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赏析范文

时间:2023-12-10 16:32: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文艺作品赏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文艺作品赏析

篇1

亚平陶艺的另一特点是器形装饰随形布势,自然天成。他充分把握陶器的形态的三维特点,在布局上或聚或散、或密或疏、或收或放、或繁或简、或静或动、或粗或细,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布局上,他善于造险化险、化险为夷,善于运用对比调和手法,打破平庸、出奇制胜。纵观他众多的陶艺作品,不难看出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几易其稿,可谓九朽一罢,这充分反映了他在陶艺创作上的创新精神和严谨态度,以及高标准、严要求,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创作精神和追求完美的个性。然而,为了达到这种完美,他不知付出过多少心血,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扔掉过多少件不成功的作品。正是这种对艺术的完美追求,使得他从不敢马虎了事,总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投入创作和实践,对自己和作品的要求近乎苛刻,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因此而更高。

亦书亦画,意象天成

亚平先生所做的器皿上的装饰不是表面的,而是由内而外的自然生发,是他内心心象的生动写照,也是他艺术功力的综合体现。亚平先生擅长书法,其书亦篆亦隶,亦正亦奇,亦书亦画、气势磅礴、撼人心魄。从美学价值方面来定义亚平的陶艺特征,他将艺术美学中首要的形象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契合周易中“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之说,他将陶艺创作中所期望表达的不能直接触摸的心灵之“象”,与书法表现形式的“形”做了完美的结合,使这两个艺术门类结合得天衣无缝。

他以泥作纸,以刀作笔,以意驱使,以情感人。多年来,亚平先生于书法曾做过一番努力,在条件艰苦的年代,他曾自费参加书法函授学习多年,发明新爨体并被收入新字库,这种字体在篆隶的基础上形变,形态中具有亚平先生的独特个性。亚平陶艺,巧妙地处理了书与陶的关系,力图在形式上不断翻新,以此来达到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作品形象生动,笔力千钧,意态纷呈,成为亚平先生个性鲜明的符号。他的艺术创作语言再一次说明了,艺术的生命更新在于形式的更新,只有形式和对形式的突破,才能使艺术不断的逼近新的可能,才能使艺术保持永久不衰的生命力。

文以载道,辞以言志

亚平陶艺的又一特点,是以文饰陶,以辞言志,形成了独特的表现内容和艺术情趣,也寄托了作者的人生感悟与理想追求。正如罗丹语:“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他所运用的文字具有鲜明的东方文化特质,他对现代陶艺的理解是,好的创意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及必要的因素才能产生。他长期对中国古文字知识的积累、陶艺造型能力的培养、处理陶与文字之间的构思、灵感的激发等等都有一定的方法,以适应其陶艺的个性创作。同时,亚平陶艺中的文字内容也别有情趣,耐人寻味,他对已有的文字素材反复探索、玩味,直至达到思维的饱和,产生创作灵感。总览他的陶艺作品,比较常用的有:观海听涛、浪淘沙、水滴石穿、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天道酬勤、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抱朴守拙、听雨、听琴、山雨、松风、幽兰等,充分体现了亚平陶艺以陶为体,以书为媒,以文载道,以辞言志的思想,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引人深思,给人启迪,让人时刻感受到他饱满的能量与活力,这种对文字创作灵感的集结是对他艰苦劳动的奖赏。

情感内蕴,张力毕现

亚平陶艺的再一特点是“情感内蕴、张力毕现”。王亚平陶艺大多以书法装饰,或刻或塑或镂,使书法与陶体完美结合,相得益彰。我曾多次看亚平先生创作书法,每次书写前,他都要反复酝酿,再三斟酌,一心沉浸于布局、结体、笔墨之间,精心安排笔画结构,想象笔法效果。动笔前,其情感就不断积累,其动笔之时,如山崩地裂,风卷残云,一气呵成,其作品极富张力,具有力拔山河,气势磅礴之豪迈,又有掷地有声、痛快淋漓之畅达,让人欲罢不能,欲言又止。亚平的陶艺的基本载体来自他的篆隶书,其作品的张力超出常人的想象,具有大气象和大格局。

匠心独运,火中升华

篇2

去年十月,由“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在中国举办的“2014世界工艺文化节”这一世界级手工艺盛会中,进行了“2014‘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的评审活动,作为中国工艺美术界最高级别的奖项,多件由本土建水紫陶陶艺工作者提交的作品在金银铜奖的角逐中均有斩获。参赛者在这次交流活动中的良好表现扩大了建水紫陶在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力。

《建水紫陶―贴片尊》

该作品是一件茶储,器型以小乘佛教佛塔为主体造型,并以建水紫陶独有的“残帖”装饰手法进行艺术化的深入加工。各残帖部分改变了残帖装饰原有的平面化的装饰特征,而以泥片的叠加表现出每片“残帖”的独立性。作者将泥片一片片均匀地拍打在主体物之上,这些泥片或圆或方,色泽不一,但厚薄均匀,疏密得当且浑然一体。在泥土片上,作者采用彩泥刻填的手法进行书画创作,“返璞归真”等语句与莲花这一典型意象相互呼应,传统的文人旨趣在不经意间得以传达。此件“建水紫陶―贴片尊”做工复杂,由叠加的泥片塑造出的“残帖”一改传统的平面性特征,而变成了一种外化的立体性表达,可谓匠心独运。

《建水白陶组瓶―云南映象》

该作品是一套花瓶的组合,作者将名称取作“映像”,而非“印象”,意在用“孔雀”这一典型的云南符号凸显出来,再配以具有云南典型意味的山石,植物,一派浓云的云南风趣,是对云南视觉文化资源的直观表达。从器型上看,此组作品的主瓶为水珠瓶,两个附瓶为小口天球瓶,均以流线型的造型为主,圆润饱满,给人以舒适的视觉感受。此外,细腻温润的泥胎经过精工细磨抛光,光亮如镜,可以见出做工的细致精良。从瓶身的装饰来看,作品采用传统的彩填工艺进行制作,但并不拘泥于传统的文人书画样式,而是深入挖掘本土的民族与地域特点,塑造出极富装饰意味及现代感的孔雀形态,在装饰的理念上跳出了固有模式,对建水紫陶今后的发展有很强的借鉴性意义。

篇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307-01

按照人们的思维定势,很多人都希望追求的是十全十美的东西,达到越完美越好,殊不知,其实有时太完美,反倒显得不真实,在美处中穿插一两个的“陋处”,可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更生动。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少美人形象。纵观这些形象,不难发现,许多作品除了用饱蘸美的色彩的词汇对美人作淋漓尽致的描绘外,还 常常在描摹美人“美处”的同时,又独具匠心地点明其一两个“陋处”,以增强人物形象的真切感与生命力,达到寓美于丑、以陋衬美、益增其美的特殊艺术效果。

文学作品中,像这样的人物形象比比皆是。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许多男女美人都有其“陋处”的:“弱美人”林黛玉,尽管有着两弯笼I眉,一双含情目,“似娇花照水”,却是有“两靥之愁,一身之病”,“行动如弱柳扶风”;贾宝玉虽说是个“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的美男子,却是“绝代情痴”,经常有着一些疯傻怪的“陋处”特征。至于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史湘云,虽也十分标致,却有“咬舌”的陋处,“爱”“厄”之类咬舌音常挂在口;此外,象“无人不怜爱”的香菱之“呆”,“蜂腰削背,鸭蛋脸”的丫头鸳鸯“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身量苗条,体格”的凤姐的“三角眼”……这一群大观园的美人,都有其各自特征的“陋处”。这种特点,脂砚斋老人曾颇有见地地批注说:“可笑近之野史中,满纸闭月羞花,莺啼燕语,殊不知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如太真之肥,飞燕之瘦,西子之病,若施于别个不美矣。”他恰切地点明了美与丑的辩证对立统一的关系,揭示了一种美丑对照反衬的特殊审美规律。

其实,这种在描绘美人时写其中一二“陋处”的例子,不仅在我国的古典名著中有出现过,在外国文学、现代与当代文学作品中,也颇为常见。法国文学大家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中的女主人公羊脂球,“脸蛋儿象一个发红的苹果,一朵将要开花的芍药”,还有一双“活溜溜的眼睛”;一张“妩媚的嘴”。然而,她却也有一些显眼的“陋处”:“矮矮的身材,满身各部分都是滚圆的,胖得象肥膘”,“手指头丰满得象是一串短短儿的香肠似的”。尽管她有这样那样的“陋处”,却瑕不掩瑜,羊脂球仍不失是个“始终被人垂涎而被追逐”具有健康而动人风韵的“胖美人”。中国当代作品《山乡巨变》中的团支书盛淑君,也是个“脸颊丰满”、“鼻子端正”、“微圆的脸”,有着“一双睫毛长的墨黑的大眼睛”妩媚动人俏丽的山乡姑娘。然而,她的“肤色微黑,神态带着一种乡间姑娘的蛮野和稚气”,这也可算是其美中的一些“陋处”吧……所有这些含有某些陋处特征的美人形象的刻画,都生动鲜明、多彩多姿地表现了人物性格,把人物写活了,使之更真实可信,更美更典型,更具有艺术魅力。

这种在刻画美人形象时插上一二“陋处”的描写,是审美心理学的辩证原理在文学创作中的具体运用。生活中的美人,不可能“皆是如花似玉一副脸面”的,也较少是“美则无所不美”,十全十美的。写了这些美人的一二“陋处”,不仅不会影响美人之美,相反,由于这种美是以“真”为基础的,因而这些美人形象能有别于那种完美无缺却毫无生命力的“瓷美人”,而显得更加真实可信,更为生动活脱,从而更增强其美感效应。同时,由于这些“陋处”的描写,能反衬出所写美人的美德形象本质,就像凸面镜一样,凸现出其亲切可爱,“美处”与“陋处”相互映衬,相反相成,从而使其美显得更加鲜明突出,更为光彩夺目。

