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文化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2-01 09:56: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历史和文化的关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历史和文化的关系

篇1

首先,中西文化始终是以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形态对立着展现在作者的论述中。而这种对立主要存在于当时中国的正统思想儒家文化与西方的核心信仰基督教文化之间。虽然两种文化在表象上有着诸多形似之处,例如:儒家经典中衍生万物的“天”的概念与基督教义中创造世界的上帝形象(以及由此而来的“敬天”习俗与上帝崇拜);《论语》中的“克己”警言与《圣经》中十诫的训条;中国士大夫倡导的静心自省与基督修士们的苦行忏悔等。但是儒家思想与基督教毕竟是在两种不同意识形态基础之上独立发展起来的成熟文化,其文化核心与本质有着迥然的区别与对立。这种对立体现在中西方的社会组织、政治体系、行为思想等诸多方面,尤其是作为文化整体根基的宗教形式与道德立场上。

正如谢和耐书中论述的,儒家信条中所敬、所畏的“天”表现为一种“无个性特征的力量”,它是无言的、间接的,始终以一种“难以察觉和连续不断的运动方式维系着自然的交替和平衡”;而基督教中的上帝则是以一个有人格的干预者身份出现,它不仅亲自创造世界,给予人类以不朽灵魂,更是以“道成肉身”的方式表达自身意志并发号施令。由此,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敬畏与崇拜中,中西方所确立的社会道德也有所区别。在基督教看来,真理与完美只存在于这个世界之外的“彼岸”,人们必须通过与自身天性、肉体的抗争及向彼岸的上帝的不断忏悔,以达到唯一的目的――灵魂得救;与之相反,中国人的道德建立在一个固有秩序之上,“这种秩序不仅存在于宇宙与社会当中,而且也存在于人自身”,所以对个人而言,“正确的行动意味着发展自身天性,努力把自己与天理结合”[1](P230)。

对于中西文化问的这种根本对立性,谢和耐给予了高度关注与重视。在书中,他更是以各种比对性的关系多次强调了这种对立的存在,如“绝对信念的确立”与“相对信仰的调和”,“个人灵魂得救”与“宗族群体获益”,宗教与政治的“鲜明划分”与“密切联系”,“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督教主题”与“儒家君臣、父子的严格等级关系”,人性上的“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精神与物质的“二元独立”与“浑然一体”等等,都充分展现了中国与西方两种高度文明建立在完全不同的根基之上这一基础性论断。

尽管中西文化有着各自特殊的发育机制与独立的民族创造性,然而在这两种对立的文化之间是否存在调和的可能性?在这种调和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并带来怎样的结果呢?如果说前者是以利玛窦为首的多位西方传教士致力的尝试,那么后者则是《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冲撞》一书所关注的焦点所在。

正如书中所说,中西方文化的第一次“真正实质性接触”是围绕着耶稣会士在中国以传教为目的的行为活动与中国人对此的回应展开的,因此,由此接触带来的矛盾或冲突主要是在两个阶层――传教士与中国士大夫之间的这种“对话”中产生的。然而无论是中国人对传教士著作解释的混乱,还是传教士考察中国人时概念上所犯的错误,都让我们不禁产生这样的疑惑:基督教与儒家思想这两种不同形态的文明能够真正实现“会通”与“调和”吗?

一方面利玛窦等传教士在传教活动中一直本着“合儒”、“补儒”的文化策略,试图将基督教嫁接在中国本土的儒家之上;另一方面,中国士人对其著作《天主实义》提出的道德观念表现的积极的认同与赞许,而这所造成的结果――基督教的儒教化抑或儒教的基督化,都似乎造成了这样一种假象――两种文化在双方的努力下达成了某种意义上的一致,完成了一定程度的互补与调和。但是,我们需看见的是,传教士与中国士人在接触中始终只是“以自身的思维定见诠释对方,并把自己的思想投射给对方的文化”[2],两者之间的所谓交流与对话更像一种从自身角度出发的“各说各话”或“自说自话”。可以说,他们从未发生过真正的意义传递,在中西文化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这并非是单纯某一方面的因素――即基督教普世主义所具有的强烈排他性,或在当时仍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所带有的“文化沙文主义”倾向――造成彼此文化的无法理解乃至调和,而是缘自谢和耐在书中反复强调的论断――即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态,以及由此以邦文尼斯特的理论作为根本方法依托得出的结论――即根植于不同思维模式及语言结构上的两种文化不可能达成内在的、实质的、精神上的共识。

值得注意的是,谢和耐在书中也曾提到过超越了这种文化之不可调和性的两种人――即耶稣会士中的乐观主义与中国士人中对传教士报有同情态度的开明者。前者“信任‘自然理性’,并乐于相信中国人的素质对基督信仰有利”;后者更是“秉持一种以人同此心的假定为基础的不同信仰的调和”[1](P6)。但我们应了解,谢和耐的这种“超越”只是建立在“可能”、“假定”或“相信”这种主观心态的前提下,而非存在于“确定”、“已经”的客观事实基础之上。在书中,我们看到(或者说他展现给我们的)贯穿始终的是一种实质上的矛盾与冲突,以及表象上的误解与混乱。尽管利玛窦尝试作出一些“信仰上的让步”;而中国人也似乎乐意接受《圣经》中的道德训条,然而“构成基督教精髓本身的东西――即道成肉身,基督是上帝的化身,终没有被传授”[3],基督教在此期间是以一种皮毛或变种的方式出现在中国的;而对此有所了解的中国人,则视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为一种侮辱性的酷刑,从根本上无法认同、接受。因此,摆在两者间的始终是一个“球状的世界”,而非“重叠的基督教世界或儒家世界”,而其中的理解与调和正如谢和耐自己在回答这个问题所说“似乎可以,实质上不可能”[3]。

在书中,谢和耐充分肯定了中西文化在冲突矛盾中所展现的一种多元性与丰富性,但也因此割裂了两种文化间达成真正和解的可能性,而这意味着谢和耐否定了一种超越于文化之上的、为所有人类普遍理解的共同体验的存在。这样就形成了谢和耐的历史主义立场,其具体体现就是文化相对主义。

正如谢和耐自己所说:社会、政治、思想、宗教……“所有这一切在既定的时代和文化中形成相

对凝聚的整体,所有这些方面都应予以考虑”[3]。由此,文化成了一个独立而完全的整体,也即成为了一个相对封闭、彼此绝缘的个体。既定的时代产生既定的文化,不存在超越时代的文化,而且各种文化有不同的感悟,它决定了其存在的面貌。这意味着冲突与矛盾,而非和解与会通才是文化间的终极状态。而这种状态决定了文化必须向其他文化开战,因为只有在这种战争中才成体现文化自身的存在。

可以说,谢和耐的这种文化观,使其面临着一种价值评判标准的丧失。因为当他否认那种超越的统统体验的时候,他也在无形中抹杀了一种普遍的客观真理的存在。

谢和耐说:“如果人们认为面对的只是互相替代的个体,如果人们假设一个人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而大部分情况则首先它不是赖以生存的世界之物,那么就没有什么可研究的了。”[3]那么是否可以认为,在谢氏眼中,人首先是文化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的产物,他从文化中获得的因素比其自然因素重要得多。因此“人在文化中变成了超越自然的东西,除了特定的文化,他没有别的存在模式,也没有别的支撑物”[4](P159)。文化成为解释人的特制的唯一框架,在这一框架中文化代替了真理、正义、美德等诸如此类的普遍原则,成为了人及其行为活动的价值评判标准。而各种文化之间又是不可理解与调和的,因此以任何一种文化所持的价值标准去评判其他文化都缺乏一定的正当性基础。而如我们前面论述到的,各种文化间的终极状态是永恒的冲突与矛盾,这就意味着任何一种以担当、维系自身文化为由的战争都是合理且正当的,因为在这样的文化相对的思想中,裁决的标准已然丧失。

由此,谢和耐于浑然不觉间陷入了历史主义的怪圈。虽然谢和耐始终坚持用一种客观的眼光对两种对立文化的价值予以平等的肯定,然而正是这种平等,扼杀了文化本身的真正价值内涵。因为在林立的各种文化中,这种不分高低、优劣的态度与精神,最终会将所有文化的价值置于平等的地位――同样的杰出抑或同样的平庸,而前者与后者的区别,就如各种文化显示出的多元差异一样(如书中描述的“神圣的宗教感”与“世俗的人神契约”、思维的“明晰思辨”与“混沌无知”等等),仅仅是兴趣选择上的不同,而不再存在任何价值高贵与低劣上的区分。文化相对主义的结果就是文化虚无主义。

我们需承认谢和耐书中展示的不同文化间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因为毕竟在各种自然的联合体中,拥有文明者为数甚少且相当艰难,我们应该珍视并尊重这些创造,为任何一种文化感到欢欣,这样的多样性展示出迷人的魅力;然而我们同样要注意到这种迷人的多样性背后所隐藏着历史主义的潜在倾向,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问题与危险一即价值评判标准的丧失,即由此可能造成的各种文化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尤其在当今多元文化交汇的全球化时代,后者比其前者似乎更值得我们关注与深思。

[参考文献]

[1]谢和耐.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冲撞[M].于硕,译.吉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2]刘耘华.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关系研究之反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篇2

0.引言

气候影响文化景观,不同地区气候环境不同,其文化景观也不同。河南为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 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曾几度达到鼎盛,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河南地跨暖温带和北亚热带两大自然单元的我国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比较温和,具有明显的过度性特征,全年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雪,春短干旱多风沙,夏天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河南的文化景观与河南温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

