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研发产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06 11:15: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医药研发产业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医药研发产业分析

篇1

一、 医药制造业发展现状

随着生物技术、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学科的发展,医药制造业被认为是目前竞争最激烈、盈利能力最强的高技术产业之一。据统计2005中国医药业年工业总产值为4250.45亿元,同比增长31.1%,高于十五期间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为1529.8亿元,同比增长30.42%,高于十五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均反映出医药制造产业在中国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产出的高速增长与医药业巨额研发投入有着密切关系。全球医药制造企业往往通过投入高额的R&D经费用以开发年销售收入10亿美元的专利新药,获取垄断利润。再将回流的资金注入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从而不断地获得创新利润。本文将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把研发投入作为一种要素纳入模型,来分析研发投入对医药制造业产出的贡献率,及对专利拥有量的贡献率,希望能增加我们对技术投入重要性的理解。

二、 模型的建立和估算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用来分析多种要素的产出弹性,各要素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因此被广泛用于投入产出分析中。将研发投入作为解释变量,公式变为:。上式两边取对数后,并对时间求导,可计算资本、劳动力和研发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

1.数据的选择

产出选用的是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医药制造业生产总值。资本投入采用固定资产折旧值加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值来表示资本投入,为:。劳动投入量选用医药业从业人员数量。研发投入分为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两种形式。

2.计量模型估算与结果分析

(1)研发投入对总产值的贡献率

由于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投入两者存在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3),对两者进行逐步回归,发现研发人员投入系数未通过t检验。因此认为Y=f(k,l,Rde)函数形式较为合适,结果如下:

lnY=-5.0295+0.4369 lnK+0.8130lnL+0.3037lnRde (1)

(-1.7319)(3.9057)(3.4978)(4.2069)

R2=0.9963;D-W=1.9029;F-stat.=620.9657

由数据可知,R2=0.9963说明方程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D-W=1.9029,检验AR(1)系数的t值不显著,表示方程基本不存在一阶序列自相关;F统计量说明方程整体具有显著性。

计算各变量对产值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可知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研发经费投入的贡献率分别为37.3%,11.0%,48.4%。说明1995年~2005年间,研发经费投入对总产值增长起了决定作用,其次为资本投入,劳动投入贡献率最少。这主要是由于医药制造业属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每年研发经费与资本投入增长迅猛。

(2)研发活动的投入产出分析

以研发资本和研发人员投入为自变量,专利拥有量作为一种研发产出的形式为因变量,研究医药业研发的投入产出关系。方程变形为:。考虑研发投入对专利拥有量的影响存在滞后性,加入两期滞后后,t值有所改善,得到回归结果为:

lnP=-13.7675 +0.7145 lnRde(t-2)+1.0863lnRdl(t-2) (2)

(-4.3554)(3.0259)(1.9966)

R2=0.9262; D-W=2.4078; F-stat.=37.6653

从回归结果看,t统计量说明变量系数较显著;R2=0.9262说明方程拟合精度较高;D-W值稍高,但AR(1)系数的t统计量不显著,表示方程不存在一阶序列自相关。

通过计算1995年~2005年各变量对专利拥有量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可知研发经费投入的贡献率为66.3%,研发人员投入贡献率为33.5%。说明1995年~2005年间,研发经费投入对专利拥有量增长起了决定作用。

三、 建议与结论

分析表明在医药制造业中,研发资本投入是促进生产力提高的更有效因素。但目前中国与世界医药业发达国家相比,研发投入水平还相差甚远。2002年OECD国家中R&D经费占工业增加值比例最高的三个国家:英国、法国和日本,比例分别为52.4%、27.2%和27.0%,中国该指标在2005年仅为2.6%。由于资金有限,众多企业把目光投向投入少、周期短的仿制药开发上,低附加值、同质化的医药产品使很多企业缺乏市场竞争优势,企业大多靠低价格、低折扣、大流通的模式来维持经营,同时在出口国外时很容易遭到反倾销和技术壁垒的阻挡,从而限制了其在海外市场的发展。

鉴于目前医药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我们应制定有利于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推进建立以科学院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医药创新体制。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和工艺改进,开发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产品,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抑制仿制药的恶性竞争,减少低水平重复。鼓励企业出口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市场需求大的中药产品,提高中国医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篇2

[摘要]生物医药产业作为21世纪新兴的战略产业被誉为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医药产业的主产区,已形成以哈药集团为龙头、利民开发区医药园区为侧翼、竞相发展的医药产业格局。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找出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力争全面反映影响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以期为促进相关政策的推进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 ]生物医药产业;影响因素;产业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079

1引言

医药产业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在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产业体系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将医药产业中的生物医药划为战略型新兴产业,并制定了到 2015年生物医药的产业规模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20%以上的战略性目标。黑龙江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将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着力在生物工程药物、抗生素和化学原料药、现代中药领域实现突破。建设疫苗、动物疫苗与诊断试剂特色产业研发平台,突出中药技术优势和传统特色,壮大现代中药产业。到2015年,生物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0亿元。哈尔滨市依托国家生物医药园区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内的29家医药企业设计生产能力年产值可达100亿元。2013年园区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26亿元。其中,2013年 10月15日,哈药品牌以201.63亿元的价值,跻身《2013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第18位,成为荣登此榜单的中国医药类品牌最高排名。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占全省主导地位,分析影响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也更具说服力。

2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1)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业绩。图1为2002—2012年哈尔滨市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及其增长率,不难看出,哈尔滨市医药产业整体呈逐年增加态势,只是增幅略有波动。到2012年全省医药工业总资产297917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656176万元,从业人员40809人。实现医药工业总产值1951415万元,比上年增长3.28%;工业增加值62044万元,销售收入1869285万元,利润总额239001万元。

(2)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资源。哈尔滨市政府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十二五”重点发展的新兴战略项目,已经形成以哈药集团为龙头、利民医药园区和开发区医药园区为侧翼的“品”字阵容。现有初具规模的生物医药企业72家,除少数从事生物提取的企业外,大多数生物医药企业还是以传统中成药、化学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此外,哈尔滨市许多高校和研究所都具备开发研究生物医药的实力,为生物医药产业的研究和开发输送了大批专业性人才(见表1)。目前,在全省范围内,生物产业申报专利430项,其中发明专利364项,实用新型专利66项;生物医药专利138项。

(3)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哈尔滨利民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位于哈尔滨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是哈尔滨“北跃”战略的重点发展区域,地处松花江北岸、呼兰河西南岸。作为哈尔滨辐射龙江北部广大腹地的门户地区,交通便利,地理优势突出。园区于1998年辟建,2002年2月被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医药科技园区。共执行国家和地方火炬计划及“863”计划项目21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二类新药7个。医药园区企业63家,现在生产16个剂型841个医药品种,其中高新技术产品40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达50个。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

利民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与省医学科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合作,共同建设利民生物医药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具备生命医药领域技术创新服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项目储备、企业孵化和创新人才培养五大功能,可以为园区企业以及我省生物医药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和配套服务。使之成为全省医药产业集聚区、全省唯一的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全国唯一的中俄合作健康产业园、中国北方药谷。

3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影响因素分析

3.1主要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

主要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见表2。

3.2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2.1模型的构建

(1)样本数据指标标准化转换

设样本数据矩阵为 X=(xij)m×n,即n个指标,m个样本。将此矩阵标准化后得到新的矩阵Y=(xij)m×n=(Y1,Y2……YK),标准化的变形公式为Yij=Xij-Xij/Sj,经过把指标数据化后,样本的方差和均值为1,0。

(2)按照累积贡献率提取主成分

计算各主成分的贡献率,且按照累计贡献率的准则,即累计贡献率≥85%为准则,提取k个主成分。

本文基于以上理论依据,选取哈尔滨市医药制造业2002—2012年的企业平均规模、“三资”企业外商直接投资、资金率税率、人均产值、R&D投入、专利申请数量、居民药品费用、产业结构调整八个方面的指标运用spss19.0软件对影响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主成分分析。

3.2.2样本主成分分析

本文依照前面建立的5个方面的8个指标对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进行了分析计算,将上述评价指标设定为x1,x2…x8,得出最终结果(见表3和表4)。

主成分表达式为:

主成分分析结论:

第一主成分分析。根据第一主成分的表达式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主要是资金利税率、人均产值、R&D经费内部支出、专利申请数、产业结构调整的综合指标。可见,第一主成分集中反映了企业效益能力、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是企业自身能力的体现。

第二主成分分析。从表达式可以看出第二表达式是集中反映了企业平均规模、“三资”企业外商投资、居民药品费用的综合指标。从企业实力和市场需求两方面影响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主要受企业自身的效益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产业结构的影响,企业实力和市场需求占次要地位。因此,要发展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就必须从企业效益、创新方面入手,同时调整产业结构,使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能够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4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存在问题

(1)产品科技含量低,核心竞争力不强。目前,哈尔滨市以医药企业为中心的研发体系尚未形成,大部分企业对于研发的投入明显不足,甚至不足销售收入的1%。同时,缺乏专业的科研人才和专业设备也是导致哈尔滨市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科技成果难以从实验室中走出来,高校、科研院所不能充分发挥其知识集聚的积极作用。同时缺乏创新驱动力,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缺乏大、中、小企业间建立起来的上下游产业链关系,产品大多属于模仿、复制的层次,缺乏核心竞争力。产品不能走出国门,大多数还停留在中国制造的浅层次。

(2)创新环境有待加强、产业结构仍需调整。针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不够完善,政府在其中不能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是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又一主要困境,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扶持力度也根本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导致了政府政策与企业、市场之间的严重脱节。优惠政策和市场规律在运用上不够练达,中介组织仍须进一步培育和加强。非但不能形成上中下游的产业链,还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的发展。

(3)复合型人才稀缺、培养机制不健全。生物医药科技产业的发展急需既懂医药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而我省正是缺乏此类人才,尤其是能驾驭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将帅之才更是奇缺。多数生物医药企事业单位尚未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真正落实好,人力资源开发、升值的认识和措施没有真正到位,分配机制、激励机制还有待完善,“勇于创新、敢为人先、鼓励竞争、容忍失败”的创新氛围和创新文化以及“注重潜力、人尽其才、人才辈出”创新环境的营造尚需时日。

5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5.1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研发能力

提升创新能力。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新型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医药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速医药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增强行业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整合医药科技创新资源,建立开放的共性技术平台,推动科技资源共享。同时,要加大研发投入的力度,培养科研人才,明确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集中资源,大幅度提高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依靠创新投入促进研发水平的提高。努力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进程。

