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创意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04 09:51: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美术创意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美术创意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变体美术创意设计》一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山东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传递我们的心声》中的第2课《创意美术字》,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变体美术字千姿百态,妙趣万千,是一种艺术的创新,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本节课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创作、体验等活动,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规律和变化方法,并能根据字体的变化规律进行创意表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

五四制初一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探究创新意识。他们在小学阶段接触过变体美术字,在生活中也见过不少,并且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黑体、宋体美术字的基本特征和书写方法。这些都为本课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紧扣“创意”,突出趣味性。教师在设计时,为了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游戏、动画融人教学环节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说创意”“想创意”“画创意”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复习巩固、联想构思和创作实践的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总结归纳变体美术字的基本变化规律和变化方法,并创作出富有含义和趣味性的美术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创作、体验等活动,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法,增强设计意识,提高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变体美术字的创作,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并总结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规律及变化方法,试着自己创作变体美术字。

难点:根据字体的变化规律进行变体美术字的创意表现。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卡纸、铅笔、彩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片头,引导学生观察片头文字,并提问:这个片头文字和我们学过的黑体字(图1),你更喜欢哪一个?

学生齐答:片头文字。

教师追问:为什么?

学生甲:色彩艳丽。学生乙:形态生动。……

教师小结并导出课题:这种在宋体字和黑体字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变化的、带有装饰性的字体,就是变体美术字。正如同学们所说,它具有生动有趣、新颖活泼等特点,视觉冲击力很强。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块儿了解变体美术字,共同体验它的创意设计。这里,我着重强调了创意,是希望大家通过奇思妙想,让我们设计的美术字更有趣、更有意义。

【设计意图】《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动画片了,片头文字创意十足,好玩又有趣,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联系上一节课所学的黑体字、宋体字进行比较,以引出课题。

二、变体美术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并提问:在生活中,变体美术字随处可见,你们都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学生甲:海报。学生乙:广告。……

教师总结:看来变体美术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小游戏,去看一看身边的变体美术字。

2猜猜看

教师课件出示四幅图片,每幅图片只露出一小部分,引导学生试着根据教师提供的线索,猜一猜它们是什么。(图2)

学生回答:可口可乐、梦幻西游……

接着,教师将重点放在第四幅图片上,一边一点点地擦除被遮住的部分,一边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听到学生的各种回答,教师但笑不语,这渐渐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向更高处,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最后,当图片完整呈现时,教师总结:这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会标,它把汉字“世”抽象概括为由“你、我、他”组成的全人类,表达出世博会“欢聚、合作”的理念,同时也传达了“上海世博会是一次全人类的和平盛会”这样一个内涵。变体美术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动有趣,也传达了令人回味无穷的含义。

【设计意图】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片,并把重点放在世博会标志上,点出变体美术字不仅有趣,还有深层次的含义,从而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变体美术字的基本变化规律

1.教师课件出示一些文字,并提问:对比一下这些字的原形,能发现这些美术字的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图3)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字形、笔画和结构,并总结出字形的变化、笔画的变化和结构的变化,让学生了解这些变化就是变体美术字最基本的变化规律。

2.教师课件依次展示“歪”(结构变化)、“点”(笔画变化)、“高”(字形变化)这3个字的动画视频片段(图4),让学生复习刚才学过的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规律,自查掌握知识的程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找出变体美术字最基本的变化规律,然后通过三个小动画的演示,不仅巩固了刚刚学过的知识,而且能调动起学生的创作欲望,为下面的实践练习做铺垫。

四、实践练习

教师出示“胖”“瘦”“电”“花”“裂”“震”等6个字。并给出练习要求:请根据字形.笔画、结构变化,从这些文字中任选一个进行设计(时间3分钟)。让学生尝试用三种变化规律来进行字体的初步设计,以巩固刚学过的基本知识。

学生完成练习后,展示作品。

教师选择其中3位学生的作品,一一进行点评,然后小结:我们刚才所学到的字形、笔画、结构这3种变化是变体美术字的基本变化规律,也可以称为原形变化或母形变化。而如果还想把它变化得更加生动有趣,就需要通过我们丰富的联想来设计。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几种常见的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变化规律进行简单的创意体验,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让学生找出小练习中的美术字与之前欣赏的美术字之间的不同之处;紧扣“创意”,自然地引出对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法的归纳。

五、变体美术字常见的变化方法

1.象形变化

教师出示图片“水煮鱼”(图5)和“寿”(图6),引导学生观察:首先我们看看这两组字,谁能说说这两组字是怎么变化的啊?

学生甲:水是流动的、透明的,所以用蓝色的曲线来表示;“煮”字中间的“日”变成了一口锅,下面的四点底变成了火;“鱼”字变成了一条鱼的图形。

学生乙:“寿”字用了仙鹤,因为仙鹤有延年益寿的意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字体变化的第一种方法:巧妙地把图形穿插在字形之中,使主题之意表达得更加明确,这就叫“象形变化”。

教师课件展示“雪”,让学生试着用象形变化的方法去创意字体,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甲:把“雪”中的四个点变化成雪花的图形。

学生乙:把“雨”字下面的部分变成雪人的图形

教师接着启发:大家想到的都是与雪有直接关系的图形(图7),那你们想不想看看我的创意?

教师出示图8,一边讲解自己的创意想法:当圣诞的钟声敲响时,漫天雪花飞舞,大地银装素裹。圣诞老人背着礼物,坐着雪橇,从烟囱上悄悄地下来,把礼物送到每个孩子的身边。

教师提示学生,不仅可以用与文字有直接关系的图形去创作,也可以用与文字相关的物品图形去组合,进行情景式创作。

2.装饰变化

教师出示一幅图片让学生观察:我们再来看这一组图,图中是什么字?它们是怎么变化的?(图9)

学生讨论回答:字形变化了,并填充了相应的颜色。“春”让人感觉到了生机勃勃,“夏”让人感觉到植物的茂盛和茁壮成长,“秋”让人联想到丰收的喜悦,“冬”让人感觉到下雪时银装素裹的场景。

教师归纳:这是在宋体字上添加了花纹和图案,这种变化我们称之为“装饰变化”;再通过色彩的变化,让人感受到不同季节的特点。

教师接着播放“福、禄、寿、喜”动画短片(图10),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这四个字的装饰,并提问:你更钟情于哪一种变化?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剪纸。因为剪纸的红色有喜庆的感觉,用来表现福禄寿喜比较恰当。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提示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追求美观,还应该契合字的含义。

3.立体阴影变化

教师展示“土”字图片,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这个字的变化方法与上面两种有什么不同?(图11)

学生齐答:变得立体了。

教师:这是借用了绘画中的平行透视原理,体现出这个字的空间感、立体感和厚重感。以上这些就是变体美术字几种最基本的变化方法——象形变化、装饰变化和立体变化。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法还有很多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学习,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要遵循它基本的变化规律,通过丰富的想象,借用常用的变化方法,才能把美术字变化得生动有趣,更有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看动画片和图片、师生问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使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规律和变化方法。

六、创意空间

1.说创意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飞”字的四种变化(图12),并说出这些创意的巧妙之处。

学生甲:第二个“飞”字就像腾云驾雾一样。它像天使,在云中飞翔。

学生乙:第四个“飞”字倒过来看,就像一只被射中后从天空中掉下来的小鸟。这种设计提醒人们要保护鸟类。

教师总结:同学们比较准确地捕捉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理解了这四种变化的创意。

2.想创意

教师引导学生看“面”这个字,让学生尝试用本节课所学的一种变化方法去进行自主创意。

师生互动交流关于“面”字的创意,如面粉、面条等,提示学生还可以考虑人的“面子”,等等,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创意想象。(图13)

