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范文

时间:2023-11-30 11:18: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

篇1

规模经济是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而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二者的联系:规模经济是规模报酬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规模经济以规模报酬为中心。

经济(Economy)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简单地说,经济就是人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一切物质精神资料的总称。这一概念微观指一个家庭的财产管理,宏观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在这一动态整体中,生产是基础,消费是终点。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一、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从合作社到的体制转变,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但到目前。这一体制转变对农业发展的推功作用已基本上没了潜力,尽管农业有少许发展。那也是靠科技进步来拉动的。目前,大量农民工进城打工,而把老弱幼小放在家里,在外地挣了钱,在老家农村盖上一个大院子,说是为了小孩子结婚用的,而刚刚结婚的年轻人在新房里住不到一个月也出去打工了,留下一个用全家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心血挣钱盖的一个大院子没人住,不仅浪费了新房,而且占用了很多土地。老的小的在家少人照顾,家里人思念打工在外的人,在外打工的人担心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付出了感情上的巨大代价。这与以人为本明显违背,到头来农民还是收入最低,而农民收入低又不能促进消费,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及提高生产总值也有阻碍作用。

二、农业发展落后。农民依靠种地增收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农产品一般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在我国,农产品基本上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以几亿计算,而购买者也是几亿或十几亿计。产品无差别,对价格没有控制能力。处于这样的市场中,每个生产者即农民所生产的产量都微不足道,单个农户只是价格的接受者。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责任制后。农作物的生产和销售基本上处于市场竞争中。产量低不行,产量高却会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这个怪现象是我国目前农业生产及影响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二)厂商利润与所生产产品的市场垄断力(或者竞争力)的正相关关系

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厂商超额利润与垄断力和销售规模成正比关系。农产品由于垄断力为零,所以没有超额利润可讲,原因是生产者、销售者太多。怎样既能使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又能使农民增收,关系重大,不仅仅关系到农业的问题,也影响到其他行业的发展和农业对其他行业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提高国民消费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提高的重大意义。

(三)农业发展对其他产业的影响

在我国不仅农业为其他产业提供原料,而且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其他产业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没有农业的发展,农民不富裕,不利于为其他行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也不利于其他产业产品的销售,从而难以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生产总值。所以,进一步发展农业,使农民增加收入意义重大,需要找出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农业发展途径。

(四)让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定居利于增加消费意愿促进内需增加

农民从农村到城市后,其消费意愿会加强;另外,解决好农民到城市的户口及保险、社会保障体系,消费信贷等,都会大幅提高农民的购买欲望,从而大大增加消费需求,从而拉动当今产品的更新换代。

三、适度规模经营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目前科学技术在农业里的大量应用,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原来一家几亩地到了收割时候,基本上全靠人力、畜力,要干上一个月。而现在主要靠机械,全村的土地靠二、三十人耕种即可,为少数人的大面积耕种提供了现实保证。

2、目前,的潜力已尽,逐步过渡到适度规模经济阶段的时机和必要性已日趋明显,这也是其他产业发展、经济发展所要求的。

3、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促进了经济高速发展,而农业领域的市场经济气氛并不强烈,在市场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方面,农业的收益并不充分。

4、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且农业人口数量是其他任何一国所不能比的,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农民不能离开,至少是最近几十年内不能离开土地。

综上所述。应按如下方法解决农业问题:

篇3

中图分类号:TB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683(2013)02-0081-05

0、引言

铝硅合金中由于添加了硅元素,使材料具有熔点低,熔体流动性好,容易补缩等优点,因此主要用来制成添加材料,用于铝合金焊接领域及双金属材料的包覆层等,如钎焊板、焊条和焊丝等,但是加入硅以后,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硅晶粒属于脆性材料,未经变质处理的铝硅合金中硅晶粒一般都呈板片状,板片状的硅晶粒对铝基体产生了严重的割裂作用,降低了材料变形均匀性和塑性,使板材在轧制时容易产生裂边、断带等缺陷,为此,应用有限元法模拟板材塑性变形过程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ZY Jiang.AKTieu等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带钢冷轧有限元模型,利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理论分析了摩擦系数对轧制过程的影响规律,Heng-Sheng Lin等利用Deform-2D软件对棒线材的拉拔工艺进行模拟研究,得出了材料变形不均及残余应力的存在与摩擦系数的关系模型,王露萌利用Deform建立镁合金板材轧制模型,对轧制过程中板材的温度场分布及轧制力进行分析,模拟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误差很小,证明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和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华中科技大学的戴晓光利用Marc建立五道次有限元轧制模型,模拟分析了轧制过程的温度场。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学者在有限元分析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研究领域主要是钢铁及镁合金,对铝硅合金的研究少之又少,利用有限元的方法分析基体内部不同形状增强体颗粒对基体影响的研究更为少见。因此,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不同形状硅晶粒对基体的影响,得到形状对基体的影响规律,为铝硅合金变质处理可以提高材料性能提供理论证明,模拟方法为后续轧制工艺参数的优化奠定基础。

1、实验方案

Deform有限元分析大体分为三部分:前处理、求解计算和后处理,前处理主要进行模型导入、参数设置、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设定;求解计算对前处理生成文件进行分析解算;后处理对解算出的文件进行应力、应变等相关分析。

1.1 三维建模

由图1(a)可以看出,未经变质处理的硅晶粒多呈板片状,而经过变质处理的硅晶粒如图1(b)多呈球状或椭球状。本文依此为根据进行建模,分别建立含有板片状和球状硅晶粒有限元模型。

由于DEFORM软件自身没有建模功能,但是有良好的嵌入接口,可以将多种CAD软件建立的模型调入前处理。并对调入的模型进行位置、条件的设置,完成模拟分析工作,本文利用UG软件进行建模、装配,同时将整个板带划分为200个单元,取一个单元的一个或三个硅晶粒进行研究,以减少解算时间,提高解算精确度,增加模拟结果的准确性,为减少重复计算时间,模型建立为整体模型的1/4,尺寸设置为如图2所示。

1.2 Deform前处理

将UG已建好模型导入软件,进行参数设置,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

由于分析区域主要在硅晶粒附近,因此需要进行局部网格细化,参数细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设定或更改参数时,必须保证以上各数据相加之和为1。

边界条件设定是本次研究的难点与重点,对异相体颗粒与基体的接触关系设定,没有以往学者的经验可以借鉴,经过不断摸索、实践,在错误中不断地尝试,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法,相似研究领域,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晏义伍博士,对挤压状态下的增强体颗粒的受力情况进行了研究,本文作者在模拟初期引用晏义伍博士的方法,但是由于本次模拟的是轧制过程中增强体颗粒的受力分析,就会发现他的边界条件引用过来并不可用,因为挤压状态下,可以设定颗粒与基体的接触关系为剪切摩擦和库伦摩擦,然而对轧制状态下,这种边界条件是不可用的,当板材刚刚进入轧制区域阶段,轧辊对板带有压力存在,而板带对颗粒没有压力施加,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即使有摩擦因数,也不会产生摩擦力,因此会产生模拟过程中轧辊带动板带直线运动而晶粒留在原位不动的情况,导致模拟无法继续进行。经过研究,利用Deform一3D Ver 6.1中粘结条件,即设定晶粒与基体之间为粘结、不可相对移动或滑动,使晶粒与基体相连接,如图3所示,边界条件设定后,轧制模拟过程中避免了铝基体与硅晶粒脱离现象,模拟结果充分达到预期目的。

2、结果与讨论

2.1 模拟结果分析

分别对含有球形及板片状硅晶粒轧制模型进行结果分析,利用点跟踪功能分别在球形和板片状硅晶粒及铝基体上拾取数据点,通过对比分析轧制过程中硅晶粒周围等效应力、等效应变数据,从变形不均和应力集中角度分析性能差异的原因。

在两个模型上分部取3个数据点,球形硅晶粒上取点为,P1在硅晶粒上;P2在铝基体临近晶粒处;P3在铝基体普通区域,板片状硅晶粒上所取P1、P2、P3三点均在铝基体上,取点及应变分析云图如图4所示。

可以看出,板片状硅晶粒周围金属堆积区域大于球状硅晶粒周围铝基体堆积区域,也就是说相对球状硅晶粒,板片状硅晶粒周围应变不均现象更加明显,由图5等效应变曲线图可以看到,球状周围铝基体堆积值取点2为0.50,而板片状硅晶粒取点1为0.559,表明板片状周围金属堆积值大于球状硅晶粒,也就是说相对球状硅晶粒,板片状硅晶粒周围应变不均现象更加明显,可以推知:当受到拉伸应力的作用时,板片状硅晶粒周围韧性断裂面将小于球状硅晶粒周围热性断裂面区域,使含有板片状硅晶粒延伸率值小于含有球状硅晶粒板材延伸率。

从图6可以看出,板片状硅晶粒上等效应力值明显大于球状硅晶粒上等效应力值,从等效应力曲线图7可以看出,轧制变形区板片状硅晶粒最大等效应力值为221 MPa,大于球状硅晶粒上最大等效应力值133 MPa,说明板片状硅晶粒周围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大于球状硅晶粒。

由此可以推知:在拉伸应力作用下,含有板片硅晶粒受力不均导致硅晶粒上应力集中,在脆性情况下,断裂应力与屈服强度相等,当应力值达到硅晶粒屈服强度时,硅晶粒破碎形成裂纹源,使含有板片状硅晶粒板材抗拉强度小于含有球状硅晶粒板带,同时,在轧制生产中,含有板片状硅晶粒板材也更容易差生裂边、断带等现象。

利用有限元方法从等效应变和等效应力角度分析得到,含有球状硅晶粒板材比含有板片状硅晶粒板材整体性能更好,证明变质处理对板材性能提高的重要性。

将以上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如表3所示。

2.2 实验验证

本次通过对变质前后铝硅合金拉伸试样进行拉伸试验对模拟结果和结论进行验证。

2.2.1 实验条件及试验过程

试验用材料见表4,利用Instron-1186万能电子拉伸试验机对试样进行拉伸实验。

篇4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025-02

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相关概念

在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经济合作组织,不具有政治合作或文化合作的功能。

因此,笔者认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依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按章程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活动的合作经济组织。本文主要对专业(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分析和研究,即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市场或政府有关部门的推动下,由农民自办,或与有关部门、组织联办的合作经济组织。