5.2政府主导和支持关键重大技术的研发

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要获得技术创新上的突破,必须在重大疾病诊疗药物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上加大政府与企业的多元化投入,促进和推动企业在这方面的研发。以政府投入为主建设医药研究平台,以企业投入为主建设创新艘化基地。调整政府经费对科技投入的结构,重点支持重大新药的创制研究与平台建设,完善医药城创新体系。在政府项目经费的引导下,多渠道吸引研究经费,确保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资金保障。在项目立项条件方面,明确要求产品研发需要有地方政府的匹配和相关企业参与并提供经费,确保企业与政府共同投入以保证项目经费的落实。

5.3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生物医药产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医药科技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哈尔滨市应联合政府和高效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人才进修基地等,对于从外地引进的科研人才更是应从福利待遇、配偶及子女安置、家庭住房等方面做到妥善安置,以期为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 Q813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3(c)-009-03

Open innovation and the innovation path to China′s bio-medical industry

SUN Yanxiang1, XIAO Wen2

1. Management College of Zhejiang Traditional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3, China; 2. Economic College of Zhejiang University,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29, China

[Abstract] Innovation abil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re ability of bio-medical industry. Focused on the main factors which hamper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of China′s bio-medical industry,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open innovation mode and concerned the possibility of introduce the open innovation into China′s bio-medical industry, the impact on the bio-medical industry also be discussed, through which offered a path choice to sustainabl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of Chinese bio-medical industry from four inspects: make open innovation strategy of bio-medical industry, participate global innovation alliance, strengthen multi-level innovation subject and construct multi-dimension support of open innovation.

[Key words] Open innovation; Bio-medical industry; Innovation path;Innovation ability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企业有700余家,2009年总销售收入约753亿元,是医药行业增长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然而数据显示,全球生物产业以每5年翻两番的速度增长,医药卫生相关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美国2003年就已达到15%,法国占GDP的11%,我国目前只有4.7%,发展潜力很大。在我国,许多省、市已将生物医药作为战略性产业加以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作为知识最密集和研发密度最高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其创新能力是产业核心能力的重要表征。如何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问题,也是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

关于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路径选择的研究,目前学界并没有直接针对性地展开研究。现有国内外文献对现象研究较多[1],但未能对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式创新的影响机制作系统的分析,因而,无法提出切合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际的对策建议。本文将就开放式创新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持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提供可资参考的思路。

1 阻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1.1 生物医药研发经费严重不足

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投入至关重要。虽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科技投入逐年增加,R&D 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占产值比重)不断上升。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较落后。目前,跨国药企的研发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10%~15%,我国医药产业研发投入仅为年销售收入的1.02%。研发经费的不足制约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1.2 生物医药科研缺乏广泛合作

我国生物医药的研发主要靠企业自身,而在发达国家生物医药科研是企业、研究院、高校等组成的一个高效率团体。因此,我国生物医药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与科技合作难免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而且,因为不能实行资源共享和集约化规模从而极易导致低水平重复研究和重复投资的浪费现象发生。

1.3 生物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偏低

从市场环境来看,国内医药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陷入低水平竞争的怪圈,明显缺乏竞争力[2]。企业对生物医药的研发受限于资金和人才,因此相比较于国外的生物医药研发,我国的生物医药研发更像是“小打小闹”。 我国医药企业也因此难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一些关键、重大技术始终难以获得突破,产品更新速度缓慢,这是我们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须重视的现实问题。

1.4 缺乏适合生物医药产业化的机制

目前我国现行的生物医药机制不利于资金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利于产品的开发和上市、不利于产值和利润的提高,更不利于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这五个“不利于”导致我国如今仍未形成生物医药产业化的良好运行机制,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瓶颈。

1.5 生物医药产业化人才匮乏

首先是生物医药专业化人才匮乏。由于生物医药研发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知识与技术,因此对于生物医药的专业化人才如药学信息、生物工程人才极为不足;其次是管理人才,这些年来,去国外学习生物医药的高级人才回国后都选择自主创业,因此一些高素质的生物医药研发管理者、市场策划战略家更是少之又少,这也不利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2 开放式创新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影响

2.1 开放式创新的界定

由美国学者Henry Chesbrough[3]2003年提出的开放式创新模式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同时利用内部和外部相互补充的创新资源实现创新。开放的本质是外部创新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强调企业对内外创新资源的整合。开放式创新是一种与封闭式创新截然相反的创新模式。近几年来,这种创新模式被人们广泛关注。相关研究表明,尽管国内近期创新研究的数量呈现平缓的趋势,但是与国际学者研究一致的是对于开放式创新议题的研究却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4]。

2.2 开放式创新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影响

开放式创新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被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评估[5]。就生物医药产业而言,笔者认为,开放式创新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2.2.1 提高生物医药企业竞争力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一些基础技术很容易从生物医药企业以外获得,生物医药企业可以在新技术已被开发出来之后直接通过从外部企业购买或者收购新建企业,然后充分挖掘创新技术的潜在用途或是重构价值链,实现价值突破[6]。这样可以节省前期研发的时间和成本,缩短产品研发的周期,从而提高研发的效率,增强生物医药企业的竞争力。

2.2.2 促进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封闭创新条件相比,开放式创新将限制创新资源流动的企业边界打破[7],过剩的资源可以转移到企业外部去,不足的资源可以从外部引进来,进而资源可以在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内跨企业流动。对单个企业而言,这一特征所起的作用也许并不十分显著,但对于整个生物医药产业以及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动其意义将非常重大,并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活动中。

2.2.3 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速度在生物医药产业内,企业运用开放式的创新模式,通过信息技术等将顾客集成到创新过程中,使顾客成为企业的合作生产者,让企业充分了解客户和市场的需求,从而引导产业创新的方向。这样可以明确企业的创新目标,缩短市场对产品的接受时间,以迅速占领市场,排挤竞争对手,提高企业影响力。

2.2.4 降低创新风险成本快速变化的创新世界使得创新风险大大增加,开放式创新突破了单个企业的边界,不同的创新主体分担了企业创新风险,提高了成功率。由于不同的生物医药企业其专长是不同的,如有的生物医药企业专长于基础研究,有的专长于产品开发,有的专长于市场化运作,因此,对于各有特长的企业在创新中通过合作的方式扩展了他们的惯域,最大程度提高了创新成功的机会,最大程度降低了失败的风险,这是一个聚集优势的过程。

3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式创新的创新路径

3.1 制定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式创新战略

在产业创新范式转变的大环境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必须把握住这一大方向,并主动制定企业开放式创新战略和应对策略,使得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在研发创新模式上紧跟世界潮流和步伐,并增强其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3.2 参与全球技术创新联盟,构建多维的新型国际创新合作体系

主动融入国际,善于向国际先进水平学习。善于向国外先进同行学习,在开放中学习进取。近年来,跨国公司的R&D国际化带来了全球创新资源的整合[8]。在R&D国际化背景下,充分利用全球的创新资源,包括市场资源、科研资源和人才资源,使我国生物医药企业能快速成为拥有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人才资源和研发能力的现代化生物制药企业。

3.3 强化多层次的产业创新主体,推动产业创新资源的集聚

生物医药产品是科技密集型产品,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其企业研发能力的增强,关键因素在于企业要充分利用企业外部创新资源的能力。通过与大学、研究机构紧密协作,把大学、研究机构的新技术应用于新产品开发,善于利用企业内、外部的新技术和新创意,为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节省资金和时间,不断开拓并强化企业研究成果商业化途径和渠道,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利润空间形成产业优势。开放式创新是当今新的一类创新模式,它要求更多并行、多角度的创新资源整合[9]。通过有选择地与外部创新要素的有效联接,多渠道获取外部创新资源以弥补内部资源的不足,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资源的集聚,从而促进创新。

3.4 构筑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式创新的多向支撑

构筑涵盖政府、行业协会、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多元化的开放式创新的支撑体系。通过构筑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式创新的多向支撑,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系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系统的建设有助于开放式系统创新模式的运行。产业经济的发展、创新要素的集聚、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以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对企业的开放式系统创新活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效果往往较国家层面的支撑更为快速和显著。

4 讨论

数据显示,全球生物产业近年来以每5年翻两番的速度增长,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因而,开放式创新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不断提升产业竞争能力,进而实现转型升级中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预期,在未来几年中,如何通过自主创新和开放式创新以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将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谨就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初步的规范性分析,如何系统地用计量分析工具深入地对开放式创新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的分析,显然是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领域。

[参考文献]

[1] 柴金艳.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9):18-20.

[2]黄速建,王欣,叶树光,等.开放式系统创新模式研究――以天士力集团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0,24(2):1-11.

[3]Henry W. Chesbrough, 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 [M].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Inc, 2003:23-25.

[4]郑小平,刘立京,蒋美英.企业开放式创新理论的研究述评[J].中国科技论坛,2007,23(6):40-43.

[5]刘春香,虞乐安.长三角、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新能力的评价与比较[J].工业技术经济,2009,28(5):60-65.

[6]杨静武.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8(2):43-47.

