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1 09:56: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文学相关教育功能的重要性
2.1文学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文学属于一门语言艺术,而语文教学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语言,所以文学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是不可或缺的[2]。在文学创作作品里面,语言不单单是媒介,还是许多作家一直追求和挖掘的艺术,一直以来人们总是将语言文学与文字进行联系,甚至有学者将文字兴衰作为语言文学兴衰影响因素,不过这并非只是指成熟文学可以推动语言文字规范化发展,还是指文学因对新奇想象的追求而不断创造的诗意世界,可以对文字丰富性进行扩展,这些文字蕴含在文学作品里,仔细体会作品文字的细腻,对学习语言具有重要价值。
2.2文学具备无法取代的认知功能
文学能够让人们了解世界。通常来说,文学发展史是人们认识世界和认识社会、自我等的历史,其承载着先进的文明,记录着国家一路发展的历程。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以及创造等,对推进学生自我发展有重要意义,在文学作品里所展现出的不同形象都映射着社会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将社会价值观进行内化,然后根据偏好以及理想的不同重新构建出新的价值观以及自我,升华人格与思想品德,正如巴金所说,他之所以会需要文学,是因为他想要用文学来改变生活、环境,从而升华精神世界[3]。文学的这一教育功能是单纯说教也没办法办到的。
2.3文学具备有独特审美特征
从根本上看,文学教育属于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又是当代语文教学目标之一,可推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其创造能力,从而推动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通常来说,如果社会只重视知识以及如何获取技能,并不重视追求美的境界,获取诗意人生,那么人们就无法在审美鉴赏中追求智慧,这对于民族发展而言并不健康,只有在追求知识和技能同时发展审美情趣才能称之为完美,社会也才是健康社会。文学的教育功能能够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上,不断培养促进学生审美意识形成,对学生发展有积极意义。
3.文学相关教育功能的应用建议
3.1创新教学模式以发挥文学的教育功能
在进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不断挖掘文学作品内涵,通过创设情景等方法将文学作品和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文学兴趣,此外,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文学基础情况以及个性发展需求等为学生创造出语言教学氛围,掌控好语言训练以及文学教学之间的平衡,语言训练为教学重点,对鉴赏文学创作作品有积极作用,而反过来,文学鉴赏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但是从文学鉴赏着手有利于促进语言教育发展,效果也更为显著,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摒弃只研究字词句、逻辑和修辞手法等,忽视对文学作品整体把握的教学方法,应先从文学作品整体鉴赏着手,不断细化形象、主题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以充分发挥文学的相关教育功能。
3.2从情感入手以提升学生的文学探究能力
对文学作品进行感知以及领悟需要基于整体性原则,在进行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先从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情感着手,让学生不断探究挖掘文学作品里所蕴含的情思,然后顺着情感线索去挖掘作者写作意图,在探索中让学生获得情感熏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作品里的情感基调为学生创设出情感学习氛围,打破以往沉闷的课堂学习环境,然后在对文学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进行讲解和挖掘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作品情感源头的分析与捕捉,为学生理解作品内涵、了解作者思想打下基础,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学探究能力。
3.3重视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以提升学生审美情操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第一次站在了与工具性同等的地位,这也体现了国家教育部门对语文德育功能的重视,体现了人文性的德育渗透,为语文德育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和保障。在指明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之后,人文性的重新回归给语文教育带来了文化传承和精神传承的双重功能,这也间接保障了德育功能的实现。无论字词还是诗词文赋,都包涵了极为丰富的精神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优良的品质和精神精髓,这些都是语文学科最为核心、最为精髓的部分。新课标将这些性质和功能重新发掘出来,无疑是语文的德育功能优势发挥出来,给德育教育提供了保障。
(二)语文教学内容展现了德育教育优势
在我国的古代文学中,大量的文言文与诗词歌赋以其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蕴藏着人的情操和修养哲学,传达了人们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此外,大量的中外现代文学作品继承了民族精髓,以其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体现了多样化的思想情感,这些思想情感都以人文道德为主线,提升了文学作品艺术境界的同时,也提升了读者的思想感悟和人生境界。新课标下语文教材及课外延伸纳入了更多的文言文及其他优秀文学作品,这些共同构成了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展现了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优势。
二、深化语文德育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正确理解和运用三维目标
要全面实现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教师本身必须正确理解三维目标的意义与其之间的关系。在理解三维目标的深层含义与关系之后才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实现透无声无痕、巧妙自然地渗德育教育的效果。在语文德育教育的三维目标中,这三个维度相互依存,互为支持,其中知识与能力是语文德育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是其他维度得以实现和发展的依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决定了德育教育的高度,过程与方法保证了德育效果。因此语文教师要做好三者之间的整合工作,才能保证德育教育功能的实现。
(二)强化儒家经典文学的地位和作用
经过新课标的改革,语文教材中的儒家经典文学作品更加丰富,使得基于儒家经典的德育教育重新发挥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和强化儒家经典文学的德育功能与作用,发掘其中的道德修养内涵,让学生在阅读和学习中产生自然的感悟,在潜移默化间完成德育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儒家经典作品《论语》现存20篇,492章,集中反映了孔子的主要理论道德思想以及治学思想,使其成为一个道德、修养、治学、求学的体系。但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内容毕竟有限,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将教材中未选入的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选择较为容易理解以及思想不相背离的内容作为学术课外阅读的重点,形成一个体系,完成儒家经典文学的德育教育功能。
一、语文德育呼唤传统回归
我国语文教育以1904年的独立设科为截点被分为古代语文和近代语文。古代语文最早可追溯至甲骨文时代,经历了近三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道德为本的模式逐渐融入到语文教育中,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传统语文中的道德教育内含丰富,甚至在一定时期内处于语文的首要之位,因此使现代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回归传统十分必要。四书五经是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代表,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知识,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取其精髓、去其糟粕,发挥传统语文在德育中的作用,对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我国北上广等大城市已经试点,让“四书五经”、《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古代经典在中小学生中推行并让学生习读,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二、挖掘语文学科在德育教育中的优势作用
(一)新课标下语文性质与功能确保了德育教育优势