当然,对美人“陋处”的描写,要达到寓美于丑、益增其美的艺术效果,并非随意性的。首先,它往往要为表现作品的题旨,刻画人物的性格服务的。比如,对贾宝玉的“情痴”的“陋处”描写,就是表现其反封建叛逆性格的一种特殊手段;对王熙凤“三角眼”的描写,是与其“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的狡黠狠辣的性格特征相契合的。盛淑君的微黑肤色与带有“蛮野和稚气”神态的“陋处”,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这个女知识青年热爱农村、热爱劳动的品质,充分显示了这个山乡姑娘健壮有力的体格与单纯朴实的性格。其次,对所描写的美人“陋处”,应精心选择,要典型精当。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别于其他美人的“这一个”美人的特定个别特征。“弱美人”林黛玉“病态”的“陋处”,就是这个一生伴随着眼泪度日、多愁善感的叛逆的贵族少女最典型的个性化的特征;而“胖美人”羊脂球的矮胖“陋处”,则有别于通常女子的苗条美,也恰是这个落入风尘、被人追逐的美人独特的美的特征。

篇4

除夕之夜优秀作文600字以上1一年一度的除夕到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放鞭炮,到处充满着喜庆、欢快的氛围。除夕夜,我们一家三口也不例外,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寻找中国的“年味”。

年三十为什么叫除夕呢?爸爸告诉我,版本有好多种,公认的说法是古时候有一个凶恶的怪兽叫做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夕最害怕红色和响声。于是年三十的晚上,每家每户贴大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逐夕兽,以求得新的一年安宁。从此,这种习俗流传下来,年三十就被称为除夕。

中国的有着独特的年俗文化,如包饺子、贴门神、耍花灯,饺子的形状像元宝,期盼来年财源滚滚,吃鸡寓意“吉利”,吃鱼就是“年年有余”……不过,听说过年不能吃酸菜,说是“辛酸”;白菜也不能碰,说是“白干”。但我觉得,不能光靠这些食物决定来年的好运或厄运,想要得到上天的眷顾,是要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得来的。

接着,爸爸妈妈聊起了自己的家乡过除夕的风俗。爸爸给我讲了湖南老家过年的习惯:在湖南,除夕的团圆饭是在除夕的早晨或中午开始的,食物一般有腊鱼、腊肉、油炸豆腐等,还有地瓜干和花生等零食。而且,豆腐是一定要吃的,因为豆腐谐音“多福”或“斗富”,寓意着新的一年更加富有、幸福。爸爸说,他小时候最盼望的事就是除夕观看花灯,还有耍杂技、变魔术和原汁原味的湖南花鼓戏。

妈妈是江苏人,她也讲起了小时候除夕的情景:在江苏,每家每户的团圆饭都是在晚上吃的,“鱼米之乡”的年夜饭一定少不了鱼,当然和湖南一样,豆腐也是必不可少的。妈妈小时候的新衣服是自家买布料,请裁缝做的,新鞋子是外婆亲手纳的千层底布鞋;初一还会跟同龄小朋友结伴去拜年,一圈下来就会“大获丰收”,瓜子、花生、糖果等把衣服口袋塞得满满的……

除夕之夜优秀作文600字以上2当还有两天就到除夕时,我和爸爸妈妈带着大包小包,高高兴兴地踏上了回乡下老家的路。

刚进院子门,就看到我亲爱的爷爷忙的可热乎了,他正举着长长的鸡毛掸子打扫屋檐和墙壁呢。记得爷爷说过,将往年的灰尘打扫干净,来年就有新气象、好兆头。见此情景,妈妈赶紧放下行李,接过爷爷手中的工具,说:“爸爸,让我来吧。”我也自告奋勇地加入其中,做妈妈的小助手。她扫地,我在后面拖地,爷爷乐呵呵地看着我们娘俩,一会儿,厨房的奶奶叫我:“煜煜,来帮奶奶包包子喽。”

蒸包子是我们这边的传统习俗。奶奶已经发好面团,做好各种馅料。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了一块面团放入手中,用手指在面团上挖个小坑,再用勺子挑了适量的肉馅放在面团的小坑里,然后一捏,谁知面团不听话,它不肯变成胖胖的包子,非要变成了扁扁的面饼。包子没包好,倒把我全身弄得都是面粉,简直一个小花人。奶奶看了我的狼狈样,笑得合不拢嘴。奶奶熟练地包了许多大包子。她说:“包子蒸得大,预示着下一年大大发发、红红火火。”白白胖胖的大包子热气腾腾地出锅了,这么可爱嫩滑的大包子,我真舍不得吃它。

盼望中的除夕到了,我和爸爸忙着贴对联。爸爸先将对联铺平,然后仔细地在对联反面涂上胶水,再将它贴在门上。一幅“新春开门红,佳节连年顺”的对联红火的展现在我眼前。我也学着爸爸的样子贴福字。福字要倒着贴,也就是福到了的意思。

晚上,奶奶烧了一桌子丰盛的团圆饭。爷爷拿来白酒和饮料,我们一家互相说着祝福的话,在欢声笑语中我们吃过了,这时爷爷悄悄地对我说:“煜煜,快躲到门后吃猪尾巴,明年一定能长个大个子。”我偷笑着说:“好呀,好呀。”

“噼里啪啦”,热闹的鞭炮声响起来了。爸爸也赶紧点燃摆放在地上的炮竹,只见这红红的炮竹像一条火蛇钻地道,它欢快地呼啸着从这头游到那头,转眼间不见了。待鞭炮燃尽,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飞鹰弹”,叫爸爸帮我点燃,点着了后,“飞鹰弹”发出了“哧哧哧”的声音,然后“轰”的一声开始精彩表演,它一声比一声响,一声比一声亮,一声比一声高,最后像一朵盛开的彩菊撒向树梢,再变身成无数颗小火星又从树梢落了下来。它燃放过程中发出的亮光照耀着大地,像是给大地点了一盏五彩的灯。

除夕之夜优秀作文600字以上3耀眼的礼花在空中闪烁,鞭炮声打破了夜的寂静除夕之夜,总是令人难忘的。

今年的除夕之夜,我们一家人来到外婆家过年。厨房里十分热闹,大家各自展示自己的厨艺。我也上去凑热闹,帮大人们包起饺子来。下午,家长们奏起了“锅碗瓢盆交响曲”我和堂姐、表哥玩得正尽兴,突然听到爸爸的吆喝声:“上菜啦!”我连忙跑过去一看,哇,饭桌上真是应有尽有:绿油油的青菜,黄澄澄的鸡,香味扑鼻的糖醋鱼,冰凉可口的饮料……我忍不住坐了下来,抢过盘子,一阵狼吞虎咽,肚子就被撑得鼓鼓的。

我们来到客厅,嗑着瓜子,吃着水果,有说有笑地等待着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咚——”伴随着震天的锣鼓,春节联欢晚会隆重开场了!晚会的节目异彩纷呈,煞是好看:小品、唱得悦耳动听,优美的旋律飘出了窗外;最精彩的是艺术团表演,他们娴熟的动作,配合默契的表演,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

春节晚会还没做完,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霎时,窗外已是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焰火腾空而起,又一个一个地炸开,展现出迷人的光彩。有的礼花在地上炸开了,好像一把撒在地上的金豆子,孩子们又蹦又跳,迎接新年的到来。

当钟声敲响十二下的时候,满屋子沸腾了。大地立刻变成鞭炮声和烟花的世界。啊!烟花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把节日的夜空装点得象个美丽的大花园!这边的“闪光雷”刚刚炸开,那边的“窜天猴”又鸣叫着飞上空中,接着“金龙狂舞”紧追而上。

此时,一朵朵烟花又炸开了,里面闪出五颜六色的火花,火花越闪越大,漫漫地现出一个树形,一朵朵金色的火花从“树”上落下来。“奥—发财喽!”人们望着“摇钱树”欢呼雀跃起来。妈妈又端来饺子,“外婆吃到花生饺子喽!”表弟跳着欢呼起来。外婆的嘴唇在微微地抖动,她深情地望着大家,说:“我有这么孝顺的儿孙,也算是有福了。祝合家欢乐,欢乐、幸福!”“祝大家欢乐,幸福!”欢声笑语编织在一起,荡满整个屋子,飘向节日的夜!

啊,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除夕夜!

除夕之夜优秀作文600字以上4除夕夜是美好的,它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也是我们最难忘的一天,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这不,我已经闻到了浓浓的“年味儿”,这种味道总是令我那样的难忘和回味。它就像酝酿已久的陈年老坛,发散出诱人的味道:咸的、酸的、辣的、甜的……

除夕是咸的,我们这里的人们,为了追求幸福,就会去买许多咸猪头和咸猪尾,其寓意为“有头有尾”。我家的猪头很大,奶奶很早就买了,把它用盐腌制到大年三十下午,我们家就会让“猪先生”下锅煮,奶奶在上锅,爷爷在烧火,只见爷爷半蹲着,还时不时 取灶膛里的木材点自个儿的烟斗,笑眯眯的,整个脸庞被燃烧的火焰映照着,红通通的。

此时的我便问:“奶奶,为何不放在高压锅里煮呢?”奶奶会拉起我的手,用她的手上下含着我的手,说:“乖孙子,你不知道啊!用木头烧的香,好吃!”这时的我有些急耐不 住,抽回自己的手,用双手托着自己的下颚,等待着、期盼着、张望着,就等那大猪头出锅。

奶奶不时的揭开锅,看看煮的是否熟,在旁边的我会闻到一缕缕沁脾的香味,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在旁呢喃道:“终于出锅了,要先敬菩萨。敬完菩萨,便可以吃了。”只见爸爸持刀迅速的将猪头切成一片片工整的肉片。我喜欢吃嘴唇,爷爷爱吃鼻子,爸爸爱吃脸,妈妈爱吃耳朵,奶奶喜欢吃瘦的,嗨嗨,那个可叫个大饱嘴福啊,哈 哈……哈哈哈……,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开心,奶奶腌的,爷爷烧的,永远都是那个味道。 除夕是咸的。

