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现状及趋势范文

时间:2023-11-30 11:18: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农业行业现状及趋势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业行业现状及趋势

篇1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1075

S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陌生”,留守农业人群呈现出总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然而,新型职业农民将以从事农业作为固定乃至终身职业,是真正的农业继承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

1 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2017年1月29日,农业部出台“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000万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育储备一批,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2 麒麟区农业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

2.1 基本情况

麒麟区国土面积1552km2,下辖13个街道(含经开区),3个镇,总人口72万人(户籍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0.2万人,农村劳动力27.8万人,从事大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约17万人,长期在外打工约10.8万人。201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5.7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22元。

2.2 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基本情况

2.2.1 粮食

2014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49万hm2,其中大春粮食种植1.82万hm2,小春粮食种植面积1.55万hm2,晚秋粮食种植面积1200hm2,粮食总产量2.13亿kg。从业人员11万人。

2.2.2 畜牧

2014年建成各规模化养殖小区共208个,出栏肉猪148.08万头,肉类总产量16.95万t,奶类产量4100t,禽蛋产量2.17万t,畜牧业总产值25.5亿元。从业人员7.8万人。

2.2.3 水产

2014年全区水产养殖0.2万hm2,生产商品鱼13800t,总产值1.8亿元。从业人员 0.29万人。

2.2.4 蚕桑

2014年桑园面积0.2万hm2,养蚕3.86万张,产蚕茧142.1万kg,产值6029.9万元。从业人员0.54万人。

2.2.5 蔬菜

2014年种植面积1.34万hm2,总产量3.53亿kg,总产值4.9亿元。从业人员4.5万人。

2.2.6 水果

2014年种植面积4266.67hm2(花椒1366.67hm2),产量5101.4万kg(花椒410万kg),产值1.94亿元。从业人员5.1万人。

2.2.7 花卉及中药材

2014年花卉种植面积813.33 hm2,产值2.32亿元;中药材种植440 hm2,产值3902万元。从业人员4000人。

2.3 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

截止2014年7月经工商部门登记的专业合作社共计149个,成员总数9627人。其中粮食类1个,蔬菜类11个,水果类23个,其他经济作物类31个,畜禽类61个,水产类7个,农机类6个,林业类2个,其它类7个。带动农户4.5万户。

2.4 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分布情况

麒麟区地处曲靖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文化较为发达,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自然、经济、水利等条件较好,气候宜人,适合多种农产品的生产,是多种优质特色农牧产品的生产基地,如蔬菜、花卉、蚕桑、鲜食葡萄、猪、牛、羊、鸡等。通过多年的引导和调整,农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和优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随着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的进入和农业产业合作社的兴起,农业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的比重逐步增大,作用日益突出,农业生产要素得到更加合理的应用和调配,从而促使部分农村劳动走上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农民。如珠街街道中所居委会先后种植鲜食葡萄66.67hm2,由60户农户承包经营,户均产值约15万元,户均纯收入约8万元,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80%以上,促使当地100余劳动力走上专业化生产道路,成为职业农民;再如茨营镇的蔬菜生产基地,当地农民以出租的形式将土地流转到企业,再到企业打工,从事种植蔬菜的职业。再如:东山镇、越州镇等以合作社牵头,引导部分农民主要从事畜禽养殖等的生产劳动。另外,水产、蚕桑、农机等行业,都随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随着规模化、专业化、集约生产的发展壮大,产生一大批专业化的新型职业农民。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指导意见》有关新型职业农民的分类及定义,经不完全统计,全区约有新型职业农民2万人。其中:生产经营型1万人,专业技能型0.8万人,社会服务性0.2万人。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总的趋势是:粮食生产所占比重逐步下降,特色经济作物比重逐年上升。目前粮经比约为36:64,同时畜牧业生产值占大农业比重逐步上升,达到65%以上。传统农业比重逐步下降,新型现代农业比重逐步上升,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方式快速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生产手段越来越先进,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单位面积的产出及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麒麟区农业产业分布情况,除粮食作物种植作为主导产业广泛分布于全区农村各地外,其他产业逐步形成连片生产、园区生产的趋势,并形成一定的地方特色。如:茨营、越州的外销蔬菜,珠街、沿江的鲜食葡萄,茨营的蚕桑,东山的山羊,越州的万头养猪场等。

