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4 09:51: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数字化企业人才培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当代社会,高新技术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现代社会伴随企业发展的重要工具,电气自动化的出现大幅度的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已经在很多企业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企业的员工来说,必须要对新技术进行快速的掌握,而作为企业来说,如何让员工尽快的对新技术新设备熟练掌握就成为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在企业内部怎样开展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的人才培养,是企业应该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
1、电气自动化对于企业的意义
目前,电气自动化已经在社会各行各业都有所涉及和应用,小到开关阀门大到航天研修,几乎所有的领域都涉及到了电气自动化,因此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在企业的地位变得尤为重要。该技术设计的范围包括:电力电子技术、系统运行、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电子及自动控制等。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的拓宽,这项新型学科和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且发展的势头十分迅速,在技术方面也逐步的走向成熟。电气自动化学科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顺应着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技术化的需求,企业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此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十分迫切。在我国顺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几年来,外国企业进入中国时也带来了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导致这一领域的人才需求量猛增,而高校对这一领域人才的培养远远不够企业的需求,而且培养的人才相对滞后于技术的进步,因此,如何在企业内部进行专业性的人才培养,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企业的发展就有了新技术的支持,反之,则会阻碍企业的快速发展。
2、企业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
由于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在目前相对缺乏,也使得电气自动化这一行业变得“吃香”,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其原因在于人才的紧缺使得这一行业的就业比较容易,而且工作的环境舒适,收入也相当可观,还有就是受社会舆论的影响及家庭的导向,让很多人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企业而言,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怎样招到有能力、有潜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2.1招收员工的方向
企业招工,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第一,要考虑员工对本工作的热情和兴趣。一个人只有对这项工作感兴趣,才会在工作中有激情,工作能力才能得到体现,对企业的发展会产生大的推动作用,如过对工作没有兴趣,那么直接会影响到工作的热情,其消极情绪更是会对身边的人造成影响。第二,对员工的素质要进行衡量。电气自动化专业需要身后的物力和数学基础,外语也要有较高的水平,只有招到这样的人才,企业在培养的时候才能花费最少的精力和经费取得最大的收益,是值得培养的,原因在于培养出的人才对企业以后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效益。
2.2企业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
首先,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教育。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导向,开始培训时要让员工了解自己的企业文化,给与正确的引导,让员工从心底喜欢这个企业,避免员工在以后出现跳槽的现象,否则企业付出人力、物力和财力培养出的专业人却成为其他企业的员工,无形中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增强了竞争实力。员工对企业的了解一般都是从企业文化开始的,良好的第一印象可以使员工对以后的工作产生极大的作用,企业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也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提升员工自身的荣誉感和企业的凝聚力。
其次,对有一定电气自动化抓也知识的员工进行重点的培养。企业招收的这部分员工由于对电气自动化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往往只是存在与知识的表面或者理论上,而具体的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差,怎样让员工把理论和时间操作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是培训中的重点工作,一般所采用的方法就是让员工亲自到车间,对其进行现场教学,提高员工的的动手能力。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员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而解决的过程,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问题一旦解决,员工对这项技术也就有了较深的记忆,能尽快的使员工进入到工作的状态中。
最后,锻炼员工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和。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具有强健的身体条件才能在工作岗位上不出现任何问题,虽然这个行业的薪资水平较高,但工作量和工作压力都很大,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作为基本的保障。再者,员工毕竟是员工,难免会出现犯错误的情况,因此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虚心的接受批评,这样才能在工作中不断的突破自我,取得成功。作为电气自动化部门的员工,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在工作中会感觉到压力非常大,也就会长生负面情绪,一旦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其结果只能是被企业所淘汰。
3、企业培养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发展前景
当代社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挖角现象较为严重,因此企业培养自己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通过自身的能力,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有潜力的员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把其作为企业的有生力量,为企业的未来培养骨干人才。这样一来,培养的人才对企业会产生感情,不容易被人挖走或自己跳槽,并且能尽自己最大努力服务于企业。企业还可以以这种机制形成循环培养模式,让企业优秀的员工对新员工进行帮助,带动新员工进步,共同发展。现代社会存在一个较为严重的现象,大多数企业在招收员工的时候提出必须要有经验,对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屑一顾,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来说,最大的优势在于对工作有较高的热情,往往是任劳任怨,工作非常积极。而且学习能力上很强,没有消极怠工的现象。而有经验的员工,对工作挑三拣四,对企业缺乏归属感,常常由于高薪水而跳槽,因此不利于与企业的长远发展。这样以来,企业培养属于自己的电气化人才才是最为重要的。
4、小结