新课标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义指出了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在德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第一次站在了与工具性同等的地位,这也体现了国家教育部门对语文德育功能的重视,体现了人文性的德育渗透,为语文德育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和保障。在指明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之后,人文性的重新回归给语文教育带来了文化传承和精神传承的双重功能,这也间接保障了德育功能的实现。无论字词还是诗词文赋,都包涵了极为丰富的精神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优良的品质和精神精髓,这些都是语文学科最为核心、最为精髓的部分。新课标将这些性质和功能重新发掘出来,无疑是语文的德育功能优势发挥出来,给德育教育提供了保障。
(二)语文教学内容展现了德育教育优势
在我国的古代文学中,大量的文言文与诗词歌赋以其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蕴藏着人的情操和修养哲学,传达了人们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此外,大量的中外现代文学作品继承了民族精髓,以其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体现了多样化的思想情感,这些思想情感都以人文道德为主线,提升了文学作品艺术境界的同时,也提升了读者的思想感悟和人生境界。新课标下语文教材及课外延伸纳入了更多的文言文及其他优秀文学作品,这些共同构成了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展现了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优势。
三、深化语文德育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正确理解和运用三维目标
要全面实现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教师本身必须正确理解三维目标的意义与其之间的关系。在理解三维目标的深层含义与关系之后才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实现透无声无痕、巧妙自然地渗德育教育的效果。在语文德育教育的三维目标中,这三个维度相互依存,互为支持,其中知识与能力是语文德育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是其他维度得以实现和发展的依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决定了德育教育的高度,过程与方法保证了德育效果。因此语文教师要做好三者之间的整合工作,才能保证德育教育功能的实现。
(二)强化儒家经典文学的地位和作用
经过新课标的改革,语文教材中的儒家经典文学作品更加丰富,使得基于儒家经典的德育教育重新发挥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和强化儒家经典文学的德育功能与作用,发掘其中的道德修养内涵,让学生在阅读和学习中产生自然的感悟,在潜移默化间完成德育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儒家经典作品《论语》现存20篇,492章,集中反映了孔子的主要理论道德思想以及治学思想,使其成为一个道德、修养、治学、求学的体系。但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内容毕竟有限,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将教材中未选入的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选择较为容易理解以及思想不相背离的内容作为学术课外阅读的重点,形成一个体系,完成儒家经典文学的德育教育功能。
(三)从学生认知规律上设定教材顺序
在固定的语文教材条件背景下,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学术的成长和认知规律,以及语文德育历史发展历程,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规划科学的教材顺序,以便学生更为容易地理解和形成正确的道德体系。通常来说,设置教材顺序需从时间顺序与难易顺序两个方面进行统筹安排,时间顺序一方面遵循学生的成长和认知规律,另一方面遵循历史发展轨迹,以时间为轴探索古人的思想演变路线,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建立道德修养体系。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1-0-01
引言
几十年来,人们对于文学的教诲功能以及伦理价值的问题就有各不相同的看法,也起过不少次的争议。有的人认为文学的基本功能就是审美,因此其基本价值就是审美价值,还有些人认为文学的伦理价值就是利用伦理道德对文学进行审视和评定,认为文学作品中的伦理道德妨碍了文学作品的自由创作。因此,对文学的价值和功能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文学的基本功能——教诲功能
所谓教诲,指的就是展开积极的、正面的道德教育以及知识学习,在二者的关系中,教诲功能实现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学习知识。所以有的人认为,教诲功能在文学作品的所有功能中最为重要,因为具有教诲功能,文学作品才能体现出其社会实际意义。
之所以说文学的基本功能是教诲功能,这主要是由文学的性质决定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观点就是文学是在伦理的发展中逐渐发展的,持有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文学与伦理是相伴产生的,文学的作用就是为社会提供伦理指南[1]。从二者的关系来看,文学与伦理是密切相关的,文学的功能主要通过教诲功能来实现。人们通过阅读文学作品,逐渐形成自己的伦理判断,这些判断的形成与教诲是息息相关的。教诲功能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在文学中,我们对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文明成果进行总结,能够发现人类主要是从榜样或者一些道德实践中获得教诲。而文学正是如此:通过对道德事件或者一些榜样人物的描写,描述作者本身的观点而带动人们的情感,这都是文学的教诲功能在发挥作用。教诲功能的实现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但是最终目的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帮助人们成为一个善良、对社会有价值、有道德的人。
纵观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可以发现,文字被发明之后人类从被动接受的时代转化到了可以自主选择的时代。人类社会发明文字的主要目的是将历史经验记录下来,以供后人学习和参考,并逐渐演变为一种不成文的规定。文字被发明出来,原先口耳相传的道德规范就逐渐转变为由文字形式来进行记载,比如寓言、诗歌、小说等等,而构成这些文字的文本,我们就称之为文学[2]。这些文学通常记载人类在生存以及发展的过程中所积累的道德经验或者感悟体会,因此,他们的价值就在于对人类进行教诲。
经过了自然长期的演变和选择,人类社会需要对伦理道德进行选择,以体现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地方,这时候就需要对人类进行说教以及榜样,这就是所谓的教诲。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能够作为人们道德榜样的任务并不是经常出现,因此文学创作者就需要进行虚构,将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有关道德榜样的故事进行提炼和总结,并用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供大家学习或者效仿。比如我们所读的《三国演义》,其中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广为流传,还有岳飞赤胆忠心、精忠报国的故事也值得我们赞颂或者弘扬。因此,不论是古代文学还是现代文学,不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它们对于我们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教诲功能。只要有文学存在,其教诲功能就不会消失。
二、文学的核心价值——伦理价值
文学之所以具备一定的价值,主要来源于文学所具有的作用,这句话也就是说,文学通过发挥其作用体现其功能。文学的作用是多样化的,文学的功能也具有多樣化。例如,文学可以对政治、经济和文化进行详实记录,因此文学具有社会价值;文学可以带给人们一种精神上的审美享受,因此文学具有审美价值;文学能够向人们传播实用的生活技巧,因此就赋予了其学习价值;文学还可以作为书籍在商店售卖,因此就赋予其商品价值[3]。尽管文学有各种各样的价值,但是其最核心的价值只有一个,那就是伦理价值。
有的学者认为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价值是审美价值,将审美价值放在其他价值之上。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我们已经了解到审美和文学本身并不存在联系,所以也就不是文学的基本功能。并且审美价值是就审美主体来说的,而不是文学本身的价值。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文学的基本功能是教诲功能,这就决定了文学的核心价值应该是伦理价值。文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各种各样的作用,具备多种价值,然而不论其有多少种价值,都应该以伦理价值为前提。
为什么说伦理价值是文学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呢?这是因为伦理价值能够充分展现文学作品的社会本质。尽管文学具有其他种价值,但是这些价值都从不同程度上与伦理价值联系在一起。在文学所具备价值体系中,审美是其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读者能够从李清照的诗歌、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徒生的童话中感受到这些作品的美,陶冶情操。这些都是美的体现,审美价值是其表现形式之一,但并不是其核心价值,因此审美价值不能对伦理价值的地位形成撼动。读者在阅读这些文章时,虽然获得了审美的享受,但是文学作品的最终价值并不仅仅于此,读者需要在品读过程中体味作品的伦理内涵。比如我们在欣赏《麦克白》时,我们不仅仅看到麦克白的伦理失误造成了故事悲剧的性质,,还要将自身的情感逐渐转变为一种道德情感,即从这个人物的身上有所感悟和收获。可见,这种从欣赏到最终的伦理这一转化过程,就足以表明文学审美的形成过程包含在伦理价值的形成过程中,审美仅仅是伦理价值在形成时的一个必经阶段。
