,如企业介绍、产品介绍等;实时跟踪行业性的专业网站提供行业信息、行业动态等;不间断在网上了解有关的政策法规,为企业活动提供依据;实时在网上跟踪行业技术信息,为企业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全天不间断与用户进行网上信息的交流,及时反馈用户意见,组织网上用户的培训与产品使用问题的解决等;快速与协作生产企业进行网上的信息交流和商务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开展网上的商务活动,如产品销售、产品的虚拟展示等。这种管理方式完全突破了传统的企业工作时间的概念,通过网络技术企业实现了经营速度的加快和时间的延长。这将引起企业管理层和操作层以及决策层相应的响应速度的加快,这种加快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往往是滞后性问题出现才研究解决的办法,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调整,才能实现组织与系统的协调一致。

(6)企业信息化中的人事管理冲突

企业信息化要求企业的人员具有较高的并且是专门的计算机技能,但是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每隔几年都在更新,要求人员原有的计

算机技能也要更新。也许这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员和组织学习能力的要求,一些员工的能力会不适应这种更新的变化,从而产生对信息化的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知识工人的比例大幅度提高,传统工人的比例缩小,对企业的人员裁剪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冲突。

(7)企业信息化要求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和传统管理层次的冲突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来改造公司的流程和管理方式的过程,相应地要求减少管理的层级,大幅度的减少管理人员,导致权力重新分配。在传统的组织中,权力是按照等级分配,权力越大,掌握的信息就越多,信息与权力相匹配,成为等级的标志。由于等级性的传递,使信息产生迟滞和变形,因此,企业信息化要求信息传递同步性、同时性,这必然引来权力和利益的冲突,失去传统的信息控制能力。

(8)企业信息化与企业规模的冲突

企业在规模上有较大的差距,导致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在管理、业务发展上与大企业相比,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企业信息化的实施上也是一样,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也很难像大公司那样通过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来推动。同时,由于企业规模的不同,企业的人才储备也不一样,大企业人才济济,实施信息化与中小企业相比具有突出的优势,无论从规划、实施、运营、维护、更新换代都有着天然的优势,而且,从财力上来说,大企业财力雄厚,中小企业资金有限,所以大企业会上更好的系统。但是企业信息化的动因都是一致的,这种规模上的不同必然导致企业信息化的理想与实际的冲突,以及决策中的利益权衡冲突。

三、化解企业信息化冲突方法

我们研究冲突的目的不应该是消弥冲突,而应该是有效地管理冲突。认为冲突都是好的和都是坏的看法显然并不恰当也不够成熟。冲突是好是坏取决于冲突的类型。管理者维持一种冲突的最低水平,这能够使群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善于自我批评和不断创新。罗宾斯认为,冲突可以分成功能正常和功能失调两种类型。功能正常的冲突是具有建设性的、利于组织发展的冲突,功能失调的冲突是具有破坏性的、不利于组织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对企业信息化中的冲突重新进行审视,应该对冲突的类型、冲突的原因、冲突的作用、冲突的演变、冲突的管理等进行更加科学、更加系统的研究。

针对管理中冲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际冲突方面,其中以托马斯(Thomas K.W.)提出的五因素模型影响最为广泛。托马斯从满足自身利益和满足他人利益两个维度上来确定个体应采取的冲突处理策略。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解决冲突的五种策略:回避,即置身事外、不作处理;强迫,只考虑自身的利益,为达到目标而不考虑他人的利益;迁就,只考虑他人的利益而牺牲自身利益,或者屈从于对方的意愿;合作,即通常所说的双赢方式;折衷,即双方各让一步。这五种人际冲突处理策略分别代表了武断性和合作性的不同的组合。

对企业信息化冲突管理过程包括诊断、处理和效果反馈三个主要过程。破解冲突首先要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正确的诊断,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对冲突的水平和影响做出正确的评价。这是企业信息化冲突管理的前提。

首先,明确企业信息化必须立足于企业的内在需要。信息技术是手段,不是目的,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必须是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不是为了“作秀”。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宜适时、适度、适用,不要盲目追求技术的“新”、“奇”、“高”。

其次,企业信息化要整体规划,逐步实现。由于实施信息化初期,一些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充分,导致现有的信息化项目很多不成功。其中大部分是因为规划失度,盲目求大求全,从而导致虎头蛇尾,最后草草了事。以上两项诊断是要解决决策阶段的信息化冲突问题。

破解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产生冲突的方案:

1、维持现状

如果采用这个办法,企业继续在自己当前的信息系统架构内处理信息。维持现状可以让冲突自行解决,随着时间的延长有些冲突会逐渐缓解,直至消除。

2、采用优选信息系统

优选最佳信息系统加以整合实施企业信息化,可以解决存在的许多信息化冲突问题,并在所涉及的业务项目产生规模经济。

3、转用全新系统

新系统不仅容许兼并企业现有信息系统运作,而且为将来升级的运作留有余地。这种办法要求所有当前的信息系统运行必须转而适应新系统,所有人员必须同时接受培训以便使用新系统,推动了团队气氛,因为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必须经历相同的学习过程。这是一个大刀阔斧消除冲突的办法。

4、实行全面信息化管理

从开始阶段就要求全员参与企业的信息化工程,保持大家对企业信息化的激情,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不能把信息化仅仅看成是企业信息化部门的事。信息化是管理上的一场管理革命,从以往的失败案例看,往往是错误的认为企业信息化只是上一个计算机系统,忽视了可能给企业管理带来的问题。所以,搞企业信息化一定要企业全员、全过程的动员起来。

5、实施在后培训先行

篇6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3.010

0 引言

随着我国航运产业的不断发展,航运市场的不断扩大。各个航运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利润,都引进并实施了许多信息化管理系统。然而随着各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企业中不断的增多,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效率却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反而形成了许多信息孤岛和遗留系统的问题,严重浪费了企业的资源。