3画创意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层作业的布置,并给出相应的作业要求:(1)既可以选择在第一次作业的基础上继续设计,也可以选择重新设计自己感兴趣的字或者词组。(2)要求字的形体明确、结构合理,变化要有依据。

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学生的设计情况,适时地提出合理的建议。

4.点评作业

教师展示学生作业,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作业进行点评。

学生甲:我的创意是“爱”。“爱”的上面是一团云,下面是几个心形,还有两个手牵手的小女孩,这使得“爱”字更加生动。(图14)

教师点评:这幅作品通过爱心的图形,很好地传达出“爱”这个字所表达的含义。

学生乙:我把“雨”字上面的一长横变成了一朵乌云,下面有小雨滴。(图15)

教师点评:很有童真的创意。你可以将它装入画框,装饰自己的房间。

教师小结:我们是一节创意课,有些同学画完了,有些同学还未完成。但是只要你们表达出了自己的创意,就是成功的。

【设计意图】通过“说创意”“想创意”“画创意”等小环节,为学生下一步的创作打开思路,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在作业评价环节,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从创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教师总结:大家都用心创作了自己的作品,并且创意飞扬。只要我们发挥想象,就能为本来毫无表情的汉字注入鲜活的生命力,赋予其更丰富的内涵。变体美术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生动有趣,它所具有的丰富含义也能引发我们更深的思考。最后,让我们一起体验变体美术字为我们所带来的心灵震撼吧。

篇2

电脑美术不仅是一个崭新的学科,而且是一种全新的视觉媒体,它集图形与图像、平面与立体、动态与静止等多种视觉传达形式为一体。在高科技时代和信息社会,电脑美术渗透到广告、包装、装潢、服装、建筑等设计中,进而摆脱了缓慢的、重复的、繁琐的手工劳动。对现代设计无论从手段、方式还是理念上都将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作用,甚至还将以其高技术的艺术手段给人们带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以及新的创意思想和创作领域。

二、电脑美术设计的优势

电脑设计带领着人们走入了信息时代,可以说是设计领域的一次飞跃,电脑美术设计所引发的这场视觉艺术的革命,在艺术设计范畴内几乎是无所不在的。具有先进和创新性软件的开发及使用,让设计完全摆脱了传统的复杂操作,深化了人脑的艺术创造能力。

电脑所提供的各种迅捷的服务手段和方式,能使人类的作品像魔术一样神奇,电脑效果图使创作者的意图一目了然。原来需要几周甚至是数月时间的工作量,运用电脑设计制作几小时、几天便可以完成,不仅缩短了设计周期,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幅好的作品,从前期的构想到最后的绘图制作,修改的比例虽然因设计类型和创作规模而定,但大部分都较高,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修改的比例平均为75%以上。电脑美术设计与之相比较,最大的优势在于节省了制作时间,扩大了学习范围,能有效地把重点放在创意思维和图形塑造上,更准确地把握了创作的主题。

例如,Auto CAD作为设计绘图软件,其强大的绘图功能,不仅快捷准确,而且可以更方便地绘制出难以用手工取代的图形。最重要的是可以随意复制、旋转、镜像、放大或缩小,从而寻求变化和组合方式,达到举一反三的设计效果。

Adobe Photoshop作为影像处理软件,在色彩的使用及调控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方便快捷的填充,灵活多样的色彩变换方式,在作品的制作上,可以避免很多手工操作时所出现的缺陷和问题,有力地缩短了设计周期。

3Ds MAX软件系统则提供了大量标准的几何体建立的命令面板,方便到通过直接拉伸或输入数值就能完成。同时在材料选择上也具有多样性,可以打破以纸作为材料的常规,而采用木材、金属、石材、玻璃、有机物等材料,不受诸多条件的限制,从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手工制作的难度。

三、电脑美术设计学习中存在的误区

学生们经过电脑美术设计学习后,所创作出的作品较多,同时反映出的问题也很多,尽管其中有些许令人满意的内容,但大多数的设计并不完美,绘图也不能得心应手。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会运用电脑绘图,而是他们的专业学习还有欠缺,设计思维还不够丰富多样。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们认为只要学好电脑操作就可以代替设计的错误想法。电脑美术设计不能取代专业绘图基本功的训练,更不能弥补创作思维及设计理念的培养和积累。

缺乏专业基本功和创意理念的艺术设计作品,只能停留在简单的会制作某些图形、图像和效果图上而已,作品的质量较低,其中的差距就在于离专业性的要求甚远。所以在进行电脑图形设计的同时,一定要有扎实而丰裕的艺术设计修养,否则就是既浪费了学习时间还达不到良好的艺术创作效果。

四、电脑美术设计应以“人”为本

电脑作品=创意理念+电脑技能

在人们创作设计的过程当中,电脑其实就是一种使用工具,显示屏幕是绘图的画板,鼠标是手中的画笔,只有充分发挥我们丰富而坚实的设计创作思维,才能完成理想的设计作品。

人的创意和设计理念是绝对重要的,是一幅艺术设计作品能否取得外观视觉和内含寓意双并成功的关键所在。

有人认为电脑美术是机器的产物,但机器不可能自行运转制作艺术作品,因为把握机器的是人脑。尽管电脑汇聚了人类集体的智慧,但在绘画和设计领域,它仍然属于工具范畴,而真正的创意设计则在于“人”,“人”始终是电脑美术设计创作方面的主宰,艺术活动永远是人类的专利。

在计算机普及的现代设计领域,设计的工作很大一部分是由电脑来代替人脑完成的,但由于它无法具备人类独有的创造性思维,而且我们设计作品所面对的观众始终都是人类自己,而不是电脑机器,因此,在一些需要涉及人的创意思维方面,电脑始终不可代替人脑来完成。

所以我们在进行电脑美术设计的同时,除了要学习电脑技能操作之外,还应当把设计理念与创意思维的修养放在首位。

参考文献:

篇3

事实上,一个优秀设计师的立足点是市场,是对时代对流行的总体把握、是对版型的精通、是对顾客心理和市场运作的游刃有余,从这个角度讲,我国仍然缺乏顶尖的服装设计人才。

除此之外,某些特殊专业的设计人才也有非常大的缺口。如IC产业。这是一个普通人不太关注的行业,但提起我们日常使用很多的IC卡,如金融卡、电话卡、人事考勤卡等,人们就不会陌生了。事实上,IC卡设计工程师在软件行业是公认的高收入阶层,按照市场行情,一个刚毕业、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IC设计工程师的年薪最少也要在8万元左右。

巨大的商机带来了市场对IC卡设计人才的巨大需求。据了解,到2010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将占世界总需求量的6%,位居全球第四。未来几年内中国芯片生产有望每年以42%的速度递增,这大大高于全球10%的平均增长速度。身份证IC卡的正式应用,将是十亿计的数量,百亿计的销售额,此外读卡机及其系统将有成倍的产值。

2002年全国的IC设计单位已达到了240家,根据北京市发展微电子产业的建设规划,到2010年,北京市要逐步建成20条左右大规模高水平的芯片生产线,200家高水平的IC卡专业设计公司。

目前IC产业在国内仅有不足4000名设计师。到2008年,IC产业对IC设计工程师的需求量将达到25-30万人,未来我国IC卡设计人才需求巨大。

在我国,IC设计是新兴学科,现在从事IC设计专业的人才,大部分是微电子、半导体或计算机、自动控制等相邻领域的理工专业毕业生,但是和实际的IC工作相比,仍然不能胜任。

