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01 10:30: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篇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过30多年的努力,奠定了相对独立的学术地位,但该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还存在争议。根据中国期刊网(CNKI)相关论文资料统计,从1983年到2013年30年间篇名包括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章有33592篇,可见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问题的研究俯拾即是,本文主要从纵向向度和横向向度来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演进脉络和研究维度进行疏理,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嬗变提出现代性启示,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的发展研究提供概念性基础。

一、概念内涵的演进脉络

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演变过程看,大致经历了“施加论”、“转化论”、“内化论”和“发展论”四种模式。首先,“施加论”模式,主要存在于改革开放之初到1984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正式设立这段时期。这一时期,学者们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主要参照加里宁对德育的界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显然,这种界定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性,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解成外在性的“施加”,强调为政治、国家、社会服务,忽视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由于受“施加论”的影响,我国学界现在依然有许多思想政治工作者依然没有摆脱“施加论”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

“转化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阐释强调“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显然,这种“转化论”仍然是“施加论”的延续,在强调“施加”的同时,有意突出“转化”的思维,强调要取得实效还有一个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的转化过程。尽管“转化论”仍然没有摆脱“施加论”的影响,但毕竟注意到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德育的有效性,毫无疑问具有进步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内化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把特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这一观点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施加、转化,而且更重要的是把外在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显然,“内化论”比“转化论”又前进了一步,它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由注重外在施加转变为内在认可、接受,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但这种内化是片面的,它只是外在施加影响之后的内化,受教育者并没有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作出独立的判断和选择。

于是,一些学者提出“发展论”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这种“发展论”的界定摒弃了外在施加性和被动接受性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肯定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和个体德性提升的内在性需要。

自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立以来,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确立、发展过程中也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也越来越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也随之更丰富、更系统、更科学。

二、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研究维度

以上主要是以实践为线索从纵向这个向度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因此第二部分主要从横向向度来探讨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学界主要有几个研究维度:

第一个维度,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主要是解决“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主要以张耀灿等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掌握的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始终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这一基本矛盾为研究对象而开展的活动。矛盾要得到合理的缓解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环体和介体的相互作用。从这一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实践活动,以人为作用对象,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主要帮助人们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第二个维度,从学科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主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具有规律性、科学性、普适性的特点,能够为尽可能多的受众所接受,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主要以张耀灿等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把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从教育主体而言,该学科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从教育客体来看,该学科学研究的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因此,可以说“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的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也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矛盾,这与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同点,但不同的是,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展开是动态性、过程性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矛盾的展开是静态性、规律性的,它以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各种现象进而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目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第三个维度,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属性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内涵。杨生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个阶级或集团为了建立或巩固其政治统治而进行的符合本阶级或集团根本利益的、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和宗教思想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教育”,显然这种观念的目的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引导来维护特定的阶级集团的利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强调构筑思想防线的价值意义,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张耀灿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难看出,其内涵的阐述仍是强调其功能性和阶级性,这些概念都难以逃脱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的思维窠臼。尽管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有加强人文教育、重视素质教育内容的趋势,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并没有淡化,它还是为执政党服务的,依然承载着浓厚的政治性。

周茜蓉认为从政治性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存在着“重意识形态功能价值作用而轻科学性”的问题,因此有学者主张更改学科名称的提议。黄钊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旨在突出“政治”为核心内容,是与阶级斗争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情况相适应的,今天阶级斗争已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沿用传统提法作为学科名称,就难免有因循守旧和固步自封之嫌,因而改名为“思想教育”。王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内涵和政治特征一贯而又明显,因此没有改动的必要,但必须严格使用这个专有名词”在这争锋过程中,谢祖鹏则从另一路径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以解除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政治性强的尴尬,他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的根基”,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做了最好的注脚,也为其科学性提供了理论的前提。