1.地理环境

河南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古时即为驿道、漕运必经之地,商贾云集之所。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夏代禹时分天下为九州,豫州位于九州之中,历史上河南又有“中州”、“中原”之称。今天,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是全国重要的铁路、公路大通道和通信枢纽。

2.自然景观

河南境内有奇峰耸峙、峻峭巍峨的太行山,重岩迭嶂、气势磅礴的伏牛山,岗峦起伏、溪流蜿蜒的桐柏山,树木繁茂、郁郁葱葱的大别山组成河南的四大山系,其间不乏许多名山奇观,如气魄宏伟、古迹棋布的中岳嵩山,怪石嶙峋、风景幽奇的鸡公山,景色秀丽的云台山,异峰突起、巍峨挺拔的石人山,都具有独特的魅力。河南河流如网,水库棋布,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游览胜地。远眺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的黄河,长天无垠、天水一色,给人以“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远上白云间”之感。山水楼台交相辉映的百泉湖,烟波浩渺、富有南国旖旎风光的南湾湖,吐珠喷玉、各具特色的珍珠泉、喷玉泉,千姿百态、神奇曼妙的自然溶洞,都独具特色、情趣各异。目前全省共有风景名胜区31个,总面积达0.17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岳嵩山、龙门山、鸡公山、云台山和王屋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地方级自然保护区22个;森林公园55处。

3.气候概观

河南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的特点。

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5.7~9.5℃,7月最热,月均气温为27~28°C;1月最冷,月均气温为-2~2°C。年均降水量1380.6~532.5毫米,6~8月降水量占年总量的45~67%,年均日照1140.1~2525.5小时;全年无霜期189~240天。南北各地气候显著不同,山地和平原气候也有显著差异。总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天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

河南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降水丰沛,南北两个气候带的优点兼而有之,具有南北之长,适宜于农、林、牧、渔各业发展。我国划分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正好穿过境内的伏牛山脊和淮河干流。此线以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此线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0%,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加上南北所处的纬度不同,东西地形的差异,使河南的热量资源南部和东部多,北部和西部少,降水量南部和东南部多,北部和西北部少,气候的地区差异性明显。河南西靠广阔的欧亚大陆,东近浩瀚的太平洋,冬夏海陆温差显著,风向随季节变化明显。季风气候对农业有利的方面是主导的,全年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5-60%。

4.历史、文化景观

除了有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河南还有很多丰富的人文景观。

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等令世人赞叹的史前文化。河南大地上孕育的千古风流人物多如群星:如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政治家和军事家李斯、岳飞,科学家和医学家张衡、张仲景,文学家和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吴道子等都为中华民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中华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精神以及他们留下的大量的遗迹遗物等,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资源,可以鉴史、可以育人,可以兴业,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中起着非常重大作用。

5.结论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古时即为驿道、漕运必经之地,商贾云集之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 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曾几度达到鼎盛,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为后世创造了丰富的文化景观。河南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的特点。平均年总辐射量456~511KJ/c㎡,日照时数在2200h以上,≥10℃的活动积温4300~4700℃,年降雨量600~800mm,无霜期大多在200~220d,适宜于农、林、牧、渔各业发展。由于河南省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界的边缘地区,所以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贯穿河南省境内的伏牛山脊和淮河沿岸,此线以南的信阳、南阳及驻马店的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河南有“中国历史文化的缩影”的美称,曾长期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因为河南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得河南在历史上和现在社会上都占着重要的社会地位。河南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景观,与其当地温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周克前.河南历史气候研究.气象出版社,1990,07,04.

[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l).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44; R2-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09-0056-02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curriculum for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GENG Yun**, FANG Bangjiang***(Department of Emergency, Longhua Hospit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032,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ained relationship and contradiction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in current emergency medical environment, the cours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doctor and patient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tudents were set up. The students can be helped to establish a good idea for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 and patient and to train some mature skills for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 teaching of the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o as to cultivate excellent talents of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emergency teaching;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中医文化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孕育着丰富的人文元素及人文精神,漫漫历史长河里,逐渐形成了以“仁”为中心的职业道德观,它以包容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中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观点认为,对中医学的认识,要从文化起步,从文化立论,这将成为中医学传承、创新、发展、振兴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1]。然而长期以来,中医文化对于医患关系的作用却常常被忽视[2]。如何借助中医文化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使其服务于临床医师的成长,已成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新课题。笔者所在科室承担了近年来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急诊相关的本科、研究生、留学生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临床带教任务,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近来,我们提出在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指引下,通过加强急诊医患沟通相关课程的建设,在急诊临床实践教学活动中培养医患沟通能力、教会医学生了解病人的心理和需求、加强医学生对相关医疗法规的学习等来不断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急诊医患关系现状

近年来,医患关系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据原卫生部统计,至2006年,我国恶性伤医事件共10 248起,到2010年上升至17 234起[3]。另据中国医院协会组织的《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查》显示,每年每所医院发生暴力事件的平均次数从2008年的20.6次增加到2012年的27.3次,发生医院的比例从2008年的47.7%上升到2012年的63.7%。被调查的30个省的316家医院中,96%的医院有医务人员遭到过谩骂、威胁,64%的医院有医生遭受过患者的攻击并明显受伤[4]。恶性伤医事件不仅影响了医院正常诊疗秩序,危害到医务人员生命安全,也打击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而急诊科作为医院24 h接诊患者的一线科室,医院的窗口单位,以接诊患者多、病种复杂、社会矛盾突出,且患者就诊时间无规律、病情紧急、发展变化快,以及工作风险性高、强度大、任务繁重等特点成为了医患纠纷的高发地。在急诊科人满为患的诊室里,各种争吵轮番上演,更有蛮横患者竟暴打医生。不知从何时起,治病救人的医生变成了高危职业。在这样的情况下,教会医学生如何解决好医患矛盾、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尤其是在应对急诊这样高风险医疗专业的时候怎样面对,成为当前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构建基于中医文化的急诊和谐医患关系课程

2.1 中医传统医学文化优势

中医学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博大精深,不仅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也蕴含了高尚的思想道德精神及医学伦理知识。在百家争鸣的先秦时代,儒家的“仁学”就开始向医学道德渗透,无数悬壶济世的“苍生大医”从中汲取营养,留下如“杏林春暖”、“橘井留香”、“一针二命”的佳话;春秋时期《黄帝内经》中已出现了有关如何处理医者与病家关系的阐述,如第二十九篇《师传》:“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便,开之以其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呼?”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更是对医德修养等作了精彩的论述,其卷首即论述了“大医精诚”的思想:“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侯,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即提倡在医德上对病患应一视同仁,在作风上不得炫己毁人、谋取财物,在诊治上亦应努力纤毫勿失。如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强调医生要多为患者着想,不应“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清代名医王孟英也认为应:“医以活人为心,视人之病,犹己之病,凡有求治,当不啻救焚拯溺,风雨寒暑勿避,远近晨夜勿拘,贵贱贫富好恶亲疏勿问,即其病不可治,亦须竭心力以图万一之可生。”由古至今,传统医学文化推崇医患交流沟通,体现了医学活动的正义、公正、尊重、理解、信任、厚德、仁慈、责任和同情,充满了人性的体验、人情的慰藉和情感的相互交融。?

? 2.2 发挥传统医学文化优势有效减少和规避医疗风险

中国传统医德思想孕育着医患和谐的思想,传统医学文化认为医患关系的指向理应是一种“为人之道”,而非仅仅是一种“为学之器”,这样的思想为现代医学人文精神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对于缓和现阶段紧张的医患关系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值得广大医学生从中汲取精华,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医德修养,规避医疗风险,从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目前,由于医患关系的特殊性以及急诊医患纠纷不断增加的现状,在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医学生急诊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提出在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指引下,通过加强对医学生医患沟通意识的培养、在急诊临床实践教学活动中培养医患沟通能力等来不断提高中医学生的医学素养。

2.3 构建急诊和谐医患关系课程的实践

2015年起,我们聚焦于“立德树人”的目标,针对目前急诊医疗环境中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突出,开设了针对中医院校临床专业医学生临床实习时期的急诊医患沟通课程,通过基于中医传统文化构建急诊和谐医患关系教学,包括理论课程与实践训练的综合性教学,尤其是通过开展模拟急诊接诊实训的教学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提升面对危急重症患者及家属时的临床沟通技能,具体方式如下:

1) 传统讲座模式 安排有临床经验的教师进行授课,将临床常见病例、医疗纠纷等与同学们分享,更能生动地体现实际工作中医患沟通的复杂性、重要性。

2) 急诊情景模拟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课前准备好若干个适宜的简单案例(情节简单),可课堂上临时抽取学生模拟情景表演。演示后,教师和学生围绕其内涵和学生的表现进行简短的评价。下课前,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3) 学生感受分享 在急诊科建立针对实习学生的“我想说的”留言册,收集同学们面对急诊复杂医疗环境以及上级医生进行医患沟通、医患矛盾处理的感受。

通过1年以来的探索与实施,急诊科留言册上留下了许多在急诊科实习的学生们的感受:有学生表示,古代良医的精神值得敬仰,要像他们一样,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付诸于医者治病救人的实践中;有学生通过情景演练后认为,在越险恶的医疗环境中,越应该秉持友好、善意的交流态度和患者及家属沟通,表现出中医学生独有的“中医气质”;有学生表示,在急诊这样特殊的医疗场所,通过参与真实的抢救工作,通过聆听上级医生与患者家属进行临终谈话等过程切实感到生命不易,想自觉地主动地学好专业来帮助更多患者……这些切身的感受,体现出博大精深中医文化对医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 结语

医学生的德育教育难以量化,但通过中医文化的传承,通过在急诊真实场景的体验与演练,中医文化蕴含的和谐医患关系得以体现,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思想逐步形成,医患沟通能力得以提升,通过中医文化倡导的“以人为中心”思想渗透,让医学生的诊治疾病过程渐渐充满人文沟通和文化认同,以培养出更多具有仁爱精神和济世情怀的大医。

参考文献

[1] 温长路. 中医药文化与中医学的中和观[J]. 环球中医药, 2010, 3(1): 58-61.