2 农业交易成本的存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总成本构成由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两部分构成。农业经营规模的大小与农业总成本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小与农业经营规模有关,而农产品的交易成本的大小同样与农业经营规模相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总成本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交易成本。尽管交易成本应包括哪些具体项目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但就农产品而言,至少也应包括:信息成本;谈判、订立合约成本;监督执行合约成本等。

信息成本:这里的信息成本主要指在信息成本中与人打交道时所发生的信息成本,它是在与人打交道时所花费的与潜在的交易对手相关的各种信息的成本。对农户而言,其信息成本主要是进行市场调查,获取关于各类农产品、生产资料、技术等价格分布和质量的信息;寻找潜在的买者和卖者,获得与他们的行为有关的各种信息,为此就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

谈判、订立合约成本:主要包括为确定农产品品种、数量、价格、质量标准、交货时间、方式、地点以及其他事项所进行的谈判以及合约的起草、讨论所花费的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主要的是面向市场进行生产的,根据合同进行生产,因此在合同签订时,首先必须经过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买卖双方都希望确定一个有利于自己的真实价格。其次是对农产品质量标准的议定,这必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和物质成本。再次,就是对交货时间、方式、地点及其他事项的议定等等。

监督执行合约成本:在签署了交易合约以后,只要整个交易过程还没有完成,就还不可掉以轻心,因为还要监视和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防止合同执行人任何可能的违约行为。在现实世界中,一笔买卖或一项经济活动通常都是事前签订“合同”,在一定时期后“交货”,完成一项交易。在这一过程中,“损人利己者”就可能利用交易对手的无知或轻信,在签订合同时信誓旦旦,对方付款后,却不老老实实地照合同上的条款,保质保量地提品,结果使对方的利益受到损害。在经济学上,这种利用他人“轻信”的机会损人利己的行为称为“机会主义行为”。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机会主义行为”,所以合约的签订双方都必须监督合约的执行情况,这也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同时,当一方违反合同条款,对另一方造成了损失,在事实弄清楚之后,受损失的一方还要索赔,而“索赔”这件事也是要花费成本的。

从以上对交易成本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交易成本具有不可分的特点,无论农户经营规模大小,其交易成本大体相近。因此,农户经营规模越小,单位农产品所要分摊的交易成本就越高。在生产成本相同的情况下,交易成本越高,农产品的总成本也就越高。近年我国出现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户对农产品信息掌握不完全,而农户要掌握农产品的完全信息,就要花费比较高的信息成本。对小农户而言,他根本无法支付高额的信息费用。

由此可见,在以人畜力耕作为主的情况下,即使农业小规模经营的生产成本有可能低于大农场经营的成本,但由于交易成本高,农产品的总成本还是比较高。而在以机械耕作为主的情况下,农业小规模经营不但生产成本高于大农场经营,而且交易成本也远远高于大农场经营,因此农业小规模经营的总成本也高出大农场经营总成本。

3 探索我国现行土地政策下实现农业规模经济的路径

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农业小规模经营的成本要高于大农场经营的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规模经营的农户要降低交易成本,就必须实现农户之间的合作,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规模经济在农业发展中就体现在它特有的组织形式上,农业规模的扩张一般有两条途径:⑴农业内部规模扩大,即通过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集中,农户经营规模增大;⑵农业外部规模扩大,即通过农户之间的合作或不同生产环节的合作,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的土地政策,并且沿用至今,该政策把土地按人口实行“均包”,土地经营权凝固在千家万户农户手里,而且一家一户承包的土地小而分散,从而形成普遍的超小型土地经营格局。小规模经营的土地格局,导致农户交易成本的增加,交易成本高,是产生农户合作化需求的根源。由于农民和农业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农民是市场经济主体中的相对弱者。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内部的规模扩大将是一个长期的进程。因此,在当前应当重点推进农户外部的合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正是实现农业外部规模经济的纽带。

3.1 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理由

首先,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费用高。农民依赖于自然环境,散居于广大的农村,并且农村信息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这些客观因素导致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难度较大。在我国农村实行以来,千千万万分散的、小规模经营的农户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直接面对市场,自主决定生产经营活动,这对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有效率的。但是,分散经营的农户要想及时准确地掌握激烈竞争的市场信息,是十分困难的,其花费的成本也是农户难以承受的。

其次,由农业本身的特性所决定,农民面临的各种风险也比较大。农业作为一个深受动植物生理特性强烈制约的产业,密切依存于自然条件。一旦遭受自然灾害,农产品有效供给将会受到损害,从而增加了农民履行农产品供给合同的风险性。更为重要的是,农业生产周期长,而且农产品具有鲜活性特征,一旦农产品不能及时销售出去,不仅影响农业生产的周转速度,而且影响农民的收益。

再次,农民谈判能力差,成本高。尤其在我国,农产品商品率低,农民能拿到市场交换的农产品数量有限,单个的农民一般不会花费物力和精力去签订合同,且单个农民的知识水平,见识都十分有限,基本不具备谈判的水平和技巧。

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小规模经营农户的竞争力出发,支持农民组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十分必要的。

3.2 建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优势

首先,它有利于克服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在我国实行的下,由分散化、各自为阵的农户直接进入市场,就难以回避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由于合作化和组织化程度低,决定了农民在市场交易过程中的谈判地位低,就不能摆脱中间商和大公司的控制。农民合作组织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其次,它可以减少当前我国农民素质普遍不高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吉萨在对减少农业劳动力供给的迁出效应的研究中发现:农业地区教育水平上升10%会使离开农业的移民增加6%至7%,净效应是提高农业工资的5%。由此可见教育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然而,我国农村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者不学,学者不农”的状况比较突出,而这造成我国农业生产效益的低下是显而易见的。建立农民合作组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可以为农民提供知识,可以通过培训的形式来提高农民素质,目前农村里的文化室就是很好的例子,文化室提供农业种植、养殖知识,同时让农民增强日常生活的基础知识等等。

再次,它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单个家庭无力购买的现代化耕种设备,农民合作组织可以购买,然后或租或借给农户使用,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力,同时劳动监督有效性将得以提高,监督费用将得以降低,使得农业规模经济体现出来。

并且,它还可以有效地克服现有的农业产业组织不适应市场而表现出来的内部小规模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所带来的农业生产的效益损失。建立以效益为中心,通过龙头企业连基地,基地连农户,实现产加销、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通过分工和专业化实现效益,这就可以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如上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对家庭经营模式的补充与完善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正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力量,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集农民家庭经营的个体劣势为群体优势,大大的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克服农业生产内部效率损失而实现规模经济。

3.3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农业规模经济的实例

江苏省东台市高效农业实现的农业规模经济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2007年以来,江苏省东台市按照省和盐城市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坚持把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强产销对接,加大政策扶持,强化服务指导,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07年该市实现农业现价总产值109.6亿元,农业增加值4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9%,其中新增农业增加值3.97亿元,完成省定年度目标任务的147.6%,预计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7010元,比上年增长12.8%,农民收入连续四年增幅达一成以上。全市亩纯收益2000元以上的高效农业面积发展到90.3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57.9%,其中2007年新增11.5万亩,占省定年度目标任务的121.3%。新增高效渔业面积2.5万亩,占省定年度目标任务的125%。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大户发展到6万多户,生猪、肉禽、蛋禽、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到51.3%、81.9%、93.8%、75.6%,均比上年增加5个以上百分点。

在实现其规模经济的高效农业规模化的发展上,该市作了以下工作:

(1)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产业化农业。2007年以来,该市坚持把产业化开发作为促进农业持续增效的战略性措施来抓,坚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牵动推进。到目前,全市依法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已达118个,居全省县级之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涵盖蚕桑、生猪、家禽、瓜果蔬菜等各特色产业门类,辐射带动农户17.5万户、高效种养面积70多万亩、畜禽规模场户5.3万个。初步形成西瓜、青椒、三韭、甜叶菊、家禽、山羊、生猪、蚕桑、鳗鱼、鱼10大特色支柱产业,其中大棚反季节西瓜种植面积全国第一,大棚青椒种植面积全省第一,瓜果蔬菜面积、产量和设施栽培面积全省第一,家禽、山羊、乳猪养殖总量全省第一,蚕茧生产总量全省第一,土池养鳗面积全省第一。

(2)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解决市场矛盾。目前全市各类农产品特色市场已达91家,销售全市80%以上的特色农产品。2007年4月份,利用“东台西瓜”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的契机,在上海举行新闻会,邀请上海、苏州等地20多家大型市场及农民日报、新华日报、文汇报等国内15家知名新闻媒体参加活动,全面推介东台农业。三仓镇农民经纪人王青年购销瓜果蔬菜3万吨,2007年仅推广新黑田五寸胡萝卜就达7000多亩,全部实行保护价收购,基地农户亩均增收500多元。坐落在市种畜场内的登奥禽业公司,高标准建设蛋禽生产基地,一年多的时间,已形成栏存蛋鸡10万只的规模,注册了7个品牌,鸡蛋主要销往苏果超市南京市场。

4 结语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的生产经营经历了从个体私有为基础的家庭分散经营到以公有制为基础集中经营再到现在的统分结合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的过程,是从到家庭联产承包的变化,从而形成了普遍的超小型土地经营格局。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加人世贸组织后农业所面临的形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难以对接。细小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的直接后果是农业交易成本的提高、土地生产力和有效利用率的降低,不易形成农业规模经济,约束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在不改变农业小规模经营的前提下,要实现农业规模经济,就应从要降低农产品的交易成本入手,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因为它提供着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密切相关的专业化服务,解决单个家庭难以解决的问题,其服务的内容包括向农户提供合乎品质标准、价格合理的生产资料,种植、养殖、加工等生产性项目的技术培训、生产指导、信息服务等等,从而实现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所带动的外部农业规模经济。

