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1 09:56: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环境创设的意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在于下面几点:环境创设可开发幼儿智力、环境创设可激发幼儿探索兴趣、环境创设可培养幼儿小主人的精神、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让幼儿感受到快乐。
扩展资料
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和主题的开展、教学活动的进行密切相关。在创设主题环境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主题经验、认知经验,使得环境的创设更显多元化、立体化和动态化。注重孩子的参与性——鼓励孩子们自己收集、交流和分享各种信息;注重环境创设的真实性——主题环境的创设不仅仅局限于“墙面”,同时,还可以与个别化、小组游戏区进行互动等等。主题环境的创设为孩子们提供了自主发展的空间。
遵循“从幼儿角度出发,为幼儿服务”的教育理念,包括“生活环境”、“自然角环境”、“个别化环境”和“主题环境”四大方面为主要环创内容,在设计布置中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巧妙利废、合理布置,最大化地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
(来源:文章屋网 )
幼儿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的生活就是游戏”。幼儿游戏一方面是幼儿以直接获得为主要目的的,这种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愉悦;另一方面具有主体参与互动的特点,是幼儿能动地驾驭活动对象的主体性活动,儿在游戏中没有外在制约,能够身心放松,积极活动,充分展现自我,实现个人愿望,他们通过操纵材料、物品等控制所处环境,体会到自己的力量和自信,从创造和成功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一、幼儿游戏的价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这表明,首先,幼儿出于自身的兴趣自愿自发的主体活动,幼儿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其次,游戏没有任何外在的奖惩压力,幼儿满足于玩的快乐体会,这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此外,幼儿游戏能够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使其在活动中实现有机体的生物本能与外界环境刺激的相互作用,是对幼儿成长发展和学习有价值的一种活动。
1.幼儿身体生长发育在游戏中得以发展。在攀、爬、跑、跳等活动中,幼儿的大肌肉动作、运动技能以及协调平衡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发展;在操作物品材料,如拼插玩具、使用剪刀等过程中,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得到了促进。
2.幼儿的智力在游戏中得以发展。幼儿通过操作物品来认识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间联系与区别,能够感知、比较积木的高矮、长短、粗细、大小等,对数量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幼儿在角色游戏、表演游戏、规则游戏等过程中,促使其语言能力得到发展与提高,能够将知识经验和生活经历以独特的方式重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发展。
3.幼儿的个性和社会性在游戏中得以形成与发展。在玩过家家的游戏中,幼儿会变被动为主动,在游戏中经历了“自己玩和同伴平行玩和同伴联合玩和同伴间相互组织、协调、分工、合作的玩”,在这一过程中,从以自我为中心过度到能够考虑他人,逐渐成为一个社会的人,为其步入社会、从事正规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基础。
二、幼儿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游戏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我国幼儿园开展游戏的状况来看,不能全面促进幼儿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游戏种类和活动形式少,主要以拼插式的结构游戏较多。如室内玩具柜上的玩具大多是搭建、拼插的木质或塑化材料,远未达到多样化。
2.游戏中,教师往往占据支配地位,幼儿自发的、富有生气的活动受到限制,其主动性和自主性甚至社会性发展也会受到限制甚至阻碍。
3.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方式程式化,习惯于以一定的模式指导或导演游戏。如在玩超市游戏时,哪个幼儿要当收银员,哪些孩子要当顾客去买东西……游戏主题、角色、情节几乎均有教师编导排练,忽视了幼儿主动性的发挥。
4.游戏中,教师不能细致观察和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指导随意性大。我们知道,如果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与特点,就谈不上对幼儿行为有针对性的指导,这不仅影响游戏的效果,也影响幼儿在游戏中应实现的发展水平。
5.游戏条件与环境创设不利。相当多的园所玩具材料相对较少,如有些幼儿园有一定数量和种类的玩具,但常常处于封闭状态;有些幼儿园游戏条件的创设仅限于提供多种材料、保证足够的时间玩,教师指导不足导致游戏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物质条件的实际效用;有些幼儿园教师不能因地制宜创设游戏活动条件,缺乏对游戏环境中多方面的因素加以合理组织。
三、如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以上情况普遍存在的原因主要在于教育者对游戏的认识、看法上存在偏差。要改变以上局面或状态,关键在于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游戏观,理解幼儿游戏的实质及其特点,创造适宜的游戏环境,并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指导游戏,真正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1.幼儿教师要理解游戏的实质,在正确游戏观的指导下,通过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条件,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幼儿的行为,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首先,教师要充分信任儿童,相信他们具有主动发展和自我教育的天赋,给予儿童自主选择、自由活动的权力,变支配和主导为参与和配合,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精神环境。其次,幼儿不仅要自主选择材料,还要自主操作,教师精心准备和设计游戏环境时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游戏环境的创设中来。
2.教师要从幼儿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各类游戏的教育功能,根据各类游戏活动的教育功能与特点设置不同的游戏场地,以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在活动性较高的“医院游戏”中,需要准备听诊器、针筒……等道具,在“过家家游戏”中需要准备桌椅、床柜等,这就需要便于取水、宽敞的场地,以利于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大夫等不同的角色,丰富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培养他们角色扮演的能力,提高他们学习和实践社会交往技能。“搭积木”、“益智棋”等游戏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建构技能,增进空间知觉和数形意识。在“称重”、“测量”等科学探索游戏中,幼儿要仔细观察、操作、逐个记录,教师应选择光线较好、最好和活动性较大的游戏场地保持一定距离,让幼儿能静下心来专注活动,培养其良好的做事习惯和学习能力。
3.教师在为幼儿设置游戏场地时,要从其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体现层次性和渐进发展性。小、中、大班活动环境要各不相同。如小班幼儿刚刚脱离家庭进入一个全新又陌生的环境中难免会焦虑,在“自选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带熟悉的、喜爱的玩具和同伴学习分享和给予,也可设置多个“过家家”游戏场地,使幼儿感到熟悉和亲切,缩短幼儿的不适感;在“建构游戏”中,铺上塑胶垫或地毯既方便幼儿操作,又使其感到轻松舒适,激发良好的情绪。中班幼儿认知能力有所提高,在“益智游戏”中可提供较复杂的材料,如拼图等,满足他们思考、探索、创造的需要。大班设置小科学、小实验、棋类等智力活动以及强度较大的活动类型满足其身心需要。
4.教师可以考虑将游戏环境创设作为教育过程、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引导幼儿参与创设。如在分享阅读“小熊生病了”拓展活动中,教师可请幼儿搬椅子围坐到床边,开辟出一个游戏场地。可以从医院游戏的现有材料中拿来体温计、药物给小熊测温,可以用一次性面盒给小熊喂饭等等。
5.教师不仅要注重游戏场地的设置,还要关注游戏材料,发挥场地和材料在游戏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幼儿在游戏殿堂得到满足。如利用现有玩具材料和室内墙边、四角设置场地,也可利用门前设置特定游戏场地。在合理创设游戏环境的基础上,教师要尽可能探究和发掘每种玩具或游戏材料的教育功能,这样才能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投放、变换和调整,科学的指导幼儿使用操作。此外,教师要分析游戏材料的特点,探索其玩法,以游戏类型为单位汇总分析现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幼儿教师来讲,必须树立正确的游戏观,从幼儿实际身心发展水平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利用幼儿园创设的游戏场地和提供的游戏材料,合理安排游戏内容及时间,通过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Z].国家教育委员会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良好的环境能激发幼儿内在的创造冲动和活动欲望,促使幼儿在生动活波的活动中得到发展。幼儿园个班活动室是幼儿具体生活的环境,利用活动室的条件创设适宜的学科学的环境,正是为了给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
