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2-09 17:29: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食品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食品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篇1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发展方便快捷型食品是当今社会的迫切需求。但从目前饮食业的经营情况来看,有很多食品是以“斤”、“两”计量,散装过秤出售,这样不仅运输不便,容易使制品污染,有害人体健康,给服务人员和消费者造成许多麻烦,例如销售效率低,使顾客排长队,携带不便等。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越来越宝贵,发展方便快捷食品已成为一种需求,它可使家庭厨房劳动社会化,节省时间,节约原料和能源,因此方便快捷食品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特别是经济发展地区大多数从事各项工作的人员都食用此类食品,方便快捷型食品将会成为食物的主要部分。

1.干燥或粉状快捷食品

干燥或粉状快捷食品,如快餐面条,方便面、快餐果汁等,这些食品在食用前加水浸泡或冲开即可食用。此类食品在国内已成为大众化食品。

2.软灌装食品

灌装食品以塑料薄膜夹、铝铂作薄形袋状,内装食品。因其扁平,导热好,无须要求如罐头那样高温长时间灭菌,一般经100℃~110℃,20~30分钟即可,便于携带。食物内容也可复杂多样,很受食用者的欢迎但价格偏高。

3.各种烹调好的食品

烹调好的食品,如烧麦、饺子、油煎的各种鱼、肉、菜等放入饭盒,迅速冷冻,一直在-20℃保存。在食用前,用微波炉或其他加热器加热后即可食用。这类方便食品适合于有热食习惯的人,且其口味鲜美,携带方便,可带回家食用,虽须加热但仍然是方便的食品。

二、发展合理营养型食品

中国的发展不断崛起,人们的生活追求由吃饱到吃好,发展到今天合理营养食品的跨越,经历了几代烹饪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合理营养是通过人们摄取一定数量、质量的膳食而实现的。因此,讨论人们的合理营养问题,也就是探讨如何保证和提高膳食质量的问题,目前,我国人民膳食的质量与合理营养的要求尚存在一定差距,必须加以改进。由于合理营养与健康密切相关,所以从事烹饪工作的人员在烹饪原料上的选择、膳食的调配和制订膳食制度时都必须按照合理营养的要求来工作,为改善人们的健康水平作出贡献。

1.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即合理膳食,它是指由多种食物构成,既可提供足够数量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又能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数量平衡,达到合理营养目的的膳食。这种膳食意味着:第一要使膳食者在营养素上达到了生理的需要,第二是在各种营养素之间建立起一种生理上的平衡。人体所需要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必须通过每日膳食不断得到供应和选择食物改进食物,因而在人体的营养生理需要和膳食之间建立7平衡关系。如果这种关系失调,即膳食不能适应人体的营养需要,就会发生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如热能消耗和代谢上有密切关系的维生素B1、B2、PP之间的平衡;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之间的平衡;可消化的糖类与膳食之间的平衡,无机盐中钙磷平衡;呈酸性和呈碱性食品之间以及动植物性食品之间的平衡等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膳食构成标准(1986―1990)是:按平均每人每月计算,应摄取谷物14.7kg,薯类3kg,干豆类1kg,菜类12kg,水果0.8kg,肉类1.5kg,乳类2kg,蛋类0.5kg,鱼虾类0.5kg,植物油0.25kg。上述食品中动物性食品功能比例约占13.6%、蛋白质功能比例为11.6%、脂肪为21.1%、糖类为6.7%,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膳食构成。

2.膳食制度

膳食制度是全天的食物按照一定的数量、质量、次数和时间分配给食用者的一种饮食制度。由于人们在一天的生活、工作、学习、劳动、休息都有一定的规律,不同生理状况对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并不相同,所以针对食用者的生活和工作情况,规定适合使用者生理需要的膳食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制定膳食制度的目的就在于使人们的进食规律与生活、工作规律相适应。这样可以使食用者的热能和营养素的摄入适应机体的消耗,提高工作、学习和劳动效率,有助于维护人体健康。此外,膳食制度的建立还可以保证进食与消化过程协调一致,促进食物被充分地消化吸收,提高消化吸收率。膳食制度建立后,即成为一种条件刺激因素,只要到了进餐时间,机体就会表现出主观食欲,预先分泌出适合膳食质量的消化液,从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维护健康。如果膳食制度不合理,食物的摄取就不能适应机体的消耗,进食与消化过程的统一遭到破坏,可导致消化机能的紊乱,危害健康。

3.膳食调配

膳食调配是指根据平衡膳食的要求,按照各种食物的营养特点,将食物组成合理膳食的过程。进行膳食调配的原因之一,在于人体的营养需要是多方面的,既需要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也需要各种无机盐和各种维生素,然而自然界并无某种单一的食物可以满足人体对营养的全部需要。