参考文献

[1]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2]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篇5

谈起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赵俊峰无比自豪地说:“现如今,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一部分农户的田地都交给合作社订单作业了,还有一部分农户把土地流转或托管给了我们。”

据了解,许昌县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自2010年3月17日成立以来,在许昌地区的农机合作社中一直发挥着引领带头作用。现今,合作社占地面积26亩,有196位社员投资入股,投资金额2100万元。建成机库3000平方米、种子化肥库2200平方米、办公与经营培训用房1500平方米、机手生活宿舍楼1700平方米、维修车间2000平方米,有拖拉机36台、联合收割机30台、自走式玉米收割机17台,各种配套农机具共203台套,服务车辆2台,园区管理员4人。

赵俊峰告诉记者,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由于机械作业质量高,收费低于市场作业费的5%,农民觉得方便又实惠,直接解决了农民收种难的问题。在去年三夏期间,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出动联合收割机30台跨区作业,收割小麦2万余亩,出动拖拉机36台,播种玉米1.8万亩;并引进推广“登海605”、“北青210”、“绿源888”等优质高产、抗病、抗倒玉米种。也正是由于农业机械的带动,农机、农艺的完美结合,使农资供应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以上,共计供应玉米种2万多袋,供应化肥600多吨。在三秋时节,17台玉米收割机全部投入。先后在尚集、五女店、张潘等几个乡镇及临颍 、鄢陵等周边地区作业,玉米收获面积达1.2万亩。

由于合作社有先进的配套农业生产机械,农作物在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全过程都采用精良的机械化作业,改变了原来分散经营的模式,既节约了劳动力,又增强了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

“入股农机专业合作社使得外出的农民安心打工挣钱,不再被土地所困扰。”赵俊峰介绍道,对农户来说,通过土地入股加入了合作社,就等于自家的地啥也不用管,像在银行存钱一样,就可收“利息”。该合作社托管土地1.3万亩,流转5000余亩。通过土地的托管与流转,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大型农业装备有了用武之地,在流转的土地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同时还可以让流转土地的农民到园区务工挣钱。该合作社在园区内植树1万余棵,达到了田成方、树成网、路相通、沟相连的标准,直接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据介绍,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对于流转的土地狠下功夫、做足文章。三夏之际,合作社不误农时、抢收抢种,出动收割机18台、拖拉机20台,在4天内使5000亩小麦全部收割完毕,并且做到了颗粒归仓。紧接着开始播种,抗旱浇水,起垄栽种红薯,并与所流转土地的杨寺、盆北、焦庄、城角徐4个村签订浇地、栽种红薯协议。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他们劳有所得。去年秋季,3500亩玉米、500亩大豆、1000亩红薯获得丰收,利润达110万元。

“种地不相信科学不行,过去是我们上门求技术,现在是技术员上门送技术,这真是件大好事啊。”入股合作社的农户纷纷表示。为向科技要效益,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推广宣传农业新技术,合作社定期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对合作社成员开展农机驾驶、农机维修免费培训。合作社还积极参与农机部门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试验示范工作,带头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合作社还利用宣传彩页、服务车辆,大力宣传农机安全作业知识和农业科技知识,听众已达3.5万人次,发放农技资料9000余份,接受农民咨询6000人次,充分体现了合作社服务三农、服务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篇6

本土服装企业的崛起,在于学会了用机械化的流水生产方式加工服装。所谓“以机器代替人力”,包括以“性价比”的优势,代替传统的手工业者,代替上海裁缝。

遗憾的是,本土企业没有适时转向营销及其品牌建设,而是转向规模化生产,谋求规模经济收益。

与规模化生产相联系的是备货式生产方式:通常提前两个季节备足货源,也就是春季就要为秋冬季准备足够数量与品种的服装。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神仙,都很难预料未来市场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一旦发生偏差,只能展开产品大战、价格大战、促销大战、渠道大战,美其名曰“4P营销”。

产品大战,包括盲目延伸产品品类。从男装延伸到女装,从休闲装延伸到运动装,从职业装延伸到专用装,从中装延伸到西装;渠道大战,包括争夺渠道、扩大零售门店的数量。

由此造成的利润损失,以及现金流量的损失,只能通过进一步追加产销规模加以弥补。然而,产销规模一旦超过企业变品种、变款式、变花色的能力,存货就会急剧增加,以指数的方式急剧增加。围绕着存货风险的处理,又会引发厂商之间激烈的冲突。双方妥协的结果,只能是进一步降价促销。

至此,企业已经陷入困境,规模化扩张的道路已经走到尽头,只剩下最后一招,那就是从供应链上想办法,或降低面料成本,或降低加工成本,直至毁掉品牌为止。从上海服装、到广东服装、浙江服装、福建服装,短短的30年,国产品牌如过眼云烟,随风飘散。

ZARA的极速供应链

在大众市场上要想维持住一个品牌,必须提高产品的生产性。

过去“产品的生产性”主要依靠规模。所谓“规模经济”,现在更多地需要依靠速度;所谓“速度经济”,也就是通过缩短周期,减少存货,降低成本,典型的代表就是西班牙的ZARA品牌。

基本做法是:不断缩短服装设计与加工周期,形成快速供应链。以更小的批量、更短的周期,减小各环节的存货及其存货变现的风险,实现更低的成本或售价。

难能可贵的是,ZARA把“缩短供货周期”作为各部门、各环节的共同的目标,并按照“整体通过速度”的要求,30年如一日,展开跨部门协同。

ZARA 的理念是,控制价值链所有的环节和可能发生的变数,直到产品被顾客买走。

ZARA经过30年持续的努力,实现快速供应能力;产品从设计到采购、生产、全球各地的服装店上架销售为15天,必要时可以加快速度到7天。配送速度是:24小时到达欧洲大部分门店,48小时到美国,72小时到上海和日本的门店。

ZARA最终取得的成就是,2008年销售额为80亿欧元,平均售价85%,存货低于10%。

在订单处理环节,目标是8小时内把所有订单分解完毕,绝不浪费1分钟。ZARA按照这个目标配置资源和人手,淡季配置800名员工处理订单,旺季增加到1200人。

在印染和裁剪环节,目标是最大限度推迟印染和裁剪的时间,减免存货偏差。同时,一旦印染和裁剪完毕,以最快的速度加工成服装,减小存货变现风险。

ZARA按照这个目标,在西班牙总共建立了20个生产基地,每个生产基地投资几十亿欧元。在每个生产基地中,都配置了高度自动化的印染中心和剪裁中心;每个印染中心和裁剪中心联系着周边500家从事缝纫制作业务的加工厂,形成方圆200英里的一体化生产基地。裁剪好的衣料,通过现代化的地下物流传送带,直接输送到缝纫工厂。

在配送环节,ZARA建设了2座60万平方米的配送中心,实行24小时昼夜运行。运输卡车像地铁一样准时,货物上车,无论装满与否,按时启运。尽快把产成品送达门店、上架销售,减少停留、等待和转运的时间。

为了确保各环节的顺畅,还设专人对各流程、各环节实时跟踪;追踪订单处理、物料采购、生产作业、外协加工、物流配送等作业流程,检查各环节同步作业情况和时间进度,直至货物抵达门店、上柜销售为止。

篇7

Abstract:The expansion of enterprise scale boundary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an enterprise to realize growth and its essence is to construct and consolidate the radius of enterprise capacity. From the angle of core competen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which determine the radius of core enterprise competence,indicates that the change of enterprise scale boundary is regular within the radius of different core capacity and that capability radius of an enterprise determines the upper limit of scale boundary while the core competence radius of an enterprise determines the lower limit of scale boundary.

Key words:core competence;radius of core competence;scale boundary;measurement

在企业成长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状况,当企业在初创时期,十几个人七八条枪把企业搞得红红火火。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和资本的累积,企业变得越来越大、但也越来越缺乏竞争力,成为外强中干的庞然大物。那么,企业的规模究竟要做到多大才能使其具有竞争力?如何决定企业的最佳竞争力规模边界呢?

一、企业规模边界的内涵

自从亚当·斯密提出专业化和劳动分工决定企业规模边界的观点以来,有关企业规模边界的研究从未间断,取得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企业规模边界的经典理论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分析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所带来的报酬递增现象,认为企业规模边界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分工协作水平决定的,企业在延伸了的分工链条中可以扩展其边界和规模[9]。

卡尔·马克思十分重视协作对企业规模边界的影响[10]。 他指出,企业的规模和边界应由协作劳动创造剩余的大小决定,或者说共同劳动的规模由团队协作生产产生的集体力所决定。此外由于协作生产是技术上不可分的,所以协作的规模就是企业的最小规模,技术的变革能导致生产所需的最低资本额发生变化,使协作规模变大,从而导致企业边界扩展。

杨小凯(1994)将斯密定理加以精炼,认为企业规模是按照工业技术所能达到的范围划定的企业的“自然边界”,并将企业看成是技术上的生产函数:当企业规模均小于市场规模需求时,企业将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确定本企业的规模边界。

科斯(Coase,1993)通过考察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交易成本论。他深入分析了企业产生的原因及其有关规模边界确定的问题后认为,企业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市场交易费用与企业管理成本的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企业就会取代市场价格机制来协调劳动分工,企业的规模边界就会扩大,反之则会缩小。

威廉姆森(1967)主要从资产专用性的角度对企业规模边界进行了研究,认为不确定性、交易频率与资产专用性决定企业规模边界的变化。当某个关键的不确定性的因素存在于原材料的供给过程中时,组织可以向后整合资源去减少其对单一交换对手的依赖性,并且用较有力的条款,保证其对关键资源的可获得性。当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主要来源于获取消费者的过程中或是周期性价格的易变性,组织可以向前整合。此外,交易频率越高,越需要内在化;资产专用性越强,越需要内在化。还有学者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激活和配置力量的角度来考察企业规模边界,认为企业的规模边界应该被设定在对关键性的资源和外部力量行使最大化的战略控制的临界点(Porter,2000)[4]。