2.5 新型职业农民现状及培育需求分析

根据初步的调查统计,基本符合新型职业农民条件的大约2万人左右,约占全区农村劳动力的7%左右,占农业从业劳动力的11.7%。类型比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5:4:1.其中:生产经营型约90%以上为专业大户,主要分布在蚕桑、水果、水产及畜牧养殖等行业。专业技能型主要分布在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园区,主要是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社会服务型分布于农村各地,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除少数在社会化服务组织中工作外,大多数人以个体服务的形式存在。如:农用汽车驾驶员、拖拉机驾驶员等。

麒麟区新型职业农民的产生以及这支队伍的发展壮大,是伴随着麒麟区农业生产的总体发展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新型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发展的。特别是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农业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比如农业企业的产生,必然产生农业工人;生产规模越大,社会化服务需求就越大,也就产生相应的服务型职业农民。同时,职业化的农民又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的需要。总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就是说农业要发展,必然要走现代农业的道路,现代农业的主要标志是高效、优质。而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生产形式是高效、优质的前提,而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生产形式就必然需要大批的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有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但就麒麟区现有的所谓新型职业农民而言,虽然大多数经受过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培训,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或有一技之长,但总体素质较低,生a、经营、服务能力不高,离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有较大差距。如何通过教育、培训、培育和造就一大批符合麒麟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生产、经营、服务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摆在麒麟区面前的重要课题,可以说是当务之急,是麒麟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以上分析表明,麒麟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理论上讲,全区需要培育约有2万人之多。但就麒麟区农业生产发展现状及远景发展规化而言,依据现有培育能力要在短期内培育大批的新型职业农民,还有很多的困难需要克服,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当前的重点是开展对现有职业农民的培育,特别是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的培育工作。逐步开展对其他专业技能人员的培育。

3 麒麟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培育对象年龄结构不够合理

从年龄结构来看,青年农村实用人才数量较少,大部分农村实用人才年纪在45岁以上,队伍普遍年纪较大,有进一步老化现象。

3.2 培育时间上存在矛盾

新型职业农民系统培训真正要让农民系统掌握一门基本的业务技能,需要较长时间,按省要求生产经营型至少要15d以上,专业技能型也要5d以上。现阶段农村中青年大部分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大部分45岁以上,而且都经营着如水稻、生猪等1~2项主要产业,要离开家中1~2d也许还可以,要5~6d离开家来学习培训,家中的产业受到影响,相当困难。即使走得开,农民在家打工150元/d左右,而培训5~6d就少赚700~800元,一般农民是很难想得开的。

3.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渠道

虽然有农业部门、人事就业部门、教育部门等,但培育的角度不一,而且都以速成培训居多,很难达到提高整体综合素质的效果。

3.4 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工作面临困难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是一项涉及多行业、多部门的系统工程,农业部门作为牵头部门,还需得到其他部门的重视和配合,加上区域内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制定统一认定标准难度大。

3.5 扶持政策难以落实

虽然从产业扶持、科技扶持、社会保险、金融支持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但由于这是一项综合性很强、要求很高的工作,目前难以全面落实。

4 麒麟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措施

为确保麒麟区新型农民培训项目的顺利实施,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是围绕“1个宗旨,2个目标,3个原则,4个到位,5个结合,8个落实”开展工作。

4.1 1个宗旨

培养新农民,推广新技术,服务新农村。

4.2 2个目标

通过培育和教育,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专业骨干农民。让学员来了能学,学有所得,学了能用,用了能增收、增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4.3 3个原则

创新的原则,包括培训方式的创新,培养内容的创新,培训思路的创新;务实的原则,主要力求做到实际,实用、实效;服务的原则,就是坚持为“三农”服务,围绕麒麟区“三农”工作的重点、特点开展培训工作。

4.4 4个到位

经费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到位。

4.5 5个结合

培育与提高学员整体素质相结合;培育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培育与新型优势产业培育相结合;培育与当前“三农”主题相结合;培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4.6 8个落实

政策落实、组织落实、责任落实、学员落实、教材落实、教师落实、教学场所落实和教学环节落实。

5 麒麟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取得的主要成效

麒麟区在近几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基本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与麒麟区“三农”工作相适应的农民科技培训教育路子。成效显著,影响面十分广泛,其影响不仅仅限于农业生产技术层面,还对整个农村的社会、经济、文化、观念等诸多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良性影响。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5.1 增收、增效明显