三、发展适应不同层次人体需要的食品

在我国历史上,人们日常生活制品的用料大同小异,但加工技术相差较大。而分析品种规格,营养成分方面,并无因不同人体需要而专门研究为配方。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已达到温饱型,食品的营养和食用的单样化已远远不适应人们的需要。为使其配方、成型、制作、加工等方面有一个新的突破,研究应以适应不同层次人体需要为对象的食品。目前,婴幼儿食品繁多,功能特点突出,针对性很强。如婴幼儿食品,断奶食品与疗效食品等,食品结构上又分成配制乳制品,过度乳制品,特殊罐制食品。营养性干制品,婴儿饼干等,食品状态有粉状、糊状、片状、液态薄膜状、颗粒状等。这些食品深受家长和儿童的喜爱。它既解决了婴幼儿的饥饱,又填补了某些营养的不足。近年来,我国在食品制作上,也使用了一些食品强化剂,如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钙、磷、铁等,这些强化剂的使用,可以弥补在加工过程中某些营养素的损失,又增补一些原料没有的营养素,以保障人体健康,尤其是在儿童、老年人食品中加入强化剂,对人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发展药膳保健型食品

篇2

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和配合构成了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选取应充分照顾到课程之间的纵横关系,既考虑到课程体系的阶段性,连贯性和整体性,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识逻辑相一致。为了避免专业课程之间大量相互交叉重叠,造成教学资源浪费问题。我们对食品营养与安全方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避免交叉重复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以培养目标为依据,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课程设置是由培养目标决定的, 因此课程设置必须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自身条件进行。食品营养与安全是预防医学和食品科学交叉的学科,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我们发挥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优势,以预防医学为依托,发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作用,来培养具有食品营养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分析与检验等基本理论和技能,掌握食品生产的基础知识及英语、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能在食品企业、商检、卫生防疫、科研院所等领域,从事食品营养、食品质量与安全、分析与检验等有关的技术、管理、策划及食品生产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为更好建设本方向, 我们从专业发展、行业需求、学科优势和学校特色方面考虑。几经修订,目前,将专业基础及专业课设置为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原料学、食品化学、食品分析与检测、食品营养学、食源性流行病学、食品毒理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科学概论、功能性食品、动植物检验检疫、食品加工工艺学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从事食品营养与安全方向打下基础,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使学生有更好的适应性。

二、协调各相关课程关系,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具有连贯性和整体性

从学科发展的历史看,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发展起来的,各学科间都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在研究内容上也有广泛的交织和重叠,很难将各学科截然分开。本科生各门专业课程之间既相互区别,又互相联系,具有明显的交叉性。建立课程体系之间的联系并反映到教学中去,才能使学生置身于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中,并由此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进而产生突破也就产生了创新。而课程之间的交叉必须遵循科学性、思想性和效果性统一的原则,才能将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有机地融为一体,防止了课程之间的不必要的重复,又防止必要知识的遗漏。

多课程交叉教学的内容上,要重视交叉部分内容的梳理,避免出现零碎、散乱现象。如《医学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食品营养学》、《功能性食品》顺利开设进行基础性铺垫,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与《食品营养学》、《功能性食品》就各种疾病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医学基础》中介绍了肿瘤、佝偻病、缺铁性贫血、血栓、高血压等常见疾病的知识;《食品营养学》涉及到营养与慢性疾病;《功能性食品》介绍增强免疫力、减肥、抗肿瘤、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延缓衰老、缓解体力疲劳、改善胃肠道功能、辅助改善记忆力等功能性食品的设计开发与评价。这三门课程都涉及到营养与疾病,如果都详细讲解,就会出现不必要重复,造成教学资源浪费;如果都轻描淡写的讲解,会造成半生不熟,学生似懂非懂的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对教材进行筛选。由于目前教材版本较多,而且编者在编写教材时,会把相关的内容均列入教材中,使教材内容很丰厚,教师在依据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时,经常会出现交叉重复现象。为此,我们尽量选用规划、统编教材,使教材内容适合食品营养与安全方向培养人才需要。如果没有相适应的教材,就组织资深专家和教师编写校内教材,以适应本科教学内容。其次,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研讨,加强课程间的融合、交叉、衔接,减少重复。对涉及重复交叉内容,结合课程自身特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对内容进行传授,使知识点具有连贯性,系统性的传授给学生。如《医学基础》侧重介绍了生理学及病理学基础知识,各系统的解剖、生理学功能,对各系统的常见疾病不加以扩展;《食品营养学》中营养与慢性疾病中,侧重介绍营养对慢性疾病的影响及饮食预防;《功能性食品》中侧重各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对人体危害,从功能性食品资源上如何开发相应的功能性食品。经过梳理整合之后,各课程之间避开重复,条理清晰、使得整个课程体系的联系更加密切,衔接更加通畅,每门课程各有侧重,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再次,合理安排教学进程,使课程体系具有衔接性。为了让学生循序渐进接受知识,夯实基础、增强适应性,我们在注重内容梳理同时,还应该注意教学进程的衔接性。在课程设置中,如医学基础为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在4学期,食品营养学设置在5学期,功能性食品设置在6学期。设置目的是食品营养学、功能性食品需要应用到医学基础中的一些生理病理知识,这种安排有利于学生对食品营养学、功能性食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对食品营养与安全方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避免交叉重复的问题探讨,能较好地解决目前有些专业课程中存在大量相互交叉、重叠教学;使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减少重复劳动,节约教学资源;使学生学习起来容易理解,快速记忆并轻松掌握;在时间上还会有效节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改变了学生全新的学习观念,营造了全新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厚民.浅谈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J].机械职业教育,2001,(5):26-27.