除夕是酸的。 年 夜 饭必不可少的是“鱼”,蕴意为“年年有余”。说实在的,鱼很好 吃。煮鱼的工序也较为繁琐。奶奶煮鱼,必放些生姜、料酒、葱,还要放些酸菜、醋,因而鱼吃起来就是那酸酸的。所以除夕是酸的。

除夕是辣的。 年 夜 饭,我们必吃“猪血”这道菜。其寓意为“血财”,就是来年大发, 财源广进之意。猪血要用许多常用的佐料,必须用大量的辣椒。奶奶用铲子不停地翻炒,我也不知她翻炒了多少来回,但一看就知道阅历很深。妈妈将它端上来,那种辣乎乎、热腾腾的味道迎面而来。吃到嘴里那更是回味无穷,满香盈溢着我们的笑口。除夕是辣的。

除夕是甜的。蕴含着“幸福甜蜜”。我们这里家家户户这天都会买上葡萄酒,老老少少都会喝上一口,纯纯的、甜甜的。让人心旷神怡,很惬意,很舒适。一家人高举酒杯,开怀畅饮,其乐融融。除夕是甜的。

除夕之夜优秀作文600字以上5“辞旧迎新除旧岁,欢天喜地又一年”这句对联凝缩了这一年,概括了这一年,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是团圆的、热闹的、喜庆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今年的除夕过的格外特别,一大清早,我们一家便早早起床。爸爸、妈妈为我们买来一大堆写春联的红纸,我和弟弟则准备笔墨,家里准备举行春联评比,选手是我和弟弟,评委当然是严母慈父了,这比赛讲究字体美丑和含义丰厚,不求速度,刚开始速度落后的我,慢慢酝酿,在对联纸上写上“辞旧迎新除旧岁,欢天喜地又一年”。弟弟却只写了八个字“春安夏泰,秋吉冬祥”。

我介绍对联含义时说:“这幅对联,表达了我的喜悦的心情和对新年的期盼……”而弟弟只是说:“我字数少,却祝福了一年,含义深,言简意赅……”。因为我写字经验比他丰富,又加上他不认真对待,作为姐姐的我被评为一等奖,弟弟二等奖(奖状是爸妈用纸做的)。写完就该贴对联了,获一等奖的贴在正门,弟弟的贴在侧门,亲手写对联,亲手贴对联,年味更浓了。

快到中午,亲戚都到齐了,他们在一起,相互聊天,主人们准备好各种年货招待他们,爸爸妈妈要求在吃饭的时候我们小辈要致敬酒辞,所以我们老早准备好了!“开饭了!”随着奶奶一声呐喊,我们飞奔到饭桌前,立正站好,先深鞠一躬,然后念道:“祝在座长辈们和同辈孩子们健康幸福,万事如意,在新的一年里,心情愉快,天天开心,工作顺利……”我念完后,弟弟接着念,所有人都夸我们懂事,夸得我们喜笑颜开。让我们感到年味又浓了一层!

下午,我和弟弟结伴去买烟花,街上烟花各式各样都有,有些店里还摆上了玫瑰花,一打听才知道大年初一是公历二月十四情人节,它们要五十年才能重和一次呢!买烟花当然少不了零食,为《春节联欢晚会》做伴怎少得了它呢!天色渐渐暗了。西边红艳的晚霞渐渐变成了黑色的屏幕,忽而一条长龙腾空而起,伴随着尖叫,忽而花开万簇,万紫千红;忽而流星滑动,仿佛心愿必成。

篇5

它是件老黄牛工艺品,出自我外婆之手,我把它摆放在我家窗台上,它就这样一直默默地陪伴着我。这是一头小型的膘肥的黄牛。近看,那乌黑发亮的大眼睛炯炯有神,透过它那真诚的目光能感觉到它是主人最忠诚的朋友。一颗红色的珠子巧妙地穿在了它鼻子下面,是那么可爱。长长的尖尖的牛角长在头顶,看上去不仅可爱,还十分神气呢!

它望着你,似乎有话要说,却说不出来。它是多么希望自己变成一头真正的牛,那样不仅能帮人们耕地,还能在阳光下自由地玩耍。不过它不为自己的命运感到悲哀,它什么也不说,只是静静地站在窗前,凝望着窗前,凝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鸟儿……把它们铭记在心。

老黄牛总是那么乐观,虽然现实生活总是不近如人意。我们在面对一些不顺心的事时,还能想着头来黄牛这般淡然、坚定吗?

篇6

灵活的进行思品课程的教学安排与设计,这对于提升学生作文审题立意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初中思品课程中讲述的很多内容都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立意的有效素材,不少教学知识点都在引导大家加强对于社会生活的观察与感受。有效的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这不仅能够很好的发展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生活感知能力,这些课堂上的学习感受也会慢慢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会为学生在独立作文时提供很好的素材与引导。这些都是对于学生作文立意的有效辅助。

1、丰富学生对于社会的观察感受

初中思品课程中的不少教学内容都和社会生活有关,在进行这些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应当有意识的丰富学生对于社会的观察与感受。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与情境下感知一些社会问题,并且让学生对于很多实际情况有更清晰的获知。这样的教学过程首先能够极大的丰富理论知识的教学,能够为课堂教学带来拓宽与延伸,同时,学生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也会形成一些自己的观察与感受。这些都会慢慢转换为学生在作文写作时的有效素材,并且能够为学生作文立意提供很有价值的引导。这便是思品课教学和语文作文教学间的紧密联系,这也体现了思品课的教学中对于提升学生作文立意的辅助功效。

例如,讲到《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时,我便设计了相应的课外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我先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资料,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立一名负责人,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况。通过调查,各组同学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确定主题,如:“河流的变迁”、“饮用水状况调查”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同学共享学习的劳动成果。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随时帮助学生解决。这个教学活动不仅极大的凸显了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大家在过程中对于我国的环境与资源利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有了较好的获知。最为重要的是,当学生在写到和环境以及资源相关的作文时,学生会找到很多好的立意点。这便是灵活的展开思品课教学能够为学生的作文立意带来的积极促进作用。

2、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范畴

想要深化学生在思品课堂上的学习体验,这需要教师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与知识范畴,并且要有意识的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好的课外读物或者文章为思品课上的知识教学提供辅助。这会引导学生从一个不一样的视角来理解与体会课本上的内容,并且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范畴。这对于学生在作文立意上同样会是一种促进。随着学生阅读量的不断丰富,大家在写文章时也能够找到更多好的立意点,并且找到更多有价值的写作素材。这便是思品课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作文立意间的紧密关系的体现。

在思品课堂上,教师可将语文课文、美文欣赏、新闻报摘等有选择地引入课堂。如现代女作家毕淑敏的《谁是你的重要他人》这篇文章,便可以作为相关教学知识点的有效辅助,这篇文章的阅读对于帮助学生审视自己的人生成长历程是大有好处的。这篇文章无论从文采上还是从事实的说服力上都是震撼人心的,将其引入课堂,对于引导学生解决“什么是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的问题都大有裨益。这些阅读过程同样能够为学生的作文立意提供很好的辅助,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文章中有更多富有亮点的表达。

3、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活跃

思品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保障学生对于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有较好的理解与吸收,教师也要不断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于很多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与吸收。想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善于引入一些有意思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一些相关画作或者影视作品,让学生感受这些作品表达的内容,进而辅助学生对于课本内的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这个过程同样会为学生的作文立意带来实际帮助,会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强,这些都是保障学生在写作文时有准确的立意点的基础所在。

如在讲《丰富多样的情绪》时,教师便可以将达・芬奇的著名油画《最后的晚餐》给学生们展示出来。在分析画面中的人物惊恐、愤怒、怀疑等面部表情、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的同时,告诉学生,人的情绪是丰富多彩的。漫画的最大功能是留有许多的空间让我们去联想,在夸张、讽刺与幽默的表达中带给学生很多感悟与体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说漫画、画漫画、展示漫画、给漫画取名、给漫画增加对话、根据漫画写故事等形式激活课堂,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思维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主题,这对于学生自身在作文时合理的进行审题立意也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结语

上好初中思品课,这会为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有效立意提供很好的辅助作用。首先,教师要深化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观察与感受,这些都会慢慢转换为学生在作文写作时的有效素材,并且能够为学生作文立意提供很有价值的引导。教师同样应当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与知识范畴,这对于学生在作文立意上同样会是一种促进。教师也要不断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于很多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与吸收,这些都是保障学生在写作文时有准确的立意点的基础所在。

篇7

我喜爱的工艺品有很多很多,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瓷人--少林十八罗汉。这回我只向大家介绍十八罗汉中的第一名。

他,身穿天蓝色的道衣、脚上穿一双露着脚背的黑色道鞋。头上光光的都快可以当球踢了。脸上总是笑眯眯地,身体让人感觉很轻盈。他手上做着推掌的样子,脚下拉了一个很标准的弓步,两个动作连起来就叫“抬头望月”,怎么样?名字酷吧!我告诉你这一招可是少林的独门绝技,要想学会它至少要练上各三年五载。他很可爱,我很喜欢他,每天都要把他擦干净,把他弄的漂漂亮亮。

这就是十八罗汉中的第一名和少林寺的独门绝技“抬头望月”也是我最喜爱的一件工艺品。

篇8

正能量作品在网络全面开花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文艺座谈会上说,“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

那么,网络上如何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中央网信办为生产、创作、发现正能量的网络文艺作品都有哪些举措?