[7]刘向东,孙道银.开放式创新理论框架:价值创新思维的实现途径[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4):4-5,29.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欧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及趋势

1.欧美国家医药市场和产业增长稳定,加强对生物医药的研发与生产力度。目前,欧美医药市场占全球市场分额的70%以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以年均 30%的速度增长,这个速度大大高于全医药行业年均不到10%的增长速度。欧美国家在发展生物药品方面也进展较快,2005年底,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生物医药研发的总费用高达675亿美元,较2001年增长了51%,欧美占整个研发费用的90%。欧美已经发起了一个目的在于加快研发新药品的计划,该计划利用医学分子技术,重点发展癌症、大脑失调、新陈代谢疾病、感染性疾病以及炎症等疾病的新药。

2.欧美国家医药产业的研发与生产是在政府、研发结构以及赢利性公司共同参与下完成的,公私合作特色明显。美国作为全球生物医药发展的中心,形成了波士顿、圣地亚哥、旧金山、华盛顿、北卡三角园五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其中,新泽西州集中了默克(Mer—ck)、罗氏(Roche)、诺华(Novartis)、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强生(Johnson&Johnson)等世界著名制药企业的主要生产基地.是世界闻名的药谷;马萨诸塞州拥有世界顶级的一流大学,是全球最具创新优势的地区,几乎所有的著名生物医药公司都在此设立了研发中心;加州旧金山地区依靠政府和大学联合规划,将高校、医院、企业、风险投资高度集中,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进行基础研究:圣地亚哥地区是全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时间最短、速度最快的地区,汇集了辉瑞(Pfizer)、强生(Johnson&Johnson)、先灵葆雅(Schefng—PIough)、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等跨国制药巨头的研发机构。还有超过600家生物医药公司在此落户,成为新兴的生物谷。

欧洲制药行业联盟(EFPIA)欧洲新药开发计划,该项计划的参与者包括欧洲委员会、各大学院学校、生物制药公司以及欧洲制药协会。为此,欧洲委员会和欧洲制药协会联合成立一个管理机构来协调、管理该项目。据统计,德国75% 的生物医药R&D投入是通过研究中心、项目中心等实施的。在生物医药公共研究开发方面,德国拥有自己的特色科研体系。包括92所大学的科学系或医学系,以及各公共部门所属的生物制药研发机构。这些研发机构主要从事生物科技、科技中介、临床试验等方面的研究活动。几乎所有的生物医药企业都与大学、公共研究机构有着密切的合作,其中,生物技术公司主要是利用国家知识创新基地从事研发创新,而大型的制药企业主要是寻找全球合作伙伴,打造制药产业基地。在资金方面,私人资金、风险投资在近些年德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其结构性的变化对高新技术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从一个早期阶段到晚期阶段的重大转折时期,风险投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欧美国家加大对生物医药的研发、生产的投资力度, 生物医药创新出现强劲发展走势。与传统制药业不同,生物制药指的是利用生物技术,包括利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DNA重组技术、基因治疗等技术开发、研制和生产生物制品的过程。美国的生物医药市场的年增长率为7.9%,欧洲的生物医药市场的年增长率为23%。美国新泽州科委致力于在本州特定的产业中寻找新的增长点。与风险投资或者银行去寻找成熟的公司不同,新泽西科委给予前期引导资金的形式培育早期的、成长型小企业,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司。在欧洲国家当中,德国的生物技术占有领先优势,发展水平仅次于英国,在新药研究与开发方面居欧洲第一。德国政府非常重视生物技术的研究发展,政府拨出了超过80亿欧元的联邦教研部经费,用于重点进行生命科学和创新技术的研究。德国目前已经有超过500家生物技术公司年产值达到15亿欧元。德国政界和经济界也共同提出了名为“生物工业2021”的倡议,以加强德国在全球“白色产业”中的地位。 法国为了鼓励制药企业开发新药,尤其是基因技术和生物技术产品,近两年修改了对新研制药品价格的管理程序,允许制药企业自行确定新药价格。

篇5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跨国公司研发以及其对我国医药产业的投资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医药产业创新的主要因素。以目前对外经济盛行的情况下,怎么样去迎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给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已经成为我国医药产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随着技术的进步,我国医药产业进入较快的成长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作为高新技术产业,越来越显现其重要地位。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医药产业创新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在R&D投入,技术创新能力上与外国医药产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本文首先对R&D国际化概念及其模式和医药产业创新等理论作综述,在参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学者有关于跨国企业R&D全球化的理论研究,然后全面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以及对我国医药产业创新的影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省医药产业创新的对策。

1.我国医药产业创新

1.1 我国医药产业创新的总体情况

医药产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集化学药品、医疗器械、中成药、制药机械、包装材料、卫生材料为一体,门类较为齐全,已经形成了中国医药原料药的出口创汇基地的基础,部分实力较强的制药企业已经走从普药到仿制药之路,创新R&D周期长、成本高,而仿创制药是在原有药业的化学结构上进行创新,规避专利侵权,并以此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许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所、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等研发机构。随着国外研发外包的转移,我国制药企业研发的目的除了为自己服务以外,还可以接收国际研发外包。通过外包实现仿制药研发升级,把我国建成国际研发外包的重要基地。

1.2 我国医药产业创新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关键问题在于技术创新不足,产品结构调整步伐迟缓。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比例失调,究其原因,即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发展环境所造成的原因。

(1)新药研发滞后。自从1985年新药R&D新的评审制度建立后,到2007年底,全国共评审新药近12000个。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2)高级管理和研发人才缺乏。“十一五”以来,我国医药行业人才资源呈上升趋势,为医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其增加幅度较低且人才涌向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而我国急需的学科带头人又难以引进,制约了我国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

(3)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的缺乏。长期以来,我国的医药企业普遍的指导思想是以国内市场为主,不具备基本的竞争和创新意识,常年进行着低水平的重复生产,而没有技术的创新及研发,导致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无法与发达国家进行竞争。结果是,我国的医药产业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竞争力弱。

(4)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自1996年《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以来,我国了许多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通知、办法、规定、条例等政策,回顾十几年来对这些政策的贯彻执行,有许多不落实,如财政部关于政府购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装备(产品)规定,自主研发的新药有许多未列入医保目录,在各省市集中采购招标中也未予以优先考虑;再如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施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若干政策指导意见,其中对创新投入150%抵税政策,至今也未得到贯彻执行。

2.R&D国际化带给我国医药产业创新的机遇

2.1 有利于我国医药产业R&D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医药产业实行过用市场来换技术的策略来吸引国外的R&D投资,但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以及对技术创新的不断需求,跨国企业在华的战略也由原来简单劳动密集型加工生产转换为目前的资金技术密集型的研发创新。而且,在研发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地加强本土化的研发参与,这些研发活动的进行,使得我国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提升,甚至学到了某些顶尖的和关键性的先进技术,带动了我国医药产业创新的整体研究水平。

2.2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

跨国企业在我国投资最初只局限于一些简单的加工制造,随着我国医药市场重要性的增强,跨国企业将我国作为重要的研发中心,并投入大量的研发物力和人力。在这个转变的工程中,使得我国的医药企业近距离的观察到了这一巨变,产生了技术创新的意识。在跨国企业的研发过程中,给了我国医药企业近距离学习发达国家医药产业创新的先进技术的机会,使得我国医药企业有了科技创新的标杆,并以跨国企业为创新榜样,努力研发创新。而且,随着跨国企业研发的不断深入,我国医药企业会紧迫地感受到近距离的竞争压力,残酷的市场使得我国医药企业优胜劣汰,能够存活下来的医药企业往往是拥有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大部分是技术创新的结果。因此,面对着如此近距离的技术竞争压力,我国医药企业需要而且必须进行大量的技术创新工作,来赢得竞争的胜利。

2.3 有利于我国技术型人才的开发和培养

长期以来,发达国家的医药企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技术R&D创新体系,重视科技人才的招聘和培训,形成技术创新体系的良性循环。而我国,由于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一套研发体系和技术格局,也没有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使得我国的医药研发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我国的医药科技人才大多集中在科研机构和大学学府,这些医药科技人才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水平,但是在实际的R&D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这些机构的研发成果大部分倾向于理论性的结论或是基础性的成果,没有很好的经济适用性,与市场的结合度不够,不能够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直接的、有效地、立竿见影的效果。

随着跨国企业在我国医药研发的深入,其必然需要大量的本土研发人才,这使得我国的医药科研单位和医科学生获得了良好的机会,得到可以接触世界先进技术并且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而且,跨国企业非常看重企业中人的作用,把人力当做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员工充分考虑其职业生涯规划。因此,随着跨国企业招募技术人才的日益增多,我国的医药科技人才可以得到进入跨国医药企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从而接触到先进技术的生产与研发,感受到跨国企业先进的科技生产方式,学习到跨国企业研发模式的体系和脉络。由于世界性科技交流的密切深入以及企业间人才的不断流动,使得在某种程度上,外资企业甚至为我国医药产业培育了一些顶尖的科技研发人才,使得我国医药企业可以利用先进的生产方式来对各种资源要素进行生产,实现了人才培育进而带动技术提升的持续发展之路。

篇6

1998~2009年,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57%,不仅高于全球药品市场8.45%的增长率,更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81%的平均增长率,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09年,全球约有生物医药企~k4700家,产品销售额1170亿美元,占全球医药市场总销售额的15%。据市场战略分析机构Business Insights公司预测,在2009~2015年,治疗性蛋白、疫苗类药品和单克隆抗体类药品等三大类生物工程药物的年平均增长率将分别达到4.4%、8.1%和9.3%,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市场规模将保持6.7%的年平均增长率。作为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正在引领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

生物医药研发外包(CRO)可以使国际制药企业实现最佳资源配置,专注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且减少产品面市的时间和成本,因此,在生物医药产业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生物医药产业链来看,围绕药物靶标发现、药物筛选和验证、临床前开发和临床试验等周期长、风险较大的环节,产业分工日趋明显,更加专业化的合同研究组织(CRO)迅速崛起。一大批中小生物医药企业通过平台型技术和专业组织管理提供优质临床或生产服务,与学术研究机构、大型(生物)医药企业共同构成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生态系统。2007年,生物医药公司的新药研发(R&D)费用合计约为600亿美元,其中25%(约150亿美元)采取外包服务形式。而在1998年这一市场仅仅42亿美元,10年来增长了320%。尤其在近几年增长率高达19%~20%,远高于R&D的增长速度。预计未来5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30亿美元。可以说,制药工业正在快速减少传统的内部研发,增加外包比例。

驱动外包服务市场急速扩张有几个重要因素。

首先,大批“重磅炸弹”药品的专利保护到期,将会使制药企业的利润减少。仅2007年和2008年这两年就有总价值达350亿美元的专利药品到期,品牌药的利润将被仿制药吞噬。外包服务可为跨国生物制药公司节省30%~70%的研发经费,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使制药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

其次,大型制药企业的研发线“苍白”,具有“重磅炸弹”潜力的新药候选者凤毛麟角,大型制药公司必须通过外包提高其研发效率。

生物技术公司的内部结构使其必须采取大量的研发外包,才有可能把主要资源集中在其核心技术领域。几乎所有大型国际制药公司在2007年宣布了裁员和增加CRO的比重,包括全球最大的制药企业辉瑞裁员10%,其他生物制药巨头强生、葛兰素史克、安进、诺华和施贵宝等也正在实施较大范围裁员和关闭生产设施计划。