第四个维度,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看,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的争锋中,有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统一于内容的教育性,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郑永廷教授提出的,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坚持素质取向,即以形成、提高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的发展,遵循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把理论、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原则转化为对象的思想与行为,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的特殊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及其学科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区别于其他的根本所在”。而张耀灿则从内容上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和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理论教育、政治方向教育、法纪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含义上接近于思想政治工作”。周茜蓉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角度纵向切割为三个层面:一是从理论原理的层面围绕人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与发展这个主题展开;二是从应用层面中围绕教育对象成长和成才的认识、心理、发展过程展开;三是从实践层面中围绕当前社会和思想热点、焦点和思想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展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求深入到具体的历史境遇与时展之中,确立其科学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两者之间合理的平衡和张力关系”。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层次勾勒清晰,而且首次把科学性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在概念的界定上已有很大的突破。在这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侧重于某种价值判断而不是客观事物的状态描述,但其价值判断必须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因而“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是统一的。

第五个维度,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来看,丰富的文化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属性。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学界从实践性、意识形态性、科学性等角度做过丰富有价值的探讨,然而学者沈壮海认为我们忽视了从文化性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精神文化或寓于社会精神文化之中。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文关怀教育和人际交往教育等多个方面,政治文化、政治行为、道德文化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融合、渗透,呈现出社会文化性。再次,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社会文化发展传承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社会整体的文化环境,而只能在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的格局中实现自身独特的价值与使命。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价值往往在社会整体文化中得到体现和检验。

三、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嬗变的现代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现代演变与发展,离不开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时代特点。虽然这一概念的发展充分体现现世的特点,但并不意味着忘掉过去,抛弃传统。因为传统并不等同于过去,尽管在习惯上常常把传统视为过去的东西,但事实上传统总是现在存在的、现实的,如果仅仅是“过去的东西”,那它就没有现实性了。传统是“活”在现实中的,是在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事物中发生作用的。

因此,从人们在探求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发展的基本历程中,侧重反映现代人自觉提高生活质量和追求生命意义的内在发展成为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演变的一个重要向度。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逻辑内涵嬗变过程中,反映出个体主体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合理确定自身生存方式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的现代特性在生活世界逐步生成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升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实践活动,要“引导现实的人的内在生命自觉,激发起对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内容的理解、认同和接受,避免知易行难。不仅要突破知识体系的说教,而且要通过所传播的价值理念引导人的行为活动并逐步把它转变成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不难看出,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发展,应体现现代人的生命关怀意识、生活质量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的自觉培养过程,进而在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寻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定位。

参考文献

[1] 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290.

[2]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128.

[3]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

[4]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

[5] 杨生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理解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6):16-20.

[6]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重要范畴的概念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3(7).

[7] 周茜蓉.在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之间――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二重属性关系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5(4):16-18.

[8] 黄钊.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名称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0):27-28.

[9] 王颖.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名称争论之于学科发展的价值意蕴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3(9):36-40.

[10] 谢祖鹏.思想调节论[J].江汉大学学报,1995(5):06-09.

篇2

在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受到质疑的今天,理论视角的转换、问题域的扩展、实践运作方式的变革,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突破点现代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现象和人类行为的精细剖析,为我们从经济学的视角研究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劳动价值缺乏共识,要求准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劳动性质及其价值

长期以来,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性质和价值的认识上,一直存在着模糊认识。一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参与生产,其劳动成果没有使用价值,也不创造价值。二是在一些人看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更为看重的是物质利益,只有讲物质利益、给钱给物,才是“实打实”,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是“空对空”,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三是不能正确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认为军事训练可以从射击的环数、投弹的米数来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效果是难以衡量的。显然,澄清这些模糊认识,要求准确定位和辨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劳动性质和价值。