文学作品可以用来阅读赏析,并且在赏析的这一过程中,我们还能进一步升华我们的情感,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文学充分地发挥其自身的阅读作用。阅读作品能够净化人的情感,说明文学发挥了其审美作用,升华了人们的情感体验,提高了人们的道德自我约束能力,这是文学的教育功能在社会中的体现,而这一功能最终展现的价值就是伦理价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文学的功能其实就是文学作品所具备的特点对读者的生活以及身心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而文学的价值则是由文学的功能承载并实现的。我们对文学功能的研究就是对文学价值的研究。尽管文学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就是教诲功能,而其价值主要是通过功能所体现出来的,所以核心价值自然是伦理价值。
中图分类号:I0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4-0125-01
历代文人对于“文”与“人”的关系有所探讨。金代元好问有“心声心画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的感叹。都穆在《南濠诗语》道:“扬子云曰:‘言,心声也;字,心画也。’盖谓观言与书,可以知人之邪正也。然世之偏人曲士,其言其士,未必皆偏曲,则言与书又似不足以观人者。故元遗山诗云……有识之士固如此。”{1}清代纪昀也深感“以文观人”或“以人观文”。钱钟书《谈艺录》中说:“心声心画,本为成事之说,实是先见之明。然所言之物,可以饰为:巨奸为忧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是也。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文如其人,在此而不在彼也。”本文将从文学本质的三个方面浅论“文如其人”。
文学的本质与人的相关性称为文学的主体性本质。在现代文学理论中,从主体规定文学的本质,认为“文学是人学”,即“文学的主要表现对象是人,是人作为主体的整个存在,文学表现人(主体) 的生活、人(主体)的行为、思想和感情、人(主体) 的处境和命运等等,文学是主体学”。这个命题包含文学主体性的二个维度:
第一,作家维度的主体性(文学是作家的主体学) 。“作家”不仅指作家现实个性或现实人格,且指作家作为审美创作主体的创作个性或谓艺术人格。因此“文如其人”并不是要与作家的现实个性完全一致,更多是作家的创作个性或艺术人格与作品的精神风貌发生同构。
第二,读者维度的主体性(文学是读者的主体学)。阅读即写作,批评家即作家。“将小说中的主人公与作者归二为一,是当今读者最热衷的事情”,读者依据自己的审美要求、欣赏水平和思维方式,选取对文本的切入角度、方向和范围, 漠视乃至排斥其他,从而创造出读者内心的第二文体。这种具有强倾向性、选择性和目的性的主位阅读在读异了作品的同时、又往往不可避免地误解了作者的实际形象、冠之以读者凭千差万别的阅读印象甚至是错觉而认定的种种品格在这个意义的作品中, 文品或“人品”与作者的实际人生心态是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的。
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艺术是一个“拟象世界”,“想象世界”,是人们虚拟的幻象世界。文学是“创作”, 即从无到有,由无生有。所以,艺术既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虚的。从做人言志的角度讲,应当“文如其人”,“我手写我口”。从“以艺为术”、“文学创作”的角度讲,艺术是一个“拟象世界”,它在艺术的情境中追求真实,与生活真实大异。不知前者,则文学仅落于“艺事”, 终究绡薄;不知后者,则易犯文学的幼稚病,反认他乡是故乡。这大概就是文学的二律背反了。
艺术的幻象世界在生活的视野中,可能是虚假的,但是在艺术的视野中是真实的,所以,艺术只能对艺术境界负责而并不对现实实境负责。艺术世界是“真真假假”的世界,我们不能只理解“真真”的一面,不理解“假假”的一面, 那样就太缺乏对艺术的全面理解了。从根本上讲,那是用门外汉即生活的角度看艺术,而不是用内行即从艺术的角度看艺术。因此,在谈论“文”与“人”的关系时,不是仅仅将“人”要与真真实实的“文”相一致,而是包括真与虚两个方面。
价值是与主体和主体性有关的概念,意味着主体需要的满足和主体性意义的实现,文学是要满足人的需要和实现主体性的意义的。
文章和德行的价值是不同的,文章可以反映人对道德的追求或者反思,不能苛求文章一定表现道德现实。梁简文帝萧纲在《诫当阳公大心书》中说道:“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慎,文章且须放荡。” 他将立身之道与文章之道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刘勰也提到:“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文心雕龙・情采篇》) 。刘勰把文章创作方式分成“为情而造文”和“为文而造情”,实际上已不得不承认文品与人品分离、人文相背的现实。这些都说明中国古代对于道德与文章有许多认为不等同的例子,但是我们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将二者区分即可,甚至就得出“人不如其人”的结论,而要认识到文章体现价值取向的功能,作家做出与自己道德不想符合的文,正是因为作家内心对于自己没有的道德的渴望与对于自己缺失部分的满足,文学创作作为精神活动的方式,它自身具有承担某种代偿功能的机制, 即通过叙述的和文本的愉悦, 在虚拟和想象的世界中弥补与满足主体实际人生的匾乏与希望。
新课改的精神为我们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确定了方向,为我们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开拓创新的环境和条件,作为教师需要全面地学习领会课改精神,正确地把握好我们的教学方向,不能片面理解,局部放大,避免操作中顾此失彼:鼓励创新,不能忽视“双基”教学,教学目标多元,不能出现浮躁无重点,教学形式多样,不能华而不实,现代媒体运用,不能丢弃传统教学手段等等。
2、对美术学科教学的目的把握不准。
作为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都要明确美术学科教学要我们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否则就会盲目教学。跟其它学科一样美术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具有:情感性、人文性、形象性、技术性等。这些特点决定着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是这样确认的。(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而这些价值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所完成的作品来实现的,一堂美术课是否实现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学生完成美术作品上,还体现在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因此,教学中不应有所偏颇,要全面关注学生的情感、想象、个性、创造,体验和实践等因素,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特别注重学生的作品呈现,使得在教学中讲得太多,示范太多,过于注重技术指导,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能力价值观的培养,这使得学生的作品固然好看,但大多数作品缺少创新而雷同,有些老师教学中忽视和淡化美术本体价值和功能的体现,过分放大美术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将文化学习与美术语言和形象体现割裂开来,学生的语言缺少美术的而更多是文学道德的。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创新,但淡化技术指导,缺少必要的示范讲解,使学生在作品表现中束手无束策,学生即使有更好的构思也难以表现出来,长此以往,学生的造型能力,色彩运用能力等必须的美术知识技能得不到应有训练,美术课所特有的技术层面的素质也就得不到发展。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美术教学,我们需要的是怎样的美术课堂,我认为,回归美术学科本体,追求课堂教学简洁。这里的“回归”并不是就回到从前美术教学的老路上,是指回到美术教学的本实,本真,也就是教学要根据美术学科特点进行,去除浮躁,丢弃功利,不加修饰,务实求真的教学。美术课要追求简洁、实在,简洁并非简单,简单似乎不够慎重,草率不深刻,而简洁则是简练、最佳,不能多,多则繁琐,不能少,少则简单,这种理想境界应该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追求的方向。
如何回到学科本体,如何达到课堂简洁呢?
教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对待每节课,在“实”字上下工夫,必须作以下两点考虑:
第一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学生需要什么?他们的美术知识、技能状况怎样?他们已掌握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掌握?哪些需要老师去讲?哪些老师不必去讲?这是我们老师在设计每节课教学方案前必须要考虑的。
第二点,从美术学科本体价值出发,美术学科的价值是什么时候?功能是什么?也就是他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什么作用?我们如何运用它来进行教学,达到我们教育目的?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有效果,这也是我们老师必须考虑的。
基于这两点,教学中我们应做到:
1、突出重难点,注重美术学科本体教学。
教学中,老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准确分析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实际和技能水平,对于学生不能自己解决的重点和难点的地方,需要老师着重考虑采用什么方法、手段解决,当然解决的方法多种多样,并不是简单地直接告诉而强制灌输。也就是教师要本着学习内容学生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水平解决的一定让学生自己解决,学生不能自己解决的,即重难点地方老师要设法帮助解决,就是突出重点教学。
