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2 21:50: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护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品与自身素质。我知道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与汗水。
一、在思想道德政治品质方面,积极主动学习护士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医德规范,尊敬领导,团结同事。
自参加工作以来,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对病人和蔼热情,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在她的身上很好地诠释了“患者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精神。精神病人是一群特殊的病人,受到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症状的支配而缺乏自控能力,经常会出现拒食、不吃药、生活懒散,而她总是耐心的督促他们吃饭、吃药、更换衣服、剃胡须、修剪指甲,经常受到新入病人的谩骂,即使再多的委屈,总是默默承受。对病人态度热情,尽心尽力,受到家属和领导的一致好评,多次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
随着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改的不断向前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保障机制、公益服务、财政投入、管理模式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如何在县级综合性公立医院中建立一套有效的绩效管理及评价体系?一直是国内医院绩效研究中较为薄弱的环节。所以,县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该有一套适合其自身特点的绩效管理及评价体系,它对促进医院形成良性发展的管理模式和监督制度,保持医院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绩效管理的目的与现状
1.绩效管理的目的
绩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系统地对一个医院或员工的行为及结果进行规划、评估及改进的管理过程。公立医院绩效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医疗卫生服务,改善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通过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绩效目标管理的实践,为形成科学、有效的县级综合性公立医院新型的绩效管理及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2.绩效管理的现状
长期以来,国内大多数县级综合性公立医院一直没有真正建立一套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县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的低效率运行。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县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对经营管理的认识有了提高,对绩效管理也越来越重视。但目前还没有一种通用的绩效管理办法,严格意义上讲,国内大多数县级综合性公立医院没有实施真正的绩效管理,许多医院只是有了管理的形式或做了一些绩效考核,绩效工资发放仍以经济指标为主要参考因素,基本上按人头进行平均分配,依然存在大锅饭的现状。导致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观念的滞后和缺少科学的方法。
二、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绩效管理的实践
我院在实施绩效管理之前的2002年,医院核定床位340张,职工487人,床位使用率约74.6%,业务收入不足7050.31万元,医院发展缓慢。从2003年开始,我院尝试了以岗位职绩为基础的绩效分配制度改革,将国家规定的个人标准工资作为档案工资封存,试行固定工资(岗位工资+工龄工资)+绩效工资的职绩工资体系。职工绩效工资由工作量和经济效益产生的两部分效益工资组成,占个人月工资的80%。绩效工资发放与医院的经营效益挂钩,分配向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关键岗位和一线医护人员倾斜,打破了“大锅饭”分配的传统模式,调动了临床业务骨干的积极性,稳定了人才队伍,医疗管理出现了新活力。
1.绩效目标设定
绩效目标设定是整个绩效管理的关键,科学的目标设计能促成绩效管理的成功实施,一个不合理的目标计划将导致整个绩效管理的失败。我院绩效目标制定既围绕医院战略发展目标又要遵循SMAR原则,指标选择注重突出那些最为重要的绩效关键点,从岗位工作量、医疗质量、关键绩效指标(KPI)、岗位技术难度(CMI)以及工作效率、运行效益、服务质量、财务预算、成本核算等要素制定绩效目标和考核细则。
(1)岗位工资标准。根据绩效目标和岗位性质、特点,确定医生、护士、医技、行政、后勤五大类别的岗位工资标准。临床医生初中高级职称分别为720、900、1100元,护理600-670、750、900元,医技670、800、1000元;行政人员600-650、700、800元;普工岗位550元、助工600元、驾驶员650元、责任组长、技师、工程师700元;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不设岗位工资。
(2)绩效分配指标。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和医院实际,确定临床医生、护士、医技、行政管理、总务后勤五大类别的绩效比例,各类别在医院绩效分配中相对比例分别为1.2、1.0、1.0、1.0、0.85,按此比例最后确定科室各级各类人员的绩效系数(见附表1)。绩效核算到班组的科室,科主任可以酌情在总绩效里留出3%作为科主任、护士长基金,用于科内员工的奖励等,以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行政职能科室中层干部的绩效按全院中层干部平均绩效数为基准即1.0系数,按照职位等级、工作性质、责任等因素,在0.9-1.6之间设置。