1 自然角
各班级自然角的设置,是为幼儿学科学创设的最基本的环境。在幼儿园活动的一角或廊檐、窗台设置物品架或桌子,上面放置一些供幼儿观察、劳动、探索、学习的物品,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进行活动。自然角陈列的东西主要是幼儿周围的生物与非生物,如一些适合室内生长的植物和易于照顾的小动物,以及各种形状的贝壳、石块、竹木制品、塑料等等。这些东西一般都是根据各班幼儿年龄特点和他们的认识水平设置的,符合科学教育的要求,内容较简单,而且随着教育的需要,可随时改变自然教的内容。自然角的物品比较集中,而且层次分明,可满足不同认识水平幼儿的需要。另外自然角就设置在幼儿身边,他们可随时进行观察,孩子们可以自由组织在一起,不受拘束的进行观察,时间也比较灵活,可利用晨间、饭前、饭后、午睡前后、离园前后等空隙时间进行。自然角的设置既培养了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进行长期观察的对象,让幼儿在自然角进行系统观察,从而认识这些物体变化的规律。孩子们在生活中轻松愉快,自由议论和交谈,相互转告新的发现、新的变化,能力强的带能力弱的,兴趣高的带兴趣低的,从而使幼儿的智慧和能力都有所开拓和发展。
自然角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自然角可使幼儿了解自然世界,帮助他们建立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态度。孩子天性好奇,在对事物的观察过程中会提出许多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引导和启发,这种对事物的好奇心就会逐渐冷淡下去,深知再不去注意和理会。有了自然角,孩子们可以在那里天天观察、直接感知、比较试验、操作管理。幼儿在自然角可以看到植物从种子萌发到生长、开花结果的全部过程,知道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菜青虫怎样变成菜粉蝶,蚕宝宝又是如何从卵变成幼虫,幼虫长大结茧变成蛹,蛹又是怎样要破茧壳飞出了蛾,蛾在产卵等有趣的变化过程。通过观察使幼儿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激发其兴趣与求知的欲望。在自然角里,孩子们亲自给植物浇水,用各种食物去喂养金鱼、乌龟、蜗牛、虎皮鹦鹉等小动物,还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种蒜及适合盆栽的花卉如太阳花、一串红等。通过这些劳动,幼儿不但了解了常见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特征,还学会了许多动、植物管理的粗浅的知识和简单的技能,同时也体会到了劳动的愉快,当他们看到了自己浸泡后的种子发芽了,种的植物开花了,小动物一天天长大了,心中充满了喜悦,陶冶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充满生机的自然角,是幼儿的生活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自然角为幼儿设置了一个自由、轻松的小天地,这是幼儿和教师所共同拥有的,所以自然角的建立应该让孩子和教师一起准备。教师可组织幼儿收集自然角所需要的材料,必要时发动家长配合,如各类种子喂小动物的食物等。还可以利用户外活动的机会,与幼儿一起收集,如春游时用瓶子捞取小蝌蚪,用捕虫网捉蝴蝶等昆虫。秋天采集各种果实、种子等等。结合教育活动,自然角的内容不仅仅是动物、植物,还可以是其他广泛的内容,如我国的四大发明,祖国各地的特产或孩子们自己的小制作、小工艺品。只要为教育服务的,都是有益的。
设置自然角并不困难,关键是怎样发挥其积极作用。有的自然角摆放一些花卉、鱼、虾,教师如不积极引导,幼儿也不关心,仅仅起到美化的作用,自然角就毫无生气,成了死角,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有的班级为了应付检查、参观,设置了自然角,但一学期或一学年总是那几盆植物、几条鱼,有教师或保育员照料,这样的“老面孔”当然不会对幼儿产生吸引力。因此自然角的内容应随季节的变化和幼儿年龄的增长而经常更新,逐渐添设,不断变化,以不断培养幼儿的兴趣。自然角内容的选择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灵活多样,一般以种植一些管理方便的植物和饲养一些幼儿喜爱的小动物为主。自然角中哪些不受季节限制,各年龄班级幼儿都适用的内容可基本固定,如在自然角用鱼缸养上几条漂亮的金鱼,一定会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也为活动室增添了不少情趣。另外,饲养河蚌、田螺、小乌龟也很有趣。再自然放置各种各样的贝壳、卵石、竹木制品、祖国各地的特产等,也一定会深深吸引幼儿去观看,成为孩子们谈论的话题。随着季节的变化,在教师的带领下,应及时变更自然角的内容,下面举一些例子供参考使用。
1.1 春季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幼儿开展活动的最佳时期,自然角除开展养蚕、饲养蝌蚪等活动以外,主要以种植为主。
剪纸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是时代的沉淀与智慧的折射。在剪纸艺术中,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古老的中国艺术特色,还能体会当时的社会意识以及人们的审美取向,同时,剪纸本身就有着很大的欣赏价值与使用价值。将剪纸艺术应用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来,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使幼儿受到艺术的熏陶,形成对于构图、造型以及颜色初步的认知,为其他艺术类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对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幼儿的参与度较低
在进行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时,受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都是独自制作和布置教室的墙面,很少让幼儿参与进来,环境教育就沦为空谈。人们对幼儿园环境的要求是整洁、美观、素养,这样,当家长或幼儿走进来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和认可感,同时这些因素也会对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产生很大的束缚。此外,大部分教师都是在课下进行园内环境创设的,这就使得幼儿很难参与进来,或是参与的时间较短,这就对他们思维能力的开发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并且,幼儿园环境创设是要进行班级评比的,教师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果幼儿参与就来,就很可能起到反作用。
(二)没有足够的动态创设
在当前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教师所采取的材料大多是静态形式的,很少将实物运用到环境创设中来,这就使得幼儿只能在这个环境中进行观察和欣赏,无法进行交流和互动。有的幼儿园只在开学前进行一番环境创设,然后就会维持整个学期,主题大环境一直都没有什么变化,这种静态性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很多的不利因素。
(三)没有将民族文化融入到环境创设中来
我们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内容是能够对幼儿园的生命成长提供支撑作用的,它们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核心精神。这些内容的重要性无须赘述,将其应用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来也有着自身独特的意义和重要性。但是,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时很少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倒是对一些西方的节日比较热衷,到了圣诞节就会准备圣诞树、圣诞礼物等,万圣节的时候也会准备南瓜灯、万圣节墙面等。在过这些节日的时候,幼儿园就会非常热闹,也会在环境创设方面下很大的工夫。但是在过中国传统节日时,教师所进行的主题环境创设则很少,也没有相应的宣传和教育。一些西方文化的材料很受教师和幼儿的欢迎,但是我国的传统民族艺术却被丢弃一旁。以剪纸艺术为例,很少有幼儿园专门针对剪纸艺术进行主题环境的创设,幼儿对于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深意就无从了解了。
二、剪纸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
(一)锻炼幼儿的手部小肌肉群
在剪纸的过程中,要想剪出自己想要的图形,幼儿必须能够灵活操作和使用剪刀。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手部肌肉尚不发达,经过了剪纸的锻炼,他们就能灵活进行一些精细的动作,长期坚实下来,小肌肉群就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园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他们多动手去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大脑,还能使其产生更多的动手意向。剪纸是一种趣味性极为浓厚的活动,很受幼儿的欢迎。据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回到家后还会想拿起剪刀剪一番。
(二)使幼儿体验艺术之美
剪纸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对称美、线条美等,这些元素都能帮助幼儿很好地感受美、体验美,产生对于美的向往。由于幼儿的能力所限,他们的剪纸形式都比较简单,常见的是剪一些对称的图形或小花、小树等。教师要对学生的剪纸方式进行指导,如利用镂空帮助学生剪出一朵小花,打开镂空之处,就能再次看到一朵花,将纸旋转之后就能剪出波浪的形状。我们还可以将一些与剪纸相关的视频播放给幼儿看,利用艺术家精湛的技术为幼儿带来视觉上的刺激,使幼儿从情感上对传统文化产生认同。
三、剪纸艺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