通过培训,学员从中学到了一定的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及时有效的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收效明显。在跟踪调查中发现,在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的农民中,一般受过培训的农民收入比未受到培训的农民的收入高20%~30%,有的甚至高出50%以上。特别是从事蔬菜种植、花卉种植和鲜食葡萄种植的农户,这种差别就更加明显。如花卉种植中,每667m2产值最高是1.25万元,最低值只有0.26万元,相差近5倍。而他们的每667m2生产成本基本上相同,对于每667m2产值只有0.26万元的花农来讲,效益基本为零,而对于每667m2产值为1.25万元的农户来讲,每667m2的收益近万元。

5.2 生产、生活方式,精神面貌明显改变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特点就是一个“新”字,通过对学员进行新科技,新知识,新观念灌输,使学员获得许多新的东西,培养了新一代农民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在生产方式方面,学员学到了知识和技能,接受了新的生产观念,对从事专业生产有了信心,大胆改变传统生产方式,采用全新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益,增加了收入。推动了一些村的新产业形成和发展,促进了麒麟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方向的发展。生活方式方面,由于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科学技术的传播普及,经济收入的增加,人们头脑中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人们想的问题多了、新了,观念、意识变了。许多学员在培训前,或缺乏追求,或缺乏进取精神,或有追求,想进取,但苦于学习无门,创业无路,整天沉迷于赌博、喝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当中,逐步养成不良习气,成为家庭、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培训后,他们从中学到了科技知识,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有了创业的方法和勇气。毅然走上科技致富的道路。在一些村f可以看到学科技、用科技、科技致富的人越来越多。总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方面,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将持久的发挥积极作用。

5.3 推动和促进麒麟区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

农业产业化生产是未来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点、统筹规划、集中连片”的原则,加快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化格局,是麒麟区最近几年乃至将来一定时期内农业工作的重点。如何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突出发展新兴主导产业,逐步走上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的问题。是摆在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面前的突出问题。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素是多方面的,科技的支持是核心要素,而农业从业者的综合素质问题就成了成败的关键,因为没有大批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劳动者投入其中,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懂得了这个道理后,麒麟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结合麒麟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内容和具体项目,培育了大批专业技能型新型农民,直接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生产当中,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麒麟区的农业产业化能够快速发展和推进,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这个平台,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农民,为麒麟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5.4 典型带动,示范效应明显

麒麟区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初始,就把培育定位为以培养专业型骨干农民为主的培训,注重吸收当地骨干农民、专业户、科技致富带头人等在农村有一定影响的农民参加培训。所以,培训后的学员无论在生产经营方面,还是在生活、学习方面,都反映出较强的典型带动示范效应。有的示范村,由于少数学员带头从事如养猪、葡萄种植、蔬菜种植,花卉种植等专业化生产,取得效益后,带动更多农户,继而逐步形成许多各有特色的养猪专业村、蔬菜专业村,花卉专业村,葡萄专业村等,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化格局,促进了麒麟区农业产业的发展,改善和优化了麒麟区农业产业结构。促使更多的农民投入到麒麟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的行列中来。

5.5 法律意识增强

不但要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办成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用科技致富的阵地,还要使其成为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宣讲道德、文明的舞台。因此开设《农村政策与法规》课,并纳入各教学班公共必修课,在讲授时结合农村特点,采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大众化口味的方式讲解,受到学员普遍欢迎,并产生很好的效果。得到当地乡、镇党委政府充分肯定。主要作用体现在:宣传了党在农村的基本方针政策,拉近了党群关系;让学员受到一次难得的普法教育;宣扬了社会主义道德文明,提倡了社会主义风尚;促进学员法律、道德、政策观念和意识的形成;促进了麒麟区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冯绍贤.麒麟区年鉴[M].德宏民族出版社,2015.

篇2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302-02

“十三五”时期是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时期。要加快昆区“十三五”时期农村牧区农业发展,就必须结合昆区农村牧区发展实际,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努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全面推动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

1 昆区农村牧区发展现状

1.1 农业经济背景

昆区属于新兴工业区,经济实力雄厚,产业基础扎实。2014年《中国城市外资吸引力研究报告》对全国县市区、地市、省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外资吸引力进行了评价,昆区入选“2014中国最具外资吸引力县市区500强”西部地区前10强。昆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包头市各旗县区首位、自治区前列。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 000亿元,同比增长7.2%,占全市的比重为29.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3.35亿元,同比增长15.0%,占全市的比重为18.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2.53亿元,同比增长10.0%,占全市的比重为33.13%。

昆区工业有钢铁、稀土、不锈钢制造等三大优势特色产业。金属深加工园区先后被评为内蒙古高新技术特色工业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级稀土钢深加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钢铁化工物流园区为代表的生产业和以包百、神华商圈为代表的生活业良性互动,包百、神华商圈已成为包头市规模最大的商业中心,三次产业比例为0.3∶41.2∶58.5。

