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1 10:30: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古代小说的起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3.明清小说中的涉外描写与异国想象中国文学研究前沿 刘勇强,LIUYongqiang
4.铅石印刷术与明清通俗小说的近代传播——以上海(1874-1911)为考察中心潘建国,PANJianguo
5.二十世纪初文学变革中的新旧之争——以后期桐城派与"五四"新文学的冲突与交锋为例关爱和,GUANAihe
6."五四"新体白话的起源、特征及其评价严家炎,YANJiayan
7.回望百年——论中国新诗的历史经验谢冕,XIEMian
8."城市异乡者"的梦想与现实——关于文明冲突中乡土描写的转型丁帆,DINGFan
1.乡人、乡乐与"诗可以群"的理论意义傅道彬,FUDaobin
2.文话: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学术资源王水照,WANGShuizhao
3.高启之死与元明之际文学思潮的转折左东岭,ZUODongling
4.明清之际的词谱反思与词风演进张宏生,ZHANGHongsheng
5.清初诗坛对明代诗学的反思蒋寅,JIANGYin
6.商业媒介与明代小说文本的大众化传播蔺文锐,LINWenrui
7.《海上花列传》:现代通俗小说开山之作范伯群,FANBoqun
1.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百年反思黄霖,YAOZhenjun,HUANGLin,YAOZhenjun
2.断代文学全集编纂的回顾与展望陈尚君,ZHANGRuogu,CHENShangjun,ZHANGRuogu
3.词之起源:一个千年学案的当代反思李昌集,WANGKeyou,LIChangji,WANGKeyou
4.中唐至明中叶诗歌中农商观念的转变及其意义陈书录,CHENMei,CHENShulu,CHENMei
5.东亚文明进程黎明期的文化研究——关于东亚创世神话时代测定的研讨严绍璗,JINHaina,YANShaodang,JINHaina
6.从艾儒略到朱自清:游记与"浪漫法兰西"形象的生成孟华,YANGZhiyi,MENGHua,YANGZhiyi
1.古代绘画中的陶渊明袁行霈,汤君,YUANXingpei,TangJun
2.诗艺与"体物"——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写真艺术传统韩经太,张萍,HANJingtai,ZhangPing
3.法眼看世界:佛禅观照方式对北宋后期艺术观念的影响周裕锴,姚振军,ZHOUYukai,YaoZhenjun
4.元代诗学性情论查洪德,王克友,ZHAHongde,WangKeyou
5.明代坊刊小说稿源研究程国赋,李玉良,CHENGGuofu,LiYuliang
6.点将录:一种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学批评形式张亚权,王卉,ZHANGYaquan,WangHui
1."intellectual"的中国版本方维规,FANGWeigui
2.中国文学研究前沿 亚洲汉学史中的《千字文》王晓平,WANGXiaoping
3.东方古典与西方经典——魏理英译汉诗在欧美的传播及其经典化程章灿,CHENGZhangcan
4.布莱希特在中国的影响与误读胡星亮,HUXingliang
5.早期七言的体式特征和生成原理——兼论汉魏七言诗发展滞后的原因葛晓音,GEXiaoyin
6.论后人对唐诗名篇的删改莫砺锋,MOLifeng
7.StyleSheet:FrontiersofLiteraryStudiesinChina
1.中国叙事文学的起点与开篇——《左传》叙事艺术论略童庆炳,LiuJian,B.A.,LiuJian,M.A,TONGQingbing,LiuJian,B.A.,LiuJian,M.A
2.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城市书写及现代阐释孙逊,刘方,JinHaina,SUNXun,LIUFang,JinHaina
3.王阳明心学与通俗小说的崛起石昌渝,YaoZhenjun,SHIChangyu,YaoZhenjun
4.晚清女性典范的多元景观——从中外女杰传到女报传记栏夏晓虹,BaiRuixia,XIAXiaohong,BaiRuixia
5.重新审视欧化白话文的起源——试论近代西方传教士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袁进,WangKeyou,YUANJin,WangKeyou
6.有声的中国——“演说”与近现代中国文章变革陈平原,BaiRuixia,CHENPingyuan,BaiRuixia
1.二十世纪中国旧体诗词的合法性和现代性陈友康,金海娜,CHENYoukang,JinHaina
2.朱自清现代解诗学思想的理论资源孙玉石,姚振军,SUNYushi,YaoZhenjun
3.历史的悲剧与人性的悲剧——抗战时期的历史剧叙论解志熙,王卉,XIEZhixi,WangHui
4.现代文学期刊的景观与研究历史反顾刘增人,陈梅,LIUZengren,ChenMei
5.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谢天振,吴刚,XIETianzhen,WuGang
6.《四川好人》与中国文化传统张黎,何素楠,刘剑梅,ZHANGLi,HeSunan,LiuJianmei
1.ReflectionsontheCrisisofComparativeLiteratureasaDisciplineLIUXiangyu
2."SpeechisCivilizationItself":AComparisonDrawnbetweentheChineseandIndianCulturalTraditionHUANGBaosheng,ZHANGRuogu
3.TheWesternImageofChineseandItsExpressioninPoetry:FromVictorSegalen'sStèlestoGérardMacé'sChineseLessonQINHaiying,NickAdmussen
4.ResearchontheTranslatorofXinxiXiantanastheFirstTranslatedFictioninChinaWUGuoyi,YAOZhenjun
5.OldStateandNewMission:ASurveyofUtopianLiteratureduringtheLateQingDynastyandtheEarlyPeriodoftheRepublicofChinaGENGChuanming,WANGHui
6.ZhaoYuanren'sTranslationofAlice'sAdventuresinWonderlandandItsSignificanceinModernChineseLiteraryHistoryHURong
7.AnExplanationofGexingXUETianwei,WANGQuan
8.TheRealizationofPoeticCompositionandLiteraryConception:HowtheCreationandDevelopmentofYeXiaoluanImageryContributestotheLiteratureHistoryDUGuiping
9.StyleSheetofFrontiersofLiteraryStudiesinChina
1.TheInterpretativeChainofModernChineseLiteratureandtheFormationofthe"NewTradition"WENRumin,DingLinpeng,ZhuHongmeiHttP://
2.FromtheAssemblyHalltotheBoardingHouse:IdentifyingSpacesinTransition-ASociologicalReexaminationofShenCongwen'sEarlyExperiencesJIANGTao,NichAdmussen
3.UrbanSpaceandLiteraryType:OnHaipaiLiteratureasaLiteraryTypeYANGYang,WangYuhong
4.ViewofLiteraryHistoryandReconstructionoftheHistoryofModernandContemporaryChineseLiteratureWANGBenchao,WangXuemei
5.LiteraryCriticism,PublicSpace,andSocialJusticeWUJun,ZhangRuogu
6.Chopin'sDeadlyAwakening-AnAnalysisoftheWomenCharactersinTheAwakeningWUXueling
7.TragedyoftheSelf-Splitting-APsychologicalReadingofToniMorrison'sTheBluestEyeDINGYang,KONGXiangguo
8.StyleSheetofFrontiersofLiteraryStudiesinChina
1.LiteraryTheory,Theory,andPost-TheoryZHOUXian
2.ModernCharacteristicsinModernChineseLiteraryTheoryWANGYichuan
3.20thCenturyExplorationofthe"IssueoftheChineseEpic"LINGang
4.OntheStandardizationofPoetryWritingintheTangDynastyZHANGBowei
5.TheoryofPoetryandTheoryofPainting:TheFunctionandSignificanceofInvokingthePaintingTheoryintheCriticismofCiPoetrySUNKeqiang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089-01
穿越文学在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里的热点,在清穿三座大山《梦回大清》《步步惊心》《独步天下》引发轰动后,网络上的穿越小说的更新量大增。穿越,是指主人公因各种原因从他(她)原本所处的时空,穿越到时代和空间,在这个新的空间发生的故事。笔者认为,在对穿越目的地的选择中,蕴涵了主体对于历史的认识,民族主义被嵌入其中。美国学者海恩斯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情感,意指一个民族的成员对本民族有着超越其他的忠诚。这种民族情感,体现在对于民族耻辱史的回避,用现代的素材重新建构历史。