(一)利用剪纸美化园内环境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是有一定要求和规则的,有着整体性、复杂性的特点,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与发展特点来进行环境的创设,使环境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在美好的环境中,幼儿不仅能够获得身心的愉悦,还能学会对美进行欣赏和感受,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力。剪纸是一种充满了美的艺术,教师和幼儿一起拿起剪刀,共同创造具有美感的作品,再将这些作品应用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来,就能充分发挥剪纸美化环境的作用。以往,我们也曾经带领学生一起剪纸,但是剪完、展示完之后就处理掉了,或是让幼儿拿回家去,剪纸就成为了一门无法走入学生生活的课程,很难使学生受到相应的启发。因此,我们要努力避免这种教育误区,和幼儿一起利用剪纸来进行园内环境的创设。在剪纸活动中,幼儿会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作品,虽然他们的手法较为稚嫩,也剪不出太复杂的形状,但是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经常会有一些超乎想象的作品出现。幼儿的作品不像成人那样是熟练操作而已,他们赋予了作品丰富的情感,这也是幼儿创造力的有效体现。我就经常利用学生的剪纸来布置教室,还专门腾出来一面剪纸墙,并用幼儿的作品来对其进行美化。看到自己的作品放到了教室的墙上,幼儿心里的满足与激动就溢于言表了,他们对手工操作和环境创设有了更大的兴趣。
(二)剪纸为幼儿园环境创设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材料
在进行环境创设时,教师所采用的材料是丰富多样的。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仅要考虑材料的成本,还要为幼儿的健康负责,选择一些安全性较强的材料,且这些材料要有很大的可操作性,不然会给教师和幼儿的操作过程带来很大的麻烦。剪纸所采用的材料就是纸,它的成本非常低,有着丰富的创作空间,只要幼儿能够想象得出来,他们就能够制作出自己想要的作品,当然,这些作品都是简化了的。教师可以和幼儿共同创造剪纸作品,并设计各种各样的主题,如“春天来了”,就可以剪一些长长的“藤蔓”挂在墙顶上,再用绿色的彩纸剪一些“小草”,小草中间点缀几朵“小花”,几只“蝴蝶”在窗户上振翅欲飞。这样,不仅丰富了环境,也丰富了我们的环境装饰材料和内容。总之,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剪纸艺术有着独特的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剪纸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利用幼儿的剪纸作品来进行园内环境的创设和美化,使幼儿能够全面参与到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师生间的礼仪:幼儿每天来园我们老师总是和他们微笑打招呼,自己言传身教为幼儿做榜样,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的环境让幼儿在回答我们的同时也慢慢习惯和教师打招呼。而且我们让幼儿来园与离园和老师打招呼可以选择问候、击掌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让幼儿可以更愿意打招呼。为了让幼儿养成来园、离园主动打招呼的习惯,针对幼儿好胜心强的特点,我们可以设计一张自我礼仪评比表,让幼儿自己打五角星记录自己每天的行为表现,这样幼儿由一开始的难为情到不断提醒变为能形成习惯,就会每天自觉主动向老师问好,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谈话活动中我们又要求幼儿在路上碰到老师或熟悉的人能主动打招呼;和客人老师交朋友、活动时认真听讲;指导要尊重别人,不随便叫喊、打扰等;在行走时能主动礼让师长。教师的为人处世、言谈举止、仪容仪表对幼儿要有表率作用。良好的礼仪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利于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
2、同伴间的礼仪:同伴是小朋友在一日活动中接触的最多的人所以同伴间的礼仪环境创设就更加重要了。幼儿应该能够遇见同伴相互打招呼、问候;游戏中友好合作一起玩;活动中会礼让、照顾小年龄的朋友、生病的朋友及遇到困难的朋友;能友好和同伴相处,如:得到小朋友的帮助会道谢、不小心碰撞了朋友会道歉等。为了能让孩子更真切的感受同伴间的礼仪我们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投放了很多需要两三个小朋友合作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在活动中不知不觉中能够提高与同伴之间的交往礼仪。
3、幼儿园的礼仪活动:良好的环境可以刺激孩子的行为习惯,我们幼儿园就是一所礼仪文明之园。幼儿园的环境处处都存有礼仪教育。首先为孩子美化幼儿园的环境,让孩子生活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感受到幼儿园环境的美,用美的环境引导幼儿注意环境的整洁卫生,爱护幼儿园的一花、一草、一木。根据礼仪教育的要求,在墙面上布置一些与主题相一致的儿童画面,如“排队接水”、“看我吃的多干净”、“对不起,没关系”等,用视觉语言暗示、提示幼儿。我们还有针对性的收集一些故事内容,通过让孩子讲述、共同探讨、相互交流达成对文明礼貌的共识,并且在教室里张贴有关礼仪教育的一些图片。通过这些无处不在的环境熏陶,自发、广泛的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制约着孩子的行为,营造了良好的文明礼貌教育氛围。
我们幼儿园通过“礼仪教育”课程化、“礼仪课程”生活化、游戏化和素质化将礼仪规范浸润幼儿。为了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礼仪”的意义,从小学做文明人,教师们花了不少心思。注重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创设“礼仪”环境,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运动中。教师发现,幼儿做事大多不会考虑别人,他们走路时会有意无意地把地板踩得咚咚响,高兴起来大声说话而且越说越响,有的孩子还特别喜欢大声叫喊,为此,教师预设了题为“我叫轻轻”的活动,通过观看情景表演、参与讨论,让孩子懂得不影响别人是一种良好的品行。
我们幼儿园还将每天下午的半小时作为幼儿的固定“礼仪时间”,又设立“礼仪节”让幼儿在自我服务、自我展示中体验讲礼仪的快乐,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二、家庭礼仪环境的创设
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直接影响着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于是我们发挥家园互动教育,使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性、连续性。每月初我们都会把对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内容或有关礼仪方面的内容,张贴在礼仪之窗的地方,让家长根据教育要求创设与之适应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幼儿在和谐关爱的环境中充分感知周围的社会生活。如:平时家里来了客人让孩子也参与接待:请客人坐、倒茶给客人喝、陪客人聊天等,请家长适当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子,与同伴交往,分享自己的玩具物品等,有针对性的与孩子外出做客,让孩子观察成人之间友好的交往。通过让孩子直接深入社会生活,在交往中激发孩子的社会情感,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热情大方、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孩子社会的良好发展。
1 论文研究的意义
《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环境与幼儿的一日活动是密不可分的,两者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主题环境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而幼儿可以根据已有的经验,来对主题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国外,许多不同的国家越来越突显环境的重要性,他们认为“阅读”环境,能感悟其中蕴含着的教育理念和特有的人文信息。美国幼儿园教育极重视幼儿园的教室布置,他们认为:幼儿教师必须鼓励幼儿积极地与环境中的物体、材料以及人进行相互作用,且环境的布置要适合幼儿年龄的发展。
在我国,在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也越来越感觉到主题环境创设的重要性。主题教育环境对幼儿而言,就像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在一日生活中,为幼儿传递着教育信息,体现教育价值,并能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确立环境主题,让生动、形象的环境展示反映孩子的真实情况,让环境活起来,发挥孩子与环境互动作用,让环境与孩子对话,充分发展孩子所想、所知、所做,这些已成为他们与活动对话及信息沟通平台。
2 问题的提出
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使得幼儿园对于主题环境创设的要求越来越高。主题环境是幼儿一日活动中最容易接触到的环境,它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良好的主题环境创设,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题环境创设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2.1 不能突显年龄特点
主题环境的对象是幼儿,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于主题的认识是不同的。在创设主题环境时,许多教师会一味的追求方便、美感,而忽略了主题环境本身对于幼儿的价值。如在小班、中班、大班都有“家”的主题活动,但在主题环境的布置中,老师们往往会将幼儿的“家庭照片”经过简单装饰后,直接张贴在主题环境中,这样的主题环境创设,看似好像与主题产生了联系,实则却无法体现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主题环境创设没有明确地针对性。
2.2 主题环境单一
长时间不更新主题环境,往往一个学期的主题环境就只有一个,让主题环境成为一种单纯的装饰与摆设。幼儿始终在一成不变的主题环境中,进行着相同的、重复的主题内容,这样的环境,对于主题的发展、幼儿的全面发展都会起到制约的作用。
3 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3.1 研究目的
希望通过主题环境的创设,让幼儿及时了解主题动态、主题进程等。帮助幼儿更好地深入主题、了解主题,增强幼儿与主题间的互动,继而推动主题活动地开展。首先,可以通过观察、交流、反思,了解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并在创设主题环境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及已有经验、知识水平,创设出具有针对性的主题环境,让主题环境真正地做到为幼儿服务,让主题环境变得有价值。其次,让主题环境始终围绕主题展开,通过不断变化、更新的主题,丰富主题环境的内容,对主题内容进行有效地划分,将主题细分开,并通过主题环境加以表现。
