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1 09:56: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环境创设的意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在于下面几点:环境创设可开发幼儿智力、环境创设可激发幼儿探索兴趣、环境创设可培养幼儿小主人的精神、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让幼儿感受到快乐。
扩展资料
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和主题的开展、教学活动的进行密切相关。在创设主题环境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主题经验、认知经验,使得环境的创设更显多元化、立体化和动态化。注重孩子的参与性——鼓励孩子们自己收集、交流和分享各种信息;注重环境创设的真实性——主题环境的创设不仅仅局限于“墙面”,同时,还可以与个别化、小组游戏区进行互动等等。主题环境的创设为孩子们提供了自主发展的空间。
遵循“从幼儿角度出发,为幼儿服务”的教育理念,包括“生活环境”、“自然角环境”、“个别化环境”和“主题环境”四大方面为主要环创内容,在设计布置中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巧妙利废、合理布置,最大化地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
(来源:文章屋网 )
幼儿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的生活就是游戏”。幼儿游戏一方面是幼儿以直接获得为主要目的的,这种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愉悦;另一方面具有主体参与互动的特点,是幼儿能动地驾驭活动对象的主体性活动,儿在游戏中没有外在制约,能够身心放松,积极活动,充分展现自我,实现个人愿望,他们通过操纵材料、物品等控制所处环境,体会到自己的力量和自信,从创造和成功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一、幼儿游戏的价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这表明,首先,幼儿出于自身的兴趣自愿自发的主体活动,幼儿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其次,游戏没有任何外在的奖惩压力,幼儿满足于玩的快乐体会,这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此外,幼儿游戏能够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使其在活动中实现有机体的生物本能与外界环境刺激的相互作用,是对幼儿成长发展和学习有价值的一种活动。
1.幼儿身体生长发育在游戏中得以发展。在攀、爬、跑、跳等活动中,幼儿的大肌肉动作、运动技能以及协调平衡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发展;在操作物品材料,如拼插玩具、使用剪刀等过程中,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得到了促进。
2.幼儿的智力在游戏中得以发展。幼儿通过操作物品来认识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间联系与区别,能够感知、比较积木的高矮、长短、粗细、大小等,对数量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幼儿在角色游戏、表演游戏、规则游戏等过程中,促使其语言能力得到发展与提高,能够将知识经验和生活经历以独特的方式重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发展。
3.幼儿的个性和社会性在游戏中得以形成与发展。在玩过家家的游戏中,幼儿会变被动为主动,在游戏中经历了“自己玩和同伴平行玩和同伴联合玩和同伴间相互组织、协调、分工、合作的玩”,在这一过程中,从以自我为中心过度到能够考虑他人,逐渐成为一个社会的人,为其步入社会、从事正规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基础。
二、幼儿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游戏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我国幼儿园开展游戏的状况来看,不能全面促进幼儿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游戏种类和活动形式少,主要以拼插式的结构游戏较多。如室内玩具柜上的玩具大多是搭建、拼插的木质或塑化材料,远未达到多样化。
2.游戏中,教师往往占据支配地位,幼儿自发的、富有生气的活动受到限制,其主动性和自主性甚至社会性发展也会受到限制甚至阻碍。
3.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方式程式化,习惯于以一定的模式指导或导演游戏。如在玩超市游戏时,哪个幼儿要当收银员,哪些孩子要当顾客去买东西……游戏主题、角色、情节几乎均有教师编导排练,忽视了幼儿主动性的发挥。
4.游戏中,教师不能细致观察和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指导随意性大。我们知道,如果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与特点,就谈不上对幼儿行为有针对性的指导,这不仅影响游戏的效果,也影响幼儿在游戏中应实现的发展水平。
5.游戏条件与环境创设不利。相当多的园所玩具材料相对较少,如有些幼儿园有一定数量和种类的玩具,但常常处于封闭状态;有些幼儿园游戏条件的创设仅限于提供多种材料、保证足够的时间玩,教师指导不足导致游戏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物质条件的实际效用;有些幼儿园教师不能因地制宜创设游戏活动条件,缺乏对游戏环境中多方面的因素加以合理组织。