一、古代生活想象:天朝上国
在清穿三座大山在网络上连载之后,清代成为穿越中的重要目的地。以康熙末年的皇位之争为主题,呈现康熙末年九龙夺嫡的故事的穿越文层出不穷,这些故事的主角几乎包括了康熙时期的每一个阿哥,对九龙夺嫡的故事进行了多角度的叙述。清穿小说迅速的爆红,成为穿越小说的第一个高峰。小说的主人公,一般穿越到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其他的皇帝如顺治、嘉庆等就相对少一些。
清朝统治中国达两百年余年。清中叶的康乾盛世,中国在经济文化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统治阶层志满意得自称“天朝上国”,夸耀自身的富足。后爆发,进入了漫长的国耻期。穿越到康乾时期,是对现代化过程的伤痕的抽离,回到清代,在主观上又重新沉浸在盛世的光荣之下,实现民族自信感的满足。
清穿泛滥,很快就引起了审美疲劳。唐穿小说随后大量生产,唐代作为历史上最为昌盛开明的年代,成为穿越新的目的地。穿越到汉、三国、宋、元明等小说也开始繁荣,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穿越回古代,美化古代的生活,对民族文化表达认同,民族自豪感得到满足。
二、异域建功立业:穿越到外国历史
穿越到外国历史上某一断面,也成为很多网络作者写作的重要主题。穿越目的地的选择上,并没有明显的侧重点,似乎是以是否熟悉作为主要的标准。穿越到外国历史的小说,主人公不同程度参与到历史的建构之中,在民族主义的情绪的指导下,改写历史,建功立业。
如在《美利坚之鹰》中,男主角穿越成一个白皮黄心的美国人,为了保卫中国,积极参加太平洋战争,从中途岛海战,到硫磺岛之战,直至登陆日本本土,接受。男主角最后更以盟军副总司令的身份,参与制定了日本的和平宪法,从根本上打击了日本右翼势力,为中华民族剪除了后患。《美利坚之鹰》的男主角,白色皮肤但仍是中国人,在国家民族危难之时,勇敢报国。在这本小说里,借助美国人的军事力量,实现了对近代史以来的中日民族关系的反转,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胜利。
三、穿越到过去,精神胜利法的胜利
鲁迅在小说《阿Q正传》中,用精神胜利法来批判国民性缺陷,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弱势被欺压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畏强凌弱、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手法来自欺,自我陶醉于精神胜利之中。穿越到过去,处于现实世界的作者和读者,回避了现实的民族命运,抽身到古代,或改变民族命运,或征服西方男权,实现民族情感的补偿性满足。
穿越到中国古代,穿越的主角所选的是皇室或贵族家庭,享受古代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果实,选择性地回避古代复杂的社会生活、忌讳缺点。穿越到西方古代也是一样。在对西方古代世界的想象,除了服饰、事物、简单的民俗等表征是西方的,其思想内核还是中国的。如此一来,中国古代的天下的观念得到新的伸张,天下以中华为中心,其余皆为边陲,中国即为中央之国。不论埃及或者美利坚,都是中国的分支。
用精神胜利法,获得民族优越感的满足,回避民族历史的缺陷,或直接以丑为荣。回到过去,回到历史之中寻找自我安慰。
四、源自日本的材料的穿越母题
穿越作为小说的主要情节,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吐温的《康州美国佬在亚瑟王朝》。但是从源头上而言,网络文学中的穿越小说起源于日本丰富的御宅族系文化。日本的御宅族系文化,特指动画、动漫及电脑游戏文化,御宅族就是精通此文化的人群。御宅族的著名动漫《哆啦A梦》《犬夜叉》等都有穿越的情节,在中国影响大。
特别是哆啦A梦,诞生于1979年,在1991年引入中国就掀起了哆啦A梦的热潮。在动漫中,哆啦A梦肚子上拥有四次元口袋,这个口袋直接通往四次元空间,哆啦A梦还可以通过时光机、时光腰带、超级投接球、随意门、穿洞圈、空间蛀虫等实现穿越。动漫中哆啦A梦的穿越简单快捷,给了中国观众关于穿越的启蒙。
一、学者鲁迅及其成就
郭沫若在《鲁迅与王国维》中用过这样一段话来评价:“鲁迅的力量则多多用在文艺创作方面,在这方面的伟大成就差不多掩盖了他的学术研究方面的业绩,一般人所了解的鲁迅大抵是这一方面。”正如其所说,公众视野中的鲁迅,大抵是以作者身份呈现,而作为学者的鲁迅,则为普罗大众所较少接受。鲁迅的学术,比起其在文学上的创作是毫不逊色的,譬如他广泛搜集金石铭刻,辑录逸书,校订典籍,还开创了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史的先例。
在古籍整理和文化史的研究上,鲁迅有着不凡的成绩。在古籍整理方面,究其大部分原因,则在于其对文献古籍的辑录有着很大的兴趣,这也和他小时候的爱好密切相关。他很早就读过陆机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后来转到《山海经》,之后又借过一部《唐代丛书》,还抄过陆羽的《茶经》三卷与陆龟蒙的《耒耜经》和《五木经》等古籍。在以后的治学过程中,他不仅把这些知识用到实践中,还能根据经验对这些知识加以修正。同样,鲁迅对史学的重视也有其两方面的原因。一则在于鲁迅家族的家学渊源。鲁迅胞弟周建人曾说:“我们覆盆桥周家三台门,都不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而是读《史略》。”这与他们的祖父周介孚强调读史的重要性是密不可分的,周介孚认为“首先应有一些历史基础的知识(虽然那些书并不好懂)。他不赞成一般通行的先读《百家姓》或《千字文》。”这对鲁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鲁迅后来其后也经常在文中强调史学的重要性:“无论是学文学的,学科学的,他应该先看一部关于历史的简明而可靠的书”,“因为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一治史学,就可以知道许多‘古已有之’的事”。二则在于鲁迅继承了朴学的传统。他的治学态度延续了清初学者治学的优良传统。清初学者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都是首治史学的。黄宗羲坚持学者最重要的事情在于通知史事。顾炎武、王夫之也是“纵论唐宋,搜讨前明遗闻”。
在治学时,鲁迅一方面翻查古书并抄唐代以前的小说逸文,一方面又抄唐代以前的越中史地书,在古籍整理和文化史方面,获得了了一定的学术成果。首先是一部《会稽郡故书杂集》,其后是谢承的《后汉书》。他还先后辑录了《古小说勾陈》、《小说备校》、《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四部专著。此外,他还有很多关于逸文、墓志、碑铭的考证文字以及汉画像砖和备课的拓片,并切还为此编了目录。从他的这些学术成就上,我们足以窥见鲁迅的学术见识和治学方法。这也正如郭沫若在《鲁迅与王国维》中评价鲁迅和王国维在史学上的作为时所赞扬的他们的治学态度:“大抵两位在研究故国上,除运用科学方法之外,都同样继承了清代乾嘉学派的遗烈。他们爱搜罗古物,辑录逸书,校订典籍,严格地遵守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在写《中国小说史略》之前,鲁迅就一直有志于写史。他曾计划过要写《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字变迁史》,但最终留下来的只有《汉文学史纲要》。这本书和《中国小说史略》以及他的其它集子中有关学术方面的文章共同构成了他的学术成就中的主体部分。此则专从《中国小说史略》来看学者鲁迅在小说史上的成就。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的序言中写道:“中国小说自来无史;有之,则先见于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中,而后中国人所作者中亦有之,然其量皆不及全书之什一,故于小说仍不详。”对于小说的研究,当时的中国学术界持以的是一种轻视的态度。如评价鲁迅,赞其成就:“《中国小说史略》、《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等已打破清儒轻视小说之习惯”。一语即可见当时的小说在很多学者眼中,实属于普通民众消遣之物,实难登大雅之堂。则对于小说史的研究就更不用说是少之又少。考证一下当时小说史的研究状况,外国学者中英国翟理斯的《中国文学史》和德国格鲁贝的《中国文学史》等,其中包含了一部分中国小说史的研究。中国学者中则有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和谢无量的《中国大文学史》等对小说史有所涉及。但是由于林传甲排斥小说,谢无量全书六十三章,也仅有四个章节论及小说,对小说史的研究仅仅是涉于皮毛,小说史的研究领域基本上属于空白状态。直到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一书,才算是正式填补了这一空白。郭沫若将此书与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相提并论:“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毫无疑问,是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壁。不仅是拓荒的工作,前无古人,而且是权威的成就,一直领导着百万的后学。”郑振铎也在《中国小说史家的鲁迅》中对鲁迅在小说史方面开创拓新的成就表示钦佩:“近三十年来,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人很多,但像鲁迅那样气吞全牛,一举而奠定了研究的总方向,有了那么伟大而正确的指示的,还不曾有过第二人。”到现在,很多人还坚持,治中国小说史者,没有能超过鲁迅的。
二、中国小说史略观点与小说分类
在《中国小说史略》开篇,鲁迅即就《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为中国小说史做了一次历时的梳理,溯清了“小说”之名的源流。从庄子、桓谭、刘向、班固到长孙无忌、魏征、欧阳修、纪昀、胡应麟,鲁迅从历史资料入手(如将汉时录入小说之书一一列出,并指出各书出处及所讲何事等简略资料)并杂以小说史上给“小说”下过定义的数家之言,如庄子云:“饰以小说以干县令”,桓谭言:“小说家合残从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条分缕析,一丝不苟,可见其治学之严谨。