篇4

关键词 三种意识 SIPOC原则 长效机制

一、背景

随着市场的发展,管理精细化、精准化是企业发展的趋势,作为国有企业,顺应市场变化,满足顾客需求,打造高精尖制造企业,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西控公司近年来提出以“危机意识 责任意识 问题意识”为导向的“三种意识”价值观,旨在提升核心竞争力,建立规范标准制造企业。作为精密壳体组合件加工为主的60分厂,践行“三种意识”目的即为平准运行,顺畅产出,落实到具体工作宗旨则是履职尽责,凸显问题,快速解决,以确保标准高效运行。

近年来,60分厂结合自身特色,全面开展精益制造模式体系建设,引入多种管理创新工具,各领域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现已初显成效。但随着管理的深入,各管理工具虽应用良好,但整体效能的发挥不够,且协同性不足。为全面提升分厂产能,建立规范标准管理体系,60分厂结合“三种意识”,明确以问题为导向,建立管理体系,以平衡计分卡落地作为体系框架,结合管理创新工具包,辅以班组建设等民主管理手段,将各项管理工具明确解决目标和路径,使管理方法目标统一化、体系化、系统化、整体化和协同化,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体系。

二、内涵

通过平衡计分卡落地牵引,贯通上下;生产计划能力平衡模型自下而上,反映问题;班组建设搭建平台,落实工作;SQCDP系统全员参与,凸显问题;分层例会逐层上报,快速响应;精益管控平台显现问题,实时监控;QCD会议持续改进,监督落实;标准作业监督检查,规范指导;流程梳理完善体系,标准管理;薪酬改革激发热情,提升士气…管理创新工具的全面应用,以快速响应解决问题为目标,利用长效化的可持续改进机制,借力可量化的班组建设民主管理模式,形成全员参与管理的良好氛围。通过对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体系的搭建,构建以精益思想和精细管理为核心的高效制造企业,促进分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最终实现精益化生产现场的目标。

三、做法

(一)践行文化,三种意识指明方向,思想引领保证体系

深入贯彻理解公司提出的“三种意识”文化理念的核心和内涵,将“问题”作为一线机加分厂落实“三种意识”的根基,以问题解决践行责任,以问题消除挑战危机。明确指导思想和目的,通过企业文化宣贯,使全员明白其内涵和意义,明确长存“三种意识”,直面危机和挑战,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即为建立一套长效保证的发现问题、消除问题的管理体系,即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机加分厂管理体系。用“软实力”凝心聚力,达到“上下同欲”的效果,确保体系建设得到认可,全员参与,有效落实。

(二)自上而下,明确四级管理层级,促进管理体系落地

管理精细化、精准化是现代企业的要求,纵观分厂组织机构,明确分厂级、工段级、班组级、工位级四级管理层级,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人。选择平衡计分卡及生产计划作为贯通上下,细化考核标准,明确考核内容的有效工具,通过建立分厂内外部计分卡,贯彻落实年度重点工作;制定各工段(室)指标责任书,明确管理基线,将问题点前移,及时发现纠偏;细致分解分厂级计划,紧抓重点长线任务,平衡瓶颈资源,作准做实做细周计划日班产,严管控细考核,实现以指标承接联动上下,以任务牵引暴露问题的管理模式。

(三)自下而上,凸显问题及时纠偏,确保问题快速解决

企业的管理体系搭建是从上而下的,而问题的发现和反馈却是自下而上。通过平衡计分卡落地分解,建立可量化的四级考核制度,特别是作为关键控制过程的“班组”,通过承接重点任务指标,量化考核要求,以“班组达标”来确保“分厂指标结果”有效完成。同时明确问题关注点,梳理可造成任务拖期的各类过程指标,按照指标类别分为SQCDP五类,借助SQCDP系统可视开发,分层例会,精益管控平台,QCD持续改善这些工具,规范问题发现,问题上报,问题解决机制,将扫清“暗礁”的道路理通顺,从而确保“平准”、“顺畅”。

(四)上层带动,规范标准管理模式,保障体系有序运行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企业的管理也是如此。新的管理模式的实行,必须要从顶层策划,顶层贯彻。在分厂各级管理者包括班组大员及重点岗位中全面实行管理者标准作业,确保任务明确,检查规范,考核到位;建立月度、季度、半年、年度分析机制,按规定周期总结,及时暴漏问题,实时纠正偏差;建立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将领导业务域划分至班组、工段,亲自参与其中,并鼓励班组、工段自主开展形式各异的活动。

(五)持续改善,梳理流程薪酬改革,建立长效改进机制

企业的发展和体系的搭建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在初步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体系后,需不断持续改进,点滴改善才能形成长效机制。认真梳理分厂各级作业流程,明确流程清单,识别重点流程,以SIPOC原则对流程进行逐一评审,优化,以流程显性化,执行表单化,行动规范化来实现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同时辅以薪酬改革,适应新形势,激发员工积极主动性。

四、成效

自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体系,分厂各项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总工时较上年度增加2.2%,工人完成工时增长6%,在制品占用下降21.13%,关键生产指标完成率提升39%。同时规范、标准了管理体系,有效有何各项管理创新工具并快速见效,建立了问题快速反映机制,持续改进机制,分厂产能得到较大提升。

篇5

[中图分类号]F301.2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2-2

1前言

俗语有云,“民以食为天,粮以田为本”。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之源,也是人类的立命之本。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大力推进,耕地数量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特别是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前提下,新开垦的难度逐步加大,人地矛盾也更为明显,因此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显得尤为必要,而在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并且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探索,提出科学的解决措施。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相关体制、机制以及法制等方面的政策改变,在农业生产中的一些不科学的做法,致使我国耕地质量逐渐降低。而在当前耕地质量已逐渐成为制约粮食和食品安全、农业产品有效供给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的情形下,只有通过不断加强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与建设,方能逐步提升耕地利用率,提高农业生产力。我国越来越重视农业生产,目前已经将提高耕地质量作为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存粮于地”的战略举措来抓,在大规模实施提升耕地质量建设项目的同时,对耕地质量管理提也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各地也相继出台了各种法律法规以此来全面落实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质量信息化在管理方面的各种问题。

2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我国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明确大目标的前提下,理清思路,逐步完成具体的目标和相关的要求。耕地质量的信息化管理涉及到大量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处理、统计和分析计算。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涉及到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数据库建设、信息系统建设以及系统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如今,我国在耕地保护以及管理工作中取得一定进步,初步探索并形成了以县域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平台的推广服务模式,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地方参与、上下级相互联动、部门之间与地方之间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在此基础上,取得了节约成本并增产增效的显著成就。我国各地方通过也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现代制图等先进科学技术,运用标准规范化的工具,确实进行耕地质量的综合评价工作,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有效地实现了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当然,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生产生活中农业活动的比例不断降低,工业活动的比例不断升高,这种经济结构的革新导致了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这样也使得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向城镇靠拢,城镇化程度加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加强耕地信息化管理的工程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在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瓶颈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通过讨论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3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城镇化进程下,对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既有正面的效应,又有负面的影响。当城镇化进程较慢时,城市发展的模式是以扩大城市土地面积的外延式发展为主要方向,这时,城市化建设用地外延增长必然占用大量的耕地资源;而城镇化发展对耕地资源的正面效应则表现在城镇化能有利于使耕地资源保持动态平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伟大的中国劳动人民仅用占世界不到百分之十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这是一个非凡的伟大成就。但是,我国长期以来都受到了来自人口不断增长、农产品需求增长、耕地总体质量下降的多重压力。如今,在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形下,耕地质量也不断下降,如果耕地质量下降势头又无法遏制,将给粮食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更为严重的威胁。当前,我国耕地质量化管理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3.1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政府没有对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全面加强耕地质量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需要各个方面慎重对待。因此,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要按照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政策体系,进一步统筹安排、落实部署,真正实现对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全面保护、建设与管理。这些措施手段,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耕地保护的内涵,另一方面形成了耕地数量与质量并重保护、建设与管理的抓手。但是经过多年来的实践,一些弊端与不足也逐步显现,比如一些地方对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思想还不统一、认识还不到位、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再如各项有关政策措施相对独立,没能形成完整的体系和整体合力。国土资源部关于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条例的颁布,虽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方面的疏漏,从总体上绘就了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美好蓝图,同时也通过高标准、严要求,将耕地质量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做到精益求精,然而,重视力度不够以及由此导致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的、所产生的的弊端依然十分明显。政府应当将规划等土地管理的手段,纳入耕地质量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体系之中。其次是相关体制和机制亟待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做出整理并修订。其次,政府应当承担起监管的职责,切实将保护、管控、建设、监测等工作全面落实,真正做到将政策要求转化为实际。

3.2信息化起步晚

相比国外科学技术发展较为先进的国家,我国许多高新信息化技术,诸如GPS、GS等技术均处于起步阶段。这样也造成了我国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的起步较晚,因此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均存在许多弊病,有待政府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解决。

3.3缺乏高素质人才队伍

由于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需要涉及农业、发改委、水利、国土等多个部门的各种专业人才。然而,参与到当前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工程中的人员多没有相关行业经验,不仅缺乏一定的专业素养,甚至对整个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也缺乏较为清晰的认识,这也间接导致了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较多可以避免的问题。各级政府及农业部门要重视耕地质量监管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完善耕地质量监管机构,按照事权统一协调原则,适当增加编制,壮大和充实队伍,改善工作条件和手段,更好地承担起法律法规赋予的监管职责。