(二)企业规模边界的动态理论

钱德勒(chandler 1962)提出企业规模边界的扩张分为横向(并购同类企业)、纵向(开办或并购本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地域(异地开办企业)、技术或市场(生产与企业现有技术或市场相关的新产品)等四种扩张形式。

契斯(1982)认为企业的规模边界是企业组织机构在与市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能力传递的最终体现者,规模边界应该被设定在公司资源组合的最大价值点上。企业规模边界的决定过程就是企业借助制度安排集中许多人使用各自拥有的专业知识组合资源的选择过程[5] 。

(三)企业规模无边界理论

张五常(2000)倡导规模无边界理论,认为企业的规模边界是模糊的,企业与市场只是一个合约。合约链条,是一种合约代替一种合约,本质上没有区别,其合约的选择是由交易成本决定。随着企业规模边界的扩张,可能出现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无法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而相交于一点。此时,企业边界不再是指物质边界,而是指的能力边界,企业规模边界的大小,取决于自身核心能力的强弱[13]。

受上述研究成果的启发,本文认为,企业规模边界是以企业的独特资源形成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为半径而画的一个圆。

二、基于核心能力半径的企业规模边界变动

如图1 所示,企业规模边界的扩张与收缩可以看成是企业核心能力半径的延长与缩短等变迁所致。企业规模边界的变动是通过其核心能力半径的三个扩张点的周期性演进来实现的。这3个扩张点代表企业成长周期演进的转折点,也就是企业规模边界变动的关键点。

1基本能力半径:创造价值,维持企业基本运营;2次核心能力半径:维持企业的短期竞争优势;3核心能力半径:维持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

成长周期一。企业在当地市场由弱到强逐步发展,从基本能力到次核心能力,直至发展到核心能力。成长周期一完成后,企业在当地市场具有竞争优势。这时,企业的规模边界面临第一个扩张点。

成长周期二。企业在全国市场由强到更强的逐步发展,从基本能力到次核心能力,直至发展到核心能力。成长周期二完成之后,企业在全国市场具有竞争优势。这时,企业面临第二个扩张点 ,企业规模边界达到或接近进入全球市场的临界点。

成长周期三。企业在全球市场由更强到最强的逐步发展,从基本能力到次核心能力,直至发展到核心能力。成长周期三完成之后,企业规模边界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对具体的某个企业来讲,企业的规模边界可以直接达到其中的某个成长周期的临界点,比如不经历当地市场的发展,直接进入全国市场竞争,甚至直接进入全球市场。企业规模与核心能力半径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说明,企业规模边界的扩大要建立在核心能力半径延伸的基础之上,盲目的扩张规模边界是不可取的。

从资源对企业规模边界的扩张作用角度看,企业对资源的利用幅度和强度是不一致的,但是资源本身不会引起企业规模边界的扩张,它只提供了扩张的可能性,引起企业规模边界扩张的根本在于企业有能力支持企业规模边界的扩张。在当今,企业的组织结构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通过兼并、收购或联盟,许多企业的规模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有的企业正在逐渐扩大规模,延展边界;有的则将部分业务剥离、外包来缩小规模,收缩规模边界。企业规模边界的两种变化趋势有时还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企业中,在本身扩大整体规模的同时又使其下属企业规模变小。有的企业规模边界虽然没有扩大,但是其控制和支配的范围却扩大了。

企业的存在需要企业能力的支撑,能力半径决定了企业规模边界的上限,而企业的核心能力半径决定了企业的规模边界的下限,由于核心能力半径是基于隐性知识的异质性且它只能产生于企业的成长过程中,无法从市场中获取,企业则将这类活动作为其战略环节,紧紧地掌握在企业自己的手里,也就是说它是企业的最小内核,即企业边界的下限。企业规模边界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企业核心能力半径的延伸会引起企业的扩张,而后企业的规模也随之扩大,企业是进行市场交易还是进行内部生产是由企业核心能力半径决定的。现代企业规模边界的不断扩大,基于企业能力论的角度,就是企业核心能力半径的延伸的过程。企业核心能力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密切相关,资源过剩或稀缺这两种情况均会导致企业核心能力半径的变化。

三、决定企业规模边界变动的核心能力半径及其测度

判断决定核心能力半径大小,一般有三个准则:第一,核心能力半径大小取决于用户从最终产品感知到的产品价值的大小,即企业创造的产品价值的大小。第二,核心能力所能具备的进入各种各样市场的潜力大小。第三,核心能力被对手模仿的难度的大小。那么,企业核心能力半径由哪些要素构成呢?这些构成要素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如何测量企业核心能力半径呢?

(一)构成企业核心能力半径的基本要素

构成企业核心能力半径的基本要素,在90年代之前,不同的研究者之间就有不同的看法,如把核心能力称为专有能力,包括具有企业特性的知识,组织能力,资源配置能力,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Clark,1988)[1]。尽管由于分析角度的不同而导致对企业核心能力内涵认识上的不一致,但都强调了核心能力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如 Gary Hamel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发现新机会的一个契机。企业的持续发展是与核心能力紧密联系的 (Prahalad and Hamel,1990)[2]。

企业要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必须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对企业核心能力的认识开始有趋于一致的迹象。现在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 ,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许庆瑞等,1996)[12]。

本文认为,可以使企业保持鲜明的特色,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能力称为核心能力。因其构成了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且随着时间的积累而不易为其他企业所模仿。例如技术型企业的制造能力,只能存在于企业自身的知识体系中,而不可能成为一种公共财富。辅助能力是附加于核心能力之上的随时可以被模仿的能力,如分销渠道、产品包装技术等,并不能产生持续的竞争优势。操作能力是指用于显示一个企业独特的能力,附加在核心能力和辅助能力上的一种标志[14]。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由战略预测能力、战略领导与决策能力、内部管理创新能力、竞争环境整合能力和技术创新整合能力构成的五位一体的能力综合体,对企业竞争优势起关键作用的知识和能力,是企业能在其产品或服务领域内取得领先地位所必须依赖的能力,它使公司和竞争对手能够显著的区分开来,并为顾客提供某种特殊的利益,是企业开启未来商机大门的钥匙。

战略预测能力是企业感知技术,社会和市场的长远变化趋势的知识与技能的集合,主要是企业对环境的认知与反应能力,即企业家对经营环境感知能力和企业家对企业未来的把握能力。战略预测是对企业未来竞争环境的预见,但不只是简单的理性预测分析,还包括对产业未来状况的独特的、感性的、主观的、非理性的感知。战略预测取决于对环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深厚理解,包括技术与科学知识,文化,社会问题,风俗习惯等。

战略领导与决策能力是企业对未来进行战略性思考,做出正确的预期,构建合理的远景,使企业具有柔性,并领导整个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知识与技能的集合。

内部管理创新能力是内部管理意识与核心人才管理能力的结合。内部管理意识的增强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的合作氛围,从而改善企业内部网络的整合。

竞争环境整合能力是企业认识与反应竞争态势,积极地与竞争环境的构成成分(如供应商,用户,竞争对手等)建立良好关系,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与技能。

技术创新整合能力是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等建立稳定的关系,并获取、汲收和运用这些知识的技能集合。

(二)企业核心能力半径构成要素的基本特征

每个企业的核心能力各具特色,但他们都具有以下共同的特征:

1.不可模仿性。不同的企业应具有不同的核心能力。对一个企业而言,其核心能力呈现出鲜明的特点,难以被其竞争对手所仿制,甚至很难被整个行业所掌握,可以确保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任何企业都不能模仿其他企业已经建立和发展的核心能力。要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学习形成本公司独特的核心能力[15]。

2.拓展性。企业一旦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就可以在其所处的领域建立竞争优势,并使其核心能力向新的领域拓展,进而开辟新的市场,使企业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如柯达公司在彩色胶卷的化学和结构上的核心能力有力地支持了为业余摄影、职业摄影、电影等提供的最终产品,虽然最终产品各不相同,但他们是建立在同一核心优势基础之上的。因此,可以说核心能力是企业创新的源泉。

3.积累性。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公司成长的过程,它需要公司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形成[16]。

4.路径依赖性。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在特定的竞争环境中,沿着一定的方向产生并发展而成的,它与企业的技术、结构、文化、价值观等独特性质相关联,并且展现了企业特有的文化,如果脱离企业的文化,核心能力就会失去其独特性,也就不属于核心能力的范畴。例如,摩托罗拉的快速生产周期的核心能力就是建立在许多基本技能的基础之上的,如同一条生产线的产品规格、尽量相同的设计原则、弹性制造、完善的订单系统、库存管理和供应商管理等。核心能力是对各种技术学习心得与各个组织知识的总合。

(三)企业核心能力半径的测度

1.企业核心能力半径各构成要素的表现形式及载体

分析核心能力半径的决定因素,必须以核心能力的表现形式和依附载体作为分析的前提。前者研究一个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以何种形式反映出来的,而后者探究企业核心能力存在于何种载体之中。根据对核心能力的各种表达可得出,企业核心能力的表现形式有知识、能力、专长、信息、资源、价值观等。这些不同形式的核心能力存在于人、组织、环境、资产等不同的载体之中。由于信息、专长和能力等在本质上是企业内部的知识,而独特的价值观和文化,属于组织特有的资源。

2.企业领导者和企业成员及其知识、能力和素质

首先,企业领导者的品质和决策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关键,缺乏创新意识的领导者是不可能组织协调好各个方面的技术力量来进行创新活动的。无长远眼光的企业领导者若为一时利润而不断改变产品所涉及的领域,缺少自己固定的专业技术和核心产品,就无法形成本企业的技术优势。