企业信息化规划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指导下,在理解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业务规划的基础上诊断、分析、评估企业管理和IT现状,优化业务流程,结合所属行业信息化的实践经验和对最新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提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愿景、目标和战略,从而制定企业信息化的架构。通过合理的企业信息化架构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各个信息系统的逻辑关系,以及具体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选型和目标实现,从而有效的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大的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1 企业信息化架构简述

企业信息化架构是通过企业的运营模式的实际需求而建立的系统化、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并通过信息化平台的设计方法实现了对企业的多角度描述。它是企业实现战略目的有效管理工具,也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的核心。

它主要涵盖了企业业务架构、企业信息架构、企业应用架构、企业网络基础设施架构、企业信息安全架构、企业信息组织架构等,为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提供一副完整的蓝图,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架构主要由3个框架元素组成:架构、方法论、工具。架构就是蓝图,分层次的蓝图包;方法论就是给出如何实现这些蓝图的方法和计划;工具就是为实现蓝图所使用的工具。架构设计的本身是一个技术复杂的过程,是一个多种方面综合交叉的设计。架构框架理论为这个过程和目标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指导,同时,通用和科学的总体架构框架理论为横向的行业间的技术交流和规范化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2 企业信息化规划方法研究

在三十多年前,美国最早提出企业架构标准框架。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框架主要包括:Zachman、TOGAF、SOA、SAM、CSF、BSP、SST、SG、ITGov等。这些架构都服务于企业战略,同时又影响并促进企业战略。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规划和“自下而上”的实现。

2.1 SOA概述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的概念最早由全球最具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Gartner公司在1996年提出。尽管SOA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它可以认为是以业务为驱动,面向服务为原则的企业信息化架构方式,它通过业务单元向其他部门、客户、合作伙伴等提供服务,有效的提高了企业业务的灵活性。同时,当业务发生变化时,它也可以快速响应并支撑这种变化,有效保证信息化系统的适用性。

The Open Group给出了如图1所示的SOA参考模型。在SOA的模型中,业务逻辑服务包括了可用于实现业务逻辑的服务和执行业务逻辑的能力;控制服务包括了实现人、信息集成和流程的服务,还有执行这些逻辑集成的能力;连接服务主要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实现对分布在各种架构元素的服务连接;业务创新与优化服务重要是对业务系统服务的性能进行监控,依据业务性能变化,及时采取措施用来适应相关市场变化;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对业务系统中各种基础设施的相关管理服务。

2.2 SOA特点

1)模块化服务

模块化服务就是把业务功能进行分解,并再次打包成模块形式的服务。即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将模块功能进行混合和匹配,从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组合服务。这种服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自包含和自描述。当然,如果不同域之间的模块化服务需要进行对话,那么不同系统连接的安全性将是极其复杂的。

2)服务封装

服务封装就是将服务内部的实现和复杂性进行隐藏,但将其功能进行公开。即服务的内容与自描述特征的接口进行分离。

3)联合控制

联合控制就是将特定的策略和协议将SOA组件、甚至服务域进行彼此交互。再通过契约和服务水平促进流程的一致。由于SOA的设计可能跨越计算机系统或者企业边界,同时intemet协议并不是为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进行设计的,所以如何链接伙伴的安全域,包括使用intemet时的安全功能都必须考虑清楚。

4)松耦合

松耦合的特性可以最小化各个应用之间的依赖关系,这样其它交互的应用系统和服务内产生更改就不会影响到SOA服务,从而实现了跨越企业边界的发现和调用服务。但是便捷的同时,这也给业务建模和服务的划分产生了新的难题。

5)分离关注点

将一个复杂的业务操作分解成了多个功能点,然后对各个功能点进行封装,从而形成了多个可以独立操作管理的离散服务即分离关注点。这种特性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和适应性,但是其分离的服务粒度越小、服务越灵活,实现起来也就愈加复杂。

6)共享服务

共享服务就是SOA服务可以由多个用户或者服务从多个位置、多个上下文进行访问。因为SOA服务具有封装性、模块化和松耦合的特征,所以服务可以作为一个构件进行重用或者共享。

但是如果SOA服务中都是由web服务构成的,那么就要重点考虑网络条件的制约。因为所有的而应用都是web化的,这就意味着来自网络中不同的业务模块一起执行业务流程,并通过网络交互实现调用,而在交互中难免出现延迟和丢包,就会造成整个SOA服务的性能低下。同时一些硬件设备诸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还要定期进行维护升级,以保证SOA服务的正常。

7)集成遗留程序

SOA通过集成遗留程序适配器来促进遗留程序的重用,同时它比起其它一些专用API来说,没有那么复杂和晦涩。

8)支持开放标准

SOA支持例如web服务标准,xml,soap等许多开放的标准。

2.3 TOGAF概述

TOGAF由国际标准权威组织The Open Group制定。The Open Group于1993年开始应客户要求制定系统架构的标准,在1995年发表The Open Group Architecture Framework(TOGAF)架构框架。TOGAF的基础是美国国防部的信息管理技术架构(Technical Architecture for InformationManagement:TAFIM)。它是基于一个迭代(Iterative)的过程模型,支持最佳实践和一套可重用的现有架构资产。它为企业信息化架构开发提供了一个详细的方法和相关支持资源的集合。主要可以分为三部分:架构开发方法ADM(ArchitectureDevelopment Method)、参考模型和资源库。

其中如图2所示,ADM(Architecture DevelopmentMethod)架构开发方法是以需求为中心的循环流程。它在总体框架和原则的指导下,从架构愿景开始,经过业务架构规划,制定出信息系统架构和技术架构,然后再结合已存在的信息化的基础,给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解决方案。

ADM是TOGAF架构研究和设计的核心,是一个以需求为中心的循环的流程,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在总体框架及原则的前提下,ADM方法从架构远景出发,经过业务架构规划,确定信息系统架构和技术架构,然后结合现有信息化基础,给出企业信息化建设或适应性改造的解决方案。(图2)

