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在服务业的应用范文

时间:2023-12-08 17:11: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物联网在服务业的应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物联网在服务业的应用

篇1

陕鼓在推进服务战略转型的过程中,业务开拓与发展急需提升远程服务能力,这为远程监测诊断从无到有、快速推进提供了舞台。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的实施,丰富了陕鼓的服务手段、提升了服务能力、拉动了服务产业、促进了战略转型。在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陕鼓开始大胆探索新的服务模式,构想远程服务支持体系,这对陕鼓作业流程的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促进了业务发展与信息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从物联网在陕鼓应用的效果看,信息化应用可以推进业务创新,而业务创新又可以为企业创造、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下面就陕鼓物联网系统的应用、发展方向及设想分别进行介绍:

1 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包含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识别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象是一块新的地球,故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物联网与智能电网均是智慧地球的有机构成部分。但也有观点认为:物联网迅速普及的可能性有多大,尚难以轻言判定。毕竟RFID早已为市场所熟知,但新大陆等拥有RFID业务的相关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显示出业绩的高成长性尚未显现出来,所以,对物联网的普及速度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国家大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大背景下,物联网会是工业乃至更多行业信息化过程中,一个比较现实的突破口。而且,RFID技术在多个领域、多个行业所进行的一些闭环应用。在这些先行的成功案例中,物品的信息已经被自动采集并上网,管理效率大幅提升,有些物联网的梦想已经部分实现。所以,物联网的雏形就象互联网早期的形态局域网一样,虽然发挥的作用有限,但昭示着的远大前景已经不容质疑。这几年推行的智能家居其实就是把家中的电器通过网络控制起来。物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家中的电器可以和外网连接起来,通过传感器传达电器的信号,厂家在厂里就可以知道你家电器的使用情况,也许在你之前就知道你家电器的故障。

2 陕鼓工业服务技术支持中心工作概论

随着陕鼓战略的不断实践,三大板块的业务都在相继发展。为了使各项业务在开展过程中,信息沟通顺畅、技术支持到位,陕鼓已组建的工业服务技术支持中心,作为三大业务板块的公共支撑系统。对外是所有客户与我公司沟通的平台;对内重点为陕鼓各新兴产业业务开展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已经完成一期硬件建设以及呼叫系统软件建设,能够提供售后服务以及工业服务技术支持的职能。现阶段,工业服务技术支持中心具备的主要功能有:

工业服务支持中心作为服务业务的技术支撑平台,负责接收服务业务开展过程中产生的有关技术质量方面的服务诉求,包括在合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投诉;接收诉求后,组织和分解问题的处理,并将处理的结论进行回复;在服务过程中,对客户的满意度进行跟踪和管理;对全公司售后服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管理,并提出考核意见;中心对现场服务中接收到的重大技术质量问题,经公司审批后,发出三包计划,跟踪三包实施;负责在服务前为客户发出售后服务计划,按照产品发货情况,提前制定不同产品服务计划,明确服务人员、服务时间、联系方式;海外项目的现场技术服务由支持中心在接到有关需求后,提出人员和时间的初步安排,报公司办公室审核和批准。

3 陕鼓工业服务技术支持中心的信息处理功能

在各板块的业务开展过程中,客户、陕鼓各板块业务人员(售后服务人员、现场安装人员、气体装置运行人员、服务业务销售人员)会有很多不同的技术支持业务诉求,公司内部还有一些对于不同项目而召开的专题会议的安排等,这些信息通过电话、传真、E-mail、会议纪要的方式传递到工业服务技术支持中心的服务信息处理岗位。信息处理岗位上的各片区服务经理和工程技术人员收到信息后,按照信息处理流程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技术支持。

4 大型旋转设备远程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服务

中心利用陕鼓大型旋转机械远程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平台,向远程用户现场设备全天候提供机组运行监测、预警、诊断等各类设备健康管理服务。向服务期的客户提供真实反映近期机组运行状况及短期趋势预测、机组检修监测建议的月诊断报告、特殊故障分析报告、紧急故障事后处理报告、机组特殊状态运行建议报告等多种机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方案。远程协助解决陕鼓现场工作人员在机组调试、检修、维护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振动故障问题。