1.2 农业发展现状

1.2.1 农业规模相对较小,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小。昆区是包头市党政机关所在地,是包头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中心,位于包头市西部地区,人均GDP约163 961元,2010―201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略有下降,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9%,2014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下降幅度较大,农业增加值下滑明显。

1.2.2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传统农业比重大。昆区现有耕地面积2 933 hm2,农牧户1.2万余户,农牧业人口3.77万人。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以种植业、养殖业和物流业为主。种植业以大田作物玉米、小麦和马铃薯为主。养殖业主要包括奶牛、羊、猪等。2014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 453.33 hm2,其中粮食作物小麦播种面积233.33 hm2,玉米1 133.33 hm2,马铃薯及其他作物86.67 hm2。牲畜存栏达44 180头(只),同比下降16.8%,其中,大牲畜存栏2 280头,同比下降62.5%,羊存栏31 800只,增长47%,猪存栏10 100头,与2013年同期持平。

1.2.3 重点项目较少,龙头企业带动力尚待提高。昆区农业重点项目4个,主要为休闲农业项目、科技带动项目以及物流项目。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5个,其中国家级2个,自治区级6个,市级7个。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接不足,带动力亟须进一步提高。

1.3 文化和农业资源状况

1.3.1 水资源。全区拥有水资源2.76亿m3,其中,地上水0.48亿m3,地下水2.28亿m3。全区工业和居民用水采用黄河水和地下水,农业用水以地下水为主,水利条件优越。

1.3.2 科教资源。作为包头市经济、科技和教育的中心,昆区科研教育资源丰富。有内蒙古科技大学、中冶包头钢铁设计研究院以及浙大包头分院等众多科研院所,中国农业大学与包头市形成了“市校合作”战略,对包头农业进行长期科技支持服务,并成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1-2]。

1.3.3 文化资源。包头市是沟通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之间的交通要冲,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交往的前沿和旅蒙晋商互市之地。中原文化与北边文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晋陕文化与草原文化交融、交错、交流,形成了包头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移民文化、阴山文化。建国以来,包头市发展为集重工业城市、边疆城市、少数民族城市、西部城市、内陆城市和移民城市于一身的地区。先后获得过2002联合国人居奖、2000年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华环境奖等殊荣,逐步形成了“多元包容、和谐创新”的城市文化[3-4]。

2 昆区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包头市和昆区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条件下,昆区农业发展的高端化、科技化和尖端性需求与城镇化挤压农业发展空间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集中体现在农业的功能定位不准、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滞后、农业发展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

昆区作为包头市中心城区,包头市农业高精强发展战略对其角色定位应是高端、尖端和前端农业。在科技支撑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大背景下,昆区农业依靠科技支撑激发农业创新活力,是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城镇化与工业化对昆区农业发展的负面影响较大,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农业发展既有促进和反哺作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同时也有较大的消极和负面影响。一是城市化挤压农业生产和资源空间。工业和城市发展占用耕地,耕地变为建设用地,现代农业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实现困难。二是工业化影响农业生产环境。昆区内包钢、稀土工业等工业化生产带来资源损耗和环境的外部效应,制度和技术的变化滞后于资源禀赋的变化,直接限制和危害现代农业生产;瓦片经济影响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和人工的投入,造成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化。三是城市化和工业化与农业对高等级要素的竞争。工业化吸引了大型企业集团和与之匹配的高素质人才、规模性资金等高等级要素,造成农业人才、资金、信息等生产力要素洼地。

3 “十三五”时期农村牧区农业转型发展方案

从昆区农业发展的背景条件来看,昆区农业适合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大环境对其的发展定位和需求是转型发展,发挥其对城市的服务功能,而昆区目前农业处于弱势地位,受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消极影响较大,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农业的促进和反哺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其农业提升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内因自势造势消除弱化消极影响;二是外因借势用势强化利用促进因素。

遵循《包头市城市总体规划》,顺应昆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趋势和战略要求,对现有涉农两镇和昆北办事处3个片区进行整合和提升,昆河镇片区和昆北办事处片区采取农业退出机制,逐步退出,保留卜尔汉图镇片区,在总体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布设重点项目。