三、如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以上情况普遍存在的原因主要在于教育者对游戏的认识、看法上存在偏差。要改变以上局面或状态,关键在于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游戏观,理解幼儿游戏的实质及其特点,创造适宜的游戏环境,并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指导游戏,真正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1.幼儿教师要理解游戏的实质,在正确游戏观的指导下,通过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条件,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幼儿的行为,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首先,教师要充分信任儿童,相信他们具有主动发展和自我教育的天赋,给予儿童自主选择、自由活动的权力,变支配和主导为参与和配合,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精神环境。其次,幼儿不仅要自主选择材料,还要自主操作,教师精心准备和设计游戏环境时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游戏环境的创设中来。
2.教师要从幼儿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各类游戏的教育功能,根据各类游戏活动的教育功能与特点设置不同的游戏场地,以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在活动性较高的“医院游戏”中,需要准备听诊器、针筒……等道具,在“过家家游戏”中需要准备桌椅、床柜等,这就需要便于取水、宽敞的场地,以利于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大夫等不同的角色,丰富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培养他们角色扮演的能力,提高他们学习和实践社会交往技能。“搭积木”、“益智棋”等游戏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建构技能,增进空间知觉和数形意识。在“称重”、“测量”等科学探索游戏中,幼儿要仔细观察、操作、逐个记录,教师应选择光线较好、最好和活动性较大的游戏场地保持一定距离,让幼儿能静下心来专注活动,培养其良好的做事习惯和学习能力。
3.教师在为幼儿设置游戏场地时,要从其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体现层次性和渐进发展性。小、中、大班活动环境要各不相同。如小班幼儿刚刚脱离家庭进入一个全新又陌生的环境中难免会焦虑,在“自选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带熟悉的、喜爱的玩具和同伴学习分享和给予,也可设置多个“过家家”游戏场地,使幼儿感到熟悉和亲切,缩短幼儿的不适感;在“建构游戏”中,铺上塑胶垫或地毯既方便幼儿操作,又使其感到轻松舒适,激发良好的情绪。中班幼儿认知能力有所提高,在“益智游戏”中可提供较复杂的材料,如拼图等,满足他们思考、探索、创造的需要。大班设置小科学、小实验、棋类等智力活动以及强度较大的活动类型满足其身心需要。
4.教师可以考虑将游戏环境创设作为教育过程、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引导幼儿参与创设。如在分享阅读“小熊生病了”拓展活动中,教师可请幼儿搬椅子围坐到床边,开辟出一个游戏场地。可以从医院游戏的现有材料中拿来体温计、药物给小熊测温,可以用一次性面盒给小熊喂饭等等。
5.教师不仅要注重游戏场地的设置,还要关注游戏材料,发挥场地和材料在游戏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幼儿在游戏殿堂得到满足。如利用现有玩具材料和室内墙边、四角设置场地,也可利用门前设置特定游戏场地。在合理创设游戏环境的基础上,教师要尽可能探究和发掘每种玩具或游戏材料的教育功能,这样才能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投放、变换和调整,科学的指导幼儿使用操作。此外,教师要分析游戏材料的特点,探索其玩法,以游戏类型为单位汇总分析现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幼儿教师来讲,必须树立正确的游戏观,从幼儿实际身心发展水平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利用幼儿园创设的游戏场地和提供的游戏材料,合理安排游戏内容及时间,通过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Z].国家教育委员会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良好的环境能激发幼儿内在的创造冲动和活动欲望,促使幼儿在生动活波的活动中得到发展。幼儿园个班活动室是幼儿具体生活的环境,利用活动室的条件创设适宜的学科学的环境,正是为了给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
1 自然角
各班级自然角的设置,是为幼儿学科学创设的最基本的环境。在幼儿园活动的一角或廊檐、窗台设置物品架或桌子,上面放置一些供幼儿观察、劳动、探索、学习的物品,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进行活动。自然角陈列的东西主要是幼儿周围的生物与非生物,如一些适合室内生长的植物和易于照顾的小动物,以及各种形状的贝壳、石块、竹木制品、塑料等等。这些东西一般都是根据各班幼儿年龄特点和他们的认识水平设置的,符合科学教育的要求,内容较简单,而且随着教育的需要,可随时改变自然教的内容。自然角的物品比较集中,而且层次分明,可满足不同认识水平幼儿的需要。另外自然角就设置在幼儿身边,他们可随时进行观察,孩子们可以自由组织在一起,不受拘束的进行观察,时间也比较灵活,可利用晨间、饭前、饭后、午睡前后、离园前后等空隙时间进行。自然角的设置既培养了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进行长期观察的对象,让幼儿在自然角进行系统观察,从而认识这些物体变化的规律。孩子们在生活中轻松愉快,自由议论和交谈,相互转告新的发现、新的变化,能力强的带能力弱的,兴趣高的带兴趣低的,从而使幼儿的智慧和能力都有所开拓和发展。