抓住机遇,迎接中国时代

由于医药研发成本持续上升,新兴国家巨大的市场吸引等多种因素的作用,近年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加快了将生物医药研究转移到印度、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速度,以求大幅度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开拓新兴国家药品市场。生物医药跨国公司直接将研发业务转移至海外研发中心或当地CR0公司,进入新兴市场国家。如美国礼来公司(EfiLilIy)近年来将其早期药物临床试验任务的20%~30%外包到中国市场;惠氏公司(Wyeth)则与印度的GVK公司合作,将4000多万美元的早期药物临床试验进行外包。同时,生物医药CRO企业积极向海外拓展研发外包业务,如美国Quintile、Covance、Kindle、MDS等已经先后在中国开办分支机构或合资CRO企业。

与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趋势类似,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最近几年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9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850亿元,同比增长24.6%。特别是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作为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现代新兴产业,对吸纳人才、发展区域经济、提升产业机构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得到了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目前,我国医药研发外包企业已超过400家,超过印度成为亚洲医药研发外包首选之地。

我国在发展生物CRO产业上拥有诸多的有利条件。中国在劳动力和高端研发人才方面存在巨大优势,可以大大降低新药研发的资金投入。中国庞大的人口资源,也为开展临床试验提供了丰富的基础。中国人口众多,各种临床试验受试者众多,找到从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病人比在欧美国家容易得多,这对许多临床研究很重要;在中国还可以接触到一些其他国家不容易接触到的特殊疾病群体,这为开发某一特定市场提供了机会。随着研发外包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凭借在成本和l临床试验资源上的优势,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国际生物医药外包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趋势下,通过形成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服务能力,做大做强生物医药研发和外包产业,应该是当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进入国际市场循环要走的第一步,也是实现我国药物从仿制到自主创新的必要条件。生物医药CR0的发展可以使我国更迅速地学会生物医药创新的规律,培养出一大批国际水平的GLP、GCP专业技术人员,为将来实现原创药物的研发奠定基础。另外,生物医药CR0还可以吸引国外生物医药研发项目落户中国,弥补我国本土制药工业自身研发能力的不足,为我国制药工业的结构调整提供重要支撑,有助于我国尽快进入制药工业价值链的上游。

激发活力,实现跳跃式发展

篇7

中医药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现在中医药产业也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是公认的“朝阳产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中医药产业的产值占据医药产业规模的30%之多,中医药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国际化趋势取得很大突破。

作为四大药都之一的亳州,充分利用中药资源这一独特的发展优势,全力发展中药产业,并全力打造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的现展模式,不断提高中药产业的创新能力。丰富药业的产业链条,使亳州的中药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亳州现代中药产业中的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根据亳州统计局年度报告得知,2014年,亳州市中药产业产值(贸易额)近600亿元,其中药制造业就达到213亿元,占据33%的比例。目前,亳州已初步形成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加工产业集群,年生产能力35-50万吨,约占全国的30%、安徽省的70%。目前,通过GMP认证的饮片加工企业达75家,获得生产许可证的88家(另有100多家在建或已建成待许可认证),1-7月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产值82.6亿元,同比增长23.9%,工业增加值19.9亿元,同比增长11.6%。现有13家中成药制造企业获生产许可,10家通过GMP认证,形成了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和品牌。同时,中药保健品、日化产品、消杀产品、兽药(饲料添加剂)、药业机械和包装材料制造产业也呈现出稳步发展的势头。

随着“千亿元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的不断推进,亳州的中药产业发展更呈现勃勃生机,重要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步伐明显加快,药业企业通过合作、引进等多种方式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努力提高中药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据悉,亳州20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就有17家是中药产业企业,并且在每年的高新技术产品中中药方面的就占据80%。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出口创汇方面,中药类高新技术企业的贡献率达到95%,彰显出中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突出地位。

二、现代中药产业中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亳州中药产业发展迅速,但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对药理研究不足、缺乏国际性的竞争产品等方面。

(一)问题与不足

1、药理毒理研究不足

目前,与西药――化学药相比,中药的化学实体是多种成分的集合体,但多种中药有效成分或有效分子群并不明确,中药中各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知之甚少。所以,西药已经建立了明确的检验标准和规范,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但中药的检验标准和规范迟迟难以建立。中国药科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新药筛选中心主任张陆勇教授在亳州中药研发会上就指出,从药理毒理方面看,中药存在种种疑问,如组分较复杂,有效或毒性成分不清;药物的“有毒”“无毒”多基于经验积累;中药长期潜在的毒性问题仍需研究;全面药理毒理研究的可借鉴文献少。

虽然,中药的毒副作用在我国中药的临床应用中历史悠久,也有着丰富的临床例证,但由于真正意义的中药毒理学体系尚未形成,造成传承已久的临床例证没有科学实效。由于目前科研技术的局限性,对有毒中药、中药中有毒成分及其含量问题和对十八反、十九味的研究深度不够,对中药或复方剂的毒性与不良反应统计不足,尤其是缺乏评价中药毒性级别的客观实验数据和对中药安全性的评价重视不足,造成亳州的中药产品在全球的销量不佳。

2、缺乏核心的国际竞争产品

尽管亳州的中药产业发展蒸蒸日上,但就全世界而言,亳州的中药产业缺乏足够的国际竞争实力。在市场方面,中药的销售份额远低于份额,甚至亳州出产的中药产品与“洋中药”的市场对拼也呈现劣势。据医药业内人士反映,每年我国的中药出口额仅占世界中药市场的3%~5%,而作为我国四大中药产地、有着“药都”之称的亳州在中药出口方面占不到1%的份额。亳州几百项医药研究项目至今尚无一个中药制剂以治疗药品的身份通过美国FDA的审查,拿到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的“入场券”,尽管有3家药厂的3个中药制剂已通过了美国FDA临床研究申请(IND),成为中药国际化的先行者,但至今仍未在美国启动临床研究。可见亳州乃至我国的中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上出现弱势。

3、方向偏失盲目开发

中药的价值在于治病,甚至其治病的价值不亚于西药。俗话说:“西药治标,中药治本。”并且“是药三分毒,中药是例外。”无论是从药用对人的影响,还是长远的健康考虑,中药有着巨大的市场。但对亳州中药的情况调查发现,亳州中药方面的大型企业近百家,但研制中成药的企业仅有7家,研制保健品系列的中药饮片就多达50家,可见,在中药方面的研发在治病方面的研究较少,在保健方面的研发较多,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中药的价值,弘扬我国的中药文化。

目前亳州在新兴中成药方面的科研开发力度不够,却在传统的中成药领域出现“同室操戈”的恶性竞争,比如复方丹参片、牛黄解毒片等常见中成药每家企业都在生产,不正当竞争时有发生。

4、开发浅薄缺乏深度

对亳州的中药产业进行调查得知,亳州的高新技术集中在中药领域,但无论大型的中药研发企业还是小型的制造企业,都把中药的产品开发放在中药饮片研发方面,亳州的中药企业90%都属于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利用高新技术改进新工艺、新方法生产中药材饮片。但根据中药的药用价值和利用率而言,中药材饮片为中低端和资源型的产品,产品附加值低,为企业创造的利润率偏低。可见,亳州目前中药科技创新方面缺乏深度,研发单一。

(二)原因分析

笔者针对中医药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问题,对相关医药方面的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如下:

1、追逐利益迷失目标

利益是企业生存的生命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是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的,没有利益的行为或利益小的行为大多数企业都予以拒绝。这一点,在亳州的中药产业方面就可以看出。多数企业并没有根据亳州的中药材市场来确定自己企业的发展方向,来确定企业的医药的研发产品,而是依据经济市场的原则,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利润高就研发什么,比如目前市场上的保健品的利润远远大于中成药的利润,亳州的中药企业研发纷纷着眼于中药饮片这一保健品的领域,不仅可以创造丰厚的利润,还可以降低中药的研发投入,不会产生因中药副作用而产生的治疗事故。

可见,目前多数医药企业领导在决策方面,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并非以继承与发展中药文化为主要任务,不能很好地展现中药的药用和保健价值。

2、中药科技人才匮乏

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根本,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只有充足的把握科学前沿和基础创新规律的高层次创新型中药科技人才,才能为亳州现代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才能促进亳州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但根据目前亳州中药产业的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可知,亳州中药科研开发方面的出现这样一种态势:初中级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继承性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在中药传统学科方面人才济济,但新兴学科方面人才凋零;理论型人才多,实用性人才少;单一领域、医药研究方面的人才多,复合领域医药研究的人才少,特别是在尖端科技人才严重匮乏,缺乏中药方面的领军人物。在全国现有的中药的大师级人物年事已高的情况下,亳州中药所有企业的研发机构里面没有一位中药院士级别的领军人物,尽管在全国各大中药学员特聘了5位教授,但远远不能满足亳州中药事业蓬勃发展的需求。高层次医药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亳州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和持续发展的瓶颈。

3、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在对亳州中药研况进行调查得知,亳州的中药科技研发主力军在各大医药院校,其次是企业附带的研发机构。由于医药院校在中成药研究成果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又不能及时与我国的中药产业基地及时联系,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商品化,导致许多医药研究成果被国外医药机构所收买,成为他国的知识产权,我们的研究为他人做了嫁衣。

再者,一些中药生产企业对于知识产业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短视现象:有些企业认为市场营销活动比专利和商标重要,宁愿花巨额资金进行产品的市场推广,却不愿投资科研和知识产权保护;还有个别企业为了吸引外资,竟然不惜将自己企业新研发的中药处方、保健品处方交给外商,以技术换资本。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必然使我国中药生产在国际上处于更加不利的竞争地位。

4、资金欠缺研发不力

与有关中药企业的管理人员交谈得知,目前亳州中药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研发力度不大,领域过窄,除了医药科技人才的缺乏之外,另一个制约的因素就是研发的资金不足。尽管企业的注册资金很多,但用于新兴医药的研发方面的自己却严重不足。企业的股东们宁愿把资金投放在关于医药、保健品的宣传广告方面,也不愿把资金投入到对医药的科研开发方面,因为广告的投入能带来销售的提高,带来丰厚的利润,但科研开发说不定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得不偿失。正因为资金链条的“失联”,导致亳州中药的科研开发“先天不足”,难以出现精品系列的产品,难以提高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难以扭转我国中药在世界上的弱势地位。

三、提升亳州现代中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策略

针对亳州中药产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问题,笔者在借鉴诸多研究文献和集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