3 TOGAF与sOA的有效结合

由于ADM架构开发方法的全部流程都可以在SOA中实施落地,所以TOGAF可以全面的结合SOA。在结合的最初阶段,首先通过TOGAF从架构远景出发进而明确业务架构,制定出SOA的愿景架构图。然后在业务架构中通过需求分析得出相应的企业流程模型,并形成业务组件化架构图。再通过组件问的关联关系找到业务的接口和服务,并结合关联关系传递的数据形成业务数据模型,最后就产生了明确的服务定义。

在进行服务定义时,可以并行对信息系统架构和技术架构进行定义。完成定义后,在根据定义发现机会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最终形成SOA的实施计划或迁移规划。在实施中,主要采取分阶段的迭代策略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优先级的确定。依据前面所定义的标准化和政策,SOA治理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显得极其重要。(图3)

4 航运企业信息化架构的规划分析

国内某大型航运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大,人员多,管理流程复杂,并且涉及海外公司的相关业务、数据管理,因此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统种类繁多。对其进行有效的信息资源规划,必须在企业的发展远景和总体框架下进行,同时还要兼顾的考虑企业中各个业务系统的整合以及重用,才能最大限度的为企业节省资金,提高信息系统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利润的提升。

首先根据TOGAF-ADM方法,为企业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信息资源(数据)架构、技术架构等进行相应的规划和制定。

其次,在SOA服务模型的前提下,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企业的总体架构,如图4所示。然后利用ESB(EnterpriseService Bus)企业服务总线模式完成SOA的相应设计。(图4)

4.1 业务架构

在业务架构阶段,主要考虑将企业的业务目标转换为可操作的业务组件模型。如图5所示,在该航运企业的业务架构中,首先从企业的业务主线和管理级别两个方面对这个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分解。从而获得了各个业务组件,在依据实际的需要,对业务组件进行多层次多次分解,最终形成了易于应用和实施的航运业务组件模型。(图5)

4.2 应用架构

应用架构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依据企业的业务模型,将企业的业务转化为面向应用服务的系统功能,同时把各个系统之间和其它系统的关系、分布模式、接口定义、数据流向等描述清楚。如图6所示是该航运企业的应用架构。该架构通过ESB实现了各系统之间标准化接口和协议的交互,根本上完成了对企业业务的全面支撑。(图6)

4.3 数据架构

数据架构如图7所示,主要描述了数据的分类、定义、存储、管理以及企业信息模块与模型、企业数据管理与维护的策略和原则。从而阐述了整个企业的数据资源与信息流结构。在该航运企业中,由于下属下企业和机构繁多,每种系统面向不同的数据,因此每种系统分别有各自不同的数据库。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各企业的应用可以进行相应的数据查询、数据分析与挖掘工作。SOA通过调用不同的系统应用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图7)

4.4 技术架构

篇7

本文旨在探索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信息化采纳模型和企业价值增值的关联性程度,从而为企业进行信息化采纳模型选择提供指导和参考。从理论角度看,它可以拓展企业信息化问题的研究领域,形成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理论研究体系;从应用前景看,它有助于提高以电子商务为发展目标的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寻求信息化和工业化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方法和手段,为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投资提供决策依据,有助于促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投资和其商业价值增长保持同步,最终实现效益导向的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目标。

一、文献综述

(一)企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信息化应用模式研究文献的系统回顾,可以看出学者和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如Paul Timmers[5]和Michael Rappa[6]从广义层面阐述了企业信息化商业模式的内在本质;李琪[7]以电子商务企业远景发展规划为基础提出了电子商务项目建设的“四流五式”模式;聂规划、刘勇军[8]系统地对信息化技术应用模式的实施与危机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基于协同商务运作从供应链视角出发,于晓胜[9]指出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应用模式包括商业模式、技术应用模式、运营管理模式、资本模式和危机管理模式五部分。相对而言,于晓胜的研究结论较系统、全面、科学,因此,本文将以此为基础构建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采纳模型。

(二)企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价值研究

关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效果的研究,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探讨。就信息化应用的价值而言,目前不少学者和专家从多个角度采用不同指标对其进行考察和度量。Bacon,Janmes[10]认为支持明确的商业目标是投资IT项目的首要原因,Kathy Schwalbe[11]从财务角度对IT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其他一些学者,如MM.Parker[12]、The Standish Group[13]、李小卯[14]、徐强[15]、李清[16]等在对信息化经济价值评价的基础上,都增加了非货币性度量的指标。总体而言,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为了增强其竞争优势,提高企业效益。但是,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出现逐渐偏向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而电子商务强调各参与实体间要科学交流、相互协作。因此,从根本上来说,网络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更追求协同竞争,强调合作共赢,即企业要构建以协同效应为基础的竞争机制。基于此,本文采用价值链有关理论研究企业信息化的价值增值问题,分析探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信息化对客户、供应商、竞争者和服务商所产生的作用,以及由此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增值,其价值主要由核心价值、顾客价值、让渡价值、比较价值和附加价值五个层面构成。

(三) 企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应用和企业价值增值关系研究

通常而言,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及电子商务应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今天的投入不一定立即就能有相应的产出,甚至有可能永远产生不了效益。这就是目前很多企业在信息化投资方面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信息悖论”,即信息技术的投资虽但没有带来企业的同步发展,相反,其后续不断投入的资金和时间却成为企业前进的羁绊[17]。在总结我国企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应用水平的基础上,司林胜[18]认为我国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与企业价值增值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或许与我国的整体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有关。就目前而言,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仍处于摸索时期。许多企业对信息化应用认识不到位,盲目跟风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结果往往差强人意。这些都是源于企业的信息化投资分析体系不科学、投资管理机制不健全,以至于信息化建设未能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价值增值[19]。

二、研究框架与相关假设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针对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信息化采纳模型如何影响企业的价值增长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一个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我们认为,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采纳模型是指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信息化商务运作模式和盈利模式,其主要包括商业模式、技术应用模式、运营管理模式、资本模式和危机管理模式五部分;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价值体系是指企业信息化对企业本身的价值增值作用,主要由企业核心价值、顾客价值、让渡价值、比较价值和附加价值五个方面构成。