中图分类号:J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255-01
“穿越”剧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一种影视剧形式,是对穿越时空这一类型题材电视剧的简称。而“穿越”总的来说,是指主人公穿越时空,在另一个时代所发生的故事的统称,其核心是某人物因为某原因,经过某过程(也可以无原因无过程),从所在时空(A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B时空)的事件。“穿越”剧《神话》中的男主角易小川,无意打开一个古代宝盒,从2010年穿越到了2000年前的秦国,参与并见证了一系列重大事件。
一、“穿越”剧的起源
追溯“穿越”剧的起源,爱因斯坦的侠义相对论不得不提,他指出当一个物体达到光速,那么事件就会变慢,这一现象称为“时间膨胀”。而当这个物体的速度超过光速,那么时间就会倒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穿越”提供了一定意义上的理论支撑,但要说“穿越”的开山鼻祖,“穿越”小说不容忽视。
美国幽默大师马克吐温1889年发表的《康州美国佬在亚瑟王朝》(又名《亚瑟王宫里的美国人》),主要讲述了作为现代人的美国佬,穿越到亚瑟王朝,所闹出的笑话和风波。而中国意义上的第一部“穿越”题材小说,应该是1993年台湾作家席绢发表的《交错时光的爱恋》,以及同时期香港作家黄易的《寻秦记》。从此“穿越”题材开始走进我们的视野,自2000年以来,“穿越”题材小说就已纷纷在各大文学网站崭露头角,比较有影响力的如金子的《梦回大清》、桐华的《步步惊心》、犬犬的《第一皇妃》等。2006、2007更是被誉为“穿越年”,“穿越”小说火了,于是顺理成章,“穿越”剧也应运而生。在华语影视圈里,台湾电视剧《超级女巡按》(1993)可以算是穿越题材电视剧的开山之作,之后的《寻秦记》(2001)、《穿越时空的爱恋》(2002)均掀起收视狂潮。而中国内地的首部“穿越”剧,则是2006年播出的《魔幻手机》,之后陆续出现了像《神话》、《宫锁心玉》、《步步惊心》等影视作品,收视率也一直步步高升,目前,韩国也刮起了“穿越”风,像《屋塔房王世子》、《仁显皇后的男人》等,收视率节节攀升,不仅在韩国热映,在中国也是收视爆棚,虽然这两部剧差不多同时段上映,但却都受到影迷的强烈追捧,俊男美女的组合搭配,现代与古代的穿梭流动,赚足了大家的眼球。
二、“穿越”剧的形式和内容
“穿越”剧的形式一般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灵魂穿越;一类是原身穿越;最后一类是器物穿越。首先是灵魂穿越,有以下几种情况:1.在原时空的肉体已死;2.在原时空的身体被别的灵魂霸占;3.在原时空的灵魂和穿越时空的灵魂交换肉体;4.在原时空肉体为植物人或昏迷状态。那么穿越后,可以进入某人的身体,这个人可以是死人,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借尸还魂,也可以是婴儿或者动物,甚至可以没有肉体,只作为精神而存在。其次是原身穿越,指的是原时空的肉体和灵魂一起穿越,穿越的方法种类繁多:包括车祸、洗澡、睡觉、宇宙天象等。最后是器物穿越,在此种穿越中,主人公的肉体和灵魂都可以呆在原时空,只要有一件来自未来的器物穿越到他手中即可。
“穿越”剧大部分对穿越的形式略略带过,着重刻画的是主人公穿越后的内容,穿越后的主人公,如果是男性,往往建功立业,胆识非凡,得到很多女性的青睐,开始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像《神话》中的易小川,穿越后成为了秦国的大将军,与玉漱公主产生了刻骨的爱情。“穿越”剧中出现最多的,当属女性穿越,这些女性穿越后不但貌美如花,还往往和王公贵族沾边,要么贵为公主,要么是皇宫宫女。从此就开始了她们与阿哥、王爷、皇帝的多角爱情,女主角一般都具有现代女性精神,追求平等且聪明善良,追求她们的男性不仅身份高贵,对女主角更是忠贞不渝。《步步惊心》中的马尔泰·若曦,就得到了雍正皇帝忠贞的爱情。
三、“穿越”剧爆红的原因
“穿越”剧能有如此高的收视率,首先得益于“穿越”小说的盛行,在“穿越”题材还未拍成电视剧之前,“穿越”小说就已拥有众多粉丝,穿越迷数量之大、地域之广也成为“穿越”剧的潜在观众群。其次能增强观众自我满足感,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白日梦”,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于是人们把自己带入角色中,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穿越的传奇成就了普通人的英雄梦,充分契合了虚拟自我认知的重新界定,并进而满足了虚拟自我价值的实现。”最后华丽的制作和精美的语言,在制作方面,无论是人物服装还是饰品、布景等均精致考究,镜头、画面、色彩唯美,呈现出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让观众大饱眼福。在语言方面,留下了许多让人回味的地方,如:《步步惊心》中“第一最好不想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想思。”
明确目标。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记游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2)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3)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仿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2、学习知识。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肘,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A、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B、情节曲折,故事完整。C、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D、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这样,通过学习知识短文,梳理知识要点,学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明白、清晰的印象,这就为下一步古典小说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3、教读示范+教读示范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教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范必须做到三点:(1)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2)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3)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读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两篇讲读课文《景泰蓝的制作》和《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引导学生着重分析、研究以下问题:①两文抓住了景泰蓝和荔枝果实哪些特征来说明的。②理清两文的说明顺序。③分析两文综合运用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④分析两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色以及科学小品兼用文艺笔调的写作方法。结合课文实例,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落实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教给学生读写说明文的方法和规律,学生就会自学说明文,能力得到提高。
第一步:明确目标
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记游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2、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3、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仿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
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第二步: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肘,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1、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2、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3、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A、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B、情节曲折,故事完整。C、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D、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这样,通过学习知识短文,梳理知识要点,学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明白、清晰的印象,这就为下一步古典小说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第三步:教读示范
一、考什么