其次,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是核心能力的承担者和传播者。毫无疑问,强大的核心能力必须要以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为基础。企业中的工程技术人员是参与技术活动的主体,是企业中新技术扩散的传播者。中级管理者是将新知识、技术运用于生产,转化为产品和生产力的参与者。一线工人是一切技术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参与者,工人的群体技术素质对于技术活动的实施和生产体系的有效运转有着直接影响。当公司致力于某个专业领域的竞争时,它要求个人从内部或外部的渠道获取相关的知识或技能。这种知识可以是信息,比如个人通过进修、参观的方式来获取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发展,它也可以是诀窍,它使得员工能够更熟练、更高效地从事自己的工作[17]。

3.竞争者和顾客

竞争者和顾客是与企业存在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群体。顾客提出了产品或服务的要求,竞争者利用获取和利用新技术及对新技术、新产品进行创新的能力及具有的资金实力都会对公司和核心能力产生影响[18]。

4.环境

企业的创新机制:核心能力的形成需要有一个有利于能力形成的创新机制。包括人才获取机制、人才成长环境、激励机制,R&D 环境,内部民主及沟通渠道,知识管理机制。 企业的环境在不同发展阶段对核心能力的发展会有不同的侧重,如在研究开发阶段,强调分散的创造性活动和多种形式的自由沟通交流,要求形式较为松散灵活的沟通环境。在技术成果进入商业化阶段,则强调统一和人员集中稳定,需要形象标准化的传导机制。

企业的凝聚力:拥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表现为其成员对于企业目标的认同感。当企业目标和企业文化被成员共同认可之后,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剂,形成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企业成员关心支持企业的发展,积极参与企业事物,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相反,凝聚力的弱化会带来企业成员对企业变革的信心和支持率的降低。

(四)决定企业规模边界变动的核心能力半径的测度

综合以上因素的分析,可以建立企业核心能力半径测度指标,如表1所示[19]。

在进行企业核心能力半径评价时,指标的权重至关重要,权重的细微变化会对整个评价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这里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如表2所示)[20]。

结束语

企业规模边界的扩张是企业实现增长的一种重要方式,实质是企业核心能力半径的构建和强化。以核心能力为视角,分析决定企业核心能力半径的因素发现,在不同核心能力半径下,企业规模边界的变动存在规律性变化,企业的能力半径决定了企业规模边界的上限,而核心能力半径决定了企业规模边界的下限。

参考文献

[1] Clark K B. The power of product integrity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5):2056.

[2] Prahalad C K,Hamel G 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79901.

[3] 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93:6174.

[4] Porter.M.E.Competitive strategy [M].Free press,NewYork,2000(4):485501.

[5] Teece D J. Towards an economic theory of the multiproduct firm [J]. Economic behavior Organization,2004(1):4657.

[6] Williamson.O.E.The Economics of organizations:The transaction cost approach[J].Sociology 1998(3):548577.

[7] Yang xiaokai,Ng Yew-Kwang. Theroy of the firm and structure of residual right[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s,1994(4):6778.

[8] Masten S E. A legal basis for the firm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York,1991:196212.

[9]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10]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1] 钱德勒.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2] 许庆瑞.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核心能力的组合创新 [J] .管理工程学报,2000(3):13.

[13] 张五常.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选[M].商务印书馆,2000:133290.

[14] .我国企业核心能力实证分析[J]. 管理科学报,2002(2):24321.

[15] .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增长:以华北制药,长虹为例[J].科研管理,2002(3):581.

[16] 蒋峦.企业边界的模糊与渗透[J].企业管理,2003(4).

[17] 姚传江.企业兼并与边界重构:一个基于现代企业理论的分析框架[J].财贸研究 2004(1):46.

篇8

零售业连锁发展规模经济的根本含义在于,一个企业的供销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零售业连锁发展规模经济的组织数量,经济学家菲力浦科特勒经过实证分析认为,连锁组织的店铺应达到11家左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的经营效果。这一数字也被“国际连锁店协会”所公认。

零售业连锁发展规模经济的时代特征。当零售业连锁组织发展不够充分时,连锁发展的区范围较小,采取统一配送也较方便;由于供给与需求呈现出“卖方市场”特征,也使集中采购的存货风险较小,因此,连锁发展的固定成本和不变费用与销售额和利润间的函数关系较紧密。规模经济连锁发展的“店数量”也是可量的。

零售业连锁发展经营方式的改变。在商品的市场供给充分发展,“买方市场”形成以后,随着零售业连锁发展的区域范围不断扩大,供应链商品的品牌化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地增强,零售业连锁化发展“统一配送”的功能,逐渐被品牌化商品的连锁发展所取代;而“集中采购”的功能和“存货风险”,也逐渐被代销(寄卖)的经营方式所取代和化解,经销采购商品的比例大大降低了。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零售领域的利润率在趋于平均化。

零售业连锁发展“规模经济”的内涵。零售业在连锁发展的过程中,当“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的功能削弱以后,零售业连锁发展的“规模经济”,将更多地通过“利润最大化”的效能体现出来,“成本最小化”的效能将逐渐地被削弱。连锁发展的固定成本和不变费用与销售额和利润间的函数关系也不再明显。连锁发展则更多地体现在商号价值、信息共享、业务流程、行销方式、企业文化、资本运营等商流的管理要素上;而物流配送在跨地区的大连锁发展过程中,却更多地体现在货源的组织上和对成本率的控制上。因此,零售业连锁化发展,要以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作为衡量“规模经济”的根本法则,而不必刻意最求“统一配送”和规模经济的“店数量”。

零售业规模经济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第一、规模经济的绝对性。零售业连锁发展形成一定数量规模后,应在经营中进行动态调整,确定规模经济的店数量,使经营效果最优,绝对地提高经济效益。市场规模范围越大,绝对规模经济实现的可能性越大,如“国际连锁”、“全国连锁”等。第二、规模经济的相对性。零售业连锁发展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主客观条件,不能形成一定的数量规模,只是在现有条件下适当地扩大开店数量及营业面积,相对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市场规模的范围越小,相对规模经济出现的可能性越大,如在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区域连锁”等。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若刻意地追求规模经济的绝对性,会给企业造成一系列难以挽回的被动局面。

篇9

1.规模经济

在经济学中,规模经济意味着当固定成本可以分摊到较大的生产量时会产生的经济性,是指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其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呈现下降趋势。

2.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则意味着对多产品进行共同生产相对于单独生产的经济性,是指一个厂商由于生产多种产品而对有关生产要素共同使用所产生的成本节约。

3.小结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充分利用是推动大工业迅速崛起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被钱德勒称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而由它们决定的产业组织结构和市场的竞争性,也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领域。但在现实中,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一般都比定义上的要复杂。

旅游经济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但适度规模的经营,加之以科学的规划管理,同样也能为旅游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一、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一)规模经济

1.内容

规模经济包括部门规模经济、城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在西方经济学里,规模经济主要用来研究企业经济。但作为生产力经济学的重要范畴,规模经济的含义则更为广泛,它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能获得经济利益的各个层次的经济规模。

2.原因

专业化。从亚当?斯密的著作开始,人们认识到分工可以提高效率。规模越大的企业,其分工也必然是更详细的。学习效应。随着产量的增加,工人可以使熟练程度增加,提高效率;可以有效地承担研发费用等,提高运输、订购原材料等方面存在的经济性,加强价格谈判上的强势地位。

3.主要类型

规模内部经济。指一经济实体在规模变化时由自己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规模外部经济。指整个行业(生产部门)规模变化而使个别经济实体的收益增加。如行业规模扩大后,可降低整个行业内各公司、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之获得相应收益;规模结构经济。各种不同规模经济实体之间的联系和配比,形成一定的规模结构经济:企业规模结构、经济联合体规模结构、城乡规模结构等。

4.优势

能够实现产品规格的统一和标准化;通过大量购入原材料,而使单位购入成本下降;有利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化和精简;有利于新产品开发;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5.制约因素

自然条件,比如,石油储量决定油田规模;物质技术装备,如化工设备和装置能力影响化工企业的规模;社会经济条件,如资金、市场、劳力、运输、专业化协作对企业规模有影响;社会政治历史条件的影响等。

6.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途径

通过进入与企业知识基础具有协同效应的产品市场从事多元化;沿着企业既有主导产品的价值链进行纵向一体化合并。

对规模经济的追求会导致大型多元化企业的出现和发展,这在德国和美国的化工产业中的确是常见现象。

企业的规模经济除了受到市场容量的制约以外,还受到企业的管理能力、财务实力、市场营销等能力的制约。很简单,如果管理水平跟不上,那么过大的规模只会造成管理混乱而降低效益;营销渠道不够多,过大的规模就会造成产品积压;研发能力差,再大的规模、再多的产品也提供不了更强的发展后劲,反而造成过高的退出成本;财务实力差,资金短缺,正如人会贫血一样,规模的过度扩张必然导致企业的贫血;正像木桶中的水容量只取决于长度最短的那一根木板一样,企业的效率也取决于效率最差的那一环节。所以,企业在购并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谨慎地进行决策。

(二)范围经济

1.内容

由于一个地区集中了某项产业所需的人力、相关服务业、原材料和半成品供给、销售等环节供应者,从而使这一地区在继续发展这一产业中拥有比其他地区更大的优势。

与规模经济不同,它通常是企业或生产单位从生产或提供某种系列产品(与大量生产同一产品不同)的单位成本中获得节省。而这种节约来自分销、研究与开发和服务中心(像财会、公关)等部门。范围经济一般成为企业采取多样化经营战略的理论依据。范围经济是研究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与经济效益关系的一个基本范畴。

2.原因

投入要素具有多种使用价值;管理者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的充分发挥;从新古典经济学角度来探讨范围经济的合理性;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来探讨范围经济的合理性。

3.竞争优势

生产成本优势,主要表现在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差异化优势,指企业提品的多样性,包括产品的质量、功能、外观、品种、规格及提供的服务等,这种多样性能使消费者认同该产品并区别于其他企业提供的类似产品;市场营销优势,范围经济形成的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体现了企业在产品、品质和价格方面的竞争能力。同时又能在内部建立的营销平台上,利用原有的渠道销售多种产品,还能更好地利用企业已经形成的品牌优势,为新产品开拓市场,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同时也对跟进者形成巨大的进入障碍;技术创新优势,范围经济利益的驱动可以导致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抵御风险的优势,在成本、差异化、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获得竞争优势,实际上是增加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不同应用