利用陕鼓远程试车站与高速动平衡监测及诊断系统对厂内试车及高速动平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疑难振动问题进行分析、诊断,提供问题处理方案并协助方案的实施。对各类转子试车、高速动平衡结果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总结不同动态响应下的转子机械特性。

对于现场无远程监测设备的用户,提供电话、传真等诊断咨询服务。对现场安装、检修人员无法解决的设备疑难故障进行现场诊断、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主导进行解决方案的实施;

依照陕鼓不同机组类型开展常见典型故障归类研究工作,对于同类型机组存在的多发型故障进行设计、制造方面的机理性研究,并将结果向研发、设计、加工部门进行反馈,以不断改进陕鼓产品质量。

对多种综合性常见故障进行试验模拟,提取关键诊断特征与判别规律,并对基于真实运行状态机组设备管理方式进行系统地研究与相关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工作。

5 陕鼓工业服务技术支持中心的信息交换功能

客户服务管理呼叫中心是公司为快速反应市场问题设立的全天候服务机构,实行24小时值班。设立陕鼓集团公司24小时热线咨询、员工紧急救助服务电话。

技术支持中心首先体现的是作为呼叫服务的职能,通过现已建成的呼叫系统软件,可以通过多种沟通方式来实现支持平台上各种信息的汇总与交换。

6 陕鼓自动化呼叫中心

陕鼓的客服系统主要是针对现有客户做售后服务的,客户或者合作商的咨询有很多属于专业问题,所以特别设立了很多专家座席。当普通座席无法解决客户的专业技术问题时,可以将专家座席加入通话协同服务。

这套系统全部采用先进的IP座席,只要有网络,座席服务端可不限地域,随时随地参与服务。上文中提到的专家不一定非要集中办公,只要通过网络,就可以成为专家座席。

为了保证座席人员的服务质量,这套客服系统中还设立了班长席,通过系统中监听插话功能,班长会对座席员的服务及时跟踪监控,插话功能也可以随时随地对普通座席提供更多的帮助。

通过应用先进的IP分布式呼叫中心平台,实现了陕鼓服务渠道多元化、服务方式人性化、服务管理标准化、技术实现先进化、系统布局灵活化、服务销售一体化的目标。使陕鼓的服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陕鼓的服务经济大踏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 陕鼓旋转机械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旋转机械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是陕鼓实施机组状态监测、推进系统服务战略的关键支撑手段;是陕鼓从产品制造向产品服务转变、推动高端制造服务化的有力工具;是陕鼓充分融合工业化与信息化,取得显著成效,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典型实例。陕鼓从2000年开始,把工业领域的透平产品与IT技术进行融合嫁接,集转子动力学、机械故障诊断学、机械自动化控制理论、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一体,研制开发了旋转机械远程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实现了产品信息化,提升了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并以此为核心,对客户装置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状态管理,有效解决了传统服务中存在的难以提前准备、及时响应的难题。通过在现场获取的实时运行数据,利用互联网传输机组运行数据到异地的机组制造厂商处,机组制造商通过建立起集多家用户运行机组远程诊断数据为主的中心系统,依托CBR良好的工程适应性和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构建基于产品典型故障数据库的智能推理与非典型故障的特征推理诊断系统。

篇2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与拓展,是新理念引导下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集成创新。物联网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是传感网、互联网、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技术的集成及其广泛和深度应用。其功能是,各类实物信息被不同的传感器感知、采集、形成数字信号,通过各类网络快速传输到信息处理层,加工处理的信息形成信号或知识。

物联网的应用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过去,信息技术与制造业“两层皮”,信息基础设施与实物基础设施“两层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信、互联网、数字内容等领域独立发展。物联网集合了许多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基础设施与实物基础设施相结合,把信息化融入产业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推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自动化技术在更多领域深度应用,促进更多行业、更大范围的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如智能交通是在车辆大幅度增加后,传统的交通管理模式不能满通安全需要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城市智能化管理是在城市功能不断丰富和互联网普及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管理效率而发展起来的。