3.2 研究方法
3.2.1 观察法。根据主题内容,深入到小班、中班、大班不同年龄段,观察、记录幼儿的游戏环境,以及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在相同或是不同的主题环境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状态,从而掌握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对于主题环境的需求。
3.2.2 行动研究。开展教研组活动,解读主题目标,细化主题内容。能够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创设相关的主题环境,并根据幼儿活动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主题环境的内容,以达到主题目标中的要求。
3.3 经验总结
通过教师相互观摩、分析后,能对主题环境的创设展开思考。将原有的经验进一步提升,创设出更适合幼儿、贴近主题的主题环境。
4 主题环境的创设原则
在主题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人,老师只是起到引导、观察、推动活动进一步发展的作用。而良好的主题环境,不需要老师过多的指导,孩子便能根据提供的材料来进行探索、创新。在主题环境的设计中,我们需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4.1 安全性
安全性是我们一日活动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在主题环境的创设中,安全性也成了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在创设主题环境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投放许多材料,而材料的安全,对于幼儿的成长、生活,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幼儿而言,颜色鲜艳、且新奇的物品总能吸引他们的注意,他们常常会将这些物品拽在手中、放入口袋玩耍、甚至放入口腔中。而这些,却都成为了危害幼儿的导火线,尤其是年龄越小的幼儿,安全意识则越为薄弱,因此,教师在创设主题环境时,应尽可能选择软的、没有攻击性的、不宜误食,且无毒无害的材料,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主题环境中物品,往往需要摆放一段时间,尤其是角色游戏和区域游戏中的环境,因为这些游戏环境每天都会与幼儿接触。而游戏的道具、物品,多是一些教师手工制作、加工成的半成品,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破损的现象。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要学会时刻关注幼儿的游戏过程,定时检查幼儿游戏的物品,如发现损坏或可能对幼儿造成伤害的,要及时的进行修补、更换,以帮助幼儿建立起一个安全的游戏环境。
4.2 趣味性
幼儿对于主题游戏的热情,往往源自于游戏本身的趣味性。众所周知,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游戏的环境创设中,常常把普通的物品,通过一些巧妙设置,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来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在主题环境的创设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材料的趣味性,应尽可能摒弃平面、死板的环境创设,改为立体、能动的环境,如将一些简单的图片、文字,经过装饰,通过垂挂或是凸显的方式展现出来,则更能增加它的趣味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其次,在游戏创设时,还要充分考虑到游戏本身的趣味性,教师要了解幼儿的需求,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能激发幼儿兴趣的游戏。
4.3 互动性
游戏的对象是幼儿,因此,在主题环境的创设中,要把环境中单一的物品,变得“活”起来,以增加幼儿与游戏的互动。例如,在开展《小司机》的主题时,教师巧妙地用小椅子排列成公交车的车厢,桌子做车头,圆盘当方向盘,孩子们很快的进入了角色。邢天成兴高采烈的当起了司机,他拿着方向盘不停地开始转动,嘴巴里还发出呜呜的声音。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将平日最常见的小椅子变成公交车,环境中简单的改变,却激发了幼儿游戏的兴趣。孩子们总是能把角色游戏看做是真实的事件,很容易沉浸在角色游戏的生活中,把游戏和真实生活联系起来,在这样的角色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得以提高,个性也得以发展。
4.4 丰富性
主题环境的创设中,除了要考虑到以上几点之外,材料的丰富性,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成不变的主题游戏环境,会让幼儿对主题、对游戏的本身失去新鲜感。因此,游戏及材料的丰富性,对主题活动而言,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能让主题游戏与幼儿更好地互动。在主题环境的创设中,不仅可以为幼儿提供已有的成品,也可以为其提供一些半成品,更可以是幼儿自己制作的。幼儿活动的环境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主题游戏的材料,不仅可以是教师提供的,也可以是幼儿自发生成和制作的。如在主题角色游戏中,美食店店主为了更好地吸引顾客,决定推出新品,于是孩子们拿起了教室中放着的橡塑纸、吸管,将它们串起来,变成了超市中常见的“串串烧”,而这一切,与老师所提供的材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4.5 个体差异性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同一个主题游戏环境中,不同的幼儿往往会有不同的表现,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个体差异性”。如何尽可能地避免这种差异,这就需要老师学会思考,能在创设主题环境的时候,充分了解幼儿,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采用分层设计的方法,让不同能力的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玩的主题游戏。学龄前幼儿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每个主题背景下,都会产生不同的语言区域,来帮助幼儿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在设计语言区的时候,往往会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类别的书籍,或是利用各种材料自制的绘本,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要求。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为其提供录音机、磁带、耳麦,让幼儿仔细认真地听故事;对于能力中等的幼儿,为他们提供图书,让幼儿自己会看图讲故事,;对于能力比较强的的幼儿,则提供故事的部分情节、人物,让幼儿自己想象故事的发展并将缺失的情节与人物插在自制图书上面,让不同的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升。
5 主题环境创设策
5.1 把握幼儿年龄特点
每个年龄段的幼儿都有不同的年龄特点,在创设主题环境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就如一个简单的“娃娃家”而言,从小班倒大班都有,但如何体现出幼儿的年龄特点,这与老师的环境创设息息相关。如在小班的生活区里,老师用矮柜围成一个半开放的区域,柜面是放小幼儿做的小篱笆和小花,在墙面上画上窗户,用布做出漂亮的窗帘,里面放上小沙发、小圆桌、铺上桌布……俨然是一个童话里的小家。在这样的“小家”里孩子们边看边玩了起来,在“家”的氛围里做他们“爸爸”、做“妈妈”给“宝宝”穿衣服、扣扣子,把衣服挂好、叠整齐,给小篱笆上钉上漂亮的小花……同时,注重在幼儿视平线高度进行环境布置,将以往的墙面布置尽量拉低。温馨的场景布置,能帮助小班幼儿减少与父母、亲人分离所产生的焦虑之情。
到了中班,老师将原来的矮柜换成了书架,并图文并茂地贴上各种指示,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环境创设上,老师还添置了厨房、卫生间、寝室等,让小家在温馨的前提下,显得更一应俱全,鼓励爸爸、妈妈们能为孩子做饭、洗澡,陪娃娃做游戏等,增强幼儿的责任意识,现了幼儿在生活中游戏、在游戏中生活的真实情景。到了大班,老师更多的是鼓励幼儿创造,给有更多想象的空间,在环境创设中,老师可以腾出一些地方留给孩子发挥,并鼓励幼儿多与同伴商讨、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尝试共同制作。孩子们会把空地打造成健身房、书房,甚至可能是即将要进入的小学等,这也体现了幼儿在生活中游戏、在游戏中生活的真实情景。
5.2 尊重幼儿的想象
主题环境的创设,既是为主题服务,也是为幼儿服务的。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在游戏时,常常会出现许多成人意想不到的想法,生成许多新的环节,帮助主题得以延伸。在合理的前提下,我们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如在角色游戏中,“顾客”在小超市里询问收银员是否有奶茶、蛋糕卖。幼儿顺手拿起了旁边的一张手工纸,揉搓成一个团后,放入盘子中,瞬间变成了一个“蛋糕”。教师看到这一情况后,及时与幼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的需求,并开设了85°C,因为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商铺,85°C受到了孩子们的热捧,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还延伸出了外送、买一送一等服务,丰富了游戏的情节。
案例1:主题背景下大班角色游戏环境
主题背景下的角色游戏,往往是最受幼儿欢迎的。主题活动首先要为主题服务,在创设角色游戏环境中,要从主题内容出发,为幼儿设计出贴合实际生活的各种角色场景,看似很简单的情节,却能帮助幼儿在无形中融入主题活动。结合大班主题“我爱我家”,在角色游戏中,开设了“娃娃家”,幼儿对于“娃娃家”的积极性总是很高。在娃娃家中,常常可以看到的情景:“爸爸”在家为宝宝烧饭、做菜,细心地饭喂宝宝吃饭,哄宝宝入睡等,而“妈妈”则常常陪宝宝讲故事、为抱抱洗澡、带宝宝到卫生间去大小便;“爸爸”“妈妈”还会陪宝宝看最喜欢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郎》等,在娃娃家,你常常能听到孩子们开心的笑声。游戏的情节虽然简单,但却是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在家中每天必须所做的事情,体现了主题活动所要达到的情感目标,将游戏与日常生活相互联系起来。