篇4

2当代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创造性

2.1当代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核心在当代,工艺美术作品已经成为时代潮流性的象征,这不仅体现在其设计理念上,更将时代性淋漓尽致的表现在了工艺产品之中。工艺美术设计之所以经久不衰,究其原因就是其不断的发展性和更新性,紧跟时代潮流,做到与时俱进就是其发展的核心理念。当然,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仅注重时代性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以中国传统文化和内涵作为依托,既不能严重脱离实际,更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民族特色,要寓历史性,现代感,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才能保持工艺美术设计的长久发展。2.2当代工艺美术设计的新特点时代不同造就了美术设计的不同特点,传统工艺美术设计更多的是在充当民族传统文化载体的角色。而在现如今,人们审美观的更新和工艺制作水平的提高令当代工艺美术设计的涵义则更为广泛,它不再只局限于以往厚重的历史的承担,更被赋予了时代的气息。当代工艺美术设计风格多变,取材范围更加广泛,作品的个性化和人性化更为突出,表达的内涵也更为深邃。2.3当代工艺美术设计需要融合创造性审美观念我国当代美术设计的发展要多吸取先进的文化和设计精髓,不断加强自身设计的优越性和先进性,通过发展创造性思维大幅度提升整个民族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中西结合就是其中一有效途径,我们在工艺美术设计时可以借鉴国外设计的抽象性和审美观,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再综合以我国特有的文化传统的优势,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工艺设计产品,扩大工艺设计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

3当代工艺美术设计的信息技术创造性

3.1当代工艺美术设计工具的转变科技的发展直接促使了新的设计工具的诞生,传统设计过程中单一的手动设计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当代美术设计的具体绘制工作主要依赖于电脑绘图工具这种现代性手段,这虽然使设计工作的完成更加快捷方便,但从绘图的精确性和理念的传递性方面来看,手工绘制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实现机绘与手绘联合绘制将不失为一种好方法。3.2信息技术推动了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工艺美术的设计工作变得简单而灵活,设计者不需要将大量的工作和精力放到创作和绘制中来,通过当代技术软件能够更加快速的实现图形的绘制,而且绘制图形的标准型、准确性以及生动性都比手工绘制效果更加显著,因此,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能够推动工艺美术的快速发展。3.3利用当代信息技术提升设计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利用当代信息技术提升设计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需要在特定的网络环境中进行,不能脱离网络环境而直接灌输理论知识,否则设计者难以形成有效的创新意识,因此让设计者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工艺美术技艺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资料收集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拓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5

(一)时间

时间具有一定的动态性,所谓动态性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前的设想会变为现实。动态性具有发展、调整的特点,它是工艺美术设计在艺术创想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动态性的指导下,艺术创想应当注重与时俱进,着眼未来。工艺美术设计的创新必须重点考虑动态观念,因为动态观念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空间与时间交错变化,会使艺术创新的方向捉摸不定。

(二)空间

空间是指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存在形式。由长度、高度、宽度表现出来,通常指上下四方。例如玻璃在制造酒瓶时是材料,在厂房完成制造时变成产品,在酒瓶销售时又变为商品,这都是第一性的存在范畴。在酒瓶销售之前,它还只是产品,即没有明确的使用方向,当前状态只是一种自我形式的存在。当物品被使用者根据自己的目的应用时便赋予了物品一定的目的性,这就出现物品的第二性存在范畴,即人与人、物与物、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二性存在大都表现为“以人为本”和“尊重人的使用目的”。在工艺美术设计的艺术创想中,既要注重第一性存在,同时不可忽略第二性存在,这样才能使创造出来的产品或者艺术品更具使用效果和目的性。

(三)主体

古希腊有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对于工艺美术设计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在进行工艺美术设计时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考虑人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以及人在一定生活环境中所面临的问题及所产生的影响,当然人体的标准尺度也不可以忽视,要根据科学数据综合得出艺术物品的尺寸。伴随着近代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日益清晰、透彻,人与物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四)客体

这里的客体指的是工艺美术设计物体本身的属性,由于其中的物体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工艺美术在价值、形式和内容上是相辅相成的,所以需要进行深刻的理论剖析来了解它们的不同内涵。价值的范畴———艺术的价值范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精神产品,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这里的艺术价值通常是指审美价值,这种价值因人而异、复杂多变、不宜度量,只宜欣赏和评价。二是作为物质产品,它具有加工和工艺结合后所体现的商品价值,这里的商品价值可以理解为经济价值,它是工艺品可以度量的固定价值。艺术价值通常会关联到经济价值,这种物的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所利用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表现形式———工艺美术形式的具体表现有两方面的,即物质和精神。物质体现了功能的形式,精神体现审美的形象。其中功能形式是基本形式,它属于物化过程中与之俱来的价值。审美的形象是指“艺术性的形式”,它具有一定的个性和从属性,它的形象千化万变。艺术创新时要注意从这两个方面着手考虑。内容的因素———根据工艺美术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因此,工艺美术的内容因素也应包括以上两个方面。工艺美术的功能、结构等属于物质层面,风格、个性等属于精神层面。物质因素具有普遍属性,而精神因素具有独具特点,工艺美术的后者较为突出,这也正是工艺品与一般物品的区别所在。当代的工艺美术设计应当强调人文,回归自然,结合科学,使得物质方面引起人们的赞赏,精神方面激励人们的意志。

二、艺术创想的实现途径探索

(一)寻求人、物、环境的新秩序

深刻解读具体产品与人之间的关系,物为人所用、人受物影响,这是首先必须明确的一点。在分析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功能时着重分析题目之间的协调和秩序问题。当环境与产品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时,环境问题则不容忽视,随着环境的不同,艺术创想的范围和方向也应该随着改变。

(二)以产品本身所涉及的范围为线索

可以基本上把物的范围划分为创造、使用、流通、维护几个方面,站在这几个角度对工艺美术设计进行分析,会得到很多启发性的创新构想。

(三)以形态设计为线索

即从物品的构造、形态、材料等方面入手考虑,例如多功能组合、新材料的采用、化缺为优等。在进行艺术创想时,需要在色彩、型号等方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相搭配,在产品的管理上,要注重个性与共性的同时存在性。

(四)以技法为线索

艺术创想是在设计者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基础上通过联想和对比的方法而产生的具有一定先进功能的突破性思维。艺术创想需要一定的灵感和大胆的探索,他还需要一个表现的过程。所以说,正确的设计技法对于工艺美术设计的艺术性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三、艺术创想思维的培养策略

艺术创想的思维方法应当始终运用在工艺美术设计的全程之中,这就要求设计者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通常培养设计从业者特有创想思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问题开发法

发现问题———即通过提问的方法,对社会、市场进行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如人们对于产品的看法、想法、使用感受及需要什么功能和内涵的产品。接着就是分析和解决问题———找出主要问题后,即可通过问题反思确定工艺美术设计的主要方向和内容,并由此以其作为设计的主要问题解决。

(二)智力激励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集思广益,通过聚集大家的力量形成合力作用。主要是通过组织经验交流会、总结大会等形式让相关人员抒发自己的见解,达到知识互补的效果,这样可以扬长避短,引起创造性的连锁反应,从而总结出更多创造性设想。

(三)检核表法

它是根据设计原则和目标,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必须要实现的目的,然后逐一核实讨论分析,从中找到设计的灵感和新意。这是一种能够反复开发独特设想的创造方法。如产品应突出什么功能目的;市场上现有的产品,可否对它的形、色、质、人、机等进行改变,提高其质量。