[2]金华丽,陆启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模式的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45-147.

篇3

那么,到底给不给孩子吃强化食品好呢?

首先,营养学家根据孩子的生理特点,主张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应来自于自然食品,提倡给婴幼儿吃大自然提供给人类的各种食物,这是为儿童提供营养所应遵循的原则之一,即自然法则。这些食物包括粮食类(粗、细粮搭配吃),畜与禽类的肉与内脏,鱼、蛋类、奶类、蔬菜及水果等,而且应按一定的比例搭配,并采用符合儿童消化能力的烹调方式,尽量让孩子吃好。只要做到食物品种多样化、数量足、质量高、营养全,食物营养素含量比例合适,烹调、制作科学合理,加上不挑食、不偏食,孩子完全可以均衡地获得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无需涉猎强化食品。

同时要明白,虽然强化食品确实对机体某些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但人体只有处在各类物质均衡的状态中才能保持健康,单方面地强化某一方面的功能,势必打破机体的平衡。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儿童个体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有的孩子生长发育过快,需要的营养素较多;有的孩子胃肠道吸收功能较差;而有的孩子可能存在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导致食谱狭窄,出现营养素缺乏的情况,如缺钙、缺锌、缺铁等,此时合理地选购强化食品,扩充孩子的营养补充渠道,就有必要了。

由此可知,给不给孩子吃强化食品不能一刀切,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如何选购强化食品

一是针对性,即补充的务必是孩子所需要或者缺乏的养分。如人工喂养的婴儿,理想的食物是牛奶,但牛奶中维生素D不足,不妨选用强化维生素A、D的牛奶,可以有效地增强宝宝的抗病能力,并且还能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如果孩子偏食、挑食或膳食中某种或几种营养素供给不足或缺乏时,除增加富有这种营养素的食品外,还可以采用添加某种营养素的食品,如B族维生素强化的面粉、面包等。孩子究竟缺乏哪种营养,应经过医生检查、确诊,然后再选用相应的强化食品。

篇4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人体从食物中汲取营养,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营养,但人们在饮食营养方还没引起足够重视,只顾是否合胃口而不注重是否健康。因此,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所以我们需要知道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做到合理饮食,科学的膳食,做到营养饮食,均衡饮食。为了以后更好的工作而打下很好的身体基础。

一、营养原理简述

1.营养、营养素与营养价值

(1)营养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以及改善措施的科学,涉及了食物营养、人体营养和公共营养。食物营养指食物的营养组成、功能及保持、改善、弥补食物营养缺陷所各种措施。

(2)营养素(Nutrients)是指食物中对人体有生理功效且为人体正常代谢所需要的成分。各种营养素分别有各自独特的生理功能,它们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相互之问又有着密切的联系。营养素来自于食物,但是任何一种食物不可能包含所有的营养素,一种营养素也不可能具备所有的营养功能。因此。人体需要从多种食物中获取足够而又平衡的营养素与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

(3)营养价值是指食品中所含营养素种类、质量、数量、比例所能满足人体营养素需要的程度。各种食品当中所含有的营养素种类、质量、数量、比例所能满足人体营养素需要的程度不同,营养价值也就不同。

2.蛋白质

(1)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Pto-rein)主要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构成,一部分蛋白质也含有硫、磷、铁和铜等元素。蛋白质对生命来说是最重要的物质。氨基酸(AminoAcid)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实质上就是对氨基酸的需要。天然氨基酸有许多种,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其中主要的20多种。氨基酸之间主要以肽键相连接构成蛋白质。

(2)蛋白质的分类。蛋白质是复杂大分子,种类繁多。蛋白质的分类方法有多种,依据蛋白质的组成可将蛋白质分为单纯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两大类。单纯蛋白质的降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结合蛋白质的降解最终产物除氨基酸外,还有其他化合物,如糖、磷酸、核酸等。

3.氮平衡

由于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所以蛋白质在人体内首先被分解成氨基酸,然后大部分又重新合成蛋白质,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分解成尿素以及其他代谢产物排出体外。这种氮排除是人体不可避免的消耗损失,称为必要的氮损失。因此,为维持成年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每天必须从膳食中补充蛋白质,才能维持人体内蛋白质总量的动态平衡。如果人体摄入氮和排出氮的量相等,就称为氮平衡。

二、健康与营养的概述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其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人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获取所需的营养素。这些营养素的功用一是供给生活、劳动和组织细胞功能所需的能量;二是提供人体的“建筑材料”,用以构成和修补身体组织;三是提供调节物质,用以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可见营养素是健康之本,是健康的物质基础。

三、营养成分的摄入

1.食物多氧化。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为机体提供多种营养素。食物的种类多,提供的营养素就丰富,就能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机体就能有充足的能量。每种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每种食物都至少可提供一种营养物质。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水分多、能量低。富含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