组织网络歌曲、微电影、自制剧主题活动。中央网信办主要围绕重大节庆、纪念日,形成不同征集主题,挖掘遴选一批优秀作品,并在全网集中传播展示,逐步形成品牌。活动目前已经初见成效。

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网信办指导策划了“新春・变化・乡愁”微视频主题征集活动。截至3月16日,百度该主题网页搜索结果达2.13万个,相关新闻报道、评论文章达253篇,共收到征集作品1500余部,其中网民通过央视网报名作品达1200余部,涌现出一批制作精良、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作品。

为加强主旋律歌曲推送,中央网信办要求中央和地方新闻网站以及主要音乐网站分别在PC端和移动端开设专题。截至3月21日,人民网、新华网、国际在线、光明网、中国日报、央视网等已开设专题,推送《揣着梦想走四方》等30余首文艺局推荐的“中国梦”主题创业歌曲,制作H5页面嵌套歌曲MV在移动端推送,赢得网民好评。

建立正能量网络文艺作品发现推送机制。中央网信办牵头设立网络文艺正能量作品库,组织相关媒体网站主动发现、推荐优秀网络文艺原创作品和相关报道评论文章,择优在全网推送。

强力推进网络文艺评论工作。中央网信办协同中国艺术报打造了一支由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评论员队伍,开设评论微信公众号,同时,组织召开座谈会,邀请中国文联、《光明日报》等部门负责同志,白烨、庄庸等知名学者以及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新闻网站负责人就当前评论现状,提出对策建议,精准“问诊”。

此外,中央网信办还以网络文艺优秀作品“五进”(学校、社区、企业、部队、乡村)活动、推进线上高端论坛及直播主创交流会、建设移动端网络文艺精品数据库、实施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融合发展等,加强正能量网络文艺作品传播。

传统文艺作品需与网络结合

在文艺座谈会上谈到:“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

然而,目前我国网络文艺发展呈现出传统文艺界准备不足、网络文艺人才匮乏、网络文艺评价体系单一、主流文艺工作者网上发声不足等问题。

具体表现为,传统主流文艺工作者、文艺创作交流组织对互联网介入较少,拘泥于传统表达、局限于传统传播,没有完全融入互联网,引领艺术创作;当前从事文艺创作的人才存在严重的代际断裂和不衔接,目前从30后到90后共计七代人从事文艺创作,但从事网络文艺工作的基本以70后、80后、90后三代人为主,缺乏艺术传承;网络文艺作品以“点击率”“浏览量”论英雄,缺乏价值导向;当前文艺评论家主力年龄结构偏大,与年轻网民在思想认知、对网络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上存在巨大差异,传统文艺评论家无法接受网民网上情感宣泄式的表达,在情感上容易受到伤害,加据了对互联网的抵触心理。

多方引导严守网络宣传阵地

“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扩大工作覆盖面,延伸联系手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那么,如何引导这些创作者成为文艺群体有生力量?中央网信办从三方面做工作,抓网络文艺创作生产。

篇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027-01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的新形势下,企业与职业院校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在“工学结合”这个主题的前提下,开展高职语文课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高职语文教材建设,是高职语文课程改革中一项极其重要内容,它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以及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我们调查发现,现阶段的高职语文教材很难适应高职发展的需要。这不仅影响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更严重地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在对高职语文教材建设研究与探索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高职语文教材的现状

高职语文教材与职业教育结合不紧密,没有体现高职教育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实际应用价值较低。在近几年的改革中,高职教育尽力在改变过去一直沿用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模式,虽然专业课程改革在这方面的探索取得成绩,但在公共文化课程却没有能摆脱学科课程体系的痕迹,一味的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基础理论分量过重,应用技能比例偏轻,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高职的特征与要求。

高职语文教材的内容陈旧,与培养目标相脱节。许多高职院校的语文教材沿用过去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教学内容陈旧,并且脱离专业实际、学生实际和行业需求的实际。这与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实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断层和脱节现象。

高职语文教材与专业需求相脱离。现行的高职语文教材大多都是通用类教材。注重的是语文学科的共性,忽略了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特征,脱离了不同专业学生对语文学科内容的不同需求。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对现有教材的处理,虽然可以根据需要对内容有所选择增删,但它仍难适应众多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高职语文教材开发探索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由此可见,作为高等全日制的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即要强调人文性、工具性和基础性,又要体现:“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因此,在高职语文教材开发过程中,我们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以模块组合为框架,分为通识部分、专业部分、实践(或活动、项目)部分、素质拓展部分四个部分来开发语文教材。

(1)通识语文教材。通识部分教材,是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个性发展等作为其主要目的。其内容主要是在浩瀚的古今中外优秀作品中选取思想、艺术价值高,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建构学生人文精神有积极意义的文章和作品。通识语文教材的选材标准和原则主要是: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的尊重意识,体会生命的珍贵,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能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意识,增强学生与自然的“亲合力”:能培养学生与人交往能力,培植学生诚信、友爱、坦率、真诚个性以及团结协作精神等的文章和作品。教材框架可按“生命”、“自然”、’爱国”、“诚信”、“友情”、“合作”……来安排。

(2)专业语文教材。专业部分教材应按专业分模块来开发,其开发的主要原则是根据职业教育的“岗位针对性”这一特点,按专业岗位,分体例,分模块来编写教材。并且选取那些即能针对专门提高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人文素质,又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文学作品和文章。如:艺术类专业模块开发《中外文学鉴赏》;医学类模块开发《医古文》,营销类模块开发《演讲与口才》;工科类模块开发《常用应用文写作》;文秘专业的可开发《公文写作》;旅游专业的语文可开发《旅游文学鉴赏》(或“世界地理文学”),选取有关世界各地的风光名胜和风土人情的优秀作品和文章。总之,专业部分教材要注重融入专业实际,突出学以致用为出发点,选取那些即能针对专业提高学生所学专业并与今后从事的职业的相关知识与理论为选材的标准。

(3)语文实践教材。实践教材主要是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以理论联系与实践结合为原则,针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实习、顶岗实习以及学生工作中的一些专项项目等开发的教材,可编写《语文与实践》(实习教材)。该教材可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语文实习周(或活动课),或穿插在学生实习、实训、社会实践以及专项活动中使用。目的是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体会语文的“工具”性以及分工协作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实践教材的结构可以按实习类、社会实践类、专项项目类……来安排。每一类的材料内容一般按活动或项目的申请、活动或项目的计划(方案)、活动或项目的总结(交流)的实践活动(项目)的先后顺序来安排。

(4)素质拓展教材。素质拓展的语文教材,主要是在职业教育“专”的特点基础上,针对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拓展学生的人文素质而开发的具有“宽”特征的选修课教材。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可开发《审美教育》、《演讲艺术》、《公共关系》、《新闻写作》、《电影赏析》;《中外文艺作品赏析》、《普通话》等等人文素质拓展语文教材。

总之,高职语文教材的开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语文教材应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从结构体系到具体内容都要体现高职教材的特色。

参考文献:

篇10

“喉舌”与“媒体”,涉及到广播文艺功能的变化。

建国以来,广播文艺经历过一个由被动制作到主动创作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从为人作嫁到自己走路的过程。

50年代初,广播队伍初建,归属于新闻宣传口(),而不是文化艺术口(文化部)。电台强调要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成为人民的喉舌。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广播是媒介和工具。当时新闻类、文艺类节目被称作“新闻广播”、“文艺广播”,还没有“广播新闻”、“广播文艺”的提法。如果说新闻节目是报纸的“有声版”的话,那么文艺节目便是社会文艺的“录放版”。文艺编辑有两大任务:一,政策把关;二,编、播、录、放。换句话说,就是对社会主义文艺作品加以筛选,进行广播化处理。因此,他们尽管是决定节目优劣的关键角色,却属于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既不自我标榜,也不标新立异,只是当好配角。就“广播文艺”而言,这种为人作嫁的节目制作方式多少有一点被动。

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力度逐步加大。1980年10月,全国第十次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这样的工作方针:广播电视要“自己走路”。

这个方针50年代初胡乔木曾经提出过,含义不同。当时主要指广播事业要建立自己的记者、编辑和节目制作队伍,免得只是报纸的传声筒。80年代重提,队伍已经壮大,设备不断完善,除了广播以外,还出现了电视,影响越来越大。“自己走路”不仅意味着摆脱报纸、杂志那种文字印刷,人工传递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要充分显示音像俱备、电波传送、迅速及时、传播广泛、感染力强等优势,开创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1982年5月,广播电视部正式成立。第二年3月,在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部长吴冷西强调: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这个观点可以说是“自己走路”方针的补充和发展。

“自己走路”有这样一些迹象:

——80年代,“广播新闻”自成体系,不限于报纸有声版的“新闻广播”。

——80年代,“广播文艺”开始探索,区别于录放版的“文艺广播”。

——80年代,“电视文艺”大行其道,电视散文、电视音乐(mtv)、电视戏曲、电视综艺、电视文化专题、电视艺术片等多种样式纷纷呈现。

——80年代前期,广播剧形成创作高峰,90年代被纳入“五个一工程”奖项。

——80年代,电视剧异军突起,蔚为大观,以极其普及的方式与电影争夺观众。

——80年代中叶,电影也划归广播电视系统。1986年1月,广播电视部改为广播电影电视部。

——90年代,国家教委正式确认并新增“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设学士、硕士、博士生专业。

同样在80—90年代,正当广播电视系统提出“自己走路”和“扬独家之优势”的时候,理论界、学术界开始通行一个与“新闻”、“宣传”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传播”。

在传播学领域里,广播、电视与报纸、杂志、图书同样被视为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和工具,简称“大众传媒”。它们是“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

从媒体的角度看,广播电视实际上存在着双重品格:既是新闻信息的传输工具,又是文化艺术的载体。作为文艺的视听载体,广播电视不是惟一的,除此之外还有电影、录音带、录像带、cd、vcd等等——或许将它们统称为“音像文化”、“音像艺术”更为准确。80年代以来,除了政府主办的广播电视节目以外,商业化操作的音像制品已经进入市场,具有同样的视听效果。