图1研究框架

为了更好地理解研究框架,在此我们对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采纳模型构成和企业价值增值构成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解释。

企业信息化的商业模式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指南,是参与信息化项目建设各利益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和其作用的组织方式和结构体系,表现为信息化项目的建设规划、实施方案以及未来的获利方式等,具体包括远景战略、目标客户与产品定位、收入模式和利润来源、核心竞争力等。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模式是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得以正常使用和出现意外故障时能够及时恢复、维护的软硬件系统及其配套资源的总称,具体包括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技术开发策略和模式、软件应用系统等。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运营管理模式是指面向市场从供应链视角出发对整个企业的商务活动进行策划、分析和实现的运营过程,以及从运行层面提供的确保企业信息化系统得以正常运行和发生意外时能自我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标准、机构和人员等结构保障,其能对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控和反馈,辅助管理人员进行预测和决策。具体包括组织结构形式、商品交易方式、物流配送体系、支付方法、资源规划、控制模式、实施方案、管理方法与企业文化等。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资本模式是以追求资本增值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对企业资本和其他相关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动态组合,以达到资本不断创造价值的一种经营方式,其主要有传统型资本管理模式和风险型资本管理模式两种。面向电子商务的危机管理模式就是在信息化应用的过程中,企业为应对各种危机情境所进行的危机预测、危机监控、危机防范及处理等活动过程。包括建立各种危机监测与预警机制、危机决策与处理措施、企业与个人信息体系模式等。

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核心价值是指行业价值链节点中的核心企业通过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关键业务流程变革促使整个价值链结构发生变化而带来的企业价值的增值,如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提高企业效益等。顾客价值就是企业通过构建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交易平台促进用户进行商品和服务的购买,从而达到优化顾客价值链结构,提高用户消费满意度和永久忠诚度,甚至影响潜在顾客的购买趋向等行为,由此企业得到的价值增值。让渡价值主要表现为网络经济背景下信息化技术促使价值链上游企业供应管理效率提高、协同配合更加科学,由此给价值链节点上的核心企业带来的价值增值。通过构建基于电子商务的信息化应用可以优化核心企业的价值链,改善价值链运作效率,进而扩大企业竞争优势,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增值,这就是比较价值。企业的正常运转,除了要和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下游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外,还不能忽略广告商、战略咨询商、分销商、技术供应商、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和银行等服务商的存在,只有统筹协调才能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平台能促使企业和这些服务商之间建立紧密的价值网络,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增值,即为附加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本文要研究的命题及相应假设如下:

研究命题:企业信息化采纳模型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价值增值。

结构性假设

H1: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采纳模型由商业模式、技术应用模式、运营管理模式、资本模式和危机管理模式五个维度构成。

H2:企业价值增值包括核心价值、顾客价值、让渡价值、比较价值和附加价值五个方面。

直接关系假设

H3:商业模式将会积极直接影响企业价值增值中的顾客价值。

H4:商业模式将会积极直接影响企业价值增值中的比较价值。

H5:技术应用模式将会积极直接影响企业价值增值中的顾客价值。

H6:技术应用模式将会积极直接影响企业价值增值中的核心价值。

H7:运营管理模式将会积极直接影响企业价值增值中的比较价值。

H8:运营管理模式将会积极直接影响企业价值增值中的让渡价值。

H9:资本模式将会积极直接影响企业价值增值中的核心价值。

H10:资本模式将会积极直接影响企业价值增值中的附加价值。

H11:危机管理模式将会积极直接影响企业价值增值中的让渡价值。

H12:危机管理模式将会积极直接影响企业价值增值中的附加价值。

三、研究设计与实证结果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主要调查企业信息化采纳模型的各个构面对企业价值增值的影响程度。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企业的背景资料问题,第二部分是研究框架中涉及到的测量量表的测度项。所有测度项都是通过对现有文献分析研判而得到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保证问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我们采用 Likert 七级量表对问卷进行设计,被采访的人将会通过选择 1(非常同意)到7(非常不同意)对所答问题进行打分评判,然后将调查结果输入数据处理工具进行分析。为了提高问卷效度,作者首先采用小样本纸质问卷进行预调查,根据反馈情况对问卷进行修改,并聘请有关学者和专家对问卷进行评价和完善。

为了提高问卷的发放范围和回收质量,作者选择与艾瑞咨询公司合作在全国范围内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本次研究通过网络和电子方式共发放问卷 650 份,回收有效问卷482 份。问卷回答者中企业的管理人员所占比例为86.5%;教育程度为大学本科以上的占92%;回答者所在企业性质为中小企业占42.6%。这些都说明在当前电子商务大力发展的今天,学历高、目光远大并拥有一定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企业管理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感受到网络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影响。

本文利用Cronbach’s Alpha 值来衡量问卷信度的好坏,其中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 ,CR)则用于检查各测度项的内部一致性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本研究中全部测度项的Cronbach’s Alpha值和CR值均大于0.6,这表明调查问卷具有不错的信度[20]。另外,我们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CFA)检测问卷收敛效度,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标准化项目的负载系数、组合信度、平均变异抽取量等指标都符合效度检测的要求。

图2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

为了更好地对假设进行检验,我们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AMOS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模型的拟合结果,我们发现每条路径的拟合相关系数较高,大部分拟合指标值都在其推荐值范围内(如表1所示),由此可见理论模型与调查数据之间具有相当高的拟合度。检验的结果显示研究模型中2个结构性假设和10个直接关系假设成立。

篇8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有效利器,然而据权威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资超过80亿元,但是成功率却不到10%,而最终达到预期目标的更是所剩无几。企业决策层强烈地感觉到信息化正在不断蚕食企业的有生资源,在他们眼前是一个深不见底,而又无可奈何的信息化“黑洞”。尽管造成信息化黑洞的原因很多,但基本症结在于缺乏统一的信息战略。