此外,我国耕地资源还面临了高产稳产田面积下降、中低产田比重扩大、土壤退化严重、水利设施老化、破坏耕地质量的行为比较严重、耕地污染加剧、田间设施不配套、抗灾能力减弱以及施肥结构不合理、土壤养分比例失调等问题。

4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的合理措施

4.1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政府要加大耕地质量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各级领导对耕地数量和质量同等重要的意识;提高广大人发群众对耕地质量的保护意识,提高广大农民对耕地用养的保养意识,提高农业行政部门对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的责任意识。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有关文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我们建议:一是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衡阳市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以统筹全市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的各项工作。二是在下半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耕作质量保护宣传活动,以提高全民耕地质量意识。近几年来,我市认真执行中央关于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加强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土壤改良与地力建设实用技术,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各项基础工作有所加强。但由于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耕地质量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对耕地使用上的不合理,耕地质量建设过程中的不科学,耕地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不规范、不到位等三个方面。

4.2设定统一标准

利用当前耕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结合以往的耕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基本耕地基础资料,建立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统一的标准,建设基础数据库,以行政村或者镇为单位进行单位设片,按照国家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结合现有的耕地资源利用现状数据,制备成套合图以作工作底图,收集基本耕地资源信息利用情况,做好各项技术以及资料的准备工序,落实责任人制度。要完成基本耕地管理系统的统一化建立,实现能将耕地利用现状、标准耕地、耕地利用规划等多种数据在国土资源部门进行汇总并备案,方便统一管理以及查询,为实现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4.3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实现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还需要从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着手。由于在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所运用的多种先进信息技术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信息化技术进行指导并在运行过程中进行调节。加强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的效率,还能减少因为在管理过程中人为因素的操作误差,进一步节约了人力和物力。

5小结

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最为直接的影响将会是城市空间随之扩大,建设占用的耕地面积也将逐渐加大。因此,我们必须合理的控制城镇用地的规模,实现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来方便协调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各项关系,推进城市综合管理,建立统一协调的区域规划。在实现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棘手的难题需要社会各界一起努力来解决,共同为构建安定祥和的城市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篇6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2006年在其研究报告中归结了三种教育研究类型:一是倾向性研究,了解“正在发生什么?”;二是因果研究,重在建立因果效应;三是机制研究,需要探寻X因素造成Y因素的机制和过程。在实践中,三类问题是紧密联系的[1]。本文所进行的机制分析,侧重点并不在认知心理学关注的个体大脑内部的认知机制,而更多关注自然场境中,个体在整个文化境脉中与人之间的互动学习机制,是一种对课堂生态整体关系的研究,一种需要从个体、课堂共同体、情境活动多方面整合人的认知和环境互动的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实践性经验型课程,是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以主题活动为组织方式,以任务为取向,以学生尝试、经历、思考、总结为学习形态的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三级管理课程,强调课程对学校的适应性,强化了地方和学校在课程方面的基本责任和权力,满足学生个性差异和学校办学特色发展的需求。某种意义上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顺应学生内在发展需求、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的特色课程。

一、学习视域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文化

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对“文化”有许多定义,但是大家一致认为,每个社会个体都在学习他们自己的文化,并将复杂的价值观和行为系统加以内化。布鲁纳举了许多例子,说明文化是描述、理解课程的一面镜子。他在《教育文化》一书中写道:学校课程和课堂氛围总是受一些明确的计划和一些难以表达清楚的文化价值观影响;这些价值观和关于社会阶段、性别以及社会权利的考虑之间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程是反映文化信念和社会价值观的一面镜子。

1.解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的内核。要孤立课程文化是非常困难的,只有有意识地坚持某一种特定的哲学理论,保持一种特定的办学理念,课程文化才会凸现。从学习视角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究的课程文化。学校校长对课程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教师在学校课程文化的大背景下,把理念变为课堂教学行为,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课程执行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一种将探究的课程文化坚持落实的课程执行力。

国家制定的学校课程标准,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年段有着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约瑟夫把课程取向概括为六种文化:工作和生存训练;承接圣典;发展自我;建构理解;思考民主;正视主导秩序。[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建构理解、发展自我为总的价值取向,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要素。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基于经验自主进行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该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思考教育的平等性和民主性,让学生的经验在重组过程中,获得兴趣、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自我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除了综合性、实践性、活动体验性等课程特征以外,还要强化课程民主性的文化特征,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学习生态环境中,学生处在心理安全、自由畅想的状态下,才有可能创新和创造发明。大家一致困惑于中国学生知识考试排位世界前列但创造性人才缺失,主要是我们基础教育课程缺乏一种课程民主的文化。教师是判断正确与错误的权威,书本是判断正确与错误的法典。从幼儿开始直至大学毕业,学生是在考试分数的指挥下学习,直接导致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损伤。国家课程改革,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为必修课程,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培养创新型、智慧型人才的社会需求。

目前,部分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等同于团队活动或者传统的班级主题活动,这是一种误区。虽然两者都是经验性活动课程,但是课程目标、功能、形式却是完全不同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直觉体验——图像建构——概念抽象”的认知建构过程,并不仅仅是参与和体验,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将自己的原有知识经验整合成新的认知结构,其中包含着方法、策略、态度等默会性知识的习得。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塑校,学校文化就是办学理念、教育信仰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师生一致。信仰决定理念,理念产生语言,语言变为行为,这是学校文化的四种表现形态。较多学校仅停留在语言层面,文化行为缺失。教育要平等,学校要民主,教学要互动,学生要自觉,教师要终身学习……这些理想单靠学科课程是难以实现的。学科课程有其特征和具体学习任务,结构性、知识体系性比较强,教师的指导地位就相对突出。综合实践活动是经验活动课程,在人际关系方面,师生的参与角色平等,互动交流、主动学习比较学科课程而言有很大的开放空间。纵观中国历史上许多名校,如南开中学,格致中学,西南联大等,没有一所学校不倡导手脑结合、学术民主的,因此,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不好的学校,绝不可能是一所品牌学校。

3.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执行力。综合实践活动要从理想课程转变为现实课程,必须依靠校长的管理和教师的执行。专业教师是实现课程的主体,然而,在课程改革前期,教师思想准备不足和缺乏技术支撑的弊病极为突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目标难以真正凸显。而今,新课程改革经历探索阶段、发展阶段,正在逐步进入成型阶段,一定要切实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落实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校长对课程文化的理解,以及在理解的基础上唤醒教师课程意识、激活教师课程执行力的能力。教师课程执行力指教师在学习视域下设计、组织、调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课程的能力。教师一定要研究基于学习经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例,把课程理念变为可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开放性、活动型的课堂教学结构。

二、学习视域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是学校管理中永恒的主题。传统的管理重点放在组织制度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人事考核系统三方面,很少考察学生进行的有效性、高层次的学习行为,直接导致教学和学习效率低,师生学业负担重。在学习视域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管理就是要考量学生的学习“成本”,即所投入的精力和时间。高效能的课程管理就要杜绝教育功利主义的泛滥,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本投入,重视隐性长效学习成果的产出,避免产生学生厌学、学习情感缺失的恶果。

1.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角色分工与责任管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学校开发与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管理单位是学校,这种非同寻常的管理性质增强了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开发上的自主性,也提升了课程对学生学习的适应性,为营造一个办学特色鲜明、有丰富多彩环境文化的品牌特色学校提供了一个发展性平台。但是,这些并不能说明它不是“国家课程”,事实是,落实该课程的本质在于校本化地实施。所谓“校本课程”,则是另一个视野中的课程分类名称,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间是不能划上等号的。

校长是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的设计者和引领者。校长必须在深刻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涵的基础上,参与或者授权参与制定学校课程计划,其中包括课程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内容选择和组织实施细则等等,在战略宏观层面为学校的课程发展指明方向。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选配适合学生认知经验的有效内容和方法,从微观层面制定和实施具体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课程,要求灵活、开放,便于调控和生成。

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年级越高,学生的认知经验越丰富,高层次学习效果和要求也就越高。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讲究元认知能力、学习方法和策略的习得,要不断深化学生的默会性知识,提高学生自己的学习“悟”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学校和教师并不是以考核的方式去督促学生和考查学生。主要是学生对课程计划和课时方案适应性的元评价;课程学习的达成度评价,主要采取学生自我评价或者老师参与的师生共同评议的操作模式,使用“质”的形成评价方式,淡化“量”的等级考核。

2.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资源管理。从管理学角度看,资源管理主要包含人、财、物、时、信。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管理重点是学习生态环境的管理和学生学习资源的管理。

学习生态环境又分物质环境和精神、心理环境,它跟课程文化紧密相连。有的学者也把学习生态环境管理表述为课程文化管理,这是不同视野下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表述。关于学习生态环境在“课程文化解读”部分讲得比较多,这里不再重复。

