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传承范文

时间:2023-12-08 17:11: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历史文化传承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历史文化传承

篇1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389-02

文化是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体现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是城市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城市文化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是时间和实践的积淀,是生生不息的发展过程。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不可能割断历史,也不可能脱离时代,必须继承和发扬历史留下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城市建设的新要求,结合大众文化生活的新需要,加以继承、发展和创新。“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1]。在文化建设的战略导向下,大小城市在各自的发展规划中都把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内容纳入其中,而最能被接受、认可的,莫过于一个城市独具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它是彰显城市特色、城市文化、城市品牌的基础。依托丰厚的城市文化遗产底蕴,科学地挖掘、保护和利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切实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条显而易见的捷径和抓手,这也将是当前和今后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有效切入点和显著走向。

一、淮安文化遗产的特质与“运河之都”的内涵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支点,区域个性化文化的根本所在。淮安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美誉。

淮安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通邗沟,为大运河最早的河段之一。隋朝大运河全线贯通,淮安作为“江船达扬州入淮,汴船自清口达河阴”的中转站,地位重要,商旅辐辏,城市繁荣。元代以后,淮安的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明清时期,确立以内河为主的漕粮运输制度,设立统管全国漕运的理漕长官,驻节淮安府。据光绪《淮安府志.漕运》记载:凡湖广、江西、浙江、江南之粮艘,衔尾而至山阳,经漕督盘查,以次出运河。漕政通乎七省,而山阳实咽喉要地也。负责督运的漕运总兵官驻节于此,与漕运总督并称文、武二院。明朝在淮安建立全国规模最大的漕船制造厂,在清江浦建有规模宏大的漕粮转搬仓“淮安常盈仓”,刑部派有专官驻淮,称漕运理刑刑部。清代漕、河管理机构分设,河道总督初设山东济宁,康熙十六年,始迁于淮安清江浦。

明清的淮安,已成为当时大运河沿线的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船制造中心、粮食储备中心、淮北食盐集散中心。淮安古城“俨如省会”,繁华的商业经济、发达的交通、集聚的文化中心,日益彰显出“运河之都”这一璀璨明珠丰富多样、个性鲜明的内函,构画出“运河之都”城市文化的亮丽景观和历史年轮。

“运河之都”淮安有近千处历史文化遗存,故居、明祖陵、淮安府衙、苏皖边区政府旧址和洪湖大堤5处文化遗存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41处,国有馆藏珍贵文物近2000件。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保护范围的有16处文化遗存,有:漕运总督署遗址、古末口遗址、河下古镇、楚州西北运河东岸石堤、裴荫森故居、淮安钞关遗址、清江大闸、丰济仓、清晏园、清江浦楼、清真寺、码头三闸、乾隆阅河诗碑、御制重修惠济祠碑、古清口、竹络坝。非遗传承项目众多,有:淮海戏、淮剧(西路淮剧的代表)、十番锣鼓、渔鼓舞、清淮调、马头舞、补缸担、蛋雕、撕纸画等,其中,淮海戏、淮剧(西路淮剧的代表)、十番锣鼓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人故居中有:一代伟人故居、大军事家韩信故居、《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故居、京剧“通天教主”王瑶卿故居、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周信芳故居等。与大运河有关的遗迹有:清江大闸与码头“三闸”遗址、清江督造船厂和淮安常盈仓遗址、潜运总督署与河道总督署遗址、古末口与古清口遗址、淮安钞关遗址、陈潘二公祠、清江浦楼、西坝盐商遗迹、杨庄正泰浴室、河下古镇、码头古镇等。

2006年5月,“运河之都”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淮安市召开。同年,淮安市委、市政府将“运河之都”列为淮安五大城市名片之一。2008年中国大运河第四届文化节上,中国古都学会授予淮安市“运河之都”铜牌。