1 信息化“黑洞”与信息战略

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1984年至1991年《九十年代的管理》报告中关于“it黑洞”的观点引入我国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承认、重视和研究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黑洞”现象。目前许多学者从信息化的投入和产出不均衡这一层面来定义信息化“黑洞”现象,主要是指企业投入了巨额资金却产生了不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生产效率的漩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管理层对信息化认知程度不够;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资源投入力度不足;内部管理跟不上企业信息化的步伐;企业信息化缺乏统一全面的战略筹划。那么如何堵住企业信息化“黑洞”,使信息化的实施与企业生产效率成正比呢?企业信息战略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针对信息战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研究及分析。笔者受荷兰信息管理学家poel的研究启示认为:信息战略是以支撑企业的长远目标和适应未来环境变化为目的,将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整合的指南和计划的总称,是企业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2信息战略的作用机制

信息战略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深化信息化认识、激发人才潜能和发展信息技术,从而确保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引导员工以积极的心态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并保持组织的核心竞争优势,使组织获得可持续发展。

2.1 信息化过程

企业信息化过程是信息技术和方法渗透的过程,是信息资源不断被开发利用并形成信息经济利益的过程。信息技术是人类功能器官的扩展,主要包括采集技术、处理技术和使用技术;信息方法是信息资源利用的工具。信息过程是影响信息化的直接因素,考虑信息被利用的过程:采集(识别、获取)、处理(传递、加工、处理、再生)、使用(转换),只有各个环节保持通畅、有序、高效,信息化才能顺利进行。

2.2 信息战略的影响因素

从企业信息化过程可以得知影响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因素主要有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信息战略从战略高度对企业信息资源规划、开发、使用以及对信息技术、人才管理等活动进行统一安排,有利于企业内信息传递功能的实现,起到一种纲领的指导作用。信息战略的影响因素包括意识维、人才维和技术维三个层次。意识维是指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首先让全体人员全程参与到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尤其是企业的高层领导和中层管理人员在观念上和意识上要高度重视信息化,认可信息化的作用。人才维主要指信息化方面的高级人才。技术维主要是指信息化初期的企业内部网建设、信息系统规划,信息化中期的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实施,以及信息化后期的信息系统集成、信息系统评估等。信息战略的三个维度相辅相成,共同奠定企业发展的基石。

3 信息战略防范信息化黑洞的机理分析

综合来讲,企业信息化“黑洞”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规划、认识及控制,信息战略则分别从意识维、技术维和人才维三方面来产生作用,由此达到防范信息化“黑洞”的目的,其防范机理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来进行。

3.1构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

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废”,信息战略的缺失会导致忘记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所在,变成了为建设而建设,成为以信息化投资为名的浪费,信息化“黑洞”自然

可避免。从信息化的生命周期看,可以分为不断循环迭代的调研和规划、建设、运营三个阶段,信息战略作为调研和规划的具体成果,构建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从技术层面来讲,信息战略应包括战略的信息资源规划和战略的信息技术规划;从管理层面来讲,信息战略应与企业的业务规划和人力资源相匹配。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可以由信息资源规划、信息技术规划、企业业务规划和人力资源规划构成。这样可以促进企业业务与各种信息技术的融合,穿透企业内外部边界,将有价值的信息融会贯通,防范“黑洞”的产生,全面支持企业战略与运营。

3.2弥补对信息化认识的不足

信息化“黑洞”形成的原因之一在于企业管理层对信息化认识不够,这一现象在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委托赛迪顾问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市场进行调查研究的报告中得到了证实。在被调查的企业中,虽然50%的企业处于单项应用阶段,45%的企业处于部分集成应用阶段,5%的企业处于全面集成应用阶段,但对企业负责人的调查显示,他们最关心的是销售额、成本、利润等经济指标,对信息化认识不足、意识不强,缺乏信息化建设的动力。只有深化领导及员工对信息化的认识,才能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并发挥信息系统应有的作用。信息战略为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制度保证,贯穿整个信息化过程,从而弥补对信息化认识的不足。

3.3链接内部管理和信息管理的纽带

内部管理跟不上企业信息化的步伐是信息化建设的短板,也是信息化“黑洞”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itvalue在“2010中国it价值峰会” 上对87位国内cio的调研,发现已经有62%的企业的信息系统对业务及管理流程的覆盖率超过70%。当所有的公司最终都能使用同样的信息技术资源时,不同企业从信息技术上获得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利益的高低就体现在内部管理的差异上。信息战略从属于企业战略管理和企业信息管理两个领域,在技术不变的前提下,企业状况的持续改善取决于信息技术促进变革管理的能力和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从这一层面上讲,信息战略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企业内部管理和信息管理的链接纽带。

总之,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信息战略的分析与决策,选择适当的信息化模式与信息化路径,促使企业信息战略的顺利实施。应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持久、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才、技术和意识缺一不可,三者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抑制信息化“黑洞”的产生;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凌芳.企业信息资源利用与竞争力提升的相关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8.

[2] poel vander k 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formation strategies [m]. tilburg (nether land): tilburg university press .1995.

[3] 田野,宝贡敏,常红.基于it治理的企业信息战略管理探讨[j].技术经济.2005,24 (10):54-57.

[4] 何郁冰,陈劲.企业技术多元化战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0,29(11):1-7+90.

[5] 卢志平. 基于五维度模型的企业信息化战略内涵及其决策过程[j].制造业自动化.2010 (2):31-33.