音像文艺的社会化,给广播电视文艺带来了竞争和压力。就“传者”而言,你播我听、你播我看的单一的传播途径改变了。专业化的音像技术不再是广播电视系统的专利。独家经营变成了多家经营,文艺领域的行家里手大量涉足音像创作。中外音像制品正在成为广播电视文艺的强大对手。就“受众”而言,文化消费观念增强了,拓宽了。他们可以有多种选择,不再限定于收听、收视电台电视台的节目,视听口味也越来越高。于是,在音像文化领域里,不再是电台电视台的编辑为观众筛选、择定节目,相反地,广播电视文艺节目与其他音像制品一样,要接受受众的选择与检验了。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台文艺编辑向来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喉舌”意识,对政策把握和舆论导向十分敏感(因为长期归属于新闻宣传部门);二是具有无可比拟的广播电视专业化技能、技术、技巧(因为是政府独家经营)。这两个特点曾经是两大优势。如今,这两大优势显然要重新认真地思考了。

喉舌意识主要是就新闻宣传而言的,电台文艺编辑们常说:社会文艺所允许的,我们不一定允许——因为电台是政府的机构,重在表达政府的意志,传播政府的声音,必须强调政策性、权威性。这一点毫无疑义。然而,文艺和新闻虽然一样姓“文”,却分属两个范畴:新闻强调客观、真实;文艺强调主观情绪。新闻言简意赅;文艺情趣盎然。新闻迅速及时、“喜新厌旧”,重在追逐时代和生活的浪潮;文艺“喜新恋旧”,耐人寻味,重在探索人生价值和艺术魅力。如果说新闻不乏冷面孔,那么文艺永远有一副热心肠。我国的新闻宣传政策与文艺政策在侧重点上也略有不同:前者重在统一的舆论导向和优秀的作品示范;后者重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为人民大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喉舌意识和百花齐放意识其实并不矛盾,但也不可相互取代。如上所说,广播电视有双重功能,倘若说“喉舌”强调的是媒介和工具功能,那么“百花齐放”强调的是艺术形态功能。广播电视文艺编导运用音像技术与艺术进行了创作,实际上已经不限于社会文艺的选择、加工、传播,它们自己也已经成为社会上音像文艺大舞台的作品。作为社会文艺的一部分,它们不再具有往日的权威性,同样要经受受众的选择、专家的审视乃至市场的检验。

面对媒体的竞争,仅有喉舌意识是远远不够的,泛泛地应付日常播出也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广播人、电视人应当转变创作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树立“广播电视艺术家”的意识。目前,文学艺术领域的行家里手既已涉足音像创作,并且有所作为,那么,广播电视文艺编导除了准确把握政策和舆论导向以外,增强文艺修养和艺术功力是当务之急。

载体与本体

顾名思义,广播文艺是广播所负载的文艺。广播是载体,文艺是本体。电视文艺类似。

载体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文艺领域里,它们与本体相辅相成,其材质与性能直接影响到艺术本体的形态特征。比如:

文字——语言的符号,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有了语言文字才有文学,才有美文巧思和艺术化的文学。于是,文学成为文学的载体。

宣纸——国画的载体。生宣、熟宣的不同性能使泼墨写意与工笔重彩各呈异趣。

板材——版画的载体。于是有木刻的刀味、铜版画的金属味、腐蚀版的艺术肌理。

胶片——摄影的载体。胶片、暗房技术造就了摄影艺术。

广场、厅堂、剧场——表演艺术的空间载体。音乐、舞蹈、戏剧形成了广场艺术、室内艺术、剧场艺术的不同效果。

艺术有个传播问题,也有个记录问题。记录是为了传播。过去的艺术难以记录和复制,只能口传心授、手工制作、巡回展示,或借助于文字间接记录。这使文化艺术的普及与发展相对缓慢。20世纪摄影、唱片、广播、电视、电视的相继流行,意味着找到了新的声像媒体,也是载体。

声像媒体(载体)有什么功能呢?

首先,它们可以记录——客观地记录,不失原样地记录。记录声音、记录形象、记录色彩。既可以记录生活,也可以记录艺术。既可以静态地记录,也可以动态地记录。既可以生活化地记录。也可以艺术化地记录。胶片、电子的记录功能的发挥(电影、电视),其真实性甚至令舞台上三面墙式的“模拟现实主义”为之逊色,进而去探索“剧场艺术”的新路。

其次,它们可以表现——主观地表现。声音或形象不只是客观的,它们也能表现主观情绪、个性色彩、审美倾向,甚至可以表现臆造的、非现实的观念——音乐、音响尤其具有这种魅力,由此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

第三,它们可以复制——大批量的、机械化的、不走样的复制。

第四,它们可以传播——广泛而迅速地传播,可以借助于电子手段实现即时传播、同步传播。

前两个功能——对生活的客观记录,对情感的主观表现,属于艺术创作的范畴。艺术讲究情、趣、艺。后两个功能——大量复制,迅速传播,属于传播的范畴。

依托20世纪的现代科技,新一代的声像载体赋予文化艺术以新的面貌和新的包装,大潮般地涌向社会。它们加快了文明的步伐,也改变了传统艺坛的风貌。于是,融汇着机械技术、复制技术(印刷、摄影、拷贝)、电子技术的艺术形态被视为20世纪出现的、与现代科技相交汇的新艺术。特别是电影、电视、广播,有人称之为区别于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剧七项艺术的第八艺术,第九艺术、第十艺术。

如果我们深入地思考一下,其实在视听领域,广播电视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艺术语汇和新的艺术手法。一切都是固有的艺术形态(包括电影艺术)业已创造过的,而且已经相当成熟。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舞蹈、杂技;听觉艺术如音乐、歌曲、曲艺说唱;视听综合艺术如戏剧、电影。即使如广播剧、电视剧,大抵也不过是听觉化的戏剧和电影式的声像蒙太奇叙事。所不同的,只是将胶片载体转化为电子载体、将观赏环境由专业化的剧院转化为日常的任意性环境而已(当然这也很重要)。从音像载体的角度讲,电视更需要从电影那里学习音像蒙太奇语汇、以及画面运动、节奏,影调、色彩以及音乐、音响等表现技巧。

正因为广播电视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艺术语汇和艺术手法,因此把握固有的艺术形态十分重要。

艺术形态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手段、方法、风格、格调、韵味之别。它们之间从来不是相互排斥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契合、借鉴、交融关系。艺术的哲理触类旁通,人们称之为“通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画的线条色彩、雕塑的块面结构渗透着音乐般的节奏韵律;音乐的音色、音响、柔度、力度可以带来空灵(空间感)、柔滑(视觉、触觉感)、冲击力。综合性的视听艺术如戏剧、电影、电视等,更是随处可见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的影子,甚至还包括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有关人生与艺术的哲理思考。

于是,广播电视面对文艺,势必形成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应该说,艺术的高下不在于形式的新旧;作品品位的高低,不在于琢磨什么新样式或开发什么新品种。关键在于两点:

(1)艺术本体的把握——如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

(2)载体功能的发挥——即广播电视自身的艺术表现功能的发挥,如客观再现,主观表现,以及包括纪实美、形式美在内的情、趣、艺。

把握好这两点,手段的运用和样式的变化自在其中。

数千年人类文明所积累、所创造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极为丰富。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以多视角、多方位、多层次、多形态地表现。没有什么事物广播电视不可表现,也没有什么题材只可用一种方式一次性地表现。具体到每个作品,表现手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最理想的境界只是两个字:得体——得生活的本体、得艺术的本体、得情感的本体。

原创·继创·再创

任何文艺作品都有原创、继创和再创。作品的原创很重要,或可称之为“原生态”的作品。它是继创和再创的根基。然而,衡量作品优劣的标准不在于它是否是原创或原生态。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原创的、原生态的作品比较粗糙,杂质多,通过继创和再创,才成为精品。随着艺术载体的多样化,继创和再创现象愈来愈普遍。

即使在出现精品之后,继创和再创依然存在——文艺界称作改编、移植、二度创作。继创和再创可以不断出现精品,或者各呈异趣。当然,其中也不乏庸品,甚至膺品。

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

例如,流传千年以上的《西厢记》故事,题材及原创是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南宋赵令畴将其改编为说唱形式的《蝶恋花鼓子词》,同时又有歌舞说唱并举的官本杂剧《莺莺六幺》。金代董解元另作改编,重新创作为长篇说唱《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则又以“董西厢”为蓝本,再创杂剧《西厢记》,成为中国古典戏曲舞台上的不朽之作。

杂剧精品《西厢记》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这一题材的杀青、锁定。“王西厢”是用北曲演唱的,称“北西厢”。明代又有以南曲演唱的同名传奇剧本出现,情节人物有所拓展,带有江南风情特征,称“南西”。至于清代以来各种地方戏曲和曲艺里的“西厢”、“红娘”,乃至不同演员的不同表演艺术流派,如京韵大鼓《大西厢》,昆曲折子戏《传柬》、《闹柬》,荀派京剧《红娘》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难以互相替代。时至今日,新编越剧、蒲州梆子、歌剧、电影、电视连续剧的《西厢记》仍在继创或再创。

又如,400多年前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问世以来,各种艺术形态的继创和再创始终没有停止。英国重视原创和原作,不作过多的改动。美国则在原著基本情节和基本精神的基础上为我所用,大幅度改编,加以再创。例如百老汇歌舞剧《西区的故事》采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物和情节架构,把中世纪意大利两大家族的世仇变成了纽约贫民区两大青年团伙的争斗;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又设置为当代意大利后裔的族仇和枪战。然而,原著中“以爱情化解仇恨”的中心主题没有变,震撼人心的悲性结局没有变。同样的情况,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的《乱》,将莎士比亚《李尔王》的人物和情节架构放置在古代日本部族,加以电影化的表现。这,也是一种再创。

诗,谱曲为歌。乐舞,可以引发诗情画意。口述的故事,文学化加工而为小说。小说搬上舞台成为戏剧。经过屏幕化处理,成为电影、电视。短篇的可以生发为中篇、长篇;长篇的可以浓缩为单本、连续、系列、片断;古典的、章回的可以改写成现代的;外国的可以转化为中国特色的。

广播电视既然是音像载体,既然被视为艺术形态,那么它可以充分利用声音元素和音像元素观照整个世界,观照自然、社会、人,观照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它可以原创,也可以继创、再创,大有用武之地。