二、挖掘开发文化遗产资源,夯实城市文化建设基础

对于城市文化建设来说,个性和特点就是资源,就是优势。越是个性化的,越具有典型性。每个地域、每个城市因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宗教、民风和民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都会产生区域特征的文化表现形式,留下宝贵的物质的或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形成别具个性、明显区域特色的文化烙印。

追溯城市文化根源,无不把基础奠定在一个城市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上,保护和开发利用城市文化遗产资源,在独有的文化遗产和美学积淀的基石上打造具有纵深感和立体感的城市文化品牌。

近年来,淮安市对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工作极其重视。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启动《淮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市、县区分别成立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文物普查工作队和工作组;漕运博物馆于2007年12月正式兴建;完成陈潘二公祠移址复建工程;面向全国广泛征集数千条大运河楹联馆的橄联;淮安名人馆正式对外开放;完成淮安府用房及仪门、润州会馆、岔河石桥、淮安钞关南段、洪泽左家楼、清江大闸等十多个维修保护工程。同时,地下文物抢救有序开展,先后完成夹河明清墓群、范家港遗址、翔宇花园唐代古墓葬、金城桥明代墓葬、南阳汉墓、营东清代诰命夫人墓葬等的发掘和保护。在全市范围内,由点到面,文物保护、维修和抢救性保护维修工程有序_展。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2003年淮安淮扬菜美食文化节举办首届“民间艺术节”,整理出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飘曳出古朴淮海气息的民间传统特色文艺形式,如“十番锣鼓”,它是楚州区特有的民间艺术奇葩,源于官艇后传入民间,既有江南音乐的阴柔之美,又有北方音乐的粗犷和阳刚之气,是南北艺术融汇和重塑的产物。又如“打莲湘”原名莲响,又称咔拉机,相传于元朝时期,经过历代艺人的传承变革,形成不同的风格流派,可谓:梅开五福地,花绽七彩虹,乡韵曲之本,莲湘舞之魂。再如金湖的“闵桥秧歌”、“闵桥剪纸”、洪泽的“渔鼓舞”、楚州的“南闸民歌”等等。2008年就启动《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由政府组织实施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民间文学、传统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民间手工技艺、人生礼仪、民间信仰、民间知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保护。全面普查、摸底,开展非遗项目整理、保护和申报工作,制定长远的保护工程总体规划,分阶段、有重点、逐步实施。传统节日期间,集中开展非遗项目的宣传、推介活动。市政府公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今“淮海戏”、“十番锣鼓”等,现已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有效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挖掘文化遗产,开发历史文化的精髓,依据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运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打造具有代表性特色的文化品牌,并赋予时代的内涵,发挥其现代价值和意义。“韩信城”的开发利用、“里运河历史文化风貌带”的建设开发等等,都是继承于原有的生动鲜活、充满区域气息的文化遗产之神韵,发扬历史文化特色和精华,进行创新发展。

三、科学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切实加强城市文化建设

文化遗产保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文化建设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文化遗产作为城市文化发展平台的基础支柱,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纵深认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地位和作用,唤起全社的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实现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自身的宝贵价值。

以人为本,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上,就是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挖掘、保护、繁荣和发展文化遗产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工作。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党的“十”更是提出人、社会与自然资源要持久协调发展的新思想。以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从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出发,可最大限度地拓宽文化遗产的发展空间,发挥城市文化遗产的效能,为城市文化建设服务。

因此,城市文化建设不能舍弃区域历史、人类文化遗产,否则,城市文化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基之厦。

四、依托丰厚的文化遗产底蕴,推进城市社会文化大发展

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遗产本身就是城市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动力。文化遗产理应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相结合,形成地方特色文化产业,追求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文化事业,一部分是文化产业。群众文化工作属于文化事业范畴,但是,群众文化的发展,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的扩大和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则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提供重要的支撑和动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但可以在群众文化建设上找到很好的结合点,而且可以形成良性互动”[2]。