3.1 昆河镇片区发展方案

3.1.1 现状。昆河镇随着城镇化发展,农业耕地所剩无几,农民离开土地后,主要靠租房给外来人口增加收入,属于城乡结合部的“瓦片经济”形式。现实的“瓦片经济”支撑功能助推了低素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维持了低档次的人口和居住结构;给排水、供电、供热、垃圾排放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性文体和医疗卫生设施发展缓慢,不能满足区域村民、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环境质量急需改善,制约昆河镇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瓦片经济”下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断降低,现有传统农业模式低档次维持。

3.1.2 发展方案。根据《包头市城市总体规划》,此片区为城市建设区,以包头市城市建设为契机,整合利用旧村改造和产业布局等方面的政策,弱化和消除瓦片经济相关产业,调整资源配置、完善配套的基础和服务设施,增强对高端产业的吸引力。农业退出机制:近期在农业用地内发展低成本矮棚设施农业,提高农业的效益,中远期农业逐渐退出。引导农民进入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农民从以土地为载体的实物保障体系向基金式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自由转移。建立多样化的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模式,通过适当的福利政策安排及补偿,使得农户退出承包地后所获得的补偿效用略大于或不小于承包地保有的效用。

3.2 昆北办事处片区发展方案

现状是处于城镇化进程过渡区域,可支配的土地资源较少,目前此片区农业用地尚不足66.67 hm2,农业产业发展空间有限;现有农业用地维持在低水平苗木种植状态,生产效益较低;农业地块周边为城市建设主干道,但现状道路基础较差,有拓展修整的需求。发展方案为农业用地转为城市绿化用地。

3.3 卜尔汉图镇片区发展方案

3.3.1 现状。辖有16个行政村,其中乌兰计二、三村、哈德门村及打拉亥村部分耕地为昆区农业的主要载体,基本农田和一般农地集中,目前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包括玉米、杂粮和蔬菜等;土地整理项目已经覆盖,田间节水灌溉管道铺设,但目前灌溉方式仍为传统漫灌。水泥路和乡间道路纵横地块,但部分路面需要修整;已有部分农业项目,卜尔汉图嘎查的现代农业基地占地面积20 hm2,主要从事农产品、农业观光旅游、食品、餐饮、物流配送等多元化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及相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哈德门村华兴天源花卉产业占地面积5.2 hm2,以蝴蝶兰成熟苗出口为主导产业,目前已投入2 200万元,建成智能联栋温室2栋逾6 000 m2,日光温室12栋共7 000 m2;地块内村庄集中与分散并存,有旧村改造的需求。

3.3.2 存在问题。农业生产方式为一家一户,耕作方式粗放,种植品种传统,生产效益不高;龙头企业规模偏小,科技水平低,市场竞争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力较弱;周边环境受工业影响较大,工业化和城市化既挤压了农业的生产空间,也挤压了农业的生态环境空间。

3.3.3 发展方案。“四化”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一是重点突破,建设项目化。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整合优化农业资源,确定建设的重要节点和重点项目,建设一批起点高、带动强、效益优、层次高的精品农庄和农场,先期突破,带动片区整体发展,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二是培植龙头,产业集群化。引进高科技、潜力型龙头企业,对接重点建设项目,带动高端龙头企业落地,强化农业的龙头带动,形成高端农业产业集群。三是产业融合,功能多元化。按照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的思路,促进科教、文化、旅游和农业融合,形成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促进农业功能拓展,形成多元功能耦合,重点功能突出。四是创新发展,手段科技化。推动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 转化,发展科技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农业。

针对区域环境特点,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选择高科技设施农业展示示范项目、航天育种示范基地项目、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项目、核碳与循环农业示范基地项目、休闲养颐农庄项目、农业科普博览园项目、农业众筹示范基地项目、自有知识产权花卉母本基地项目、农业生态修复试验基地项目、设施园艺与生物组培基地建设十大重点项目,作为引领昆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龙头项目。通过政府、集体与社会投资三方结合,广泛对接政策与工程项目的支持;以村民作为收益主体,充分保障其参与权与长期权力,自主管理,和谐推进重点项目实施。

4 参考文献

[1] 金莲,王永平,刘希磊.国内外关于现代农业的研究进展[J].世界农业,2012(7):28-32.

篇3

[4]田爱奎,杨瑛霞,夏天,张际平.数字化游戏学习的发展及展望[J].电化教育研究,2006,(01).

[5]孙莅文,邓鹏,祝智庭.基于娱教技术的体验学习环境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5,(7).