篇6

一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2012年,国家教委于对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第四次修订,比较大的变动就是将艺术学门类从文学门类下分离出来,新增作为一级学科,并且新增了设计学二级门类,将设计学门类下的艺术设计专业重新细分为了具体的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专业。数字媒体专业从特色专业变为普通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的扩大、分化足见设计类专业的“繁荣”和国家高等教育对设计的重视。但是,专业的迅速膨胀使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1)师生比大大超标

教育部要求这类专业的师生比应在1:11 以内,而现在普遍数倍于这个比例。有些学校已超过1:40。这对这个新型专业的长远规划和合理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阻碍作用。

(2)师资队伍缺乏

由于本专业在国内开设只有十余年,教师培养严重不足,再加上知识更新换代也非常快,导致合格的教师非常少,有很多高校是从纯美术或者纯工科领域转行过来的,对数字媒体艺术缺乏系统的专业了解和实践经验,有的缺少理论经验,目前在高校开办的几百个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相当一部分没有教授级的学科带头人,有的连一个副教授都没有。

(3)课程体系各成一派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刚刚起步,发展思路不明确,课程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主干课程、选修课程布局不合理,课程名目繁多,内涵、目标不明确。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执行过程中,教师随意性大,内容遗漏、交叉现象频繁,无法与前期课程、后续课程较好地衔接。正像北京邮电大学杨义先教授所讲,我们正处在“照猫画虎”的阶段,甚至还存在“无猫町照”的尴尬。各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很多高校都是根据自己的学校特色设置课程体系,比如清华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城市学院等美术方面强势的专业,是以美术为核心招生。北京电影学院依托于影视为基础招生,而像这个传媒大学,电视行业的院校里面也有这样的专业。

(4)理论和教材建设跟不上学科建设的需要

理论建设亟待加强,清华大学杨教授认为:一个学科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撑,就不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比起其他学科,艺术设计学科在理论建设方面一直比较薄弱。数字媒体的理论建设就更加需要强化,在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的学科和社会大环境下,这方面的工作更容易被忽视,发表的高质量论文少之又少。目前国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尚不统一,就更谈不上教材的完善和权威性。能不能建立起一个源于数字媒体艺术实践的理论体系和课程体系,并反过来指导设计的创作实践和教学实践,对于这一学科的命运将有重大影响。

(5)实验室建设不到位

在教育部几次教学检查评估中,实训教室的建设80%以上不能尽如人意。有的学校让学生在一个实验室进行所有的教学实验,有的学校只有一个电脑机房,有的学校借口在工厂有实习基地不再建实训教室。然而,对于艺术设计这类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缺少几乎每天都要用的实训教室,教学质量根本无法保证。工厂要完成生产任务,学生短期实习可以,但让学生经常占着设备进行基础训练,或频繁用于作业性的设计制作是不可能的。

(6)正在为数字媒体专业建设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

虽然有很多的现状让我们队这个专业忧心忡忡,但我们也应看到:有很多的专家和学者以及单位正在为数字媒体专业建设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为更好的探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办学规律,2010年12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数字内容安全专业委员会,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联盟在北京举办了“第四届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研讨会”,就专业建设人才规范、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借鉴国外数字媒体专业的办学经验和办学理念,探索性的提出了很多合理化的建议。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专业在不久的将来会愈加成熟和完善,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 我校创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建设要素

本着专业建设应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边研究、边改革、边实践、边出成果的思路。如何结合我校自身的办学特点,以及已有办学资源,探索一条适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又能满足自身办学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在新建数字媒体专业是考虑的问题。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针对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试着从课程体系建设、理论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几个要素来进行研究,提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建设的一些理念。为我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指导。

(1)课程体系建设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体系认识不清、专业方向设置泛化、课程设置拼盘化是目前的现状。在课程设置方面,特别是实践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及时的更新换代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创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实施的保证。根据数字媒体专业的特点,我把课程体系分为通识类课程和专业课程两类:专业课程又分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实践和专业选修课;这些课程从基础到专业、从专业到方向,循序渐进,层层递进,遵循着学习知识的客观规律,有利于专业学习的进度和效率。

在课程设置方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要坚持应用为本,培养“适用”人才。在课程方向上优化设置:一方面要考虑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要考虑学校的实际。例如北京印刷学院、西安理工大学印包学院把出版印刷作为非常重要的方向之一,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把影视制作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方向,充分发挥各学校的优势资源,为优化人才培养服务。优化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设计,应强调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内容交叉与重复。根据我校的专业实力,可把方向定位动画设计、交互设计、数字艺术设计几个方向。

(2)理论建设

张道一先生首将艺术理论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技法性理论(技法的归纳和系统化);创造性理论(创作方法的总结和提炼);原理性理论(共性和规律的总结和提炼)。当然,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和提高,历史是对前人实践的总结。因此,数字媒体艺术实践是该学科建设的基础。要加强理论建设,就必须加强学术交流,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是一个开放的专业,它的本质就是创新。这就要求在建设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学术交流,为专业补充新的血液。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将学术前沿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信息应用于教学实践,能够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变革,对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将有极大的启发作用。如定期举办学术报告等,启迪教师的学术思想,激励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促进学科的交叉发展,创立新的学科领域打下基础。

(3)实验室建设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在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实际的操作中才能进行。可根据数字媒体专业的专业特色,建设不同需求的特色实验室,满足数字媒体技术不同方向的需求。1)数字媒体工作站实验平台:主要承担多媒体技术、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动画基础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游戏开发、网页制作及网站设计建设等专业课程的实验任务。2)动漫和影视后期制作实验平台:主要承担二维和三维动画设计和制作、数字视频和音频编辑、数字视频刻录技术。3)数字影像采集实验平台:主要承担专业摄影与摄像,专业实习,专业影像采集等实验任务应完善艺术设计专业图书馆与资料室建设,逐年增加专业所需的各类图书资料,包括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教材、专著、国内外有关艺术设计类专业期刊等各类教学资料、声像光盘等。图书馆与阅览室分类管理,有效发挥专业教学中资料的辅导作用。

(4)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各高校多媒体专业的师资队伍,一般都是从各专业嫁接和衍生出来的,如一些计算机、新闻、广告等相关专业的教师半路出家。因此,办好多媒体专业当务之急就是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尽快培养出该类专业教育所需要的复合型教师。笔者分别从学科带头人,师资梯队、项目成果几方面建设方向做论述。

1)专业带头人

分为专业学术带头人和专业建设带头人。专业学术带头人即我们我说的大师,清华老校长梅贻琦也多次强调了大师之于大学的极端重要性“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实乃大师之谓也。只有大师级资格的学者才能建设大师级的专业,因此,要创造条件,想尽一切办法,使本专业的名师尽快脱颖而出。因为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科研、人事管理、各部门协调等多方面的内容,这里就存在如何处理好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利的关系问题。就需要专业建设带头人的存在。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建设的领导者与组织者,是高校师资队伍中的骨干与核心。一个专业如果没有专业带头人,这个专业在社会上很难被承认。

2)师资梯队建设

专业师资梯队建设首先是要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都较合理的学术队伍,如此,才能开展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活动。

3)项目成果

项目成果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实体项目成果、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有计划地选择若干领域的课题进行研究,做好产、学、研结合工作,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学校办学之路愈走愈宽。促进相关专业建设的良性循环。除了项目成果之外还有教学成果。师资梯队应该齐心协力完善精品教材、精品课程建设;完成优秀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的发表;取得专业实践的获奖项目。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就更应该脚踏实地、增强实力、勇于创新,不断出新成果。

参考文献

[1] 许建龙.浅析数字媒体专业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

[2] 贺楠,梁玉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1,(16).

[3] 杨哲.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11,(8).

