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30 11:18: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小学语文学习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学习策略一般是指学习者掌握或具备的学习方法或学习技能。最早对学习策略进行研究的学者是布鲁纳。,布鲁纳在上个世纪60年代,通过研究发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策略是学生用于理解掌握各类知识、完成各类作业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当前,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在我国国内,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新版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不断优化小学语文学习策略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提高,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应当充分认识到优化小学语文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并积极地采取多种措施,不断优化小学语文学习策略。
1、优化小学语文学习策略的意义
第一,优化小学语文学习策略,可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对小学语文学习策略优化,一方面,可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师更加注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能力培养,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另一方面,对小学语文学习策略优化,还可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师更加关注小学语文学习策略,并加强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策略的指导,在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同时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第二,优化小学语文学习策略,可以提高学习语文的技巧和能力
首先,优化小学语文学习策略,可以使学生掌握、形成学习语文的技巧和能力,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和效率。进一步促进小学生掌握并生成科学高效的语文学习策略,进而使小学生学会学习,为小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提供基础和保障。
其次,对小学语文学习策略优化,不但可以促进教师注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能力培养,而且也会促进教师重视教学设计和实施,采用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效果和效率的方式。
2、优化小学语文学习策略的相关对策
第一,不断增强小学生语文学习策略的意识
首先,教师应首先协助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确立适合自己的长期和短期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使小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的方向,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
其次,教师应当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语文学习任务的性质、特点及其性质、要求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够采取一定的办法去解决语文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另外,教师还应当督促对学生对自身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自我的评估调节。最终使学生及时掌握自身的语文的学习情况,并能够发现自身在语文学习中的问题,使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学有目标。
第二,积极开展小学语文学习策略指导
首先,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策略是小学生在动态的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逐渐形成的静态知识,不但可以被学生掌握,而且也可以迁移的,因此,积极开展小学语文学习策略指导不能脱离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指导,学语文教师对语文学习策略的指导应当重点关注在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什么、何时学、为何学、如何学等方面。
另外,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理解能力较弱,因此,小学生需要教师的语文学习策略指导。教师的指导在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小学生语文学习策略的水平。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等方法,就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通过教与学的积极互动,不断地获得、积累知识,总结和提炼学习经验,归纳学习策略和方法,最终使小学生形成学习策略和提高学习策略。
第三,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首先,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策略水平的关键之一,是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元认知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其核心是对认知的认知。在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仅仅是学习策略的具体执行的活动,而要使小学生自觉地有计划地执行这种活动,先决条件就是小学生要对语文学习中的各种因素有所认识和体验。因此,提高小学生语文策略水平的关键是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元认知水平。
其次,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应当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的自我反省、自我提问和准指导小学生及时发现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做出相应调节,从而减少语文学习过程的盲目性和冲动性,提高了语文学习过程的效率与成功的可能性。
第四,不断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首先,要充分发挥作业的功能。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适当控制作业的难度,使习题、作业具有基础性、典型性、启发性。同时,为了培养小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小学的语文教师可采用建立学生作业档案的方法、进行跟踪调查、详细地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用“先扶后放”的原则,使他们建立自学的意向,养成自学习惯,强化自我体验。
其次,要加强课前预习,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拟定预习提纲来明确预习任务,提高小学生语文预习的效果。同时,带着问题预习有一定的指向性,通过自学得到的知识印象深刻,不易忘记。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归纳总结等方法把预习引向自学,以更好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蒯超英.《学习策略》[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1-112.
[2]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306-307.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007.