总而言之,企业的长远发展靠的是专业技术人才,而电气自动化专业由于其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企业对该技术类的人才的培养应该积极的进行。培养出属于企业自己的大量技术人才在企业以后的发展中服务与企业,使企业在市场竞争正更具有潜力和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壮大,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实际案例也有很多,很多大型的外资企业每年都有很多的培训计划,例如市场经济、企业企划、礼仪、拓展训练等等,虽然这些项目培训需要花费的资金很多,但对于企业长远利益来说,一方面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也是一个正面的宣传,另一方面,员工得到培训后,自身的素质能力都得到提升,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参考文献
[1]付伟,冯美英."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08(8)
[2]高峰,宝爱群.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1).
中图分类号:TM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0-0178-01
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发展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只有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创建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有关专家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面向生产、服务、管理行业第一线,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产业技能,既能够适应国家和地方需求,又有自己的优势,即实践能力较强地解决生产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白领、高级蓝领,或者叫‘银领’人才,是高技能专门人才”。我系在力求达到上述教育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对重庆乃至西南地区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仪器仪表等行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研,与行业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确定和建立我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立足重庆,面向西南,辐射全国,培养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生产一线生产、安装、调试、设备维护、售后服务和运行管理等相关岗位从业人员素质”。通过行业专家、教育专家一系列的反复讨论、反复斟酌、反复修改,打破了沿袭多年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程”三段式教学模式和“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建立了工学结合、素质与技能并重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岗位认知模块
我们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是应届高中毕业生,这些学生从学校走入学校,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对职业岗位的认知及专业技术的了解比较欠缺,对今后所从事的工作知之甚少。而目标的明确会对一个人积极努力的完成一件事情具有相当积极地作用。如果学生对今后会做什么不了解、不明确,那么,学生在今后三年学习中很可能就是茫然的、被动的。为了增加学生对今后工作岗位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之明确在校期间的学习和今后发展的方向,在新生入校的第一个学期,利用两周左右的时间,我们组织学生参观典型企业的典型岗位,参加与已就业优秀毕业生座谈会和知名行业专家举办的讲座,使学生初步认知工作岗位。
二、基本知识及技能培养模块
不管从事何种具体的工作,某些基本的技能、知识是今后走上相应工作岗位所必备的,也是学生形成较高综合素质的必要条件。因此,在第一学年,我们主要安排学生在校内进行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学习及基本操作技能的锻炼。这些知识和技能可能不会在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中直接用到,但是他会对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创造性思维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较强的理论和技能基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操作技术、电气制图等相关知识和内容,使学生具备从事本行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社会实践模块
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技能与素质并重的,学生毕业后将会走上具体的工作岗位,而每一项具体工作的完成都不可能是某一个人完全独立完成的,人最终应该是融入整个社会并适应社会的。因此,我们在第一学年的暑假,指导学生走上具体的社会岗位进行社会实践,通过与人、与事的具体接触,增强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了解社会所需要的不仅是个体的技能,还有团队的合作等相应的能力。
四、专业知识及技能模块
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到别人会的我更专业的地步,这样才会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第二学年,安排学生主要在校内进行系统的专业技能课程的理论及实践的学习,使学生紧紧围绕本专业的行动领域,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能力。
五、生产性实习模块
学校的教学与真正的企业环静会有一定的差别,在第二学年的暑假,我们按照专业技术的发展方向,有选择的组织学生到技术对口的企业参加生产实习,将专业技能应用于具体的生产实际,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开阔其眼界,进一步了解行业技术的发展现状。
六、综合职业技能实习模块
在第三学年的上学期,我们将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训练,使其将所学过的相关专业课程内容进行综合,提高其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整体认识和学习,使知识和内容更加系统化、完整化,进一步强化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顶岗实习模块
在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学期,我们将学生分散到到预期就业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是学校和企业都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生在具体岗位上的问题既可以问学校老师,也可以向企业的指导教师请教,这样学生就会真正的查漏补缺,实行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
模块化教学的实施已经在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得到了实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培养了合格的高职应用型人才。我们还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和完善,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式的需要。
Abstract:“Order”training model is to adhere to the market demand-oriented,regional economic services for the purpose of combining production,a school system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By practicing the“Order”Training Mode,explore new models of electric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vocational training,strengthe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students,the achievement of students,schools and enterprises“win”effect.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order training;electric automa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1.引言