篇7

数字媒体艺术在不断革新,动漫设计行业在不断发展进步,倘若能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那么可能将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因此,动漫设计行业应该勇于打破现状,探索数字媒体艺术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途径,丰富动漫设计产业,创新动漫设计形式,使动漫设计行业焕发无限生机。

一、动漫设计中数字媒体艺术应用的重要性

(一)增加动漫作品立体感在以往的动漫设计中,动漫作品的立体感是动漫设计人员孜孜不倦追求但又无法彻底实现的目标。过去,计算机还没有叩响动漫设计的大门,很多场景都必须靠人力物力,甚至是一些特殊的动漫设计流程才能呈现出来,但是其呈现的立体感效果依然不及现在的十分之一二。在这种情况下,动漫设计人员逐渐在数字媒体艺术中探索出了问题的解决途径。通过使用数字媒体艺术,动漫设计人员脑海中那或奇异、或瑰丽、或梦幻、或热血的场面都能如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应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员完全有可能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动漫效果往往更能让观众满意。以比较经典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阿凡达》为例,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导演以及动漫设计人员就大胆使用了数字媒体艺术,构建了庞大的动漫场景,突出了动漫角色形象,让动漫角色的每一个表情都如此生动逼真,立体感效果绝佳,所以这部影片才能取得里程碑式的胜利。

(二)提高动漫设计效率在传统形式的动漫设计中,每一帧动漫可能都需要动漫设计人员来手工作画,这种模式下不仅动漫作品创作效率低下,而且最终的动漫产品效果可能也与预期存在偏差。在现阶段的动漫设计中,计算机技术代替了人力,动漫设计人员的工作由台前转到了幕后,只需行使好自己的监督、审查职能,就可以等待一部新鲜作品的出炉。通过运用数字媒体艺术,动漫设计人员的动漫创作时间大幅度减,他们可以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作品的完善中,或者投入到新作品的创作中,为人们带来更优秀的动漫体验。

篇8

关键词:

艺术设计;创新能力;义务教育;美术课

文化创意产业植根于我国创新发展宏观战略之中,发展文化产业,扩大文化消费明白地被写进09年中国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计划》。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艺术设计的发展状况,艺术设计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设计的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的潜在的心理品质,其核心是创造、创作、创新。艺术设计是一门交叉学科,具有实用性和技能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它结合了艺术、科学、技术三种手段,竭力为人们打造物质和精神双重富足的生活。艺术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追根朔源,应该从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构建美术课基础教学、实践教学、培育创新思维的体系着手。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基本上通过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塑造这几个模块的培养,达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

一、艺术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能力是经济社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是时代对于教育工作的使命和要求。

(一)艺术设计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创新能力的培养包含在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内涵当中。美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和教育的结合,借助于艺术美和自然美来教育人,通过审美的方式来熏陶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成长,包括心理和生理的成长。它基本指的是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处于积极变化的过程。成长的个体因素受遗传、家庭教育等的影响。美术课程,又是众多影响因素中的重要和积极的一项,不仅能影响学生的审美修养、文化修养,使学生具备美术技能。技能的习得,使得学生可以用美术中的形、色等媒介作为情感的载体,表达自我。而课程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开发,不仅可以平复和平衡学生的心理,升华情感,获得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且,美育中创新能力的实质,是运用人类创造出的和谐和丰富的艺术作品,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自我完善,最终使学生拥有丰富、美好和充实的心灵。这不仅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契机。

(二)艺术设计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完善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美育的重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欣赏美,提高美的鉴赏力和感受力,净化心灵,完成美的修养,进而培育学生的人格和心灵。这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关键的环节。创新能力根植于教育过程中,是一个习得的过程,通过有目的的学习,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和美术基础知识,有了欣赏美的眼睛,和追求美的情操,就能够用大美的观点去看待世界、较为正确和全面的眼光理解万物,这种思维方式促进创新能力的产生,反过来,创新能力也需要正确的思维方式作引导。藉由与美育有关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其认识到世界的美好,从而用对生活的热爱,去创造美好未来。美育提供给学生自我完善之路,由此可以进入自律、和谐、丰富的生命体验层次。美育教学,也离不开知识的累积,创新性课程的开展,不仅需要学生是博学的,更需要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鉴于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发挥知识上的优势,还需要教师组织一个灵活多变的课堂,摆脱沉闷单调,使得学生在轻松和有生机的课堂环境中,智力和创造力得以彰显。在各种新的形势下,学生怎样才能适应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处于积极、活跃的氛围中,把单纯向学生讲授、灌输知识转化为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思考,去研究所学的知识,通过学生自己去研究讨论等多种不同的形式,使得对所学有个深刻的印象和感悟。例如,动物是小学生喜爱的作画题材,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力,创新力的好题材,画动物要把动物的特征画出来才,教育教学时运用硬件设备手段,让学生通过录像观察动物整个体态的形状特点,说出头和身体近似什么形状,这样就有利于形成一个形象思维,留下直观的印象。然后,再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动物由头通过脊柱到尾巴形成的动态线,并记住最有特点的姿态,做到对描绘对象有一个特征的印象,为下一步的描绘起铺垫作用。近年来,人们普遍认识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优秀的创新型人才的能力,诸多事实也证明创新型的人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源源不绝的动力。通过研究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少年阶段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这就说明在学生的学习期间进行美术创新能力教育的重要意义,它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只有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新型的创性能力培养教育中,,国家民族的发展才有动力,未来才有希望。日本幼儿美术教育家板光彦说:“美术活动不在于教会幼儿画成一张或制成一件工艺品,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是把它当作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所以,在美术教育中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必要的,也是符合社会发展和需求的,这个教育的过程也是教育中重要的内容。美术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自身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具备想象力与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因为美术作为一门专门学科,需要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引导,使得学生的兴趣得到发展,美术课教学中,教育者以创造性教学为目标,不满足于同一教案的复制,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这样就会不断想出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这对于美术教育来讲是很好的丰富。教师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只重于作画的技巧,就会注意让学生注意观察,观察范画,观察生活,多动脑筋多思考,多感悟多总结,才能有创新的基础。比如很多低年级学生在画画过程中,总是急于在画面上表达,如果教师在这时候能有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能对绘画对象的外形加以分析、色彩的规律加以总结之后,让学生带着感情,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去作画,经过类似这样反复的训练以提高学生敏锐的感觉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达自我感悟力的能力。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凭借具体形象的再造进行的,在再造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思维得以开阔,这些能力的培养都与具体形象联系着。针对这个特点,在美术教学中,只要充分活跃孩子的思维空间,结合实际动手的能力,就能培养起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了创新能力,就会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我设计的大桥”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孩子自我动手制作的方法让孩子设计出更多更奇异的大桥,在这基础之上,教师引导孩子:“大桥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什么特别一点的大桥呢?”有的孩子就会抢着回答,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大桥像彩虹”等等,然后在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制作他们心里的大桥,会有很多孩子做出更多不同样式的大桥,就出现了如恐龙桥等等不同形象的大桥,这时孩子将心里的大桥画下来,孩子的作业纸上就出现许多再造出来的物体,这些物体的创作正是学生创新力的一种体现,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引起孩子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主动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是教育教学中备受关注的课题,通过美术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既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也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方式,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设计创新能力培养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提示

(一)设计创新能力培养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教学理念的提示

1.继续修订和完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比较,具有非考试性、非量化性的特征,并带有强烈的地域文化性、民族性和个性色彩。因为美术课程不具备像科学知识那样的普遍性和一般性特征,所以要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与国际现行课程标准比较,实际操作上有一定难度。尽管如此,对比美国《国家艺术教育课程标准》和日本《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图画工作科》及《中学校学习指导要领———美术科》,在相应的程度上我们的《课程标准》也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2.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调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美术教育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时下仍有不少中小学对于美术课程有小科意识,认为其不是重要的课程,所以美术课被语文、数学、英等其他课“占课”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设计创新能力培养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教学模式的提示