篇9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一、电力企业信息化推广难以达到设计要求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推广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缺乏整体规划的指导。电力企业信息部门与具体业务部门之间沟通和协作较弱,使得建设的信息系统不能够满足具体业务部门的需求,从而使得建设的系统成为了摆设。

2.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体制改革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电力企业在业务界面的划分、内部机构的变革、公司战略的重定位以及管理职能的调整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确定,从而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而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也导致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战略需要不断调整,而必然会对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完整性以及连续性造成破坏,导致系统建设松散和无序,催生了不少信息系统“烂尾楼”。

3.缺乏整体实施框架。在进行系统建设之前,并没有对企业的具体需求进行调研,使得系统实现的功能只能够部分满足企业需求,而且各部门之间的系统建设缺乏整体的实施框架,从而导致各部门之间的系统通信困难,在企业内部造成一个个的信息孤岛,没能达到信息系统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4.缺乏整体规划布局。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工程,需要电力企业在各个层面上给出合理的规划意见。但是,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由于缺乏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布局,从而使得信息化建设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最终造成一个个重复建设、低水平、分散的管理信息系统。

5.重建设、轻管理。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大量的基础数据,需要对许多管理工作进行规范,例如财务信息、档案信息、物料信息等资料的管理,都会直接对系统的测试效果产生影响。

6.系统实施的目标不明确。我国电力企业长期运行在计划经济体制中,从而使得电力企业缺乏必要的危机意识、市场意识和经营意识。电力企业的经营存在投入大,而收益低的现象,使得电力企业在走入市场后,失去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二、电力企业信息化推广与实施构想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管理技术应该在各行各业得到比较广发的应用。本文对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框架进行研究推广,而信息化的推广借助于各种软件,能够轻易地实现数据存贮和分析的工作,能够解决招投标管理中数据效率、准确性、客观性等关键性问题,以期为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一点帮助。

1.信息系统总体架构

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总体架构主要包括信息网络、系统平台以及应用系统:

(1)运用Internet、网络设备、局域网等信息网络来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互联,并且为企业提供VPN以及Internet等远程连接。

(2)利用系统平台将较为重要的数据以及关键性的事务运行在专业的应用服务器上,而一些一般的数据和应用运行在PC机服务器中,操作系统的选择则依据系统对安全可靠性的需求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的需求。关键或者大型的事务处理采用UNIX操作系统,而一般的PC机服务器可以采用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系统。

(3)在应用系统与系统平台之间建立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将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库进行有效连接,同时采用数据仓库等技术来为企业领导层的决策制订提供信息依据。

(4)保障化系统为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保障,从而减少企业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风险,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基础作用,使得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更加科学和规范。

2.应用系统架构

(1)应用系统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门户网站,从而实现对外进行信息和企业形象宣传;内部主页,满足内部管理以及内部信息的需求;办公自动化,从而提高企业内部办公效率,降低办公成本;具体业务功能的信息化,包括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满足电力生产的滚利需求,从而进行安全生产管理,计划统计管理以及燃料管理的信息化;为领导决策的制订提供帮助,实现电力市场报价分析以及生产实时数据监督的信息化。

(2)应用系统的实施策略主要包括如下的内容:采用组织开发与应用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标准、分布实施、坚守并蓄;利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对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行控制,重点对系统建设的质量、成本以及时间进行控制和管理;统一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计划统计管理等应用系统的数据接口规范,从而实现发电厂以及各子公司之间能方便地进行数据交换;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从而实现燃煤等燃料的采购以及结算的信息化,并且逐步积累经验,最终实现电力以及各种物资的电子商务化。

3.信息网络架构

信息网络架构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支撑电力企业内部生产过程控制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燃料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具体业务功能系统。同时,通过采取有效的隔离手段,来保障系统的安全。

4.信息化保障体系

(1)安全保障体系。在提升系统全面防护能力的同时,重点保护重要系统和基础网络的安全;并且建立有效的应急处理机制和防护机制,从物理级、网络级、系统级和应用级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组成一个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安全保障体系。

篇10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2)09-0099-05

一、引言

近年来,我们看到许多企业的信息化产品进入市场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有些甚至导致了完全的营销失败,关于市场进入的能力感知问题研究倍受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基于顾客采纳法的技术接纳理论告诉我们,在企业服务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能力感知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基于能力感知的信息化服务提升量表的开发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就显得十分必要。

国内外不少学者关于客户感知的研究最多的是企业产品营销和市场效果的比较等,而在其他诸如移动信息化和能力服务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就已有的一些研究结论而言,其可操作性也不强。关于服务的学术研究很有必要建立健全移动信息化服务的整个评价体系,而对企业而言也将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从需求方和供应方的双向角度展开关于信息化服务的整体研究势在必行,开展研究首要的基础就是开发一个基于能力感知的信息化服务评价量表,进而构建信息化服务评价体系。

一、研究变量

一方面,从市场供应方角度出发,总结并归纳移动信息化相关的企业能力理论和移动信息化产品价值理论;另一方面,从市场需求方角度出发,总结并归纳组织信息技术接受度模型和组织购买理论。在文献研究以及电信业发展现状分析中,提出相关指标体系并构建指标库(如表1所示)。

二、研究假设及研究模型

早在1982年Christopher就提出,价值是顾客愿意为产品提供物支付的价格。1988年,Zeithaml首先从顾客角度提出了顾客感知价值(Customer Perceived Value,CPV)理论[1]。1994年,Gale提出,市场感知质量是顾客将你的产品(或服务)与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相比较时的评价[2]。Anderson等普遍认为,顾客价值是基于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的权衡或对产品效用的综合评价[3]。Butz和Goodstein也强调顾客价值的产生来源于购买和使用产品后发现产品的额外价值,从而与供应商之间建立起感情纽带[4]。科特勒认为“凡是提供给市场的、能满足消费者或客户某种需求或欲望的任何有形物品和无形服务均为产品”。此外,佩里认为产品所具有的使顾客通过购买而满足某些需要的特征称之为产品属性[5]。白长虹深入剖析了产品价值的概念及其内涵,将产品价值的构成划分为了四个矩阵式维度,包括产品内含的、商家延伸的、经济的和非经济的[6]。李川按照佩里对产品属性的划分,分别对其中的典型属性进行介绍和论述。