美术“学科教育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科本体,即该学科的知识技能,二是学科所能够发挥的一般教育功能,如思想道德教育、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思维和能力的训练、创造力的培养、思维和能力的训练、创造力的培养、文化理解与传承,等等。其中,知识与技能是该学科之所以存在的基础,也是教育功能发生的基础,忽略学科本体,将使该学科教育不复存在,也使教育功能无从谈起。因此,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重视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现在一些美术课却出现了忽视和淡化美术本体教学,老师更多注重的不是美术的而是过分扩展其他学科知识、学生的语言多是文学的道德的,这虽然能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情感,提高学生文学艺术修养,但是过分了就占用了大量的应用在美术操作的时间,就显得本末倒置了,因此我们注重美术学科的一般教育功能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美术学科本体教学。
2、简化教学程序,做实每个环节。
现在美术课,尤其是公开教学,有好多老师追求课的表层形式的繁华,喜欢搭架子,摄影、录像、表演、竞赛、室内到室外,教学程序繁琐,看上去丰富多彩,实质上每个环节蜻蜓点水,导致重点不突出,偏离美术本体太远。对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起不到任何作用,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9-0030-04
按通常的理解,文学批评是对各种文学现象(其中主要是文学创作现象及作家作品)的一种评价活动。而一旦涉及到“评价”,问题就会变得十分复杂,因为它关联到各方面的因素。正如有学者所说:“‘评价’是人类实践一认知活动中的一种独特形态,即主体通过实践对于同自身种种欲求和需要有关的对象属性之判断或认知,也就是对价值的认识。评价活动由三大要素构成:(1)被评价的对象——其客观属性构成评价主体关注的要素,在进入评价关系前这些客观属性处于‘价值’的潜在状态;(2)具有一定价值观念或意识的评价主体,在实践中由于自身种种需求而与各种对象处于一个具体评价活动关系之中;(3)在评价的实践认识中评价赖以实行的共同标准。”具体到文学批评这种评价活动而言。“文学批评又是人们在广泛的评价行为中的一种特殊形态。其特殊性首先是一个直接面对文学文本的读者、评论者或批评家,这样的主体具备对文学文本进行领悟、鉴赏、分析与研究的种种素质:其次便是作为对象,具有种种艺术特质的文学文本;再就是主体用以评判对象的带有社会通约性的尺度”。如此看来,文学批评就并不是一种单一性的活动,它关联着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各种因素,这些环节和因素往往规约着文学评价的功能与特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其一,关于文学评价的特性。
如前所说,文学批评可能具有多重功能,也有多种角色定位及价值取向,但无论什么样的文学批评,其中最本质、最根本的特性应该是文学评价,即对文学对象做出应有的价值评判。如果文学批评缺失了应有的价值评判,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或者说这样的文学批评是缺少实质性含量的。它的效用也将是极为有限的。
在传统的文学批评观念中,往往都把文学评价放在首要的地位来加以强调。虽然在现代文学批评观念多元化之后,对文学评价的强调有所弱化,但也并不意味着文学批评可以回避文学评价问题。如果文学批评回避文学评价,将文学价值归于虚无。那么也就将使文学批评自身陷入尴尬境地。美国批评家萨斯在《文学评价》一文中,在对各种批评理论进行评析时曾感叹:“价值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使有关评价的传统思想陷入瘫痪。”倘若文学评价及其价值系统真的瘫痪了,那么文学批评自身也将陷入无序,这应当说是不言而喻的。
文学评价之所以不可回避和重要,是因为“只有在评价中,现实才表现为道德的、审美的、功利的等等范畴”。从哲学存在论的意义而言,在日常生活中,一切事物都以其自然形态存在着,无所谓应当存在还是不应当存在,它本来就这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地存在着,所谓“存在即合理”,也正是表明,一种事物或现象既然存在着,便自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根据。这种客观存在的确无可回避,抱着“不承认主义”的态度实际上无济于事。而从价值论的意义而言,却又不能说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人的生命活动作为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并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现实,也不甘于逆来顺受,所以人的生命活动中还有一个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问题,这就关涉到对存在着的事物的评价。这可以说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第一层关系。在此基础上的第二层关系,是文学家以文学的方式对现实存在的事物加以反映或表现,这本身就已经包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并且还融入了创作主体的价值取向与审美理想。再进一步说,文学家对现实存在的反映究竟如何,对生活如何理解和评价,对事物作出了什么样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表现了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与审美理想,以及这一切艺术表现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价值,对社会对民众是否有益,同样需要给予一定的分辨与评价,这就是文学批评的评价功能。当然,这种评价链条还可以继续往下推延。比如文学批评对文学现象的评判分析是否合理、准确与恰当,也还需要得到其他人的评价与检验。总之,在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整个进程中,都离不开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在文学活动系统中无疑也是如此。文学批评作为整个文学活动系统中的一个部分或环节,也显然是不可或缺的。所以美国批评家艾略特在《批评的功能》一文中直接了当地说:“我们必须判断什么是对我们有用的和什么不是。”因为只有通过文学评价,才能把存在着的事物(也包括文学),从存在论的范畴引入到价值论的范畴中来,接受价值评判与价值选择。而只有经过价值论范畴的价值评判与价值选择,才能有效推进到实践论范畴,更好地引导实践活动的进程。之所以需要文学批评及其评价,其根源正在于此。
当然,就文学评价本身而言,它也并不那么简单。比如,从文学评价的内在关系来说,评价关涉到价值,但这两者之间又并非天然地融为一体,其中仍有一种相互契合的关系与条件。苏联学者列·斯托洛维奇在《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对此做了很细致的辨析阐述,他认为:“价值和评价的区别在于,价值是客观的,因为它在社会历史实践的过程中形成。而评价是对价值的主观关系的表现,因而既可能是真的(如果它符合价值),也可能是假的(如果它不符合价值)。只有区分‘价值’和‘评价’两种概念,主观评价真伪的问题本身才能够产生。”既然评价是主观的,那就与评价主体的价值观相关。而评价主体的价值观,则与一定的价值观念系统相关。这样也就自然引出下面一个问题,即文学评价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关系问题。
应当说,凡是评价都具有主观性,即都是由评价主体作出的评价,因此,文学评价首先就具有个体性特点,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评论者的主观兴趣与偏好,正如有的理论家所说:“评价的手段不是别的,而正是主体兴趣的表现。”正如文学创作一样,文学批评也理应倡导个性化,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感悟与判断,有独到的见解与表达,乃至形成独特的评论风格,这都应肖不成问题。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与此相关的另一个方面的问题是,文学评价同样具有不容忽视的社会性。如果我们只承认和强调文学评价的个体性,那么在有些情况下,就很可能导致文学评价的随意性,而众多的主观随意性凑到一起,那就难免带来价值的“不可通约性”。因此,文学评价的个体性与社会性应当寻求和实现一种“视野融合”,否则就难以实现文学批评应有的功能,正如有学者所认为的那样:“评价虽然是主观行为,但却是受到规范制约的主观行为,随意性的评价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不能与价值潜能沟通,不能引导潜价值实现为价值。”当然,从文学批评的实际来看,没有不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见的个体审美评价:没有离开了个人意见而能够获得实现的社会评价。这里的差别只在于,文学批评主体是否具有这样一种自觉意识,将个人审美趣味与社会价值诉求契合起来,将个体性评价与社会性评价有机统一起来,使文学批评的价值功能得到更为充分有效的实现。
其二,关于文学评价的“效用”原则。
所谓文学评价的“效用”,是指文学评价的有效性,即它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按我们的理解,文学批评不只是为了完成一种言说,甚至也不仅仅是为了对文学现象或文学作品作出某种或好或坏的评价,而在于真正体现出文学评价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功能,在文学的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导向上能够起到切实的作用。换言之,什么样的文学批评是有效的?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就是需要作出一定的价值评判,而且这种价值评判要能够揭示真理,体现一定的价值导向,从而对文学实践起到一定的价值影响作用。否则,文学评价的“效用”或有效性就是值得怀疑的。