(一)加大专项研发投资

国家非常重视现代中药的产业发展,并且通过不断增加的财政投入为中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以改变中药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推进中药继承创新,实现中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所以,要改变亳州目前中药在科研开发浅薄领域狭窄、科研开发人才不足等问题,就必须从政府在财政方面加大对中药科研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大对中药生产的扶持力度,提升中药的科技创新能力,保证新兴中药的有序研发。

中药的科研开发要做到双管齐下,亳州的所有重要生产企业也要重视和支持中药的研发与生产,要加大对本企业中药方面的资金投入,重视科技创新,保证每年企业利润的5%用于新产品的专项研发,通过资金的支持提高本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本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培养中药研发人才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在大量引进医药人才的基础上,各中药企业更要加大对本企业医药研发人才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软实力。企业可以直接与省内的中医药学院、与国内甚至国外的中医药学院联系,通过脱产培训、在岗培训、半脱产培训等形式对本企业的医药开发人员实施深造,提高医药研发人员的科研素质,为企业打造一批中药的专业技术人才,促进亳州中药产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时,要利用我国中医药学院的教育资源,引进并优化企业的医药骨干,打造出企业的高层次科研人才创新团队和科研突击队,专注于国际医药科研领域,最大限度地提升亳州中药乃至我国中药的核心竞争力。

(三)搭建校企科研平台

在中药方面,不仅要实现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医药科技人才、培养高层次研发人才,而且可以建立企校合作的科研平台,实现中药新研发产品的快速入市,提高企业以及中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学校可以借用企业的研发资金,促进新研发中药产品的快速问世,以及加速新产品的审批、生产、入市,加速孵化的进程,缩短现产品由知识产权到市场商品的时间;企业可以利用学校传承悠久的研发资源、新研产品发展自己的核心产品,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抢占国际市场的份额。总之,校企联合可以实现强强联手、优势组合,推动中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发展。

(四)学术交流拓展合作

当今世界,合则两利,分则双败。中药企业要摒弃前嫌,避免“窝里斗”,消除同行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要定期组织企业之间、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中医药学术及研发交流,以便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形成亳州中药领域强有力的合作团队,在合作中提升亳州中药产业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打响“亳州”牌的国际医药声誉。

(五)打造中药核心品牌

利用中国传承悠久的中药文化,加大对我国中药研发的资金投入,通过临床精心验证我国的中药治病奇方,甚至可以着眼于全世界的疑难杂症,以科学的态度进军现代生物制药市场,做专做精现代中药,努力打造出我国中药独一无二的核心品牌,提高我国中药在世界医药舞台上的竞争实力。

(六)依法规范产权保护

法律是市场行为最主要、最有效、最权威的调节器。借助于国目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好形势,依法保护我国乃至亳州中药的知识产权。制定法律层面中药专门法,统一中药主管体制,使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步入正轨;加强对医药知识产权方面的执法和司法,有效规范中药市场,消除恶性竞争,维护中药知识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严格对医药知识产权的监督,禁止以“牺牲医药知识产权为代价换取一时资本利用”的短视发展,保护亳州医药领域的知识产权。

总之,时代在发展,市场在转变,亳州的中药产业必须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强重视,加大投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方能让亳州中药产业在国际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真正提升亳州中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作者单位: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教研部)

基金项目:安徽省2015年度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亳州现代中药产业经营风险识别评估与防控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中药产业化要坚持科技创新[M].中药管理杂志.2000.4

[2]周静.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对策[M].安徽大学.2011.11

篇8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219-03

医药产业作为一种高科技产业,其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产品的创新能力,产品创新本质就是知识获取。企业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了自行创新和并购之外还包括合作创新,而战略联盟、产业集群、合同契约和投入产出联系等合作创新形式的出现,使得合作创新渐渐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主要途径。

所谓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间或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合作创新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实现知识在组织间的转移,通过知识互补放大知识价值,从而增强企业各自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因此,知识能否通畅和迅速地在合作伙伴间转移是合作创新成败的关键。然而,技术力量薄弱的中国医药企业产品创新还主要以仿制为主,为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合作创新则应当成为当前以至今后一段时间的紧迫任务。本文以合作创新为背景,分析影响医药产业合作创新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因素,并指出这些因素对于成功进行知识转移的作用,力图为促进中国医药产业创新能力,放大知识价值提供理论指导。

一、医药产业合作创新过程中知识的类型

1.医药产业合作创新过程中的显性知识。医药产业创新过程中的显性知识是指脱离于从事医药产品研发的工作人员大脑而记录于相关书籍、杂志、技术资料、数据库等各类文档中的客观技术知识。这类知识可以根据其易被接受的难易程度将其分为高结构化知识和低结构化的知识。低结构化的知识主要是记录在一般的医药书籍、杂志中的知识,这些是一般的药品研发人员都具备的基本知识,这类知识基本不再需要进行知识转移。高结构化的知识是指一些与新研发、新创造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尽管记录在相关的技术资料、使用说明中,但是由于药品研发成果的使用者和研发人员往往是不同的人群,故相关的使用者还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才能掌握这部分知识。

2.医药产业合作创新过程中的隐性知识。医药产业创新过程中的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医药研发人员大脑中的专业技能,或存在于团体的特殊关系、特别的规范以及决策程序之中的知识。这类知识具有高度个人化、难以编码和形式化的特点。根据隐性知识所依附的个体可以将其分为个体隐性知识和团队隐性知识两类。医药产业合作创新过程中的个体隐性知识主要包括隐藏在研发人员头脑中的独特的机能以及药品试验过程中产生的经验性的知识;团体隐性知识则是指合作双方共同享有但难以标准化的知识,如合作双方对药品研发成果及合作过程的独特体会与心得等,这一部分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动过程,就是达成研发合作目标的过程。隐性知识通常是创新过程中最有价值的知识,由于这部分知识存在于人的大脑或团队的特殊关系中,实现这部分知识的转移是决定合作创新成败的关键。

二、医药产业合作创新过程中知识转移的主要形式

目前,中国医药产业合作技术创新与国外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比较单一、原始。除了企业之间的合作外,中国政府还提出了在产业集群内建设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政策,以弥补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经费不足,提高全社会的科技产出能力,带动企业科技竞争力的提升。医药产业合作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转移过程(如下页图1所示)。

1.产学研过程中的知识转移。下页图1中医药企业联盟与大学、开眼机构之间的知识转移即为产学研过程中的知识转移,这种形式在中国医药界是最常见、也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其实质上是医药生产企业获取、吸收来自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知识并将其内部化进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事药品研发的大学、科研机构视为知识的供给方,把药品生产企业视为知识的接受方。中国目前的药品研发主体是政府直属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创新能力总体薄弱,大部分还处在仿制阶段。这与中国科技、经济体制的长期分割,企业弱于技术、强于市场,而高等院校则强于科技、弱于市场的状况有关。有关调查分析表明,在基因工程产品开发领域中中国的研发技术比国际水平仅落后三至五年,但生物医药工程技术却至少相差十五年,中国的上下游技术转化率不足5%。技术创新主体上中下游发展不协调,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2.药品生产企业联盟之间的知识转移。图1中联盟企业A与联盟企业B之间的知识转移即为药品生产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由于新药研制的先期投入成本很高,如果能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创新、研发资源进行共享和整合,将会有更高效、更经济的成果。企业战略联盟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兴的竞争模式与经营理念,医药企业利用战略联盟来优化资源配置,使资源的价值达到最大化,尤其是那些隐性的和基于知识的互补资源。因此互补资源的识别、选择、获得和管理是联盟成败的关键。互补的资源不但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创造协作,而且可以用来发展新资源、新技术和新的竞争优势。中国医药企业在这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合作方向分为:与国际医药企业合作以及与产业内企业的合作。因为现阶段中国医药企业自身的技术力量比较薄弱,与国际医药公司主要形式是建立合资企业,很少有进行R&D合作建立企业联盟。在与国际医药公司合作的过程中,中国医药企业主要作为知识的接收方,通过合作获取国外医药公司的先进技术知识,而外国医药公司作为知识提供方则主要看中中国企业的营销经验和生产基地。

三、影响药品研发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因素分析

对于医药生产型企业来说,把外部知识转移到企业内部并运用于价值创造过程,才是医药产业合作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快速提升中国医药生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这既是优势互补的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科研院所的知识资源实现价值的途径。知识的成功转移是使企业的知识交流和运用以及科研院所的知识创造成为良性循环的关键。从医药产业中知识转移的过程中分析,影响合作创新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因素主要包括转移渠道、知识源因素、知识受体以及组织间交流层次四个方面,为此本文构建了医药产业合作创新过程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见图2)。

1.知识转移的渠道。知识转移的渠道就是知识在传递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转移的媒介和途径。根据医药产业合作创新过程中知识转移的特点,这里将知识转移的渠道分为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1)正式渠道。正式渠道是指通过契约规定方式进行知识的传递与交流。这一层次的交流主要针对组织间较低层次合作,是基于制度层面上的知识转移。医药产业合作创新过程中通过正式渠道进行的知识转移主要指:大学、科研机构或药品研发团队对开发产品撰写相关使用手册以及对医药生产企业进行专门的培训。(2)非正式渠道。它是一种个人之间的、非正式的沟通与交流。药品研发过程中的核心知识往往以隐性知识的形式存在,这种隐性知识往往代表了科研机构以及合作团队成员的研发能力,这种隐性知识的转移往往会带来医药研发机构自身竞争力的下降,一般的医药科研人员往往不愿把这部分知识向外传递。隐性知识的传递主要通过非正式渠道:即合作创新过程中不同医药组织的科研人员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实现隐性知识的传递,它是建立在组织间高层次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网络层面上的知识转移。

2.知识源的转移意愿。知识提供者是知识转移的源头,其转移知识的主观意愿是影响知识转移质量和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医药产业合作创新的过程中,知识源是由医药企业联盟或校企合作形成的合作团队。合作伙伴的知识转移意愿不仅影响到知识提供者是否能够提供合格的有价值的知识,而且影响到知识接收者的知识获取与吸收。中国医药企业由于纵向竞争性产品(药品开发能力)相对薄弱,与研发能力强的国际医药公司以及科研机构存在着较大的技术落差,这种状况导致药品合作创新过程中知识源的转移意愿不强。为了提高知识源的转移意志,国内医药企业应通过建立合作组织间的信任机制、提高横向产品(药品原料产品)创新能力等增加相互作用学习的机会,提高知识源的知识转移意愿。