《考试大纲》对文学常识考点有三个具体要求: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从这三个具体要求来看,其考点是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著名作家,且中外有别:中国作家要记住其生活时代及代表作,外国作家要记住的是其国别及代表作。对文学体裁而言,重点应是高中毕业生应该了解的一般常识。
历年高考的文学常识题和这一要求是相吻合的:试题中涉及的都是不同时期(或国别)的著名作家和作品;以教材中出现的文学常识为主,并适当向课外延伸,其衡量标准就是“重要”与否。
二、怎么考
文学常识题的考查带有较强的综合性,常常把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多种文体常识放在一起综合考查。从题型来看,可能会有以下几种题型:
1.表述性单项选择题
即把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中国古代、现代、当代作家,外国作家等相关的文学常识合理组合为四个选项,要求考生选出表述正确的或表述错误的一项。
例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001年全国高考题)
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B.《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C.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驼驼祥子》以及叶圣陶的《倪焕之》,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D.马克·吐温和欧·亨利都擅长写讽刺小说。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镑》和欧·亨利的《警察和赞美诗》等都深受读者的喜爱。
[答案]B 《项脊轩志》的作者归有光是明代散文家,而桐城派是清代的一个散文流派,其代表作家是方苞、姚鼐等。
2.连线型单项选择题
即把作家、作品、作品的时代、作品的体裁(或主人公)等用横线搭配连接,构成单项选择题,要求选出对应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例1.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1998年全国高考题)
A.《秋浦歌》——杜牧——唐代——诗歌
B.《北京人》————现代——话剧
C.《哈姆莱特》——莎士比亚——英国——小说
D.《欧根·奥涅金》——歌德——德国——诗体小说
[答案]B A中《秋浦歌》的作者是李白,C中《哈姆莱特》是戏剧作品,D中《欧根·奥涅金》的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
3.填空题
例1.按要求填空。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它运用了 的创作手法
(2)雨果, 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它的著名作品有 、 等。
[答案](1)《诗经》 赋、比、兴 (2)法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这种填空题是单一的文学常识填空题,也有可能和名句名篇的考查相结合。
例2.按要求填空。
(1)我国 代文学家 在《六国论》中,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六国破灭, , , 。 ,破灭之道也。”
(2)“衣带渐宽终不悔, ”,近代学者王国维用这句词形容治学过程中的执着境界,这句词的原作者是 ,我们学过他的词《雨霖铃》。
[答案](1)宋(北宋) 苏洵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2)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4.判断题
例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我国最早的国别体、纪传体、断代史史书,分别是《国语》《史记》《汉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
(2)盛唐时期,诗歌创作繁荣,流派纷呈,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陈子昂等,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等。( )
(3)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也妮·葛郎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主要人物老葛朗台是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之一。( )
(4)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的浪漫主义杰作,描写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它与《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为“临川四梦”。( )
(5)现代作家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通过祁老人一家的生活变迁,反映了我国前后广阔的社会生活。( )
[答案](1)(3)(4)正确;(2)错误,陈子昂不是山水田园诗人;(5)错误,《四世同堂》反映的是时期的社会生活。
三、怎么办
文学常识浩如烟海,而且因为以前没有把它列入考试范围,考生并没有多少有意识的积累,现在它“不期而遇”,考生不应茫然无措,而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考:
1.粗读原著,加深记忆。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在备考时考生往往只凭一些简单的复习资料来识记,其结果,往往是基础薄弱,识记模糊,答题时会“关公战秦琼”,张冠李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珍惜时间的原则下,粗略读读原著,或读读作品梗概,对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主要内容稍作了解,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
2.以课本为着力点,向课外拓展。作为恢复该考点的第一年,想必不会太难,肯定会以课本内容为主。因此,考生要重视梳理课本“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对单元知识短文及课本后的附录,如《中国文学的鉴赏》《20世纪中国文学概述》《古代小说鉴赏》《现当代戏剧鉴赏》《中国古代文学概述》《鲁迅的生平和创作》《唐诗简介》等等绝不能等闲视之。在熟悉课本上的文学常识后以“重要”为标准,适当向课外拓展。
3.构建文学常识知识网络。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方面,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构建网络。如我国古代小说可构建如下知识网络:
上古先秦两汉:神话传说,它是我国古代小说的起源。主要保存在《山海经》中,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都是其中耳熟能详的名篇。
魏晋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说,分别以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
唐:主要是传奇,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的成熟。代表作品有陈鸿的《长恨歌传》、白行简的《女娃传》、元稹的《莺莺传》等。
宋:话本小说,它的出现标着我国白话小说的成型。代表作有《错崭崔宁》《碾玉观音》等。
1、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2、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3、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仿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二、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肘,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A、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B、情节曲折,故事完整。C、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D、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这样,通过学习知识短文,梳理知识要点,学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明白、清晰的印象,这就为下一步古典小说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教读示范
教读示范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教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范必须做到三点:(1)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2)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3)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读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两篇讲读课文《景泰蓝的制作》和《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引导学生着重分析、研究以下问题:①两文抓住了景泰蓝和荔枝果实哪些特征来说明的。②理清两文的说明顺序。③分析两文综合运用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④分析两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色以及科学小品兼用文艺笔调的写作方法。结合课文实例,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落实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教给学生读写说明文的方法和规律,学生就会自学说明文,能力得到提高。