(一)准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劳动性质。首先,要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性生产劳动。人类社会生产是由物质生产、人口生产和精神生产组成的。精神生产本质上是人类的主观精神活动,是人们凭借自己的认识和思维器官——大脑,对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客观世界的精神生产对象进行精神性加工、整理和制作而形成观念形态的精神产品的过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影响人改造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精神生产资料,即运用人类社会传承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政治、思想、文化成果,尤其是理论对官兵的精神心理世界施加影响的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其劳动样式可分为以文字符号系统为劳动对象的理论研究(初始生产劳动)和以官兵的思想、意识和精神领域为劳动对象的宣传教育(再生产劳动)两种形式,在性质上是一种脑体兼有的综合性劳动,因而也是一种复杂性劳动,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性劳动。

(二)合理廓清思想政治教育的产品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的产品形态是思想产品和增强的人力资本。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精神性生产劳动,其初始生产劳动生产出的是思想产品,即思想政治教育者创作、生产、使用的包含各种思想、观点和理论的思想材料等,以文字符号为劳动对象,包括以实物形式存在的精神劳动成果,如讲稿、材料、笔记、音像带、光盘等物质载体,以及以非实物形式存在的思想劳动,如谈心、谈话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再生产劳动生产出的是增强的人力资本。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人的活动,生产出来的产品则是受教育者知识技能的增加和能力素质的提高,用教育经济学的术语说,就是受教育者人力资本的增强。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所增强的人力资本,最终又表现为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和官兵的全面发展。

(三)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多样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通过其生产的思想产品和增强的人力资本来体现,具体表现在政治价值、军事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方面。如思想政治教育生产出来的思想产品因其政治和军事需要特征,表现出政治价值和军事价值,一定条件下思想产品还可以创造出一定的经济效益,又表现出经济价值。再如思想政治教育所增强的人力资本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增强了国防实力,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安全保障,又间接地创造了社会财富,创造了经济价值。和平稳定的环境要靠强大的国防来维系和创造,而增强国防实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则又离不开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上所流通的各种商品的价值,都包含着军人的一份汗水,军队和军人不只是消费者,也是间接的生产者。因此,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隐藏于社会经济效益之中,只是这种价值不易察觉,但又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的。

二、教育有效供给相对不足,要求加大供求调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质量

在经济学上,供给可分为有效供给与无效供给。“有效供给是指供给的量、质、价等都能为需求者认可、所能接受的供给。无效供给则相反。”…据此可以认为,有效供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中真正起作用的、真正能解决思想问题的并能为受教育者认可和接受的教育;不能解决思想问题的、在教育中起不到积极影响的或者不能为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教育,是无效的供给或多余的供给。其中,有效与无效之别,不仅在质,还在于量。品质低劣,是无效供给;品质好,但超越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和需求量,超过的部分也是无效供给。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效供给不足导致的供不应求和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供大于求两种情况,其实质则是有效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内容空泛、方法老套,适应不了受教育者的需求;二是不能针对受教育者的实际提供及时有效的教育引导和思想疏导,以致官兵想听的听不到或听了不解渴,不想听的却大量灌输;三是忽视或轻视心理问题,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心理问题上的投入相对较少,满足不了官兵的需求。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供不应求和供大于求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必将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一)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市场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是一种“特殊意义的市场关系”,即思想产品的“供给方”与“需求方”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者“愿意表达自己头脑中形成的想法,这是供给;有人欣赏这种思想,这是需求。只有两者同时存在,才可能形成思想产品。思想产品的交换活动的总和,就是思想市场。”思想政治教育是生产、传播和应用思想产品的工作,既然是产品,就得面向市场。思想政治教育能为“销售”的对象所接受、欢迎和信服,就有市场;接受的人数多,市场就大;接受的人数少,市场就小;没有人接受,就没有市场。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始终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争夺战,、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非无产阶级思想就会去占领。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增强市场意识,重视市场、研究市场、推向市场,并牢牢占领思想市场的主阵地,才能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生命力。

