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腺体肿大范文

时间:2023-12-02 15:43: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呼吸道腺体肿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篇1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038-01

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上与颈部肿块相鉴别,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共收集了我院流行性腮腺炎性流行期的腮腺炎患者,所有病例均经高频超声检查,并经临床治愈后证实。

年龄3-18岁,平均9岁。男104例,女92例,均以发热或耳前或颌面部肿疼数日或1-2天就诊。体温38-41℃,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增高,所有患者查体均发现单侧或双侧耳前颌下或头颈部触疼、肿大包块。

1.2 仪器与方法:ATL HDI-5000彩色超声诊断议,运用高频探头L12-5,探头频率范围5-12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检查区,探闲直接置于肿疼处,以二维超大规模声观察腺体或肿块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周边回声,测量最大并后径双侧对照。以彩色多普勒观察内部血流,测其血液阻力指数。

1.3 结果:196例双侧超声检查发现累及双侧腮腺+双侧颌下腺34例。双侧腮腺68例。双例腮腺+单侧颌下腺26例,单侧腮腺+双侧颌下腺20例,双侧颌下腺20例,单侧腮腺3例,单纯颈部淋巴结肿大9例。

声像图表现:受侵腺体均弥漫性肿大,腮腺厚度均大于1.5-2.1cm,颌下腺厚度均大于1.5cm,内部较正常腺体回声减低,不均质。腮腺炎直抒己见像图显示腮腺肿大,轮廓模糊,内部回声减低,欠均质,发病时间越短,内部回声越低。颌下腺炎声像图,显示腺体肿大,内回声减低,不均质。彩色多普勒显示受侵腺体血流信号丰富,呈“火海征”,阻力指数较低:0.52-0.64,平均0.54。

2 讨论

篇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01~200712沈阳市传染病院收治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炎48例,其中12~15岁19例,16~18岁29例;1~3月份发病23例,4~6月份10例,7~9月份9例,10~12月份6例;明确未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14例,接种史不详者34例。

1.2 临床表现

48例患者均为双侧腮腺肿大。腮腺炎发病后3~8 d,肿大的腮腺开始消退时出现疼痛,随之肿胀伴有触痛。其中单侧肿大47例,双侧肿大1例。患者均伴有发热,体温37.5~39.9 ℃,并伴有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1.3 治疗

给予清热、解毒、抗病毒、对症治疗,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维生素C、能量合剂,肌内注射干扰素注射液,口服双根合剂,发热时酌情给予退热剂等。48例患者均在诊治7~15 d内痊愈,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2 护理措施

2.1 消毒隔离

讲解隔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实行呼吸道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室温18~22 ℃,湿度50 %~60 %。空气消毒机消毒每日2次,每次1 h。

2.2 高热护理

卧床休息至热退,监测体温每4 h 1次,高热时给予头部冷敷,温水或醇浴等,温水拭浴水温32~34 ℃,乙醇拭浴、温度30 ℃[2]。衣被穿盖适宜,出汗后及时用软毛巾擦干,及时更换内衣。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利汗液蒸发散热[3]。

2.3 饮食及口腔护理

患者常因张口及咀嚼食物使局部疼痛加重,因此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忌酸、辣、硬而干燥的食物。常用吸水管吸取温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湿润。

2.4 炎护理

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局部清洁,一般常用棉垫及丁字带将阴囊托起,本院现采用穿游泳裤方法将阴囊托起,减轻坠痛,此方法简单,患者易接受,同时减少了用棉垫及丁字带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和不舒适感。本组48例患者全部采用此方法,患者反馈无任何不适感。此外针对局部给予冷敷减轻疼痛,但禁用冰敷,以免引起萎缩[3]。注意观察肿大消退情况,有无鞘膜积液和阴囊皮肤水肿等情况,有变化随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2.5 心理护理

患者多为家中独生子,因此患病后患者及家属特别紧张,医护人员注意服务态度和蔼,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本病的相关知识及治愈病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信心,消除焦虑心理。

腮腺炎病毒属副黏液病毒,对腺体和神经组织有易亲合性,腮腺炎实质是一种多器官的疾病[4]。病毒容易侵犯发育成熟的生殖腺,青春期男性易并发炎。我们在48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炎的护理中以病人为中心,用最简单的护理方法满足患者的需要。为患者带来方便是护理的发展的方向,而且还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及早发现患者有无并发症发生。此病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集体机构的接触儿童应检疫3周。对易感人群可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做好预防接种,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降低发病率。

【参考文献】

[1]沈晓明,王卫平. 儿科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9.

篇3

目前也见到一些腮腺炎第二次感染者。其原因有二:一是又被其他病毒所感染;二是第一次患流腮造成腮腺管口阻塞扭曲等原因所致。

流腮潜伏期为14天~24天,部分患儿在腮腺肿大之前的一两日内,有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乏力、食欲下降、头痛、呕吐、咽喉肿痛等。腮腺肿大多为两侧性,一般先见于一侧,1日~2日后波及双侧,两侧同时肿大者也可见。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2天~3天达到高峰。肿胀为非化脓性,局部疼痛及感觉过敏,张口咀嚼时更显著,表面灼热,有弹力感及触痛。颊内腮腺管口可见红肿。颌下腺肿大者较多见。少数患者仅有颌下腺肿而无腮肿。腮腺肿大持续约4日~5日以后逐渐消退。腺肿整个过程大约1周~2周,可同时伴有发热乏力、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篇4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诊治流行性腮腺炎患者202例。其中男性患者121例,女性患者81例;儿童145例,青少年37例,成人20例。年龄最大者43岁,最小者2岁。全部治愈。