声 明
兹证明《财富时代》2014年第3期152页刊发文章《试论现代企业营销中网络广告的演进》作者:耿欣,单位应为:(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山东 淄博 256414)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1-0360-048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1.064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让语文课堂变得生机勃勃、丰富多彩,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来改善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进行培养的基础学科,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但是由于教学形式单一枯燥,使得大多数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为了让语文学习变得更具魅力,应该注重策略的实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高效地学习。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而且能够以其丰富的内容表达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为了让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活跃,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从多个感官角度来刺激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带来的乐趣。这样的教学形式相比之前的“黑板+粉笔”的时代要有趣得多,并且在上课之前教师就可以准备好相关的电子课件,可以将一些有趣的内容插入到课件当中,起到吸引学生的作用。对于一些重点或是难点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改变字体或者是以特殊效果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在较难理解的地方还可以加入图片或者是文字解释,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的内容要有趣,这样才能够调动其参与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在雪白的雪地上有一些梅花状的图案,并且弯弯曲曲地呈现出两排。学生肯定会被这样的情景所吸引,想要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是一个“小画家”在不经意间画出的漂亮的图画,学生听了介绍更是急切地想要知道这个“小画家”到底是谁,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了新课程的学习,并完全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只是起到教学引导的作用,在课堂学习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这样才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对于学生已经没有吸引力了,固定的教学模式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教师需要探索和开发全新的教学形式,以丰富新颖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来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将游戏与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游戏能够给学生来带很大的乐趣,同时在娱乐的过程中还能够让学生获得知识,是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形式。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成语接龙”的游戏,由教师先说出一个成语“生龙活虎”,接下来下一个学生可以接到“虎背熊腰”,下一个“腰缠万贯”,以此类推,直到一位学生回答不出来,这个学生就要接受相应的“惩罚”,惩罚形式可以是表演一个小节目,这既能够让学生的才艺得到展示又能够让其他的学生欣赏节目,活跃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学生处于紧张兴奋的状态,大脑飞速运转,搜索自己脑海中的成语知识,以便能够及时对应。通过这样的游戏,能够让学生形成较清晰的成语体系,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记忆也能够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在获得快乐的同时,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分数决定一切、分数论英雄等片面狭隘的应试理念氛围中,许多学生对于学习环境存在抵触情绪,与教师之间关系淡漠。针对这样的现状,笔者在教学中以创造良好师生关系入手,让学生感受到小学语文学习的环境和谐,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笔者注重以温和的语气、和蔼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消除学生内心的紧张情绪。笔者从不简单训斥学生,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选择恰当的场合,运用恰当的语气进行教育,让学生心服口服。为了营造良好师生关系,笔者还注重在教学中倡导民主平等的交流,学生可以通过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对语文学习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教师的教学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笔者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的体会以及需求,将其作为设计和调整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环境的宽松和谐,更加积极投入语文学习。
二、发挥信息媒体作用,让学习内容“快乐”起来
长期以来,信息媒体的作用在小学语文中没有得到全面发挥,近年来各地区加大了教育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了普通的小学教学课堂,为这一手段的作用发挥奠定了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充分运用自主设计与成品课件相结合的载体,以多媒体手段为语文教学提供丰富的形象的教学内容,让学习的内容快乐起来。笔者在教学中,一方面通过多媒体手段从网络上下载各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如教学建筑说明文、科技说明文、景观说明文等内容时,都专门下载了纪录片专题片以及相关的图片资料等,在课堂上演示,让学生增加直观了解,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从无到有,从字面到形象的画面,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通过多媒体手段对教材内容进行大量地信息补充,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是更加立体化、形象化的教材,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在整个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快乐,提高了效率。
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习过程“快乐”起来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参与意识愿望强烈,积极要求融入到师生双边活动之中。部分教师没有兼顾到学生这一特点,还是采取满堂灌输的单向教学模式,制约了学生这一学习愿望的实现。笔者在教学中坚持学生主体原则,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进行重新设计,对于教学活动的线索以结合教学目标的探究题为主,学习的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为主,每一个小组都体现好中差相结合的原则,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教师提问的内容进行自主思考与相互合作,依靠自己的思维探究与合作分析,解决绝大多数问题。在疑难点以及学生出现偏差无法解决的环节,教师进行集中提示和总结点评。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改革,学生在学习中参与的机会、空间更多、更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更高,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快乐指数,同时也提升了学生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四、实施分层教学要求,让学习考核“快乐”起来
长期以来,每到考试宣布分数的一刻,班级许多学困生都羞愧地低下了头,这样的消极情感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教学成效的全面提高,针对这样的状况,笔者通过对教学考核进行改革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在考核中快乐起来。这种改革侧重于进行分层,与分层教学目标相一致,针对班级每一个能力层次的学生制定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对考核内容进行了优化,采取AB卷的形式,针对班级后列的一部分后进生群体,专门设计了降低难度系数的试卷,让他们进行考试。这样的考试难度降低,专门针对学困生,与他们的学习目标难度基本一致。在这种分层考核的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被有效激发出来,因为不同层面的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都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并且在分层考核中,学生竞争的对象不再是全班学生,而是自己同一层面的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自由竞争,能够激发学生竞争的欲望和提高自信心。在这种分层考核模式的环境中,学生的满足感、成就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快乐的情感让学生更加愿意投入语文的学习。