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和城市特色文化产业在文化建设中既相互区分又相互依赖、相互补充。抓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公益性,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发展城市文化产业,让文化遗产的优势深入到旅游、餐饮、文化产业等多项城市社会事业中,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特色文化服务,使文化遗产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股强大动力,真正为社会发展服务,为建设和谐、小康社会服务。

实践证明,淮安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盱眙龙虾节、金湖荷花节等活动的举办、清江浦的开发利用、里运河历史文化风貌带的工程建设等等,对淮安市的招商引资,对整合资源、扩大就业、造就文化型主导产业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对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创建城市特色文化名片,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无不体现出文化遗产的自身价值,为推进淮安“运河之都”城市文化建设服务,为淮安的社会文化大发展服务,达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预期目标和效能。

可见,文化遗产是当代人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重要资源,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根基,是对城市文化内涵解释、归属和推证的重大支柱,它不可复制、不可再生。我们有责任守护好这一资源,最终归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文化遗产能否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能否得以全面发展,取决于文化遗产保护能否溶进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中,能否社会化、能否调动起社会各方面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总之,文化遗产保护要开疆拓土,从挖掘走向利用,从家门走向社会,从小环境走向大环境,科学整合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通过拓展文化遗产的空间,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常青、蓬勃发展的生态环境。依托“运河之都”丰厚的文化遗产底蕴,挖掘、保护、开发和利用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特质,科学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不断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以独具的文化遗产拓展城市文化建设,彰显文化名城,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文化大发展服务。

篇2

1背景与现状

1.1研究背景

西咸新区内历史遗址多,分布广。其中国家级古遗址11处,古墓葬9处,国家级石窟寺及石刻1处,近现代重要历史史迹2处。

1.2现状分析

1.2.1遗址分布情况

主帝陵遗址大多位于渭河北岸的二道原(渭河谷的二级阶地)边缘,其中阳陵位于头道原边缘,地势高亢平坦,向南俯视渭河谷和长安城。泾河蜿蜒于北,渭水奔腾于南,两河交汇在原东,形成挟双龙而东向的气势和泾渭分明的独特景观。周边现状用地以农田,村庄为主。都城、皇城遗址除秦咸阳城外,多数位于渭河南岸,延渭河由西向东排列着周丰京遗址、周镐京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汉建章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形成独特的空间、时间景观序列。

1.2.2现状保护情况

目前,保护区内遗址整体性遭到人为和自然破坏。破坏类型主要有:开裂坍塌、沉陷、冲沟发育、表层流失、片状剥落。

2保护与传承

2.1保护与利用目标

将西咸新区发展成为世界秦汉文化中心,周秦汉文化综合展示区。

2.2保护手法

2.2.1遗址原状恢复工程

首先,对开裂坍塌沉陷、冲沟发育、表层流失、片状剥落的陵墓,通过科学的手段做好修复工作。

其次,对陵墓造成破坏或影响的大型基础设施,强制改线或搬迁。

第三,对影响陵墓的村落,结合城乡一体化,视其影响程度建议部分村庄搬迁。

2.2.2大地景观法

陵园、田、园、渠、路、村落合理结合,通过植树造景形成大地自然风貌。

一方面,起到优化遗址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直”、“曲”结合,陵园、主干道及田园分界线形成规整的九宫格网络,渠、村落曲中取直,与九宫格网络相连,形成完美的秦汉风韵画卷;

第三,植树造景起到引导游客作用,有利于旅游路线打造。

2.3保护原则

“整体保护、系统展现、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五)遗址保护规划

2.4保护措施

2.4.1总体措施

根据各文物单位的现状、环境和文物价值,在总体层面就主要问题制定保护措施。

逐步提高现有管理水平。根据遗址分布特征,合理规划和逐步完善机构设置,根据各个遗址特征制定相应的日常管理制度,提高和完善管理水平,促进遗址保护。重点整治文物周边环境。

对严重影响风貌、破坏景观完整性、影响文物安全的现有道路、管线等,采取迁移改线的处理方式;对破坏不大的道路、管线等,采取植物造景,遮挡视线的方法减少对风貌的破坏。

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保护区范围内居民点逐步迁出;加强建设控制地带及环境协调区居民点基础设施建设,并与保护区协调发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景观的影响。