物联网产业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有机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将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产业,带动一批新兴产业发展,扩大一批传统产业的市场规模。目前,物联网大都在传统产业应用,如交通、物流、电网、石油天然气和食品等行业,极大提升了这些传统产业的效率,改进了发展方式。同时,物联网的应用带动了相关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包括芯片、传感器、集成模块及设备和中间件制造业,以及应用系统设计与集成、软件开发、试验检测、工程实施和云计算等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扩大了其市场规模。

物联网:助推现代服务业

从物联网本身的特点和规律看,物联网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大有作为。

一方面,物联网功能多、应用面宽,以市场需求为发展动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运营、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引导的集成创新。发展物联网的动力是满足市场需求,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改善管理、提高效率和便捷生活。物联网不仅应用于诸多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而且在日常生活等领域拥有巨大潜在市场。一是以政府公共服务为主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如电子政务、城市管理、医疗及教育等领域。二是企业为主的行业应用市场,如电信、电力、物流及石油天然气等行业。三是以个人和家庭为主的消费市场,如购物、家用电器、休闲娱乐等消费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服务的领域正在扩展。

另一方面,物联网产业链长,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重要意义。纵向看,物联网的产业链可以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是网络设施、终端设备、传感器、芯片、集成模块和中间件制造等相关制造业;中游是互联网及其运营服务;下游是物联网的用户和服务商,包括应用系统设计和集成、软件开发、试验检测、工程实施、云计算和系统运维等高技术服务业。物联网涉及众多应用领域,是一个跨多学科多部门的细分市场。每个物联网应用领域又构成各自的产业链。

物联网产业链中服务业比例较高。物联网产业的中、下游大都是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物联网不仅将带动相关制造业发展,而且将极大促进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服务业新业态。

物联网:新特点新趋势

目前,全球物联网产业部分领域处于重大技术突破的孕育期和产业发展初期,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主要集中在美、欧、日、韩和我国。从世界范围看,物联网技术发展和应用主要呈现以下趋势。

篇3

二十一世纪,物联网已经被很多国家提上战略发展方向日程。美国政府支持相关专家提出了围绕物联网的“智慧地球”计划,欧盟早在2008年初成立的微纳制造技术平台便是在全欧洲发展物联网技术的信号。与此对应,日本和韩国相继提出了适合于本国的“i-Japan 战略2015”和“u-Korea策略”,温总理提出的“感知中国”也是在给予市场积极的信心,推动我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1 物联网概念以及内涵

物联网,字面意义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指由信息传感设备在一定的协议规则下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连接到互联网中,方便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用来达到物体的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等等目的。物联网包含的意义有两层:第一是物联网只是互联网在实物上的延伸和扩展,其基础架构仍然是互联网;第二,用户端不再是人,而是没有生命属性的物体,信息交换也不仅仅限于人和物,物和物之间也能进行通讯。其产业链从上至下有芯片提供商、终端设备开发商、网络供应商、软件应用开发商和用户等环节,所涉及到的技术有电子标签、传感器、智能卡、条形码等。

2 物联网体系结构模型以及意义

纵向上看来,物联网上游是制造行业,包括的硬件有网络设备、芯片、传感器等,设备供应商起主要作用,中游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把上游的相关设备和技术进行整合,同时为处于下游的的个人用户或者是企业用户提供服务,例如软件开发商、系统平台构建商,处在下游的用户和服务供应商。产品制造和提供服务是物联网的两大产业范畴。产品制造主要指物体感知设备,提供服务则包括网络服务业、基础设施服务业、软件应用等等几大类。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是各国经济转型的目标,而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经济的服务业正是服务业的核心发展方向。物联网服务业是服务业的新形势,它在物联网的相关应用中加入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通信技术,通过相关物联网终端应用,企业可以提供给用户关于人和物、物和物之间的智能管理和控制服务。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它必将在科教文化、娱乐医疗、通信物流等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产业,涉及到政府公共管理市场、以企业为主的行业市场和以个人家庭为主的消费市场等等多个行业。

3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作为技术革命的物联网技术是未来计算机与通信联合产业的发展趋势,其特点是信息量巨大、接入设备复杂、物物智能等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多种技术,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