规模经济是与比较优势联系在一起的,范围经济是与竞争优势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波特的发现 波特认为,比较优势,关注点在生产要素,在禀赋。也就是 “天生”的资源。竞争优势,除了取决于生产要素外,更取决于企业外部的需求、相关产业、战略等综合因素。比较优势强调的是企业向内部生产生素要效益的单打独斗的经济发展方式,企业竞争优势强调的是向外借用资源的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方式。

尽管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有各自明确的定义,但实际上范围经济也是一种特殊的规模经济,所不同的是范围经济中的产品是多样化,而规模经济较为单一,从投资的角度上来说,则都是投资增加引起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结合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不同之处,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理应用在不同的地方。

要解决旅游企业小、散、乱的问题,应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篇10

中图分类号: D922.2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5-0176-01

一、反垄断概述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垄断是指少数企业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对生产和市场进行控制,并在一定的市场领域内从实质上限制竞争的一种状态。法律上的垄断概念是伴随着反垄断法的出现而出现的。法律上的垄断是指各国反垄断法中规定的,垄断主体对市场的经济运行过程中进行排他性控制,或对市场竞争进行实质性限制,妨碍公平竞争秩序的行为或状态。反垄断法是保护市场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法律制度,素有“经济宪法”之称。同时,反垄断法是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

二、发展规模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规模经济又称“规模利益”(scale merit),指企业通过安排一定的整体生产经营规模,以获取经济上更大的利益。主要表现为通过生产或经营规模的扩大,专业分工的加强,科研能力的提高,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使单位产品成本在长期内不断降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主要行业的规模结构有了根本的改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企业模式小,市场集中度低,竞争力弱,没有形成企业团队和规模经济,而又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强大竞争的压力,为增强民族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我国确立了发展规模经济的战略。反垄断法第五条规定,经营者可以通过公平竞争、自愿联合,依法实施集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三、反垄断法与发展规模经济的辩证关系

形成规模经济可以通过产权交易形式或收购股权形式,兼并弱势企业,达到资本重组,实现资本放大效应。采用并购的方式实现规模经济,虽然提高了企业的规模和效益水平,但是经常出现这样一对矛盾:一方面,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上,优势企业以规模与效益实施并购战略,使企业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利润率提升、竞争力增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随着并购的深化,企业规模的不断的扩大,当生产集中到少数规模巨大的企业后,就会产生垄断因素,进而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笔者认为,反垄断法及对企业合并监控不能单纯地反对大企业,更不能反对规模经济。只能反对产生或加强市场支配地位并严重限制竞争又无豁免事由的大企业的合并以及其他非法排除或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反垄断法与发展规模经济确实存在内在的矛盾性,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对二者之间的衡平,把握它们之间的度。从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关于企业合并监控的立法和实践看,它们都较好地处理了执行企业合并监控政策和发展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上述各国为促成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率,目前都采取宽松的企业合并监控政策。对企业的纵向合并、混合合并以及适度的横向合并一律放行,只是对严重损害竞争且无豁免事由的企业合并才予以禁止。

四、我国反垄断法对反垄断与发展规模经济的衡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已于2008年8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并注意研究借鉴国际反垄断的有益经验,确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符合、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预防和制止垄断、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的法律制度。反垄断与发展规模经济的衡平主要表现在反垄断的目的和对垄断的认定上。

(一)反垄断法的目的与规模经济

表述反垄断法立法目的的著名论断“保护竞争而不是竞争者”,但因为“竞争机制本身是否破坏”这种标准规定的过于原则,现实中很难操作。因此在具体操作中主要是围绕着经济效率、消费者权益等标准予以综合判断认定。经济效率因其在提高社会公共利益中的地位而成为反垄断法追求的基本目标。

反垄断法第一条规定: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这里主要分析一下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反垄断法首先应明确重点规制的是垄断性的行为。“垄断”既可以是行为,也可以是状态,反垄断法所规制的“垄断”应该是行为而非状态。我国反垄断法在形式上确立了立法的目的,顺应国际趋势,采取“禁止垄断行为而宽容垄断状态”的价值取向,既为竞争的经济秩序营造法治氛围,也为不断成型的规模经济创造了宽松环境。

(二)垄断行为的认定与规模经济

1.三种垄断行为

反垄断法规定了三种垄断行为,即: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根据法律规定,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法律所称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经营者集中是指以下三种情形:经营者合并;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国际上反垄断法通常包括以上三大制度,我国在制定反垄断法时充分借鉴了国际经验。

2.七种情况可得到反垄断豁免

反垄断法旨在促进自由竞争、维护公平竞争。作为竞争的异化物垄断通常被看作有损效率、公平和消费者利益的危险因素。事实上有些垄断行为,不仅没有破坏竞争,反而因之可带来高于竞争价格的垄断性回报而刺激了竞争;不仅没有降低效率,反而因规模经济的实现产生了更高的效率;不仅没有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反而更大程度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这些行为应得到反垄断法的豁免。

根据反垄断法,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达成协议等等七种情况可得到反垄断法相关条款的“豁免”。这些法律规定的除外情形无疑符合了前面所述之立法的目的,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这些行为对建立规模经济亦是积极有益的。

结语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反垄断与发展规模经济之间内部存在着冲突,但是它们必须存在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并且它们在提高效益,保障社会利益等方面的目的是一致的。我们因该顺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既要提高经济的规模,又要限制那些限制竞争的垄断性为。我国反垄断法规定了三种行为为垄断,并提出了豁免规则,从而对规模经济中有关涉及垄断的行为做出界定。

参考文献:

[1] 王榕嵘.浅议企业合并的反垄断法规制――结合我国反垄断法讨论[J].财经界,2008:217-218.

[2] 王晟.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利弊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03-113.

篇11

改革开放以来,以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标志,中国农业经历了一系列比较成功的发展时期。然而,由于理论的局限性和实践经验的缺乏,中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的特征。农业脆弱的基础地位在中国新一轮的通货膨胀中暴露无遗。据国家统计局的信息,2007年,中国居民CPI上涨4.8%,涨幅比2006年提高3.3个百分点,而食品价格上涨成为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最主要原因。2008年,中国物价上涨的势头有增无减,仅2月份的CPI就达到8.4%,创下十二年来的新高。可以说,中国“低通胀、高增长”的黄金发展时期已经过去了。农业是食品加工工业的基础,深刻反思中国农业发展的不足,不仅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通货膨胀问题,更有利于中国农业抓住契机,迅速向现代农业转变。

一、传统农业发展理论的局限性

传统农业发展理论以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和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为代表。应该说,这两大理论都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对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农业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理论本身的缺陷,非常苛刻的理论应用前提,加上缺乏实践经验的必要总结和提炼,很容易导致发展中国家农业在经历一段短时期的繁荣之后再次陷入停滞,回到那种投入产出的低水平均衡。以《二元经济论》为例,刘易斯最重要的假设就是农村存在隐性失业,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者为负数。在对农业生产没有任何不利影响的前提下,农村劳动力可以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加人工业化进程。当农村劳动力流出到一定程度时,农产品产量下降,价格上升,追求利润的动力将促使农民把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引进来,从而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然而,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来看,不仅是刘易斯的假设站不住脚,刘易斯所描述的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的过程也过于简单。首先,正如美国西奥多·W·舒尔茨所指出的,农村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为正,不是零,更不是负数,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出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下降。其次,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几乎伴随着劳动力流出的开始而开始,并不是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滞后期。因为相对于较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工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即使在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的相对价格也会上升。再次,农产品价格上升所带来的利润,并不能肯定把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引进来。因为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是多种要素的集合体,其中许多关键性的生产要素具有很长的生产周期。农产品市场的价格波动足以扼杀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整体引进,取而代之的是增加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从而使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功败垂成。最后,考虑到经济开放的因素,农产品的进口足以阻止任何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和农业生产利润的获得。因此,无论是二元经济理论还是改造传统农业理论,它们都存在先天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在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农业发展中充分暴露了出来。

二、中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985年,在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不仅全面铺开,其效应也已开始充分发挥,中国农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现在,中国农业的发展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产品的进口在全部进口总额中只占很小比重,这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问题和不足。总体上说,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中国农业仍是一个低收入行业,二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受到工业化能力的限制。这两大问题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维持着中国农业投入产出的低水平均衡。需要指出的是,农业的低收入使农村劳动力流出,极大降低了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这对主要依赖人力资本的中国农业现代化造成了致命打击。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不仅意味着农村较低的消费和生活水平,也意味着农村的低储蓄和低投资,意味着改造传统农业所需要的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投入都面临不可克服的现实困难。然而资金的缺乏还不是最主要的,因为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中,只要有丰富的人力资本,信用仍然能够弥补货币和实物资本的不足,但务农的低收入恰恰又让农村本已稀缺的人力资本进一步流失。现代农业需要的不是廉价的低素质劳动力,而是具有较高教育水平和相当技术含量的高技术劳动者,这种劳动力在农村很奇缺。然而在农业劳动低收入的刺激之下,不仅有一定技术水准的劳动力走向了城市,甚至具有强壮体力的简单劳动力也离开农村,这意味着滞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主体是老、弱、病、残,他们无论在劳动力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可能胜任中国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产品价格偶然性上涨所带来的经济刺激,其结果不可能是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而只能是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简单追加。农产品销售的高价格最终对应着农产品生产的高成本,而不是通过引进现代农业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多的农业利润,从而使农业生产进入良性循环。

如果说,务农的低收入为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制造了巨大障碍,城市工业化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则使传统农业维持的低水平均衡获得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受工业化产品市场容量的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城市的发展遇到瓶颈,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进一步表明依靠城市工业化来完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民以食为天,廉价的劳动力大军盘踞在农村,也就为传统农业的延续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尽管中国的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所增加,但中国农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并没有显示出来,更没有显示出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强大竞争力。

三、规模化与精细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一方面,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受到工业化市场容量的限制;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又必须以大批农业劳动力的退出为前提,只有这样才可能产生资本对劳动的有效替代。这意味着中国必须开辟一个新的就业领域作为农村过剩劳动力的吸收器。新的就业领域只能来自农业内部,但它绝不是我们日常所理解的现代农业,在严格的意义上,按照刘易斯模式实现的现代农业应称为大田农业。新的就业领域是特种农业,也称精细农业、都市农业,它在日本、东亚四小龙甚至东南亚一些国家已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特种农业生产满足人们特殊需要的农产品,大田农业生产满足人们日常需要的农产品。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产品而言,特种农产品异质性高、产品差别化程度大,大田农产品同质性高、几乎完全可替代;就要素投入而言,特种农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而大田农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尽管二者所需要的技术含量都很高。特种农业和大田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代表着农业现代化的两个方向,每个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时,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自主决定特种农业和大田农业在本国农业部门中的比重。

篇12

从突破垄断到联和院线的诞生

刘咏(以下简称为刘):许总,你是最早在上海进行电影市场化尝试的人,能不能为我们回顾一下这些年来上影厂(现在的上影集团)进行市场化改革所走过的历程?当时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是什么?