其实,在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人们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无不体现一定的“效用”原则,即体现对活动有效性的追求,而这种“效用”原则的内核,正在于真理性的价值引导作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士曾指出:“真理主要是和把我们由经验的一个瞬间引导到其他瞬间上去的方式联系着的,而事后足以说明这种引导是很有价值的。根本上,在常识的水平上说,思想状态的真理意味着一种有价值的引导作用。”另一位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也指出:“我们不能把任何享受的东西都当作价值,以避免超验绝对主义的缺点,而必须用作为智慧行动后果的享受来界说价值。如果没有思想夹人其间,享受就不是价值。而只是有问题的善;只有当这种享受以一种改变了的形式从智慧行为中重新发生的时候,它们才变成价值。”这就是说,任何实践活动都有“效用”的问题,而这种“效用”,从其内涵来说,是由其内在的真理性价值含量所决定的;而从实践性方面来看,则是由它的这种真理性价值所形成的导向性作用来实现的。
从文学活动方面来看,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和文学家萨特曾明确表达他的文学观念,认为文学的功能与效用就在于介入现实、干预生活、影响人心,否则何以需要文学?看来文学的“效用”大致有这样两个方面:从文学的价值内涵来说,包含着对现实的批判反思性认识,以及对生活真理的理解与把握,具有其特定的真理性价值内涵:而从文学的外向性价值指向来看,则表现出对生活现实的有效介入与干预,显示出价值引导的积极作用。由此而推延至文学批评来看,应当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文学批评不能在文学评价方面作出应有的价值评判。并且以足够的力量影响文学实践乃至社会实践的价值导向,那么它的有效性就是容易让人怀疑的。语义学美学代表人物瑞恰兹在《文学批评原理》中,开篇便指出了现有“批评理论的混乱”,而其中最明显的缺陷。是未能在关于艺术的价值方面提供人们需要的答案,这也使得批评理论“无法令人满意地探讨价值方面更加基本的问题”,同样,“美学中一个比较严重的缺陷就是避免价值方面的考虑”。正是由于存在这种缺陷,就使得此类文学批评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如果我们可以确认文学评价的有效性在于其应有的价值判断,以及由此形成的足以影响现实的价值导向,那么如何确定这种文学评价的价值坐标,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按有的批评理论家的看法,文学批评不能缺失文学评价,而文学评价所关涉到的价值判断则离不开比较,文学批评往往在比较中找到应有的价值坐标。如瑞恰兹认为,文学批评不应回避比较与评价,而且这种比较与评价不可能限于个别作品本身孤立地进行,还必须将其置于与之相关的整体环境中。他指出,在文学批评中,要“单独观照一个相对简单的客体本身是困难的,也许就行不通,观照者势必把它置于某种环境,使其成为某个范围较大的整体的一部分”。与此相联系,批评家还理应注重价值评判,而这种价值评判同样也不可能是孤立进行的。它离不开与之相关的价值理论体系。“如果缺乏一个总体理论和一套明确原则,有益的批评就难以存在下去”,“有人相信文学艺术具有价值,他们所需要的是一种可以为之辩护的立场,唯有能够显示文学艺术在完整的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的总体理论才能提供这样一个堡垒”@。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文学评价的效用或有效性,可能既与它的价值内涵及其现实关联度有关,也与这种价值内涵所关联着的文学价值观念体系相关。
其三,文学评价与文学价值标准。
文学评价的价值尺度,过去也直接称之为文学批评的标准,如今在某些情况下也仍然这样表述:“构成文学批评价值体系的核心是文学批评的标准,就是一种文学特有的评价标准,也就是说对一部文学作品的优劣作出判断的依据。”对于一种自觉而理性的文学批评来说,这样的评价标准或依据显然是不可或缺的。
文学批评中常见的问题在于随意性,而文学评价的有效性必然要求避免随意性。仅仅表态性地说明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或者说什么好什么不好,这并不难做到,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也难以起到文学批评的应有效用。真正的文学批评必然要求建立在自觉和理性的价值立场上,有一定的价值标准作为文学评价的基本依据。瑞恰兹将此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要求,他说:“为了使批评家胜任愉快,维护公认的标准而抵制托尔斯泰式的攻击,缩小这些标准与通俗趣味的差距,保护文学艺术而反对清教徒及反常变态者裸的道德说教,必须提出一种总体性的价值理论,它将不会停留在‘这是好的,那是坏的’一类说法上。这类说法不是含糊便是武断,可以说别无选择。价值理论并非是文不对题,脱离了人们想象中的深入文学艺术本质的探索。因为如果说一种有根有据的价值理论是批评的必要条件,那么同样确凿无疑,理解文学艺术中发生的一切乃是价值理论所需要的。‘什么是好的?’和‘什么是文学艺术?’这两个问题是互为说明的。实际上二者缺少任何一个都无法给予充分的解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文学评价本身更为重要和关键的,其实就在于确立文学评价的价值标准。这与文学评奖相类似(其实文学评奖也可以看成文学评价的一种方式)。曾有人说,文学评奖与其说是评价文学作品,不如说是评定文学标准,因为评价标准不同,评出的结果便不同,一旦评定了文学标准,结果也就基本明确了。同样的道理,对于文学批评中的文学评价来说,确立什么样的价值标准,便会形成什么样的文学评价。
当然,按照上面所说的文学评价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统一的原则,文学评价的价值标准一方面具有个体性特点,另一方面还有社会性或公共通约性的要求。那么作为文学评价标准有没有某种形成机制呢?在我们看来,文学评价标准的形成机制,也许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2-0126-02
在古代文艺观中,一直存在着对“文”的追求和对“质”的追求两种理念。由此古代的文学作品上表现形式也体现出了不同理念下各自的特点和形态。这就要求我们必需对古代“文”与“质”的文学观进行一下探索分析,从而更好的把握这两种形式对今天文学作品现实意义所产生的影响。
“文”在《说文》中解释为,错画也,象交文。故以有纹理之意,《易·系辞》下中有其旨远。其辞“文”之词,便有华丽之意。《孟子·万章》上也提及“文”这一说,这里除了指偏于形式方面的事物外,还含有美、誉、漂亮等意思。从《说文》中对“文”的解释到作品中“文”的体现,我们可以知道在古代文学当中,“文”是表现文学作品的华丽秀美,词藻丰富。
“质”,《说文》中解释为以物相赘也。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提到“若仆大质已亏缺矣”的质,便是朴实,与文相反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在古代文学当中,“质”趋向表现为作品语言的质朴,形式简洁。在思想上,“质”更是体现载道与教化相结合的社会功用方面的意义。
同时,也正是在这两种不同的创作观念中产生了重文与重质这两种文学倾向。
一、从“文质相合”到“质朴之词”
早在春秋时代的孔子便在《论语·雍也》中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文质”说观点,他认为“文章的内容胜于词彩,则过于质朴。文章的词彩胜于内容,则过于虚饰,浮夸,而不实在。只有外在与内在相伴,才称的上合适。”这也就成为了早期“文质相合”的理论观。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之下,魏时的曹丕也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以载道”的观点。因为在魏晋前期,普遍的士人还都用作品表现民生,讽喻社会,他们是借助文章的讽喻来达到对自己理想世界的追求。这也就为“重质轻文”的理论建立了文学基础。
汉朝王充在《论衡·超奇》中就体现出了“质”胜“文”的观点,“有根株于树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说,士之菜叶皮壳也。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在表里,自相副称”。虽然他也把“文”与“质”看成是相互依赖的,但在这段话中,王充认为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质”——内容。其载道的政治教化意义。若不顾及文章的内容而一味追求形式,文艺作品无论其辞藻多么华美都是“有皮壳于外”。所以注意内容的同时也不应忽略文章的词彩。
从孔子“文质”,曹丕的“载道”,再到王充《论衡》中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可以看出他们在重视文学的教化功能的同时,并没有忽略文的存在,他们把文学的政治功效与文学的审美功效结合在一起,使得文章在外在形式。语言华丽的基础上更好的表现文章的本质内容。
而墨子的文章则是脱离了文的华茂。体现出一种质朴与实际效用的文学观念。正如墨子在《非乐上》中所说的,“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这里的意思说出了墨子对言辞富丽的文章,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美。而他则认为这并不是属于真正的美的文章。
重质轻文除了受到文学自身的影响之外,也受到政治基础对其的影响。从孔子时期,到魏晋前期,再到汉朝的前期,以曹丕,王充为代表“重质”的这些人。可以看出,他们并不是把文学单一的看成一种具备审美功效的东西,实际上他们是把文学作品看成是一种载体。因为在他们所生存的那个时代下,文学必有着它现实的政治意义,这使得它所承载的意义要远远高于文学作品本身的意义。这种高于文学本身的意义,便是作家对社会的关注,对政治的关注,对人自身的内在思想的关注。也正是在这种时代下使得文学作品的本身审美价值成为了第二位。而教化,关注实际和关注人自身就成为了其主要内容,这也就形成他们文学作品理论中的主要内容。
“文”以载道的观念,便作为了文学作品的重要发展方向,逐渐忽视了文学作品审美功能,使得文艺观从“文质相合”而走到了“质朴之词”,“文”以载道的观念更注意了文学作品内容的政治教化作用。
二、从“文辞秀丽”到“靡靡之音”
而与之相反,重文轻质的文学风格也作为一种理论观,存在于古代文学观中。他们以文学的审美功能,为其基点,减弱了文学的教化功能,他们更注意文学的语言特点,文学作品的形式特点,而其内容却很空泛,对社会现实的讽喻意义也在减弱。
(一)“质”的教化功用的淡失