3.1物联网架构。架构是指物体连接网络的网络模型,架构的目的是增强服务的健壮性、可扩展性和保证用户公平。现阶段可以采取的架构有集中式管理和分布式支撑两种。云计算和存储、基于事件驱动、非中心控制职能架构等等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常用思路。

3.2统一标示。物联网搭建起来的网络中包含着海量的物品,正确对数目庞大的物品进行正确区分和有效率查找是统一标示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结构设计、标示分配管理、加密解密、映射机制等是统一标示的内容。主要运用的技术是射频识别技术,利用电子标签发送数据给读写器,利用RFID系统进行软件功能集合。

3.3网络通信技术。高层协议多样性和通信数据量大、通信范围广是物联网网络通信的特点。多协议之间的融合可以采用本体翻译技术,各种类别的组网方式譬如传感器组网、射频识别组网和DTN组网等,结合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利用软件无线电和数据挖掘来实现大范围的海量通信数据要求。智能化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使网络终端自发式地对于外界变化做出反应。

3.4安全和隐私保护。没有授权的识别访问、数据保密、用户隐私、企业机密等等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内容,牵涉到用户身份验证、云存储安全、高端数据的可用性在非集中管理方式下的实现问题。

4 我国物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策略

4.1我国物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物联网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很多企业打着物联网的旗号在原来各自擅长的领域独自作战,开发的应用主要是闭环,所涉足的产业也很分散。但是行业缺乏统一标准导致这些新兴领域缺少成熟的商业模式,某一企业开发制定的物联网项目缺少可复制性,企业之间无法资源共享。编码与寻址问题没有统一。海量物品的唯一编码在我国物联网企业也没有完善。这是全球性的问题,涉及到所有物品统一的编码和寻址问题。协议算法局限。低功耗的多跳模式与传统协议算法存在很大差别,全新的适用于短距离节点之间的多跳算法没有出现。

4.2我国物联网发展战略。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协调和指导。构建完善的物联网是提升信息技术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产业形成期的我国物联网行业需要国家战略来改观混乱的产业界状态,国家对于物联网发展方向、关键技术做出明确指示和规范,对行业资源进行统筹安排。重视物联网在经济发展方向中的战略地位。标准的制定对于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在设计物品互连共通的统一编码、基础平台等方面制定标准可以抢占国际市场的先机。同时,将物联网技术与低碳环保的和谐社会经济发展观联系起来,这对于我国物联网方向的确定和重点领域的突破有着重要作用。完善商业环境。物联网的建设和维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我国物联网市场的风险投资环境不够完善,不够成熟的商业环境使得人们对于物联网的接受认可程度较低,企业本身的投资回报率不高。工信部门和商业部合作,展开物联网商业环境搭建对于物联网企业的成长和物联网技术的成熟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5 结语

物联网的兴起必带给物品的使用功能一场革命,也是我国未来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物联网的建立需要解决架构、统一标示等问题,我国物联网存在不少问题,国家可以从战略层面规划物联网发展,建立成熟完善的商业环境来促进我国物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产业特点

初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提供服务、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标准制定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大力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鼓励和支持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提高研发成果产业化水平。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及现代设计产业为重点,着力构建以科教为特色、服务经济为核心的园区产业结构。

依托区域内大学科教资源和科研院所的研发、转化能力,加大资源协调力度,加快产业集聚和载体建设。2010年以创智天地为核心,辐射江湾五角场地区的杨浦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集聚区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基地”、“上海云计算创新基地”,新复旦软件园也按照软件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的功能定位在加紧建设,在建的新江湾城湾谷科技园及与美国湾区合作的杨浦-湾区数字化产业园,也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为杨浦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增添了后劲。

抓准政府定位,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规范开展管理服务工作,推动产业布局和示范应用。积极落实信息产业相关优惠政策,制定杨浦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政策和云计算创新基地扶持政策,进一步规范“双软”认定等资质的工作流程,切实做好认定软件企业年审、季度统计等基础工作。聚焦创智天地园区建设,打造区域产业品牌。以服务企业为出发点,在基础设施较好的杨浦科技创业中心、复旦软件园率先试点,推进数字园区建设。