许朋乐(以下简称为许):应该说中国电影几十年一直是计划经济的模式,包括机构设置都是作为行政机构设置的。这样做第一说明政府对电影很重视,第二说明电影完全是政府掌控的,带有垄断性,属于主流性质的文化事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健全发展,特别是产业化概念提出以后,应该说电影的改革在文化艺术领域还是走在前面的。电影有这个需求,有这个能力,有这个基础在文化产业化上先走一步。我从八十年代就在上影管理宣传发行,电影的改革是从电影发行体制的改革开始的。1993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中央发了文件,突破了过去电影统购统销这样一个完全垄断经营的局面。在这之前中国电影每年都是由国家认可的生产厂家生产的,其他人不可以拍电影。第二,专业厂家拍摄的电影必须交中影公司收购,中影公司收购的所有影片几乎是一个价,然后由它推向市场。这个体制使电影在整个八十年代还是比较景气,当时是粉碎“”以后,正赶上文艺复苏,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主要靠电影来满足。当时的电影,比如《喜盈门》[2]创造了27亿的观众人数[3]。所以当时国家电影局每年都给各厂家下指标,上影就比较多,最多的一年可以拍二十多部,那么在指标里头给你很多题材的要求,工业题材呀,农村题材呀,等等,占多少比例。当时完全是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计划经济的需求和运作来搞电影。1993年发行体制改革的突破重点就是将电影生产权和发行权全部归还各制片厂;但那时行业还是垄断的,只是行业内部已经放开了,制片厂可以自己决定拍什么片子,题材上还有适当的要求,拍完以后制片厂自主发行。

制片厂有了生产发行自,应该说是个非常大的突破;但是三十多个省市(发行)公司还是区域垄断,当时的市场还是没有活力没有竞争,都是一种官商作风。电影厂虽然拿到了发行权,但是在这个板块式的垄断式的结构下,你要去发行也很困难。那就是一口价。你把一个片子拿到江苏,江苏省电影公司一看就说买断分账,全它说了算。因为离开这个村就没那个店。对我们来说,打破中影独家垄断是一个大的突破,但就整个行业来讲还是个板块式垄断的局面。我那时候搞突破垄断是非常起劲的;我经常说,列宁讲过:垄断必然导致腐败和停滞不前。后来我们就一直在想怎样突破;就是说电影厂如果有了生产自和发行自,但是你面对的是一个无法按市场规律运行的市场,还是难有作为。

1994年,上影厂在全国所有的电影制片厂中第一个成立了独立的发行公司,叫东方影视发行公司,这是全国第一家――上影就是要靠着发行公司打市场。但是发行公司手里没有影院,没有院线,就没法去驾驭这个市场,或者说没法去控制运作这个市场。那怎么办?可以说上海有先天之优势,我们从国外考察回来就决定搞院线。当时我们就决心从计划经济最严密最顽固的上海打一个缺口,我们电影局下面有发行公司和制片厂。发行公司就是垄断的嘛,我们所有的片子都要给他们,他们说多少钱就多少钱。片子放不放,放多少场,都是它说了算;而且发行的利润一大块都给了它。所以我们首先在上海停止供片。我们把很多片子积累起来,因为当时进口片我们拿不到嘛,我们仅仅有自己生产的国产片和合拍片。1994年,我们就在下面运作。因为已经垄断了几十年,人家都比较惧怕掌握发行权的电影公司;因为他叫你死你就死,叫你活你就活,他叫你饱你就饱,叫你饿你就饿。所以很多电影院尽管对他们的官商作风很不满意,但是都敢怒不敢言。我们完全了解他们的心态。那怎么办呢?我花了大半年的时间专门做这件事情:组建上海东方院线――这是全中国第一家院线。怎么做呢?就是由电影制片厂来牵头,在上海找了十三家电影院,都不是主流电影院,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差的,但是我们觉得如果在上海有两个发行公司在竞争,加大宣传攻势,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对观众的吸引力,会把这个市场做好。所以我们在1995年七月一号,十三家影院组成的院线正式开始运作。当时我们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采取反包的形式把这些电影院签约到院线中来。怎么反包呢?我举个例子,当时的沪光电影院是一家老电影院,现在已经拆了,它的年票房是在二百六十万左右,我们就跟它签约,你跟我东方院线走,我保证你明年一年的票房增长不少于20%;少于20%我补足你。这完全就是憋着一股劲,为了突破打攻坚战,像炸碉堡一样,牺牲自己也要去尝试。

刘:你们当时有这么大的把握吗?

许:因为我们作了相当大的市场测算,做了相当艰巨的工作。更重要的是竞争机制的引进加大了电影的宣传投入和宣传攻势,加大了电影的商业操作,这是产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条。市场如果一直是垄断的那就没有活力了,没有生机了。所以我们当时采取反包的方式,让电影院定下心来跟我们走,保证你不吃亏,保证你有利可图。在商言商,没利润谁跟你跑,对不对?这样我们就把积累下来的一些片子,包括《老板的故事》,《摇呀摇,摇到外婆桥》,还有很多与港台合拍的片子,1995年七月一号正式运作。第一部就是周润发的《老板的故事》,原名叫《和平饭店》,一下子就拿了四百万的票房。十三家电影院那是信心大振!我们的做法其实就是产销直接见面,减少中间环节,把利益主体尽量精缩。过去我们一层一节,层节太多,当中都要拿利。所以我曾经在北京发过言,我说我们过去经常引以为傲,中国电影有五十万大军,其实这完全是计划经济最彻底的标志。一层一层设置机构,直到农村放映队,需不需要?五十万大军,如果按着(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标准,每人五千块钱一年,一年就二十五个亿呀!首先就要二十五亿养这些人啊,那你一年需要多少票房呀?!所以我们搞的东方院线由制片厂和电影院直接联系,中间就没有过多环节了,而且它是一个共同的运作主体。制片商,发行商,放映商,来共同分析影片的风格特征,它的热点和卖点,讨论怎样来组织它的发行运作,我觉得很成功。每一部片子我们都会开策划会。所以整个东方院线1995年半年下来是一千八百多万票房;1996年一年是三千八百多万票房。刚才我讲到那家以前二百多万的沪光电影院,一年下来总票房翻了百分之二百六十,达到六百多万。这就说明了它的市场竞争力。

这就是我们院线组建的第一步。这时的上海出现了东方院线和永乐院线,两家打得很厉害。永乐就是传统的院线,东方就是我们组建的院线。市政府就进行调控,我们上海电影毕竟是一家嘛,分分合合,吵吵闹闹,慢慢又走到一起了,就变成上影集团,两家院线合并了就叫联和院线。我们感觉到,产业化首先就是要市场化,产业是建立在市场之上的,生产是建立在消费之上的;你是按销定产还是按指令性生产那肯定是两回事。所以我觉得电影产业化最重要的就是市场,走市场的道路。现在看来也在走,但还是不完善。目前全国有三十多家院线,我觉得第一院线的规模太小,第二是太分散,资源浪费,包括在营销上面还是按过去那种轮次的方式排片,这个还需要逐步完善。这就要看我们的片源了。美国一年要生产发行六七百部影片,香港都要发行四五百部呢。中国(每年)才一百多部,包括进口片。一百多部每年只能一部部轮放,不可能交叉。我们设想如果中国电影将来真的产业化了,只要七八条院线,但它们是布满全国的。不是说江苏一个院线,浙江一个院线,那完全是跨省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有合理布局的,统一运行的,统一品牌的,这种院线能够呈现市场的多样化。

合理布局 整合做大

刘:联和院线主要集中于上海还是其他省市也有?

许:其他的省市也有,不多。我们这几年对电影市场研究得很多,除了院线,发行公司,我们还成立了影院投资部,投资了一些影院;但作为一个电影集团来讲,它不是房产商,要拍片,要搞基本建设,又要投影院建设,资金压力比较大。尽管如此,这两三年在文广集团支持下我们拿出1.5个亿来投资电影院。总的来说,在布局和规模上还不是太理想。我们提出的口号是:华东一片,长江一线,粤京两点。就像一条龙一样的,拖着长江这条尾巴,一路过去,安徽,湖南,湖北,重庆,到四川;两点是北边的北京和南面的广东。这些都是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大的都市和省会城市;其实你到西北,也有市场,但相对就小一点了。当然这还只是个设想,一方面没有那么充裕的资金,另一方面确实没有那么专业的人才。所以我们在选点上面还不是太满足。第二我们又要对市场发行进行整合。我们现在有院线公司,发行公司,和影司,我们准备把这几个公司整合起来,到一定程度要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集聚我们的人才,集中我们的优势,集合我们的资金,合力做大。过去的问题是发行公司是发行片子,院线只管放映,尽管有血缘关系,但是配合不够默契;影司投资了影院,院线公司去经营,他说你经营不好,他说你找的点不好,互相之间有这种扯皮现象。现在我们把他们三位一体,完全在一个统一的,集团利益的指挥下,发挥我们的整体优势和集团的规模效应。这一步我们正在酝酿。就是说,从上影厂有全中国第一家自己的发行公司,全中国第一家跨省的最大的地方院线,到我们现在成立一个集市场,院线和影院投资为一体的,立足于中国市场的这样一个运行机构。这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向规模化和集约化。

放弃“挂火车车厢式”的生产方式以开放促合作

刘:您能不能结合这两年上影厂投资的几部片子,比如,《集结号》,《蓝莓之夜》,《色戒》,还有贾樟柯的《世界》,《三峡好人》等风格各异的影片,谈谈上影在投资重点和市场化运作上有什么不同策略?