(二)加大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供给调控。在物质生产领域,针对需求大力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以适应市场需要。这种行为是自发的,也是市场机制力量的体现。我们不能把市场机制简单地搬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但可以借鉴物质生产领域刺激生产积极性的方法来调控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精神产品在“思想市场”都有机会亮相登台,由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的“精神产品”不一定具有稳定的“垄断”优势,因而要保证其精神产品的生命力和优势,应当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供给的调控力度,对那些生产出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军事效益的精神产品者给予奖励,激励其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精神产品,以满足广大官兵的需求。

三、教育投入质量效益相对不高,要求增强成本意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收益

成本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生产一种产品所需的全部费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精神性劳动,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因而也必然涉及到成本问题。从我军的实际情况看,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投人逐年加大,但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的问题较为突出,有的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虽不断加大,但质量效益却不高,更有的不计成本,不讲代价,盲目搞教育,造成投入多产出少、有投入无产出甚至出现负产出的现象。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路子。

(一)机会成本:正确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机和内容。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是指将稀缺资源用于某一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用途的价值,即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放弃的其他东西。比如,休闲时间内有听音乐、看电影、打乒乓球等各种选择,选择了听音乐,那么就享受不到看电影和打乒乓球的快乐,选择听音乐的机会成本就是看电影或打乒乓球的收益。机会成本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是因放弃其他选择预计可能丧失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于:一是增强时机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要讲求时机,抓住时机展开思想疏导和教育引导工作,特别是在国家和军队改革发展、政策制度调整、国际国内有重大事件发生、军队阶段性工作转换等对官兵思想容易造成冲击的时段和时间,要开展及时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尽可能地减少因错过时机造成的教育机会成本的损失。二是精准地选择教育内容。机会成本发生在多种选择之间。不同的教育内容对相同的教育对象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因而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内容也存在一个机会成本问题。这就是说,教育者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在教育效果上会付出相应的机会成本。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的牵引下,正确把握教育对象的内在精神需要,科学地选择教育内容,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尽力减少因教育内容选择不当而损失的机会成本。

篇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改革无法离开理念的导向作用,而理念的形成一方面受到社会实践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也来源于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思想前提。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宏观环境、微观环境、主体特征、社会要求以及内容体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人”的定位从工具性向关注主体性的转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对受教育者的定位问题,这不仅仅是涉及围绕教育形成的主客体的关系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涉及教育的目的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社会环境相对封闭,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比较单一,尤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的定位更加趋于实证性和工具性,人的整体性价值渐趋冷落,导致“人的缺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受“左”的思想影响,同时受到人群的阶级划分意识的影响,把大学生看成是被教育和被改造的对象,当成被动、无个性差异的群体,从根本上忽视每一个个体的特征、个体的需求和个体的诉求,导致在国家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掩饰下漠视个体的需要与个人价值的实现。所以,无论在教育的手段上还是在教育的方法上都是机械地、居高临下的说教与灌输,一定程度上把学生当成实现某一社会目标的工具。

改革开放打破了僵化的思想对人们头脑的束缚,也为人们的发展提供制度空间,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极大地进发,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的主体性地位更加凸显。这不仅证明了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而且,最具有革命性的认识是对人的定位从工具性向主体性的转变。这样一种转变符合的全面发展观。全面发展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样的转变同样符合我们对社会发展目的重新认识,符合我们对教育发展规律以及人的成长规律的重新认识,符合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符合学生自身的认知和对自身发展需求的定位。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实践也验证了这种转变的正确性,那就是社会中个体积极性的极大进发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在现实的层面上,这样一种转变意味着人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基础和根本。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逐渐注重从人性学的角度研究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强调了人性学说的指导作用。在指导思想上逐渐确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是弘扬、培育人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力,使人真正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主体。因此,把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一场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巨大变革,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无效性、空洞化等困境的根本前提,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内容到方法,从环境到对象、从机制到评估体系等一系列巨大转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从阶级性为主向注重社会性的转变