竞争力

资源配置竞争力。杨浦区的科教资源、空间资源、人文资源在全市具有比较优势,尤其适合于信息服务业这类知识密集型、就业促进型产业。

信息需求竞争力。杨浦居住型城区的特点提供了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长期稳定需求,在软件、电子商务、网络游戏、服务外包等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

产业整体竞争力。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某些领域发挥引领作用的核心企业,形成以五高科、创智天地等园区为代表的、近50万平方米信息服务业相关载体。

发展机遇

上海市提出“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战略,为杨浦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十二五”期间,杨浦区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阶段和本区特点,重点培育和发展物联网、云计算、节能环保、智能电网等产业,统筹部署,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加强战略新兴产业的应用及项目储备。探索云计算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社区卫生领域等方面的应用;推进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电网等新技术在新江湾城的建设应用,依托上海电信、宽带资本等专业机构力量,积极推进“云中生活”应用示范项目的落地,依托区内软件企业的技术资源,协调安徒生童话公园物联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高标准、高起点做好云计算创新展示中心和上海物联网应用示范体验中心的建设任务。

利用载体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以“基金+基地”模式建设云计算创新基地,在基金筹建方面,成立云海基金投资管理公司,已基本完成3亿元基金募集;在基地推进方面,成立云计算创新基地发展有限公司,顺利推进政策落实、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工作。启动云海创业大厦建设,目前大厦已基本满租,汇集了大量云计算创业企业,相关企业云计算应用服务也已经覆盖医疗云、教育云、中小企业服务云、云呼叫、云认证、云保险、云安全、云信息服务等众多领域。通过推进“上海物联网产业应用示范基地”、“上海物联网科技园”建设,依托杨浦科技创业中心物联网孵化器打造物联网服务平台,有效运作物联网创新战略联盟等工作,推动杨浦区物联网产业发展。

切实推进产业发展

发展思路

以提升发展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为重点,以完善重点产业的产业链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为途径,以构建产业服务平台为“助推剂”,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形成企业、政府、社会组织三方联动、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提升杨浦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发展电信及互联网增值服务、软件及系统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数字内容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五大亮点行业,并在政策扶持、载体建设、企业培育、环境优化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电信及互联网增值服务。重点关注城市光网、无线城市、互联网接入、3G应用、云计算中心等发展方向,实现电信及互联网业务由普遍接入向普遍服务的跃升。

软件及系统服务。重点关注行业应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系统运维、信息安全等发展方向,扩大IT服务外包的国内市场规模。

电子商务服务。重点关注网上购物门户、电子交易平台、企业协同商务等发展方向,拓展商品流通渠道、优化社会消费模式及支付方式。

数字内容服务。重点关注数字媒体、数字娱乐、数字学习等发展方向,促进信息产业与创意产业、文化产业的互动融合。

产业布局

配合五大功能区规划,重点建设创智天地、杨浦创业中心、复旦科技园、新复旦软件园、城市概念、新江湾城科技园等信息服务集聚区,以“品牌化、专业化和特色化”为目标,引导园区走专业化建设的道路,与热点区域联动发展,形成园区间错位竞争、交叉融合的产业带,优化产业链结构。力争到2016年,形成区域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几个集聚带:

北部――以创智天地、新江湾城科技园为代表的云计算、总部经济核心集聚区。创智天地:以云计算创新基地为平台,大力发展云计算、互联网应用产业;以知识创新和高端、总部经济为特点,引入知名IT公司的研发中心、服务中心,打造上海市乃至全国的云计算产业核心集聚区;新江湾城湾谷科技园: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和政策优势,打造成为国内一流、世界领先、以企业总部经济为特色的科技园区。

中部――以复旦科技园、杨浦创业中心组成的软件外包为主导的中小企业特色园区。复旦科技园:以复旦科技园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基地的运作为重点,发展博客、交友社群、实时通讯等互动共享平台,引进传媒影视、传媒广告、网络多媒体等特色企业,促进网络娱乐应用平台更加完善;杨浦创业中心:建设中小软件及云计算、物联网企业创新园区,以数字化园区为标准,依托中小企业研发外包服务平台和市区两级发展定位,积极培育本区服务外包的有效需求,形成软件研发外包特色。