学生学习资源包括室场、图书、网络、实验器材、学习工具、成人指导、实践基地、学习实践等等。学生的原有认知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经验,因此,许多学者把学生也视作学习资源。学生的学习资源管理分两个层面,一是使用和优化现有的资源,二是开发和利用隐性的学习资源。例如学习时间,到底是集中好,还是分散好?综合实践能否与其他学科学习时间相叠加?……许多课题不是靠统一的行政命令或硬性的制度规定所能解决的,这要靠教师的协调技巧。资源管理必须做到:为所有学生提供必要的、公平的学习条件;尽量满足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动手实践的学习需求,做到利用和开发并举,讲究资源的利用效率,延长资源衰竭的周期。学校要根据学生学习需求组织一些学材。学材并不等于教材,教材一般指学科类教科书,学材一般指操作手册、工具使用说明、学习单、视频资料等等。组织学材,例如提供网址、实习场地、劳动安全说明等等,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专业跨度大,综合技术性强,在知识、技能跨领域的复杂条件下,建议学校建立教师合作团队,或者制定教辅人员制度,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社团活动建设。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流性学习方式,跟“听中学”的传授性学习方式相比较,有耗时多,效果慢的弊病。在工业社会效率至上的理念下,研究性学习不是主流方式。客观说,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单靠课内的几个教时,是不能完成课程目标的,因此,社团活动就是主要的渠道。目前,很多学校把社团活动等同于课外兴趣小组或者是以前传统的第二课堂,实际上这是穿新鞋走老路。社团活动并不是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社团也不是兴趣小组。社团是一种自组织,是一种学生自治性的学习共同体。参加社团必须是自愿的,组织领导是民主海选的,教师和学生的所有人际和事际关系都是平等的。所有社团的组织机构、章程和管理并不是学校制度,而是在社团活动过程中由学生自我完善的。课题的选择、时间的安排以及方法的选配完全由社团民主决议,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当然,小学生自治能力弱,教师的引导要多一点,中学要注意把握道德标准和政治方向。社团活动的校本化是衡量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必修课程。经过多年的推进,课程理念已经比较普及,但是,从理念转化为操作,尚需一个过程。从学习论视域去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文化和课程管理,能帮助我们感悟到新课程的真谛,同时,也为“十二五”阶段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寻找到一条“文化塑校”的创新之路。

篇7

一、我国高职院校学分积累和转化 实施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实现学生管理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

从欧美职业教育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学分积累和转化信息化管理方便了学校学生的学术交流,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按照我国现有教育体制,学生进入被录取学校学习,完成学校制定的学习计划并获得学分,最后达到毕业要求。在此期间,学生很少有机会去其他高职院校学习交流,如果学生在就读期间,既使认为学校不符合自身的学习需求,也没有机会去另一所学校完成自己的学业。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实现学分积累和转化信息化管理就可以对传统学分管理带来重大变革。

学分积累和转化实现信息化管理后使得学分积累和转化更加便利,也有助于各种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方式走入课堂。学分积累和转化可以实现校际间的交流,甚至也为学校认可网络教学、慕课等教学方式提供了可能,使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学分积累和转化信息化管理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主动性和灵活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授课教师,可以自由安排符合自身学习需求的学习方式,还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实现跨越地域限制的学习。

(二)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市场化和产业化

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人力资源市场逐步完善的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却呈现出社会吸引力趋弱、民众认可度降低、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高职院校生源逐渐减少,职业教育质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各种复杂矛盾也开始显现[2]。高职院校的学分积累和转化信息化管理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从而使高职教育机构更加注重自身实力的提高,鼓励学校积极发展自身特色和优势课程吸引更多学生,有助于推动现有高职教育改革。

二、高职院校学分积累和转化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高职院校缺少学分积累和转化信息化管理所需的技术和管理平台

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信息管理平台作为保证,才能使得信息化管理顺利进行。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的技术和管理平台仍存在一些问题,有三个原因:一是各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水平不同,有的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对于学分管理已经达到了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但是也有很多学校教务系统对于学分管理还比较落后;二是高职院校对于学分积累和转化信息化管理的重视不够,认为传统的学分管理方式可以满足学分积累和转化的需要,从而缺少对于学分信息化管理所需要的技术和管理平台的投入;三是缺少专业的机构负责和协调技术与管理平台的构建。

(二)我国对于高职院校学分积累和转化相关政策制度不完善

学分积累和转化虽然在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被提出很长时间,但是对于高职院校还属于新型的学分管理方式。现有高职院校和一些省市已经明确提出或已经开始实施学分积累和转化,如常州高职园区的学分互认,但成熟的政策制度尚未形成[3]。现有的学分管理制度对于各个高职院校协同发展是不利的,阻碍了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改革。很多高职院校在实际学分积累和转化管理方式上使用了创新的管理模式,但是受限于不完善的政策制度,在实际操作中使用的范围很小,效果也不明显。学分积累和转化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出两个问题:一是各高职院校学分和转化管理混乱,无统一标准,限制了学分转化的范围和深度,使得学分转化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优势。二是缺少相应的政策和制度鼓励高职院校参与学分积累和转化。

(三)我国高职院校面临学分积累和转化信息化管理教育利益重新分配的困境

教育政策的目的是在不同的教育主体之间分配教育利益,包括权利、机会、经费、条件等[4]。我国高职教育实施学分积累和转化信息化管理会导致教育利益重新分配困境,所以在制定和规划时必须整体加以考虑。首先,实施高职学分积累和转化信息化管理使得部分高职教师的利益受损。信息化管理模式使得教学方式更加开放,学生的选择也更加多样。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相对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便受到学生的青睐,而有些教学方式落后的教师以及一些青年教师便受到学分积累和转化信息化管理的冲击,面临着学生流失的困境。其次,实施高职学分积累和转化信息化管理使得部分高职教育机构的利益受损。有的高职院校发展较快,有着自己鲜明的教学特色和独特优势,也有些学校教学水平相对落后。开放学分积累和转化信息化管理后,会使得部分落后的学校流失学生,最终导致经费和办学条件陷入恶性循环。最后,学生的利益是否可以得到保证。在开放信息化管理后,高职院校是否能够做到尊重学生权利,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式和教育机构的权利,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施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实现高职院校学分积累和转化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加快学分积累和转化信息化管理所需的技术和管理平台建设,构建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高职院校学分积累和转化服务中心

学分积累和转化信息化管理是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改革,是推动我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动力,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经费支持,加快实施学分积累和转化信息化管理所需的技术和管理平台建设 。构建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平台的作用:一是第三方学分积累和转化服务中心独立运作。独立运作可以保证学分积累和转化的公正性和独立性,从而保证正常的学分积累和转化需求。二是不受限于各高职院校学分信息化管理的不均衡发展。各个高职院校教务管理水平有限,实现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有一定难度,借助统一的管理信息平台进行学分积累和转化管理减少了各高职院校自身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三是学分积累和转化服务中心可以加强高职院校的协同管理。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更有利于所有高职院校在实施和管理过程中达到统一,学校间沟通更加便利,也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二)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学分积累和转化相关政策制度建设

篇8

一、加拿大文化简介及中加文化对比

(一)加拿大文化简介。

加拿大地广人稀,天气极寒。在恶劣的环境下,人们不敢轻易冒险,只能互相忍让及团结协作。这形成加拿大人遵守规则、行为保守的特点。加拿大有这样一段垦荒历史:军队或皇家骑警当先头部队,建立碉堡,然后去英国招募农民进行垦荒。当与土著产生冲突或发生战事时,农民就会到碉堡内躲避,尽量避免正面冲突。因此,这样的抗争过程造成了加拿大人缺乏冒险及开拓精神,更具包容性。

(二)特姆皮纳斯文化维度分析――中、加文化对比。

1.特殊主义VS普遍主义

加拿大文化偏向普遍主义,他们强调法治,认为制度高于一切,人人平等。加拿大处于寒带地区,在这样一个国家里,民众深知在缺乏住所、衣服和食物的情况下,随时会面临死亡。因而,为了预防未知风险,他们愿意把部份收入交给政府,由政府构建社会福利制度,形成社会安全网。因此,加拿大人强调法治,遵守制度。

相反,中国文化偏向普遍主义。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更热衷于学习各种社交手段、建立复杂的社会关系网,拜读各种社交宝典而非法律文集。不可否认,人治在中国社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人较变通,更善于触类旁通,于不变中求万变。

2.中性化VS情绪化

加拿大文化是中性化的,也许是寒冷的天气冻结了加拿大人表现自我的激情,他们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感情,给人一种较为冷淡的感觉。加拿大人知足常乐,谦和守礼,同时也不崇拜英雄,很少称赞他人。

中国文化也是中性化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比较含蓄、沉稳的民族,人们认为谦虚是美德,不应过分表现自己。中国人一直提倡顾大局,识大体,情绪表露要分场合,要学会控制情绪。因此,在这样的文化中,国人的感情外露程度较低。

3.关系散漫VS关系特定

加拿大文化偏向关系特定,强调分析性思维,重注事物间的区别,不将所有事情混为一谈。

而中国文化则偏向关系散漫。在中国,不同的事情之间有着许多复杂的联系,经常是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文化中,很多事情没有明显的界限,这或许与中国文化中善变通、重权变有一定联系。

4.泛指VS特指

加拿大文化偏向特指,他们有明显的公共与私人空间。加拿大人不热情,也没有政治与宗教狂热,下班就回家休息,他们更愿意休闲自在地整理后花园,而不是过灯红酒绿的夜生活。他们不欢迎没有预约到访的不速之客。

5.时间导向

加拿大人注重现时利益,偏短期取向。传统农民文化深深影响加拿大的民族本性。农民所追求的,是现时温饱而不是长远的发展,他们在生活上安守本份,只注重于眼前出现的问题,不会为未知的未来忧虑。

中国人也较为注重现时利益,这从改革开放后粗放型经济的发展可以窥见。企业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地方以大量的资源浪费换取GDP的增长等等。中国短期取向的形成同样也深受传统小农思想的影响,这里表现出了与加拿大的一致性。

二、加拿大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建立在社会文化基础上的,因此,多元文化成为加拿大企业文化的突出特色。在这样的氛围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融合碰撞,,以此化解风险和矛盾,形成企业的多元化文化。

1.经营管理贯彻以人为本的宗旨

在偏向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下,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个性差异。员工在企业中感受到平等,得到了平等的机会、空间,能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将自己的个性化发展与企业成长紧密结合,极大地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和认同感。