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都有阶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属于哪个阶级、为哪个阶级服务的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人文学科相比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社会,也就是它的普遍,是维系一个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功能,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两者是互相促进的,也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改革开放以前,受“左”倾思想的影响,片面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阶级,完全忽视了其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用无产阶级思想去批判、克服、战胜资产阶级思想和其他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这样一种功能定位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人民内部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判断是不相符的,其直接的后果是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泛阶级化现象和泛政治化倾向。

改革开放以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政治思想教育领域的功能定位发生巨大变革,与此相适应,人们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深刻反思,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定位进行反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主导的内涵与要求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更多地表现为人民性、建设性为主的社会。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从社会性目标向重视个性化的转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包括社会化目标和个性化目标。社会化目标意味着大学生要成长为符合一定社会需要和社会要求的人才,体现了目标的共性、普遍性和共同性。个体化目标是要满足学生的思想道德的个性化发展目标,体现了教育的特殊性与差异性。两者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社会化的目标是个体化目标实现的条件和主导因素,个性化目标是社会化目标的基础,是社会化目标的促进因素。很难想象一个与整个社会发展目标相背离的个体化会有多大的空间,同时,扼杀了个体化的目标则是教育的目的相背离,从而会导致社会化目标的泛化和空洞化。

长期以来,我们教育的目标是侧重其社会性,这种目标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同时也是社会环境单一性的反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社会中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社会结构的多层次和人们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学生的自身要求与自身定位多元化、选择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化目标凸显。对学生的个性化目标的尊重与重视无疑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越来越兼顾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目标定位要求,突出个性化的目标定位。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一是尊重差异,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与选择环境;二是注重有个性的创新人格的形成,为学生按照个性的特点规划自己,超越自己提供条件和制度安排,给每一个人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三是对于不同的个体施行不同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从单一化向融入人文教育的转变

如果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环境中一个大系统,那么,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密切相关性。一方面,政治思想与人文思想存在着内在的相通性;另一方面,政治思想无时不刻不是处于人文思想的氛围中,而且从根本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应该体现的就是人文精神。人为地割裂两者的关系是错误的。

长期以来,我们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教育,似乎谈人文教育就是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特征和意识形态色彩,谈人文教育就是讲温情和人情,而不讲阶级性。所以,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枯燥、语言表达乏味、教育模式僵化,最主要的问题是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关怀的缺失,导致教育的失败。其实,失去了人文关怀就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与根基。

其实,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教育,要培养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不是空洞的人,而是现实的人,是成长在一定历史时代和实践基础上的人,是有着丰富内心世界,有着健康的人格特征,个性鲜明的人,也应该是有着高尚道德和懂得人文关怀的人。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是思想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寻找人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得到全面发展的道路和真正的精神归宿。”,“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则是相对注重对发展人的感性、情感和个性的独特价值的挖掘,强调人的思想、意识、情感等属于主体范畴的因素对于客观外在的制约,以及对于物质利益的精神超越性”。一方面,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情感乃至人的合理需要。这样的教育要体现出人性化、生活化与幸福感。坚持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在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生活化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平凡生活;幸福感不仅要关照人内心的幸福,还要滋养其社会性幸福感情,使人成为较高生命质量的、高素质的、高品位的、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人;另一方面,重新定位高等教育的目标。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学是什么”的追问也引发更多思考,高等教育从整齐划一的模式向尊重个性的转变,从谋生的预备期向人文精神培育的转变体现了高等教育目标的根本性的变革。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与人文思想教育有机结合,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涵上实现两者的内在统一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人文教育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精神和外在环境。

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视野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

篇4

对基本概念的明晰和规范,是任何严肃的科学思考的前提。对于理论性、抽象性和应用性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研究来说更是如此。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正名定义”的工作,不仅需要框定和阐明它的含义,而且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比较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语、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廓清和明晰它们之间的外延边界,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基本理论研究获得科学性的一个基本条件。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含义