2.4.2工程措施:

倡导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土遗址,可以通过人工加固的方法改变土遗址表面物理化学性能,提高土遗址抵抗风蚀、风化、雨蚀的能力,由于文物具有特殊性,要求增加土体强度、透气度和耐久性同时,还必须保持土遗址的原状,并具有可逆性。

2.4.3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主要内容是保持和恢复西汉帝陵文化区的视线通廊,进行空间整治、道路修建改建,居民搬迁调控等,在景观保护规划中具体体现。

环境治理主要是对文物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人为破坏因素采取整治的综合措施,根据陵园环境现状提出如下措施:

(1)清除可能引起灾害和有损景观的现代建筑物、构筑物及杂物;

(2)制止可能影响文物安全的生产及社会活动;

(3)清除对文物及其环境造成影响的污染源;

(4)为改善文物环境加强绿化措施。

整体环境的改善措施,主要是“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综合治理。

3景观规划

3.1汉陵文化景观轴、秦汉大道文化、周秦汉唐都城景观轴的塑造

汉陵文化景观轴:通过对五陵原旅游专用线的调整,重新整合汉陵文化景观轴的旅游资源,通过视线引导,环境整治等手法塑造汉陵文化景观轴。

秦汉大道文化景观轴:秦汉大道可采取设置秦汉文化主体的休憩广场、雕塑小品以及严格控制沿街建筑风貌等手法。

周秦汉唐都城景观轴:通过交通的联系及各遗址周边环境景观的设计,在景观轴上对周秦汉唐不同时期历史风貌形成独特的空间序列。

3.2西汉帝陵保护区景观视线规划

对西汉帝陵保护区的视线引导,利用咸阳原独特的地形因素,通过对头道原,二道原、帝王陵墓的高度以及区内重要交通线的分析,规划景观视线通廊,在开发建设中控制建筑、植被高度,避免由于遮挡造成对帝陵景观带视觉效果的破坏。

4保护区道路规划

4.1保护区综合交通规划

西汉帝陵保护区毗邻空港,所处区位决定其过境交通,现状保护区内已有三条高速通过,秦汉大道作为城市的南北轴线,穿越保护区。西安西三环路从汉长安城与秦阿房宫遗址保护区间穿过。

考虑众多交通要道,保护区内过境交通采取绿化种植,视线遮挡等方式减少对保护区的影响。

保护区采用人车分流的思想规划道路,人行道禁止任何车辆进入。做好相应的道路标志,加强道路管理,营造宜人、宜车的交通环境。

4.2保护区内部交通规划

4.2.1保护区内部交通路线规划

保护区内部交通应适应游客多方面的需要,其具体表现为“方便、快捷、安全、舒适”。节省游客的旅途时间,缩短游客的认知距离,使游客产生一种“近了”的感觉,促使旅游动机的产生。“方便、快捷”无疑是对旅游交通提出的要求,而满足这一要求的关键是实现区域外部、内部交通的有机结合,提高外部交通的通达性.使内部交通网络形成环网,换乘方便。

4.2.2保护区内部交通方式规划

西汉帝陵保护区内部出行交通体现多样化与人性化,包括外来机动车车行道、观光车车行道、自行车车行道、步行道四种交通。

5保护区利用规划

运用大地景观设计手法,以“绿化”的形式引导展示陵园关系,使各遗址之间形成“有机的整体”。整理各帝陵与陪葬墓之间的关系,制定相对应的绿化单元,形成相对较小范围内陵墓间“局部的完整”。

规划设计相关陵园项目,与旅游结合,打造展示区,包括遗址本体展示、遗址公园展示、遗址博物馆展示、遗址文化交流等。

5.1交通旅游路线组织

规划陵园保护的同时,适当开发利用,与旅游结合,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区,实现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5.2 规划分期