五、开展积极教学评价,让学习情感“快乐”起来
许多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有体会,一句激励的话语能够让学生精神焕发、充满激情,这样的精神状态,对于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意义非凡。如果能让学生始终处于这种兴奋高昂的学习状态,无论是学生学习投入程度还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性程度,都会得到明显提高。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开展积极教学评价,以此让学生学习情感快乐起来。学生完成了学习目标、突破了学习难点以及注意力比较集中等等,都给予积极评价,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肯定。在班级中,以积极的教学评价提高学生心理快乐指数,在不同层面学生的评价中,分别设定了相应的门槛,哪一层次的学生达到了哪一门槛的进步程度就予以积极表扬,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多享受被教师表扬的快乐,以这种积极的情感驱散心中自卑、封闭、急躁、抵触的消极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216-01
语文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对学生多方面进行了解和把握。本文就多年实际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课外活动进行分析和探究,从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作用和如何开展两方面进行简单论述。
1.拓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作用
1.1 课外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导致他们在学习中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对知识的掌握不是很牢固,此时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了。课外活动的开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对语文的关注度有所提高,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充分表达自己对语文学习的感悟,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比较简单易懂,教师可以把文章内容转化到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章传达的思想。如《乌鸦喝水》一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课外模拟乌鸦喝水的情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1.2 课外活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比较被动,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老师讲的知识不能主动吸收,学习语文的兴趣逐步降低。课外活动的开展能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主动积极,以饱满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在了解课本知识的同时学习到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了解外界丰富内容。在课外互动中,学生不仅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还学会聆听他人的想法,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3 有助于因材施教。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会找到自己的乐趣所在,教师能发现学生的特点,并在活动中做出自己的选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制定不同教学环节和课外活动,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兴趣,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个性。
1.4 促进教育发展。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提高学生全方面学习能力,还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内容,帮助学生增加课外知识,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推广。
2.如何进行拓展活动
2.1 增加课外阅读量。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内容丰富多彩,课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要加深学生对语文世界的了解,可以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课外活动的开展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并在总结陈述中得出自己的感受。课外阅读活动的展开可以课本教学内容为依据,根据教学内容规定阅读相关内容,在学生阅读之前提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会加深。
2.2 注意课堂教学艺术,引导学生勤思多练。在课堂教学艺术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设问,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勤思多练。学生学习兴趣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对于有一定难度,但又不是太难的问题愿意自己想一想,亲手做一做,一旦当他想出来或者做对的时候,他就会体验到一种十分愉快的情感,这种情感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因此,要让学生多想想,多练练。想什么?练什么?小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差,教师要帮助学生设问,要为学生想想、练练提供明确的目标。当然,让学生想的、练的问题不能过易,也不能过难,更不能负担过重。过易学生不必思考,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难学生无从思考,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负担过重只能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反感。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到难易适度,多少适度。所谓难易适度,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努力能获得一定答案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个个争先恐后、跃跃欲试。
2.3 教师对学生兴趣的影响。教师仪表大方、得体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审美观。他们会私底下自觉或不自觉的去评价老师,当你和学生接触,首先面对的就是仪表问题,你要从外表上吸引学生,让学生接受你。大方得体的仪表易于被学生接受,如果你打扮得花枝招展,甚至妖里妖气,与老师形象不符的话,学生是不会喜欢你。不会接受你的,从而就不会喜欢上你所教的学科,正所谓爱屋及乌吧,如果不爱屋,何谈及乌呢?我知道的一个学校的四年级,在此之前,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任语文教师,当时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不及格,在片区学校同年级中排名倒数,因教师调动,这位女教师被调离了这所学校。另外一个老师到校后,领导就安排她上四年级的语文并当班主任。当她第一次来到班上自我介绍后,就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经过她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期末考试中平均成绩上升到了62.7分,同年级中排名第二,其中本年级的最高分还在本班呢。后来有一次她从和同学们的闲聊中得知,他们很不喜欢以前的那位女老师,所以就不学她所教的课。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那位女教师太爱打扮了,一天换几套衣服。其中有位同学说,"红裤子她居然也穿得出来",这样的老师我一看就心烦,还有心思跟她学习?由此,教师形象不可小看。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课外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机会,为学生提供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实践和探索,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兴趣,为语文课堂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吴定武.浅谈小学语文的愉快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
[2] 王德宝.拓展小学语文活动空间,全面提升教学成效[J].考试周刊,2011(21)
[3] 黄雨华.小学生课外阅读行为的调查与实践探索[J].华章.教学探索,2006(2)
[4] 陈晓春.浅议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J].新课程,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