在充分掌握学生心理的基础上,培养兴趣,着重提高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首先,了解学生,通过对学生心理状况的把握来指导教学。美的感知能力是学生知觉能力,心理发展状况,体能发展水平,美的熏陶以及生活经验的产物。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给予创作自由,从兴趣入手,然后加以引导,才能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其次,改变观念,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多半是直接与想象的综合,随着知识的累积和年龄的增长,才慢慢变为直觉和理解的再现,因此,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重点不应放在培养绘画技巧和技能,而应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素养为目的的能力培养和人文素质教育。这就决定了课堂评价标准,不应是绘画人才的评判标准,而是作品中有无真情实感,是否有新颖的创意,是否准去理解了老师布置的画题等等。再次,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创新的重要性。美术课的课堂,不应该是一个灌输知识的课堂,而应是开发智力,培养才干,鼓励创新的课堂。美术知识形象生动,鲜明直观,教师可以发挥美术课程多媒体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学生的智力和创新力的发展。例如,课堂上提到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进行相关资料的搜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直观地捕捉到民族服饰的相关信息。教学中,关于某一个主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创作空间,比如,关于看电视的创作,可以告诉学生,可以用平面绘画的方法去展现,也可以立体的方法,取一个纸盒,做出一个电视机的模型,还可以用平面的方法去实现电视节目。总之,无论是在教学方法的把握上,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兴趣以及环境条件调整教学内容,力求使课堂讲授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兴趣,多欣赏优秀艺术作品,力求重建一个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三)设计创新能力培养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教材建设的提示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规定32:学校艺术教育要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深化课程教材改革为核心,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开发自身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改革,应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倡导探索性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储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高中阶段艺术课程和教材的改革应体现多样性、选择性的特点。使学生在普遍达到艺术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对艺术课程各个学习领域的自主选择。并强调加强艺术课教材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通过教材审查和评选推出若干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质量的艺术课教材,供各地学校选用。至2010年,基本实现基础教育阶段艺术课教材的现代化、多样化。

(四)设计创新能力培养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评估体系的提示

改革评价体系,对于设计艺术教育体制来说至关重要,可以说,不合理的评价标准意味着设计艺术创新能力教育改革只是空谈,创新能力的培养基本也是无稽之谈。我们目前教育评价体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分数至上,考试第一。评价方式简单粗暴,陈旧且欠公正,根本无法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并给予综合素质的评分。

1.面向学生的评价体系。在新《美术课程标准》中,学生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在美术课程中的学习情况作为评价的客观基础,兼顾评价和教学,强化形成性和过程性评价,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

2.面向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既然有面向学生的评价,也应有面向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估。建立一个美术教师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自身不断提高,同其他学科一样,可以建立一个美术教师自评为主,有教师、校长甚至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促进美术教师可以从多个渠道获取教学反馈,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将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落在实处。在教师评价体系中,应强调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比如在结束一单元的教学之后,记录下教学体会和需要改进之处。对教师的评价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学行为的评价不能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唯一衡量依据,而应该将教师的发展,教学的改革,以及职业道德考虑进来。避免民间学术机构和社会团体组织教学评比并以此作为教师晋升或者评优的依据。

3.面向学校的评价体系。对于学校而言,创新能力的教育评估无外乎是关乎教学决策和教学的运行。主要的内容包含学校制度、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教研活动、组织的艺体活动等。一般这种评价以学校自评为主,教育主管部门和学生家长、社会共同监督并参与评估。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存进学校的全面均衡发展,切实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与评价教师的体系相似的是,对于创新教育能力的评估,升学率断然不能作为评价的优先标准,取而代之的应是由教育部门组织的设计创意大赛,在类似的比赛上获得的成绩,可以作为学校是否完成创新性教学目标的评价依据。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背景下,贯彻落实全面发展观,努力发展创新经济是每个义务教育的主体———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的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其中坚力量是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这是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鉴于此,提倡在基础教育阶段即加强设计创意能力教育,开展艺术设计创意教育相关实验,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嵌入艺术设计创意课程。设计创新教育宜从青少年抓起,从义务教育阶段抓起,方可切实提升中国未来的艺术设计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后续的设计创新人才。

作者:付琳 汤瑾瑜 单位:安徽大学

(注:本文系安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现状调查及问题研究,项目编号:JG14153)

参考文献:

[1]周于荀.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创新的借鉴与启示[J].艺术教育,2014,(12).

篇9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054-01

一、中国漆艺概述

中国传统工艺源远流长,种类繁多,且技艺精湛。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科技和文化内涵,影响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创造了中国古代灿烂多彩的物质文明,推动者民族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而且有着不可估量了现代价值。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漆艺,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个重要分支,绽放着它特有的光芒。我国是最早使用漆的国家:从河姆渡时期涂刷单色为主的史前实用漆器,发展到鼎盛时期以黑红两色为主,描绘为主要工艺战国秦汉漆器,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服务于宗教的夹像,再到唐宋元明清时期实用性逐渐退居次席,工艺手法走向多元化的陈设漆器。到至今技术与艺术统一,形式与观念并存的现代漆艺。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拥有7000年历史的古老的传统工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环境下,不断找寻着功能和审美之间的平衡点。人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对漆艺进行不断探索。

纵观历史,前人以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从作品中可以凸显出文人的闲情雅趣和一颗“玩心”。如今,大多数人只是一味的模仿前人的经典,过多的追求技术的精湛,作品都匠气十足。这样的种种问题导致了中国现代的漆工艺设计和创作内核的缺失。使得中国漆艺的发展水平以远远落后与世界的领先水平。因此想要复兴我国的漆工艺不仅需要借鉴他国经验,更重要的是与时俱进,思考怎样实现设计创新。打造出具有中国文化气息的现代漆艺。

二、各国现代漆艺的技法比较

现代漆艺中,日本,韩国,越南的漆艺最为卓越。而通过比较发现他们的漆艺的技法上各有所长。

以日本漆艺发展为例。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莳绘是最能代表日本漆艺特色的工艺,并已被世界所接受。在飞鸟时期和奈良时期,中国大陆的漆艺大量的介入,日本以极大的热情吸收着大陆文化。到了平安时代被消化形成了具有大和民族的“和风”化的莳绘漆器。室町时代,莳绘所起的主导作用并未改变。但受到中国元代到明代雕漆,戗金,雕填等技术的影响将莳绘进一步开发形成了高莳绘技法。纹样具有简洁,闲雅的趣味,并在纹样中摄取了文学素材,这也是深受宋元时代绘画趣味的影响。在桃山时期,日本漆艺出现了新颖和近代感的倾向。并受欧洲贸易的影响,创造出了具有为出口而制的具有异国情调的漆器。而在当今时代,日本仍然以莳绘为技术核心,根据现代艺术和审美的规律创造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韩国沿海有大量的贝壳螺壳,并且有着先进的加工螺钿的技术。因此螺钿镶嵌工艺称为了最具有韩国特色的韩式漆艺。而越南更是大胆尝试,创造出了磨漆画,将漆工艺上升到了一个艺术的高度。

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漆艺特点。我们要做的就是怀着一个谦卑的心态去学习别国发展的经验,与此同时重拾古代文明和精神内涵。提高创作人的艺术修养,善于创新。立足中国精神,创造出具有“中国风”特点的现代漆艺。