规划考虑到与西咸新区总体规划及国民经济发展的一致性和分步实施等因素,进行如下分期:

近期:2010――2015

远期:2016――2020

近期:重点对遗址本体环境进行保护与整治,景观基础设施的美化,旅游交通路线规划。重点陵园博物馆、遗址公园的建设。秦汉历史文化公园发展的具体规划设计,包括景观视廊的落实、各陵园之间关系处理、村庄搬迁与利用规划、旅游设施的规划与实施。

远期:深化近期与中期的工作,恢复整个遗址保护区风貌,快速旅游业的发展。

贯穿于整个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有持续的考古工作,管理机构的完善,居民生产方式的逐步高速,生态农业的发展,陵园历史环境保护与逐步优化。

参考文献:

[1]冯天瑜,杨华.中国文化发展轨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2]张友谊,王杰.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5).

篇3

1 项目背景    

沙磁文化广场用地南依沙区风凰山公园,北临嘉陵江岸线,西靠磁器口,东邻高家花园大桥,是紧邻磁器口古镇的稀缺地块。这里是沙磁文化的核心,是磁器口的近邻,是百年兹纺)一的旧址,是嘉陵江的百米岸线所在。地块分为东西两块地,东而的A地块为商业用地,西而的B地块为住宅用地。

2 总体设计    

结合功能要求,设计“三片三中心整合型”的规划结构,从区块上分成商业片区、公寓SO110片区和居住片区三个大块,各自相对独立又保持紧密的连接关系。注重文化空间的打造,以突出文化广场这一设计主题。办公一A地块办公以SO110为核心的商住一体模式,复合功能,减少占地,向空中发展。商业一A地块商业考虑最大化商业价值利用,打造城市副中心。创造多个商业沿街而,保证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充分利用滨江吊一层和二层平台标高,形成至少三个层而的商业沿街而。B地块的商业采用沿街小商业的形式,作为住区配套商业设施。居住一在B地块安排滨江中高档住宅。结合景观处理,创造宜人的城市型居住环境。文化一空中文化空间,提升区块品质。A地块商业街分为四片,分别设置四大文化空间。在适当的空间内处理中体现文化氛围的功能,使该区域成为城市的商业文化娱乐核心地带。

3 景观与文化广场

3.1 文化广场链一区域景观层次    

在大区域上,统一整合周边景观资源,为文化广场所用。同时将文化广场各节点定义为不同历史片段主题广场,串联起完整的文化链条。A地块东、北而沙滨路及防护绿地形成文化广场、B地块东而防护绿地形成游客接待中心公园、现有风凰山公园、清水溪停车场公园、磁器口游艇码头“一广场三公园一码头”的整体打造将提升磁器口的环境品质,整理滨江岸线,完善基础设施和商业配套,健全“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丰富古镇旅游产业的羽翼。文化广场采用两层景观模式,195 m标高层次现有沙滨路作为城市阳台可远眺江景,近观古镇,低于195标高以自然扇形等高线台地逐级而下亲临江边,在扇形台地之上设半径方向发射状连续石阶,呼应磁器口码头的层层台地的城市肌理,还原半岛接水的原始地貌。清水溪之上,复原古桥两座,与现状桥梁形成三桥相应,桥廊景观又是古镇景致添上一笔。从东到西共形成“名人雕塑广场、名人足迹广场、游客接待中心、近代工业纪念广场、沙磁文教纪念广场”等一系列广场群,完整i}释文化广场的内涵。

3.2 传统院落景观与老)一房改造一建筑层而的文化延续    

经过多次深入场地调查,百年老)一的轮廓深深印入我们的脑海。折板式立而爬满了绿藤,犹如绿色琴键灵动美妙,锯齿形天窗在)一房内产生射灯一般强烈而边界分明的自然光线,这是美术馆才有的独特设计,)一房巷子的墙而上满是爬山虎,下绿上黄,黄得透出鲜艳的红,和阳光相接,一条爬满绿植的天桥从空中跨过,让你觉得自己身处童话世界中。在商业片区中,采用传统院落设计两到三层的商业体,院落有的三边围合一边临街成为街道的边庭,有的四边围合成为商铺的内院。院中种植密竹,假山临竹而立,地而以鹅卵石和水池相辅造就园林空间。将兹纺)一的匕天雕塑保留,置于商业主广场之一。那个童话般的小巷,在商业片区中心的小巷中将其复制,定会勾起兹纺)一人的回忆。