案例2:主题背景下中班区角游戏环境
主题活动不仅要为主题服务,更要为幼儿服务。主题区角活动,又称为个别化学习活动。在主题活动开展的中期,常常会根据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表现,及时、恰当地创作、调整各类区角游戏的环境。根据中班主题“好吃的食物”,投放了各种动物头饰及许多食物,幼儿通过讨论、探索,发现动物们喜欢吃的食物,并尝试用记录的方式呈现出来,既与主题相联系,也增强了幼儿动手能力。
在环境创设中,投放了勺子和筷子,由于是新中班的幼儿,孩子们大多选择使用驾轻就熟的勺子。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开始尝试了筷子,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尤其是比较圆滑的物体。于是,孩子们便展开了激烈地讨论,动足了脑筋,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式,将“食物”喂给小动物。在幼儿开展了丰富的想象力后,老师开始指导幼儿如何正确使用筷子,并增加了几个不同的动物在区域游戏中,鼓励幼儿练习使用筷子,通过探索、尝试、再探索、再尝试的方法,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筷子的使用,也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案例3:主题背景下小班墙面环境创设
主题墙面与幼儿间的互动是最为直观的,要将主题中所要表达的信息,通过主题墙面的创设,更好地展现在幼儿面前,靠环境的创设来体现主题。根据主题“好吃的食物”,创设了主题墙面,在制作主题墙面的时候,选择了幼儿生活中的常见食物,当墙面上出现了平时最爱吃的食物后,孩子们显得很兴奋,三五成群地与同伴讨论着,只见菲菲始终坐在角落中一言不发。老师来到菲菲身边:“菲菲,快看啊!上面有那么多好吃的食物,你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吃什么吗?”菲菲摇摇头,轻声地说:“我都不喜欢吃”。
通过墙面上的各种食物图片,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不同种类,知道不同食物所富含的营养价值。在中午吃饭时,孩子们常常会走到墙面前,猜测着今天吃的食物,说说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而菲菲是我们班的体弱儿童,平时挑食十分严重,每次吃饭总显得很不情愿。老师知道这一情况后,请幼儿画出最不喜欢吃的食物,张贴在主题墙面旁。每天等幼儿来园后,老师都会和孩子们说说这些食物对人体的好处,还请幼儿回家和父母共同收集这些食物与人体的关系。最后,在主题墙面上创设了“我爱吃了……”的环境,请幼儿将原来不喜欢吃的,如今却爱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并及时的进行表扬。墙面上爱吃的食物越来越多了,每次吃饭时,菲菲也显得越来越期待了,挑食现象明显有了改善。
好的主题环境,要靠主题墙的创设来体现。通过主题墙面的设计,加深了幼儿对主题“好吃的食物”的理解,不仅代替了平日老师喋喋不休地劝说,改正了幼儿挑食的毛病,还发展了幼儿语言表达、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帮助幼儿形成了良好的进餐习惯同时,也帮助了幼儿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4-0088-02
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意义重大,幼儿的学习活动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游戏环境中完成的。游戏对幼儿的学习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要想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创新意识,就要重视游戏环境的作用。
一、以提供开放性游戏环境为前提
(一)提供灵活的游戏空间
教师要给幼儿充分自主选择的机会,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游戏内容的需要自由选择游戏场地。例如,在赛车和陀螺游戏比赛中,有幼儿建议把赛区设在操场上,操场宽敞而且有跑道线,很适合进行赛车和陀螺游戏活动。笔者赞成幼儿的建议,将场地设在了操场上,比赛中幼儿激情高扬,玩得很尽兴。
(二)提供充裕的游戏时间
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有弹性地安排幼儿的游戏时间。如我班幼儿在语言游戏“森林音乐会”中,对小熊弹琴、小青蛙唱歌等动态、表情很感兴趣,活动即将结束了,他们兴趣依然不减。于是,笔者和他们继续玩这个语言游戏,并拿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乐器、小动物的衣饰等,对现场进行了一些装饰,把森林音乐会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了巧妙的演绎。在此后的区域活动中,笔者看见张××、梁××等幼儿自发地开起了他们自己的“音乐会”。教师给幼儿提供充足的自主游戏时间,是培养其创新意识的条件之一。
(三)提供自由选择游戏材料的机会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的箩筐和箱子,并在箩筐和箱子上做好记号,然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将游戏的材料放进箩筐或者箱子。例如:在表示益智区的箱子里放入皮球,对沉浮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以创设层次性游戏环境为基础
层次性游戏环境就是将游戏环境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划分要以幼儿的个体差异为依据,并结合不同的材料,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幼儿能够在适合他们的游戏环境中进行学习,这对于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小小班和小班的游戏环境创设
小小班和小班的幼儿年龄较小,这一层次主要是让幼儿独自进行游戏,或者进行平行游戏,以免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受到伤害。这一层次的游戏环境对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无法起到很大的作用。幼儿在进行游戏时,主要是利用相关材料进行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思维感知与他们自身的行动有很大的关联,这一层次对游戏环境的创设要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让幼儿的创新意识开始萌芽。对小小班和小班进行游戏环境的创设,教师要保证游戏玩具和材料足够幼儿玩耍,防止在游戏的过程中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
(二)中大班进行游戏环境创设
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相对较大,知识经验相对较多,语言的理解能力有一定提高,对抽象现象的概括能力也有所提高,在想象中其创造性得到了发展,能够渐渐地将自己的想法加入到想象中。所以,教师应该增加中大班幼儿的游戏材料,让中大班幼儿根据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进行创造性学习,并利用一些废旧物品,如半成品玩具、各种废弃的纸盒、瓶子等,再利用剪刀、胶水等制作工具,让幼儿自由发挥,在游戏中提高创新意识。
三、以建立可变性游戏环境为保证
相关教育学家认为,在不同的环境中,幼儿大脑会得到不同的刺激,留下不同的印象。根据幼儿的现实经验和兴趣爱好创设的游戏环境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幼儿只有在适合其身心发展的游戏环境中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在游戏的过程中去探索、创新,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将游戏的深度适当加大,让幼儿与教师一起对游戏进行规划,创造新的游戏方式,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一般的大班幼儿都对建筑游戏十分感兴趣,积木构建的能力很高,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应用一些废弃的瓶罐和板材来为建筑构建添加色彩,还可以让幼儿利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创建新的建筑游戏方式,让幼儿在游戏环境中将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四、以互动性游戏环境为关键
互动性游戏环境就是让幼儿与游戏环境实现互动。游戏的方式和内容在不断地丰富,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爱好也在不断变化,教师为幼儿创造的游戏环境需要有发展空间,要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主动与游戏材料进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促进幼儿创新意识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游戏设定的规则,幼儿要想获得游戏材料就必须自己动手和动脑来获取,这个过程也是锻炼幼儿创新能力的过程,要让幼儿在自己亲身经历中找到游戏的乐趣,体验创新的乐趣,让幼儿更加积极地去探索、创新。例如,大班幼儿玩“开商店”的游戏,教师让幼儿自己收集游戏材料,并对游戏环境进行布置。幼儿经过讨论,用玩具柜台作为商店里面的柜台,并将各种玩具作为商品,以吹塑纸为钱,然后就开始了“开商店”的游戏。但是商品很快就卖完了,玩具箱的玩具也不多,这就使“开商店”游戏遇到了困难。但是,很快幼儿就想到办法了,他们将泥巴捏成小“商品”,并用绘画、剪贴的方法又做出一些“商品”,让游戏可以继续进行。
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是一个长期且十分的复杂的过程,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可以通过创设游戏环境进行。当“一群原本相互伤害、干扰,又爱发脾气的孩子,在良好的游戏环境中变成了喜欢探索、勇敢创新、学会了面带笑容、个个能干的小天使”时,我们已经迈上了成功的道路。