四、自读深化
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游记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2.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3.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做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
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要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才会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第二步: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时,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1.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2.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
3.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A.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B.情节曲折,故事完整;C.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D.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这样,通过学习知识短文,梳理知识要点,学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明白、清晰的印象,这就为下一步古典小说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第三步:教读示范。
教读示范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交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范必须做到三点:(1)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2)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3)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读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两篇讲读课文《景泰蓝的制作》和《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引导学生着重分析、研究了以下问题:①两文抓住了景泰蓝和荔枝果实哪些特征来说明的?②理清两文的说明顺序。③分析两文综合运用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④分析两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色以及科学小品兼用文艺笔调的写作方法。结合课文实例,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落实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教给学生读写说明文的方法和规律,学生就会自学说明文,能力得到提高。
第四步:自读深化。
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记游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2.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3.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做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
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二、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时,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1.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2.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3.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A.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B.情节曲折,故事完整。C.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D.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这样,通过学习知识短文、梳理知识要点,学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明白、清晰的印象,这就为下一步古典小说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教读示范
教读示范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交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范必须做到三点:1.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2.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3.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读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两篇讲读课文《景泰蓝的制作》和《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引导学生着重分析、研究了以下问题:(1)两文抓住了景泰蓝和荔枝果实哪些特征来说明的?(2)理清两文的说明顺序。(3)分析两文综合运用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4)分析两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色以及科学小品兼用文艺笔调的写作方法。结合课文实例,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落实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学生就会自学说明文,能力得到提高。
四、自读深化
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001-02
最近几年,“穿越小说”以一种势不可挡之势席卷了整个网络小说,“穿越”小说逐步成为一种新的小说类型,吸引了无数和读者的眼球,成为网络小说的新招牌。
一、网络“穿越”类型小说的起源
“穿越”,一般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穿越的物理学基础是来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指出:一个物体的速度大于光速时,就有可能穿越时空。“穿越”并不仅限于回到过去,也可穿越到未来,或者穿越到一个没有历史记录的时代(架空),还有可能穿越到异时空(玄幻文明,仙魔文明,奇幻文明等等)。还有一种叫做“反穿越”,就是从未来或者过去穿越到现在。但是不管是那一种“穿越”,都是时间和空间上的非正常的置换。“穿越”是人类不满足现状,渴望探索与对话的生动体现和精神写照。
“穿越”作为一种文学现象,也是渊源颇长。早在 1889 年,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康州美国佬在亚瑟王朝》这部小说中就“穿越”了一回。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从 19 世纪的美国,跨越到公元6世纪,也就是1300年前的亚瑟王朝。要说“穿越时空”的鼻祖,他当之无愧。在中国清末明初时期,晚清小说创作中也有一个“穿越”浪潮。当时有许多小说打破时空界限安排古典小说中的人物走进“新时代”,参与现实的社会生活和政治改革,表达他们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理想世界的追求。
100多年后,“穿越”现象大量涌现在文学作品中,形成“穿越”浪潮。1993年,台湾作家席绢出版的《穿越时空的爱恋》,1997年,香港作家黄易出版的《寻秦记》,这两部小说是当代华语文学穿越类型的滥觞之作。2006年,金子的《梦回大清》将整个穿越小说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2007年是穿越小说发展的颠峰时期,被称为“穿越年”。 2007年9月,作家出版社以12%的版税、各10万册的首印量签下《木槿花西月锦绣》、《鸾》《迷途》、《末世朱颜》“四大穿越奇书”,将这场由网络写作狂欢引发的时尚阅读热推向了极致。至此,“穿越”成为网络小说的一个重要的小说类型,吸引了许多和读者。有人甚至声称:网络阅读,不知道“穿越”的人已经过时了。不管是知名还是不知名的文学网站,纷纷打出了自己的“穿越”牌。