3.3 文化广场与文化轴一重要文化节点打造    

A地块滨江设置吊一层广场,这是主要的工业文化沙磁文化纪念广场所在。复原了兹纺)一原有的小礼堂作为沙磁义化纪念馆,播放沙磁文化影视作品,展不相关歌舞表演作品。广场上还矗立三只兹纺)-的烟囱,作为工业记忆最典型的元素。商业片区中,设置了一条文化轴提升商业的文化内涵。依次有古琴文化一灵音苑,画文化一风凰画院,兹文化一恒源缥兹馆,瓷文化一樊公馆等四大文化载体,在此可以欣赏到古迹真品,也能亲身体验其制作过程了解相关文化。古镇一游,带走的不良商品,还有文化的思考和过程的体验。

4 建筑与文化

4.1 商业模式一传统商业街到城市巨构的巧妙过渡    

针对本项目特点,地处百年兹纺)一,紧邻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体量达八万方、容积率超过3。可选择的商业体大致有三种类型:(1)传统商业街。(2)老一房改造。(3)业综合体。    

传统商业街极好的呼应了磁器口古镇的街道空间和建筑规模,但其总量难以做大,再如摊大饼一般发展则会造成商业动线流失,单调无序,成为空间识别性极低的“迷宫体”。老房改造型,重庆纺)一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民族工业之一,承载了百年的工业历史,大拆大建的今天已经难觅曾经辉煌的工业遗迹,应当改造保留。但本项目作为新建项目,地块给予的规划条件中用地性质、用地范围、密度、容积率决定了这个项目)一房许多在市政道路之上、必须拆除,仅少部分可能保留,不再是老)一房的原貌,而应是崭新的商业综合体。商业综合体是具有高可达性、高密度、集约性整体、统一性、功能复合性等特征,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等多功能进行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本项目地处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协调区内,有风貌保护的要求,同时又有较大容积率的设计压力。因此考虑以部分传统商业街作为风貌呼应,以高层综合体作为容积率实现路径,采用两种商业模式组合的方式构造商业体量空间。传统商业街采用连续坡屋而造型,在建筑形式上继承传统坡屋而,但完全采用现代的建筑技术来实现。在传统商业街打造的主体风貌之后,逐渐淡出大平台的城市巨构,形成前低后高的多层次界而,同时与传统建筑风貌形成巧妙过渡。

4.2 建筑形象的塑造    

采用连续的坡屋而打造传统商业街部分,折板型的坡屋而让每个建筑单体都有独特不羁的造型,而相邻屋而又从同一个斜而生长而出,多个单体的坡屋而相连,形成高低错落,跌宕起伏的整体,极富韵律感。高耸的SO110办公楼辅以多层的大平台,进行悬挑板、托体块、挖庭院、凸体量等形式于法塑造城市巨构的鲜明形象。总平而上,城市巨构占主置,商业片区以线形布局适逸向前伸展,平直的城市巨构与曲折的商业区交融、咬合,冲突中塑造了一条商业主线和两个商业广场。在立而上,商业片区的连续坡屋而在城市巨构的大平台之下,撞上巨构的筒体,形成传统与现代建筑的强烈冲击感。