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学科意义上的“范畴”最早出现在哲学领域,是人类思维关于事物本质关系的基本概念,具有“一般范畴”的意义,并逐渐成为各门具体学科范畴理论发展和建设的学理依据。在学习、借鉴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是从总体上反映和概括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它是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带有阶段性特征的理论成果,是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工具。对于这一含义,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它是反映和概括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关系的理性规定。作为思维逻辑的理论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有主观的形式,也具有客观的内容,它来源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客观现实,是人们对大量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材料的科学分析和逻辑加工,并以其特有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在运动转化和普遍联系中历经实践检验形成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特征、规律等的精确表达和理性规定。第二,它是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思维工具。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以其独特的逻辑思维形式,发挥着认知、表达、解释本学科理论规律与对应实践发展相切合的重要作用,成为认识和把握学科理论的逻辑出发点。另一方面,它又以“纽结”和“网”的方式联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并通过其自身具有的衍生性、拓殖性和建构性,不断推动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完善,成为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呈现出较强的工具理性。第三,它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础上产生、验证和应用。因为植根于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才能在发展中不断获得新的内涵和阐释,而人们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才能正确地对其及其所构成的系统进行检验。此外,它来自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更要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以范畴为基点和切入点来深化和创新学科理论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学理应用和实际转化的着力点和应力点,也是其价值所在。第四,它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进程与逻辑发展的统一。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逻辑思维内容,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进程抽象的、概括的反映,它既是逻辑的又是历史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逻辑发展是这样的一种历史顺序:从表现思想政治教育最初发展阶段上的关系即最简单的范畴开始,逐渐向较高发展阶段的较复杂的、成熟的范畴过渡,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及其所构成的学科理论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进程的一致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语辨析

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语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专门用语,即用来指称和描述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点的约定性语言或符号。简言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行话”,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语的联系。

第一,二者在表现形式上有一定的共通性。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是反映和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关系的最一般的“谓词”,用来铭记和表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的一般本性、共同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语,主要以特定的“词语”或“符号”来标记、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概念、范畴及理论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文字指称”。第二,二者都具有一定的工具性。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网上纽结”,承载学科理论信息,蕴含学科理论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话语载体”和“叙述方式”,具有认知、分类和表达学科理论的工具性。而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语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的专门用语,是指称、表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语言用料”或“语言符号”,发挥着描述和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单元和学科理论体系的作用,同样具有工具性。第三,二者的形成和存在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语的出现和使用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规范和表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中的概念、理论等需用它来指称或表达,据此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也就不得不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语来说明或指称了。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是说明和确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中“物之为物”的理性规定,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语形成与存在的逻辑前提和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语的形成与存在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理性规定的支撑和确证。二者具有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2.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语的区别。

第一,二者有本质规定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中诸要素及其关系的简化或规定,反映的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语则不然,它是学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约定性语言或符号,更多的是一种主观层面的指称和表达。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语是指称学科研究对象的一个用语,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则是对学科研究对象的一个说明。第二,二者表达对象的范围不同。一般看来,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既可以描述、说明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也可以描述、说明研究对象的整体宏观。就其描述、说明的某一方面而言,可称为“某类范畴”,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重要范畴等;就其描述、说明的整个研究对象而言,它又可统称为“某学科范畴”或“某理论范畴”,如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等。而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语则不然,它是学科的专门用语,只限于研究对象的整体、宏观表达,因而一般不会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术语”“重要术语”“具体术语”之说。第三,二者各自具有的功能不尽相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作为思维的逻辑形式和认识工具,至少有指谓、分类、建构等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指谓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所概括反映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性质、关系、规律等内容的客观存在性;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分类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对研究对象本质属性、关系特征等本质规定的区分归类;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建构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通过自身的逻辑推理、演绎来拓展完善自身范畴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门用语,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概念、理论等物质载体或语言用料,其功能倾向性的表现为指称和表达。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辨析