三、关于对中国现代漆艺的创新之路的探索

(一)需要在材质技法上创新。漆艺的材质之美蕴含着漆艺的精神之美。大气漆色泽黑色透彻纯净,红的正大光明。用来镶嵌的金银雍容华贵,贝壳的绮丽多彩,蛋壳的温和朴雅。为漆艺的精神之美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条件。了解漆性是进行材质创新的毕竟环节,这样不仅能够让我们熟练灵活的运用现有的工艺技术,还可以为探索大漆的潜在之美提供可靠的经验。

篇10

美术馆文创产品开发,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在刚过去的2019年中秋的相关产品中,有数十个品牌都与故宫这个博物馆文创大IP进行品牌合作,产品涵盖节庆食品、化妆品、礼品、酒类等多个行业,故宫博物院也领衔众多博物馆文创品牌,成为目前市场认知度最高的博物馆文创品牌。作为人民接受美育的重要机构,美术馆的文创设计与同类型博物馆文创设计设计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而高校艺术设计教学,需要推动“中国创造”的步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增强文化自信。

一、美术馆文创设计的内涵

美术馆文创设计究竟是什么?它既包含了物质样态的文化产品,是“带得走的文化”,又包含了精神内容的非物质文化传承,是十分具有生命力的表现美术馆级别、特点、地域等特征的文化产品。其表达的核心包含了美术馆在全球视野下的美术馆级别属性,也包含了美术馆建筑特色、收藏特色等独特属性,还应表现美术馆所在地域的风土民情等。文创设计中的内涵,主要将传统文化观念、美育文化观念转换成普通人能读懂并符合现代人审美的设计产品,有一定的审美情趣,符合生活实用需求,传播美术馆文化价值,满足美育观念并传播民族传统文化情怀。美术馆的文创产品设计中,应凸显美术馆所在地域特点、美术馆馆藏精品特点和表现美术馆独特美术内涵。

二、美术馆文创设计对艺术设计教育提出新要求

近年来,博物馆、美术馆文创设计发展活跃,国家和教育部也多次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设计教育以创新创业为出发点,如“上新了故宫”节目中出现的新文创产品,就是和中央美院等专业设计院校的学生与设计师共同打造开发的,市场反响非常好。这也说明并不是市场上美术馆、博物馆文创产品太多,而是让人印象深刻、有文化品位的文创产品太少。因此,美术馆的大规模发展和人们对于有特色的文创产品的需求,对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1.对课程改革的要求。目前市场上文创产品的热潮依然在继续升温,它要求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进行改革。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文创产品设计课程,开展探究制、项目制等灵活的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目标改革应同步进行。所谓探究制主要基于课程内容,了解课程信息,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式内容的教学,与现在提倡的“翻转课堂”有不谋而合的契合点。而项目制教学,讲究根据项目内容调整上课节奏,凸显项目特色和课程特色。因为我们知道一套文创产品的开发周期不短并具有延续性,所以不应再以一门课结束作为该教学内容的终止,而是用多种复合型的评价标准来衡量课程效果。教学目标改革方面,主要表现在针对美术馆文创产品的课程教学目标调整和教学体系微调联系起来。打通高年级课程和低年级课程之间的壁垒,建立混龄的班级和改变授课方式等,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准备。笔者在近两年的《文创产品设计》选修课中就采用了类似的办法,课程进行中和课后学生反馈良好,有些同学设计的文创作品参加了相关类型设计比赛并获奖。

2.对学科建设的要求。艺术设计教育中对于文创设计的特点,需要整合相关学科知识体系,打破专业壁垒,实现跨学科教学设计。正是因为文创产品设计涉及了学科的内涵与外延等核心观念问题,结合材料、物理、计算机等学科,课题的展开需要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从不同角度加以指导。因此,学科建设不仅应该立足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现状和各学校相关学院的特点,更可以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增加跨学科导师,调整学科属性,使非专业同学也能加入研发团队,组织跨专业学生团队模式,以此来降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局限对设计结果的影响。跨学科视角已经成为艺术设计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专业特色,国际上MIT媒体实验室在材料、媒介等形式上设计了优秀的设计作品,而我们国内以中央美院为首的院校,也在努力做出打破专业壁垒的教学尝试。比如中央美院、四川美院的设计团队在2018年11月召开的国际美术教育大会上,就了由他们的跨专业团队完成的设计案例,获得了非常好的设计评价。

三、针对问题的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篇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物质上的生活,开始逐渐追求在精神上的满足,而当代工艺美术则很好的满足人们在精神生活上的需求。

当代工艺美术是中国文化里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代工艺美术与传统工艺美术相比,在内容、形式、对象、种类、性质等一系列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代工艺美术反映了当代社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事物的审美观念,当代工艺美术自身存在的设计创造的好与坏,决定着当代工艺美术在艺术品上创作的成与败,在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我们在艺术创作中不断的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开阔自己的眼界,在创作中充分的挖掘自己的创造力,将当代工艺美术与现代化经济发展中的网络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利于推动当代工艺美工在中国文化里的发展。

一 当代工艺美术在艺术构思上的创新

当代工艺美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最开始的事项就是在创作上的艺术构思,当代工艺美术在设计上需要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在创作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充分的发挥出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当代工艺美术的艺术构思上,需要不断的对构思理念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保证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的有新的灵感出现,当代工艺美术实质上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事物审美观念的一种反映,它能有效的反映出人们对于文化上的需求与眼光,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在艺术构思上进行有效的创新,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也不能脱离自身在艺术构思上的创新,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离不开在艺术构思上的创新。

当代工艺美术在艺术构思上的创新体现在很多方面,想要在当代工艺美术的设计中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进行想象,就需要在艺术构思上进行不断的创新,需要当代工艺美术中的设计人员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将自身在想象与创造的过程中,切实的与实际相结合,不能脱离实际的这个范围。当代工艺美术设计创造的特征包含着方方面面,它很巧妙的将当代工艺美术上的审美与功能结合在了一起。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在文艺这一领域中涌现了大批各不相同的文艺思想,在当代工艺美术的设计创造中,需要我们紧紧跟随着文化思潮,不断的提升自己在工艺美术设计中的创新理念,掌握当代工艺美术在发展中的新动态,结合于现实,创作出迎合大众口味的作品。当代工艺美术中的设计人员,需要在艺术构思上进行创新,才能更好的结合实际进行创作。

二 当代工艺美术要紧跟时代潮流

当代工艺美术设计创造特征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发展过程中应当重视传统的工艺文化,紧跟时代的潮流,当代工艺美术设计创造特征还要对自身不断的进行革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满足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上的需求。在当代工艺美术中,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在创作过程中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自身在创作过程中的创造力,按照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对当代工艺美术的创作进行改善,在创作过程中对自身的思想文化、思维方式进行有效的创新,紧跟时代潮流对自身的创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当代工艺美术设计打破了传统工艺美术设计自身存在的一系列局限性,加强了工艺美术中对于审美的一些观念与感悟,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的加快,当代工艺美术设计创造特征在紧跟时代潮流的步伐上,也在某一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在精神文化上的需求。当代工艺美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自身在各个方面的开扩,要不断的加以创新,要将当代工艺美术中的设计人员的审美观念与时代潮流紧密的结合起来,这对当代工艺美术在创作领域这一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时刻保持创新意识在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中的发挥,创新意识在当代工艺美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当代工艺美术在发展过程中的效能,让当代工艺美术中的创作品能够拥有更好的价值,增强了当代工艺美术在创造力上的发挥。