目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已有1246所,占普通高校的52%,但是我国实用型技能人才在劳动力中都是严重短缺的,据数据显示,他们占整个劳动力的比例相当小,而在发达国家高级技师却占到了35%,比例相当大,从数据可以看出在这方面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之大。实用型技能人才的短缺,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一些企业纷纷表示:“一边是企业空缺职位,另一边毕业生却很难胜任这些职位的本职工作”,企业所反映出来的这种情况在拷问着高校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它说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用人需求。
2.“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2.1 校企双方共同签订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学校和企业根据市场变化、企业及学生的需求,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就需求结构、岗位技能训练计划、相关待遇等共同制定一个符合三方(培养方、委托方、受教育者)利益的人才培养计划,作为对“订单”的具体化和细化。这种人才培养计划有很强的岗位针对性,能大大缩短学生就业后的岗位适应时间,做到“无缝衔接”。
2.2 利用校企双方教育资源,共同培养人才
根据“订单”的约定,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一种合作、互利的关系。为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符合“订单”及职业岗位的要求,保证企业用人的质量,企业应全方位、深层次地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为此,校企双方都会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有利条件,投人相应的人力、财力、物力,提供相应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因此,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更能充分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2.3 依据科学规律,灵活安排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
由于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或企业可以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的规律,灵活地安排学生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既能学习到必要的基础知识,又能熟练掌握岗位所需要的技能,真正把“学”和“做”、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3.“订单式”培养实现学校、企业及学生“三赢”
“订单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是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不仅是学校和企业“零距离对接”的有效途径,而且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及学生的“三赢”。从企业而言,企业可以通过根据订单班教学,合理安排订单班所需要的课程,派遣企业的专业工程师到订单班上课,这样可以促进订单班的学员将来能够成为企业未来合格的员工,从人才资本的角度讲,可以节约招聘和培训成本;从学院而言,在与企业签订订单过程中,详细了解企业之所需,尤其通过组织订单班教学,将企业先进的工程技术和生产技术、管理理念等引入课堂,同时也把企业的技术工程师、企业文化引入了校园,既帮助学院解决了实训教学、实训设备和师资问题,又可以缓解学院的就业压力;从学生而言,通过订单班面试、组建、教学等过程,可以让学生较早地了解企业背景、解决就业问题。
图1 学校、企业及学生“三赢”示意图
4.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4.1 推行“素质全过程,能力四递进”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从职业需求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引入行业企业标准,按照学生职业素质贯彻全过程,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四层次递进的发展思路,构建学历教育与认证培训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4.2 构建“三室并举,三岗递进”的工学交替模式
试行“2+1”学年制、“1+2”三学期教学,“教室、实训室、创新工作室”三室并举,“识岗、习岗、顶岗”三岗递进的工学交替模式。学生第一学年为三学期,入学后即安排赴企业完成为期2 个月的“识岗”活动,通过到企业“打工”,认识本专业所从事的岗位以及电子产品生产检测试验流程,熟悉企业文化,端正劳动态度; 回校后主要依托校内教室和实训室进行专业基础能力培养。第二学年也为三学期,第二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习岗”活动,其岗位比“识岗”的专业要求有所提高,安排企业导师对学生进行专门化的技术指导; 校内两学期主要依托实训室和创新工作室,通过项目化课程学习和实践创新,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学年的前10 周,学生用企业课题或实际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其余时间在企业完成”顶岗”活动,进行专业技能的综合训练。
4.3 “专业+ 岗位”,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与企业充分磋商,共同制订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学校根据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制定出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即该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平台”,再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制订专业课程,即“岗位平台”。该教学模式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理论与实践互促互进,最后半年是针对性地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1/3 以上的教学在企业进行,学生可以直接参与企业的运行和管理。这种教学模式,既解决公司实际岗位对技能的需求,又奠定学生良好的专业背景及职业发展基础。
4.4 “学校+ 企业”,共同实施教学管理
订单培养的组织管理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共同完成。在校学习期间主要由学校管理,专业教师进行课程教学,企业选派技术骨干承担实践性较强课程的授课任务,并对学生适时培训企业文化,培养其职业感。在顶岗实习期间,企业按员工要求对学生进行管理,一线的技术负责人对学生加强岗位技能训练;同时,学校选派两名教师全程理论知识辅导,并协助企业对学生加强管理。
4.5 “毕业证+ 资格证”,提前具备准入资格
所有订单培养建“双证书”制度,即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获得学历文凭的基础上,加强职业能力训练,获得所从事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促使订单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胜任所从事的工作。要求学生拿到毕业证之前,还要满足行业要求,必须取得由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具备职业准入资格。
5.结束语
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可以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及相关课程建设,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与此同时,也可以为同类院校同类专业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