南部――由新复旦软件园、城市概念园连成的大型软件企业专业特色园区。新复旦软件园:建设大型软件和信息服务专业园区;按照“边规划、边建设、注重营造氛围”的发展步骤,以数字化园区为标准,以产学研用和技术服务为特点,实现信息技术服务类企业入驻,走集团化管理道路,形成杨浦区信息服务业的中坚力量;城市概念园:改造矽钢片厂,建成以服务外包为主,配套汽车服务、餐饮商业休闲、白领公寓等功能的现代服务外包集聚区。

实现路径

科学定位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区域产业特色逐步显现。重点发展以数字内容服务为核心、以互联网应用为重点,以软件及系统服务为依托的信息服务业,保持信息制造业的平稳增长,培育医疗电子产业新门类,打造创智天地等信息服务业产业基地品牌,逐步实现重点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迁移。以信息服务业为重点,拓展示范应用和推广,充分运用区级层面的产业推进协调机制,以完善重点产业的产业链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为途径,以构建产业投融资体系为助推剂,有效提升杨浦区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市区联动,共建服务平台。以“两化融合”带动信息服务业的整体发展,对接市级产业规划和重大项目,引导和支持区内知识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重点扶持自主创新、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信息服务产业化等发展方向。推进园区重点信息系统建设,为园区企业的管理和服务提供信息化支撑;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联合国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的专业化体系与平台,促进信息产业相关技术的国际转移和成果转化;积极争取国家和上海重大项目落户,依靠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利用政府推动和社会投资相辅相成,有效促进信息技术和资源服务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加速企业信息化改造。

与运营商合作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级,改善产业发展环境。针对信息服务企业之间信息流通不畅、资源共享程度低的困难,政府部门加强与基础运营商合作,尝试建立有利于共享、服务的信息资源战略储备,有效改善杨浦区域园区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的窘境。贯彻“宽带战略”,依托通信运营商制定重点功能区的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加大全区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强力推进“城市光网”和“无线城区”建设,全面实现商务楼宇和园区光纤到楼层、光纤到户和无线宽带全覆盖。

“官产学研用”特色体现在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工作中。发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信息要素集聚的优势,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智力支撑,支持和发展信息技术中介服务机构,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对接、洽谈、技术交流等形式,加强园区、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政府部门对创新发展的引导,搭建新技术交流与信息等平台。从规范服务市场、提升服务质量、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和加强市场监管入手,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促进应用企业和研发服务机构的沟通合作,推动服务外包业态的发展。鼓励区域内企业向中介服务机构购买项目申请、技术交易、管理咨询等服务;通过成立网络应用创新联盟、物联网产业联盟等,加强发展引导,强化其产业统计、信息等职能。

围绕“整合服务”的理念,探索云计算在教育文化领域应用试点。 支持面向研发创新、企业服务的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应用软件企业向云计算服务化转型。拓展“三区联动”创新应用模式,释放区域内的科教资源,在教育领域试点建设一批云计算示范应用工程。推进现有信息基础设施云计算改造,通过互联网共享教育和培育资源,推动教育培训产业远程化和泛在化,形成新的产业门类和新的商业模式(教育培训产业)。

市区联动,以“两化融合”为中心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贯彻《上海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对接“云海计划”, 拓展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应用,推进“上海市云计算创新基地”建设,在数字出版、网络娱乐领域,针对内容环节开展各种形式的产业对接活动,推动建立以“两化融合”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在园区数据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加大企业创新创业领域信息资源的挖掘、利用与开发,提供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数字化信息服务。以“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基地”建设为契机,搭建承载信息、信息交流沟通等功能的一体化平台,或是发挥互联网网站的集群效应,促进园区内企业、园区与园区之间的有效对接。

保障措施

在区级层面解决园区招商引资的动力机制和奖励措施。明确杨浦区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中对信息服务业的专项投入,充分发挥政府扶持资金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贷款贴息、费用补贴、购买服务、项目资助和专项奖励等方式,扩大企业资金受益面、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培育重点载体,创新统计制度。重点建设创智天地、复旦软件园等核心载体,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尝试建立跨部门的统计制度,研究制定与产业发展蓝图相一致的统计指标体系,定期评估并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