三 当代工艺美术在创新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工艺美术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很多与工艺美术相关的软件都相继的开发出来,并且大部分都已经在当代工艺美术中开始应用,这一系列的软件对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简便了当代工艺美术设计创造中的过程,给予了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设计人员能够在作品的创新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信息技术在当代工艺美术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当代工艺美术的整体设计水平,简化了作品的制作过程,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在充分的掌握了信息技术,能够对信息技术的在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应用,对于设计人员在自身设计创造作品时的水平有着非常大的提升作用。

在当代工艺美术中,想要更好的创作出当代工艺美术作品,就必须掌握对信息技术使用的正确方法,充分利用相关的信息技术对工艺美术作品进行改善,加强对作品的修改,使作品更加的完美。在当代工艺美术中,计算机的使用大大增强了在创作过程中的设计创造,因为计算机能够在创作过程中为创作者提供大量的材料,可以利用相关的工艺美术软件对创作出来的作品加强设计,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在使用计算机进行创作时,能够更好的将各类材料综合起来进行有效的利用,充分的掌握与创作作品相关的材料,加强创作作品自身的质量。计算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当代工艺美术持续发展的机遇,面对国内外各种艺术思潮的涌现,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应当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自身在创作过程中对于技术、知识能力的有效创新,将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与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当代工艺美术的作品质量。

四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精神文化层面上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当代工艺美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于工艺美术自身的设计创造特征的发掘。当代工艺美术自身存在的设计创造的好与坏,决定着当代工艺美术在艺术品上创作的成与败,在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在艺术创作中不断的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开阔自己的眼界,在创作中充分的挖掘自己的创造力,将当代工艺美术与现代化经济发展中的网络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利于推动当代工艺美工在中国文化里的发展。在当代工艺美术的创作中,充分的利用当代工艺美术自身所具有的特质,紧跟时代潮流、艺术构思创新、信息技术应用这三个发明体现了当代工艺美术设计创造特征,在当代工艺美术的创作过程中,应当注重对作品的科学化,设计人员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是其创作的绝对核心,设计人员在创作过程中要充分的结合实际,更好的利用当代工艺美术设计创造特征。

参考文献

[1] 刘慧韬.西方美术史中人文内涵的变化[N].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2] 李建平.高校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实践性成果转化研究[J].艺术教育,2012(07).

篇12

工艺美术和传统美术设计有着本质的区分,它摆脱了传统设计经验的束缚,要求思维独立;而工艺美术更注重视觉与形式上的冲击与美感,故工艺美术有着鲜明的设计特征。

1.1 艺术特征不同。农耕女织是工艺美术最主要的背景,故工艺美术具有很强的农业特性,受时代特征影响,让传统工艺发展主要以儒士审美为基础,它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和工艺美术有着本质差异的艺术设计,工业时期是它产生的背景,它是在工业发展的条件下,具有很好的民主意识与工业特征。

1.2 展现方式不同。在传统的工艺美术中,以手工为依托的装饰美是其主要形式,现行的工艺美术更多的是依赖机械技术。装饰美拥有很好的情感色彩,创作艺术更多的是展现个人精神,故传统工艺美术拥有很好的感性与经验特征;机械美则是在工业生产的条件下,更多的是追求实用价值,追求的是和谐统一与批量生产技术,当然它也具有很多理性特征。因此,工艺美术是艺术与技术的交融,艺术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交融。

1.3 不同的设计对象。因为工艺美术设计的表现特征与形式不同,所以设计对象也不完全相同。其中,手工艺品是工艺设计的关键对象,艺术设计的对象是工业产品。艺术设计更多的是体现当代人设计追求与理念,工艺美术传输的是道德思想。

2 工艺美术的构思创造性

在社会经济力量不断发展的当下,创新逐渐成为衡量国家发展与竞争力的标志,它能用于各种形式的创作,当然也包含工艺美术,只是工艺美术创新相对抽象,在构思中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故打破了工艺美术与构思创新之间的约束关系。

2.1 构思条件。艺术构思作为工艺美术的主要任务,为了实现艺术构思不仅需要创造性、创新性思维,还需要在工艺美术中注入更多的审美感受与精力。在这期间,审美感受是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心得与体验,审美则是后天努力与环境共同形成的。在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是想象,通过对幻想素材进行加工,最后完成工艺设计。

2.2 实现方式。在工艺美术设计中,为了实现构思创造性,最直接的方法是让设计者更加系统、全面的掌握各种事物之间的关联与变动趋势。而工艺美术的创造性构思,更多的是需要审美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受社会经济影响,审美方式与效果在不同层面上发生着变化,创新理念与文化思潮让工艺美术思潮更加现代化。为此,在现实工作中,完美必须不断整合工艺美术动向,通过深入工艺美术的新主旨与新内涵,让其正向发展。促使工艺美术创造性发展的另一种方式是,更好的发挥设计人员的想象力,通过扩充想象领域,从创造与构思中实现飞跃。需要注意的是:艺术构思绝不能与想象脱离,想象能拉近事物评估的关系,让艺术向着发散思维的方面前进。

3 工艺美术的发展创造性

3.1 工艺美术的发展核心。工艺美术的创造性是指美术的创造题材、手段、方法和时代的接轨,必须以顺应时展为依据。故,与时俱进就成了整个工艺美术与创造性发展的核心与指导。当然,工艺美术设计也不能与其他关联特性脱离。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除了要秉着时代特性的同时,还必须发扬抽象性、民族特性、滑稽性和娱乐性等特征。在全面发展工艺美术设计的同时,让工艺美术设计更加形象生动。

3.2 当代工艺美术设计的内涵更加深入。和传统工艺设计相比,当代工艺设计从实践与理论中都打破了传统工艺设计的约束,并且当代工艺美术的设计范围更广,设计风格与形式更加多变,素材选取更加多元化、个性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群众的审美深度与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3 融汇创造性审美理念。为了进一步提高审美度,在工艺创造与美术设计中,必须不断融合创造性理念,这样才能改善工艺美术的独特性与审美性。如:在工艺美术设计中,结合民族特性,提高民族意识与工艺品感,这样才能得到民族与大众的喜爱。在西方工艺品设计中,适当添加抽象元素,在欣赏过程中摒弃元素干扰,这样才能让工艺品得到更宽的空间。

3.4 打造创新途径,提高工艺美术价值。工艺美术作为设计性、思维型工作,为了不断提高工艺审美,必须主动打破传统思维的约束,从而提高创新理念与意识。而工艺美术的创造性更多的是利用艺术的创作空间与表现方式,让工作人员从不同的方面观察事物,通过感官鉴赏、捕捉、感受、创造美,这样才能创造更多具有内涵与创意的作品。

4 工艺美术的信息创造性

工艺美术设计是对传统美术设计的挑战与创新,它改变了传统美术的设计方式、工具、范围、对象与内涵,让美术发展挣脱了工艺约束。因此,工艺美术设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蕴。

4.1 设计工具的转变。从当代工艺设计过程来看:它不再单纯的依赖传统设计模式,而是运用软件开发与计算机技术进行再创作。因此,工艺美术的工具开始由绘图工具与绘图软件替代手动绘制。虽然当前的计算机软件依然占据着主导位置,但是不是传统绘制完全消失,只是利用率有所下降。

4.2 信息技术有助于美术工艺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它让工艺美术开始变得更加灵活简单,工作人员不需要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利用技术软件就能将图形绘制出来,并且绘制的图形的准确性、标准性、生动性都比手工更为显着。

4.3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创新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设计人员的创新能力与意识,需要在特定环境下实施,它不能与网络空间相脱离而直接灌输,反之设计人员将难以形成创新能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通过加强网络技艺学习,帮助学生提高收集资料与独立应对的能力,这样才能推动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