1.2临床表现

48位患者有体温中度升高、头痛、乏力、纳差等前驱症状。一侧腮腺肿大患者107例,双侧同时肿大患者95例。腮腺肿大持续10~14天,体温最高者达40℃。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灼热、触痛感,张口、咀嚼特别是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肿痛在3~5天达到高峰,一周左右消退。7例患者合并脑膜脑炎,具有头痛、呕吐、嗜睡等症状。2例患者有下腹疼痛、肿胀等炎症状。4例患者有上腹疼痛及压痛、呕吐,血、尿淀粉酶增高等胰腺炎症状,1例患者有胸闷、心悸等心肌炎症状。

2护理

由于本病目前无特殊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处理,故护理人员应针对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时有效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适时进行呼吸道健康知识宣教,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水平,注意患者的心理活动,消除思想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防止并发症发生,早日康复。

2.1呼吸道道隔离

按呼吸道传染病护理,实行同病种住一室,其中对重症患者实行单间隔离,一般应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对其呼吸道分泌物及污染的物品应进行消毒。

2.2病室要求

保持房间整洁,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避免风直对患者。室温保持在18~22℃,相对湿度50%~60%,保持环境安静,减少人员探视,病房内每日用紫外线消毒一次。

2.3口腔护理

腮腺肿痛,影响吞咽,口腔内残留的食物残渣易致细菌繁殖。应常用温盐水或朵贝尔溶液漱口,或食后用软毛牙刷刷牙,鼓励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以免继发感染。如患者高热胀痛不能进食可用3%碳酸氢钠溶液做口腔护理,每日2次,粘膜溃疡者涂锡类散,口唇干裂涂石蜡油,保持湿润。

2.4 饮食护理

饮食应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如新鲜果汁、蒸蛋等。可常更换食物品种,并做到少量多餐,以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不可给酸、冷、辣、硬而干燥的刺激性食物,否则可引起唾液分泌增加,使排出受阻,腺体肿痛加剧。

2.5减轻疼痛

对于腮腺肿痛部位可予冷敷,使血管收缩,亦可用如意金黄散调水或食醋敷于患处,并保持局部药物湿润,每日1~2次,以减轻疼痛。

2.6高温护理

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严密检测体温变化,观察热型。体温持续在39℃以上时,应每4小时测试体温1次,并给予头部冷敷,温水或乙醇擦浴,还可根据医嘱应用适量的退热剂。在患者大量出汗,退热时,应密切观察有无虚脱现象。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出汗后及时要更换内衣裤。发热早期可给予利巴韦林、板蓝根等抗病毒治疗。

2.7并发症治疗

2.7.1脑膜脑炎

为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并发症,除按一般护理外,患者应禁食,密切观察神态。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备好急救药物,加强巡视,及时正确地应用脱水剂,防止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发生。

2.7.2炎

是男孩最常见的并发症,应注意观察体温变化、下腹疼痛、胀痛等症状。嘱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遵医嘱使用退热剂,抗病毒治疗,以十字带抬高托起阴囊。

2.7.3胰腺炎

轻度或亚临床型胰腺炎较常见。常表现为发热、寒战、呕吐、上腹痛及压痛,血、尿淀粉酶及血清脂肪酶升高。一旦发现,应予禁食,输液,保证水、电解质、热量的供给,必要时可胃肠减压。

2.7.4心肌炎

心肌炎常有胸闷、心悸症状。患者应卧床休息、监测呼吸、脉搏、血压、心律变化,必要时心电监护,控制输液量和速度。

2.8心理护理

患儿住院常需要隔离,易产生紧张、恐惧、孤独心理,使病情加重。常表现出大哭大闹、拒食、抗治疗,甚至逃跑等。护理人员对此应加倍关注,耐心劝导患儿,安心休息,配合治疗。对恢复期的患儿应认真安排好教、养活动,如复习功课、游戏等。鼓励患儿适量运动,保持良好情绪,促进疾病康复。成人患者由于疾病引起的不适,加之对患病不能接受,常表现为不理解,认为只有儿童才会患此病,缺乏呼吸道传染病的保健知识,应对其加强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等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消除其恐惧心理,提高认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以乐观的态度,顽强的精神战胜疾病。

2.9家庭护理指导

单纯性腮腺炎患者可在家隔离治疗护理,护理人员须指导患者家属做好隔离、用药、饮食、退热等护理,并学会观察病情,一旦出现严重症状,应立即就诊。在流行期间应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对易感儿可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同时应加强托幼机构的晨检工作,对与可疑患儿有接触的小朋友,应观察21天,同时预防性口服板蓝根冲剂。

为了减少流行性腮腺炎及其并发症的发生,首先应加强腮腺炎疫苗的预防接种,腮腺炎疫苗的初种时间为12~15个月龄,复种时间为4~6岁,接种后90%以上可以产生抗体,其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中和抗体可保持95年,各地区各单位应有计划有规律地接种腮腺炎疫苗,尤其对幼儿园、小学生、城市暂住人口的子女,减少初种及复种漏种率。其次要做到早发现传染病病人,早期对病人采取隔离和规范治疗措施。最后要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科普知识宣传,提高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能力,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人体抵抗力。[2]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