就如汉代的大赋,在形式上更加注重言语的华美,结构的宏大。一句“可其少进也,浩浩皑皑,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其旁作而奔起也。”就是其汉大赋语言和结构的代表形式。刘勰评其为“腴辞云构,夸丽风骇”。班固《汉书艺文志》评其为:“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宏衍文词,没有讽喻之义。”其后文学作品的形式更是有骚体赋,“九体”“七体”赋都相继的出现更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文学艺术样式,再语言上和文学作品的形式上更是把“文”的这种审美功能表现出来。
直到后来的梁陈为代表的宫廷诗,也更加注重文学的审美功效,而其对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则彻底的失去。在文学作品的内容上,他们更多是对女性和对宫室、器物以及服饰等方面的审美关照,通过艳丽的辞藻和声色来推动形式。这时的文学作品更注重语言的形式美和音乐美,他们忽视了文艺作品的政治教化意义,而更加注意了文学的娱乐性,审美功能。
以谢眺,王融为永明体的代表人物,更是把文学作品的审美性与娱乐性放在了首位。其文章的风格也不再着眼于对人的教化作用而是更加追求文章的形式与语言的新奇,音韵的和谐。使文学作品真正成为了游戏性活动,加大了其审美的功用。“游人欲骋望,积步上高台”。“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由此可以看出,其注意了音节的顿挫,但同时过分追求词彩的华美,未免产生刘勰所说的“文贵形似”。直到萧纲入住东宫时,这种宫体诗真正的发展到了极端,这种体式也是继承了永明体的形式风格,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更注重辞藻,对偶与声律,其内容上也是以女人,景物为其创作源泉,彻底的颠覆了文学的教化公用,其内容彻底的从反映现实关注社会,走向了单一追求审美性与音乐性的方向上。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所说,“丽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以穷力而追新”。颜之推也说“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这就充分说明了,永明时期的官体诗人对文学作品娱乐性与审美功能的注重。
从这些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种文学观念下,已经完全把文学作品当成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其形式,语言,都给人呈现的是一种美感。它所注重的不再是对社会有多大的教化作用,而是注重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娱乐价值,这就使文学从政治上剥离出来。展现出一种单纯的艺术样式。这种文学与政治相分离的现象,也许正是与当时社会,政治的松懈、糜烂的上层生活,对文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才会产生这种新的审美需求。但也正是这种对文学艺术美的追求,对审美价值的追求,才会对后来的文学观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物的描写细致及扩大文词的丰富性
从后梁的宫廷诗到以后的谢眺,王融他们在内容上不再是对家国社稷的关心,而是转移到了,或是宫廷、或是美女、或是山水园林上来,要不就是抒发自己个人的离情别意上来,这与重质轻文理念下的“家国”的内容为主要表现方式形成强烈的对比。由于他们在文学作品中“质”的内容上的局限,也必然促使着他们对所描写事物更加细致入微,想出那些“重质轻文”下不可能出现对物的细致描写的词语,这使得词语的丰富性得到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新鲜性。对那些曾不能用言词形容的物品,出现了新的词语对其形容,这样描写事物的复杂性也得到了解决。
而对这种山水或器物,宫廷美女的描写,也促使他们对美进行了重新的价值评判,追求一种全新的审美方式,他们把这种美的景色与其音韵相结合,促进了四声音律的出现,有助于语言的发展。对后代文学的言语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但不管怎么说在“文”与“质”的关系上,它们还是相互依存的。梁朝的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提及道“文”与“质”: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同犬羊,犀有皮,而色资丹漆,质褥、文也。这些都是刘勰运用比喻,指出了文艺作品中的这种关系。同时中国古典文学也正是在“重质轻文”和“重文轻质”的影响下出现了不同时期下的不同文学样式。
三、中古文学与西方古典时期文学中“文”与“质”比较
关键词 :高职;文学教育;适应;改变;阅读习惯
作者简介:由亚萍,女,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文秘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2-0038-03
一、高职院校开展文学教育工作的困难与挑战
文学教育作为文学功能的一种在场方式,不仅仅是文学知识教育,还关涉到文学生态、文学创作、审美旨趣,同时,也表征着时代精神、社会风尚、民族心灵。然而,在大众文化盛行的当下,文学教育却面临被消解的危机,作为传统意义上文学的“神性”被消解、诗性被遮蔽,教学困难重重。
(一)学生熟知历史的能力下降,学习主动性差,学习兴趣不高
文学的一个特点是横跨多个历史阶段,由于历史知识的匮乏,缺乏应有的逻辑思维,阅读经典就显得思路不清。而多方勾连纵横捭阖的文学内容也让学生望而生畏。尤其他们缺乏自我参与和自我教育,对学习文学存在心理排斥。同时,高职学生长期存在“重专轻文”的认识,往往重视专业学习,轻视文化学习,学习动力不足。具体表现为知识面较窄,理解力缺乏,考虑问题时缺乏思想深度。
(二)教学资源有限,文学教育意识淡薄
高职院校往往优先考虑专业发展的需求,文化课的发展处于不利地位,文学图书及影像资料在图书馆藏书中所占比重较低,文学教学的经费支出在校级财政支出中处于弱势。
教师的教育活动集中于知识型的传播,人文素养的熏陶、价值观的养成教育相对缺乏。教学模式老套,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互动困难,缺乏激情,学生机械、被动接受,导致文学教育效果差。教师的育人过程也比较片面,没有体现出文理工科的融会贯通和渗透性。
(三)专业课学习氛围浓厚,而文学教育主题活动少
文化育人的客体即接受知识的学生,学生是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践行主体。专业课教学注重实践教学,鼓励学生亲身实践。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这些活动既能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能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深受学生的喜爱。相比之下,文学教育的主题活动则相对较少,参与途径少,也容易流于形式。同时,人文素养培育最重要的形式——阅读,还没有形成气氛,学生没有主动进行阅读的意识。
二、只有积极适应才能改变被动状态
(一)一起阅读,使阅读成为一种教学方式
20年前,中国大学生因健康问题退学的原因多半是传染病,现在则主要是心理原因导致的其他疾病。这是否真的应验了佛洛姆的一句话:在精神上,现代人比以往病得更厉害。[1]因为他们不阅读,不思考。即便在埋头阅读,可并没有思考,一方面,懒得思考,另一方面,因为那些畅销书目并没有提供给他们思考的理由。这是一种消费异化。如何同化,只有在适应中渐变,强迫是无济于事的。适应的一个方式是一起阅读,阅读快餐书目,在教师自身的阅读中发现问题,进而引起共鸣,产生认同。因为一起阅读易于理解学生兴趣、态度、价值观,便于情感交流,避免文学教育的概念化、抽象化。从学生的具体体验入手,充分感受领悟文学灵动多姿、丰富多彩的审美世界,使学生于“象”中见意,情中悟理。
(二)剔除冗余信息与艺术垃圾,讲自己的故事
信息社会并不缺乏信息,然而在冗余信息充斥下,学生心理匮乏,社会为了填补这种匮乏便制造了更多的信息,更多的信息造成更严重的心理匮乏。这是现代人的心灵悲剧。“现代高科技的传播机器源源不断的传递给微妙冗余信息,首先毁掉的是文学赖以支撑的话语或者言语。”[1]剔除冗余信息与艺术垃圾的可行办法就是讲自己的故事。教师要在教学中学会讲自己的故事、自己读书的故事,压缩文学的娱乐性功能,驱除猎奇式、浅表化、快餐化、戏仿、一味媚俗的甚至“重口味”的书写。为此,应当重新提出文学的超越性功能问题。在现实层面上,重视文学活动的娱乐和交流功能,而在超越层面上应当更加重视文学的情感体验功能和人格提升功能。
(三)阅读经典应联系社会及学生本身,以社会问题为中心进行阅读
对现代学生而言,知识来源于网络而不是图书馆。感觉被资讯淹没,在需要从稍纵即逝的浩瀚信息中找寻实质性资料时已经无能为力,因为阅读本身随时代在变。其实,中国文学经典尤其是古代文学经典遭遇了戏说、大话、快餐式消费,文学经典本身所积淀的精神文化内涵和权威正在被颠覆。学生为什么不愿意读经典,一个原因是你的阐释他不容易接受。因为我们所学的作品都是以作家个体为中心,而与学生自身关系不大。所以,阅读经典应联系社会及学生本身,以社会问题为中心进行阅读,适应当前新的社会文化语境、媒介环境。
三、教师在适应之余需要改变学生的趣味习惯
在自然界,自然常常存在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的可能,那么人类的精神生态能否重塑和再造?回答是:能。因为文学作品在消费的时候,同时把本来属于自己经验、个性、情绪的某些东西也带进艺术作品中,与艺术作品提供的的情景和意蕴融渗在一起,发生共鸣,消费它也是欣赏它。文学的学习也是一样,教师在适应之余需要改变学生的趣味习惯。
(一)解除那些常规化的世俗的精神抑制
校园里老师很忙,学生也很忙。老师忙着制作课件,凑论文,填写表格,开大大小小的会议。其主要原因是职业教育体制模式没有和应试教育、普通大学(学术研究)区别开来,导致职业技能教育的繁琐化、形式化。学生忙着查抄作业,刷微博,应付点名,当干部做活动,似乎学校几年也没闲着。然而,这一切,使老师、学生的心灵芜杂,失去了静静读书的时间和思考的机会。“一方面它成功的阻止了审美情志往高等教育的流入,一方面它有效地窒息了诗情画意在大学校园的萌生。”[1]
(二)文学教育须把重要作家的人生故事和人生经验复活起来,让学生体味到文学家是如何以他们的独特人生为这个世界增添色彩
首先,加大力度推进富有人学思想的、探索性的、独创性的个人文学史著述。在具体文学作品分析中,尽可能地深人到人学思想中来分析、发掘文学史的人性内涵,探索人性的复杂性和可能性。
其次,确立文学的超越性立场,对相关的价值问题进行精辟而到位的价值分析和追问,引领我们的心灵不断地向真善美迈进。因为文学的历史告诉我们,文学产生的目的就是源于伦理表达的需要,文学的功能就是教诲,而文学的审美功能只是文学教诲功能的衍生产物,是为教诲功能服务的。[2]