表1 病区科内医护人员绩效分配系数
医生组 系数 护理组 系数
科主任 1.8 护士长 1.4
科副主任 1.6 副护士长 1.3
诊疗组组长/高级职称 1.5 护理组长 1.2
诊疗组组长/中级职称 1.4 副主任护师 1.25
主治医师 1.3 主管护师 1.1
住院医师 1.1 护师/护士 1.0
2.绩效考核
我院绩效考核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个性指标与共性指标相结合的三公两结合的原则。采用Delphi(德尔菲法)与AHP(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形成了具有本院特色的“两级三类四形式”绩效考核体系。两级即院科两级考核管理;三类即院部考核职能科室,科室考核责任组,门诊部考核个人;四形式即分月度科室考核、个人考核,中层干部考核与年度院长目标责任书为主的综合平衡考核。中层干部的绩效考核还要结合职工民主评议和随机测评分。
(1)科室考核。职能部门对下属科室,各科室对下属责任组进行绩效目标考核。以各科室医疗质量、数量,定性定量指标考核为基础,结合当月优质服务考核、行政查房、行风效能检查等确定各科室的考核分值。
(2)个人考核。科室对下属员工进行个人绩效目标考核。对照职工在“德、能、勤、绩”方面的工作以及岗位、职责要求,找出与职工工作业绩关系最为密切的内容,并将其深化、细化和量化,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每月考核一次。
(3)中层考核。院部领导、职能科室对中层干部个人素质、医疗业务、科研教学、科室管理等方面进行绩效目标的量化考核。一般中层干部由职能科室负责考核,职能科室负责人由院部领导考核,中层干部的绩效还参照职工民主评议和随机测评结果。
3.绩效考核的效果
通过绩效考核,职工和科室负责人普遍由对考评结果的不闻不问到主动关心、关注,形成了科室之间、个人之间有序竞争、相互激励的局面;管理层加强了对一线科室的管理,强化了职能部门作用;提高了医院绩效目标管理的精细化和可控性,实现了部门、科室绩效目标与医院发展战略目标一致的常态化管理,促进了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实施绩效管理十年,2012年医院核定床位650张,拥有在职职工886名,行政职能科室17个,临床、医技科室42个,后勤保障科室9个,年门诊量76万余人次,年收住院病人2.3万余人次,床位使用率99.02%,年业务收入3.0亿元(主要指标变化见表2)。医院顺利通过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评审,并成为台湾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协作医院,浙江省政府首次下文冠名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建德分院。
表2 实施绩效改革前后医院主要指标变化
名 称 2002年 2003年 2007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医院总收入 7050.31 7291.44 12832.99 16806.45 20877.1 24823.08 29361.22
门诊人次 244437 226747 328430 455995 506426 623183 756185
住院人次 7317 6786 9972 12103 13754 20037 22206
床日费用 427.89 426.12 574.6 622.08 733.55 686.88 773.05
床位使用率 74.64% 80.63% 102.95% 101.00% 69.55% 96.60% 99.02%
门诊均次费用 120.98 124.01 149.01 146.42 150.45 150.23 150.19
住院均次费用 5396 6282.97 7360.2 7795.9 9144.03 7333.44 7664.14
药品比例 62.41% 62.51% 60.69% 57.68% 53.62% 49.60% 39.35%
社会满意度 85.63% 88.74% 94.65% 95.16% 96.03% 97.12% 98.32%
注:医院业务收入(单位:万元),床位数:2002-2007年340张,2009-2010年650张,2011-2012年600张。
4.考核结果的运用
绩效考核结果的科学合理运用,不仅能体现绩效考核本身的意义,而且对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凝聚力起到更好的作用。很多医院绩效考核完成后,束之高阁或置之不理。我们主要强调的是绩效考核结果如何与评先、评优和晋升、晋级挂钩,如何与未来绩效管理有机相结合。
(1)与中层干部任免挂钩。科主任的聘任与日常考核、民主测评、年终述职考核相结合。我们将考核结果与中层干部的绩效挂钩,并将考核结果作为续聘及干部任免的主要依据,聘任意见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考核结果后两位的科室,取消年度评优资格,科室负责人在年度考核中不得评为优秀,同时,年终奖励性绩效下降20%,如果出现连续两年为最后一位,则免去其行政职务。
(2)与年终评先、评优挂钩。科室、学科完成医院年初绩效目标计划第一名的,科主任、护士长年终各奖励3000元。凡科室效益增长25%以上者,科主任、护士长年终各奖励2000元。科室效益增长幅度最低,而且增长率在10%以下的,其科室和科主任、护士长取消当年评先进资格。个人考核排名中下的,不能评为本院先进和年度考核优秀,考核未能进入前六名的,不能推荐到上级评先评优。
(3)与晋升、晋级激励挂钩。我们把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员工职称晋升、首席医师晋级等的主要依据之一;业绩在前的个人,晋升、晋级优先;绩效考核倒数或药控比连续三个月超标准,院纪委约谈无效,造成不良后果的,予以转岗、待岗、停止处方权,延迟一年晋升、晋级或聘任。
(4)与未来绩效的确定挂钩。前轮的绩效考核结果,本身就孕育着下一轮的目标。科学分析前一轮的绩效考核情况,一方面思考下一轮绩效的目标,取优舍劣,科学合理地确定未来绩效的目标计划;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绩效考核的方案,绩效考核不能单纯地理解为经济效益的考核,更不能只顾经济指标不顾效益指标和社会的满意度。
5.绩效沟通、反馈与评价