3.知识受体的学习意图和学习能力。学习意图是企业将合作创新过程视为学习机会的倾向。学习意图的强弱决定了企业具体参与人员学习知识的主动程度。它是合作企业有效学习的第一步,一般来说学习意图越强,学习的主动性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

学习能力是影响组织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吸收能力,指企业识别外部新知识的价值、消化吸收并将其应用于商业目的的能力。从这一点来说,医药产业合作创新团队成员间的知识差距大小决定了知识的学习效果。一般来说,两者知识差距越小,知识越容易被吸收,反之,知识的吸收越困难。然而,中国医药企业与国际上研发能力较强的大型医药企业以及国内的医药院校、科研院所之间存在较明显的知识差距,因此提高国内企业的知识水平,增加知识吸收能力是实现医药创新团队中知识转移的有效途径。

4.组织间的交流层次。根据Shannon 与Weaver (1949)的信息论,跨越领域的交流分符号性(Syntactic)、释义性(Semantic)以及实效性(Pragmatic)三个层次。在创新组织间常规性的合作项目中,当环境较为稳定时,组织之间的交流主要发生在符号性的层面,通过正式的渠道能够有效地实现组织之间知识的转移。随着组织之间开展合作创新,知识的默会性与粘滞性越来越突出,正式渠道的交流能力就会限制成员之间的知识互动,需要创造某种非正式渠道使成员能够充分地分享与评价他们的知识,实现知识的转变。于是,在符号性层面交流的基础上,释义性层面的交流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随着合作创新的进一步开展,成员之间可能产生利益冲突,并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进一步加剧。此时,成员间的交流就上升到实效性层面的对话。在此层面上,知识是一项投资,会给成员带来风险,即专用性投资的风险。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一个领域里面的知识就会在另一个领域里面产生负面影响。学习新知识的成本与现有知识的转化成本使成员路径依赖的行为更加明显。研究表明,知识互动中的实效性差异会产生创造性的磨损,需要通过谈判、模型的使用以及权衡等方式来实现知识的转换,协调利益,化解冲突。药品合作创新过程往往需要深层次的交流,创新团队的成员要通过衡量合作的深度、知识转移的风险性来衡量应采取的交流层次。

四、结论

本文在理论上分析了知识转移渠道、知识源的转移意愿、知识受体的学习意图和学习能力以及组织间的交流层次对于医药产业合作创新过程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并指出了不同因素对于药品合作创新过程中知识转移成功的作用(见表1)。

从研究结果来看,为了提高医药产业合作创新过程中知识转移的效果,药品生产企业应该首选业务具有一定互补性并且有过成功合作经历的对象,这样由于业务上的吸引、文化上的相容,可提高合作成功的概率。尽量避免由于知识源和知识受体的文化差异、知识差异较大导致知识转移障碍而营销合作的效果;同时在合作前,应当充分了解对方的意图和能力;在合作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知识选择相应的转移渠道和交流层面,提高知识转移效率。

参考文献:

[1]A.A Arntzen-Bechina and C.A.D Leguy,An Insight into Knowledge Flow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Science[J].Electronic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7,(2).

[2]刘璇华.产学研合作中组织间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8).

[3]罗珉,王雎.组织间创新性合作:基于知识边界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9).

[4]贾晓霞,周溪召.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转移障碍因素识别与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2).

篇9

前言

生物医药产业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高科技产业,它同信息技术、先进材料术并列成为决定未来的三大最重要高科技术产业。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也把生物医药产业确定为前沿和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广东省是医药大省,“南药”更是广东省的骄傲,广东医药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利税、产品销售收入多年来稳居全国首位,均超过全国总量的1/10。广东省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寄予厚望,在《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把生物医药作为积极培育的“战略产业”,提出支持生物技术、现代中药等领域的创新研发和重大产业化项目,试图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广东新药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十二五期间,广东省继续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期间将投入约5亿元人民币重点引导和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核心技术发展。《广东省十二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强调“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增强产业竞争力”,并将生物技术药物、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设备和医用器材作为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点。到2015年,广东要基本建立起一个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产业链较为完整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实现总产值1800亿元,实现增加值6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

研发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单纯活动,它是一个研发协同与交互网络,具有高效信息搜索能力、研发网络的学习能力和技术外包的集合体[1]。在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企业不能仅仅依靠自己进行独自研究和开发,要保持企业的持续增长绩效就必须整合外部资源和实施开放式创新[2]。生物医药研发的主要特点就是耗资大、周期长、风险高,而生物医药行业研发外包的商务模式能有效缩短生物医药研发周期、节约研发成本、分担研发风险,能有效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因此成为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性选择。近年来,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外包服务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据统计,2005年全球制药行业研发活动中的外包比例为24.7%,约1/4的研发工作选择了外包途径,到2010年外包研发支出占研发总费用的比重提高到40%。

2 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外包发展现状分析

(1)生物医药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生物医药科技服务的市场化和企业化运作机制逐步健全。广东省政府鼓励企业开展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和测试外包服务,推进新药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药物安全监测以及医疗保障等标准化外包服务业的发展,重视提升专业服务水平,促进生物医药科技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构建网络化和连锁化的生物医药科技服务体系。例如,2009年广州成立了生物技术外包服务联盟(GZBO),旨在改变以往生物技术外包服务业散点式状态,满足区域行业发展需求,整合各家技术优势,促进成员间合作交流,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专业服务体系。GZBO的发起单位有20家,聚集了广州地区较为强大的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资源,主要包括广州生物工程中心、广州金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东华南新药创制中心、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博济新药临床研究中心等。为保障GZBO的组织规范和运行效率,GZBO设立了专业技术委员会和业务发展委员会,聘请了一批技术与经济领域专家为联盟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国际市场业务拓展指导。GZBO的成立将与北京和上海形成很强的互补性,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对华南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有利。[3]

(2)打造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外包基地,构建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大平台。广东省政府打造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外包基地,按照国际标准要求,进一步完善广州、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服务外包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华南(国家级)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服务大平台建设。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为例,其结合自身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积极推动大型生物医药研发平台项目发展,打造东莞及周边城市生物技术创新链,努力发展成为中国生物科技产业新的增长极,在生物医药服务产业重点打造了三大技术服务平台:一是专业技术类平台,如新药筛选、安全评价、模式动物实验研究等;二是技术支撑类平台,包括实验动物中心、药品检测中心、专业孵化器、公共实验室;三是专业咨询和服务平台,如合同研发外包服务机构(CRO)、医药咨询和信息服务公司,可依托体外检测、生物芯片及其他先进诊断技术提供研发服务和技术支持。

篇10

(一)全球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业迅速兴起、蓬勃发展。2002年,世界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外包服务市场规模(企业服务收入)为100亿美元,2005年增长到163亿美元。预计到2008年全球市场总规模为210亿美元,到2010年增加到360亿美元。据统计,2005年全球制药行业研发活动中的外包比例为24.7%,约1/4的研发工作选择了外包途径,到2010年外包研发支出占研发总费用的比重将提高到40%。

(二)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范围不断拓展

目前,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业务已由最初的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药物基因组学、药物安全性评价等有限服务发展到几十项内容,甚至包括数据管理与分析、信息学、政策法规咨询、产品注册、生产和包装、推广、市场、产品和销售支持以及各类相关的商业咨询等诸多领域,而且每年都有新的服务内容增加。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外包服务的范围已大幅拓宽。

(三)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向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加快

为降低药物研发成本、占领市场,近年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加快了将生物医药研究转移到印度、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速度。1996年,美国国际研发外包服务企业MDS Pharma Service 在我国投资设立了国内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合同研究公司,从事新药的临床试验业务。随后美国昆泰、科文斯等陆续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一批由留学回国人员创建的国内研发外包服务企业快速发展起来并取得巨大成功,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销售收入从2001年的2500万元左右已经快速升至2006年的6亿元,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研发外包服务企业。此外,北京博际医药、上海开拓者、睿智等企业也快速发展,到2006年底,国内开展研发外包服务的机构已达300家左右,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二、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发展对我国的影响

(一)有利于加快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是指在新药研发过程中以合同的方式提供药品研究技术服务的学术性或商业性机构,是近年来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重点之一,具有技术密集、无污染、低能耗、节约资源的特点。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低,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是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障碍。2005年,我国服务贸易额仅占10.9%,低于世界19%的平均水平。软件、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大大低于印度。因此,抓住全球服务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业,对我国创新利用外资模式,提高外资质量,推动加工贸易转型,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加速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有利于推动我国新药研发基础平台与国际接轨

尽管我国已在药品研发、生产等领域相继实施了GLP、GCP、GMP等管理制度,但由于国内整体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现行的整套基础设施平台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内研发、检定的产品数据得不到发达国家承认,阻碍了我国产品进入美、欧、日等国际主流药品市场。研发外包服务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新药研发领域与国际标准接轨。目前,国内已有新药研发企业正在建设与国际接轨的GLP平台,部分临床试验外包服务公司在国内GCP医院进行的临床试验数据也得到了发达国家的认可。

(三)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医药研发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

我国拥有一大批接受过相关医药专业训练的技术人员,但真正了解国际医药研发规则的高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仍非常有限。中国新药研发外包服务企业在发展中一直与大型跨国公司合作,在合作中锻炼了一批掌握国际医药研发经验的技术人才,吸引了一批海外高级技术人员回国工作。这些人才流动将促进我国医药研发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有利于降低医药创新、创业的风险和成本

创新成本高、风险大是制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传统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创业模式,前期启动资金投入巨大,往往导致新药创业者很难迈出第一步。研发外包服务机构具有训练有素的研究团队、装备精良的研究设施、完整的技术体系、高效的项目管理体系,提供的研发服务模式,可有效地降低创新和创业者前期巨大的资本性成本,从而大大降低创新创业的风险。

但同时也必须看到,研发外包服务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研发外包服务机构作为新药研发合同的受托方,重在服务,通过提供专业化、高效的服务获取报酬,对研发取得的最终成果不享有知识产权;二是研发外包服务机构将吸引国内优秀的研发人才,可能出现技术“挤出效应”,对我国现有医药创新体系形成一定冲击;三是研发外包机构大规模进入中国,有可能使跨国公司在我国形成从研发、制造、销售的完整的产业链,对我国生物医药企业产生一定影响。

三、推进我国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发展的建议

(一)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加快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业发展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高技术产品重要的生产和供应基地。我国具备承接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的人才优势,发展潜力巨大。要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积极承接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转移,迅速扩大产业规模、占领市场,努力成为世界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研发基地,加快我国高技术产业从加工组装为主向研发延伸,提高国际分工地位。