自然角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自然角可使幼儿了解自然世界,帮助他们建立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态度。孩子天性好奇,在对事物的观察过程中会提出许多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引导和启发,这种对事物的好奇心就会逐渐冷淡下去,深知再不去注意和理会。有了自然角,孩子们可以在那里天天观察、直接感知、比较试验、操作管理。幼儿在自然角可以看到植物从种子萌发到生长、开花结果的全部过程,知道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菜青虫怎样变成菜粉蝶,蚕宝宝又是如何从卵变成幼虫,幼虫长大结茧变成蛹,蛹又是怎样要破茧壳飞出了蛾,蛾在产卵等有趣的变化过程。通过观察使幼儿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激发其兴趣与求知的欲望。在自然角里,孩子们亲自给植物浇水,用各种食物去喂养金鱼、乌龟、蜗牛、虎皮鹦鹉等小动物,还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种蒜及适合盆栽的花卉如太阳花、一串红等。通过这些劳动,幼儿不但了解了常见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特征,还学会了许多动、植物管理的粗浅的知识和简单的技能,同时也体会到了劳动的愉快,当他们看到了自己浸泡后的种子发芽了,种的植物开花了,小动物一天天长大了,心中充满了喜悦,陶冶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充满生机的自然角,是幼儿的生活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自然角为幼儿设置了一个自由、轻松的小天地,这是幼儿和教师所共同拥有的,所以自然角的建立应该让孩子和教师一起准备。教师可组织幼儿收集自然角所需要的材料,必要时发动家长配合,如各类种子喂小动物的食物等。还可以利用户外活动的机会,与幼儿一起收集,如春游时用瓶子捞取小蝌蚪,用捕虫网捉蝴蝶等昆虫。秋天采集各种果实、种子等等。结合教育活动,自然角的内容不仅仅是动物、植物,还可以是其他广泛的内容,如我国的四大发明,祖国各地的特产或孩子们自己的小制作、小工艺品。只要为教育服务的,都是有益的。
设置自然角并不困难,关键是怎样发挥其积极作用。有的自然角摆放一些花卉、鱼、虾,教师如不积极引导,幼儿也不关心,仅仅起到美化的作用,自然角就毫无生气,成了死角,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有的班级为了应付检查、参观,设置了自然角,但一学期或一学年总是那几盆植物、几条鱼,有教师或保育员照料,这样的“老面孔”当然不会对幼儿产生吸引力。因此自然角的内容应随季节的变化和幼儿年龄的增长而经常更新,逐渐添设,不断变化,以不断培养幼儿的兴趣。自然角内容的选择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灵活多样,一般以种植一些管理方便的植物和饲养一些幼儿喜爱的小动物为主。自然角中哪些不受季节限制,各年龄班级幼儿都适用的内容可基本固定,如在自然角用鱼缸养上几条漂亮的金鱼,一定会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也为活动室增添了不少情趣。另外,饲养河蚌、田螺、小乌龟也很有趣。再自然放置各种各样的贝壳、卵石、竹木制品、祖国各地的特产等,也一定会深深吸引幼儿去观看,成为孩子们谈论的话题。随着季节的变化,在教师的带领下,应及时变更自然角的内容,下面举一些例子供参考使用。
1.1 春季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幼儿开展活动的最佳时期,自然角除开展养蚕、饲养蝌蚪等活动以外,主要以种植为主。
剪纸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是时代的沉淀与智慧的折射。在剪纸艺术中,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古老的中国艺术特色,还能体会当时的社会意识以及人们的审美取向,同时,剪纸本身就有着很大的欣赏价值与使用价值。将剪纸艺术应用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来,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使幼儿受到艺术的熏陶,形成对于构图、造型以及颜色初步的认知,为其他艺术类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对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幼儿的参与度较低
在进行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时,受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都是独自制作和布置教室的墙面,很少让幼儿参与进来,环境教育就沦为空谈。人们对幼儿园环境的要求是整洁、美观、素养,这样,当家长或幼儿走进来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和认可感,同时这些因素也会对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产生很大的束缚。此外,大部分教师都是在课下进行园内环境创设的,这就使得幼儿很难参与进来,或是参与的时间较短,这就对他们思维能力的开发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并且,幼儿园环境创设是要进行班级评比的,教师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果幼儿参与就来,就很可能起到反作用。
(二)没有足够的动态创设
在当前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教师所采取的材料大多是静态形式的,很少将实物运用到环境创设中来,这就使得幼儿只能在这个环境中进行观察和欣赏,无法进行交流和互动。有的幼儿园只在开学前进行一番环境创设,然后就会维持整个学期,主题大环境一直都没有什么变化,这种静态性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很多的不利因素。