(三)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阅读最宽泛的定义是“理解书写或印刷符号的能力”,读者“使用符号,引导自己激活记忆中的信息,然后运用激活的信息构建对作者传达的信息的合理理解”。[3]而现代社会中单个个体的人,往往消解在“众人”中,个体的存在呈现出大众的特征,体现为社会群体的规定性。学生喜欢阅读畅销书(阅读的人数多,喜欢的人数多),虽然它作为文学的一种样式无可厚非,但成为文学阅读的主导就有些令人担忧。因为文学是人的精神表征,也是人的精神归宿,如果这种文学样式占据主导,就必然体现出人自身的精神危机。别尔嘉耶夫曾对这种生存状况予以揭示:“庸俗完全是掩盖了生命的悲剧和敬畏……庸俗是完全的满足、满意,甚至是来自非存在的平庸快乐,是彻底的浮向表面,与一切深度的彻底分离,与存在核心的分离,是对一切向深度复归的惧怕。”[4]学生喜欢玩微信,而微信的这种言语方式,更加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浅阅读习惯,阅读者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轰炸而忽略了独立思考。这往往会将他们带入一种虚拟的娱乐世界,分散了其社会注意力,不利于理性思维的形成。
种种现象表明,文学教育者要同时成为文学批评者,需要自身素养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强化,将个人生命融入到当代思想文化和文学的创造批评中去。对于经典,需要我们认清经典的历史性和流动性,承认经典在文学体系中所担负的传承性文化功能。因为审美价值产生于文本之间的冲突:实际发生在读者身上,在语言之中,在课堂上,在社会论争之中。[5]90后学生是个性的一代,个性自由发展,读书也应该有个性。
(四)理出文学热点,引导学生“热”议
大众媒介技术手段的更新,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给我们的文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文学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品位和修养外,应该重点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叙述者”,无论文学叙述还是社会叙述,这或许才是学生们未来安身立命之本。
学生自己的叙述少,究其原因,除学生自身的因素外,主要就是老师缺乏有力的引导。在各级的教育体系中,学生仅给予关于文本的知识,但很少获得一种激励来分析发生在读者(学生)身上的事情。老师的理论限于阅读本身,文本从属于理论,学生缺乏分析问题的机会。我们的教学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如结合实际生活的成功阐释和解读;对经典的生动剖析,引导学生与流行的书籍进行对照比较,获得对经典的体验。如让教学吸取最新的生态内容,反映最新的生态热点、焦点问题,关注青年学生的诉求和困惑并及时准确回应。把人同自然关系的认识从人同自然界的物质联系拓展到人同自然界的道德联系,让自然界的包容万物、关爱生命的本性影响青年学生的人格,形成智慧的心灵、宽广的胸怀和博爱的精神。
(五)教学方法比教学内容更重要
阅读经典的观念是动态的,避免老生常谈,也避免文学史的教育。应将个人对生命的感受融入经典,与文学经典相砥砺、相摩擦,就时代、人生和生命所面临的问题与经典展开对话,从中阐发新的含义。基于此,可以广泛进行微课教学,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制作微课,从而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从而知晓大道理、大智慧。
学生生命主体意义的获取与实现,贯穿于课堂教学动态发展过程之中。学生受文学形象、文学意境与文本因素的吸引而进入文学。在故事复述、设疑答问、主题辩论、意境领会、审美体验等形式多样的环节中,探索文学教育与其他艺术在艺术生产上的有效协同新机制,形成从文学到影视乃至舞台剧的共同学习。
(六)充实资源保障
首先优化课程设置。为了满足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功利性教育,应用型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也偏向于功利化的应用类课程,但是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发掘等因素要求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积极向有利于培育人文道德修养的专业上倾斜,提高学生对生态文化观、道德修养的重视程度,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参与度。其次扩充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将网络等媒介有效的利用起来,丰富高校教育资源。近几年,一些学校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MOOC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发了学生学习思路。同时,要有效利用社会支持,扩展实习场所。实习机构不应是单一的技能实践场所,也应是传播人文精神、精神追求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鲁枢元.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生态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2]林精华.文学经典化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3]史蒂文·罗杰·费希尔.阅读的历史[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9.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8-031-1一、细心研读文本,挖掘人文内蕴
丰富的人文素材正是我们进行母语教学最大的资源。人文性往往流淌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认真挖掘教材隐含的人文价值。
《游园不值》一文,最后两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是教学的难点。特级教师窦桂梅教学本文时,把引导学生领悟“不遇中有遇”的哲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让学生由一枝红杏展开想象,“如果你是出墙的红杏,你会对墙里的花草树木说什么?”由诗人未遇园主人想象“诗人见到了园主人会说什么?”我们看到学生的情感为她精妙的教学设计所拨动,学生逐渐沉浸到古诗的描绘的意境中,体会到宋诗所特有的理趣,他们同窦老师一样,在课堂上放飞心灵,让想象的羽翼在广阔的天空自由翱翔,让情感的大潮在课堂上欢快地涌动。当窦老师的导语“心有多大,园子就有多大;心有多美,园子就有多美。”在课堂上响起的时候,我们谁也不会以为那是一种生硬的灌输,恰恰相反,那是师生与文本产生的共振,那是师生对文学形象的充满灵性的体察。
二、重视感悟体验,达功能
语文课的人文教育功能的实现更侧重于体验、感悟,它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课文中的人物,或者从人物身上受到什么启迪,它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影响。
我们来看《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位老师的教学采用的是情感线索,这从他的板书可以看出来,汤姆的“惊喜”、“很不情愿”,爸爸的“赞赏”、“斩钉截铁”,他的教学就是着眼于让学生通过文本的解读来还原文本人物的情感,并在适当的时机挑起学生情感的冲突,以便对课文人物有更深刻的认识。你看他指导学生读出汤姆“惊喜”的语气,“很不情愿”的语气是多么到位呀!当学生对汤姆的形象有所把握的时候,老师趁热打铁,让学生一气呵成地通过书写心声来升华自己的情感。
在教学的最后,他让学生一起来聆听哲学家孟德斯鸠那振聋发聩的话“街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做些什么”这么深奥的语言,这时候已经无须作出任何解释,然而学生都心灵神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就是文化的载体。
因此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的实现建筑在学生对文学形象的感悟、理解之上,建筑在对人类文化的普遍认知之上。它是一种内化,是播撒到人心底的真、善、美的种子。
三、关注个性体验,促进言义转化
学生的语文学习应建构在学生厚实的生活积累和特有的认知方式的基础上,学生对文学形象的把握带有浓郁的个性化色彩。隐藏在文本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因素,需要学生个性化地去捕捉、感悟、体验。语文教学要帮助学生建构充满个性色彩的精神世界。
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普罗米修斯盗火》,通过自读自悟,大部分同学体会到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承受着主神宙斯残暴的折磨,非常痛苦。此时,一位学生却语出惊人:“他很快乐!”这时老师愣了一下,随即鼓励他说出自己的见解。这位同学振振有辞地说:“普罗米修斯身体非常痛苦,但他的心里一定非常快乐!因为他看到人间炊烟袅袅,看到人类终于摆脱了困苦的生活,他觉得受再大的苦也值得,他内心一定非常快乐!”这位同学的个性化理解是多么精彩,他对普罗米修斯形象的把握更为立体、丰满,同时他的回答也让其他同学对课文人物的精神境界认识更深刻。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二字既可指语言文字,也指语言文学,还可指语言文化,除了语文课堂的规范语文教学,平时的聊天讨论、吵架争执、读书看报、收看电视、收听广播、观赏电影,及至于专业的诵读品味、演讲辩论、写作表达等等,这些都与语文密切相关。
语文学科是人之生命表述的一种方式,语文学科是一个生命情感的世界。生活的酸甜苦辣、经历的悲欢离合、生命的无奈精彩,都是通过语言展现出来的。因国难家愁集于一身,杜甫感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亡妻伤痛萦怀,苏轼深知“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因壮志未酬,幽愤难消,陆游叮咛“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可以说,一个个言语者,就是一个个情感生命体啊,这之中的家园之恋,人生之感,生死之思,情爱之痴,故国之爱……万种思绪,千般柔情,都浓缩在语言之中,又都可以具体地再现于生活之中。生活给了语文偌大的空间,生活也是语文永久的家园。因此,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不亦乐乎?