2.推崇诚信、守法、负责

在普遍主义文化的影响下,加拿大是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公民相信法律的力量,企业有法必依,视诚信为经营之本,全社会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依法经营是对国家和社会负责,是企业长久立足的根基。

3.低员工流动率及健康保障

加拿大的有关法律对工作环境、带薪休假、加班及企业解雇员工作了严格的规定。在企业中,不到万不得已,极少安排员工加班,体现对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视。企业解雇员工有严格繁琐的手续,形成了员工队伍较为稳定的局面。

三、关于中、加合资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思考

在拥有中国、加拿大两种不同国籍雇员的中加合资企业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解决中加不同背景员工的文化认知难题,既要力求公平,又要,将文化融合发展成企业独特优势,将企业竞争优势最大化。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全员参与。

在中加合资企业中,应尊重员工个体,使每个员工都能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企业日常管理中来,如此便可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使员工自觉地关心企业的荣辱兴衰,从而凝聚成强大的群体力量,更好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绩效管理――加强领导与员工的沟通。

在中加合资企业绩效管理中,要缩小权力距离,广开反馈言路。在绩效面谈中不应只是一味地由领导进行评价,而是要使员工拥有平等的话语权,有机会表露心声。

(三)培训――重视员工个人的发展。

员工一旦被加拿大企业聘用,就会得到一套有针对性的,量身定做的培训计划。这使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一脉相通,有效地稳定了员工队伍。而中国企业更多是从企业利益出发,更注重于实用性培训,缺少明确的培训体系。

在中加合资企业中,应该权衡好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利益的关系。企业要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员工成为通才,重点培养企业的专才,以员工的发展推动企业的发展。

篇9

中图分类号:F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321-02

信息时代,文件作为社会组织活动原始记录,被公认为组织核心资产和信息资源。社会组织发展愈来呈现出对文件管理的重度依赖性特征,对其更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此,社会组织理应积极构建切合自身需求的文件管理模式并做持续优化,以促其结构和功能上的动态优化和静态最优,尽可能实现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文件管理。

1 文件管理模式构建与优化的基本战略框架

这里所谓文件管理模式,是指社会组织内文件管理的整体表现形式,也是文件管理的理论架构、制度架构、功能架构、技术架构等组成的完整结构。已有研究成果表明,欧美发达国家虽重视文件管理,较深入探讨了有关细节,尤为关注电子文件管理,却仍然较少直接且系统地讨论类似课题。国内研究现状与国外些许类似,但除冯惠玲、安小米等以外,更鲜有涉及。

本文认为,当前及可预见的未来,社会组织相对最佳的文件管理模式可表述为充分采用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借鉴应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根据社会组织类型文件管理需求特点,应用高水平标准,具体从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内容3个方面着手构建高水平的文件管理系统,并与组织内其他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协同,以确保组织利益最优化实现。

2 文件管理模式构建与优化的核心要素

2.1 核心要素界定

如上所述,文件管理模式是一个完整结构体系,涉及到所有要素。然而,却始终围绕着管理内容这一核心要素,即具体的文件管理实际工作。分析社会组织类型在于确知特定文件管理功能需求;管理标准是用于参考构建高质量的文件管理模式;管理理念是文件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基础;管理手段是文件管理的实施工具。这些都是为核心要素直接服务的,也是社会组织文件管理模式构建和优化的终极目标。

2.2 核心要素的三种视角表述

文件管理实际工作这一核心要素可以分别以系统科学、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3种理论视角进行阐释和操作。简言之,从系统科学角度,包括文件管理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从管理科学角度,包括文件生成、登记、保存、利用、处置等所有环节;从信息科学角度,包括文件信息的产生、编码、传递、利用等完整运动过程。

2.3 三种视角阐述的因由

第一,包括各类社会工作在内的所有事物皆可运用多种视角予以审视。因为任何事物和工作同时具有多重属性,人们可根据自身特定需要和现实条件以一种或几种视角进行探讨研究,以便深度认识和多维应用,文件管理亦是如此。

第二,目前,人们日渐采取跨学科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方法可以简单归结为3类,即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相互交叉和借鉴应用。由此也产生了3种获益,一是能对同一事物在某种视角下的更深入认识和应用;二是能从多种视角带来对同一事物的多维、全面、深入的认识和多种应用;三是在特定情况下可能衍生新的事物或学科。对于本文提出采取3种视角探讨文件管理模式构建与优化来说,主要追求前2种获益。

现代科学研究日益重视跨学科研究,各学科理论研究的界限渐趋模糊,一是基于任何事物同时附含多种属性这个基本因由;二是为了以上的获益目的。鉴于此,学科交叉对于各项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越显极为必要。

2.4 着重采取系统视角研讨核心要素

本文虽认为需采取3种视角对文件管理工作这一核心要素开展研究,然而主要采用系统科学视角进行具体讨论,也即将其看成为文件管理系统的构建优化和实际运作。以下从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角度就核心要素展开探讨,却同时适用于传统纸质文件管理,仅在技术层面需做一定程度的区别而已,因为纸质文件管理同样可看作是系统运作。

采取系统科学视角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系统科学提供的是一种全景式视角,将某种事物或工作看作一个完整系统予以审视。这在整体性研究文件管理工作方面比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视角更显直接、有效;二是信息时代,文件管理工作主要将表现为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运作。虽然纸质文件管理将依然存在,但电子文件管理无疑将占据主导地位;三是从更高层系统的视角来看,文件管理系统同时又是社会组织整套系统的有机部分,着重运用系统科学来构建和优化文件系统,对于促进文件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协同运作,共同服务于组织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3 系统视角下核心要素具体阐述

3.1 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系统设计需完成以下子任务:A. 调研组织文件管理的功能需求,进而形成系统设计的总则指南;B.确定系统功能、结构和内容以及予以技术实现的整体架构;C.采用合适的系统开发平台工具和编程语言,配以其他可靠的相关信息技术,将系统设计予以完整实现。

上述每一方面的失误都将直接导致系统设计的失败。设计工作可谓是对整个系统的立法,是对整个系统包括结构和功能等在内的所有层面进行全面规划和参数设置。故此,系统设计工作对于文件管理模式构建与优化最为重要。

系统设计可遵循以下途径逐次展开:

第一,做好前期调研分析,重在准确获得以下信息:

A.完整准确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B.主要业务范围和发展愿景;C.具体的业务流程;D.组织内信息流程体系;E.现行各类系统的现状和主要功能(包括现行文件管理系统及其后续的评估报告资料等);F.总体的财政状况;G.组织在同行业领域内的相对绩效表现。

需对这些资料展开深层次多维分析,将主要形成各种分析报告,得出设计工作所需的关键性信息要点,主要是形成组织在当前及未来一定时期内业务发展对于文件管理的功能需求体系,以及相应的元数据体系等。功能需求体系是指文件管理整个流程的有效实现对于系统所提出的功能要求及其完整体系。

与其他管理工作相比,元数据体系对于文件管理功能的可靠实现尤其关键。因为,作为文件的背景信息、内容信息和结构信息标识的各类元数据,是有效实现文件管理全流程功能的关键因素。

第二,在调研基础上,着手系统设计工作。

系统设计将综合运用系统工作和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先进理念,依据前期调研分析结果,设计出完整的文件管理机制和管理流程的总体架构,其中包括元数据体系、功能体系、协同运作功能、升级和改进空间等构成的技术实现方式完整架构。管理机制是指文件管理的总体原则体系,主要包括如管理层次及相应职责的配置、管理规则体系。因此,管理机制更多地体现为各种原则和规范的体系。

设计工作也可视作为系统搭建一个理想模型,该模型应强调在理念上足够先进、在功能上足够强大、在整体架构上足够优化,且具备较好的协同功能以及足够的升级空间,等等。

第三,对系统模型予以程序和技术实现。

建立模型后,仅需根据既定的技术实现方案完成系统设计。技术实现方案主要包括系统程序开发工作规划、相关的网络通信技术方案、其他软硬件设施配置,等等。其中,最关键的是系统程序开发。

系统设计需在理念上积极借鉴系统科学理论。文件系统符合系统的一般特性和运行规律。宏观层面上,文件系统主要表现为常规线性系统的高度结构化运行。因此,系统设计中有必要从各方面予以优化,以便在未来实施过程中发挥预期的理想效果。

文件系统同时也是一个有人参与的信息系统,且文件信息蕴含着知识属性等,都使得系统在微观方面必然存在一定的软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文件利用工作中,人的因素和信息的知识因素发挥着主导作用,由此导致系统呈现非完全可控的复杂现象。此外,由于文件系统一般会与组织内其他系统实施协同,必然导致极为复杂的协同作用,尤其是当与专家系统等典型非线性系统协同运行时,必然对自身系统产生整体反馈,其影响是非完全可控的。故此,文件系统同样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和复杂性,可能对文件管理甚至整个组织管理产生难以估计的优劣影响。然而,作为开放系统, 文件系统在非线性运作中一般会自动适应于环境、自动趋优。这就是为何强调子系统之间应该协同以产生协同效应,其获益往往超出预期。

3.2 文件管理系统的实施与优化

文件系统实施是系统设计开发的直接目标和具体实现。从实施步骤来说,又可分为调试运行、正式全面启用2大阶段。调试运行对于真实验证系统工作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严格的调试运行将对系统设计工作提供完整报告,真实反映出系统设计工作质量,并具有以下价值:一是调试运行将直接得知已设计的系统能够较好地胜任既定目标;二是若试运行过程中发现系统设计所应用的理念和技术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和未来拓展需要,同时在功能架构这一主要方面存在重大硬伤等等重大问题,将直接导致设计失败,需做大幅度修改,甚至需要推倒主要架构重新设计,这都将导致系统开发工作超过预定期限。在成本过高的情况下,更将直接导致组织可能无法负担二次开发的高昂支出,将不得不终止开发工作。