以广播文艺(有声文艺)为例:

原创——包括两种:一种是记录社会文艺的原创,即尊重原作,如实地记录和播出文学作品、音乐作品、话剧作品、戏曲作品、曲艺作品、电影作品。另一种是广播文艺的原创,即利用广播特点、发挥广播特长的广播新歌、广播评书、广播曲艺、广播小说、广播戏曲故事、广播剧等。

继创——在原作基础上进行程度不同的编辑处理和广播化加工。如录音剪辑、作品赏析、文艺专题、综艺晚会等。艺术史、艺术理论及艺术知识的概括与介绍也可以说是一种继创,如“阅读与欣赏”、“广播戏话”等。

再创——广播文艺作品(如广播新歌、广播评书、广播曲艺、广播小说、广播戏曲故事、广播剧等)既有原创,也有再创。再创体现为对其他文艺题材及作品的移植、改编和二度创作。

这里所说的原创、继创和再创,主要是就广播电视作为“音像载体”的艺术表现功能而言的。实际上,广播电视毕竟与其他音像载体(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不同。作为“传媒”,它以信息传播为主要职责,其记录功能和传播功能常常比艺术表现功能更为突出。当信息传播与艺术化的加工制作有所冲突的时候,常常宁快勿精,要把“迅速、及时、真实”放在首位。这是新闻与艺术在广播电视中孰重孰轻的问题,可以理解。

迄今为止,广播电视文艺节目更多的是记录社会文艺,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广播化、电视化的处理(继创)。至于充分运用音像语汇的创作(如广播剧、电视剧、mtv等),则相对有限,因为它需要专门组织力量,有比较充分的创作时间和相应经费保证。这对一般电台电视台来说有一定的困难。50年代以来,专门性的广播文艺和电视文艺创作队伍不是没有,如:1953年建立的中央广播文工团,1980年改为中国广播艺术团,任务主要是为广播及电视系统创作、排练、录制文艺节目。1983年又有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建立。此外又有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等。这几家单位实行文艺体制,确实创作了不少好作品。但是仅仅靠这几支队伍显然不敷数以千计的电台电视台的播出需要,大量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制作仍然由电台和电视台自家承担,日常节目靠互相交换的办法加以充实,近年来则往往择用市场上业已通行的音像制品。就广播电视文艺而言,市场化操作和制播分离将是一条新的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广播电视作为媒体的记录功能和传播功能同样可以用于文艺节目,甚至形成广播电视文艺的特色。例如:

传播功能——表现为文艺节目中新闻因素的介入,以及新闻节目中文艺手段的运用。最典型的是所谓“专题”类型的节目。前者称“文艺专题”,如穿插有新闻式采访的综艺专题、综艺晚会、文学专题、戏曲专题、曲艺专题、音乐专题等。后者称“新闻专题”,如运用文艺手段加以渲染的新闻特写、新闻故事等。在这类节目里,既有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又有文艺的情、趣、艺。据说,国外影视界并没有“专题片”的提法,要么是“纪录片”,绝对真实;要么是“故事片”或“艺术片”,基本虚构。其实,两者不必那么泾渭分明,其间不同程度的交叉与融合应该是客观存在。正如报告文学、散文特写,以及国外的所谓“新新闻主义”。此类作品的新闻题材令人关注,文艺手法引人入胜,近年来颇受欢迎。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文艺形式和新闻表现形式是伴随着大众传媒(报刊、广播、电视)的盛行而出现的。

篇11

“喉舌”与“媒体”,涉及到广播文艺功能的变化。

建国以来,广播文艺经历过一个由被动制作到主动创作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从为人作嫁到自己走路的过程。

50年代初,广播队伍初建,归属于新闻宣传口(),而不是文化艺术口(文化部)。电台强调要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成为人民的喉舌。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广播是媒介和工具。当时新闻类、文艺类节目被称作“新闻广播”、“文艺广播”,还没有“广播新闻”、“广播文艺”的提法。如果说新闻节目是报纸的“有声版”的话,那么文艺节目便是社会文艺的“录放版”。文艺编辑有两大任务:一,政策把关;二,编、播、录、放。换句话说,就是对社会主义文艺作品加以筛选,进行广播化处理。因此,他们尽管是决定节目优劣的关键角色,却属于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既不自我标榜,也不标新立异,只是当好配角。就“广播文艺”而言,这种为人作嫁的节目制作方式多少有一点被动。

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力度逐步加大。1980年10月,全国第十次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这样的工作方针:广播电视要“自己走路”。

这个方针50年代初胡乔木曾经提出过,含义不同。当时主要指广播事业要建立自己的记者、编辑和节目制作队伍,免得只是报纸的传声筒。80年代重提,队伍已经壮大,设备不断完善,除了广播以外,还出现了电视,影响越来越大。“自己走路”不仅意味着摆脱报纸、杂志那种文字印刷,人工传递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要充分显示音像俱备、电波传送、迅速及时、传播广泛、感染力强等优势,开创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1982年5月,广播电视部正式成立。第二年3月,在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部长吴冷西强调: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这个观点可以说是“自己走路”方针的补充和发展。

“自己走路”有这样一些迹象:

——80年代,“广播新闻”自成体系,不限于报纸有声版的“新闻广播”。

——80年代,“广播文艺”开始探索,区别于录放版的“文艺广播”。

——80年代,“电视文艺”大行其道,电视散文、电视音乐(MTV)、电视戏曲、电视综艺、电视文化专题、电视艺术片等多种样式纷纷呈现。

——80年代前期,广播剧形成创作高峰,90年代被纳入“五个一工程”奖项。

——80年代,电视剧异军突起,蔚为大观,以极其普及的方式与电影争夺观众。

——80年代中叶,电影也划归广播电视系统。1986年1月,广播电视部改为广播电影电视部。

——90年代,国家教委正式确认并新增“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设学士、硕士、博士生专业。

同样在80—90年代,正当广播电视系统提出“自己走路”和“扬独家之优势”的时候,理论界、学术界开始通行一个与“新闻”、“宣传”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传播”。

在传播学领域里,广播、电视与报纸、杂志、图书同样被视为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和工具,简称“大众传媒”。它们是“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

从媒体的角度看,广播电视实际上存在着双重品格:既是新闻信息的传输工具,又是文化艺术的载体。作为文艺的视听载体,广播电视不是惟一的,除此之外还有电影、录音带、录像带、CD、VCD等等——或许将它们统称为“音像文化”、“音像艺术”更为准确。80年代以来,除了政府主办的广播电视节目以外,商业化操作的音像制品已经进入市场,具有同样的视听效果。

音像文艺的社会化,给广播电视文艺带来了竞争和压力。就“传者”而言,你播我听、你播我看的单一的传播途径改变了。专业化的音像技术不再是广播电视系统的专利。独家经营变成了多家经营,文艺领域的行家里手大量涉足音像创作。中外音像制品正在成为广播电视文艺的强大对手。就“受众”而言,文化消费观念增强了,拓宽了。他们可以有多种选择,不再限定于收听、收视电台电视台的节目,视听口味也越来越高。于是,在音像文化领域里,不再是电台电视台的编辑为观众筛选、择定节目,相反地,广播电视文艺节目与其他音像制品一样,要接受受众的选择与检验了。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台文艺编辑向来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喉舌”意识,对政策把握和舆论导向十分敏感(因为长期归属于新闻宣传部门);二是具有无可比拟的广播电视专业化技能、技术、技巧(因为是政府独家经营)。这两个特点曾经是两大优势。如今,这两大优势显然要重新认真地思考了。

喉舌意识主要是就新闻宣传而言的,电台文艺编辑们常说:社会文艺所允许的,我们不一定允许——因为电台是政府的机构,重在表达政府的意志,传播政府的声音,必须强调政策性、权威性。这一点毫无疑义。然而,文艺和新闻虽然一样姓“文”,却分属两个范畴:新闻强调客观、真实;文艺强调主观情绪。新闻言简意赅;文艺情趣盎然。新闻迅速及时、“喜新厌旧”,重在追逐时代和生活的浪潮;文艺“喜新恋旧”,耐人寻味,重在探索人生价值和艺术魅力。如果说新闻不乏冷面孔,那么文艺永远有一副热心肠。我国的新闻宣传政策与文艺政策在侧重点上也略有不同:前者重在统一的舆论导向和优秀的作品示范;后者重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为人民大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喉舌意识和百花齐放意识其实并不矛盾,但也不可相互取代。如上所说,广播电视有双重功能,倘若说“喉舌”强调的是媒介和工具功能,那么“百花齐放”强调的是艺术形态功能。广播电视文艺编导运用音像技术与艺术进行了创作,实际上已经不限于社会文艺的选择、加工、传播,它们自己也已经成为社会上音像文艺大舞台的作品。作为社会文艺的一部分,它们不再具有往日的权威性,同样要经受受众的选择、专家的审视乃至市场的检验。

面对媒体的竞争,仅有喉舌意识是远远不够的,泛泛地应付日常播出也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广播人、电视人应当转变创作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树立“广播电视艺术家”的意识。目前,文学艺术领域的行家里手既已涉足音像创作,并且有所作为,那么,广播电视文艺编导除了准确把握政策和舆论导向以外,增强文艺修养和艺术功力是当务之急。

载体与本体

顾名思义,广播文艺是广播所负载的文艺。广播是载体,文艺是本体。电视文艺类似。

载体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文艺领域里,它们与本体相辅相成,其材质与性能直接影响到艺术本体的形态特征。比如:

文字——语言的符号,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有了语言文字才有文学,才有美文巧思和艺术化的文学。于是,文学成为文学的载体。

宣纸——国画的载体。生宣、熟宣的不同性能使泼墨写意与工笔重彩各呈异趣。

板材——版画的载体。于是有木刻的刀味、铜版画的金属味、腐蚀版的艺术肌理。

胶片——摄影的载体。胶片、暗房技术造就了摄影艺术。

广场、厅堂、剧场——表演艺术的空间载体。音乐、舞蹈、戏剧形成了广场艺术、室内艺术、剧场艺术的不同效果。

艺术有个传播问题,也有个记录问题。记录是为了传播。过去的艺术难以记录和复制,只能口传心授、手工制作、巡回展示,或借助于文字间接记录。这使文化艺术的普及与发展相对缓慢。20世纪摄影、唱片、广播、电视、电视的相继流行,意味着找到了新的声像媒体,也是载体。

声像媒体(载体)有什么功能呢?