幼托园有着近两百年的历史,其最初出现的幼儿教育机构是欧文于1816年创办的幼儿小学,那时的名称叫“性格形成新学园”。而幼托园正式形成于1837年,是由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所创办的,这是成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教育学龄前儿童的组织。幼托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其主要任务是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诗意德育是作为一种弥补理性德育不足的模式提出来,其含义就是以德育焕发诗意魅力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生道德境界为价值取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诗教”与学校德育融成一体,让学生在诗意文化的熏陶下,学会用诗意的眼光审视生活,从而建立其德育的主体化、生活化、审美化教育活动,由此可见,诗意德育对幼儿的教育甚是重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可知环境是影响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下是从诗意德育角度出发,对幼托园环境进行的一系列创设思考,有利于帮助幼儿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一、幼托园环境创设的意义及原则
环境是幼托园给幼儿的第一印象,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环境对儿童的教育有很大的帮助及意义,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对于儿童来说,自然界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是新奇的,孩子们产生强烈好奇心,对大自然充满向往,老师应带领儿童们去探索、去认知大自然中那些新奇的事物;二是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在良好的环境中注重孩子们相互之间的交际能力,为适应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三是促进幼儿身心的正常发展和健康成长,环境能影响孩子们的情绪,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心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保证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四是教师实施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其占据了儿童教育很大一部分的空间,对幼儿的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在环境创设过程中也得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二是安全性原则;三是幼儿全面性参与的原则;四是开放性原则;五是多指向性原则;六是经济性原则。
二、诗意德育视角下的幼托园环境创设
针对环境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从发展幼儿诗意德育角度出发,创设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充分利用园内环境资源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接触最多的环境就是活动室,我们应充分有效利用活动室的功能特点,设置活动区角,发挥其真正教育作用。关于区角的划分有以下几块:一是设置生活区,教育儿童进行各种生活模仿性操作与练习,发展幼儿编、系、扣、穿、夹等基本生活操作能力,提高手部及手眼协调能力;二是设置语言区,在语言区放置各种头饰、图书、图片、子卡等事物,让幼儿们进行观察和讲解,从而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是美工区,在区域内放置一些供幼儿欣赏的绘画手工制品,并摆放着纸、剪刀、浆糊、画笔等美术工具及材料,让幼儿们通过撕、贴、剪、画、做等美术操作表现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创造能力;四是音乐区,在音乐区中放置着各种打击乐器,供幼儿们敲击和体会,激发幼儿们在音乐方面的兴趣,体会音乐所带来的乐趣;五是角色游戏区,在教育过程中开展各种有益身心的游戏,角色游戏是通过模仿各种社会活动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能够帮助幼儿学习各种社会性活动,发展交际能力,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对于活动室所划分的区角,应真正发挥其功能,有效地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2.根据美的规律创设环境
美是指幼托园的环境创设应达到美化的效果,优美的环境对于幼儿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启发幼儿学习的热情和参与的兴趣,使幼儿心情舒畅愉快地从事各种活动,保证了各项活动高质量的开展。与此同时,幼儿最容易接受鲜明、形象、直观的事物,利用其特点,幼托园为幼儿提供一个富于美感的环境,不仅能培养幼儿感受美、观察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还直接关系到幼儿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有利于幼儿形成乐观、自信和勇敢的个性品质,极大的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3.创设家庭教育与幼托园教育相结合环境
家庭和幼托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环境,这两大环境对幼儿的教育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很好地促进幼儿在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因此需家庭与幼托园双方共同努力,明确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培养目标上取得共识,幼托园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家庭应采取配合幼托园教育的方式,共同促进对幼儿在德、智、体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二是加强家庭与幼托园相互间的沟通联系,为了达到家庭与幼托园同步地配合教育,双方需围绕着孩子的发展,经常联系,相互沟通情况,如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参与幼托园各种活动、在接送孩子时和老师作简短的情况交流等,这样能增进双方对幼儿各方面发展情况的了解;三是家庭与幼托园密切配合实现教育目标,家庭应了解幼托园的目标要求,加强与幼托园的配合,做教育的有心人,定能有效提高幼儿的素质。总而言之,幼托园不仅仅是教育幼儿一些基础的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使幼儿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应以诗意德育视角下加强对幼托园的环境创设。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38-02
幼儿园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场所之一,对幼儿具有特殊的意义,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他不具备成人对环境具有的那种选择、适应、改造等能力,决定了幼儿对环境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和依赖性,创设一个科学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就显得更为必要。幼儿园环境的创设的目的,有利于用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和综合的教育,让幼儿参与和利用环境,激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性,让幼儿直接得到一种情感体验和知识的启迪,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现状分析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幼儿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然而,目前一部分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只注意环境创设的单向作用。主要表现为一些幼儿园的指导思想与创设方法不是从教育幼儿的角度出发,较多的是停留在幼儿园环境整洁、有序、美观上。主要是为了装饰,完成布置任务,只追求外在的形式,而不注意发挥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2.环境创设内容的片面化。主要表现在内容都比较简单、零散,缺乏整体布局意识,给人一种不平衡,不系统的感觉。例如:只注重物质条件的提供,不注重教育过程对环境利用的需要进行创设,这种片面的环境布置,极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3.环境创设的空间利用不够充分。表现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只重视室内和墙壁的布置,忽视幼儿园内其他空间对幼儿教育所隐藏的作用,使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功能大打折扣。
4.环境创设只注重成人的提供,忽略幼儿的介入。为了环境布置的完美性,往往由成人“自编、自导、自演”,很少让幼儿参与,只是让幼儿充当教师布置环境的观赏者,机械地接受成人的安排,这样的布置过程,不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环境创设者对幼儿园环境和教育的理解的片面性和狭隘性,忽略环境创设的整体性和教育性,缺乏对环境创设的研究和创新,则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幼儿园环境创设可以说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教育着孩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以“幼儿发展为本”,创设幼儿发展所需的幼儿园环境显得尤为重要。经过我们多次的研究与探讨,形成了我们对环境创设的一些共识与想法。
二、环境创设围绕“一个主题、五个共性”
1.环境创设与主题内容相结合,达到环境创设与主题一致性。