篇4

作者简介

李宁,11年咨询行业从业经历,具备丰富项目执行及管理经验,善于解决传统企业转型电子商务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专注于电子商务商业模式设计、战略路径规划、运营规划、运营辅导及培训,对于B2B、区域B2C、O2O、全渠道、微商等商业模式均有深入研究,致力于帮助传统企业向电商领域稳健过渡,快速成长!服务企业包括但不限于中粮我买网、中免集团、越秀集团、中国远洋集团、舜天集团、宏图三胞、天津物产、淘常州、港湾网、九龙港、尚农网等众多国内大型知名企业。

潘晓,资深互联网电商专家,传统行业“互联网”转型导师,6年互联网战略转型咨询经验。专注于传统企业向互联网电商转型的战略规划、组织变革、商业模式、运营规划等,在O2O、B2B、B2C等领域有丰富的实施经验。服务过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中远集运、中免集团、越秀集团、大猫电商、尚农网、派格太合、四季沐歌、天津物产、CETC、中国城建院、中节能集团、河南水投、中国电信、浙江联通、陕西联通等。

徐英淇,吉林大学经济学硕士,资深互联网战略管理咨询专家,尤其擅长企业互联网转型过程中的企业战略规划、组织架构重塑、股权激励设计、人力资源体系搭建、企业文化营造等领域,在《管理学刊》《现代商业》《中国经贸》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文章,服务过的企业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远洋、中国烟草、上海金山投控、厦门同安国投、尚农网等。

内容简介

本书从“互联网农业”产生的现实发展、市场需求、政策环境出发,总结出“互联网农业”的产业链发展与创新模式,并*终提出了农业企业打赢“互联网化三大战役——卖货、聚粉、建平台”的实践应用以及各大战役间的协同运作。本书结合案例进行详尽论述,并适时总结核心观点和关键成功要素,对于还处于初创探索期的“互联网农业”,不得不说是*为珍贵的伴手宝典。本书能够为那些亟待寻求转型的农业企业以及业界人士提供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启示。本书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谋划了行之有效的方针策略,为农业电商健康发展指定了清晰明了的通道路径,无论你是农业相关企业的管理者,还是农业相关政府部门的公务人员,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的闪光点。

目录

推荐序一互联网:助力三农发展

推荐序二互联网:创新农业产业模式

推荐序三互联网:打造有机农业全产业链

序言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化的三大战役

第一章环境催生“互联网农业”

第一节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2

一、“互联网”大环境分析// 2

二、互联网农业:风口下**变革潜力的蓝海// 8

第二节政策要求与产业需求双轮驱动农业拥抱互联网// 12

一、国家政策大力促进“互联网农业”// 12

二、我国农业落后现状亟待产业升级// 18

三、用户消费转变要求农业互联网化// 21

第三节中国“互联网农业”的现状及问题// 23

一、中国“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23

二、目前国内“互联网农业”的核心问题// 28

第二章 什么是“互联网农业”

第一节一张图读懂“互联网”// 32

一、什么是“互联网”// 32

二、什么是企业“互联网”// 34

三、什么是产业“互联网”// 52

第二节“互联网农业”全景// 62

一、互联网农业企业// 62

二、互联网农业产业// 66

三、互联网智慧// 69

第三节“互联网农业”产业链// 73

一、互联网农资农机// 73

二、互联网农业生产// 78

三、互联网农产品流通// 82

第四节“互联网农业”创新模式// 87

一、互联网休闲农业// 87

二、互联网淘宝村// 90

三、互联网农村金融// 92

第三章 如何实现“互联网农业”

第一节“互联网农业”之卖货// 101

一、什么是卖货// 101

二、卖货案例分析// 101

三、卖货关键措施// 129

第二节“互联网农业”之聚粉// 130

一、什么是聚粉// 130

二、聚粉案例// 130

三、聚粉关键措施// 140

第三节“互联网农业”之建平台// 142

一、什么是建平台// 142

二、建平台案例// 142

三、建平台关键措施// 158

第四节国外“互联网农业”创新模式// 161

一、Ocado—技术创新提升用户体验// 161

二、Local Harvest—整合农场资源专注本地化服务// 163

三、Farmigo—打造食品社区C2B模式// 165

四、Peapod—世界上**家食品电商公司// 166“

第四章 互联网农业”挑战与对策

第一节政府层面// 171

一、需要面对的挑战// 171

二、实施举措// 176

第二节企业层面// 183

一、需要面对的挑战// 183

二、实施指南// 187

第五章“互联网农业”趋势与未来

第一节趋势一:生态圈融合趋势// 198

第二节趋势二:智慧农业趋势// 200

第三节结束语// 201

后记// 2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