(二)处理好发展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引进生产能力不等于拥有自主发展能力。跨国医药企业将研发转移到我国的主要动因:一是中国生物医药产品市场规模巨大,跨国公司要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缩短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周期;二是利用中国丰富、廉价和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降低研发成本;三是提高药品对中国人疾病的针对性。我国要利用生物医药研发外包转移的有利时机,鼓励相关科研型企业在高起点上参与研究开发,融入生物医药国际研发链条和体系,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药产品,避免成为跨国企业在研发领域的“加工厂”。

篇11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0704

伴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区域产业集群化的趋势日益显现,知识密集性的生物医药产业也大都以集群形式发展。在当今知识社会中,知识的经济属性就是知识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作用,生物产业集群作为知识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迫切需要通过知识创新的推动,来实现集群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同时,由于创新网络集群具有的知识外溢性、创新平台共享性、要素集聚效应以及根植性等优势,使得知识创新更容易进入集群内部,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因此,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向创新网络集群的升级转变便成了政府提高本区域竞争力的必然途径,基于此,本文聚焦于创新网络式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

1 创新网络的层次划分

依据各行为主体之间活动的重要性和紧密性,本文构建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体系的核心价值网络、辅助网络、支撑网络三个子网络的层次。

1.1 核心价值网络

核心价值网络即由生物医药产业相关联的各企业主体间形成的互动、合作网络,企业是创新投入、产出以及绩效的主体,是创新网络系统的核心。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要实现研发到创新成果的市场化,需要水平链上生物医药相关企业,垂直链上供应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密切联系。

1.2 辅助网络

核心价值网络和辅助网络共同构成了主体网络,辅助网络是指集群内的企业与科研机构、地方政府、风险投资机构以及专业化服务机构之间的知识、信息、资源的传递与流动过程。在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网络中,大学与科研机构集中了生物技术的高技术人才、知识,是核心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主要提供者,是知识扩散的中心。生物医药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创新网络在大学与科研机构、企业之间建立了一个互动合作的产学研交流平台。产学研合作交流可以实现知识储备的双向互补优势,增加创新机会和创新产出,提高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1.3 外部环境网络

外部环境网络是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与外部环境关于新技术、新知识等的交融和互动。集群创新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网络内部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有可能与外部建立资金、信息等系统的联系,实现引进的主导学习形式;同时外部环境也可以为网络内部企业的技术学习提供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实现集群内外部先进技术的吸收与转化,从而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外部环境包括集群外的地方政府、风险投资机构、专业化服务机构等。

2 创新网络视角下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权重的确定

2.1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构建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一个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性范畴,需要全方位衡量多方面的因素,从而建立起一个多层次、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因此,本文构建了涵盖创新知识溢出、创新网络组织、社会资本这三个层面,共计23个有效评价指标的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综合评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全貌,详见表1。

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到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从大到小排序,得到一个反映各指标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程度的权重序列表,如表2所示。

3 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

江苏省是我国的医药大省,其医药市场需求比较大,其优越的地理、文化和经济发展基础,为承接生物医药产业的转移和集聚提供了先发优势。同时,江苏省又是生物医药资源相对集中的区域,这也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因此,研究江苏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与借鉴意义。

3.1 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测评

通过调研,定量指标数据来自《江苏省统计年鉴2013》、《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3》,专家打分环节是通过互联网的GlobalTestMarket调查网,邀请研究产业集群方面的专家进行打分获得相关数据。

在统一数据量纲后,将得到的数值转换成九分制,再乘以表2中相对应的指标权重,最后将各分项指标的所有数值相加,便得到该产业集群的综合得分。所得结果如表3所示。

3.2 结果分析

目前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存在一些问题,处于孕育突破、有待进一步发育成熟的时期,各行为主体结点间还没有形成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

3.2.1 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

与国际上公认的9分制评价标准相比,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的综合得分为5.0527(表3),说明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子准则层的8个方面得分依次是“信任与合作(1.0140)”>“创新能力(0.84)”>“集群效益(07358)”>“学习能力(0.7320)”>“集群规模(05634)”>“法律规范(0.5070)”>“创新环境(03849)”>“社会文化(02756)”。

以综合得分的均值0.6316为标准,集群规模(C21)、法律规范(C32)、创新环境(C13)、社会文化(C33)这4个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政府、企业及相关组织应着重采取更为有效的战略措施,改善产业集群的创新环境,拓展集群规模,培养集群文化,进一步增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整体的竞争活力。

3.2.2 集群内部企业创新动力不足

一方面,虽然江苏省具有医药优势资源,但“消费观念对创新的激励程度”(表3:D133)是市场对创新意识认可程度的指标,它的得分为0.1834,还未达到权重相对应的理论得分0.2316,说明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在创新意识层面上,仍主要停留在仿制药生产的阶段,原创型新药研发中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仍显不足,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

另一方面,虽然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核心价值网络内的企业数目、产品种类众多,但“R&D经费投入强度”(表3:D113)是体现资金投入对创新支持力度的指标,它的得分为0.4162,比相对应的权重理论得分0.4674减少了10.94%,说明集群内一些中小型的生物医药企业主要依靠自行研制和基础研究,创新研究的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不强。由于创新动力的不足,生物医药产业链便不能进行深层次的研发加工,导致产品停留在低附加值的层面。

3.2.3 “产学研”合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目前,江苏省辅助网络层的高等院校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尚未建立完备的基于长期高度信任合作的专业化与协作学习的网络配套体系。“技术改造经费支出”(表3:D122)是体现集群成员间通过相互学习、知识共享形成的创新网络机制完善程度的指标,它的得分为0.0541,比相对应的权重理论得分0.0829降低了34.69%,说明江苏省在生物医药的研发、生产、市场等环节,上下游企业和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之间,呈现技术改造、学习能力等相互脱节的情况。

“新产品产值率”(表3:D123)是体现创新成果合作专业化的指标,它的得分为0.2366,比相对应的权重理论得分0.4980降低了52.50%,是制约竞争力提高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说明通过集群内部的科研机构与创新企业之间的高度专业化合作,实现新药迅速利润产业化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这种低关联度、低带动性的网络配套体系将不利于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技术创新进步,削弱了集群的对接合力,其竞争力也随之会减弱。

3.2.4 风险投资基金尚未发挥作用

风险投资机构通过贷款或投资等募集方式作为生物医药企业创业和创新资金的主要来源。但随着生物医药企业创新研发过程的深入,一些风险投资机构不愿去支持那些科研结果不确定而在短期内又无法预见成果的研发项目。“创新环境”(表3:C13)得分为03849,处于子准则层8个方面的次末尾,说明企业的投融资环境不理想,高融资约束阻碍了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风险投资体系尚未建立。

虽然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也聚集了一些投资机构,但大多数都是由政府出资建设的;同时现阶段的产权交易、生物技术价值评估等基础条件方面的不足,导致风险资本退出渠道的狭窄,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风险投资体系尚未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的缺乏使得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后期及产业化的过程中遇到资金瓶颈,导致江苏省的许多生物医药企业在长期的潜力项目上的风险投资资金严重不足,研发成果无法顺利进入临床阶段,阻碍了集群产业化的进程。

3.2.5 政府的政策有待调整

江苏省的跨国医药企业众多,为实现以研发为主的生物企业的创新――保护――促进――再创新的良性循环,政府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证良好的政策环境。

“法律规范”(表3:C32)只有0.5070的得分,处于子准则层8个方面的第六位;其中“法律环境完善程度”(表3:D321)得分仅为0.0650,还未达到权重相对应的理论得分0.0657,说明江苏省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环境欠缺,集群内的许多企业为了避免承担技术成果泄漏、知识产权不受保护的风险,以企业内部的实验操作代替了公共实验平台的技术研发。这种情形下的集群内部知识、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是难以发挥作用的,严重阻碍了江苏省生物医药网络式创新集群的发展速度。

3.2.6 集群文化等软坏境有待加强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建设的核心是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主体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良好文化氛围,浓烈的集群文化氛围是集群竞争力提高的环境基础。但在江苏省的评价中,集群的“社会文化”指标评价得分0.275(表3:C33),处于子准则层8个方面的最低值,说明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的相互合作的创新文化、根植于集群的传统文化氛围不是很浓烈。

4 基于创新网络的江苏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

4.1 核心网络层的提升路径

为解决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创新动力不足问题,需要加强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

4.1.1 加强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

江苏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自主型的技术研发,充分利用集群内部资源,进一步加强与大学、科研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培育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把握技术创新源头领域,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赢得技术竞争的主动权。

同时,江苏省应依托集群内部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抓住跨国医药公司在本省大力发展的契机,将企业的自主研发与“引进来”策略相结合。企业可以积极参与国际技术合作与分工,有选择性的引进、消化、吸收、改造一些对自身企业发展适用性强、经济性好的先进外部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促成资源优化配置的土壤,以提高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

4.1.2 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建立多元化的风险投资机制

针对江苏省生物医药企业目前的投入资金瓶颈导致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应当建立多元化的风险投资机制,加大对创业资金的投入与引导。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创新研发需要有相当程度的风险资本保障,初来集群的创业者一般都存在资金短缺、有形资产抵押和担保缺失的现象,他们研制出来的具有市场潜在价值的科技成果,走向市场化面临巨大的风险融资渠道的需求。

因此,江苏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需要在资本投资、技术转移等方面增强吸引力,通过建立相应的风险投资管理公司、担保公司、生物科技银行等机构,促成证券公司、风险投资者与企业直接交流,从而为企业的基础研究吸引资金,降低药品创新开发的风险。

4.2 辅助网络层的提升路径

健全“产学研”合作化和“产供销”一体化的协作机制。首先,“产学研”合作化,需要研发机构与生物医药企业之间采取共建企业研发中心的合作形式,进一步发挥集群的孵化创新功能。由研发机构提供人才资源,企业提供研发资金,共担风险,建立起大学与科研机构向中小型企业转让技术的责任及相应的激励机制,从而使科研机构的研发成果提前进入企业的创新机制中,逐步建立起战略联盟的关系。

其次,“产供销”一体化要求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寻找与工商业有着一整套特定联系的大学与研究机构,这可以使集群的企业根据市场需要求迅速找到研发的方向,并在研发成果转化为产品后,利用医药企业原有的市场网络迅速找到销路。同时,还要促进产业链上的各企业之间的纵向专业化分工,以及企业与各专业化服务机构之间的横向经济合作,以此形成“产供销”的协作机制。