二、网络“穿越”类型小说的界定和分类
到底什么是网络穿越类型小说,如何界定,这是把握网络穿越类型小说一个首要的基本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先要回到对“穿越”这种现象的理解。一般意义上所谓的“穿越“,第一个要点,应该有穿越的实际动作。如果是想象中的穿越,不能叫真正的穿越。第二个要点是应该有非常规的时空置换。从过去时空、现实时空、未来时空的A地到B地,这个都是常规的时空置换,没有产生逆转的时空性,所以也不是真正的穿越。第三个要点是穿越之后,真正实现了不同时空的不同思想和观念的碰撞和交流。如果,“穿越”之后,没有碰撞和交流,是假“穿越”。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尝试为网络穿越小说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反映某主人公(可是古代人、现代人、未来人),由于某种原因穿越到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时空,在时空错置和思想观念的矛盾中重新生活,试图带来改变,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的小说。
目前网络“穿越”型小说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架空言情穿越小说,二类是架空历史穿越小说。架空言情穿越小说大多为五花八门不可思议的爱情、充满网络所谓的“”,和读者以女性为主,占群体数量的80%以上,架空言情穿越小说,其言情倾向性比较明显,可以说相当于言情小说,甚至有演变成“”小说的趋势,文学价值不是很高。代表作品有金子的《梦回大清》,狭义的穿越小说主要指的是这一类。架空历史穿越小说多以历史为依据,意图以现代优势,改变过去的历史,对历史进行深刻的反思,大多为熟悉历史的男性所写。这类小说,虽然主人公为现代穿越过去的人物,但整个故事非常接近历史,可以类似于历史小说。代表作品有《新宋》、《窃明》等,这类文学价值较高,学术界比较认可。
三、网络“穿越”类型小说的叙事语法
叙事语法是小说类型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所有的类型小说都不是天生的,都是继承“传统”上面的创新。这里的“传统”就是类型小说基本的叙事语法,或者也可以叫文学成规。叙事语法旨在建立一套叙事共同模式的规则和符号系统,其主要目的就是寻找某一特定小说类型在艺术形式上的共同性,并考察这些主导型艺术“恒定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镶嵌。鲍· 托马舍夫斯基把叙事基本语法称为“主因素”。他说:“类别的特征,即组织作品的结构的手法,是主要的手法,也就是说,创作艺术整体所必需的其他一切手法都从属于它。主要的手法称为dominant (主因素)。全部主因素是决定形成类别的要素。“主因素”是形成一类小说的基本要素和自我标志。要认识一类小说,首要的工作自然是把其主因素找出来;同样的,要评价一部小说,也首先要把捉住其主因素。当然找出“主要因素”这只是研究的基本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小说类型基本叙事语法的文学及文化意义,这才是类型研究的中心任务。目前网络穿越类型小说的叙事语法,大概可以分为下面两种类型:
(一)穿越爱情,寻找爱情,实现价值
首先,架空言情穿越类型小说的爱情背景是穿越的爱情,这个爱情不是纯粹现代的都市爱情,而主要是现代和古代融合的爱情,这显示了穿越类型小说爱情的特殊性和矛盾性。其次,穿越类型小说穿越爱情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穿越去寻找现实当中不存在或者找不到的理想和完美的爱情,从而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所以,架空言情穿越类型小说不管怎么穿,第一个特性就是这个爱情,必须是穿越了的爱情,这个是爱情的背景模式;第二特性就是这个爱情,必须是相对干净简单的爱情,除了爱情不带有多少功利的色彩,从而能超越现实爱情的无奈与痛苦,这个是爱情的主题模式。
(二)穿越历史,改变历史,实现价值
架空历史穿越类型小说,同样的,这个历史是穿越的历史,这个不是史学家笔下的历史,也不是一般的通俗历史演义和野史。和正统的历史相比,穿越的历史没有那样的严谨,和一般的通俗历史演义和野史相比,穿越的历史,多了现实与历史的融合与碰撞。穿越历史,主要的目的是想运用现代的优势去改变遗憾的历史,试图阻止历史的进程,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自己地位和功业,从而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架空历史类型小说在历史观上更多的选择是现实主义,虽然具有现代优势,但是却并不得志,不足以真正逆转历史的进程。历史终归是历史,是无法改变的,也让穿越的历史带上了一些悲剧的色彩。
四、网络“穿越”类型小说的意义
(一)社会心理意义
时下,“穿越”成为一股热潮,应该是我们一些社会心理问题在文学上的一个“移情”,探究“穿越”浪潮带来的社会心理意义是解读穿越类型小说的一把非常重要的钥匙。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人在满足低级需要之后,会追求更高级的需要。现代社会在温饱、安全、社交、尊重等前四种需求都得到满足的今天,越来越渴求体验更高端的需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但是现实世界,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太多的迷茫和无奈。目前,我们国家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带来的社会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一是经济体制转型带来的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严重。很多人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因为经济原因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对待,从而导致心理落差,产生挫败感。二是政治体制转型带来的公平、正义、民主的缺失,与政治精英集团相比,普通的社会民众的利益诉求得不到充分的保证,也无力改变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从而带来强烈的失望感和无助感。三是文化体制转型带来的信仰缺失,心灵空虚。传统文化正面临解构,西方文化涌入带来思想的混乱,新的主流文化价值尚没有建立。社会民众人生观和价值观迷茫,无所寄托。现实心理的无助、无奈和压抑,总要寻找心理的宣泄。而宣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文字或者文学去通过想象创造或者改变历史,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这也是时下“穿越”火爆的社会心理原因。
架空言情穿越小说主要反映的是女性的女人梦。在现实生活中女性受到歧视和漠视的现象还是有很多,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非常脆弱,自我价值的实现往往依附于男性。但在架空言情穿越小说中,女性的主体意识得到了释放,女人成为了真正的女人。女人成为了自己命运的主宰。她不再是任何人的依附品,她自主地追寻理想和完美的爱情。这种另一时空里理想化的纯粹爱情远离功利,远离世俗,是那么的干净和纯净。这种爱情是对当下物质爱情的失落和反思,更是女性对自我爱情的觉醒和不懈追求。女性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完美爱情,梦也就算圆了。而架空历史穿越小说则主要反映的是男性的英雄梦。作为男性,英雄情结是必然的。但在当下,要实现这个英雄梦却机会很少。于是只能穿越到古代去寻梦,以现代的优势去改变古代历史,从而建功立业,顺便还能抱得美人归。这无疑是现代男性在当下社会语境中的变态心理。《寻秦记》中,项少龙回到秦朝,帮助嬴政获得王位;《新宋》中,石越回到宋朝,进了一系列现代意义的改革和变法,最终帮宋朝渡过了危机。女性穿越实现了女人梦,男性穿越实现了英雄梦,这些满足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实现的各种愿望,这也是穿越小说如此受追捧社会心理原因。
(二)历史意义
穿越小说的历史意义与社会心理意义相比,应该说更多的是一种文学本身衍生的客观意义。穿越小说的第一个历史意义是穿越回到古代,对古代历史文化的详细描述,客观上普及了历史知识。对加强民众对历史的了解,加强民众的历史责任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穿越小说的第二个历史意义是主人公试图用现代优势去改变历史,但是往往在与历史的较量中带来种种不适应和尴尬,能够引发我们对历史的反思,更好地把握现实,面对未来。穿越小说的第三个历史意义,是用穿越的方式来写历史,颠覆了传统的历史写法和历史认知,其实历史可以这样写,历史可以这样去理解,虽然这样写和认知未必是好事,但是客观上开拓了一种全新的历史认知和写作模式。
(三)文学意义
穿越类型小说的文学价值一直有争论。有的人认为“穿越”无非就是对现实的逃避,对现实的无助。但是从“不平则鸣”的角度来考虑的话,逃避现实,表达了对现实的不认可,暗示了改变现实的契机,这样一来,穿越小说的文学主题价值将得到很大的提升。第二个文学意义应该是穿越小说,融合了历史小说、言情小说和玄幻小说等的特点,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类型小说,这对小说的类型理论是一个很好的实践。第三个文学意义,是穿越小说那种,戏仿、游戏等手法带来全新的体验,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
基金项目:娄底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度院级课题“网络小说类型理论构建与实践研究”(2011SK01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涵茗.网络穿越小说初探[J].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6).