许:有。这几年电影市场开放以后,行业的垄断性操作已经结束了。讲白了就是谁都可以拍片,只要通过国家审查;发行也是谁都可以去发行,只要你有这个能力;电影院谁都可以经营,只要你遵守国家的法律。在整个行业开放以后,如果说我们依然像过去那样,是一种完全封闭式的生产,所谓“挂火车车厢式”的生产。什么是挂火车车厢式的生产?我拍一个片子,所有的(投入)都是我自己的,导演是我的,摄影,美术,布景,服装,洗印,都是我的,一条龙式的。一条龙式的生产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投资主体你怎么解决。是不是还要独家?独家就意味着你要独家承担风险,就意味着只用一家的力量运作一部作品。所以我们就提出了开放促合作的策略。我们做了几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多元投资,多种样式。《蓝莓之夜》是和王家卫的合作模式,《伯爵夫人》是和英国人的合作模式,《木乃伊归来》是和美国人的合作模式,《大灌篮》我们是和台湾电影机构合作,把我们的触角伸向各个地方,进行不同层次,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就是说怎么样利用大市场的概念,立足于华语市场,甚至于超越华语市场的大市场概念,来观照我们的制作,来开阔我们的视野。那么面对大市场,你就要有这样的题材能覆盖这个大市场。当我们还不具备强大原创能力的时候,我们就在合作的过程中,投入我们的资金,投入我们的人员,一是学习,第二就是通过合作开阔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原来一些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不断得到改变,并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市场,什么样的片子适合什么样的地方。实际上是进行尝试,就是说把原来自己关门生产片子拿出去放,到现在开门通过多方合作多种团队,来增加我们的题材多样化。像贾樟柯这样比较文艺的片子,我们也合作,也得了奖,像《三峡好人》呀,《世界》呀,以及最近的《二十四城》等等。

刘:这几部片子的合作方式您方便讲一下么?是资金的投入,还是场地和人员的投入呢?

许:首先我们要参与剧本,因为贾樟柯以前拍地下电影,我们要承担这样的责任,对这样的年轻人,怎么能尊重他个人的创作同时又让他回归主流。第一我们在拍摄题材和剧本上要严格把握,第二在拍摄上完全是尊重他,由导演做主。资金上我们一般只投国内版权,在他的片子中比例不是太大的,参与发行推广。因为贾樟柯是贾樟柯,如果他完全按照我们的观念去拍片,可能他就不是贾樟柯了。但是他拍片的风格,题材和具体内容,要有个基本标准,不能随便去拍。

还有和《集结号》的合作,我们觉得这个片子是在商业上最有衡量标准的影片。就是说除了冯小刚以外,没有大的明星;而且这个题材按照传统观念来看它不是个商业题材,写的是个当兵的,这么一群人,反映的主题也蛮正面的,我们投就是因为冯小刚这么多年来他的口碑呀,在观众中的地位呀,已经基本稳定了。他在贺岁档期里已经是最主要的一个导演品牌了。第二个冯小刚特别追求创新。第三个是华谊兄弟公司是比较早的民营公司,他们商业运作的力度和手段比我们更强。所以当时我们也投了。现在看来决策还是比较正确的。应该说这部片子的整体质量和效益都是非常好的,各个奖项也都得了。[4]

另外,我们上影厂是这么一个国资的主流制片厂,有传统有责任拍在一些和时代社会紧紧贴在一起的影片,去倡导一些东西,去引领一些东西,这也需要,但是在表现手法上也绝对不能是说教,概念,图解,叫老百姓听你的。现在年轻人什么没见过?你的表现形式,电影语言和陈述方式上还是要符合时代节拍。像《东方大港》这种片子,也要拍呀。尽管现在看上去还不是太满意,但是已经比过去的工业题材影片大大进步了,基本放开了。但是写到个人的感情生活,就戛然而止。其实美国很多片子在表现上就很生活化,情感化,那就好看嘛,这在将来我们的创作中可以借鉴。所以我们主旋律影片要拍,弘扬时代精神的,反映社会进步的要拍;但作为重点的,作为企业来讲,要多拍像《大灌篮》这种又有影响有能赢利的片子,第三就是鼓励一些有追求的年轻导演,去拍摄一些他们想拍的另类的,有特色的电影。

刘:像这类影片您如何解决市场的问题呢?

许:第一要把握投资,成本上要掌控,不会有太大投入。第二个就是要到国际上去拿奖,拿奖之后打开国际市场,补充一些国内空缺,还是可以的。不能是那种很艺术化的,但投资还蛮大的。市场化关键的关键是你的目标观众是什么。绝对不可能像过去那样一部电影打遍全中国男女老少工农兵学商全看,那不可能。不能是写个剧本就拍,你写给谁看呀?怎么拍呀?谁来拍呀?谁来演呀? ……这就说创作要市场化;反过来市场运作要创作化。

电影营销是智慧和能力的较量

刘:好莱坞流行的一句话是:电影赚钱某种意义上不是拍出来的,而是市场运作出来的。也就是您说的这个意思。

许:一定要有创造性,营销是智慧和能力的较量。我们这一块也缺,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

刘:针对不同的影片您能谈谈不同的市场策略么?

许:比如贾樟柯的片子,我们的目标观众就是大学生,年轻人,小众;不可能投入很多拷贝,也不可能占用很多电影院,人家也不会放。那我们就找学校,锁定大学生。另外有些小众的电影,有时根本不考虑投入影院,干脆就上电视了。因为观众还是需要培养的嘛。我们以前拍过一个《哈罗,同学》呀,很低成本的,几十万,然后我们就上电视,上网络,效果也很好。

市场多样化需要高素质的编剧和制片人才

刘:好原创是不是主要指的是好剧本呢?

许:好剧本太少。我们也找不到。现在整个编剧队伍弱化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接触的全是大作家呀,李准,鲁彦周,张贤亮,白桦;现在全是抢手,跟整个社会有关系。创作这个东西和做学问一样,一是要静得下来,挡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贫穷。过去大作家来写剧本也住招待所,一个电风扇两个茶壶就写了,食堂里打了饭就吃了,能写出好东西来;现在不行了,人心浮躁,怎么写?!

刘:您对于中国电影市场化发展大背景下制片人的要求和培养有什么个人的看法?

许:第一,他对剧本的判断,对观众的了解,和对市场的熟悉,对于制作流程每个环节的掌握,包括在融资渠道,宣传推广渠道,驾驭媒体和院线的综合能力,把握成本,控制成本,和广告运行等等,都要懂。就是说,在他手里出来的一个东西,应该是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情。他不是导演,但他懂,知道怎么切割,他不会亲自去做,他也知道这个场景应该用实景还是布景,是用什么样的质地去搭景。中国就缺这样的制片人。关键是策划这些东西就要有水平呀。我为什么选这个剧本?由谁来演?我脑子里有个判断,然后和导演,演员谈意向;然后组织团队,再和投资公司,银行谈。人家要看你怎么能做出来,你得把前期投入,拍摄和后期制作成本做得很详细,怎么组织团队,安排现场制片,外联制片,生活制片,制片主任,以及拍摄周期,得把表拿出来,第一天拍哪些景,多少个镜头,第二天拍多少,一个景需要拍多少天,怎么转场,如果下雨天怎么办,等等。拍到什么地步,我要把记者拉到现场来,怎么安排人去宣传;不是什么都敞开的,我搞点什么噱头,制造什么悬念,犹抱琵琶半遮面,露一角给你看看,到那一天怎么和电影局打交道通过审查,怎么在媒体上做宣传,这是一整套运作。现在都是脱节的,都不是很正规的。

刘:在这方面好莱坞的经验我们是可以借鉴的吧?

许:可以。那就应该招高分的学生培养。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文科和艺术类招分低,我是坚决反对的。应该招分数高的,这些是人精呀!什么都要会。你招个三百分的和六百分的肯定不一样,智商就不一样!判断思维能力不一样,动手能力不一样。就能唱个歌朗诵,有什么用。要看你的判断思维,就像考MBA一样,拿出一摞判断题来,关于电影的制作常识,金融,社会人文,戏剧,音乐全有,就让你Yes, No地回答,考你的判断能力。现在考试就是弄个小品根本不行。而且应该是最高学府培养出来的,他也镇得住人家呀。比如复旦大学如果有制片人硕士毕业生,首先我学历就比你高,你问我什么我都能对答如流,而且我剧本一看,马上就知道多少钱就能拍下来和怎么拍,找什么样的导演和演员,一线的还是二线的,在哪里拍摄,前期拍多久,后期要多久,用几个特技等等,那人家肯定是听你的啦。现在这样的人都没有。光理论没有用,一定要学一年跟片子,再学一年再跟片子。一定要培养这样的综合人才,哪怕时间长一点,三五年出来都不怕。

注释:

[1]“1993年国产影片的生产下降50%,观众人数下降60%,票房总收入下降35%,发行收入下降40%。中国电影从制作到放映都迫切需要得到长期的投资”。(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P220;原载于斯坦利 罗森的《狼逼门前:1994-2000的好莱坞和中国电影市场》(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一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