绩效评价是指对医务人员过去一定时间内医疗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果给予的考核和评判,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医疗服务为人民的办院宗旨,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同时,也是医院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绩效评价。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运用关键绩效指标理念从工作数量、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社会责任、经济管理与财务结果、组织管理、社会满意度、医疗费用与控制水平、团队管理等多纬度构建自我评价、综合评价、社会评价三个层级的评价指标体系,我们称之为360评价体系。自我评价要求员工个人和科室部门对既定目标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和总结;综合评价要求上级、下级,多部门多层面对绩效目标、绩效考核、绩效评估、沟通反馈和绩效改进等进行综合评价;社会评价则是病人和社会对医院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督促医院管理水平、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的提升。
(2)沟通与反馈。是组织管理和部门联系的重要手段,也是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没有沟通和反馈就不是绩效管理,而仅仅是计划和总结考核而已。绩效考核前管理者要对员工的绩效能力进行辅导,要充分考虑到员工对绩效考核的认可程度和对考核结果的不满或反感。当制定出一个新的绩效考核方案时,多数员工总是反对和抵触的,因此,考核过程中、考核结束后,必须注重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的双向沟通,并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充分倾听员工的意见,尊重员工的感受。只有把持续有效的绩效沟通贯穿于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才能真正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吸引广大员工参与绩效目标制定、绩效考核、绩效评价、绩效反馈与绩效改进等活动,使之从内心深处支持医院的绩效管理工作。同时,绩效办要及时反馈全院绩效管理中发现的问题,收集绩效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不足与建议,以便及时纠正考核工作中的偏差,策划、指导实施绩效管理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三、实施绩效管理后的体会
绩效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绩效管理十年,其社会责任和医院综合业绩有了明显提高,我们的体会是:
1.绩效管理要与医院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
不同的医院、不同的管理体制状态下医院绩效有着不同的表现水平,有成功有失败,大多平平淡淡。究其原因,是绩效管理没有和医院的长远发展目标相结合,没有战略发展思路。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发展的眼光和系统的思维来认识和理解,满足“患者需求”和“未来绩效”等绩效管理的新理念。结合公立性医院的特点和中长期战略发展思路,寓实践于总结之中,确保了新型绩效管理及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保障了医务人员的技术和劳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促进了员工素质和全员工作效率的提高。
2.绩效管理与医院综合管理相结合
绩效管理是医院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生存发展的保证。除与医院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外,还需紧密联系“三好一满意”等医疗卫生工作的近期综合管理目标,建立符合医院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关注职工的个人收入因素对医院忠诚度的考验和满意度的影响。我们认为必须确保员工收入在绩效管理后不会降低,医务人员的劳动付出及对医院的贡献得到关注和认可,在非经济奖励方面给予精神上的激励和进修、培训、提高其技能的机会,最大程度发挥其工作潜能,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针对各阶段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政策因素以及职工中暴露出的现象等,适时调整绩效考核指标。如绩效管理初期,以经济指标为重点,中期以药品比例控制为主,绩效管理稳定后,我们以住院周转、住院床日、工作效率等为主,使绩效管理更具挑战性、科学性。
3.绩效管理与新医改政策相结合
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浙江省首批县市公立性医院改革试点单位,积极探索、落实、深化新医改的要求,通过不断改进绩效管理来提升自身的医疗服务水平。落实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既要强化政府责任,也要推行成本核算,提高运营绩效,既要通过政府投入来保障其职能的发挥,也要通过加强管理来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两者均需要以医务人员岗位配置、人心稳定、提高积极性为前提。而目前执行差额拨款的县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工资待遇低,工作强度、压力大,职业风险大,已相当程度影响到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甚至引发人才流失、医务人员素质下降、机构职能运作难以保障等诸多问题。
总之,通过十年绩效的实践,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改善服务水平、提高医疗品质、精细化管理和社会满意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绩效管理是当前公立医院医改的核心环节,也是医院发展之根本。新医改背景下,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对绩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研究,不断对绩效的指标、考核、评估、运用、反馈体系加以补充、修正和完善,这样才能将县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著名绩效管理专家张玉韩老师对本文提出了指导和修改意见,特此鸣谢!)