(三)没有将民族文化融入到环境创设中来
我们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内容是能够对幼儿园的生命成长提供支撑作用的,它们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核心精神。这些内容的重要性无须赘述,将其应用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来也有着自身独特的意义和重要性。但是,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时很少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倒是对一些西方的节日比较热衷,到了圣诞节就会准备圣诞树、圣诞礼物等,万圣节的时候也会准备南瓜灯、万圣节墙面等。在过这些节日的时候,幼儿园就会非常热闹,也会在环境创设方面下很大的工夫。但是在过中国传统节日时,教师所进行的主题环境创设则很少,也没有相应的宣传和教育。一些西方文化的材料很受教师和幼儿的欢迎,但是我国的传统民族艺术却被丢弃一旁。以剪纸艺术为例,很少有幼儿园专门针对剪纸艺术进行主题环境的创设,幼儿对于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深意就无从了解了。
二、剪纸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
(一)锻炼幼儿的手部小肌肉群
在剪纸的过程中,要想剪出自己想要的图形,幼儿必须能够灵活操作和使用剪刀。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手部肌肉尚不发达,经过了剪纸的锻炼,他们就能灵活进行一些精细的动作,长期坚实下来,小肌肉群就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园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他们多动手去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大脑,还能使其产生更多的动手意向。剪纸是一种趣味性极为浓厚的活动,很受幼儿的欢迎。据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回到家后还会想拿起剪刀剪一番。
(二)使幼儿体验艺术之美
剪纸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对称美、线条美等,这些元素都能帮助幼儿很好地感受美、体验美,产生对于美的向往。由于幼儿的能力所限,他们的剪纸形式都比较简单,常见的是剪一些对称的图形或小花、小树等。教师要对学生的剪纸方式进行指导,如利用镂空帮助学生剪出一朵小花,打开镂空之处,就能再次看到一朵花,将纸旋转之后就能剪出波浪的形状。我们还可以将一些与剪纸相关的视频播放给幼儿看,利用艺术家精湛的技术为幼儿带来视觉上的刺激,使幼儿从情感上对传统文化产生认同。
三、剪纸艺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
(一)利用剪纸美化园内环境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是有一定要求和规则的,有着整体性、复杂性的特点,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与发展特点来进行环境的创设,使环境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在美好的环境中,幼儿不仅能够获得身心的愉悦,还能学会对美进行欣赏和感受,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力。剪纸是一种充满了美的艺术,教师和幼儿一起拿起剪刀,共同创造具有美感的作品,再将这些作品应用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来,就能充分发挥剪纸美化环境的作用。以往,我们也曾经带领学生一起剪纸,但是剪完、展示完之后就处理掉了,或是让幼儿拿回家去,剪纸就成为了一门无法走入学生生活的课程,很难使学生受到相应的启发。因此,我们要努力避免这种教育误区,和幼儿一起利用剪纸来进行园内环境的创设。在剪纸活动中,幼儿会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作品,虽然他们的手法较为稚嫩,也剪不出太复杂的形状,但是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经常会有一些超乎想象的作品出现。幼儿的作品不像成人那样是熟练操作而已,他们赋予了作品丰富的情感,这也是幼儿创造力的有效体现。我就经常利用学生的剪纸来布置教室,还专门腾出来一面剪纸墙,并用幼儿的作品来对其进行美化。看到自己的作品放到了教室的墙上,幼儿心里的满足与激动就溢于言表了,他们对手工操作和环境创设有了更大的兴趣。
(二)剪纸为幼儿园环境创设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材料
在进行环境创设时,教师所采用的材料是丰富多样的。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仅要考虑材料的成本,还要为幼儿的健康负责,选择一些安全性较强的材料,且这些材料要有很大的可操作性,不然会给教师和幼儿的操作过程带来很大的麻烦。剪纸所采用的材料就是纸,它的成本非常低,有着丰富的创作空间,只要幼儿能够想象得出来,他们就能够制作出自己想要的作品,当然,这些作品都是简化了的。教师可以和幼儿共同创造剪纸作品,并设计各种各样的主题,如“春天来了”,就可以剪一些长长的“藤蔓”挂在墙顶上,再用绿色的彩纸剪一些“小草”,小草中间点缀几朵“小花”,几只“蝴蝶”在窗户上振翅欲飞。这样,不仅丰富了环境,也丰富了我们的环境装饰材料和内容。总之,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剪纸艺术有着独特的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剪纸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利用幼儿的剪纸作品来进行园内环境的创设和美化,使幼儿能够全面参与到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