为探索影响因素,本文提出第一组假设H1检查产品价值因素,即消费者提高企业信息化服务的正面评价,是因为消费者认为能力感知提升是由产品价值因素导致的。

H1a:消费者的产品功能能力感知对企业信息化服务提升会产生正面影响。

H1b:消费者的技术领先能力感知对企业信息化能力提升会产生正面影响。

H1c:消费者的产品稳定性能力感知对企业信息化能力提升会产生正面影响。

H1d:消费者的产品服务能力感知对企业信息化能力提升会产生正面影响。

H1e:消费者的品牌知名度能力感知对企业信息化能力提升会产生正面影响。

H1f:消费者的相对价格能力感知对企业信息化能力提升会产生正面影响。

在信息结束采纳研究领域中,可以分为个人认知因素对技术采纳的影响以及外部因素对组织技术采纳决策的影响[7],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TOE框架。

TOE框架是Tornatzky和Fleischer在1990年提出的,其中TOE分别是指技术、组织和环境。该模型认为,在组织的生存环境中,有三方面的因素会影响组织采纳和实施新技术革新的进程,即技术维度、组织维度和环境维度。Iacovou等检验了TOE框架,构建了包含技术、组织和环境三因素作为促使EDI采纳的主要驱动力,并用7个案例进行了验证[8]。技术接受模型(TAM)建立在理性行动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等行为学思想的基础上[9]。

2000年,Venkatesh和Davis对TAM进行了理论拓展,提出了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TAM2)。扩展模型引入了经验、自发性、主观规范性、印象、工作相关性、输出质量和结果可论性等因素。Venkatesh和Davis认为这一扩展模型更具解释力。

张楠等对TAM模型加以面向组织层面的调整,使之成为分析企业技术采纳特征的研究模型,并构建了一个基于组织行为思想的、考察面向组织的信息技术采纳特征的研究模型[10]。在TOE框架的基础上,陈文波和黄丽华对TOE中的技术特性、组织因素以及环境因素进行更为细致的分解和剖析[11]。

由此,我们对市场环境和客户聚焦能力感知分别提出假设。

H2a:消费者的国家行业政策能力感知对企业信息化能力提升会产生正面影响。

H2b:消费者的市场份额能力感知对企业信息化能力提升会产生正面影响。

H2c:消费者的竞争对手策略能力感知对企业信息化能力提升会产生正面影响。

篇11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远远落后于电力工业的发展,一方面有长期以来资金投入分散、对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等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总体规划,造成电力企业信息化系统重复建设、存在信息孤岛等原因。随着社会对电力企业的需求越来越大,一些电力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信息化工程是企业管理优化的一个关键环节,而不再是一个“面子工程”,从而加深了电力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的重视。由于其独特的行业特性,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有明确的定位,不能够简单地生搬硬套,而应该根据自身行业的特点,来搜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一、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失败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体制改革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电力企业在业务界面的划分、内部机构的变革、公司战略的重定位以及管理职能的调整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确定,从而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而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也导致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战略需要不断调整,而必然会对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完整性以及连续性造成破坏,导致系统建设松散和无序,催生了大量信息系统“烂尾楼”。

2.缺乏整体规划的指导

电力企业信息部门与具体业务部门之间沟通和协作较弱,使得建设的信息系统不能够满足具体业务部门的需求,从而使得建设的系统成为了摆设。

3.缺乏整体规划布局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工程,需要电力企业在各个层面上给出合理的规划意见。但是,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由于缺乏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布局,从而使得信息化建设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最终造成一个个重复建设、低水平、分散的管理信息系统。

4.缺乏整体实施框架

在进行系统建设之前,并没有对企业的具体需求进行调研,使得系统实现的功能只能够部分满足企业需求,而且各部门之间的系统建设缺乏整体的实施框架,从而导致各部门之间的系统通信困难,在企业内部造成一个个的信息孤岛,没能达到信息系统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5.重建设、轻管理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大量的基础数据,需要对许多管理工作进行规范,例如财务信息、档案信息、物料信息等资料的管理,都会直接对系统的测试效果产生影响。

6.系统实施的目标不明确

我国电力企业长期运行在计划经济体制中,从而使得电力企业缺乏必要的危机意识、市场意识和经营意识。电力企业的经营存在投入大,而收益低的现象,使得电力企业在走入市场后,失去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二、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难点分析

电力企业在我国属于垄断行业,企业对于内部的管理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紧迫感;另外,电力企业与其他生产制造企业不同,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性质;同时电力企业中很大部分资产属于固定资产,导致许多在生产制造企业运行良好的信息化系统,不适用于电力行业。

人员思想难统一。虽然信息化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企业内部管理,但是由于信息化会改变电力企业传统的业务处理方式,从而使得企业的内部权力再次分配,所以并不是企业内部的所有员工都支持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电力企业的资产较为分散、核心业务的流程难以实现闭环管理。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电力企业都实行分级管理,电厂的管理在兼顾电力生产管理要求的同时,还需要服从电力公司的集约化管理。所以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确保实现电力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同时还要加强对企业内部资产的管控。电力企业这种相对弱化的管理基础,会导致电力企业的管控流程难以实现闭环。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条块化的管理壁垒难以被打破,从而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之间通信困难,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虽然,企业内部针对具体业务的信息系统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但是“信息孤岛”的存在,使得企业难以有效地利用信息系统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如果不改变电力企业内部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那么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必然会持续存在,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将难以得到长足的发展。

三、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出路与构想

随着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上的各个领域和电力企业对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视,使得目前国内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无论是在认识水平上,还是应用基础的建立上,都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观和进步。但是,由于电力企业自身的行业特点以及人员观念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本文对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框架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一点帮助。

1.信息系统总体架构

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总体架构主要包括信息网络、系统平台以及应用系统:

(1)信息网络是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基础,主要有Internet、网络设备、局域网等组成。利用信息网络来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互联,并且为企业提供VPN以及Internet等远程连接。

(2)系统平台主要包括应用服务器、磁盘阵列柜等硬件设备、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操作系统等软件。其中,将较为重要的数据以及关键性的事务运行在专业的应用服务器上,而一些一般的数据和应用运行在PC机服务器中,操作系统的选择则依据系统对安全可靠性的需求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的需求。关键或者大型的事务处理采用UNIX操作系统,而一般的PC机服务器可以采用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系统。