首先,它们可以记录——客观地记录,不失原样地记录。记录声音、记录形象、记录色彩。既可以记录生活,也可以记录艺术。既可以静态地记录,也可以动态地记录。既可以生活化地记录。也可以艺术化地记录。胶片、电子的记录功能的发挥(电影、电视),其真实性甚至令舞台上三面墙式的“模拟现实主义”为之逊色,进而去探索“剧场艺术”的新路。

其次,它们可以表现——主观地表现。声音或形象不只是客观的,它们也能表现主观情绪、个性色彩、审美倾向,甚至可以表现臆造的、非现实的观念——音乐、音响尤其具有这种魅力,由此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

第三,它们可以复制——大批量的、机械化的、不走样的复制。

第四,它们可以传播——广泛而迅速地传播,可以借助于电子手段实现即时传播、同步传播。

前两个功能——对生活的客观记录,对情感的主观表现,属于艺术创作的范畴。艺术讲究情、趣、艺。后两个功能——大量复制,迅速传播,属于传播的范畴。

依托20世纪的现代科技,新一代的声像载体赋予文化艺术以新的面貌和新的包装,大潮般地涌向社会。它们加快了文明的步伐,也改变了传统艺坛的风貌。于是,融汇着机械技术、复制技术(印刷、摄影、拷贝)、电子技术的艺术形态被视为20世纪出现的、与现代科技相交汇的新艺术。特别是电影、电视、广播,有人称之为区别于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剧七项艺术的第八艺术,第九艺术、第十艺术。

如果我们深入地思考一下,其实在视听领域,广播电视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艺术语汇和新的艺术手法。一切都是固有的艺术形态(包括电影艺术)业已创造过的,而且已经相当成熟。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舞蹈、杂技;听觉艺术如音乐、歌曲、曲艺说唱;视听综合艺术如戏剧、电影。即使如广播剧、电视剧,大抵也不过是听觉化的戏剧和电影式的声像蒙太奇叙事。所不同的,只是将胶片载体转化为电子载体、将观赏环境由专业化的剧院转化为日常的任意性环境而已(当然这也很重要)。从音像载体的角度讲,电视更需要从电影那里学习音像蒙太奇语汇、以及画面运动、节奏,影调、色彩以及音乐、音响等表现技巧。

正因为广播电视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艺术语汇和艺术手法,因此把握固有的艺术形态十分重要。

艺术形态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手段、方法、风格、格调、韵味之别。它们之间从来不是相互排斥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契合、借鉴、交融关系。艺术的哲理触类旁通,人们称之为“通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画的线条色彩、雕塑的块面结构渗透着音乐般的节奏韵律;音乐的音色、音响、柔度、力度可以带来空灵(空间感)、柔滑(视觉、触觉感)、冲击力。综合性的视听艺术如戏剧、电影、电视等,更是随处可见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的影子,甚至还包括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有关人生与艺术的哲理思考。

于是,广播电视面对文艺,势必形成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应该说,艺术的高下不在于形式的新旧;作品品位的高低,不在于琢磨什么新样式或开发什么新品种。关键在于两点:

(1)艺术本体的把握——如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

(2)载体功能的发挥——即广播电视自身的艺术表现功能的发挥,如客观再现,主观表现,以及包括纪实美、形式美在内的情、趣、艺。

把握好这两点,手段的运用和样式的变化自在其中。

数千年人类文明所积累、所创造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极为丰富。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以多视角、多方位、多层次、多形态地表现。没有什么事物广播电视不可表现,也没有什么题材只可用一种方式一次性地表现。具体到每个作品,表现手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最理想的境界只是两个字:得体——得生活的本体、得艺术的本体、得情感的本体。

原创·继创·再创

任何文艺作品都有原创、继创和再创。作品的原创很重要,或可称之为“原生态”的作品。它是继创和再创的根基。然而,衡量作品优劣的标准不在于它是否是原创或原生态。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原创的、原生态的作品比较粗糙,杂质多,通过继创和再创,才成为精品。随着艺术载体的多样化,继创和再创现象愈来愈普遍。

即使在出现精品之后,继创和再创依然存在——文艺界称作改编、移植、二度创作。继创和再创可以不断出现精品,或者各呈异趣。当然,其中也不乏庸品,甚至膺品。

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

例如,流传千年以上的《西厢记》故事,题材及原创是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南宋赵令畴将其改编为说唱形式的《蝶恋花鼓子词》,同时又有歌舞说唱并举的官本杂剧《莺莺六幺》。金代董解元另作改编,重新创作为长篇说唱《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则又以“董西厢”为蓝本,再创杂剧《西厢记》,成为中国古典戏曲舞台上的不朽之作。

杂剧精品《西厢记》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这一题材的杀青、锁定。“王西厢”是用北曲演唱的,称“北西厢”。明代又有以南曲演唱的同名传奇剧本出现,情节人物有所拓展,带有江南风情特征,称“南西”。至于清代以来各种地方戏曲和曲艺里的“西厢”、“红娘”,乃至不同演员的不同表演艺术流派,如京韵大鼓《大西厢》,昆曲折子戏《传柬》、《闹柬》,荀派京剧《红娘》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难以互相替代。时至今日,新编越剧、蒲州梆子、歌剧、电影、电视连续剧的《西厢记》仍在继创或再创。

又如,400多年前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问世以来,各种艺术形态的继创和再创始终没有停止。英国重视原创和原作,不作过多的改动。美国则在原著基本情节和基本精神的基础上为我所用,大幅度改编,加以再创。例如百老汇歌舞剧《西区的故事》采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物和情节架构,把中世纪意大利两大家族的世仇变成了纽约贫民区两大青年团伙的争斗;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又设置为当代意大利后裔的族仇和枪战。然而,原著中“以爱情化解仇恨”的中心主题没有变,震撼人心的悲性结局没有变。同样的情况,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的《乱》,将莎士比亚《李尔王》的人物和情节架构放置在古代日本部族,加以电影化的表现。这,也是一种再创。

诗,谱曲为歌。乐舞,可以引发诗情画意。口述的故事,文学化加工而为小说。小说搬上舞台成为戏剧。经过屏幕化处理,成为电影、电视。短篇的可以生发为中篇、长篇;长篇的可以浓缩为单本、连续、系列、片断;古典的、章回的可以改写成现代的;外国的可以转化为中国特色的。

广播电视既然是音像载体,既然被视为艺术形态,那么它可以充分利用声音元素和音像元素观照整个世界,观照自然、社会、人,观照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它可以原创,也可以继创、再创,大有用武之地。

以广播文艺(有声文艺)为例:

原创——包括两种:一种是记录社会文艺的原创,即尊重原作,如实地记录和播出文学作品、音乐作品、话剧作品、戏曲作品、曲艺作品、电影作品。另一种是广播文艺的原创,即利用广播特点、发挥广播特长的广播新歌、广播评书、广播曲艺、广播小说、广播戏曲故事、广播剧等。

继创——在原作基础上进行程度不同的编辑处理和广播化加工。如录音剪辑、作品赏析、文艺专题、综艺晚会等。艺术史、艺术理论及艺术知识的概括与介绍也可以说是一种继创,如“阅读与欣赏”、“广播戏话”等。

再创——广播文艺作品(如广播新歌、广播评书、广播曲艺、广播小说、广播戏曲故事、广播剧等)既有原创,也有再创。再创体现为对其他文艺题材及作品的移植、改编和二度创作。

这里所说的原创、继创和再创,主要是就广播电视作为“音像载体”的艺术表现功能而言的。实际上,广播电视毕竟与其他音像载体(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不同。作为“传媒”,它以信息传播为主要职责,其记录功能和传播功能常常比艺术表现功能更为突出。当信息传播与艺术化的加工制作有所冲突的时候,常常宁快勿精,要把“迅速、及时、真实”放在首位。这是新闻与艺术在广播电视中孰重孰轻的问题,可以理解。

迄今为止,广播电视文艺节目更多的是记录社会文艺,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广播化、电视化的处理(继创)。至于充分运用音像语汇的创作(如广播剧、电视剧、MTV等),则相对有限,因为它需要专门组织力量,有比较充分的创作时间和相应经费保证。这对一般电台电视台来说有一定的困难。50年代以来,专门性的广播文艺和电视文艺创作队伍不是没有,如:1953年建立的中央广播文工团,1980年改为中国广播艺术团,任务主要是为广播及电视系统创作、排练、录制文艺节目。1983年又有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建立。此外又有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等。这几家单位实行文艺体制,确实创作了不少好作品。但是仅仅靠这几支队伍显然不敷数以千计的电台电视台的播出需要,大量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制作仍然由电台和电视台自家承担,日常节目靠互相交换的办法加以充实,近年来则往往择用市场上业已通行的音像制品。就广播电视文艺而言,市场化操作和制播分离将是一条新的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广播电视作为媒体的记录功能和传播功能同样可以用于文艺节目,甚至形成广播电视文艺的特色。例如:

篇12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地得到满足,因此,人们相应的也对精神文化领域产生了更大的需求。因此,各种优秀的文艺作品影视作品不断地被创作出来,而音乐,作为影视作品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不断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美好的音乐往往能让人的心灵产生共鸣,能让观众潸然泪下。在我们欣赏优秀的影视作品的时候,导演往往在关键时刻加入合适的音乐,在这种情况下,经常可以最大限度感染观众。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观众,不仅要学会如何去欣赏影视作品,去领略影视作品的神韵,更要学会去欣赏影视作品中的音乐,去领悟音乐的精髓,以达到心灵的启迪,得到更高层次的美感。因此,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夏日香气》,感受它独特的魅力,感受它独特的音乐吧。