系统调试运行并基本解决了所有关键性问题和主要的细节问题之后,可选择可行方式正式启用。可行方式主要包括如:A.一次性全面启用;B.分段启用方式;C.将新旧系统并行运行一段时间,待新系统实现了稳定运行之后适时撤除旧系统。每种方式各具优缺点,后两种尤其是最后一种方式的突出优点是稳妥,缺点在于组织必须为此承担双系统并行运作的较高成本。

从系统工作视角,实施工作就是通过充分应用系统预置的所有功能,促使系统得到最高效的运作,尽可能获得最佳效果。换言之,也即充分挖掘文件系统的综合潜力,并且促其与组织其他系统的协同,促使系统出现非线性作用下的更趋优化的整体效应。

系统实施过程中还需做好培训。系统开发小组应编制详尽的系统操作手册及相关培训资料。一般是在系统正式启用的前后提供集中培训,也可视具体需要适时提供各类后续咨询或零散培训。总之,培训目的在于促使组织内相关职员全面深入了解文件系统,使职员能够开展标准化、流程化的系统操作,最大程度地发挥系统作用,促进组织业务发展。

另外,还应鼓励(或在系统设计构建中制定相关激励制度)职员在系统日常操作过程中,根据组织业务发展潜在的文件需求,以及系统实际运行状况等,形成相关报告乃至建议等,将为系统的改进升级乃至换代提供直接依据。

3.3 文件管理系统的维护与优化

系统维护也即后续评估和升级对于文件系统同样重要。一是对于系统的正常运行来说,后期维护是极重要的。刚开发完成的系统虽在当时基本满足组织发展对系统的功能需求,但随着组织业务的发展,功能需求必然发生变化。同时,系统在长期运作中,也很可能会显现出各种深层问题。当综合评估认为这些需求变化和问题并不对文件系统的功能架构和技术水平等构成致命威胁时,则完全可在现有系统框架下予以持续性升级,这样不仅能较好地解决问题,成本也较低,对于组织绩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二是若现行系统的功能架构和技术水平等关键方面已经无法适应组织发展需求时,最好开发全新系统。

详尽评估是对系统实施过程的直接展示,将为新系统开发工作提供翔实资料,甚至可作为设计工作前期调研分析的直接参考资料。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高质量评估工具,制定可行方案,采用成熟的评估方法具体开展系统实施的评估工作。评估需从“文件管理功能需求的有效实现”以及“系统的安全高效运作”2个方面综合审视文件系统的实际表现,同时评估文件管理对于组织发展实际发挥的作用。总之,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评估获得原始数据,综合考察系统运作的整体情况,做出相关研判。

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做好文件系统评估工作,为系统最终处置的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当评估认为只需对系统做持续升级时,只需在不触动主体功能架构的情况下,对系统各方面进行改进。当评估认为需要开发新系统时,则需积极准备。然而,在新系统尚未投入使用之前,仍需做好现行系统的维护工作,以满足日常业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

[2] 张斌.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档案管理[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

[3] 杜栋.协同管理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 吴今培,李学伟.系统科学发展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 [美]路易斯・戈麦斯―梅西亚 等著,詹正茂 主译.管理学:原理、案例与实践(第3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6] 杨霞.中美文件管理之比较[J].山西档案,1997(02).

[7] 安小米,焦红艳. 文件管理国际标准ISO 15489:技术指南[J].城建档案,2002(03).

[8] David O Stephens.Megatrends in international records management[J].Information Management Journal,2001(35)-04.

篇10

近年来,随着西昌市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加快了城市绿化建设步伐,通过植大树以及拆墙透绿、拆危补绿、见逢插绿和广泛发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开展绿化活动,城市绿化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绿化面积迅速增加,西昌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得到较大地改善和提高。该文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施工中的亲身实践,指出了目前西昌市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绿化养护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以期对该市今后的城市绿化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西昌市道路绿化现状 

西昌市城市绿化经过近5年发展,形成了以航天路、城南大道、邛海周边为重点的绿化格局,在树种上以热带、亚热带主要树种为主,温带树种为辅,配置上做到四季有花、有叶,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景观带。2010年,西昌城市绿化率达到98%,绿地率达到31.28%,绿化覆盖率35.35%,人均公共绿地9.65 m2;城市规划区绿化率98%,绿地率33.5%,绿化覆盖率35%,道路绿化率98%。 

2城市道路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各项指标不断提升的同时,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规划设计及施工时过分强调景观效果,而不考虑树木的生态习性及生物学特性,在种植材料的选择上十分盲目,大量引进外来树种;过度密植;大树移植成活率较低;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绿化养护意识淡薄;水肥管理不当;人为破坏严重等。 

2.1缺乏科学的规划与设计 

西昌市城市道路绿化指导思想不明确,特别是迎宾大道、机场路等几条城市主要进出口通道没有制定科学、长远的绿化规划与设计方案,在树种选择与配置上十分盲目,曾经多次栽植又多次挖除,造成重复绿化,极大地浪费了人力、财力和物力[1]。 

2.2大量引进外来树种 

目前,西昌市的绿化苗圃以个体户经营为主,规模较小,还不能充分提供乡土植物种苗,优良品种选择空间狭小。城市所需绿化苗木没有地方特色,大部分从山西、广东、浙江、成都、湖北、重庆等地调运,种苗来源比较紊乱,苗木品种混杂。城市道路、庭院、住宅小区、公园绿地中引进了大量的外来植物,如水杉、香花槐、垂榕、橡皮树、高山榕、蓝花楹、加纳利海藻、大王椰子、银杏、小琴丝竹、红叶李、象牙红、红叶石楠、元宝枫、假槟榔、矮牵牛、马蹄筋等,这些植物虽然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绿化景观,但是由于它们在西昌市没有经过长期驯化,生长中抗(寒、旱、大风)性较差。垂榕、橡皮树、加纳利海藻、大王椰子遇到霜冻、下雪,叶子几乎全被冻死,失去了应有的观赏效果;香花槐蛀杆害虫、蚜虫发生严重;矮牵牛、马蹄筋稍遇干旱叶子就失绿,给后期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2.3大树移植成活率低 

西昌市绿化中,乔、灌木都以大规格苗和大树移植为主。大树移植能迅速、有效地改变城市的生态景观,但大树移植的技术含量较高,特别是难以生根的大树尤其如此。火把广场成片移植水杉大树,由于没有专业的养护管理人员,栽植后管理跟不上,致使成活率和保存率大大降低,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2.4栽植密度过大 

过分强调短期景观效果,而不考虑苗木生长规律及种植地的立地条件,进行大密度栽植,例如:垂榕、天竺桂、红叶李、香花槐、三角梅等栽植密度均为1 m×1 m,金叶女桢、小叶女桢、红花继木等灌木栽植密度为10 cm×10 cm。人为造成植物生长空间狭小,加之在后期的生长中修剪不及时,大部分植物表现出生长状况不良;苗木在生长过程中由于透光性、通风性较差,到每年7—8月高温高湿季节,病虫害频繁发生[2]。 

2.5养护管理意识淡薄,水肥管理不当 

西昌市城市道路绿化地段大部分没有埋设自来水管,植物需水时得不到及时补充,特别是每年1—5月高温、风大,全靠人工浇水,有的地段浇水次数虽多,但没有浇透,也没有及时补充植物所需养分,导致树木生长不旺;有的地段没有落实专人管理,旱涝季节植物大量死亡。 

2.6人为破坏严重 

在城市边缘区和集市区绿化带遭人为践踏、车辆辗压较严重,有的地段成了“人行通道”,有的行人甚至把绿化带当成休息娱乐的场所,造成地面板结,植

物逐渐死亡;树池里倒垃圾、生活废水,树干上绑绳晒衣服随处可见,故意攀折毁坏树木时有发生[3]。这些都是造成树木死亡的重要因素。 

3城市道路绿化管理对策 

3.1培养专业的设计队伍 

随着西昌市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城市绿化步伐大大加快。因此,政府必须强化意识、转变观念,确实建立起一支专业知识较强的设计队伍,而不应该一味地崇洋迷外,每一期城市绿化工程都花高价到外地聘请设计师。外地设计者对当地的自然条件、立地条件、乡土树种资源、政府投资、后期管护、不同地段的管护难度等都不是十分了解,设计时无法做到设计和施工统一协调发展,甚至盲目地追求档次,而不能真正做到适地适树,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3.2建立绿化种苗基地 

充分发挥现有国营苗圃的优势,除了培育国家工程造林所需苗木外,将多余的闲置土地用来大量培育乡土绿化苗木,如香樟、银桦、直干桉、侧柏、冲天柏、栾树、桂花、海桐、玉兰、紫薇、贴梗海棠、茶花、梅花、栀子花、苏铁、大叶黄杨、腊梅、木芙蓉、合欢、青桐、苹果、朴树、国槐、油橄榄、慈竹、苦木、千枝柏、侧柏、腊梅、丝兰、迎春、金丝桃、月季、三角梅、金叶女贞、麦冬、夹竹桃、柳树、枫杨、六月雪、海桐、小叶女贞等[4]。选择交通便利、离城市较近、规模较大的个体户经营苗圃,对他们实行政策扶持,鼓励其以生产经营乡土绿化树种为主,与其签定产销合同等。 

3.3加强管理 

成立专门的管护队伍,把管护人的具体责任落实到片或地段上。根据不同区域植被的配置情况及生长状况制订出详细的管护方案,按照方案进行管护。对人为践踏、车辆辗压比较严重的地段,将种植的草坪改为灌木,从视觉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醒目的地方插上警示标牌,提醒人们保护绿色植物。对土壤板结地段进行中耕锄草,经常浇水施肥,做好雨季的排水工作,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防治。针对当前城市道路绿化种植密度普遍过大的情况,对迎宾大道、机场路、东延线地段合理调整群体结构,对同种植物之间,上木、下木之间由于密度过大引起的互相抑制、竞争,应及时移植、调整、重新配置。 

3.4合理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关系到树木成型和美观问题,整形修剪后的树木对环境具有更为明显的装饰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行道树的成活率,促进其生长旺盛,也能提高其观赏价值,装点街景。按照“服从树木景观配置要求,遵循树木生长发育习性”的原则,乔木长大郁闭后,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对其进行修剪抚育,以及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夏季修剪,根据灌木的生长情况常年进行修剪,从而达到植物造景的设计要求[5]。 

3.5建立城市道路绿化档案及信息系统 

实行动态管理与监测,为宏观决策、科学经营提供服务。对城市绿化建设中使用的外来树木、花卉等苗木要查验植物检疫证书或复检,严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输入。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强化市民对城市绿化的认识,让广大市民自觉地保护城市绿地和树木。 

4参考文献 

[1] 王晓明.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j].安徽林业,2004(6):30. 