[2]雷小芳.网络穿越小说简论[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7).
[3]李玉萍.网络穿越小说热潮原因解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12) .
[4]王珂.穿越小说承载的社会意义[J].电影评介,2010(22).
叙事文本是时间的艺术,在有些叙事文本中,时间甚至成为被关注的焦点。英国女作家伊丽莎白・鲍温曾指出:“时间是小说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我认为时间同故事和人物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凡是我能想到的真正懂得、或者本能地懂得小说技巧的作家,很少有人不对时间因素加以戏剧性地利用的。”{2}穿越小说在时间叙事上匠心独运,以叙事时间、历史时间(故事时间)、心理时间、环形时间之间的交织与对话,构成了多重时间序列的转换与续接。
依据热拉尔・热奈特的现代叙事学理论,叙事时间是指在叙事文本中出现的时间,其不以实际中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以及时间长短进行表现;而故事时间即被讲述的事情的时间,则指按故事发生发展先后顺序排列出来的自然顺序时间。{3}通过对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的调节,可以控制小说情节发展的节奏,从而使情节更加生动,进而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穿越小说的主人公往往穿越到真实的历史时期,这类小说不会改变历史的走向,主人公以在场的方式见证或无形中参与历史的发展,历史仅仅充当小说情节发展的框架。在这种类型的穿越小说中,真实存在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时间是小说的故事时间(也是历史时间),通过叙事时间将历史与虚构统筹起来,从而达到想象历史的目的,它是支撑穿越小说故事情节进展的框架时间。
大部分的穿越小说均选取一中国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作为小说叙事的时间节点,小说的主人公穿越到过去,总要先估算一下自己身处于哪一个历史时间,以预知接下来的历史走向。在历史时间里,女性主人公穿越过去往往与王公贵族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男性主人公则实现了建功立业、挽救苍生的梦想。因而,历史时间本身就会成为主人公思想情感的出发点,乃至行为的动机。桐华《步步惊心》中的主人公若曦,因为预知了四阿哥会成为雍正帝的历史走向,为了自己日后能够获得四阿哥的庇佑,因而时时处处留心四阿哥的喜好,最终对其产生了爱慕之心;又因为预知了众皇子日后的悲惨命运,常年忧思在心,因而造成寿命减损。历史时间为穿越小说主人公的行为和心理的变化发展提供了叙事基础。
如果说历史时间是穿越小说文本的外部标识和框架,那么叙事时间则是文本的内部形式和结构。穿越小说的叙事时间依据历史时间发展,叙事时间包含在历史时间之内,并在某一历史时间点上展开,形成故事情节。历史时间是客观存在不会发生改变的一个常数,但是当它被纳入叙事过程中时便会改变这一特性,成为一个变数。叙事时间既可以浓缩较长的历史时间点,用较少的文字描述较长的历史时间,也可以拉长较短的历史时间点,有时讲述的一日事情甚至比讲述几十年的事情所用的字数还要多。这是因为叙事时间本质上是人对世界、历史和人生的主观感觉在作品中的投射,人作为叙事者自然就会依据自身情感和心理经验对历史时间进行选择,好的小说家会灵活均衡地布置时间点,协调历史时间和叙事时间的关系,从而使故事情节的设置更丰富生动,故事内容更丰盈充实,双重叙事时间的叠合避免了单纯的历史时间叙事造成的流水账似的叙事效果。事实上,在穿越小说中,真实的历史事件与小说中的历史事件并不存在对应的关系,作者只不过是借用历史这个外壳来填充自己的想象,这在架空历史类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末世朱颜》《篡清》这两部“清穿”小说,选取的历史时段是中国饱受西方殖民侵略的晚清时期,主人公穿越过去,改变了中华民族被殖民被侵略的屈辱历史,并引领中国走向强盛。历史无法被更改,但是“穿越”的时间叙事模式在改造历史上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在完全架空的穿越小说中,主人公身处的世界是一个完全虚拟的时空,作者已经摆脱了历史时间的限制,可以任意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如海飘雪的《木槿花西月锦绣》,作者可以随意设置情节,虚构故事背景。这类小说没有了历史时间的限制与束缚,穿越的叙事时间会更好地构建,更可以毫无束缚地释放想象力。
不仅通过调节叙事时间改写漫长的历史时间,穿越小说还因主人公的“亲历”行为,囊括了人物的心理时间。最初将“心理时间”与现实中的时间观念区分开来的是20世纪的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他的一系列心理研究理论极大地影响了西方意识流文学的发展,其“心理时间”观念逐渐被应用到现代小说的创作中,打破了传统小说时间叙事上的单一性。人的意识流动多神游八极,无方向感可言,飘忽不定、转瞬即逝的心理意识活釉谙咝允奔湫鹗轮惺悄岩哉箍的,心理时间的运用可以弥补线性时间叙事的不足和缺陷。穿越小说在心理时间上具有三重性,即回忆“过去”、感受“现在”和预知“未来”。《凤求凰》中的主人公楚玉穿越到了南北朝山阴公主刘楚玉的身上,在心理上既要饱受思念亲人之苦,也要时刻担心历史上山阴公主被杀害的悲惨命运,在预知历史的走向中战战兢兢地度日。因为穿越人物对于“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预期,相对于当时的时间来说都是“过去”,故穿越小说的心理时间具有多重性和相对性,包含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段,从而与历史时间、叙事时间交相辉映。
线性时间叙事是传统文学叙事中惯用的表达方式,即故事的发生发展一直到和结局遵循固定的直线式方式。穿越小说打破了现实世界中时间的线性思维,穿越前和穿越后的时空因着“穿越”这一行为得以交叉和沟通,线性的时间观变成了环形的时间观。环形的时间逻辑使得穿越小说主人公既可以进行多次穿越,也可以进行反穿越,在时空的跨越上具有相当大的广度,而且环形叙事时间的建立使得人物在另一时空的重生甚至永生也成为可能。比如,《木槿花西月锦绣》的主人公投胎转世为新生婴儿,人类希望回到过去重写人生的愿望在穿越小说中得以实现。此外,环形的时间思维使得各个历史时空与未来时空的改变和重构成为可能,穿越主人公也便拥有了优于古人的预知历史走向的能力,《凤求凰》的主人公楚玉便运用了此能力才避免了杀身之祸。穿越过去、预知历史,这为小说的情节设置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这也是中国的穿越小说钟情于古代时空的原因之一。
二、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叠加
空间叙述也是叙事学研究的重要维度,有研究者将小说的空间内容划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地域的内容,它承担着人物的活动,同时又限制着活动的范围;二是社会的内容,它将人物与人物的关系统统网罗于内;三是景物的内容,它是地域内容与社会内容在作品中的具体化与形象化。小说空间,就是这三方面内容的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4}“地域内容”即小说的“物质空间”,其主要作用是为故事的发生提供场景以及为人物的活动提供具体的场所,故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情节都得在这个物质空间中展开,这也是小说空间最基本的功能和任务。“社会内容”即小说的社会历史文化空间,小说的叙事空间能够为一切事情的发生发展以及人和物的活动提供一个广阔的场所,但是空间除了具有物质属性外,还是一定社会历史文化影响下的产物,是由社会群体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关系中生产出来的,叙事空间不可避免的带有社会属性。而人们在不同的物质空间和社会文化空间中又有不同的心理体验和感受,因此,小说除了具有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外,还有另外一种空间形式,即心理空间。新世纪穿越小说是由以上三种空间形式组织起来的,多维空间的叠加使其在叙事上更具层次性。
物质空间是最基本的小说空间,也是人们具体真实可感的空间。物质空间在小说叙事结构中起着“负载”和“框定”的作用,它是作品中一切事物实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的背景,是小说叙事中最不可或缺的空间形式。物质空间根据所选择时空的真实与否可以分为历史性空间和虚拟性空间。历史性空间指的是史书记载的真实存在的历史时空,如中国古代的历朝历代以及世界历史中的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等等。如悠世的《法老的宠妃》以古埃及作为小说的历史性空间。虚拟性空间即全架空小说的物质空间形式,小说中的环境和人物完全是虚构的,有些虚拟性空间类似于历史上的某个时代,但其本身并非是真实存在的,如猫腻《庆余年》中的庆国、禹岩《极品家丁》中的大华王朝;另一种虚拟性空间是将“穿越”与玄幻、魔幻、科幻、奇幻题材相结合产生的异度空间,如唐家三少《斗罗大陆》中的斗罗大陆、小佚《萧然梦》中的天和大陆。
无论何种小说,都会包含一定的社会因素,由于人的生存空间总会受到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因而穿越小说便形成了两种社会空间,即穿越前的现代社会空间和穿越后的古代社会空间。现代社会空间和古代社会空间分别承载着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因而处于F代空间中的人物在进入古代空间后,便带着固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逻辑来看待另一空间中的人和事,这便造成了文化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形成两个空间社会文化的碰撞,穿越的效果便得以显现出来,形成一种新奇的叙事方式,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在空间叙述上,尽管穿越前后的两种物质空间是平行的,但是穿越前后的社会空间是叠合在一起的,小说的虚拟空间便在以现代社会为代表的现实空间和以古代社会为代表的历史空间的交叉中得以成立,在叙述历史空间的同时并没有将现实空间束之高阁,而是将现实空间化为碎片化记忆穿插在历史空间中。如《步步惊心》中若曦对月跪拜,寄托自己对现代空间中父母的思念;《绾青丝》中叶海花在现代空间中因患乳腺癌遭遇情感挫折,便想在古代空间中寻找到真爱。