2 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品味生活、欣赏生活,用语文去装扮生活
语文的内容就是生活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语文与生活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生活需要人们学习语文,语文可以理解并表达生活的诸多体验,语文可以装扮生活,展示生活的缤纷色彩,人的生活内容、方法、经验、感受等需要语文来交流、记录、传承。因此,要在语文的教与学中明确:语文的内容就是生活内容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语言文字式的呈现。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凭借语言文字理解生活、学会生活、表达生活、享受生活,而这些要求,无疑就是新课程标准努力要达到的。语文教材中要求实施的语文活动,选修课中开设的专题研究,这些丰富的语文活动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在语文的大世界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可得到充分体现,他们的喜怒哀乐情感常常充溢心中,在语文知识技能指导下的语文活动,实现了学生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了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因为同学交流探究问题意见相左,他们辩论中获得真知,收获成功;因为校园生活异彩纷呈,他们赞美中懂得追求,理解珍惜。语文点亮了他们生活的理想火花,语文装扮了他们单纯的学习生活。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同,学好语文,就能更多更好地享受生活。
置身于急剧变革的知识经济时代,当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时候,我们不禁思考如何通过文学教育的应有功能形成符合当今社会发展倾向的主流价值观,并使之成为引领社会发展趋势的思想动力,至此文学教育又和一直所倡导的文以载道思想紧密相联。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迎合时势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优化文学教育过程,提高文学教育效果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加深对文学教育的客观认识
文学教育具有综合的功能,它在传播文学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学作品是文学教育的必要载体,是文学教育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在文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必然会引导学生研读文学作品,传授文学知识,宏观上讲包括教学文学理论知识、方法和经验,以及指导学生对文学规律的学习和认识,等等。微观上讲包括指导学生如何对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进行分析,对文学风格的表现形式进行探讨,等等。学生对文学知识的必要了解反过来又更易于他们扫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任何障碍,从而通过有效阅读实现对优秀文学作品的传承,使我们祖辈所创造的灿烂文化成果得以发扬光大,源远流长。通过文学教育传播文学作品、传授文学知识是必然的,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是显然不够的,这也不符合文学教育的初衷,我们还应该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实现应有的教育功能。我们常说,文学作品是启迪学生心灵的源泉,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诚然,健康而又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有利于学生汲取丰富、新鲜的文化知识,使他们以积极的姿态对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置身于一个物质偏重的时代,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可以知晓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种冲突,了解人性的弱点,进而积极思考自身存在的价值。毫无疑问,文学教育说到底是人的教育,其重要目标也必然会体现在对读者积极情感、高尚人格培养方面,因此,我们要在基于对文学教育本身意义认识的基础上,站在育人的高度进行文学作品教学。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认识文学教育的“教育”功能应该是文学教育的立足点和最终归宿。同时,文学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真切体验文学作品所透露人文境界的过程,是学生直接感受文学作品魅力的过程,因而文学教育又充分体现出审美功能。诚然,无论阅读哪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我们发现大部分作品由于饱含哲理、富有情蕴,从而促使学生产生神游、领略作品佳境的冲动,而且伴随着阅读的深入,又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在文学教育过程中,我们要科学把握审美教育功能,要让学生在广泛阅读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作品的艺术氛围中,并指导他们品味文本,感悟文本的文学魅力,认识文本的艺术价值,激发他们的审美意识,使他们真正产生审美欣赏的愉悦心境。
二、提升教师自身文学教育水平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在人性的弱点仍需关注的时代,在人们的价值取向仍需引导的时代,人们似乎更加津津乐道于文学教育的好。一时间,在人们心目中文学教育仿佛至此已尽善尽美。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文学教育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无需放大已经显而易见,诸如,在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仍然有教师不是科学指导学生如何欣赏文学作品,实现文学教育的目的,而是进行读、写方面的常规训练,习惯于用旧有模式对文学作品进行主要内容的概括、写作方法的罗列等,殊不知这种支离破碎的教学模式从本质上否定了对文学作品理解的整体性,以及对文学作品欣赏的不可分割性,这些都从一定意义上带走了文学教育的灵魂。应该说这种现象在文学教育中并非属于个别现象。我们认为,文学教育与一般意义上的读、写训练有着本质的区别,文学教育应该遵循整体把握原则,因为文学作品中的任何字、词、句及人物形象都少不了整体环境及情景的创设,离开了整体,不仅会造成上述构成部分缺少必要的支撑,而且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一知半解。所以,只有进行整体阅读教学,学生才能理清作品思路,理解作者意图、观点和情感。当然,我们不反对在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从学习文学史入手,通过对文学知识的常规教学实现学生对文学作品本身的欣赏。显而易见,只要我们对文学教育的现行方法进行把脉,文学教育的诸多细节仍然有待于我们不断完善。同时,文学教育功能的实现总是与教师自身文学教育水平密切联系的,因此,教师不但要对文学教育的方法进行反思,包括思考如何彻底摆脱灌输式及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且要在文学教育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文学内涵,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我们深信只有教师脱胎于深厚的文学积淀,畅游于璀璨的文学海洋,才能对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进行指导及帮助,才能在文学教育过程中以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欲望,从而更好地发挥文学教育的效果,有效引导学生领略美妙而神奇的文学世界,也才能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一定文学鉴赏力和评判力的人,从而有效把握作品深处涌动着的生命律动。因此,只有教师勤于学习,自我提升,主动接受文学作品的熏陶,才能让文学所催生的美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成就自己的积淀,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自己文学教育的效果。
三、鼓励学生有效阅读文学作品
在任何文学教育策略构建体系中都少不了对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要求,这不仅是因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过程就是学生持之以恒、广泛阅读的过程,而且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还是学生咀嚼、体验、感悟作品的过程,是学生以文学作品为媒介实现自己与作者心灵沟通,从而品味作品深邃思想、高尚情操的情感活动过程。显然,文学教育的过程少不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事实上,文学教育中鼓励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所产生的认识、审美的巨大震撼力是始料未及的,它可以使学生在重新审视一切的基础上客观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激发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可以使学生通过甄别而主动吸收其中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可以使学生获得对作品形象的正确认识,而产生自己的好恶标准。同时,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还可以获得思维能力的培养。一般而言,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往往会从感知文学形象入手,通过自己大脑加工,形成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再通过自己独特的体验与品味,获得自己对文学形象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无疑实现了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诚然,优秀的文学作品由于形象生动的语言和作者独具匠心的写作手法而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学生阅读这样的作品不但可以展开思维的翅膀,点燃思维的火花,揭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而且可以拓展自身的想象力。在现行教材体系中,学生所阅读的文学作品中都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体现了作者一定的情感世界,因此,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本身就具备了无数的教育优点,我们甚至可以预测,随着文学教育的稳步发展,文学作品的学科价值和学科意义将越发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只有学生通过阅读才能体验文学作品的宝贵价值,才能从内心体验文学的美妙,才能获得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操。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构建学生主动阅读的平台,提供他们张扬个性、发挥潜能的空间,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并时刻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文学教育过程中,任何以教师讲授代替学生阅读的教学,必定会使学生成为一个消极被动、穷于应付的接受者,而不会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阅读者。当然,我们强调体现学生阅读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因此完全放弃教师的应有作用,事实上,教师的科学指导仍然是学生有效阅读的关键。
四、结语
教师作为教学主导无论在驾驭课堂,还是在传授文化知识过程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样,在文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关于文学作品教学思想的指向、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为实现教学思想、落实教学目标而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体现着教师在文学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文学教育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带领学生真正体味作品中的文学韵味,让文学作品中的优美词句有效地感染学生,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淋漓尽致地发挥文学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