我们结合教学的进度,围绕主题教学内容进行环境设计。首先,环境的设置应随主题活动的开展不断变化,还可以与季节变化、节日活动等孩子身边熟悉的事物相结合。幼儿园环境设置的真正意义,也就在于利用环境进行教育,即利用环境中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因素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而又综合的教育,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2.五个共性
(1)季节性
自然界在不同的季节向人类展现了无尽的美。孩子的天性是爱美的。面对变化万千的自然之美,他们总会投去欣赏,甚至是羡慕的眼光。因此,不论是春天的嫩草鲜花,还是夏天火热的太阳,不论是秋天丰硕的果实,还是冬天飘零的雪花,四季之美无不激荡着孩子的心灵。正因为这样,融合季节特征的审美环境创设,可以帮助助孩子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探究去认识自然界的奥秘,培养孩子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情感和态度,塑造孩子美好心灵。为此,例如“秋”的主题,我们在幼儿园的一楼长廊、楼层走廊、班级主题墙等都突显了秋天瓜果飘香、树叶飘舞等季节性
(2)参与性
《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墙饰的教育价值,激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主动获取有益的知识经验。”而在以往,幼儿园环境创设、班级墙面的创设往往是教师绘画技能和手工制作的展示,或是为美化活动室或是应付参观或是检查评比,经过老师苦思冥想而布置的,这或许能换来孩子短暂的关注,但缺乏孩子的主动参与,并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使孩子获得发展。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人,环境创设中教师全包全揽的现象已越来越少,儿童开始逐步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与家长一起构思、制作,真正做起了环境创设的主人,同时也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怎样让家长与幼儿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呢?我们先是利用微信平台发起“寻找秋天的足迹”为主题的亲子创意作品评比的公告,家长们都踊跃参与,利用双休日带宝宝到附近公园去寻找秋天,收集各种漂亮的落叶,回家后坐下来和孩子一起讨论、一起构思,一起创作,最后将作品上交幼儿园参评。这次活动我们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与认可,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例如小班段举行秋天的亲子水果布艺制作比赛,孩子们帮妈妈粘、贴,妈妈缝制,惟妙惟肖的秋天水果展示在了我们A庄楼的楼梯墙面上。中班段举行亲子水果制作比赛,利用番薯制作出小老鼠、土豆小刺猬、洋葱娃娃等展示在我们的植物角,不仅具有观赏性。而且能充分认识秋天的水果,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3)艺术性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认识到将艺术元素充分渗透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重要性。幼儿园环境创设应注重美化、儿童化、立体化、情趣化,突显艺术性!利用艺术环境对儿童实施艺术教育,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认知发展的规律,可以培养幼儿创造美、欣赏美的情趣和能力,使幼儿能在舒适的环境中逐步感受到巧妙的构思、色彩的美妙和丰富的造型。如我们A幢楼二楼的彩泥艺术设计、二楼的枫树林、水果布艺楼梯走廊、树叶贴画楼梯走廊、三楼的艺术纸浆画,B幢楼一楼至三楼的树叶艺术贴画、二楼金色麦田、三楼的向日葵走廊。处处展现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艺术美。
(4)动态性
幼儿园应创设动态的、多元的教育环境,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幼儿的变化而变化,充分顺应幼儿不同的发展潜智、学习方式以及学习需要,而且能够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大胆地探索、充分地表达,获取各种有益的经验,最终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就拿我们的大环境来说,我们是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来更换布置不同的环境;拿班级主题墙来说,我们根据各段每个月的教学计划,设立每月一个大主题4个小主题,一周一个小主题,主题墙设计根据大主题与小主题的教学内容展开,并把孩子的活动剪影和作品展现在主题墙上,做到图文并茂,并随着主题的变化而变化。每个班,我们都有一面主题活动版块,是用磁性黑板做的,根据每月的主题,我们设计不同的内容,孩子可以在这个版面上自由操作,操作性强,充分让主题环境创设融入到教学中。体现学中玩、玩中学。
(5)教育性
有人说环境是育人的隐性课堂。它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纵观所有办得有声有色的幼儿园,环境建设不是凌乱无序的,他们的每一堵墙、每一块草地乃至每一块花木都会“说话”,这是一种教育,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它能感染孩子的思想,陶冶孩子的情操,启迪孩子们的心智。我们会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每学期的五个大主题、二十个小主题。并根据大小主题进行主题墙网络图设计,而且根据大小主题进行各个区域投放的设计计划。环境设计做到根据主题大环境主题设计――晨间活动设计――主题墙设计――五大领域区域设计。比如晨间活动我们也会围绕着主题设计,比如《秋天的主题》我们在晨锻活动中设计了摘果果、运秋天的瓜果等系列活动。教育一体化,充分展现环境的教育性。
设计起源于生活,也主导着人们的生活。环境艺术设计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经济、文化与科技等发展水平。而创意是创新的开始,创新始于创意,其根源则来自对生活的热爱。没有创意就没有人类的诞生,没有创意就没有人类的一切,没有创意就没有人类的未来。在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我们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视觉来研究特征,并对成就和创造人类未来富有创意与个性的环境空间具有研究意义及探索价值。
一、创意在我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应用实践
1. 当前城市空间设计的现状今天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人们却忽视精神生活的质量,城市公共空间应有的步行街、购物广场、休闲场所、观景台等往往被忽略。出现“重物轻人”的现象,使人感到没有属于人的空间,自然界没有人的参与,将失去应有的意义,人们无法从中得到身心愉悦的享受。事实上人是城市的主体,设计只有以人为本,适应人的尺度、舒适度,空间活力才能充分展现。城市公共空间实质上是城市生活的焦点,能缓解人的精神压力,满足人们对自然的需求。
2. 城市空间设计基本要求纵观世界各国,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必须以人的尺度为标准,才能为人的活动提供服务。像供行人休闲的设施如坐椅、雕塑、锻炼设施等,这些设施形式和布局应符合使用者的多样性要求,尽可能做的有亲和感和人性化,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其中更要体现对儿童、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能够贴近居民生活、精致优雅的公共空间,就能赋予人们舒适感,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场所,并且成为都市的人文风貌的风景线。
3. 风格各异的艺术设计城市空间公共艺术与城市的历史形成和发展以及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每个城市都具有不同的风格。即使是同一城市,由于场所、规模、功能等差异,也存在着不同的设计风格,不能千城一面。应该从城市特有的自然条件、人文历史等作为创作源泉,顺应自然条件,充分挖掘人文历史资源,统一尺度与比例将城市的各种因素融入到空间的构成中去,从而形成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题,把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和人文性融于一体,以此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这样的设计会使人们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成为人们的记忆符号,形成了风格各异的且富有人性化的空间。
4. 充满人性化的设计设计中要尽量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符合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所以在研究城市公共场所空间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公共开敞空间中的活动的多样化和人性化。有“城市客厅”的广场,可容纳的活动非常丰富,可以用于大型集会、文娱表演、体育休闲、观赏散步、娱乐购物等。这些活动发生在广场的时间和人群不尽相同,他们对不同的活动各有偏爱,所以,不同地域形成各具特色的“广场文化”,充满着浓厚的人性化气息。甚至在一些城市广场设有露天咖啡座和儿童放风筝的场所等。这不仅有满足人们精神的生活需要,而且满足人们情感需求的装饰。
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象征
1. 承担了改善视觉美化的功能人的精神主体必须超越物质生活的需要,因此人人为生存和致富忙碌,人们生活的表面化和工作的程式化以及文化的碎片化,人与自然、与自己的精神状态都处于疏离状态。公共空间艺术性在都市的存在的价值非常大。我们可以进行对人的认识、审美和心理调适功能,达到符合人与自然关系的精神生态优化。这给人们的感觉经验也在起着改造作用,公共空间艺术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的创造精神,以及社会审美的教育功能,以此来承担改善整体视觉关系的美化功能。