[2]张学亮,陈慧蓉,孙晓雷,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3]刘宁.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研究[J].黑河学刊,2010(5):102-103.
前言
近些年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而使得人才培养水平受到制约,对此,应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本文主要从这方面内容展开分析。
1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极为迅速,而且,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的专业水平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进而也给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学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1]。现阶段在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由于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不完善、不合理;教学模式设施的不合理;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等,从而影响到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因此,在市场变革不断进行的过程中,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这样才能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才能为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专业的技术人才。
2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1 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电气自动化人才技术水平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因此,需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2]。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模式改革的重难点,应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打破传统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学科教育的束缚,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融合教学,合理设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另外,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增加学生的实践实训体系,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专业实训的过程中,去切身接触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的操作、生产、管理等,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在此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有着极大的作用。同时,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及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教师也应由以往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灌输者、传播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2.2 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以往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过度注重学生的理论性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做严重脱节,从而影响到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效率[3]。因此,需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约束,实施“现场教学模式”,即将教、学、做进行有效融合,对学生实施统一化教学,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对学生实施实验和理论的结合教学,也可以将其称之为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着极大的作用,另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充分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此外,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模式来对学生开展专业技术教学,结合学生所学习的专业技术知识,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践学习情境,如,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将企业作为学生实践的重要场所,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实践情境,同时,可以通过聘请专业人士作为学生实践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进行技术指导,对提升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训效果有着极大的作用。与此同时,用人单位也能够结合自身的需求来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校企之间合作实现双赢,同时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就业和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3 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从以往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上来看,很多都是已经过时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就业发展极为不利[4]。因此,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应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应做好对市场的分析工作,尤其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掌握市场最新动态,并将市场的需求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内容相结合,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改革,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市场的发展需求。其次,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相关专业教师应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查,及时了解市场的发展情况,并在课程中不断的引入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不断的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认知面,全面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
总结
综上所述,旧有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市场的发展需求,因此,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从对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等几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加快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程,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 董素玲.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