[2] 徐文辉,范义荣,蔡建国.杭州市道路绿化的初步研究[j].中国园林,2002,18(3):23-25. 

[3] 陈秀梅.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探讨[j].中国园林,1997,13(4):55. 

篇11

煤矿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是市场机制与煤矿企业内部管理的有机结合,利用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将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等等价交易关系。煤矿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可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收益,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一、煤矿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内部市场化管理意识

内部市场化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煤矿企业各个科室的紧密配合。目前,很多煤矿企 业很缺乏内部市场化管理意识,认为内部市场化管理是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事情。煤矿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受到很多的阻力和限制。[1]因此,煤炭企业领导缺乏内部市场化管理意识,使得煤矿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流于形式。

(二)内部市场价格不合理

内部市场价格的合理性是内部市场化管理有效实施的基础,保证煤矿企业各部门进行科学的计算。目前,煤矿企业依据上一年度的消耗情况来制定内部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地质情况变化给煤矿生产造成的影响,所以经常出现内部价格和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进而影响煤矿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降低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 )奖惩措施落实不到位

目前,煤矿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奖惩措施不完善。煤矿企业内部很多考核制度流于形式,考核标准随意性大。职能部门权力过大,随意修改考核指标和考核结果,使得基层部门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拉拢关系上。[2]这种缺乏工作积极性的内部市场化管理,使得相关考核难以有效实施。

二、推进煤矿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专职机构

煤矿企业需要建立独立的专职机构,对内部市场化管理进行规范,保证其有效、合理地运行。专职机构对内部市场化管理进行统一安排,解决市场化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煤矿企业需要建立以矿党政为核心的内部市场化管理小组,主要执行煤矿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各项决定。专职机构设置管理办公室、内部结算中心、区队等部门。内部市场化管理办公室承担着推进内部市场化管理,各部门协调运行,内部的整体调控等任务;内部结算中心承担各种交易关系的稽核和结算等任务;区队辅助领导小组、市场管理人员进行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领导、矿长、常务组长;区对领导由党政领导、市场管理人员组成,辅助完成内部市场化管理运行。[3]煤矿企业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前提是领导的大力支持,所以各级领导应该明确职能和责任,并建立经营风险抵押金制度,将个人收入与工作情况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提高管理者的责任心。

(二)实施内部价格管理制度

煤矿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价格管理制度,为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实施奠定基础。内部市场化管理专职机构配备价格管理人员,以劳动和各类消耗定额为依据,对成本项目进行管理。价格管理人员需要全面考虑市场主体的可控性,测算出工资、物资、维护、生产和服务等各类费用,制定出符合各级产品和劳务的整体价格,形成科学、合理和完善的内部市场价格体系。同时,价格管理人员通过对企业进行实际调查,对内部价格进行调整,使得内部价格体系更加完善。煤矿企业内部定额单价既要合理又要有弹性,真实代表基层生产单位的劳动价值。如果内部定额单价不能真实地反映基层生产单位的劳动价值,就会降低基层生产单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 )构建职工考核体系

煤矿企业需要加强内部市场化的组织领导,细化内部市场指标,审定内部市场价格,协调内部禁忌关系,保证内部市场的正常运行。同时,内部市场化专职机构制定完善的职工考核办法,构建职工考核体系,针对职工的行为进行奖惩,并兑现相应的奖惩结果。内部市场化专职机构定期组织职工进行集中考核,相互评分,使得各个部门在考核过程中明确整改方向。职工考核体系可以提高各区队的内部市场化管理水平,完成各项经济指标,保证内部市场化的有效运行。

(四)加强技术管理

在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的过程中,煤矿企业要重视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煤矿企业组建技术小组,对矿井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检查,采用低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技术。[4]同时,技术小组针对不同的工作面实施不同的施工方案,通过多方案的比较来选择最优方案。这样可以降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生产技术创新。技术小组依据煤矿的生产情况,构建适合矿井生产的、科学的、合理的、成本低的技术体系。煤矿企业加强技术管理,不仅可以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总结

煤矿企业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领导者必须充分了解内部市场化管理的特点,结合矿井的实际生产情况来实施。同时,煤矿企业需要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为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总之,煤矿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可以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煤矿企业综合竞争力。(作者单位:中泰矿业有限公司企管科)

参考文献

[1]张瑞玉.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探究[J].中州煤炭 ,2009(9):139.

篇12

中图分类号:J211.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4(c)-0132-01

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具体来说,就是在以建筑施工为主的经营活动中,建设者所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组织结构、管理运行方式和观念意识。而学习型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导入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引领和支撑企业成长为学习型企业的一种组织文化。学习型企业文化是对企业文化的创新性延伸和拓展,体现为人本管理的最高层次。要想把建筑施工企业做强做优,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其竞争力不仅体现在成本上,而更加体现在文化上。建筑施工企业文化作为整个行业的灵魂,其能否深入持久地渗透到行业的整个肌体中,引领行业强势发展,已经越来越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关注的课题。

本文结合学习型组织理论,对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度的思考,使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员工及整个企业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一、树立学习型价值观,建立学习型的企业精神文化

树立学习型价值观是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这是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观念对于个人的行动具有重要的制约或支配作用。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才能有正确的行动。因此,价值观是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的灵魂。要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必须首先建立适合本企业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要使员工达成学习的共识,树立终身学习的价值追求,使学习成为每一名员工的自觉行为和习惯。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迫切需要培育这样一些鼓励学习、崇尚创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这对于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形成“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

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员工具有灵活性、创造性、积极性。因此,学习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形成“以人为本”和“人高于一切”的观念。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就是要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这就需要鼓励员工不断学习,鼓励员工不断的自我学习和终生学习,实现员工的自我超越。为员工进行个人生涯的设计,结合员工的个人目标树立个人愿景。因为个人愿景在很大程度上是员工的个人生涯的设计。即帮助员工确定一生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并鼓励员工为这一奋斗目标进行努力,使员工认识到自己价值的存在。

三、逐步完善创新机制和行为规范

创新是增强行业活力的前提,建立完善的创新机制和行为规范,对进一步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具有巨大的作用。在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中,都要牢固树立创新理念。建筑施工企业不要把创新仅仅局限在实验室里,也要重视实践经验。在建筑施工中摸爬滚打的员工,凭着长期的积累和不断实践,很有可能在技术上拥有自己独特有效的实现方式,更有可能创造出新的工艺方法,这些都要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归纳整理存档,不要因为员工的流动而散失,以便于整个行业后续发展的需要。建筑施工中要严格规范运作,加大成本控制提高管理效率,这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规范,规范员工的具体操作和各项具体指标,没有科学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技术指标,优质工程就无从谈起。这些措施落实得好,有利于调动员工创新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行业的整体实力,有利于提升行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

四、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促进和激励机制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促进和激励机制应包括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要对为建立学习型组织作出贡献的员工给予肯定,使他们得到相应的利益;二是要进一步激励员工从企业的发展出发,为企业进行更加卓有成效的学习创新和作出更大贡献。企业物质激励的着眼点应是在组织内部拉开不同知识层次和学习、工作能力层次的报酬档次,在员工分配上实行优惠优价的机制,并将员工的报酬和他们与同事的合作关系挂钩,以鼓励有效的学习和团队沟通。学习型组织的物质激励除了传统的奖金、工作丰富化、职位晋升等内容外,还应包括激励作用更大的股权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内容。这样,有利于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联系起来,能有效调动员工学习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的精神激励主要是要通过营造鼓励学习、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给予员工各方面的激励。企业通过建立这些激励机制,为培育学习型组织及其文化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加强企业文化设施的建设

企业文化设施的建设有助于企业员工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建立良好的员工娱乐设施,使员工之间以及企业领导者与员工之间有更多相互了解与沟通的机会,建立更加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保证企业员工之间以及企业员工与领导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既保证员工之间的团队学习与协作,又有助于拉近企业领导与员工之间的距离,消除企业员工在企业的民主决策时出现的自我防卫心理,有助于在企业建立共同愿景时的深度交谈措施的实施。帮助员工学习,建立员工活动室和图书馆、资料室,为员工创造适合的学习环境,方便员工及时解决在工作上遇到的问题,有助于员工的不断学习和自我超越。创建职工培训课堂,请专家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使员工能够有机会学习最新的技术知识,并使员工充分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和企业对自己的重视程度,使员工更加有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以促进企业以人为本的精神文明建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