2. 营造了和谐的人文空间城市公共空间应与城市环境、历史与文脉对话,以维系都市人们的情感。人需要通过感觉来认知环境,渴望从身边的环境中获取美感。我们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不仅赐给了大众视觉感知的机会,同时也给予了人们通过躯体感觉来认知环境获得愉悦的机会。人们不仅需要环境成为视觉上的艺术,也希望它拥有可触知的享受,以达到对外界环境的求知与求美。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设计应该注意与周边环境的融洽,我们要充分考虑人类本身的内在需求,所以,在城市空间特征酝酿和策划中尽量维护人文性,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利用空间美学意义加以设计和互动,营造了达到人类需求的人文空间。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还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是“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教育评价最终要解决的是“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等。 陈鹤琴先生关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张“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
综上所述,班级环境是教师实施教育的重要工具,幼儿的最佳学习方式是主动学习。因此,将幼儿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创设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班级环境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问题反省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创设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班级环境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在实践中发现,很多“以幼儿为主体”的想法和做法只是形式上的、浅表层次的。
问题一:幼儿对三维空间、墙面内容熟视无睹、漠不关心。
在学期初,教师们都会花大力气对班级的三维空间、墙面进行装饰美化,然而,在幼儿见到新环境的那一刻,只有少数会关注、议论,表达心里的想法:“好美哦!”大部分孩子则熟视无睹、漠不关心,似乎没有感受到班级环境的变化。对新变化尚且如此,如果再加上长时间不更新,环境便会失去了对于幼儿发展的积极作用。
原因分析:从布置环境到创设环境的变化,教师能意识到幼儿是环境的主体,会布置、张贴幼儿作品、记录单等,但最终呈现的环境还是不够理想,因为教师大多自己动手,从个人审美出发,常使用成品或半成品,一味追求成人化的精美。美的环境固然可以使人心情愉快,但如果只是从教师个人意志出发,颠倒了幼儿和教师的主客体关系,那么再美的环境对幼儿来说也是多余的。
问题二:在区域活动时,幼儿对操作内容专注时间短,会变换内容或区域。
原因分析:在区域操作活动时,教师为了方便管理,会规定幼儿的操作内容,幼儿没有自主选择权利。但幼儿会有个体差异,同一项操作内容并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的兴趣、水平。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幼儿会对操作内容专注时间不长,常常偷偷变换操作内容,甚至是变换操作区域。教师应以幼儿自选操作内容为主,规定每周的必选内容,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和自我管理。
问题三:幼儿对区域设置不清楚,会询问教师。
在活动区创设完成后,教师一般会跟幼儿一一介绍这是什么区域,有什么材料,玩法是什么。尽管如此,在自选区域活动时,还是会有幼儿问:“老师,我想去××区。”教师答:“可以呀,你去吧!”幼儿答:“可是我不知道哪个是这个区哦。”
原因分析:教师在创设区域活动时,会从教学内容出发,选择适宜的内容投放到区域。但是对于区域的整体规划,教师大多从自己实用、美观的角度出发,一手包办,创设完成后再向幼儿一一介绍。当幼儿被动接受环境时,因其认识字少,实际区域和他的想法对不上号,所以就会出现上述情况。
三、实践研究
1.吸引幼儿参与班级环境的整体规划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并没有规定的结构模式,但作为一个相对固定的整体,却有着不能忽略的结构要素,包括空间、对象、资源、秩序等。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班级环境整体规划的积极性,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规划墙面的内容、三维空间的装饰、区域活动的设置等。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兴趣、需求,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并提供适度的支持,使幼儿真正成为班级环境的“主人”。
2. 吸引幼儿参与班级环境呈现
班级环境是教师根据幼儿当前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和机会施加积极有效影响的载体。它的最后呈现效果,决定了幼儿能否与之互动的有效性。班级环境呈现的过程应是幼儿与教师合作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班级环境呈现。呈现的作品、材料及风格等,都要引导幼儿积极讨论、实施。当幼儿真正发挥主体能动性,按自己的喜好亲自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置身于按自己的想象呈现的环境中时,班级环境不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功能,而且能让幼儿对班级的喜爱之情成倍增长。
3.吸引幼儿参与提供班级环境创设的材料
在环境创设过程中,要用到许多材料,教师应将收集材料的过程作为充分调动幼儿主体性的重要手段。幼儿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会充分发挥主动性,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获取信息和材料。使用自己和同伴收集的材料创设班级环境,会充分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增强他们对环境创设的积极性和对班级环境的爱护之情。
四、结束语
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影响虽是隐性的,却是巨大的。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不再只是强调“美化、绿化、净化”等外在装饰,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手工劳动,更不是盲目仿效流行趋势。教师应以幼儿发展需要为目的,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全过程。因为只有充分体现幼儿主体性的班级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才更有意义。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要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室外环境建设要做到美化、绿化、儿童化、安全化。幼儿园的室内环境建设要做到趣味化、自主化、激励化、润物化。
关键词
环境 促进 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要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把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资源,在《纲要》中被提到较为重要的地位。这需要幼儿园不仅要创设好环境,还需要利用好。可对于地处偏僻、教育环境和条件都较差的农村幼儿园来说如何创设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育人环境呢?通过几年幼教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幼儿园的室外环境建设要做到美化、绿化、儿童化、安全化
近几年通过布局调整,农村许多小学闲置下来,多数都办成了幼儿园。但小学和幼儿园在环境建设上有很大的差别,幼儿园必须本着“让孩子在游戏中主动发展,在生活中快乐成长“的原则对环境进行改造,做到让每面墙都会说话,每个角落都育人。让环境潜移默化的去熏陶孩子、感染孩子、激励孩子。
1.幼儿园的房子、墙壁的颜色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来设计:既要鲜亮活泼又要体现艺术的典雅。
墙壁的图案要根据幼儿园的特色来选择内容。面积较大的墙面可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动物连环故事,小墙垛可画些提高孩子认知能力的事物或培养孩子想象能力的表情画。
2.幼儿园内要建有植物园。
可以种植各种植物,一方面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还可以引导孩子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从而培养孩子观察能力。平时教师指导孩子给植物松土、除草、浇水,又可以培养孩子从小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3.幼儿园内要建有能培养孩子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身体平衡能力等的室外活动区域,如嬉水池、戏沙坑、平衡墙、涂鸦墙。
使孩子在游戏中主动发展,快乐成长。
4.幼教工作安全第一,因此幼儿园的建筑物、桌椅、玩具等一定要安全。
如桌椅等不要用直角的,在幼儿能触摸到的地方不要钉钉子等。
二、幼儿园的室内环境建设要做到趣味化、自主化、激励化、润物化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幼儿园“要创设儿童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观察探索、感知体验、享受快乐、全面发展”。因此幼儿园的室内环境要围绕“让孩子在游戏中主动发展,在生活中快乐成长”的思想精心打造。
1.创设趣味性较浓的游戏活动区,为幼儿提供自己动手、自我服务、体验独立的机会。如开辟超市、医院、娃娃家等,让孩子在真实互动的环境中进行游戏,从中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这样也能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积累生活经验、培养生活能力。
2.在活动室内设置构建区,在构建区内投放一些易拉罐,纸箱、小纸盒、饮料瓶等一些废旧物品作材料,引导、激励幼儿在这里用双手通过拼拼搭答构建出自己想象的作品,让智慧从孩子的指尖中流淌出来,使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3.现在即使是农村的孩子在家也是小皇帝或小公主,对亲情友情、对感恩都比较淡漠,针对此现状活动室可以创设节日区,在醒目位置把三月八日、六月一日、九月十日、十月一日等重要节日张贴出来,让孩子慢慢记住这些重要节日。每逢节日幼儿园在此组织庆祝活动。小朋友过生日时教师也可在此组织幼儿一起庆贺,目的就是做到润物无声,从小培养孩子爱祖国、爱家乡、爱长辈、爱伙伴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