4.3 立而造型语   

篇4

浙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吕洪年认为,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是一项整体性工作,不是单项的保护,要避免零散,要把文化资源串联起来。尤其是要做好五个“原”;“原住民”是城市的文脉和人脉所在,他们有着天然的传承力;老街区、老村庄等要注重保护其“原生态”的面貌;民间有智慧,保护老百姓无穷无尽的“原创性”源泉;保护“原产地”,传统特产亮出地域品牌;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要以“原真性”面目示人,不要造假仿古。同时,抓住“粽子大王”、端午香囊制作等代表性传承人,让他们成为活着的“口碑”,传承民俗文化的草根英雄。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周小璞指出,文化保护一定要强调整体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能割裂。物质性是文象文体,非物质性是文脉文魂;历史街区保护不仅要完整地保护好那些物的形态,也要注重体现其文化特色与历史风貌。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研究员顾希佳建议,嘉兴要充分利用好“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这些资源,这些都是真正能体现嘉兴鲜明文化特色的东西。他去年到嘉善丁栅考察,发现那里还有着比较大的渔村,渔民保留了几十种捕鱼技艺,还有艘上百年的渔船。嘉兴的“网船会”。它是江南船民最后一个集聚活动场所,这些都是嘉兴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历史上,嘉兴米市在长三角有着相当大的影响,米怎么收购来的?怎么加工的?又是怎么运出去的?这些都应该深入研究。嘉兴自古织造业发达,如王江泾就是织造名镇,如何表现蚕桑文化、织造文化?大有文章可做。

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柯杨第一次到嘉兴,与之前读过的诗词歌赋里的“江南水乡”相比,感觉嘉兴还是太现代了。他认为,嘉兴是江南文化的发源地。嘉兴在创建历史文化名城过程中,要抓住“江南水乡”的特点,充分展现水乡人民的生活方式。嘉兴可以把诗词歌赋里的情景具体化、现场化,展现《采莲曲》、《采菱歌》等诗词里的江南水乡生活劳动场景。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建议更好地展现嘉兴名人辈出这一大特色,把名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宣传,嘉兴老百姓对名人都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熟悉,以自己是这些名人的同乡而自豪,从而让新嘉兴人热爱这座城市,让嘉兴的原住民离不开这座城市。

浙江省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省民俗文化促进会会长童芍素认为,嘉兴有马家浜文化、稻作文化、蚕桑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感觉比较零散,如果能够找到一条“红线”把这些文化资源都串起来。将非常漂亮。归根到底,历史文化名城创建要处理好“形”与“神”的关系,做到“形”“神”兼备。

嘉兴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多远?嘉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武亮觏曾带队到金华市考察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金华用了12年时间。嘉兴在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思路很明确,申报不是目的而是契机。嘉兴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与城市的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出“运河名片”,扩大红色文化外延;保护和改造历史街区,维护生活的延续性,留住江南文化的根。同时,注重在古今文化的交融、中西文化的交融、吴越文化的交融中深度挖掘。

今年连续举办6天的端午民俗文化节,也是嘉兴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之一。嘉兴市委书记陈德荣说:“作为端午民俗的保护示范地,嘉兴市决定在近年来成功举办江南文化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品牌,隆重举办2009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并通过此次端午民俗文化节的举办,加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的步伐,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作为2009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的一项重要主体活动,为期三天的中国民俗文化当代传承浙江论坛在嘉兴举行。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嘉兴对端午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成效明显,承自传统,启示后代,令人欣喜。

嘉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卫宁表示,围绕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战略目标,嘉兴正在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关政策和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传统文化的整理和挖掘步伐,发挥以“和谐”为主要取向的传统文化优势,发掘其中的价值观,使传统文化恢复生机和活力。

一个城市最重要的软实力就是城市的品牌符号、文化符号。嘉兴人文昌盛,民俗斑斓,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端午节期间,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也来到嘉兴。他认为,嘉兴历史文化的精髓就是嘉兴城市坚实而强劲的软实力,完美地体现在嘉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光辉的历程、辉煌的业绩中;嘉兴要诉说好体现这座城市内涵、人文民俗、风土人情的故事,在凸显历史文化积淀、鲜明地域优势、独特人文精神中经营好嘉兴城市品牌。

链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