一、电视剧《夏日香气》的

基本资料、剧情以及创作背景 《夏日香气》作为风靡世界的一部韩剧,自然有其魅力之所在。这部片子唯美,浪漫,能深深地打动观众,并且《夏日香气》中的音乐更是被广大观众所称赞。每当音乐响起的时候,观众往往仿佛置身夏天的花丛中,妙不可言。

(一)《夏日香气》的基本资料

《夏日香气》这部电视剧是由家喻户晓的韩国导演尹赐湖拍摄的,《夏日香气》被尹赐湖定位为四季系列的第三部作品。在此之前,尹赐湖拍摄了《蓝色生死恋》这部令整个亚洲地区刮起蓝色风暴的作品以及《冬季恋歌》这部令无数观众沉浸在白雪茫茫的大雪中的唯美作品。正如《夏日香气》的名字所描述的那样,这部电视剧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夏天,电视剧中经常下着雨,因此,画面总是让人们感到湿漉漉的,这就奠定了整部片子的感情基调。尹赐湖也特别喜欢水汽氤氲的美景,因此,《夏日香气》的前半部分几乎都是在雨中拍摄完成的。《夏日香气》这部电视剧中也出现了大量韩国的著名风景区。比如闻名遐迩的智异山、多岛公园、边上国家公园等地,这些地区风景优美,尹赐湖导演就在这种情况下为观众营造了一幅唯美的画面。并且,尹赐湖邀请了实力派演员宋承宪和林正雅等人参与这部影片,更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一个是失去了未婚妻的灯光设计师,一个是刚进行完手术移植,获得了新生命的花卉造型师。这两个创造美的职业的人,在一个浪漫的夏天,开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爱情。

(二)《夏日香气》的剧情简介

在备受瞩目的影片《夏日香气》中,宋承宪毫无悬念地担任了男一号,宋承宪曾在尹赐湖的《蓝色生死恋》中担任男主角。而《夏日香气》的女主角则由著名艺人孙艺珍担任。

由于尹赐湖导演称自己在《夏日香气》这部电视剧中参考了韩国童话故事“人鱼公主”以及莎士比亚的著名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因此,该部电视剧主要讲述的就是一个浪漫唯美而又苦涩的恋情。一个水性极好的普通渔民的女儿,一天无意间救起了以为落水的富家贵公子。富家公子在被救醒之后离开了少女,而少女只能拿着他遗落的项链默默想念。

故事的情节也非常简单,在一个下着大雨的天气里,民宇跑到一个大学的建筑物下面去躲雨,而就是在那里,他遇到了同时躲雨的恩惠,当时恩惠手里正拿着一束鲜花。可是,令无数观众扼腕的是,恩惠在和民宇结婚的那天遇到了车祸,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在此之后的好多年,恩媛和同伴一起去山上采花,而那座山,就是记载着民宇和恩惠美丽而心酸的初恋的地方。

恩媛不小心在山上迷路了,并且还受了伤,而就在这时,她遇见了民宇。民宇感觉恩媛的身上有着跟恩惠相同的某种气息,而恩媛也对民宇逐渐产生了好感,每次见到民宇的时候,她的心脏就怦怦跳个不停。

《夏日香气》这部电视剧基本上就是围绕这个情节展开的,尹赐湖导演非常擅长从一些最为细腻的动作中去描述人物的内心世界,越是细小的细节越能刻画人的内心。尹赐湖导演不断为我们展现着一幅又一幅唯美的画面,夏天里被夕阳照耀着的卡里山,远处青葱的树林,天边淡淡的白云,挂满玫瑰的天花板,漂浮着花瓣的茶杯,舒伯特的小夜曲,烟雨迷蒙的树林以及静静躺在大石头上的民宇和在林间采花的恩媛,还有电视剧中不断响起的唯美的音乐,这一切,都让观众沉浸其中。

二、《夏日香气》中的音乐作品赏析

《夏日香气》这部电视剧除了其令观众赞不绝口的唯美画面外,就是其引人入胜的音乐了。《夏日香气》总共有十一首音乐,这十一首音乐分别是《秘密》《你的香气》《左右为难》《夏日香气》《小夜曲》《轻唱小夜曲》《再爱一次》《如果爱上你》《狐狸雨》《再谱罗曼史》《情定》《主题》以及引人入胜的钢琴曲《雨的印记》。不同的音乐在不同的时刻响起,往往会令观众唏嘘不已。下面具体对其中几首曲子进行赏析,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钢琴曲《雨的印记》音乐赏析

这首钢琴曲的英文名字叫做Kiss The Rain,翻译成中文,就叫做《雨的印记》,这首曲子是由韩国作曲家YIRUMA创作的,YIRUMA最擅长的就是创作描述美好爱情的曲子,据说,在一个漫天星光的夜晚,作曲家正在仰望天空,忽然间下起了一场雨,面对大雨,他有感而发,创作了《雨的印记》这首闻名全世界的钢琴曲。

YIRUMA,中文名字叫做李闰珉,虽然在韩国出生,但是他基本上所有的时间都是在英国度过的,他曾在英国伦敦的一所音乐学校主修作曲。由于他的韩国身份和英国文化土壤的双重熏陶,所以他经常在作品中表现出东方式的抒情特点以及西方式典雅婉约的艺术风格。同时,由于李闰珉曾经钻研过古典钢琴,因此他也经常在作品中呈现出欧洲人多愁善感的特征。他的作曲时常呈现出清新而且纯净的特征,充满了东方式的婉约,在他的音乐中,你仿佛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心灵仿佛完全被他主导。李闰珉的作品中充斥着浓厚的抒情特征,并且,由于他本身的特点,他的作品里边也常常流露出自己的个人情感。由于李闰珉的杰出成就,他被韩国的著名偶像剧导演尹赐湖视为御用作曲家,自从李闰珉的《冬季恋歌》这首曲子被尹赐湖导演选为主题曲之后,他开始声名鹊起,因此,《夏日香气》中,每次男女主角见面的场景都由李闰珉亲自谱写曲子。在李闰珉的弹奏下,《雨的印记》这首曲子就像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记述的那样,像极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这首曲子就像是有一个人在默默地倾诉着自己的心情,像喜欢一个人的,即便是喜欢,也是静静的,在心里默默地数着雨的印记……这是一首可以直接深入人心的音乐,这首曲子可以让人安宁,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这首曲子是我们每个人在心里的低语。

在李闰珉的手中,雨是神奇的,雨有了不凡的意境,雨让人思念,也让人想起了爱情。冬雨瑟瑟,春雨潇潇,夏雨沥沥,秋雨绵绵。每一种雨,都是一种心情,每一颗雨滴,都在诉说着一段心事。似乎是巧合,几乎所有的抒发爱情的唯美场景中都运用了李闰珉这首《雨的印记》,他每次敲击钢琴都像是在敲击着听众的心,雨声仿佛就是在耳边响起,能让人无意间感受到那种下雨的惆怅。《雨的印记》这首钢琴曲是4/4的拍子,曲子的节奏就像是人在屋檐下等待着雨滴,等待着自己的爱情。

(二)《小夜曲》音乐赏析

尹赐湖导演在《夏日香气》中,创造性地运用了不朽作品《小夜曲》,从而营造了一个委婉缠绵的氛围,让观众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小夜曲》原本是欧洲中世纪一种具有抒情风格的音乐体裁,在中世纪的欧洲,年轻人经常在自己心爱女孩的窗下演唱这首曲子,小夜曲宛转悠扬,声音非常缠绵,能让人充分领略到那种静谧的感觉。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就曾经创作了一部不朽的作品《小夜曲》,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的这首《小夜曲》曾经被用在歌剧《唐璜》中,在这部歌剧里,唐璜是一个西班牙的贵族,他落拓不羁,非常放荡。唐璜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农家女孩,于是就在她的窗下演唱这首《小夜曲》,以此来吸引她。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的这首《小夜曲》曲调非常淳朴优美,歌声宛转悠扬,是由和弦乐器演奏的,有一种常见的民间音乐的特点,充分展现了那种自然美。

同时,奥地利另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弗朗茨·舒伯特也曾创作过《小夜曲》,这部作品是他最为耀眼的作品。在电视剧《夏日香气》中,尹赐湖导演就根据弗朗茨·舒伯特的这首《小夜曲》进行改编,搭配上电视剧唯美的画面,充分吸引了观众,表达出了作品的神韵。在电视剧中,导演配以钢琴的烘托,就像在不断敲打着观众的内心。每当歌声响起的时候,我们就仿佛看到一个年轻人在向着他心爱的女孩作着倾诉,在悠扬的曲调中,感情不断得到升华,曲调也不断被推向了,这时,充分显示了男主角那种焦急等待的心情,至此,第一段曲调结束。而后,音乐开始激昂,“亲爱的请你听我说,快快投入我的怀抱吧”,这就充分表达出了男主角对于女主角那种真挚而热切的爱,仿佛爱的曲调在天空中回荡,经久不息。

三、结 语

总而言之,《夏日香气》这部电影,自始至终不断出现着唯美的画面以及种种感人至深的对白,细细地分析开来,在这些镜头出现的时候,导演往往配以悠扬的曲调,采用这样的方式,就充分表达出了作品的神韵。因此,我们在欣赏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不仅要学会领略画面和情节,更要欣赏音乐,领会到音乐所表达出的情感,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知道音乐背后的故事,领会音乐的精髓,以便自己充分理解这部电视剧,在不知不觉中领会到导演所表达的种种感受,从而达到心灵的愉悦的效果以及在精神上和这部电视剧达到共鸣。

[参考文献]

[1] 李艳秋,赵静辉,欧阳喈,周延民.口腔诊室中背景音乐的心理疗效观察[A].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

[2] 梁艳书,杨涛,孙兰凤.工程制图MCAI软件的设计与开发[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

友情链接