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是读者在阅读作品时能够真切体会到的空间形式,属于空间形式中的“外空间”和“显空间”,那么充实在作品中人物心理空间相对前两者来说则属于“内空间”和“隐空间”。“显空间”与“隐空间”的交汇与转换,大大拓展了小说的叙事空间。穿越小说人物心理空间的建构主要是通过内心独白和回忆的方式建构起来的,人物心理空间与物质空间、社会空间相互重叠,在叙事上建立起因果联系,推动了作品的叙事进程,增强了作品的叙事效果。《末世朱颜》中的主人公欧心妍穿越到饱受列强欺凌的清末,面对国破家亡的历史处境,如果不去改变历史的轨迹,那么就要眼睁睁的看着中国走向任人宰割的命运,但是如果自己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势必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未来时空中亿万民众的凭空消失。两种艰难而又矛盾的选择时刻煎熬着欧心妍的内心,这种心理上的挣扎便是小说的一条叙事辅线,表现方式就是以欧心妍的内心独白呈现的,并成为下文改造历史的叙事起点。
三、“拼贴”:时空交错叙事的生成
穿越小说在时空结构上具有突出的交错式特征,跳跃性和灵活性鲜明,可以跨越不同时空之间的限制,将现实时空、心理时空与历史性或虚拟性时空进行联结与并置,从而造成了不同时空间鲜明的对比,产生独特的叙事效果。在叙事手法的运用层面,这种时空交错效果主要是由后现代主义的“拼贴”技法来完成的。
“拼贴”手法起源于绘画,原指将不同的素材收集起来进行加工的技法,后被应用于文学创作之中,指“(文学创作者)将各种典故、引文、表达法、谚语、笑话等杂揉在一起,混合不同作家作品中的词语和段落,将文学作品、科学论文、哲学、历史、心理、日常生活用语等不同风格的元素整合在一起,将彼此毫无关联的散乱碎片拼贴成一个整体”{5}。简言之,“拼贴”是对古今元素进行汇聚与杂糅,从而形成陌生化叙事效果的一种手段。穿越小说时空交错叙事的“拼贴”方式主要是通过身份拼贴、语言拼贴、文化拼贴、价值观念拼贴四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人物身份的拼贴主要体现在灵魂穿越小说中,一个现代人物的灵魂穿越到古人身体中,从而在人物名称、外貌举止、衣着服饰、生存环境上面体现出穿越人物的古今“合体”性。如《凤求凰》中的现代女青年楚玉遭遇飞机失事,灵魂穿越到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山阴公主刘楚玉的身上,楚玉因此具备了山阴公主的身份和容貌,完成了古代身体和现代灵魂的拼贴。在性别转换的穿越文本中,主人公灵魂穿越到异时空,不仅人物名称等发生改变,其性别也发生了改变,在生理性别和文化性别上完成了拼贴,具有了“雌雄同体”的性别身份,形成鲜明的戏剧性效果。如狐兮的“男穿女”小说《西周香魂记》,现代刚刚毕业的二十几岁的男青年因感觉生活无望,于是求助穿越公司,希望穿越到古代开启新的生活,不料,自己不仅保留着现代记忆,性别还发生了改变,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西周美女褒姒,一个男性青年的灵魂被拼贴到异时空的绝世美女身上,这一切都为其时空叙事增添了诸多曲折、趣味、诡异的“陌生化”效果,甚至有着某种女性主义叙事学的意味。{6}
语体拼贴也是穿越小说的一大特色,它将网络语言、俚语、外语、笑话等现代语体与古语、书面语杂糅、交织,形成了不同话语风格和语言类种的“混搭”使用,增强了文本的时空交错效果。比如鲜橙的《太子妃升职记》,一位现代社会中的男性,灵魂穿越到了异时空的太子妃身上,为了生存便想方设法地去讨好太子,口语、书面语、外语和网络语言拼贴在一起,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性效果。再如《凤求凰》中,“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是世界上最深的寂寞和绝望――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7},则是古代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的巧妙拼贴。
现代与古代价值观的碰撞则将穿越小说时空交错的拼贴性质往纵深处书写。如《步步惊心》以二十五岁的单身女白领张晓穿越到了清朝成为十三岁的满族少女若曦的故事,小说以张晓的叙述视角和现代人的知识、思想看待当时周围的一切。得知十阿哥被康熙指婚,在古代即使是皇子也没有真正的人身自由,小说叙述到:“我难过不是因为他的婚事,而是因为他的婚事是别人强推给他的,他并不想要……我难过是因为为什么自己的命运要听别人摆布,为什么不可以自己决定?”{8}这种话在清朝这个封建王朝是被视为大逆不道的,若曦之所以大胆地道出内心的悲愤,就在于她身上带着前世根深蒂固的现代价值理念。不管是尽其所能地帮助敏敏格格x择一份适合她的婚姻,不希望她与其她女人共侍一夫沦为皇室联姻的牺牲品,还是在姐姐临死前让八阿哥写休书,以便让姐姐死后与她的心上人团聚,都是现代人自由平等观念的体现,这与清朝等级制与男尊女卑制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二者的平行拼贴也加剧了小说的时空交错性质。
古今文化拼贴在穿越小说中更是比比皆是。也正因为各种文化的穿越和拼贴,看似十分荒诞的时空交错情节才具有了某种可能性和可观赏性。事实上,这正是穿越小说最吸引读者的地方。《步步惊心》的作者桐华在答记者问时便指出运用时空交错叙事手法的创作目的:“用现代人的思想和古代人互动,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容易接受。”{9}而据调查,穿越小说最吸引读者的地方也便是时空交错所带来的现代文化和古代文化的摩擦、碰撞{10}。
总之,尽管有着过分追求情节奇异性的消费主义倾向,穿越热潮的兴起还是突破了传统文学与常规叙述的拘囿,带来了小说写作的又一次革新,时空跳跃性带来的“陌生化”叙事张力,以文学想象的方式突破和超越了人们自身存在的既定时空限制,满足了现代人对“异”时空的神秘遐想与精神上的自由感,并由此大大拉近了与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距离。调查显示,穿越小说的读者几乎全是年轻人,而这是有着深层次心理原因的。从内容上说,穿越小说以文学想象的方式释放了现实世界中青年人被压抑的激情与梦想,给尚处于社会边缘的青年人极大的心理代偿感;从形式上说,穿越小说的网络连载、论坛、跟帖、留言、打赏、情节接龙等运作方式,给了青年读者多样化的参与机会,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介入到穿越小说的艺术创作之中,提供给了他们自我发声的渠道,这是符合青年亚文化的传播原则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与通常所理解的以激烈地对抗主流文化以表达自我“不同意”诉求的青年亚文化有所不同,网络穿越小说似乎更符合迪克・赫伯迪格所说的宽泛意义上的“亚文化”定义,“亚文化可以代表生活中的主要范围……围绕这一核心凝聚着秘密的完美认同;或者,亚文化可以是一种无足轻重的娱乐,稍稍减轻了现实的单调意味……亚文化可以作为一种逃避的手段,一种完全脱离周围环境的方式,或者作为在度过一个放松的周末或夜晚之后,回过头来适应环境并安定下来的途径”{11}。的确,网络穿越小说的自由、轻松、戏谑、拼贴、随心所欲的轻喜剧风格与其说是对主流文学与精英文化的对抗,不如说是反讽与逃避。比如,本文所论述的其所建构的穿回过去的奇特“异”时空,实在是因为太过天马行空而近乎现代人的“白日梦”,使人寻求心理安慰有余,提供问题解决之道不足;还如穿越小说中的女性意识问题,尽管穿越小说中的女尊、女强等类型塑造了强悍的女性形象或以女性视角言说女性为中心和主体的女性故事,但因为过分浪漫主义的我行我素而削弱了女性表达的现实力度与艺术深度,并没有有效承载亚文化应有的颠覆,反而在近乎闹剧的自由与轻松中迷失了其女性主义的话语力量。
因此,网络穿越小说与青年亚文化的关系并不能做简单化的理解,本文对其奇特“异”时空叙事的分析目的也在于此:一方面,穿越小说以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叙事时间、历史时间、心理时间、环形时间的交汇与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叠加,以后现代主义的“拼贴”方式鲜明体现了青年亚文化的“狂欢化”特征,满足了青年人的神秘遐想与精神上的自由感、颠覆性、超验性;另一方面,该“异”时空因为与现实联系过于稀薄而仅仅囿于文学想象的范畴内,只能作为一种文化发挥其亚文化力量,反而有可能沦为逃避性的乌托邦所在对青少年的现实成长产生某种不利的影响。{12}可以说,青年亚文化对青少年的正负影响力在网络穿越小说中均有所体现。
注释:
{1}关于“虚构”“非虚构”的言说见孙桂荣:《非虚构写作的文体边界与价值隐忧――从阿列克谢耶维奇获诺奖谈起》,《文艺研究》2016年第6期。
{2}吕同六编:《20世纪小说理论经典(上)》,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602页。
{3}[法]热拉尔・热奈特著,王文融译:《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页。
{4}金健人:《小说的空间构成》,《杭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5}李玉萍:《网络穿越小说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04页。
{6}孙桂荣:《现状与问题:女性主义叙事学的本土化实践》,《南开学报》2016年第4期。
{7}天衣有风:《凤求凰》,起点中文网2008年。
{8}桐华:《步步惊心》,晋江原创网2005年。
{9}童雯霞:《桐华:用现代人的思想和古代人互动》,《羊城晚报》2011年10月3日。
{10} 《问卷星:关于穿越小说的调查问卷》,见[EB/OL]. http:///report/165429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