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是指反映和概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某种属性与关系的思维形式。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

1.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的联系。

第一,二者都是学科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性质与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我们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本要素与工具。二者都是在实践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现象的某种归类划分和概括总结,反过来又在实践中为人们服务,通过有机的组合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建构之中。对它们的认识和把握越深刻、越正确,我们就越能接近和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学所面临的客观现实。第二,二者都是学科知识体系形成的重要因素。任何学科都有自己专属的概念和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概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大厦的“基石”和“支柱”,是学科理论思维和学科建构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是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概念和范畴相互贯穿、渗透,按照一定的内在关系建构起来的。而任何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范畴只有作为系统整体的一个有机环节,才能在与其他环节的相互区别和联系中获得自身应有的意义及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以学术为业”的现代化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范畴的研究日益规范化和科学化,进而建立起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系统,这越来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因素和学科发展的一个必要前提。

2.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的区别。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是比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更高级的逻辑形式。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逻辑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但二者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的程度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是从总体上反映和概括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与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是学科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基本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某方面、某层次的性质和关系的一种反映,因而简单的、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而那些能够说明存在的统一性,即从整体上表示普遍联系和准则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也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逻辑形式是外延较广的基本概念,统摄着属于这个范畴的一系列层次不同的概念,并通过这些层次不同的概念来反映和表现学科范畴体系的内在关系,比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更深刻、更具普遍性。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问题不纯粹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和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二者反映抽象的角度和致力解决的问题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概念的定义及其规则,即通过定义来揭示它所反映的某一问题的本质及关系。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不仅涉及学科理论中各种概念的定义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要从各种概念中抽取出内涵丰富、外延较广的基本概念,用他们来网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范畴体系,并以此拓建和完善学科理论体系,认识、发现和运用学科理论规律。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辨析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诸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从总体上看,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联系密切、紧密结合,但从具体的存在和认识过程来看,二者又有区别。

1.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联系。

第一,二者反映的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础上的客观内容。列宁指出:“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1](P151)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从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现实中吸取经验和内容并将其加工、上升为理论的形态或观念,再经过不断地转化、检验和改造,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范畴、规律等理性认识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之所以客观和必然,之所以能够成为认识和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的逻辑工具,是因为它们再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现实及其关系,这一点对二者来说是共同的、无条件的。第二,二者都以探求和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关系为己任。思想政治教育学每一范畴的形成和确立都标志着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关系的认识的一定阶段和环节,不同的阶段和环节始终处在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关系的整体认识过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关系的整体认识和反映,我们在认识和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过程中,会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正有秩序、有规则地排列组合形成认识之网,处于揭示规律的不同过程和阶段,发挥着自身应有的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区别。

第一,二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关系的认识范围和程度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侧重于从整体的一定范围、阶段、层次来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关系,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整体的个别特性、关系的把握,是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过程中的一些小的阶段或范围,较为具体、生动。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则侧重于从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的整体来反映本质关系,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本身的决定性关系、动力和方向,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的整体性认识和把握,较为宏观、深刻。第二,二者在逻辑思维的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通常表现为一种概念的形式,以一个或多个概念来反映思想政治教育不同阶段或过程中的本质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要揭示概念之间的本质关系,就要把一个概念同另一个概念进行比较。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一般表现为一种判断的形式,通过若干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的有机结合,从整体上来反映和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关系。第三,二者发挥的作用不同。从前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是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丰富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客观现实的总的、整体性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客观现实的具体的、阶段性的认识,因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规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作用的程度较强,适用的范围较大;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作用的程度较弱,适用的范围较小”[2](P48)。并且,思想政治教育学规律比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发挥的作用更为稳定和持久。综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内涵的研究,阐释和规范真正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质和富有阐释效力的范畴内涵,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基本理论研究体现学科性和获得科学性无法绕开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理论创新和突破的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