(3)应用系统是整个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实现具体业务的信息化,主要包括自动办公化、财务管理、企业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决策分析、安全监察管理等具体内容。在应用系统与系统平台之间建立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将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库进行有效连接,同时采用数据仓库等技术来为企业领导层的决策制订提供信息依据。

(4)保障化系统为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保障,从而减少企业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风险,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基础作用,使得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更加科学和规范。

2.信息网络架构

信息网络架构主要由各种网络及其之间的接口,以及运行在网络之上的操作系统等组成,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支撑电力企业内部生产过程控制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燃料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具体业务功能系统。同时,通过采取有效的隔离手段,来保障系统的安全。

3.应用系统架构

(1)应用系统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门户网站,从而实现对外进行信息和企业形象宣传;内部主页,满足内部管理以及内部信息的需求;办公自动化,从而提高企业内部办公效率,降低办公成本;具体业务功能的信息化,包括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满足电力生产的滚利需求,从而进行安全生产管理,计划统计管理以及燃料管理的信息化;为领导决策的制订提供帮助,实现电力市场报价分析以及生产实时数据监督的信息化。

(2)应用系统的实施策略主要包括如下的内容:采用组织开发与应用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标准、分布实施、坚守并蓄;利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对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行控制,重点对系统建设的质量、成本以及时间进行控制和管理;统一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计划统计管理等应用系统的数据接口规范,从而实现发电厂以及各子公司之间能方便地进行数据交换;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从而实现燃煤等燃料的采购以及结算的信息化,并且逐步积累经验,最终实现电力以及各种物资的电子商务化。

4.信息化保障体系

电力企业信息化保障体系包括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以及管理保障体系等具体内容:

(1)安全保障体系。在提升系统全面防护能力的同时,重点保护重要系统和基础网络的安全;并且建立有效的应急处理机制和防护机制,从物理级、网络级、系统级和应用级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组成一个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安全保障体系。

篇12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占到了企业总数的绝大部分,为我国创造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和45%左右的税利。同时也极大地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特别是在发展中的小城区,中小企业更是为当地提供了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就业机会。我国中小企业近几年中小企业虽然获得了较快发展,但是没有属于自己的数据中心,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资金短缺、缺乏合理的管理、信息化基础较差等问题,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完善,其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集成度不高,且应用层次差异比较大,只有约为10%的企业左右实施了CRM 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方案。

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自步入云计算时代以后,云安全、云存储、云模式等技术新名词层出不穷,而云计算的定义至今都没有得到统一的标准。与国内的云计算相比,国外的云计算技术相对而言更加的成熟。亚马逊、微软以及谷歌等实力强劲的软件公司都在致力于云计算的开发研究,并且也相继推出了各自的云计算方案,获得了一定的利润回报。

云计算在国内的应用目前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网络硬盘、云安全、电子邮箱以及搜索引擎等与云计算有关的服务也逐渐获得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在国家试点城市的推广下,各级政府与企业都在努力加快与云计算有关的建设与运营工作的进度。政府信息平台、互联网产业园以及电子云商务中心等项目项目也相继开展。我国的云计算技术正在不断缩小与国外的差距。

三、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中所遇到的问题

对于规模大的企业来说,由于资金实力雄厚,因此信息化投入容易产生规模经济效应,进而促进企业收益的提升,而这又能进一步追加其对企业信息化的投资,形成良性循环。然而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薄弱,从投入产出比来看,信息化的投入收效甚微,但其面临的管理困境又急需通过信息化手段老改进,因而中小企业在多种信息化应用模式之间徘徊。传统的信息化建设模式以财力、营销、自动化办公设备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需求,但随着中小企业业务的拓展和规模的扩大,这些功能需求已不能动态地适应这种变化。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节省成本成为摆在众多中小企业前的难题。中小企业往往受人才、资金成本缺乏的影响,从而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化建设。

四、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中的措施

合理运用信息化建设来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和维持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代社会的步发展早已步入网络经济时代,信息一体化给企业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会。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逐渐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云计算应用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其发展也非常迅速。我国人口数量众多,网络用户数量庞大,尤其是中小企业用户,为“云计算”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用户基础,目前我国已有很多省会城市开始关注云计算技术的发展。

1.云计算应用到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优势

(1)云计算的计算能力超强

云计算技术可以利用软件实现网络中空闲计算机的有机联合,让企业的海量数据挖掘工作更快速地开展。而在工作人员需要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输入指令的方式随时进行数据查询与计算。

(2)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本

云利用计算进行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不需要购买各种硬件设备,它可以通过租借的形式直接向服务商租用服务器,并且价格非常便宜。以水力发电企业为例,他们只需要向云计算服务商提供企业的相关数据即可。

2.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法

(1)基本框架的建设

应用云计算技术构建的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基本框架可以通过改造企业原有信息化流程的方式实现。基本框架的建设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有:第一,企业自身需求的分析以及云计算特征与企业信息化流程的匹配分析;第二,信息化选择,主要就是企业信息化供应商及其产品的选择;第三,云计算所采用的服务模式,主要有PaaS、IaaS、SaaS这几种;第四,云计算运行与操作平台的建设;第五,相关支持项目的建设,比如计费方式与安全性建设等。

(2)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根据企业目前所使用的IT线路、环境以及经营状况进行综合研究,寻找出需要利用云计算技术的地方。

第二,设计与选择整体方案。通过对硬件平台、应用软件、操作平台以及永华访问模式的选择以及安全系统、自动化流程的设计来确定应用方案。

第三,实施方案。根据设计方案将云计算信息化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资源部署全面,建立起完善的服务系统。

结束语:作为一种新兴计算模式出现在我们身边的云计算正在改变着传统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模式,企业未来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些新科技、新技术的运用。如何在日益完善的云计算环境中部署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利用功能强大的云服务解决信息计算任务是当前企业都要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