4.3 外部环境网络层的提升路径

江苏省的外部环境网络中,政府角色起了主要的作用,面对集群文化淡薄等问题,我们需要明确政府政策的定向,加强社会文化等软环境的建设,从而建设一个内外兼优的生态药业。

4.3.1 明确政府政策和法律方向

目前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处于以“投资驱动”为主逐渐向以“创新驱动”为主转变的进程,在该进程中,为更进一步培育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政府应制定出符合本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首先,建立起适合创业、创新的地方制度环境,对集群内的重点企业给予让利等扶大扶强政策,对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对有关重大生物科技攻关项目需实行提前介入、全程跟踪的服务。

其次,加大对人力资本等教育的投入,通过各种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的质量。面对江苏省重人才引进,轻内部培养的现状,政府应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开发、培训力度,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和沟通的作用,加快江苏省生物医药人才的积累速度。

最后,创造良好的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活动的法律环境,新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将更加有利于激励生物医药企业的先进创新技术成果的扩散。

4.3.2 建立根植于创新网络的集群文化网络

面对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文化淡薄的问题,集群应该鼓励企业打破自我封闭和保守意识,形成根植于集群的共同文化学习愿景和制度的软环境。通过积极搭建新药销售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综合服务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等各种平台,来促进集群内部企业之间或企业与其它机构之间的各种非正式或正式的交流,培育集群内部组织间的相互高度信任与深化合作的本土文化。这种文化有利于集群内的知识和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地扩散和再创新,从而实现集群创新要素和创新网络之间的协同互动。

参考文献

[1]杨明靖.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辽宁省产业集群升级研究[D].沈阳:沈阳理工大学,2013.

[2]庞俊亭.虚拟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3.

[3]聂津君.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浙江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7.

[4]赵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7.

[5]田贵生.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GEMC构建[J].企业经济,2014,(1):111114.

[6]肖勤.上海浦东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7]黄林.产业集群核心价值的研究[J].企业经济,2011,(1):1518.

[9]蔡晓慧,余静文.产业集群突破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2013,(7):7378.

[8]徐徕.产业集群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05.

篇12

2创新网络视角下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权重的确定

2.1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构建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一个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性范畴,需要全方位衡量多方面的因素,从而建立起一个多层次、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因此,本文构建了涵盖创新知识溢出、创新网络组织、社会资本这三个层面,共计23个有效评价指标的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综合评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全貌。

2.2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由于各个指标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影响程度不一样,我们需要确定各指标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确定评价体系各指标的权重。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到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从大到小排序,得到一个反映各指标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程度的权重序列表,如表2所示。

3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

江苏省是我国的医药大省,其医药市场需求比较大,其优越的地理、文化和经济发展基础,为承接生物医药产业的转移和集聚提供了先发优势。同时,江苏省又是生物医药资源相对集中的区域,这也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因此,研究江苏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与借鉴意义。

3.1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测评通过调研,定量指标数据来自《江苏省统计年鉴2013》、《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3》,专家打分环节是通过互联网的GlobalTestMarket调查网,邀请研究产业集群方面的专家进行打分获得相关数据。在统一数据量纲后,将得到的数值转换成九分制,再乘以表2中相对应的指标权重,最后将各分项指标的所有数值相加,便得到该产业集群的综合得分。所得结果如表3所示。

3.2结果分析目前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存在一些问题,处于孕育突破、有待进一步发育成熟的时期,各行为主体结点间还没有形成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

3.2.1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与国际上公认的9分制评价标准相比,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的综合得分为5.0527(表3),说明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子准则层的8个方面得分依次是“信任与合作(1.0140)”>“创新能力(0.84)”>“集群效益(0.7358)”>“学习能力(0.7320)”>“集群规模(0.5634)”>“法律规范(0.5070)”>“创新环境(0.3849)”>“社会文化(0.2756)”。以综合得分的均值0.6316为标准,集群规模(C21)、法律规范(C32)、创新环境(C13)、社会文化(C33)这4个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政府、企业及相关组织应着重采取更为有效的战略措施,改善产业集群的创新环境,拓展集群规模,培养集群文化,进一步增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整体的竞争活力。

3.2.2集群内部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一方面,虽然江苏省具有医药优势资源,但“消费观念对创新的激励程度”(表3:D133)是市场对创新意识认可程度的指标,它的得分为0.1834,还未达到权重相对应的理论得分0.2316,说明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在创新意识层面上,仍主要停留在仿制药生产的阶段,原创型新药研发中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仍显不足,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另一方面,虽然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核心价值网络内的企业数目、产品种类众多,但“R&D经费投入强度”(表3:D113)是体现资金投入对创新支持力度的指标,它的得分为0.4162,比相对应的权重理论得分0.4674减少了10.94%,说明集群内一些中小型的生物医药企业主要依靠自行研制和基础研究,创新研究的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不强。由于创新动力的不足,生物医药产业链便不能进行深层次的研发加工,导致产品停留在低附加值的层面。

3.2.3“产学研”合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目前,江苏省辅助网络层的高等院校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尚未建立完备的基于长期高度信任合作的专业化与协作学习的网络配套体系。“技术改造经费支出”(表3:D122)是体现集群成员间通过相互学习、知识共享形成的创新网络机制完善程度的指标,它的得分为0.0541,比相对应的权重理论得分0.0829降低了34.69%,说明江苏省在生物医药的研发、生产、市场等环节,上下游企业和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之间,呈现技术改造、学习能力等相互脱节的情况。“新产品产值率”(表3:D123)是体现创新成果合作专业化的指标,它的得分为0.2366,比相对应的权重理论得分0.4980降低了52.50%,是制约竞争力提高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说明通过集群内部的科研机构与创新企业之间的高度专业化合作,实现新药迅速利润产业化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这种低关联度、低带动性的网络配套体系将不利于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技术创新进步,削弱了集群的对接合力,其竞争力也随之会减弱。

3.2.险投资基金尚未发挥作用风险投资机构通过贷款或投资等募集方式作为生物医药企业创业和创新资金的主要来源。但随着生物医药企业创新研发过程的深入,一些风险投资机构不愿去支持那些科研结果不确定而在短期内又无法预见成果的研发项目。“创新环境”(表3:C13)得分为0.3849,处于子准则层8个方面的次末尾,说明企业的投融资环境不理想,高融资约束阻碍了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风险投资体系尚未建立。虽然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也聚集了一些投资机构,但大多数都是由政府出资建设的;同时现阶段的产权交易、生物技术价值评估等基础条件方面的不足,导致风险资本退出渠道的狭窄,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风险投资体系尚未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的缺乏使得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后期及产业化的过程中遇到资金瓶颈,导致江苏省的许多生物医药企业在长期的潜力项目上的风险投资资金严重不足,研发成果无法顺利进入临床阶段,阻碍了集群产业化的进程。

3.2.5政府的政策有待调整江苏省的跨国医药企业众多,为实现以研发为主的生物企业的创新———保护———促进———再创新的良性循环,政府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证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律规范”(表3:C32)只有0.5070的得分,处于子准则层8个方面的第六位;其中“法律环境完善程度”(表3:D321)得分仅为0.0650,还未达到权重相对应的理论得分0.0657,说明江苏省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环境欠缺,集群内的许多企业为了避免承担技术成果泄漏、知识产权不受保护的风险,以企业内部的实验操作代替了公共实验平台的技术研发。这种情形下的集群内部知识、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是难以发挥作用的,严重阻碍了江苏省生物医药网络式创新集群的发展速度。

3.2.6集群文化等软坏境有待加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建设的核心是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主体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良好文化氛围,浓烈的集群文化氛围是集群竞争力提高的环境基础。但在江苏省的评价中,集群的“社会文化”指标评价得分0.275(表3:C33),处于子准则层8个方面的最低值,说明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的相互合作的创新文化、根植于集群的传统文化氛围不是很浓烈。

4基于创新网络的江苏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

4.1核心网络层的提升路径为解决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创新动力不足问题,需要加强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

4.1.1加强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江苏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自主型的技术研发,充分利用集群内部资源,进一步加强与大学、科研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培育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把握技术创新源头领域,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赢得技术竞争的主动权。同时,江苏省应依托集群内部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抓住跨国医药公司在本省大力发展的契机,将企业的自主研发与“引进来”策略相结合。企业可以积极参与国际技术合作与分工,有选择性的引进、消化、吸收、改造一些对自身企业发展适用性强、经济性好的先进外部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促成资源优化配置的土壤,以提高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

4.1.2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建立多元化的风险投资机制针对江苏省生物医药企业目前的投入资金瓶颈导致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应当建立多元化的风险投资机制,加大对创业资金的投入与引导。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创新研发需要有相当程度的风险资本保障,初来集群的创业者一般都存在资金短缺、有形资产抵押和担保缺失的现象,他们研制出来的具有市场潜在价值的科技成果,走向市场化面临巨大的风险融资渠道的需求。因此,江苏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需要在资本投资、技术转移等方面增强吸引力,通过建立相应的风险投资管理公司、担保公司、生物科技银行等机构,促成证券公司、风险投资者与企业直接交流,从而为企业的基础研究吸引资金,降低药品创新开发的风险。

4.2辅助网络层的提升路径健全“产学研”合作化和“产供销”一体化的协作机制。首先,“产学研”合作化,需要研发机构与生物医药企业之间采取共建企业研发中心的合作形式,进一步发挥集群的孵化创新功能。由研发机构提供人才资源,企业提供研发资金,共担风险,建立起大学与科研机构向中小型企业转让技术的责任及相应的激励机制,从而使科研机构的研发成果提前进入企业的创新机制中,逐步建立起战略联盟的关系。其次,“产供销”一体化要求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寻找与工商业有着一整套特定联系的大学与研究机构,这可以使集群的企业根据市场需要求迅速找到研发的方向,并在研发成果转化为产品后,利用医药企业原有的市场网络迅速找到销路。同时,还要促进产业链上的各企业之间的纵向专业化分工,以及企业与各专业化服务机构之间的横向经济合作,以此形成“产供销”的协作机制。

4.3外部环境网络层的提升路径江苏省的外部环境网络中,政府角色起了主要的作用,面对集群文化淡薄等问题,我们需要明确政府政策的定向,加强社会文化等软环境的建设,从而建设一个内外兼优的生态药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