参考文献
[1]王文娟,李会玲,孟文娟,施梅.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临床科主任绩效考核的实施与体会[J].中国医院,2013,17(2):44
[2]余华英,沈华亮.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改革初探[J].医学与社会,2008,21(8):32
[3]严育祥.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7,18(3):27
[4]翟素娟.医院行政职能科室绩效与综合管理目标细化的探讨[J].中国医院,2012,16(5):34-36
[5]Sinha Ip,Smyth RL,Williamson PR. Using the Delphi technique to determine which outcomes to measure in clinical trials: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ture based 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existing studies[J].PLoS medicine,2011,8(1):e1000393
[6]Pecchia L,Bath PA,Pendleton N.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for Examining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Assessments of Risk Factors.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Risk Factors for Falls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People[J].Methods of information in medicine,2011,50(1):1-10
[7]潘传德.现代医院医疗绩效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2):125-126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校长胡建同志为组长;胡元培同志为副组长;金德新、黄智、朱云、胡建(小)、邵学森、任锦华等同志为组员的安全领导小组;并成立了以黄智同志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食品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以胡元培同志为组长的治安保卫工作领导小组,以陆彬同志为组长的学校调解委员会,以任锦华同志为组长的教师护校队,并按照要求,配备了专职安全保卫人员和专职卫生保健员,学校领导、班主任、教师都具有很强的安全意识。还根据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形势,把涉及师生安全的各块内容进行认真分解落实到人,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对应的专(兼)管人员、主管领导和分管校长,防止了工作上的相互推诿。从而形成了学校校长胡建同志直接抓,分管副校长胡元培同志具体抓,各办公室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二、安全制度保证,实施扎实到位。
1、建立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胡建同志亲自负责,将安全保卫工作列入各有关办公室的目标考核内容中,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凡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和影响恶劣的安全责任事故,或在各级工作检查中,受到批评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作如下处理:
(1)本学年不得评为先进,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
(2)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同时还要承担经济责任。情节和后果严重的,将由有关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2、签订责任书。学校与各办公室和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学校还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家长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员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3、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安全保卫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充实。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规章制度。严禁私自组织学生集体服用药品和保健品,严禁学生参加商业性庆典活动,严禁组织学生从事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危险性工作,严禁教师个人利用假期(日)私自带学生外出,在校外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坚持就近、徒步原则。对涉及学校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4、建立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学校建立以胡建同志为组长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制定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为了及时快捷地开展工作,学校成立了现场指挥组、协调联络组、后勤保障组、事故调查组、抢救组、等临时性机构。并对可能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重特大食物中毒事故、洪水灾害事故、重特大交通事故、重特大自然灾害事故、重大疫情、以及发生恶性治安事故等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处理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及应对措施。
三、全社会总动员,群防群治群利。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我们积极与市公安、卫生、综合治理等部门通力合作,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学校组织开展一系列道德、法制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自护能力。
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我们以安全教育周为重点,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特别是抓好交通、大型活动等的安全教育。
1、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周工作。学校安全教育周以“校园安全”为主题,在安全教育周期间,学校组织学习安全教育工作文件,对校内易发事故类型、重点部位保护、工作薄弱环节、各类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开展深入全面的大检查,消除隐患,有针对地扎实地开展教育和防范工作。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班会、团队活动、活动课、人防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还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学校积极推行一周安全提醒,学校利用周前会议和周一升旗活动时间,小结上周安全工作,强调安全事项。通过公开信,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通过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3、提倡走读学生步行上学,对学生骑车上学情况进行清查,严禁学生骑“三无”(无刹车、无铃、无牌照)自行车上学。
五、加强安全检查,及时整治整改。
开展常规检查。每学期开学以后,学校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对学校食堂、饮水卫生进行检查。冬季,学校对电线和家属区进行防火安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